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未来农学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未来农学专业就业前景精选(九篇)

未来农学专业就业前景

第1篇:未来农学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计划在我市成功实施的背景

随着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在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进程中,促进农村的发展除了靠资金、技术、信息、生产资料等资源的投入外,科技、教育尤其是人才的作用比任何时候都更被社会关注。

本次调查发现,在我市农村,农民普遍都希望致富,但更多人都没有勇气自己想办法致富,他们在“等、碰、靠”,等着别人来帮他们致富,希望碰到好的运气发家,盼着上级干部为他们带来致富经。

当前,我市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能得以持续开展有两大较为突出的背景,一是我市农村干部年龄老化,平均年龄46岁,文化知识水平低,大专以上不足7%,观念落后,能主动带领村民致富的不足20%;二是我市大学生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预计我市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未就业将超过1000人。

调查中发现的几个突出现象

一、大学生村官反映压力大

农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在调查中,大学生干部反映工作困难压力大,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专业和学识在实际运用中的欠缺。部分大学生和农村没有任何的专业联系,只是拥有一个大学生的光环,对在农村工作欠缺心理上的准备和知识上的储备。在彭州去年招募的大学生村官中,具有农学背景知识的,仅仅占25%。由于在专业知识结构上,远离农业、农民急需的实用技术和农村工作的知识背景,只是凭着一腔热情来工作,缺乏对工作的整体思路。

对少数能提出致富方式的大学生来说,要得到村民的信任和支持还需要很大的努力,他们期待各级部门能够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帮助他们在基层实现带领村民致富的愿望。

二、极少大学生愿扎根农村

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25%的被调查者认为这是在解决困扰国家发展的三农问题,50%的人认为是给大学生创造接近农村的机会,解决大学生就业。许多大学生村官都有过就业的经历,他们之所以选择当村官,大多是因为就业形势的严峻,曾经的工作经历使他们作出选择:就业是最重要的。

有近一半的大学生对本计划实施的前景感到迷惘和不确定,而另一半的大学生认为参加本计划是比较好的选择。对于工作他们都显得比较自信,他们认为所面对的是信息严重缺乏的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他们的优势在于获取信息的途径宽阔和容易接受新事物上。

有近一半的大学生村官有向上谋求发展的考虑。各级出台了对在基层工作优秀的,在未来选拔时优先考虑的政策是他们参加本计划最大的吸引力。但只有极少人愿意扎根农村,留在村里做事情。还有少部分将选择考研。

第2篇:未来农学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论文摘 要: 文章主要从广西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前景、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分析认为,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应该结合实践需求,设置专业要突出细化原则;人才培养模式上应突出养成训练,注重教师的培养,完善教材建设,创新教学手段,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同时也对职业教育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纲要”特别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十一五”期末,《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广西“三基地一中心”(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和“两区一带”(北部湾经济区、桂西资源富集区、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打造西江黄金水道,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决策。我市地处西江经济带的地理中心,是珠三角、北部湾和大西南经济圈结合部的水陆交通运输枢纽,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城市发展优势独特,有潜力打造成为西江黄金水道的航运中心,建设成为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成为自治区“三黄”(黄金水道、黄金经济带、黄金效益)战略的新亮点。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要及时调整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和社会服务方向。这就促使我们对如何改革与建设旅游管理专业进行思考。下面我就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前景、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旅游管理专业的前景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迅猛的行业之一,也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旅游产业有着极其可观的发展前景,是未来最热门的行业之一。据国家旅游局统计,在“十一五”期间每年旅游业新吸纳就业50万人,到2010年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到1000万人。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成果也表明,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第一大旅游目的地。

2011年1月8号,广西旅游业发展战略与“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会在南宁召开。根据规划,未来广西旅游将围绕建设旅游强省的发展战略,将广西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一流旅游目的地和中国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旅游集散地。力争到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财政收入翻一番以上,实现富民强桂的目标。按照官方网站公布,2010年广西旅游总收入达600亿元计算,保守估算,那么到2015年应该达到1200亿元。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1200亿的总收入需要多少各类旅游人才?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近期重点实施计划》中的预测,至2010年广西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需求总数为13.60万人,以目前在校生人数和全区各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情况分析,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将难以满足需求,尤其在提高在职从业人员学历方面。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直接导致旅游业服务质量不高、旅游开发不完备,甚至造成旅游市场混乱,严重降低旅游业的竞争力。所以未来五年,除了增加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数量以外,还必须着重培养和提升人才的质量。

二、旅游管理专业设置应突出细化

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旅游是一个包含了很多专业的领域,比如酒店管理专业、旅行社管理专业、会展专业等。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设置,应该以市场需求,就业为导向进行细化。在实践中不断发现新的东西,发现新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们旅游教育现在多数还瞄着全国13507家星级饭店(根据《中国星级饭店指南(2009—2010版)收录》和14000多家旅行社,贵港职业学院设置的旅游管理专业只是针对酒店管理方向,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而对蓬勃发展起来的“农家乐”旅游专门人才的培养却不怎么关注。广西旅游部门统计显示,截至“十一五”末,广西乡村旅游产业规模初步形成,共有乡村旅游点1000多个,“农家乐”3000多家,接待旅游人数3500多万人,旅游收入约70亿元广西旅游部门近日公布的广西乡村旅游“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提出,广西将在“十二五”期间创建10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00个特色旅游乡镇、1000家特色旅游村、培育10000家“农家乐”。这意味着如果开设这个专业,那么就业前景非常好,让来自农村的孩子,接受这方面知识的培训,将来再回到农村去,服务农村。

从旅游未来发展方向的角度看,旅游专业同样需要细化。中国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必然是休闲旅游。“何为休闲旅游?简言之,是以休闲为目的旅游。它更注重旅游者的精神享受,更强调人在某一个时段内而处于的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存在状态;它通过人的共有的行为、思想、感情,创造文化氛围,传递文化信息,构筑文化意境,从而达到个体身心和意志的全面和完整的发展;它为激励人在当代生活中的许多要求创造了条件。人们通过身体放松、竞技活动、艺术欣赏、科学好奇心和接触大自然等方式,为丰富生活提供了可能性”[1]。休闲旅游涉及到休闲领域,休闲领域是个很广泛的概念,包括很多内容,美国学者穆森提出:宾馆、汽车旅馆,饭店;田径运动场;高尔夫球场;网球俱乐部;健身俱乐部;剧院;主题公园(如迪斯尼乐园);游泳池;私人经营的可供游泳的湖泊;划船俱乐部和码头;马术场;收费的垂钓园;钓鱼船只出租;天然小径探险;岩洞探险;风景游览;狩猎向导;射击场;台球厅;保龄球馆;滑雪场;溜冰场;假日农场和度假牧场;度假宿营地;野营中心;探险旅行和野炊场所,等等。这些都需要专门的旅游管理人才,也是市场最需要的。如果高职院校把这些领域进行细分,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专业,发展前景一定很好。或者是“假设旅游院校的一批经过专业化教育的职高毕业生进入了酒吧、咖啡屋等休闲企业,那整个城市休闲体系的素质就会大幅度提高;而如果一个城市形成了完善的城市休闲体系,产业集群自然就形成了,专业设置的回旋余地自然也就更大了”。[2]

转贴于

因此,“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旅游管理专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3]。

三、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实证性很强的学科,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必须注重实践,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应该坚持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思路。根据这一思路,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培养。

首先,在旅游专业教师培养方式上,走校企结合、产学研结合的路子。让旅游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把解决教师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突破口。同时,要求旅游专业教师朝“双师型”方向发展。其次,聘用旅游企业的管理者、旅游行业行政官员、现行旅游行业资深从业人员作兼职教师,建立起一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以此达到对旅游专业教师要具有丰富的旅游业阅历和经验、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及能从事旅游实证问题研究能力的要求。实践证明,这确实能在短期内迅速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比如我院于2009年就派遣了三位教师分别到旅行社和酒店去挂制职锻炼。我院旅游管理专业从中远期发展来看,一是继续招收一批旅游专业优秀硕士以上毕业生以充实本专业的教学力量;二是从现有的基础外语教师队伍中选派有发展潜力的老师进修旅游管理专业为第二学历,提高旅游专业外语教学的针对性和专业性;三是采取相应措施鼓励教师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尽快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逐渐把本专业建设成为一个具有雄厚双师师资实力的专业。

(二)不断完善旅游管理专业的教材建设。

在旅游管理学科的教材建设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在完善教材建设过程中,注重突出教材的实用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本专业根据学院的要求,在教材体系建设上严格教材的选用和评价制度。在选用各课程的教材时,原则上参照该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规定,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选用一种已经正式出版、适合本专业、高职层次学生使用的教材。所选用的教材应是被推荐的部级或省、市级优秀教材。如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则考虑选用学院批准的辅助教材或补充讲义。同时注意教材的前瞻性、实用性、先进性和代表性。

(三)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和形象化,可采取以下多种形式。

1.旅游案例教学。案例教学的过程应可遵循以下步骤:分析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的办法。此外,还可以通过旅游案例讨论、旅游案例书面分析报告、旅游案例角色模拟、旅游案例课堂演讲、旅游案例辩论等,让学生感受、体会和把握旅游管理的真谛和精髓,提升发现、分析判断和解决旅游管理中的决策能力。

2.旅游管理学习法。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中的许多教学内容,都可以在限定条件下的模仿练习解决。比如模拟导游学,要求学生模拟带团到南山公园玩,教师可以说出一些要求,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自愿的小组。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判断作出分析和决定,然后进行比较,在小组之间决出胜负。

3.旅游行业角色扮演法。教师可以把旅游行业中的某些工作岗位,比如酒店管理的前台接待员等,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从而加深理解,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职位表现。

(四)加强专业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目前校内实践基地正在建设中,校外实训基地有12个。这些还不能很好地满足课堂学生实训的需要。必须尽快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更新实训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训项目。加强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既要重视基地的教学功能,又要考虑基地的科研功能,以基地为基础,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xywy.com/shzl2/ydxx/xxrz/200411031517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未来10年,中国休闲旅游业发展前景瞭望.

第3篇:未来农学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师知识;实践知识

与大学职能相比,农村学校职能容易被人们所忽视,通常被看作基础教育的代名词,主要服务于文化传承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实际上,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主题来看,农村学校担负着培养学生、发展知识与服务社会的职能,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同农村学校的职能相一致,需要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满足学生、社会与学术的需求。

一、农村教师专业问题反思

1.教师教学同教学专业化要求相差较远

农村税费改革后,原有由乡村承担的教育费用取消,全部由县一级财政负担,现有的地方财政投入方式使农村教育经费出现较大缺口。为了节约办学成本,减少财政压力,多数采取“综合教学”方式,即一个教师承担应由多个专业教师共同完成的工作,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教师专业性不够,语文、数学等科目的教师较多,而英语、音乐、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短缺。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有的教师无一人能胜任英语教学,音体美教师更是缺乏。同时,农村地区教师亦师亦农,工作之余还要从事农业劳动,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严重影响到教师的专业学习。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农村学校没有完善的网络设施,教师缺乏网络技术培训,使用网络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欠缺,教师知识更新较慢,处于专业早期的求生阶段[1]。

2.缺少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离开了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探讨,没有规范化的教学程序与研究方法,教师教学经验难以转化为显性的实践知识与有效的行动模式。对农村教师而言,多数缺乏普通高等教育经历,本科学历的比例偏小,没有教学研究的意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以高师院校为主导的外在强制性方式,这种培训方式,理论学习占主导,经验交流与案例研讨内容偏少,导致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出现了两种误区:一种是教学失范,这和学历较低有关,对农村教师应加大学历教育供给力度;另一种是高校培训模式失效,参与培训的主体性不够,应转换培训模式。目前,以高校为主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日益为人们所诟病,以校本培训以及行动反思为主的发展模式成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由于教师缺乏研究的意识,尽管教师尝试教学反思专业发展模式,但多数教师没有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设计,缺乏研究的严谨性与完备性。

3.农村教师教学信心不足存在假象

在加大校本研究力度之后,农村教师校本研究的程序不规范,缺乏合理的研究设计,没有按照预定的过程进行实施。当农村教师同高校教师在一起讨论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时,普遍存在发言不积极,话语较少的现象,与专业研究者沟通不多,尽量回避专家的提问,从而形成了农村教师自信心不足的思维定势。实际上,农村教师之间的交流十分活跃,教师的主体意识鲜明,积极性较高。之所以出现农村教师自信心不足问题,这同其交流的对象有关,由于专业研究者长期生活在城市,从事更为专业的研究,学术话语的专业性较强,同农村教师交流存在较大的文化反差,农村教师话语所特有的地方文化同城市语境中的学术文化形成了无形的隔阂,产生了两种文化之间的陌生与对抗。

从有关研究的结论来看,普遍认为农村贫困地区所处的文化环境弱,福利待遇差,网络资源少,学历层次低,导致农村教师缺乏校本研究的观念和教学研究能力,难以创新知识体系,不能提供有效的社区服务。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师所拥有的学科专业知识需要同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转化为有效的教学知识。特别是在当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学校独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其不能游离于新农村建设之外,而是要深入其中,因此,农村教师的任务与专业发展途径应该不同于城市,不能用城市文化视野审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而应该立足农村发展需求,分析与建构农村教师知识结构。

二、农村教育需求

1.学生发展需要同农村现代化相一致的生存智慧

现存的高考制度对农村教育发展有着较强的引导性,促使农村教育需求主要体现在书本知识的记诵方面。农村学生对书本知识的依赖性学习模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尽管新的高考制度改革正导向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但书本知识体系考核模式在短时间内仍无法退出历史舞台。随着新农村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的经济与文化环境将有所改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也会有所缓和。受近年来高校就业率偏低的环境影响,学生及家长开始思考学习的成本问题,通过高考渠道实现社会流动已成为高风险的投入。传统的学习与发展观念逐渐松动,通过高考阶梯改变自身的命运并非唯一的选择,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农村学生发展的另一种渠道。

教育目标是多元的,教学不是归结为制度化的学问关系,而是存在着以知识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关系[2]。与成人世界一样,学生生命中每一个场景每一个阶段,都是人生发展的时空连续,不能人为地把学生的学习阶段同其生活隔离开来,不能把学生个人从教学群体中孤立出去,教师应把学生的学校生活作为生命延续的组成部分,把学生的学业发展同未来的职业生活紧密结合,把学生的生命延续同情感发展结合起来。由此,教师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把知识积累同学生的情感发展、意志提升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学校学会处理未来社会可能遇到的矛盾与问题,提高服务于社区的心理倾向与实际能力。

2.社区和谐发展需要农村教育引领

农村教育是农村区域发展的组成部分,教师与学生是农村区域共同体的重要成员,学校同农村其他组织一起,共同推动着农村经济与文化发展。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教师成为典型的知识分子,学生也是现实的文化群体,因而生存于农村社区的教师与学生成为农村文明发展的引领者,成为化解各类矛盾的劝说者,也是农村风俗的传承者。

由于农村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效应,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城乡之间协调发展。当前新农村建设旨在通过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着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保护与传承乡村文明,缩小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差距,共享发展成果。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由于农村学校同社区的天然联系,农村教育除了担负起教育教学的任务外,还要承担起乡村建设任务,如通过深入农村社区,改善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环境,及时化解内部矛盾,促进乡村文明;通过举办劳动技术培训班的方式,培育新型农民;通过学生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家庭文明水平等。尽管新农村建设由政府提供引导,但最终还是要依靠农村自身的力量实现自主发展,农村各级各类学校具有亦教亦农的特征,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学校的支持。

3.学术知识拓展需要发展农村教育

在公众的视野里,由于中小学属于基础教育阶段,重心在于传授知识,提高学生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因而同大学的培养目标明显不同,不需要通过教学与科研活动创新知识体系。实际上,从教学性质来看,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经验性范畴,如同科学研究一样,教学内部蕴藏着丰富的问题,隐含着凭借经验难以解决的危机,使学术视野逐渐同教学问题相结合,突破了学术作为专门化系统性学问的认识。在李•舒尔曼看来,“教学像其他形式的学术一样是一种成果。当教师将工作公开、接受同行评价和批评,并与所在专业社团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时,反过来又加强了自己的工作,这时教学就变成了教学学术”[3]。也就是说,只要某种知识能够公开、能够面对批判与评论、能够同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成员进行深度交流,就具有学术功用,包涵学术价值,可以纳入学术范畴。学术的外延不断扩大,不仅指专业的科学研究成果,而且还意味着通过课程发展综合知识,通过发现一定的方法应用知识,以及通过咨询或教学传授知识。因此,农村教育同样存在着基于自身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的学术内容,学术保存与知识增长也是农村教育的内在功能。

三、农村教师知识构成

农村教育功能多样,既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又要适应社会与学术的发展,而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关键在教师。为了提升农村教育的供给能力,需要加快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步伐,促进农村教师不断积累,形成多种知识,优化知识结构。

1.专业知识

受区域文化环境的影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目前仍处于外在制度的依赖阶段,教学还远未达到专业化发展阶段[4]。由于贫困地区农村教师普遍学历较低,农村教师专业知识应以积累学科专业知识,扩充教育专业知识为主。鉴于师资紧缺的现实情况,其专业知识不能局限于原有的学科知识增长与深化,而是要根据需要进行取舍。与职前教育不同,职后阶段重在把实践经历同教育学科知识相比较,不断积累有效的教学法知识。只有教师把实践经历与职前教育阶段所学的教育专业知识相比较,把两种知识在行动中有机结合,不断反思教学实践,在学科专业知识教学中生成学科教学法知识,才能增强两种专业知识的教学意义。

教学专业化很容易导致狭隘的专业知识取向,忽视有关农村学生未来发展,以及农村问题的专门化知识。面对农村多元教育需求,教师在做好常规教学工作之余,还要积累同教育职责相符的专业知识,担负起促进农村发展的义务。如:掌握职业伦理知识,承担对学生自立、自信与自强的教育职责,弥补规章制度存在的强制性缺陷,弱化个人自主产生的自由主义倾向[5];了解关于平等的知识,激励农村社区更高的发展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强烈追求;涉猎多元文化的知识,学习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掌握家庭教育知识,增强家庭教育能力,以共同承担教育学生的责任[6]。教师只有积累更多的通识知识,拓宽问题视野,才能适应农村社区的发展需求。

2.实践知识

国内外有学者对教师实践知识进行了许多研究,展现了教师实践知识的内涵与特征。施瓦布是“实践性知识”研究的鼻祖,他提出了“实践性样式”的术语[7]。此后,“默会知识”等概念不断出现,开始确立了教师专业发展所拥有的独特性知识信念。它认为实践知识同具有系统性、严密性及客观性特点的科学知识或技术知识相比,有着根本区别,带有典型的情境性与缄默性特征。但这些研究普遍存在把实践知识归结为缄默知识的倾向,把实践知识生产与表达神秘化,不利于积累与建构实践知识。其实,通过积极的实践与反思,教师在实践中形成的不可言说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可以转化成可交流的显性知识,这些知识包括了提供工作案例、增长专业工作效能的背景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实践知识蕴含教师工作的背景知识,有助于提供工作案例,提高专业工作效能。就教学活动而言,新的主体观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表达为主体际关系[8]。换言之,教师、学生与知识之间不是单向的流程,而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知识共生的过程。教师所传达的知识渗透了教师在生活与工作学习中积累的社区新闻与经验知识,这些知识作为知识背景对教学发挥解释功能。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把学习的教学法知识同课堂教学相比较,进行再次加工与完善,形成常规的教学操作程序,以及解决重大教学疑难问题的策略,经过交流与讨论,形成普遍的程序知识与策略知识。服务农村社区,需要教师在工作与生活过程中注重经验积累,积极参与人际交往,了解社会新闻事件,积累家庭生活知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行动模式

基于工作实践,教师把内化的知识结构同各种场景相结合,形成了多种实践知识。在波兰尼看来,这些实践知识有些是默会的,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或者说不能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无法同教师具体行动分隔开来。与一般教师不同,优秀教师通常有超常的教学智慧,有着解决教学疑难问题的良好思维方式、认识问题的视角和处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以及在整个过程中所需要的灵活性。在认知心理学看来,这些实践知识包括了程序知识与认知策略,为了同上文的实践知识区别开来,可把那些基于实践形成的默会知识界定为行动模式,把那些能够通过交流进行明确表达的操作程序以及实施策略作为实践知识。

行动模式是教师基于人格特征、思维方式以及文化素质,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整合而成的难以文本化的操作程序以及行动策略。在实践过程,每个教师都会追求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行动模式,但并非每个教师都能达到行之有效,它需要教师结合自身的素质调整教学行为,产生适切性教学行动。有效行动模式可以随着教师个性的发展与变化,以及自身素养的整体提高而不断进步,这就需要教师分析影响无效行动模式的关键因素,设计专业发展路线,重塑教师职业的价值取向,同时,深入各种实践场景,增强各种实践场景的反思能力,不断磨练文化性格,积累有效行动模式,促进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浩.农村教师业余生活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18):173.

[2]熊梅.当代综合性课程的新范式: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51.

[3]王玉衡.试论大学学术运动[J].外国教育研究,2005,(12):26.

[4]蒋茵.国外教师专业发展新范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5,(9):27.

[5]绍学伦.关于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的思索[J].山东教育科研2002,(8):14.

[6]黄白.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美国教师培训新态势[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11):58.

第4篇:未来农学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一、 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可行性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 ,现代农业发展缺乏人才支撑

一方面,计划生育政策造成农村适龄劳动力大量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农产品价格波动和农业经营风险的存在,以及城乡巨大差距和比较效益的影响,造成高素质农业劳动力大量外流,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从2000 年的 50%下降到2009年的 38.1%,部分地区土地闲置,留守农民整体素质急剧下滑,留守农民中老弱病残的比例在上升,农村发展缺乏人才支撑。

(二)国家出台鼓励政策 ,给大学生农村创业提供了政策支持

我国政府在多个文件中指出,支持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创办现代农业企业。不少地方政府为吸引人才,针对大学生农村创业制定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在土地、金融、税收等方面出台了优惠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知识型农民是我国农村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大学生农村创业前景可期

相对发达国家农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我国农村就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特别是中西部农村留守农民的整体素质更低,且无法在短时期内得到改善。据农业部门统计,农村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仅占农业劳动力的 0.71%[ 2 ],具有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仅占 1.1%,农村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 7.8 年[ 3 ]。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知识型的农民,大学生农村创业优势明显,前景光明。

(四)城市就业环境恶化 ,农村创业成功几率增强

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对员工需求减少,而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却在不断增加,以致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的不在少数。人才饱和,加上生活成本增加,城市就业环境进一步恶化,生存压力增大。而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创业创新型人才奇缺。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竞争压力不强,大量市场空隙存在,进入农村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增加。

(五)绿色理念渐入人心,农村创业大有作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理念发生变化,返璞归真、重回自然、追求健康的观念逐渐增强“,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农村的自然生态、天然景色对城市工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到农村去休闲放松、缓解压力、欣赏田园风光逐渐成为时尚,绿色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旺盛,获利空间变大。

二、 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传统观念和心理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农村创业的主要障碍

在长期以来形成的二元户籍制度影响下,学生上大学目的就是要在城市就业。大学毕业去农村发展,绝大多数家长是持否定态度的。面对较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学生本人意愿到农村创业的也是少之又少。即使有大学生去农村创业,由于一般都是 80 后、90 后,以理想型居多,不能吃苦,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加上心理脆弱,往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因此,思想不成熟,观念不解放,到农村创业只能是仓促上阵或昙花一现。

(二)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创业能力不足

创业不仅需要专业技术知识,更需要掌握一定的市场经济理论和管理知识。到农村创业,还需要了解农业生产的特点,并对“三农”问题有深层次的认识。而目前高校教学过于强调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缺乏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校园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脱节导致大学生创业时缺少有效的知识储备。

(三)缺乏必要的引导扶持 ,自主创业受到限制

目前,政府部门创业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涉农企业领导人、辍学学生和回乡创业的农民工。主要开展两种类型的创业培训,即“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由于资金和名额的限制,大学毕业生很少被包含进去。加之学生到农村创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并不能引起地方政府部门对他们开展培训的兴趣。同时,创业大学生只有选择当地政府规划的项目,才会享受到一些优惠政策。这让大学生们感到创业的自主性受到了一定限制。

(四)农产品市场的先天性缺陷增加了农村创业风险

农业是弱质产业。加入 WTO 以后,农业生产要面对国内外两个市场,农产品生产经营的竞争性加剧,经济环境和经济形势多变,使得创业大学生很难对前景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另外,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巨大,加上农产品生产经营风险高,如果农业保险跟不上,遇到天灾,创业大学生难以承受经济损失。

(五)融资困难,土地资源短缺

现有的贷款政策让大学生难以解决农村创业资金来源问题。根据农信社的相关规定,申请贷款采取属地原则,没有当地户口不予贷款。创业资金短缺,加之创业初期缺乏经验,大学生创业的收益难以保证。另外,创业用地也是一个问题。尽管有些地方留守农民减少,当地政府愿意接纳大学生创业,但是,人多地少的矛盾并未根本改变。到 2008 年底,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有 1.37 亩,如果按农业人口计算也只有人均 2.53 亩。且土地难以集中,无法形成规模。大学生如果从事种植业,将不可避免地与农民争地。

三、促进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对策

(一)改变就业观念,为农村发展贡献力量

随着经济发展和就业环境改变,大城市和非农就业不再是最佳和唯一的选择。相反,随着人们生活和就业观念的变化,到农村创业已经成为部分眼光超前人士的选择。农村存在着巨大的商机,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更加宽广的眼光,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对待问题的看法应是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农民所无法比拟的。另外,由于劳动力转移造成许多农村发展后继无力,到农村创业可以补充农村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提高创业能力 ,做好学校教育和创业实践的有效结合

由于高校创业教育的缺位,大学生创业时才发现自己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以及足够的心理准备。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这使学生创业者缺乏企业管理与市场运作经验[4 ]。因此,学校教育除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使学业和创业成为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使大学成为创新创业型人才成长的摇篮。

(三)加强就业前的培训引导工作 ,做到自主创业与推荐创业相结合

对于有意愿到农村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学校和相关部门必须进行创业前的引导工作,例如利用假期组织学生认识农村、了解农村,初步认知创业项目,从而使学生对农村创业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做好思想准备,对农村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做好创业前的调查和预测。政府在大学生创业中的角色定位应当清楚,主要是通过扶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而不是当保姆,否则,大学生们就会产生依赖心理。因此在创业项目上,应该采取自主创业与推荐创业相结合的措施,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能力。

(四)选择能够发挥长处的创业项目,尽量化解创业风险

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看,目前仍有50.32%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并未根本改变。因此,为避免和农民争市场、争土地,大学生应结合自己的特长和所学专业,选择那些知识、技术和管理能力要求较高的项目,例如,特种养殖、创意产业、乡村休闲旅游、农产品营销和加工、物流、经纪等,至于规模种植,由于大学生比有经验的老农无任何优势可言,加上人多地少的实际,还是不宜进入。同时,要注意组建大学生创业团队。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组成创业团队,可以实现知识互补,有助于创业的成功。

第5篇:未来农学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随着《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正式成为WTO组织世界贸易体制的三大制度之一,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竞争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为此,世界各主要国家积极对自己的国际竞争战略做出调整,纷纷把知识产权提升到振兴和发展本国经济的战略高度。2008年6月5日,国务院正式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明确了我国实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提出“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的战略目标。

在此宏观背景下,国内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离现实需要以及应对未来竞争的人才储备需要还相去甚远,突出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知识产权人才层次不够合理: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多,应用型人才少。这是因为招收知识产权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学校远多于招收知识产权本科生和双学士学位生的学校。二是知识产权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法律知识厚,专业知识薄。三是知识产权人才分布不合理:在国家机关、公检法部门或大型企业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人才多,到基层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工作的人才少。为此,近年来我国高校中已有部分理工类、医药类或化工类院校开始设置依托学科专业或知识产权专业的双专业、双学位人才培养体系,使这一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依托农科专业背景的双专业、双学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却实属罕见。随着农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高,以及农产品贸易的增加,与农业有关的知识产权人才更加稀缺。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专项任务中明确要求“充分发挥商标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第23条),完善理标志保护制度(第32条)。因此,贯彻《纲要》精神,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我国大量基层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的一项长期任务,必将需要大量既懂农业生产技术知识又懂知识产权的人才。农林院校通常是以农业和生物为优势学科,通过实施知识产权双专业、双学位教育,能够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知识产权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出更加符合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的应用型知识产权人才。因此,在农林院校中面向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的学生开展知识产权教育,是大批快速培养社会需要的农业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捷径,知识产权双专业、双学位教育是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

2.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2.1 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目前,我国对知识产权人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据此可以认为,知识产权的外延至少应当包括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是一个跨越多个学科专业,涉及到法律、科技、经济、管理、文化等多学科内容的专业。农林院校在进行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时,应当结合本校的传统优势学科,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依托,重点培养具有动植物科学与技术及其相关学科背景的知识产权人才。因此,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当是,具备动植物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知识背景,能够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前沿动态,具有适应面广、适应性强等优点的农业知识产权复合型普通人才。

2.2 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定位

当前多数学者认为,知识产权应当是法学和管理学两个门类的集合。知识产权专业的知识结构应当依托法学和管理学为基础建构。当然,前提条件是学生具备一定的理、工、农、医专业背景。由此可以推断: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知识结构应当是:动植物科学与技术(或相关学科)+法学和管理学基础知识+知识产权核心知识。

2.3 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模式定位

农林院校开展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应当选择本校优势学科和专业的学生,依托农林经济管理或者法学专业开展知识产权方向的双专业、双学位教育。这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在农林院校开展知识产权方向的双专业(双专业)教育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加学生就业的砝码;二是从学制上讲,在本科阶段高年级同步进行双专业、双学位教育能够缩短学制,容易为广大的学生所接受。

3.农林院校开展知识产权双专业、双学位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根据上述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目标、知识结构和模式的定位,笔者所在学校在开展知识产权双专业、双学位教育时主要进行了如下探索和实践。

3.1 专业分类

将全校14个学院的学生按照课程的相关程度划分为:动植物科学与技术、化学信息与工程、人文社科与传媒三个专业大类,但重点是第一大类。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设置相应课程,强化专业特色。如为植物科学与技术类学生增设的5个学分对应的课程是:植物品种保护法、地理标志保护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具体如表1:

3.2 学分要求

辅修农林经济管理(知识产权方向)的学生必须修满70学分。理论学时45学分,实践环节为25学分。其中,必修课32 学分,选修课 13学分。学生毕业时必须撰写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产权方向)的学位论文,经答辩合格后,可以获得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产权方向)的学位。

3.3课程模块

根据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定位,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可以设定法学基础模块、知识产权核心模块和管理学模块三大模块。

3.4 课程体系与教学计划

学生所学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部分。

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设民法总论、诉讼法、农业知识产权、管理学原理4门课程,合计11.5学分,每学分按16学时计算。具体分配为,民法总论3学分,诉讼法3.5学分(共计56个学时,理论课46学时,实践课10学时),农业知识产权2学分,管理学原理3学分。专业课包括:着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信息检索与应用、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管理、专业英语、生物多样性公约、植物品种保护法,合计20.5学分。上述课程,除专业英语为3学分,生物多样性公约1.5学分,之外,其他各门课程均为2学分。

第6篇:未来农学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本次活动主要采取查阅资料、网上调查等方式,针对各应届毕业生的调查。

二:调查内容:

1: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环境:

据统计今年,中国将有611万名研究生、大学本专科学生毕业。外加去年未找到的应届毕业生210万,可预计年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10万,而10年这一特殊的年间我们不仅遭遇到了金融危机的重创,还经历了刻苦铭心的雪灾、地震等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交织发生的一年。这些重大事件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并构成了当前就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在全球金融危机重压下,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而在年年,民营企业吸纳了34.2%的大学应届毕业生。一方面我国就业人数明显增加,另一方面企业萎缩明显,企业校园招聘也相应畏缩。往年月,各大企业都早早地启动了校园招聘计划,各大高校内也因此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由于遭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就业市场整体不景气,很多大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不得不大规模裁员,同时很多作为吸引就业主体的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劳动合同法、出口遇冷等多重因素影响,业务订单量明显减少,用工需求也明显减少。这给学生就业客观上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年就业现状:

1.就业单位性质流向

随着就业问题的日益严峻,现在就业形势开始冲击传统观念,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迫于就业压力,渐渐地“不重学历重技术”,“不选本科选专科”。从目前很多高分考生开始选高职来看,说明家长和学生的观念已经开始慢慢改变。在本科院校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新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市场化,更符合当前就业形势,为专科层次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是近期特别是今年以来人们更加不注重学历的,越来越多的高中生选择了学技术,或是直接就业。

2.热门专业与需求形式:

从-年月中旬应届毕业生行业就业情况来看,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五大行业是应届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其中,制造业是目前吸纳应届毕业生最多的行业,本科学历各年度比例分别占到29.98%、29.10%和43.29%,专科学历各年度比例分别占至41.33%、43.55%和56.37%。

从调查来看:届大学应届毕业生在省就业的行业大类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其中,有26%的本科应届毕业生和25%的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就业于制造业。但值得注意的是,但这一比例低于全国届本科生(27%)和高职高专(31%)应届毕业生就业于制造业的比例。民营和个体企业是省届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最多的雇主类型,雇用了37%的本科应届毕业生以及66%的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省届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最多的雇主规模是300人以下,其次是3001人以上;雇主规模300人以下的本科应届毕业生占到42%,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为56%。

3:大学应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情况:

省届、年届、届大学应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

三:就业态度分析:

1、现在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太高,总觉得孩子找的工作薪水不能太低、不能太累,而且还要稳定,这样就给应届毕业生很多的压力。大部份学生把考公务员当和事业单位当作唯一选择,宁可有业不就。加之学生对自己认识过高,在调查中发现,90%以上的学生希望每月工资在1000元以上,工作时间不超过5天,还要提供住宿条件,这样就无形缩小了就业范围。

2、不愿到中小企业就业。据统计,年1月5日,由云南省教育厅主办,西南林学院、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我院在西南林学院联合举办农林类应届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共102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就业岗位3500个左右,结果我院应届毕业生不足50%,签约率更是寥寥无几参。而实际上,我国就业市场反映,承受力最大、需求量最大的是中小企业,不愿到中小企业就业,无疑又缩小了自己的就业范围。

3.创业不如就业。多数大学生感到创业艰难,多方面准备不够,缺少充足的勇气和决心,只有极少数应届毕业生认为就业找饭碗不如创业谋发展。

4:促进就业措施:

鼓励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是增加就业的重要途径,已被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地方政府反复呼吁,多次部署,对增加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必须把增加就业与提升产业结构的双重任务结合起来加以解决,把劳动力的需求与劳动力的生产结合起来加以解决。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要大力发展专业技术教育,改变目前的教育目标。目前我国各级教育的目标是提高上一级重点学校的升学率,这是应试教育的根源。邓小平同志年为教育题词: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改变教育目标,就无法改变应试教育,就会不断加剧今天一方面高技能人才奇缺,一方面高学历人才失业、文凭贬值的尴尬局面。还有一个关于教育的错误口号流毒甚广,那就是扩大教育消费,拉动内需。把教育当成消费是完全错误的。教育是投资,不是消费。把教育当成消费,当然要以满足消费需求为原则,从教育需求者的角度大学招生当然是多多益善,但这样做只对学校有利,对满足学生家长的虚荣心有利,对学生成材不利,对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利。

我国目前已具备了加快结构升级的资金条件和技术条件,但就是不具备人才条件,使我国企业不得不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过度竞争,人才问题不解决,将很难从这次经济调整中走出来。必须通过政府的宣传引导、政策鼓励、资金支持,改善各类专科学校的办学条件,将他们与大学一视同仁,吸引更多的优秀学子从事技术工作。国家应在工资待遇上向高级技工倾斜,在技工职称上应有最大上升空间,最高应与教授齐。

第7篇:未来农学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 冷水茭白;产业发展;分析;对策;浙江景宁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深化调整和效益农业的发展,在人们了解掌握植物生态学特性,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的基础上,近几年来高山冷水茭白在景宁县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自2003年在海拔1 000 m左右的大际乡高山台地试种推广高山冷水茭4.03 hm2以来,每年都以100 hm2左右的面积扩展;到2009年,由于种植区域的扩延,已达到了735 hm2的产业规模,实现产值6 063.7万元,较好地发挥了当地区位、资源优势,已初步形成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发展区域效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后起之秀”。然而,剖析产业发展现实,虽具有较好的区位、资源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的制约。更为有效地发挥优势,已成之为产业发展、优化升级的关键所在。通过对产业发展的利弊分析,提出一些对策,以期对景宁县高山冷水茭白的产业提升起到积极有益的推动作用。

1 有利条件

由于地处山区,工业经济发展先天不足,几乎不受工业“三废”污染,植被保护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环境优异,水质、大气、土壤生境洁净优良,具有生产绿色、有机食品的优越生境条件。地处中低山地带,气候凉爽,在盛夏高温季节,采用冷泉水灌溉,水温温凉,可有效避免夏季高温造成的高温不孕现象,并可较好地控制雄茭、青茭、灰茭、芝麻茭等不良茭茎的形成,提高产茭率。有利于生态控制病虫害,生产出茭茎粗壮、色白肉嫩、口感鲜美、质量安全的优质产品。当地的高山冷水茭白盛产期出现于7月中旬至8月中下旬,正处于低山平地单季茭白受高温影响仍未盛产、双季茭的夏茭采收已趋完毕、秋茭仍未产出的空档期,在产品供应上起到了堵缺补淡的作用,在产品销售、稳定市场价格、提高种植效益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时空优势,应积极把握,充分发挥。

2 不利因素

2.1 田块分散,难以连片

景宁县地处山区,地形复杂,山体破碎,田块细小而分散,除了大际乡中洋畈、景南乡上标洋有较大面积的稻田外,其余的在中、低山一带,面积多的近100 hm2,少的则不到1 hm2的连片稻田,在全县范围内难以实现大规模连片种植,这给统一规范化生产、过程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难度。

2.2 山高水冷,不利前期早发

由于地处山区,田块细小而分散,水利设施落后,加之农户间科学用水意识淡薄,基本属于自然灌溉状态,未能实现“三沟”配套;茭白移栽后,前期直接引用冷泉水灌溉,而至水土温度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前期早发,不利于其尽早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

2.3 种性提纯复壮跟不上,影响了优良种性的发挥

种性提纯复壮是发挥优良种性的有效措施,而景宁县在茭白生产实践中,对此项工作并没有引起重视,在生产上大都是在生产期间、复茭收获后,不经选择,田间自然留墩,于翌年进行分墩繁殖。这样连续多年不加选择的自然分墩繁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种性退化,影响了良种生产性能的有效发挥。

2.4 组织化程度不高

组织化程度的高低,体现了产业化发展的强势。目前虽然组建成立了“景宁畲族自治县大际雪松茭白专业合作社”,除在大际、景南乡相邻近处发挥较好作用外,因受行政区域管辖、地域分散、运行经费不足等方面的影响,对周边新形成的幅射区域仍没有形成紧密的联系。就全县范围而言,组织化程度依然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效益的有效发挥。

2.5 品牌效应未充分发挥

树立品牌形象,将产品推向市场,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是农产品营销、实现产品自身价值的战略举措。当前,景宁县的高山冷水茭白虽然注册了“雪松牌”商标,在产品包装上也有了自我格式,参加了一些展销、推介展示活动,但限于种种原因,展示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仍不够,在产品销售的大中城市至今没有设立自己直销点,仍停留在外地客商到产地收购产品的销售形态。这样由于增加了产品销售环节,未能实现产销直接面对面的连接,不仅减少了增收环节,也影响了品牌整合效应的充分发挥。

2.6 产业链短

延长产业链是实现资源、产品增值的有效方法,而景宁县当前高山冷水茭白的产业链明显偏短。一是在耕作制度方面,虽然也进行茭、鱼、鸭混合种养模式尝试,但仍停留在个别示范户的示范点上,未能在面上得以推广普及,对种植茭白的稻田,一年中基本上只种1季茭白,冬季都成了“空闲田”;二是对茭白茎叶未加以充分利用,采取的是田间焚烧、随意丢弃的处置方式,这不仅浪费了资源,也加重了环境污染;三是产品销售渠道偏短,有待于延伸。

2.7 栽培技术缺乏

近几年来虽然对高山冷水茭白优质高效栽培技术[1]、高山冷水茭白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措施[2]、高山冷水茭白施肥技术[3]、茭白—鱼—鸭混合养殖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等进行了探索研究,形成了一些较为科学有效的技术措施,经示范应用也取得明显的效果。但因受于生产设施建设;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科学技术推广力度;农民接受过程的影响,仍处在典型示范、小面积应用的层面上,未能得到推广普及。对茭白茎叶的开发利用,目前虽然开展了应用茭白叶茎栽培黑木耳项目研究[4],但只是刚刚起步,还未形成技术体系,在栽培技术上未能集成与普及,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业优化升级。

3 对策

3.1 完善技术体系

继续深化优质高效栽培、病虫综合治理、测土配方施肥、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地力培肥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增施有机肥、草木灰,配施生石灰等暖性肥料;开设环水沟,实行前期迂回灌溉,以利提高水土温度,促进茭苗前期早发。4月上中旬,随着气温的回升,可将环水沟的小田埂铲平填回沟中直接引用冷泉水灌溉,达到兴利避害的目的。推广种植冬季作物,尤其豆科、绿肥作物,借鉴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的经验引进试种蓝花子油肥兼用冬季作物[5]。茭田养萍、作物秸秆、食用菌废弃菌杆还田,以培肥土壤。探索建立种苗繁育体系,有计划地组织开展良种引进、试种,提纯复壮工作,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增效作用。在较大连片种植田畈内,间或插花种植一些如玉米、大豆、甘薯等旱地作物,以提高资源浓度,增进空间异质,利用作物间的他感作用和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时间差,为有效天敌提供“桥梁”,进而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能。尽可能实行水旱轮作,以恶化病虫生存条件,降低病虫害基数,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养分有效性。搞好田间卫生,剥除基部黄叶,病重黄叶不得还田,及时清除作物残茬和田间杂草集中烧毁处理,推行茭田养鸡,以实现其在田间活动排泄肥田、除草、捕食害虫,增进通风透光,有效控制病虫发生为害的多赢目标。借助国家“植保工程”建设良机,充分发挥现有频振式杀虫灯的积极作用,开展病虫测报精确防治,实行轮换交替、减量用药,扶持完善植保专业组织队伍建设,实行病虫害统防统治,强化病虫害综合治理措施的协调应用,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为害[6-7]。

3.2 改良生产条件

借助浙江省“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的组织实施,积极创造条件,拓宽集资渠道,加大设施投入,加强田农机耕道路、水利设施建设,致力通过扩种绿肥,割青肥田,烧灰补钾,秸秆、废弃菌棒还田,沼渣、沼液的充分利用,畜禽粪便自我消纳,施加容土、深耕加厚耕作层等综合措施的协调应用,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以改变当前基础设施落后、生产条件低下、主要依靠自然的不良局面。

3.3 强化技术服务

我国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不高,而景宁县地处经济欠发达边缘山区,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青年农村劳动力大都外出经商、务工、寻求施展才华的捷径,留守在家务农的基本上是老人、妇女、儿童,其接受科学技术的能力显弱。鉴于此,作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在做好定期集中教授培训、印发技术资料、提供技术信息的基础上,注重培育科技示范户,建立示范田,树立典型示范样板;根据农事季节,不误农时地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检查指导,及时有效地帮助解决生产上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农民具有直面现实的切身感受上下功夫,坚持以人为本,不厌其繁地做好技术服务。以激发起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快速有效地提高其科学技术和实际生产技能水平。

3.4 提高组织化程度

充分发挥“大际雪松茭白专业合作社”纵横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并随着种植区域、规模的扩大,可在适当区域设立分支机构,在专业合作社统一的组织形式下,引进提供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资、新设备“四新”服务;提供科技、市场信息;规范作业行为,统一管理模式,规范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统筹设施建设,建立专业组织,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包团作业,提高博弈市场的优势地位,有效提高组织化程度[8]。

3.5 叫响品牌

品牌形象与产业发展、效益发挥具有着紧密的联系,应将张扬品牌形象、扩大注册商标知明度作为产业提升的主要内容。运用现代化的营销理念和手段,通过各种推介会、展会、博鉴会、信息、广告宣传,在质量保证机制约束下,辖区内茭白产品统一用“雪松牌”商标标注包装等手段,有效扩大影响,拓展产品销售市场。

3.6 延伸产业链

打破传统种植模式格局,通过地膜覆盖保温,适当推迟茭白的移栽期措施,探索发展鲜食蚕豆、豌豆及蓝花子种植,可以压缩冬闲田面积,培肥、改良土壤理化性状;积极扩大茭、鱼、鸡生态混合种养的应用面积,以增进产业互促效应的发挥;加快推进“应用茭白叶茎栽培黑木耳项目研究”步伐,将成果尽快推广应用于生产实践,以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缓解菌林矛盾,消减农业面源的效益功能;积极创造条件,改变当前坐待上门收购的销售方式,由专业合作社领头,到杭州、上海等主销城市设立直销点,以减少销售渠道的中间环境,增加产品销售利润空间,有效推进产业化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

4 参考文献

[1] 梁碧元,杜一新,李正平.高山冷水茭白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世界农业,2008(7):140,76.

[2] 杜一新,何伟民.高山冷水茭白病虫害综合治理措施[J].中国蔬菜,2007(2):60-61.

[3] 梁碧元,杜一新.高山冷水茭白施肥技术[J].中国蔬菜,2008(10):47-48.

[4] 汤慧,刘宇.蕈菌之父 情系华夏——记国际药用菌之父张树庭教授[J].浙江食用菌,2008(6):8-9.

[5] 谢庆聪,邱继武,郭祥彪,等.蓝花子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09,25(8):31-32.

[6] 浙江效益农业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浙江效益农业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第8篇:未来农学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廊坊市,乡村旅游;问题;建议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业在一些地方悄然兴起,成为农村发展第三产业的一条重要途径。乡村旅游为农村经济找到了新的增长点,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发展乡村旅游业对促进农村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作用。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地区为活动场所,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景观、生产经营形态、民俗文化风情、农耕文化、农舍村落等资源,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健身、娱乐、购物、度假的一种新的旅游经营活动。乡村旅游既包括乡村观光农业旅游,又包括乡村民俗文化风情旅游,还包括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和乡村自然生态旅游,是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新型旅游业。

一 廊坊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廊坊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特点

(1)廊坊乡村旅游正处在起步阶段,旅游项目以农业旅游为主,农业旅游和民俗文化旅游相结合,体现了“农游合一”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特点。

(2)乡村旅游以观光、休闲功能为主,主要包括观赏、品尝、购物、劳作、娱乐、农技学习、乡村文化欣赏、农民生活体验等。旅游功能比较单一。

(3)乡村旅游主要分布在特色农业区和风景名胜区。体现了乡村旅游靠近发达地区和“靠天吃饭”的特点。

(4)乡村旅游呈无序管理状态。如观光农业旅游、民俗风情游、娱乐休闲游等旅游集散地,其经营管理,既不归农业部门管理,也不归政府部门管理,成为无人监管的真空地带。其生存状态完全取决于经营者驾驭市场的能力。

2 目前廊坊市乡村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缺乏正确认识。有些干部认为乡村发展旅游只是“山山”、“水水”和名胜古迹的“专利”,乡村风景,有啥“看头”。因而对发展乡村农业旅游不重视、不支持。旅游的投资建设都集中在风景名胜区和文物古迹方面,而对开拓乡村旅游新天地缺乏认识和行动。也有些人对乡村旅游的性质和特点认识不足。农业旅游是以农业经营为基础,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而有的经营者忽视或脱离农业生产经营,单纯搞旅游,靠卖门票来维持,结果越办越差,最后关门停业。更有甚者,开办农业旅游,大兴土木建设,过多地搞人文景观,把农业旅游区变成文化娱乐区,结果游客少,处于半停业状态。

(2)缺乏整体规划。近年来,一些地区的领导或经营者急于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没有认真分析本地的资源优势和客源市场,凭着一股热情,一哄而上,盲目发展乡村农业旅游,既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又造成同一地区内项目建设重复,功能雷同,互相竞争,效益低下。还有的农户看到人家搞农业旅游富起来,自己也忙于搞旅游,既不做市场调查和投资分析,也不做规划设计,就利用现有农田、果园、牧场、养殖场搞起旅游来,结果因低层次开发,产品品位不高,配套设施和环境较差,逐渐衰落而停业。

(3)缺乏市场分析。乡村旅游的客源主要来自城市,所以研究城市市场需求、规模及变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问题。然而,目前一些乡村旅游经营者没有全面调查和分析城市游客来源、客源类型、市场规模、客流规律、游客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等情况,也不了解周围相邻地区有无竞争的同类旅游项目,就盲目上项目,搞乡村旅游,结果是相互竞争,游客稀少。

(4)旅游产品单一。目前,廊坊乡村旅游尚未成熟,乡村农业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利用,民俗文化没能得到有效的挖掘,旅游活动主要停留在观光、采摘、垂钓等项目上,以满足游客的物质需求为主,缺乏精神需求和氛围。乡村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精品,重游率低,不能适应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一些“农家乐”游客大多数只进行玩牌、卡拉OK、聊天等,缺乏体验、休闲项目,不能满足多层次游客尤其少年儿童的求知、求真、求趣的需要。

(5)基础设施不完善。廊坊乡村旅游地区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基础设施适应不了游客的需要。旅游区道路、停车场、洗手间、电话亭等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客房、餐厅、茶楼等主要住宿设施条件差,水电供应不正常,安全条件不好,卫生状况和设施条件难以让游客接受,难留住游客。

(6)经营不规范。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不规范。主要表现:一是旅游项目开办审批不规范,很多项目没有申办报告,没有经专家论证,没有一定的审批手续,自发、盲目发展;二是旅游项目尚未纳入旅游部门的正式管理范围之内,其开业、停业都较随意,有的村、户根本不具备经营条件也开张经营;三是价格不合理,任意定价,甚至有懵客、宰客现象;四是管理和导游人员素质差,服务水平低,不能满足游客的要求;五是对旅游项目没有严格的考察和动态跟踪管理,缺乏定期评估和淘汰制度;六是管理体制不健全,尚未纳入政府行政职能,农业部门和旅游部门管理不协调,扶持和支持力度不大。

(7)资金投入不足。发展乡村农业旅游,开办观光农业园区,虽是以利用当地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为基础,但园区建设和市场营销等都需一定的资金。然而,农民没有更多资金投入,又得不到政府的扶持,招商引资更困难。所以,发展乡村农业旅游,资金缺乏是一个重要障碍。

(8)缺少政策和法规保障。目前,农民群众具有兴办旅游的积极性,但政府对发展乡村旅游尚未制定优惠政策,也没有制定乡村旅游管理、观光农业管理、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管理、“农家乐”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没有政策,没有法规,就难于管理,也不能保证其健康、持续发展。

二 廊坊市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

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近年来,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多次指出:旅游业发展要有新的思路,要围绕“五个统筹”抓发展,把发展旅游业与促进就业结合起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与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积极开发农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农业旅游。国家旅游局也强调:在推进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加快发展农村旅游业,扩大城乡旅游交流,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做出更大贡献。我们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和发挥农业的旅游功能,高度重视乡村农业旅游的发展,在抓好城市旅游和风景区旅游的同时,开辟乡村农业旅游的新空间、新天地。廊坊要紧密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大力规范发展会展旅游、农业旅游、生态旅游、科技旅游,创办农业旅游专业村,发展农业旅游专业户。通过发展乡村农业旅游,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中心的乡村第三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

2 因地制宜,搞好规划

发展乡村旅游要因地制宜,搞好整体规划,突出特色。规划的原则包括:(1)区位优势原则。尽可能靠近城市及旅游区,以便就近吸引更多的游客;(2)资源优势原则。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开发最具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项目;(3)市场导向原则。根据城市游客的消费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项目和产品;(4)综合效益原则。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规划的内容有:①调查分析当地资源条件、农产品优势和市场客源条件;②科学地确定乡村旅游业的功能定位,选择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或主导产品;③划分旅游功能分区,搞好旅游项目和景观布局;④搞好基础设施规划布局,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⑤制定营销策略,加强促销措施,扩大旅游市场。通过规划,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农业产品和农耕文化,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规律,突出自己的特色,增强吸引力。

3 坚持科学发展观

乡村旅游业是立足于乡村,服务于城市,最终达到农民增产增收为目的的新型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业关系到农业生产经营、农村文化开发和农利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等多方面。所以,发展乡村旅游业,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以提高农民收益为出发点,服务于城市游客,最终发展农村经济。二要坚持以农业经营为主。乡村农业旅游坚持以农业经营为基础,在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基础上发展旅游业,以农业养旅游,以旅游促农业。三要重视生态保护。乡村农业旅游属于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范围,发展农业旅游必须重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提升乡村环境质量,防止农业污染,杜绝“开发性”破坏。四要重视农村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我国农业历史悠久,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较高的文化品位,要实行农村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相结合,继承和发展相结合。五要实施城乡旅游开发一体化战略。将乡村旅游开发纳入城市旅游大系统中统一规划和建设,可以科学开发和合理布局区域乡村旅游项目,避免近距离的雷同和重复建设,减少投资失误,提高开发效果;可以使城乡之间资源和产品优势互补,旅游淡旺季平衡,市场共享;可以充分利用城市资金、技术等优势条件,加大投入,推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4 加强规范化管理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首先把乡村旅游的管理纳入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采取政府主导、各方支持,行政、经济、法律等相配套的指导和管理方法。成立乡村旅游领导机构,负责乡村旅游发展的管理、协调、监督、指导和服务工作。二要制定优惠政策。在资金、规划、土地、税收、道路、通讯、水电、门票收费等方面对乡村旅游发展实行优惠扶持政策,以促进发展和壮大。三要多方集资。广泛发动和吸引社会上各种投资者,实行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多元化。四是每个乡村旅游项目必须实行经营者申请、专家论证、领导审批等手续方可经营,防止随意、盲目发展。五是经营者申请开办乡村旅游项目必须四证齐全,包括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安全许可证、旅游从业人员岗前培训证。六是加强动态跟踪管理。对乡村旅游项目进行分类和评估。一般从基础条件、资源优势、基础设施、安全标准、卫生标准、环境保护、综合管理、接待设施、服务质量、价格标准、游客反映等多个方面对旅游项目进行综合评估,不达标者停止营业。七是加强从事乡村旅游工作人员专业培训。八是制定相关法规,使乡村旅游的运营和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政府职能部门指导下,成立乡村旅游协会,制定有关章程和法规,对乡村旅游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9篇:未来农学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摘 要:党的十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在过去的城镇化建设中,各地区县,尤其是边远穷区域新县城新城镇的大量建设。普遍存在粗放、同质、照搬大城市、破坏环境等一系列问题。长期环境的恶化、农村自然与人工环境的风貌缺失严重等现象让我们对新县城新城镇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引起充分的重视。追其根源,我们的设计人员的教育培养体系存在薄弱环节,使得真正为城镇设计的设计师并未根植于地方,对此区域的历史文化并未深入的了解。这一现象迫切需要改善设计人员的教育培养体系,培养能为本地设计的大量设计师。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地域性景观设计

党的十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十闭幕不久,高层多次提到“城镇化”。11月28日,国务院副总理指出,中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2013年经济工作时,再次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而此次经济工作会议,不仅将推进城镇化定调为改革方向,更上升到“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

在过去的城镇化建设中,各地区县,尤其是边远穷区域新县城新城镇的大量建设。普遍存在粗放、同质、照搬大城市、破坏环境等一系列问题。长期环境的恶化、农村自然与人工环境的风貌缺失严重等现象让我们对新县城新城镇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引起充分的重视。追其根源,我们的设计人员的教育培养体系存在薄弱环节,使得真正为城镇设计的设计师并未根植于地方,对此区域的历史文化并未深入的了解。这一现象迫切需要改善设计人员的教育培养体系,培养能为本地设计的大量设计师。

一、景观设计人才培养教学研究与实践现状

(一)理论研究现状

现有国内景观设计教学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类:1、规划和建筑教学方面研究中的地域性景观的研究;2、艺术设计教育大类与地域特色相结合的研究;3、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与“新农村建设”与“地域性景观”相结合的研究。

(二)教学实践现状

在教学中往往以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作为基础和案例,整个教学体系也以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为核心。关于的城镇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容也往往以城市甚至是大城市的环境艺术设计为模式,城镇的环境艺术设计不过是照搬或缩小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学生毕业后往往留在大城市,觉得小县城没有他们的就业机会和用武之地,而小县城则缺乏设计人员,只能到大城市找设计人员,大项目比较适合找大的设计院或设计公司,但在小县城和城镇中大量的中小项目要么随意搞一搞,要么就是复制大城市。

二、新形势下地域性景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意义重大

(一)景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符合十精神和理论发展需要。

在党的十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后,面对新的时代背景。城镇建设的火热与地域性景观设计人才缺乏,要求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密切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更新,利用多学科综合交叉,以促进教学与实践的结合。目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应充分围绕结合社会需求、生态与艺术三个重要因素展开,研究“地域性景观”作为教学插入点在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系统的体现落实,有利于培养专业设计人才的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推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理论的发展。

(二)景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符合就业需求和用人需求

越来越多高校的艺术设计学科中均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地域性景观”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方向,应该形成不同地域高校本专业的办学特色。改革目前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内容立足于城市建设,与城镇尤其是不同地区的城镇地域情况脱节,以及培养的学生专业修养趋同,与生源来源和学生就业去向脱节的情况,将引导和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同时也符合地方用他人需要,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三、景观设计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上专业知识点的系统性与连续性上不够。

教师在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结构设计时多以“城市景观”、“小区景观”、“休闲广场景观”等内容教学为主,给学生造成片面的景观认知感。专业知识点构架的串讲过程中缺乏综合性、发展性与连续性是早期及现在环境艺术设计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这种滞后型的教学内容不利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内容的延伸。

(二)学科等知识的交叉综合教学不够。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深度旧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内容存在与其他学科知识结合不够的问题,无延伸性与交叉性。有些老师将某些错误的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传导给学生,而环境艺术设计是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深度很大程度影响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及设计成果欣赏的认知程度。

(三)对学生的综合复杂性教学实践指导不够。

在引导学生深化环境艺术设计内涵,体会环境艺术设计的综合复杂性教学实践中,一些学生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多存在只重审美和形式,如紧抠环境艺术设计的比例、平衡、对比等基础的美学角度,作品给人形式感好,而实时操作难、设计内涵不深,仅赋予形式的模仿。

综上所述,在当前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地域性景观”应明确的作为一个教学重点体现在基础课、专业课、毕业设计中,应系统的在这个教学体系中都有明确的教学任务。

四、构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地域性景观”设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环境艺术设计是不断变化与时俱进的,是与政策导向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通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地域性景观”设计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改变以往重城市轻城镇的教学现状,使基础课、专业课、毕业设计均能体现出适应培养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设计人员的教学新模式。

(一)“地域性景观”设计人才培养的教学课程体系构建

为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与地域性景观相结合的专业能力,将学生课程体系分以下四段内容,按照学生及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需求对基础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进行逐级递进与贯通。

1、针对环境艺术设计特点的基础课程。

比如《平面构成》作为现代设计教学基础课程三大构成之一,自八九十年代引进我国设计教学体系中后,慢慢取代了原有的一些基础课程,比如《图案》课程则往往不出现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中了。这使得学生对我国传统的图案、纹样、地方图案缺乏了解,这使得后面的专业课程开始时学生也无这方面的基础了。所以应该考虑恢复或者将这个课程的内容放在某些其他课程中。

2、针对环境艺术设计特点的专业课程。

比如《景观小品设计》作为一门专业课程,从我们的教材到资料中体现的理论和案例都是城市当中的景观小品,城市中的景观小品和城镇的景观小品无论是从立意、材料、工艺、表现形式都不应该一样。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没有对学生这方面知识进行讲解,大部分学生很难意识到二者的差别。

3、针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毕业设计。

有条件的可选择小城镇建设的设计项目,尤其指导老师有条件的可引入实际的设计项目指导学生参加。

4、针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实习阶段。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实习阶段,选择在城市设计公司或设计院实习的学生的较多,可以引导学生考虑回到当地尝试实习机会,对将来就业有很好的帮助。

(二)适应“地域性景观”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

以往提出的设计人员培养目标多倾向于城市,城市的设计人员饱和,而小县城的设计人员又很匮乏,加上学生生源有一部分来自区县,所以“地域性景观”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倾向于城镇,应该培养适应当地建设需要的学生,尤其在将来城镇化进程加速的大背景下,他们回到当地将有所作为。

改革培养目标应分析毕业生就业去向、行业岗位能力内涵和教学课程设置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高校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教学目标指向,探索出适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不同阶段的课程设置、教学实训环节和项目制教学体制的建设,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行业岗位的工作能力,不段缩小设计教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需求和大学生实际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着现实差距,培养出合格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改革“地域性景观”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点是解决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与地域性景观相结合的问题。具体来说包括具有针对性、连贯性、实效性的三个教学阶段:一是在基础课程阶段,了解地方传统图案、纹样,以及传统地方文化,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在专业课程阶段,了解当地城镇建设的发展以及建设项目,在有针对性的作业中体现能为当地而设计的作品。三是在毕业设计阶段,老师可指导或引入城镇建设的景观设计项目,在毕业设计这个重要的设计项目中给学生提供机会。

综上所述,改革景观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地域性和城镇化为着眼点,并在环境艺术专业课程中系统的形成地域性景观的教学内容,理论上,有利于培养专业设计人才的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推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理论的发展。实践上,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提高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工作能力,增大和稳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就业,必将推动艺术设计教育中环境艺术设计与地域性景观相结合的新发展。(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