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病虫害防治措施方案范文

病虫害防治措施方案精选(九篇)

病虫害防治措施方案

第1篇:病虫害防治措施方案范文

摘 要:林业病虫害防治是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林业病虫害的各项防治对策逐一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控;防治;对策

近年来,由于林业生态系统脆弱,生物多样性降低,稳定性差,病虫害时常大面积爆发,给林业经济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笔者就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进行了以下论述,供参考。

 

1 加强动态监测

监测对象为当地的主要常发性和次期性病虫害,尤其是冰冻雪灾会改变林分环境,原先一些次要或一般的病虫害,尤其是次期性病虫害容易转变为主要种类。因此,要针对不同林种或林分类型、受害等级,设立固定样地,密切监测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动态。特别是要加强疫区和供电线路沿线的松材线虫病监测。调查方法以害虫信息素诱集和人工地面调查为主。

 

2 分类防控

加大宣传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防治方针,提高群众基础安全意识,确保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科学化、标准化、法制化。林防工作的方针就是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防是第一位的、治是第二位的。要根据林种或林分类型、病情调查结果和受害等级,针对主要次期性病虫害,分类施策,总结以往行之有效的措施,制定相应预防和控制的实施方案,并认真实施。分析和评估全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防治预案,并根据监测结果适时调整全年防治对策,及早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2.1.整形修剪结合植保。注意彻底剪除枯死枝、病虫枝及病虫僵果等,并及时烧毁或深埋。

2.2.刮皮。主干及骨干枝基部老死开裂的粗皮(勿刮伤嫩皮)刮皮前应在树干四周地面铺好塑料膜,以便于集中处理。

2.3.涂白。在树干及主枝下部用生石灰30份、石硫合剂原液2份、水36~40份,粘土或瓦工用的107胶水2份、食盐1.5份,配成白涂剂,在落叶后来年春季发芽前各涂刷一次。

 

2.4.深挖园地灭虫灭菌。在土壤封冻之前或早春对土壤全面进行25cm以上的翻挖,使一些越冬的成虫、蛹、幼虫、卵及病菌暴露于地表冻死、晒死或被鸟啄食。此举还可熟化土壤,增加雨雪水的吸收量。

 

2.5.喷药。喷3~5波美度石灰硫磺合剂2次,可杀灭多种害虫及病菌,落叶后及发芽前各喷一次为好,并周到均匀。

2.6.树干孔洞灭虫。在刮除粗皮或在涂白过程中,如遇到树干及其分又处有虫孔,应立即先用小刀疏空洞口,再用磨尖的细钢丝向洞内捣搅,再用敌敌畏拌黄粘土堵洞闷死害虫。

 

3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对策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推导以营林为基础的治理工作。采用各种林业技术措施防治病虫害,可以有效地控制环境条件,使之有利于林木生长,提高抗病虫能力,而不利于病虫的生存活动。它能从根本上消除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且具有不花费药剂、药械和专门劳力,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育苗措施防治病虫害。利用杂交的办法可选育抗病虫力强的树种培育良种壮苗,既能速生又能抗病虫,这是林木速生丰产的基础。育苗用的圃地进行土壤处理,或苗、农轮作可以减少病虫侵染。合理密植和适当控制播种期,也可以避免某些病虫害。加强苗木的抚育管理,可以创造有利于苗木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条件,从而增强苗木的抗病虫能力。这些都是育苗中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措施。

 

3.2.造林措施防治病虫害。从造林调查规划及丰产栽培时候起,对树种的选择和造林类型的确定就要考虑到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混交林内各树种相互阻隔,可以阻碍病虫害的传播和扩散蔓延。

 

3.3.育林措施防治病虫害。幼林抚育间伐对抑制林木病害有很大作用,同时合理修枝可防止引起木材腐朽或害虫的侵害。

3.4.成林抚育措施防治病虫害。成林抚育应根据不同时期特点施行适度的抚育伐和卫生伐,伐除濒死木、枯立木、风倒木、风折木以及有次期害虫、立木腐朽菌和严重机械损伤的林木,以免病虫的蔓延。成熟林必须及时采伐。选择合理的采伐方式,清理好采伐迹地,防治害虫突然上升、蔓延。

 

4 加大投入,工程治理

坚持“谁经营,谁防治”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基本责任制,实行以地方投入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群众投工投劳的投入原则,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投入机制。政府应该设立预测预报和森林植物检疫专项基金。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危险性病虫害防治已成为我县森防工作目前的主要矛盾,政府应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危险性病虫防治工程,将病虫控制在生态和经济效益可允许的最低密度,维护生态平衡。

第2篇:病虫害防治措施方案范文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7.048

1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意义

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复杂多变,林木种类繁多,所以病虫害的种类也相对较多,在一年四季均有发生,病虫害的发生给林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甚至导致整片的死亡,影响林业的发展。所以有效防治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要认真研究自然、气候、林木品种、林业生态结构、病虫害的种类以及发生规律等多方面因素,加强林业管理,综合各种因素制定系统的、科学的防治方案。在具体的防治过程中,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力求把病虫害控制在未发或初发阶段,避免大面积爆发。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林业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内容,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加以落实,确保林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发展。

2林业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分析

林业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足以导致林区的林木大面积毁灭,使林木受损,破坏林业生态,使林木种类失去平衡,破坏林区环境。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必须要对病虫害的产生原因、发生规律及危害后果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进行详细掌握,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针对性的防治,能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保护林区,并促进林区的可持续发展。下面以松树林区常见的松材线虫病的防治为案例进行研究,希望为林业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2.1松材线虫病的危害程度分析

松材线虫病主要是发生在松树上的一种病虫害,一旦发生就会对松树的生长产生严重的危害,主要通过松褐天牛进行传播,松树染上此虫害后,先是叶子慢慢失去光泽,然后叶子慢慢变黄或红褐色,一般松针当年不会掉落,但树脂慢慢减少,最后导致针叶干枯死亡,由于叶的蒸腾作用受到影响,大量针叶出现死亡,最终导致整株树木死亡,而且一旦发生会出现林区整片受害,损失惨重,必须要引起足够重视并加以预防。

2.2松材线虫病的发生规律

松材线虫病比较多发于温度较高、海拔相对低一些而且环境比较干燥的地区,随这些条件的增强病害程度也越发严重。此虫害的发生一般都集中在每年的5~10月,从每年的5月份开始便渐渐发生,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松材线虫的侵害会越来越重,一般在10月份时达到侵害的高峰期,大量的树木会出现死亡现象,夏季气温升高到25℃的时候,此病虫害扩散达到最严重期。

2.3林区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对策分析

2.3.1加强病虫害的动态监测与控制 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对林区病虫害的发生进行信息化控制,做好动态监测工作,对整个林区进行划分,建立合理的动态监测点,加强对松材线虫病的调查工作,进行数据采集和更新,认真分析和总结历年来此区域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对此地区的松线虫的发生进行详细的掌握,比如发生的程度,扩散的面积及病死树的数量等都要进行充分的了解,通过建立动态的监测报告制度来对此地区的病虫害进行动态监管,因地制宜制定预防和控制方案。

2.3.2强化林区的病虫害管理 林区的管理重点是控制传染源头,避免病虫害从病死植株向正常植株进行迁移,所以对于一些染病树木要及时进行间伐,然后采取无害化处理,避免这些病死树木上的虫卵、幼虫、成虫进一步扩散导致疫情的不断扩大。对于病死植株,一定要从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在运输环节、核销环节、处理环节都要严格把关,认真做好处理工作,避免非法经营与贩卖病死木材以及其木质包装材料。如果必须要进行运输,则对于病死植株的运输过程中要制定规定路线同时要配备专人负责,到达指定地点后进行统一处理,每个环节都要有记录,由哪运出,运到哪里,如何处理都必须有档可查,在病死植株核销的过程中,应当根据相关的调查报告以及实际情况进行核销,严控病死植株的管理,全程进行监督,避免随意使用和丢失。

2.3.3生物防治措施 一方面是利用虫害的天敌来灭害,另一方面是通过激素以及其他生物提取物来达到影响虫害的生育特性,从而达到消灭虫害的目的,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防治虫害的方法,因为在防治过程中,不用化学药剂,所以不存在对环境的污染,在采用此方法时要注意做好天敌的保护工作。

2.3.4化学防治措施 化学方法是在其他方法都不能有效对虫害进行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才采用的一种方法,主要是能过喷施化学药剂来达到灭虫的目的,在实施时要注意农药的用法和用量,尽可能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使用时要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及对天敌的伤害。

2.3.5物理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措施,通过各种简单的机械物理技术,来实现对林业虫害的防治作用。其次,可以利用虫害成虫的趋光性,用黑光灯进行诱杀。再有通过加强种子的消毒处理,加强树木的管理,提高抗病力。也可以通过高温的物理手段,消灭林叶害虫病菌,防止病虫害的扩散。

3结语

第3篇:病虫害防治措施方案范文

关键词:病虫害;感染;原因;防治

中图分类号:R931.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在幼林培育及人工林的发展上因没有对病虫害问题予以足够重视,所以使林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导致林业的经济利益受到很大的损失。因此面对当前越来越复杂的病虫害形势,需要我们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来保证森林资源的健康发展。

1 树木感染病虫害的原因

导致树木发生病虫害的原因有多种。首先,我国林木结构分布十分不合理。树种单一,林木抵抗能力低下,导致病虫害盛行。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发展,导致新型病虫入侵和繁殖,而大多林农对病虫知识知之甚少,不能及时对林木进行检疫,也是病虫害发生的一大原因。而且由于全球变暖,气候异常,使病虫有了更高的生存能力,严重制约着林业的发展。

2 常见病虫害的发病规律及防治

病虫害的种类多种多样,对树木造成的伤害也不见相同。下面分析了常见树种的易发生的病虫害及其表现症状。

2.1 根腐病

根腐病多从植物根尖或者伤口处被感染。积水过多,生长地过于潮湿、贫瘠,或移栽时根部掩埋太深都是导致树木易发生根腐病的原因。根腐病多发生在树木的新生根部。发病初期会出现浅褐色,随着进一步的发展颜色会逐渐加深。树木的皮层组织也会逐渐出现坏死的症状。这类病害初期并没有很明显的患病症状,严重会导致树叶的脱落和树木的死亡。比较大的树木患上此类病害后,患病部位依然直挺,树干底部以上会流出一些树脂类的物质。小树患病后,皮层组织会慢慢变软,然后腐烂,树木还可能出现枯萎现象。对于根腐病的预防一般采用改善移栽技术水平的方法。发病后也及时对植物根部浇灌瑞毒霉之类的治病药物。

2.2 蚜虫

蚜虫病一般多发生春季,最初的发生期在三月中旬,最严重的时期是四、五月份。蚜虫多发生二十代左右,蚜虫多把卵留在树木的稍部、新芽处,发生后会导致树木枯黄,虽然不会危及树木的生命,但是会严重影响树木的生命。对于蚜虫的预防一般采取在冬季把带卵的纸条剪掉的方法,还可以适量喷施一定量的吡虫啉类的药剂,尽量在产卵之前或者是在卵的孵化期进行防治。

2.3 叶斑病

叶斑病,顾名思义,可知其经常发生在树木的叶片部位。叶斑病的病菌一般会在寄主身上过东,易在气温较高的环境下发病,在多雨的季节病情则会加重。发病初始会有褐色斑点,逐渐扩展成红褐色外圈灰白色内圆的圆形癍,植物色斑周围会逐渐褪去绿色,发病严重后会导致植物身上产生黑色颗粒状的物质,植物逐渐枯萎。对于叶斑病的防治,应当采取积极去除带病的植株或纸条的方式,并要定期喷洒防治此类病害的杀菌剂。

2.4 介壳虫

介壳虫每年大概发生两三代左右,最常发生在通风和透光度都比较差的条件下。此类病害一般发生在树木的枝叶上,发生后会导致树木生长状态严重不良,长势逐渐减弱,严重后,树木可能会发生死亡。对于介壳虫的防治,平时应当主意对树木进行修剪,提高通风状况,改善透光程度的方法来进行预防。在树木发病后可以采取人工清除的方式,也可以在病虫害初期使用相关的药物来进行喷洒防治。

2.5 叶枯病

叶枯病也是一类已发生在树木叶片的病害,此类病菌躲在土壤或寄主身上过冬,通过风或者雨来传播给树木的苍老的叶子或者颓弱的树枝。发病初始,叶面会产生黄绿色的小斑点,发病严重后,斑点逐渐增大,连成一片,斑点的边缘多呈紫色状,继续发展会出现一些黑色的小点,患病叶片的边缘部分看上去类似火烧过的样貌,危害树木的生长。对叶枯病的防治,首先要从树种的选择开始,选择抗病性强的树种,科学栽培,在发病前喷施杀菌药剂来进行一系列预防,刚刚发病后要及时喷药防治叶枯病的进一步的发展,严重后要尽早剪掉带病叶片。

3 其他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多种多样,涉及树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下面提出了关于病虫害防治的其他几个方面:

3.1 预先调查

对于树木常见的病虫害防治要尽量采取预防为主,及时防治的原则。在树木种植之前应当首先对种植地区的环境进行一番调查,看看种植地区周围是否存在此类病虫害,病虫害程度严重情况及发生频率。调查结果出来后,要及时根据客观状况作出决定。比如:提前做好防治病虫害的预防计划,在植株发病前提前采取隔离措施,防治树木被感染。

3.2 树苗选择

苗木的选择直接关系着苗木成活后的健康成长,因此在选择苗木时应选择健康、抵抗力强、不带病菌的树苗,同时在运输及存贮过程中也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植株之间的交叉感染。同时为了保证苗木的健康成长,在其栽植后要喷洒一定量的药剂进行病虫害的预防。

3.3 严格监测

加强对树木的病虫害的监测。定期、随机的对树木进行病害监测,密切关注树木生长地区的环境气候变化情况,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对于感染病虫害的植株要及时进行防治,必要要及时进行隔离或清除,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及时跟踪树木患病情况,及时查明患病原因,抓住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期,积极进行防治,控制病虫害的进一步扩展。

3.4 建立档案

建立病虫害档案有利于掌握树木生长地区的病虫害状况。在病虫害发生时可以把这些档案作为经验和参考资料,便于调查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以及病虫的进化和繁殖状况,和制定相关病虫害防治计划和改善对树木的管理措施。而且有利于对第二年的病虫害状况进行预测,积极引入病虫天敌,研发新型药物,使病虫害及时控制。

3.5 改善管理技术

由于单一树种的抗病能力很差,可以丰富种植地区树木的种类,来提高树木的抗病虫害能力。注意栽植间距的控制,了解植物相互搭配带来的影响,在保证树木正常成长的条件下,多种树木种植互相组合,同时互相抵抗病虫害。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尽早防治,改善树木的生长状况。

结语

对树木进行病虫害防治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这涉及到树木生长的每一个时期,因此,加强对树木的病虫害防治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还可以保证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实现。

参考文献

[1]罗亮宏,罗双辉,廖庆华.浅谈油茶在梅州的发展及其栽培管理技术[J].广东农业大学.2010.

第4篇:病虫害防治措施方案范文

(哈尔滨市呼兰区孟家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150503)

植保工作应当成为畜牧业安全生产的保障和支撑,确保农药残留不超标,又要注重植保工作过程中的畜牧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体现出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并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推广以“高效低毒低残留”为核心的植保技术,一直是是畜牧业植物保护工作的重点。

1 立足防重于治,实施防治预案?

对重大病虫草鼠害的防治实施预案制。据分析预测,春季防治工作的重点是药剂种子处理。这是一项预防工作,也是一项安全、经济、防患于未然的有效措施,同其他化学农药方法相比,对环境的污染较小。生产上常规措施分为两类:种衣剂、药剂(浸)种或随种下地的毒颗粒。通过该项措施可有效地预防地下害虫、苗期害虫、禾谷类黑穗病等30多种病虫害,特别是对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确保苗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作物生育期间病虫防治工作中,要以“五虫一病”为重点,即:草地螟、黏虫、土蝗、玉米螟、大豆蚜、稻瘟病,并要全部实施预案制:一要定期开展系统预测预报,掌握发生动态,准确以发生期、发生量、危害损失、发生范围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预报;二要准确预报和预计灾害发生特点,提前做好预案,并根据预案做好应急措施准备,包括建立防虫组织,统一防治时间,及时进行药械检修、药剂准备和必要的技术培训;三要一旦灾情出现,就要按预案展开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准备、适期防治。

2 推广生物制剂、发展绿色生产?

植保措施必须向无害化方向发展,必须大力开发和推广使用以生物制剂为主的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以保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在玉米螟防治上要大力推广使用赤眼蜂防治技术、高压汞灯防治技术和BT粉剂封垛防治技术,要防止使用高毒的防治技术;对大豆蚜虫等各类蚜虫的防治,逐步淘汰氧化乐果等高毒杀虫剂,倡导使用呲虫啉、莫比朗、抗蚜威等低毒或选择性杀蚜虫剂;水稻苗床上要淘汰甲拌磷和呋喃丹,推广使用丁硫克百威拌种防治蝼蛄;潜叶蝇防治技术:在水稻插秧田里,要防治使用菊酯类等广谱性杀虫剂喷雾,提倡使用苗床带药下田防治技术和撒滴剂用药技术;在斑潜蝇和小菜蛾等害虫的防治上,提倡使用生物药剂或低毒高效化学药剂;在种衣剂有效成分中要逐步淘汰呋喃丹、甲胺磷等高毒药剂;在旱田除草剂的作用上,逐步淘汰氯嘧磺隆、绿磺隆、咪草烟、阿特拉津等长残效药害严重的除草剂。

3 改进施药技术,提高农药利用率?

一是在当前生产防治工作中,防药机械落后,损失浪费严重,农药有效利用率还不是很高。不但增加成本,而且对环境污染严重。首先要淘汰落后的农药喷雾器,大力推广新型节约喷雾器,不但可以减少跑、冒、滴、漏,而且雾低均匀,提高防效;二要注意区别化学除草与病虫防治在喷雾技术上的不同,喷洒除草剂要求低压力、大雾滴、不漏喷、不重喷。因此应当使用扇形喷头,配合使用机引喷雾机效果好;喷洒杀虫、杀菌剂则要求高压力、细雾滴、上下喷雾周到细致,因此使用圆锥喷头,人工喷雾效果好。三要注意喷液量不要偏高。四要注意不同药喷药至降雨的间隔期存在着差异,喷药前应密切注意当地的气象预报。

第5篇:病虫害防治措施方案范文

今年以来,我国大部地区气候异常,阶段性强降温和持续低温寡照、多雨(雪)天气较多,致使部分农作物遭受严重冻害。同时,由于降水分布不匀,加之入春后大风和强对流天气增多,造成华南和北方部分地区旱情持续发展,以及部分地区暴雨、冰雹成灾,对农业生产不利。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年夏季旱涝灾害程度将比去年重,蝗虫等重大病虫害将偏重发生,防汛抗旱和病虫害防治任务十分繁重、艰巨。当前主汛期和蝗虫等重大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即将到来,为进一步做好今年的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努力减轻农业灾害损失,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现就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通知如下:

一、切实增强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责任感

去年农业获得丰收,多年不遇的有利气候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的年景总体将比去年差,要保持去年和今年以来农业和粮食生产的良好局面,灾害等不确定因素增多,难度加大。各级农业部门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今年防汛抗旱和蝗虫防治等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严峻性,牢固树立防大灾、抗大灾和长期抗灾的思想,切不可麻痹大意。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农业防灾减灾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把防灾减灾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加强领导,切实做好各项防灾减灾工作。

二、切实履行灾情报告制度

要加强与气象、水利、海洋等部门的联系,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加强对重大病虫害的动态监测,及时收集、核查各种农业灾害发生的时间、地区、范围、危害程度、损失等情况,并及时向当地政府和我部反映重大灾情和防灾减灾的对策措施。主汛期和重大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做到一般灾情每旬末报告一次,重大和紧急灾情务必做到立即报告,确保信息畅通。我部联系电话:办公厅值班室,*种植业管理司,*(传真)、*畜牧业司,*(夜)、*(传真);农垦局,*;乡镇企业局*;渔业局,*。

三、切实做好抗灾减灾准备

要根据本地自然条件和气象预报,提前做好防灾抗灾救灾准备。我部已制定了《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7项有关防灾减灾的应急预案(业经国务院备案,另发),下发了《*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预案》,各级农业部门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修改完善防灾减灾预案,完善针对重点地区、重点部门、关键时段、薄弱环节、重点作物、重大病虫害、重大动植物疫情的防御(防治、防控)、抢救、补救、恢复生产的技术措施。结合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加强对农民防灾减灾、灾后恢复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培训和指导。根据水源情况及时搞好适应性种植。通过改革耕作制度,规避高温热害、干热风、早霜、寒露风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时组织抢收成熟农作物,加固防护棚室建筑、畜禽圈舍、养殖鱼塘、农机设备等。加强水产养殖生物管理及水生动物防疫工作,防止可育杂交种和外来水生物种进入天然水域,避免生态灾难,并尽力做好大汛前的亲鱼转移工作。在当地政府领导下,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落实好救灾和病虫害防治、动植物防疫的物资、资金和人员,协助水利等部门做好防汛抗旱设施安全检查、加固、维修及农田水利设施的清淤、除障等工作。

四、切实落实各项减灾措施

要树立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一旦发生灾情,立即反应,及时行动。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及时救灾(防治)对策措施。根据农业灾害发生情况,及时修正减灾措施,并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灾区第一线,现场指导农民因地制宜地开展田间管理、毁种补种和病虫害、动植物疫病防治。协助地方组织好重大病虫害、重大动植物疫情应急防治(处置)行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时落实救灾(防治)资金,调剂、调运救灾(防治)物资,解决好人畜饮水问题。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组织好农机抗旱抽水、抗洪抢险排涝等工作。加强对洪涝灾区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坚决控制人畜共患动物疫病的暴发和流行,杜绝灾后灾的发生。

第6篇:病虫害防治措施方案范文

[关键词]森林;治理;病虫害;研究

中图分类号:S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1-0323-01

一、林业病虫害发生特点

(一)是常发性林业病虫害的发生面积不断增加.并且总体显现出上升趋势;(二)是偶发性林业病虫害大面积暴l.之前很难做出观测.一旦爆发,很难控制,损失严重;(三)是危险性病虫害扩散蔓延速度非常快.一旦发生,对森林资源、生态环境都会构成巨大威胁:(四)是多种次要害虫由于人们的重视不够,很快在一些地方上升为主要害虫:(五)是经济林病虫危害,在最近几年,日趋严重,严重制约着山区经济的发展和林农脱贫致富进程。

二、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基础薄弱,有的地方还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虫情并预报和指导防治。

(二)科技力量不足,防治手段落后。新技术研究和现有科研成果推广力度不够,在防治时因大面积喷洒化学农药导致病虫抗药性增强、污染环境、杀伤天敌形成恶性循环,生物防治因技术和资金所限还没有推广开。

(三)林业内部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各个生产环节之间严重脱节,造林的只管造,育苗的只管育,引种的只管引,有些地方甚至搞造林规划设计也不认真考虑病虫害防治,预防机制差,使病虫害防治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局面。

(四)检疫工作不到位,各个林场和林业站缺乏检疫检查站,调运检疫严重失控,控制危险陛病虫害传播不力。

(五)防治经费短缺,整体抗灾减灾能力低下,具体表现是基础设施不足,缺乏必要的测报、防治、检疫仪器设备和交通通讯工具等。

三、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原则

(一)在生态系统中,森林、害虫以及害虫的天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共同存在。在森林生态系统内,不管是三者中的任何一个的变化都可能会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害虫、天敌、森林等共同组成了森林生态系统:而综合治理指的是在进行森林树木的栽植等过程中,合理的调控生态系统中一些组成部分的数量,进而实现生态系统中树木的数量以及害虫天敌的数量.最终实现减少病虫害发生以及降低病虫害危害程度的目的。

(二)从安全角度出发,根据森林生态系统里各组成成分的运动规律和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既针对不同对象,又考虑整个生态系统当时和以后的影响,灵活、协调地选用一种或几种适合园林实际条件的有效技术和方法。如园林管理技术、病虫天敌的保护和利用、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当森林遭到不同害虫的破坏时,必须使用不同的防治方法。

(三)为了有效的进行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稳定生态的平衡性,也可以恰当的使用一些化学农药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必须确保从病虫、植物、天敌、环境之间的自然关系出发,科学地选择及合理地使用农药。

四、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在造林地确定后,即调查造林地周围原有林木的病虫害种类、危害程度及数量,同时调查天敌发生情况,发生严重的要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清除无培育价值的病虫木和交叉感染的树木。如清除造林地上无价值的桑科植物,以避免造林所用的毛白杨、苹果等受桑天牛的侵害,并建立起病虫档案。

(二)在适地适树的原则下,选用优良苗木。苗木检疫是预防苗木免受某些危险性病虫害的重要措施。对种子、苗木、其他繁殖材料及木材的调运加强管理,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确保营造健康森林,减少病虫害发生。同时,用科学的方法,侦察病虫发生、发展动态,并根据侦察的材料结合当地气候条件、林木状况正确推断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趋势,并及时通报。快速掌握病虫发生情况.避免错过防治的有利时机。

(三)建立监测标地。在新造林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块建立永久性监测标准地。在标准地再确定20~30株标准树,整个生长季节对标准树定期进行观测,记载病虫害发生情况和为害程度。同时,在林地中进行踏查.必要时设立临时标准地,用于补充标准地观察的不足,以便了解整个林地的病虫情况并加以记载存档。

四)建立起永久性病虫害档案.每年发生期结束后.加以汇报和分析,预测病虫害发生趋势.以便及早采取措施。

五、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对策

(一)搞好城市森林的种植规划。在考虑城市美化的基础上合理配置各类.减少其喜食物的种植,多规划和栽植抗病虫的或耐性强的植物,减少有害生物的适生寄主。

(二)防治有害生物入侵,加快“三个体系”建设。近年来,外来有害生物对我国林业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海关、商检、森检部门和木材检查站要各司其职、协同作战,严密堵塞外部入侵渠道。林业部门要坚持每年疫情普查制度,抓好常年监测工作,适时开展专项调查,发现病死和新的有害生物,及时上报送检。

(三)加大森防科技含量,改进防治手段:森防工作离不开科技的支撑。针对我省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上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不相适应的现状,防治手段急需大力改进。坚持搞生态林业。

(四)加大资金投入,保证防治需要。加人资金投入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基础。针对因经费投入不足,每年有很大部分森林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治的现状,今后应继续加大投入。

(五)保护利用天敌,开展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是持久的,效果是显着的:一旦天敌在田间建立了自己的种群,它就可以长期持续地对害虫发挥控制作用,这是化学农药所无法达到的。

(六)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化学防治只有必需应急时进行,实施靶标防治,尽可能地选用具有选择性、低毒、对环境污染小的药剂,少用或不用广谙性的化学农药,经常变化用药品种和混用配方,以免害虫产生抗药性。施药方式也应采取涂茎、根施和注射等方法,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七)加强林木检疫,严防危险性病虫传入森林。森林植物检疫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预防性工作。根据检疫工作政策性。

六、结束语

总之,在林业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当中,从单一的化学防治过渡到以生态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的过程是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我们在未来病虫害防治方面,进行严格的管理,及时的监控.并且做好时时的检查工作。然后结合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的方法.对林业病虫害进行预防。

参考文献

[1] 徐水亮,狄志林,杨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现代农业,2011

第7篇:病虫害防治措施方案范文

[关键词] 水稻 病虫害 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4-0050-01

一、全县基本概况

2012年,我县水稻43.15万亩。为认真抓好水稻病虫专业化防治工作,切实提高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化程度,为农民解决病虫防治实际问题。一直以来,县委、县政府及县农委,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按照省市部署安排,狠抓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队创建与管理,扎实做好我县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具体推进措施

1.提高认识,成立组织

一是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重要意义,把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摆上农业发展的重要位置,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我县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开展。二是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具体措施,狠抓专业防治队伍建设。先后下发了《关于成立阜南县水稻重大病虫防控指挥部的通知》(南政办组〔2012〕12号)、《关于印发《阜南县玉米病虫害统防统治专业服务队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南农[2012]48号)。三是成立组织。成立了“阜南县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副主任聂峰担任,植保站长马标任付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下设技术指导组、物资保障组、机械维修组,全方位的为统防统治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四是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和安排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五是县植保站对专业化防治队及专业队员进行造册登记,建立档案,并给予适当的经费和物资支持,协调专业队与群众之间关系,拟定防治服务合同,使其科学、有序的开展专业化防治工作。六是加强防治队员的管理。植保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专业服务队队员进行专业技术、机械维修、科学配药、农药安全使用等进行培训,经培训、考核合格后发给上岗证,持证上岗。七是农委鼓励和协调原有的植保专业户、农药经营户、种植大户成立农作物病虫统防统治专业服务队。对运行较好的专业服务队,农委将给予适当的物资和经费补助。八是县植保站免费提供技术和病虫发生动态以及防治适期,帮助预测所需农药品种及数量。原则上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示范区内所需用药,由专业化防治组织统一提供,并按照市场批发价与农户结算,避免一家一户购买农药不对路、防效差、价格高的问题,切实提高防治效果,解决农民后顾之忧。

2.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通过各种会议、广播、电视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农委在县电视台《金色田野》专栏对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专业服务队实行插彩旗作业,营造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浓厚的宣传氛围。水稻病虫害防治期间,县委、县政府召开的全县专业化统防统治现场会3次,农委召开现场会、专题会议10场次,我站组织实施现场作业13场次,《金色田野》专题栏目5场次,专防电视、广播新闻报道17场次,全县制作彩旗1200余条。

3.注重测报,提供服务

认真做好病虫测报工作,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制定科学防治方案,给专防队提供病虫发生防治信息和技术明白纸11份次、印发近8万份,给专防队员发送病虫发生防治信息9次、近1万条。县农委抽派技术人员120人,进驻水稻种植重点乡镇、村,将植保技术人员划定区域,分片包干,深入生产第一线,对专业队队员进行防治技术指导,做好统防统治技术服务。确保水稻重大病虫防控科学、有效,不留死角、死面。

4.加大投入,提供保障

一是,补助农药优先满足专防队使用;采购的防治用药,全部免费发给专业队。二是,为做好专防工作,县政府拿出20万元用于水稻重大病虫害专防作业补助;县农委从高产攻关、高产创建、基层农技示范县等项目资金中累计拿出140万元,采购机械200台、药、肥65.6吨;植保站又投入机械100台;结合专业队服务范围,全部免费发给专防队,乡镇、村统一组织,由专业队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

5.强化督查,严格奖惩

县水稻重大病虫防控指挥部,明确农业、宣传、质监、工商等部门的职责。在水稻重大病虫防治期间,组织有关部门成立督查组进行督查,对因工作不力,延误防治,造成重大损失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全方位的为专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确保防治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扎实开展,确保主要水稻重大病虫防控科学、有效,不留死角、死面。

对重点扶持的专业队,将按照农委制定的实施方案考核内容进行考核,不合格的,收回装备,以后不再在该乡镇建立植保专业服务队,并给予服务队所在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予以组织处理。对服务规范、信誉良好的专业服务队,评选出5个优秀服务队,每个服务队及所在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各奖励1000元,并将该服务队向社会推荐、重点扶持。

三、存在问题和建议

一是由于我县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较多,部分机手年龄稍偏大,对新型植保机械操作、维护技术接受能力有限,组织能力、应急反映能力偏差。专业队队员业务水平、作业技能还有待提升。同时,由于专业化统防统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作业时间短、专防队员收入与在本地或外出务工相比明显偏低,防治队伍不稳定,队员流失率偏高。二是专业化统防统治机械装备,虽比前几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总体仍偏少;大型植保机械拥有量明显不足;专业队数量乡镇、村之间分布不均衡;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队建设还不够完善等,一旦病虫害大面积发生,不能满足全县范围内的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需求。三是专业化统防统治资金缺口大,储备农药、机械等防治所需物资,影响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及时有效运行。四是大多数统防统治专业队不够规模化、规范化,社会化服务能力不够强,尚不能完全满足重大病虫专防工作开展的社会需要。

建议。

一是政府加大行政推动力度,重大病虫真正做到统防统治。二是加大对专防队的装备投入,同时,将专防对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三是建立健全防效评估机制,切实解决专业化防治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第8篇:病虫害防治措施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和《植物检疫条例》,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遵循“全面防控,突出重点,属地负责,联防联治”的原则,依法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大防控力度,巩固防控成果,着力减轻疫情损失,坚决完成市政府下达我区的防控目标任务。

二、防控目标任务

(一)防控目标

1.总体目标。强化检疫、监测、普查措施,对病死木、衰弱木、被压木、天牛危害木全部砍除并全部做无害化处理,监测覆盖率达100%以上,死树鉴定率100%以上,检疫率100%以上,除害处理率100%,确保当年发生疫情,当年基本拔除。

(二)防控任务

1.监测体系建设。设置区级松材线虫病测报点1处,在惜福镇、夏庄街道重点区域各设监测点20处,在、流亭等有松林区域各设监测点2处。每个监测点配备1名护林队员作为监测员。各测报点、监测点实行定点、定期监测。

2.全面普查。每年春秋两季,由区林业局牵头,组织各相关街道实施,对全区6万亩松林全面普查2遍,确保普查面积在12万亩次以上。

3.防治松褐天牛。采取设置诱木、悬挂诱捕器、释放生物天敌、飞机施药防治等方法防治媒介昆虫松褐天牛10.4万亩次,其中:在松褐天牛幼虫幼龄期释放管氏肿腿蜂和花绒寄甲200万头,防治面积0.3万亩;在松褐天牛羽化期开展飞机施药,防治面积10万亩次;在产卵期设置诱木500株、悬挂诱捕器120台,防治面积0.1万亩。

4.清理枯死树。4月10日之前,完成枯死松树清理2437株。同时采取边普查边除治的方法,及时发现枯死树、衰弱木先进行采样调查,排除松材线虫病后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做到发现一株,清理一株,严防疫情扩散蔓延。

三、防控区划分及对策

根据国家林业局制定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结合区松林资源分布状况、松林所处区域、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及传播媒介分布情况等因素,将松林划分为松材线虫病高危区、重点防控区、预防监测区三个区域。

(一)高危区

1.高危区范围。

2.防治措施。建立应急除治机制,采取严格的检疫封锁措施,强化监测普查,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降低区域内松褐天牛虫口密度,减少自然扩散。及时清除枯死松树。有计划地进行松林纯林改造,提高混交林比例和林分质量,增强抵御病虫害的能力。一旦发现疫情,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彻底除治,拔出疫点。

(二)重点防控区

1.重点防控区范围:夏福镇街道与高危区社区相邻的社区松林。

2.防治措施:采取严格的检疫封锁措施,建立严密的检疫防线,严格限制松科植物及其制品的进入。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媒介昆虫的虫口密度。积极开展林分改造,调整林分结构,提高林分的抗病能力。全面监测,发现枯死松树立即清除。

(三)预防监测区

1.预防监测区范围:高危区和重点预防区以外的其它林区。包括、流亭等街道松林和全区范围内交通沿线、风景区、大型企业、仓库、码头、车站、驻军营房、社区周围、木材加工厂、大型建筑工地和电视发射台等人为活动频繁的地区附近的所有松树。

2.防治措施:严格检疫检查,严禁疫木及其制品进入监控区,防范松材线虫病的传入。加强监测普查,及时发现,及时清除。区内要按照重点防控区的各项防控措施,开展定期、不定期的普查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置死亡木、衰弱木,设置诱木诱杀松褐天牛,起到监测和降低松褐天牛虫口密度的作用,不断提高林分质量,进一步增强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四、防控技术措施

(一)疫情普查监测

按照国家林业局《松材线虫病监测办法》,以县(市区)为单位组织普查专业队伍,春秋两季对松林各普查1遍。要以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部队驻地、电视转播塔、大型厂矿企业为重点进行调查。特别要在夏庄街道南屋石、山色峪、云头崮社区松林设立监测点实行常年监测,发现死树,要分别在树干的上、中、下部取样,及时送有关单位进行鉴定,一旦发现疫情按有关规定上报。

1.普查监测范围

本行政辖区内的所有松林。重点是交通沿线、港口、风景区、松木制品生产和使用单位、建筑工地、仓库、驻军营房、城镇、木材集散地、移动通讯站、电视发射台、高压线塔、电缆线路、光缆线路及高压线路等附近的松林。

2.普查监测内容

(1)疫情区查清发生分布范围、发生面积(以小班面积为准,孤立松林以实际面积统计)和病死树数量,绘制发生分布图表(到小班),计算病死株率和经济损失。

(2)非疫情区查清枯死松树分布地点、树种、面积、枯死株数、松褐天牛危害情况,绘制松树枯死情况分布图表(到小班)。

3.普查监测时间

全年普查2次,春季4-6月,秋季10-11月;监测每7天进行一次。

4.普查监测方法

(1)踏查。根据当地松林分布的特点,设计出便于观察全部林分的踏查路线;沿踏查路线用目测方法或借用望远镜查找有无当年枯死树,或针叶褪色,或针叶黄化,或针叶枯萎,或针叶呈红褐色等症状的松树,选择取样对象。

(2)详查。根据踏查结果,对可疑发病林分进一步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分离鉴定,确定是否发生疫情。

(3)监测方法。

①定期巡查监测:尚未发生松材线虫病区域,以街道为单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每7天对重点区域的松林巡查一次,发现松树有感病症状,立即取样分离鉴定,确定是否有松材线虫。

②定点监测:在重点保护区、疫情区及边缘地带设置固定监测点,定期调查,发现松树枯死立即取样分离鉴定,确定是否有松材线虫。

③诱捕器监测:于松褐天牛羽化期在林间设置诱捕器诱捕松褐天牛活体进行监测。诱捕器之间距离为100米,设置高度为1.5米左右。将诱捕到的松褐天牛成虫活体剪碎后用贝尔曼漏斗法进行分离,再鉴定是否携带松材线虫。一旦发现松褐天牛携带松材线虫,则在诱捕点周围100米范围内对枯死松树和濒死松树进行取样分离鉴定,确定疫情发生地点。

5.取样方法

(1)取样部位:一般情况下在树干下部(胸高处)、上部(主干与主侧枝交界处)、中部(上、下部之间)3个部位取样。如仅部分枝条表现症状的,要在树干上部和死亡的枝条上取样。如外部表现症状明显的可在胸高处取样。在春季松褐天牛化蛹期,可在蛹室周围取样。

(2)取样方法、数量:直接砍取100克-200克木片;或剥净树皮,用手摇钻从木质部至髓心钻取100克-200克木屑;或在取样部位分别截取2厘米厚的圆盘。

(3)取样时应排除人畜破坏、森林火灾、其它病虫害等原因造成的枯死树。

(4)所取的样品要及时贴上标签(记录样品号、采集地点、树种、树龄、取样时间和取样人等)。

(5)样品的保存与处理:取回的样品应及时分离鉴定。若需要保存可采取以下方法:将木片装入塑料袋内,扎紧袋口,在袋上扎几个小孔(也可直接保存木段、圆盘),放入4℃冰箱。若需长期保存,要经常在样品上喷水(一般在半个月至1个月内完成分离鉴定)。

6.分离鉴定

见国家林业局《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7.疫情报告

(1)普查结果报告:春季普查报告应在5月中旬,秋季普查报告应在10月中旬报告区林业局,由区林业局统一汇总上报市林业局。报告中应附年度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统计表和年度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统计表。

(2)周报告:各街道林业站每周二15:30前,以电子邮件和书面形式,向区林业局报告松材线虫病发生、除治情况。

(3)新发生疫情报告:在疫情监测中,一旦经技术鉴定证实新发现松材线虫病,街道林业部门应在2天内逐级将发生地点、发现日期、林分状况、发病面积、病死树数量等报告区林业局和区人民政府。

(二)检疫封锁

一旦发生疫情,严格按照《植物检疫条例》规定开展检疫工作,充分发挥林业有害生物检疫检查站、木材检查站的作用。疫情区加强松树苗木、木材及其制品检疫监管,未经林业部门检疫批准,不得擅自运出疫区。非疫情区要严格检疫松木及松木包装制品,发现疫情就地销毁。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林场的管理机构要在入口自行设立检疫检查站,严禁松木及其制品进入。交通、公路、铁路、检疫检验、民航、邮政、电讯、部队等部门要协助林业部门搞好检疫工作,防止疫情传入传出。

疫情区要死封山林,未经林业部门批准,任何人不得进入林区拾草、摘松球、砍柴修枝等活动。每年5月份之前,由区林业公安、林政、森防部门组织人员对疫区内病死树严加看管,不准乱砍乱伐,严防疫木流失。

(三)病死树砍伐及处理

1.病死树砍伐

要组建除治专业队,每周对病死木、枯立木、衰弱木、松褐天牛危害木进行砍伐,指定加工企业进行除害处理,处理合格后方可利用。伐除木(包括1厘米粗的枝丫)要严格监管,防止流失;根桩要灌施药物并埋土,防止松褐天牛繁殖。

2.病死树处理

(1)病死树伐根可罩塑料薄膜后覆土或磷化铝(1-2粒)进行熏蒸处理,或用虫线清等化学药剂进行喷淋,也可采取连根刨除的方法。

(2)清理下山的病枝、根桩等集中指定地点及时烧毁。

(3)伐下的病死木,集中到指定地点,采用如下处理方法:

药物熏蒸:选择平坦坡地或平地,将砍伐材(包括直径1厘米以上的枝条和根桩)集中堆放,覆盖熏蒸帐幕,在堆垛四周挖宽30厘米,深20厘米小沟,把帐幕四边埋入沟中用土压实,再投放硫酰氟或溴甲烷(50克/立方米,20℃,24-48小时),或磷化铝(20克/立方米,20℃,72小时以上)熏蒸至木材中松褐天牛和松材线虫死亡率达到100%。若杀虫率不到100%,则要再次投药熏蒸,直至检查合格为止。

加热处理:将病树枝、干置于热处理房加热至60℃,2-3小时(或利用微波处理),取出检查松褐天牛死亡率,若死亡率达不到100%,继续进行处理直至松褐天牛全部死亡为止。

切片处理:将病木切成厚度不超过1厘米的碎片,以使其中松褐天牛不能成活。

烧毁处理:如不具备上述条件就地烧毁。

所有病死木除害处理,必须在4月10日松褐天牛成虫羽化前全部结束。

(四)防治媒介昆虫

1.诱木防治。在除治区的山顶、山脊、林道旁或空气流通处,选择衰弱或较小的松树作为诱木,引诱媒介昆虫集中在诱木上产卵,每10亩设l株(媒介昆虫密度大的林分可适当增设诱木数量),于媒介昆虫羽化初期(5月中旬),在诱木基部离地面30-40厘米处的3个方向侧面,用刀砍3-4刀(小树可少些),刀口深入木质部约l-2厘米,刀口与树干大致成30度角。用注射器把引诱剂注入刀口内。诱木引诱剂使用浓度为1:3(1份引诱剂原液用3倍清水稀释)。用药量视树的大小注射5-10毫升。于秋季将诱木伐除并进行除害处理,杀死媒介昆虫。

2.飞机施药防治。于6月上旬-7月中旬媒介昆虫羽化初期、盛期进行2次飞机施药防治,使用药剂为噻虫啉微胶囊。

3.树干注药防治。对有特殊意义的名松古树和需保护的松树,于媒介昆虫羽化初期,在树干基部打孔注入虫线光400毫升/立方米,或注入虫线清1:1乳剂400毫升/立方米,进行保护。

4.生物防治。于7、8月释放,气温最好在25℃以上的晴天进行。放蜂方法采用单株放蜂法、中心放蜂法或分片布点放蜂法,每10亩设一个点,每点放蜂l万头左右。

(五)营林改建措施

对疫情区松林全面进行卫生伐,清除病死树、濒死木、枯立木。在此基础上,对砍伐迹地,进行营林改造,营造混交林,改种龙柏、雪松、臭椿、麻栎、板栗等常绿树种和阔叶树种,提高林分质量,增强抗病虫能力,减少侵染机会。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分级分部门负责。区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指挥部要根据疫情发生、发展趋势,组织召开定期和不定期会议,研究部署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和作出重大决策,逐级明确任务和责任。

各街道对本辖区的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负总责,将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纳入街道的任期目标,全面部署辖区内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建立健全防控工作领导机构,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松材线虫病防控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松材线虫病防控主要责任人,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真正把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区林业部门要按照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的总体部署,制定松材线虫病防控实施方案,落实各项具体防治措施,提供防治技术,开展具体指导,掌握防控程度,检查防控质量,确保责任目标的完成。

发改、财政部门要负责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和应急处置资金,保证防治经费及时、足额到位,监督防控经费的管理和使用。

公安、交通等部门要协助做好疫区封锁、疫木产品的除害处理和销毁,配合林业部门加强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

农业、水利、公路等部门要协助做好职责范围内的松材线虫病的监测、除治工作。

(二)广泛宣传,提高防控意识。充分利用会议、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宣传工具,向各级领导和群众广泛宣传松材线虫病危害的严重性和大力开展预防工作的意义,以及识别、除治松材线虫病的技术知识,提高领导和群众对松材线虫病预防工作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通过层层开展技术培训,普及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熟悉和掌握疫情的普查、监测、检疫、防治等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果。

第9篇:病虫害防治措施方案范文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S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109-1

宜君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南缘,总土地面积1506.74平方公里,有林地面积75万亩,人工林37万亩,天然林38万亩,活立木总蓄积18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47.6%。宜君县是渭北最大的一块绿洲,是夏季纳凉避暑的胜地,森林病虫害防治在保护这块森林资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宜君县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现状

全县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和部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的作用,认真贯彻落实《森林法》《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及《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制定重大森林病虫害防治预案,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的工作措施,严格落实目标管理任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测报、防治、检疫工作,森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县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2.91‰以内,无公害防治率为80.97%,测报准确率为98.71%,种苗产地检疫率为96.25%,分别达到省市控制指标以内。

2 宜君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宜君县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各乡镇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重视不够,防治意识淡薄,存在“重造林轻保护”、“重防治轻预防”的思想,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处于被动不利的局面;二是森防基础设施落后,防治设备陈旧,缺乏必要的实验设备,机械化程度低,病虫害防治专业人才少,技术欠缺,先进适用的防治技术跟不上;三是全县森林病虫害防控面积大,工作量大面广,人力物力耗费大,资金短缺,整体抗灾减灾能力不足;四是重药剂防治,轻生物防治,化学药物防治成本高,还易造成环境污染,难以标本兼治;五是部分林地内人为活动频繁,森林抚育措施不到位,对林内火烧木、干枯木、病虫木未及时伐除,采伐木的伐桩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六是人工纯林面积大,纯林较混交林易遭病虫危害,且防治难度大,全县人工油松林多为纯林,因而病虫一旦大面积发生,其后果是很严重的。

3 宜君县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对策

3.1 加强宣传教育,筑牢森防基础

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技术培训,是不断提高全民森防意识、普及森防知识、有效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并创造良好森防环境的基础。一是充分利用每年的“科技宣传月”、“科技下乡”、“科技兴林”等活动,组织森防专业技术人员深入重点区域,走村入户,广泛宣传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重点宣传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动态及有关政策、法规等。二是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宣传单及宣传标语等宣传形式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介绍防治技术,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到森防工作中来。三是要加强森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工作。邀请省市森防专家讲课,培训的重点为森林病虫害的防控技术与森防有关的法律法规。

3.2 抓好测报工作,保持信息畅通

根据宜君县森林资源分布、立地类型、林种树种等实际状况,保持信息畅通,定期开展测报工作,每年对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做出预测并制定全年防治计划,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做到及早发现,及时除治。

3.3 做好检疫工作,防止病虫蔓延

当需要从外地订购大量的种苗,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开展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复检工作,认真落实产地检疫合格证发放制度。组织森防检疫员对出入全县的木材、苗木严格依法按规定开展检疫检验工作,严令不得放行违规调运的木材出境、过境,力争从源头上控制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和蔓延,保证林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3.4 狠抓硬件建设,提高防治质量

积极争取森林病虫害防治专项资金和项目,加强森防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配备现代化的预测预报监测仪器、机械化的防治工具和野外森防工作工具,建立县级森防实验室和标本室,开展森防科技攻关。同时,加强森防专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培训,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化森防工作的要求。

3.5 预防并重,降低病虫危害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积极消灭”的方针。一是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防治方案。二是采用生物、生态、药剂等综合防治措施,物理机械、人工捕捉和化学防治相结合,分类施策,积极防治,坚持走以生物防治为主,其他防治为辅的路子。三是认真抓好红脂大小蠹综合治理工程。四是积极防范外来有害生物,严格执行《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处置办法》和《植物检疫条例》。四是加强中幼龄林抚育力度,及时清除林内的干枯木、病死木和采伐木留的枝梢。五是在今后的造林当中以营造混交林为主,这样可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3.6 采取有效措施,检测重点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