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行为主义的心理学范文

行为主义的心理学精选(九篇)

行为主义的心理学

第1篇:行为主义的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行为主义心理学 旅游企业管理

行为主义,或称行为论和行为学派,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1913年所创立。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特征就是心理学研究方法的 科学 性和其理论的广泛应用性。行为主义心理学在 教育 、心理 治疗 等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就,而在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尚无系统研究。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1.人的行为是受到有形刺激(外在的可以看见的物理、化学刺激)和无形刺激(内在的如思维、情感、欲望等)后的反应结果。多个刺激的反应表现为人的行为特征改变。

2.强化是行为得以保持的关键。强化是指某人的某一预期反应出现后,立即给予其奖励或满足其需要的行为。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前者是指与反应相依随的刺激能增强该反应的现象, 后者指与反应相依随的刺激从情境中排除时, 可增强该反应。

3.观察学习。人类通过语言和非语言形式获取信息,通过自我调节及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和结果, 不必亲身体验就能学到复杂的行为反应。

4.相互决定论。人的行为是环境的产物。行为、环境、个人内在因素三者相互影响、交互决定, 构成一种三角互动关系。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1.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旅游企业员工培训中的应用

培训之前, 主管先要掌握员工行为的实际水平拟定培训将要达到的预期目标, 通过演讲、讲解、演示等方法, 使员工自身行为的变化表现为预期结果。如果员工表现出目标行为, 主管可根据强化论及时给予强化,使员工的目标行为得到巩固。比如导游培训,可以专门组织导游技能大赛,让导游通过模拟现场景点讲解,展示才能,从而全面了解导游们的素质特点,以便进行针对培训。获奖者必然会受到积极的强化。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 技能落后是员工必须面对的难题。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可以按照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联想学习和行为塑造原理进行。根据认知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舒适的工作环境可以刺激员工产生良好的工作情绪,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激发员工追求卓越的斗志反之亦反。另外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上,主管和员工个人应明确职业生涯每个阶段的具体职业目标,以及实现该目标的具体条件和要求。拿酒店业来举例,酒店不仅应让员工有充电的机会,并且有持续的充电机会,为每一个有需要的员工建立培训档案,与员工一起进行职业规划,将员工的发展与酒店的发展联系起来。同时倡导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让员工感觉到这个酒店的氛围可以让他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技能,充实自己的经验。

2.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旅游企业员工薪酬发放中的应用。

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薪酬是员工行为的重要强化物之一。员工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追求物质报酬, 但物质报酬是员工提高工作生活质量的基础条件因为员工首先要生存然后才能发展。有些公司的薪酬计划看上去很华丽即注重未来的薪金报酬和奖励的增长幅度, 但与员工实际需要相差太远不能产生强化效果。公司薪酬方案如果与员工绩效挂钩则薪酬底线应该明确奖励标准和尺度应该科学合理且得到员工认同。例如酒店业,薪酬支付的时间也是有技巧的,支付的时间不同,产生激励的效果也不同。不同的员工会有不同的心理需求,而员工年龄的增长, 经济 状况的改变和酒店经营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到薪酬的支付效果。例如,对年轻的员工必须即时支付,无论是发奖金还是给予休假,给予奖励或表扬都必须即时。另外当员工情绪低落时,也应该采取即时的薪酬支付,而情绪高涨时则可采取延迟支付,这样有利于保持员工稳定情绪。

3.行为主义心 理学 在 旅游 景区规划上的应用

华生认为除极少数的简单反射外,一切复杂行为都取决于环境影响,而这种影响是通过条件反射实现的。针对旅游业,一个景区如果要吸引游客前来,其环境是否让游客舒适满意就成了必要条件。如果游客来到一个景区,接受到的都是一些有悖于自己认知、有违于内心预先期待的刺激,那必然产生抵触情绪,且会延续很久。所以景区规划要做到以人为本,不能盲目开发旅游资源,要考虑大多数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便利,给游客以舒服安全便利的环境。

4.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旅游反馈上的应用

行为主义者在研究方法上摈弃内省,主张采用客观观察法、条件反射法、口头报告法和测验法。客观观察法,包括借助仪器和不借助仪器的观察;条件反射法,凡在不能使用语言的情况下,条件作用法都可以起作用;口头报告法,人类是一种经常用语言做出反应的动物,人类有时唯一可观察到的反应就是语言。华生承认口头报告法不是彻底客观的,而是在当前科技条件下不得已采用的权宜之计;测验法,华生强调指出,考虑到语言方面的障碍,需要重视那些不一定要用语言的行为测验。旅行社一般都会安排旅游反馈,多数是让游客填写旅行社服务质量意见反馈单。而这种方法,即使能反应出一些问题,也是不全面不及时的。如果旅行社想要更好,不妨安排一些面对面交谈,即口头报告法,游客如果融入采访环境,或者旅行中确实碰到一些问题,相信可以看到很多靠笔写无法看出的问题。

随着旅游业的 发展 ,游客出游的动机、方法、感受,都是旅游 企业 如旅行社、酒店、旅游景区等迫切需要寻求的答案。旅游企业期望被游客在心里选择,期望游客选择自己的服务产品,从而获得 经济 利益。而心理学正是研究人类心里活动 规律 的学科。这样,旅游学与心理学找到了契合点。上述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四点应用如果可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必然对旅游企业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参考 文献 :

[1]邓子鹃.论行为主义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应用[j].企业管理c52,2006.

第2篇:行为主义的心理学范文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的产生是对心理学研究本身危机的回应。当前,以实证主义、科学主义、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主流心理学承受了来自社会现实的严峻考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心理学研究并非以问题为中心,而是存在以方法为中心的倾向。心理学研究者们对方法的重视超越了对问题本身的关注,在进行研究的时候,他们总是下意识地选择那些能够使用实验等科学方法的问题。

其二,在研究对象上,主流心理学存在着个人主义倾向,将客观的个体心理实体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例如:行为主义心理学直接摒弃非客观的内部心理经验,以外显的个体行为为研究对象;认知心理学将人的心理与计算机进行类比,以个体的认知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法、计算机模拟等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尽管诸多的主流心理学研究取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心理和行为的产生也受历史、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因而主流心理学的研究倾向与现实并不完全相符,也就是说主流心理学的研究结论相当部分不能应用于实践。

其三,主流心理学以科学主义为指导思想,认为世界是统一的世界。在人的心理和行为方面,也像自然科学那样,存在放之四海皆准的公理或定理。因而,主流心理学以研究假设的普适性为基本的研究假设,通过科学方法而获得的研究结论必然是超越文化和历史的普适性真理。

正是由于现代心理学面临上述困境和危机,1988年,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国际心理学会议上,葛根在他所作的《走向后现代心理学》的专题报告中,指出心理学正面临深刻的变革,并提出了构建“后现代心理学”的概念和具体设想。

二、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对主流心理学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在葛根、帕克等一大批心理学学者的倡导和实践之下,对主流心理学产生了较大冲击,也使心理学研究主题和范式发生了一些转变。

1.后现代主义对主流心理学的破坏和消解。

第一,反对知识的通约性,强调知识的不可通约性。主流心理学对心理和行为的阐释,都建立在一种基本假设之上,即心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也就是说,知识是客观的、普遍的,具有通约性、可比较性等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主流心理学关注普适理论的建构。因而,主流心理学的研究注重事实材料的搜集,注重对外在事物的探求,注重探讨个体的认知活动,并将语言看做是对现实的再现。然而,后现代时期的学者却认为知识特别是社会科学知识,包括心理学知识是一种社会建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发明”出来的,而不是通过所谓的客观方法“发现”的。也就是说,“我们关于世界的叙述同那个世界并没有必然联系”。人们在认识的过程中总是以已有的概念、范畴、语言、话语作用于认识对象,认识的过程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反映过程。“我们用于理解世界和我们自身的那些术语和形式都是一些人为的社会加工品,是置根于历史的和文化的人际交往的产物”。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家认为,知识起源于各种关系。或者说,知识不是通过客观方法“发现”的,而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互动、协商、建构出来的。如果知识是建构的,那么就意味着:没有建构它,就没有知识,人们可以改变和重新安排知识。也就是说,并不存在统一的、客观的知识。由于建构知识的群体的多样性和特殊性,所使用的话语和材料也不同,即使同一个体或群体在不同时间对某种存在物的建构也会有差异,所以知识是相对的、不可通约的。若真是如此,则心理学研究会陷入相对主义的窠臼,也会造成心理学研究的混乱和无序。

第二,对现代主流心理学的全盘否定。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在反科学主义、反实在论、反主客二元论的倡导下,对科学主义心理学进行全盘否定。后现代主义反对主流心理学客观实证的研究方法,提倡从文学艺术、语义分析、历史文化、解构释义等视角来揭示和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反对主流心理学研究中的原子论、还原论、决定论等研究倾向,坚持整体论、系统观的研究倾向,执著于研究人的高级、复杂的心理现象;拒绝承认客观普适性真理的存在,提倡多元性、不确定性、无序性、矛盾性,注重局部的、边缘的、有用的、本土的心理学知识。诚然,科学主义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会表现出固有的缺陷和不足,但不可否认的是,以实验、实证为主旨的科学主义心理学曾经为心理学的独立及其突飞猛进的发展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后现代主义心理学不加甄别地拒斥主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其所提倡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问题,似乎使得心理学又回到了哲学思辨的老路。

2.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流心理学的发展和转变。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想是在对科学主义心理学的方法论、基本原则立场和研究法则的批判、反动、解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研究扩大了心理学的视野,丰富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研究的基本隐喻基础上,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各个流派存在着化约论、生物还原论、机械还原论等倾向。比如:构造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可以化约为最小的心理单位,而忽略了人的心理的整体性;行为主义的研究结论很多都是通过研究动物而得来的,并将之泛化至人类,模糊了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差别;精神分析基于心理动力学,通过临床分析精神异常者的本能和行为,认为人类的本能与动物相同,即攻击性,有着生物还原论的倾向;认知心理学将人与计算机进行对比,认为两者的运行机制有着共通性和相似性,有着机械还原论的倾向。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积极主张价值参与、人性复归,因而对心理学研究极具积极意义,也更符合人性。

第二,在研究范围上,后现代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是社会的建构,主张从社会、历史、文化等领域来解读人的心理,从而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的视野,也更能揭示人类丰富的心理世界。同时,这一研究主张也促进了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化发展和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

第三,在研究内容上,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注重研究人的思维、创造性、人际关系、性格优势等高级心理活动,注重心理学研究的实际应用,使得心理学研究与客观现实结合得更紧密。

第四,在研究方法上,后现代主义心理学试图跨越心理学之科学与人文两种对立取向,走中间、边缘、跨学科的道路,并改变传统心理学过分浓重的自然主义、实证主义和机械主义色彩。目前,叙事、阐释、建构、解构、话语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研究者的努力下,已得到了大部分心理学研究者的认可。

第3篇:行为主义的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5-0198-0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现当代西方心理学界最具影响力的三种学习理论。三种学习理论基于自身的理论假设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对学习的诠释,各有侧重,相互补充,为我们揭示了人类学习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我们理解和把握学习活动的内在规律性提供了多种思路和丰富的理论依据,也对当前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的变革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三种学习理论的内涵解析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自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在心理学界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其发展有三个阶段,即旧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新的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前两个学习理论关于学习的观点基本类似,新的新行为主义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大胆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的某些观点,成为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混血儿。

行为主义的早期代表桑代克认为,学习就是神经系统中刺激和反应的联结的形成[2]。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增加了对刺激反应中介变量的研究。因此,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将学习定义为个体在活动中受外在因素影响或向别人模仿而使其行为改变的过程[3]。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旧行为主义者以及新行为主义者将学习者看作是受环境摆布的被动者,把人和动物看作是可以随意驱使的机器,主体内部的心理事实在很大程度上被抹杀了。新的新行为主义者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渐渐将人的认知因素引入学习活动及学习问题研究之中,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逐渐向认知学习理论靠近。班杜拉更进一步指出,人、环境和行为三者相互作用,绝大多数的外部影响是通过认知媒介(内在强化、自我强化)来对行为起作用的。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心理学由于时代的发展和自身的缺陷日益受到严厉的批评,行为主义那种一统天下的局面被彻底打破。认知心理学迅速发展,基本上取代了行为主义在西方心理学界的主导地位。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内部认知因素,认为学习是通过对情境的认知或领悟形成认知结构而实现的,因此主张研究学习的内部过程和内部条件。无论是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还是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都重视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形成,认为认知结构对学习新知识具有同化作用,新知识和新经验促进认知结构的变化,因此,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形成是很重要的。在形成学习者认知结构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布纳认为,学生对学科结构的理解有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他要求,不论学习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因此,布鲁纳主张把学科的基本结构放在设计和编写教材的中心地位。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形成,还在于学习者本身。加涅提出的学习分类及学习的层次性和累积性模式,不仅强调了教师如何教,而且还研究了学生如何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性。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在美国传统教育受到严重冲击,新的教育改革运动开始的条件下诞生的,它立足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思想,旨在反对行为主义的联结说和认知心理学的“认知结构”说,强调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价值,使个体成为一个具有丰富的知识经验和完满的人格的人。它以独具风格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曾“作为一次浪潮震撼了西方教育界”[4]。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类具有学习的自然倾向和学习的内在潜能,人类的学习是一种自发的、有目的的、有选择的学习过程。因此,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看来,学习者是一个有目的、能够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并从中得到满足的人。教学的任务就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

基于此,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出意义学习,认为它不仅仅是涉及事实累积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使个体行为、态度、个性以及未来选择行动方针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所认为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行为的习得,还有人格的完满。此外,人本主义学习论特别强调学习方法的学习和掌握。罗杰斯指出:“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唯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是可靠的人,才是有教养的人。”[5]学习方法是在做中获得的,学生通过实际参加学习活动,进行自我发现、自我评价和自我创造,才能获得有价值的、有意义的经验,获得如何进行学习的方法或经验。

这三种学习理论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探讨了学习过程的不同方面,对于学习的看法各有千秋,侧重点不同,对学习的理解相互补充,对现当代的教育教学方法提供了一定的范式,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教训。

二、三种学习理论对当今教学变革的意义和启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以后,曾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实行。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其弊端和片面性日趋明显,随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成为主流,引导了一场教育教学改革,但是,它仍然过于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忽视了人性、道德等问题的研究。后来,人本主义的教育主张避免了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缺陷,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在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取得一定的成效。针对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状况,三种学习理论的经验以及教训会提供一些启示,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教改过程中少走弯路,突破素质教育进程中的难点,更好更快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

第一,切实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的充分发挥。认知主义学习论相对于行为主义学习论来讲,很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但人本主义学习论则将之发挥到了极致。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他认为,由于学生具有学习潜能并具备“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不是教学生怎样学,而是提供学习手段,由学生自己决定怎样学。教师不应以“指导者”而应以“方便者”自居。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消除师生间的心理紧张气氛,有利于学生的潜能的发挥。为了保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人本主义学习论认为应该做到:学生自己决定学习内容和发动学习的动机;学生自己掌握学习方法;学生自己评价。我们的传统教育在这一方面做得还不够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学生的主体性却难以真正展现。

第二,在关注知识教育时,应该注意学习内容的与时俱进,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传授是很重要的,因为知识对于认知结构的形成至关重要,所以学习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这个问题,奥苏伯尔提出了两条原则,即逐渐分化的原则和整体协调的原则,前者是指学生首先学习的是最一般的、包摄性最广的观念,然后根据具体细节对它们逐渐加以分化;后者是指如何对学生认知结构中现有要素重新加以组合。马斯洛和罗杰斯都强调,学习的内容应该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或经验,只有当学生正确了解所学内容的用处时,学习才成为最好的、最有效的学习。基于此,在我国当前所强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着力改善传统课程内容中存在的“难、繁、偏、旧”状况和偏重书本知识的情况,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的联系,与实践动手能力的联系,同时要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第三,在注重知识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国务院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很符合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趋势。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也提出一些令人称道的看法和建议,如布鲁纳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直觉思维和创造能力;格式塔学派重视顿悟和创造性思维;人本主义学习论强调意义学习是从做中学的。这些观点对于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四,要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关注学生人格的完满。由于受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我国教育界长期存在着重智轻德的不良倾向和做法,导致许多学生片面发展,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相去甚远,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行为主义学习论重视良好习惯的养成和不良习惯的矫正,在他们看来,行为习惯通过外在的奖惩可以形成也可以去除,因此,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通过外在的强化一步步养成,而不好的行为习惯也可以通过强化或者观察模仿来去除。他们特别重视早期行为习惯的训练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人本主义学习论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注重在教育过程中要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主张教师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促使学生健康向上成长;并且认为学习应该是对学生整个人产生影响,学习的结果不仅仅使学生获取知识,而且要重视对学生价值、态度、情感等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塑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五,要特别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行为主义学习论强调教师的基本任务是教给学生知识,认知主义学习论认为教师的作用是教会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人本主义学习论则认为,教师要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而这些作用的完成和实现都有赖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即使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仍然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以及心理素质都要过硬。在思想政治素质上,教师应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严于律己;在业务素质上,更加要求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要有一个大的变化,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向促进学生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方向发展;在心理素质上,要加强教师心理素质的训练,发挥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更好地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高峰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进展的内在迹:尝试性的透视和探索[J].外国教育研究,1997(3):1-6.

[2]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3]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台北:台湾华东书局,1996.

第4篇:行为主义的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认同;践行;理性认知

2012年11月,党的十明确提出了“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我党首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做出具体界定,“三个倡导”从不同层面上对我们提出了相关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无疑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军,当代大学生掌握着最新的科学知识,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认同与否,同时是否能把社会主义核心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并外化为实践活动,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技术性很强的前沿问题,这需要高校的工作者们能深入思考并加以解决。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在苏州市国际教育园北区四所高校中开展,这四所高校分别为苏州科技学院、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技师学院。本次问卷共发放400份,每个高校100份,最终回收试卷379份,有效问卷360份。问卷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调查者的基本情况,一部分是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知情况。问卷的设计基本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目前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知情况以及学生认为应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可以发现问题并思考如何加以解决。

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情况调查与分析

(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方面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的大学生对于国家国际形势政策新闻比较关注者占47.2%,经常关注者占18%,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于国家事务比较关心,有一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但是依然有13%的学生表示对于国际国家形势政策新闻根本不关注,这也反映了部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缺失。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调查的问题上,60%的同学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背景以及基本内容了解的非常清楚,但是依然有20%的同学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显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高校中宣传的力度依然不够,并没有被大学生广泛接受、理解并加以践行。在调查大学生是否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重大意义方面,74.3%的同学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力量,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持认可态度的,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统一全民族的力量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表明大部分学生是愿意学习新理论、新思想,具有创新意识,同时认可我国现阶段的政治经济政策,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

(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践行方面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呈比较明确积极的状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状况良好。大部分同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过相应的思考,有自己的想法,并且认为自己和身边同学的行为比较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从小事做起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有80.6%的同学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并能从中受益。

(三)在如何接受吸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

调查显示,92%的大学生认为在高校有必要开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认为大学生必须要了解并深刻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并能在行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0.6%的学生认为高校有必要开设思政课程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同学们不喜欢枯燥的传统授课模式,认为思政课程应该更多的反应学生心声,贴近学生,创新宣传和教育的手段,20.3%的学生认可通过专题讲座和培训的方式,56.4%的学生认为应该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资源进行网络互动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在语言风格方面,大学生普遍认为生活活泼、语言大众化的风格更易于接受和理解,而传统的教育方式、枯燥的授课模式被认为是影响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因素。因此在高校中应该创新教育方式,充分发掘课程中的育人资源,切实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改善课程之间的衔接度,将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强化认同的引导体系,让大学生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认同的基础工程――理性认知

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先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认同核心价值观的体现,认同和践行统一于学生思想行为的发展过程中。为了让当代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外在的实践活动,首先就是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具体内容、实践意义等基础知识,做到在理论层面起码的认知。高校可以在课堂中通过创新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讲解工作,让学生系统学习并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着力在教学内容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彩和意义,着力在课外学术沙龙的讨论交流中让学生在思想碰撞中辨别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让学生做到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才可能引导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自己的实践行为,并且转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加以遵守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才能发挥它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认同的重点工作――情感共鸣

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一定的理性认知以后应该进一步在思想方面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引导他们从生活和学习等各个方面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共鸣是建立在大学生对其理性认知基础之上的,情感共鸣在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工程中居于重要地位,是其重点工作,它是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接受起来往往比较抽象,难以在情感方面引起学生的共鸣,而大学生往往对于社会焦点问题和涉及到自身成长成才的问题比较关注和感兴趣,因此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溶于一些社会焦点问题和一些大学生较为关注的和他们自身息息相关的成长成才问题中,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并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三)认同的终点目标――沉淀固化

第5篇:行为主义的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社会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一、社会实践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作为引领社会精神与塑造行为规范的科学的价值理念与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认识”,只有通过个体的实践检验才能为个体接受,只有通过具体实践才能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要义。只有通过反复实践,才能逐步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标准。

1.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基础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体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国家精神与个人内心价值理念的统一。引导大学生认知和理解这一内涵要义,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前提。社会实践作为一种育人载体,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直接的体验机制和理解基础。首先,社会实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以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方式呈现出来,直接为大学生所感知,实现了教育过程中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有机结合。其次,社会实践通过调研、观察、志愿服务等形式使大学生直接领略社会变迁的推动力,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意义的理解,社会实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的阐释,也为理论教学提供了答疑机制,大幅提升了大学生的理论认知的深度。

2.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同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方式。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传导机制要求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只有对理论进行反复验证才能够内化为个人的价值取向,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外显的行为准则呈现到社会运行和实际生活的各个层面,有助于大学生以体验的形式通过理解、体悟、沉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判断标准。

3.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形式。社会实践通过项目载体直接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平台。当大学生认同和内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主动将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点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行动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价值就得到了实现。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开展社会实践过程中以实际行动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既是受教育者,也是宣传和弘扬者,不但进一步深化了其对所学理论的认知,也对影响和带动其他社会群体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

二、基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再设计

熊彼特创新理论认为,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创新的社会实践育人模式中,在原有主体要素不变的情况下,需要对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具体流程进行新的组合设计,尤其是行为关系模式。就培育绩效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再是一种“线性”行为,而是一种“螺旋式上升”行为。因此在培育的路径设计上,就需要一种循环模式,代替单向导入式的教育模式。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配置好如培育主客体、培育介体、培育环体等要素的关系与流程,使之相互作用,推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认知、认同到接受乃至践行的培育目的。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流程的再设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从单向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产生多元的内在体验形成无具体标准价值观念”的传统的放任式和功能随机式的过程,转化为“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设计具有价值观渗透主题的社会实践项目学生参与过程与教师指导过程同步,指导老师介入进行理论渗透和社会现象解释,产生方向性的内在体验逐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思想观念,外化为个体行为准则进行表彰激励正强化主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并进行实践效果反馈依据反馈重新设计更具培育功能的社会实践项目进行循环教育”,强化功能的良性循环培育模式。

1.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设计具有价值渗透主题的社会实践项目。实践项目设计是实践育人的第一步,一个好的项目不但要具备可行性,更应该具备明确的目的性,明确项目背后要实现的社会意义和个人价值。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宣传设计、实践内容量定、实践进度阶段性总结等环节将核心价值观揉进实践过程中。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实践为例,自2012年起学校就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设计和持续开展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综合服务与政策宣讲实践”项目,首先其主题十分明确,在宣传设计上专门制作了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展架、横幅,学生耳闻目染,带着践行与成长的目的开展实践活动。其次,在内容设计上,综合家电维修、甲醛检测、安全用电、政策宣讲等多个服务模块,实践过程直接体现学生的专业价值,充分倡导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受到社会及媒体广泛好评,学生内心受到激励,强化了践行行为。

2.学生参与过程与教师指导过程同步进行,指导老师介入进行理论渗透和社会现象解释,使学生产生方向性的内在体验,进而逐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社会实践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发挥中,活动指导老师是整个培育机制运转的核心。为了避免社会实践项目的娱乐化、零散化和主题弱化,实践过程必须有专业指导教师全程参与。指导教师的作用不仅是技术指导,应该进行实践目的、理论政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实践过程无缝结合。以2015年国家重点社会实践项目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中山民生工程建设调研实践”项目为例,实践过程中,指导老师一直把握实践方向,带领学生团队对中山市民生工程建设成效突出镇区围绕扶贫解困、百姓安居、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实地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并积极宣传民生工程的惠民效果。通过实践,学生倾听民声,了解民众需求,理解如何处理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各项矛盾,在进一步做好民生工程建言献策的过程中,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十分突出。

3.进行表彰激励,正强化主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并进行实践效果反馈,依据反馈设计新的更具培育功能的社会实践项目。激励理论认为,个体做某种行为或反应,随后或同时得到某种奖励,会使行为或反应强度、概率或速度增加。社会实践项目结束后,指导教师需要组织团队成员进行项目总结,就项目的具体实施效果进行目标对比,查找不足与总结经验。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结合核心价值观进行总结教育。这个过程是梳理内在体验、深入理解实践行为与核心价值观形成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关键环节。其次,学校层面举行专门表彰大会,对组织有力的学院、学生受益大的项目、指导跟进积极的老师、实践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高规格的表彰,强化行为认同。最后,在学校、院系层面举办社会实践分享会,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效果,进一步扩大实践影响,反馈实践中存在问题,使该项目成为具有可持续性进行修正,逐渐形成良性教育循环。

三、社会实践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的保障措施

1.创新项目设计,丰富社会实践内容与形式。为了强化社会实践对大学生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功能,需要不断丰富实践内容和形式,提高实践的针对性。学校可以设计体验学习类的社会实践项目。这一类型的社会实践将实践性与教育性有机结合,有利于大学生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学校可以设计服务型的社会实践项目,让学生在践行中学习,用实践验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意义。学校可以设计调研型的社会实践项目,将有利于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2.搭建组织体系,保障社会实践的常态运行。社会实践形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性直接依赖指导老师的全程参与和理论渗透,而具体实施和组织工作又离不开学生工作处、团委的全过程跟进,在激励和强化方面还需要取得教务部门的支持。所以,建立目标明确、多方参与、分工协作、职责明确的组织体系就成为社会实践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础保障。学校要组建包括思政教学部门、教务处、学工处、团委等部门在内的统一领导、权责分明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社会实践活动;构建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政治辅导员以及学生工作骨干组成的社会实践指导团队,并亲自带队参与社会实践;争取在校级层面设立社会实践育人专项课题,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科学性、连续性、统一性。

3.整合实践资源,提升社会实践功能与实效。价值观教育与受教群体直接接触的社会环境和体验环境密切相关,而社会实践具备通过实践行为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践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双重功能。好的实践地点和实践内容可以提升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向社会大众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需要高校整合校企、校政资源,与战争纪念馆、历史博物馆、社区、企事业单位、主题教育基地等具备教育功能的资源合作建立实践基地,联合设计实践内容,确保社会实践的系统化、常态化,从而实现社会实践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形式与效果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赵果.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的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

第6篇:行为主义的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现象学; 方法论; 西方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6 ― 0059 ― 02

一、心理学中的现象学方法论涵义

20世纪初期,现象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诞生,是其创始人胡塞尔在继康德和斯顿夫之后创立的以先验自我意识为中心的现象学,又称为“先验现象学”,它要求人们应该以一种新的方式去看待事物,就像第一次看到该事物一样。〔1〕现象学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排斥任何来自权威或是来源于习性的中介,而直接把握事实本身。它要求人们在思维和描述时必须是严格地、精确地,并把纯粹经验作为对象,对其进行所谓本质的观察。总的来说,现象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其涵义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 把直接经验作为研究对象

与实证主义的观点相对立,现象学思想的核心观念是把直接经验作为研究对象。实证主义以可观察、可被实验证实的事实作为研究对象,而现象学反对这种观念,并把现象作为其研究对象。现象学的现象,指的是人的意识经验,这种观点把心理学从简单效仿自然科学方法、疏远人性的危机中解放出来,真正的成为关于人的科学。格式塔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都受到现象学方法论的影响,主张将直接经验作为心理学的对象,而直接经验包括人的意向、理解、体验、目的、价值、需要等,这种观点强调了人的主观性和能动性。〔2〕总之,现象学强调以人作为研究对象,而实证主义则以科学为研究终点,这也是二者之间的重要区别。纵览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是一门关于人的科学,而现象学的观点正与之相符。

(二) 如实描述意识经验

实证主义主张科学的任务是描述,这一点现象学与之相似,但他们对描述的理解并不相同。实证主义将心理现象的描述作为研究任务,而现象学则强调对现象真实的描述,这是一种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不需要任何前提的、整体性的研究方法。胡塞尔主张这种研究方法应该是依赖直觉的,而不受逻辑思维干扰,是一种本质的直观。如实描述是现象学方法的一个显著特点,它规定我们应不受任何前提、成见、假设的扰乱,在面对意识所呈现的事物时,对其直接地进行描述。格式塔心理学对知觉的研究最能体现出这一方法论的精髓。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也主张对主体经验的如实描述,他提出的高峰体验理论就体现了这一观点,即让主体对体验进行真实的描述和感知。

(三) 坚持整体性原则

胡塞尔不赞成将自然科学的分析方法运用到人文科学中,他认为现象学所研究的现象本身无需通过外部的观察和分析,而是可以被主体直观、整体地描述的,绝不是若干部分的机械结合,而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格式塔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都受此观点影响。格式塔心理学是一种整体心理学,而且“格式塔”一词本身就具有整体的涵义,它是在反对“元素主义”理论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将本质的观察化作自然的观察,以整体观与原子观相抗衡;人本主义心理学同样坚持从动态的整体观点出发去研究人的心理现象。

(四) 坚持以问题为中心原则

实证主义认为研究对象应是可观察和可证实的,因此将许多难以实证的问题排斥在外,体现了明显的方法中心论的原则。而作为反对实证主义而出现的现象学方法论在这一点上同样表现出了相对立的原则,即问题中心原则。现象学主张把研究对象或研究问题放在中心位置。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马斯洛就曾对方法中心和问题中心进行了专门的探讨,在他看来方法和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其意义受社会问题和人的问题,特别是人的潜能、价值和自我实现等问题所规定。〔3〕

(五) 坚持先质后量原则

许多心理学家因受实证主义思想所影响,主张把可证实性和精确性作为科学的目标,在研究中过分强调定量分析,产生了大量零散的数据,并且实证主义不赞成对经验现象进行因果解释和理论建构,造成在研究中获得的大量数据无法整合,使心理学缺乏和现实生活的联系。相反,现象学将发现与揭示先验本质作为其目的,因此受现象学所影响的心理学家大多把心理学的研究重心放在质的分析上,但并不绝对排斥定量分析,只是主张以质为中心,当质的经验反复出现时,再从质走向量的研究之路。格式塔心理学家强调质的分析,注重把质的经验变成量的数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也主张在把握本质的基础上,然后一步一步趋向“越来越高的确定性,越来越大的可能性,越来越客观的外部证实运动”。〔3〕

(六) 非还原论

受实证主义观点影响的心理学家,强调运用还原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胡塞尔的现象学也主张还原,但胡塞尔的还原与实证主义的还原有着本质的区别。胡塞尔认为既不能采用传统的哲学的方法,也不能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而应该采用特有的现象学还原法。这种方法的本质是对事物进行直接把握的一种直观的方法,其基本原则是面向事实,如实描述。格式塔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都提倡对心理现象本身进行如实全面的描述,来发现现象本身的结构和关系。〔4〕

二、现象学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

(一) 现象学与意动心理学

现象学与意动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意动心理学的创始人布伦塔诺作为胡塞尔的老师,胡塞尔必然会受其老师的影响,认为“自我意识”或“纯粹意识”具有意向性,反对内容心理学,以意动心理学概念和方法为基础创立了现象学。反之,胡塞尔的现象学又影响和指导了意动心理学。胡塞尔现象学中对意向性的重视,正是布伦塔诺对意动关注的延续。

(二) 现象学与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以批判原子主义的面目出现,“格式塔”一词本身就具有整体的涵义。首先,格式塔心理学派以整体性原则作为其基本原则。心理现象是完整的格式塔,感觉元素是抽象的产物,而非直接观察的现象本身。例如,苛勒认为只有用现象学的方法对直接经验进行研究,才能达到对事物先验本质的揭示;考夫卡也强调应把人格和环境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人格,而且在解释人格与环境的关系时可以用场内力状态的变化进行解释;而曲调的知觉,空间图形知觉的完整与闭合原则、相似性原则,运动的知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支持了“整体组织”的客观实在性。〔5〕格式塔学派的“整体组织”思想是通过实验研究的经验概括,受客观素材所支撑的。其次,格式塔心理学采用自然观察法进行研究,即要求个体在特定时间内对观察到的经验材料不加任何修饰,而直接、如实的进行描述。而且在使用内省法对经验进行观察时,研究者应注重感觉经验与当时环境的互动,并尽量使自然经验的原貌能够完整保留。格式塔心理学家重视对经验作如实的描述,用现象学的方法把事物的存在问题悬置起来,存而不论,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现象还原,直接描述经验以保持经验的原样。

(三) 现象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受实证主义的影响,行为主义将人看成机器,把客体的人当作研究对象,而作为心理学“第三势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之相对立,对行为主义的观点持批判态度,认为研究的应是主体的人,强调从人的潜能、尊严、价值和人生的意义等方面进行全面地整体研究。现象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它使我们从对外部的行为的观察进入到了更深层次的内部的经验世界,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作为理论指导生活。胡塞尔的现象学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最后一个阶段,胡塞尔把他的研究中心转向了哲学以及人生观实践方面,提出了“生活世界”的概念,他的意向性学说强调对“自我”的主体及其客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并对这种对象赋予价值和意义;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强调现象学就是一种为现实服务的哲学,它应该为人类提供高的价值规范,使人更富有人性,使人类生活的更好。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研究整体的人、人的本性、潜能等思想和胡塞尔的现象学的意向性学说和生活概念的学说有异曲同工之处。二是作为方法论探求知识。现象学家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一个直接的命题:心理学是对环境里的人的科学研究。这要求直接面对人的现实问题,不被实验室的程序安排所局限;在强调主观性的同时,不把客观性排斥在外;更加重视内部事件,但也不忽视外部因素。如罗杰斯提出的现象场方法,这是让个体对自身的意识体验予以直接描述,使人们获得主观个人世界的方法。〔6〕

(四) 现象学与精神分析

胡塞尔现象学是以先验自我意识为中心,主张应以先验的自我意识或纯粹意识为对象。纯粹现象学的意识概念并不仅仅指心理学中的意识层面的心理现象,而是包含了如无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层面所有的心理现象,所以说,无意识是意识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非常重视对潜意识的研究,潜意识是其理论体系中的主要概念,但是他并不排除对意识的研究,只是他看来意识处在次要的地位。现象学注重对意识的研究,而弗洛伊德的理论是对其的延续。另外,胡塞尔强调自我的先验维度,认为自我处于一个不断生成发展的过程,而弗洛伊德根据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提出了心理发展理论,并针对每一阶段详细叙述了其发展特点,这种动态研究的主张也正体现了现象学“生成性”的特点。〔7〕

三、简评

现象学发展初期,其针对实证主义方法论的过度强调元素分析和经验实证,提出了用整体观取代原子主义,使心理学从疏远人类心理生活实际的危机中摆脱出来。到了50年代,行为主义受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影响而排斥对意识进行研究,漠视人和人的主体性,针对行为主义的这些观点,受现象学影响的心理学家更提倡心理学要重视人的经验,特别是触及人性的领域,并制订了以问题中心、整体性研究等相应的研究原则,在心理学中掀起人本主义思潮。然而,现象学方法论对实证主义的批判过于极端与不全面,对于实证主义的错误,现象学方法论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导致心理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3〕

总之,以实证主义的对立面登上历史舞台的现象学,扭转了实证主义的偏差,抑制了实证主义对心理学的消极影响,拓宽、丰富了心理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对西方心理学研究中的人文主义取向的创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推动了西方心理学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高觉敷.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 冯建军.西方心理学研究中现象学方法论述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

〔3〕 陶宏斌,郭永玉.现象学方法论与现代西方心理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

〔4〕 石春,贾林祥.论现象学视野下的西方心理学〔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

〔5〕 朱宝荣.心理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第7篇:行为主义的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高校政治性理论社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政治性理论社团性质的独特性

查询资料,广义的理论性社团指的是各高校中以探讨和研究理论为主的社团,不过本文所指向的是偏狭义的高校中的理论社团,即以研究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方向的学生社团。高校政治理论性社团,作为高校众多社团中独树一帜的一类学生社团,以统一学生思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宗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理论学习和思想建设的主要力量和重要阵地。高校政治性理论社团在自愿的基础上,吸收学生中的先锋者,充分发挥凝聚人心,传播正确思想的作用,为校园形成学理论、爱理论、懂理论,用理论的良好局面提供支持。

二、高校政治性理论社团在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已经成为近期高校政治性理论社团开展活动的主要内容。其实在2014年,就曾在北师大的座谈会中提出,大学生要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新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上,谈到广大青年要在党的领导下,勇敢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同全国各组人民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总书记在座谈会上还用这样的话语勉励当代大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所以,高校政治性理论社团如火如荼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的系列活动作为工作重心。因其创立的初衷及其特有的性质,政治性理论社团组织的活动往往具有坚定的政治性、鲜明的时代性以及科学的实践性。所以,在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高校政治性理论社团积极开展相关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可以很好地解决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在高校政治性理论社团中,各类活动开展的主体是大学生,活动的主要对象也是大学生,由此,就从很大程度上,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精髓融入到学生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去,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从主观上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可见,社团活动不仅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陶冶学生情操,更重要的是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人格塑造和行为习惯,帮助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高校政治性理论社团在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对于这一点,是基于前面所论述的高校政治性理论社团对于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来谈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和归属。2014年5月,在上海考察时再次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和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高校政治性理论社团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各类活动最终的活动目的也是如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及其传达出来的精神传递给大学生,帮助他们认同、培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之后,还能够外化于行,并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去影响更多的人。有调查数据显示,如果从学校因素来看:学校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收获大。这三个方面的调查结论都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度。在文献中,有句话更是明确提出:“学校是社会专门建立的负责对年轻一代进行社会化的正式机构。”可见,大学生最紧密接触的环境――学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程度,而在大学里,我们目之所及,除了开设的各类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真正贴近学生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高校政治性理论社团开展的各类活动,所以,我们不难明确此类社团在帮助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起到的重要作用,在社团进行的各类活动中,尤其是理论学习后的社会实践,一方面社团内部的成员能够最直接最深入地了解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并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通过对外活动的开展以及宣传工作的普及,也是对更多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表率。

正如在2014年五四青年座谈会上讲到的那样:抓好青年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对此,总书记更用“扣扣子”理论来做比喻,“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作为即将迈入社会的青年大学生,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而无论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还是身体力行大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广到全社会中的过程,高校政治理论型社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8篇:行为主义的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对策

党的十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提出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做好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则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环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系

对大学生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1、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需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进一步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是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服务的,都是为了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它作为新的理论成果,承担着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使命,把握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方向,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新时期的根本内容。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将社会主义的内容与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完美结合,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持续、有效发展。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目标和方向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目标性理念,是我们坚持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规范国家、社会、个人的行为,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最新理论成果。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各门课程的主线,将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有机契合,使之成为一个系统的整体,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充分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所在。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是价值观念的引导者,他们的一言一行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影响重大。因此,要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方向保持统一,理应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二、当前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1、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实践性很强的价值教育活动,应该在培养大学生认知认同的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学生的个人行为,来提高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对社会各项事务判断能力。但是,当前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多采用“我讲你听、我说你做”的被动运作方式,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情感体验,导致学生缺乏兴趣。目前,部分高校在开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时,更多的是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甚至出现了理论教学代替实践教学的现象,出现了大学生只掌握了理论却无法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从而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另外,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意义认识不足,使实践课程流于形式,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不高

由于待遇和职称方面的原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很难吸收年轻同志加入,同时一些年轻有为的政工队伍离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岗位,另一些长期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老教师由于年龄、身体以及其他原因也相继离开工作岗位,[1]现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出现的数量少的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点实效性,而且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正常开展。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员数量少、教学任务繁重等因素的影响,无法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问题,使得实际教学效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之间存在差距。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任务紧迫,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理论水平不高,不能胜任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影响了课程的教学质量。近年来,高校虽然开始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但更多的是对教师科研成果的重视,而忽视了对其教学能力的提高,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忙于评职称,影响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质量提升缓慢的原因之一。

3、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环节之一,过于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不易于将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映入学生的头脑,形成稳定的情感认同,转化为学生的行为。因此,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更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去。然而,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仍采用概念介绍、理论演绎为主的教学方式,虽然将原有的灌输教学法与现有的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了结合,但仍然不是从问题出发展开教学讨论,不从学生的学习、就业、婚恋等方面生成教学案例,使得课堂教学毫无新意和趣味可言,以至于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假大空的口号。[2]近年来多媒体教学被广泛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但有些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内容也不过是课本内容的“复印件”,也有一些教师过度使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课件华而不实,忽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对策

首先要制定出完整规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计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使之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能转化为学生的行为标准为主要目的。在内容设计上,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要求契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章各节之中,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产物。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包括组织方式、学习方式、练习或教学手段等),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常态化。[3]

其次需要丰富实践教学环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公民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在学习、就业、交际等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就需要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的同时,强化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在志愿服务、社会服务、生产实践等活动中灵活应用理论知识,促进学生思想理论水平的提高与升华。实践环节的增加让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空洞的教条,而是与我们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而在具体的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设计课堂实践教学,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培养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教师在讲清楚理论原理后要求学生分析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巩固所学知识点的同时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在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关小论文;给学生指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的课外书籍,并撰写读书笔记等等。在各种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为学生今后发展打下基础。

再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理论素养和道德素质。对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整体素质而言,第一,要提高教师的理论功底和理论基础,不断更新自己的理论知识和价值理念,具备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设置教学内容的能力,使其理论系统化和专题化,以便于深层次地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标。[4]第二,教师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学生起着同质转化和定向作用。学生对于教师总是听其言、观其行,教师的道德境界和行为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率先垂范,思想政治教育才有说服力,才能真正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5]

最后要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在理论课教学中要有鲜活的材料,做到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应用。案例法、层次法、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各有高招,各有妙处。如互动式教学,教师可及时观察学生的兴趣点,了解学生的需求,可以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设置问题进行探讨、交流,以达到教学目标。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其便捷、快速、低成本、广覆盖的特征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小组要充分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网络课堂,在网上分享转发图片、文章、社会热点话题等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延伸大学生的学习空间,扩充大学生的学习材料;师生还可以利用微信、微博、QQ等平台交流、沟通、作业批复、答疑解惑。这些形式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拉近课程与学生的距离,大大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时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工作的紧迫性和艰巨性,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积极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

【注 释】

[1] 戴焰军.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导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10.

[2] 武兵.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J].山东高等教育,2015(7).

[3] 陈宗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2015(2).

[4]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

[5] 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

第9篇:行为主义的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6-0143-02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2]。同时,在纪念95周年的北京大学座谈会上提出了,“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3]。由此,重视和加强作为青年主要群体的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更是成为了关乎整个社会价值取向的重大问题。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

本次问卷一共发放1000份,收回969份,有效率为96.9%。参与调查的男生496人,占总人数的51.19%,女生473人,女生所占比重为48.81%,男女比例相对均衡。其中大一学生所占比重43.03%,大二学生所占比重16.92%,大三学生所占比重36.95%,大四学生所占年比重2.37%。文科生占总人数的55.52%,理科生占总人数的15.48%,工科生占总人数的24.25%,医科生占3.30%,其他学历占1.44%。政治面貌。被调查学生中中共党员有4.95%,共青团员有92.78%,派和群众各占0.21%和2.06%。问卷分析如下:

(一)认知上的真空

“知,情、信、意、行”,是个体道德行为养成的关键环节,其中知是先导,要让良好的行为规范内化为个体的行为准则,首先必须学习,认知相应的规范。

当被问及“您是否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67.60%的受调查同学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表示了解,32.40%的同学表示不了解。问及您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何内在联系?有24.77%的同学认为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脉相承的,65.22%的同学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1.86%的学生认为这完全是两回事,7.64%的学生说不清,还有0.52%的学生选择其他。问卷中提到“您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何内在联系”(多选),69.04%的同学选择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体系“总纲领”,是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88.24%的同学选择核心价值体系是核心价值观的存在基础、展开形态和重要载体,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有机统一,认为毫无关联的占3.30%;问及:您觉得以下哪些词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选)有80.50%的学生选择自由、平等、公正、法制,79.05%的学生选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选择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同学有55.21%。也就是说,只有55.21%的学生完全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精神实质。然而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在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真空,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理想信念的模糊

信是知转化为行的催化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内心信念,上升为信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知转化为行的关键环节。然而,调查显示,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方面同样存在不容乐观的现象,表现为理想信念的模糊。当问及您觉得作为一个民族或国家是否需要信仰时,有96.19%的学生认为需要信仰,只有3.81%的学生认为不需要信仰。但当问到您的信仰是什么时,被调查学生中有46.85%的人信仰马克思主义,有4.33%的学生信仰佛教,有2.89%的学生信仰基督教,无信仰的占到36.95%,其他信仰的占8.98%。当问及:您是否了解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选择很了解的百分比为8.57%,选择知道的百分比为68.83%,不清楚的同学也有22.60%。

信仰是一个民族国民的精神家园,虽然大部分同学认同信仰的重要性,但是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目前的信仰是比较复杂的,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只有46.85%,虽然占了最大的比重,但是作为我国的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来源,在大学生中的信仰中所占的比重居然不到一半,着实是不容乐观的。这不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存在一定意义上的理想信念模糊。

(三)知行脱节

行,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其目的是希望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于实际生活当中。然而通过对认识和信仰的调查,当问及你对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看法时,认为与每个人密切相关,需倡导更需践行的比例为92.77%,认为这是少数人讨论的问题,与我无关的比例为3.41%,认为没有必要和其他的各占1.65%和2.17%。92.77%的同学认为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每个人密切相关,更需要践行,这一点说明大多数同学还是很有社会责任感的。他们潜在的理解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正确正面的价值观,还是需要我们进行倡导,更加需要我们去践行。

当问及:您认为应该怎样做才能更有效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各方面的思想中去?选择搞好课堂教学的有45.48%,选择搞好班级党团第二课堂活动的有39.76%,选择开展经常性的读书评论活动的有48.33%,选择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汇贯穿到学生手册及各类评优创先活动中去的有45.00%,选择用实际行动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的有68.33%,选择主要靠学校把各项教学、科研、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做好,把育人质量提上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的工作自然就好了的有32.38%,选择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结合学生品德养成的求荣避辱心理机制,进行有效的宣传教育活动的有40.71%,其他的有6.19%。

虽然在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信仰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真空现象,但是当问及是否需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大部分同学给予了肯定的回答,而且也希望通过各种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习、生活中去。也就是说大学生普遍认识到践行的重要性,但如何践行并未给出答案。

二、“趋荣避辱”心理机制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基础

当问及您认为影响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时,选择社会变革、腐败现象、不正之风的影响的有69.97%,选择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和冲击的有48.61%,选择学校价值观教育效果不好的有32.40%,选择网络信息时代各种媒体传播的负面信息作用和影响的有55.62%,选择家庭教育的缺乏的有33.54%,选择当代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的有52.32%,选择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会吃亏的有27.66%,选择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现实反差非常大的有44.99%,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流于形式,未能触动大学生的内心,引起共鸣的有42.11%,其他的有6.40%。调查分析有42.11%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未能触动其内心,引起共鸣。因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抓住学生品德形成的心理基础。笔者认为“趋荣避辱”的心理机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心理基础。

所谓“趋荣避辱”心理机制,即根植于每个人心中最深处的价值观所产生作用的一种活动原理或机制。荣誉感、羞耻感和良心是“趋荣避辱”心理机制的主要内容。“荣”即荣誉,是社会对人们道德行为的肯定和褒奖,是对个人行为的积极评价,因而个体内心产生的自我欣赏的体验。“辱”即耻辱,是社会对个人行为的贬低与嘲弄,是社会对个人或是对社会外部的精神打击,使人内心产生让人愤怒的耻辱感。良心,是指对是非的内心的正确认识,特别是跟自己的行为有关,能够调节和控制自我,它是个体行为隐蔽的调节器。社会主流的价值观被践行并且产生了良好影响和结果后,能够使人产生荣誉感,得到满足和欣慰。否则,背离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就会使人感到痛苦和折磨,产生羞耻感。

荣誉感则是人们在生活上的精神支柱,是不断激励人们努力奋斗和积极向善的内在动力。正确的荣誉观对于人们为善去恶、积极向上能起到强有力的激励、推动作用,心理上保证一个人健康成长、趋于完善。羞耻感是一种痛苦体验,是流露于内心受“辱”时牵动自尊的激愤情感,让人们的内心产生自我责备。羞耻感从反面激发着个体奋发向上。马克思说过:“耻辱是一种内向的愤怒。”[4]这种愤怒能使人们控制自我,抑制导致耻辱感行为的再次发生。为获取社会主流的认同,人们通过羞耻感完善自我,鞭策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说,“趋荣避辱”心理机制是个体趋善避恶、趋荣避辱、奋发向上的内在心理机制和内在驱动力,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心理基础。

三、利用学生“趋荣避辱”心理,创新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机制

首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教育。教学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不要拘泥于形式,单一地进行理论灌输。对于现实中敏感性的社会问题,教师所应该做的是引导大学生正确分析问题,而不应逃避。例如,当前社会的一些敏感且热门性的话题:、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等问题。比如中日之争,不少学生就觉得中国太软弱,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大学生正确地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理性的爱国,而不是抛开实际问题,做一些空洞的说教,这样反而会引起学生的逆反。教育界有句名言:智育不全是废品,体育不全是次品,德育不全是危险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人是一种现实的存在,生活是人的存在方式,生活构成了人的所有探索和行动的母体,个人的生命在生活中获得展现。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以现实的社会生活为原发和归宿是题中应有之义。只有如此,才能“使精神中最深刻的东西成为可以关照和领会的对象”。因此,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利用学生良心、趋荣避辱的心理,联系理论和实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教学环节中。

其次,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创新。利用学生的良心、荣誉感、羞耻心等心理机制,创设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内容、方式和载体,引导学生趋荣避辱,让他们自觉地将认知、情感与核心价值观一致,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采用比较活泼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专题教学法、参与性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等等。

最后,应注重尊重大学生主体性。大学生具有心理不成熟,好奇心强,表现欲强,渴望得到别人尊重等特点,因此,教育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教育者首先应该提升完善自身,同时还要尊重大学生的创造性,制造更多的机会让大学生自己去探索。可以围绕某一专题展开专题讨论,或辩论赛,等等。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