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老年人的口腔健康范文

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年人的口腔健康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老年人的口腔健康

第1篇:老年人的口腔健康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浦东新区上钢社区的3个居委,每个居委各随机抽取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100人,共计300人,进行第一次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并采用随机数字表及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50人。实验组中男72人,女78人,平均年龄(61.4±3.4)岁;对照组中男74人,女76人,平均年龄(61.7±2.9)岁。所有对象均为具有常住户籍的人口,且神志清楚,有个人独立行为能力。两组对象的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口腔健康检查 按照WHO《口腔健康检查方法》[2] 和《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的有关要求进行干预前、后的检查,内容包括冠龋的龋齿(D)、因龋补牙(F)、根龋、牙龈出血、牙结石、牙周袋等情况。

1.2.2 干预措施

实验组:集中进行6次口腔健康教育和3次口腔健康检查,热线电话及个性指导则按需提供。干预的具体内容为:① 每3个月开展1次个性化的口腔健康教育,形式有集体讲座、互相讨论、交流及个别解答等。内容有龋病、牙周病等口腔常见病的病因、症状及预防方法;牙缺失修复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如何正确刷牙;口腔健康与合理饮食;牙齿敏感、食物嵌塞等现象的原因及处理等。② 开通爱牙热线,接受个别交流、专项指导。③ 制定口腔保健计划,督促实施并根据实际口腔健康情况适时进行调整、修正。④ 每半年进行1次口腔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并实施牙周洁治、龋齿预防性充填、帮助制定义齿修复方案等。干预2年后进行效果评价。

对照组:不进行专门口腔保健指导、口腔健康检查及健康教育,患者自行门诊,常规治疗。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共有293名对象完成2年干预,其中实验组失访1人,对照组失访6人。

2.1 干预前、后龋齿患病情况比较

3 讨论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老年人的龋齿数比10年前增加了16.00%。上钢社区作为老龄化社区,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口的比例为63.50%,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对于已经步入老年行列的老年人及即将步入老年行列的中年人来说,如何在社区口腔卫生工作者的指导下,加强口腔预防,有效维护口腔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调查显示,上钢社区中老年人的口腔冠龋患龋率为64.00%,龋均为2.21,低于上海市73.73%和3.38的总体水平[3],也低于全国75.2%和3.8的水平[4]。患龋率及龋均均无性别差异, F的比例为20.40%,而同样指标河南为6.84%,海南为14.19%[5-6],上海市为16.07%,说明上钢社区中老年人的龋齿充填情况要好于上海市及部分省份。根面龋患龋率为21.67%,这与河南、海南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但比全国57%的根龋患龋率低。牙龈出血、牙石、牙周袋(≥4mm)及牙周附着丧失的检出率分别是80.67%、91.33%、55.33%及42.00%,略高于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牙周健康率(13.67%)和上海市平均水平(14.59%)相当。

全程式口腔干预是指以社区为载体,社区口腔医生为主体,联合社区预防保健人员及居委卫生专管干部,充分发挥社区全程、便捷、有效、可及的特点,为社区居民提供“家庭医生”式的口腔保健指导及服务,变被动的疾病治疗为主动的早期预防,让居民养成定期复查的习惯,以提高居民的口腔卫生知识及健康水平。本研究通过对实验组不同性别中老年人的口腔健康全程干预,其冠龋患龋率及牙周健康指标均比对照组有了明显改善,因龋补牙的比例达54.65%,较干预前的20.40%及干预后对照组的23.20%均有显著提高,说明全程干预对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口腔就诊行为,提高口腔健康水平具有良好的作用。同时,本调查发现,干预过程尚不能很好地降低居民的龋齿发病率,这可能与干预时间有限,短时间内还不足以有效防止龋齿发生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通过全程式的口腔干预,变被动的疾病治疗为主动的早期预防,实现全程口腔健康管理,是社区口腔卫生工作的未来且长期任务[7],也是职责所在。社区口腔卫生工作者的工作侧重点要有别于口腔专科医院,要以口腔预防保健为抓手,设计一套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能使大家接受和可操作性强的健康教育模式,借鉴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让每一位社区口腔卫生工作者都成为居民的 “家庭口腔医生”,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更能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指导计划,定期的口腔宣教及口腔检查。社区口腔医生要坚持医防并重,预防为主,注重全程干预,为实现社区居民的口腔健康做出应有的努力。

4 参考文献

王庆武, 李晓瑜. 口腔健康教育及必要措施干预对老年人口腔保健KAP的影响[J]. 延安大学学报, 2011, 9(3): 59-60.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Oral Health Surveys: Basic Methods[R]. Geneva: WHO,1997.

李国强, 曹新明. 上海中老年人龋齿等三大口腔疾病状况浅析[C]. 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暨第四届全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2008:71-72

胡德渝. 我国口腔健康、疾病趋势及发展方向[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09, 2(9): 513-516.

王薇,杨汴生,何健,等. 65~74岁老年人口腔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 实用预防医学, 2006, 13(3): 607-609.

田亚光,廖天安,谢奇,等. 海南省65~74岁老年人牙齿健康状况调查[J].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2008, 10(5): 327-330.

第2篇:老年人的口腔健康范文

摘要: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亦在不断下降,老年人的口腔保健意识是否强,将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本文首先探讨了老年人口腔保健的必要性,接着分析了老年人口腔疾病的来源,然后提出了老年人口腔保健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老年人;口腔;保健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自己的身心健康越发看重,尤其是老年人,他们的身心健康更需要高度重视。中国已经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老年人的口腔卫生和身体情况有很大的关系,老年人的口腔疾病是否能够得到有效预防,将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本文主要探讨了老年人进行口腔保健的意义。

1老年人口腔保健的必要性

老年人的口腔保健是否到位,将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口腔健康可以反映到人整体健康程度,还关系到老年人的文化程度。文化程度不同的人的口腔保健行为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老年人的口腔保健行为意识与文化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关系到他们对牙齿保健的常识是否理解,因此也就关系到其口腔保健的实际效果。对于现代人而言,口腔健康则意味着健康的生活,关系到人的寿命与生活质量,因为口腔是重要的人体消化器官门户。虽然一些口腔疾病难以避免,但还是需要高度重视,因为这样会困扰到人的健康。

2老年人口腔疾病的来源

2.1口腔组织器官的增龄性变化

1)牙齿硬组织。牙齿硬组织之所以会发生增龄性改变,主要是由于牙釉质的水分和有机成分降低,或者由于牙髓腔减小,根管出现了闭合堵塞情况,或者由于牙颈部出现了楔状缺损同样会导致牙龄应组织发生增龄性改变。

2)牙周组织。牙周组织会发生增龄性改变,主要是因为牙周膜变薄,降低了牙周功能,促使牙周组织发生增龄性改变。

3)牙槽骨组织增龄性改变。发生在牙槽骨组织的增龄性改变主要是因为随着老年人年龄的逐渐增长,牙槽脊的高度降低,脊骨密度发生了变化。

4)口腔软组织。口腔软组织发生增龄性改变主要是因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牙槽脊骨也会发生收缩,这种的变化会因牙齿的缺失而呈现出更加明显的状态,软组织的位置会发生变化,还会导致面部皱纹的产生。

5)口腔粘膜组织结构。口腔粘膜组织结构会发生增龄性改变,主要是因为毛细血管变小,血管随之不断硬化,导致口腔黏膜的上皮萎缩,色泽变淡,一旦外界有刺激,不能及时进行抵抗,就会出现增龄性变化。

2.2其他口腔病症

1)龋病。龋病是一种牙齿应组织被破坏的牙齿疾病,导致龋病的因素有很多,主要表现就是牙齿缺损。据了解,超过半数的老人患有龋病,因此,龋病是老年人口腔疾病的主要类型。

2)牙周病。牙周病主要发生在牙齿支持的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等组织的疾病。据了解,有百分之七十的老年人有牙周病。牙周病的形成时间较长,是一个慢性病,循序渐进,所以容易被人忽视。

3)缺牙和义齿修复。据了解,超过五分之一的老年人口内缺牙,即使是现存的牙齿也会有很多问题。如果确实的牙齿超过四分之一,就会影响到口腔功能,比如,无法正常咀嚼,影响失误的消化和吸收。在外观上也会有很大的影响,不仅会导致人的面部皱纹增加,还会加速衰老。

4)口腔黏膜疾病。口腔黏膜疾病主要指的是发生在口腔黏膜的和口腔软组织伤的疾病。随着老年人年龄的不断增长,其免疫功能正在逐渐降低,口腔粘膜疾病也很容易发生。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有口腔溃疡、白斑、口角炎等等。口腔黏膜疾病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感染,有的是其他疾病所引起,有的是内分泌导致,一旦患有口腔粘膜疾病,一般不容易治愈。

5)口腔癌。口腔癌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远高于青年人和中年人。口腔癌是由于长期不良刺激造成的,比如具有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或者牙齿的残根残冠刺激导致的。口腔癌不仅牵动区域广泛,而且治疗手段比较复杂,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口腔疾病如果不重视,很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比如,龋病如果不重视而任由其发展,就会出现慢性根尖周炎,牙龈还会因此而出现流脓,波及到其他组织,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牙周炎也会影响到人身体的许多重要器官,比如心脏、肺、肾,这些器官由于牙周炎的间接影响而产生的疾病并不稀奇。同时,牙周炎还是许多死亡率很高的疾病的主要诱发因素。通常,牙周炎患者的口腔卫生意识普遍不高,因此,其肺部感染的概率也会比正常人要高。牙齿是否健康,口腔保健意识是否强,都会关系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如果牙齿不好,就会影响咀嚼功能和消化功能,摄入营养不足,会影响寿命。

3老年人口腔保健的具体措施

如今,许多老年人的口中不仅缺牙,而且剩余的牙齿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旦缺失的牙齿超过四分之一,将会大大影响口腔的基本功能。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口腔保健提出了目标,老年人到了八十岁至少还要保持20颗具备基本功能的牙齿,这样才能有最基本的口腔功能,使老年人可以自理,延年益寿。

1)养成刷牙漱口的好习惯。老年人要注意养成刷牙漱口的好习惯,尤其在饭后要漱口,早晚刷牙,睡前不要吃东西。牙膏可以选择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含氟牙膏,牙刷可以选择保健牙刷,防止刷牙时伤到牙齿。

2)戒烟戒酒,细嚼慢咽。进入老年期以后,有抽烟喝酒习惯的老年人要逐渐戒掉,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老年人可以养成饮茶的好习惯,因为茶叶中的多酚物质可以有效抑制口腔内变型链球菌。

3)其他措施。如果有缺牙,要及时进行修复,避免出现问题。如果假牙不舒服或者有问题也要及时进行修复,或者替换。一旦发现口腔有病变,不要耽误病情,要及时进行去医院。对于不能独立生活的老人要进行专业的口腔护理,及时为老人清洁牙齿,保持口腔卫生,防止口腔疾病的发生。老年人要按时进行口腔检查,一旦发现疾病要及时就医,不得延误。

4结语

综上所述,进行口腔保健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口腔保健效果高,意味着老年人的口腔功能就会得到保护,具备正常的咀嚼功能和消化功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延年益寿。

参考文献:

[1]赵立坤.老年人口腔保健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30:93-95.

[2]王庆武,李晓瑜.口腔健康教育及必要措施干预对老年人口腔保健KAP的影响[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1,03:59-60.

第3篇:老年人的口腔健康范文

1、要为老年人口腔治疗提供方便。

2、爱牙健齿强身。

3、定期检查口腔,早期治疗口腔疾病。

4、定期洁治有利牙齿健康。

5、健康的牙齿是幸福晚年的保证。

6、口腔医生是您口腔健康的好朋友。

7、健康的牙齿能伴随您的终生。

8、提高老年人口腔健康水平。

9、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定期洗牙,远离口腔疾病。

10、及时修复缺牙、恢复老年人口腔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11、全社会要关注老年人的口腔健康。

12、维护口腔健康,增进全身健康。

13、人人享有口腔健康。

14、口腔健康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15、窝沟封闭保护牙齿。

16、口腔不健康,发音影响大。

17、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牙齿健康。

18、为中老年人全面口腔健康提供更多的帮助。

19、爱牙护齿保健康,生命质量有保障。

20、拥有健康口腔,笑容和谐美丽。

第4篇:老年人的口腔健康范文

1、爱牙护齿保健康,生命质量有保障。

2、愿健康的牙齿伴随宝宝成长

3、全国爱牙日,爱护牙齿,让你笑口常开,健康幸福。

4、口腔医生是您口腔健康的好朋友。

5、口腔科医生是我的好朋友

6、重视对初萌牙的保护

7、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定期洗牙,远离口腔疾病。

8、口腔保健从新生儿开始

9、拥有健康口腔,笑容和谐美丽。

10、爱护牙齿就是爱护生命,保护口腔就是保护健康。

11、重视乳牙龋早期治疗

12、牙齿健康无龋齿,细嚼慢咽健康临;牙齿干净口气新,笑容灿烂更迷人;牙齿洁白更美丽,人人羡慕快乐随。

13、干净的牙齿口气清新迷人,没有蛀牙龋齿利于咀嚼消化;洁白的牙齿更容易灿烂,传播快乐让好运时刻跟随。

14、为中老年人全面口腔健康提供更多的帮助。

15、定期洁治有利牙齿健康。

16、健康的牙齿是幸福晚年的保证。

17、全国爱牙日,保护牙齿,愿你拥有健康牙齿,笑容迷人!

18、少吃甜食少得龋病

19、口腔健康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20、洁白的牙齿最美丽,干净的牙齿最清新,健康的牙齿最完美。全国爱牙日,愿你爱护牙齿,笑口常开!

21、维护口腔健康,增进全身健康。

22、科学喂养预防奶瓶龋

23、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促进健康成长

24、全国爱牙日,祝你玉牙美颜健康快乐!愿你一生伶牙俐齿!

25、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牙齿健康。

26、我是无龋好儿童

27、健康乳牙是健康恒牙的基础

28、口腔不健康,发音影响大。

29、要想吃得香,牙齿来帮忙;要想吃得开,护牙很应该;要想吃得好,牙齿不能少;要想吃得多,牙齿不能落。爱牙日,愿你牙齿好,通吃四方无烦恼!

30、窝沟封闭保护牙齿。

历年爱牙日主题

1989年:人人刷牙,早晚刷牙,正确刷牙,!用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刷牙。

1990年:爱牙健齿强身。

1991年:爱护牙齿从小做起。

1992年:爱护牙齿,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1993年:天天刷牙,定期检查。

1994年:健康的生活需要口腔卫生。

1995年:适量用氟,预防龋齿。

1996年:少吃含糖食品,有益口腔健康。

1997年:爱牙健齿强身,预防龋病。牙周疾病,健康的牙齿伴你一生。

1998年:健康的牙齿,美好的微笑。

1999年:老年人的口腔保健。

2000年:善待牙齿。

2001年:吸烟与口腔健康。

2002年:预防牙周疾病 维护口腔健康。

2003年:有效刷牙 预防牙周疾病。

2004年:口腔健康与生命质量。

2005年:关注孕妇口腔健康。

2006年:婴幼儿口腔保健。

2007年:面向西部,面向儿童。

2008年:中老年人口腔健康。

2009年:维护口腔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2010年:窝沟封闭,保护牙齿。

2011年:健康口腔,幸福家庭。

2012年:健康口腔,幸福家庭;关爱自己,保护牙周。

2013年:健康口腔,幸福家庭;关爱老人,修复失牙。

2014年:健康每一天,从爱牙开始。

第5篇:老年人的口腔健康范文

[关键词] 口腔保健知识;口腔健康行为;调查;干预

[中图分类号] R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3(a)-014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get known oral health knowledge and oral hygiene in Beijing grass-roots community residents,carry out oral health education on target,and explore the intervention method appropriate to improve oral health level in community residents aiming at establishing healthy life style and changing bad behaviors influencing on oral health among residents. Methods In May 2013,416 residents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by community recruitment.The oral health knowledge and oral hygiene were investigated and oral health education activities in multiple forms were performed.In October 2013,the same questionnaire was delivered for investigation.The outcomes from these two investigation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The average awareness rate of oral health knowledge before intervention was 43.98%,and 84.77% after intervention,which was displayed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Key words] Oral health knowledge;Oral hygiene behavior;Investigation;Intervention

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息息相关。研究表明,口腔疾病与心血管病、糖尿病、肿瘤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共同的危险因素[1]。其中,龋病和牙周病是危害我国居民口腔健康的两种最常见疾病,治疗起来比较复杂,花费时间和经费也比较多[2]。因此倡导社区居民重视口腔卫生行为,掌握口腔健康知识,定期检查治疗,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从而更有利于促进全身健康。本文对永外管村社区416名居民的口腔健康知识和口腔卫生行为进行调查,并对干预前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居委会组织招募416名常住居民,其中男197人,女219人,年龄19~92岁,平均年龄59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53人(12.7%),高中/中专176人(42.3%),大专146人(35.1%),本科及以上41人(9.9%)。

1.2 方法

2013年5~10月,采用社区招募的调查方式,选取符合条件的416名永外管村社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制订的口腔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行为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吸烟行为)、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程度及获取途径。干预前行基线调查,由接受统一培训的口腔医生及口腔专业护士以一对一当面访谈的方式调查,现场回收问卷,回收前检查问卷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发现错误和漏项及时更正补填。基线调查后给每名居民发放口腔健康手册和健康包(牙刷、牙膏、牙线),在社区张贴大量的口腔健康宣传画,为社区居民开展口腔健康知识讲座3次,举办知识竞赛1次,通过电话、居委会集中咨询答疑和入户的方式了解居民的行为改变情况,并提供干预指导。终点调查时以同样的问卷和方式再次调查上述研究对象,回收有效问卷401份,有效率为96.39%。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8.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对416名居民的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的调查中,在牙齿的好坏是天生的,由遗传决定和保护孩子“六龄牙”很重要等8个方面,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在口腔卫生行为及生活方式的调查中,早晚刷牙及达标人数和每日进食含糖食品≥2次,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社区居民的口腔健康日益受到关注,但重视程度还不够。因此,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定期口腔检查和早期口腔治疗是非常必要的[3]。调查发现,干预前社区居民的口腔卫生不良行为显著,口腔健康知识较薄弱,知晓率低。由此可见,社区口腔健康教育的任务还很繁重,选择合适的口腔健康教育方式很重要。根据调查结果提示,应从以下几方面改善居民的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

3.1 增加居民的口腔健康知识获取途径

口腔健康知识直接影响到口腔卫生行为,拥有正确的口腔健康知识是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的前提[4-5]。接受口腔保健干预前,社区居民获取口腔保健信息的途径主要是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而其他途径很少。丰富口腔健康教育的内容及形式仍是针对北京基层社区居民今后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的重点。本研究通过举办口腔健康讲座、发放口腔健康教育材料以及对居民进行口腔健康面对面的指导等,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社区居民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并有效提高了居民对口腔健康的关注和重视。经过口腔健康教育干预,居民在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态度、行为方面的认识有了明显改善,口腔卫生状况也有了显著提高,这表明在社区普及口腔健康知识和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对社会各个层次的人群都是适宜和必要的。社区口腔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提高居民的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增强其自我口腔保健意识,这对于改善口腔卫生状况及预防龋病、牙周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3.2 减少口腔健康不良行为

影响龋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居民口腔保健意识差和食糖。本研究在口腔健康教育时,强调每天2次有效刷牙的重要性[6-7]和过度食用含糖量高、黏度大的食物或饮料容易引起龋病,其中每天多次摄取糖食的危害性最大,所以少次少量摄取糖食对维护牙齿健康是很重要且有益的[8]。餐后、食用零食后、饮用碳酸饮料后,应及时用清水漱口,清除食物残渣,清洁口腔,降低龋齿产生的风险。调查显示,更多的居民意识到这些问题后,开始改变自身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但部分有吸烟习惯的社区居民,干预前后并没有显著变化,说明这些吸烟的居民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吸烟对口腔健康的危害,还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他们意识到戒烟的重要性,意识到只有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才能有效地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9],让他们尽早尽快地改变自身的不良行为。

3.3 增强刷牙达标意识,提倡使用牙线,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牙菌斑是龋病牙周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去除牙菌斑最有效的方法是刷牙达标和牙线的使用[10]。每天早上起床后、晚上睡觉前分别刷牙一次,刷牙时间不宜过短,2~3 min为宜,睡前刷牙更重要,养成刷牙后不再进食的好习惯。使用含氟牙膏是安全、有效的防龋措施,提倡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除了每天有效刷牙外,还应提倡使用牙线清洁牙间隙,使用牙线可去除牙齿邻面和根面菌斑,有效预防邻面龋和根面龋。本次调查显示,牙线的使用情况干预前后无显著变化,主要原因是有的居民觉得认真刷牙就够了,没必要用牙线;有的居民嫌麻烦;有的不会使用。有研究表明,采取合理、科学的口腔健康教育对提高人们的口腔卫生行为有明显的效果[11]。今后在社区口腔健康教育活动中还要着重给大家普及牙线如何使用及正确使用牙线的好处。

本次调查的结果表明,有针对性地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和干预能提高社区居民口腔健康水平。口腔健康教育目的是改善人群的口腔健康行为,必要的干预措施是提高社区居民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改善口腔卫生状况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12-13]。有效的口腔健康教育是通过传播口腔健康知识,使居民树立正确的口腔保健观念,逐步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防病能力,最终形成有益于口腔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应该以社区为基础,普及口腔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营造社区支持环境,控制口腔疾病与慢性病的共同危险因素,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我口腔保健能力,推广居民的自我口腔保健行动,让他们认识到正确的口腔卫生行为对预防口腔疾病和全身疾病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国强,曹新明.上海中老年人龋齿等三大口腔疾病状况浅析[A]//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暨第四届全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71-72.

[2] 卫生部.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EB/OL].http://moh. /mohbgt/s10331/200909/42791.shtml.

[3] 张莉,段瑞平,戚春兰,等.云南省人群口腔卫生状况抽样调查报告[J].广东牙病防治,2000,8(2):125-127.

[4] 梁翠云,郑臣浩,黄奇泰,等.佛山市敬老院304例老年人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调查分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3(1):63-66.

[5] 刘风雷,朱怀红.荆门市社区老年人口腔保健认知状况及行为调查[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3,29(7):421-422.

[6] 姜又红,刘延令,董大钧,等.自然人群龋病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1994,11(3):16-18.

[7] 艺璇,张辉,侯玮,等.北京市35-44岁人群口腔健康行为抽样调查与分析[J].广东牙病防治,2010,18(12):639-643.

[8] 岳松龄.食物・糖・营养素与龋病龋病学研究百年回顾和展望之一[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5,15(8):419-423.

[9] 唐瑞平.口腔预防医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10] 王宇,侯玮,陈薇,等.北京市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的抽样调查与分析[J].北京口腔医学,2010,18(1):44-46.

[11] 邢琰,陈长香,李丹,等.健康教育纠正小学生不良口腔行为的效果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156.

[12] 张文静,蒋勇.口腔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0,37(1):77-80.

第6篇:老年人的口腔健康范文

关键词 老年人;口腔疾病;口腔保健;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科学、文化和保健事业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改善,人均寿命普遍延长。如今,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相应地,关于老年人的保健事业也从以往的单纯注重延长其寿命转变为同时强调提高其生活质量。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口腔保健意识与方法,很多老年人认为上了年纪掉牙是正常的,其实这是一种认识误区。众所周知,口腔是人体消化系统的起始,老年人的口腔卫生保健不仅与全身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而且对其寿命以及生活质量也有重要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老年人口腔健康的标准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缺失牙齿少于10颗,龋齿及充填少于12 颗,有20颗的功能牙 。口腔健康与否已然成为衡量人们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常见的老年口腔疾病

1.老年口腔疾病中牙周炎患者居首位,病情一般比较重,除外增龄性原因,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注意保持口腔卫生,软垢、牙石及菌斑等不良刺激物堆积在牙面上,导致牙龈炎,黏膜下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淡粉色的牙龈变为松软肿胀发亮的深红色牙龈,最终牙周支持组织被破坏,使得牙齿松动,加之牙龈黏膜萎缩造成的食物嵌塞,最终导致牙齿自然脱落或无奈拔除。

2.位居第二的是根面龋,由于老年人的牙龈组织发生退行性变,牙根便会外露,牙间隙增宽,易于食物残渣的嵌塞,而牙根表面的自洁能力较弱,龋病便有了可乘之机。若不及时治疗,会继发牙髓炎、根尖周炎,最后将会丧失牙齿。

3.老年人由于口腔黏膜厚度变薄,弹性下降,以及大小唾液腺的不同程度萎缩,使口腔黏膜更易受损。加之免疫功能下降和全身疾病的增多使得老年人易罹患口腔黏膜疾病。比较常见的有口腔溃疡、口角炎、舌炎、扁平苔藓、灼口综合征等。若病人有吸烟饮酒的不良嗜好,还可能诱发口腔黏膜白斑等癌前病变。

4.咀嚼食物的精细程度对于人体消化吸收的好坏至关重要,老年人的胃肠消化功能本来就弱,如果有牙齿缺失、牙列缺失,一则导致健康牙倾斜、移位,对颌牙伸长,食物嵌塞形成龋齿或牙周疾病,二则导致咀嚼能力丧失或由于过度磨耗等原因,缩短老年人颌间距离,形成反牙合 、偏牙合以及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甚至影响全身机能,营养不良。

正确的口腔保健方法

1.积极树立口腔保健的意识

现代口腔预防医学的发展能够帮助我们有效预防各类口腔常见疾病,因而要坚信八九十岁的老寿星也可以和年轻人一样拥有一副健康的牙齿。

2.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性

与青少年相比,老年人所需的蛋白、热量要少,但对一些微量元素如钙 、铁以及维生素的需求却在增加。比如缺乏维生素C可导致牙龈出血、牙槽骨疏松和牙齿松动;维生素 D和钙的不协调则会引起骨质钙化不良。因而老年人需要增加水果、蔬菜以及高含氟食物, 如绿叶菜、胡萝卜、橙子、猕猴桃、茶叶等,并且严格控制糖类的摄入,以减少酸蚀预防龋病。同时还要注意多去户外健身增强体质,晒太阳以促进钙质吸收。

3.增强自我口腔保健能力

预防各类口腔疾病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即坚持刷牙。老年人唾液分泌量的减少使其口腔卫生自洁作用差,因而刷牙是保持口腔卫生有效的方法。不仅要每天早晚刷牙,还要每餐之后刷牙。注意刷牙是不能被清水漱口所代替的。选择老年人专用的较小刷头、较软刷毛的保健牙刷,配以含氟牙膏――氟化物的补充能够增强牙根面的抗龋力,而且可促进早期根面龋进行再矿化,从而有助于老年人根面龋的预防。运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坚持竖刷,力度适中,大约3分钟。对于牙齿稀松、牙缝比较宽的老年人,还可以利用牙线去除根面和邻面的牙菌斑 。

除了日常的刷牙漱口外,传统中医学提倡的叩齿保健法也是有效预防口腔疾病的方法。古医书《养生方》中便有“朝夕啄齿齿不龋的”说法。每日一醒来和睡觉前,闭合双唇,以均匀、适度的力量将上下牙相互叩击,开始时可用稍轻的力叩击,次数也无需过多,之后循序渐进增加叩击的次数与力量即可。该法一方面能够使牙周支持组织的纤维坚韧性增强,另一方面可改善牙龈的血供并使得面部红润。

4.坚持定期口腔检查

第7篇:老年人的口腔健康范文

[关键词] 口腔健康;保健;知识;行为;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8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9(b)-0048-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ral disease in health cadres population in Beijing, in order to provide basis for formulation of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oral health care measures. Methods The health cadres who took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Beijing Xiaotangshan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May 2015 were recruited as study subjects to be conducted an oral examination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Data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SPSS 19.0. Results Samples of 461 cases of health cadres including 211 men and 250 women were selected. The dental caries rate was 66.17%, the DMFT was 2.53, the filling rate was 35.16%, and the prevalence of periodontitis was 47.51%. The difference of the dental caries rate between men and women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0.60, P > 0.05). The prevalence of periodontitis in men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wome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5.71, P < 0.05). The prevalence of periodontitis of the elderl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middle and young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5.38, P < 0.05). The questionnaire was investigated from the aspects of tooth brushing ways, oral hygiene habits and attitudes towards oral diseases. The overall oral health knowledge and behaviors of the investigated population was poor, but women's oral health consciousness was better than men's. Conclusion The oral health status of health cadres in Beijing is not optimistic. The prevalence of oral chronic diseases such as dental caries and periodontitis are at higher levels. Besides, the oral health knowledge of the population is insufficient. Therefore th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oral health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improve current situation of oral diseases in health cadres population.

[Key words] Oral health; Health care; Knowledge; Behavior; Investigational analysis

本研究调查问卷结果表明,从刷牙方式上看,男女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采用横竖混合刷的人群所占比例较高,这一结果与刘彦等[10]对北京地区2038名中老年人健康体检中发现的现象相同。从本研究可以看到,使用牙线的人数比例较低,与张莉等[11]的研究结果相同。国内郝春波等[12]的研究表明,刷牙辅助用牙线可明显改善牙周炎的症状,牙线可去除80%的邻面菌斑,还可减低邻面龋的发生率。许多老年人牙间隙比较大,更适合刷牙时配合使用牙线。对牙线正确的使用方法和使用必要性还需进一步加强宣教。

认为定期洁牙有必要的,男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国人普遍存在对洁牙认知不高的情况,吴崇玲等[13]对洁牙患者相关知识进行调查发现:54.7%的患者在医生的建议后才洁牙,31.6%患者认为洁牙后会损伤牙釉质,58.7%的患者认为洁牙后牙间隙会变大。有许多人并不了解牙石和牙周炎、牙菌斑的关系[14],但事实上关系密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牙石多少与牙龈炎症程度呈正相关[15],定期洁牙非常必要。

关于发现牙齿有洞是否及时就医和有牙齿疼痛症状首先选择看牙医的问题,男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选择及时就医的意识要强于男性。调查人群对待牙龈出血的态度显示,请牙科医生治疗的比例为9.09%,仅排在第5位;有20.08%的人选择不理会,排在第3位;有51.89%的人选择用清水漱口,排在第1位。反映出此调查人群口腔健康知识不足,就医行为不主动,对口腔疾病的重视程度不够,这是一个普遍现象[16]。

3.2 保健干部人群口腔预防保健策略

口腔疾病重在预防,通过日常行之有效的保健措施,可以大大降低患病率,同时保健干部人群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通过他们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关注口腔健康,从国家政策和措施上会加大口腔保健关注力度,会带动全民整体口腔保健意识的提升,这会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力。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3.2.1 重视口腔疾病的常规检查 做好局级保健干部口腔健康管理工作,即每年对局级保健干部的口腔状况进行常规检查。常规检查后及时给出治疗建议,督促保健干部尽快治疗,许多口腔慢性疾病,例如龋病和牙周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可能最大限度保存患牙。建立口腔健康状况个人信息档案,便于资料的统一管理。

3.2.2 做好日常口腔卫生的维护 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与日常口腔卫生的维护密切相关,应每天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即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口腔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身健康状况也会影响口腔,坚持规律的体育锻炼,保持乐观的心情,对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病非常有利。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不嚼槟榔,不食过烫的食物,避免口腔黏膜不良刺激,及时磨除过锐的牙尖,这些措施的采取均可有效地减少口腔癌的发生[17]。

3.2.3 及时进行口腔疾病的治疗 口腔疾病中最常见的就是龋病和牙周病,龋病早期表现只是很浅的龋洞,没有明显症状,治疗很简单,将龋洞充填好即可。如果不管任其发展浅龋就可发展到中龋、深龋,继续可发展到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治疗也越来越复杂,有的牙体组织破坏太多成为残冠和残根丧失治疗价值而只能拔除。所以及早治疗龋病,对保留健康牙体组织,防止牙体过早缺失有积极意义。牙周病也一样,早期的牙周病症状不明显,因而容易延误治疗。牙周病的晚期最终导致牙齿松动和脱落,是造成牙齿缺失、影响咀嚼功能的主要原因。因此,出现牙龈的出血和红肿,应该及时尽早到医院进行治疗[18]。口腔疾病的及时治疗,可大大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9]。

3.2.4 普及口腔防病知识,做好宣教工作 通过口腔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如各类专题讲座、科普宣传等普及口腔保健的基本知识,引导保健干部人群树立口腔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尤其是有口腔疾病的人群,在治疗过程中增加口腔卫生宣教和指导,增加口腔卫生保健意识,定期检查,才能有效地保持治疗效果[20]。

总之,北京市保健干部人群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口腔慢性疾病如龋病和牙周炎的发病率均较高,口腔保健知识不足,口腔保健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对这一人群口腔保健知识的普及和宣教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Oral health surveys: basic methods [R]. 4th ed. 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7:22-52.

[3] 赵梅,张辉,陈薇,等.北京市老年人群患龋状况的抽样调查[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111-114.

[4] 于卓人,刘丽笙,栾庆先,等.北京石景山区老年人群牙周炎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4(4):633-638.

[5] Benguigui C,Bongard V,Ruidavets JB,et al. Metabolic syndrome,insulin resistance,and periodontitis:across-sectional study in a middle-aged French population [J]. J Clin Periodontol,2010,37(7):601-608.

[6] Petersen PE,Peng B,Tai BJ. Oral health statusand oral health behavior of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in PR China [J]. Int Dent J,1997,47(5):305-312.

[7] 欧晓艳,张海亮,胡逸鹏,等.江西省老年人牙周健康状况抽样调查分析[J].口腔医学研究,2009,25(5):666-670.

[8] 刘侠,王剑,牛国卫,等.社区牙周指数综合评价体检人群牙周炎的多因素相关性[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0, 24(1):31-34.

[9] 刘侠,牛国卫,王剑,等.北京市体检人群牙周炎的多因素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1,6(23):90-92.

[10] 刘彦,牛忠英,石馨,等.2038例中老年人健康体检中牙齿楔形缺损的调查和分析[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0,20(11):645-647.

[11] 张莉,武剑,高奇.深圳市367名65-74岁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抽样调查[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5,31(2):97-99.

[12] 郝春波,陈小滨,巩蕾. 巴斯刷牙法辅助用牙线和牙间刷对慢性牙周炎的改善情况比较[J].海南医学,2014, 25(18):2793-2795.

[13] 吴崇玲,汪琼,罗顺吉,等.洁牙患者相关知识调查[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2(6):439-441.

[14] 王一敏,傅升,高玉洪.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口腔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6):4189-4193.

[15] 曹采方.牙周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3:54.

[16] 马力扬,李晓玲,杨兰,等.甘肃省老年居民的口腔健康行为[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10(32):4242-4243.

[17] 李欣.口腔癌发病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1):19-20.

[18] 张振波,宋宇哲,陈金锐.常见老年口腔疾病及其防治[J].中外医疗,2010,29(6):136.

[19] 郑红.口腔治疗对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3,24(23):3467-3470.

第8篇:老年人的口腔健康范文

【关键词】 老年人龋患情况;刷牙;相关性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61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67-02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老年社会,随着人们对口腔卫生的重视,老年人口腔卫生状况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为了解宁德市城乡老年人口腔健康和口腔卫生行为现状,以便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笔者于2011年4月至2012年11月参与了对宁德市65-74岁老年人口腔健康情况的调查。以便更好地为社区老年人口腔卫生保健及牙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对象为65-74岁年龄组城乡常住人口。实足年龄计算以调查期为准。抽取宁德市3个县的城区和3个县的乡镇,共720人。

1.2 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四版)[1]的调查方法和标准,并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改进[2]。发放调查问卷前详细说明填写的注意事项,填好后由调查人员检查后统一收回。

1.3 质量控制 口腔调查前由省牙防专家对骨干医生进行培训,使调查员对调查方案、调查方法和检查技术熟练掌握,并进行标准一致性试验,Kappa值均>0.7。在此基础上组成相对固定的调查小组。调查现场的检查条件一致,采用移动牙科检查椅、照明灯和CPI探针;调查表回收后,对所有调查表进行审核,若发现缺项或可疑项目及时与调查对象进行核实补充,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录入专人负责,采用EPI6软件进行双录入,双核查,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比较率,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随着口腔卫生知识的普及,部分老年人懂得了一些口腔卫生知识,但仍有许多人存在刷牙知识缺乏、饭后不漱口、很少使用牙线及正确使用牙签以及不知道定期检查的重要性等。本次调查结果显示65-74岁年龄组人群每天刷牙率为96.1%,其中每日刷牙一次占49.2%,每日刷牙两次及两次以上占46.9%;含氟牙膏使用率为54.7%;老年人患龋率为74.0%,龋均为11.16,见表1。

3 讨 论

3.1 表1的结果显示含氟牙膏的使用对龋病的预防效果是积极的,宁德市城市老年人含氟牙膏使用率高优于乡镇老年人,且宁德市城市老年人龋均及患龋率均低于乡镇老年人。

3.2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刷牙率与老年人龋患情况呈负相关影响,如表1所示宁德市城市老年人刷牙情况优于乡镇老年人,且宁德市城市老年人龋均及患龋率低于乡镇老年人。

3.3 刷牙是最基本的个人口腔保健行为,是控制牙菌斑、预防龋病的必要措施。表1示宁德市城市老年人每天刷牙两次及两次以上较每天刷一次者多,乡镇反之,而宁德市城市老年人龋均及患龋率低于乡镇老年人。由此可见每天刷牙次数对龋病的预防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为达到预防老年性口腔疾病、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目的,首先要帮助这一人群树立正确的口腔卫生保健观念,指导他们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因此要加大口腔卫生宣教方面的工作,刷牙及含氟牙膏的普及以及正确刷牙方法的指导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第9篇:老年人的口腔健康范文

社区卫生服务,是随着现代医疗保健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卫生服务模式,它是“以社区医院全科医生为主体实施的,以保护和促进社区健康为目的,以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需求为导向,以老人、妇女、儿童、慢性病人、残疾人为重点人群,集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综合卫生服务模式。”[1]其目的是把服务模式从医疗为主转变为以保护和促进社区健康为主;把服务对象从以病人为主体扩大为以社区全体人群为主体;把服务内容从以治疗为主扩展为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等多个方面。这是新形势下医疗服务模式的必然转变。这种服务目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的转变,无疑会给社区居民的健康带来良好的影响。

1 口腔健康教育是社区口腔卫生服务的重点之一

社区口腔卫生服务是以社区人群为对象,以口腔健康为中心,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模式。其中口腔健康教育是促进社区居民口腔健康,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最实用、有效的途径。口腔健康教育就是通过传播口腔健康知识,提高人们的口腔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树立正确的口腔保健观念,改变人们那些直接影响或间接影响人们口腔健康的观念和行为,提高居民对维护个体口腔卫生和社会卫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最终在全民形成有益于口腔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这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重点之一。

1.1 口腔健康教育的内容 世界卫生组织把口腔健康作为人类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口腔健康是反映生命健康质量的一面镜子。口腔健康的标准是: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因此,口腔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了解口腔健康的标准;了解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危害,如龋病、牙周病的病因及其预防;氟化物的正确使用;窝沟封闭剂防龋术;龋齿的预防及早期充填;乳牙的保护;青少年牙列畸形的危害及早期治疗;孕产期口腔保健;如何正确刷牙,延缓避免“老掉牙”[2];牙刷、牙膏的选择;义齿的正确保护及使用;饮食与健康;吸烟与口腔癌等。另外,随着健康教育的深入,口腔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口腔疾病与糖尿病的关系等。

1.2 口腔健康教育的形式 针对社区不同的人群,不同对象,像儿童、青年、老年人、孕产妇、流动人口等,采取不同的方式:利用会议、广播、图片、文字、宣传栏、扫盲学校、家长学校等,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不同内容的普及教育,利用候诊时间进行候诊教育,向患者及陪护人员播放口腔保健知识的电视录像,发放《牙病常识》、《爱牙专刊》等健康教育资料。在就诊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口头讲解和宣教;社区医师还可以利用家庭访视、出诊的机会,和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进行入户体检,建立个人健康档案,针对不同健康问题进行卫生指导,适当安排预约就诊和就医咨询。

1.3 口腔教育的目的 开展口腔健康教育,传播口腔健康知识,意在改变人们陈旧的知识结构与信息,改变那些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口腔健康的观念和行为,摒弃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和行为方式,树立正确的口腔保健观念。提高人们的口腔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并掌握自我口腔保健的方法和技能,使人们能采取有利于口腔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居民口腔卫生健康素质,以达到终生保持口腔健康的目的[3]。

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就是普及口腔卫生常识,提高人们对口腔疾病的认识,减少龋病、牙周病的发生,让缺牙者尽早镶牙,恢复美观和咀嚼功能。强化口腔健康意识,养成定期口腔检查的卫生习惯。口腔健康教育就是要提高人们的口腔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树立正确的口腔保健观念,最终在全民形成有益于口腔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

2 口腔健康教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重要性

健康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维护健康是人们的第一需要,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一面镜子,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早已把口腔健康作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疾病不断成为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常见病之一,龋病、牙周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但是人们的口腔健康意识薄弱,预防口腔疾病的知识知之甚少,对口腔疾病的危害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有些地方人们都不刷牙,导致口腔疾病发生率增高。如果人们预防保健意识淡薄,一旦发病,大多为牙病的中晚期,病人痛苦不堪,高额的医疗费用必将成为人们的负担。因此,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应向人们普及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强化口腔健康意识,动员人们自觉地参加到口腔卫生保健和口腔疾病预防中来,对于预防和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提高全民族 的口腔健康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 讨论

社区卫生服务是我们基层医院的工作重点,健康教育又是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通过健康教育,提倡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并帮助人们看到自己的行为对健康产生的影响,从而鼓励人们选择一种有益于自身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社区这个大家庭,作为一个基层医务工作者,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应以人的健康为重点,健康教育为龙头,围绕社区卫生保健,为社区居民开展一种综合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其中口腔健康教育是我们社区口腔医务工作者在社区首要开展的工作,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观念,积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不能仅满足于对口腔疾病的诊治,应不失时机的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干预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使居民增加对维护个体口腔卫生和社会卫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积极参与社区口腔卫生保健活动,达到口腔健康的目的。提高社区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使健康教育真正起到预防疾病、改善健康、提高全民素质的强大功效,这是我们每一个口腔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施嘉聪.试论健康教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和地位[J].中国健康教育,2000,16(3):172-173.

[2]梁青.口腔门诊健康教育的初步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1999,2(34):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