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范文

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精选(九篇)

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

第1篇: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范文

问题与困惑:几个突出的矛盾

一般而言,大多数高校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一课程的教学活动中,都程度不同地存在以下问题或困惑:

(一)思想的丰富性与课时的局限性的矛盾

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来看,由于追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而将原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门课程的内容压缩到一本书中来,把原来的162学时压缩成54学时。尽管看起来论证、说理性文字少了,但知识点还在。这就使要传达的思想的丰富性与课时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凸现出来。

(二)内容的多学科性与表达的整体性的矛盾

无论我们怎样试图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学科,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回避,这个新试图确立的学科涉及了传统学科的众多学科。而现有的师资力量不是来自马克思主义理论这门新兴学科(这是中国特色),而是来自原有的学科,要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么是政治经济学,要么是科学社会主义。显然,在这样的一个过渡时期,来自不同学科的教师来整体地阐释和表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然导致内容的多学科性与表达的整体性之间的矛盾。

(三)课程构成的跨学科性与教师知识结构的单一性的矛盾

在研讨中有的老师单方面地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整体性,这是一种建设性的目标,是应然,而看不到或没有正视现有师资队伍的学科背景和知识结构,这是不能够回避的实然问题。因此,从课程内容构成的多学科性来看,完成好这门课程的教学对每一位老师来说都有挑战。我们必须客观地面对课程构成的跨学科性与教师知识结构的单一性的矛盾。

(四)教学目的的世界观指向与论理不足的矛盾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知识来源的多渠道,各种思潮的不断涌现,社会事件的频繁爆发,利益冲突的博弈等等现实,如何能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信服力?停留于知识点的传达是不够的,必须借助于论理,进而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铁的逻辑和思想的魅力,做到以理服人,而不是单纯的政治的说教。然而,现有教材由于空间的局限(一本书),存在着理论抽象表达有余而逻辑论证不足的问题,再加上一些教师存在着对理论论证重视不够,表现为反学术化的倾向,或者对论证缺乏理论自信等。这种状况就使得教学目的的世界观指向与论理不足的矛盾尤为突出。

(五)原理的抽象性与观念的具体性的矛盾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都是有血有肉的,任何一个基本原理的表达都是有着丰富的文本情景和深厚的历史感或历史性的。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而把具有着特定地域的思想和观念抽象为干瘪的原理,难免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也给误读和误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留下了空间。所以,如何还原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观念的丰富性、历史性,回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本真思想中去也应该引起重视,因为,目前的单纯教科书化的理解和解读必然导致原理的抽象性与观念的具体性之间的矛盾。二路径与对策:处理好几个关系问题需要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上找突破口,并着力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依循教材与超越教材的关系。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教材的评价必须走出两个“误区”:(1)对教材的唯美主义的要求,认为教材应该是尽善尽美、无懈可击的。这会导致两种极端:要么过于迷信教材,要么彻底否定教材。(2)教科书批判情结。就是不管什么教科书,只要是教科书我就批判,以至于不能实事求是地理解教科书撰写者所付出的艰苦努力和取得的可喜的成果。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科书的编写来看,教育部下了很大气力,写作班子的人员构成是优良的,物力财力的投入是到位的。当然,我们也不能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本教材没有问题。也正是有问题,我们才探讨如何在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过程中来加以弥补和克服既有不足。

二是处理好教材叙述的逻辑与授课讲解的逻辑的关系。教材文本内容的展开遵循的是写作者表述的逻辑而非研究的逻辑,二者是不同的。正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写他们的著作时所使用的是“表述的逻辑”而非“研究的逻辑”。但是,在教师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很好地把握教材的叙述逻辑,发现其优与劣,进而扬长避短;而且要推敲其研究的逻辑,以达到知其所以然的效果。同时,在此基础上,创设授课讲解的逻辑,这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环节,体现教师的个性。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实现教材叙述的逻辑向讲解的逻辑转换,就缺乏对教材的深度把握,就会导致两种情况:要么完全抛开现有教材,丧失对教材的基本依循(这是必要的规范);要么完全照搬教材,甚至照本宣科,弱化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主导作用,难以彰显教师授课的个人魅力,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达不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三是处理好教材内容与教学重点的关系。针对上述所提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内容的丰富性而授课学时有限的特点,就决定了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面面俱到地求全,而只能是有所取舍地突出重点。问题是这个重点如何把握,这不仅需要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献,而且要研究教材。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原则下,突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的贯通性。

四是处理好原理与原典、原著的关系。为了解决抽象的原理与具体观念的矛盾,必须重新回归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和文本中,创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情境、文本情境,在问答逻辑中展开对话,以克服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抽象化、教条化的解读。同时,诱发学生学习和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文件的兴趣,养成追根问底的扎实的学风和求甚解的学习习惯。更为重要的是,在回归文本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博大精深,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增强理论的说服力,让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彰显当代意义。

五是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的史与论的关系。解决概念、命题、原理的抽象性,仅仅回归文本是不够的,还必须回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史,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厚重感,使以“改变世界”为旨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学院派的各种思潮和各种思想流派那样一种解释世界的理论旨趣区别开来,进而,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归根结底就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这一解放的学说不是空想,而是具有科学的唯物史观支撑,以及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现实地批判社会、改变社会的现实基础的。

六是处理好理论与现实的关系。如果说回归文本、回归历史是为了更为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话,那么关

照现实则是彰显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当代价值和生命力的需要。问题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究竟如何关照现实?过去一般习惯于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的一般原理来阐释现实所遇到的问题,以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有方法论意义或实践意义;而大连理工大学所尝试和倡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案例教学则为理论与现实的互动开辟了新途径。正如杨惠民老师所看到的,案例(case)不同于例子(Example),后者是让学生体验理论的实践意义,活化内容,起证明和印证作用;而前者则让学生体验实践的理论意义,深化、拓展和提升内容的思想性。由于理论之树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再好的理论都有局限性,也只有在与生活实践的互动中,才能与时俱进地发展。可见这样一种关系的处理也使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成为可能和必要。

第2篇: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范文

要想学得好,光死记硬背是不行的,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1. 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 。2. 结合真题,掌握重点知识的考点。3. 梳理体系,强化做题。4. 联想记忆。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定义。马克思主义是:①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②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 ③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 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特点。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革命性:彻底的批判精神、鲜明的政治立场。科学性:不带任何偏见、理论的深刻性、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优点: 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目标,包括: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思想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三节,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b、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c、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第3篇: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范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教育部规定在普通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之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实中发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包括教育者自身素质亟须提升,教学目标和授课内容不够科学,以及教学方法僵化、滞后。为了更好地达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预期目标,我们必须对以上弊端进行改革,做到“一个提升、两个转变、三个结合”。

一、“一个提升”: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模式改革能否成功进而能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模式改革成败的关键。为此,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第一,坚定信仰,提升政治素质。什么是信仰?就是一旦确立了对一种理论或东西的信仰,信仰者不仅会让这种理论或东西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甚至为了维护或实现这种理论或东西宁愿牺牲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1]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传播者,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师必备的基本政治素质。现实生活中,一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之所以不受学生欢迎,未能取得预期教学目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自身就不相信马克思主义,没有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众所周知,要想让别人相信你讲的东西,首先自己必须相信或者信仰你讲的东西,唯有如此,讲授者才能发自内心地去信仰自己讲的东西,才会积极主动地想尽一切办法去传播或实现它。反之,如果让一个自己都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去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授课教师,不仅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甚至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改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模式,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授课实效,教师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必须把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师的入门关,切实把那些政治立场坚定,思想先进的人纳入教师队伍,把那些不合格的人堵在这支队伍之外。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教师队伍的教育、管理,切实提高现有教师的思想觉悟,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实行淘汰制度,把那些经过实践检验不合格的人清理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师队伍。

第二,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升理论素质。当前,世界正处于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包括学生在内的社会成员获得知识和外界信息的渠道日益广泛、更加快捷。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吸引住学生,使学生从课堂上的“埋头族”变成“抬头族”,必须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授课艺术。过去有句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这是过去对教师知识储备的要求。现在,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教师有一桶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了,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否则,这样的教师将会被时代淘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首先要向书本学习。书本是知识的载体,也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基本工具。教师必须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之余,挤出一定的时间,静下心来潜入书本之中,掌握最新的理论,了解理论和学术的前沿,并把最新的知识带进课堂。其次要向同行学习。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向同行学习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捷径。同行中的每位教师,都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有自己的见解和体会,也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方法。通过学习同行中先进的教学方法和艺术,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要向学生学习。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生长的环境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周围的社会生活面时刻在发生变化,接触的新事物越来越多,获取外界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速度更加快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和学生的交往仍然只停留在课堂上,或没有用心与学生交流,不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思想变化,或者仍带着固有的陈旧观念和思维定式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在思想上不能与学生沟通,就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2]为此,教师要及时了解当前学生的所需、所想,了解他们的成长规律以及个性差异,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最后要向社会学习。社会是一所大学校,学校是社会的一个小细胞。要了解社会发展的现状,关注社会热点、难点,回应社会关切,实现课堂与社会的有效衔接,达到“课堂小社会,社会小课堂”的效果。

第三,增强担当意识,提升社会责任。一般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承担两种基本职能:教书和育人(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三种职能:传道、授业、解惑),这是对所有教师而言的。具体实践过程中,由于专业差异和教师要求不同,不同专业和不同教师在这两种职能之间的侧重有所不同。与其他专业的教师相比,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师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育人方面的责任相对要大一些,要求要高一些。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传授本专业的知识,更肩负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责任,肩负着学生毕业后能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为国家、为社会、为人类服务的责任,肩负着培养出大批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师必须跳出个人利益的小圈子,跳出本专业的狭小范围,要拓宽自己的视野,站在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高度,清醒认识自己肩负的重任,提升社??责任意识,切实发挥思政课教师应有的作用,担负起自己应当担负的责任。

二、“两个转变”: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转变

科学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授课内容,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发挥着导向作用。为了顺利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模式改革,必须实现教学目标和授课内容的转变。

第一,教学目标从单纯重视知识目标向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协调推进转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基本教学目标,应是通过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尤其是掌握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用来分析、研究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然而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都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以掌握碎片化的理论知识为教学重点,忽视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实现。在教师看来,反正这门课不好教,我只要把其中的知识点讲到位,不影响学生考试就行;在学生看来,反正这门课比较枯燥,我只要记住教师讲的重点,考试能过关就行。于是,在实践中就出现了这种现象:教师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埋头于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课程学完后,教师出题一考试,学生考试只要过关,这门课程就算完事,再过一段时间,学生连考试那点东西也忘得差不多了,完全背离了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初衷。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改革以往的教学目标,由单纯注重知识目标向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协调推进转变,以知识目标为基础、能力目标为重点、情感目标为升华,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努力达到既掌握了知识,提升了能力,又升华了情感,坚定了信念的效果,进而明确了今后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目标。

第二,授课内容由系统性、完整性向重点性、针对性转变。在以往的教学中,许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师都非常注重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总希望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将教材上的内容按部就班、一节不落地给学生讲授完,生怕遗漏了哪节内容。于是,经常见到这样一些教师,从学期初到学期末,始终都是忙忙碌碌的身影;从这个教室到另一个教室,随处可听见他们滔滔不绝的讲课声。不可否认,这样的授课方式确实保证了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是它却忽视了教材内容的重点性和针对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句话说得好,千条万条,抓住关键几条就行。一本教材、一门课程,在编排时肯定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这并不是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必须按部就班、面面俱到,那样的话,就会出现教师讲课讲得累死,学生听课听得困死,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授课效果可想而知。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授课方式,在授课内容上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师生关系上,必须兼顾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做到既不缺位,也不越位,切实凸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教师心中有数,教学主次分明,有的放矢;学生神采奕奕,既学到了知识,又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三、“三个结合”:注重内容与形式、过程与结

果、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内容与形式、过程与结果、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方法。

第一,授课方式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其中,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内容决定形式,“内容变化了,形式迟早会发生变化”;形式反作用于内容,“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不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3]。它告诉我们,一个事物要想在公众面前展现出美好效果并被受众认可和接受,必须做到内容与形式的有效结合。同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要想赢得学生的认可,受到学生的欢迎,也必须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结合。这就要求授课教师首先必须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在授课过程中做到凸出重点、突破难点,并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用学生喜欢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把科学理论传授给学生。其次,为了取得良好的授课效果,教师还需要借助有效的形式,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作用,增强授课内容的生动性、形象性,用具体的事例阐释抽象的理论,从而引起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避免两种错误趋向:一是只重视内容而忽视必要的形式,二是片面强调形式而忽视了内容。这两种趋向都是要不得的。

第4篇: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范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3-0129-02

收稿日期:2012-01-18

基金项目:广西师范大学第七届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师政教学〔2009〕70号)

作者简介:凌小萍(1977-),女,广西岑溪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关键是如何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一、专题式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一种有效载体和形式 专题式教学是在谙熟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以课程精神为指导,以问题为核心,通过提炼课程重点和难点,整合形成若干专题开展教学的方法。专题教学是在教材基础上的再创造,它要求教师充分发挥教学自,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握最新理论动态以及实践最新教学理念,紧扣教学目标,以教观点、教方法为己任,进行“少而精”的教学,灵活地安排教学内容[1]。

1.理论层面,专题式教学有利于“原理”课教学贯彻并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列宁曾经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作过经典的论述,即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完备而严密”,这种“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完整的世界观”[2]。从形成过程来看,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性学说;从学科构成看,马克思主义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从马克思主义的层次结构和发展过程来看,马克思主义也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一个整体,其以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对新社会的预言和对人类历史和资产阶级社会的科学分析,对人类历史产生巨大的影响[3]。因此,“原理”课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性”来统领整个教学,以“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教学旨归。专题式教学以其对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高度概括和深化,将这门学科最主要的原理通过若干专题在较短时间内讲授清楚,这一凝练过程恰恰有利于“原理”课整体性特征的体现。

2.实践层面,专题式教学有利于“原理”课诸多现实问题的解决

(1)专题式教学有利于化解“原理”课课时少与内容多的现实矛盾。“原理”课涵盖原来本科教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以及研究生教学的“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内容,原有三门课总学时为144,现在合为一门课后学时仅有54,显然存在课时少与内容多的矛盾。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不把“原理”课视作文化课,摒弃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授课方式,改为侧重解决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问题,通过专题授课来把握“原理”课“主线”,贯穿“主线”,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化知识的传授为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服务,从而在有限的学时内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2)专题式教学有利于解决“原理”课教师知识结构专业性不足的问题。目前,大部分“原理”课教师的知识背景大致是与以前的马克思主义学科结构相对应,在实际授课中分门别类进行教学与研究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因此,以专题式进行“原理”课的教学,将迫使教师将三门课程打通,促进教师专业反思意识的生成。众所周知,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看,反思是教师专业自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成长必不可少的环节。没有反思的参与,任何为提高“原理”课教师专业素质的培训班、专家讲学、实地参观、同行之间的相互交流等等都只能是外在的,很难真正落实到教师身上。专题式教学具有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教学针对性强等特点,而这些优点的发挥,需要教师主体地位的不断呈现,而这一过程恰恰是教师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过程,更是“原理”课教师知识结构专业性不断完善的过程。

(3)专题式教学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中,学生普遍对“原理”课缺乏应有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得到充分体现。诚然,这与“原理”课理论的抽象性造成学生不易在有限的学时内理解与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很大的关系。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客观要求其参与课程教学;同时“原理”课课程教学的目的和学科特征决定了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再者,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改革是不完整的。专题教学通过以问题为核心,为学生提供广阔、多维的视野和大容量的信息,使学生从大量的信息、多方位的触觉中进行知识的综合与分析,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大学生思想上实际问题的解决。这就有利于学生感受到“原理”课的“经世致用”,学生一旦感受到“原理”课的效用,其参与的积极性将被极大的激发。

二、“原理”课的专题设计与逻辑说明 1.“原理”课专题设计应遵循的思想和原则

(1)整体性原则。从横向角度看,教师在设计专题时要树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程一体化的整体意识,做到既有分工又互相协调。从纵向角度看,教师设计的专题要注意专题与专题之间应当具有的逻辑关系,这是讲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4]的体现和贯彻体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必然要求。

(2)强化问题意识。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要使课堂教学体系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和理论穿透力,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关注,其中的重要环节是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又要通过学术观点以理服人。只有关注学生现实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才能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3)坚持自然性原则[5]。所谓自然,即事物发展的本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提升其实效性,就要坚持事物发展的本性。坚持自然本性,意味着拒绝媚俗,不一味迎合学生,不以史代论,不远离现实,不以丑遮美,不避重就轻,在坚持大学生思想发展的自然的本性上坚持“原理”课的本性。

2.对“原理”课的专题设计

第一专题,马克思主义与人的存在;第二专题,唯物辩证法;第三专题,如何认识世界――反映、选择、建构;第四专题,认识的尺度;第五专题,人类历史之谜;第六专题,“一球两制”的产生与发展;第七专题,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马克思的“两个必然”;第八专题,苏联模式的历史经验与教训;第九专题,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第十专题,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这十个专题,从世界观开始,依次追问而递进,互相衔接,前者指向后者,后者运用前者,最后落脚于现实实践着的社会主义,综合起来便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从外观上呈现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上述十个专题,始终围绕着一条中心线:“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其中,物质范畴是马克思主义整体的逻辑起点,实践范畴具有本体论意义,物质范畴到实践范畴的逻辑过渡是肯定式的、单项的,而资本主义论到社会主义论的逻辑过渡是否定式的、多项的。

三、开展“原理”课专题式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在教学过程中贯彻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要妥善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三者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源”,教材体系是“据”、教学体系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既成的,教材体系是可变的,教学体系是灵活的。教师要充分了解现实生活、时事政策、授课对象、专业特点等诸方面因素,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的原则把握教学体系。在推进教学过程中,关键要以逐步深入追问的形式,综合呈现马克思主义的外观整体性;以范畴的逻辑演进为途径,穿针引线,步步为营,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整体性。总之,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要以对问题的观察、分析和解决为思路,凸显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充分激发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效应。

2.“原理”课专题式教学要安排并紧密结合实践教学

“原理”课长期拘泥于课堂教学,缺乏实践教学环节,这大大减弱了“原理”课的实践性特征。一位著名的大学校长曾说过:“你告诉我,我会忘记;你给我示范,我能记住;你让我自己做,我就会明白,而且一辈子都明白。”[5]因此,“原理”课专题式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有益形式,其功能的最大发挥离不开和实践性教学相结合。首先,专题教学的问题意识要指向实践环节,不能脱离实践进行纯粹的理论教学,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观察社会,学会以理论分析去回答实践中的问题;其次,教师通过指导学生的实践环节,发现学生尚未掌握的理论与方法,进而在专题教学中解答。总之,要通过参观学习、参与各种公益和服务活动、开展社会调查和文献研究等各种实践形式,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通过专题讲授与实践教学二者的良性互动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要以新媒体技术为专题式教学的辅助教学手段

媒介即讯息,媒体即人体的延伸。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信息传播的传授方式和途径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原理”课的教学作为一个特殊信息传播的过程,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新媒体技术的影响。目前,大多数教师能够较好地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原理”课的课堂教学,极大地改善了传统“一张嘴、一支笔、一个本”的教学方式和主要依靠面对面直接灌输为核心的教学状况。但这仍不够与时俱进,因为当前“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7],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微博、博客、QQ、MSN、手机聊天等渠道与学生进行更有效的互动,以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在现实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学生真实的思想动态等,只有这样“原理”课的教学针对性才能凸显。

第5篇: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 教学改革 整体性特点 教学实效性

[作者简介]朱玲(1978- ),女,四川苍溪人,四川外语学院社会科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哲学。(重庆 400031)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5-0137-02

作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必修课之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自实施新的课程方案以来,教学实效性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原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课程整合背景下“原理”课的整体性特点

新课程方案强调“原理”课重点讲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这个规定可以看出,“整体性”是课程最重要的特点。要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要求紧紧抓住“整体性”特点,只有以整体性为归宿,才能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体会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以前的课程方案是开设两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一门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另外一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而新方案只开设了“原理”课,课程设置上的变化,恰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特点。

旧的课程方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分为几个相互独立的部分学习,使得学生从不同的部分理解,常常造成很多学生学完几门课程后,无法真正科学地理解到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往往以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只讲世界观、历史观与人生观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只讲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科学社会主义只讲无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而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几个部分的内容联系和逻辑连接。这样的学习是不完整的、不科学的,无法充分实现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目的。

二、课程整合背景下应正确处理的几对矛盾

1.课时少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进行了论述,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三大组成部分,教材内容繁多。而规定的一学期授课,每周3学时的课堂时间显得非常紧张。为在明显不足的教学时间内尽量系统地讲授课程,教师只能抓住课程的主线和重点,详略得当地讲解。在教学中,既要充分突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主题,又要讲授清楚重、难点,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主要内容。怎样做到合理安排课时,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整体性,是一个较大的难题。

2.教师专业知识与教学内容整体性的矛盾。课程整合背景下“原理”课的教学内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要求很高,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还要有全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但旧课程设置背景下造成的现实情况是,教师的专业方向是按照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划分的,在“原理”课程教师培训会上也了解到大多数学校从事“原理”课教学的都是原来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教师,知识结构难免不全面。课程的整体性特点要求的教师知识结构的广博性与实际教师队伍知识结构专业化之间形成了一对矛盾。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弥补知识结构的不足,才能站在新的高度,熟练驾驭课程的教学内容,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

3.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学内容理论化的矛盾。在新课程方案设置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原理”课是理论性最强、逻辑性最强的一门课程。现代的大学生,深受网络文化的熏陶,对信息的接受更倾向于直观和形象,尤其是文科院校的学生,本身接受的逻辑思维训练就很少,对抽象理论的学习更加缺乏耐心和兴趣。事实上,大学生对抽象理论缺乏学习兴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共有的难题,只是在“原理”课这门理论性最强、最抽象的课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再加上部分大学生经过了中学的政治课学习,觉得大学的政治课和中学的政治课内容差不多,对大学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学习兴趣,这也是长期困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难题。因此,要想有效提高“原理” 课教学实效性,应该思考如何解决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教师要了解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结合教材内容阐述理论观点。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学会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抽象的理论做出阐述,尽量避免使用书面化的教材语言。作为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多接触、了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熟悉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并有效地与教材内容结合,让抽象的理论不再只停留在书本上,而能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三、课程整合背景下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这是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的方向。“人文精神”这个词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常流行,在我国古代著作中也有记述,《周易》中最早记述的“人文”为:“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指自然界的运行法则,“人文”则指人类社会的运行法则。“人文”的主要内涵是指以礼乐为教化天下之本,由此建立起来人伦有序的理想、文明社会。

“人文精神”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主张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对人类处境的无限关怀。“人文精神”在高等院校中表现为大学师生经年累月积累沉淀下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是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风气、品位、素质的力量,具有独特的特征,因此构成大学的核心竞争力。高等院校承担着两方面的教学责任:一是积累文化和传承文化,通过自身的学术研究与大学课程教育,实现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和文化的目的;二是承担重大的社会责任,即培养出相当数量的具有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不断学习与自我完善能力的、富有人文关怀的公众知识分子。要实现这个教育目的,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主要的渠道和桥梁。

培养大学的人文精神,首先要提高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的人文素养。要想培养出有不断学习与自我完善能力的、富有人文关怀的公众知识分子,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人文精神修养。培养学生的文精神对教师和教学管理者有多方面的要求,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应该积极地回应社会的各种变化和学生的各种需求,从更高层面上指导学生。其次要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高校应该建立一个人文学科承担人文知识的教育和道德信仰教育的体系,通过课堂讲授让大学生领悟到人文精神的培育是生命的对话、心灵的碰撞,使他们对如何做人、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真正有所领悟,并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准则,建立道德信仰体系。学校可以通过各种课程、讲座、报告,组织各种人文社团、人文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更加直观、震撼、充实地建立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优秀历史遗产和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积淀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源远流长,如何把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和新时期主流思想意识结合起来,需要社会、学校的总体文化氛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大力倡导一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通过艰苦奋斗、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积极培养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2.教学内容的设计。基于课时少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教师应抓住课程的主线和重点,章节讲授与专题教学相结合,在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部分开设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印象,强化知识学习。目前,大部分高校对“原理”课程的教授不是按章节讲授就是按专题教学,不管实际教学中采取何种形式,对于课程的教学内容,都要求教师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整体性和有机联系,从总体上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本质特征,努力回答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等问题。

在开始讲授绪论部分时,应当向学生讲述清楚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有机联系,从课程开始就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充分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征,为整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时,要立足实践的观点,说明自然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时,要充实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向学生阐述清楚马克思主义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的理论、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及性质的理论、关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理论,有针对性地结合当今世界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回答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在讲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部分时,可以适当补充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完善学生的知识背景。关于社会主义的教学内容,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已经有所阐述,学生也有一定的理解,在“原理”课程中,可以站在理论的高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分析经济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合理性,分析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关于共产主义的教学内容,要首先向学生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依据,让学生理解阐述的共产主义社会特征的科学性,进而阐述共产主义的实现。

3.教学方法的设计。在教学方法设计的理念上,要着眼于教书育人的针对性,坚持以问题为中心,体现对话的精神,在教师的引导下,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思想交流。教师要敢于让学生提出问题,更要善于回答问题,对学生关心或疑惑的重大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予以回答,与学生交流。

教学方法的设计应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以及各种教学手段,采用讲授法、启发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在实践教学中,可以结合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热点新闻引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举行专题研讨,也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激烈的辩论。在学习成绩的考核方面,应该充分考虑实践教学的完成情况,重视能力和素质,还可以与学校其他部门合作开展各种讲座、报告,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更加直观、更加震撼、更加充实地结合教材内容学习,而不是整天在教室面对抽象的理论知识,让学生觉得空洞乏味、教材内容就是单调的说教。

教学实效性问题是困扰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当然“原理”课程也不例外。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新的课程整合背景下,全面提高“原理”课的教学实效性,使之成为真正树立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的渠道和阵地,还需要对“原理”课程持续深入地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杨建国.哲学课教学方法探索[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第6篇: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范文

关键词:“雅典式”教学模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改革

一、引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是大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主渠道。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雅典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原理”教学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完全符合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二、“原理”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高校的“原理”课程一直为公共必修课,凸显了国家、学校对该课程的重视。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的情况。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在价值取向上逐渐由一元主导转变为多元化共存,各种社会思潮充斥其中,特别是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一些学生在选择大学课程时更看重计算机、英语及专业课等对自身职业发展有直接作用的课程,而忽视了一些具有潜在影响力的课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度越来越低;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方式落后,学生对教学方式反感,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学生在被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参与积极性,课堂气氛沉闷、无趣,课堂变成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讲的状态。

三、“原理”课采用“雅典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1.对“雅典式”教学模式的理解

“雅典式”教学模式的中心理念是驱动和强化学生自主学习,采取提问式教学方法。具体教学形式可以表现为学生小组任务、小组项目,教师发挥引导作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发言、讲授,采用小班教学,更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变成教师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的过程,变成教师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的过程。

2.“雅典式”教W模式在课堂中的运用

(1)教学方式多样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原理”课作为大学必修课程,就决定了会出现教学对象人数多而教师队伍人数有限的矛盾,因此,就常出现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承担过重的教学任务的现象。一个班级往往是由不同专业的一百多个学生构成的,采用大班授课最大的弊病在于学生人数众多,很多学生往往是以“打酱油”的心态来到课堂,学生不能以主体角色参与到课堂中,教学中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讲的状况时有发生。因此,为了避免这些问题,“雅典式”教学模式要求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式上实行大班教学与小班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每个专题两周课时,一次大班,一次小班。单周开展大班教学,双周开展小班教学。大班教学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到教室学习。小班教学根据分班情况,每次只要求一部分学生到教室上课,要求另一部分学生在课外完成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

大班教学在单周进行,所有学生到课参与理论学习。教学方式采用理论教学,由任课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侧重于教材的知识体系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重难点。同时由于大班教学每次课时比较长,学生听课效率较低,可以在大班课堂上安排课堂讨论活动,教师组织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讨论,从而调动大班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大班教学方式采用的模式以教师专题讲解为主、学生课堂讨论为辅。

小班教学在双周进行,学生分班参与课堂实践教学。学生以个人形式,或者以组为单位完成课堂实践教学。小班教学侧重于实践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小班教学中教师应进行教学评分,帮助学生选择实践教学形式,进行实践活动总结与引导。

分班方式为在学期初将整个教学大班分为三个小班:一个教学大班为一百零五人左右,将每个大班平均分为三个小班,平均每个班三十五人左右。为了方便小班同学团队合作,可以将每个教学小班分为五个小组,每组六人。分组是决定“雅典式”授课是否成功的重要的环节。采用随机抽样法确定组长,组长和组员之间自行双向选择,这样组员和组长由于共同的爱好、动机、兴趣走到一起,每个组员都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可产生强大的团队凝聚力。

(2)教学内容专题化。由于“原理”课内容丰富,而课时有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抓住课程重点和难点,因此,笔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进行专题式教学。笔者在教学中试着将教材章节整合为八个专题:专题一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专题二为“世界的物质性与人的存在方式”,专题三为“世界的存在状态及基本规律”,专题四为“实践的尺度――真理与价值的统一”,专题五为“历史规律与社会形态的更替”,专题六为“资本主义根本规律――剩余价值理论”,专题七为“资本主义在社会发展中的过渡性”,专题八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

(3)考评方法多元化。“雅典式”教学主张对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进行整体评价,既要评价每个学生的表现,也要评价整个团队的表现。此外,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对团队及自我进行打分,强调学生为团队作出贡献的自觉意识。课程评价体系要从单一的期末成绩考核中走出来,增加平时成绩考核的比例,由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试两大块组成的考核是比较科学的,即综合测评法。考评方式和成绩分配为:课堂考勤占10%,实践教学占50%,书面测试占 40%。

3.“雅典式”教学模式在课堂运用中的问题及发展

任何一项改革都会遇到挫折和阻力,将“雅典式”教学模式运用于课堂中时仍然会出现一些问题:①实践形式多样化,但忽视了实践内容的深度。在教学方式上采用大班教学与小班教学应该说是一项突破性的改革,但是课堂中容易出现实践形式多样化,却忽视主题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的问题;②大班教学时间长,小班教学时间短。在大班教学中课时是三个课时,如果教师一直讲授理论,学生听课效率将比较低,这就需要教师在大班教学时多做一些师生讨论或播放视频作为辅助手段。

笔者采用“雅典式”教学模式实施课程教学过程中已取得成效,教师应该在“雅典式”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深化教学改革,使教师的教学理念紧跟时展步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不断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范文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师坚持以生为本,将人文关怀与理性解惑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可以说,如何使自己在大学四年学有所成,为自己未来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每个大学生都非常关注同时也是使他们感到困惑的问题。在“原理”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联系这些问题进行理论解析,以帮助他们解决内心的困惑,不仅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活跃的气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有助于大学生完整、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此,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主要围绕“人之是”、“人之思”、“人之识”、“人之群”、“人之问”、“人之愿”等六方面问题与大学生一起进行探讨,并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困惑进行理论分析。

一、人之是——大学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结合大学生所关注的“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在“原理”课的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生平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和大学生一起探讨青年人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何拥有一个有魅力的青春等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青年时期就确立了要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终身的明确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进行了艰苦的理论探索,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从未放弃过。他们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揭示自然、社会及人的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目标,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己任,以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有机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大学生一起就“人之是——大学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教师通过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生平,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表明每一个怀揣梦想的人都应该对自己的一生进行积极谋划。人的一生可能成就伟大的事业,也可能比较平凡;可能很成功,也可能要经常面对挫折,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一种超越的人生境界。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为人类解放事业做出伟大的贡献,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坚持不懈地追求崇高的理想目标,能够不断超越自己。他们付出毕生精力揭示出人类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得到了全世界广大劳动人民的认同。因此,通过对“人之是——大学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问题的探讨,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全面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而且对人生意义是什么、如何拥有一个魅力青春等问题也会有更加深入的思考。

二、人之思——大学生如何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青年大学生大都有理想,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但现实中的一些不如意又会使他们内心感到迷惘,不知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由于无法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结合点,一些大学生要么整日沉浸在幻想中,无法适应现实;要么干脆抛开理想,耽于现实,失去追求理想的动力。

在“原理”课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大学生所困惑的理想与现实、应然与实然的矛盾,围绕着“人之思——大学生如何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这一主题,对世界的本原及其存在状况、人的思维与客观存在、灵魂与肉体、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之间的矛盾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教师通过对不同哲学世界观的比较,表明辩证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直观唯物主义不同,它坚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从客观实际和人的实践出发,来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既看到人受客观规律制约的受动性,又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张人从客观实际出发,通过实践活动,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使世界发生符合人的意志的改变。由此可见,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得以解决,一味地抱怨与等待是无济于事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困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来指导大学生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可以帮助大学生找到解决理想与现实、应然与实然之间矛盾的方法,从而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人之识——大学生怎样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大学生充满求知欲,渴望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渴望拥有真理。但是,囿于主客体条件的限制,大学生往往不能从整体上全面把握人的认识的本质、发展动力、过程及其规律等问题,对有没有真理、什么是真理、真理发展的规律及真理与价值的关系等问题也缺乏深入的理解。因此,他们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爱钻牛角尖,易偏激。

在“原理”课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注重感性认识、忽视对理性认识的把握、由于分不清真理与价值之间的区别而否认真理的存在等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对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的分析,表明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又必须回到实践中接受检验,对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获得;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要获得真理,推动真理的发展,价值判断不能代替对真理的追求等。联系大学生对真理问题的关注,教师可以着重围绕真理与人、真理与谬误、真理与价值等之间的关系问题展开探讨,以解决真理的本性是什么、真理是如何发展的等这些困扰大学生的问题,使他们能较客观、全面地分析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树立起为追求真理而不断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四、人之群——大学生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常常会面临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个人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等问题的困扰。由于没有正确把握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容易陷入狭隘的个人主义,忽视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而当个人发展受到限制时,又会抱怨社会环境的不如意。

在“原理”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及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探讨,解决大学生所困惑的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唯物史观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而解决社会矛盾的主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社会历史发展是客观必然性与主体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动创造作用,通过参与到社会发展当中去推动历史进步。英雄人物历史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如果背离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再伟大的人物也终将被历史发展所抛弃。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自觉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在促进个人发展的同时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如果囿于狭隘的个人主义,脱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则会被时展所抛弃。

五、人之问——大学生如何把握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

在全球化不断加快的当今世界,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任何国家都不能脱离别国而孤立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深入,全球化为人们提供了利用全球资源而实现发展的机遇。但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发展理念、意识形态等不断渗入,那么,该如何面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如何不断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会时时令当代大学生产生困惑。

在“原理”课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大学生介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本质特征,表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制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当代资本主义吸收了社会主义的积极因素,使其社会矛盾有所缓和,因此不能用孤立静止的观点来看待资本主义。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的、固有的基本矛盾运动的存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而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有其世界历史性根据。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作为在全球范围内共存的两种社会制度,相互之间既存在着矛盾,也存在着相互吸收对方优势的趋势。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快的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应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全球化进程中,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为我所用,坚持走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现实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面对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所带来的挑战,要坚定信心,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而拼搏。

六、人之愿——大学生如何看待共产主义理想

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使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是“原理”课的落脚点。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实生活中功利原则和效率原则盛行,传统的道德规范被抛在一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受到推崇,加上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大学生很容易出现唯我独尊、不关心集体及信仰缺失等问题,有些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理想心存疑惑,认为共产主义是极其遥远的事情,与现实并无多大关系;有的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历史的终结,因为它已失去了向前发展的动力;还有些同学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无法实现的乌托邦。

针对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的模糊认识及共产主义信仰的缺失等问题,在“原理”课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从共产主义实现的客观必然性及其实现过程的漫长性、共产主义与现实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及无限的共产主义事业与有限的个体生命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来阐明共产主义社会理论。马克思指出:“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2]。因此,共产主义事业并不是遥远的事情,而是与每个人密切相关的,每个人都可以投身其中使现实变得越来越美好的当下的事业。同时,共产主义社会也并不是历史的终结,“共产主义是最近将来的必然的形式和有效的原则。但是,共产主义本身并不是人的发展的目标,并不是人的社会的形式”[3]。它是我们每个人都生存于其中、融于其中并能享受其积极成果的发展过程。它并不是虚无缥缈、可望而不可及的乌托邦,而是扎根于现实使现实趋于美好的、永不停歇的推进社会发展的过程。

与其他思想政治课不同的是,“原理”课的内容理论性较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由于侧重理论的阐述而忽视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难以进入大学生的心灵,无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结合大学生所关注的人生的意义、个人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把握真理等问题,围绕“人之是”、“人之思”、“人之识”、“人之群”、“人之问”、“人之愿”等六个方面进行探讨,则会由于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问题性和整体性等优点,易引起大学生的共鸣。

首先,针对性。大学阶段正是一个人青春激扬、思想活跃的时期,大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面对人生和学业,他们同时又有着种种矛盾和困惑。这些矛盾与困惑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会制约大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他们所关注的问题进行课堂教学,有针对性地就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展开探讨并做出恰当的理性分析,则既能做到人文感悟与理性解惑的统一,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又能避免枯燥的理论说教、无的放矢以及说大话、空话等现象,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对“原理”课而言,从“人之是”等六个方面对全书内容进行重新梳理,使之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紧密联系,针对性强,可以避免由于脱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而陷入一味空谈的现象。

其次,问题性。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学生在知识的获取上不存在问题,他们更关心的主要是“为什么”而非“是什么”。对大学生都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是抓住学生注意力的最好方式之一。强化问题意识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使教学具有更强的说服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原理”课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及科学社会主义等六个方面,就物质与意识、人与世界、认识与实践、个人与社会、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等之间关系问题进行探讨,而这些都是大学生非常关注的问题,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在每一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中心议题,并围绕着这一中心议题展开讨论。如在绪论部分的教学中,可以就“青春的魅力”这一议题进行讨论。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意气风发,充满朝气,如何拥有一个有魅力的青春是每个大学生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师在组织学生研讨时,可以先让他们谈谈在青春期所面临的种种困惑,针对这些困惑,教师通过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在青春岁月里做出了巨大贡献来激励大学生,并就青春的困惑展开探讨,在此过程中使他们对如何才能拥有一个丰富多彩、不至于让自己后悔的魅力青春的问题有更深入、全面的认识。

再次,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性特征是具有整体性。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的知识结构、个人喜好及课时限制等方面的原因,会出现教师在讲授时,要么偏重于哲学部分,要么偏重于政治经济学或科学社会主义部分,其结果是大学生无法从整体上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谈不上全面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从“人之是”等六个方面对“原理”课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则可以避免这种缺陷。绪论部分即“人之是”围绕着应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进行探讨,是“原理”课的立足点和核心,并且与第七章“人之愿”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遥相呼应,表明马克思主义是一以贯之、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第一章“人之思”通过阐释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实践观、意识观,围绕着大学生所关注的思维与存在、理想与现实、应然与实然等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以帮助大学生解决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而第二、三、四、五、六章即:“人之思”、“人之识”、“人之群”、“人之问”、“人之愿”是就认识与实践、真理与价值、个人与社会、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等之间的辩证关系展开讨论,以解决大学生相关的思想困惑。因此,从“人之是”等六个方面对“原理”课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可以充分体现七章内容之间相互支撑、环环相扣且不断深入的内在逻辑关系。

纵观“原理”课的七章内容,可以把它概括为“一个核心”、“一个目标”和“四个关怀”。“一个核心”即解决大学生应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一个目标”即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目标,“四个关怀”是指生命关怀、理论关怀、价值关怀、理想关怀等的统一。因此,“原理”课是从人文关怀与理性解惑相结合的角度力求解决大学生所困惑的关于理想与现实、思维与存在、认识与实践、个人与社会、真理与价值等的关系问题,目的是实现“理论世界”向“生活世界”的转向。[4]围绕着“人之是”等六个方面展开教学,做到人文关怀与理性解惑的统一,不仅可以避免单纯的理论灌输,使课堂充满活跃的气氛,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凸显“原理”课的整体性,有利于大学生完整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参考文献

[1] 陈淑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6):65-68.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7.

第8篇: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范文

【关键词】 新建构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SPOC课程学习;特征;设计启示

现如今“95后”大学生正逐渐成为高校大学生主体,崇尚个性的趋势更为明显,在学习过程中叛逆性、探索性、功利性等特征越来越突出。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学习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觉得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看不到立竿见影的学习效果。而如今大学生的学习环境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信息超载与知识爆炸、知识碎片化与学习惰性化的矛盾凸显。当以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即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为代表的新媒体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时,给传统教学带来了很大冲击,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特别是在教学中不能仅仅就事论事,而应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高效性,拓宽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构建多元化知识网络。

面对教学环境和学生学习的新特点,突出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改革为例,尝试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特别是线上学习以SPOC(SPOC是SmallPrivateOnlineCourse的缩写,意为“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是“后MOOC(慕课)时代”新出现的融合了实体课堂与在线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课程模式为主。

SPOC,是指将MOOC 的在线教学资源(如,视频、资料、测验、在线作业、论坛等),应用到小规模的实体校园的一种课程教育。[1]SPOC 的最大价值在于,它诠释了如何将MOOC 与校园课程教学的结合问题。其在发挥MOOC 课程低成本、高效率、易普及、开放、包容、易于利用学生碎片化时间学习等特点的同时,吸收了线下课堂在团队合作、个性化指导方面无可替代的优势。[2] SPOC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关注学习者的个性发展,更重要的是强调学习应该以知识创新为目标。

SPOC课程的出现与运用可以帮助解决目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时效性不强、针对性低等问题,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选择。

一、新建构主义对SPOC课程的指导意义

网络时代的学习催生了新的学习理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新建构主义,本文试图从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视角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SPOC课程学习。

新建构主义承认知识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强调网络学习者应该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会知识的检索、选择,利用“积件式写作”、“个性化改写”和“创造性重构”进行“零存整取”式学习,逐渐构建个性化的“三级知识结构”。[3]新建构主义主张“学习就是建构,建构蕴含创新”,认为在网络时代,学习、应用和创新可以三步并做一步,创新是学习的最高也是最终的目标。[4]

新建构主义指导下的SPOC课程学习有效弥补了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教学的不足,线上线下教学的结合为提高学习效果,注重学习者个性化学习以及知识创新提供了全新的模式,并且可以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效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SPOC课程的学习可以将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成为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的新模式,而不再是局限于教室当中以教师讲为主。每一个短视频的制作并不是单纯将某一个知识点的教师讲解的过程剪切出5-10分钟,而是需要加入多种元素进行后期制作,不仅有教师讲解过程,更是需要加入大量相关图片、相关视频等多种元素,使每一个知识点的呈现都充满个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后的互动环节在SPOC课程学习中尤为重要,因为这正是学生突出个性以及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环节。在看完短视频后,学生将进入简单测试环节,这是对知识点的第一次巩固;讨论区交流,是学生将知识点转化为思想的过程,通过思想的碰撞,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更加深入,发挥出隐性知识的作用,这是对知识点的第二次巩固。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是学生能否正确认识和进行创新的关键。无论是线上的讨论还是线下的讨论,教师都应该加强有效的指导作用,激发学生深度的思考,对知识的正确认识,特别是要最大程度发挥隐性知识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知识点转化为一种思想、一种理论品质,在学习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思想品质,构建起适合自己的三级知识结构,即从最开始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与自己实际相结合的理想认识,最终上升到知识创新的高度,进而影响和改进自己的行为。

二、新建构主义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SPOC课程特征

1、以学生个体差异为基础进行设计

不同学生由于原有知识体系、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应充分认识到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特别是在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碎片的选择与理解的不同,思考的方式不同必然引起学生在重构知识体系阶段出现的差异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SPOC课程应充分认识到这种差异性,在知识点的选取和讲解时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准确定位。例如笔者所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重点并不是理论研究,而是应该让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的角度加深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在讲解过程中要接地气,应使用大量的实际案例来分析和引导,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引用大量的文献资料,由于学生的理论功底不够,可能学习的效果就会相差很大。

2、以知识创新为目标突出学生个性发展

学生由于个体差异对同一知识的掌握以及随后对思想的影响力不尽相同,在个性化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学习效果的测评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通过知识“自嫁接”,即将碎片化的知识通过个人建构完成对知识的理解与创新,特别是在创新基础上进一步转变为自己的思想体系。

学生在网络平台的学习轨迹是教师分析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资料,教师对于每位学生学习的情况就会比传统课堂下要清楚很多。每个学生的学习轨迹都不同,可以有针对性进行关注和引导。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点不同,掌握知识的程度不同,所关注的问题不同,在学习过程中构建起的知识体系也不同,最后每个知识点对个人的影响以及创新力的创造都不同。SPOC课程学习的背后需要一个教师团队,在充分分析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后,在后续学习过程中才能有针对性的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在讨论时充分注重学生个性,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创新能力。

3、以充分表达为手段赋予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

学生在大量碎片化知识学习过程中通过零存整取式的学习策略实现知识的创新还必须有充分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平台。只有在相互交流与讨论过程中激发出思想的火花,才能促进学生进行更好的知识体系的建构,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笔者目前所建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SPOC课程设置专门的讨论区,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这样便于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正确的加以引导和激发,错误的及时纠正,这种讨论还可以延续到线下教学的环节中,对于学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激发出更多的思想火花,为最终知识创新服务。

三、新建构主义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SPOC课程教学设计启示

新建构主义视角下的个性化学习可以很好的解决目前存在的“知识碎片化”、“网络信息超载”等问题。在“零存整取”、“知识点分类重组”等策略的指导下,教师能够优化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更有条理地进行知识建构。[5]笔者认为,新建构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SPOC课程教学设计带来以下几点启示: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增多,接触的信息量巨大,不再局限于以教师讲为主的学习模式,必然要求教师角色发生转变,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并体现在完整教学过程中。

从知识点的拆分开始,教师就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组合知识点,例如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并不是以深入科学研究作为主要学习目的,在设计时应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贴近实际,让学生觉得理论与生活并没有离得很远。在讨论环节,教师更应该发挥引导作用,特别是在学生进行讨论时往往会偏离讨论主题或者出现一些偏激的观点,这时教师的引导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大学生思维活跃,只有在正确的引导下才能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否则很容易步入错误的认识领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本身理论性强,在授课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觉得理论高大尚,不能看到立竿见影的学习效果。笔者所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更注重实践知识的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从学生实际出发,特别是SPOC课程的内容在设置上更应突出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将理论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改变对于这门课的严肃性、理论性强等传统看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内容的设置主要以启发式为主。

2、营造良好网络学习环境

学生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先学会对于知识的检索和选择,然后充分表达和展现自己的观点和成果,逐渐构建个性化的“感性认识――理想认识――联想”三级知识结构。SPOC课程的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依赖网络,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网络学习环境的特殊性,突出便捷性、智能性等特点。

笔者所在学校利用爱课程网站平台,为学生提供观看视频、课后测试以及讨论区的学习部分,将原有的教学知识点拆分成30多个,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的展示。学生可以在教室、宿舍、图书馆随时参加网络课程的学习,笔记本、平板电脑甚至是手机就可以轻松进行学习,将碎片化时间转化为学习时间。课后测试和讨论区是给学生展示观点和成果的重要渠道,也是SPOC课程学习的重要环节。基于爱课程网站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加入测试和讨论。当然在网络化学习环境下,信息量巨大,这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辨别,学会选取有价值的资料,这需要教师的指引,答疑解惑、纠正错误思想,引导学生进行正确思考,适时进行有关知识点的补充与更新,让学生在初步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慢慢向更高层次的认识发展,最终达到知识的创新。

3、鼓励学生采取“零存整取”式学习策略

很多学生将SPOC课程的学习简单理解成就是看视频,甚至只是将视频打开快进完成学习时间而没有真正去学习。“零存整取”式学习策略,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完成对知识的简单累积,然后经过思考并与自己原有知识体系相结合形成感性认识,在学习中由于对知识碎片的不断整理与思考,很有可能对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形成冲击,将新旧知识结构进行整合,知识创新就在慢慢整合过程中不断出现。因此,教学设计不应只停留在显性知识的传授上,更应该彰显隐性知识的重要性,加强培养学生勤思考、自我学习能力的教学环节,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信息爆炸和碎片知识时代养成“零存整取”式的学习习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不仅仅是对知识点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将这些知识点转化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学生的实践,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利用碎片化时间的学习效果很难保证,所以必要的测试和讨论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看视频并不是学习的全部,需要在此基础上动脑和思考,才能应对相应的测试,在与老师和同学讨论的过程中深化对问题的理解,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带着各自的问题来学习,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第9篇: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范文

关键词: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4-0076-02

一、把握整体性在“原理”课教学中至关重要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和理论体系的固有属性。我们必须站在整体性高度上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形成具有整体性

马克思终生的目标是资产阶级统治,建立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为了给工人阶级革命提供“武器”,马克思研究哲学。“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是其理论大厦的基石,为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科学地分析当代社会经济现实中,马克思合乎逻辑地把研究从哲学转向政治经济学,即对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考察和批判,最终发现了剩余价值学说,给科学社会主义做了理论证明并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所以,马克思主义从开始创立到形成就是一门整体性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其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具有蓬勃的生命力,这首先在于它的实践性。恩格斯讲过:“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2]马克思主义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只有运用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解决新问题,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与时俱进。在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冲击下,当今世界复杂多变,经济、政治、思想和文化等问题互相交织在一起。在“原理”课的教学中,只有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原则,才能引导学生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去观察、分析这些复杂的问题,以展现马克思主义的实效性和生命力。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决定了“原理”课教学要突出整体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不是单纯地知识灌输,而是着力让学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整体上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原理”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分门别类的研究不同,它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这三个组成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揭示它们的内在逻辑联系,从总体上研究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给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完整概念,并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现实社会问题、认识问题和科学发展中的问题”[3]。它集中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功能,既肩负着知识、能力培育的任务,又是有立场的价值观培育。[4]只有在教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原则,才能达到“原理”课设置的目的。

二、忽视整体性的做法在“原理”课教学中形形

“05课改方案”实施至今已七年左右,各项教学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原理”课整体性教学问题上仍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

1.各级管理部门对“原理”课教学整体性重视不够

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是按照教育部规定保证了基本的教学课时,在提高“原理”课教学质量方面抓得不够,即在理解、教育部“课改”意图方面领会不全、不深、不到位。相应的检查、监督及考核没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使“原理”课的教学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部分教师对“原理”课教材研究不透

相当一部分“原理”课教师对于教材的总体设计与结构,各章、各节及其相互关系等方面认识片面,理解肤浅,研究不透。认为新教材是“合三为一”,是过去“大原理”的翻版,没有多少新意。其实,新教材新体系并非简单地把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拼凑在一起,而是在体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原则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尝试,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本质规定性论述的根本要求。当然,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过程中仍需教师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以保障“原理”课教学的完整性。

3.不同专业背景教师对“原理”课实施分解教学

部分“原理”课教师知识结构的调整慢于“05课改方案”的要求,所以,一些高校安排具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专业背景的教师对“原理”课分解教学。这些教师往往根据自己原有的专业背景,各显其能,不遗余力。但往往体现不了课程改革的初衷,偏离了“原理”课的定位和基本任务。

4.试卷命题块状结构

试卷命题和考试是用来评判教学情况好坏,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和测试学生学习能力高低等的工具。我们可以依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科学地运用这个“工具”。在“原理”课的试卷命题和考试中部分地存在着这样的事实:根据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分别命出不同的题型,彼此之间是独立与分离的。这种做法并非错误,但在形式上向学生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同组成部分是彼此独立的,在效果上测试不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掌握、理解和运用程度,结果可能会给学生造成这样的认识,即马克思主义就是装在一个袋子里的几个“土豆”。

5.对“原理”课的整体性研究不够

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涉及马克思主义体系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整体性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等方面,它们彼此间又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原理”课的教师既是理论的研究者,又是理论的传播者,要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方面多下功夫,以加强和提高“原理”课教学的整体性。

三、完成“原理”课整体性教学需多管齐下

“原理”课整体性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并非一蹴而就,我们需要长期地、系统地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做文章。

1.管理部门要加强并发挥好宏观指导职能

一要定期地、有针对性地组织“原理”课教师就整体性教学进行培训学习,专家指导,研讨交流。二要制定凸显整体性教学的检查、监督和评估制度。三要组织专家及部分优秀“原理”课教师长期巡回各高校教学一线进行调研,收集、整理和研究旨在提高整体性教学的方式方法等,搭建信息平台,实现研究成果共享。

2.“原理”课教师自身要加快由“专家”向“行家”的转变

“原理”课教师要“三多”:一多研读马列原著。只有认真研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才能在本源上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精神实质和思想精髓,从理论体系的高度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二多钻研教材。以教材为基准,根据时代变化特点,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在把握好理论体系整体性基础上实现向教材体系整体性的转化。三多推敲教案。在准备教案中,如何处理好“精”与“管用”的关系以解决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以解决苍白说教的问题,处理好文本语言与教学语言之间的转换以解决抽象枯燥的问题等,都需要教师勤思考,多推敲,做好理论体系与教材体系整体性向教学体系整体性的转化。

3.教学组织单位要多探索整体性教学的实践

一要将集体备课和观摩教学常态化。二要鼓励新老教师相互结合,传帮共进。三要加强并改进现有考核内容与指标体系,凸显“原理”课整体性教学要求。四要广开教师外出考察学习途径,开阔视野,增加信息,把握动态,提升“原理”课整体性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