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货币政策正常化范文

货币政策正常化精选(九篇)

货币政策正常化

第1篇:货币政策正常化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2008年以来,美联储和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实施了量化宽松政策提振本国经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容易引起多米诺骨效应,新兴经济体不得不承担热钱大量流入、本币升值以及资产价格膨胀等量化宽松政策的成本。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大型经济体,中国势必受到欧美日货币政策的冲击。那么,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表现的影响有多大?中国政府又该采取什么样的回应措施来积极应对?本文基于VAR模型,运用2010年12月―2013年3月间中美月度数据,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影响进行探讨,以期有效化解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带来的负面冲击并为此提出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有针对性的对策方案,从而为决策部门制定和完善政策体系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二、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一)模型设定

VAR模型是研究货币政策的有用方法。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将构建一个包含中美在内的两国VAR模型。由于量化宽松是种非常规的货币政策,通常是在利率等常规工具不能发挥作用时才被实施,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是基础货币的投放,冲击的起点变量应为美国的基础货币供应量,所以本文采用基础货币来代表美国货币政策。

建立模型后,采用脉冲响应函数进一步分析VAR方程中因变量对每个变量冲击的响应,考察扰动项的影响是如何传播到各个变量的。其后对结果进行方差分解,考察货币冲击对其他变量的贡献度。

(二)数据说明

在参阅大量相关文献的情况下,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本文选用以下指标作为考察对象:

(1)美国基础货币(MB);(2)美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由于它具有对经济环境变化十分敏感的特性,通常被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3)中国货币供应量( M2);(4)中国出口额(EX);(5)中美双边汇率;(6)中国工业增加值(IP)。这些指标的设定是为了反映中国的产出水平,但由于 GDP 没有月度数据,实际GDP的数据搜集十分困难,因此本文适当更换了模型变量,选择和 GDP 高度相关的工业增加值来反映产出水平,以求达到更好的效果。

选用的样本数据是2010年12月―2013年3月的月度数据。所有的数据都经过季节调整,来源于美联储网站、美劳工部网站、中国海关网、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及中经网数据库。

三、实证分析

本文在VAR模型基础上,分别从贸易渠道和货币渠道定量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一)通过贸易渠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脉冲响应函数

首先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美国基础货币的投放通过贸易渠道对中国几个宏观经济变量的冲击,见图1和图2。

(1)基础货币(MB)对出口额(EX)的影响。由图1可知,我国出口额对美国货币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在第一期是负响应,之后一直呈现正响应,这种冲击在第三期对我国出口额影响最强,随后逐渐下降,最后趋于平稳。这就意味着美国基础货币的增加对中国出口额在一定时间之内产生正向波动,从长期来看这种影响会趋于平稳。也就是说,美国基础货币投放对我国贸易状况是一种正向的影响。

(2)基础货币(MB)对工业增加值(IP)的影响。由图2可发现,美国基础货币对我国的工业增加值总体上是负向冲击,在第三期达到最小值,但这种冲击影响逐渐减弱并趋于平稳。这说明美国基础货币的增加对我国产出有负向作用,在短期显著,在长期则明显减弱。

2.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贸易传导渠道中对我国出口额和工业增加值的解释能力。对美国基础货币的冲击进行方差分解,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 1可看出,美国基础货币投放对我国出口额的解释能力呈现递增趋势,在第七期达到30.32152%,表明我国出口额受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相对较大,对该货币政策较为敏感;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工业增加值解释力的最大值为15.488 03%,表明该政策对我国的经济产出也有一定影响。

(二)通过货币渠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脉冲响应函数

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美国基础货币的投放通过货币渠道对中国几个宏观经济变量的冲击,见图3、图4、图5。

(1)基础货币(MB)对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由图 3 可知,我国货币供应量对美国基础货币施加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在第三期到第六期产生负响应,但在第六期后响应逐渐增强,在第八期趋于稳定。这表明美国基础货币的增加使我国货币供应量在短期内产生负向影响,但从中长期来看,这种影响会逐渐增强,成为正向影响,并逐渐稳定。换言之,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中长期对我国货币供应量是有正向作用的。

(2)基础货币(MB)对工业增加值(IP)的影响。由图 4可知,美国基础货币对我国工业增加值的冲击在短期为正向的,并在第五期达到最大值,但这种冲击的影响逐渐减弱为零后负向增强。这说明美国基础货币的增加对我国产出短期有正向作用,在长期则产生负向作用。

(3)基础货币(MB)对中美双边汇率(EXCHANGE)的影响。货币供给冲击在中长期负向影响着双边汇率,这种负向影响在第五期达到最大后渐渐减弱。由于美国货币供应量的增加,美元贬值,当中国的货币供应量没有增加的足够多时,人民币就会相对于美元升值。此外,美国的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必将带来利率的下跌,而中国的相对较高的利率将会吸引大量渴望获得超额收益的国际资本,人民币的需求增加将导致更大的升值压力,继续推进人民币升值。

2.方差分解

对美国基础货币的冲击进行方差分解,可进一步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中对我国货币供应量和、工业增加值和中美双边汇率的解释能力,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看出,美国基础货币的投放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的解释能力逐步增强,在第十期达到最大值32.261 73%,表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有一定影响。而我国物价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也较为敏感。相比之下,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美双边汇率的解释力只有 7.67%,表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货币政策渠道的传导对中美汇率的解释能力较弱。

第2篇:货币政策正常化范文

关键词:金融货币政策;思考

金融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之一,是指央行为了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采用各种控制和调解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与措施的总和。央行通过各金融机构向社会提供贷款,对缓解资金紧缺问题起着积极作用。但只是从贷款投放上看不出我国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受传统经济观念的影响,宏观调控中金融货币政策没能发挥出作用,货币政策本来可以进行经济调控的,但最后却发展成政府干预下的行政调节,这不利于金融货币政策职能的发挥,因对对金融货币政策进行思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金融货币政策的内涵

金融货币政策是国家最重要的宏观需求管理政策,是央行管理一国货币供应,以使信贷在数量与利率方面与国家特定的问题相符合。一般来说,我国金融货币政策是在经济衰落时,央行会放松货币政策,增加社会总需求,从而刺激经济;通货膨胀时央行会紧缩货币政策,减少社会总需求,从而刺激经济,促使经济平稳发展。金融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要与政府宏观经济目标相符合,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维持币值稳定、实现充分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方面。金融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经过长期的发展与激烈的争论,现在一般认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币值稳定。

二、金融货币政策目标问题

一般来说,现代社会中货币的主要职能是价值标准、储藏手段、支付手段、流通手段等。这几种职能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意义,对个人来说,货币是越多越好,职能主要是作为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但对整个社会来说,货币要有一个度的问题,超过或者低于限度都会影响货币职能的正常发挥,然后影响到经济增长,引发经济波动。虽然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有着一定的影响,但它需要借助经济运行提供的货币环境其作用。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来看,金融货币政策要经过信用机制、流动效应等中间环节,才能对经济运行起作用。因此,市场经济环境下,央行要转变自身职能,把握工作重点即科学合理的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从而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

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主要通过货币政策执行调控经济。近年来,央行多次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对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作用,从中可看出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主导地位。要认识金融货币政策就要了解其目标问题,一般来说,货币政策有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这已经得到大家的公认。但各国金融货币政策实践表明,很少有国家会把以上四大目标同时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分析这些问题有助于加深我们对金融货币政策的认识。

从理论上来说,金融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是一致的,但在实施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如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通常情况下,就业人数与经济增长是同向关系,就业人数多,经济增长就快;经济经济增长快,就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在同向关系中也有逆向关系的体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岗位增长不一致的问题。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是完全对立的,但是结合菲利普斯曲线,如果减少就业或者充分就业,就要增加货币供给量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这会引发物价上涨;如果降低物价上涨率,就要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这会增高失业率。改革开放以来,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经济增长与价格水平间呈现出一致性关系。因此,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之间既有一致性也有矛盾性。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时间既存在一致性,又存在矛盾性,所以一般认为央行实施金融货币政策时,要结合实际情况统筹兼顾,也可以侧重权衡突出重点,这两种方法可行性都不强,统筹兼顾是理想的模式,但可操作性差。而突出重点需要先选择出重点,如何选择又是一个问题,也没有可操作性。因此,世界各国金融货币政策的实践表明,货币政策目标从多目标转向单一目标。如新西兰、日本、智利都把稳定物价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也经历了由经济增长转向稳定物价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初,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曾有过激烈讨论,90年代初期,中国人民银行把发展经济、稳定货币定为货币政策目标,即强调了经济增长的优先地位。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以法律的形式对此进行了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强调了稳定价格目标的优先地位。2003年修改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进行了再次重申即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由此可见,币值稳定成为央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由此可见,金融货币政策的理论制定与实施存在一定的偏差,这说明人们还需要进一步加深对货币政策的认识,也说明制定货币政策目标时存在理论目标与实践目标的差异,不管出现哪种情形,都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三、金融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问题

经济增长与金融货币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各国实践证明,一定时期内经济的增长要有适应的金融货币政策,金融货币政策要服务于经济发展。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就是防止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因此非常有必要弄清楚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传统金融货币政策的缺陷

重新审视我国各个时期的货币政策,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货币政策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首先金融货币政策自主性不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央行作为唯一的金融宏观调控者,管理着一切金融机关,应该有独立性与权威性。但央行在发行货币时缺乏独立性,宏观调控上也缺乏绝对的权威性。由此可见,金融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政策一直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央行成为国家行使行政手段的部门,货币政策则成为一种国家管理经济的行政手段,丧失了其原本应该作为的经济调控手段。这样央行的金融货币政策受到来自政府及企业的层层压力与制约,央行并没有真正掌握金融货币政策的决策权,执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弱化,很难根据经济的运行情况采用积极的货币政策,反而被经济所左右,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金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问题。如货币政策目标不统一,有时太注重局部利益,一心想通过发展生产、赶速度等来确保经济增长速度,这与稳定物价的目标不相符;货币政策目标理论与实践两者之间缺乏配合,手段与目标相冲突;货币政策目标与经济发展目标之间影响不大,两者缺乏质与量上的比例关系,这使得货币政策很难正确实施。

(二)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有调控作用,要通过一定的中间环节如影响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利率、汇率等进行,从而实现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增长经济等目标。现阶段,我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如果不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制定金融货币政策,可能会带来不利局面。首先央行职能独立化。一直以来央行调控能力弱主要因为央行缺乏独立行使职能的权力。市场经济环境下,要使央行独立最理想的办法就是独立于政府,货币政策由央行制定,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现阶段,随着国家扶持力度的增加,央行的调控能力有所增强,应对各种经济危机时都能发挥出应用的作用。其次采用适度松动的金融货币政策。目前,我国金融形势已基本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路子,这种形势下紧缩货币,就会使货币政策失去应有的政策供销,国民经济也难以正常运行。因此,要适度放宽紧缩的金融货币政策,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充分发挥货币的内在调解作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但放松货币政策绝不是膨胀政策,货币供应量一定要结合经济增长情况进行,不能抛开经济发展来随意扩大。所以,要增加货币供应量,相应的要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平衡财政收支。如果财政失去平衡出现赤字,要采取有效地措施来弥补如增加税收或发行债券等,这样能防止过度膨胀;同时还要实现信贷收支平衡,确保货币供应量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的关系,避免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想脱离。最后调整货币政策工具。经济快速发展时,要改革现行的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完善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政策等控制、调解货币供应量,根据市场确定货币信用的分配问题。如立足于原有存款准备金政策,谋求多档次发展。专业银行以后不需承担政策性业务,是真正的商业银行,央行根据国家赋予的权利,通过调整商业银行向央行缴存的存款准备金,对不同的金融机构或地区实行差异化的存款准备金,以便因地制宜改变货币政策,从而调解社会货币供应量。

由此可见,金融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金融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都要与经济增长相适应,根据经济发展适当进行调整。

四、金融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问题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货币政策在履行职能、实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限制与挑战,这里主要关注当前金融货币政策宏观调控遇到的挑战,如资产价格波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人民币国际化等。

(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对外经济的加深,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大致经过三个阶段:1981-1993汇率双轨制时期、1994-2005汇率并轨时期;2005至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探索时期。汇率与货币政策有着紧密联系,汇率变化能影响宏观调控结果,因此,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必会对金融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带来挑战。首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主要围绕汇率制度和汇率水平展开。汇率制度为汇率水平确定提供制度支持,汇率制度不分好坏,但是汇率水平的高低有好坏之分,目前,学术界对汇率水平高低带来的效果有着不同的争议。因此,确定均衡汇率水平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也是当局关注的宏观问题。汇率制度决定汇率水平,但是汇率制度进行调整时是围绕汇率水平进行的。如果汇率水平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汇率制度就会进行调整。其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货币政策的挑战。金融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复杂的、长期的过程,会涉及到改革的方向、内容、速度等方面。所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货币政策的挑战是复杂的。

(二)资产价格波动

首先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的关系。资产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央行的货币政策没有涉及到资产价格波动问题。随着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资本市场获得了迅猛发展,资产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如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波及到世界主要国家经济体,其主要原因在于受房地产价格长达多年上涨后出现的持续性下跌,从而引发与房地产相关的金融衍生产品价格的波动,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资产价格波动对央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带来挑战。其次资产价格波动对货币政策的挑战。中国人民银行根据中国经济的宏观特点,在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目标中寻找平衡,一般来说,经济稳定时,央行注重稳定物价;经济发生危机时,央行多关注经济增长。目前,物价变动的衡量指数包括消费物价指数、核心通货膨胀率等,消费物价指数的频率高,容易被接受,但不能全面反应社会价格总水平的变化情况等。其实,不管是消费价格指数或核心通货膨胀率等,都不能体现出资产价格波动情况。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函,房地产、股票已于个人财产有着一定的关系,资产价格变动会给投资带来重要影响。因此,将资产价格波动作为货币政策制定与执行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是非常必要的。但由于很难将这几种指标融为一体,也没有成功的先例,所以资产价格波动会对货币政策带来挑战。

(三)人民币国际化

首先货币国际化与货币政策关系。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会随着货币的国际化发生变化,一方面外部宏观环境会影响货币政策,另一方面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会对内外部经济同时产生影响,因此,人民币国际化会对货币政策带来挑战。

不管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还是资产价格波动都会影响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对金融货币政策带来挑战。一般来说,经济运行中,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会经常出现不平衡现象,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维持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的基本平衡。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会影响社会经济运行中供给量源头与最终决定因素的变动,所以要控制住货币供给量,抑制通货膨胀,而人民币汇率变动与资产价格波动、人民币国际化等都会对货币供给量产生重大影响。(作者单位:厦门大学)

参考文献:

[1] 龚方乐,应宜逊,关于货币政策若干问题的思考,金融研究,2000(11)

第3篇:货币政策正常化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美联储;沟通

引言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迅速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值降至0~0.25%。在政策利率处于“零利率下限”的背景下,美联储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通过改变政策利率以影响未来政策行动预期的空间非常有限,而这些预期对货币政策有效性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要求其对于新的数据和变化的预测做出不同于正常时期的反应。在此情形下,美联储不仅需要通过语言来引导预期,而且需要告知公众央行的反应函数以特定的方式已经发生变化。Yellen(2012)[1]运用“革命”一词,来描述金融危机后美联储货币政策操作理念的转变——从过去的“从不解释”转向“对透明度的高度重视”。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美联储沟通出现的一系列变化表现为:2011年,美联储主席开始每个季度举行新闻会;2012年,首次《长期目标和货币政策策略声明》,正式确立了2%的量化通货膨胀目标;2012年1月,第一次“点图”,表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每位参与者对未来合适货币政策路径的预测;2014年秋,开始“点图”的中间值等,这些沟通工具的采用使得美联储的透明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经济面临的挑战使得清晰的沟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在“零利率下限”的背景下,“中央银行沟通”作为一项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要性和使用频率得以强化。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与策略”的沟通2012年1月,美联储首次了“长期目标和货币政策策略声明(StatementonLonger-RunGoalsandMonetaryPolicyStrate⁃gy)”[2](以下简称“声明”),阐述了货币政策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策略,在管理公众未来政策路径预期、降低经济和金融不确定性、锁定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美联储通常被认为赋予的是“双重目标”——价格稳定和最大化就业。此次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其并未对“双重目标”的具体含义作出明确的表述。在这份声明中,美联储第一次给出了其物价稳定目标的量化值,认为以“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年增长率衡量的2%通货膨胀率,长期来看是与其法定目标最为一致的。同时指出,“通货膨胀持续高于或低于这一目标,都会引起美联储的担忧”,希望通过沟通这一具有对称性的通货膨胀目标,以更好地锁定公众的长期通货膨胀预期。但美联储并没有设定一个固定的量化就业目标。美联储认为,与通货膨胀长期内主要由货币政策决定不同,最大化就业水平很大程度上是由影响劳动力市场结构和变化的非货币因素决定,这些因素会随着时间变化,也很难直接量化。尽管美联储未量化的就业目标,但却对最大化就业水平的预测,而且这些预测也会随着经济前景的变化而调整。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17名参与者对长期正常失业率的预测,会在每个季度的《经济预测概览》中。比如,在2016年12月的预测中,参与者对长期正常失业率预测的中间值是4.8%。美联储指出,“最大化就业”与“物价稳定”两个目标通常是相互补充的。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力图降低通货膨胀与其长期目标值的偏离,以及就业水平与委员会最大就业水平预测值的偏离。当两个目标出现冲突时,会充分考虑目标偏离的程度以及回归目标水平所需要的时间跨度,采用平衡的方式来促进双重目标的实现。

美联储“未来政策利率路径”的沟通

长期利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众对未来政策利率路径的预期,而非当前的政策利率水平。为了更好地引导公众未来政策路径预期与央行期望的路径保持一致,进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央行需要提供某种形式的“前瞻性指导”。

(一)正常情形下美联储的“前瞻性指导”

美联储过去一直保持着“隐秘性”的传统。直到1994年2月,美联储才开始在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值发生变化时,通过“会后声明”告知货币政策取向已经发生改变;在此之前,公众需要根据市场状况去推测货币政策决定。1999年5月,美联储尝试在“会后声明”中使用“政策偏倚”来传递其货币政策态势信号,但这些措辞的时间跨度比较短,仅仅只是针对下一次政策决定的可能变动。“政策偏倚”的实践只有几个月,美联储并不满意金融市场对“政策偏倚”的反应。经济正常时期,美联储“前瞻性指导”的重点应该是货币政策决定的理由,而非特定的未来政策路径。通过“指导”,有利于向公众解释货币政策将如何对经济状况变化作出反应,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政策制定者应对经济变化的系统性反应方式,以更有效地引导和管理公众预期。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前瞻性指导”

正常情形下,央行可以通过政策行动的变化传递未来货币政策走势的某种信息,将会对公众未来政策路径预期产生相应的影响;但在政策利率接近零时,央行难以通过政策行动的变化来影响公众预期,需要更多地依赖“语言”来引导公众预期。美联储的沟通——仅仅只是的文字声明,第一次作为独立的货币政策工具,可以追溯到2003年8月。当时,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值已降至1%,被认为已经接近下限。委员会担心市场参与者基于之前的反应模式会预期政策利率将遵循一个比较陡峭的上升路径,进而引起长期利率上升和资产价格下降,带来严重的通缩风险和长期高失业。因此,宣布将“以可测量的步伐取消宽松货币政策”,希望市场认识到委员会对合适货币政策的看法是“非常平坦的利率上升路径”。2008年12月,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值下调至0~0.25%,第一次面临接近零而无法再降的情形。面对疲弱的经济状况,委员会又一次认为有必要提醒经济主体“利率会长时间保持在低水平”,持续的时间会长于某些市场参与者基于从深度衰退中快速复苏的历史模式所预测的时间。美联储最开始使用的“指导”措辞比较模糊,即“经济状况可能需要联邦基金利率保持在极低水平一段时间”(2008年12月),随后调整为“更长的一段时间”(2009年3月)。2011年8月,委员会认为其模糊的“指导”并没有被市场所理解,市场预期利率上升的时间要早于委员会认为的合适时间。为了有效沟通政策意向,传递委员会希望通过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更好增长的意图,委员会开始采用“基于时间的前瞻性指导”,指出“极低的联邦基金利率将至少维持到2013年中期”,后又调整为“2014年底”(2012年1月),“2015年中”(2012年9月)。但是,这一形式很难传递“指导”所面临的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而且可能会限制必要的政策灵活性。2012年12月开始,美联储将“基于时间的指导”转为更多“基于经济状况的指导”,将“指导”与其经济目标更直接地联系起来。宣布维持低利率的三个条件:失业率高于6.5%、未来1-2年的通货预期不高于2.5%以及长期通货膨胀预期稳定。这一转变,不仅有利于更明确地表明委员会的反应函数,而且使得市场价格能够反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状况对第一次可能加息时间的影响。2015年12月16日,美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提升25个基点至0.25~0.50%。这是自2006年6月以来美联储的首次加息,同时标志着已延续7年的“零利率政策”结束。美联储主席耶伦在会后新闻会上指出,“美联储后续加息步伐将视新的经济数据而定,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步伐将是谨慎和渐进的,但并不一定以机械、均匀的速度推进”。她认为,美联储已经尽全力与市场进行了充分沟通,以避免加息的“溢出”效应给市场带来意料之外的波动。不同经济环境下,“前瞻性指导”的角色不尽相同。在正常经济环境下,“前瞻性指导”扮演的更多是“沟通工具”的角色;而在金融危机时期,在面临“零利率约束”的背景下,“前瞻性指导”成为了一项独立的“货币政策工具”。

美联储“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的沟通

在联邦基金利率已接近零的背景下,美联储认为,仅仅依靠“前瞻性利率指导”还不足以达到刺激经济所需要的货币宽松程度,开始实施“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Large-ScaleAssetPur⁃chase,LSAP),也常常被称为“量化宽松”。Yellen(2013)[3]指出,资产购买计划的有效性也取决于预期。资产购买的效应不仅取决于公众对美联储计划购买证券总规模的预期,也取决于对美联储计划持有这些证券时间的预期。BorioandZabai(2016)将“资产负债表的前瞻性指导”单独作为一类“资产负债表政策”。

(一)LSAP的实施方式

美联储三轮量化宽松实施的具体方式不尽相同,其对沟通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前两轮的量化宽松,事先宣布了固定的购买规模,而且是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完成资产购买。固定的购买规模和时间段,使得美联储的沟通相对直接和容易,但却难以对经济前景的变化以及所需要的政策宽松做出相应的调整。2012年9月,美联储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宣布不再事先确定购买总规模,而是按照每个月400亿美元的节奏购买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并将购买规模与委员会的经济目标联系在一起,指出“资产购买将会一直持续,直到在价格稳定的背景下,劳动力市场前景出现显著改善”。2012年12月,在“期限延展计划”结束后,美联储宣布每个月将额外增加购买450亿美元长期国债,自此每个月的资产购买规模达到850亿美元,指出“在决定资产购买的规模、节奏和类型时,将会充分考虑资产购买的成本和收益”。

(二)LSAP的作用机制

“大规模资产购买”主要是通过直接影响“期限溢价”来影响长期利率,而“前瞻性指导”则是通过影响投资者对未来政策利率路径的预期来影响长期利率。Bernanke(2013)[4]认为,尽管上述两项非常规政策工具都可以支持经济复苏,但是这两项工具并非完全等同。相比“前瞻性指导”,美联储针对“期限溢价”的大规模资产购买实践非常有限,不仅对于资产购买节奏以及资产负债表资产存量变化对金融和经济状况的影响不是很确定,而且对于期限溢价的决定因素也不是很明确。Stein(2012)[5]指出,相比未来政策利率路径预期的下降,同样幅度的期限溢价下降提供的货币刺激对投资的影响相对较小。随着期限溢价的大幅下降,企业可能更倾向于发行成本较低的长期债券以买回成本更高的短期债券,而非将发行长期债券筹集的资金用于投资,意味着更低的长期利率会导致融资行为的改变而不会影响投资行为。

(三)LSAP的退出策略

2014年9月,美联储公布了新的退出原则[6]——先通过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随后才会考虑停止将所持到期证券本金进行再投资的政策,再逐步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经过三轮量化宽松,到2014年10月停止大规模购债时,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已经扩张到4.5万亿美元,此后一直维持在这一水平附近。2017年4月初的3月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希望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收缩其资产负债表。因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庞大,如何缩减以及缩减到什么规模是市场十分关注的问题。“立即停止再投资”易于沟通,并能快速实现资产负债表的缩减,而“逐步退出再投资”则对金融市场影响较小,却加大了美联储与市场沟通的难度。从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纪要来看,通过退出本金再投资,以渐进的和可预测的方式缩表是美联储内部的共识,在缩表前将会就美联储所期望在更长期实现的资产负债表的构成和规模与公众沟通。

启示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面对非同寻常的经济金融环境,美联储通过强化与公众的沟通,阐明非常规货币政策行动的合理性、实施计划以及退出原则,凸显了特定经济金融环境下沟通的特殊工具价值。回顾美联储强化沟通的相关实践,对我国央行沟通的制度化建设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一)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目标和策略的透明度

实践表明,中央银行沟通已成为货币政策框架的一个基本要素。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和策略”,阐述实施货币政策的系统性方式,帮助公众理解央行的“反应函数”,有利于更好地引导公众的政策预期,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双重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并未为币值稳定设置明确的量化目标。为了更好地锁定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我国央行可以考虑为币值稳定设置一个明确的通货膨胀目标值或目标区间,并适时货币政策策略。

(二)积极探索加强预期管理的有效沟通形式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先后采用了三种形式的“前瞻性利率指导”,并强化了资产购买计划的实施方式、作用机制及退出策略的沟通,在特定阶段有效引导了市场的政策预期。2017年3月,在启动加息近一年半后,美联储正式开始考虑收缩其资产负债表。缩减资产负债表最终会对金融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还取决于缩表的方式和规模。在缩表的过程中,美联储需要找到合适的沟通方式,并评估市场对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的预期,建立一种逐步缩表的策略,并以可预见的方式实施。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越来越注重发挥沟通在货币政策实施中的作用。在我国央行完善沟通策略的过程中,可考虑在货币政策报告中增加量化经济预测信息,适时公布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会议记录,定期举行新闻会等,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货币政策决策的背景和理由,引导公众熟悉央行应对经济变化的系统性反应方式,更有效发挥沟通的预期管理作用。

(三)协调好中央银行沟通与政策行动的关系

第4篇:货币政策正常化范文

关键词:“新常态”;货币;政策转型

本文从“新常态”下我国现行货币政策出发,分析了美国、英国的货币政策转型的相关案例,结合当下我国国情及经济状况,提出了更为适合我国国情及经济状况的货币政策转型的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新常态”下我国现行货币政策

我国现行货币政策的基调是“盘活存量”制定此种货币政策的基础是至2013年我国货币总量为110多万亿,占世界货币的四分之一,大约是美国的两倍,但是其中的50多万亿几乎没有流通,于是就提出了“盘活存量”为基础的货币政策,其结果导致央行降息、股市迎来新高、房价上涨等经济现象。在全球经济危机之后的若干年,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着变化,近两年来,经济增长保持在7%至8%的区间,通货膨胀也在1%至2%左右,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经济增长放缓的同时通货膨胀也逐渐得到控制,在此情况之下,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也应随之调整,以达到促使经济平缓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幸福指数有所提升等目的,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政策提出之后,中国将迎来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各地区经济将得到显著增长,在此情况之下,市场经济驱动货币政策需要新的转型。

二、货币政策转型的国际经验

(一)美国的货币政策转型

美国的货币政策转型在艰难中进行了多次尝试,目前取得了的成果也不能让美联储满意。从最开始比较宽泛的政策目标,包括充分实现就业、经济稳定增长、物价水平相对保持稳定、国际收支达到相对平衡等逐渐向现行的保持物价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增长转变,在货币政策的执行中,更侧重于保持物价稳定,其要求通货膨胀目标需要控制在2%之内,历任美国总统大选,通货膨胀以及失业率指标,都是美国人民关心的话题,所以在美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及转型对于此类问题必须十分重视。

(二)英国的货币政策转型

相对于美国货币政策转型而言,英国的货币政策转型则较为平缓的顺应市场的需求。战后英国货币政策主要的目标在于实现就业的同时在固定汇率制下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可见保证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在美国、英国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进入八十年代,全球贸易自由化和利率市场化的前提之下,改变了英国之前的货币政策,特别是退出欧盟之后,英国货币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以适应于市场需求,货币政策转向了具体的通货膨胀水平,也就是把原来作为货币政策中介价格因素直接作为最终目标。英格兰银行通过对利率的操作,向货币市场提供流动性并改变市场利率。

(三)国际货币政策转型的经验总结分析

通过对美国、英国的货币政策经验的总结与分析,发现每一国家的不同时期都有着与其国计民生相符合、相适应的货币政策。当国家经济发展与货币政策不相符的时候,一定会催生出新的货币政策。这种新的货币政策一定是出于对当时经济发展、市场价格体系、国际贸易水平等因素的综合考虑,因此,制定一种货币政策之前,一定要全面掌握国家的具体经济特征,经济走向等问题,特别是国家发展处于的历史阶段,才能更好的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打下基础。

三、我国货币政策转型的具体措施

(一)明确目标,由总量调控向结构调控转型

根据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由宽泛的经济总量调控逐渐向结构调控转型,在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目标之下,做好向结构调控转型的工作。在我国“新常态”的经济形式之下,经济侧重点应该是均衡和稳定,尤其是要重点防止通货膨胀与经济结构的均衡。目前我国国情显示,人民生活水平已经得到显著提高,摆脱贫困已成为过去,在新的经济形式之下,稳定中求发展,是重要的、首要的目的。为此,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放缓经济增长步伐才是正确的选择。

(二)增强独立性,由被动型调控向主动型调控转型

过去几十年里我国货币政策完全属于被动调控,当时情况之下选择被动调控也有当时国情与经济情况的考虑,但是“新常态”之下,此种货币政策并不适用于现在形式下的新的经济模式,所以货币政策应向主动型转变,由被动变为主动,更适合“新常态”下我国经济体制,促进国计民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式,特别是近年来的复杂状况,全球化加剧、国际贸易顺差数值逐年递减,我国更需要灵活的汇率形成机制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三)建立利率走廊框架,由数量调控向价格调控转型

回顾过去几十年的中国市场,数量型货币政策实现了稳定国内货币数量和保持经济增长的目标。但是在“新常态”之下,市场需要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需要由自由贸易之下的市场主导,才能发挥其功效,在此情况之下,应更快催生利率走廊框架的建立,货币政策由数量调控向价格调控转型。

(四)打造货币政策“升级版”,创新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的单一化,是货币政策改革的最障碍,所以“新常态”之下,应打造货币政策的“升级版”以适应新形式之下的货币市场的新需求。

四、结语

货币用于实现交换,是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头等大事,货币政策关系到国计民生,一个好的货币政策可以使国家实现安定团结,一个不适用于国情的货币政策可以使经济倒退,甚至可以给国家带来危险的结果,货币政策的多样性就在于此,制定货币政策,要谨慎、要适合国情、更要符合稳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黄彦琳.商业银行转型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基于银行贷款渠道的理论及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05(03):71-76.

[2]杜金富.深入探讨货币理论为中国货币调节提供理论支持[J].金融发展评论,2010,10(11):1-4.

第5篇:货币政策正常化范文

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经过长期演进,近些年的趋势是政策的逐步透明化。这在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宣布几年之内维持低利率水平一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种趋势对于政府更有效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经济参与者作出更理性的投资和经营决策,进而减少经济短期波动、降低风险溢价等成本要素都具有正面作用。中国经济市场化历史相对较短,货币政策的制定也应该向透明化的方向发展。

西方国家进入现代社会早期之时,央行的建立是为了稳定金融系统。在金本位体制下,货币供应量是由黄金的总量来决定的,央行没什么力量来左右货币政策,其功能主要是防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作为金融市场的最终信用提供者。

二战后,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尤其是金本位在上世纪70年代彻底退出,制定货币政策才成为央行的最重要功能。起初,货币政策的制定相对神秘,一般是遵循货币政策委员会对经济走势的判断而制定,市场参与者则根据对经济状况和政策制定者的研究,推断出政策走势。央行就政策制定与政府其他部门和市场的沟通相对有限。

然而,学术界研究认为,货币政策越是透明,其被外界因素如政治、媒体舆论、民粹思潮等的影响空间越小,并且,政策目标传导到实体经济的成本也越低。比如,在经济过热时,货币政策的目标是要抑制投资、抑制总需求,从而使物价回落。如果在过热苗头出现时,经济参与者对紧缩政策有充分预期,那么,不等紧缩政策实施,就会出现自发的收缩行为。反之,在经济衰退、通胀压力较小的环境下,对货币及财政刺激政策的预期会带动积极、理性的逆周期投资及商业行为,从而达到拉动经济增长的目的。经济政策的可预期性会减少商业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再加上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长,会拉低风险溢价率,从而降低商业成本,从边际上提高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率。

过去,美联储被形容为“神秘的庙堂”。因为央行行长一般由政府任命,任期相对较长,同时独立于政府其他部门之外,以保障其政策制定不受政治干扰。美国政府和国会多年来也基本上恪守了这条铁律,尽量做到不干扰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当然,这种规则的维,也需要央行政策的制定不能过分出位。于是,过去美联储与外界的语言沟通,多数都带有模糊不清的学术色彩。不过,其每六周一次的货币委员会会议则是相对固定的货币政策变动窗口。除非金融市场发生极度异常的危急情况,否则,美联储不会在随机的时点对货币政策进行随意的变动。而这种异常情况也只在1998年和2008年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发生过。

货币政策对经济影响的传导是相对延时的,一次货币政策转向后,其效果完全显现需要近1年的时间,所以,货币政策没有必要随机出台。市场对政策正确的预期作用于经济,足以使延期出台的政策效果提前显现。

正确的货币政策其实是门科学的艺术。在某一时点,最佳货币政策应该是理性的相对共识。只要对经济形势作出符合经济规律的判断,政策本身其实只是被动的机械输出而已。最合适的政策制定者需要具备预测经济走势的精湛技艺,因为现代国家,不论什么社会制度,其经济目标都是稳定的物价体系、健康的经济增长和安全的金融体系。

第6篇:货币政策正常化范文

论文关键词:货币政策转变,有效性,银行经营特点,策略

一、对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几点认识

2011年我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这对于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是非常及时和十分必要的。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从过去较为宽松的货币信贷条件向常态回规。因此,稳健货币政策要取得预期效果,必须与其他宏观政策相互协调,把握好力度。迫切需要加深对货币及其相关配套政策的再认识,以适应当前不断变化的宏观经济形势。

(一)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必须发挥信贷政策的特殊作用。稳健货币政策是通过中央银行运用各种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进而实现稳定币值、物价和控制通货膨胀的最终目标。信贷政策则是按照扶优限劣的原则,以实现信贷投放结构不断优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科技进步、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为主要目标。然而,两个政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调控内容和目标看,货币政策主要着眼于调控总量,通过运用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政策性工具借助市场平台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总规模,促进社会总供求大体平衡,从而保证币值、物价稳定、抑制通胀。信贷政策主要着眼于解决结构问题,通过引导信贷投向,调整信贷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调节手段看,货币政策调节工具更市场化一些。而信贷政策的有效实施,不仅要依靠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必要时还须借助行政手段的调控措施。货币与信贷政策的紧密关系,决定了当前我国在间接融资占绝对比例的融资格局下,信贷资金的结构配置和使用效率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资金配置结构和运行效率。因此,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极大影响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对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提高稳健货币政策效果发挥着积极促进作用。所以,在实施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要正确处理好稳健货币政策与信贷政策的辩证关系,不仅要运用稳健货币政策去管理通货膨胀,更要擅于运用信贷政策来调解产业结构,积极主动发挥信贷政策的特殊作用,进而实现稳健货币政策目标。

(二)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必须以优化信贷结构为核心。2011年稳健货币政策内涵为,“增强金融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引导货币信贷向常态回归,实现合理适度增长。要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保持社会融资总量的合理规模。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其中信贷结构优化是核心要件。只有切实调整信贷结构,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以及产能过剩行业等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限制领域的信贷,大力增加国家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才能在控制信贷规模的同时,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信贷需要,才能真正确保信贷总量适度,也才能真正有效地防控金融风险。只有对不同的部门实施差别化的信贷结构调整,才能避免稳健货币政策在传导过程中偏离目标,从而保证稳健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在落实稳健货币政策时,对于过度投资、投资低效、风险较大的部门,比如高耗能行业、投机性房地产需求等,人民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要通过各种工具和手段,抑制商业银行贷款投放。对于战略性产业、经济中薄弱环节,比如低碳经济、民营经济和农业,则要引导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支持。

(三)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必须保持宏观政策相对稳定。2008年以来的两年多时间内,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起大落。2008年上半年为防止过热实行了从紧缩货币政策,随着8月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财政、货币政策转为极度宽松,宏观刺激政策持续了大约一年之后,2009年保增长的目标得以实现。到2010年,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复苏和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不断巩固,国内出现了通货预期强化和通胀压力上升的苗头,宏观政策开始逐步收紧,转以抑制潜在的过热风险,货币政策也由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货币政策。以上宏观政策的不断变化,虽然是应对宏观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的需要,同时却加重了各方面政策执行的难度。在当前通货预期强化和通胀压力上升下,宏观政策当然要因时而动,但更应该保持相对稳定。要从长远的视角来观察我国的问题,摸清我国的实际情况,兼顾眼前与长远,才能够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才不会出现频繁的、过度化的政策调控。尤其是对一些战略性问题,更要从长计议,探索出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持续的、相对稳定的稳健货币政策。

(四)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必须有宏观政策部门主动配合。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特别是优化信贷结构,需要差别化金融调控工具和监管、财政、税务、产业多部门的协调配合。人民银行可以通过差别化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定向票据、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选择性地放松或收紧商业银行贷款的资本约束和流动性约束,以此引导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银行业监管部门要主动协调货币政策目标和监管目标,灵活使用监管工具。在金融结构调整体系中,银行监管作为商业银行贯彻执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整的一个重要外部环节,其职能不仅要在事中和事后发现纰漏和纠正错误,还应在事前有效配合稳健货币政策,积极发挥约束和导向作用。

二、货币政策转变后基层银行经营的主要特点及中小企业面临的新困难

(一)基层银行经营的主要特点。从2010年四季度至今,央行已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三次加息,加快了货币政策回归稳健步伐。随着宏观调控力度的逐步加大,主要银行经营及风险管理政策出现调整,引发基层行经营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营运资金较紧,揽存压力加大。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的信贷规模适度控制、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加息和通胀预期,使银行面临信贷规模下降和利润空间收缩的压力,不得不调整业务结构,寻求新的收入和资金来源。2010年10月以来,央行五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不断调高,主要银行系统内部资金集中的力度也在加大,基层分支机构的流动性收缩来得更快、更猛。目前我国负利率的问题依然存在。在负利率导致的社会储蓄意愿低迷的情况下,仅维持现有存贷比,银行就要付出更多的揽存努力。导致部分银行不断推出带有明显存款性质的各类理财产品,通过基层行吸引市场资金,缓解银根抽紧后可能面临的流动性困难。二是信贷规模压缩,额度控制加强。2010年12月以来,国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各银行机构总行普遍对授信规模和信贷增速实施了一定控制,由此导致部分银行分支机构前期签订的一些授信协议、承诺难以按原有额度、期限、利率等条件兑现。2010年底开始,各大型银行已普遍开始收紧信贷,进入今年年初,规模从紧趋势显现。信贷规模收紧,银企博弈格局发生变化,根据借款企业综合贡献状况采取差别化的信贷政策,原先的非核心客户、边缘客户将面临“被压缩”、“被清退”的局面。另一方面,基于银行发展战略、风险防控的角度考虑,将紧缺的信贷资源主要投向于目标核心客户、大规模集团型企业,并且要求借款企业落实足值的不动产抵押,提供与贷款规模相匹配的资产支持,进一步推高了信贷政策的准入门槛,原先游离于信贷准入政策边缘的借款企业将会面临“出局”的尴尬境地。信贷规模的收缩导致借款人甚至部分重点优质中、小企业客户的信贷需求较难满足。三是市场转向卖方,信贷门槛抬升。信贷规模控制,使信贷资金成为市场稀缺资源,银行在贷款风险定价中处于有利地位,在客户选择上得以实行更严格的行业限制、更高的担保条件、更高的利率以及更多附加条件,有的贷款品种利率不断上浮仍然供不应求,贷款定价中的额度溢价飙升迅猛。信贷市场转向卖方,一方面给银行带来了超额收益,另一方面也为银行调整客户机构,筛选优质客户,特别是发现有增长潜力的中小企业客户创造了条件,对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以有效利用信贷资源配置,弥补因规模受控可能带来的收益减少产生重要影响。四是管理面临压力,潜在风险滋生。随着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银行信贷规模收缩,使银行经营管理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目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多变,各类风险交织的情况下,任一风险应对、处置不力,都可能影响银行形象和声誉,引发声誉风险。此外,在难以正常融资的情况下,由于借款人的资金需求难以适时得到持续满足,在信贷宽松条件下长期依靠借新还旧和滚动贷款维持经营资金链正常运转的个人和公司客户可能面临资金断链的风险。部分资金链紧张的企业很可能铤而走险,利用银行漏洞获取资金。而一旦发生案件极易使公众对银行管理能力产生怀疑,动摇市场信心,引发声誉风险。

(二)中小企业面临的新困难。我国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后,中小企业将面临三方面的困难:一是供求矛盾加剧,中小企业获取贷款难度增加。总量规模收紧,信贷资金供求缺口扩大已成不争事实。值得关注的是,贷款规模收缩比例在大、中、小型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基于风险、收益、成本等方面考虑,银行往往采取“保大压小”的结构调整策略,使得中小企业获取贷款的难度增加。多数中小企业面临贷款难、资金保障压力大的同时,还面临招收员工难、原材料涨价、汇率波动大等困境,“大单、长单”的接收意愿下降,经营导向趋于短期化、投机化,将对制造、外贸等实体产业产生深远影响。二是融资成本上升,中小企业财务压力明显加大。信贷供求关系偏紧导致借贷利率走高,民间借贷利率进一步上升。银行短期贷款基准利率上升,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已呈常态化,个别贷款甚至上浮幅度更大。利率上浮的贷款品种主要集中于与中小企业高度关联的个人经营贷款、小企业贷款等品种,广大中小企业成为融资成本上升的“聚焦点”、“重灾区”,成为货币政策转向、贷款规模收紧形势下的主要“被调控对象”,与政策基调相违背。多数中小企业财务实力弱、盈利空间小,难以承受长期的高息成本,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和案件风险。三是融资压力传导,行业中游企业将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规模收紧下,行业上游企业基于市场优势地位,以延期付款方式,将财务成本转嫁至中游企业。处于行业下游的中小企业基于目前的融资困境,也通过原材料、配件等供销渠道向中游核心企业传导融资压力,致使行业中游企业面临上、下游企业的双重资金压力。

三、货币政策转变后基层银行应对策略

(一)把握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宏观政策取向。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宏观经济政策是建立在对我国基本国情准确判断后提出的,应当认真贯彻落实。一是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宏观政策取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经济、社会、文化、民生以及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都需要大量建设资金,在间接融资占绝对比例的融资格局下,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显得非常重要。面对地方政府难以抑制的发展冲动,以及全面完成节能减排、房地产调控、清理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和淘汰落后产能等任务,只有实施严格的信贷政策,才能规范信贷投向,优化信贷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于不符合国家政策支持方向、产能过剩的行业尽管其有信贷资金需求,银行要执行严格的信贷政策,在信贷上予以控制,积极主动配合国家宏观政策,严格控制“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二是坚持信贷政策和有效监管相结合。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宏观政策取向,是巧妙运用“看的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进行宏观调控的具体体现。几年来,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货币政策承担了太多职能,包括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整的职能。然而,由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通、市场主体不健全、政府管理经济目标考核不科学,尤其是缺乏像信贷政策这样一只比较严格的“看的见的手”的积极配合,常常出现一“松”就乱、一“紧”就死的局面。这说明严格的信贷政策和有效监管,是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真正的关键,否则,政策设想再美好,实施起来可能只会是徒劳,一定程度上信贷政策和有效监管的成效决定货币政策执行的成效。所以,要改变过去单向调控货币供求的方式,巧妙运用“看的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进行宏观调控,消除由于过紧或过松对经济产生的消极影响,确保2011年的银行信贷增长恢复到平常水平又不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

(二)为基层银行执行稳健货币政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政府部门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担保机制,建议各级政府按照中小企业上缴税收的一定比例计提专项资金,注入政策性担保公司,补充“临时还贷扶持基金”,形成以“担保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税收增加—担保增强”主线的循环互动机制。控制融资成本,在推进财政贴息制度基础上,建议人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上浮幅度作适当限制,防止宏观调控政策“误伤”中小企业。加强财政扶持,加大中小企业贷款利息收入的税收减免力度,强化差异化核销政策,进一步调动银行信贷支持的积极性。深化信用体系建设,整合中小企业在人行、工商、税务、司法机关的各类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加大违约成本,优化区域金融环境。二是加大监管推进力度。加强监管引领,促使银行及时转变思想理念,提高发展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考核力度,将中小企业贷款发展要求纳入监管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与监管评级、准入审批、检查频率等管理措施相挂钩,进一步增强监管激励效果;强化集中度风险监管,进一步加强大户贷款、集团授信监管,加大违规贷款、超限额贷款的处罚力度,纠正银行“垒大户、傍大款”的不当倾向;加强舆论引导,持续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帮助中小企业主增强信用意识,全面了解信贷政策,落实诚实申贷、用贷原则,为中小企业贷款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三是中小企业要强化“自主管理”能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中小企业贷款持续、快速、稳定发展需要银企双方共同努力。当前环境下,中小企业要围绕“提升自主管理能力”,着重做好两个层面的工作。一方面,要摆正经营发展理念。坚持长期稳健经营理念,加强融资风险管理,配合银行落实贷款新规,以实际行动体现企业方面的合规意识、诚信意识、合作意识,增强银行支持的信心。另一方面,要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优化产供销运营体系,规范财务核算制度,加强账户和资金往来管理,完善经营管理信息的披露机制,尽快扭转信息不对称的现状。严格做到三个“不”,即:不提供虚假报表蒙蔽银行,不利用关联交易套取贷款、不利用同名划转挪用资金,增强银企合作的基础。

(三)基层银行要尽快适应货币政策调整的要求。针对货币政策转向条件下基层银行经营活动的特点,各上级行和银行监管部门必须保持高度关注,帮助基层行尽可能平稳地适应货币政策调整的要求,在新的货币政策条件下平稳健康运行。一是增加商业银行内部规模调度的弹性。要在统一规模和资金调度的框架下,更多地运用经济资本占用考核等更具有弹性和灵活性的考核与调控手段,根据不同机构和地区经济及银行业务发展情况,总量从紧下,分层、分区系统内调控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和力度,防止银行系统内部规模管理“一刀切”给基层行资金运营管理和正常信贷业务活动带来严重不良影响。二是用好卖方市场下银行信贷结构优化的机遇。各级银行要抓住信贷额度阶段性趋紧的机遇,重点支持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重点满足符合产业和信贷政策导向、综合收益好、忠诚度高的客户的合理需求,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对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实行专项管理、单独控制,以权限下放、单列考核为重点,大胆尝试供应链融资、小额保证保险贷款等新型融资模式。会同有关政府部门打通存货、知识产权、特许经营权抵质押业务运行链条,加大担保方式创新力度为中小企业贷款平稳、较快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同时,对存在潜在风险和重点调控行业的存量客户,认真研究制定清收和退出计划,以此缓解增量计划不足的矛盾,加大平台贷款、集团客户和房地产贷款的管控力度,加大不良贷款清退力度,腾出资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用于补充小企业贷款规模。三是适时开拓新的利润增长渠道。信贷规模的严格控制对基层银行主要依靠利息收入的发展模式形成了较大的挑战。要维持近年来利润快速增长的势头,必须加快基层行的金融创新步伐,根据当地金融服务的实际需求推出更多的、新的金融产品,大力发展涵盖企业和个人的理财、基金、国内信用证、国际结算等资本占用较少,收益水平较高的中间业务,提高产品渗透度,用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代替单一的信贷支持,推进收入多元化,缓解宏观调控对银行盈利水平的冲击。

(四)执行稳健货币政策基层银行需防控声誉风险。稳健货币政策下使银行面临信贷规模下降和利润空间收缩的压力,不得不调整业务结构,寻求新的收入和资金来源。这一过程中,若营销宣传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充分、消费者利益保护不到位,极易引发声誉风险。为此,银行要适应货币政策调整的要求,加强声誉风险管理。一是完善声誉风险管控体系。银行要把加强声誉风险管理提高到战略高度,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统筹加以考虑,科学制定商业银行声誉的战略规划和行动方案。建立健全声誉管理机构,完善声誉风险管理机制与流程,适时、全面监测银行声誉状况,提升声誉风险管理水平。加强声誉风险文化建设,强化全员声誉风险意识,提升风险应对能力,营造声誉风险管理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市场纪律的自我约束。坚持诚信经营原则,进一步完善服务程序公示制度,诚实、正确介绍服务产品,审慎做出授信承诺和实施授信行为,出现确实无法实现服务承诺情况时,应给予满意、诚恳的答复,避免因盲目承诺难以兑现而产生的声誉风险。注重互利互惠、长远发展,合理简化服务程序,整合收费项目,减少短期行为,并充分履行对金融消费者的告知义务,充分尊重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完善客户关系管理,完善客户投诉处理工作机制,及时向利益受到损害的消费者提供便捷、快速的协商渠道,防止消费者极端行为,避免负面舆情。三是加强合规管理。以强化合规建设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有效识别、监测、评估、报告合规风险,从而提高合规管理和业务规范化水平,有效避免声誉风险。四是加大舆论引导力度。加强舆情监测,关注并及时引导正确的公众舆论。加强与各类新闻媒体的沟通,积极回应媒体,引导媒体客观公正地报道事件,避免误导公众。

参考文献1 胡晓炼,关于准确理解和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建议[J],当代金融家杂志2011.02

2 谷秀军,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着力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N],金融时报2011.02

第7篇:货币政策正常化范文

关键词:SVAR模型;货币政策;区域效应

中图分类号:F8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9)05-0051-04

一、引言

统一货币政策在货币区内的效果如何?以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是否有效上,而对货币区内不同区域是否会产生不同反应的研究,只是在近几年才开始盛行。蒙代尔(1961)首次提出了最优货币区理论。虽然这一理论为本世纪初欧洲货币联盟的成立提供了理论支持,但是蒙代尔指出,最优货币区是个动态的概念,最优货币区的范围既可以超越国界,又可以在一国国界内部。Garrison和Chang(1979)在分析了美联储货币政策对美国8个经济区的影响后发现,货币政策对不同地区的制造业收入影响差异较大,五大湖地区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最为明显,而洛基山地区最不明显。

我国是一个经济金融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是否存在?我国学者进行过有益的探讨。宋旺和钟正生(2006)从最优货币区的各项标准(即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标准、产品多样化标准、经济开放度标准以及通货膨胀率标准)出发,分析了我国离“最优货币区”标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而且实证检验了我国货币政策存在显著的区域效应。杨晓和杨开忠(2007)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对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的不同影响。其中,东部地区对货币政策最为敏感,中部、西部依次减弱。我国学者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存在性的研究大多建立在最优货币区理论上,但是,最优货币区理论明显地是建立在货币非中性、货币供给外生性的古典二分法的前提条件之下的,于是以这样的理论为基础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进行分析,就陷入了“经济结构差异”当中;而考察哪种地区经济结构能对货币量的变动作出及时、有效的反馈是没有意义的。基于以上原因可以看出,“最优货币区”理论本身有不可调和的缺陷,用这种理论为基础来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可能会得出不理想的结论(祝丹涛,2005)。

近年来,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存在性研究在货币政策研究领域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对于一个实施统一货币政策的国家或者区域来说,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是货币当局不想看到的,也是希望尽量避免的。因为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会使统一货币政策失效,达不到实施货币政策的目的;而且,货币政策区域效应还会使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不平衡,进一步拉大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本文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是建立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基础之上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认为,货币政策传导一般有利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汇率效应渠道和信用渠道等,我国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当前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信贷渠道,认为信贷规模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中间变量。所以,本文在分析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是否存在时,选择信贷规模作为货币供给量的代替变量。

本文利用衡量市场化程度高低的指数――各省(市区)的市场化指数,来衡量各省(市区)的经济发达程度。选用2001-2005年各省(市区)的市场化指数(樊刚、王小鲁和朱恒鹏,2006)的平均值作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市场化程度相似的省(市区)归为同一个区域,市场化指数越高,意味着该地区的经济越发达。根据聚类结果,本文把我国31个省(市区)依市场化程度的相似性分为三大区域:经济发达区域、经济次发达区域、经济不发达区域。聚类结果显示,除了个别省(市区)进行了调整之外,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次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依次对应了我国以经济带划分的东、中、西部地区。

二、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一)模型选用、变量确定和数据来源

Cooley和Leroy(1985)、Blanehard和Quah(1989)对VAR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了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即SVAR模型。由于该模型中任何变量都是内生的,不严格按照先验理论,也不事先设定内外生变量,一般可以直接用最小二乘法(OLS)进行估计,所以它仅需少数约束条件,而且它与标准VAR模型一样可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这两个工具,对宏观经济变动和政策调整的影响和传递效应进行数量分析。由此,SVAR模型在经济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Carlino和Defina(1998)的研究中,用SVAR模型对美国48个州1958-1992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会产生区域效应,而利率渠道是导致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原因而非信贷渠道。张晶(2006)采用具有优势的面板模型,利用SVAR模型对我国1978-2005年的货币政策在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上的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95%的置信度下,我国货币政策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对称性。在模型的选择上,本文也采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

本文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分析主要立足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到最终目标(物价、经济增长)这一过程,重点观察这一过程中不同区域的不同表现特征。货币供给量采用全部金融机构贷款DK来衡量,物价用CPI指数来衡量,经济增长用GDP来衡量。为了消除各变量的指数趋势,本文在研究中对各变量取自然对数。

本文利用1984-2006年各省(市区)的年度数据进行分析。1984-1999年数据主要来源于《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其他年份的数据来源于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年鉴》。对于有些缺失的数据,比如1984年至1995年重庆市的一些宏观数据,本文根据重庆与四川的关系来估算数据的大小。

(二)ADF检验

为了进一步提高评价的客观性,需要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判断各变量是否具有平稳性特征。经检验,DK、CPI、GDP的自然对数都是不平稳的(检验结果省略),其一阶差分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检验结果可知,各地区的DK、CPI、GDP的自然对数都是一阶平稳时间序列I(1)。所以本文用这三个变量的一阶差分(DLNDK,DLNCPI,DLNGDP)来建立模型。对三个宏观变量的自然对数求一阶差分。相当于求每个变量的增长率。

(三)脉冲响应曲线

为了检验三个地区对国家统一货币政策的响应是否有差异,本文用脉冲响应曲线来检验。三个区域的

脉冲响应曲线如图1-3所示。图1-3分别是各区域DLN(cPI)和DLN(GDP)对DLN(DK)的一个标准差结构性冲击的响应和累计响应图。

对冲击作用的滞后期,本文选取15年。从图l可以看出,给贷款变化率一个正的冲击,发达地区CPI变化率从第一期开始呈负响应,而后回归到正响应,在第二期达到最大的正响应,而后响应又呈下降趋势。从CPI变化率的累计响应图来看,虽然第一期到第七期累计响应波动不定,但到第七期之后,累计响应稳定,而且呈负响应。也就是说,贷款变化率波动一段时期之后,发达地区的物价呈下降趋势,而且趋于稳定,实现了货币政策的第一目标。从图1还可以看出发达地区GDP变化率对贷款变化率正冲击的响应情况。在第一期GDP变化率就呈正响应,到第三期达到最大的正响应,累计响应图可以看出在第四期达到累计响应最大,而后在第九期累计响应稳定,呈正向反应。也就是说,贷款的正向冲击使发达地区的GDP变化率呈正向反应,货币政策实现了其政策目标,即促进经济增长,而且其影响幅度也比较大。

图2显示的是次发达地区CPI和GDP变化率对贷款变化率受到一个正向冲击以后的反应情况。从响应和累计响应图可以看出,次发达地区CPI变化率在第一期呈负响应,而后在第二期达到最高的正响应,累计响应在第四期达到最大,在第九期累计响应达到了稳定状态,而且是趋向于零的状态。也就是说,在第九期之后,物价稳定的目标基本达到。GDP变化率的响应从第一期开始就呈正响应,到第四期达到最大响应值,累计响应在第六期达到最大,第八期达到稳定响应状态,而且是正向反应。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经济次发达地区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比较好,基本能在一段时期之后保持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

图3显示的是不发达地区CPI和GDP变化率对贷款变化率受到一个正向冲击以后的反应情况。从响应和累计响应图可以看出,不发达地区CPI变化率的响应在第一期呈负响应,而后在第三期达到最大响应,累计响应在第四期左右达到最大,在第九期达到稳定响应状态,但稳定响应是正响应。也就是说,物价不是稳定的,物价有上涨趋势。从GDP变化率的响应来看,从第一期开始一直是正响应,到第三期达到最大,累计响应在第八期达到稳定,呈正响应,实现了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目标,即实现了经济增长。

为了更好地比较三个地区之间对贷款变化率一个结构冲击产生的不同反应,本文列表2(包括响应最大时期、最大响应值、累计响应最大时期、最大累计响应、累计响应基本稳定期、累计响应稳定值等六项)来分析三个区域货币政策的不同效应。

表2可以进一步分析三大区域货币政策效应的差异。发达地区的响应最大期比其他两个地区都要快,累计响应最大时期要更早,累计响应基本稳定期也要更早;而不发达地区普遍反应要慢。这说明了发达地区对货币政策实施的反应要更快。从反应的强度来比较,CPI的反应在次发达地区表现得最理想,累计响应几乎稳定于零,其次是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这说明了各区域的物价稳定能力有比较大的差距。GDP的反应也是在次发达地区反应比其他地区要强,累计响应达到0.105651。这说明次发达地区的GDP增长率受货币政策的影响比较大。

通过脉冲响应分析以及从图1-3和表2一来看,我国货币政策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效应,各地区对货币政策的反应速度和强度都有较大的差别。

三、原因分析

我国实行的是统一货币政策,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比较明显。由于数据的缺乏,本文在选择实证变量时选取贷款量代替货币供给量,以及CPI和GDP指数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虽然这些变量所含的信息量比较有限,但在当前国内外研究背景下,也是具有可行性的。所以,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存在性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货币政策效应是中央银行、金融体系、企业和居民等多主体决策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主体的决策行为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影响,它们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动必然对货币政策效应产生重要影响。在“中央银行―金融体系一企业、居民”的传导机制中,金融体系连接着中央银行和企业、居民,处于枢纽地位,其行为和制度安排对货币政策能否顺利传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占主导地位。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和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现行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的作用尤其突出,而且我国金融体系的结构差异非常明显(周立,胡鞍钢,2002)。居民消费储蓄行为会对货币政策效应产生影响,已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认可。企业和居民一样,是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重要的微观主体,是各个渠道传导货币政策能否对经济总量起作用的最终结点,是转轨时期改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关键所在(石长洪,2005)。由于地域环境以及历史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原因,我国区域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广大中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及乡镇企业发展的迟缓,被认为是中西部落后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简言之,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三个主体,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这是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存在性的重要原因。

四、结论

第8篇:货币政策正常化范文

关键词: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制度;工具优化;策略制定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中国货币政策的工具优化及策略制定

收录日期:2012年5月27日

一、中国货币政策制度

货币政策制度是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基础,因此分析货币政策制度是探索宏观调控体系的发展方向和货币政策运用的起点。我国实行中央银行制度,但中国人民银行并非一开始就执行中央银行功能,而是随着经济形势逐渐完善起来的。1995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国人民银行法》,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才真正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是现代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中国人民银行除了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为中心的功能外,还有金融监管和技术服务两大功能,形成三大功能模块。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决策机构是行长办公会和货币政策委员会。行长办公会对货币政策进行讨论和表决,是政策决策的核心,而货币政策委员会是货币政策的咨询机构。

为适应和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建立了包括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金融机构体系,这为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提供了中介。

二、中国货币政策的工具优化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工具时,可以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存款准备金、基准利率、再贴现、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如何进行分工协调使用,这成为中央银行进行调控的前提和基础。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一旦获得储户存款,必须将一定数额的存款存入中央银行,以保证储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存款准备金制度在微观上有保证金融机构对存款者及时支付的能力,在宏观上有利于控制社会信用创造,因此存款准备金是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货币政策工具,也是社会信用创造的基础。此外,存款准备金制度不仅具有货币控制和铸币收入的作用,而且具有利率缓冲、流动性管理等作用。

再贴现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已经贴现的合格票据再次进行贴现的票据业务,票据到期,中央银行与贴现银行进行清算。因此,再贴现是票据的买卖行为,而非真正的票据贴现。与其他货币政策相比,再贴现不仅可以控制货币的供应量,而且具有选择性的信贷政策效果,引导信贷资金向关键领域、重点行业、地区倾斜,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优化升级。

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它通过向金融机构投入货币量,起到扩大金融机构贷款规模,增加货币总量的作用。在运用再贷款政策时,应处理好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关系。再贷款作为最终贷款人的调控手段,金融机构应尽可能通过市场渠道获得资金。

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公开买卖债券或外汇的行为,狭义概念仅指公开买卖债券的行为。公开市场操作中,债券交易的数量和方向完全由中央银行决定,中央银行可以规定债券回购的最低或最高利率,充分体现公开市场操作的主动性。中央银行按照货币政策的要求确定债券回购的数量和期限,体现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此外,公开市场操作滞后期较短,有较强的时效性。

政策性金融债是指政策性银行向金融部门定向发行以融通政策性资金的债券。政策性金融债不是货币政策工具,但它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政策性金融的资金融通,同时有利于金融机构的超额储备。

中央银行债券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具有固定面额和期限、到期由中央银行还本付息的记名式有价证券。发行中央银行债券可以调节货币供应量,作为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以中央银行债券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可以迅速、主动地实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但也会带来中央银行成本过高的问题。因此,中央银行票据可以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备份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存在多种形式,中央银行要根据本国的经济基础、经济制度、经济发展阶段和当前经济形势,选择适合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货币工具组合,以使得货币政策的目的得以实现。

三、中国货币政策策略制定

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介目标要求,有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调控与被调控之间存在间接的关系,其中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调控还有一系列技术问题。制定货币政策时要特别注意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注重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1、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资产价格的变化对货币供应有重要影响。一是资产的价格不断上扬使得货币的流动性增强,M0增长相对较快;二是储蓄机会成本加大,货币与资产之间产生替代效应,M2增长回落;三是资产价格的上扬使得资金需求大量从生产领域进入非生产领域,导致虚拟资本膨胀。

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都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均利于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实现,因此要切实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一方面财政政策的松紧要与货币政策的松紧一致,财政政策还要为货币政策的实施创造条件。如,国债的发行和财政预算要配合中央银行的间接调控机制。国债市场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重要联络点,在发行过债时要考虑公开市场操作,并使操作的市场达到一定容量;从国债的结构来看,不仅要发行长期国债吸收社会游资,同时要适应金融机构对流动性管理的要求,适当安排发行短期国债;国债的发行要考虑货币流通的基本规律,应尽可能安排在社会流动性较多,资金宽松的季节。

3、本币政策与外汇政策。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需要对内、对外政策的协调。我国连年贸易顺差,加上外商投资,每年有大量的外汇流入我国,人民银行为了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经济的健康运行,被迫购入外汇,被动地扩大了基础货币投放,造成了通货膨胀压力。为抑制通胀,人民银行就必须采取对冲措施,减少货币供应量,具体选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可以有公开市场操作、发行央票等。利用外资政策,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利用外国先进的技术和资源弥补国内资源、技术的不足,特别注重外资引进的结构。人民银行对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要有日常性和灵活性,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统一。

货币政策具有滞后性、乘数效应、波及效应和累计效应,因此中央银行应实行前瞻性的货币政策,建立全面、及时的金融统计制度,规范和完善货币市场环境,科学管理基础货币,灵活运用经常性操作的货币政策工具,以最终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弗里德曼.美国和英国的货币趋势[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

第9篇:货币政策正常化范文

关键词:稳健货币政策;“目标区”机制;相机抉择;货币中性;泰勒规则

中图分类号:F8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4-0009-04

2006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7年仍将实行稳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此看来,稳健货币政策依然是2007年我国货币政策的主基调,是确保新的一年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保证。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就稳健货币政策而言,是否应当建立其新的运行机制,需要用全新的视角来探讨。

一、关于稳健货币政策的规则选择

在现代宏观经济理论里,货币政策规则有三种:相机抉择、单一规则和积极规则。相机抉择指调控政策是依据不同情况和不同时间制定的,它并不试图提前去商讨未来的政策决策。政策实施和经济状况反向操作,经济过热,则紧缩货币,通过缩减信贷规模和提高利率水平,从而抑制过热的需求;反之,经济萧条,通货紧缩,则用扩张性货币政策,以刺激需求,单一规则是指调控政策不对经济变化做出反应,而是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有固定规则的政策来实施,如固定的货币增长率政策。积极规则是指对当前或预测的经济状况做出反应的政策,这种反应本身可能就是规则的一部分。后两种规则属于有规则政策。与无规则的相机抉择相反。单一规则与积极规则的区别是积极规则在有规则的前提下,对经济变化做出反应和调整。而单一规则不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整。以货币政策为例。单一规则意味着一个固定的货币增长率,如4%,即无论发生什么情况。货币供给都保持增长4%。积极规则是当失业率达到某个上限时,会在4%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比率。即在失业率是5%时,货币增长4%;失业率大于5%时。失业率每增加1%,货币供给增长率则增加2%;失业率小于5%时,每减少1%,货币供给增长率减少2%。这种积极的、反周期的货币政策,通过货币增长与失业率相联系而实施。

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普遍认为相机抉择是一种效率极低的政策规则,因此主要倾向是选择单一规则或积极规则。单一规则首先由弗里德曼提出,并为货币主义和新古典主义所推崇的宏观调控政策规则。他们认为,积极反周期的货币政策是无用的。货币当局应宣布一个稳定的货币供给增长率,以避免对价格膨胀和紧缩造成人为的扰动。与此相反,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正统凯恩斯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都认为,一个积极的、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有效率的,有助于实现经济总量的均衡。这种争论主要是针对经济的小扰动而言,实际上,面对重大经济冲击时各学派都主张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笔者认为,政策规则的选择对宏观调控决策者来讲是十分重要的。依据单一规则来进行宏观调控,主要是按照固定规则,如固定的货币增长率、平衡的预算收支等政策,而不是依经济变化来改变政策。其片面性在于宏观经济政策难以根据经济形势变化进行调整。与单一规则相反的是相机抉择,其强调了宏观调控政策是依据经济形势的变动而相应改变。它的片面性在于缺乏规则对政策工具的约束。笔者认为应选择积极规则作为宏观政策选择的指导原则。积极规则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对政策工具是有规则约束的。如预算收支平衡、货币供应增长率的约束;二是要根据经济变化做出反应和调整,这样的政策规则较为全面。而稳健货币政策正是积极规则的具体体现。

二、稳健货币政策的有效借鉴――美联储经验

在历史上,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素来就有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传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盯住利率”(盯住政府国库券利率)甚至是美联储唯一的货币政策目标。直至20世纪70年代货币主义兴起以及货币主义者沃尔克入主美联储以后,这种状况才得到改变。在货币主义者看来。如果货币需求在长期是稳定的,则长期货币增长率将确定一个长期的名义GDP的增长率。所以,设定一个长期的货币增长率并努力实现它,事实上就是在实现货币政策所设定的通货膨胀率目标,因而,货币政策应该实行一个确定的货币供应增长率的“单一规则”。在货币主义影响主导下的美联储看来,货币增长率就是一个有用的货币政策目标。在一定意义上。确定并实施一个并非主观臆定的“单一规则”,也就是在实现某种程度的“货币中性”。正是在这一货币理论的影响下,在其后的近10多年的时间里,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操作体系被美联储奉为圭臬并被世界各国纷纷效仿。

经过近10多年的实践之后,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在美国的货币政策实践中遇到了越来越大的挑战,其关键在于: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不密切了,这种状况逐步发展。以致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于1993年7月22日在参议院作证时出人意料地宣布:美联储决定放弃实行了十余年的以调控货币供应量来调控经济运行的货币政策规则,改以调整真实利率作为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1994年2月22日,格林斯潘在参议院作证时,又一次出人意料地宣称:联邦储备委员会将以“中性”的新货币政策来取代前几年的以刺激经济为目标的货币政策。根据他的解释,所谓“中性”的货币政策,就是使利率对经济既不起刺激作用也不起抑制作用。从而使经济以其自身的潜能在低通货膨胀下持久稳定地增长。基于这一原则,美联储将其作为确定和调整真实利率的主要依据转向了真实年经济增长率。

20世纪90年代美联储的改弦易辙,除了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在实践中的尴尬、格林斯潘对货币政策操作理论和操作框架的重新审视之外,货币政策理论上的一个新发展――“泰勒规则”(Taylor Rule)对于推动美联储货币政策操作理念的调整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泰勒通过对美国、英国以及加拿大等国的货币政策实绩的细致研究发现,在各种影响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率的因素中,真实利率是唯一能够与物价和经济增长保持长期稳定相关关系的变量。有鉴于此,他认为,调整真实利率,应当成为货币当局的主要操作方式。依据泰勒规则,联邦储备银行在货币政策操作中,事实上遵循着如下五条准则:

1.如果市场上的通货膨胀率偏离了美联储确定的目标区域,则变动真实利率。这意味着,当通货膨胀率发生变化时,美联储必须运用各种手段来变动联邦基金的名义利率,使得真实利率保持在2%左右的水平。根据泰勒实证研究的结果,通货膨胀率每变动1个百分点,要保证真实利率稳定。名义利率水平需要变动1.5个百分点。

2.当资源利用率发生变化时,则变动名义利率和

(或)真实利率来对付。但是,应当谨慎地区别三类变动并采取不同的操作模式:当资源利用率在提高,即经济活动处于扩张期时,利率应当平滑且有规则地逐步提高:当资源利用率低于其潜在水平时,利率应当随之下降;而当资源利用率趋于下降时,则应急剧地降低利率。

3.利率水平的确定应当以长期预测为基础。由于经济运行的指标并不完全准确,货币政策产生效力也存在着时滞,它的运作必须瞻前顾后,切忌根据即时的市场状况而贸然采取剧烈的行动。这就需要货币当局加强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和预测。其中,社会资源利用率是一个很有用的指标,因为资源在今日的利用情况将决定其未来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有鉴于此,美联储根据当前观察到的资源利用状况来调整利率,实际上正是一种“逆风向而动”的预先调整,只不过这里的“风向”并非当前的风向,而是一种根据实体经济部门运行所确定的长期的风向。

4.准确判断造成经济波动的根源及其可持续性,经济活动的波动是一种经常性状态。面对这种波动,重要的是要判明造成冲击的原因以及它的可持续性。在实践中,应当区别两类波动,一类是“可持续”的波动,例如总需求发生变化,它将使得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和资源利用能力长期地偏离其现在的均衡位置(可能形成一种新的均衡)。这种波动将同时提高产出水平和物价水平。对付这种波动,应当运用准则二。第二类波动由供给冲击造成。这时,可能会有非常严重的通货膨胀,同时还会导致需求缩减,就业下降,产出减少等。面对这种情况。货币政策的就业目标和物价目标将会出现矛盾。对付这种波动,尚无成规可循,然而,可以确定的是,货币政策“不要过度反应”。这是因为,从政策效果上说,货币政策不可能对解决当前的经济波动产生多大的作用,但将对今后(明年甚至后年)的经济运行产生较大的影响。

5.在通常情况下应当遵循规则行事,在意外情况下则应相机抉择。例如。应付诸如亚洲金融危机以及“9・11事件”等重大事件的冲击,就应当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措施。

三、我国建立稳健货币政策“目标区”机制的构想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到,美联储调整联邦基金目标利率,考虑的不仅是物价这样一个简单的指标,经济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就业以及供给冲击等,都是重要考虑因素。更重要的是,美联储对利率调整的幅度与方向的把握,就是要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真实利率,并且努力使联邦基金利率与实体经济中的真实利率大体相当,以使联邦基金利率的调整尽可能地保持“中性”。当然,在将中性引为货币政策准则的同时,美联储实施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也都在不断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可信性的要旨就在于: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的调整行为不应当对经济活动造成不确定性的影响。就此而论,透明度和可信性正是保证中性货币政策得以实施并发挥充分效力的制度条件,从而构成中性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认为,就我国具体情况而言,实行新的稳健货币政策运行机制,在精神上应当比较接近美国的中性货币政策。其精髓就是,“稳健”是更多针对货币政策实施的力度而言的,既不主动地刺激经济,也不主动地抑制经济,重点在一个“稳”字,目的是保持经济总量子稳运行。这对于在经济内生性增长保持较高增速的情况下是十分必要的。就运行机制而言,我国稳健货币政策目标应该以选择性的弹性区间值给出,而不是固定性的单一值(某一个点或某一条线)的形式,以便应对各种可能的复杂情形。当预测表明经济运行处于预定正常区间时,按照预先制定的正常货币供应政策行事:如果预测值低于其中之一。则按照预先设定的规则。实行适度松动的货币政策,让货币供应量进行扩张波动;如果预测值高于其中之一,则按照预先设定的规则。实行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让货币供应量进行收缩波动。这样既可以保持货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避免随意性政策造成不必要的代价,又赋予了货币政策一定的灵活性、应变性,避免了政策僵化可能造成的损失。也就是说,只要在这个弹性区间内进行货币政策运作,无论是适度扩张性政策还是适度紧缩性政策。都可以满足稳健货币政策的要求。我们把这种货币政策运行机制称为稳健货币政策的“目标区”机制。从调控手段来讲,实施稳健货币政策除了价格型的利率调控、数量型的货币供应量调控外,有时候还会偏重于信贷规模的控制。因此,央行的稳健货币政策应当是松紧结合,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来操作。

四、我国建立稳健货币政策面临的新挑战

1.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和冲击。在2006年,受贸易顺差急速增长和资本项目顺差增加的共同影响,我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日益严重,突出表现为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增长过快。国际收支大幅顺差的直接影响就是人民币市场汇率升势不减。升值预期增强。12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又突破7.81元关口,创下汇改以来的新高。同时,在离岸市场上,1年期美元对人民币不可交割远期合约也呈升势。人民币加速升值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较为显著,对进出口产业结构产生较大的冲击。一是部分进口产业将受惠;二是劳动密集型的出口产业将受到较大的冲击,而资源和政策将充分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倾斜,高技术含量的制造业如电子信息产品等将兴起。而向外投资(ODI)的步伐也会加速。

2.盲目投资形成产能过剩。2006年末的行业统计数据显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集中释放,这已经成为当前甚至将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和金融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更是央行货币政策调控需要考虑的重要的宏观经济因素。在最近的投资项目清理中,从发改委初步汇总各地上报的清理结果来看。产能过剩行业也是新开工项目违规问题比较突出的行业。其中,焦炭、煤炭、铁合金和水泥项目违规率高达35%-50%。

3.货币政策的影响力问题。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曾经被喻为我国中央银行的“两个轮子”。在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间接调控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的转轨时期。有效的金融监管对于货币政策有效贯彻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不过。分设银监会以后,独立于金融监管的货币政策还能不能有效传导,走进“独轮车”时代的货币政策会不会因为“交易成本”增大而削减调控影响力,关键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调控手段、科学制定货币政策的水平以及中央银行与银监会等多部门相互间有机协调配合机制的建立完善和实际运行效力。

4.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对货币政策内外平衡的压力。我国外汇储备大量增加是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也是近年我国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之一,它体现了我国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显示了国内外对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信心,增强了我国金融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在现行结售汇制条件下。外汇储备大量增加也影响了人民银行对基础货币的灵活主动调控能力,降低了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弹性。2003年以来,美联储放任美元贬值,日本央行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国、欧盟

和俄罗斯等许多国家持续下调利率,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发展,越来越成为世界“加工厂”和“资金安全港”,银行间外汇市场供大于求明显。并可能继续发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跨国公司巨额资金加强全球流动。或明或暗冲击着国内的货币流通,有可能造成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效果不稳定。随着我国资本项目下外汇管制的逐步放松,开放经济下的“三元冲突”问题将可能趋向突出。

五、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我国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应具备的新理念

1.更多地注重加强多方协调的理念。多年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主体和经济部门的多元化协调发展正在成为重要特征。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客观上要求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要从经济全局出发,强化“一般均衡”理念。加强政策协调。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调整,将国务院分管金融的副秘书长、银监会主席和银行业协会会长作为新委员,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

2.更多地注重市场的理念,“市场能够决定的由市场自己决定”。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强化货币市场的融资功能,发行中央银行票据收回市场流动性而不搞“特种存款”,着力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和支付体系建设,加强货币政策信息公开透明度,及时传递市场信号等体现的都是这种市场化的调控理念。

3.更多地注重全球化的理念,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与国际市场关联程度正在不断增强,经济日益为世界所关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也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到国内金融运行上来,这就要求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操作应该更具有全球视野,需要密切跟踪国际金融市场变化和其它国家货币政策走向,加强国际协调。

4.货币政策与时俱进的理念。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操作上应是“积极推进”和“循序渐近”并重,以实现“与时俱进”,这是与我国金融发展趋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相适应的,它保持了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在发展中及时开拓创新,面向现实、面向市场、面向全球化,进一步推进提升这种“协调、市场和全球化”的理念,必将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金融的市场化发展和运行效率。

六、运用新理念推出稳健货币政策的对策建议

1.密切关注国外经济金融运行新变化。进一步拓展稳健货币政策的新机制,采取市场化的调控方式,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注意防止行政调控惯性回归。进一步加大对信贷资金长期化现象的关注和解决力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手段影响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负债的期限结构。使之趋于合理化。

2.关注流动性过剩问题。可以说流动性过剩继2006年之后仍将是央行面对的主要问题。央行可以继续灵活运用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以及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防止流动性过剩问题进一步扩大;另外,可以运用窗口指导业务等手段引导信贷均衡增长、优化信贷结构。

3.完善金融机构存、贷款定价机制、提高定价水平,设计合理的浮动区间,引导和促使各期限利率向市场靠拢,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强资金市场化调剂,并不断提高依靠公开市场操作实现货币政策内外平衡的主动性。

4.大力发展金融衍生产品。推动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远期、金融期权、期货产品发展,有效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和市场避险方式,更好地支持经济金融在改革规范中持续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