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范文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精选(九篇)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第1篇: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范文

关键词:美术教育;渗透;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一、给予学生理解和尊重

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自我感觉良好时,会信心百倍,我们应鼓励他们在高兴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时甚至鼓励学生以异于他人的方式来表达其独特的思想和情感,智慧无限,创作无限。

如:我上《妈妈的节日》一课前,布置学生携带关于妈妈的照片,艺术照、生活照、合影都可以。课堂上同学们很兴奋,画得也投入。而冯×同学却迟迟不动手,我看她有绘画工具和画纸,很纳闷,但没有妈妈的照片。我就悄悄地问他是怎么回事,原来他两岁时妈妈就离婚抛下了他,多么无辜的孩子啊。我鼓励他画最亲近的人,他决定画奶奶,显然他的奶奶对他很好。

可以想象,他的画是与众不同的,画面上他的奶奶坐在椅子上,他紧靠着站在旁边,两人还手拉着手,很亲密的样子。我在班上夸奖了他,他显得十分高兴。不得不说是我轻松自然的教态、亲切和蔼的眼神、真诚倍至的交谈,拉近了与他之间的距离,从而给了他勇气和信心。

二、教师要拥有宽容心和耐心

我校张××同学,老师们常常说他无可救药。绘画课几乎不带工具,他还说自己不会画。甚至美术书丢了,也显得无所谓,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样子。信心不足导致他不思上进,养成了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当其他同学开始画时,我就让他练字,笔和作业本还是有的,他也只好照着语文书抄写。当看到他写的敷衍潦草的字时,我小声对他说:“如果你能把字写认真点就好了。”他还算听话,开始认真写了,我便因势利导:“如果你画画也这么认真,相信会画好的。”在征得他想画的意愿后,我给了他一张画纸,有些同学还借给他水彩笔,他开始画了。说实在的,画得真的不怎么样,但他能画就是一个进步,我表扬了他,希望他继续

努力。

总之,学生的行为习惯和良好品质的形成,是受多方面影响的,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千万不可急

第2篇: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范文

(一)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不到位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大部分家庭收入逐年增多,家长为学生提供比较优越的学习环境,对待孩子基本娇生惯养。学生不能感悟到艰苦朴素和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在学校中也是互相攀比,缺少上进心。更有严重的现象是学生随地扔垃圾,不懂得谦让,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已经成为学校重点问题,学生的日常行为不能得到很好的规范,在学校中不能得到行为上的指导与实践,在家庭中,家长也不能起到榜样作用。

(二)家长及学校教育不重视行为养成教育

随着社会压力增大,中学生的学习竞争异常激烈,大部分学校只以学生成绩评论学生好坏,从而忽视了行为养成教育。学校注重成绩,忽视了养成教育的最终定位,对于学生养成什么不明确,只抓学生学习,关注的也是学生学习上的习惯,这样不仅片面,而且失去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意义。在养成教育中很多教师偏执的认为学生学习好就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忽视了养成教育应该着眼于初中生的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只注重及时效果,忽视训练的渐进性

有的中学为了落实好本校养成教育中的各项任务,在学生中实行任务式的违纪处分,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审核,并对不合格的同学进行扣分处理,每天的工作中分配给教师任务,硬性抓出几名同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渗透在学习生活中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而不是立竿见影式的教学,这样严厉的做法不仅不能让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还使得学生的天性被抑制,违反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二、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习惯养成教育以学校为主体

学校要加强制度建设,应该把素质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学纳入到学校发展与评定的考核标准中,保证养成教育制度的落实。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经过长期反复的教学实践才能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依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师应该做到随时随地关注学生行为特征,约束学生的行为习惯。然而好的教学制度和规范,如果缺少学校精心落实与实施也不能促进教育成果养成,这其中,教师是言传身教的典范,中学生正处在模仿典型的阶段,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将来行为习惯养成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习惯养成教育中,教师首先要约束自身行为,不能给学生树立不良形象,为人师表需要用崇高的道德素质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美化学生内心。

(二)采取教师家访措施,发现学生行为闪光点

父母是孩子学习最好的榜样,在家庭中教育中,家长的行为习惯直接影响着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父母是孩子启蒙教师。家庭教育在无形中对孩子造成影响。因此,行为养成教育一定要与家庭教育相互结合,父母在孩子的行为养成教育中一定要起到积极的作用。家庭与学校教育的相互融合需要教师在这其中做好教学思想沟通的纽带,教师应该常进行家访,促进家庭与学校的沟通。一方面教师可以向家长反应学生在学校的行为表现,另一方你面也可以拉近家长与教师的距离,使得孩子的教育更加方便,促进了家长与教师共同探讨学生的教育方法,只有家庭与学校的教育意识达到一致才能,学生才能在互相鼓励下进步成长。另外很多学生排斥教师家访主要是传统的教师家访主要是以向家长告状为主,这种方法不利于教学目的的开展,现代化改革的教师家访应该寻找学生行为习惯的闪光点,保证孩子健康发展。

(三)利用资源丰富的社会实践基地培养良好习惯

学校的行为教育毕竟带有地域上的局限性,增加学生社区活动,对学生思想品德以及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积极作用。因此,学校应该集中精力整合教学资源,建立教育实践基地。社会实践空间是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载体,适当的社会实践不仅能够符合初中生的特性,还能增加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发掘学生的兴趣爱好,杜绝不良习惯养成。在学校与社会共同支持下实现区域性育人环境,最大程度发挥社会教育机构的职能。

三、结论

第3篇: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范文

一、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从注重学生的仪容仪表起步

十年前,面对我校办学遇到的实际困难,我们便决定从抓学生的仪容仪表起步:一是学生每天早晨入校时,便组织人员检查:学生需着校服,男生不能留长发,女生不能涂脂抹粉,佩戴各种饰品,仪容整洁大方。课堂上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坐姿端正。体育课教师必须要求学生站立时身姿挺拔,行走时挺胸抬头;二是每年秋季入学时举行一周的新生站、行、跑步等训练;三是每年对入校新生举行为时三天的入学教育。不到两年时间,我校学生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引起了家长们的广泛关注和赞誉,要求进入我校的学生逐渐增多,使我校生源困难局面得到极大改善。

二、 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要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

长期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要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首先要明确良好的行为习惯具体内容是什么?实践中如何操作?《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教育部的纲领性文件,为此,我们动员全校教师,从学生早晨入校开始,全天候按《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学生。

对迟到次数较多、乱扔垃圾等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一经发现便给这些学生另行开班上课,课程内容就是背诵《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特意组织他们参加捡垃圾的活动,进而体会乱扔垃圾给校园面貌带来的不良观瞻。久而久之,全校学生中迟到的少了,乱扔垃圾和说脏话的少了。每学年新生入校我们都将学习讨论、背诵《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入学教育的重点内容。

三、 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列为家庭教育的重点内容

家庭是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环境。当前许多家长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学生行为习惯教育往往忽略,更有许多家长只要学生成绩暂时好,便容任学生的某些不良习惯。究其根本原因是家长不了解良好行为习惯(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生学习和成长中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便利用家长会反复阐明良好行为习惯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动员广大家长成为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积极参与者和监督者,使家庭成为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

四、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必须着重强调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第4篇: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范文

一、正反引导,培养幼儿行为习惯意识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理解能力、分辨能力等较差,加之耐心不够,行为意识较差。而意识是决定习惯的关键因素,若幼儿不理解习惯,习惯培养也就成为空谈。因此,在小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意识是基础性工作。

小班幼儿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不够丰富,对行为习惯的好坏认知较弱。培养幼儿行为习惯意识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幼儿的认知规律,以正面素材为主,辅以反面素材。如在卫生习惯的养成意识培养中,首先要告诉幼儿哪些做法才是卫生的、哪些不卫生,让幼儿有感性认知。然后教师可采用故事形式进行引导,如图片展示两个小动物,一个小动物因吃了不干净的水果闹肚子,而另外一个小动物则在吃水果前让妈妈帮助洗过了水果。幼儿观看图片,聆听故事后,教师询问幼儿该怎么做强化其卫生意识。

在培养幼儿行为习惯意识的过程中,一是要注重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引导幼儿,二是要不断强化。如礼貌习惯培养中,入园时和老师打招呼,和爸爸妈妈说“再见”,向人寻求帮助时要说“请”等,要将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如模仿表演)结合起来效果才会更好。

二、树立榜样,激发幼儿积极参与兴趣

小班幼儿的模仿力较强,尤其是对教师言行较为信服。因此,在小班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并以幼儿同伴为榜样,通过鼓励激发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兴趣。

首先,要以教师良好的行为习惯感染和熏陶幼儿。如在教学中教师的书本掉到了地上,此时教师可说:“小朋友们,老师的书掉到地上了,我可不想让书宝宝变得脏兮兮的,我要把它捡起来擦干净。”接着教师捡起书本擦干净。然后以问题“小朋友们,如果你的书或其他东西掉到地上该怎么办?”引导幼儿,让幼儿明白“东西掉了要捡起来并擦干净”的道理。如此,通过教师的言行感染幼儿,让幼儿有学习的榜样,促进其行为习惯养成。其次,要发挥同伴的榜样作用。如在“安安全全滑滑梯”的活动中,幼儿发生了碰撞现象,一个幼儿马上向另一个幼儿道歉了,此时教师及时对该幼儿进行表扬,并号召其他幼儿向他学习。此时,幼儿受到教师的鼓励,获得了满足感,其他幼儿以其为榜样,起到了相互激励和督促的作用,激发了幼儿形成良好习惯的兴趣。

三、行动训练,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有赖于实践活动,行动训练即要结合幼儿的一日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行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把养成教育渗透到每一个环节,做到全面兼顾,突出重点。

首先,要注重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渗透到活动的每个环节。如针对有的幼儿饭前没有洗手的习惯,教师可亲自示范并以儿歌“手心搓搓,手背搓搓;小手干净,吃饭没病”激发幼儿的兴趣。此外如午睡、争抢玩具等,教师也可在幼儿出现此类情况时及时引导,以正确的做法示范。以后遇到类似情况教师就可先引导其他幼儿说说什么该做,然后教师带领大家一起做,让幼儿在活动中不断得到行为习惯的强化,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次,要注重以游戏方式渗透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如在搬小凳子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儿童口吻引导幼儿轻拿轻放,如“小凳子乖乖,轻轻抱起,慢慢放下,我带你回家”。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边说边拿,参与兴趣较高,轻拿轻放的习惯得到培养。同时,要注重以对比方式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打针吃药我不怕”的教学中,有的幼儿害怕吃药打针,此时教师可让较勇敢的幼儿先示范,然后鼓励其他幼儿,让幼儿在榜样的带动下参与到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勇气。

四、家园合作,增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在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发现,一些幼儿在幼儿园形成了一定的习惯,但经过周末或假期,到园后习惯又变了。究其原因是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将已经形成的习惯破坏了。由此可见,家园合作对幼儿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第5篇: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范文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教育的重中之重,应着眼于幼儿毕生发展的长远目标,应注重道德品德的养成,因为幼儿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点,尤其是农村幼儿,他们普遍行为习惯差距很大,离道德教育的核心目标很远,我们应从激发幼儿的内在动机出发,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将满足并引导幼儿生理、心理需要作为养成教育的切入口,让孩子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体验,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教育的措施

(一)早着手。习惯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的,而非先天遗传。从生理机制上讲,习惯是一种后天获得的条件反射。离开了人为环境的影响和有意识的教育,任何所谓的“习惯” 都可能是一种本能,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强,最容易接受各种教育和影响,此时培养良好的行为就容易成功,而且养成习惯的速度很快,甚至有人认为,“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态度、倾向、多半可以在六岁之前培养成功。”这时如果养成的习惯是好的,就会和本能一样根深蒂固;如果养成的是恶习,不仅会影响或阻碍发展,还可以导致道德的营养不良和精神的中毒。

(二)有计划。做任何事情都得有目标、有计划、有行动。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应从简着手,从长着眼,小班、中班、大班,分段分期制定切实可行的、层层递进的计划,通过实际行动达到预期的、长远的目标。不能今天是这方面,明天又是另一方面,这样盲目频繁的变化,幼儿就很难适应,更难养成习惯并成为自然。

(三)重强化。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指出,人之所以发出某种行为,是因为经验告知他们发出这种行为会产生令人愉快的结果,这种行为便受到正强化;人们之所以不发出某种行为,是因为经验告知他们这种行为会产生令人不愉快的结果,这种行为便受到负强化。习惯是经过长时间的强化,在大脑里形成的一种牢固的“概念群”,在面临一种情景时,当事人只要一想到这个“概念群”,就会产生相应的欲望和行为。根据强化理论,如果对幼儿的良好行为给予正强化,幼儿就会获得积极的、愉悦的体验。为了再次获得这种愉悦的体验,他们会重复出现这种良好的行为。因此在幼儿的习惯养成中,一定要重视良好习惯的正强化,让幼儿的行为一次一次的在正强化中形成良好习惯。

(四)齐合力。习惯的养成贵在协调一致和持之以恒。任何行为习惯都不是说教出来的,而是在反复训练和实践的基础上养成的。对于幼儿习惯的养成来说,一方面我们要注重利用有形的“硬环境”(如自然环境)和无形的“软环境”(如社会环境、人际环境、道德环境等),发挥“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施加适当的教育,使之成为符合需要和规格的“自活的人”“自动的人”,从而提升一个人的生活质量。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这需要有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正如,教育家洛克所说:“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幼儿的良好习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配班老师齐心协力,步调一致,锲而不舍,尽可能形成一致性的教育要求,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不着急。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小苗一年难成“材”,幼儿一年难成“器”,“百年之计,教育为本”,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并且不断坚持就会有希望,有收获。我们接触的大多数农村幼儿,他们平时谈论的话题几乎都是有关老家的,如:爷爷挖田地,奶奶种豆子,妈妈收玉米,鸡是这么叫,牛吃好多草……他们经常跟着家长在田地里跑,很难静下身安下心学习,但是只要努力培养,十天左右他们的一言一行在新环境的影响下都会改变,因为幼儿的可塑性很强。

二、注意的问题

(一)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要有针对性。由于幼儿家庭环境的不同,决定了幼儿行为意识、生活习惯和评价标准的差异。所以教师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时,首先要了解每个幼儿的家庭状况和生活环境,掌握每个幼儿的年龄、个性、特点,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避免盲目从教和一刀切。

(二)培养良好习惯的同时要矫正坏习惯。幼儿期是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也是不良习惯养成的有效时期。教师要在挖掘幼儿身上闪光点、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及时发现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并采取措施进行矫正。我班的幼儿都是来自农村,多数的家长到了每周的星期五中午就请假带孩子回老家去,到了星期一早晨入园时幼儿的外貌、言谈举止等习惯就明显的差了,也坐不稳了,乱喊乱叫的。有的幼儿请两周假来后甚至于走路的姿势都变了,腿脚都僵硬了。我们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常常感觉到开展的工作好无奈,付出的辛苦没结果,总是前功尽弃。而我们又改变不了他们生活的环境,只能面对现实,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地矫正那些不良的习惯。

第6篇: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良好的习惯属于人们的道德资本,这个道德资本是不断增值的。对于人们的现实生存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人们只是依靠理性进行支配,还要受到思维和行为的制约,使规范的期待可以变成稳定的习惯。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个阶段最有利于习惯的养成。如果只是利用传统的方式,就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结合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点,找到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实效性策略。

一、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问题

小学生思想道德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过程中,其中的制约因素是比较对应的,存在以下几个制约因素:教育者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教师和家长没有重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过于重视读书的分数,规范只是一些表面性的工作。教育的方法也比较陈旧,缺乏一定的实效性,教师并没有正确的认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缺乏有效的科学方法,在学生资产行为规范养成的过程中,发挥出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当前的社会环境比较复杂,我国正在不断的社会转型,存在很多诚信缺失和假冒伪劣等行为,对于涉世未深的小学生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影响。社会中不良的环境削弱了学校的教育作用,很多的学校都没有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评价体系,利用传统评价方法,无法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没有促进作用。

二、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对策

1.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将学校的人文环境进行优化,让学生在和谐环境下受到影响,养成行为规范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因此各个方面需要进行有效的配合,学校中的教师和校园环境需要进行协调统一,形成一股合力,让学生可以在人文环境当中,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需要创造出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使管理呈现出规范化,引导学生正确的生活和做人。例如:某农村小学,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学校创办文明角,张贴各种励志宣传语言,利用各种夸张又强烈的背景和图片,吸引学生前来观看,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成长。

2.将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进行渗透,习惯主要是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养成的。通过积累,就会在各个方面形成良好的习惯。针对习惯的养成教育,需要在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给予有机的渗透,使理论和实际进行有效的联系,并且结合各个学科的特点,进行教育。先进思想的主要载体就是知识,在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过程中有效的渗透各种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容易的接受。教师需要以学科教学的特点为基础,将教育的目标确定下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目标进行细化,小学生心理和身体的发展属于一个渐进的过程,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提高其道德认知,需要符合心理成长的规律,养成过程的设计需要具有阶段性和层递性。

3.健全监督机制。在各个班级活动当中融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养成教育的主要渠道就是少先队活动,利用大型的校队活动,可以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行训练。在活动开始之后,学生要以排队的形式入场,并且按照一定的次序就坐,要求他们认真的听讲,给予礼貌的故障,严格规定队员的敬礼和站立等行为,使学生可以集体活动当中受到良好的教育。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明确遵守规范的意义,结束了互动,需要让每个学生对活动给予反馈。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融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校的生活要具有规范化和序列化。

4.优化乡镇德育环境。利用乡镇德育,可以有效的延伸和补充学校德育,德育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自身具有辐射力和渗透性。社会环境对于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具有直接的影响,属于一种社会外部控制,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需要充分利用社会德育资源,建设出良好的环境氛围,培养社会文明风尚。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综合的论述,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问题、对策进行全面的论述,提出具体的措施,希望可以促进我国当代的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将我国的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可以更好的做人。

参考文献:

[1]杨献南,鹿志海,张传昌,张盼.习惯教育视野下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机制与策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80-85.

第7篇: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范文

著名作家与哲学家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学校应该始终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德育的重点。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明确基本要求

我认为小学生要养成的习惯主要有十二项:遵规守纪、文明礼仪、卫生健康、锻炼身体、勤奋学习、课外阅读、勤俭节约、自立自强、热爱劳动、诚实守信、团结友爱、注意安全。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校园“八无”的要求:地面无垃圾、教室无脏物、公共设施无损坏、用水用电无浪费、活泼文明无脏话、团结同学无斗殴、完成作业无抄袭、学风端正无作弊。

二、多种途径落实

1.利用升旗讲话“导”

利用每周一次的“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根据学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计划提出具体要求,由学校领导给学生讲清怎样做对,怎样不对,指导学生明辨是非。如《培养良好习惯,做文明学生》《谈行为习惯养成》《谈读书》等。

2.利用校园广播“引”

我校建立了校园之声广播站,每周二、四中午准时开播,在少先队辅导员的指导下,在全校征稿,由学生负责播音、编辑工作,四至六年级的班级轮流主播,主要介绍校园新风、好人好事等。同时学校充分利用网站、黑板报、墙报、宣传橱窗等阵地开展主题鲜明的宣传活动,使学校成为文明行为养成的沃土。

3.利用日常检查“督”

人都有惰性,学生在良好习惯形成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检查,我校采取教师督学生查的办法,实行教师学生轮流值周制,做到时时有人抓、处处有人管。通过“督”使不良行为失去发展的空间。

4.利用主题活动“促”

我校重点开展“文明伴我行”活动,以“轻声、慢步、札让、右行、问候”为校园文明十字公约。以“楼道文明、出行文明、集会文明、用水文明、活动文明、居家文明、课堂文明、购物文明、出操文明、就餐文明”为十个主题活动。促进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

5.利用学科教学“感”

新课程标准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就是要求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我校各学科教学都把习惯养成当成重要的教学目标来抓,如,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听课习惯、良好的书写习惯、良好的预习复习习惯等。特别是语文、思品课中有许多感人的人物事迹,他们的良好行为能感动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6.利用学校文化“染”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重要。为了使学生受到良好文化环境的感染,我校以“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成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为目标,以“诚信、博爱、励志、自强”为校训。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办学理念,“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校风,“敬业、爱生、进取、奉献”的教风,“乐学、善思、勤奋、好问”的学风。教学楼内每个楼层都设有一个文化主题,一楼“爱的教育”,二楼“行为习惯养成”,三楼“我们爱读书”。学校还设计了校徽,创作了校歌。学生每天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受到良好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第8篇: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范文

论文摘要:对中小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的客观要求,是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需要,是儿童行为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我校通过探索,形成了一套对中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培养教育的模式和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一、对中小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的要求。

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奠基工程,其目的是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养成良好文明习惯和基本能力。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利益的多元化,使当代中小学生在思想品德、行为上的优缺点较之过去更加明显,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为培养21世纪的合格人才,中小学教育要按照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道规范来要求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需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必须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忌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必须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促进学生认识和行为的统一”。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束缚,人们只重视认知教育,而忽视行为教育,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较差,存在着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如把养成教育仅变成守则规范的讲解和口头要求,使学生只会背诵条文,并没有养成良好习惯;或只重视行为的规范,而忽视行为的矫正和行为能力的开发。在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上,只重视教育原则的简单运用,而忽视技术方法的多样性。很多教师和学生家长对儿童智力的开发远比培养儿童文明行为习惯重视,他们可以容忍儿童偏食、不劳动、不遵守会公德等习惯的存在,却难以容忍孩子少考几分。这说明,适应新形势加强德育工作已迫在眉睫。“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重视德育践行,注意养成学生文明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学校走出德育误区的一条可行路径,对优化公民素质,提高德育功效具有重要作用。

3.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儿童行为发展的需要。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好习惯是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中小学生处于个体发育、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个体行为体系雏形确立、奠基的时期,这一时期所形成的行为规德定着一个人未来行为发展的方向,制约着未来行为能力的发展。在这个关键时期如果我们不重视文髓习惯的建立和巩固,不重视坏习惯的有效矫正,那么学生的行为就得不到健康展,坏习惯就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他一生,同时还会影响他的社会化行为水平的提高和整个社会的行为协调。进行中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对他们一生的行为发展起着良好的奠基作用。

二、积极探索,形成科学规范的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模式

几年来我校通过对中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培养模式的探索,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模式:

1.明理。明理就是让学生明白养成文明行为习惯重要性的道理。知是行的基础,“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理”。我校依据《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结合市场经济 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增添新内容,把《规范》分解成在家怎么做,在校怎么做,在社会上怎么做。利用班会、校会、课堂 教学等形式,采取教师讲、学生讲、家长讲等多种方式,向学生社讲清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对人生的重要性的道理,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动机。明理活动要与学生的认识、交往、活动相联 系,通过游戏、表演、讲故事、做实验等形式来帮助理解和记忆道德概念。

2.导行。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是在实践中养成的,文明行为习惯仍需在实践中培养,对儿童的行为进行指导,不但可以帮助儿童深化道德认识,形成技能技巧,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实践呢?首先在设计行为实践情景时,必须考虑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行为所能达到的水平和他现有行为水平之间的差距。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要做到“按时”,即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规定目标,同时要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在这里要特别强调教师的示范作用,因为教师的榜样示范使学生可见、可学、可仿、可行。

3.训练。训练就是把《规范》按一定序列,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行为实践,以加深认知体验,达到习惯成自然。训练内容:(1) 生活行为习惯,包括饮食、起居、仪表、安全等;(2)学习习惯,包括读写姿势、预习复习、课堂听讲等。( 3)社会行为习惯,包括礼貌与人交往、孝敬父母、关心集体等。训练可采用不同的形式,如:知行统一训练;为检查效果进行演习训练;为克服缺点进行纠正训练;为培养动力定型进行反复训练等。

4.达标。即建立达到文明习惯培养的目标体系。建立适当的目标体系,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教育工作科学化和规范化。学校以《规范》为依据,有机渗透现代化市场意识,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制订不同的目标要求,把《规范》分解成不同层次。中小学生还基本处于形象、具体的感性思维阶段,对一些抽象的道德概念较难理解,因此,制定的目标要适度,内容应贴近他们的生活,即尽量生活化。

5.考评。考评是督促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手段。科学的考评应当把行为训练当成一项系统的工程来看待。训练到一定阶段应当及时、全方位的考评,对学生评价要多元化。平时学校开展“文明行为班级大检查”活动,对不文明行为曝光。并结合达标情况,每月评出文明学生、先进学生、模范学生,期末评出总冠军、文明班级、先进集体、模范班级并及时进行表彰奖励。

6.反馈。根据达标要求对考评结果进行矫正和激励,并提出下一步的行动方案。学生一种行为习惯养成之后,还会受到非教育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变异。因此又要进行明理、导行、训练、再达标、再考评,循环往复的过程,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第一次循环基础上的螺旋式上升,通过反馈周而复始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使学生养成的文明习惯日趋稳定,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打开一扇美丽的窗,绘成一道别样的景。经过努力,我校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六步法的实施取得了很大成效:德育体系日趋规范,学生文明行为习惯逐步养成,这些做法受到了家长、社会的一致好评。

三、实施养成教育过程中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1.尊重和了解学生是基础。教育的对象是人,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正在发展和变化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在发展变化中了解学生。其中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袋是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同时要热爱学生,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伙伴、朋友,尊重学生的个性。

2.教师身体力行是关键。中小学生模仿性强,教师的身教比言教往往起到更大的作用。因此,学校要严格要求教师,教师要加强自律,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给学生做出表率。

第9篇: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中国的民间谚语中有不少关于从小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说法,比如“小时偷针,长大偷金”等,说明了在人类早期生命进程中规范日常行为、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而在学校教育中,针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则不仅影响着学生在校期间学业水平的优劣,更决定着未来社会接班人在道德修养与行为模式诸多方面的合格程度。

一、中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常见问题

手段单一、形式刻板是比较常见的问题。传统教育模式过于依赖口头讲述的简单手法,通过不断重复以期加强学生的认识和理解。但是,这种刻板的教育越来越难以适应时展的现实要求。尤其是在信息时代中,这种与现实差距甚大的教育难以切实有效地养成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更可能因为教育模式的机械陈旧而不断降低教育的成效性,从而使教育达不到预期目标。

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主要原则

以人为本是新时期中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当遵循的主要原则。也就是根据学生年龄、智力和心理发育阶段性特点、认知程度等采取区别化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本质上就是人性化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改革的前提之一。以人为本原则的重要性在于其将学生置于学习主体的正确定位,而非错误地将学生当作被动接收知识和教育的客体、容器。这样的教育原则切实实现了尊重和爱护学生,自然更易使学生提升教育的认同度和接受度。

三、中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

(一)丰富教育手段和形式,通过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没有人真心喜爱说教,尤其是被动接受居高临下、枯燥乏味的说教。特别是在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中,未成年人获得海量资讯的渠道早已较前人有了翻天覆地的扩展,中小学生对信息更新的频率和接受程度较成人更加敏感快速。公共场合经常可见年幼的儿童对父母或祖父母的言语振振有词地反驳,其滔滔不绝的程度有时甚至会令成人感到惊讶。在这样的环境影响氛围中,试图固守陈旧的说教式教育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反而极有可能令学生嗤之以鼻而产生抗拒心理。因此,丰富教育手段和形式,通过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才是新时期针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当采取的措施之一。例如,当前各省会城市正在大力推进垃圾分类行动,不妨以此为契机在中小学生群体中组织起诸如“垃圾分类随手拍”活动。让学生在自己亲自动手给垃圾分类时拍下照片或视频,放到班级或学校的网站或论坛上让教师和同学评论;也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正确或错误的垃圾投放模式进行拍照,再组织班级的讨论会;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对垃圾分类理念和行为的感受发到微信朋友圈等等。这样的行动化教育无疑比课堂上车轮战般的口头宣传更易为学生所接受和认同。又或者,可以在主题班会上以垃圾分类为背景进行情境设置,以“找朋友”的袖珍歌舞剧形式进行角色扮演。比如:让学生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学生手持写有“电池”“报纸”“果皮果核”“塑料包装袋”等的硬纸板,另一组学生则拿着“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易腐垃圾”的标牌。两组学生一边唱《找呀找呀找朋友》的儿歌,再根据垃圾分类原则找到正确的对应同伴。这种寓教于乐的养成教育既能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理念,也能够让游戏的教育成果潜移默化到日常生活与行为习惯中。

(二)细分教育对象,开展实践类、生活化的养成教育

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速度很快,要培养其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需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成长发育的阶段性特点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教育形式和内容,才能使养成教育有的放矢。例如,对低年龄的初小学生来说,唱歌跳舞玩游戏的过程就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培育过程。教师可以在歌曲舞蹈游戏中培养起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与小朋友友好相处等思想和行为。但对进入中学的学生来说,显然这种“小儿科”的养成教育会显得有些难以接受。信息时代下的中学生群体的准社会性某种程度上其实已经与成人世界相差无几,只是需要教育者一方给予更多的引导和固化。因此针对这类教育对象,培养良好日常行为习惯就需要增加社会实践的比重,通过实践实现对理论教育的印证与检验。例如,志愿者行动就是值得尝试的策略。参与社会志愿活动除了能够培养起中学生热爱社会、热爱人民、关注外部世界的意识外,更有价值之处在于使其了解奉献对于自身和他人的重要意义。而当义务劳动、奉献服务成为一种常态化行为模式后,中学生就能从行为中更好地感悟对生命的尊重与爱护,就更能从生活的点滴细节中理解和践行感恩与回报。这显然是形成更加高尚和优良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指导意识和理念。

四、结束语

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反作用于意识。中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不仅是对具体行为模式的培养,其核心乃是对学生思想品格、个性修养的实践性培育。在中小学阶段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本质上是为其后续形成更加完善成熟的意志品质作好铺垫。这不仅是具体教育主题的优化,更是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思想的创新,是实现中小学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芮彭年.转型期学校行为规范教育的特征及其价值定位[J].思想理论教育,2013,(12):13-15.

[2]古任平,农贵.探讨学生公寓6S管理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轻工科技,2013,(01):133-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