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下室施工方案范文

地下室施工方案精选(九篇)

地下室施工方案

第1篇:地下室施工方案范文

[摘要]本文主要总结了地下室结构中防水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鉴别方法,并分别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案,实践证明这些方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并希望通过对这类问题的介绍来达到引以为戒,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关键字] 地下室, 防水 ,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761.1+1文献标识码:A 文文章编号: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summarizes the basement structur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mmon problem of waterproof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were given th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scheme, practice proves the method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and hope that through to this kind of problem is introduced to achieve aware of the incident, the purpose of the nip in the bud.

[key] the basement, waterproof, processing method

1、引言

随着目前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近几年内大量的工程投入开工和使用,这不仅给广大的施工技术人员得以发挥和学习的广阔空间,也同时也暴露了在施工过程中的许多问题。尤其是地下室防水问题,更为突出。由于地下室外墙在施工完成后被深埋于地下,如果防水破坏,不仅会影响正常的使用功能,而且最重要的是维修相比地上部分要困难的多,且费用极高。

基于其问题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本文认真搜集并整理了地下室结构防水施工中的各种常见问题,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2、混凝土结构破坏产生的防水破坏

2.1产生原因

由于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振捣不实,材料离析等原因,导致混凝土出现例如蜂窝麻面、松散无浆等现象也屡见不鲜;同时由于养护不当等原因造成的混凝土开裂也时有发生,这种情况下很难保证混凝土结构的防水效果。

2.2 主要特征及处理方案

2.2.1蜂窝麻面

特征:通常情况下,由于振捣不实导致的防水破坏会表现为:砼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有许多小凹坑,但一般无露筋;砂浆少,石子多,在石子间形成蜂窝状空腔,空腔内无混凝土。

治理:对于蜂窝麻面现象,首先应查明漏水部位,然后再进行修补。可采用促凝灰浆、氰凝灌浆、集水井等方法堵漏,蜂窝麻面不严重的可以采用水泥砂浆抹面法;蜂窝麻面较严重部位可采用水泥砂浆捻实法;蜂窝、孔洞很严重的,可采用水泥压浆和砼浇筑方法。

2.2.2混凝土开裂

特征:对于混凝土开裂引起的破坏主要表现为:砼表面有不规则的收缩裂缝,且一般都贯通于该构件,沿缝隙渗漏水。

治理:对于混凝土开裂现象,可采用促凝胶或氰凝灌浆堵漏;对不渗漏的裂缝,可以用灰浆或水泥压浆法处理;对于结构出现的环形裂缝,可采用埋入式橡胶止水带、后埋式止水带、黏贴式氯丁胶片及涂刷式氯丁胶片等方法。

3、防水面层破坏引起的防水破坏

3.1主要分类

防水面层破坏主要包括水泥砂浆防水层表面起砂、水泥砂浆防水层局部阴湿与渗漏、水泥砂浆防水层空鼓裂缝、卷材防水层空鼓等。

3.2主要特征与处理方案

3.2.1表面起砂

特征:通长当防水砂浆用手擦拭时,可擦掉粉末或颗粒,显露出砂子颗粒,即为起砂现象。

治理:如果不影响使用可以不做处理,否则,用钢丝刷刷毛或用剁斧剁毛,清洗干净后,重新抹一遍素浆和水泥砂浆层,压光并加强浇水养护。

3.2.2防水层局部阴湿

特征:当防水层上有一块块潮湿痕迹,在通风不良、水分蒸发缓慢的情况下,阴湿面积会徐徐扩展,或形成渗漏,地下水从某一漏水点以不同渗水量自墙上留下或由地上冒出。

治理:可把渗漏部位擦干,立即均匀撒上一层干水泥粉,表面出现的湿点为漏水点,然后采用快凝砂浆或胶浆堵漏。

3.2.3防水卷材空鼓

卷材空鼓时用敲击检查时会出现空鼓声,对于空鼓部位,应剪开重新分层粘贴。

3.2.4防水砂浆空鼓、开裂

特征:防水砂浆空鼓开裂时,一般防水层会和基层脱离,甚至隆起,表面出现交叉裂缝,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裂缝处有不同程度的渗漏。

治理:对于无渗漏水的空鼓裂缝,必须全部剔除,其边缘剔成斜坡,清洗干净后再按各层次重新修补平整; 有渗漏水的空鼓裂缝,先剔除后找出漏水点,并将该此剔成凹槽,清洗干净。再用直接堵塞法或下管引水法堵塞。砖砌基层则应用下管引水法堵漏,并重新抹上防水层; 对于未空鼓、不漏水的防水层收缩裂缝,可沿裂缝剔成八字形边坡沟槽,按防水层作法补平。对于渗漏水的裂缝,先堵漏,经查无漏水后按防水层作法分层补平; 对于结构开裂的防水层裂缝,应先进行结构补强,征得设计同意,可采用水泥压浆法处理,再抹防水层。

4、施工缝引起的防水问题

4.1产生原因

由于混凝土结构的地下室外墙及基础底板混凝土量较大,不可能在同一时刻浇筑完成,一般工程中,均分区域浇筑,在交接部位形成一道施工缝;还有设备管道穿越混凝土构件时,往往在构件内预留套管等,由于施工的振捣或者其它外在原因,在套管与混凝土之间结合并不完全紧密,也会造成部分缝隙存在。以上情况属于人为原因在混凝土材料中造成的“人工缝”,这些缝隙的处理是否合格,同样会影响到防水结构的有效性。

4.2 主要特征及处理方案

4.2.1施工缝渗漏

特征:一般来讲,在混凝土施工缝处,如果防水效果不好,通常会表现为:施工缝处砼松散,骨料集中,接槎明显,渗水沿缝隙长度方向。

治理:对施工缝处渗水,可根据渗漏情况和水压力大小,采用促凝胶或氰凝灌浆堵漏,不渗漏的施工缝沿缝剔成八字形凹槽,剔除松散石子,用水泥浆打底,抹1:2.5水泥砂浆找平压实。

4.2.2预埋件处渗漏

特征:预埋构件或者管道穿越部位渗水一般表现为预埋件(管道)周边阴湿或有不同程度的渗漏,热力管道周边还往往表现为周边防水层隆起或酥浆。

治理:对预埋件或预埋管道处渗水,如不太严重,可先将周边剔成环形裂缝,后用采用促凝胶或氰凝灌浆堵漏;如果渗漏严重,需将预埋件拆除,制成预制块,表面抹好防水层,并剔凿出凹槽供埋设预制块用,埋设前在凹槽内先嵌入快凝砂浆,再迅速埋入预制块,待快凝砂浆具有一定强度后,周边用胶浆堵塞,并用素浆嵌实,然后分层抹防水层补平;如果埋件密集,可用水泥压浆法灌入快凝水泥浆,待凝固后,漏水量明显下降时,再按剔缝后用促凝胶或氰凝灌浆堵漏处理。

5、结语

对于以上几类常见的问题解决方案,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和有效的,技术人员可以参考使用。本文主要目的是想通过以上问题的介绍,让施工技术人员对地下室防水问题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也更期望对防水问题引以注意和重视。不仅仅是为了怎么指导大家去解决出现的问题,更想通过对这些问题的了解和认识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这将很大程度的减少竣工后的维修工作和节省开支,对于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功能起到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s):

[1]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第2篇:地下室施工方案范文

关键词:地下室;深基坑;支护方案;施工

一、工程概述

该工程位于某市新城中心地下室,基坑开挖面积12660m2左右,支护结构延长米约452m;基坑周边自然地坪绝对标高为2.400m,基坑周圈开挖深度为11.4~13.1m。邻周环境:东侧:基坑边有一条16m宽的规划道路,现作为临近几个工地的主要施工道路,将来很可能作为本工程的主要施工道路,因此车辆荷载非常大。北侧:有一条20m宽的规划道路,道路对面为某单位大楼基坑,地下室施工期间,南侧将作为材料制作场地和某单位大楼的主要的施工堆场和行车通道。西侧:有一条20m宽的规划道路,地下室施工期间西侧作为一些材料堆场。南侧:场地非常开阔,全部临时施工用房位于南侧,距离基坑边较远,南侧同时也用作材料周转场地。

二、深基坑支护方案的优化与施工

(一)平面支撑体系

根据本基坑的特点、实际施工条件及以往工程经验,经过多个方案的选择和比较,最后决定选用以下支护体系:

基坑采用排桩+三道钢筋混凝土水平内支撑的支护结构形式:支护桩采用ø700~ø800的钻孔灌注桩,支撑体系提供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采用两个半圆+三肢对撑的结构形式;该结构形式具有刚度好,变形小,无支撑挖土作业面大,同时方便地下室按后浇带分区施工,充分考虑了地下室由西向东分区施工,四个角和对撑均可以独立拆除,极大地方便了地下室地作业,缩短工期。

方案二:采用多道角撑的形式布置;该支护结构形式具有安全可靠变形小、挖土施工相对比较方便及施工经验丰富等优点,为本地区经典的地下室基坑支护形式,并在设计院设计的多个类似基坑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

(二)竖向支护体系(三道支撑)

未采用两道支撑的原因:由于地下一层楼板标高较低,若采用两道支撑,则换撑时存在较大问题:如果一道支撑标高位于一层楼板以上,则二道支撑拆除时一道支撑与地下室底板间高度达到8m多,变形将会很大;如果一道支撑标高位于一层楼板以下,则一道支撑拆除时支护结构上部悬臂过大,变形也会很大。

一道围梁面标高设置在自然地坪以下0.5m处(为了与某单位大楼支撑体系的连接,并确保二者南北向的平衡,二个基坑的支撑面标高基本统一),二道围梁及支撑面标高降到自然地坪以下4.9m处,三道围梁及支撑面标高降到自然地坪以下9.35m处,这样做改善了桩身内力分布,减少了桩身变形,同时保证两道支撑之间净间距在3.7m以上,保证施工车辆和挖机可以在支撑间(主支撑适当加高)行走作业,为基坑施工提供尽可能充足的空间。

支护桩均穿越淤泥质土进入土性相对较好的粘土或粉质粘土层,以防止踢脚,减少变形。

为了保证支护桩竖向承载力满足施工期间荷载(三道支撑自重、暴露段围护桩自重、桩侧负摩阻以及施工车辆等)要求,避免由于支护桩竖向承载力不够,支撑体系产生较大的差异沉降,出现支护结构失稳的问题,支护桩采用长短桩间隔布置的形式。

支护桩桩外侧设置大功率水泥搅拌桩,以防止桩间水土流失,从而减少坑外土体的变形;同时拉大桩净间距至200以减少了钻孔桩的数量,节省了造价。

考虑到基坑北侧临近同期施工的交通委大楼三层地下室基坑,基坑南北向存在很严重的土压力不平衡问题,在基坑的北侧设置格栅式水泥搅拌桩进行主动区加固,以改良北侧主动区土性,增加抵抗北侧不平衡抗力,同时北侧围护结构与交通委大楼围护结构通过连梁和板连接,北侧围护桩在计算桩径基础上放大一级设计,确保该侧围护结构的整体刚度。尽可能利用工程桩作为立柱桩,并减小计算深度。

(三)基坑土方开挖

基坑开挖施工是整个地下工程施工的关键工序,土方开挖应注意以下几点:支护桩施工完成后,施作压顶梁、竖向钢格构支撑和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当支撑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进行土方的开挖。挖地槽至二道环梁及支撑底标高,设二道环梁及支撑,当二道支撑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进行土方的开挖。重复完成至第三道支撑。土方开挖严格按设计工况分层分区进行,并且要对称开挖,竖向分层的厚度根据基坑深度不同而不同,每层中又分几个开挖亚层,每次开挖亚层的厚度不能超过1.0m。挖土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底板底以下土体必须用人工开挖。机械挖土至设计标高后,立即进行人工修土和设垫层,并必须在12h内完成。用机械挖土时必须注意,挖土深度严禁超过设计标高,避免扰动开挖面以下的坑内土体原状结构,不得损坏工程桩、支护桩、立柱及支撑。基坑内挖出的土方及时外运,基坑四周卸土范围内不得堆载,否则会使支护结构变形过大,危及基坑安全。

三、施工监测

(一)监测点埋设

基坑土体开挖施工期间加强对基坑支护结构、周围建筑物、工程桩、邻近道路及管线的观测,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通知有关单位,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确保基坑内外的安全。

(1)深层土移观测。在基坑支护结构较薄弱和较重要部位,设置10个深层土移观测孔。测斜管埋深28~37m左右,并在土体开挖前10d埋设完成。

(2)支撑轴力监测。在支撑关键部位、轴力较大或内力集中部位设置钢筋应力计进行轴力监测,以掌握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撑轴力的变化。

(3)水平位移观测。在水平围梁、工程桩上设点进行水平位移观测,随时掌握监测对象的水平变位情况。其中在围梁上约每隔15m布置一个观测点;其余观测点位置根据实际情况另定。

(4)沉降观测。在立柱、支撑节点、围梁顶、基坑内外土体设点进行沉降观测,以掌握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撑体系竖向变位、基坑内土体隆起、基坑外土体沉陷等情况。

(5)周边环境监测。设点对周边道路沉降及变形进行监测。监测点的数量和位置监测单位可根据周边环境的特点和自身经验进行确定。

(6)地下水位的监测。设孔来加强对基坑北侧的地下水位监测。

(7)桩身应力测试。选取两根长桩进行桩身应力测试,通过对桩身应力变化的全程监控,可以更好地指导施工。钢筋计的数量和位置监测单位可结合自身的经验进行确定。

(二)监测结果分析

深层土移观测。在基坑支护结构外侧四周埋置13根测斜管,埋深约为30m;观测孔必须在土体开挖前15d埋设。

监测情况:水平位移拆撑前最大45mm,拆撑后最大增加15mm。表明基坑的围护结构及支护系统施工较为成功,在基坑开挖时各监测项目实测值都在预测警戒值范围以内。

四、结语

(1)由于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了监测,及时获得有关数据,对整个施工进行了合理的安排,对挖土速度进行有效控制,使得整个施工过程得以顺利进行。

(2)采用水平拱圈加对撑的支护体系,最大化地减小了基坑覆盖面积,便于施工。而且环形结构充分利用了混凝土的高受压性能,使得工程的造价更趋经济。

(3)埋设检测项目完整,检测的数据均在设计控制范围,信息应用及时,应急措施及时正确。

(4)应急预案须考虑充分,出现问题第一时间及时处理,把对邻周环境影响降至最小。

参考文献:

[1]王文灿、仲晓梅、詹学智:软土地区深基坑逆作法施工下立柱的竖向位移分析,建筑结构,2010(3)

第3篇:地下室施工方案范文

【关键字】地下室;施工;技术

1、工程概况

某高层办公楼工程的地下室底板防水做法采取素土面夯实,面做100厚C15混凝土垫层,再用1:2.5防水水泥砂浆找平20厚,刷基层处理剂一遍,面做1.8厚三元乙丙防水卷材,卷材面做低档卷材隔离层,50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其中本工程的结构砼抗渗等级采用不小于P6的抗渗砼。

2、承台、地梁施工技术

根据轴线放出承台、地梁边线,用小型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挖承台、地梁土方,用人力推车将土方集中到基坑底边集中堆放,用小型反铲式挖掘机开挖大承台和电梯井的土方,并将土方转运到基坑面装车外运。土方开挖完成后,浇筑承台、地梁混凝土垫层。在承台、地梁、底板等位置用水泥砂浆砌筑砖模,砖模内批水泥砂浆,砌块按设计或监理要求选用。

砖模批荡完毕后,人工回填并夯实砖模侧土方。然后浇筑底板混凝土垫层,地下室外侧砖模按图纸砌2m高120厚砖模,内侧承台砖模砌120厚砖模,砖模砌法详见下图:

集水井和大承台以及深度超过1m的位置采用放坡进行支护,如地质条件较差的时候则采用放坡+抹水泥砂浆的支护形式。砖模砌筑18墙。当承台长度大于10m时,为了保证砖模的稳定性每隔2.5m设置一道砖肋。

本工程的电梯井位的承台比较深,因此在砼浇筑时分开两次浇筑,第一次砼浇筑到电梯井承台面返上200cm处,第二次砼和底板砼一起浇筑(见下图),为了保证砼的防水,两次砼浇筑的接口位置,设置一道止水钢板。

3、底板施工技术

底板的混凝土垫层浇筑完成之后,进行地下室防水及保护层施工,然后进行底板钢筋绑扎。承台、地梁和底板钢筋在现场加工成型后,用塔吊放下基坑绑扎安装。钢筋要有出厂合格证和产品检测报告,每批还要按要求进行见证取样试验,经试验合格后使用。底层钢筋与面层钢筋之间设支撑筋,以保持钢网平整度。墙柱钢筋与底板筋焊牢。钢筋经监理公司、设计院、业主代表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底板混凝土。浇筑底板混凝土前在底板面每3×3m设置一道标志筋,以控制厚度和保证平整度。本工程混凝土输送采用砼泵进行,混凝土浇筑顺序:酒店(A1)的1段、2段由南向北浇筑成型,3和4段以及写字楼5段6段由东向西浇筑成型。

混凝土浇筑使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插入点间距不大于30cm。混凝土浇筑速度要连续保持均匀,加强振捣,提高混凝土密实度。混凝土接近初凝时宜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再用人工磨压抹平。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用湿润麻袋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

4、模板施工技术

柱子模板均采用18厚夹板制作,当柱单边边长大于600mm,为防爆板,竖向用80×80木枋贴紧模板,横向用钢管压实,并用穿墙螺栓收紧的方法,夹紧牢固,竖枋80×80间距300,钢管间距500 (柱下1/3处加密到@300mm),每边截面设φ12穿墙螺栓拉固,间距为@500mm。柱与梁接头处的开口位模板必须做至楼板模板的底面,接头处支模平面不变形。在施工缝面位置开100×100mm生口模板;柱模板底脚应留≥200×200mm生口模板;以便清理柱内杂物。

当地下室柱的高度大于2m时,应采用串筒进行浇筑。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0mm左右。

外壁墙模板采用18mm夹板,为防止模板爆板,用80×80mm木枋贴紧模板,及用Φ48钢管压实加穿墙螺杆(加止水片)收紧的方法。

砼内墙模板采用18mm夹板,其支模见下图示意。

地下室电梯井采用18mm夹板,其支模示意图:

核心筒内模板采用支撑对顶,外模板采用斜撑,并用对拉螺栓将内外模板连结。

核心筒模板示意图

5、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本工程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主要考虑混凝土泵作运输布料,布料时应根据浇筑的混凝土量大小、施工浇筑速度,与作业工人协调。混凝土采用针式和平板振荡器振捣密实,并且需要连续施工。楼面浇筑顺序为原则上由远至近施工。柱的混凝土浇筑要到楼面模板安装完成后,以楼面模板作操作平台,用混凝土泵输送至浇筑点。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先自检,一切具备后,向监理公司申请浇捣令,批准后方可捣制。

柱施工缝设在梁底或板底。柱混凝土浇筑时必须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能超过500。振捣注意均匀密实不漏振。浇筑楼面混凝土前在楼面每3×3m设置一道标志,以控制楼面混凝土厚度和保证浇筑面的平整度。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配合比、塌落度立方量等要求用牌悬挂在现场。浇筑混凝土时,应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不发生离析现象。加强混凝土淋水养护,淋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度,并指派专人负责。在浇筑地点按规定留混凝土试块,并按28d标准养护混凝土试块以及同条件养护试块。

混凝土浇筑时,必须确保混凝土不漏振,振捣密实。按规定要求,每次振动移动距离不大于30-40cm,振动器每次插入下层5cm。做到“快插慢拔”,保证振捣时间。在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时才完成振动工作,不准将振动器贴压模板及钢筋上振动。避免在恶劣条件下浇筑混凝土,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升温,防止混凝土裂缝隙。浇筑混凝土前掌握天气情况,避免在不适合的天气下浇筑混凝土。防止混凝土漏浆。在浇混凝土前填实所有预埋管件的缝隙,并由技术人员认真检查。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如由于不可预见因素形成了施工冷缝时,在第二次接浇筑混凝土前,将混凝土面打毛,并冲洗干净。在浇混凝土前,先在施工缝隙上刷两道水泥浆,再浇混凝土并加强施工缝处的振捣。防止浇混凝土时模板预埋件走位变形。在浇筑混凝土前,施工员、质安员对所有支模的紧固件进行检查,预埋件加固情况进行检查。浇筑混凝土时,派有经验的值班人员检查模板、拉条、支撑情况,并根据混凝土浇筑高度、速度随时收紧松动的螺栓、支撑等。防止出现表面裂缝。在楼面混凝土浇筑振捣后,即进行第一次抹平,在终凝前,混凝土表面收水后进行第二次压光抹平,可防止表面裂缝。柱混凝土养护时,拆模板前淋水养护,拆模板后挂塑料布,防止养护水分散失,并定时淋水。楼面砼养护要盖湿麻包袋,淋水养护。

6、结语

在地下室施工中,承台和地梁施工,底板施工,模板施工和混凝土浇筑施工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施工人员应该充分掌握相关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洪华俊,朱惠敏. 探讨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18):21~22.

第4篇:地下室施工方案范文

【关键词】基坑围护;SMW工法;支撑;工程造价

近年来,在上海地区进行地下室深基础施工的方案已相当成熟,无论是在市中心建筑群密集区域还是在地域相对开阔的开发区,但深基础施工因其需考虑的影响因素多而加大了施工难度,如地质土体状况、地形地貌、周边环境、地下室大小、地下室深度等影响因素,所以深基础设计施工一直是工程建设中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以诺华生物医药研发园一期地下室工程为例,探讨整体超大型地下室深基础先期开发的地下室施工围护方案。

1 工程概述

诺华生物医药研究有限公司在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计划投资项目占地约8.3万平方米, 地块位于川杨河南侧,规划中的金科路西侧,纬三路北侧,科苑路东侧,承建研发大楼及相应配套的大型会堂、餐饮中心、能源中心,设计理念采用国际先进科技、领先的绿色环保材料、低碳院落式建筑群布局、新能源的利用开发及美国LEED领先级的环保标准,整个园区分二期开发,目前开发的项目是一期工程中的先期地下室工程,地下室面积4000平方米,整个园区建成后将形成一个超大的连通型的地下室,总地下室面积近70000平方米。

该一期C12栋建筑地下室工程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设计,因考虑总体布局和功能的变化,先后经历了三次施工图的设计,经过了三次施工招标和合同谈判,因而施工围护方案也经历了三次设计和评审,委托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围护方案,分别提供了二套方案,我项目管理公司及施工单位综合考虑了施工的安全可靠、工期要求和工程造价的合理性,经过了反复认证比选后,确定了SMW工法基坑围护方案为最佳选择。以下选用最后一次施工图的地下室设计方案为例。

2 地下室设计及围护方案

2.1 基坑工程概况

2.1.1 本先期地下室为整个工程地下室的一部分,周边均为拟建地下室,深度相同

2.1.2 本工程没有中楼板,顶板标高-2.600。顶板以上回填土至±0.00标高。

2.1.3 基坑规模: 基坑总面积4000m2,基坑周长约257m。

2.1.4 基坑挖深:本次设计中统一取场地自然地面绝对标高为+3.70m,±0.00=6.500,故场地自然地面相对标高-2.800。场地较高区域开挖前需平整场地至设计标高。

2.1.5 本地下室结构底板标高为-9.100。因底板设有边梁(边承台),故挖深按边梁(边承台)底计算。边梁(边承台)高度不一,设计统一按不利情况即承台1.4m考虑,则坑底标高-10.600,则基坑挖深为7.8m,局部承台较薄,挖深为7.0m。

2.1.6 拟建场地位于川杨河以南,金科路以西,本次围护范围位于大面积场地内部,周边距离红线的范围均大于88.0m。场地开阔。本基坑场地开阔,周边环境保护要求相对较低,可充分利用场地优势,降低工程造价。

2.2 工程地质概要

2.2.1 依据浙江省工程勘察院上海分院提供的《诺华(中国)上海研发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2.2 地基土特征:拟建场地位于浦东新区,属长江三角洲入海口东南前缘的滨海平原。拟建场地现为空地,场地地势较为平坦、地貌形态单一。

2.2.3 水文地质:

(1)浅部土层分布有潜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地表径流,勘察期间量测的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0.3~1.98m,设计计算按上常年平均地下水位0.5m考虑。

(2)根据现场所取水样的水质分析结合规范中有关条款可判定,本场地浅部地下水、土对混凝土无腐蚀作用。

(3)微承压水对本工程基坑开挖基本无影响。

(4)场地内有暗浜分布,建议正式施工前应摸清暗浜的具体情况,必要时予以挖除、清理并用好土回填,以确保围护体成桩质量及施工的正常进行,以免中途停工延误工期。

(5)场地第③夹层砂质粉土淤泥质粉质粘土互层,该层土渗透性较强,对基坑的止水要求较高。

(6)场地第④层淤泥质粘土土性较差且土层较厚,对基坑的各项稳定性指标不利。

(7)场地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详见下表:

2.3 施工围护方案设计

按照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本工程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

2.3.1 总体方案选型

(1)围护体选型

①技术方案可行性比选

根据目前国内在基坑工程方面的设计施工经验和科研技术水平,本基坑围护桩可考虑采用SMW工法、钻孔灌注桩排桩+止水帷幕的围护形式。

A.SMW工法:即在水泥搅拌桩之中插入H型钢,构成复合挡土、止水的加劲复合围护体,该施工工艺是采用水泥土作为固化剂与地基土进行系统的强制性搅拌,并插入型钢,固化后形成桩柱列式的地下连续墙体,充分利用了水泥土深层搅拌桩抗渗性好及型钢刚度大的特点,通过二者的复合作用,形成基坑挡土防水侧向支护结构 [1]。其优点如下:①受力性能较好,土移较小;②同时具有承力和防渗两种功能,搅拌桩采用全断面搭接,止水可靠;③由于型钢可回收重复使用,造价低;④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占用场地小,施工简单,施工过程对周边建筑物及地下管线影响小,对环境污染小,无废弃泥浆,具有较好的环保功能。但SMW工法方案的工程造价受工期影响较大,如地下室施工在四个月内完成,则其经济性很明显。若超出四个月后,型钢以约6~8元/吨/天增收租费。

图1SMW工法围护体示意图

B. 钻孔灌注桩结合三轴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钻孔灌注桩优点如下:①钻孔灌注桩受力性能可靠、工艺成熟,且桩径可根据挖深灵活调整,土移较小;②造价不受施工工期的影响,尤其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基坑;③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小。止水帷幕根据工程特点及基坑开挖深度,以及经济性等综合因素,可选择双轴水泥搅拌桩、三轴水泥搅拌桩、高压旋喷桩。

图2 钻孔灌注桩结合止水帷幕围护体示意图

②经济指标工程造价比选

既于已设计的二种围护支撑方案,我们进行了工程量的计量和造价计算量化分析,单价按当期2008年上半年的材料人工市场计价,以下为方案比较表,包括了支撑系统,围护及支撑的具体设计尺寸见以下3-2 节的描述,或可参考所附平剖面图。

围护及支撑工程造价比较表

方案一 SMW 工法水泥搅拌桩 方案二钻孔灌注桩+水泥搅拌桩

以上比较表和柱形图显示,方案一SMW工法水泥搅拌桩围护造价明显低于方案二, 节约费用约130万元(前提条件是钢构租期在4 个月内,若超过4个月节省费用将减少),支撑系统因二方案相同故造价也相同,所以方案一是较经济的基坑围护支撑方案。

C.比选结论

以上两种基坑围护形式各有优缺点,但通过从技术方案和经济合理性二方面的比选,并综合考虑本工程地下室的施工工期,周边环境,地基土质状况,采用SMW工法较经济,同时可保证基坑安全。另外更值得选用方案一SMW工法的理由是因为本工程的地下室是先期开发的地下室,非完全独立地下室,底板将来会和周边其它地下室接通,采用SMW工法,地下室施工完成后型钢可拔出重复利用,既节约工程造价又方便了拆除工作,有利于后期施工。

D. 相关的施工围护措施

因场地开阔,为节省造价,本次设计适当进行卸土,卸土后地面标高-4.300。采用卸土的主要优势:

a.周边为将来的地下室范围,存在卸土条件;b.卸土后基坑围护桩的桩长、桩身强度均可减少,基坑工程造价;c.因本工程没有中楼板,若不卸土,则应先换撑再拆撑,施工工艺复杂,影响工期。卸土后,本基坑底板及其传力带施工完成,达到设计强度即可拆除支撑,不存在换撑的问题。

故采用卸土+ SMW工法作为围护体。

(2)支撑选型

常规多采用水平钢支撑或砼支撑的形式。

由于本工程基坑形状规则,可采用钢支撑,其布置形式宜采用十字对撑。本次设计采用钢管对撑,其受力简单明确,可较好的控制变形。且钢支撑安装、拆除较快,支撑本身造价较低;

2.3.2 本次围护方案介绍

从安全、经济的角度出发,结合施工工艺、施工周期等因素,确定基坑结构的设计方案:卸土1.5m深+SMW工法+一道水平钢支撑。具体分析介绍如下:

(1)基坑周边围护体

①围护体尺寸的确定:围护桩经计算后确定采用φ850@600的搅拌桩内插H700*300*13*24型钢@1200可满足规范的强度和变形要求。桩长的控制条件较多,需满足:整体稳定性验算、抗滑动稳定性验算、抗倾覆稳定性、墙身应力验算、墙底抗隆起稳定性、坑底抗隆起稳定性、抗管涌稳定性 [2]。根据开挖深度以及周边环境保护要求,确定地面超载及附加荷载,计算求得桩16.5M、15M。

②坑底加固:为有效控制坑内土体的深层变位,在坑内沿围护桩设置搅拌桩加固暗墩。加固搅拌桩采用φ700@500两轴搅拌桩加固,可达到设计要求的深度。

(2)坑内支撑体系

①砼围檩截面1200*700,采用C30钢筋混凝土。围檩处支撑中心标高-5.150m。

②立柱:支撑立柱拟采用型钢格构柱4L140×12,截面为470×470,其下设置立柱桩,立柱桩为φ800钻孔灌注桩,型钢格构立柱在穿越底板的范围内需设置止水片。若工程桩为钻孔灌注桩,则施工图阶段立柱桩可尽量利用工程桩,节省造价。

3 结语

SMW工法作为地下室基础围护施工工艺,它是在深层搅拌桩的成熟工艺基础上加以改进,充分利用了搅拌桩的高止水性,增加了型钢的刚度与强度,弥补了搅拌桩抗侧向土压力的不足之处,而与钻孔灌注桩+深层搅拌桩的围护方案相比,在造价上有绝对优势。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和监测数据来看,SMW工法作为基坑支护结构,能有效的控制地面、周边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的沉降。从技术经济二方面看,它即能满足止水和抗侧向压力,又在成本核算和投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H型钢的回收利用既可节省造价又环保,并且有利于后续拆除连接施工从而满足整体地下室连通的设计方案。但SMW工法的运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若基坑较深,周围建筑密度高,或基坑施工工期长的情况下并不适用,所以基坑围护采用钻孔灌注桩、深层搅拌桩、SMW工法或相结合运用必须根据工程特点、周边状况、经济合理性等多方面因素综合确定。

参考文献

第5篇:地下室施工方案范文

关键词:地下室;渗漏浮;原因分析;防治措施

一、工程概况

我司2007年施工的“明世花城” 工程位于贵阳市观水路主干道北侧,总建筑面积73218,其中地上30层,地下室车库5层《独立单体,地勘单位提供的地下水水头高度8.5米,设计单位设计时只考虑了2米水头(开发商书面要求降低水头高度),基础为独立柱基,底板厚度300,底板标高-17.50,未考虑抗浮》,6月下旬忽降大雨,由于地下室水位上涨将准备投入使用的地下室车库底板不同成度浮起10多。造成部份地下室底板、墙体、柱子、梁开裂;2010年施工的“香港夏都和贵州时尚” 工程位于贵阳市大十字和紫林庵旁,建筑面积分别是73394和67815,地上30层和46层,地下都为5五层地下室《地勘单位提供的地下水水头高度为7.5米和0米,设计单位设计时只考虑了2米水头(因为设计单位采取了技术措施,将地表水隔离起来)和不考虑水头,基础都为独立柱基,地下室底板厚度分别为300和250,地下室底板标高分别为-16.00米和15.55米,均未考虑抗浮》,两工程准备验收基础(主体工程基本封顶)时发现地下室底板和墙开裂漏水。

二、地下室渗漏的前提:

地下室一般分为全地下和半地下两种。全地下室即“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 1/2 者”。而半地下室是指“房间地面低于室外设计地面的平均高度大于该房间平均净1/3 ,且小于等于1/2 者”。地下室渗漏水也可以分为地下水和地表水两种:地下水又分为上层滞水、潜水,都有一定的压力。地表水即为地面渗入地下的水,一般是雨水、生活用水等,没有压力。当地下室的地坪位于地下水位以上时,地下室未承受地下水水压,这时只需要进行防潮处理;而当地下室底板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地下室的四周墙壁和底板都受到地下水的压力,特别是现在的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地下室有的有四层或五层,地下水的水头又相当高,地下室容易产生渗漏,应高度重视结构自防水工程。

三、地下室渗漏的原因:

地下室渗漏的原因很多,而且很多渗漏案例并不仅仅是一种原因引起的,而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常见的渗漏原因有:

1、由于地下室周围的地表水,如雨水、生活用水或是地下管道漏水等不能及时排走而渗入地下室周围。

2、地下室渗漏的原因主要是防水工程出现了问题。而防水工程又由许多环节构成,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地下室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出现渗漏。

(1)防水材料选择出现问题。现在大多数地下室主要采用卷材防水层或是加水防剂的钢筋混凝土来防水。在这个过程中,防水材料的选择就至关重要,材料的质量和数量都会影响到地下室防水工程的防渗漏功能。

材料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随着近年来的石油沥青等化工原料与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的价格不断上涨,防水卷材、涂料成本也在上涨,生产厂家为了追求自身利润,降低了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施工单位为了自身利益,选取价格便宜但是质量不过关的产品施工的原因。这两方面都会造成材料日后出现问题,地下室的渗漏也就随之产生。

(2)防水工程施工时出现问题。一般而言,地下室渗漏主要发生在不同墙体的接缝处。因此,地下室施工时的几处缝隙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例如施工缝、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冷缝、沉降缝、伸缩缝等。 如果施工人员操作不当,施工工艺不科学,极易造成缝隙扩大,地下水从缝隙两侧渗入地下室;另如施工初期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如果过早的失水,就会造成混凝土的失水开裂,就埋下了日后渗漏的隐患;又如振捣混凝土不密实,在混凝土中出现蜂窝、麻面、沟洞等现象,导致混凝土疏松,从而产生渗漏。还有施工缝处理不当(二次浇筑砼时,表面浮浆未清理,止水不正确),砼水灰比过大造成砼收缩开裂,砼抗渗等级达不到设计要求,也会造成渗漏。总之,施工过程中不按照施工标准操作,防水工程达不到国家标准,将导至地下室渗漏。

3、地勘和设计考虑不周。如:设计人员不对地勘报告和现场研究清楚,地勘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不准加上有些建设单位为了节约地下室的成本,善自修改地下室的水头高度和降低防水标准,为了满足建设单位的心愿,设计单对地下室的设计降低标准,满足不了规范、规程要求,导至地下室底板、墙板出现渗水、漏水或地下室整体上浮。例如上文提到的变形缝渗水问题,国家《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0―2002)规定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板变形缝的最大间距为30―40m。但有的地下室在施工中,墙、板长度均有超过此规定的现象,而墙、板的水平钢筋仍按构造配置,没有考虑到收缩变形而采取相关措施,极易产生收缩裂缝;又如地下室底板漏水问题,国家《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规定对12层以上建筑的梁板式筏基,其底板厚度不应小于400。但有的设计单位设计的地下室底板厚度只有200―300,远远满足不了规范的最低要求,给地下室防水埋下隐患。

四、地下室渗漏的防治措施

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处理办法,在防水工程的建造或是渗漏发生后的堵漏工程中,首先要查明渗漏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起到效果。

1、针对地表水渗漏问题,首先要保证室外地面排水畅通,同时要保证室外地面比散水最低处还要低。其次,室外排水管道要经常保持畅通,并经常检修,以免漏水。第三,及时排除暖气沟内的积水。加强对室外地表水源的管理,杜绝渗水水源的出现。这是避免地下室渗漏最容易做到的,同时也是最容易忽略的。

2、坚持设计和施工相结合原则:科学、周密选择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至关重要。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文件和施工单位编制的地下室施工专项方案一定要满足国家相关规范和规程要求。也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地质情况,比如说:为了抗浮,地下室底板要不要和地基锚在一起;地下室需不需要设置盲沟排水,都需要设计人员认真考虑。地下室防水工程是一项综合性与实践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施工单位在施工前一定要认真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中必须明确:

⑴、要彻底模清地下室所处的地理位置:如地下室周边是否有河流、湖泊,所处地理标高和周边是什么关系?

(2)、要对地勘报告认真研究:如岩层的发育和走向,地下水的水高度是多少?每日的涌水量是多少?最大涌水面在什么位置?

(3)、要对地下室施工图进行认真研究:如地下室墙板和底板厚度是否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中8、4、4和8、4、5条要求;地下室砼强度等级和抗渗等级是否满足“高层建筑砼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中12、1、9” 条要求;地下室是否考虑了抗浮,不同的季节施工地下水对地下室所产生的浮力是不同的;地下室主梁、底板配筋方向是否合理?长度超过40米的地下室是否设置不小于800宽的后浇带。

(4)、地下室施工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明确:①地下室的工概况(水头高度、每日涌水量、底板和墙板的设计厚度、砼强度等级、砼的抗渗等级、抗浮、埋深要求等);②方案中要明确施工缝的位置,施工缝止水怎样处理?③方案中要明确地下室砼的浇灌顺序、浇灌宽度,如果是大体积砼温度怎样控制,出现冷缝怎样处理,浇筑过程中怎样排水,浇灌完毕怎样养护;④方案中要明确地下室底板砼和周边基坑的关系;⑤方案中要明确底板上层钢筋放在地梁的什么位置?⑥地下室底板周边和底板下是否需要设置盲沟?

3、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及责任意识:地下防水工程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施工队伍来进行施工,施工人员必须经过理论与实际施工操作的培训,并持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指定单位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上岗证。施工人员要认识到防水工程是一个系统的严密工程,任何一点小纰漏都会造成日后的大问题。还要教育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存有侥幸心理,应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这样才可以减少失误,防止渗漏现象的发生。

第6篇:地下室施工方案范文

关键词:硐室 改绞

一、井筒关联硐室的施工

(1) 副井马头门施工

副井马头门是直接与副井井筒相连的主要硐室。它的施工必须考虑与井筒施工的关系和对凿井设备的利用。马头门的施工一般安排在凿井阶段进行。

1)施工方案

根据与井筒施工顺序的不同,马头门的施工方案一般有两种:

方案1:马头门与井筒顺序施工

待井筒施工到底后,再回过头来施工马头门。该方案的优点是马头门施工不占用井筒施工期,缺点是施工设备需重新布置,造成投资浪费;高空作业,安全性差。

方案2:马头门与井筒同时施工

这种方案在井筒围岩条件相对较好的情况下采用。马头门和井筒一起施工,同时掘出。该方案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凿井设备,施工工序简单,功效高,工作条件好,安全性好。其缺点是占用井筒施工期。

2)施工方法

马头门因与井筒相连接,断面较大,又受施工条件的限制,故一般采用自上而下的分层施工法。围岩稳定中,一般分层高度取2.5~3m。当井筒掘进到马头门上方5~10m处时,井筒停止掘进,将上段井壁砌好。继续下掘井筒至第一分层底板处,用钻眼爆破法掘出马头门拱顶,喷砼临时支护。拱圈做出后,由里向井筒方向砌筑拱,并与上段井筒整体浇注好。随井筒下掘马头门各个分层,同时浇注各层的侧墙和井壁。穿过马头门部分后,井筒继续施工到底,剩余工程在主副井贯通后随车场巷道一起施工。

(2)箕斗装载硐室

箕斗装载硐室是直接与主井井筒相连的主要硐室。它的施工必须考虑与井筒施工的关系以及对凿井设备的利用。

1)施工方案

根据箕斗装载硐室与井筒施工顺序的不同,一般有以下两种施工方案:

方案1装载硐室与井筒顺序施工。

井筒施工时,在和硐室相连部分预留硐口,并做临时支护。井筒到底后,再掘砌硐室。这种方案的主要优点是硐室施工不占用建井工期。但主井凿井设备都已全部拆除,需重新安装一套临时施工设施,又是高空作业,对安全工作要求较高。因此装载硐室的施工比较复杂。

方案2装载硐室与井筒同时施工。

这种方案的优点是能充分利用凿井设备,一次成井,工作简单,效率较高。不足之处是要求硐室围岩稳定,允许大面积暴露,而且组织管理较为复杂,硐室施工占用井筒施工工期。

2)施工方法

井筒掘至箕斗装载硐室上方5~8m处停止掘进,将上段井壁砌好,然后继续向下掘进井筒,并同时施工箕斗装载硐室。硐室施工采用正台阶分层掘砌交叉作业施工方法,分层高度为2.0~4.0m。具体施工工艺如下:

a、机头硐室掘进采用光面爆破,要求严格采用光爆操作规程,保证成形质量,为保证硐室与井筒之间免遭爆破震动,在靠近井筒侧应留1m岩柱,最后防振动炮刷齐。胶带运输机头部巷道的刷大按顺序进行,每茬炮的进度不超过2m,完成一段刷大并进行一次临时支护后,方可进行下一段刷大工作。定量仓和下部各硐室的掘进均采用自上而下分层掘进的方法。每层掘进高度为2m。

b、排矸采用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方式。矸石由人工铲入主井,在井底箕斗清理撤煤巷道内汇集,经一侧0.6m3耙斗装岩机耙入1.5t矿车运出。

c、锚喷网第一次支护分为初喷和复喷两次进行。放炮后,先喷射50mm厚混凝土,接着安装锚杆,然后挂金属网,最后复喷一层150mm厚混凝土。由于锚喷临时支护作为永久支护的一部分,必须严格施工,保证质量。

d、硐室全部施工完成后,进行双排钢筋混凝土砌筑工作。

(3)煤仓

井底煤仓主要施工工艺有:

1)施工上、下水平硐室;

2)浇筑主机基础;

3)供排水系统和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4)安装反井钻机并调试;

5)钻导向孔和扩孔工序;

6)拆除钻机;

7)人工打眼放炮,进行煤仓断面的刷大;

8)自下而上的进行混凝土支护。

(4)其它硐室

管子道,在副井掘砌时向管子道掘进6m作预留段,其余部分等到施工中央变电所和主排水泵房时再施工。

二、主、副、风井贯通方案

主副井施工到井底车场水平后,应首先进行短路贯通。以便为提升、通风、排水等设施的迅速改装创造条件。选择临时贯通巷道时,应考虑的原则是:主副井之间的贯通距离最短,弯曲最少,便于车场施工初期两井之间的运输、调车;巷道位置要考虑主井临时改绞时的提升方位和二期工程重车主要出车方向;应充分利用矿井设计中原有的辅助硐室和巷道;与永久巷道或硐室之间应留有足够的安全岩柱。

三、主、副、风井装备交替改装

由主井掘进到底及开拓巷道时,提升矸石量增多,运送材料、设备及人员上下增多,需要提升的能力一般约为井筒掘进时期的3~4倍。另外,转入平巷施工时,需用矿车运输,要与吊桶提升相结合,困难很多。因此,一般情况下,必须先有一个井筒改装临时罐笼,以加大提升能力。改装的主要原则是:保证过渡期短;使井底车场及主要巷道能顺利地开工;使主副井井筒永久装备的安装和提升设施的改装相互衔接;改装后的提升设备应能保证井底车场及巷道开拓时期的全部提升任务。改绞考虑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1 主井―副井―主井的改装顺序。

主副井短路贯通后,主井改装为临时罐笼。临时改绞时,主井暂用V形矿车通过溜槽向副井吊桶内翻矸。一旦主井临时罐笼能正常运行,可以担负井下施工的提升任务后,副井即停下来进行永久提升设施安装。这时风井临时改绞完成,临时水仓和临时车场投入使用。等副井安装完毕能担负井下施工任务时,主井再拆去临时罐笼进行永久设备安装。

该方案的优点是:随着主副井提升的交替转换,提升能力在不断增强。缺点是改绞工程量大。

方案2副井―主井的改装顺序。

主副井短路贯通后,先把副井停下来进行永久提升设备安装。在副井安装的这段时间内,井底车场施工的提升任务暂由主井的吊桶来维持,待副井安装完毕,运转正常后再进行主井永久提升设施的安装。

该方案的优点是:一次改绞,工程量小,费用少。但最大的不足之处是吊桶提升为车场服务的时间过长,副井永久装备期间提升工作较为紧张。

结语

井巷过度可以通过本文上述施工方案的选择,实现对主井、副井、风井的改绞。具体情况可采取具体分析,采用多种方案交叉进行施工设计。

参考文献

[1]王建平,靖洪文.矿山建设工程.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10

第7篇:地下室施工方案范文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县县城、建制镇、乡集镇规划区内城乡建设档案和分布在乡村的各类公共建筑和设施档案的管理。

第三条城乡建设档案(以下简称城建档案)是指在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模型、电子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

第四条县规划建设局委托县城乡建设档案室(以下简称城建档案室)负责本县城乡建设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业务上受档案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五条城建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具备城建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并具有合法的上岗资格。

第六条县城建档案室重点管理下列档案资料:

(一)县城各类建设工程档案:

1、工业、民用建筑工程;

2、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3、公用基础设施工程;

4、大型户外广告设施;

5、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工程;

6、园林绿化、风景名胜建设工程;

7、市容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工程;

8、城市防洪、人防、抗震工程;

9、军事工程中,除军事和军事管理区以外的穿越城区的地下管线走向和有关隐蔽工程的位置图。

(二)村镇公共建筑、公益事业设施和生产经营性建筑以及单位的其他建设工程档案。

(三)建设系统各专业部门(包括城乡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园林、风景名胜、环卫、市政、公用等)、房地产管理和人防部门形成的业务管理和业务技术档案。

(四)城镇新建、扩建、改建的各类地下管线(含供水、排水、燃气、电力、电信、工业等地下管线)普查和补测绘形成的地下管线档案。

(五)有关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政策法规、计划、统计、科研成果和城镇历史、自然、经济等方面的基础资料。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归档的其他城乡建设档案。

第七条建设系统各专业部门形成的业务管理和业务技术档案,凡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在本单位保管使用1-5年后,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向县城建档案室移交;有长期保存价值的档案,由县城建档案室根据城乡建设需要选择接收。

城镇地下管线普查和补测绘形成的地下管线档案,应当在普查、测绘结束后三个月内接收进室。地下管线专业管理单位每年应当向城建档案室报送更改、报废、漏测部分的管线现状图和资料。

房地产权属档案的管理,依照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专门规定执行。

第八条凡是列入县城建档案室接收档案范围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施工许可证时,应当领取《编制及报送建设工程档案告知书》。

第九条建设单位在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前,应当提请县城建档案室对工程档案进行预验收。

工程档案预验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工程档案是否齐全、系统、完整;

(二)工程档案是否整理立卷,立卷是否符合《建设工程文件中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的要求;

(三)工程档案的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地反映工程建设活动和工程实际状况;

(四)工程档案签章是否完备、竣工图编制是否符合要求。

县城建档案室预验收时发现工程档案不准确、不齐全的,可要求建设单位限期改正。预验收合格的,由县城建档案室出具《档案预验收意见书》。

第十条建设单位在取得县城建档案室出具的《建设工程档案预验收意见书》后,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第十一条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应当及时将全部建设工程档案送交县城乡建设档案室复验,主要包括以下文件材料:

(一)立项依据审批文件;

(二)征地、勘察、测绘、设计、招投标、监理文件;

(三)项目审批文件;

(四)施工技术文件和竣工验收文件;

(五)竣工图。

县城乡建设档案室确认工程档案资料符合归档的要求后,出具《建设工程档案验收意见书》之后,方可办理竣工验收备案。

工程竣工验收后三个月内,建设单位应当向县城建档案室报送一套完整的建设工程档案。县城建档案室收到符合要求的工程档案后,应当开具收件证明。

停建、缓建工程的档案,暂由建设单位保管。

第十二条建设工程投入使用后进行改建、扩建或者对重要部位进行维修(含装饰装修)的,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对原建设工程档案据实修改、补充和完善;涉及结构和平面布置改变的,应当重新编制工程竣工档案,并在工程竣工后三个月内向县城建档案室移交。

第十三条县城建档案室对收集和接收的档案应及时登记,划定保管期限和密级,科学分类、编目、排架、编制搜索工具。城乡建设档案的管理应逐步采用新技术,实现管理现代化。

第十四条县城建档案室应当妥善保管好所藏档案,对破损、变质的档案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特别重要的档案应严格保密,确保安全。超过保管期限失去使用价值的档案,要清理造册,经鉴定并履行批准手续后,妥善销毁。

第十五条县城建档案室应当向社会提供服务,建立档案查借阅制度。要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做好城建档案资料编研工作。

第十六条建设单位凭单位介绍信或县城建档案室开具的收件证明,在县城建档案室可免费查阅本单位移交的城建档案;复制本单位城建档案的,只收取档案复制成本费;查阅或利用非本单位移交的城建档案,按照国家档案局、物价局、财政部制定的《利用档案收费规定》,实行有偿服务。

第十七条对在城建档案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适当表彰和奖励。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奖励或表彰:

(一)在城建档案的收集、整理、提供利用以及对城建档案的保护和现代化管理等工作中成绩显著者;

(二)向国家捐赠重要或珍贵的城建档案资料者;

(三)敢于抵制和揭露违反城建档案管理法规的行为,为国家挽回损失,成绩突出者。

第十八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损毁、丢失、涂改、伪造、擅自提供、销毁城建档案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省档案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违反本办法未按规定报送建设工程档案的,依照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

第8篇:地下室施工方案范文

【关键词】地下室、抗浮、方案、地质、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概述

在现代建筑过程中,地下室建筑均可能面临地水下对其产生的浮力;物理学上对浮力作出了严格的定义及计算方式。地下室体积变大、埋深增加,随之而来其受到的浮力变大。

地下室就是一个完整的箱体。当地下水位超过箱体底板时,形成了浮力。当浮力大于建(构)筑物重量时,就可使建(构)筑物漂起。

建设者们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出地下室抗浮的新方案,在付之实施后,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从抗浮的行为上看,抗浮方案可归纳为三类。即:自重平衡浮力法;被动加荷载平衡浮力法;主动泄压平衡浮力法。

抗浮方案的原理及适用范围

2.1 自重平衡浮力法。

自重平衡浮力法是一种最为原始、最为经济的方法。其抗浮原理:利用建筑物本身的荷载来抵抗地下室在地下水中产生的浮力。当地下室体积大、埋深大,地下室的浮力就大;建(构)筑物必须增加高度或增加构件自身重量。建(构)筑物的高度会受到城市规划的制约;建(构)筑物内部构件变大,减小了使用空间。

本法适用于地下水位低、地下室埋深小、地下室体量小、地上结构有足够荷载的工程;本法具有施工工艺简单、造价低廉、性价比高、施工工期短等优点。

2.2被动加荷平衡浮力法

被动加荷平衡浮力法的原理:当建(构)筑物的自身重量不足于平衡地下室受地下水产生的浮力时,在建(构)筑物外,采用增加辅助加荷结构,达到平衡浮力的目的。常用的加荷结构有:附加堆载物、设抗拔桩、设抗拔锚杆(索)等。

本法适用所有地下室工程。本法具有施工工序多、抗浮可靠、成本高、施工期长等特点。

⑴载重平衡浮力法。就是在地下室顶盖上或底板上部放置比重大的物品(如浇筑砼等)。此法施工工艺简单、投资省,但占用空间。如堆载重物于地下室顶板上,需加厚顶板且减小一层的空间。堆载重物于地下室底板上,减小了地下室的空间。

⑵抗拔桩平衡浮力法。利用抗拔桩在基层土中的摩擦力,增加平衡浮力的能力。抗拔桩可包含: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钢管桩等。抗拔桩必须有足够长度锚入地下室底板中,抗拔桩施工技术成熟,效果可靠,使用范围广。不影响建(构)筑物的空间,造价高。

⑶抗拔锚杆(索)平衡浮力法。利用锚杆(索)在土层中的摩擦力,抵抗浮力。锚杆(索)抗浮是从抗拔桩抗浮的理论发展而来的一个分支。此法相较于抗拔桩平衡浮力法来说,工艺简单、造价低廉、施工期短等优点,此法受地质限制大。

2.3主动泄压平衡浮力法。

主动泄压平衡浮力法的原理:当建(构)筑物的自身重量不足于平衡地下室受地下水产生的浮力时,通过调整地下水位的标高,从而达到平衡浮力的目的。此法包含:建(构)筑物内部设泄压装置法和建(构)筑物外部设泄压装置法二种。本法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且为粘性土、滤水能力差的地质。本法造价低廉,后期使用有费用,地下室使用受到某些限制。

⑴建筑物内部设泄压装置法

根据浮力与重力平衡的实际,在地下室外墙某一标高位置,设置完善的泄水装置。当地下水位超过预定值时,将地下水泄入室内而降低水位,从而保证建(构)筑物的稳定。流入室内集水井的地下水,通过排水系统,将水排至室外市政管网。

⑵建筑物底部设排水装置

在地下室底板施工前,埋设好滤水管网,并在建(构)筑物周边设置若干个集水井。集水井中安装自动吸水泵(当地下水位达到某一标高时,排水泵自动运行,从而实现浮力与重力平衡。

抗浮方案的特点

3.1 自重平衡浮力法的特点

自重平衡浮力法就是依靠建(构)筑物的本身重量抵抗浮力的基本方法。按照土方开挖、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部钢筋混凝土结构等步骤组织施工。

3.2 被动加荷平衡浮力法的特点

⑴载重平衡浮力法就是在建(构)筑物本身荷载外,再加载重物的方法。在完成地下室底板或地下室顶板后,在基坑土方回填前完成重物堆载,以防浮力大于荷载而漂起。在抗浮平衡前,不得进行基坑的土方回填。堆载物常为覆土、低标号混凝土等。此法操作工艺装简单,工作量大,费用较低,作业插入时间控制要求严、占用空间等特点。

⑵抗拔桩平衡浮力法就是在建(构)筑物本身荷载外,通过抗拔桩在土层中的摩擦力,增加抗浮力的方法。在土方开挖前先进行打桩作业。占用施工工期,操作工艺复杂,技术成熟。抗拔桩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钢管桩等,费用高,应用范围广。

由于工程桩的桩顶标高控制难度大,桩顶标高高低差距大;桩顶超过基础底标高后,挖土操作难度加大。

⑶锚杆(索)平衡浮力法就是在建(构)筑物本身荷载外,通过抗拔锚杆(索)在土层中的摩擦力,增加抗浮力的方法。在基坑土方开挖达到设计标高后,才进行锚杆(索)的钻孔、安装、灌浆等工作。此法是从抗拔桩平衡浮力法发展而来,相较之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如采用湿法钻孔操作法,钻孔过程中的泥浆处理难度大、成本高。

锚杆(索)孔的钻孔有干、湿两种操作方法,具体采用何种操作方法,必须依据地质条件确定之。

3.3 主动泄压平衡浮力法的特点

⑴建(构)筑物内部设置泄压装置法的特点

建(构)筑物内部设置泄压装置法就是地下室外墙上安装泄压装置。泄压装置由滤水装置、连通装置、集水装置组成。当地下水位高于溢水管时,就通过滤水装置收集的水通过溢流管,流入室内集水井,从而实现浮力控制。

在进行基坑土方回填时,进行室外滤水装置的安装工作(滤水管、滤水层、滤水布等);在室内安装好导水管、集水井、排水泵、排水管道。在室外地下水泄压流入地下室后,及时排出室外,保持室内燥。

⑵建(构)筑物外部设置泄压装置法的特点

建(构)筑物外部设置泄压装置法就是在地下室底部安装好泄压装置。泄压装置由滤水管、连通管、集水井、自动控制排水泵组成。当地下水位高于自动排水标高时,排水泵启动排水,从而实现浮力控制。

在土方开挖至基坑底部标高后,立即进行下部滤水管网埋设,并将滤水管外与建(构)筑物周边设置的集水井相连接;在集水井内安装好排水泵,设置好控制排水标高,当地下水位超过设定值时,排水泵自动运行。

地下室抗浮方案的发展前景

4.1 在向空间要空间的同时,向地下要空间也是一种发展趋势。建(构)筑物向地下发展,不可避免地解决地下水开成的浮力;

4.2 随着需求的不断增加,地下室抗浮技术更加成熟,操作更加规范,效果更加明显。

4.3 新型的抗浮理论会得到发展,施工更加便捷可靠,推动建筑业走向成功的彼岸。

4.4 在环保节能的大环境下,在提倡向空中发展的同时,会向地下索取空间。在进行地下空间建设的同时,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会得到不断出现。

五、结束语

第9篇:地下室施工方案范文

一、数字档案室建设的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做好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采用更为先进的集约化、现代化和社会化管理方式。数字化档案室是顺应时展的需求,满足和适应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需要;此外,数字档案室的建设,也是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能够真正实现档案资源共享,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当然,随着档案管理工作量的不断加大,难度也越来越高,通过数字档案室的建立,能够让档案的收集、利用和查询变得更加简单,实现档案查准率和查全率的提升。

二、数字档案室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基础设施建设。在数字档案室建设中,首要任务就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档案室建设应在满足当前需要的前提下,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对档案存储数据容量、网络访问量和数据操作强度等进行估算,在硬件设备选择、软件系统和网络构建的建设中应为未来设备扩充、系统升级和网络扩建留下余地。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有三部分内容:1.网络建设。建立独立的档案数据网,便于档案数据整理、加工、存储和管理工作的进行。但是,档案数据网要与互联网进行物理隔离,并根据实际情况和办公网、业务网逻辑隔离。另外在与办公网、业务网交换数据的过程中安全措施要做到位,必要时可配置专门的计算机连接到办公网、业务网中。2.硬件建设。对于数字档案室中的硬件而言,服务器、扫描仪、终端机、打印机、UPS不间断电源以及磁带光盘等设备要具备稳定的性能,能够正常工作,并且必须符合数字档案海量存储、查询和管理的需求。3.软件建设。电脑操作系统性能必须良好并和硬件相匹配,同时选择与硬件匹配的扫描软件、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具备较高的安全性、稳定性。配置的数据管理系统要满足目录、多媒体以及全文等数据的搜索需求,可设计档案查询利用系统、档案进馆报送管理系统、数字档案室管理系统等档案管理应用平台,便于更好地采集、加工、存储和利用各项数据信息。

(二)数字资源建设。在数字档案室建设中,数字资源建设是最核心的内容,档案室要建立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以及媒体数据库等,并对数字档案数据信息进行统一存储、管理和利用。1.目录数据库建设。在建设目录数据库的过程中,要按照相关的业务标准和规范,力求所有室藏档案电子目录的全面、真实与完整。2.全文数据库建设。第一,电子文件归档。在管理中必须科学规范,要满足国家档案局制定的《基于XML的电子文件封装规范》《板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需求》以及《文书类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等要求。第二,制作档案数字化。在数字化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纸质档案数字化实施细则》中的各项要求进行。3.媒体数据库建设。在建设媒体数据库的过程中要严格落实国家和省的规定要求,进行音像档案、照片档案等内容的数字化加工,同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

(三)制度建设。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才能确保数字档案室建设顺利开展下去。各档案室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对现行数字档案室管理制度作出补充,改善其中不合理的地方,主要应建立以下6种制度。1.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办法。对电子文件归档的责任、范围、程序、格式以及方法等进行明确,并制定电子文件归档的质量要求。2.档案安全保密制度。对电子档案安全管理职责要求作出具体的规定,同时制定有效的措施方法。严格划分好网上利用权限,明确档案资料的阅读使用范围。3.档案数据网上查询利用制度。要对档案数据的网上查询利用范围作出规定,并明确具体的查询利用程序和方法,以及相关的安全要求。4.档案数据管理维护制度。对档案数据入库、管理、修改以及备份等操作方法,及其具体程序等作出规定。5.电子档案鉴定销毁制度。对于需要鉴定销毁的电子档案,要制定需要遵循的原则,及其主要的技术要求与方法。6.档案数据网及信息设备维护使用制度。要对数据档案操作管理规范加以明确,制定出可靠的计算机等信息设备维护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