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范文

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精选(九篇)

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1篇: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范文

    伴随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学历史教学从侧重知识的掌握转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举的三维目标,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历史意识。对此,学生普遍感到学习要求高、难度大。而近年全国高考文综Ⅰ卷加大了能力考查,以致历史试题的难度大大加强,历史学科得分率明显下降(总分100分的试题,平均分为40来分)。高考文综试卷能力要求高、得分低的现象,反过来又使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增添了畏惧感。

    新课程采用专题的教学体系,必修课分三个模块——政治领域、经济与社会领域、文化思想和科学技术领域,目的是让学生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了解某一历史内容的规律性和差异性,提高对现实同类问题的理解深度和对人类社会未来问题的预测能力。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是该时期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教学政治模块内容,如不联系经济和思想文化模块的相应内容,就无法作深入的剖析。其他模块的教学也如此。新课标下,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的教学需要互相融合,以便从整体上把握历史。专题体系、模块教学、整体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困难。

    面对高考侧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测试,面对专题体系、模块教学的现状,引导学生运用整体史观,提升历史学习的能力,是应对学习困难的良策。

    二、整体史观的内涵

    整体史观是站在学科整体的高度,利用宽广的视野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美兴起,伴随改革开放逐步影响我国史学界。世界上代表性人物是法国的布罗纳尔,主张从地理时间、人文时间、个别时间三个层次来进行历史研究;历史从时间上可区分为短时段、中时段和长时段,认为历史学家更重要的是研究长时段的发展;历史研究需分为若干系统,其中有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四个系统,这四个系统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最值得研究的。 美籍华裔的着名学者黄仁宇提出了“大历史观”,倡导宏观及放宽视界去研究历史,取得颇丰的成果。

    整体史观对中学生来讲,应主要把握三点。首先,人类历史发展趋势是从分散走向整体。这一趋势的明显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开辟。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它的基本完成。这个过程至今仍在快速延续、发展着,全球化的浪潮汹涌澎湃。其次,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是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决定因素。再次,历史的内容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和科技等各个方面。总之考察历史既要从宏观上把握,又要从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和科技、民族交往等微观方面去研究。

    三、引导学生运用整体史观,提升历史学习的能力

    一个历史事件大致可分为背景、过程(或概况)、影响(或评价)三部分,对学生来说,对历史事件背景和影响进行分析是较为困难的,需要运用整体史观。

    1. 运用整体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

    历史背景是指导致这件事发生的相关因素。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最主要的是经济、政治、文化和民族交往这四大社会因素,或其中的几个因素。现行的历史必修课分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三个模块,导致一个重大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多散见于多个模块、章节中,较为分散。因此,要让学生在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时,可运用整体史观,站在整体(系统)的高度,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民族交往四个维度去切入,联想相关模块的内容,作出客观的分析。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课Ⅲ“启蒙运动”发生的背景可归纳为:经济上——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治上——英、法等中央民族国家的形成,逐步壮大的资产阶级需要反对专制统治的思想武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思想上——文艺复兴的发展,宗教改革的进行,近代科学的兴起。把整体史观用到历史事件背景的分析,模糊的历史事件背景会变得清晰。

    2. 运用整体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

    历史事件的影响指一个历史事件中对其他事件产生作用的因素,可分为积极的作用和消极的作用。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涉及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的要求,与背景的分析一样,对学生而言属于难点。如能运用整体史观,从整体的高度去看待考察,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民族交往四个维度去切入,进行发散性思考,综合相关内容,就能使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成为一件轻松的事。工业革命是人类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工业革命影响,可作如下分析:(1)积极方面。经济上:推动机械化生产的普及,工厂制度的实施,工业化的发展,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极大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改变了经济地理状况、人口职业结构、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促进了交通的发展,商品的贸易,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进一步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政治上:推动资产阶级革命战争和改革的蓬勃展开,到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国家逐步建立起资本主义民主化运行机制;出现了两大对立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兴起了国际工人运动;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文化上:促进了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近代教育的兴办,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等文学、艺术的风格流派纷呈。民族交往上:英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列强推行“炮舰政策”,加紧对外扩张,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改变了世界格局,亚非拉地区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附庸,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世界从分散向整体进一步发展;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碰撞和融合,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2)消极方面。环境上:矿产等资源的过度开采,废水废气的过多排放,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环境的破坏;政治上:工业革命在一定时期造成了劳动者的贫困,社会矛盾激化;民族交往上:西方列强的对外扩张,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贫穷和落后。工业革命对人类的影响,进步的积极的是主导方面,而消极方面是人类在进步过程中付出的代价。

    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大,涉及范围广,教材内容散见于新课标的三个必修模块,分析的难度很大,需要用整体史观,辨明思考的方向和考察的角度,如同庖丁解牛,逐一加以解剖,以从容游刃于众多史料中。另外,与历史事件的分析需要整体史观一样,历史人物的分析同样需要运用整体史观,才能予以宏观把握、微观切入。

    3. 运用整体史观,增强解题能力

第2篇: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范文

一、历史教学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历史是一门科学。既然历史是一门科学,就需要历史教师去准确、科学地传授。当然,要想准确地传授并不难办,照本宣科就能做到。关键是照本宣科式的教学丧失了历史知识的无限兴趣,丧失了教学过程灵活的方法,丧失了历史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是我们所不提倡和鼓励的。我们提倡和鼓励的是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课堂,有创新意识的课堂,师生互动式的课堂。

2、实用性原则。历史知识浩如烟海,上下千年,纵横中外,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概念等数不胜数。要想把那么多的知识让学生掌握住、掌握好,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和诚实劳动。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搞好预习,认真听讲,及时巩固,不能应付而要扎实,不能浮飘而要沉底,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考试的参加者和成绩的取得者,知识和能力都要通过学生在考试中表现出来。再说,知识的掌握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可以说许多知识还必须由学生去死记硬背才能掌握住,不想靠实实在在的劳动去获得和掌握知识是不切合实际的,考场几分钟,考下几年功嘛。其次,教师更需要务实,备课、辅导、批改要舍得投入,讲课要精心设计,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讲清讲透,更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诚实精神是不行的。我们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主要师生密切配合,都去实实在在的教和学,是一定会取得理想的考试成绩的。

3、教育性原则。历史是一面镜子。学习历史并不是单纯为了考试,唐太宗说过:“以史为镜,可以见兴亡;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历史知识非常丰富,其教育功能和借鉴功能不能低估。我们且不说如何通过学习历史去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去掌握治国治民的方法,就针对学生而言,学习历史对其一生的成长和影响都是巨大的。

4、社会性原则。历史是一段故事。学习历史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了解历史发展的轨迹、熟知历史人物的事迹、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同时历史上的每一个朝代和时期、每一个事件和人物,都有着一段精彩的故事。应该说,历史学科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巨大兴趣。我们在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知道,学习历史不只是单纯地为了考试,知道点历史知识还有着一定的社会功能。

二、历史教学中情景化教学的应用

1、讲人物时将其成长的经历故事化。例如林则徐禁烟、丁汝昌自刎、孙中山蒙难等等,他们的所作所为都与他们特殊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他们的处事态度基于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独特性与独立思想。不论是心理分析法还是阶级分析法都离不开人物的成长经历。这些历史事件的描写和悲壮场面的渲染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极好素材,所以说情景展现是思想教育的需要。同时将历史人物故事化、将历史事件情景化又是揭示人物思想和心理的必要途径,是避免公式化与简单化的一种方法。

故事化要抓住人物之间的主次矛盾,以及影响矛盾发展变化的原因。既要交待人物所处的特定时间(时代),事件所在的特殊场地(环境),还要选用好历史人物的语录与言论(台词)来验证其思想。这样才能真正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出正义的思想感情。例如谭嗣同就义时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这段话不仅悲壮,而且反映出成败的哲理。

2、讲背景时应将时代的画面风俗化。时代背景是再现历史事件的前提,时势与英雄的关系越是密切便越容易使学生产生正确的历史观,产生换位式思考与共鸣。例如“百家争鸣、、巴黎公社”等都是那个特定的时代的特定产物。教师准确地展现时代背景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认识某些历史事件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风俗化就是要全面准确地交待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阶级状况、经济现象、文化氛围等带有普遍性的东西。不能只局限于某个特殊原因或偶然现象的描述上,选材不同,结论必然会不同。政治背景要讲明当时的制度与阶级结构;经济背景要讲明当时的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这种角度要求是科学完整的教学要求。

3、讲材料时应将文献的产生情节化。这里所指的材料包括历史人物的语录言论、重要会议的决议、法律文件的条款、革命纲领的内容等等,讲明这些材料产生、修订、斗争、确定的曲折过程。例如讲法国的《人权宣言》,就要讲明政治上神权迷信的危害,不同阶级、不同派别有不同的政治要求与经济要求。讲中国共产党反蒋抗日、逼蒋抗日、联蒋抗日的转变时,要讲明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和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的不同称呼所起的作用。这样的材料是富有情节的、生动具体的,不是简单的罗列。

第3篇: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范文

一、背景知识的重要性

高中语文教学中,最主要的教学内容应该是课文正文,为了能对课文正文有一个较好的理解,背景知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通过对背景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学生的好奇心能有效地被调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学生一旦对某一话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集中全部精力去对这一话题进行思考,这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当然要达到这一目标也是非常困难的。教学

中,如何把握学生的心理,与课文内容相结合选择适合的背景知识对于教师来说是困难的,也是将背景知识与课文内容联系起来的

决定性环节。

2.对于学生的人文及科学常识方面,也可以通过背景知识的学习进行穿插。由于高中语文课文的选题都是一些较为经典的文章,不管是作者、文章内容、创作时代等往往都与一些时代思潮、科学成就或者历史事件相关,这些内容的介绍可以增进学生对人文、科学等方面常识的了解,增加学生的知识广度。

3.对背景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课文本身有一定的鉴赏

能力。由于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对背景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对文章进行鉴赏的时候能更加全面深入地领会作品的魅力所在。如,课文《小雅·采薇》中,由于涉及的历史背景较多,要对其进行鉴赏,必须了解这些历史背景,才能将作者的写作意图及要表达的思想弄清楚,文章的魅力才能体现出来。

二、背景知识的主要教学内容

高中课程涉及的背景知识较多,内容也比较复杂,如上文所提到的时代思潮、作者生平、重大历史事件及科学成就等。受教学时间的限制,背景知识的介绍也应该有主次地进行,一般而言,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背景知识进行学习。

1.作者生平。只有了解了作者才能对其作品更好地了解,除

此,作者的写作风格、创作思想、成就及影响等也是这一环节的主要内容。

2.创作背景。对文章创作背景的了解是理解课文的基础,主要包含了作者在创作该文章时的历史背景、历史事件及思想背景等。这些内容教师都应该给予一定的介绍。

第4篇: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范文

摘 要:我们知道,自古以来,文史是不分家的,而今,职业学院中开设了语文教学,却没有开设历史教学,是职业学院教学中的一大缺陷,开设语文学科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更好的理解学习和运用我们国家的母语,更好的理解和运用中国文化,了解历史文化艺术,体会学习语文的快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历史文化背景知识是很必要的,这不仅能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还能在了解中国历史的情况下了解中国的兴衰荣辱,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因此,本文就业学院语文教学中渗透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的实践进行分析。

关键词:职业学院; 语文教学; 历史文化

语文和历史的发展对于我国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的实践不仅能够达到学好语文,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目的,还能够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内涵。

1.职业学院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对于职业学院的语文教育是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为基础的教学工作之上,所以,学生自身所掌握的知识水平和自身的能力是有限的,那么,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对于作品的历史背景是很难去准确的把握的,那么对文章的写作目的和原因就不能够很好的掌握清楚,从而,对于整篇文章的理解就会稍显欠缺了,那么,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补充大量的教学材料,帮助同学们了解历史背景和一件文学作品诞生的原因,但是。如果单一的为同学们讲解历史,就会让学生们感到所讲解的内容的枯燥,从而产生排斥厌烦的心理,因此,我们要在语文的教学中去一点一点的渗透历史文化的背景知识,既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和文化历史背景,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效率和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职业学院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的目的

2.1加强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的了解

在我国的职业学院的教学工作中,开设了语文、数学、外语、政治理论以及相关的专业课,但是并没有开设历史着这一门学科,职业学院的学生都是直接从初中升上来的学生,所以,对于历史的理解是少之又少的,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众多的历史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闪闪发光,而且,我国还经历了曲折的历史进程,这些,都是作为一个学生,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清楚了解的,那么,为了弥补职业学院的学生不能进行历史课的这一个弊端,为了解决学生在进行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够很好的理解文章背景和作者写作原因的漏洞,在职业学院的语文教学中渗透历史文化背景知识是一个相当必要的手段,这样能够加强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的了解,加强对于承载了五千年历史变迁的语言的理解。

2.2能够培养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趣

我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民族风俗和文化也相当的丰富,因此,在语文的教学中穿插历史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仅能够加强我们的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感悟,还能够提高他们对于传统文化和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的接受程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的道德的审美情趣,通过对文章中所塑造任务的形象的透彻的领悟和理解,进而提升在语文教学中的教学效率和教学的质量,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掌握教师在教学讲解过程中所讲解的知识内容,还能够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的素养,通过增加学生的文化积累,进而提高学生们的文学苏素质,让同学们能够更多的站在历史全局的角度上,以全面的历史角度看待问题,这样也能够不断的提高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2.3使语文教学的课程资源得以丰富

语文的教学资源大概可以简单的划分为课堂教学资源和课下教学资源,其中包括图书、工具书、教学挂图、报刊网络和视频等等的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并且,近期发生的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和各地不同的民俗风情以及自然风光等因素都可以成为语文的教学资源,因此,由此可见,语文的教学资源具有十分广泛的资源范围,这样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课程资源的意识,对于其他各种学科为语文教学所创造的教学资源加以准确的利用,加以高度的重视,那么,对于历史文化的背景知识对于语文的教学所创造的数量众多的资源,我们要加以重视,良好的合适的进行运用,历史的文化背景知识为语文的教学的课程贡献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丰富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

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的实践的意义

在职业学院的语文教学中渗透历史文化背景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能够丰富学生们的学习资料,让学生能够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获取更加具体完善的知识体系,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其次,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历史文化背景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教学知识内容,同时也能够减小教师的教学的难度,让学生在接受新的知识的时候能够报以一种期待的态度,再次,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历史文化背景知识能够让学生对于历史的了解度提高,通过不断提高的历史文化知识,能够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我们国家的发展过程,了解国家的兴衰荣辱,从而,提高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辱感,与国家的发展共同进步,为国家的建设不断的贡献属于他们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在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拉屎文化背景知识的实践是很值得发展的一项工程。

结论:总而言之,在职业学院的语文教学中渗透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的实践是利远远大于弊的,他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够提高学生们对于文章的理解程度和感悟的能量,另外,读史可以知兴替,让同学们在不断的了解史实的过程中,可以增强他们的民族归属感和民族荣辱感,知道国家的发展历程,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所以,在语文的文化教学中渗透历史的文化背景和知识是相当是必要的,而且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对于学生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益处。

参考文献:

[1]杨双燕.职业学院语文教学中渗透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的实践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4).

第5篇: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范文

一、历史背景、条件、原因和目的

1. 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1)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2)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3)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如对于鸦片战争的背景,我首先让学生明确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把握,然后引导学生具体归纳这两方面的情况:(1)国内:A、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土地高度集中。B、政治:①腐败:官场黑暗+军队战斗力弱+财政入不敷出。②阶级矛盾激化。C、思想:愚昧自大。(2)国际:A、经济:工业革命完成需要市场原料。B、政治:资本主义扩张。通过这样归纳,学生懂得了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的基本方法,而且明白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中国在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2. 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如对于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归纳的:(1)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人民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力量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2)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和俄国在一战中的失败等。

3. 原因。可从广度和深度归纳。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1)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2)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1)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2)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3)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如对“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我引导学生概括为: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即北洋军阀黑暗统治。

4. 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1)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2)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3)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目的、动机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事件发动者的主观意愿。如对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我让学生归纳为:直接动机是解决面临的社会危机;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缓和阶级矛盾,实现富国强兵等;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二、历史内容=经济+政治+文化+……

历史内容即客观历史,是人类重大历史活动的客观记载。一般历史内容,可从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分析。

1. 经济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布局+……

(1)古代经济=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结构、布局+……古代经济一般分析方法,是先分析各时期经济政策的调整,再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各方面分析经济发展情况。如对于唐朝经济,先分析总体的重农政策,唐初恢复经济的措施,如均田制、租用调制等。再分析农业如生产工具的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布帛、人口增长等;手工业的丝织、陶瓷、造纸技术及布局;城市商业的繁荣、民族、对外贸易的发展等。然后,从总体发展情况分析,商品经济仍然微弱,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等。

(2)近现代经济=经济发展要素+经济成份+国际经济+……① 经济发展要素=技术+资金+市场+原料+劳动力+经济结构+经营方式+政策+……如19世纪后半期美国经济发展要素:包括移民带来劳动力、技术;西部开发提供市场、原料;废除种植园奴隶制、大规模农业经营、垄断模式等。② 经济成份=自然经济+外资经济+合资经济+民族资本+官僚资本+国营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如新中国初期:地主经济被消灭、富农经济保存、农民个体经济发展;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官僚资本被没收,民族资本主义恢复发展;国营企业确立领导地位、集体协作经济兴起等。③国际经济=总格局+(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协作+竞争)。如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现代化趋势;具体表现为各国、各集团之间在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贸易等方面的协作与竞争等。

2. 政治内容=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1)古代政治=政局+制度+中央+地方+阶级+军事+财政+民族+对外+……如明清政治:包括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封建制度的衰落、君主专制的强化、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

(2)近现代政治=政局+制度+政体+体制+政权+政治力量+权力+权利+……如辛亥革命后的政治状况:包括政局的动荡、确立共和政体、三权分立的体制,袁世凯篡权、各派政治力量争夺权力的斗争、人民的基本权利问题等。

(3)国际政治=体系+格局+集团+合作+战争+对抗+妥协+……如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两大集团的对抗与妥协,集团内部的合作与矛盾,冷战与热战等。

3. 文化内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交流+……(1)自然科学=(科学理论+科技发明)(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农学+……)(2)社会科学=思想、宗教+教育+史学+文学+艺术+……(3)文化交流=(民族+对外)(传播+吸收)+文化地位+……

4. 事件、事态过程:准备开始发展或曲折成功或失败。

事件是指人们在短时段内进行的具有突发性、间断性的历史活动,如:西安事变、法国大革命、二战等。事态则是指人们在较长时段内从事的具有常规性、持续性的历史活动,如:百家争鸣、洋务运动、工业革命等。对事件、事态过程的分析要先按活动发展顺序、再分活动领域进行。如辛亥革命经历了准备、开始、高潮、失败的过程。

三、历史影响、意义和教训

1. 影响或意义=(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深远影响……

(1)经济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如第三次工业革命影响: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等等。

(2)政治影响=格局+制度+体制+政权+政策+阶级+民族+……如十月革命的影响: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无产阶级;鼓舞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等。

(3)文化影响=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如两次鸦片战争的文化影响:“西学东渐”、产生“中体西用”思想、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近代教育、爱国主义文学兴起等。

2. 判断成败及原因:(1)判断成败依据:直接目标主要任务根本任务。(2)成败原因=(主观+客观)(经济+政治+军事+策略+……)。(3)成败根源=(社会条件+阶级本质)(进步/局限)。如分析辛亥革命成败:从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君主专制的直接目标看,取得了成功;从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根本任务看,它并没有达到。从成功原因分析:包括革命派的前赴后继精神、满清政府的孤立、各派政治力量的配合等。从失败根源分析:包括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和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阶级局限性。

3. 经验教训或启示:(经验+教训)启示。

(1)政治=国情+领导+群众+武装+民主+法制+思想+策略+……如第一次国共合作:从经验看,国共两党可以合作,也取得一定成果。从教训看,必须掌握领导权和武装。由此得到启示是合作要以斗争求团结。

(2)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客观规律+发展战略+……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现状,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注意综合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宏观调控与市场竞争结合。

第6篇: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范文

[关键词] 蔡和森 党史研究方法 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

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建党初期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以下简称《党史的发展》)是蔡和森在莫斯科中共旅俄支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是中国共产党内最早的一部党史专著。学术界对蔡和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他的各种思想、他所主编的《向导》以及他的专著的研究,而缺少对蔡和森党史研究方法的研究。笔者在研究《党史的发展》一文的基础上,分析了蔡和森的几种党史研究方法并得出一些启示,希望对当代党史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一、蔡和森开创党史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在《党史的发展》一文中,蔡和森主要使用了四种方法: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比较研究法,辩证分析法。

1.历史分析法。历史分析方法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把研究对象放到当时当地具体的历史环境和历史范围内,用联系的方法进行客观、全面、辩证地分析。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在《党史的发展》中,蔡和森十分注重历史分析法的运用,强调对社会背景的研究分析。他说:“我们都是马克思主义者,所以绝对不会把一个政党的产生当作是脑筋中幻想出来的,或是几个学者塑造出来的。一个政党的发生,必有其阶级的、政治的、经济的背景的。”[1]P2对于如何让党员同志了解党的具体情况,蔡和森强调首先要了解党的历史。在《党史的发展》的开篇,蔡和森指出,要做一名好党员,必须要明确自己的责任,了解党的历史。当时听取蔡和森报告的党员同志离国已久,对党以及党内部的情况知之甚少,对党发展的阶段、程度以及道路问题都不了解。对于这一系列问题,蔡和森指出:“这不是绝对空想所能答复的,而是必须以历史的方法答复的。”[1]P2面对党员同志的不解,蔡和森并没有臆造出答案,而是把党的具体情况放在了党的历史背景中加以阐述。接着,蔡和森在阐述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原因时,用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背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政治的责任”两章的内容,来具体分析党产生的国内外背景。他在分析中共二大、四大的国内外背景时,用“职工运动”“党的政治生活”两个章节来分析二大时的国内外背景,用“南方、广东的政治情形”“北方的政治情形”“工人运动的情形”等章节来论述四大时的政治背景。此外,不论是论述党的第一次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还是党的第二次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蔡和森都贯彻着历史分析法,他在论述后者时指出:“我们要知道第二次扩大会议的情形,就要先知道这时的一般情形。”[1]P61以上种种都表明蔡和森在党史研究的过程中,坚持用历史分析法,将党的建设与发展放到当时的国内外环境中进行分析。

2.阶级分析法。阶级分析法要求在对某历史现象进行研究时,分析其所体现的阶级关系,从本质上揭示和把握他们的阶级本质,即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观察和研究阶级现象的方法。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曾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因此,在研究党史的过程中,如果离开阶级分析的方法,就不可能准确地把握社会运动和社会生活的规律。在《党史的发展》中,阶级分析法得到了很好的运用。蔡和森在论述中国共产党政治责任时,分析了社会各阶级的力量。他指出:“要明白中国共产党的责任,不仅要明白其政治的环境还须知道各阶级的力量如何、关系如何,如此才能得到明确的观念。”[1]P10他详细分析了帝国主义入侵后,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各新阶级的产生,以及原有阶级所发生的新变化。他在论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时,详细分析了各阶级的革命参与情况,指出: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虽然参与了革命,但不能指导革命;农民还未参与到革命中来;无产阶级尚未能占据领导地位。他在论述中共四大的意义和内容时,详细分析了各阶级在民族革命中的地位与趋向,明确指出:“愈是上层的阶级在革命中的妥协心也愈大,只有无产阶级是民族革命的领导者。”[1]P55他在分析党在五卅运动中的政策时,剖析了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指出“他们怕帝国主义,在另一方面又怕工人”[1]P60。正是由于蔡和森运用了阶级分析法,才能准确把握当时中国的革命形势,才能准确把握当时社会生活的规律。

3.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是指在一定的概念框架下,对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历史现象进行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判别其异同,分析其原因,从而找出某种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的方法。主要分为纵向比较法和横向比较法,纵向比较法指将不同时期的相似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的方法,横向比较法只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的方法。在《党史的发展》中,蔡和森使用了这一方法。蔡和森首先纵向比较了清朝政府前后的信用权力变化来说明中国旧的统治阶级的统治状况。在鸦片战争之前,清廷的信用权力很大,人民群众对清廷还是比较信任的。但自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之后,旧统治阶级的政治信用逐渐衰退,最终完全丧失。蔡和森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旧统治阶级完全丧失政治信用的原因:一是鸦片输入中国后,中国的现银逐渐流失。二是人民的赋税日益加重,人民不堪重负。三是清廷向公行行贿。清廷的政治权威逐渐丧失,农民经济逐渐破产,两个阶级的斗争愈加激烈。蔡和森又横向比较了中国与俄国社会来说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蔡和森分别分析了俄国与中国的革命背景,指出在当时的革命情形下,社会与的方法均已无法适应革命形势,客观上已要求有新的政党新的方法来指导革命。在中国,这一重任就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蔡和森通过这样的横向比较,向我们清晰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的地位。

4.辩证分析法。辩证分析法即要求实事求是、辩证全面地看待问题,既肯定成绩,也指出不足。在《党史的发展》中,蔡和森十分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力求全面地看问题。蔡和森在论述中国政治环境时,辩证地指出:“无论中、法、英、印的共产党都是一样的,共同的。但各个政治环境是不同的。”[1]P9蔡和森并没有片面地认为一样的共产党就拥有一样的政治背景,他全面分析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和中国的政治环境,具体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异同,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环境是“资产阶级德莫克拉西尚未成功,而是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中国”[1]P10;还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责任是“不仅负有解放无产阶级的责任,并且负有民族革命的责任”[1]P10。他在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方面,也是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不因人废言、因人废事。对于陈独秀,蔡和森在文中批判了他中共三大以来的右倾观点,但也肯定了他对革命作出的积极贡献,例如他在上海小沙渡设立的工人补习学校,1920年在上海创立共产主义小组,等等。对于戴季陶,蔡和森在做《党史的发展》的报告时,戴季陶已经成为,李汉俊也已另组织了社会,但蔡和森并没有因此否定他们曾对革命作出的贡献。共产党的创建过程中,除了《新青年》外,戴季陶、沈玄庐、李汉俊所组织的《星期评论》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蔡和森指出:“应工人阶级之兴起,社会主义思想传来,戴等受此影响而宣传社会主义,办了《星期评论》刊,在当时很受全国学生的欢迎,并结合了一部分先进分子,如李汉俊、沈玄庐、沈仲九(以前亦为我们的同志,但不久退出了)、施存统、吴明等。”[1]P7蔡和森这种一分为二、实事求是的辩证分析方法,对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蔡和森党史研究方法的现实价值

中共党史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共党史对于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探索党的建设规律、提高我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而研究党史必须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蔡和森作为党史研究的第一人,他在《党史的发展》一文中所采取的研究方法对当代中共党史的研究仍有重要的启示。

1.坚持历史分析法,并从时展的高度不断推陈出新。只有坚持用历史分析法来对党史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只有如实刻画党史人物的思想活动及其特点,我们的党史才会真实生动,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历史分析法并不是蔡和森所创造的,但他却是将此方法运用到中共党史研究的第一人,从而奠定了中共党史研究的马克思主义方法的基础。党的历届领导核心对党史的研究都坚持运用并发展了历史分析法,对斯大林的客观评价以及邓小平对的错误的正确分析等,都是科学运用历史分析方法的体现。在当代党史研究中,历史分析方法已成为广大研究者的共识,但这种共识更多的是思想认识层面的共识,在具体的运用中往往会出现部分差错,比如苛求历史、拔高历史等,这就要求广大研究者要坚持做到不能用现在的标准去要求去解释历史,不能以个人的好恶去评判历史人物,要把历史事件和人物放到其时代背景中去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时代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随着党史研究的深入推进以及我国党史研究者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不断增强,党史研究在传统历史分析法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从单一化向多元化的转变,开始广泛关注和科学运用心态史学法和计量史学法,这两种方法的运用使得中共党史的研究更加深刻全面。中共党史是各种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我们要时刻把握时代脉搏,站在时展的高度,在坚持传统历史分析法的同时,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以更好地研究党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帮助。

2.在党史研究中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历史研究法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我国党史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纵观中共党史的研究历程,长期以来在阶级分析法的运用上明显存在着两种主要倾向:一种是20世纪70年代之前,尤其是“”期间,阶级分析法是中共党史研究最重要的方法,几乎是唯一的方法;另一种是80年代后,党史研究很少再使用阶级分析法。这两种倾向都较为极端,在党史研究中,我们既不能只拘泥于单一的研究方法,也不能完全摒弃这种科学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表现在社会领域中就是阶级斗争。因此,正如马克思所说:“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中国的革命斗争史其实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其间充满了诸如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斗争等。因此,坚持阶级分析法是正确分析研究党史的必要方法。此外,许多党史研究资料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带有一定的阶级烙印,完全摒弃阶级分析法也是不现实、不科学的。所以,为了更加客观、全面地研究党史,我们必须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理论,把阶级分析法与时代的发展要求相结合,做到与时俱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灵活使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在史学研究中,古今中外的史学家运用比较分析法来进行史学研究已有着悠久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很重视比较研究方法的运用,曾指出:“要了解一个限定的历史时期,必须跳出它的局限,把它与其他历史时期相比较。”[2]P287比较分析法分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两个方面,具体到中共党史学科中,横向比较主要是运用于同一时期的不同人物、不同思想和不同事件的对比,纵向比较主要是运用于党史不同时期发生的具有相似点的人物或事件的比较。无论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都要做到对比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不仅要比较国内不同的事件和人物,还要将国内与国外的不同事件和人物进行比较。《党史的发展》作为我国第一部党史研究著作,蔡和森在文中准确而全面地运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为之后的党史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借鉴。如今,虽然将比较分析法运用到党史研究已经引起了很高的重视,但总体来讲,使用比较分析法研究出的党史成果还不算太多,比较党史学的学科分支也没有建立起来。运用比较分析法研究党史,有助于全面、深入地认识事物的特质和事物的发展规律,以利于产生新发现、研究出新成果。因此,我们在今后的党史研究中,要灵活正确地运用比较分析的党史研究方法,即必须要将比较研究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起来,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本质上的比较,积极建立比较党史学科的体系。

4.继续解放思想,打破传统思想的影响,辩证地分析问题。辩证分析法运用到党史研究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杜绝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二是力求全面分析问题,避免主观性或片面性地看问题。在《党史的发展》中,蔡和森正确使用了辩证分析法,不因过错而抹杀他人功绩,全面客观地分析各项事件和人物,真正做到了“不以人论事,不以事论人,不因人废事,不因人废言”[3]P117。这正是党史研究必需的方法和态度,是蔡和森研究党史的一个重要特色。在党的历史上,尤其是“”期间,辩证分析法并没有被很好地贯彻下去,对事件或人物的评价有失客观公正。面对“”期间大量被歪曲的史实,我们急需拨乱反正,恢复历史的真实面目,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我们都在强调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冲破传统思维和个人好恶的束缚,还历史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努力,我们已纠正了过去被歪曲、篡改了的历史事实,党史研究在实事求是的道路上已经前进了一大步,但仍有些许不足。而在我们当代的党史研究过程中又新出现了许多新问题,研究过程中又出现了许多新资料和新认识,我们需要继续解放思想,充分掌握各种史实资料,进一步冲破传统思维和个人好恶的束缚,使党史研究更加真实、更加深入。

参考文献:

[1]蔡和森.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第7篇: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范文

摘 要:中学历史关于科技文化史这部分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难度较小、具有学科交融性等特点,以人教版必修3《文学的繁荣》一课为例,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出发,研究教学策略,探讨中学科技文化史这一类课题的自主学习课堂模式,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完成课程目标,从而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归宿。

关键词:科技文化史;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主体地位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将外在的知识观念转化为其内部的精神财富的过程,这对于我们教学模式的探讨具有启发式意义。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处于服从与接受的状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掘有限。在中学历史教学内容中,科技文化史这一类课题具有以下特点:(1)内容体现学科交融性,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具有较大的学习兴趣。(2)课程内容难度较低,学生易于理解。因此关于中学科技文化史这一类课程,非常适合开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笔者从历史教学实际出发,以人教版必修3《文学的繁荣》一课为例,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出发,研究实施策略,探讨中学科技文化史这一类课题的课堂自主学习模式,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来完成课程目标。

一、教师关于自主学习课堂的教学设计

在自主学习课堂中,教师的职责是“组织”与“帮助”,因此,教师对于自主学习课堂的教学设计是关键。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文学的繁荣》这一课,学生要能够列举19世纪以来西方文学、20世纪苏联文学、亚非拉文学的主要成就,并认识文学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析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笔者认为,为了达成核心目标,本课的设计重点在于19世纪以来的文学成就,设计难点在于认识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关于19世纪以来的文学成就,可依据教科书的线索将其归纳表达,主要分为三大块,西方文学、苏联文学、亚非拉文学,让学生结合教科书自学,完成表格,为认识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作铺垫。

关于认识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史实资料,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讨中共同完成。一定社会的思想文化史、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因此,我主要给学生选择了各流派文学作品相应的时代背景材料。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我给学生简列了19世纪初期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史实,“1825―1826年,俄国进行废除农奴制的革命;1820―1823年,西班牙爆发反对专制统治的革命;1830年法国爆发复辟波旁王朝的七月革命;1832年,英国进行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西方现实主义文学,我联系了必修二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19世纪三四十年代,伴随着是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普遍建立和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所带来的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阶级对立、人情冷漠、拜金主义等一系列社问题,对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产生了深刻影响”;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我给学生提供了20世纪政治经济发展的状况,“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大危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20世界初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反殖民反侵略的解放斗争风起云涌”。苏联文学,我建议学生结合必修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课进行思考,亚非拉文学则结合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全班小组合作讨论环节结束后,在时间安排上,还需要留5分钟的时间,由教师启发答疑、总结概括、构建知识网络,巩固自主学习效果。

二、学生推进自主学习课堂的注意事项

1.学生个人思考,培养自主意识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将外在的知识观念转化为其内在的过程,所以有效的学习,关键在于学生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自我管理,对相关问题的独立思考与分析,改变以往大部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习惯处于服从与接受的状态,积极承担学习的各种责任。因此,推进自主学习课堂,就必须要改变学生的这种依赖思想,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创造空间。

2.小组合作讨论

在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完成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成就这一目标之后,为达成认识文学作品产生的背景和分析其影响的核心目标,需要进行小组合作与讨论,这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模式的另一重要方面。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和独立思考中遇到的困惑是小组讨论的主要内容,如在讨论文学作品产生的背景时,从多角度各抒己见,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所强调的学生主体地位。

综上所述,科技文化史的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主要环节是:教师分析课程目标、设计问题―学生结合问题、独立思考与探究―学生小组合作、讨论难点问题―教师总结概括、构建知识板块。学生通过独立分析和探索,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归宿。

第8篇: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范文

关键词:教科书;整合;再开发;知识重构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8-0093-01

历史教科书是历史教学资源的核心,是进行历史教学的基础。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材观,树立新的教材观,即实现从“唯一课程资源”向“重要课程资源”转变、从“教教科书”向“用教科书”转变,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不能仅局限于课本,还要对课本进行再开发。对教材再开发的意义在于从学科思想与方法出发,保证课程标准、教材文本、实际教学三者的一致性。因此,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必须重视对教科书的开发和研究。

一、初步分析目录,了解单元体系

初中历史教科书通常是采用主题形式来呈现知识内容的。从目录中可以看出,“内战烽火”一课属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一单元,而从单元题目不难看出本单元主要有三个学习要点:“人民”“解放战争”和“胜利”,其中“胜利”是结果,“战争”是形式,“人民”是关键。教师可以根据对目录的解读进一步设计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内战烽火”再度燃起符合人民的意愿吗?挑起内战会成功吗?为什么?从单元目录可以初步看出这单元主要分为几个阶段?……通过这些问题的巧妙设置和引入,就可以在课程内容开始之前让学生对这一单元的体系结构和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二、分析重构知识,理解知识结构

“内战烽火”一课主要设计了三个小标题:“重庆谈判”“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如果以三个标题呈现板书的话,就会使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断层的感觉,也就无法建立起知识的内部联系。因此,教师有必要对标题加以适当改变,重构知识,使各知识点之间产生内在联系,更好地帮助学生识记和理解知识。例如,可以把“重庆谈判”作为“人民解放战争”的小背景;把“转战陕北”作为战争的第一阶段――战略防御;把“挺进大别山”作为战争的第二阶段――战略进攻。这样,既弥补了知识的跳跃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单元主题的全局把握,从整体、宏观的角度掌握历史知识。

三、重视课前提要,引发学生思考

本课的课前提要是给的一封电报,这封电报里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信息。如“延安”是抗战时期敌后根据地中央所在地,“倭寇投降”指的是日本投降,“陪都”指的是重庆,“蒋中正”指的是等。简单的一封电报,实际上就隐含了重庆谈判的时间背景、地点和人物。通过对课前内容的阅读,会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产生初步的认识。此时,教师可以顺势抛出问题:“从电报文字上看,这封电报的目的是什么?”“国内和平的局面实现了吗?”“会去参加谈判吗?为什么?”这些问题可以把学生猎奇的心理充分调动起来,激发他们想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四、补充典型史料,突破重点难点

传统的历史教科书往往采用直接概括结论的论述方式来陈述历史事件,缺乏对事件细节的描写,这样做的缺点显而易见:一方面,教材并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探究问题的空间;另一方面,学生只是对结论进行机械性的记忆,并不能理解其所包括的内涵。例如,在揭发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这一板块中,课本虽补充了美国帮助运送军队抢夺抗战胜利果实的论述,但学生对此内容的认识并不深刻。这时候,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史料帮助学生进一步探究问题(如可以提供重庆谈判前中国的社会状况、中国共产党的态度等内容来补充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此举的真正目的。

五、借用图片地图,构建空间观念

学生拿到教科书后,往往会先看书中的图片,特别是有些教材的图片是彩色插图,这些彩色图片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本课中一共出现了4张图片,每张图片都包含了具体的历史细节,都是对历史事实的有益补充。教师应该对图片加以利用,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图片,展开丰富的想象,使历史教学情境化。如《率党中央和人民总部转战陕北》一图,一方面从着装和环境背景中可以反映出内战初期中国共产党艰苦的环境,使学生认识到胜利的来之不易;另一方面也揭示了率领军队转战陕北的过程,有助于学生与其他历史事件相区别。

六、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是简单地重复历史知识,而应该在备课时认真阅读教材,挖掘其中的问题,并适当处理教材、突破教材、发掘教材的深刻内涵,实现对教材的再开发。只有在增加史料、还原历史之后,才能使教材散发出新的光芒,并使其成为科学合理的课程资源,从而达到树立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9篇: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教学;问题;对策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初中历史的教学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改实施之前为了最大程度的适应考试的要求,历史课上主要是老师讲解,学生则是一个个的听众,而新课改则要求将主动权还给学生,实现老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因此新的形势下,初中历史老师应该寻求历史教学的新方法,最大程度达到新课改的要求。

一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的教学内容。新的课程标准出炉以后,初中历史的传统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除了要传授学生基础的历史知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答题技巧以外,必须加入一些新的教学内容与之有机结合,以达到更好的历史教学效果。

(二)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教师备课。研究发现,教师的备课环节对初中历史教学来说起着关键性的重要作用。历史教师在授课之前做足授课准备、精心的计划和组织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在上课时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认真听取教学内容,有效地减少了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时间,腾出更多的时间给教师更加深入的讲解历史知识,可以明显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然而从近段时间以来的有关调查和研究来看,大多历史教师对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把握的程度还远远不够,教学思想仍停留在传统的历史教育观念当中,还不能适应新课标所提出的各种新的具体要求,对于课前备课之一重要环节还不够重视和用心,对教学内容的精心准备极度缺乏。

(三)学生对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性地位以及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同样重要的,二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发挥了主导性的作用,还发挥着主体性的作用,大多数

的历史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了近乎整堂课的教学时间进行历史知识讲解,学生失去了主体性地位,成为了被强行灌输历史知识的客体,在课堂上没有自我思考的时间,听完就算,就算是教师安排了时间进行讨论和思考,也只是流于形式,起不到实际作用。

二 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

不论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忽略兴趣的重要作用,而对于比较好动的初中生来说,其重要性更是不能否认的。因为初中生年龄较小,注意力很难集中,所以调

动起他们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对于将来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如今的学生所面临的社会知识比以往要丰富得多,这就必然导致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在学习上,所以如何能够调动起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学习,才是重中之重。

(一)抓住契机,合理调动。其实任何知识的学习过程都是提出疑问,并最终解决疑问的过程。因此,历史教师可以在课堂之上不失时机地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一课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回答参与这一事件的主要人物,接着可以让学生回答的最终结果如何。当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出失败后,可以追加这次改革为什么会这么快地遭到失败,学生的积极性已经基本上被调动起来了,这时候我们要抓住契机,让学生们讨论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最后,在大家的共同参与之下大家总结出了运动失败的原因是由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过于懦弱,力量薄弱,以及反对派的围追阻扰等等。通过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唤起了他们对历史的学习兴趣,点燃了他们学习的激情,最终培养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二)引入历史故事,引发兴趣。从人们一贯的思想认知来看,历史不过是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发生了某一事件。大多时候由于考试的需要,我们都要求自己的学生按照特定的条条框框机械地记忆这些历史事件,这样的结果就是磨灭了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其实,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并不是索然无味的,只是被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有它的客观原因的,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具体情节也在不停地变化着,人物在历史事件中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因此,初中历史老师可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插入一些代表性的历史事件中的小故事作为课堂的小插曲,唤起学生对于历史的求知欲,还能适当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三)注重培养学生主体的创新意识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涵盖政治、经济、自然、科学、文学等领域,在进行素质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和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推进,要加强初中历史创新教学。利用历史课堂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该在课堂上树立学生的创造性的人格。历史地课堂,教师应该对于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信赖,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的机会,只有学生大胆的质疑,大胆的提问,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才能够使得学生消化和吸收历史课堂的知识,从而推动学生的对于历史的充分认识,促进自身的人文素质的提高。另外,培养学生创新的坚强意志,创新是一个社会的普遍行为,但是,知

识的创新是非常困难的,在求知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有坚韧的意志和精神,才能够不断的收获创新带来的成果。在历史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只有充分的学习和借鉴历史,以历史为基础,不断的提高创新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应当以科学的思想观念为指导,立足于教学现状,运用发展和辩证的眼光去探知目前及预测未来即将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运用各种资源和手段,不断地完善和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作为湖南地区的教育工作者,更应当有机结合本地的历史信息和其他资源。

参考文献:

[1] 张剑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新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2.6.

[2] 饶燕.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