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物保护与开发范文

文物保护与开发精选(九篇)

文物保护与开发

第1篇:文物保护与开发范文

1)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文物保护与经济开发之间的矛盾也愈加凸显。一般来讲,经济开发与文物保护之间存在一定规律性。如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则其越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文物旅游事业发展速度也越快。相比西方先进国家,我国应用到文物保护方面的资金要少得多。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文物保护投入资金存在严重紧缺状况。2)旅游区开发不规范,将对文物保护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破坏文物。如将道路、酒店、饭店等基础设施设置到旅游区内,将对文物原有风貌造成极大的损害。同时,部分旅游单位只重视眼前利益,为在短期内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采取掠夺性的开发利用方式进行文物旅游,超负荷地进行游客接待工作,这种现象的大量出现,将导致文物古迹老化、破损及消亡速度的不断加快,甚至危害到国家财产安全及人民生命安全。3)对文物随意改造将破坏文物的社会价值。部分旅游单位为吸引更多游客,对文物随意改造。特别是部分员工因自身专业素质较低,如维护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导致无法保持文物原有面貌,更不能与历史相符合,随意对文物古迹进行改造,美其名为文物保护,实则破坏了文物。4)旅游业的发展必将污染环境,导致破坏文物现象较为严重。如部分车、船等具有较大废气排放的交通工具,将对旅游区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在旅游区水源污染方面,部分旅游基础设施将会有大量废水、废渣等污染物的排放,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腐蚀文物古迹。

2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利用的关系

作为人类历史的见证,文物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因其具有较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何对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对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在保护文物的基础上,合理开发与利用旅游文物资源,对两者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推动其可持续发展。1)《文物保护法》中明确指出,必须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其对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揭示,为此,相关部门必须将文物保护工作放到第一位,在保护文物的基础上,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合理开发和利用文物旅游资源。首先,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文物是长期社会活动中人类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文明实物载体,展示了历史各个时期的精神文化、物质文明等内容,为传承历史文化,必须加大保护文物的力度,为传扬历史文化。其次,在文物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其文化资源,才能降低对文物的破坏程度,提升保护力度。通过文物负载的信息进行文化产业合理利用的发展,通过展示、展览文物,并为当地经济与旅游业服务,才能将文物合理利用的内涵充分发挥出来,这也是合理利用文物的最佳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其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更是宣扬我国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2)在保护与开发利用文物资源的过程中,应对文物资源、旅游及地方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文物资源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并能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文物保护工作是否到位将直接影响整个旅游行业的发展,更能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3)旅客只有接触文物,才能与文物存在联系,才能实现其价值。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才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才能了解文物的内在价值。为增进文化交流,文物、旅游部门利益展示实物及文字图像等方式,将具有较大价值,保存完整的作品复原、陈列展出。

3结语

第2篇:文物保护与开发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科学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7-0094-01

我国于2004年8月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近三年来国内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陆续成立。2007年5月,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举办,更是极大的引起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在这不断升温的“非遗热”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也更加令人担忧和困惑。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木文认为,尽管旅游是把“双刃”剑,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旅游开发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有效途径。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此创作以传统为根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涵盖范围广、涉及面宽、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其核心内涵在于它的“非物质”性,但这并不是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没有物质形态。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是一个民族的真正身份符号,是一个民族灵魂深处的遗传基因。主要具有无形性、文化性、民族性、传承性、地域性和多样性等特征。

2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我们56个民族创造了许多无形的活态文化,这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但随着个球化、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恶化等原因,大量的文化遗产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变异或者濒临消亡,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

目前,尽管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上升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在遗产保护方面做了较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保护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保护还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缺乏科学的保护方法和管理机制;没有系统的保护体系;全民的保护意识比较低等。

3 旅游与非物质遗产的关系

3.1 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关于旅游资源的概念有很多诠释,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资源目的的人工创造物”。旅游资源一般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中,各地独特的民族文化是主要的旅游吸引物。

3.2 旅游开发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之一

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是有目共睹的。只要在科学规划与严格管理下,旅游开发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有效途径。首先,旅游能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环境和时代的变化,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实生活中逐渐失去功能而被搁置起来,或者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变异甚至被替代,但随着民族旅游、文化旅游、遗产旅游的兴起,一些逐渐消失的传统文化被激话,出现了传统文化的复兴现象。其次,旅游能提高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过去,人们忽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现在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张烫金的世界名片,因此,各地纷纷发掘和展示本地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提升当地旅游的吸引力和文化内涵。这种举动本意是为了获取经济效益,但同时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得到了政府、旅游企业以及更多的民众的认识、重视与保护。

3.3 旅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

众所周知,旅游是一把“双刃剑”。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利也有弊。一方面,旅游开发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旅游是民族地区展示民族非物质文化的舞台。另一方面,由于开发不当,很多地方存在旅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极影响。旅游的商业性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不可避免的存在商品化,而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引发了对文化遗产资源的过度开发。旅游带来的消极影响使保守派把旅游指责为破坏文化遗产的罪魁祸首,强烈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但是,静态的保存不等于保护,对“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封存不动的保护只会让其在无声无息中消亡。旅游开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文化的破坏等等,但并不能就此全盘否定旅游的作用。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这才是化解旅游与遗产保护之间矛盾的正确办法。

总之,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加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濒危、失传的危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旅游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完全可以与旅游相结合,实现旅游与文化、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文物保护与开发范文

一、怀梆的历史渊源

怀梆历史悠久,其繁荣期大致始于明末清初。但是对于其确切的形成时间及原因,目前尚未找到相关的文字记载。经过研究人员的多年研究及探访,对于怀梆的历史渊源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怀梆的起源与形成和民俗活动关系密切。有学者称,怀梆是由隋唐时期的名为“踏摇娘”的歌舞小戏逐渐发展至金元时期流行于民间的“社火”,再演变到明清时期的“海神戏”,最终形成了怀梆。可以说,“社火”和“队戏”等民间活动为怀梆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演唱基础。而在明清时期,多年的旱涝灾害让怀庆府的人民苦不堪言,于是就产生了求“海神”保佑的“海神戏”,表演者采用民歌小调演唱,一时风靡于民间。经过长期的流传,就形成了怀梆。

第二,怀梆的形成与明初的山西人迁入有关。历史上,豫西北地区一直属于兵家必争之地,长久以来的战乱与饥荒让这里变得荒无人烟,于是朝廷发动了迁民,从山西迁来怀庆府的山西人在文化娱乐上仍然采用原山西风俗,再经过与怀庆府的民俗、娱乐方式的加工与融合,逐渐形成了似有山西中路梆子影子,但更具备怀庆当地民间特色的梆子,即怀庆梆子。

第三,有关怀梆的起源,还有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据传唐朝贞观年代,丞相魏徵曾为编戏外出考察,在他坐船横渡沁河去武陟县的路上,觉得船上艄公们所哼唱的小调耳不能闻,于是决定教这些艄公唱戏。魏徵利用船篙当作梆子教戏,艄公们学会以后便口口相传魏徵教的戏,同时以怀庆府当地的方言演唱,就逐渐演变成了怀梆。

综合以上几种说法,我们可以认为,怀梆的形成与怀庆府地区民间流行的各种民俗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这一地区的移民也推进了怀梆的形成和发展。通过一些历史上家喻户晓的怀梆艺人的传颂,我们可以断定的是,怀梆至少在明末清初已经初现繁荣,并且受到了老百姓的喜爱。

二、怀梆的艺术形式及特点

怀梆作为河南地方戏曲中较为经典和稀有的古老戏种,无论在唱腔、对白、音乐,还是打斗、表演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色。总体来说,怀梆的艺术特点可以用质朴、豪放、粗犷以及激越等词语来形容。怀梆的念白采用了当地的方言,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音乐唱腔也主要来源于怀庆府地区方言的表达特色。因此,整体上说,怀庆话的特点在于给人硬朗、快直的感觉,这种特色正塑造了怀梆豪放、激越的艺术风格。

怀梆的节奏形式,一般是以曲调特色为基础,在速度上选择不同的形式,如慢板、散板、二八和流水等。一板三眼节奏的属于慢板,考虑到旋律、速度等的关系,慢板又可以细分为慢板、金钩挂、迎风的板式。在演唱低落、悲伤的曲调时,通常采取散板的结构演唱。在进行故事的叙述或是抒发激烈情感时,通常选用二八的结构演唱。二八包括二八连板、紧二八、慢二八、快二八、三板扬簧、铜器二八等具体形式,二八的节奏是一板一眼。流水的节奏形式为一句一板,可以细分为慢流水、快流水、中流水、两锣流水等。这几种板式在不同的唱段中拥有丰富的表现力。

怀梆的伴奏,有“文场”和“武场”两种。在位置上,“文场”通常在上场门一角处,而“武场”则坐落于下场门前侧位置。“文场”主要用于为演唱者伴唱,而“武场”的主要功能是在武打表演过程中通过较为激烈的节奏和声响给表演营造紧张气氛。随着后期怀梆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其伴奏已不再是过去的一鼓二锣三弦,而是由20人左右组成的中型乐队的规模出场。“文场”所使用的乐器主要是大弦(又可称为尖弦)、二胡还有板胡等弦乐器,还包括弹拨乐器琵琶、月琴等,另外还有吹管乐器笛子或唢呐。“武场”所使用的乐器主要是檀木手板、单皮鞭鼓、大小锣、二锣和梆子等。

三、怀梆的发展与抢救

怀梆的发展可以归纳为起源期、发展期和新中国成立后期等几个阶段。起源期与发展期主要指怀梆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发展阶段,其中包括前文所述的明末清初时期。本文主要介绍和探讨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怀梆的发展与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强,在河南焦作地区,许多怀梆剧团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起来,越来越多的怀梆剧团开始在各乡村演出。当地政府也开始正式发展怀梆,并组建了专业的怀梆演出队伍,可以说,怀梆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时期,大多数的怀梆剧团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被迫停止演出,或是改换门庭。

改革开放以后,一些热爱怀梆的艺术人员重新组建业余剧团,开始恢复怀梆的演出。目前,据调查数据显示,共有几十个怀梆剧团在进行着怀梆的排练和演出。这些剧团努力宣传怀梆文化,不断改进怀梆,参加各类戏曲演出和比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2005年的河南民间艺术稀有剧种会演中,怀梆《穆桂英下山双射雁》更是获得了四项金奖和两项银奖的好成绩。可以说,怀梆如今已成为河南沁阳一带的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

2006年,怀梆被列入部级发掘、抢救和保护项目,由沁阳市申报,经国务院的批准,正式列入了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为传统戏剧。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于怀梆的保护和开发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要想进一步推进怀梆的发展,重现往日的繁荣与辉煌,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四、怀梆的保护与传承

(一)怀梆的自身改革与创新

现代社会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以及商业性、功利性的经济演出,使得怀梆越来越被当代人的审美边缘化。为此,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戏曲的传承,怀梆自身也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

首先,怀梆在唱腔上应更注重演唱技巧。总体来说,怀梆的“唱念做打”虽然属于狂放、粗犷型,但这不应该与粗糙的唱腔画等号。目前的怀梆表演,大多数存在着音域狭窄、旋律过于简单、缺乏抒情等缺点,许多演员的基本功较差,不能利用怀庆府方言进行正确发音,跑调现象严重。在保持怀梆特色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演唱技巧,使“唱念做打”不仅更加精致,也更加符合当代人的审美特点。

其次,怀梆应该加强对于服装、舞美等方面的创新。随着科技和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高科技的现代舞美技术理应为怀梆演出增色添彩。对服装和舞美进行创新能够大大提高观众对于戏曲故事和人物性格的理解,增强时代感,从而吸引更多观众的眼球。

最后,怀梆应该加强对于剧本的创作。在怀梆的繁荣时期,剧本内容主要与老百姓的生活相关,容易被民间百姓接受和喜爱。然而时至今日,怀梆的剧本却越来越缺乏时代感,许多传统怀梆剧本虽然经典,却不再适应人们对于艺术时代化的需求。因此,加强怀梆剧本创作,结合社会生活,吸取其他剧种的优点,不仅能够大大提高怀梆在当代的生存能力,也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和传承怀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来。

(二)营造适于怀梆发展的艺术环境

作为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怀梆的保护与传承,关键在于营造适于怀梆发展的良好文化艺术环境。

首先,当地政府应适当增加对于怀梆发展的经济投入,为其保护和开发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无论是引进优秀演员,对服装、舞美等演出设备进行更新,还是加大对怀梆的宣传,都需要有足够的资金作保障。

其次,重视怀梆艺术学校的建设。建设怀梆艺术学校,能够大大提高怀梆的生存能力,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到怀梆,投入到怀梆的保护与开发中来。学员在怀梆艺术学校内,不仅能学到怀梆表演知识,也能够学习文化知识,成为优秀的怀梆人才。另外,通过建设怀梆艺术学校,也能够为研究怀梆艺术的学者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

再次,保护与传承怀梆艺术,应当广泛收集怀梆资料,编纂相关的怀梆历史资料、剧目集合,深入民间,发挥民间艺人的能力,为后续怀梆的完善和创新提供良好的文化基础。

最后,不断加大对怀梆的宣传力度,发挥媒体作用,通过更多的戏曲表演、电视节目以及相关的纪录片,让更多的人了解怀梆,接受并喜爱怀梆。

五、结语

第4篇:文物保护与开发范文

【摘要】对于我国来说,文物不仅仅是物质财富,也是精神财富,更是作为了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而存在。笔者在文中针对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相互促进关系,分析了为旅游过度开发对于历史文物造成的破坏因素。因此,我们需要注意,虽然旅游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需要在确保文物完好的前提下进行,从而达到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有效协调。

【关键词】文物保护;旅游开发;协调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5-0014-02

从古至今,在促进国家经济增长方面,旅游行业一直位居前位。旅游业被誉为现代社会当中的“永远的朝阳产业”。但是由于游客自身意识、旅游局的过度开发等等原因,文物受到破坏的情况层出不穷。由于文物的不可再生性以及稀有性,我们必须重点进行文物保护,在文物得以保护的前提下,促进与旅游发展的结合,使其达到有效的平衡,才能维持文物的保护以及国家经济的增长。

1 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的相互促进

1.1 加强文物保护促进旅游收入的不断增长:通过书本的介绍以及文物的观赏,人们可以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自己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在文物的欣赏中,也能够学习到丰富的知识。与此同时,人们对于古物的求知欲、兴趣、新奇也同样得到了满足。而游客量大幅度的增加,也有效的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1.2 旅游开发可促进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

(1)文物保护,方可长久利用。文物古迹对于旅游产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只有保护好文物,才能够获取更大的利益。文物不像树木等属于可再生资源,一旦文物受到了损坏,就难以复原。如果文物出现了损坏,文物对于游客的吸引力也将下降,从而导致旅游业经济效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能够长久的保存文物,旅游部门就必须重视辖区范围内文物的重点保护,才能够长期的利用与更好地发展旅游业。

(2)文物保护,增强文物意识。通过旅游业的宣传,游客就能够设身处地的观看文物,才能够了解到文物具有的价值。另外,宣传活动做的好坏与否,也关系到了人们爱护文物意识的高低。文物宣传教育做到位,不仅可以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还能够提升人们的文化素质。因此,全社会需要都参与到重视文物、保护文物的工作中来。

(3)旅游的开发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文物保护的使用费用。在统一的计划当中,一般都是通过国家直接拨款对文物保护使用费用进行支持。但是仅仅由国家拨款难以承担文物保护工作的花费,进而导致部分文物因为资金问题,无法进行定期的保护与维修,最终导致文物破坏。由于资金的短缺,大量的文物不能够进行妥善的保管,而文物旅游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保护工作资金短缺的问题。因为,文物古迹能够增加旅游行业的收入,而作为旅游景区的相关部门,就能够在旅游收益当中适当的提取一部分的资金用于文物保护的工作。这样无论是对自身旅游行业的持续发展,还是对文物的保护都有着促进作用。

2 对于文物保护,旅游业带来的负作用

2.1 景区建设:在开发文物景区的时候,必定会修建道路、饭店、宾馆等基础设施。而这一切的建设,都有可能导致文物的原生态遭到破坏。甚至是部分旅游部门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高额的经济效益,对于文物的开发利用实行“掠夺式”的使用,接待游客的超负荷,也容易导致文物遭到破坏、老化甚至是毁坏。

2.2 景区环境污染:游客的增加,必定会引起基础设施废水、废渣、汽车等废气排放量的增加,这些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因为废气、废品会对文物古迹产生强烈的腐蚀作用,从而破坏文物。

2.3 游客:游客在观光的时候,随意的攀登、抚摸、踩踏等都可能造成文物的破坏。例如:著名的埃及金字塔,由于长时间的受到旅客攀登的影

响,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又如:八达岭长城,在旅客脚踏手推的持续下,也出现了凹陷松动等严重的现象。绝大部分的文物景区可以看到乱涂乱画的现象出现在文物古迹之上,甚至的盗窃行为,都严重的危害着文物的可持续利用。

3 采用有效措施合理协调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

3.1 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于文物来说,最主要的是保护,然后才是兼顾到旅游业;不能够单方面的追求经济效益至上;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能够仅仅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各级相关部门都需要制定出长远的规划。例如:严格禁止超负荷的游客接待,因为游客接待最容易导致文物遭受破坏。因此,在旅游的开发时,需要将社会效益作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尽量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同提升。

3.2 完善文物保护体制:文物是否保持完好与旅游企业获取的经济效益是成正比的。因此,为了自身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建立一套文物保护体制。例如:制定专人定期的检查级别相对较高的文物古迹,并且抽取旅游区一定的经济收入用于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

3.3 强化文物保护意识:文物保护与旅游业相结合,那么社会成员的文物保护意识高低为文物能否得以保护的主要依据。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文物保护的宣传工作。例如:对于《环境保护法》、《文物保护法》的相关宣传。在景区内设置相应的提示牌,指出破坏文物带来的严重后果(如,破坏文物会受到法律、经济的制裁与惩罚)。只有从思想上强化了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才能够做好文物的保护工作。

3.4 整合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为了更好的保护文物同时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我们需要制定出有关文物旅游的法律、法规进行科学的管理,要求每一位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人员需要遵循客观的规律,保证文物资源开发具有可持续性;在开发文物的时候,需要以先保护后开发为基准。要以文物保护促进旅游开发,以旅游开发带动文物保护,走出一条旅游开发和文物保护的协调发展之路。

4 小结

在文中,通过对文物保护以及旅游开发两者关系的探讨,我们不难看出,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因此,为了确保文物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妥善处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第5篇:文物保护与开发范文

关键词:科学处理;文物保护;旅游开发

文物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如何保护好文物,是世界各国都在关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文物保护,并为此制订了大量法规,采取了不少得力的措施,使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由于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在日益增长,外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所以旅游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也是日新月异、发展迅猛。于是,不少地方掀起了旅游开发的热潮。旅游开发当然是一件好事,但也给我们的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因为绝大多数的旅游开发都涉及到文物的保护问题。

有人认为,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是难以调和的矛盾。要搞旅游开发,文物保护就得让路。于是,有些地方为了发展旅游,追求经济效益,干脆把文物保护单位承包给旅游公司。而旅游公司作为企业,它在经营和管理文物保护单位时,所追求的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会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这种行为必然导致开发过度,甚至出现乱修、乱改、乱拆、乱建,毁真造假等不负历史责任的现象。为此,国家曾三令五申,禁止对文物的破坏性利用,并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国有文物保护单位,不得作为企业资产经营”。其目的就是要保证文物的安全,维护文物的原真性。

于是,有些地方又干脆把文物彻底封存起来,让其与旅游完全脱钩,实行“为保护而保护”的政策,结果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其实,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而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关系,是一种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关系。因为文物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珍贵的旅游资源,往往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利用文物旅游资源的条件发展旅游业,其本身便是对文物资源的一种保护与开发。也就是说,文物只有被利用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它的重要作用。特别是那些不可移动的文物,也只有通过旅游才可达到用“物”说话的目的,才能充分体现其作为文物的价值。特别是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该大力发挥文物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独特作用。

那么,该如何处理好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呢?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并不难,最关键的是要讲究科学性。也就是说,要通过最科学的规划来解决。文物要保护,旅游要开发。但旅游开发决不能以牺牲文物为代价,科学的规划就是要兼顾两者的利益。所以这个规划必须经过实地考察、讨论研究、精心设计直到专家论证、行政报批、政府审议等严格的程序,才能付诸实施。只有这样,才既不会造成对文物的损害破坏,也不会产生不利于旅游开发的后果。如果做到了这点,那么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也就自然理顺了。

当然,要做到科学处理,还须开动脑筋、集思广益,探索出妥善的方式,制定出最佳的方案。在这方面,笔者觉得敦煌研究院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众所周知,敦煌莫高窟是著名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在这里自然也显得特别突出。据统计,来莫高窟的游客数量几乎年年在不断增加,而游客增加便意味着对莫高窟环境人为扰动的增加。有监测表明:大批游客参观,导致窟内温度、湿度频繁变化,打破了洞窟原有的恒定环境,这已经成为导致壁画屡遭病害的重要原因。敦煌研究院曾在体积为143m3的第323窟做过试验,发现40名学生在窟内滞留37min,呼出的67%的水汽、52.3%的二氧化碳留在了窟内。窟内二氧化碳因此升高了5倍,空气相对湿度上升了10%,空气温度升高了4℃。而这些都会侵蚀壁画,使病害加重。

游客参观对洞窟的不利影响已被科学试验所证实,而参观的季节性、时段性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这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据统计,到莫高窟来的游客大多集中在7、8、9月。这3个月的游客量占全年游客总量的65%左右。旅游旺季,莫高窟日接待游客达3000~5000人,“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则要超过5000人。而一天之中,游客又集中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这几个小时。游客过于集中,使一些洞窟常常处于非常“疲劳”状态。

莫高窟现在被评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有人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莫高窟年游客接待量将超过100万人,游客日流量也会超过万人。需求与能力之间的矛盾会更加突出,莫高窟所承受的“负荷”将越来越重。我们不得不担心——莫高窟将来会不会被“累”垮呢?

因此,莫高窟面临两难境地——既不能以牺牲文物为代价来换取旅游业的发展,又不能因保护文物而将远道而来的游客拒之门外。

那么,该如何把对文物的有效保护与旅游的合理利用结合起来呢?著名专家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认为,对莫高窟的旅游开放,要体现科学、合理、和谐、适度的原则。

为此,敦煌研究院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以下相应对策:

(1)参观实行预约、预报,分时段、有计划地接纳游客,科学疏导分散游客,防止无序涌入,以降低洞窟利用强度。在旅游旺季,如果没有预约,将不能如愿参观石窟。

(2)对开放洞窟实行“轮休”制度,以便给开放过度的洞窟提供“喘息”的时间。

(3)增设旅游线路、景点,合理安排参观时间,对游客实行分流,以避免游客过于集中、拥挤。

(4)采取多种措施,尽可能减少游客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

第6篇:文物保护与开发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湖北省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近年来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类文化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各种保护措施。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文简称“恩施州”)拥有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对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笔者提出应采用民间艺术团、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农家乐、历史文化名城、博物馆等形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实现保护与开发的良性耦合与互动,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同时也为恩施州旅游业的发展提升文化品位,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双赢的目的。

一、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一)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恩施州位于鄂西南,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的武陵山区,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之2一。这个地带被专家学者盛赞为“古老文化沉积带”,沉积着丰富的土家、苗、侗、汉等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类口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报规定中阐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表现形式包括五大类的类别,①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类如下:第一类:曲艺。土家族有“南、堂、灯、傩、柳”五种地方戏剧剧种及傩面具的制作技艺。

第二类:舞蹈。土家族舞蹈很丰富,有著名的撒叶尔嗬、摆手舞、巴山舞、毛古斯舞、麻舞、八宝铜铃舞、肉连响、地盘子、地龙灯、靠灯、草把龙、板凳龙、耍耍、猴儿鼓等,礼仪有过年过节礼仪、婚丧嫁娶礼仪、农事礼仪等。

第三类:音乐。土家族打溜子,薅草锣鼓、情歌、哭嫁歌、儿歌、利川小调、②建始丝弦、民间宗教音乐、恩施扬琴、竹琴及其制作技艺等。

第四类:口传文学。土家族的口传文学有神话、史诗、传说、故事、谚语、山歌、儿歌、笑话、儿童游戏等。

第五类:工艺。土家族吊脚楼建筑工艺、风雨桥建筑工艺、石雕、木雕、竹编、藤编、棕编、民间各种工匠的技艺、髹漆工艺、刺绣、服装、土家织锦(西兰卡普)、剪纸、纸扎技艺、咂酒、药酒制作技艺、各种土家族特色饮食品的制作技艺,如油茶汤的制作技艺等。

(二)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1.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1)传统戏剧失去文化生存空间。电视、音响、卡拉OK等现代娱乐设施普及后,人们的娱乐方式彻底改变,对传统戏剧的需求消失,传统戏剧失去了需求市场,其生存的文化空间随之消失。故恩施州引以为豪的“南、堂、灯、傩、柳”五种地方戏剧,基本上处于濒危状态。(2)民间舞蹈及社会礼仪消失严重。恩施州民族民间舞蹈十分丰富,通过多年的抢救与保护,撒叶尔嗬、摆手舞、毛古斯舞等已经得到了相应的保护与利用,但是麻舞、地盘子、地龙灯、靠灯等舞蹈对人们来说已经很陌生。现今恩施州过年过节的礼仪意识十分淡薄,婚丧嫁娶的礼仪也正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异。特别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土家族哭嫁婚礼习俗已经渐渐退出了婚礼仪式,沦为景区表演化的项目。(3)土家族建筑技艺生存告急。华中理工大学古建筑学家张良皋教授认为,恩施州土家族吊脚楼是中华建筑文化的重要源头,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③土家吊脚楼饱含文化交融信息,具体说来,是巴楚两大文化直接交融的结晶。楚建筑曾深切影响汉以后中国官室传统和生活方式,土家吊脚楼是楚建筑的活化石,而且像遗存于巴人旧乡号称“活化石”的水杉树④一样,有潜在的强大生命力,值得人们另眼相看。[1]但是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恩施州境内吊脚楼建筑技艺正在流失,它所承载的土家族传统文化也将随之消失。(4)土家族口传文学濒危。土家族有语言,无文字,早期的文学作品靠口耳相传,文人文学用汉语记录。

在远古时代,土家先民创造了本民族的创世纪史诗《摆手歌》、大量的神话、传说和歌谣。文人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一席地位,最有代表性的是恩施鹤峰容美土司田氏诗人群留下的大量优秀诗文。唐代刘禹锡创作的竹枝词发端于土家地区建平郡民歌,此后在中国文学史上才出现竹枝词曲牌。但是这些口传文学已远离当今恩施自治州人民的日常生活。

2.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举措。恩施州州政府于2003年提出了建设文化大州的战略构想,修建了“民族大观园”,规划了20个“恩施州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了民间艺术大师命名机制,制定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出台了《恩施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虽然做了一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但力度不够,成效甚微,致使恩施州没有一项遗产列入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第二、三批国家名录中,才有相关的项目列入。

二、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结合的理论依据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存在着多重影响:一是旅游开发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旅游开发为了获取经济效益的目的,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化、商品化甚至庸俗化,其多样性和文化空间遭到破坏;二是旅游开发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产业结构的调整,旅游所带来的实惠和经济价值能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资金,同时旅游开发带来的市场价值可以激发相关人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与创新。三是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文化旅游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成为文化旅游业开发的重要目标。四是当今已进入遗产旅游时代,凡进入世界和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便具有了世界性或者国家性的“金字招牌”,文化品位随之提升到国际的或国家的水平,将成为旅游地的文化旅游品牌,产生品牌效应,增强吸引力,促进旅游发展。所以在原生态环境不断受到冲击、环境日渐多元化的当今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方式也必然多元化。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不失为增加景区文化底蕴的好方式,同时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生存土壤,最终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景区发展双赢的格局。在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把握好一个“度”,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趋利弊害,将保护与开发融为一体,开发与保护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开发是手段,目的是为了保护;而保护是开发的目的。

三、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结合的思路结合恩施州实际,对该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上的耦合互动作出思考,探索如何修复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传承链条,力争做到既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力,又不至于流失其“真魂”。

(一)民间艺术团与旅游结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恩施州丰富的民间戏剧与民间音乐在传承上存在着巨大的危机,而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主要应该依靠民间与民众来进行,民众替人类承载了整个人类文化的使命,民众是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是文化遗产的真正主人,所以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应该充分发挥民众和民间社会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保护自己文化遗产的主人。更重要的是,让资源地的民众实现民族文化的自我传承能保护民族文化根的纯正性。恩施州对“南、堂、灯、傩、柳”等地方戏剧及民歌的传承,除恩施州民族歌舞团的传承与创新外,还应该大力发挥民间民众的力量,鼓励民间艺术团结合恩施州旅游发展的实际对地方戏剧及音乐进行传承和创新,借民间艺术团的力量打造恩施州民族旅游演艺品牌。

(二)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恩施州为了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成立了20个民族文化生态村,但封闭的保护将难以为继,必须开放式进行,既要达到保护的目的,也要实现发展。除了由各村寨确定自己的发展模式外,在离城镇较近的地方可以进行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的建设,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结合起来进行,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推行“土风计划”⑤的陈哲认为“文化在劳动中生存,血脉便在其中传递。传承必须社会化,通过社会化形成补血机制,这样才能把传承、人才培育、促成文化产业等联系在一起,并吸引相关利益群体将这些‘品种’打造成品牌,加以利用,转化成社会成果而惠利本土”。

(三)城郊农家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农家乐成了城郊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模式之一,这无疑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结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数千年农耕时代,农村是最基本的社会单元。广大的农村至今还保存着极其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根脉,以及丰富的文化遗存,包括村落的规划、各类建筑、历史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各类民俗、民族语言、生活民居、民间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武术、医药和各种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基在农村,文化的多样性在农村,民族之根深深扎在农村。由于各个民族各地域的文化都是那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它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藉,以及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2]恩施州各县市城郊在制定农家乐发展规划时,应该把恩施州农村鲜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展示出来,在农家乐旅游中全面地展示农村的规划、建筑,在生活状态中展示民俗、节庆、舞蹈、民歌及其各种民间传统技艺,尤其是土家族、苗族、侗族和汉族的各种特色饮食技艺应充分挖掘和利用,这对游客是最具吸引力的亮点。而民族风格的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相得益彰与和谐也是农家乐发展规划的一个重点。农家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能提升农家乐的文化品位,增加农家乐旅游的吸引力。

重要的是,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原生态保护,即在其生存的文化空间中传承与保护。

(四)历史文化名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恩施州首府恩施市是湖北省九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湖北省唯一的一座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历史文化名城。把恩施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利用起来,丰富文化内涵,拓展文化空间,发挥文化多样性与民族性,把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其具体做法,可借鉴成都在武侯祠旁打造的浓缩成都历史民俗的休闲一条街——锦里⑥的做法。锦里是成都地标性建筑之一,文化与旅游交相辉映形成绝佳风景,是文化旅游产业“四川模式”的典型代表。恩施市可充分借鉴锦里的经验,逐步恢复古街区、古建筑和名胜。在以六角亭为中心的西门、南门、东门、北门及西后街、胜利街上建设几条民族文化街、风味小吃街、民族工艺品街,在这些特色街展示土家族、苗族、侗族、汉族的民族文化,引入身怀绝技绝艺的民间艺人和民间大师,传承民族民间文化,开发民族民间工艺品,使这里成为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3]同时也为民间艺术大师提供一个传承绝艺绝技的舞台。地方风味小吃街把土家族、苗族、侗族等民族民间特色饮食和小吃进行集中展示,让游客和市民在这里享受到美味丰富的各民族饮食。民族工艺品街把恩施州各民族的特色工艺品集中起来进行展示和出售,形成旅游体验购物街。历史文化街区能集中展示民间技艺、饮食、工艺品,方便游客和市民游览、观赏、休闲和购物。这样的方式既提升了旅游的文化品位,也丰富了市民的精神和物质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得到了活态的保护与传承。

(五)博物馆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旅游是几十年以来国内外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兴旅游形式,它使得旅游活动由一般的游览观光上升到高文化含量的游憩活动。博物馆和旅游融合为双方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日益壮大的旅游业将数量更多、范围更广的文化旅游者引进博物馆,有助于培养公众的“博物馆意识”,并促进一个新的文化——博物馆旅游文化诞生并发展;另一方面,博物馆也为文化资源增添了新的内容和景观,使得旅游业文化体验更加丰富多彩。[4]博物馆的性质与职责中包含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双方互动的过程;博物馆的“物”,即可移动文物中的藏品和不可移动文物,其自身也有诸多的非物质文化因素。博物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四大优势:一是人才和科研优势;二是保护、保存和收藏优势;三是展示优势;四是坚实的群众或观众基础。而博物馆也是一个地区重要的旅游部门,把旅游与博物馆结合,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博物馆结合起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旅游三者的良性互动。[5]恩施州在充分发挥州博物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发展旅游的基础上,利用民族大观园这个民族旅游景点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鼓励民间成立私人博物馆及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来保护恩施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采用民间艺术团、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农家乐等方式对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原生态保护,将恩施州历史文化名城及恩施州博物馆旅游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能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有机耦合,相得益彰,互相促进,良性发展。

注释:

①一是各类戏曲和相关的面具、服装制作工艺;二是舞蹈,如民族民间节日舞蹈、祭祀舞蹈、礼仪;三是音乐,如各类民族民间音乐以及乐器制作工艺;四是口传文学,如神话、传说、史诗、游戏和故事;五是各种精湛杰出的工艺、手工艺,如针织、织染、刺绣、雕刻、竹藤编织、面人制作、玩具制作和剪纸等。

②著名的土家族民歌《龙船调》来源于利川小调。③“巴峡何方觅楚宫,舟人指点有无中。层轩曲槛依然在,但越巴山又一重。”出自张良皋《吟土家吊脚楼》。

④这水杉树是指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提到的“三峡附近的那棵树”,在恩施州利川市谋道。

⑤“土风计划”是音乐人陈哲发起并推动的一项原生态文化传承行动,是一项旨在保护濒临失传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资源,探索良性发展,促进民族资源优势转化为民族文化产业优势的系统保护工程。

⑥成都锦里这条古街,集纳了川茶、川菜、川酒、川戏和蜀锦等古蜀文化,游人在短短350米的距离内,就能享尽原汁原味的四川文化。这条街的打造十分成功,平时游人如织,周末与节假日更是热闹非凡,其带动的旅游消费与经济效益十分可观。锦里是成都地标性建筑之一,文化与旅游交相辉映形成绝佳风景,是文化旅游产业“四川模式”的典型代表。

参考文献

[1]张良皋;李玉祥摄影.老房子·土家吊脚楼[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12.

[2]冯骥才.文化遗产日的意义[J].新华文摘,2007,(7):25.

[3]彭振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思考:以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6,(6):35-38.

第7篇:文物保护与开发范文

旬邑历史悠久,古称豳(bīn),秦封邑,汉置县,周人先祖后稷四世孙公刘在此开疆立国,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这里是一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地方,在解放战争中也大放光彩,邓小平、、汪锋等许多中央领导同志在此工作、生活和战斗过。我们的先祖和革命先辈们在这片热土上给我们留下了珍贵而又丰富的物质精神财富。唐家大院诉说着这片土地数百年前的辉煌,黄河象告诉我们在那个遥远的年代,这片土地的另一番景象。随着近年来考古发现,这片神奇的土地昔日的辉煌再次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商周的礼器,汉唐的钱币,还有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瓷器,在新建成的旬邑历史博物馆里焕发了新的生机。

与此同时,我们考试面临了一个新的课题:我们把历史的馈赠该怎样物尽其用?保护是理所当然的,这是每一个华夏儿女对先祖应有的敬畏。可是,如何创造一个长效的,双赢的保护机制,值得我们去思考。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个被称为“无烟工业“的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旅游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颇具希望的着眼点。旬邑自然条件优越。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度适中,冬暖夏凉,是避暑度假的好去处。地方植被丰茂,被誉为“渭北高原上的西双版纳“。旬邑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是“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和“中国民间剪纸之乡“,以“剪花娘子“民间艺术大师库淑兰作品为代表的剪纸驰名海内外,具有古豳遗风的唢呐多次参加了全国盛会,板齿犀牛化石是世界上首具装架最完整的板齿犀牛化石,距今两千多年的秦第二大国防工程──秦直道穿境而过。境内有北宋泰塔、清唐家民俗馆等一批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被纳入咸阳市重点旅游开发项目。文物不仅是历史的纪念碑和民族自尊与骄傲的象征,也是人类认识自身、获得知识与信息的载体,因而成为一种日趋重要的旅游资源。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出游休闲生活方式的形成,文物资源在旅游业中的价值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物旅游作为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双赢选择,发展非常迅速。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2010年国家文物局重点工作计划》中提出“文化遗产保护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带动城市的产业转型,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和资源配置,促进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的新动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旬邑县距离西安咸阳等西部发达城市较近,交通发达,现在两小时的车程即可到达,等到在建西旬高速修建完成后,车程缩短到1个小时,将大大增强旬邑旅游文化资源对咸阳西安市民的吸引力。作为文物大县的旬邑将焕发新的生机!

我们完全可以走一条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一体化的路子。在发展文物旅游事业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文物利用和保护的关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是贯穿《文物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它全面准确地揭示了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要求我们既要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又要抓住机遇,发展旅游经济,对文物合理利用。基于此,首先我们要对我们的文物资源进行整合,划分门类,对可以对外开放的文物古迹进行修缮,在科学合理的规划下,确定资源的承载能力,在此基础上,完善接待设施,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明确责权,建立相应的全民监督机制,保证文物资源在以保护为主线的原则下,充分发挥经济效能,为旅游经济贡献力量。第二,自然资源的相应性开发。旬邑有“渭北高原上的西双版纳“之称,森林覆盖率居西北各县之首,石门山自然风景区更是远近驰名。基于此,我们应积极围绕文物的利用这一主题,对自然资源作相应整合,做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自然与人文相辅相成,增强本县的旅游吸引力。第三、完善我县的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住宿等于旅游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设施。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市场的导向,围绕基本的旅游承载力,增强我县道路的客运货运能力,住宿设施的接待能力,并进一步提升全行业的服务水平。至此,一条“文物遗迹牵线,自然资源搭台,旅游经济唱戏,回笼资金反哺“的发展道路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综上所述,合理利用文物资源能够最大限度的收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无论哪种效益,都是合理发挥了文物资源的效能。这样,“保护――利用――保护“的良性循环一旦形成,就会形成一种双赢的局面,合理利用与保护是不矛盾的。对于文物的保护开发,我们既要反对不利用,又要杜绝滥用这两种极端观点与举措。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到文物利用和保护的平衡点,这既为文物保护工作搭建平台,又为文物利用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第8篇:文物保护与开发范文

关键字: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产业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3(a)-0000-00

世界文化是多元的,也是多样化的,不同文化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交流,保护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乃是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前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最核心的特质,是其文明在历史发展中独一无二的文化基石,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是民间文化的最集中表现,可谓是民族文化之根,民族之根。它是以人为核心的文化传承,是活态的文化遗产,故而在传承时必然受到社会变迁、时空转换的制约。随着中国当今社会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传统的民间文化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传统手工业凋零,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已濒危,全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刻不容缓。同时,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有活态性、流动性,因此在保护的同时赋予其更强的生命力使其在未来也保持“活”的形态、“活”的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出与我国现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遗产保护过程中日益关注到,还有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形式,即无形遗产正在不断消失,遂于1997年正式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我国于2004 年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从2005 年起在全国推广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保护体系。目前我国已有29项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三批,1219项。

2目前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和常见问题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力度,如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12月国务院又发出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国务院从2006年起,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并且于2011年6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在十七大报告中也强调“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虽然搞得如火如荼,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一些地方肆意开发文化资源,过度商品化、产业化,使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土壤消失,或是为了迎合顾客口味,随意改动,生搬硬造致使传承“变味”;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都是口传心授下来,目前往往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而且有些传承人还保留着传统思想,认为自己的“绝活儿”如果会的人多了,就不叫“绝活儿”了,导致传承困难。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形式与流行文化相去甚远,不为大众所熟悉喜爱,影响其保护传承;而且目前很多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式化较严重,具体工作开展不够,往往由政府主导,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参与度不高,宣传和制作资料时也是以说教为主,很难提起人们的兴趣。

3动漫产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中的优势

动漫产业是21世纪发展最迅速的文化产业之一,潜力巨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亦需要一定的载体,二者结合具有很大的优势。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处于濒危状态,传承人缺乏,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关注度不够,青少年不了解、不喜欢。动漫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可以承载比传统媒体更多的内容,不仅各年龄段皆有受众,在青少年中更是广受欢迎。制作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的动漫画、游戏等,可以使人们较为轻松的了解到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从而激发兴趣,参与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来。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已经失去或正在失去其生存的土壤,使用动画技术可以虚拟还原已经消失的场景,可做到原汁原味,是较好解决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原貌问题的办法。动漫产业作为新兴的文化产业具有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可以开发和盘活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而且由于以虚拟技术为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主体的影响较小,更利于其原生态发展。同时动漫产业有着大量的周边产业,可以带动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产业化。

4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动漫产业中的使用情况和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间文化,表现形式极为多样,一直都是中国动漫产业的文化土壤:首先,民间故事、传说是传统动画的创作源泉,中国动画史上最为经典的几部动画之中《铁扇公主》、《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均是取材于《西游记》,还有《神笔马良》、《阿凡提的故事》等都是人们熟知的传说故事,而《九色鹿》为敦煌壁画故事也已广为人知;其次,传统艺术样式的动画表现,产生了一些使用中国画风格、剪纸画、皮影戏、木偶造型、戏曲艺术等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有些动画作品,如1960年的《小蝌蚪找妈妈》开创了水墨动画片风格;近些年随着制作技术的改变,动漫画作品不再局限于传统题材,但对日、美动漫的模仿较多,不过也有部分作品加入了很多传统元素,并取得一定的成果,比如近年来比较成功的武侠动画《秦时明月》,将背景设为秦灭六国之后,故事涉及到当时的历史事件及诸子百家等重要文化元素,使观众在观看之余也对这些文化元素有了一定了解;国产较为成功的游戏往往以武侠、仙侠题材为背景;而且目前已经举办了两届中国文化遗产动漫大赛,出现了很多不错的短篇作品,同时网络上也涌现出不少含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的动漫画作品,说明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加入动漫产业中来,是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有着相当大的发展前景。

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动漫的结合前景广阔,但现今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目前的国产动漫作品,内容是很大的问题,往往盲目套用日、美动漫剧情,将其中改造过的中国元素照搬回来,或者故事本身叙事性不强,只靠着文化遗产作为噱头,吸引不了观众,又或者对文化遗产元素使用死板,缺乏创意;而且画质粗糙的作品充斥市场,精品较少,一些作品虽加入中国文化元素,却是日、美的造型,东拼西凑、不中不洋,涉及文化遗产的部分通常说教过多,破坏了剧情的完整性,故事内容倾向低龄化,但很多时候低龄儿童反而看不懂。解决的关键首先在于提升内容的可看性,只有好的故事才能吸引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大量优秀的民间文学和戏曲故事,这都可以作为动漫创作的土壤。而且动漫本身应以娱乐性为主,过去很多动漫作品为教育而教育,往往陷入简单说教,事实上民间文化本身就是产生于人类文化的蒙昧期,有着大量夸张的表现形式、原始快乐的表达氛围,这些更适合用动漫来表现。

中国的动漫产业想要做大做强需要形成中国特色,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可以提供优秀的题材和民族特色鲜明的制作技术,同时也为相关遗产项目提供传承发展空间,提升其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关注度和普及度,共同建设文化事业大繁荣的局面。

第9篇:文物保护与开发范文

摘 要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对中原经济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调查。目前遗产资源保护取得成效,但仍存在一定问题。进而提出建立法律法规保护体系;提高保护意识;进行市场商业化经营;体育非物质文化进校园等对策,丰富中原体育非物质文化的内容,为建设和谐中原经济区做出贡献。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体育非物质文化 保护与开发

2003年,我国启动为期10年的“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河南省是首批被列为实施省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仅指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杂技与竞技)类项目和民俗、舞蹈类中有关体育运动的项目,即指在非物质文化中属于体育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的总称。

一、中原经济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一)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状

2011年12月公布第三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5项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37项,其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共计13项。

(二)河南省周边城市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状

中原经济区中河南省周边相邻12个城市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河北省邯郸市资源最为丰富,有杨氏太极拳等10项和邢台市沙河藤牌阵和邢台梅花拳2项;山西运城市土乐和南湖空中飞狮、五架连体秋千等8项;山东聊城杂技和菏泽的水浒拳、斗鸡3项;安徽阜阳和宿州的民间杂技马戏、阜阳的界首苗湖书会、毫州的华佗五禽戏3项。

(三)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武术资源突出,项目种类单一。目前,中原经济区拥有省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59项中传统武术有32项占54.2%。说明中原大地武术资源丰富,尤其是少林武术和太极拳享誉世界;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种类单一,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早日实现中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百花齐放的局面。

2.理论研究不完善。近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取得卓著成效,但是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专项研究较少,缺乏大量历史资料考证和理论文字支撑,没有形成中原体育非物质文化理论体系。

3.缺乏传承人和专业技术保护人员。2007年5月,河南省文化厅出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命名暂行办法》,推动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的开展,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命名机制,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

4.产业化开发取得一定成效,核心产业群建设还没形成。少林武术文化初步形成了产业化发展,其它项目一直处于政府扶持开发阶段,没有形成核心产业群建设。中国三峡・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是一个综合性开发的典型模式,建设中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打造中原特色体育非物质文化品牌,逐步形成学校教育、影视制作、旅游开发、器械服饰专卖、竞技比赛等系列体育非物质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

二、中原经济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对策

(一)完善法律法规保护体系。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法保护,重在传承”。各级政府要以国家法律为准则,逐步完善切合当地实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体系,保护继承人、专业保护人员、开发人员等的合法权益,促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保护意识。国务院规定从2006年开始,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这标志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迈进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三)进行市场商业化开发建设。把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商业开发,市场化经营,扩大自身文化影响力、创收经济效益,为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渠道地谋划资金。

(四)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优势,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学校是文化传播、教育、创造的重要场所,学生是文化传播继承的载体,要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优势,把体育非物质文化进行教学创新与发展,通过体育教师的开发、学生的传播,促进体育非物质文化的永续发展。

(五)资源整合产业化开发。完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群建设,互相促进发展。利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某些元素对其实施产业化开发,对具有明显地域性标志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影视制作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

(六)加强继承人才队伍建设。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离不开继承人才的培养与发展。继承人是体育非物质文化保护的“活化石”,培养优秀的继承人员队伍是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有效方式。

(七)推进遗传基地建设。自2008年开始河南省文化厅积极组织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评选活动,首次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的有6家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小结

中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发展,给中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目前,在保护开发中存在着项目种类单一、保护意识不强、理论研究不深入、缺乏传承人和专业技术保护人员等问题;提出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保护体系、加大宣传,提高保护意识、体育非物质文化进校园、完善体育非物质文化产业群的资源整合产业化开发、加强继承人才队伍建设、继续推进遗传基地建设等对策。中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任重而道远,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共存!我们要高瞻远瞩,走一条基于国际视野,国内同行业领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打造中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品牌,促进中原经济区又好又快地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