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病虫害发生的原因范文

病虫害发生的原因精选(九篇)

第1篇:病虫害发生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原因;防治;措施

1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原因

1.1过度砍伐天然森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天然森林资源进行过度开采砍伐,从而导致天然森林资源的流失,严重地损坏天然森林以及原有的森林系统,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很大的影响,容易导致森林生物链的破坏,致使森林生态危机并使森林病虫害严重扩散。

1.2森林病虫害的急剧增多

经过科学研究和大量的数据分析,在2014年国内森林林业的病虫害的种类不断增多和扩大,侵害面积范围已经达到148万hm2。并且病虫害发生覆盖的面积比外来有害生物的覆盖面积大10%,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病害虫带来的影响极大,造成的损失已经在总量的30%以上。

1.3森林防虫害农药使用不当

森林生态系统受到病虫害的侵入之后,人们采用化学农药进行整理,但是随着病虫害生物的不断增多,抗药性也不断增强,病虫害由于长时间接触化学农药,已经具备一定的抗药性能,而且在治理害虫的过程中还可能杀害害虫天敌,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受到破坏。除此之外,对于病害虫的防治手段仍有待提高,不符合森林系统治理的标准要求,从而导致治理效果较低。

1.4天然森林的面积减少

森林林业的不断发展,人工森林种植的面积也越来越大,而人工森林主要是较为单一种类和结构的森林,容易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所以,当森林出现病虫生物时,就有可能破坏森林生态。

2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2.1提升重视,加强管理

第一,提升对森林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建设森林生态可持续发展是森林系统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而森林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森林林业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应当加强对林业病虫害的治理,进一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森林生态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第二,提高对森林危害给社会经济带来损失的认知。良好的森林生态资源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防治森林病虫害是提高森林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因此,提升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管理,降低森林经济损失,从而促进森林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共同发展。第三,以现代化的眼光看待森林林业的建设发展。为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治疗,打造一个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森林生态环境,进而保证森林资源的良好质量。第四,以国家生态安全和国际名誉看待森林林业的建设发展。为加强国际之间的交流合作和提高国际名誉,应当提高对森林病虫害危害的认识,履行义务,做好国际贸易,降低经济损失,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建设。

2.2加强病虫害的预防,提高治理手段

对于森林病虫害的危害,可以通过采取预防的方法和综合治理进行防治,落实到预防和治理森林建设的各个部分,并且对于林业工程建设以及实施进行监督管理。建设人工森林时,应当增加人工林的种类以及混合种植范围。在进行林木采伐时,应合理砍伐,让人工林和天然林能够有效的结合,并且通过具体的预防措施和治理手段,控制病虫害的数量以及危害。

2.3提高对病虫害的检查,增强病虫害的预防管理

应按照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对森林病虫害做全面的检测,了解病虫害的来源以及实际状况,根据森林生态资源的实际情况以及所处的环境气候对病虫害进行分析。并且根据病虫害产生的规律以及特征,增强对病虫害的预防和管理,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4加强对森林植被的检查,降低病虫害的危害

为提高森林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强对森林植被的检查。第一,增强对森林的管理,加强对森林植被的检查,尤其需要加强对缺乏检查的地方进行检查。加强对城镇森林植被以及贸易市场的检验。第二,禁止在不良疫区调运植物或者森林其他产品。

第2篇:病虫害发生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原因;无公害防治;策略

1、林业病虫害的产生原因分析

1.1自然因素

通常林业病虫害都具有繁衍能力强的特点,并且传播方式都是主动的,或者是依靠自然攻略能力传播,由于这个原因,所以一直以来无论采用何种病虫害防治技术始终都不可能做到根除,外加他们的繁殖能力也很强大,他们自身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在不断加强,所以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不可能做到一劳永逸,因此随着遗传特性不断变异,需要林业工作者培养出抗病虫害的新品种。

1.2人为因素

1.2.1人工林面积的增长。随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不断贯彻落实,人工造林的面积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平衡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状况的作用。但同时,人工造林也存在生态结构单一,自我修复和防御能力较低,容易遭受病虫害的侵袭的问题。

1.2.2林区管理方式存在缺陷。林区的管理不完善是病虫害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林业工程没有建立完善的病虫害防治体系,很多日常的防治工作没有规范具体的执行体系。森林大面积的虫害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也不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此外,林业管理部门并没有制定有效的养护措施,忽视了对病虫害的检测和防护,通常的做法是在发生了问题之后再进行补救,不利于推进病虫害的防治进程。

1.2.3化学农药的不合理利用。我国防治森林病虫害的普遍做法是利用化学农药杀死有害物,达到林业防治的目的。但在使用化学农药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滥用的情况,在⑺篮Τ娴耐时也消除了有利于树木生长的有益生物。并且长期使用化学农药,树木容易产生抗药性,降低农药的病虫害防治效果,也严重影响了林区的生态平衡,对环境也会产生一定的污染。

1.2.4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创新不足。在新的的发展形势下,应该不断探究新型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以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但是目前我国的病虫害防治理论陈旧、涉及到的范围也比较狭窄、创新程度也不足,所以导致当前病虫害防治技术与实际情况相互脱离,最终造成病虫害的防治未能发挥出效果,这对当前林业的发展是及其不利的。

2、林业病虫害的无公害应对策略

林业的无公害防治主要指通过生物技术实现防病治害、保护生态、维持系统平衡的目的,构建多样化的林区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真正发挥林区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林区的可持续发展。

2.1加强对林业病虫害的监测预防工作

林业病虫害具有繁殖能力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所以采用科学的方法监测预防是重要的工作,林业所属的各个地方应该加强监测工作,为了防止病虫害突况发生,应该将全面准确的掌握林业病虫害作为林业病虫害防治的首要目标,再配合专业人员的科学技术,有效做到监测的目的。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提高监测能力以达到防治的要求,对于已经发生病虫害的地区要坚持跟踪治理,截断传播源头,有效防止病虫害进一步扩散。

2.2保证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于林业的发展非常关键,也是减少病虫害的一大有效途径。生物多样性的存在可以为森林的多种类的树木提供安全和有效的生存环境,同时也能够增强森林中动植物的抗病害能力。由于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使生态系统的有害物生存环境变得更加复杂,病虫的滋生的传播速度得到有效的遏制,减少了产生病虫害的可能,为整个林区的生态系统提供了有效的保护,有利于发挥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3创新防治林业病虫害的方法

无论在哪个领域创新的思想都应该是支持其长远发展所必备的,我们在进行林业病虫害防治时不应该只是单一的采用一种手段处理,尤其是针对我国的林业情况而言,环境具有多样性并且植物种类繁多,只是单一的应用一种防治手段不会取得较好的防治方法,甚至是在对于某些病虫害的防治方面甚至是无用的。所以防治工作必须要进行思想与方法上的创新改革。

2.4完善林区病虫害的检测和防御机制

利用完善的检测及防御机制对树木的生长状况进行预测。一旦树木的生长发生异常情况, 管理人员要及时进行记录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则需要林业管理部门重视林区的检测和预防工作,摒弃以往只有在发生大面积的病虫害问题时才采取相应治理措施的做法。加强对林区的灾情预防,对理念的林区树木生长情况和病虫害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和分析,全方位掌握林区的病虫害动态情况。制定严格高效的林区管理措施,林业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相关条例,加强信息交流。

2.5采用科学手段进行防治

科学防治病虫害既能够保护林区树木正常生长,又不对环境产生危害。可续防治病虫害主要采取物理机械防治的做法,在我国已使用多年,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例如,在一些具有假死性和群居性害虫的林区,林业管理人员可以在害虫越冬、产卵和化蛹阶段,利用收集害虫虫卵、剪断病虫树枝的做法进行人工捕杀害虫,并对已经清理过的病虫枝进行抗虫保护。在一些新砍伐的树木上,害虫容易产卵繁殖。林业管理人员可利用害虫的这一特点,在林间搁置一些木段诱使害虫在新木上产卵,然后进行集中处理。在消灭了新木上的虫卵后,要及时在林间栽种抗虫性的树木,形成合理混交林,并设置障碍,阻隔害虫的传播路径。

结束语:林业病虫害对于林业资源整体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有时候如果处理不及时或者处理方式不适用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所以这就要求林业工作者加强对林业病虫害防治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王文兰.关于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策略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4:271.

[2]罗德辉.探究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的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5,08:202.

第3篇:病虫害发生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林木病虫害;发生原因;防治对策

则克台镇气候条件湿润,有4667hm2森林,人工林有667hm2,主要是落叶阔叶林、落叶灌丛,全镇林业用地面积占全镇总面积的41%,达到1060.37hm2,其中林地面积占林业用地面积的93.6%,全镇活立木总蓄积42480m3。全镇森林资源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是长远的、可持续性的。这些年林业面积虽然有所增加,但病虫害的发展越来越严重,影响了林木的正常生长。介于此,县、镇两级提出了相应的应对防治措施,为则克台镇林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1林木病虫害发生的特点

林木病虫害被比喻成不冒烟的火灾,一旦发生难以治愈,轻度发生也会影响林木的生长和结实量。中度发生会造成林木使用价值降低,甚至不可利用,果实的形状和外观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品质大打折扣。重度发生呈毁灭性,需要砍除并烧毁,防止扩散蔓延。则克台镇这几年常规性病虫害每年都要大面积发生,给防治带来一些困难,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2造成林木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2.1气候变暖

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则克台镇,数九寒冬仍像春天一样,很少下雪,最低气温只有-16℃,越冬虫卵、病毒和细菌都不能冻死,导致来年病虫害无法控制。林农对化学药品的依赖和大量使用造成病虫抗药性和耐药性,新的病虫种类也不断增多,病虫害的传播速度加快。

2.2大量营造纯林

每年只管植树造林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造林没有考虑适地适树的原则,也不进行科学的规划,盲目种植经济效益高的树种,致使林木品种和结构单一,抗病能力差,容易染上病虫害。

2.3栽植管理粗放

有的林农种植面积大,是政府落实义务植树任务,免费为农户栽植的,栽完后林农不能及时浇水、施肥和培土,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抗病力减弱。有的苗木没有办理检疫证直接在市场上销售,林农购买后直接栽植,有的苗木带有细菌、病毒和病虫害,为病虫的滋生、传播带来了隐患。栽植时不安排好株行距,没有错位栽植,不能更好地接受光照,潮湿的环境会导致病毒、细菌滋生和病虫害的发生。

2.4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

一直以来,病虫害防治都采用化学药剂来喷洒,在杀虫的过程中,很多有益的天敌也无形中被杀死,生态环境也因此遭到破坏,落后的防治手段不能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缺少必要的防治药械和药品,造成病虫耐药性和抗药性,越治越严重。

3林木病虫害预防措施

3.1做好苗木检疫

林管站要提前对镇区所有苗圃进行检疫,以及拉运苗木的车辆进行检查,封锁和禁运不合格的带病虫害的苗圃及调运的苗木,防止病虫害相互传播,有利于保护当地的林业资源和促进林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2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性

预测预报是预防病虫害的有效手段,根据全镇林木资源情况划分预测预报点,确定人选、固定地块、明确任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并除治,并坚持做到观察病虫害有无情况,详细记录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过程,避免错过防治的关键时期而大量繁殖。

3.3保证充足的病虫害防治资金

县、镇两级应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有了防治经费,病虫害一旦发生才能加以控制。同时还要采取国家、集体、个人多方面筹资,按照“谁栽,谁防治”的管理模式分清责任,政府也应该把病虫害防治纳入到防灾减灾计划里,增加防治、测报、检疫对象普查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市县两级更要加大财政补助。

第4篇:病虫害发生的原因范文

森林生长周期较长,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在漫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随时都可能遭到林业有害生物的侵袭,轻者造成林木生长缓慢,质量变劣,重者整株枯死,甚至大面积死亡,造成森林面积的减少。因而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对于森林的生长成材十分重要。

一、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我国植物种类占世界第二位,森林病虫的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害虫的多样性、环境条件的复杂性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与病虫斗争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即使是一种害虫或病害,但长期防治而不能控制,每年都要付出大量的资金、劳力,但仍有大面积的林木被吃光致死。究其原因是:

(1)、森林害虫或病害具有主动传播或依靠自然动力传播和强大的繁殖能力,绝大多数个体被消灭,但剩余个体通过繁殖,数代之后又能迅速传播。

(2)、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有林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人工纯林面积的增长,快速回升。

(3)、国内外林业生产活动交往为害虫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被害面积有可能随之扩大。日益频繁,随着苗木、木材、接穗等材料的潜带,新的害虫种类可能不断增多。

(4)、害虫的遗传特性抗逆能力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动,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即使是一些抗虫(病)的品种也并非一劳永逸,由于长期适应的结果,遗传特性逐渐变异或减退,还需要不断培育新的抗虫品种。可见有效地防治害虫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艰巨任务。

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问题

(1)、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病虫危害加剧。但由于近几年连续干旱、冬季偏暖等因素,害虫越冬死亡率低,发生面积又有所上升。在当前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防治难度加大。

(2)、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目前发生严重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35种增加到50种左右,其中有些是由外地陆续传入的,有的是我市从未发现过的。过去就危害比较重的松毛虫、杨扇舟蛾、天牛(类)等至今未得到较好的控制,有的在局部地区年年发生,甚至造成严重损失。全林场每年因林木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多,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3)、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已有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苹果绵蚜及油松叶小卷蛾等多种危险性害虫先后侵入我林场,由于我林场对这些危险性害虫采取了有效措施极力控制,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潜在的威胁却不容忽视。

(4)、顽固难治,暴发现象常有发生。过去危害就比较严重的松毛虫、天幕毛虫、黄连木尺蛾、杨扇舟蛾、落叶松尺蛾和青杨天牛等表现相当顽固,且大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有的几乎年年于局部地区暴发。如监测跟不上,病虫害发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到发现时已是危害严重的局面,造成防治相当被动。

三、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1)、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害虫的预测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侦察害虫发生发展的动态,并把侦察的材料结合当时当地气候条件、林木生长发育状况,正确推断害虫发生发展的趋势。预测预报是贯彻预防为主的重要措施测报的组织应当是以省、县、市林业局或乡镇为测报单位,场圃、重点村设测报点,形成群众性的测报网开展测报活动,群测群防。

(2)、加强营林防治为基础环节。营林防治就是要从生产全局、生态总体入手,首先在树种选择、适地适树、造林方式、抚育管理等方面通过选育抗虫品种,营造混交林,科学地抚育管理,从根本上提高林木自身的保护性能,为预防病虫发生打下基础。但营林防治与其他防治不能分割,既不能单纯依靠营林防治,又不能脱离营林防治,单一地依靠其他防治。大面积纯林是病虫发生蔓延的温床。封山育林,保护灌木蜜源植物,把单纯林逐步改建为混交林,单层林变复层林,疏林变密林,逐年形成树种多样、林种多样、林分类型多样的森林体系。以护为主,护、繁结合,建立保护区,完善生物群落,提高林木的保护性能是预防工作的基础。达到有虫不成灾。在特殊的气候条件下虫口密度增大,则在局部范围内、暂时地辅以其他防治措施。

第5篇:病虫害发生的原因范文

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和日益增长的木材需求,其根本途径是在保护天然林的同时大力发展人工林。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指出,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成为新时期我国林业工作的重要任务。因此,保障林业建设成果使其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需求。

1森林病虫灾害暴发流行严重制约着我国现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保护森林资源免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如何预防和减轻森林病虫危害所造成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损失,成为林业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根据国家林业局的统计和评估,森林病虫害作为“无烟的火灾”给我国林业建设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其发生和受灾面积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森林病虫害年均发生面积达1151.8万hm2,直接经济损失和生态服务价值损失总计为1101.1亿元,其中因病虫害造成的年均直接经济损失达245亿元,生态服务功能损失856.1亿元[1]。我国天然林(天然次生林为主)面积为1.2亿hm2,占森林总面积的61.54%。但是,由于人为干扰过度,大部分天然林退化,生物多样性水平降低,林分抗逆和抵御病虫灾害的能力下降,造成病虫害的发生甚至流行。其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突发性病虫灾害大面积流行。气候的微小扰动都可能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演替过程产生巨大影响,病虫害的暴发和流行即是该过程的一个重要标志。例如,林芝地区一些未受人类直接干扰的天然林出现冷杉大面积带状死亡被认为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真菌病害流行有关。第二,外来病虫与本土病虫协同作用导致灾害蔓延。例如,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Steiner&Burher)Nickle传入我国后在本土害虫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Hope的协同下已在全国15个省(区、市)严重发生,年均发生面积超过6.7万hm2,病死树达100万株[2]。松材线虫病蔓延扩散的最主要自然因素在于其媒介昆虫松墨天牛在我国的广泛分布,而每头松墨天牛最高可以携带松材线虫28万条以上。作为美国本土次期性害虫的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valensLeConte在我国华北油松Pinustabulaeformis林内暴发成灾,发生面积最高达52万hm2以上,严重地区油松死亡率达30%,已导致600多万株松树枯死。红脂大小蠹在侵入我国后造成严重危害,与其伴生的本土病原菌协同攻克寄主抗性有直接关系[3]。

我国人工林面积达6168.84万hm2,居世界第一,其中仅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杨树Populusspp.和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纯林就占人工林总面积的59.4%,而混交林仅占3%。研究表明,约80%的森林病虫灾害发生在人工林。导致人工林重大病虫害常年暴发成灾的原因在于人工林结构和树龄单一,病原物和害虫群体的广布性及其种群异质性,以及经营水平低下等。人工林病虫害发生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广泛分布于南北方不同气候区的重大病虫灾害(广布型)常年暴发流行。例如,松毛虫Dendrolimusspp.在全国范围内周期性大发生,发生面积曾高达300多万hm2,占全国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的50%;20世纪80年代后一些地区因封山育林,松毛虫危害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近年来灾情出现反弹,年均发生面积在140万hm2以上。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Motschul-sky)等杨树蛀干害虫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西部省区猖獗危害,对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成巨大破坏。近年来灾情依然严重,年均发生近80万hm2,并开始侵入天然次生林,直接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第二,树木生长势下降诱发的寄主主导性病害普遍发生。一些寄主主导性病害的病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潜伏侵染于树木体内,气候和土壤逆境导致的树木生长势下降是导致这类病害流行的主要诱因。例如,杨树溃疡病Botryosphaeriaspp.、松枯梢病Sphaeropsissapinea(Fr.:Fr.)Dyko&Sutton等病害暴发流行,杨树病害年均发生面积达23万hm2,发病株率在40%以上,病死株率高达20%以上。同时,杨树溃疡病致使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下降15%以上,严重影响造林效果。近10a来,松枯梢病在我国蔓延速度加快,危害不断加重。吉林省受松枯梢病侵袭的林分发病率达60%,湖北省发生面积达2.7万hm2,造成林木大面积死亡,已发展成为我国的重大森林病害。第三,次要性病虫灾害演化为主要威胁。如干旱等极端异常气候引起杨扇舟蛾Closteraanachoreta(Fabricius)、春尺蠖ApocheimacinerariusErschoff等食叶害虫连续暴发成灾,平均每年新增2万hm2,全国发生面积已达14.67万hm2,2009年出现多点连片暴发现象,江苏、河北等地多处绿色通道景观被毁,杨树产业损失巨大。以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hippophaecolusHua,Chou,FangetetChen.为主的一些次要性害虫暴发成灾,在三北地区造成16万hm2的沙棘Hippohgaerham-noides林分整片枯死,严重威胁生态脆弱区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我国森林资源和国土安全常年面临病虫灾害的威胁,严重制约生态建设步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形势十分严峻。因此,面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森林资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形成可持续控制病虫灾害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有效控制病虫灾害,保障林业建设成果迫在眉睫。

2揭示病虫成灾机理是推动森林病虫害控制科学理论发展的关键

明确病虫灾害的形成过程和原因是有效控制病虫危害的前提。目前对于病虫害发生机理的诠释主要集中在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景观等各个层次。种群遗传变异、种间互作、生态适应,以及环境胁迫等方面的内容成为关注的焦点。

2.1病原物和害虫通过遗传变异与适应性进化建立成功定殖的种群病原物和害虫在寄主选择压力和环境胁迫下,不断产生新的生理小种或生态型乃至种的分化。杨树锈病菌在欧洲存在显著地理分化[4],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parasitica(Murr.)Barr.、杨栅锈菌MelampsorarostrupiiWagn.、蜜环菌Armillariellamellea(Vahl.exFr.)Karst.、舞毒蛾LymantriadisparLinnaeus、松毛虫等广布型森林病虫的群体遗传分化受气候带、山脉、小气候区域等尺度影响显著,具有明显的区域流行暴发特点,形成了适应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的地理分布格局[5]。但对这种生态地理分布的遗传和适应性进化机制还缺乏深刻认识。树木—病原物或害虫协同进化中,在树木抗性选择压力下,病原物和害虫快速进化,产生强毒性的致病基因,克服树木防御系统。病原物和害虫如何识别、克服寄主防御系统,以及与寄主互作中致病基因、信号传导、代谢调控、化学通讯等成为阐明病虫害形成机制的焦点。随着如松材线虫等重大有害生物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和初步注释完成[6],为从基因水平揭示有害生物与寄主间的互作关系和过程提供了条件。#p#分页标题#e#

2.2病原物和害虫在建群以及进一步扩散的过程中,除了其种群本身的适应性外,还受到与其它物种互作的影响除了天敌及拮抗微生物之外,森林有害生物之间的互作也会对病虫害的发生起到调控作用。植食性昆虫之间存在广泛交互作用,其中62%为竞争关系,11%为促进关系[7]。昆虫和病原物也可能通过竞争同一植物构成竞争关系。例如“云杉小蠹Dendroctonusrufipennis—伴生菌Leptographi-umabietinum”共生系统中至少有8种螨和6种线虫对其具有调控作用[8],而拮抗菌等通过制约伴生菌来调控小蠹虫种群密度。伴生菌OphiostomaminusHedgc.通过抑制南部松小蠹DendroctonusfrontalisZimmerman的共生菌Entomocorticiumsp.来危及小蠹幼虫发育,这种竞争互作体系可能会广泛存在[9]。这种物种间复杂的互作系统,为揭示森林病虫害种群暴发机制研究提供了理想的试验体系[10]。

2.3许多森林病虫害破坏植被、改变食物网络组成及结构,间接依赖于群落及景观格局受干扰导致的生态系统不稳定性生境中生物的分布格局、群落结构、森林结构功能演变和生物栖息地异质程度等通过影响生物种群数量、种间关系和动态等促进病虫灾害的暴发,继而使食物网络受到干扰,导致树木死亡。因此,在群落与生态系统水平上,景观片断化和森林斑块地理特征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病虫害发生、扩散,甚至流行的时机和方式[11]。模拟研究表明,地表覆被的改变影响了南部松小蠹的扩散。随着寄主植物斑块的加大,虫害暴发成灾的可能性增加;反过来虫害的长期发生会引起景观破碎化,降低寄主种类的聚集程度,从而倾向降低害虫种群密度[12]。

2.4气候变化加剧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全球气候变暖、干旱、环境污染(以酸沉降为主)等环境胁迫对天然林主要病原物和害虫发育的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13]。年平均温度的持续升高致使云杉八齿小蠹IpstypographusLinnaeus每年发生世代增加,虫口密度增大,适生范围扩大;气温升高2~3℃,当年出现第2代;升高5~6℃,即能使第2代完成生活史。高温伴随的极端干旱诱发烂皮病Valsasor-didaNat.等寄主主导性病害和杨角梢小蠹Trypoph-loeuspopuli(Hopkins)等次期性害虫的暴发成灾,从而引起森林的大面积死亡[14]。剧烈的异常气候事件甚至导致了植物猝死病等新型侵染性病害(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EIDs)的出现[15]。预测全球气候变暖下关键种间关系的维持、结构及重组格局,揭示环境变化条件下森林病虫害的变化趋势,成为当前世界研究的热点和趋势,也为森林病虫害的长期可持续防控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

3揭示森林生态系统调控病虫害的机制是构建控制理论体系的基础

森林生态系统依靠自组织机制控制病虫害的暴发,是生态系统过程的核心之一,也是森林病虫害持续控制的重要基础理论问题[16-17]。天然林生态系统调控病虫灾害的功能及其结构为生态调控提供了模板。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生态系统内生物及非生物因素结构对病原物和害虫种群及行为调节的生态过程。

3.1树种遗传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适应力树木自身的遗传多样性与森林生态系统自我调控功能直接相关。一方面,天然林优势树种存在一些抗性基因型,从而对病虫灾害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这种机制在许多树种中存在,例如在欧洲栗中存在一些抗锈病的类型[18]。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选择效应或非加性效应,种群内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提高优势树种的稳定性和抗性,这一观点最近在草本植物中得到了证实[19-20],然而,这种机制在森林优势树种中是否存在尚不清楚。

3.2植物群落结构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主体森林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结构、树种组成特征对病原物和害虫种群数量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多样性—稳定性”(diversity-stabilityhypothesis)[21]和“联合抗性”(associationalresistancehypothesis)[22]两个假说的提出和验证,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增加能有效减少害虫数量[17],或者寄主树木与临近的其它物种整体上会表现出“联合抗性”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23]。森林病虫害另一个调节机制来自于其食物链和食物网结构,即“Bottom-Up”和“Top-Down”机制,天然林中存在丰富的害虫天敌,能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24]。这种机制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有不少证据[25-26],但对于天敌持续控制森林有害生物以及天敌种群的自然维持与动态机制有待系统研究。

3.3地下生态过程和地上系统结构稳定具有耦合效应地下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微环境是天然林生态系统长期自然演化发展的优化稳定动态系统[27]。地下—地上生态过程存在耦合效应,是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条件。地下生物群落通过影响地面植物实现各种生物共享物质、能源、信息资源。固氮菌、植物生长调节菌、促生根际细菌(PG-PR)等地下微生物能够调节植物根系之间的信号传导,促进植物生理代谢,诱导和提高树木系统抗性,并影响植物群体结构、生产力和营养循环[27]。

4生态调控是森林病虫灾害综合防治的核心

作为21世纪植物保护的策略,综合防治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融合,同样是控制森林病虫害的根本途径和方向。然而,与农田等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结构最复杂、物种资源最丰富,明显有别于其它陆地生态系统。随着天然林生态系统越来越显示出对病原物和害虫具有自我调控能力的稳定特性和优势,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森林病原物与害虫是天然林和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决定了森林对病原物和害虫具有独特的自我调控和补偿能力,特别是自我恢复能力。因此,设计和调节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通过系统自组织潜能保持系统各组分的平衡,建立控制病虫害的生态调控模式,是天然林保护与恢复、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基础。森林病虫灾害的生态调控(EcologicalPestManagement,EPM)策略[28],强调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为基础,以系统结构为核心,以系统稳定性为目标,在病虫灾害形成过程中,根据系统性、可持续性和区域性原则,充分利用系统的自组织功能,调节以林木—病原物/害虫—天敌为主链条的食物网及其相关联的信息网关系,使病原物和害虫种群低于生态和经济以及社会的允许水平,以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和林业可持续发展。天然林生态系统具备调控病虫害能力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复杂的物种多样性为基础形成的食物网络关系。天然林病原物和害虫不仅与森林优势树种间存在复杂的生态关系,也与天然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结构复杂性和生境异质性等相互关联。其中,结构复杂性是天然林生态系统发挥较高耐害御灾能力,实现病虫害生态调控的基础。从结构和功能方面研究天然林生态系统调控病虫害的生物信息网络和食物网络体系结构,揭示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机制,成为森林保护学科发展与创新的必然方向。人工林生态系统抵御病虫灾害的能力比天然林生态系统低下,其结构的相对单一和不稳定性是病虫灾害极易暴发的根源。通过借鉴天然林生态系统自我调控病虫害的机制,探索以经营技术为主的调控病虫害的模式,实现人工林生态系统对病虫灾害的生态调控,是我国森林病虫灾害可持续控制的重要发展方向。#p#分页标题#e#

5当前我国森林保护亟待解决的若干科学问题

森林病虫害生态调控强调在生产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国家目标下,识别病虫灾害分布的格局,揭示灾害形成的遗传机制和生态机制,把握灾害发生的生态过程,揭示和解释森林生态系统调控病虫灾害的结构和功能;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构建森林系统优化结构和输入人为调控措施,恢复和强化人工林生态系统调控病虫灾害的功能,将灾害控制在森林生态系统允许的阈值水平之下。因此,森林重大病虫灾害生态调控的基础理论,即是针对“森林病虫灾害形成与流行的生态过程与机制”、“森林生态系统调控病虫害的自组织驱动机制”和“人工林经营调控病虫害的生态机理”三大关键科学问题,在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开展森林重大病虫灾害的形成机理、天然林系统调控病虫害的优化结构、以及生态调控模式对人工林病虫害持续控制的机理等研究,构建和发展森林病虫灾害生态调控的理论体系。

5.1森林病虫灾害形成与流行的生态过程与机制为什么人工林病虫害常常暴发成灾?森林病原物和害虫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生物及非生物等外界因素干扰下,或者森林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或紊乱时,病原物及害虫相关控制因子失调,其空间格局、种群密度、结构及遗传性状、生活史发生变化,引起寄主抗性丧失,分布区域扩大,最终导致灾害的暴发和流行。森林病虫灾害形成与流行的生态过程与机制的内涵是揭示森林生态系统中病原物及害虫种群生物学和遗传学变异规律及适应性、环境—寄主—病原物或害虫系统内种间协同进化特征、环境胁迫诱导的病原物和害虫生物学特性等,进而解析灾害地理分布空间格局的形成及地理扩张的分子生态学基础,为生态调控策略与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5.2森林生态系统调控病虫害的自组织驱动机制为什么像天然林那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一般没有病虫害暴发?在天然林生态系统中,病原物及害虫种群密度一般稳定在森林生态系统允许水平之下,这种动态稳定性源于复杂的生物多样性冗余结构赋予了森林生态系统自我调控病虫害的功能。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多样性及其变化涉及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不同的时空尺度,交织着复杂的生态学过程。森林生态系统调控病虫害的自组织驱动机制的内涵是揭示森林生态系统不同尺度下生物多样性、食物网和异质生境等结构及其叠加功能与病虫害发生动态的关系,评价和识别优化结构及其形成的生态过程,解析物理环境资源配置、化学它感抑制作用、营养循环以及系统动力学等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功能对病虫害的调控机制,进而产生不同层次的生态调控模式,构建森林生态系统自我调控理论体系。

第6篇:病虫害发生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林业;防虫害能力;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S77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163

1 林业病虫害现象大量发生的起因

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为了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人们在大量砍伐天然林的同时种植了大量的人工林,导致目前天然林的数量大大减少,而人工林的数量激增。人工林防病虫害的能力较弱,较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这是当前林业大面积受病虫害困扰的原因;人们在大面积种植人工林的同时却没有加强对林业的管理,是林业病虫害现象大量发生另一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人工林的培植过程中大量使用不符合规格的化学和农药,使林业周边植物中大量的有益生物被杀死,不利于病虫害的防治;病虫害繁殖速度快、生命力顽强,导致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2 当前林业防虫害措施中的不足之处

2.1 人工林的面积未加以控制

人工林的大量种植使得病虫害现象的面积不断扩大,严格控制人工林的数量和管理是减少林业病虫害现象的关键[3]。然而,我国只注意到加强对已发生病虫害现象的林业及地区的管理,使得人工林面积也在不断增长。这无疑加大了林业病虫害防治的难度,使得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更难以有效开展。

2.2 监测工作仍然有待提高

加强对林业病虫害的监测,赶在病虫害现象发生之前预报是目前减少林业病虫害现象的有效措施。然而事实上,各地区在林业监测技术上的资金投入力度严重不足,林业监测设备落后、技术更新慢,缺乏优越的监测环境,导致林业病虫害的预报质量差,甚至部分监测仪器只有在病虫害发生之后才能被监测出来。

2.3 防治措施单一

在防治林业病虫害的技术和手段方面,我国仍然处于劣势地位。我国林业发展地区多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发展经费不足,难以引进或研发更加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和设备,只能依靠单纯的喷洒农药技术进行防治。农药防治不仅会对种植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还会使病虫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不佳。

3 提升林业防虫害能力的策略分析

3.1 做好林业病虫害的监测工作

病虫害具有较强的繁殖力,病虫灾害一旦在某林地爆发即会在短时间内扩散开,加上病虫害生命力顽强,难以被根除,使得加强对林业病虫害的监测成为做好防止工作的重要手段。根据我国目前各林业产地的基本情况,我国政府应该加大对各地区的资金和技术投入,更新各地的林业病虫害监测设备,积极引进先进的监测技术,增强当地的监测能力和质量,确保能够做到及时预报病虫害,及时阻止病虫害现象的发生。

3.2 因地制宜,创新林业病虫害防治手段

各地的林业病虫害状况不同,有些地区病虫害现象较为严重,有些还在可控制范围内。各地发生病虫害现象的原因也可不相同,部分地区是由于经济条件差,也有可能是由于该地环境条件适宜病虫害生长。根据各地的经济状况、林业培植管理、自然环境等的不同,对各地实行因地制宜的防治措施是提高林业防治能力的重要手段。各地应该尽可能的发展生态农业,大力保护当地的天然林。在保护天然林的前提下做好林业建设工作,时刻不放松对病虫害的警惕能够有效减少病虫害对林业的损害[5];政府通过加强资金投入或吸引外资等形式,改善林业发展地的基础设施,为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基础;增加对林业病虫害技术的技术投入,并及时推广最新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的质量。

4 结 语

当前林业防虫害措施中的不足之处有:人工林的面积未加以控制、监测工作仍然有待提高、防治措施单一。为了提升林业防虫害能力,相关人员必须要做好林业病虫害的监测工作并因地制宜,创新林业病虫害防治手段。具体措施包括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保护当地的天然林;政府加强资金投入或以吸引外资等形式,改善林业发展地的基础设施;增加对林业病虫害技术的技术投入,并及时推广最新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毛义成.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思考与探讨[J].现代园艺,2013(13):106-107.

[2] 刘品华.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初探[J].赤子(上中旬),2014(11):297.

[3] 李小会,李宣进.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思考[J].南方农业,2015(21):124-125.

第7篇:病虫害发生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落叶松;毛虫病害;产生原因;防治措施

进入到21世纪,由于林业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影响落叶松毛虫病害呈现高发和频发的趋势,落叶松毛虫成为林业主要的病虫害。林业技术人员应该对落叶松毛虫的危害与防治技术方法有清楚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做好落叶松毛虫病害防治工作。

1 落叶松毛虫病害的再认知

1.1 落叶松毛虫的生物学特征 落叶松毛虫又称西伯利亚松毛虫,在我国落叶松毛虫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等主要落叶松林区,是危害红松、樟子松和云杉等针叶型树木的主要害虫,主要危害时期是幼虫时期啃食落叶松、红松等树木的松针,影响落叶松的生长和代谢,严重则会导致落叶松林大面积死亡。

1.2 落叶松毛虫危害的症状 落叶松毛虫幼虫主要啃食落叶松松叶为生,且幼虫虫龄较长,危害时间持久,在落叶松毛虫高发年份,在落叶松林中落叶松毛虫可将落叶松针叶全部吃光,使落叶松林地在远处看似火烧般焦黄一片,有落叶松老虎的俗称,落叶松毛虫病虫害若连续多年发生,可引起整片落叶松林的大量死亡,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经济损失。

2 落叶松毛虫病害发生的原因

2.1 生物学原因导致的落叶松毛虫病虫害 首先,在人工造林的时候出现大面积纯落叶松林,这是导致落叶松毛虫高发的重要原因,在比较大的区域内落叶松毛虫有较为适宜的繁衍空间,导致落叶松毛虫泛滥成灾。其次,在大面积退耕还林的工作中,没有对林下的植被进行清理,导致松毛虫容易越冬和躲避天敌捕食,引发落叶松毛虫数量剧增。最后,人工造林和天然林生物种类稀少,食物链没有构建完整,导致落叶松毛虫的天敌数量少,给落叶松毛虫一个扩大繁殖的客观机会。

2.2 天候变化导致落叶松毛虫病害高发 近些年极端天气频发,暖冬、厄尔尼诺、拉尼娜等自然现象导致自然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特别是暖冬的出现给落叶松毛虫越冬带来的极大的便利,降水量变化导致了落叶松毛虫虫卵较高的孵化成功率,综合的因素导致落叶松毛虫大量繁殖,酿成落叶松毛虫病虫害的发生。

3 落叶松毛虫防治措施

3.1 加强营林管理防范落叶松毛虫病害的措施 首先,在总体上看,加强营林技术,特别是人工林营林管理,创造落叶松毛虫不能生活和繁衍的环境是最有效和成本最低的措施。其次,营林过程中应该推行混交林营林技术,实践证明针阔混交林对减轻松毛虫危害有明显作用。最后,加强营林后对落叶松的林间经营和管理,合理密植,加强抚育管理,保护灌木及地被物,促进林木速生、郁闭,形成不利于落叶松毛虫生存。

第8篇:病虫害发生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原因;防范方法

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病虫害对林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因此,对林业病虫害的原因与防范方法的探讨有其必要性。

一、我国林业病虫害的现状

根据相关部分的调查分析,到2011年为止,我国主要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达到800万多公顷,其中森林虫害700万公顷,病害100万公顷。主要病虫害种类有松材线虫、红脂大小蠹及松树杨树食叶害虫等。而且目前这种现象正在呈现上升趋势。因此,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林业病虫害的发生特征

1.防治难度大,呈现暴发趋势

目前,随着我国人工造林面积的不断增加,林业病虫害的面积也正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对于品种单一的纯林而言,而病虫危害更加严重,再加上,最近几年温室效应现象,冬季偏暖,又连续干旱,这样,极大的助长了害虫的生长,进而使得林业病虫害面积持续上升。另外,由于防治,监测手段的落后性,不能够及时发现病虫害,进而到达无法防治的地步。如最近几年来的天幕毛虫、松毛虫、青杨天牛、杨扇舟蛾等等,由于其顽固难治,极易暴发成灾。

2.危害加大,制约经济发展

目前,随着林业病虫害现象的日益加剧,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于以林业生产为生的农民,严重的病虫害的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加重

现阶段,我国林业病虫害的种类正在不断加大,给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在这里以一组数据进行说明:以我国某一省的病虫例,其在20世纪90年代初时,病虫害还是20多种,而目前,已经迅速地增长为50多种,其比例增加了一倍,甚至于一些病虫是过去从未发现过的,有关专家对此进行计算,病虫害的增加,使得本省的林业木材减产80多万立方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亿之多,而对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影响则无法估量。

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病虫害的发生既有自然原因,如干旱的气候、湖滨阶地的地形、丰富的食物等;也有人为因素。

1.外来物种入侵的影响

外来物种的入侵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外来入侵物种通过压制或排挤本地物种,形成单优势种群,危及本地物种的生态,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从而导致病虫害的发生。

2.人为因素

目前,随着全世界的交流的不断扩大,国内与国际的接触日益频繁,所以,对于危险性的病虫来讲,长距离的人为传播,更加加剧了病虫害的流行。最早的病虫害也是由于由国外引入林产品而发生的。另外,在国内,人为活动也使得病虫害范围迅速扩大。

3.防治方法不合理

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由于一些人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过度使用农药,不仅没有起到良好治愈效果,而且提高了病虫的抗药性,最终导致我国森林环境不断恶化。此外,防治手段无法适应病虫害防治的客观要求,一些人往往在防治时,不考虑林业特点和防治药剂的特性,所以,整个防治效果和效率极低。

防范林业病虫害的方法与措施

我国植物保护方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实践当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防治措施,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化学防治

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化学防治是防治森林病虫鼠害的最主要的一种手段,每年的农药总用量逐步上升,全球每年化学农药的用量在300万吨左右,我国林业用药在3万吨左右。化学农药的使用在当时可以暂的起到控制主要病虫害的危害,挽回一定的经济损失,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这种以有毒化合物杀灭有害生物的治疗方法一直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有害生物防治的主要策略。安全问题、生态问题、经济问题等成为当今人们思考的重点。要真正解决有害生物的危害问题,必须转变观念,以防代治。

2.生物防治

虽然使用农药,见效快,但副作用比较强,容易引起其他生物的链性反应,产生环境污染等问题。从生态学的原理来看,生物灾害还是需生物防治,利用生态平衡的原理,培育害虫的天敌。通过生态系统的自身调节功能,实现害虫的防治。生物防治技术包括所有以生物为基础的产品如释放各种害虫的天敌、招引食虫鸟、利用生物制剂(病毒、细菌、真菌、放线菌、线虫)、物理辐射不能技术、基因工程、植物动物杀虫活性物质、性外激素、抗性植物品种等。在当前这些技术在我国林业中的应还相当薄弱,特别是害虫天敌"繁与放"技术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开发。这些生物制品主要用于病虫害处于大发前期及时有效地控制其猖獗蔓延,而非用于大发生之后的救灾。这与现在所提倡的"森林保健"道理是相通的。因此,变"化防"为"生防"是适应时展的要求的。

3.采用现代科技技术,改进防治手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条件的改善,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认识到化学农药对人及自然环境的破坏性,从而引发了一场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我国已经加强林业的监督管理,如国家和政府组织一些专家进行病虫害技术的研究,这样,既可以保证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维护人畜安全。化学农药防治的历史将在环保的声浪中、在生物防治技术的崛起之后结束。

4.加强综合治理,提升防治效果

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防治方法相结合的手段,来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从而实现林业发展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此外,自然因素中也是林业病虫害考虑的一个主要因素,尤其是干旱的气候尤为重要,为此,在干旱的地区或年份,一定要做好防止病虫害发生的工作。同时,还要把植物病虫害防治最佳时间,具体要根据不同的虫害,一般情况下,最好的时间是在上午9点左右,如夜蛾类的虫害最佳防治时间在晚上7点左右。

总结:

总而言之,林业病虫害的不断加大,不仅带来了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且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要加大病虫害的防法,采用多种防治手段,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防治效率,进而促进林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延安.林业病虫害原因及防御措施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24)

第9篇:病虫害发生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 森林病虫害;概念;防治方法

森林是以乔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构成这个群落的成分除乔木、灌木外,还包括其他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居住的环境。森林并非是树木的简单集合,而是有一定结构,各成分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制约,并与外界环境发生密切联系的极其复杂的集合体。森林的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降低噪音、防风固沙、改良土壤、调节气候、减免自然灾害,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维护生态平衡;另外,森林还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林副产品。

在建国初期,国家为了改变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投入了大批的财力、物力营造了广袤的人工林。使得祖国的荒山秃岭都披上了绿装,也改善了人们居住的环境,使大部分人居住在如画环境之中。但是,在人们庆幸生存环境改善之余,大面积的人工林也为人们带来了不少的烦恼。因为人工林的特点是几千公顷甚至几万公顷都是纯林,这种单一的纯林为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极易造成森林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使得林木及林副产品减产、甚至绝收,更有甚者森林病虫害会让大片林木死亡,造成大量森林资源的浪费。因此,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越来越受到林业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1森林病虫害的概念

森林病害是指森林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其产品和繁殖材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或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影响,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和破坏,从而导致植物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产生一系列不正常的状态,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整株死亡,最终引起人类经济损失和其他损失的现象。

林木病害的类型有:一是侵染型病害。是由真菌、细菌、质原体、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藻类、线虫和螨虫等侵染的病害,此种病具有传染性。二是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不适于林木正常生长的水分、温度、光照、营养物质、空气污染等因素所引起的病害,这种病不具有传染性。三是衰退病。是指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一系列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综合作用造成林木生长势或生长潜能显着下降,最终导致林木死亡的一种病。森林病害的发生必须要有植物和引起植物发病的因素,没有这2个条件森林病害就无从发生。病害的发生可能是由一个因素或某些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直接引起病害发生的原因称病原,间接因素称诱因。病原按其性质分为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

森林虫害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自然灾害,是昆虫在繁殖生长的过程中,取食植物的营养器官或吸食植物的汁液,造成林木所生产的营养减少或者是林木的营养物质被林木害虫取食,造成林木生长不良,使得木材及林副产品的产量下降,甚至使整株林木死亡。

2防治方法

病害防治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病害防治的原则是在制定森林病害防治计划和方案时,必须考虑三方面的因素,即生物性因素、生态因素、经济因素。森林病害防治的策略:一是杜绝和铲除;二是免疫和抗病;三是保护;四是治疗。人们在对森林病害的防治过程中先后使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起初,人们为了防治森林病害普遍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刚开始使用化学药品的品种少,使用的剂量少,但取得的效果极好,森林病害发生的间隔期较长,防治的费用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森林病害对化学药剂产生了抗药性,森林病虫害发生的间隔期逐渐缩短,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剂量加大,且效果降低,即成本加大,呈逐次上涨的趋势。后来,人们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对病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即采取生物技术来实现对森林病害的防治。

20世纪70年代后期,全世界都在探索利用生物技术来防治森林病虫害的方法。通过几十年对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探索发现,化学防治具有防治效果好、收效快、使用方法简单、受季节性影响较小、适合大面积使用等优点。缺点是如果使用不当,能够引起人、畜中毒,污染环境,杀伤天敌,造成植物药害,长期使用还可使某些病虫害产生抗性等。森林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有很大的优点:不仅能直接消灭大量的害虫,而且可以改变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分,具有对人、畜、植物安全,不杀伤天敌和其他有益生物,不存在残留和污染问题,不会引起害虫的再次猖獗和产生抗性,对一些害虫具有长期控制等优点,即在林区内使用了生物制品可以在很长的时间内达到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但生物防治也有局限性,一般见效比较慢,人工繁殖技术较复杂,防治效果受使用技术和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