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物保护修复范文

文物保护修复精选(九篇)

文物保护修复

第1篇:文物保护修复范文

关键词:修复保护;书画;发展;现状

1 引言

书画艺术作为一种适用在二维画面上的临摹自然的手工艺术方式,也是传统艺术中起源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随着近年来艺术品投资市场的繁盛,对书画作品的收藏也投资也非常火热,对艺术品的品相标准、质量标准、价值标准、鉴定标准,也日益为投资者所认可好评。因此艺术品的流通及方式也变得非常活跃和多样。绘画作品长期流传,收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病害,而作品本生的材质和装裱材料,也决定不可能一劳永逸。书画修复对于书画作品来说如果一旦出现损伤,基本上都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即使能得到专业、及时、高质量和有效的治理与修复,也无法恢复到原有的状态。本文主要以对书画的装裱及修复为主介绍书画文物的保护的问题,对于当前,文化遗产保护观念如火如荼,从古至今书画作品一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笔财富,它是一个独特的方式来记录古代历史的绘画风格,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的变化,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特征,是一种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

2 中国书画文物保护起源及保护观念的形成

我国不乏一些出色的书画修复大师,如我们熟悉的书哈名家张彦远,米芾等。他们不仅收藏丰富,在书画的保护及修复方面的造诣也颇深,其中的一些见解对于现在的书画的保护适用度也很高;书画文物的保护经过了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早已经形成了书画保护的观念。书画作品从古至今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结晶,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和古代艺术的珍贵文献,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但是如果保护管理不得当也会造成严重的损失,不仅是历史的遗憾,也会造成大多数收藏者、投资者的损失。对于绘画作品的保护不仅是对艺术品的保护,也是对作者的敬仰;是对国家文化的保护;是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贡献;更是对历史的尊重。

2.1 书画修复的起源及发展

我国的书画修复及保护工作随着绘画的历史而产生,而且早在2000以前修复技术就已经出现,对于具体的修复技术也有明确的文字记载。书画藏品因为长期流传,收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病害,而作品本生的材质和装裱用料,也决定不可能一劳永逸。如今发现的最早的修复技术处于秦汉时代,1972-197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中个出土的一件“T”锦画,它属于西汉初期。在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后,纸张逐渐取代了昂贵的丝锦。魏晋时期技艺虽尚未达到完全成熟,但也开始逐渐形成对书画保护的观念。我国书画装裱修复技艺起源于秦汉时期,汉末到两晋北朝的初创阶段,对于书画作品保护的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完善。隋唐五代时期,是一个大发展,到了两宋时期的飞跃,明清时期的整个大完善,形成了如今基本的装裱样式及基本的修复方法。

2.2 书画的保护与保养

对于书画的保护可分为两个层次:修复和保养。虽然修复和保养都能起到保护书画作品的作用,但是他们的侧重点并不相同,保养更侧重于对于日常状态下的保护,而修复侧重于如何使材料纤薄的书画或已经遭到自然或者人为破坏的书画得到恰当的保护与救治。唐代张彦远有提到:“非好事者,不可妄传书画。近火烛不可观书画,向风日、正怪饮、睡泣、不洗手,并不可观书画。”由此可见张彦远对于书画作品的酷爱,对于书画的保护非常细致入微。

3 中国书画作品的保护现状分析

3.1 保护不当的书画作品反面案例及原因分析

书画作品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发黄霉变、粉化脆断、糟朽破碎、污迹满面。此时,如果通过恰当的修复措施对其实施拯救,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得到保护,还能恢复古书画原有的风貌和神采。下面就一些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和归纳:

首先,大家所熟知的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女史箴图》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收藏于British Museum也就是大英博物馆,因为年代久远,现存《女史箴图》也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当时创作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讽谏晋惠帝贾皇后,规劝后宫的妃子们遵守道德礼教。他所采用的游丝描手法,使得画面典雅、宁静又不失明丽、活泼;画面中的线条循环婉转,均匀优美,人物衣带飘洒,形象生动,女史们下摆宽大的衣裙修长飘逸,每款都配以形态各异、颜色艳丽的飘带,显现出飘飘欲仙、雍容华贵的气派。由于历时久远英国方面知识欠缺,保管不善,并出现了掉渣现象,急需修复拯救。于是,《女史箴图》前些年被送到日本实施修复,但是,非常惋惜的是,由于但日本人不精通国画的修复技术,修复后画卷无法再卷上,只能摊平展览,西方盛行的日本装裱却给中国书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女史箴图》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反而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经过日本的修复使作品生硬厚重,无法舒卷,将画心截下来,单独裱在一块木板上,而后面的历代题跋就很画心分家了,变成了两截。

3.2 成功保护书画作品案例及原因分析

书画修复技艺保护技术也逐渐走进博物馆。虽然有许多失败的案例,但其中也不乏有许多成功的例子,也有很多修复专家他们参照古法,在所有技法上有所创新,成功拯救大量具有较高文物价值的书画遗迹。这样的实例真是数不胜数,同时他们也为文物保护事业做出了杰出成就。

就如北京故宫博物院修复《五牛图》(如图5)是一次较成功的案例。此画卷于1977年1月28日送原文物修复厂,由孙承枝主持修复。此时,《五牛图》多处破损,伤痕较多,而且色泽深浅不一,经过对破损情况的研究,定制修复方案,经过揭裱等工序,该画恢复了原有的完整统一的效果。该画于1977年9月28日修复完成,经专家组验收,认为该画各个地方的修复毫不露痕迹,与原画保持了统一,裱工精良、完美,达到了装裱修复的绝佳水平。

4 加强传统技术继承、改良并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在文化遗产日益受保护的今天,对于绘画作品的保护愈加重视。由于使用方法不当,对社会也造成许多负面影响。这也是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必须认真对待。所以在对待传统技术,现代研究成果以及高科技手段三者的关系中,要在继承传统技术的同时,还要不断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不断开拓创新对绘画作品保护的新思路,新材料,新手法。在实践中多积累,多总结,多交流,最终推动绘画保护发展的新革命。

5 结语

本文以中国书画文物的保护为中心,整体分三个部分来讨论该问题。第一部分主要谈到书画文物保护的起源及保护观念的形成。结合古人对书画保护的例子,说明的我国书画保护的起源以及在不断探索中的发展。分析的书画作品的保护与保养;如何对待书画作品保护与修复的关系。第二部分主要讲中国书画作品的保护的现状。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说明了书画作品的保护成功和失败的例子。从而分析了现在我们对书画作品的保护认识和发展情况。第三部分主要讨论针对现今书画作品的保护及发展方向。在保存和修复的原则下提出了加强传统技术继承,改良并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观念。所以必须认清它的适用范围,不可盲目使用。只有本着事实求是的态度,才能在书画保护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曹娜.书画修复中的“揭裱”技艺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3

[2]金波鸣.书画装裱的美学魅力[D].吉林艺术学院2011

[3]季慧.书画装裱材料对装裱质量及耐久性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10

[4]田婷婷.继承传统技艺,融合现代科技[D].中央美术学院2009

第2篇:文物保护修复范文

【关键词】数字图像;文物保护;虚拟修复;计算机技术

当今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目前,数字图像随处可见,随着数码相机、数字摄像机等设备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实体被转化为数字图像,这些图像经过计算机的加工、创造与设计,最后在多种媒体上展示给人们。

同时,文物实体修复的研究和应用已经非常普遍,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产物,它从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状态,是人类研究自身文化进步的宝贵遗产。

但是,经过历史的侵蚀,遗留下来的文物并不是所有的都会完整的保留下来,很大一部分信息都会在历史的冲刷中丢失。文物修复贯穿整个文物的研究和交流,经过文物修复可以满足文物研究和保护的需求,也更能满足文物观赏上的视觉要求。文物修复和图像修复存在共性,早期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品的修复就是运用图像修复对文物进行还原。

当今世界,结合数字图像修复技术,可以将文物领域的修复通过计算机在电脑上实现虚拟修复。这一项应用在国内都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也将首先这一技术概念与意义,方式方法以及技术运用进行一些论述。

一、数字图像文物虚拟修复的概念和意义

“基于数字图像修复技术的文物虚拟修复技术就是针对文物数字图像损失和损坏的部分,利用现存的图像信息,按照一定规则对其进行修补,其目的是恢复已有信息损的图像,使修补后的数字图像接近或者达到原图视觉效果”。[1]我们没有足够的信息能够保证被损毁的部分能够被完整的正确的修复,只能从人类心理这一角度进行完善,提出各种可能的方案来处理这个问题。

在文物领域,由于很多不可抗拒的因素,出土时期的文物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物理或者化学上的反应,致使文物无法完整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文物的缺失和不完整,极大的影响了文物的交流和欣赏。长期以来,文物的修复都是通过文物工作者手工操作进行,清洗、补色等方式对损毁的文物进行修复,尽力使文物能够以完整的效果展示在大家面前。富有经验的修复师经过手工操作,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和感知力对实体进行处理,这种修复方式,文物修复结果一旦完成就基本无法再次修改,正如文艺复兴时期修复美术作品一样,稍有疏忽,这些珍贵的文物丧失巨大的收藏价值,因而这种方式存在巨大的风险。

同时,修复师的个人素养又存在很大的差异,每一个修复师对每一个文物在认知上肯定都会有一定的禅意,因此不同的修复师处理的结果也就会造成文物复原结果上的差异。因此,数字图像文物虚拟修复将极大改变这种状况,借助计算机这一强大的工具,对待修复的文物进行客观评估,对已经数字化的文物进行虚拟的修复,这样可以快速的提出文物修复处理办法,极大的缩短了文物修复的周期,很大程度上预防了修复过程中对文物造成的伤害,尽可能的向人们展示文物的原本面貌。

二、数字图像修复在文物保护中的历史和方法

图像修复技术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开始使用这一艺术方式,这一技艺为图像处理提供了诸多的便利。当时,人们的手法相对简单,为了已经丢失的或者笨哦损坏的美术作品得以还原,或者保持作品的整体效果,当时的艺术家门凭借自己的丰富的想象力,倾尽自己所学的各种技艺,来填补损坏的部分,使作品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文艺复兴时期的图像恢复对象并不是数字图像,他们没有备份,没有撤销,一旦有所疏漏就会使非常珍贵的艺术品得到极大的损坏,限于技术水平的障碍,当时的这种操作具有极大的风险。

早期的图像修复在图像处理过程中具有不可逆性,同时在针对实体的操作又是完全手工操作,因而来完成这项工作的人技术人员必须具有分厂丰富的专业技术,才能保证原有的作品不至于得到致命的损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和前苏联在开展空间项目的时候,恶劣的成像环境,仪器巨大的振动,飞行器的不稳定使成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在当时的有限的技术条件下,轻微的损坏都可能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个时候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图像修复技术也就应用而生。为此,美国和前苏联的许多优秀的科研工作者针对图像的还原问题展开了探讨和研究,推动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

“由于Internet网络的诞生,扫描仪、数码相机等的出现,使得数字照片的数量急剧增加,人们迫切希望有一种软件能自动改进他们的照片”[2]。近几年随着数字图像修复技术的发展,一些成熟的技术也逐渐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在文物信息缺失的基础上,结合数字图像修复自身的特点,我们将由易到难,逐步完成对文物的修复。

我们首先将运用数字图像采集技术对文物进行基本的分类,完成对各类文物的采集,做成文物最原始的的数字图像。然后,对文物的数字图像中缺失部分进分来,针对不同的种类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修复技术来完成数字图像的修复。

接下来,我们将运用数字图像修复算法进行文物虚拟修复实验,以其最大程度的还原文物原貌,找回文物所丢失的信息,使文物在交流中展现出最大的价值。最后我们还将对文物虚拟修复效果进行评估,讨论数字修复后的效果,以便更好的完成对文物实体的修复。

三、数字图像修复在文物保护中的运用

古代人类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一些物质材料的丰富性形成了现在复杂而多样的文物形态,金属、泥塑、纸质、木竹,不同的物质材料构成了不同的物质呈现方式,经过各种条件的损毁,不同的文物更是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保存下来。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这些问题也不再是问题,运用数字图像修复方式都可以完成对这些缺失文物的修复。我们可以将文物进行分类,再将缺失部分进行分类,从数字的角度对文物伤害的大小进行不同程度的修复。

“一类是基于变分PDE(偏微分方程)模型的算法,这种模型对于破损尺度较小、图像内容有光线延伸的图像,修复效果好,而且修复效率高。另一类是基于样本的图像修复算法,它是基于文理合成算法模型的延伸,对于大块丢失的图像修复效果自然”[3]。在文物修复中,当已经存在的信息不能很好的判断缺失部分,不能够充分的判断出缺失部分的内容时,我们也不能认为的主观去完成这一部分的修复。计算机的虚拟修复就是如此,修复过程中,必须由人给计算机指示,标记处破损文物所需要修复的部位,对于不能判断的则不需要进行标记,这样就避免了计算机会错误的进行修复。

四、结语

数字图像技术是一门应用型非常强的一门前沿学科,在很多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虽然技术已经得到发展,但在当前,这项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还并未非常完善,在不少方面还存在着进步的地方。

例如,文物修复时,文物修复后的效果图我们是看不到的,如果能够在修复前看到这一效果图,将会极大的促进文物修复师工作技能的提高。因此,笔者认为这一前沿科技可以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强化自己的功能,满足文物保护的各项需求,为人民呈现更具欣赏价值的历史文物。

参考文献

[1]王展.数字图像修复技术在文物领域的应用展望[J].文博,2012(3).

第3篇:文物保护修复范文

1. 文物基本信息与价值评估

1.1 文物基本信息

S445号鼎,质地为铜质,时代为战国时期,此鼎有盖,鼎盖与鼎身分离,附耳,蹄足。盖上有三组花纹为蟠螭纹,每组花纹之间附有一圈弦纹,一足有裂隙,鼎盖破损严重,鼎腹部有绿色锈蚀,底部有蓝色锈蚀,经过二次修复有明显的补配和焊接痕迹,腹部附有一道凸弦纹。高24cm,直径21cm,重量4193g。(实物图见图1基本信息见表1、)(信息表略)

1.2 价值评估

这件铜鼎出土于长治分水岭墓地,器物出土年代为战国时期,此鼎花纹精美,做工精细,体现了战国时期在器形和花纹上制造工艺很高,它为我们研究晋东南的历史文化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2. 概述

长治市地理坐标北纬36°10′,东经113°06′。平均海拔1000米,最高处为2453米。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温和适中,雨热同季。长治分水岭墓地位于长治市北城墙外,东西分布,墓地高出地面约10米,墓地东西约2公里,南北约0.75公里。长治地区地形复杂,山地居多。该墓葬分为四个阶段发掘,历时20余年时间,探明墓葬600余座,已发掘墓葬165座,墓葬出土的陪葬品以陶器和青铜器居多,还有玉器和石磬,种类繁多。由于该铜鼎只确定出土于长治分水岭墓地,由于出土编号不详,因此确定不了该件文物具体出自哪座墓葬,推断是战国时期的器物。

3. 保存现状调查与评估

3.1 文物保存地域环境

长治市位于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温和适中,全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在8.6-10.5℃,年平均无霜期为160-180天。

3.2 博物馆保藏环境状况

博物院建筑群由主馆与四角辅楼组成。基本做到恒温恒湿,金属类文物库房温度18-22℃,湿度35-45%RH,并分区隔离放置保护过与未保护过的青铜器。

4鼎病害勘察

这件待保护修复文物为铜质文物,主要病害包括残缺、裂隙、层状剥离、表面硬结物等。作为铜质文物,s.445号铜鼎表面有黄色硬结物和锈蚀,足部有层状剥离和裂隙,鼎盖残缺,有二次修复焊接痕迹和补配部分。

出于深入了解文物、准确把握病害、有的放矢的保护文物的目的,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文物进行了分析检测。

4.1合金分析

为进一步进行锈蚀产物物象分析提供参考,为保护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我们采用合金分析技术对铜鼎表面的硬结物和表面的锈蚀产物进行完全无损的多元素快速检测分析,直观显示合金的元素组成种类。合金分析仪型号:NITON XL3,测试条件:测试时间为每个测点30秒,检点直径:8mm。在测点1145和1146鼎的腹部和底部的表面硬结物及蓝色锈蚀进行了分析,在测点1147的口沿内侧锈蚀和1148鼎盖里部的白色锈蚀进行分析(具体部位见图)图略。

分析结果如下:

4.2探伤分析

X射线照相法不仅仅用于帮助我们观察器物基体组织内部的形貌,同时它也可以为我们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很重要的帮助,此件器物在电压130KV电流0.5MV时测定。

检测结果:器盖曾修复过,能看到焊接痕和修补痕迹。

4.3锈蚀物相局部结构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鼎局部腐蚀产物的物相,针对局部特定的腐蚀产物制定合理有效的除锈方法,我们采用了全自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对鼎身和鼎盖局部蚀产物进行分析。光谱仪型号为:XPLORA 型。检测部位及测量条件(图略)。

通过检测数据结果得出:器身上的锈蚀为蓝铜矿和孔雀石,是无害锈。

4.4讨论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对文物进行的分析检测来看,此件青铜鼎表面有土垢锈蚀、但无有害锈,可保留原有均匀腐蚀产生的稳定性锈蚀,不伤及金属本体。

5. 保护修工作目标及原则

(一)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应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同时在实施保护修复中不允许对文物造成新的破坏,科学的清除青铜器的病害。

(二)最小干预的原则。

(三)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可再处理的原则。

(四)可识别与整体协调相结合的原则。

(五)保护修复工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保证文物真实性的原则。

6. 保护修复技术路线及步骤(图略)

6.1步骤

在超声波状态下去除器盖局部土垢和棕黄色锈蚀,对原有开裂处和存在层状脱落迹象的部位做加固处理,对覆盖纹饰及影响器物原有形貌的锈体,采用机械和化学相结合去除方法进行处理,并进行缓蚀封护,经保护修复处理后,铜器器身无有害锈、钙质附着物,缓蚀封护后肉眼观察无玄光,保留原有均匀腐蚀产生的稳定性锈蚀,不伤及金属本体。保护修复后的文物在保管和展出条件下可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清洗、除锈利用机械或化学方法对青铜鼎表面外来的附着物和硬结物清除,其次,以机械清洗为主,使用牙刷清洗器物表面的浮土。

6.2所用保护修复材料、工具

(1)超声波:去除表面硬结物。

(2)焊接材料:中性助焊剂、锡焊。

(3)配缺材料:根据铜器铜体腐蚀的程度,选择铜或复合铜配缺。

(4)做色材料:铜器残缺补配部分和焊接口,应分别进行做旧处理,力求做到修旧如旧,色泽和谐、过渡自然,所选材料附着力强、调色容易方便、无光泽、耐老化、长期不易褪色发黄的高分子树脂和与铜器相协调的无机颜料。

(5)缓蚀剂:采用BTA铜缓蚀剂进行缓释处理。

(6)表面封护剂:铜器表面进行封护是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面去锈、加固、修复、补配、做旧工作保持长久性的处理保护,防止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有害物质和水分侵蚀文物,起到一个相对有利于铜器保存的小环境。封护剂(下转第36页)(上接第31页)采用无色透明、附着力强、憎水性好、耐酸碱、耐老化的洒精溶3%P72。

6.3保护修复程中的环境安全控制

在保护修复现场应避免因化学及生物材料的使用而造成的对人体及环境可能的危害。保护修复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18883-2002的有关规定。保护修复操作过程中排放的污水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8978-1996。

7. 保护修复工作量与工作进度安排

青铜鼎的保护修复方案,整个工作预计1个月完成,分三个阶段进行

(1)文物档案资料的整理建档,包括需要进行的分析检测项目,并根据病害程度准备相应的化学试剂、小型仪器设备及易耗材料。

(2)完成文物的保护修复处理工作。

(3)整理所有保护修复工作的档案记录,准备项目的评估验收。

8. 保护修复后的保存环境安全控制建议

文物的保存环境直接影响文物的“寿命”。众所周知金属锈蚀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为了将保护后的文物长久留存,其保藏环境尤为重要,这件青铜鼎保护处理后,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保护环境,以利于文物的长久保存保养,巩固保护修复的效果。建议文物存放在适宜的环境中,通常铜质文物保存条件为温度18-24℃,湿度小于45%。青铜器的锈蚀,尤其是青铜病具有“传染性”,多件文物同时存放于同一容器内,极易造成腐蚀病变的蔓延和加剧。修复后可采用囊匣包装,保持修复保护的效果,避免引起文物的再次污染。

9. 风险评估

结合工作经验,此件文物的修复和保护工作不存在特别的技术难题,仅在铜器残缺补配部分和焊接口,应分别进行做旧处理,力求做到修旧如旧,色泽和谐、过渡自然,同时处理好表面残留较多的树脂,防止产生玄光。

10. 文物保护修复经费预算

第4篇:文物保护修复范文

2.在《文物保护法》修订实施五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单霁翔

3.完善文物法律制度严格依法行政——在《文物保护法》修订实施五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汪永清

4.民主立法与科学立法的成功实践——纪念《文物保护法》修订实施五周年 张文彬

5.在《文物保护法》修订实施五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谢辰生

6.在《文物保护法》修订实施五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鲍贤伦

7.论文物史迹网 李晓东

8.浅谈军垦文物征集工作 刘静

9.试谈铁路可移动文物的鉴定 贾本义

10.深入发掘民族村寨的文化内涵——关于贵州民族村寨的保护与利用 吴正光

11.浅谈城市遗址的保护方式 陈星

12.一代名将杨虎城的文化遗产情结 张志强

13.民国时期关于文物归属权的争议——以殷墟发掘为中心的历史回眸 徐玲

14.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的中国营造学社工作及其观念分析 刘守柔

15.文化遗产保护与保存科学 黄克忠

16.汉白玉防风化保护材料研究 郭艳敏,高峰

17.博物馆古玉器修复与复制保养 李新秦

18.唐墓壁画保存现状及保护修复方法 段萍

19.古铜镜的修复与保护 李新秦,杨倩

20.浅析小型博物馆丝绸文物库藏保护 张国华

21.广州锦纶会馆整体移位保护过程及其科学意义 陈玉环,李国雄,李继光

22.试析中韩古代海船早期保护技术 袁晓春

23.从三亚石器、骨器翻模复制项目浅谈文物复制技术及应用 李博,崔敏霞,周伟强,齐扬,柴忠言

24.考古工作中电子文档安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张建华

25.商代一级青铜器齐史祖辛觯的修复 恽小钢

26.古匾牌的仿制与制作技术 吴峰天

27.文物复制中油印工艺展现 贾治安

28.中国古典建筑美学的历史总结——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图档及族谱研究综述 崔勇

29.中国书画作品的科学保护收藏 吴春龙

1.文物古迹也"有形有神""有声有韵"——兼谈文物保护的中国特色 罗哲文

2.关于精神领域的考古学研究 李伯谦

3.中国考古学与文化遗产保护——一个观念变迁的历史检讨 曹兵武

4.中国历史古城的保护与利用 阮仪三

5.线形大遗址的保护方法刍议——从通济渠遗址说起 冀和

6.民族民俗文物抢救刻不容缓 赵冬菊

7.田野考古档案资料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胡金华,穆朝娜,仇凤琴

8.西部贫困地区博物馆文物资源整合刍议 杨万荣

9.关于基层博物馆发展文化产业的一点想法 刘冠军

10.近现代文物研究尚未破解的十大难题 肖贵洞

11.关于长城附属设施调查的有关问题 景爱

12.漆器和漆器保护概说 赵桂芳

13.广西宁明花山岩画保护技术现场试验部分初步研究 杨绍涛,庞胜军,马启元

14.防腐剂MV和ML对木构件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孙延忠,赵桂芳

15.甘肃礼县秦陵墓地出土秦公簋的科学分析与修复 李艳萍,赵家英

16.红铜镶嵌鸟兽纹铜壶的修复——兼谈文物保护修复原则的灵活运用 陈仲陶

17.瞿昙寺壁画及保护初探 余玉龙

18.嘉峪关长城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气候检测分析 王春梅

19.关于我国书画装裱现状与发展的几点建议 吴春龙

20.论古旧书画修复与临摹 尚永红

21.文物囊匣包装的传承与发展 王海红

22.美国博物馆藏品包装材料及规范方法 安莉

1.城市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 单霁翔

2.文庙的保护与利用:应在冲突中寻求和谐 唐红炬

3.对现阶段农村文物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 李庚善

4.论讲解员的职业倦怠 刘洪

5.文物鉴定,必须传统鉴定科学化 齐九玲

6.遗产保护的价值(下) 孟宪民

7.鉴往知今行之乃善——关于文物普查的若干思考 王运良

8.科学的城市规划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必由之路 黄健

9.民族村镇旅游遇到新问题 巴娄

10.古物市场管理与鉴定师资格准入设想 穆强

11.城市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防灾减灾 金磊

12.文物保护材料耐气候老化性能测试方法研究 郭艳敏,高峰

13.馆藏铁器的大气腐蚀及防护措施 刘亮

14.中国的古象牙文物及其保护意义 汪灵

15.安徽歙县圣僧庵明代壁画保护 赵桂芳,鲍雷

16.广西花山岩画岩石生物风化机理及其防治对策研究 郭宏,韩汝玢,李斌,赵静,黄槐武,谢日万,蓝日勇

17.大足千手观音造像保存状况及病害专题研究 王金华

18.舒城古建筑白蚁危害调查与防治措施探讨 奚明

19.古代保护纸质文物的药物防蠹技法 李新春

20.浅谈文物复制中的拓片与篆刻工艺 贾治安

21.韩国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都重弼,潜伟

1.文物学发微——关于中国文物学的回顾与前瞻 梁吉生

2.遗产保护的价值(上) 孟宪民

3.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马建军

4.民俗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别 赵冬菊

5.铁路文物保护工作初探 贾本义

6.应发挥农垦企业在文物保护中的作用 黄星坤

7.试论青海古建筑多层次保护与利用 余玉龙

8.关于文物保护单位防范体系建设的保障系统 李晓东

9.县级博物馆如何面向现代化 唐红炬

10.如何做好长城资源调查工作 高鸿宾

11.关于长城本体调查的有关问题 景爱

12.关于长城保护的几点思考 刘朴

13.纸质文物保护修复的传统与现代 张晓彤,王云峰,詹长法

14.国家博物馆图书馆善本古籍保护工作 赵东

15.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揭裱修复古书画 吴春龙

16.近现代文献中隐形字迹的发现破译与保护 肖贵洞

17.浅谈古书画修复的全色方法与技巧 杨志新

第5篇:文物保护修复范文

关键词:古建筑;保护;修复

1 中国古建筑的类别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古建筑类型颇多,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寺院古建筑、宫廷古建筑、园林古建筑、祭祀古建筑和民居古建筑。寺院古建筑有灵隐寺、白马寺和兴教寺等;宫廷古建筑有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及末代皇宫等;园林古建筑有留园、拙政园、蠡园等;祭祀古建筑有十三陵及乾陵等;民居古建筑有王家大院、洛阳卫坡村和乔家大院等。

中国古建筑在不同的时期其规制划分也有比较大的不同,例如在宋代的《营造法式》中主要将其划分为殿堂、厅堂和余房三类基本的规制;在清代的“工程做法则例”中则主要划分为大式建筑和小式建筑[1]。由此可见,古代的历史记载中并没有对古建筑的规制给出明确规定。此外,中国古建筑雄伟庄严的风格体现出了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

2 古建筑的保护与修复原则

古建筑如同其他的历史文物一样,是经过若干年的积淀保留下来的东西,不能够再生产及再建造,如果遭到破坏就不能挽回。因此,在对古建筑进行保护与修复时必须正确认识和掌握相应的基本原则。

我国在《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中对古建筑的保护及修复提出了具体的规定。其中“原状”是指古建筑建设时的原来状况,未被他人修缮改动的状况,是古建筑健康真实的状况而非残破的状况。通过相应地勘察得到其建造时间、工艺和类型等具体信息,分析出古建筑中的原有构件和后变构件,以此来确定古建筑是否“原状”。

《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中强调“恢复原状”的基本原则,但是在恢复原状所需资料不足时,可以“保存现状”,等资料足够时再“恢复原状”。此外,对于一些经历过修改变动但其形象独特、为大家所接收的古建筑可以“保持现状”。

总而言之,在对古建筑进行保护与修复时应严格按照以上基本原则实施,不能随便加入个人主观看法。

3 古建筑的修复方法

对于古建筑中损坏的构件,能够修复的都尽量不替换。当必须替换时,应参照原材料的外形特点及内部构造选用匹配的新材料。倘若修复缺失的构件,必须有准确的历史资料和相应数据,而不能通过臆测想象来进行修复工作。对于替换的构件涉及结构本体时,需要对古建筑进行详细的勘测调查,以便确定最优的修复方案。当情况不清楚或者不易探查时,需要事先设置必要的临时支撑再进行下一步工作,例如在米兰大教堂柱子的修复工作中,曾使用过一种繁复的拱顶架体系,由于此结构的支撑,可以对柱子进行任何的修复。

英国的巴格雷府邸是一栋早期的木构架建筑,为防止其倒塌,曾经提出过两个加固方案:原位补强和落架大修。最后根据现场情况综合分析后选择了落架大修的方案 [2]。此外,归位复原法在古建筑的修复中也是一种常用方法,将现场挖掘得到的散乱部件进行原位组合重建,使得古建筑的面貌全部或者部分再现。由于归位复原法的独特优点,使得其应用相当广泛。

4 古建筑保护与修复的一些问题

4.1 缺乏针对性

由于古建筑的建造时间不同和历史背景各异将导致建筑结构形式多样,在进行保护和修复时,应当因地制宜,从建筑类型、气候环境、结构类型、所用材料及构件部位等进行全面考虑,避免出现一概而论的情况。

4.2 技术选择的不合理

现在,虽然古建筑有关部门对于其修复工作已有足够的重视,但是由于修复人员掌握的技术比较陈旧而无法给出优秀的修复方案。古建筑修复规范指导的缺乏是非常突出的问题,使得修复人员没有一定的学习指导,无法得到相关培训,对于古建筑缺乏保护意识。此外,一些修缮单位盲目使用新技术,使得古建筑产生一些严重的损伤。

4.3 缺乏对木结构破坏的认识及维护措施

木结构建筑中的微生物劣化机理是进行古建筑保护及修复不可忽略的问题,应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木构架建筑其劣化现象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地理原因、气候原因及自身原因等,但是微生物腐蚀是影响最严重的因素。微生物腐蚀具有其特定的降解模式及衰变信号,为技术人员进行分析提供了重要信息。

5 古建筑保护与修复的未来

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有着许多历史遗产,其中古建筑数不胜数,但是岁月的侵袭、自然的影响及人为的损坏使其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急需进行合适的修复。随着国家相应法令政策的出现及相关技术人的培养,为古建筑的保护与修复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相信未来古建筑将会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第6篇:文物保护修复范文

[关键词]纺织品文物;合成染料;辅助纺织材料;染色工艺

[中图分类号]G2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24-0052-04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遗存有大量的古代纺织品文物,无论在我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出土,这些古代纺织品以种类繁多、色彩绚丽闻名于世。青海都兰吐蕃大墓位于古丝绸之路南道上,属唐代早期大型吐蕃墓葬群,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掘以来,墓葬中出土了大量反映中西文化交流方面的文物,特别是众多的纺织品文物,相较于其他出土纺织品的重要唐代墓葬,如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群、敦煌藏经洞及莫高窟K130、陕西法门寺地宫等,其品种更为齐全、纹饰更为精美,几乎囊括了唐代所有的品种,有锦、绫、罗、绢、纱、缂丝等,其中织金锦、缂丝、嵌合组织显花绫、素绫、锦等均属首次发现。由于这一时期丝绸之路的通畅和文化交流的频繁,唐代纺织品的织造工艺较之魏晋时期有了很大的提高,种类也更加繁多,其装饰风格在继承中国传统图案的基础上,吸收了中亚、西亚装饰艺术的精华,图案远比前期更加丰富,这为研究唐代纺织品织造工艺的发展及装饰艺术风格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对探讨“丝绸之路―青海道”在中西方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纺织品因其材料的特殊性极易遭到损害,出土的古代纺织品更加难以保存。2013年,我们对吐蕃大墓出土的较为珍贵的70件古代纺织品进行了详细的信息调查,发现这些纺织品全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有的更是几种病害共存,因此亟需进行科学的保护修复,而染色技术正是纺织品保护修复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运用染料染色的国家之一,早在史前就已应用天然染料染制纺织品,并力图使染色产品有良好的染色牢度。在一些古代史书中,就有关于练漂、染色的记录,并且很早就有从事染色的专门机构。从大量出土的纺织品实物可以看出,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掌握了染色技术。当时的染色分为石染和草染,而草染因其着色能力强得到了广泛应用,到清代时植物染料的色谱已相当丰富,达数百种之多。

100多年前,纺织品染色都是使用天然染料,当时染色湿处理牢度较好的纺织品主要是用媒染染料染成的。自1856年珀金发明化学合成染料以后,人们才逐渐采用各种合成染料来染色,当保蒂格于1884年发现不经媒染处理就可以直接染上棉纤维的刚果红以来,合成染料得到了飞速发展。合成染料以其优异的染色性能、众多的品种和廉价的成本逐步取代了植物染料原有地位,成为现代纺织行业的主导。①

一、纺织品保护修复中染色技术的作用与必要性

多年来,随着文物保护工作者对保护修复原则认识的不断深入,他们在大量的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实践基础上,总结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经验和方法,对加固修复中辅助纺织材料的染色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认识,合成染料已逐步取代天然染料,在世界很多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此有的国家还成立了专门的染色工作间,摸索总结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染色工艺,并采集了大量的色彩标样。在我国,合成染料染色技术也有大量的应用实例,但对染色技术总结和研究还不够完善,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实际操作中对色泽的把握只能凭借经验,没有色彩标样加以参照,这也是我国纺织品保护修复今后需高度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对于有机质材料的纺织品文物,由于其材料理化性能的特殊性,极易受到保存环境的影响而发生病变,特别是已受到地下环境的侵蚀糟朽严重的出土古代纺织品,本身质地就十分脆弱,纤维强度较差,多数都需要进行加固修复。纺织品的加固修复有别于其他材料类型文物的修复,方法和材料要求也更加严格,现在国际、国内基本多采用与文物本体材质相同的辅助材料配合针线法修复,就是将性能优良的丝、毛、棉、麻等纺织材料经染色后,作为纺织品文物的补缺、背衬托护、表面覆盖、连接缝线、立体纺织品文物支撑的表面材料等修复辅助材料,经拼接、针线缝合后,对文物起到连接支撑和保护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作为保存容器材料和陈展背景使用。

对比文物原色彩经染色后的纺织材料,在纺织品文物的修复中或用于取代缺失的部分,或用于加固支撑,或作为连接,能与原件有所区别,可辨识地恢复了文物的原来状态,保持了修复过程的可再操作性,同时在保持文物的原真性基础上,使色彩和纹样得到连续。染色技术的使用,让补缺与原件在色调上形成统一,最大程度地消除了因修复对原有纺织艺术品在视觉上的干扰,产生和谐美感,满足了人们的视觉艺术效果和审美观念,保存了纺织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信息。

二、纺织品保护修复中合成染料的选择及特点

染料的选择是染色工序中的重要环节。合成染料根据其性质及应用方法可分为若干类,但由于古代纺织品修复的特殊要求,在选择染料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染料及染色工艺对纺织品文物可能造成的潜在损害,决不能因染料及染色工艺给文物带入新的污染源;其次才是根据标样文物纤维的类别、色彩、保存现状、保存环境等条件,选择均染性好、高固色率、高色牢度的染料。在纺织品保护修复中,一般使用直接染料、酸性染料和活性染料,直接染料用于染色棉麻等纤维素纤维,酸性染料用于丝毛等染色蛋白质纤维,活性染料配合不同的添加剂可染色以上两种纤维。

第7篇:文物保护修复范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各国急速重建城市之余,意识到建设时要平衡保护历史文化环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遗产理事会于1964年在威尼斯了《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亦称《威尼斯》[6],首次将西方保护历史建筑的共识确立为指引,亦成为日后国际保护指引的参考基础。明确指出古迹的艺术性与历史性需要并重(第三条),以平息十八世纪以来两派之争。首先引入“真实性”的原则(引言),改变以往欧洲建筑师常以自己对古建筑风格的理解随意演绎实物的陋习,然而当时并未意识到“真实性”这个名词在非欧洲建筑可能遇上的理解困境,埋下了日后国际文物保护界颇具争议的难题。澳洲站在欧洲文明与亚洲文明之间,澳洲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遂在1981年写下一套比较具有泛民族视野的文件,称为《保护具有文化重要性之地点的》,简称《巴拉》[7]。《巴拉》一改欧洲文明侧重个别君主或建筑师风格的观念,提倡以艺术性、历史性、科学性和社会性四项人类共通的文化价值观(CulturalValues)主导保护方案,因而比较适合重视社群文化的亚洲文明,因此《巴拉》是现时众多非欧洲和发展中国家的保护原则的参考基础。《巴拉》并不强求将古迹回复到特定历史面貌,反而提倡重叠层面的理念,认为“需要尊重地点上各方面的文化重要性的贡献”(第15.4条)。对于以砖石为主的西方建筑而言,当然极少会发生历史某时段前人为维修而局部换去某些砖石的情况,但是定期更换组件却是东方建筑的传统特性,因此对木建筑来说,保存历史层次的概念应包括更换的组件。对于中国民间建筑而言,依据当代的民俗和工艺修缮其实是重要的历史见证,不应强求修正或统一而铲除历史层面,需知同时保存及修复文物建筑不同时代的饰面是符合当今国际理念的。国家文物局从1997年起与美国及澳洲专家合作,将国际保护最佳原则与中国文物遗产的特点结合,最终在2002年完成《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简称《中国准则》[8]。尤其第5条指出“对文物价值(重要性)的评估应当置于首要位置”,意即在保护工作之前,必须先进行客观而全面的文化价值评估,文物工作者不应单凭直觉和经验判断处理手法,这是与《巴拉》的理念相符的。而对修复中国古建而言,第21条指出“保存现存实物的历史状况及不失讯息,任何修复应当尊重现存实物的重要性”,旨在防止有人为了方便讲述一套历史故事而篡改现存历史实体。

2国际保护意念中真实性理念的分析

如前所述,现今国际保护文物古迹的一个重要的理念是忠实尊重历史信息,不应为方便演绎而任意修改古迹,这就是所谓的“真实性”,国际上用的是”Authenticity”一词。其实这个词语沿自希腊文字“Authentikos”,意即“自动、自我、同样”,后演变为拉丁系统的欧洲语言(如法文或意大利文)里“Authenticity”一词。在英国牛津大词典里,这个词语有八项不同解释:权威性、合法性、事实性、拥有性、原本性、诚恳性、自创性以及无可争议之源头[9],并无证据支持这个词语在英文里既“原”又“真”的必然性。如果尝试用中文“原真性”这个简化的三字词去等同这个多重含意的欧洲词汇,甚至反过来为了符合国际保护文物标准而推断为要“真”及“原”,这种理解就欠缺科学性。如何最佳地翻译这个拉丁文字,本文尝试依据实证分析。国际上第一次将“Authenticity”一词用于保护文物之上的是1964年的《威尼斯》,这是因为当年执笔者十之八九为意大利人和法国人,“在当时,Authenticity一词的概念并无引起太大的注意或争论,因为参与撰写《威尼斯》的人分享相似的背景,对于保护文物的难题的性质及应付手法早已有了大致的假设”[10]。对于一位意大利人或法国人来说,界定“Authenticity”这个常用词是无聊之举,但是对于非拉丁文明的工作者来说,却不能顺手拈来将简化的翻译作为专业标准。然而1993年出版的世界遗产(简称“世遗”)的《管理指引》(ManagementGuideline)却首先将这个词语的矛盾带到国际保护文物界去。其第24条规定“要符合申请成为世界遗产,必须通过在设计、物料、工艺及环境方面作出‘Authenticity’的测试”[11]。但凡测试必须基于普遍及客观的科学准则,而申请世遗要动用庞大人力物力,因此国际社会要求世遗组织公布“Authenticity”一词的国际通用的定义,是十分合理的要求。可是在许多非欧洲国家的文字里,翻译这个拉丁词汇根本是不可能的。在1994年的奈良峰会上阿拉伯及肯亚的专家均指出其语文中找不到一个相近的意念,而日本专家更加表示在日文字典中是将“Authenticity”译为惊人的“独裁”一词。因此,以常用字典去翻译“Authenticity”这个拉丁词汇并试应用专业文物保护的不合理性就非常明显了。其实现今国际社会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早已与跟当年起草威尼斯或世遗指引时相去甚远。昔日欧洲专家集中保护纪念性历史建筑的美学风格或残留证物,但是现今“对民居建筑、文化地域或是精神价值的重视,已经将重心转移”[12]。何谓民居建筑的原来设计、何谓民间文化的真实传统,无法单纯从现存遗址或物质中完美地表达,因此亦无法跟随1993年版的世遗指引,以简单的测试来判断。事件终于在1994年获得突破。“日本(的文物保护界)恐防他们将重要历史木建筑定期落架重建的传统,有可能在西方的框架中被视为并不真实”[13],向世遗组织正式要求为“Authenticity”一词作出客观及适合全球文化的诠释。国际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遂于当年在日本奈良举行峰会,颁布了《关于真实性的奈良文件》,简称《奈良文件》。该文件强调“保护文化遗产必须扎根于其传统的价值,视乎这些讯息可否符合‘真诚’(Credible)及‘事实’(Truthful)的理解”(第九条)。基于以上概念,在文化遗产的领域中,“Authenticity”这个拉丁词汇便应该解释为“真诚性”(Credibility)及“事实性”(Truthfulness)两个观念的总和,理由是只有这两个理念方才可以为世界任何语言都拥有的词汇。而我国的《中国准则》将它翻译为中文时,放弃了“原真性”一词,采用了包含了上述两个理念的“真实性”一词作为符合《奈良文件》对“Authenticity”概念的共识的最适合翻译。接受奈良会议的成果,世界遗产组织于2005颁布崭新一份《实施世遗公约的操作指引》对“真实性”作出优化的诠释,不再硬性规定通过某些测试,转而是要求“(文物遗产)‘真诚’和‘事实’地表达其文化价值,(包括)形态、实质、用途、传统、环境及其他非物质传统与人民精神等因素”[14]。举例来说,成功列入世界遗产的福建永定高北村土楼群,包括了明代客闽先民的土楼残址、清末民初的现存土楼,甚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海外华侨回乡所建的新土楼(图1),而近代村民因生活模式转型而对土楼的务实改动并不影响其文化价值,成为世遗当之无愧。

3我国对修复彩画工程保持真实性的讨论

梁思成先生曾指出以往的工匠常“将已破败的庙庭,恢复为富丽堂皇”[15];对待饱经沧桑的中国古建彩画及壁画,柴泽俊先生亦注意到近代有些粗陋的维修工程上,“绘了新颖的晚期彩画图案大大损害了古建筑的时代特征和科学性,降低了文物的价值”[16]。如果我们承认中国传统建筑彩画不单是一件视觉艺术,更加是文化遗产的时候,就应该遵守《中国准则》第23条所说:“文物古迹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为它的历史真实性,不允许为了追求完整、华丽而改变文物原状”。至于怎样才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保护法》)中第21条所说之“不改变文物原状”,又是否等同西方“真实性”的概念,多年来都成为古建筑修缮保护工作中一个争议性很强的学术问题。在2005年由《古建园林技术》杂志集合专家及匠师对此议题讨论并总结而成《曲阜宣言》[17]。对于近年一些仿效西方砖石遗址极力维持旧状的做法,宣言明确地解释“衰败破坏不是原状,是现状;对于已改变了原状的文物建筑,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要尽早恢复原状”(第8条)。宣言特别指出,中国建筑彩画除了“保护木骨、美化建筑,同时还有彰显建筑等级、昭示建筑功能的作用,(因此)如果残存的油饰彩画已经完全失去原有功能且无保存的艺术价值时,就应当重新修复”(第7条)。这样就解释了《保护法》中的“原状”其实不能狭义地限定为古貌,而应该理解为整体可以彰显“原有功能”(包括《曲阜宣言》所指的保护木质、礼制等级和艺术精神等功能)的状态。这个见解基于中国彩画的原本色彩构图和工艺制度所表达的文化价值比其残迹所传递的讯息重要,所以有限度地补绘遗迹彩画是符合《巴拉》1.4条所说的“保护的意义是一切维护设定遗产地点的(文化)重要性的步骤”原则的。西方文明将修复古迹的传统手法称为“补缺”(Lacunae),特别着重“可识别”原则,我国有些人误解为“留白”,其实西方人强调的是“艺术完整性”,就是说补缺的部分应该在“视觉上比原物稍为后退,却又融合而不干扰地加强整体性。普遍原则是补缺要视觉上比原物后退,但又融合、不干扰而加强整体”[18]。罗马斗兽场的外墙也是用比原物颜色较淡的砖石修补的(图2)。我国一项较早就遵从《威尼斯》原则的案例是华南理工大学陆元鼎教授主持的广东省从化市广裕祠堂修复工程——梁上的木雕人像在“”时被斩去上半截,补上的半截雕像保留新木质感,既恢复了雕像视觉上的完整性,又保存了原物与补缺之分别,符合《威尼斯》的原则(图3)。此外,该工程亦刻意保留墙上“”标语(图4),以示建筑上历史图文真迹,无分雅俗悲喜,符合《奈良文件》中“真诚”和“事实”地表达文物的文化价值的要求。广裕祠堂修复工程得到国际专家高度评价,荣获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物保护全年最高杰出奖。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在北京举行的“东亚地区文物建筑的保护理念与实践国际研讨会”,由国家文物局与世遗中心邀请十多个国家的专家,审议了国际保护理念的相关文件对当前保护东亚建筑的适用性,并发表了《北京文件》[19]。《北京文件》指出“任何维修与修复的目的应是保持这些(文化传统)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完好无损。在可行的条件下,应对延续不断的传统做法予以应有的尊重,比如在有必要对建筑物表面重新进行油饰彩画时”。这是因为东亚建筑的髹饰及彩图并不等同西方砖石建筑表面的附加装饰,而是该文物建筑的美学、历史、精神和社会价值的元素,因此不应要求像西方建筑任由饰面残缺而完全不用干预,因此文件提倡基于科学分析及传统手法重绘是符合“真实性”的保护方法。在2008年的《北京备忘录》更对此深入解释为“彩画保护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留其真实性和完整性,其真实性表现为设计、图案、色彩的真实性,制作材料和工艺的真实性,精神与情感以及历史上干预痕迹的真实性等;完整性是衡量自然和/或文化遗产及其特征的全面和完整”[20]。

4修复中国民间彩画的现代案例

4.1云南沙溪寺登街戏台彩画修复云南沙溪寺登街是茶马古道上保存最完整的民居市集,政府与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专家合作进行全面保护,笔者参与其戏台木构彩画修复的工作。由于前人草率地在清代历史彩画上髹以丙烯酸化学颜料,故要先清洗这些错误的干预层,工序有四步:一,先用橡皮擦蘸上唾沫(含有酶成分)逐一擦去彩画上之灰尘(图5)及污秽;二,以海绵蘸上冰草酸小心抹去顽固化学塑彩;三,用纤维笔扫去木纹内之塑彩(图6);四,浸稀释氨水的日本纸敷木表面,以中和冰草酸以免侵损木材及底层历史彩画。其实至此清洗及恢复原状已基本完成。根据西方尊重原物的精神,专家坚持对半褪色的彩画痕迹不作任何补色或填充(图7)。唯一要补绘的是木版画,偶有对色彩变淡之处稍作修补,坚持不在有笔足的部分修补,而在画面白色背景之处轻轻用毛笔蘸上近白矿物颜料加强白底,衬托出真正画面(图8);对新补的画面,尽量以比原色稍淡之色和稍平之笔迹,令远看画面和谐,细看则新旧可辨。这种手法是严格遵守西方补缺和可识别性原则的,在我国实属罕见,更获得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优异奖。4.2香港青山禅院修复护法殿弥勒画像修复由县志和古诗显示,公元五世纪中期杯渡禅师从东南亚乘舟来华遭遇风浪,停在珠江口香港西岸,在山上岩洞禅修,后人设立青山禅院,该禅院可能是佛教经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最早地点之一。青山禅院辗转于1927年扩建成禅宗山寺的伽蓝七堂格局,其护法殿坐落中轴线的中央,其面向前的弥勒画像虽然已遭水迹严重破损(图9),却仍肩负七堂制的迎客重任,是重要的历史和建筑特征。笔者负责禅院修复工程,在保护弥勒画像时先洗去碍眼的污迹,再以稍退的色调补上缺失处,集中以调和背景的手法来突出残留的原来笔迹,而避免补绘主要线条,严守国际文物界补缺的理念,亦平衡中国建筑对回复画像的礼制讯息的真实性的要求。4.3香港景贤里大宅近代仿彩画修复在二十世纪初,我国新一代受西方教育的建筑师立志肩负“中体西用”的使命,尝试创出一套“中国民族主义建筑”风格,抽取我国传统建筑里的布局或制度反映在新的建筑设计里,如吕彦直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1931)和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的红楼均采用了演化了的清代官式彩画以暗示礼制或美学的精神。香港景贤里大宅(1937)的主人李氏乃二十世纪初的望族,负责联系英国政府和本土华商,因此大宅刻意以当时先进的水磨石预制件技术营造仿清代官式彩画装饰,以创意工艺造出立体藻头、圭线和十瓣旋花彩图等。近年景贤里大宅受恶意毁坏而几乎全失,政府及专家根据残物及旧照复原,笔者参与训练工匠帮助其重拾打磨水磨石(图11)和石灰塑纹铺金(图12)等技巧,恢复昔日以建筑演绎“中体西用”的历史讯息。4.4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馆“神仙赴会图”保养流落海外的大型中国古代壁画中,最著名而现存最完整的是加拿大多伦多市安大略博物馆内称为“神仙赴会图”的元代壁画(图13)。该壁画在1920年代由不法日籍商人从山西省某不知名道观切割后偷运出境,更在1933年为了方便运输和脱手而不惜毁坏画面以粗陋手法切割装轴,加剧画面裂痕。壁画辗转终由加拿大政府购入。笔者访问负责修复该壁画的波兰籍资深画师EwaDziadowiec,她首先将璧画进行全面清污,用与原来泥层同色的有机黏土加胶水填补空缺,再加热轻压令各层重新黏合,之后她根据当年未装裱前的照片忠实补绘。整个过程严守威尼斯第12条里补缺文物的原则,以与原画背景相近颜色的底板补在四周边沿,在缺失的地方抽取原画围绕缺失处的颜色淡化,以无笔迹的淡色补上,以求远看形态重现,近看新旧笔迹可辨。这是不折不扣以海外技术拯救中国古代壁画的成功实例。

5结论

第8篇:文物保护修复范文

“来这里学习绘画修复,要想成为修复师,首先要忘掉自己的个性,不以作者的名气大小和个人的价值取向,要以职业的心态平等地对待每一幅待修复的作品”。这是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架上绘画修复专业学生最先接受的教育。油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有其特殊的艺术语言和感染力,这种感染力通过视觉来传达。保存和恢复作品原始的的视觉效果,不仅是对艺术的尊重,也是对作者的尊重,在注重作品的艺术价值时更应注重作品的历史意义。

俄罗斯列宾美院是培养克拉姆斯科伊、列宾、苏里科夫、希施金等许多杰出艺术家的摇篮,是他们共同铸就了苏俄文化艺术的辉煌,曾被鲁迅称为“黑土中长育了文化的奇花乔木”,徐悲鸿先生也不啬赞美之词:“皆世之杰也”,“创作之才,近世罕俦”。后来者,如恰尔金、梅尔尼科夫、巴伯洛夫等都耳熟能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列宾美术学院是俄罗斯绘画艺术的重要传承者,在教学与科研过程中,一直坚持着现实主义创作风格,治学严谨,注重对学生基本功、创作技法的培养。遵循着从易到难的教学原则,从基础、简单的景物写生开始,一直到人的部位、人物肖像、人物群体肖像。强调的是夯实基础,重视的是理论体系,秉承的是民族特性,恪守着艺术教育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原则:“最美好的是生活。”细细想来,在纷繁求变的今天,厚重朴实的现实主义风格博大精深,宛如窖藏百年的伏特加,如今品来其味会更加坚实浓烈,值得尊重。同样的教学原则在延伸的油画修复专业教学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架上绘画修复专业学制6年,包括文化、史论等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涵盖绘画修复史、修复理论、博物馆环境保护、材料技法、理化检测、研究方法、档案管理等,其教学特色是注重基础、突出实践。其范围涉及油画和木板丹配拉的修复,有时也兼顾壁画保护。在整个绘画修复教育体系中,从一年级起课程就设置了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破损作品的修复,逐年由易到难,学生每年还要到不同博物馆进行修复实习,在博物馆严谨规范的修复过程中进行实习的教学,收获是巨大的。学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来自不同博物馆、不同时期、不同技法风格、不同材质的大师原作,尤其是在国家博物馆和冬宫(埃尔米塔什博物馆)实践期间,当学习研究列宾、列维坦、鲁本斯或伦勃朗的原作时,会让人兴奋,让人陶醉,让人执著。绘画训练和原作临摹作为修复专业的必修课,自始至终穿插在学业中,并作为毕业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评估学生对绘画作品、所使用材料和作品结构的了解。实践出真知,现实生活、绘画基础、绘画技法、材料和媒介以及创作者的内心情感都能帮助学生提高对作品构成、材料技法特性、作者的创作意图等的理解,是作品修复最终准确完成的重要因素。扎实的绘画功底和大量的修复训练与社会实践,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首先成为一名合格的修复师和一名油画保护保全的社会工作者。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是俄罗斯油画修复专业极具内涵、最具特色的培养路径。

俄罗斯油画修复保护体系完整,法制健全。馆藏珍品修复前,遴选的修复师必须签订法律文件,承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值得推崇的是经过千锤百炼的修复委员会制度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商业行为的副作用和减少修复工作的失误,确保修复圆满完成。修复委员会由政府职能部门、博物馆文保专家、修复专家、资深理论家、艺术评论家、著名艺术家、承接单位领导、专业负责人、修复师组成,对破损作品共同研究制定缜密的修复计划、实施方案以及工作进度,在修复专家的监理下严格执行,碰到问题随时讨论解决。修复工作遵循油画修复中安全性、可逆性、稳定性、真实性四大原则,选用的修复材料和采用的修复技术必须具备安全性和可逆性,不会对被修油画造成伤害,每件作品修复完成后立即进行保护处理。

俄罗斯油画修复偏爱天然材料,但也不排斥合成材料,天然亚麻、动物胶、蜂蜡、蜂蜜、碳酸钙、淀粉酶、蛋黄等是最常用的,如今黑海鲟鱼胶已非常珍贵。俄罗斯博物馆、美术馆的传世作品至今都保护保全得非常好,这或许是在修复保护中因对合成材料长期预后的未知性,而对天然材料的偏爱与谨慎考量的结果。

关于油画的修复标准,不同时期总有不同的声音,是修旧如旧还是修旧如新,虽然两者都强调作品的原始状态,只不过修旧如旧强调的是保持当前历史的真实;而修旧如新强调的是还原当年历史的真实。油画是一种用色彩来表现事物的视觉艺术,色彩的真实和画面的完整集中体现出艺术品的审美价值。在科技和艺术水平不断进步的条件下,从社会的总体评价而言,油画作品选择修旧如新,力求恢复油画在创作时的原貌应该更有价值,使人们能够真实地从视觉上感受到作品的原始色彩和创作精神。此时采用天然材料修复作品无疑具有天然的优势。

俄罗斯馆藏油画都立案存档,并定期体检进行完好或残损状况登记,修复保护前后同样要及时补充完善,除了文字表述法外,特别引入了图形标识介入法,如下表所示:

将不同的图形标识在作品的电子图片相应位置上,操作简便,形象直观,表述规范,表达准确,尤其利于作品数字化信息化档案管理。只要熟知标识的含义,完残状况一目了然,统一标准的图形标识还有助于国际交流,消弭语言障碍,强化文物档案的管理。

参观俄罗斯最负盛名的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参观者往往会被列宾的画作《伊凡雷帝杀子》所震撼,作品揭露了俄国16世纪一个生性孤僻怪异的沙皇,在杀害皇储后精神上的恐怖与崩溃,画面构图精美,主人的病态神情与内心变化被刻画得精致入微。但因当时画面有影射沙皇镇压革命者之嫌,曾遭严重破坏后被修复还原。当听着故事穿越时空领略作品的艺术和历史价值时,修复保护研究的重要性彰显无遗。

第9篇:文物保护修复范文

此次培训采取授课讲座、座谈交流和实地考察等形式进行,培训地点包括大学、世界遗产、文物建筑保护管理机构、博物馆等。培训内容围绕《英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历史城镇论坛29年的管理经验》《爱丁堡的文化遗产保护》等多达12个不同主题展开,由伦敦大学、伯明翰大学、英国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英国教堂建筑保护协会等的专家学者系统讲解了英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实践。培训团先后在伦敦、布莱福德城市周边考察了英国的世界遗产和著名博物馆,拜访了英国有关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和文化遗产所在地,就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各机构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

历史文化遗产如何保护?

《1913年古迹综合及修订法》赋予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工作以强制性。在该法律的规定下,英国建立了古迹委员会以监督古迹的保护工作,保护范围也扩展到古迹的周边土地。土地所有者必须参与古迹的修复工作,不配合保护、修复工作的所有者可能被罚款,而拒缴罚款将面临牢狱之灾。

英国文化遗产保护卓有成效的原因并非全是立法的功劳,其中合理的规划体系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政府在编制当地的规划政策上,都会考虑历史文物和当地环境。他们在地图上标识了历史建筑,如果有一个建筑非常有名,会有一个小范围的保护地区。每15年会更新制定一个长期战略规划。规划对于建筑规定的用途是比较严格的。在保护区中的建筑要改变油漆的颜色都不行。如果你要建造一个新的建筑,房屋的使用发生变化或改变颜色,必须申请许可证,不批准的可以通过上诉的方式来裁决。

民众对历史遗迹的关注也为英国遗产保护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有效推动了保护的发展。诸如英国遗产委员会、国民信托和英国教堂保护信托这样的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的慈善机构,占有很大比例,有时甚至全部的保护经费都来自会费、募捐或志愿者的服务。我国目前文化遗产保护经费基本是政府投入,还没有建立多方参与、共同投入的机制。借鉴英国的经验,中国可积极探索吸引民间资本投入文物保护工作的途径。

保护下来的文物如何合理利用?

保护下来的文物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的合理利用?如何使它们在当代甚至更久远的未来得以发展存在?如果只是将古建筑“维修好”、“供起来”、“不能动”,这无疑不适合文化遗产保护的模式转变成可持续发展。

英国在爱丁堡的老城和新城的保护利用中,管理方和研究机构针对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城市设施的更新、合理利用能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做了很多创新性的研究,合理设计和设置了必要的附加措施和设施。还有英国教堂保护的一些具体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培训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一个案例,该信托机构找当地企业或机构,共同修复教堂;通过广泛宣传,鼓励年轻人参与保护教堂,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参观教堂。

教堂原本是一个祈祷忏悔的地方,现在有了教育、观光的功能,还有了新的收费来源。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虽然改变了局部原状,但确保了这个原先破败、闲置的教堂重新被人们使用。同时,我们还注意到,在修复教堂时,他们采用了新技术、新能源,引入新设施(厕所),有效地延续和提升了教堂的使用功能。持续的修复工作又培养了大量的修复技术人员。2015年,该机构获得了欧盟颁发的文物保护奖。对比我们的保护工程,这些理念是非常值得思考和借鉴的。

目前,我们在实际文物修复工作中会面对大量保存状况不好、不完整的古建筑。修复古代建筑的目的,一是修复历史的损伤,使它更为坚固;二是赋予其新的功能,或者说新的生存能力。

约克大教堂的基础修复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借鉴案例。如果片面地强调原材料、原工艺、原式样、原结构、原环境,这座宏伟的教堂不会是这样一个面貌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正是因为在结构加固上采用了现代的工程措施,这座建筑才有可能至今并继续屹立着。

不仅仅是教堂,在英国我们看到很多古建筑包括民居都采用了风格性修复的手段。我们都清楚无论哪种做法都是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现代手段,各自均有自己的好处,也有明显的局限性,针对每一个修缮工程个案,只要是合理的,都应该是成立的,不必强求统一。我们应该鼓励修缮设计师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根据不同文化遗产的特性,制定适宜的、特定的修复方案,换句话说就是为每一个修复工程“量身打造”适合它的修复方案。

如何让文化遗产成为艺术教育基地?

文化遗产有一项主要功能是公众教育。在大英博物馆、V&A博物馆,乃至每一家博物馆、每一处历史建筑、每一个遗产展示地,我们都能看到众多的中小学生在参观学习,有的学校甚至将课堂搬到博物馆里,引导学生临摹美术作品、现场制作陶器、完成各项学习报告等;他们还组织社区的老年人作为志愿者,为来访者做导览和介绍。同时,所有的场馆都建立了多个国家文字介绍、多种语音导览系统,并出版了各种形式的普及性读物。在公众教育方面,用心之足、用心之细令人叹服。英国是这样在做,而这一点恰恰是我们需要更多地学习和借鉴的。

英国是诞生近代考古学的国家,考古研究水平居于世界前列,这得益于英国拥有强大的基础研究能力和大量的专业人才队伍。做好基础研究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重要前提。我们观察到巨石阵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已逾百年,并且持续不断;我们也了解到坎特伯雷大教堂有一支自己的维修队伍。学术研究为遗产保护与利用提供了强力的基础支撑,而数量庞大、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则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注入了不竭的力量源泉。这正是浙江目前县一级文物管理部门急需用力的地方。

我们访问了莎士比亚全球剧场,这是我们文化遗产保护“走出去”拓展思路的一个很好机会。17世纪时莎士比亚大多数作品都在环球剧场演出,原址上的剧场1599年首次对外开放,1613年被大火焚В但很快重建起来。1642年剧院又被清教徒关闭。直到1987年在离剧院原址约200米处重新奠基,1997年6月12日重建的剧场在英国女王的主持下正式开放。目前,每年莎士比亚全球剧场的收益在1100万到2400万英镑。

虽然说重建的剧场设计、建筑方式、建材运用等,都力求与原貌保持一致,但它的小剧场是依据为数不多的图纸和文献拼凑出剧场的结构原貌而修建的,而大剧场的复建依据更少,仅仅是遗迹或描述,现在的建筑形式是研究者和建设者合作的结果。但这并不妨碍莎士比亚全球剧场成为一处成功的文化场所。这里不仅仅是一处表演的舞台,还是艺术教育的基地,更是文化观光的目的地。

对于有价值的非物质遗产,如果原有遗产存续的场景不存在了,比如说我国的妈祖庙、孔庙等,必要的时候可以把原有的建筑物或场所恢复起来。所恢复的建筑当然不是历史建筑,更不是文物,而是旅游建筑。我们恢复这些非物质文化的历史场景,恢复它的文化价值,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英文化遗产保护带给我们的启示

以往,我们认为西方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先进首先体现在“保护”上,文化遗产以保护为主,经济建设、城市发展均服从于文化遗产保护,强调在保护的前提下发挥文化遗产的精神文化与教育功能。近距离观察以后,我们发现英国的文化遗产保护要实在得多。随着保护行动的深入开展,更多的人认识和体验到文化遗产保护也是现代英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有更多的参观者因为这些被保护的遗产,慕名前来参观和访问,切实带动了当地零售业、服务业和运输业的发展,遗产地的经济由此得到很好的推动。

考察英国文化遗产项目的良性发展,我们认为与这些文化遗产的产权、管理权和收益权统一是有关的。产权人从资产收益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必然会谨慎对待遗产的处置、改造和利用的所有细节。遗产保护是责权利统一前提下的最佳选择。

通过21天的培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是不能关起门来搞,而要善于学习国内外先进理念、技术与方法,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同时以重要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平台,邀请国际著名遗产保护组织来浙江省作传授指导或开展合作,充分借鉴各国各地区文物保护和利用的先进理念与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浙江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有效途径。

Protect, Entertain and Inspire

A look at the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in UK

By Fu Zhengrong

A delegation of 18 members led by Chen Yao, deputy director of Zhejiang Cultural Relics Bureau, took part in a 21-day training program at the invit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East London and held in London in October, 2016. The participants were from cultural institutions and museums across the province.

The program’s various activities including lectures, forums and field research were set in different venues and focused on th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of the UK. The participants visited a cluster of World Heritage sites in London and the Bradford outskirts and exchanged thoughts with representatives from the country’s most prestigious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organizations.

An amendment act issued in 1913 established a secure framework of regulations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island nation’s heritage. The law gave birth to a special historical protection committee that takes a supervising role in the protection of not only cultural sites but also the periphery, and requires property owners to cooperate with the protection work.

However, law is just part of what’s behind UK’s outstanding success in th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Strategic urban planning at the governmental level also planning plays a critical role. All the historical sites are marked out in the map, with a special ‘protection zone’ earmarked for each. The protection plan in the long run is updated every 15 years. In the UK, the change of the use of a property that’s categorized as a ‘cultural site under protection’ and even the change of the color of the paint used for the fa?ade needs to be approved from the government.

Strong public awareness of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lso brings plenty of capital resources to the country’s cultural protection endeavors. The work of such NGOs as the English Heritage, the National Trust and Church Protection Trust is based on membership fees, fund-raising and the services of volunteers. Such a high level of non-governmental capital involvement is thought-provoking to the cultural protection practitioners in China.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is utilizing, for which Edinburgh and many churches in the UK have set a brilliant example. Th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of Edinburgh contributes to the city’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Church Trust works closely with local companies and other organizations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churches, encourages young people to contribute to the protection and spares no effort in finding ways to attract tourists. Many churches in the UK have become venues for education and sightseeing and therefore eked out a new source of income.

The use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new energy brings a new life into the churches and has trained a growing number of cultural relic restoration technicians in the process. A very good example is York Minster, which is formally known as the Cathedral and Metropolitical Church of Saint Peter.

During the three-week program, the participants from Zhejiang also learned a lot about the possibilities of innovation in cultural protection. In the UK, the workers and technicians are encouraged to be creative to work out tailor-made protection pl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