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肺康复护理范文

心肺康复护理精选(九篇)

心肺康复护理

第1篇:心肺康复护理范文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10(c)-0183-03

The role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 improving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leep and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ZHOU Rui-xia

The Third District of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Guangni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dong Province,Guangning 5263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 improving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leep and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Methods 96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5 to December 2016 of were selected as object.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method,and each group had 48 cases.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he routine nursing,while patients the observation were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The nursing effect,psychological status,sleep quality and rehabilitation effec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After nursing,th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score,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score and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Comprehensive nursing;Pulmonary tuberculosis;Psychological status;Sleep quality;Rehabilitation effect

肺结核属于呼吸科的一种常见疾病,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的慢性炎症反应,该病症具有起病隐匿较难发现、病情发展缓慢、病情变化复杂、治疗难度大、复发率高的特点[1],用于治疗肺结核的抗结核药物用药周期长,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再加上需隔离以及他人歧视等因素,肺结核患者在身体健康受到影响外,心理状况也受到极大影响[2],表现出焦虑和抑郁等消极情绪,直接威胁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不利于患者康复[3]。有研究表明,全面有效的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减少患者负性情绪和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能够积极促进患者康复[4],因而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的护理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以及恢复情况的好坏[5]。本研究通过观察患者经护理后的不同临床表现,并与常规护理进行比较,探讨综合护理在改善肺结核患者心理状况提高睡眠质量及康复效果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为51~79岁,平均(65.7±11.4)岁,平均住院治疗时间为(35.6±4.4)d;对照组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为51~79岁,平均为(66.7±10.4)岁,平均住院治疗时间为(35.8±5.3)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事先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并签署书面同意书。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监测患者临床指标、观察患者病情、辅助引导患者进行按时服药和饮食、预防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等内容,常规护理干预时长为1个月。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常规护理内容与对照组相同,综合护理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①心理干预:通过积极的沟通交流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和谐的联系,采用微笑面容、温柔话语、心理疏导等手段为患者建立积极情绪,改善其心理状况;②健康宣教:通过宣讲肺结核相关知识让患者及其家属形成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消除因错误观念造成的恐惧;③服药护理:在引导患者正确用药的基础上提升患者服药的积极性,通过监督和观察降低紧急情况的发生概率;④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自身情况制定健康且营养均衡的饮食方案,让患者认识到正确积极的饮食对于恢复的促进作用从而提升其依从性;⑤睡眠护理:通过讲解良好的睡眠与显著的治疗效果之间的联系让患者认识到睡眠的重要性,指导其正确的睡眠姿势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充足睡眠。综合护理的干预时长也为1个月。

1.3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分值越高?t表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②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评价,分值越高睡眠质量越差。③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改善为痊愈,临床症状显著减轻为有效,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为无效。康复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PSQI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康复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康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肺结核属于一种常见的传染病,病情发展缓慢,主要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肺部从而使其呼吸系统产生病变[6],对患者造成的危害较大。由于该病症的治疗周期长且复发率高,导致医疗花费金额大,且患者在对病症的错误认识下容易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7-8],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导致肺结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9],直接对最终的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而护理工作者对于患者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临床恢复疗效[10],因而进行综合护理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成为临床研究重点[11]。

有研究表明,对肺结核患者实施高质量的全面综合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睡眠质量的提升和情绪的稳定[12-13],使患者面对疾病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减少焦虑抑郁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临床康复率[14],而综合护理可以通过宣讲健康以及病症相关知识、引导患者正确饮食用药及睡眠、协助患者舒缓心理压力、增强患者依从性、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建立良性和谐的联系等一系列手段实现[15]。

第2篇:心肺康复护理范文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康复护理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7.082

Study on value of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mplemented in stable-phas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s ZHONG Liu-fang. Foshan City Nanhai District Fifth People’s Hospital, Foshan 528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mplemented in stable-phas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60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measu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easure. Nursing effect was compared in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 (FEV1) percentage of expected value (FEV1%) as (66.60±12.81)%, FEV1 percentage of forced vital capacity (FEV1/FVC%) as (65.82±12.30)% than this group before treatment [(55.98±14.62)% and (56.82±13.50)%]and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58.15±18.60)% and (59.80±10.10)%]. All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Stable-phase;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研究证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日益恶化, 并且病情越严重, 其呼吸功能衰退越严重, 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1-3]。对患者进行肺康复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本研究采用肺康复护理对本院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干预, 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效果显著, 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2016年4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均为稳定期, 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 病情控制良好, 较为稳定。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各30例。其中, 观察组男17例, 女13例, 年龄最小53岁, 最大80岁, 平均年龄(66.5±4.6)岁;对照组男18例, 女12例, 年龄最小53岁, 最大80岁, 平均年龄(65.5±4.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1. 2. 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1. 2. 2 观察组 采用肺康复护理措施,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

1. 2. 2. 1 呼吸功能训练 指导患者开展呼吸功能训练, 包括缩唇训练、腹式呼吸和有控制的深呼吸训练[4], 以加强患者的呼吸功能。呼吸功能训练还有助于防止气道陷闭, 减少呼吸功耗, 改善通气效率, 并可帮助排出痰液, 改善肺功能。

1. 2. 2. 2 有氧运动 选择合适的有氧运动方式, 包括步行、慢跑、举哑钤、爬楼梯, 然后根据自身的耐受度调整运动的强度和时间, 注意避免运动过度导致气促、气短、眩晕, 以自我感觉良好为宜。

1. 2. 2. 3 呼吸操训练 指导患者开展肢体伸展运动, 包括下蹲、扩胸、旋转上臂、旋转手腕和颈部等[5]。可根据患者的耐受度适当调整训练的时间和次数, 监测有无气紧及肌肉疲劳, 如有则停止增加负荷。

1. 2. 2. 4 营养支持指导 为患者制定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饮食, 高能量、易消化的营养方案[6], 保证患者身体营养的需求, 并且根据患者的体重情况控制摄入的总能量, 控制各个营养素的比例。

1. 2. 2. 5 氧疗护理 指导氧分压

的患者进行氧疗[7], 吸氧>15 h/d, 氧流量保持1~3 L/min。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肺功能、生存质量和运动能力、心境状况。肺功能指标为FEV1%及FEV1/FVC%。生存质量采用SGRQ[8]评价, 运动能力采用6分钟步行距离(six-minutes walk distance, 6MWD)[9]评价。心境状况包括紧张、抑郁、疲乏、愤怒迷惑、精力及自尊感。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FEV1%、FEV1/FVC%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FEV1%、FEV1/FVC%高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GRQ评分、6MWD值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SGRQ评分、6MWD值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SGRQ评分、6MWD值均较治疗前改善, 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2. 3 两组患者的心境状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紧张、抑郁、疲乏、愤怒、迷惑、精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自尊感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导致患者肺功能减退的重要原因, 也是导致其生存质量和运动能力降低的重要因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定期患者经过长时间的治疗后, 病情已经获得有效的控制, 并且生命体征进入稳定期[10, 11]。但是患者的肺功能尚处于较弱的时期, 需要通过有效的训练增强自身的肺功能和运动功能, 从而达到改善生存质量的目的[12]。肺康复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是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运动功能的重要措施[13]。

本研究采用肺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进行护理, 结果显示, 治疗后, 观察组FEV1%、FEV1/FVC%高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综上所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实施肺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 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运动能力, 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蒋玉宇, 周春香, 郝建凤, 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居家肺康复中自我效能理论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 32(6):463-467.

[2] 江月娥, 张向群, 陈少娟, 等.连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BODE指数的影响.护理研究, 2014, 28(8):923-926.

[3] 邵佳, 庞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实施肺康复护理的价值评估. 世界临床医学, 2016, 10(5):166.

[4] 于洁.综合性护理对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现代医生, 2015, 53(7):141-143.

[5] 刘福兰.社区康复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5(30):266.

[6] 关丽惮, 陈美珠, 赵娟娟, 等.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康复护理研究. 中国中医急症, 2011, 20(2):333-334.

[7] 韦海燕, 王卫红, 唐兰蔓. 肺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病人BODE指数的影响. 护理研究, 2010, 24(22):2025-2026.

[8] 青壹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内科, 2016, 11(1):39-42.

[9] 孟聿, 陈 敏.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的出院康复护理指导.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4, 25(3):344.

[10] 韦海燕, 唐兰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呼吸康复护理概况.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 18(8):1186-1187.

[11] 葛云云, 孙林, 吕红利, 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病人的肺功能康复护理进展. 护理研究, 2007, 21(31):2835-2837.

[12] 潘玉嫦, 蔡G铃, 黄玉娥, 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功能康复的护理干预.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9(14):49-50.

[13] 李媛媛, 赵松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康复护理体会. 中国伤残医学, 2016, 24(10):151-152.

第3篇:心肺康复护理范文

[关键词] 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肺叶切除;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6(b)-0135-02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大多数肺结核患者经过内科治疗可以康复,少数患者出现肺结核空洞、肺结核球、毁损肺伴支气管扩张及反复咯血感染等,需要采取手术切除病灶[1]。由于肺叶切除手术时间长、对患者的创伤大,易感染,易引起肺不张等并发症,给患者心理造成极大压力,影响患者康复[2]。本研究通过对肺结核肺叶切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探索肺结核肺叶切除患者的护理方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7例肺结核肺叶切除患者,其中,男42例,女35例,年龄22~61岁,平均(42.0±7.8)岁;右上肺叶切除17例,右上中肺叶切除9例,右下肺叶切除6例,右全肺叶切除5例,左上肺叶切除10例,左上中肺叶切除11例,左全肺叶切除9例。6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让患者充分认知肺结核疾病,对于焦虑、抑郁较严重的患者可采取示范脱敏、心理暗示等方法消除。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环境,增强患者战胜疾病、早日康复的信心。向患者详细介绍疾病的发展及治疗方法、手术注意事项及术后康复指导。评估患者的身心状态、文化程度、生活习惯和社会背景等,有针对性地制订健康教育计划。术前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指导,以提高患者呼气期肺泡内的压力,进行咳嗽、排痰、腹式呼吸等指导,对于患者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纠正;向患者介绍吸烟对肺结核的治疗及术后康复的影响,引导吸烟患者主动戒烟;痰菌阳性患者要单独准备生活用具,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或者咳嗽时捂住口鼻;术后帮助患者保持正确,可采用完全侧卧位,避免患者压迫健侧肺;指导患者术前术后合理健康的饮食,少量多次饮水;术后进行适当的锻炼活动,预防肺不张,改善患者呼吸循环功能。

1.3 临床观察指标

出院前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SAS)、抑郁程度(SDS)及对肺结核肺叶切除知识的掌握程度。

1.4 疗效判断标准

患者焦虑程度的评判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进行评价。评分标准:≥29分为严重焦虑,21分≤肯定有明显焦虑

患者抑郁程度的评判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评价。评分标准:50分以下为正常,50~59分为轻度抑郁,60~69分为中度抑郁,70分及以上为重度抑郁。

自制知识问卷对患者关于肺结核肺叶切除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调查,总分100分,以85~100分为良好,60~84分为合格,59分及以下为不合格[3-4]。掌握例数=良好例数+合格例数。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1)。

2.2 两组患者对肺结核肺叶切除知识掌握程度的比较

观察组掌握率为97.0%,对照组为76.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2)。

3 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结核病已经成为全世界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的22个国家之一,结核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二位,结核病疫情十分严重[5]。需进行肺叶切除的肺结核患者,常因对该病的认知欠缺以及家庭、社会等影响因素,出现焦虑、恐惧、忧虑等状态,睡眠减少,情绪低落,严重影响病情恢复[6]。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缩短护患距离,加深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使患者自觉配合治疗护理,能提升自我护理的知识和技能技巧,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有效预防感染及并发症等,同时能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和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中,采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肺结核肺叶切除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提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有效减轻肺结核肺叶切除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提高患者对肺结核肺叶切除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患者的自护保健能力。

[参考文献]

[1] 苏月巧,吴纪峰,史书娟.结核性毁损肺患者行全肺切除术后的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11):32-33.

[2] 杜萍,魏芳,杨国荣.肺叶切除病人手术前后呼吸道管理[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5):881-882.

[3] 黄小红,谢小玲,祝妍华.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4):2280-2281.

[4] 王汝展,刘兰芬,葛红敏,等.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作为外科住院患者抑郁障碍常规筛查工具的可行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09,22(4):251-253.

[5] 孔鹏.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背景下我国结核病防治策略现状及选择[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7(11):786-788.

第4篇:心肺康复护理范文

1 普通护理干预提高肺结核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肺结核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大致包括普通护理、心理护理、介绍治疗方法、介绍预防并发症的知识,并针对患者对肺结核的认识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肺结核病患者护理干预要对患者个人信息全面掌握进行多种形式形式的康复指导,包括进行肺结核知识的健康讲座、发放简单明了的教育资料、进行一对一的咨询等方法。使患者和家属真正掌握肺结核诊疗知识和预防办法、认识到长期服药并坚持治疗的的重要性。运动、情感和饮食结构对肺结核病患者影响巨大,护理人员要让患者了解不良嗜好对康复的不利之处。护理干预对于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应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如有的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不理解一些医学术语,护士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之理解饮食的合理分配等,有的患者虽然病程已1年以上,但在院外没有经过健康教育,护士应给予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3]。老年人脏器衰老消化吸收功能并不好,牙齿因素和治疗药物的毒性反应也会影响患者的食欲,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多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而青少年肺结核病患者往往挑食、饮食不规律,护理人员应主动讲解营养的重要性以增强抵抗力[4]。目前药物发展很快,,如何选用的决定权是医生而不是患者,护理人员要教育患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听从药物广告和电视台广播电台的一些所谓专家或主任的讲解,要教育患者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很多保健药品和器具的疗效并不可靠[5]。

2 激励护理干预提高肺结核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患者对护理干预接受程度一直是难以调查的,也是需要护理人员掌握的最重要的信息,激励护理干预可能是最容易受患者接受的护理干预。激励护理干预通常包括把该患者作为正面病例来讲解,或让该患者为大家讲述其康复的技巧及内心体会,给予患者鲜花等物质奖励等让患者增强坚持锻炼的信心,这样可以满足患者自尊,使患者在一个温暖的气氛自觉主动加强自我管理能力,完成每一项短期康复目标,以达到最终完成长期目标的目的[6]。激励式护理是以患者的奖励为重点,刺激肺结核病患者的康复需求,施加积极正面的思想行为,进而达到理想的护理目的,这对于一些慢性肺结核病患者在患病期间所表现出的被动以及退缩等行为有着显著控制意义,从而达到改善个人生活自理能力、人际关系等社会功能的关键目的[7]。激励护理也是要克服患者对自己疾病的错误评估,研究发现一些患者对病情的评估往往与医护人员存在不同,超过半数患者认为自己尚未控制,有的患者不同意医生将自己评定为控制,因此,通过激励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正确地评估病情,对于提高患者控制疾病和加强自我管理能力有重大意义[8]。

3 培养肺结核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意义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因其很容易在治疗过程中对某一种抗结核药产生耐药性,而使病情迁延反复。患者的治疗如果不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方案用药,有规律的坚持治疗的话将使疾病的治疗变成一个长期过程。治疗过程中病情出现好转的情况时,就有一些患者可能会自己中断服药治疗,从而导致肺结核病的治疗变得非常困难,所以提高肺结核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意义重大。很多学者认为社会支持与自我管理呈正相关。 一些研究显示社会支持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其原因大致为肺结核病患者常常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心理压力,需要良好的社会支持和护理干预来帮助患者面对各种应激,最大限度的改善健康状况,以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复发率,从而帮助患者更好地完成自我管理[9]。21 世纪慢性病自我管理的新途径,不仅是需要患者具有对所患疾病的具体全面认知,而且能够作为同种疾病团队的教育核心,通过开展患者间的相互教育和团队活动,使团队的患者能够进行自我保健的活动[10]。普遍认为自我管理教育能够满足肺结核病患者的个性化护理要求; 能够在自身能力的范围内提供持续的保障服务指导,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与其他医疗保健模式相比更容易被患者和社会接受,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值得大力推广[11]。

参 考 文 献

[1] 王伟,杜巧盈.强化自我管理干预对结核患者行为及病情的影响.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34):83928393.

[2] 李来有,李艳玲,康琳.慢性病自我管理方案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评价.护士进修杂志,2012,7(11):10551057.

[3] 申华平,侯艳琴,孙建萍.个体化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全科护理,2011,9(33):31073008.

[4] 郭瑗.老年肺结核与青少年肺结核病患者临床特征对比及护理.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9):164165.

[5] 张桂娟,马民.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和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3436.

[6] 熊淑珊.激励式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康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中国实用医药,2010,5(14):186187.

[7] 包爱俩,张伟,季显琼.激励式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及社会功能的效果.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2,19(14):7475.

[8] 李君,韩伟,纪秉文.专科护士管理和常规自我管理应用于成人哮喘控制的对比研究.中国护理管理,2012,12(7):6063.

[9] 朱杰敏,叶本兰,陈美琴,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自我管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护理管理杂志,2012,12(5):308310.

第5篇:心肺康复护理范文

【关键词】肺结核;肺部真菌感染;观察;护理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浸润肺部引起的慢性消耗性疾病,造成抵抗力下降,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其病程长,疗程长,再加之抗生素的滥用,临床上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屡见不鲜,现就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36例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36例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中,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56岁,男性22例,女性14例。其中还合并有其他疾病的,如有:合并糖尿病6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4例。采用联合有效的治疗及护理,4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30例康复出院。

2临床观察与护理

2.1临床观察

2.1.1观察口腔真菌感染时,口腔有白斑样病损,在充足的光线下,可见散在的白膜或白点,严重者呈斑片状分布。

2.1.2痰液的性状痰液粘稠,呈拉丝状,胶冻样改变,可考虑有真菌感染,但必须结合痰涂片和痰培养结果。

2.1.3体温的变化结核病人体温一般呈低热,并发真菌感染时,抗生素应用体温下降不明显。

2.2护理措施

2.2.1减少诱因

2.2.1.1无菌操作在执行任何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操作前后认真按七步洗手法洗手和手消毒。洗手可降低50%的医院感染[1],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2.1.2环境的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严格探视制度和陪客。桌面、地面应用1000-2000mg/L有效氯的消毒液湿式清扫,每日2次,保证一人一床一巾。每天更换消毒的痰杯,每天用紫外线灯消毒1次,每次30分钟。相对湿度50-60%每平方米,室温21-24度[2]。定期做微生物的检测。

2.2.1.3合理使用抗生素在合理使用抗生素中,护士起到重要的作用。护士必须掌握抗生素的用药常识,根据药物的半衰期按时用药,加强抗生素使用的监测,随时将第一手资料报告医生。

2.2.1.4减少插管这类病人一般都年龄大,病程长,体质弱,合并症多,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如必需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导尿管、留置静脉针等,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如需吸痰,雾化吸入时,可用一次性导管,以减少浸入性感染。

2.2.2临床护理

2.2.2.1口腔护理必要时可给予1-4%碳酸氢纳或0.5氟康唑溶液漱口,每天3-4次。

2.2.2.2保持呼吸道通畅对痰液呈拉丝状不易咳出者,应嘱其侧卧,轻拍其背部,必要时可给予痰药。

2.2.2.3给药的护理因抗结核和抗真菌感染的药物大多有不良反应[3],如胃肠道反应,嘱其在饭后半小时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并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2.2.2.4饮食的护理结核病为慢性消耗性疾病,体质差,抵抗力下降,再加之真菌感染,使病情恶化。应鼓励病人多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纤维的易消化的食物[4],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2.2.2.5重视心理护理,促进疾病康复由于肺结核病人病程长,恢复慢,病情易反复[5],患者往往对疾病的转归信心不足,焦虑、自卑、烦躁,再加之真菌感染,更给病人雪上加霜,失去了治疗的信心,悲观、失望。作为一名护士应多与患者沟通,做好心理疏导,耐心细致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消除紧张、悲观失望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3小结

36例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经过仔细的临床观察和有效的护理措施,30例病人康复出院。说明应早预防,早发现,消除诱因,严密观察病情,增强抵抗力,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并发症,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王静平,吕瑞京.1例两性霉素治疗肺部真菌感染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9,23(5):319.

[2]马海英,张志强,曾萍.肺部真菌感染的护理体会[J].医学创新研究,2008,5(3):89.

[3]侯采研,王焕英,刘娜,等.两性霉素及治疗系统性真菌感染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6):8-9.

第6篇:心肺康复护理范文

【摘要】小儿肺炎,这种病是儿科疾病中,最容易危及小儿生命的疾病之一。通过总结分析护理工作,在小儿肺炎康复的过程中功不可没。因此对小儿肺炎患者一定要进行细心护理,才能达到有效地康复的效果,使这些病患中的儿童,能够尽快远离死亡的边缘,走向一条康复的道路,可以说对于小儿肺炎的护理工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亲人,只有真正负起责任来,才会使这些患者能够看到希望的曙光。本文主要针对小儿肺炎的一些症状,来阐述一些护理措施,为医护小儿肺炎提供了一些良好的护理方法。

【关键词】小儿肺炎;护理;康复;措施

引言:小儿肺炎是一种小儿常见的多发病,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小儿肺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咳喘、呼吸困难等,这些病发症状是促使小儿肺炎的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儿科患病首位[1]。由于小儿患者不能主动准确表达自己的病情,无法准确地向医生或者家长传达出自己所患病情的症状,往往容易影响诊断的结果,错过最佳的治疗期,致使小儿从急性肺炎发展成为慢性肺炎,所以对于小儿的治疗和护理工作都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在小儿在患病期间,给予完善的护理,都能够有效的控制肺炎的扩展,降低患儿的死亡率,加快患儿身体的康复。

一 对小儿肺炎的调查统计分析

小儿肺炎,这种病是儿科疾病中,最容易危及小儿生命的疾病之一。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于小儿肺炎的患者进行统计,全世界每年都会有350万多例的儿童,从年龄上统计上以5岁儿童为界限,小于5岁的儿童,死于肺炎的比例占儿童总死亡率的28%。在我国每年对小儿肺炎的统计中,小于5岁儿童,每年因为患肺炎死亡约35万例,能够占到全世界儿童肺炎总死亡数的10%。因此,需要积极地采取医疗和护理措施,尽最大的努力降低小儿肺炎的死亡率,这将是21世纪医学发展史的一项重要义务[2]。所以在治疗小儿肺炎进程中,实施良好的护理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一次对小儿肺炎的在以医院为范围进行的调查中,医院共发放调查表120份,实际回收120份,应答率100%。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为,本院医护人员30例,小儿肺炎患者40例,患者家属50例。问卷调查项目及结果见表1。

调查项目 例数 正确率(%) 错误率(%)

治疗要想效果好,需要优秀的护理 100 93.4 6.6

只要治疗效果好,没有护理也可以 100 67.5 32.5

可以没有护理工作 100 92.7 7.3

护理工作必须具备 100 96.4 3.6

通过以上对于小儿肺炎的调查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小儿肺炎的护理工作势在必行,只有在精心的护理下,小儿肺炎的患者才能达到有效地康复,可以说的临床观察中,对于小儿肺炎的患者的护理工作,需要医护人员精细的管理,对待患者要能够做到细心地呵护,使这些病患中的儿童,能够尽快远离死亡的边缘,走向一条康复的道路,可以说对于小儿肺炎的护理工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亲人,只有真正负起责任来,才会使这些患者能够看到希望的曙光,可以说在儿童康复的道路上护理工作功不可没,下面就如何做好小儿肺炎的护理工作进行以下的探讨。

二 对于小儿肺炎相关护理措施

1、1 促进患儿的肛管排气的护理

在对小儿肺炎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置将患儿的身体处于半卧位置,也可以将抬高床头,尽量避免患儿氧的消耗,在进行给氧时,需要根据患儿缺氧的程度,决定氧流量的大小,以及供氧的次数。需要按照医嘱给对于患儿给予抗感染药物,来消除患儿的肺部炎症,并观察药物疗效[3]。处理患儿的腹胀一定要及时,以免影响患儿的呼吸,可以选用松节油或者一些中药热敷患儿腹部,促使患儿的肛管排气。这种护理方式能够促进患儿肠蠕动,消除患儿的腹胀,缓解患儿的呼吸困难。

2 防止患儿的呼吸道困难进行护理

对于患儿的呼吸道的护理,是小儿肺炎患者的处病患工作的关键所在,能够减免患儿呼吸困难,避免因为呼吸困难而导致死亡的发生,这就需要在室内保持适当的温度,这就需要在护理工作中鼓励患儿多饮水,防止痰液因为黏稠而不易咳出,要能够不断地帮助患儿进行翻身、拍打后背、引流等,能够促使患儿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排出,还可以利用给予超声雾化吸入的护理方法,来稀释痰液的咳出,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使患儿避免因为呼吸道困难而出现的危险。

3 避免患儿出现心力衰竭的护理

对于小儿肺炎的患者,在护理工作中一定要让患儿保持安静休息,能够以半卧位,减少外在的刺激,保持他们内心的平静,必要时还要遵照医嘱点滴镇静剂。在点滴的过程中,一定要控制住对患儿的输液速度,一般的滴液速度应该控制在每小时5m1/kg,并且要密切地观察病情,防止患儿出现心力衰竭的意外。如果在护理过程中,患儿突然出现呼吸加快、心率加速、心音低钝、颈静脉喷张等症状时,就需要及时地通知医生,对患儿必须按照心力衰竭进行护理。

4 发现患儿并发症及时进行处理

在对小儿肺炎的护理过程中,如果发现患儿体温发热,并且出现高烧持续不退,或者出现退烧了之后马上又升高的反复症状,这些病症能够促使患儿出现呼吸困难,频繁咳嗽,能够咳出脓性痰,这些症状提示患儿有可能并发了肺脓肿疾病[4]。如果在护理患儿的过程中,患儿突然出现剧烈咳嗽、胸痛、胸闷、发绀、呼吸困难、烦躁不安、脉率加快等病症时,就需要考虑到患儿,极有可能患上了并发解性脓胸,以及脓气胸的可能,必须要及时地采取应有的护理措施。

总之,通过对于小儿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发现儿童的年龄越小,小儿肺炎的发病率就会越高,而且病情也会较重。由于患儿的年龄小,对于自己的病情无法使用更多的语言进行描述,这就需要医护人员提升自己的责任心、能够不断地以敏锐的观察能力,来准确地判断患儿所处的病情的状态,能够不断地根据患儿的精神状态、呼吸频率、体温等症状,来判断病情的发展过程,能够及时地协助医生进行护理,充分发挥医护人员的护理优势,做到精心喂养、周到护理、细心呵护,使患儿能够及早地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 晋澍华.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J]. 中国当代医药, 2011, (09)11-12 .

[2] 耿卓莉. 常见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总结[J]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1, (07)7-8 .

[3] 李秋荣. 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J]工企医刊, 2010, (05)14-15 .

第7篇:心肺康复护理范文

【关键词】 矽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理干预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9.195

矽肺是由于长期大量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的空气而引起的, 以弥漫性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是尘肺中对人体危害最严重、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一种疾病[1]。慢阻肺是矽肺患者的常见并发症, 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喘、呼吸困难。长期的病痛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受到严重伤害。合理有效地护理及治疗的控制该病继续恶化的关键, 作为一种职业病, 现阶段尚无完全能够治愈的治疗方式, 合理的护理在矽肺痊愈及康复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2], 现阶段的护理措施中以心理护理措施较为常见, 为此本文对矽肺合并慢阻肺老年患者的心理干预展开研究,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患者, 男, 75岁, 1959~1966年在某部队工兵团参与国防施工, 1966年转业到本市某煤矿从事掘进作业, 1982年调至市公交总公司, 于1994年退休至今。接尘工龄23年, 无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患者开始无明显自觉症状, 退休后咳嗽、咳痰、胸痛及气喘等症状和体征逐渐加重, 经市职业病防治所诊断为矽肺二期。

1. 2 研究方法 矽肺合并慢阻肺病程长, 体质虚弱, 易感染且反复发作, 长期的病痛和治疗常常使患者情绪低落, 对疾病产生了恐惧、悲观和忧虑的心理, 对康复失去信心, 而良好的情绪和信心是疾病康复转归的有利保障, 所以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对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全程实行心理护理, 当患者入院后, 热情、主动的与患者沟通, 耐心的向患者讲解该病的主要症状、治疗预防方法及药物的简单用途和注意事项, 要让患者相信该病是能治愈的, 而且出院后仍可正常工作、生活, 在医生的指导下适时调整治疗, 坚持一段时间用药, 不会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 也不容易复发。医护人员要作耐心的恰如其分的解释, 并留出时间让患者提问题, 使患者相信对其病情的诊断和治疗是有效的、正确的。在治疗的过程中多沟通、多谈心, 通过交谈可以交流感情, 消除顾虑, 了解其内心活动, 解除患者的心理痛苦及紧张情绪, 告诉患者良好的情绪可以很好地控制和预防疾病的反复发作, 促进疾病的康复,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3 评估方法 采用MSSNS对患者进行评估, 采用4分法, 分数越高, 表明患者的情绪反应强度越高。

2 结果

上述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及心理干预后, 症状明显有所改善, 住院15 d后出院, 且出院后6个月内没有复发, 同时利用心理健康评估量表进行评估, 治疗后MSSNS得分(1分)明显较治疗前(3分)有所改善。

3 讨论

矽肺合并慢阻肺患者长期住院, 病情反复, 经常需卧床吸氧、吸痰、静脉用药缓解症状, 再加上饮食差, 身体长期的营养不良, 自理能力下降, 从而加重患者的思想负担, 多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3], 对康复失去信心。长期的机体不适加上心理不良应激情况的加重, 会给改善病情、治疗效果带来不良影响。在患者治疗过程中, 积极鼓励患者勇敢的面对自己的病情, 给予患者心理和精神上的支持, 鼓励患者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经常与家人、朋友、医护人员沟通交流。责任护士要向患者讲述入院、治疗过程中及出院时相关事项、出院后的复查方案等, 使患者能够正确的认知自己的疾病情况, 在患者治疗过程中, 除了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外, 还要加强饮食能量的供给, 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 多食水果, 少量多餐, 均衡搭配, 保证机体足够的营养摄入, 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缩短患者治疗时间[4]。

本研究中上述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及心理干预后, 症状明显有所改善, 住院15 d后出院, 且出院后6个月内没有复发, 说明心理干预对上述住院矽肺患者治疗有效,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矽肺是一种患病持久、难治愈的疾病,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极易产生其他并发症, 而在给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安慰与慰藉, 极易使患者消除紧张、不安等心理, 通过耐心细致的引导, 使患者更了解自己的疾病, 引导患者正确的认识自身疾病, 消除其不良的疾病盲区, 从而最终达到缓解疾病、消除不良心理的目的。

鉴于本研究的患者为老年患者, 随着年龄的增加, 老年人的各种身体机能逐渐退化, 部分老年患者在患病后, 极易产生忧虑、恐惧心理, 担心病情会继续恶化, 这种心态极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同时矽肺合并慢阻肺由于长期通气功能障碍导致低氧血症存在, 长期的供氧不足使机体有氧代谢率降低, 无氧酵解加强, 肺部的机体代谢率受到影响而下降, 进而引起肺部血管收缩, 造成肺动脉高压, 引起肺心病, 引起机体缺氧[5], 长期缺氧还可出现记忆力降低、行为异常、个性改变等精神神经症状。这些可加剧患者活动能力受限, 使生活质量下降, 预后变差[6]。

综上所述, 心理干预对于矽肺合并慢阻肺患者的治疗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可消除患者紧张及焦虑情绪, 必要时要请相关专家进行会诊, 根据会诊结果及患者的特殊的心理状况给予一对一的心理分析。

参考文献

[1] 刘彬. 矽肺伴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200例的康复治疗分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24):149

[2] 刘瑞莹. 矽肺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探讨. 临床肺部杂志, 2013, 18(8):1511-1512.

[3] 王静, 刘海霞, 白晓华, 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治疗.临床合理用药, 2015, 8(1):154-155.

[4] 毛晓慧, 毕勇毅.武汉市矽肺病患者的生存质量.职业与健康, 2011, 27(11):1129-1131.

[5] 张萍. 护理干预对矽肺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当代护士(旬刊), 2011(5):53-54.

第8篇:心肺康复护理范文

开胸手术创伤大、时间长,而大多数患者由于知识缺乏,加上术后疼痛、体质虚弱等因素而害怕活动,不愿意接受或不能有效配合康复锻练,导致术后便秘、腹胀、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2006年1~12月我们对22例肺叶切除术患者加强术前宣教和术后早期采取护理干预手段,使患者能积极配合康复训练,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43例,男38例,女5例,年龄45~77岁。随机分为干预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一般情况见表1。

1.2 方法:对照组按肺叶切除术后常规护理进行深呼吸、咳嗽咳痰及自我随意锻炼,干预组除实施对照组的护理措施外,于术后6小时生命体征稳定进行护理干预。

1.2.1 心理干预:由于患者对手术缺乏了解和对手术结果的不确定性,术前存在不同的心理反应,而术后因胸部切口疼痛、活动无耐力等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患者不愿接受和不敢进行康复锻炼。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术前1~2天由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其家属耐心讲解手术治疗和术前、术后锻炼的意义,着重讲解术后早期锻炼的目的和重要性,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和准备,以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1.2.2 早期护理干预:(1)深呼吸、腹式呼吸、有效咳嗽和咳痰:术后6~24小时开始,1次/3~4小时,3~5遍/次;术后4~7天,1次/2~3小时,5~10遍/次,以促进肺复张;术后7天至出院前,1次/1~2小时,10遍/次左右。(2)肢体功能锻炼:术后24~72小时开始,待血压、心率、呼吸平稳,在心电监护下,由责任护士协助,鼓励患者分别做上肢和下肢屈、伸、内翻、外翻动作,5~10遍,2次/天;术后4~7天在先前锻炼的基础上,上肢锻炼增加握、举、拉运动,如用手摸前额至枕后、梳头等,拔除胸腔引流管后,患侧上肢做上举、肩关节抬举、向上爬墙等运动,10~20遍/次,2~3次/天,下肢锻炼增加抬、蹬动作,如模拟踩自行车等,10~20遍/次,2~3次/天。(3)床上活动:术后6~24小时开始,患者血压、心率、呼吸平稳,在心电监护下,由责任护士协助进行,顺序为:平卧位健侧卧位平卧位半卧位坐起,循序渐进,由被动运动变主动运动,尽量避免患侧卧位,以免引流管受压影响引流和刺激伤口增加疼痛。(4)下床活动:拔除胸腔引流管后,一般在术后4~7天可下床活动,顺序为:平卧位床上坐起脚支持坐位床边站立扶床活动离床活动,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护理人员注意观察患者运动前后的心率、心律、呼吸的变化,如患者自觉呼吸急促、胸闷,即暂停锻炼,并给予必要的处理。术后7天至出院前,由扶行到独立步行,逐渐增加运动强度,提高步行的速度和距离。

1.2.3 锻炼过程中的护理评价及偏差指导:由责任护士每天监督患者康复锻炼的情况并做好记录,对患者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对害怕疼痛影响伤口愈合的患者采取个别指导,纠正各种偏差。

1.3 观察指标:用术后并发症、离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评价两组术后康复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干预组发生并发症3例,其中心律失常2例,胸腔积液1例,占13.6%;对照组发生并发症9例,其中心律失常2例,胸腔积液2例,肺不张1例,肺部感染2例,腹胀1例,便秘1例,占42.9%,干预组并发症较对照组下降29.3%。

2.2 两组术后离床时间和住院天数比较,见表2。

3 讨论

3.1 早期护理干预可缩短患者术后卧床时间:从表2可见干预组离床时间比对照组提早,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01)。肺叶切除术后留有1~2条胸管,由于切口疼痛和体力不支,使患者不愿意接受康复锻炼。因此,对患者早期实施合理的康复干预,可改善术后功能贮量,增加肌力,减轻疼痛,消除疲劳,尽快恢复自理能力及运动能力,缩短术后恢复期[1]。

3.2 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全麻插管后患者的咽喉部不适,对咳嗽排痰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不及时鼓励患者咳嗽排痰,那么肺部感染的可能性就增大[2]。干预组无肺部感染例数发生,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下降29.3%。 表2提示干预组术后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01),说明术前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术后早期实施护理干预进行康复锻炼,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3.3 肺叶切除手术患者应重视术后早期康复锻炼:以往肺叶切除手术患者由于缺乏对术后早期康复锻炼的认识,使一些患者常因术后伤口疼痛、体质虚弱和担心伤口裂开等问题而不敢大胆进行康复锻炼,导致并发症发生,影响身体康复。通过对本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患者愿意配合早期康复锻炼,身体恢复较对照组大大提前,生活质量也大有提高。

参考文献:

[1] 方 文,陈永彤,梁继娟,等.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康复干预对早期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2,6(08):1106.

第9篇:心肺康复护理范文

【关键词】 延伸护理; 小儿肺炎; 效果评价

Analysis on Application Value of Nursing in Pediatric Pneumonia Nursing and Evaluation on Corresponding Efficacies/YU Ting-yu.//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04):093-095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ical efficacy of extended care in the nursing of pediatric pneumonia and evaluate its application value. Method: One hundred and twenty children with infantile pneumonia admit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of the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3 to Sept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 60 patients,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observation group (60 patients, extended car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and clinical efficacies, complications, family nursing satisf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 The time of breathlessness relief and body temperature recovery time of patient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Extended care; Pediatric pneumonia;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Gongren Hospital, Wuzhou 543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4.027

小儿肺炎为临床较常见病症,好发于婴幼儿群体,冬春季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相关报道发现,每年我国小儿肺炎住院数约占45%[1]。临床研究表明,因婴幼儿年龄较小,缺乏自控能力和自主意识,依从性较差,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配合有效护理方法的意义重大[2]。本院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9月儿科收治的120例小儿肺炎患儿,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延伸护理,旨在提高护理效果,使患儿更好地康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儿科收治的120例小儿肺炎患儿,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1~3岁,平均(1.8±0.4)岁;病程7~15 d,平均(9.3±2.6)d。观察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2~4岁,平均(2.1±0.5)岁;病程8~16 d,平均(9.8±3.2)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儿入院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流鼻涕、咳嗽、发热、打喷嚏等症状;(2)均符合小儿肺炎相关诊断标准;(3)患儿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3]。排除标准:(1)患有精神性疾病或其他严重躯体性疾病者;(2)参与其他临床试验者[4]。

1.3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1)日常护理:适当开窗,保持病房空气流通,维持环境的整洁、安静。病房湿度应控制在55%~60%,温度20 ℃为宜[5]。注意患儿的保暖,勤换潮湿衣物,以免加重病情。根据小儿缺氧情况给予适当吸氧,并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达到有效吸氧的目的。(2)饮食护理:肺炎患儿消化功能降低,食欲下降,如果饮食不当易引起腹泻和消化不良,应根据患儿年龄特点选择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喂食时需将患儿头部抬高,以免呛咳。由于患儿呼吸频率过快,导致机体水分蒸发过多,因此,需及时补充水分。避免食用鸡、鸭、鱼等高蛋白食物和辛辣、生冷、酸性食物等。(3)用药指导:服药较困难者,可分2~3次服用,且服用药物时应避免喂水过多,以免呕吐。服用止咳糖浆后,不要立即喝水,以免降低药效;禁止滥用退烧药[6]。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延伸护理。(1)护理人员应对患儿疾病、诊治内容、性格特征、年龄等进行充分考虑,采用温柔的语言、和蔼可亲的态度与患儿交流、沟通,充分利用聊天、游戏、动画片、玩具、电视节目、讲笑话、讲故事等方式转移患儿注意力,减轻治疗对患儿的刺激和疾病疼痛;适当改进病房环境,可放置儿童漫画、玩具等,提高病房舒适度,缓解患儿抵触情绪。(2)因担心患儿病情,其家属易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故护理人员应注重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仔细讲解小儿肺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病情、治疗相关信息等,使家长积极配合,保证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告知患儿家属自我护理措施和日常注意事项,使家属正确认识疾病,端正自身心态,消除其担心、焦虑情绪;指导家属给予患儿沟通交流、按摩、抚触。(3)患儿出院后,护理人员征询专家意见及参考相关文献,制定延伸护理计划,包括延伸护理实施方案和延伸护理内容两部分,了解患儿及其家属康复期间的健康需求,评估患儿具体情况,从内容和时间安排上指导患者顺利完成延伸护理措施。(4)定期安排专业知识丰富、责任心强的护士进行个性化家庭随访,帮助患儿家属解决相关疑问,利于家庭护理效果的提高;组织患儿家属互相交流,让治疗效果良好的家属做经验介绍,使家属自觉采取有利于患儿康复的行为。(5)根据患儿及其家属的特点,定期电话随访并登记,了解患儿出院后的具体状况,指导康复功能锻炼方法、家庭护理方法、正确的生活方式,提醒复诊时间,解答患儿家属提出的疑问,建立健康档案,在不同阶段追踪回访,详细记录每次回访情况,有效促进患儿康复。(6)由护理人员根据患儿病情进展及患儿基本身心情况,安排延伸护理进程,可邮寄、每月1次专题讲座、每周2次电话随访,视患儿家属需求预约复诊、上门服务等;多提供小儿肺炎宣传资料和相关手册,强调要点、重点[7]。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憋喘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肺气肿、呼吸衰竭)、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90~100分为十分满意,80~90分为满意,70~80分为基本满意,少于70分为不满意)等。总满意率=(十分满意+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憋喘缓解时间为(3.2±0.4)d,对照组为(5.9±1.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76,P

2.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肺气肿1例,无呼吸衰竭病例;对照组肺气肿4例(6.7%),呼吸衰竭4例(6.7%)。观察组并发生发生率1.7%,显著低于对照组1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32, P

2.3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家属护理总满意率85.0%,其中十分满意20例(33.3%),满意12例(20.0%),基本满意19例(31.7%),不满意9例(15.0%);观察组家属护理总满意率96.7%,其中十分满意40例(66.7%),满意15例(25.0%),基本满意3例(5.0%),不满意2例(3.3%)。两组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90,P

3 讨论

小儿肺炎是婴幼儿常见呼吸道疾病,四季均易发生,若治疗不彻底,则会引起多种重症并发症,并反复发作,影响儿童发育,表现为肺部细湿音、呼吸困难、咳嗽、发热等症状[8]。小儿肺炎病因是产前胎儿存活于不满羊水的子宫里,发生缺氧(如胎动异常、胎心改变、脐带绕颈),则会发生呼吸运动而吸入羊水,导致吸入性肺炎;若产程延长、早破水,或分娩中吸入细菌污染的产道分泌物或羊水,易导致细菌性肺炎[9];若儿童接触带有病毒细菌者,易受到传染而引起肺炎[10]。近年来,随着人们知识、生活水平的提高,法律意识逐渐加强,对临床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临床治疗小儿肺炎过程中,因患儿群体具有特殊性,护理依从性差,难以顺利开展护理工作,需通过延伸护理提高患儿临床依从性,以达到治护目的。同时,因患儿症状加重、一次性扎针不成功等,易引发患儿家属产生抵触情绪,增加护患纠纷发生率,对患儿康复造成不良影响。延伸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坚持以患者为中心,要求医护人员在医疗行为上和思想观念上处处为患者着想,紧密围绕患者需求,优先考虑患者利益,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及患者满意度[11]。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病情均有改善,观察组憋喘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家属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在小儿肺炎护理中应用延伸护理,可缩短憋喘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利于患儿快速康复,这与王琳[12]的研究报告是一致的。开展延伸护理,可改善患儿及其家属情绪,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主要服务对象为老年人、婴幼儿、产妇,以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为主。由于部分家属对小儿肺炎认识不足,常忽视患儿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给予患儿及其家属心理护理,可提高患儿护理依从性,消除家属不良心理,使其遵医嘱按时给患儿服药,积极配合临床工作[13];给予患儿家属健康教育,能够纠正家属对疾病的错误认识,并为患儿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和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合理的饮食调节,鼓励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出院后进行个性化家庭随访,可使患儿出院后得到较好的后期护理,督促患儿家属按时复查。本次延伸护理实施过程中,患儿家属普遍接受度高,反馈良好,在随访过程中发现患儿居家期间存在的健康问题较多,如肺气肿、呼吸衰竭、随意用药等,通过纠正、宣教、指导患儿家属应急处理,减少了不良事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14-15]。开展延伸护理,加重了临床工作负担,拟上级领导部门支持和科室内协调,定期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综上所述,在小儿肺炎护理中应用延伸护理,可有效缩短憋喘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蓝利烨.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低钠血症的护理体会[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34(5):723-724.

[2]陈丽华,江莲英,陈自成,等.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机械通气的护理[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34(2):271-272.

[3]喻飒琛.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5):86-88.

[4] Payal M, Munyaneza RBM, Elizabeth G, et al. Oxygen saturation can predict pediatric pneumonia in a resource-limited setting[J].Th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2014,45(5):752-760.

[5]初振华.临床路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36):56-57.

[6]康英.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5):100-101.

[7]李红,李艳.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8):75-77.

[8] Morrow B M, Rukaiya M, Richard P, et 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effect of closed-system suctioning on the frequency of pediatric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a developing country[J].Pediatric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11,13(1):e25-32.

[9]王淑峰.小儿肺炎25例人性化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9):62-63.

[10]徐翠玲,杨云,代显鸽,等.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2,33(7):1526-1527.

[11] Morinec J, Iacaboni J, McNett M, et al. Risk factors and interventions for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pediatric patients[J].Journal of Pediatric Nursing,2012,27(5):435-442.

[12]王琳.小儿肺炎护理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9):59-60.

[13]赵小红.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0(5):187-188.

[14]王黎黎.小儿肺炎67例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4):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