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范文

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精选(九篇)

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

第1篇: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范文

辽宁大连大学门诊部综合诊室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急诊外科,辽宁大连 116622

[摘要] 目的 研究现场模拟教学法在大学生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120名在校大学生用现场模拟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心肺复苏基础理论、流程步骤的培训,对培训前后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问卷测评与考核。结果 经培训过的大学生CPR理论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及格率明显高于培训前(P<0.01)。结论 现场模拟教学法是提高大学生心肺复苏知识与技能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

关键词 ] 现场模拟教学法;大学生;心肺复苏培训

[中图分类号] R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2(c)-0147-02

The application of scene simulation teaching method in 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 training for college students

YANG Haiyu LI Fengquan

Consulting Room,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Dalian University, Emergency surgery, Xin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Dalian University,Liaoning 11662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scene simulation teaching method i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training for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120 College students were subjected to receive scene simulation teaching method, combined with media instructions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fundamental theories and process steps. After training, the relative knowledge points and skills were evaluated by both questionnaire and live demonstration. Results It was showed that the pass rate of tests of CPR theories and operating skills after training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raining (P<0.01), Condusion Which proved the scene simulation teaching an efficient method in enhancing the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theories and skills for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Scene simulation teaching method; College students;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training

由于对心脏、呼吸骤停进行抢救的最佳时机在4 min之内“黄金时间”[1],因而现场“第一目击者”立即正确实施心肺复苏(CPR),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是降低病患死亡率的关键。因此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现场心肺复苏的非专业人员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为了加强公众CPR技术的掌握,我们采用现场模拟教学法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对120名在校大学生培训前后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问卷测评与考核,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校大学生有意愿参加CPR培训的120名,年龄20~25岁。

1.2 培训内容

①急救的基本理念;②心肺复苏术:包括心跳呼吸骤停的判断、胸外按压的方法、开放气道的手法、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有效的指标判断等。

1.3 方法

(1)培训前问卷测试:采用我们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20名受训大学生进行培训前自填式问卷调查。测试内容包括急救电话、现场评估、判断呼吸和心跳骤停的方法、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操作步骤要点流程等6项。(2)培训形式:①主讲老师应用多媒体理论教学讲解有关急救理念与CPR理论知识60 min。②辅导老师在复苏安妮模拟人上实际操作示范。③学员每组20人,每组配备一台安妮模拟人和一名辅导教师。每组学员操作练习90 min。④按照统一标准对每位学员进行徒手心肺复苏的操作考核30 min。

(3)培训后测试:课程结束时对每位学员按统一标准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考核试卷总分为100分,及格为80分,操作考核采用单人法心肺复苏术。

1.4测评分析

以培训前后分别进行的理论测试和操作技能测试为标准,测评出每位学员培训前后对CPR理论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并进行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本组学员培训前后理论考核情况比较

见表1。

2.2 本组学员培训前后操作技能考核情况比较

见表2。

3讨论

由于心脏骤停患者大多发生在院外,而专业医务人员又不能在最初4 min的“黄金抢救时间”到达现场施救,使得院外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很低。2005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更加完善和系统化,更加强调心脏骤停事件现场目击者的救治[2]。从心脏骤停到复苏开始时间间期及复苏时间是影响复苏生存率的独立因素[3]。全民普及急救知识特别是CPR的技术和知识尤为重要。

普及CPR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CPR指南。是要求在培训中将最新的CPR知识灌输给每位学员既心肺复苏指南,科学规范的心肺复苏能大大减少死亡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4]。2010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肺复苏最新急救指南了BLS流程的变化,A-B-CC-A-B即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胸外按压改成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同时对按压的深度和频率也作出进一步要求。培训中对此应重点强调,使之更好掌握。

[

参考文献]

[1] 黄翠红,王文,杨芳,等.社区公众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的现状调查与培训[J].护理学杂志,2008.23(21):9.

[2] ECG Committec, Subcommittees and Tack Forles of the American Hear Association.2005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J]. Circulation,2005,112(suppl24):IV1.

[3] Klouche K, Weil KH, Sun S ,et al.Evolution of the stone heart after prolonged cardiacarrest[J].Chest ,2002,122:1006.

第2篇: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范文

[关键词] 双管喉罩;气管插管;心肺复苏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4(c)-0081-02

有效的通气和人工气道的建立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重要环节。以往常采用气管插管方法,但常规气管插管技术要求高,难度大,操作费时,操作过程中往往需要暂时中断胸外按压,影响复苏成功率。喉罩通气则可快速建立有效通气,操作简单,提高复苏成功率,且双管喉罩因增加了食管引流管,减少返流误吸发生,更利于急诊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为探讨双管喉罩在急诊心肺复苏中应用的优越性。现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3年9月急诊科接诊的行心肺复苏患者,对比观察双管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建立人工气道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心肺复苏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男24例,女16例,年龄33~87岁,随机分为喉罩组(L)和气管插管组(T),每组2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无明显的张动受限。

1.2 研究方法

1.2.1 插管方法 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选择合适型号的喉罩(女性3~4号,男性4~5号)及气管导管(女性7~7.5号,男性7.5~8号)。按标准操作插入喉罩和气管导管,在此同时常规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及应用血管活性药。

1.2.2 插管成功标准 将听诊器置于双肺听呼吸音以确定通气效果,记录置入时间、置入次数及一次置入成功率,妥善固定导管或喉罩,连接呼吸机调整呼吸参数。若一次插管未成功,拔出重试。

1.2.3 心肺复苏成功标准 ①心跳恢复;②出现自主呼吸;③血氧饱和度>95%;④面色(口唇)由紫绀转为红润;⑤瞳孔由大变小、有眼球活动或对光反应恢复[1] 。

1.3 统计方法

运用SPSS11.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次置入成功率及复苏成功率比较

L组19例1次置入成功,1例调整后第1次置入成功,置入过程心脏按压均未中断,复苏成功5例;T组14例1次插入成功,两例暴露不佳,第2次换管盲插成功,2例插入食管,拔出重试插入成功,两例失败,插管过程心脏按压均有不同时间的中断,复苏成功4例。其中L组置入时间为(20.1±8.2) s,T组插入时间(89.5±37.4) s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03,P

2.2 并发症比较

主要并发症为返流误吸、胃胀气、咽损伤、牙齿松动或脱落。L组1例因反复置入导致咽部出血,并发症发生率5%,T组三例发生不同程度牙齿松动或脱落,2例口咽部出血,2例胃胀气,并发症发生率3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气管插管是心肺复苏过程中建立有效通气的最可靠方法,但由于患者解剖和生理因素及病情和复苏环境的复杂性,以及操作者插管熟练程度的差别,可能出现气管插管困难,延误抢救时机的情况,另外气管导管误入食管、咽喉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高[2]。因此,采取什么方法迅速建立有效呼吸是目前值得探讨的问题。

喉罩设计之初主要用于手术麻醉病人,随着对喉罩产品不断更新及临床应用研究的深入,已经将喉罩推广到急救医疗中,作为心肺复苏早期气道建立的重要工具[3-4]。有研究表明[5],未经训练的医师一次性置入成功率可达87.0%,总成功率则高达99.8%。国内也有研究[6-8]表明置入喉罩所需时间和放置成功率及复苏成功率明显优于气管内插管。

通过对比研究可以看出:喉罩通气组在置入时间、成功率方面较气管插管组均有明显优势,因其操作简单、快速,置入成功率高,弥补了气管插管费时、成功率低的不足。《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指出[4]:心肺复苏过程中,中断胸外按压会降低存活率,因此整个复苏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中断。通过该研究的观察,喉罩通气组在操作过程中无需中断胸外心脏按压,而气管插管组在复苏过程中均有不同时间的中断,这对分秒必争的心肺复苏是极其不利的。两组心肺复苏成功率比较未见明显差别,可能与样本量偏小有关,期待大样本的研究。对于并发症的观察比较,亦可以看到喉罩的优势,因无需喉镜暴露声门,减少了口咽损伤及牙齿脱落危险,另外我们采用的双管喉罩因设计更贴合口咽解剖,减少漏气发生,且增加了食管引流管,能够有效防止反流和误吸和胃胀气,对于饱胃患者复苏的气道管理亦有明显优势。

综上所述,双管喉罩能够快速有效的建立人工气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替代气管插管,其优越性值得肯定,值得在急诊心肺复苏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9-227.

[2] 周维忠,郭庆章.气管插管术在急救中的应用[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15(5):264.

[3] 张峙,陈愉.喉罩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J].急救医学,2000,9(1):67.

[4] AHA/American Red Cross First Aid Science Advisory Board. 2010 American Heart Associ- 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Science[J].Circulation,2010,122(18):733.

[5] Brimache JR. Laryngeal mask anesthesia:principles and practice[M].2 nd,Philadelphia:sanders,2005:505.

[6] 王霞,李红岩,刘超,等.急诊科心肺复苏中使用喉罩与气管插管的急救效果比较[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3,25(4):245.

[7] 林贤昌,廖跃斌,李国贤,等.急诊心肺复苏初期气道开放方式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12,8(35):48-49.

第3篇: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范文

【关键词】技能比赛;心肺复苏术;思考。

【中图分类号】R6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789-01

为了提高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技能操作水平,促进各校护理技能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从2006年开始,省教育厅和省卫生职业教育协会多次举办了广东省中等职业卫生学校护理技能大赛,而心肺复苏术一直都作为竞赛项目之一,可见其在医科教学、临床急救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经过师生多年的共同努力,本校的多名学生在各届比赛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其中心肺复苏项目的成绩也取得了达到较高水平。在研究此项目和考核过程中,笔者对经常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解析,以期和同行共同探讨,真正达到技能大赛的“四促进”目的。

1 对心肺复苏术中培养学生急救意识的思考

心肺复苏术是对心搏、呼吸骤停的病人所采取的急救技术,时间就是生命。从发现有人晕倒到判断意识,到呼救,再到实施复苏,最后到抢救结束都应体现急救意识,紧张有序,急而不乱,节奏鲜明,规范到位。但有部分选手只是在发现有人晕倒和呼救时体现出救命的紧急性,而在接下来的步骤中就可能因为体力下降、未能注意到急救的紧迫性,或是急救思想不端正(认为只是对模型人进行练习),使整个操作过程给人没有时间紧迫感的感觉。

对此,在备赛过程中,指导老师应该强化学生的急救意识,树立其正确的急救思想观念,将模型人当成真正的病人,培养爱伤精神;指导学生参加有氧运动,提高体能;规范每个动作的细节,使抢救动作迅速到位,动作与动作之间衔接利索;从用物准备到复苏后的评价与用物处理,一气呵成,体现急救的紧迫感。

2 对心肺复苏术中提高学生操作技巧的思考

心肺复苏法是临床最常用的急救技术之一,如何提高心肺复苏的操作技巧,重点在于攻克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技巧,并培养学生的应急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这也是提高该项操作水平的核心和灵魂。

2.1提高胸外心脏按压准确率的技巧:

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对胸外心脏按压提出的心得理念,认为一旦发现病人心脏骤停,应立即行驶胸外心脏按压,并且频率应至少100次/分钟以上,成人按压深度至少达到5cm以上,所以,在比赛中我们要严格按照最新要求,将以往的“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心脏按压”流程改为“C心脏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也就是将胸外心脏按压步骤提前进行,并按照规定的频率和按压深度进行训练。

经过多次训练,绝大部分选手的胸外心脏按压的姿势、力度、部位都是符合规范的,但仍有一些细节问题没有处理好,如:定位的手法不够精确,按压的频率偏快使得按压深度不够,按压时着力点不是掌根部而出现移位或操作者手受伤等情况。而对此,在训练时要非常注重细节,使得每一细节科学合理。笔者认为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2.1.1按压部位要准确 胸外心脏按压最简单而有效的定位方法是两连线中点,也可采用剑突上两横指进行定位。但在比赛中我们不仅要体现准确度,而且要体现急救的速度,加之不同的模型人的定位按钮位置略有差别,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对定位的掌握程度、模型人型号等情况来选择定位的方法。此外,要训练学生在按压时手掌根部不离开胸壁,以免移位。

2.1.2按压力度和频率要适度 每一次胸外心脏按压力量要均匀适度,否则按压过轻达不到效果,过重易造成损伤。此外,按压力度也与频率有关,按压过轻会使按率加快,胸廓回弹可能不充分;按压过重了会使频率减慢,达不到抢救的效果。所以,控制好按压力度是十分关键。根据2010年最新标准,我们要使按压后胸骨下陷至少5 cm,这时保持按压的频率在120次/分钟左右的力度(17-18秒完成30次按压)是最适合的。这可以根据节拍器或者模型人显示器进行调节控制,指导学生练习。

2.1.3按压姿势要正确 胸外心脏按压时要注意保持肘关节伸直,使双肩位于双手的正上方;手指要避免加压于病人胸部;在按压间隙的放松期,操作者不加任何压力,保证胸廓回弹充分,但手掌根仍要置于胸骨中下半部,避免移位。

2.1.4及时病情观察 在胸外心脏按压的同时要及时评价按压效果,这是操作者要时刻谨记的。在训练是要指导学生注意观察病人面部表情变化。

2.2提高开放气道成功率的技巧:

开放气道是心肺复苏术的重要环节,其动作是否到位也是人工呼吸是否有效的关键。目前,开放气道首选的手法为压额抬颏法,使病人的鼻尖、耳垂与地面成90°。部分选手在压额抬颏时,因未能注意保护病人的眼睛与下颌软组织而对病人造成伤害;也有部分选手在人工呼吸时不能始终保持气道的开放,导致人工呼吸无效,这主要是规范的动作未能有效地保持引起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改进:

2.2.1压额抬颏法开放气道要正确 压额时,要注意用左手的大鱼际肌力量向下按压前额,并注意保护病人的眼睛;抬颏时,可用右手的食指呈钩状向上托起下颌骨的下方骨组织,切勿用食指和中指两手指的抬颏法,防止损伤下颌软组织。

2.2.2开放气道角度要准确 开放气道要使病人的鼻尖与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也就是病人的鼻孔朝天,尤其是在进行人工呼吸时都要保持此角度,切勿因为操作者身体的活动而使角度变小。

2.3提高人工呼吸正确率的技巧:

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新指南对人工呼吸有很多新的建议,如人工呼吸要遵守“先压后吹、多压少吹、快压慢吹、急压缓吹、重压轻吹、只压不吹”的原则。也就是说:每次人工呼吸时间至少1 s,直至患者的胸部被抬起为止;每次人工呼吸潮气量小于10ml/kg(普通成年人为500 mL~600 mL),能够观察到胸廓起伏,避免迅速而强力的人工呼吸;心脏按压中断时间不可大于10秒钟,这使得2次人工呼吸与30次按压的动作衔接要尽量快速。在比赛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人工呼吸时间少于1 s;气道开放不到位使气体吹入腹部;用力吸气与吹气导致潮气量过大;人工呼吸与心脏按压的衔接动作过慢等。针对以上新要求和比赛选手常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改进:

2.3.1正确吹气 在操作者要持续保持患者的气道开放,正常平静呼吸后给予病人吹气,吹气时间在1s--2s间;吹气的同时眼睛注视胸廓的起伏,2次人工呼吸中间间隔2 s,保证通气有效。

2.3.2缩短按压间隔 在第二次吹气后,应立即定位行胸外心脏按压,避免多余动作,保证心脏按压中断时间在10秒钟之内。

2.4复苏后及时评价

复苏后评价环节在整个操作评分中占10%左右,因此不可忽视对它的训练。部分选手可能因为在操作5个循环后体力出现透支而忽视此环节,或忽略了人性化关怀,使得整个操作虎头蛇尾,无法得到高分。所以我们在训练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复苏的效果和复苏前评价同样的重要,注意保证评价的时间,注重细节。

3 对心肺复苏术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思考

心肺复苏术的比赛不仅仅是考核选手一项操作技能,而且也考核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选手的应急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礼仪、理论知识、心理素质等等。所以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注意全面提升选手各方面的能力。

3.1培养学生应急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受比赛场地环境改变、模型人差别、心理紧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比赛中可能出现一些突况,如:按压连串错误、吹气连串错误、漏掉某个操作步骤等,这将严重影响比赛选手的心理,从而影响比赛成绩。那么,我们在备赛中要善于发现并充分考虑各种各样的突况,并指导选手解决或补救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临场应急能力,使之能从容应对。

此外,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比赛现场,评委有可能在操作开始前设置与操作有关的情境,选手很可能就发挥不出平时训练的水平,留下很多遗憾。所以平时的训练不能仅针对操作技能,过分强调步骤,还要为选手更换不同的场景,培养选手的批判性思维。

3.2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4篇: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范文

【关键词】心肺复苏;人工通气

【中图分类号】R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2-0191-01

在心肺复苏中,保证有效通气是至关重要的措施。目前我科采用的方法是球囊-面罩通气或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为了比较两种通气方式的优缺点,笔者对自2006年8月以来,在我科进行了心肺复苏,并采用人工通气的78例患者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78例患者,根据通气方式分为球囊面罩组(简称球囊组)和气管插管组(简称插管组)。球囊组:患者43人,男27例,女16例,年龄23~80岁,心跳呼吸骤停原因:冠心病20例,农药中毒10例,肺心病4例,重症胰腺炎3例,药物过敏2例,心肌炎、先心病、药物中毒、颅脑外伤各1例。插管组:患者35人,男21例,女14例,年龄20~78岁,心跳呼吸骤停原因:冠心病20例,农药中毒6例,肺心病5例,重症胰腺炎2例,心肌炎、先心病各1例。心跳呼吸骤停诊断标准:①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②大动脉搏动消失或心音消失。③呼吸断续或停止。

2 方法

患者一经确诊立即开放气道,并开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在球囊面罩或气管插管设备准备好以后,立即建立人工呼吸,若由急诊医师立即插管者,归入对照组,若由于各种原因不能立即插管而采用球囊面罩通气者,归入观察组。

2.1 球囊面罩给氧的方法:采用双人操作,两个经过培训并有经验的救助者来实施:一人开放气道,双手同时把持面罩,双手拇指放在面罩的颈圈部,将面罩紧扣于面部,其余四指用于托下颌,另一人使用一个成人球囊(1~2L),双手挤压球囊。球囊与氧气相连,每次潮气量为500ml左右,心脏按压与通气比例为30:2,每次送气时间超过1秒。

2.2 气管插管给氧的方法:使用喉镜进行气管插管,确认插管成功后,先采用球囊通气,待呼吸机准备好以后,使用机械通气。潮气量为500ml,氧浓度为100%。

2.3 观察指标:采用前瞻性方法,设计好观察表格,由专人进行观察并记录。观察内容包括:①患者心跳呼吸骤停后得到及时供氧的时间。②抢救后血氧饱和度上升达到85%以上的例数及时间。③发生胃内容物返流的情况。④心肺复苏成功的例数。

3 结果见表1

注:两组患者在及时供氧和氧饱和度达到85%所需的时间及胃内容物返流例数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氧饱和度达到85%的例数和复苏成功的例数差异无显著性。

球囊组: 43例患者在发现心跳呼吸骤停后,得到及时供氧的平均时间为1.884分钟,血氧饱和度达到85%以上者31例,血氧饱和度达到85%的平均时间为6.535分钟,6例发生胃内容物返流,心肺复苏成功8例。插管组:35例患者得到及时供氧的平均时间为5分钟,血氧饱和度达到85%以上的为30例,血氧饱和度达到85%的平均时间为9.906分钟,1例发生胃内容物返流,心肺复苏成功6例。

4 讨论

对于心肺复苏患者来说,在最快的时间内建立起有效通气和有效循环是最紧急的问题。根据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有效通气的建立有多种方式,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①口对口人工呼吸。②球囊面罩通气。③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由于口对口人工呼吸对实施者本人来讲,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较少在院内心肺复苏时实施。球囊面罩通气和气管插管通气是急诊科最常用的通气方式。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把气管内插管作为心肺复苏通气支持的金标准[3]。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气管插管有时候存在各种困难,很多时候必须依靠球囊面罩通气来保证患者的有效通气,由此,我们对这两种通气方法进行了对比观察。

我们的结论是:球囊面罩通气与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相比,两者在有效供氧和复苏成功率上没有差异,这和王大庆等人的观察结果一致[4]。球囊面罩通气在早期供氧的时间上具有优势,因为球囊面罩通气实施起来比较方便快捷,操作者只需要简单的培训甚至现场培训都可以进行操作。但是,球囊面罩通气容易出现胃内容物反流,一旦出现反流,患者很难复苏成功。

我们认为:在心肺复苏时,气囊面罩通气和气管插管通气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患者的氧气供应。如果施救者掌握了气管插管技术,可以首先予以气管插管,迅速建立通畅的气道。如果不会插管,或者碰上插管困难的现象,可以先通过气囊面罩给氧以尽快使患者得到氧气供应,为下一步的抢救创造机会。此外,由于建立气囊面罩通气比气管插管耗时较少,在进行气管插管的前期准备时可以先采用气囊面罩供氧。在进行球囊面罩通气的时候,要注意操作方法,应尽量开放气道,避免潮气量过大,同时在心脏按压的时候,要注意按压位置的正确,避免过度挤压胃部,这样可以减少胃内容物的反流。

参考文献

[1] 张文武主编. 急诊内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

[2] 安刚,富善主编. 现代麻醉学技术.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11

[3] 沈洪. 扫描2005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会议(1)-修改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原则与方法.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5,17:197

第5篇: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范文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137-02

心肺复苏是利用人工的方法使病人迅速建立起有效的循环和呼吸,恢复全身的血氧供应,防止加重脑缺氧,促进脑功能恢复[1]。而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CPR)是挽救猝死病人的唯一途径[2]。在临床上,护士是心跳呼吸停止的第一目击者,因此,心肺复苏护理相当重要,本文拟就近几年心肺复苏的护理进展情况做一简单综述,以提高基层临床心肺复苏的护理水平。

1 基础生命支持(BLE)及其护理

1.1 迅速评估环境,快速地判断心搏骤停 由于现场救援的第一原则就是保证自己的安全,因此在施救前判别救助地点是否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心跳呼吸停止4-6分钟即可导致脑细胞死亡[3]。因此,必须在心跳呼吸停止4-6分钟内行心肺复苏术才有更大的机率使患者的心跳呼吸恢复。心肺复苏(CPR)是抢救心跳骤停的重要措施,迅速准确判断且抓住心跳呼吸骤停5min抢救的最佳时间,是提高CPR成功的重要环节[4]。《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5》提出,只需确定患者无呼吸、咳嗽或身体动作,即可做出心搏、呼吸骤停的判断,即使患者有偶然的喘息,救助人员也应怀疑心搏骤停,应开始CPR[5]。

1.2 高质量的胸外按压(cirC) 为了使更多的猝死病人得到更高质量的CPR,《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继续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的需要,指出:尽管在实施《200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后心肺复苏质量已提高且存活率已上升,但胸外按压的质量仍然需要提高,成人胸外心脏按压幅度至少为5cm;按压速率至少为每分钟100次;从“A―B―C”(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胸外按压)程序更改为“C―A―B”(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通气)程序,这一改变适用于成人、儿童、婴儿,但不适用于新生儿。2010年新指南同时强调了从“A―B―C”程序更改为“C―A―B”程序的理由:绝大多数心搏骤停发生在成人身上,心搏骤停初始心律大多是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在这些病人中,基础生命支持的关键操作是胸外按压和早期除颤。在“A―B―C”程序中,当施救者开放气道以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等过程中,胸外按压往往会被延误。更改为“C―A―B”程序可以尽快开始胸外按压,同时能尽量缩短通气延误时间。英义[6]认为医务人员有权根据具体情况改变“C-A-B”的顺序,如患者明显为呼吸道窒息而引起的心搏呼吸骤停,则应仍按“A-B-C”的顺序执行,如精神病上吊自杀患者,应使用“A-B-C”程序来施救。复苏成功与否的关键决定于CPR的技术质量,也决定于心搏呼吸停止至开始CPR的时间[7,8]。孙立琴[2]等报道,应用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抢救成功率为20.0%,较国内报告的成功率高,除了应用新指南指导抢救外,也可能与现场急救人员及时实施CPR有关。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指出在治疗科室可以使用机械按压。机械式CPR,即采用心肺复苏机械设备进行CPR,通常称做心肺复苏仪,传统的徒手CPR时到达心脏和脑的血流非常少, 劳动强度大,按压不能保持连续性,按压的深度和频率不易掌握,心肺复苏仪恰好能解决这些问题,心肺复苏的效果明显优于徒手CPR,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徒手CPR。

1.3 保持呼吸道通畅 使病人去枕后仰于地面或硬板床上,解开衣领及裤带。畅通呼吸通道,清理口腔、鼻腔异物或分泌物,如有假牙一并清除,畅通气道。开放气道手法:仰面抬颌法、仰面抬颈法、托下颌法。刘江华[9]等报道,序贯性气道开放能及时、有效、可靠地早期开放气道,能更合理地协调与胸外按压的交互性,提高CPR复苏成功率和存活率,适合在CPR中普及推广。序贯性气道开放术,即先简便、快捷地面罩气囊口咽通管或喉罩开放气道,待病情平稳后,根据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师从容气管插管。詹利红[10]报道,在院前心肺复苏时,早期盲插喉罩通气具有操作方便快捷、1 次成功率高、复苏成功率高的优点,值得在院前急救中广泛使用。因此在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物品准备中,应包括面罩气囊口咽通气管和喉罩,以备心肺复苏时使用,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1.4 进行有效的人工通气 根据院前调查表明,采用或不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对院前急救成活率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11]。口对口人工呼吸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容易引起操作者被感染,因此为了保护操作者,建议使用气囊―面罩或气囊―套管人工呼吸法。2005国际CPR指南并不要求在非意愿的情况下一定要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但为了保证病人的有效通气,我们强调开放气道,同时在鼻咽部高浓度给氧,使胸外心脏按压时也有气流在气道内流动而达到人工呼吸的目的。如为院内猝死患者应尽早行气管插管连接气囊加压加氧式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对于按压与通气的比例问题,付冬丽[4]认为对于成人实施双人CPR时均按照30:2的比例给予,15:2的按压与通气则对于婴儿和儿童双人CPR比较适合。

1.5 早期电除颤 电除颤在CPR中列为主要措施之一,许多学者认为,1分钟后除颤有90%复苏成功的机会,10分钟后除颤复苏成功的机会

2 高级生命支持(ALS)及其护理

2.1 高级气道支持 气管插管曾是过去心肺复苏中建立气道进行通气的金标准,新的研究表明气囊面罩给氧和喉罩与气管插管具有相同的通气效果[13]。

2.2 复苏药物的应用与配合 复苏过程中各种抢救药物的合理使用是抢救成功的另一要素。虽然抢救的药物治疗方案由医生决定,但给药的最后实施者是护士。因此,护士应熟悉常用药物的名称、剂量、给药方式和不良反应,以便于抢救时能快速、准确、无误地输入抢救药物。

2.2.1 给药途径的选择 首选建立周围静脉(肘前或颈外静脉)通道,因穿刺时不需要中断CPR,安全可靠易操作,且无心肌损伤、气胸等并发症。缺点是到达中央循环时间长,故建议CPR时,采用“弹丸式”给药,给药后快速推入等张晶体液5~10 ml,并抬高肢体末端10~20 s,以推动药物进入中心静脉。 研究表明中心静脉(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给药达到药物峰浓度时间、幅度以及药效明显好于外周静脉,因此复苏易成功,但操作时往往会中断心脏按压,气胸、出血危险性较大,故要权衡利弊。通常大多数复苏不需要建立中心静脉通道,如果除颤、外周静脉或骨内给药后自主循环未恢复,应考虑建立中心静脉置管(有穿刺禁忌症除外)。所有年龄患者均适用(新生儿不常使用),在心搏骤停患者如果预计建立其他液体通道耗时大于90 s时,则应该选择骨内给药通道。在传统复苏中,习惯直接心内注射,但近几年实践证明:心内注射时并发症多,可误伤心肌、左肺和冠状动脉,造成心包填塞、血胸、气胸,如药物误注入心肌可致顽固性室颤,且注药时要中断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故不宜常规使用,仅在开胸或其他方法失败或困难时才考虑应用。

2.2.2 常用药物及其护理

2.2.2.1 盐酸肾上腺素 周开隆[14]认为在肾上腺素用药方面不主张使用大剂量,而是每次1 mg,每隔3~5min 1次,直到心跳恢复。大剂量使用肾上腺素是基于其可增加冠脉血流量,增强血管紧张度,以利于促使自主循环恢复(ROSC)。但有8个随机临床研究(9 000多例心搏骤停患者入选试验)结果表明,与标准剂量组相比,初始大剂量组对患者出院存活率和神经系统恢复均无明显改善作用,故是否需要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素至今尚无定论。其不利因素是可增加心功能不全的发生,并在复苏后期可能导致高肾上腺素状态,但肾上腺素仍是复苏的一线选择用药[15]。

2.2.2.2 扩容液 CPR期间应使用无糖液或5%的低糖液,如林格氏液或生理盐水,快速大量输入葡萄糖对CPR是不利的[16]。近年来研究发现,应用含糖液体可使心博骤停存活者的神经病学结果恶化。心搏骤停后组织器官缺血缺氧,机体在应激情况下,内源性儿茶胺释放和外源性儿茶酚胺的作用,使血糖生成增加和组织利用降低导致血糖水平增加;复苏时糖代谢主要是酵解过程致酸性产物增多,脑组织酸中毒。因此,应注意先用pH6~6・8的林格氏液或0・9%生理盐水。

2.2.2.3 呼吸兴奋剂 复苏早期不应常规使用呼吸兴奋剂,应以保证气道通畅、人工辅助呼吸和维持有效血液循环为中心,只有在自主呼吸出现恢复迹象或虽已存在自主呼吸,但呼吸过慢、过浅、不规则或不稳定时为提高呼吸中枢的兴奋性才推荐应用[17]。

2.2.2.4 碳酸氢钠 应延时、间歇、慎用,2005年复苏指南不建议心搏骤停病人常规使用碱性药物[15]。最近的研究发现心跳骤停后最初10min,主要是呼吸性酸中毒,而不是代谢性酸中毒,主张在心脏骤停超过10min或常规CPR 10min后,待有效循环建立,根据血气分析结果才考虑间歇使用。

2.2.2.5 胺碘酮 胺碘酮对各种类型的室速均有一定疗效,致心律失常副作用低,并且无负性肌力作用,已成为临床上治疗室性心动过速最常用的药物。对伴有高血压性心力衰竭以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胺碘酮为首选药物,利多卡因为治疗室速的二线药物,能有效终止急性缺血和梗死所并发的室速[18]。

2.2.2.6 阿托品 能有效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而使心率增快,从而改善房室传导阻滞。目前,多数研究显示无论有无心脏活动,阿托品可以增加心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和存活率。但2010年复苏指南不推荐对心脏停博或无脉电活动(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

3 持续生命支持(PLS)及其护理

3.1 脑水肿监测 心肺复苏后最常见的脑损害是脑水肿,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变化、肢体活动度以及抽搐情况,有条件者定时做脑电图,必要时测颅内压,早期发现和防止脑死亡。

3.2 呼吸功能监测 CPCR的患者一般都应用呼吸机辅助或控制通气,应严密观察呼吸模式、呼吸频率、潮气量、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自主呼吸出现时间等,并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感染。保持氧分压(PaO2)>13.3 kPa,二氧化碳分压(PaCO2)在3. 33~4. 65 kPa。当PaCO2过高时脑血管扩张,脑血容量增多会导致颅内升高;而PaCO2过低时血管收缩,脑灌注血流减少会使脑缺氧加剧[19]。

3.3 循环功能监测 包括心率、心律、血压、心电图、中心静脉压等的监测。

3.4 体温监测 亚低温治疗中的病人,体温监测是一个重要项目,严禁体温忽高忽低,降温全过程观察患者有无寒颤,肌束震颤如发生寒颤或抽搐症状可交替应用镇静剂和解痉剂,也可应用短效肌肉注射松弛剂,如氯丙嗪,但应用时要观察血压变化。对于体温过低的病人,应停用亚低温治疗毯及适当降低冬眠合剂的量,使其缓慢复温,必要时加盖被子、温水袋等保护措施[20]。

3.5 血糖监测 低温治疗可诱导血糖升高,需机械通气的患者血糖应控制在4.4~6.6 mmol/L[21]。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

4 小 结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心脏复苏的理论与观念在不断地充实、完善与更新,方法在不断地改进与规范。作为护理人员,必须更新知识,掌握最新的急救新技能,并运用于急救护理实践工作中,摸索出一套完整的急救护理程序。除所有医务工作者均需熟练掌握标准CPR、除颤外,如何在我国公众中实施全员培训,使更多患者重新获得生存机遇,是我国卫生工作者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吴钟琪.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第四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48.

[2] 孙立琴,邵军.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临床应用.护理研究,2012,26(2):342-343.

[3] 黄人健,李秀华.儿科护理学高级教程.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319.

[4] 付冬丽.心肺复苏护理20例体会.青岛医药卫生,2011,46(2):141-142.

[5] 温娜,赵婧.心肺复苏的护理进展.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9):2461-2462.

[6] 英义,2005年和2010年不同心肺复苏指南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20):854-855.

[7] 唐从耀,毛志森,张运忠.心肺复苏机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9,32(3):273-274.

[8]王凤艳,孔秀兰.心肺脑复苏抢救的护理进展[J].全科护理,2011,9(18):163-165.

[9] 刘江华,雷卓青.序贯性气道开放在急诊心肺复苏中应用探讨.华夏医学,2009,22(2):197-200.

[10] 詹利红.喉罩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及护理.中国社区医师,2012,14(27):230.

[11] 宁吉顺,姜冠华,隋 波.心肺复苏的若干进展[J].临床荟萃,2001, 16(23): 1102.

[12] Mary FRAN Hazinski,RN,MSN主编.《2010美国心脏协会 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摘要[Z].2010.

[13] 李 丹.心肺复苏研究进展[J].人民军医, 2005, 48(3): 175~177.

[14] 周开隆.心肺脑复苏(CPCR)成功11例体会.蛇志, 2010,22(1):57.

[15] 沈 洪.扫描2005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会议―进一步生命支持:复苏后的治疗[ 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5, 17(6): 323-325.

[16] 刘忠英.小儿心肺复苏用药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 2006, 22(4): 522-523.

[17] 曹昌权.现代心肺复苏用药的新进展[J].河北医药, 2008, 30(10): 1584-1585.

[18] 钟海娥,李卫,燕勇. 心跳呼吸骤停复苏成功20例临床分析 . 中国厂矿医学2008,21(3): 327-328.

[19] 黄爱珍.心肺脑复苏新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2): 126-128.

第6篇: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范文

关键词:心肺复苏仪(CPR);心博骤停(CPA);心肺复苏(CPR)

心肺复苏术是抢救心脏停搏(CPA)的唯一有效措施,心肺复苏(CPR)首要措施是胸外心脏按压,早年为徒手胸外按压,近几年引入心肺复苏仪,大有取代徒手胸外心脏按压趋势。

2010年《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CPR)急救指南》由基础生命支持中原事的A-B-C改为C-A-B,要求首先尽可能地不停地按压心脏,以保障脑心血供,提高复苏率。

即往徒手胸外心脏按压很难保障不停地按压,因为人的体力是有限的,本组复苏仪可解决这一难题,现对我院急诊科2010年3月~2014年3月210例成人心博骤停患者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分析心肺复苏仪在心复苏时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为2010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急诊科接诊的心博骤停(CPA)患者经过心肺复苏(CPR)抢救资料统计,见表1。

1.2分组与方法 心博骤停(CPA)时间不超过30min以内入院后都经心肺复苏(CPR)的患者;分为徒手复苏组(A)及仪器复苏组(B组);徒手复苏组(A组)由有经验的急诊科医生、护士,按2005年版心肺复苏指南标准进行复苏;仪器复苏组(B组)用苏邦 自动心肺复苏仪复苏;仪器复苏组,先行徒手复苏,复苏仪准备好后,立即快速替换,调节CPR参数:按压深度5cm,频率为100次/min,按压通气比为30:2;开放气道插管并接呼吸机,场常规静脉注射肾上腺素等复苏措施进行。

两组CPR患者临床资料:两组比较,仪器组(B)CPR自主循环恢复时间(Rosc)例数明显多于徒手,CPR组;>Rosc24h存活时间明显长于徒手CPR组。说明仪器组(B)抢救效果高于徒手组(A),但成活率无差异:不能提高成活率。

1.3统计统计 应用SPSS17.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Rosc以时间和百分率以百分数表示,本研究组资料因时间跨度大,不同两组间结果不能做统计分析。

2 结果

统计的两组徒手组(CPR)和仪器(CPR)组结果显示:仪器CPR组复苏时间长于徒手组(18:12),自主循环恢复(Rose)恢复的例数明显多于徒手组;但存活率无明显差异。

3 讨论

3.1 CPA(心博骤停)是急诊科常见的最危急的疾患,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死;通常CPA患者脑缺血时间>20min,即能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及时有效的CPR(心肺复苏)是复苏成功的关键。

徒手CPR,即使接受正规训练的专业急救人员标准的CPR,仅能提供,正常血供的20%~30%,由于操作者徒手胸外按压时体力消耗大,易疲劳,难以保证长时间的标准按压;CPR仪机械按压,克服了人工按压的不足,能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提高短期生存率[1]。

姜素文[2]研究表明,使用CPR仪在改善心博骤停患者的收缩压,血氧饱和度方面明显优于徒手胸外按压,能明显增加心肺脑的血流灌注,提高CPR的成功率。

3.2 CPR新指南作了历史性改动,把有效心脏按压放至第1位,由原来的ABCD变化为CABD;确定了心脏按压,维持有效Rosc(循环恢复时间)在CPR中首要位置。长期以来,医务人员手用徒手CPR患者血流灌注并不理想,lans[3]研究发现,救治院外CPA患者,未进行胸外按压的时间占48%,整个过程的平均按压频率为60%。平均按压深度才3.4cm,而对CPR质量的研究表明,在复苏开始后前5min内按压频率优于90次/min的占28%,实际操作中人工CPR需2个以上操作者合作,易疲劳不可避免会中断按压,影响复苏效果。

本仪器CPR复苏按压,避免了徒手CPR弊端,为CPA患者提供持续不断的CPR,仪器CPR按压频率为100分,按压深度为5cm,按压力度强于徒手CPR;本组徒手CPR平均复苏时间为12~35min,而仪器复苏时间平均为18min,最长达45min,Rosc>1h及超过24h的比例多于徒手组,仪器组复苏时间可以延长,复苏效果更佳。

3.3 CPR仪器进行CPR,保证了胸外按压的质量,达到了快捷,有力不间断地按压,确保了按压的有效性和持续性,CPR复苏器使用方便,调节灵活,按压的力量和节律恒定,能提供稳定的按压频率和保证足够有效的按压深度,按压部位固定,不易中断,按压时方向重直,有利于建立稳定有效的循环,产生更多,有效的泵血作用,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路小兴[3]等通过前瞻性研究证实了心肺复苏机在CPR中的效果优于徒手胸外按压,值得在急救中推行。

本分析虽然应用CPR仪能持久有效地使心脏再灌注,减轻心脏组织缺血,短时效果优于徒手CPR(24h内),但远期效果并不理想,不能降低CPR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姜素文,等.心肺复苏机联合呼吸机对心肺复苏早期成功率的影响[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8,20:437.

第7篇: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范文

中图分类号:R540.4+1;R542.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_816X(2014)05_0429_02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4.05.28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75岁。因“排尿费力3天”入院。入院后腹部B超示“膀胱结石、膀胱占位”。膀胱镜活检提示“恶性肿瘤”。行膀胱全切加bricker尿流改道术。手术经过顺利。但在等待快切报告过程中,患者出现心室颤动(10:50分),血压消失,立即行心肺复苏(CPR)、胸外按压,并予利多卡因、肾上腺素及多巴胺静脉注射,并予非同步200J电击(双向波)除颤1次。至11:40分恢复自主心律,有呼吸。12:27分记录心电图示:V2~V6导联ST段弓背向上呈墓碑型抬高0.1~1.5mv(图1_A)。12:48分记录心电图示:V2~V6导联ST段仍弓背向上抬高,但抬高幅度较前下降,约0.2~0.8mv(图1_B)。遂将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ICU),心肌酶谱CK_MB检查15:45分为238.9U/L,23:23分达最高440U/L。后心肌酶谱逐渐回落。术后第2日CK_MB 35.6U/L,心电图检查示:ST段抬高恢复,未出现异常Q波(图1_C)。

图1患者心电图2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AIM)系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斑块破溃或持续痉挛等原因,引起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所致。伴随心肌酶谱的升高,心电图可出现ST段抬高、T波倒置、异常Q波等动态演变过程。尤其在发病数小时内,出现相应导联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为其特征性改变。此例患者心肺复苏后心电图胸导联出现酷似心梗样ST段改变,并有相应心肌酶谱改变。但其ST段抬高短时间内回落明显,且无异常Q波出现,考虑其ST段改变为心肺复苏所致。

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会引起心肌损伤,Guest等[1]通过监测心肌肌钙蛋白I已证实内科重症监护室(ICU)复苏患者中有较高比例的心肌损伤。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的过程类似于全心缺血/再灌注的过程[2],其发生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3]:(1)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氨基酸增多,流离钙离子增多,炎症,ATP酶活性降低,线粒体、内皮的功能障碍,由有氧转变为无氧代谢,细胞凋亡启动等因素参与相关;(2)缺氧对心肌的损伤:由于心肌对缺血缺氧的敏感性,使心肌代谢紊乱,心肌酶活性增高;(3)复苏时药物及医疗操作对心肌的影响:如肾上腺素、多巴胺的使用,以及相应的除颤、胸外心脏按压,在有益复苏的同时,也可使心肌受损伤。

本病例提示,心肺复苏后患者出现类似ST段抬高的心电图改变时,不能简单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因详细询问病史,并动态观察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必要时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而对心肺复苏后心肌损伤机制的了解,也对进一步提高心肺复苏后患者的生存率大有帮助。

参考文献

[1]Guest TM, Raman thaw AV, Tute PG, et al. Myocardial injur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_a frequently unrecognized complication[J]. JAMA,1995,273(21):1945.

[2]Chung SP, Song FQ, Yu T, et al. Effect of therapeutic hypothermia vs delta_opioid receptor agonist on post resuscitation myocardial function in a rat model of CPR[J]. Resuscitation,2011,82(3):350-354.

第8篇: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范文

促进复苏的方法众多,其中反搏是借助外力作用使动脉内血液瞬时反向流动,增加主动脉内血流量,维持心脑血流灌注,以提高复苏成功率的辅助循环方法。本文基于反搏综述各种维持脑组织血流灌注的方法。

1 抗休克裤

抗休克裤有效的机制为:一是对出血部位加压,迅速有效地止血,控制顽固性出血,保存全身总血容量。二是利用反搏使下肢和腹部的血液在短时间内转移身体上半部,促使全身血流再分配,增加主动脉内和颈动脉内血容量,维护脑组织的血供。

Bircher等[7]研究发现,在心脏骤停犬模型的CPR中,联合应用抗休克裤可以使颈内动脉血流增加一倍。Streeten等[8]报道抗休克裤可以使血压升高45 mm Hg,缓解脑灌注不足。Dragoumanos 等[9]研究证实下肢血液回流有助于改善神经系统预后。在心脏骤停患者行CPR时联合应用抗休克裤可升高平均动脉压[10],从而改善神经系统预后[4]。

抗休克裤能止血,升高血压,增加脑灌注,可以改善复苏后神经系统功能,对创伤、产科及各种失血性患者的急救复苏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医疗不发达地区或需快速转移伤员时。但亦有少数相关并发症的报道,例如血栓形成、通气功能受限、少尿等。

2 下肢充气加压法

王立祥等[11-12]通过观察法洛四联症患儿的“蹲踞现象”提出下肢充气加压法,用于抢救缺氧导致的心脏骤停。其具体操作为:用成人血压计袖带对双下肢充气加压,以足背动脉消失为宜,维持5~10 min放松,重复操作至患儿缺氧改善。

严重缺氧最终导致法洛四联症患者心脏骤停死亡[13]。王立祥等[12]用下肢加压法成功抢救了一例典型法洛四联症晕厥的患者,并对该法做了初步研究,发现动脉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和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分析其作用机制为:充气加压下肢提高了外周循环阻力,增加主动脉压力,减少了法洛四联症的右向左分流,使肺循环血流增加,动脉血氧饱和度提高;而主动脉压力的增加也使心脑的灌注压升高,有利于患者脑功能的恢复。

总之,下肢加压法利用反搏增加了肺和心脑的血流灌注,且简便易行,迅速有效。

3 插入式腹部按压

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术[14](interposed abdominal compression,IAC-CPR),即在标准胸外按压(standard cardiopulmonary pesuscitation,STD-CPR)的基础上于胸外按压的放松期加入腹部按压,按压的部位在中上腹,频率在80~100次/min,压力控制在120~150 mm Hg,需要2~3名施救者协作实施。

插入式腹部按压的作用机制关键在于利用反搏最大化地提高主动脉脉冲压力并相对降低中心静脉脉冲压力,产生一个较高动静脉压差,从而保障重要器官组织的血液灌注。据报道无论何时实施,IAC-CPR都比STD-CPR增加了11%~20%颈动脉血流[15]。Babbs [16]研究发现IAC-CPR比STD-CPR增加2倍循环血量同时增加16 mm Hg的全身灌注压力,提高了患者生存率。蔡敏等[17]报道了复苏后IAC-CPR组OPC(Glasgow-Pittsburg )分级的I级病例数明显高于STD-CPR组。

大量文献报道了IAC-CPR增加了颈动脉血流量,提高了脑组织灌注,是一项有利于脑复苏的循环支持技术。然而,Mateer等[18]、Xanthos等[19]报道IAC-CPR与STD-CPR的存活率和神经功能的转归未见差别。

4 单纯规律腹部按压

基于插入式腹部按压取得肯定性研究成果[20],美国Purdue大学的Geddes等[21]提出了以单纯腹部按压(only rhythmic abdominal compressions,OAC-CPR)取代STD-CPR。其实施方法为:以按压板置于腹部正中线偏左,施以100磅压力,按压频率为100次/min,按压与放松比例为1∶1。按压腹部时腹内压增高,产生两方面作用:一是腹部血管受压,使占全身总血流的25%的腹部脏器血流[22]回流进入心脏;另一方面使膈肌上移,挤压心脏泵出血液。腹内压按压结束膈肌自然下移,胸腔内负压增加,促进血液回流并促成被动吸气动作。Pargett 等[23]研究发现OAC-CPR产生的呼吸运动能够达到自主呼吸时的肺泡通气量,满足组织血氧需求。Coletti等 [24]曾在心脏骤停犬模型中证实单纯腹部按压增加了颈内动脉血流量,提高了脑灌注。

单纯腹部按压可单人实施的、同时有效提高心脑血流灌注和血氧饱和度、避免肋骨骨折,然而有学者质疑单纯腹部按压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认为可能存在血液局部反流[25],其复苏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5 单纯腹部提压

2009年王立祥和郑静晨[26]提出单纯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法并进行了一系列初步研究并研制了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新装置[27]。操作者可持提压手柄将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置于患者中上腹部正中,利用负压使提压板与患者皮肤紧密结合,以100次/min的频率连续交替向下按压与向上提拉,按压力度控制在50 kg左右,提拉力度控制在30 kg左右。

其原理为:一是按压腹部时,腹内压增高,一方面使腹部血管受压,静脉血向心脏回流,动脉血逆向流动,类似腹主动脉反搏;另一方面使膈肌上移,增加胸内压,心脏受压输出血液;二是提拉腹部时,使膈肌最大限度地下移,腹内压及胸内压明显下降,回心血量增加,心脏舒张充分,同时由于膈肌上下移动及胸内压的改变产生呼吸动作,从而使血液流动与呼吸通气同步进行,更好的保证机体氧供,为CPR早期呼吸支持创立了新型体外腹式呼吸方法。

李秀满等[28]通过心脏骤停猪模型研究发现,单纯腹部提压的24 h生存率和神经系统预后明显优于标准胸外按压。单纯腹部提压适用于胸廓畸形、胸部外伤、胸肋骨骨折、血气胸的心脏骤停患者[29];另外,在呼吸肌无力或呼吸抑制的全麻患者以及不具备呼吸支持的CPR紧急情况下,通过腹部提压实施体外腹式呼吸满足了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呼吸支持要求[30-31],实现了心与肺复苏并举。

6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的作用机制是:在心脏舒张期,主动脉气囊快速充气20~40 ml,使主动脉内舒张期压力增高,增加冠脉血流量;同时激活延髓血管收缩中枢的负反馈调节,舒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循环阻力,改善血流状态。在心脏收缩期,气囊快速放气,使主动脉内压力骤降,减轻心脏后负荷,改善心肌射血。如此循环,在心脏舒张期和收缩期均可增加心脑及其他器官的血流灌注。

Lane等[32]报道了一例行CPR 2 h应用药物升压无效而改用IABP辅助支持循环的案例,此患者完全恢复,未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近年国内亦有相关报道[33-34]。Alie等[35]、Nussbaum等[36]分别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和氙增强CT技术发现IABP可以改善脑灌注,增加脑循环血流量。

IABP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心源性休克或应用升压药物无效者亦可用于脑梗死及各种脑缺血性疾病,可增加了心脑血流量,促进复苏。与其相关的全身并发症如血栓形成、下肢缺血、出血、血小板减少等[37-38],正随其应用成熟度的提高和处置的标准化在相应减少[39]。

7 体外反搏

体外反搏装置(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的工作机制是:一是在心脏舒张期对下肢和臀部加压逆向驱动其中血液回流入心,提高舒张压,直接影响平均动脉压,增加冠脉灌注和脑灌注;同时受体外反搏的血液在主动脉内产生反向向上的血流,与颈内动脉血流方向一致,加上主动脉的“漏斗样”效应,明显增加颈内动脉血流。二是体外反搏使下肢和臀部静脉回心血量增加,同时在心脏收缩期,放松气囊,动脉舒张,减轻心肌后负荷,从而增加心输出量,保证脑血流灌注。

动物实验证实体外反搏可以明显增加/提高颈内及颈总动脉动脉灌注压[40-41]。王怀阳和郑振声[42]通过建模仿真的方法证实不管是在正常情况还是脑梗死的情况下,体外反搏均可提高脑灌注,同时改变脑动脉血流的时相变化模式。袁衡新等[43-44]将体外反搏应用于复苏,并研究证实辅以EECP的复苏术比STD-CPR更能改善血流动力学,增加心输出量,提高舒张压,为复苏创造有利条件[45-46]。

体外反搏既能明显提高脑血流灌注,又是一种低风险、无创、有效的辅助循环的方法。超重和低体质量可能影响其临床效果,临床常见皮肤擦伤,可放置衬垫使之减轻[47]。

本文综述了通过反搏提高脑血流灌注而影响复苏的方法:包括抗休克裤,双下肢加压、插入式腹部按压、单纯腹部按压、单纯腹部提压、主动脉内气囊反搏、体外反搏等方法。心脏骤停初期的患者根据个体情况和现场设施采取不同的利用反搏方法维持较高的脑灌注水平,减少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更好地改善患者神经系统预后以达到现代心肺脑复苏的要求。鉴于目前各种反搏方法在改善脑血流灌注促进脑复苏方面的临床效果虽有效但仍不明显,故积极改进反搏方法促进其在复苏中的应用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Laver S, Farrow C, Turner D, et al. Mode of death after admission to an intensive care unit following cardiac attest[J].Intensive Care Med,2004,30(11):2126-2128.

[2]Ditchey RV, Winkler JV, Rhodes CA. Relative lack of coronary blood flow during closed-chest resuscitation in dogs[J].Circulation,1982, 66(2):297-302.

[3]Shaffner D, Eleff S, Brambrink A, et al. Effect of arrest time and 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 dur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on cerebral blood flow, metabolism, adenosine triphosphate recovery, and pH in dogs[J]. Crit Care Med,1999, 27(7):1335-1342.

[4]王胜奇,李春盛.提高平均动脉压对猪心肺复苏后脑功能及超微结构的影响[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0,22(11):674-679.

[5]Bell DD, Brindley PG, Forrest D, et al. Management following resuscitation from cardiac arrest: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2003 Rocky Mountain Critical Care Conference[J]. Can J Anaesth,2005 ,52(3):309-322.

[6]韩文斌.心肺复苏的脑保护[J].中国急救医学,2008,28(11):1036-1039.

[7]Bircher N, Safar P, Stewart R. A comparison of standard, "MAST"-augmented, and open-chest CPR in dogs: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J]. Crit Care Med, 1980, 8(3):147- 152.

[8] Streeten D, Role of Impaired lower-limb venous innervation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J]. Am J Med Sci,2001,321(3):163-167.

[9]Dragoumanos V, Iacovidou N, Chalkias A,et al.Passive leg raising dur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results in improved neurological outcome in a swine model of prolonged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J]. Am J Emerg Med, 2012,30(9):1935-1942.

[10] Mahoney BD, Mirick MJ. Efficacy of pneumatic trousers in refractory prehospital cardiopulmonary arrest[J].Ann Emerg Med, 1983, 12(1):8- 12.

[11]王立祥,姬尚义.充气加压下肢对法乐氏四联症动脉血气和血流动力学的初步观察[J].中华心血管外科杂志,1989,5(2):120.

[12]王立祥,姬尚义,苏鸿熙,等.下肢加压紧束缓解法乐氏四联症发作的初步观察[J].中国急救医学,1989,9(3):18-20.

[13]钱武扬.先天性心脏病急症的诊断与处理[J].实用内科杂志,1985(10):557.

[14]Ralston SH, Babbs CF, Niebauer MJ.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with interposed abdominal compression in dogs[J]. Anesth Analg, 1982, 61(7):645- 651.

[15]Einagle V,Bertrand F,Wise RA,et al.Interposed abdominal compressions and carotid blood flow dur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support for a thoracoabdominal unit[J].Chest, l988,93(12):1206-1212.

[16]Babbs CF. Interposed abdominal compression CPR: a comprehensive evidence based review[J].Resuscitation,2003 ,59(1):71-82.

[17]蔡敏,厉群,吴素娟.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术和标准心肺复苏术对心脏骤停患者脑复苏效果的对比研究[J].护理研究,2004,18(7):571-572.

[18]Mateer JR, Stueven HA, Thompson BM,et al. Pre-hospital IAC-CPR versus standard CPR: paramedic resuscitation of cardiac arrests[J]. Am J Emerg Med,1985,3(2):143-146.

[19]Xanthos T, Bassiakou E, Dontas I, et al. Abdominal compressions do not achieve similar survival rates compared with chest compressions: an experimental study[J]. Am J Emerg Med,2011,29(6):665-669.

[20]Babbs F. Relative effectiveness of interposed abdominal compression CPR: sensitivity analysis and recommended compression rates[J].Resuscitation,2005,66(3):347-355.

[21]Geddes LA, Rundell A, Lottes A, et al. A new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method using only rhythmic abdominal compression: a preliminary report[J].Am J Emerg Med,2007,25(7):786- 790.

[22]Bard P. Medical physiology[M]. 11th ed. St Louis: CV Mosby,1961.

[23]Pargett M,Geddes LA,Otlewski MP,et al.Rhythmic abdominal compression CPR ventilates without supplemental breaths and provides effective blood circulation[J]. Resuscitation,2008,79(3):460-467.

[24]Coletti RH, Kaskel PS, Bregman D. Abdominal counterpulsation:effects on canine coronary and carotid blood flow[J]. Circulation, 1983, 68(Suppl): 226-231.

[25]Abe T, Tokuda Y, Ishimatsu S. A new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method using only rhythmic abdominal compression is hard[J]. Am J Emerg Med, 2008, 26(5):625-626.

[26]王立祥,郑静晨.单纯腹部提压:一种心肺复苏的新方法[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9,21(6):323-324.

[27]王立祥,郑静晨,侯世科,等.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新装置[J].武警医学,2009,20(5):455-458.

[28]李秀满,王立祥,刘亚华,等.腹部提压法对窒息性心搏骤停猪复苏效果的实验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2,24(4):237-240.

[29]王立祥.心肺复苏共识的再认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1):108.

[30]王立祥,孙鲲,马立芝,等.腹部提压胸外提压和胸外按压对心搏骤停患者肺潮气量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09,29(9):784-785.

[31]刘亚华,李秀满,王立祥.4种复苏方法对呼吸骤停猪肺通气的影响观察[J].医学杂志,2012,37(3):221-224.

[32]Lane AS, Woodward AC, Goldman MR. Massive propranolol overdose poorly responsive to pharmacologic therapy: use of the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J]. Ann Emerg Med, 1987, 16(12):1381- 1383.

[33]孙乐瑾.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肺复苏后介入治疗成功一例[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6):封3.

[34]邓锡伟,谭冠昶,刘红,等.心搏骤停2小时,心肺复苏配合球囊反搏急诊冠脉血栓抽吸术成功一例[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20(11):1201-1203.

[35]Alie F,Hymes W,Kooperman S.Intra-aortic balloon counterpulsation in an off-pump procedure shows improved cerebral perfusion by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J].J Cardiothorac Vasc Anesth,2010,24(2):300-302.

[36]Nussbaum E, Sebring L, Ganz W, et al. Intra-aortic balloon counterpulsation augments cerebral blood flow in the patient with cerebral vasospasm:a xenon-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 study[J].Neurosurgery,1998,42(1):206-214.

[37]Busch H,Cogbill T,Gundersen A,et al.Splenic infarction:complication of intra-aortic balloon counterpulsation[J]. Am Heart J, 1985,109(2):383-5.

[38]Sice A. Intra-aortic balloon counterpulsation complicated by limb ischaemia: a reflective commentary[J]. Nurs Crit Care,2006,11(6): 297-304.

[39]Azeem T, Stephens L, loyd A, et al.Intra-aortic balloon counterpulsation:variations in use and complications[J]. Int J Cardiol, 2004,94(2-3): 255-9.

[40]周少春,郑振声,王怀阳,等.体外反搏增加冠状动脉、颈动脉及肾动脉血流量的不同效应[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0,17(4):415-417.

[41]刘荣,廖晓星,李欣等.增强型体外反搏增加心脏骤停犬颈总动脉血流量[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2,28(6):1124-1131

[42]王怀阳,郑振声.体外反搏对脑动脉血流量影响的建模和仿真研究[J].医用生物力学,2007,22(1):55-58.

[43]袁衡新,郑振声,廖晓星,等.体外反搏的新应用――辅以体外反搏的新型心肺复苏术的基础研究[J].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1994,6(2):9-11.

[44]袁衡新,杨俊华,潘竞学,等.辅以体外反搏的胸骨按压心肺复苏装置[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3,20(1):43-45.

[45]袁衡新,郑振声,蒋水生,等.新型双泵复苏术的基础研究:以胸骨按压为主体的双泵复苏术的血液动力学研究[J].急诊医学,1995,4(3):140-144.

[46]袁衡新,蒋龙元,徐文莉,等.辅以增强型体外反搏和吸气阻力阀的主动按压放松心肺复苏术血流动力学的初步研究[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7,12(5):326-328.

第9篇: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范文

【关键词】心搏骤停;心肺脑复苏;窒息;动物模型;脑含水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理损伤;大鼠

Study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rat model of asphyxial cardiac arrest and the efficacy of CPR Jiang Jun*, Li Kuangyi, Chang Ruiming, Chang Jianxing, Fu Yue, Huang Zitong.*Department of Emergency Medicine, Affiliated Foshan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Foshan Guangdong 52800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FU Yue, Email: ;Huang Zitong,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stablishment of rat model of asphyxia-cardiac arrest and efficacy of CPR in order to find the length of optimum time of asphyxia to cause injury.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enty-six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random number) divided into sham operation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s. Cardiac arrest was induced by asphyxiation after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vecuronium bromide.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were assigned into AP4 (four-minute asphyxia period), AP6 and AP8 subgroups in accordance with different lengths of time of asphyxia subjected to. In these groups, CPR, including pre-cordial compression and synchroniz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was initiated 4, 6 and 8 min after asphyxia-induced cardiac arrest, respectively. The successful ratio of resuscitation and hemodynamic variables were recorded. Brain water content, neural deficit scores (NDS), imaging changes on MR,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brain tissue and neuronal apoptosis were evaluated at 1 d, 3 d and 7 days after ROSC. All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single-factor analysis of variance or Chi-square test. P

【Key words】Cardiac arrest; 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 Asphyxia; Animal model; Brain water content; Neurodeficit scoring; Pathological injury; Rat

脑复苏效果是反映心肺复苏最终是否成功的关键,脑复苏动物模型是研究复苏后脑组织缺血损伤机制和治疗干预效果的工具。大鼠窒息法心肺复苏模型由于实验操作相对简单,复苏成功率较高,可以形成明显的心脑缺血性损害,为国内外研究机构广泛采用[1-5]。但目前各实验室由于设备条件、实验方法不同,构建的模型缺乏统一标准,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可比性。另一方面,复苏后脑组织损伤程度与缺血时间紧密相关[6],故此探讨确定大鼠心搏停止后脑组织缺血时间非常重要,既要使损伤达到一定程度,符合临床病理生理特点,又要保证复苏的成功率和动物远期生存率,维持模型的稳定性。本研究利用本所自行研制的动物心肺复苏装置,建立大鼠窒息法心搏骤停复苏模型,从复苏成功率、影像学、神经功能学、组织病理等多方面评价复苏动物的脑损伤严重程度,从而确定大鼠心搏停止后合适的缺血时间,为优化和完善标准的脑复苏动物模型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动物 本实验在中山大学心肺脑复苏研究所完成。126只SPF级雄性SD大鼠,体质量(400±50 )g,由中山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CXK(粤)2004-0011,粤监证字2008A063)。

1.1.2 主要试剂 戊巴比妥钠(美国Sigma公司);维库溴铵(浙江仙琚制药厂);苏木素、伊红(武汉博士德公司);原位细胞死亡检测试剂盒(瑞士Roche公司)。

1.1.3 主要仪器 大鼠心肺复苏装置(中山大学心肺脑复苏研究所研制,国家发明专利号:ZL200610037154.3);Windaq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美国DATAQ公司);多导生理参数监护仪(美国Spacelab公司);1.5T超导型MR机(荷兰Philips公司)。

1.2 方法

1.2.1 实验分组 实验动物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和实验组。假手术组6只大鼠,仅行手术操作,不进行窒息和心肺复苏。实验组分为AP4组、AP6组和AP8组,每组40只动物,窒息状态下三组心搏停止时间分别为4 min、6 min、8 min。

1.2.2 模型制备 参照本实验室既往研究方法[7]。SD大鼠术前晚禁食但不禁水,戊巴比妥钠45 mg/kg腹腔内麻醉,备皮,仰卧位固定。经口直视插入14号气管鞘管,接CO2分析仪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左股动脉置入23号PE-50聚乙烯管监测主动脉压。皮下穿刺针电极持续记录心电图。手术中用加热灯保持动物体温(37.0±0.5)℃,持续监测肛温。手术完成后,待大鼠生理参数稳定开始诱导窒息。经股动脉推注维库溴铵2 mg/kg,观察大鼠呼吸、心搏停止时间,心搏停止以动脉收缩压

1 h,术毕拔除所有插管,苏醒后放回笼中饲养。

1.3 指标观察

1.3.1 复苏基本情况 观察各组动物注射肌松剂后的呼吸、心搏停止时间,ROSC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各组除颤率,ROSC率和24 h存活率。

1.3.2 脑组织含水量 各实验组于复苏后1 d、3 d、7 d各取3只大鼠行脑组织含水量检测,假手术组3只在手术操作后3 d进行。根据Eliot公式:脑含水量=[(湿质量-干质量)/湿质量]×100%。

1.3.3 神经功能评分 各实验组动物复苏后1 d、3 d、7 d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deficit scoring,NDS)[8]评价动物神经功能,假手术组术后1 d测评。总分80分为正常,0分为脑死亡。

1.3.4 MRI 影像学检查 复苏后1 d、3 d、7 d,实验组各取3只大鼠行头部MRI检查,假手术组在术后3 d检查。

1.3.5 脑组织HE病理检查 复苏后1 d、3 d、7 d各实验组动物行脑组织HE病理检查,假手术组于术后7 d检测。400倍镜下两侧海马CA1区和颞叶皮层各随机选取8个不重叠视野,计数损伤神经元所占比例,以8个视野的百分率均数作为该标本的平均百分率。

1.3.6 TUNEL检测脑细胞凋亡 复苏后1 d、3 d、7 d各实验组动物行脑组织TUNEL检测,假手术组于术后7 d进行,方法参照试剂盒说明书。400倍镜下两侧海马CA1区锥体层各随机计数8个不重叠视野的阳性细胞比率,求出8个视野的平均阳性细胞率作为该标本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或百分率表示;多个样本均数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全部计算用SPSS 16.0统计软件完成,以P

2 结果

2.1 复苏基本情况

2.1.1 复苏存活率 AP4组复苏成功34只,所有大鼠存活超过24 h,24 h存活率85%;AP6组复苏成功32只,2只大鼠复苏后24 h内死亡,24 h存活率75%;AP8组复苏成功21只,3只大鼠复苏后24 h内死亡,24 h存活率45%。AP8组的ROSC率和24 h存活率较AP4组、AP6组显著降低(P0.05)。

2.1.2 复苏情况 三组动物的生理基线值及呼吸、心搏停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8组ROSC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较AP4组和AP6组明显延长(P

2.2 脑含水量

各实验组大鼠复苏后1 d脑组织含水量开始升高,3 d时达到高峰,7 d时有所下降。AP8组1 d、3 d、7 d脑含水量较AP4组和AP6组升高(P

2.3 神经功能评分

各实验组复苏后NDS评分较复苏前显著降低(P

2.4 MRI影像学改变

复苏后1 d未见明显异常缺血信号;复苏后3 d,各实验组大鼠的海马和颞叶皮层区可见明显的缺血病灶,表现为T1WI低信号和T2WI高信号改变,且以T2WI高信号更为明显;复苏后7 d,损伤病灶信号强度减弱。AP6组病灶缺血范围较AP4组明显,AP8组大鼠脑组织弥漫水肿,部分中线移位,提示脑疝形成。见图1。

2.5 组织病理损伤

损伤神经元表现为:胞质嗜曙红染色,尼氏小体消失,胞核固缩,细胞结构缺失。复苏后1 d 海马CA1区及颞叶皮层开始出现损伤细胞,且随时间推移比例逐渐增多,至7 d 时达高峰,14 d 时损伤细胞比例有所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数据未列出)。AP8组各时点损伤细胞比例较AP4组和AP6组均显著升高(P

2.6 神经细胞凋亡

TUNEL是检测神经元凋亡的确切指标,TUNEL阳性细胞胞核呈棕黄色染色。假手术组大鼠海马CA1区基本无TUNEL阳性细胞;实验组复苏后1 d偶见少许阳性细胞,3 d时阳性细胞开始增多,数量随时间推移升高,至复苏后7 d达到高峰。AP8组3 d、7 d时凋亡神经元比例明显高于AP4组和AP6组(P

3 讨论

大鼠脑组织损伤后可以精确检测其感觉功能和运动行为,评价神经功能的恢复,所以特别适用于神经系统研究[6];然而,由于大鼠心肺复苏模型对复苏设备要求高,造模手术操作精细,导致该模型构建较为困难。目前,大鼠心肺复苏模型构建方法可分为电致颤法、窒息法、氯化钾停跳法[9-11],窒息法从手术操作难度和复苏成功率来看优于室颤法,但国内外研究机构制作该模型时方法不尽相同。国内实验室心肺复苏过程多采用人工胸外按压的方法[1,12],难以达到高速恒定的胸外按压和同步协调的通气复苏效果;另一方面,多数机构从诱导窒息开始计算缺血时间,达预定时间后立即静脉推注肾上腺素[2-3],但由于心肺复苏过程中大脑的病理生理损伤是一个脑细胞缺血组织低灌流再灌注损伤的过程,立即注射肾上腺素,使血压迅速上升复苏成功,脑组织则直接由缺血期进入再灌注期,缺少了低灌注损伤的过程,导致其损伤特点与临床实际不符,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我们利用自行研制的心肺复苏机械装置建立大鼠窒息法心搏骤停复苏模型,参照临床心肺复苏标准循环的时间,设定各组大鼠心搏停止时间达到分组要求后,先机械通气、胸外按压2 min,再注射肾上腺素,以达到模拟临床复苏过程的效果;同时,按压的标准化提高了实验组之间的可比性,保证了模型的稳定和研究的可重复性[13]。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鼠窒息模型室颤发生率较低,但随着心搏停止时间延长,AP8组室颤率明显升高,各实验组ROSC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延长,复苏成功率降低,表明上述三项指标对预测大鼠复苏的预后具有提示性意义。复苏后3 d,MRI检查实验组大鼠海马和颞叶皮层区存在明显的缺血性病灶,损伤部位与组织病理结果相符,时间特点与脑含水量变化一致。本研究团队在国内率先将MRI影像学检查应用于复苏动物组织损伤的评估[14],通过优化参数,得到了较清晰的成像效果。MRI作为无创检测技术可以从时间、空间方面对动物脑组织缺血损伤进行准确的评估,应用于临床指导评价心肺复苏患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复苏后7 d,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比例和HE病理损伤达到高峰,病理损伤高峰迟于脑功能损害,提示复苏后早期脑损伤可能仅表现为功能障碍,后期才出现病理损伤变化,这为脑复苏的早期干预提供了宝贵的“治疗窗口”,整个损伤过程呈现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符合国外学者关于全脑缺血神经元损伤的研究报道[15]。

AP8组大鼠复苏后损伤神经元比例接近50%,但复苏的成功率和远期生存率较低,影像学检查显示脑疝生成,提示损伤程度过重。AP6组损伤神经元比例接近30%,损伤程度超过AP4组,但两组的ROSC 率和远期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合脑组织损伤程度和复苏后存活率,笔者认为AP6组模型既表现有明显的组织学和神经功能损伤,复苏的成功率和远期生存率又较理想,符合心肺复苏模型要求,恰当地反映了脑复苏的病理生理特点,故此,建议将窒息心搏停止6 min作为该模型合适的缺血时间。本模型操作相对简单,复苏效果稳定,可重复性强,为心肺脑复苏的进一步病理生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海峰,孙明莉,于亚新,等. 复苏后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变化及治疗 [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0, 19(4):376-380.

[2] Vosler PS, Logue ES, Repine MJ, et al. Delayed hypothermia preferentially increases expression o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exon Ⅲ in rat hippocampus after asphyxial cardiac arrest [J]. Mol Brain Res, 2005, 135(1/2):21-29.

[3] Zhang B, Wei X, Cui X, et al. Effects of heme oxygenase 1 on brain edema and neurologic outcome afte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 rats [J]. Anesthesiology, 2008, 109(2):260-268.

[4] Jian Kang, Ping Gong, Yan-bo Ren, et al. Effect of β-sodium aescinate on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 expression in rat brain cortex afte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J]. World J Emerg Med, 2013, 4(1): 63-68.

[5] Yan P, Chen SQ, Li ZP, et al. Effect of exogenous phosphocreatine on cardiomycytic apoptosis and expression of Bcl-2 and Bax afte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 rats [J]. World J Emerg Med, 2011, 2(4): 291-295.

[6] Traystman RJ. Animal models of focal and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 [J]. ILAR J, 2003, 44(2):85-95.

[7] 朱军,方向韶,符岳,等. 窒息法与室颤法心肺复苏动物模型的比较研究 [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1, 20(1):14-19.

[8] Jia X, Koenig MA, Shin HC, et al. Improving neurological outcomes post-cardiac arrest in a rat model: immediate hypothermia and quantitative EEG monitoring [J]. Resuscitation, 2008, 76(3): 431-442.

[9] Kofler J, Hattori K, Sawada M, et al. Histopat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model of cardiac arrest an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 mice [J]. J Neurosci Methods, 2004, 136(1):33-44.

[10]Liachenko S, Tang P, Hamilton RL, et al. A reproducible model of circulatory arrest and remote resuscitation in rats for NMR investigation [J]. Stroke, 1998, 29(6):1229-1238.

[11] Fang X, Tang W, Sun S, et al. Mechanism by which activation of delta-opioid receptor reduces the severity of postresuscitation myocardial dysfunction [J]. Crit Care Med, 2006, 34(10): 2607-2612.

[12] 叶青山,马虹,王俊科,等. 肝素预抗凝对窒息性心跳骤停大鼠心肺脑复苏效果的影响 [J].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7, 27(5):459-462.

[13] 符岳,方向韶,王彤,等. 新型大鼠心跳骤停和复苏的机械装置 [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7, 16(4):387-389.

[14] Fu Y, Fang XS, Wang T, et 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racing of transplanted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a rat model of cardiac arrest-induced global brain ischemia [J]. Neural Regen Res, 2009, 4(9):645-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