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课程改革目标范文

新课程改革目标精选(九篇)

新课程改革目标

第1篇:新课程改革目标范文

一、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教学严重脱节,是农村初中英语课改顺利实施的巨大障碍

按理说从小学三年级起就开设英语课,经过小学四年的英语学习,初中英语教学应该更轻松了。但是实际情况又如何呢?据了解,在小学英语被当作副科,在村小里情况就更糟糕,虽说也开设英语课,可竟然还有学校安排的任课教师自己连单词都不会读,又怎能胜任教学工作呢?小学英语考试也是流于形式,考试成绩不计分,所以考试的时候就给学生念答案或者干脆将答案写到黑板上让学生抄,这样,学生会去认真学习英语吗?学校、教师与学生没什么压力,许多人都认为反正到初中以后仍然要从头学,小学英语学得好与坏没什么关系。如此一来,就给初中英语教学增加更多的压力。

二、新教材有很多内容与农村学生生活实际脱节,操作难度大,加大了教师的教学难度与学生的学习负担

比如,谈论自己喜欢的音乐风格,农村学生对音乐方面的知识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何谈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喜好呢?再比如,谈论去某地旅游,好多农村学生根本没去过城市,更别说专程出去旅游,又怎么会谈论要到哪里去旅游的理由呢?

三、新教材的词汇量太大,不少单词拼写困难,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制约着教师的教授课程

“新目标英语”每个年级的词汇量就超过了1000个,而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校毕业时达到的水平在这里根本就无法实现,因而学生上初中后,仅仅是英语词汇量方面,就成为他们学习英语的一大障碍,使他们对英语学习抱有畏难情绪。虽说考试时要求学生写的单词只限制在黑体单词,可如果平时仅要求学生写黑体单词的话,他们在记忆白体单词时的“度”很难把握,对于我们农村的学生来说,最多有一半的学生能记住单词,面对这么枯燥无味的单词,有多少学生能发自内心地想去学习英语呢?而教师如果逼着学生强记,势必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仅有的一点兴趣,一部分同学会因此彻底放弃英语学习,甚至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前途。这无形之中给教师的教增加了新的压力,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重重困难。

四、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养成用英语思考的良好习惯

从八年级下学期开始的专题阅读教学的增加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很多学生对这样的长课文感到头疼,教师同样觉得有困难。原因在于课文中词汇量很大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好多学生都没有养成用英语思考问题的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总是要将英文译成中文,如果哪里不能译通顺,他就会觉得这篇文章没读懂,所以绝大多数教师在处理这样的课文时都采取逐句翻译的方式,认真分析讲解。一节课下来,学生的书本上、笔记本上记得满满的,教师的任务是完成了,可学习效果呢?我们总是在抱怨学生阅读能力差,可这差的根源在哪里呢?值得我们深思。

五、多数教师不能正确对待教材对写的训练和要求

第2篇:新课程改革目标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3-0079-01

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展开,对体育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保证学生在安全、和谐的环境下开展体育活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忽视了安全和健康的问题,更多地注重体育竞技能力的培养。而新课标的颁布,为体育教学提供了前瞻性的理论指导方向,体育教师必须要及时改进错误思想,做好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

一、明白体育教学的目标

体育教学主要是由体育理论与课外体育活动组成的,体育教学的目标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课外的体育活动目标则是实践好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因此,体育教学必须要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并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能,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得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意志力,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社会情感,从而使学生具备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较强的社会适应力。对任何学生而言,必须要通过体育达到以下几个目标:一是身心的健康发展,二是具备一定的运动技能,三是具有扎实的养生知识,四是形成良好的社会情感。学生只有加强自身体质的培养,掌握基本的体育卫生知识,才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师生互动教学成效

在过去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一些体育教师过于注重理念讲解与技能示范,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老套的教学评价也极大地限制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发挥。

1. 强化探究指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强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掘学生的体育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对体育训练课程进行观摩,然后通过小组自主训练、对比、纠正等方法进行课外训练,让学生在课外训练过程中进行对比、研究,加强对体育技能的领悟。

2. 开展分层教学,兼顾学生发展差异

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尽相同,他们对运动技能的领悟能力也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使各层次学生都在各自的发展空间内得到有效提升。分层教学方法表现为教学对象的差异性,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把学生划分开来,从而制定出不同的体育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经过一定努力后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在分层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不仅要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而且还要制定不同的教学进度。

3. 注重集体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体育教学可以让学生发挥出自身的体育潜能并形成集体感染力与凝聚力。因此,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发展学生自身技能结合起来,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团队荣誉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班级中存在身体缺陷的学生,如身体肥胖、胆小,或对体育缺乏兴趣而导致体育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帮助他们设定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进程,提高这些学生的体育成绩。努力不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要持之以恒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团队意识与集体荣誉感。

三、拓展体育教学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不仅要做好体育课堂理论教学,还要做好课外体育技能的提升。教师要注重对优秀学生的选拔,把具有一定基础的体育特长生进行单独训练,给他们制订专门的训练计划,让学生通过强化性的练习,可以有效地促进自身的发展。此外,教师要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与健全的人格。体育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吃苦耐劳的品质,团体合作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互助意识。教师通过对学生适时进行心理引导,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为学生健康成长打下较好的基础。

四、提升教师素质和综合能力

体育教学能够使教师与学生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不管是进行体育教学的改革,还是进行强化体育技能的训练,都需要教师进行组织与安排实施。体育教师必须要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学生。体育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己的才艺展示来吸引更多的学生,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继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五、结束语

总之,体育教师要寓教于乐,营造轻松互动的体育教学氛围,使学生在体育实践活动中认识到自己优势与不足,充分发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世宏.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面临的问题与实施策略[J].体育学刊,2015(12).

第3篇:新课程改革目标范文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 英语教学 课程体系 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110-01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代表着学科的发展水平,不但代表一个国家科研创新的方向和科技水平发展的高度,也体现了一个高校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随着科研、学术国际化交流的不断增多,对于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英语不仅作为一门必修课程生硬的进行教学,而是作为一种学术交流的语言载体,承担着医学博士研究生对外学术能力培养的基础。2014年,《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更好的发挥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全面提升学术创新能力和科学发展能力。在此契机下,我校结合地方医学院校研究生发展特点和对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适时对博士研究生英语课进行课程体系创新改革。现将我校博士英语课程体系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医学博士研究生英语课程学习中产生的问题

1.博士生主动学习能力不强,学习动机不单纯。医学学制本身较其他学科长,由于受到就业形势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医学生普遍存在先就业后深造的情况,在博士培养阶段,绝大部分博士生已参加工作。这部分同学由于临床工作忙碌,并未做到真正的脱产,在集中半年的基础授课时间,不能完全参与正常的学习,且由于博士年龄层次分布较大。在这样的学习动机下,英语教学本身存在工作障碍,同时也不是培养博士英语学习能力的初衷。

2.高校英语教学资源有限,课程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非英语专业高校中,英语专业教学师资紧缺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我校亦是如此。在对博士生授学位需发表SCI文章的刚性条件的制约下,这种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都逐渐成为博士生课程对其学习能力培养的桎梏。

二、医学博士研究生英语课程建设改革情况

医学博士有其独特的培养特点和培养目标,在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发展下,培养越来越注重的是能力培养,特别是学术能力的培养,在配合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的基础上,将博士课程进行精准改革建设,将英语课程教学成为培养博士学术能力的语言载体和培养基础。

1.因材施教,优化教学方案。我校自2012年起,对博士申请学位发表文章的要求进行进一步改革,近几年更是加强出口建设,“紧进紧处”,对发表文章的级别和影响因子进一步提高。博士入学后,最关心的是申请学位时发表的文章,处理绝大部分取决于博士的科研实验外,英语写作能力也是易于被杂志接收的一个重要原因。基于政策的变化,英语教学及时更换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方法等。在原来小班授课的理念基础上,根据博士学科专业及人数构建小班分班结构,分为外科学、内科学并妇产科学、其他临床学科和基础学科四类小班,内容上除以前开设的五类内容外,结合博士需大量阅读外文文献和书写英文科技论文的要求,增加了科技论文书写技巧及内容构架解析的教学内容。

在教材部分,不在拘泥于某一种或一类的教材,而是根据不同小班的构成,精选医学相关领域的学术报道、研究进展、实验设计等,使得博士生接触到的英语教学都是与自身研究领域密不可分的前沿内容,不但增加了博士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强化了英语阅读、分析、翻译和书写的综合能力。另外,我校外语部特别建立研究生教研室,有教研室教师专门负责所带小班博士的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指导,这也将大大提高博士学术成果汇报能力及的数量,同时也对博士生今后在英语写作上有极大的启发和帮助。

2.按需学习,灵活掌握教学方法。博士生的英语基础水平相对较好,特别是有些学生已经在硕士或之前的学历阶段,通过了全国CET6级、GRE或托福考试,这部分同学在全国统一的博士英语考试中脱颖而出。对于这部分英语实践能力较强的同学,我校拟试行研究生免修政策,在博士入学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中,如这部分学生可提供相应资格英语考试成绩证明,并取得外语部研究生教研室的认可,可申请英语课程的免修。另一方面,改进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将传统的老师灌输性讲课方式逐渐淘汰,转而改为师生互动思辨型,小组讨论交流型和团体模拟国际会议型授课方式和灵活开放的考核方式。在促进博士团体合作完成工作的基础上,激发博士主动学习的兴趣,增强博士使用婴儿口语交流和发言的自信心,进而培养其敢于想、敢于说、敢于讲的应用能力。

3.开发资源,增加教师知识储备。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扩大教师资源,引进更高层次英语教学人才,增加授课教师知识更新的储备量,针对博士生特点,充分了解博士生的心理、学习和培养不同层面的需求,做好授课准备,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同时,培养任课教师的思辨能力,能够及时对博士生的教学工作作出日常的反思和总结,并积极及时的作出教学调整,有策略的对不同类型和学科专业需求的博士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变换。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态度也直接影响学生对上课的兴趣。在对教师教学培训的过程中,加强教师养成客观、严谨、系统、认真、耐心的教学态度,主动增加对每个博士学习需求和生活工作的了解,和博士进行畅快的沟通交流,不但是提高教师授课效果的巨大助力,也让博士生愿意主动与教师交流学习困难,增加博士生主动学习兴趣的绝佳途径[1]。

4.改革观念,发挥导师主导地位。研究生入学后,会集中进行为期半年的面授基础课学习,为后面进入科室进行实验研究做基础。研究生进入科室后实行导师负责制,科研学习和生活道德等事宜均由导师负责。然而对于医学博士,外语学习是个贯穿始终的事情。对于博士生导师,由于科研事务和日常管理事务繁忙,对于博士的指导仅限于科研等方面,英语学习和指导相对较弱,有些导师甚至并不关注这方面,导致科研实验做完后,在最后的学位论文书写和英文的学术论文书写时,学生会出现各种英文论文书写问题。针对此种情况,我校在每年的导师培训中增加此项内容的培训宣讲,将传统的导师只进行科学实验相关指导的观念进行逐步改进,让导师慢慢理解对博士生科研期间进行英语指导的重要性,接受和改变固有的观念,积极发挥出导师对博士生英语阅读、交流和书写指导的主导作用。近几年,我校博士生发表SCI收录的期刊论文数量和质量越发的高,这固然与整个教学过程中外语教师点对点辅导英文文章书写有一定关系,但是与导师在整个科研进展过程中的指导更是密不可分。

目前,我校博士生英语教学还在不断改进和变化中,在以培养博士研究生学术能力的目标下,坚持人性化和个性化定制教学方案的教学原则,发展灵活性、开放性和多样性的教学和考核方式。不定期对在校博士生做师生访谈和调研问卷反馈,积极发挥研究生学院与外语教研室联合教学工作优势,将外语教学做为培养博士生学术能力的辅助学术研究,集中对涉及到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的建设问题做出相应对策,既是我们不断进展的工作重点,也是我们要不断探索改进的目标重点。

参考文献:

[1]闫伟静,韩喜华.研究生医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教师因素[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3):74-75.

第4篇:新课程改革目标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高中数学是一门理性思维较强的学科,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的理性思维的发展,禁锢了对学生发散性和探究性思维的塑造,不仅无法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甚至会影响高中学生的进一步发展.高中数学的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但与国家大力提倡的政策氛围相比,新课程改革在实施环节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表现为宏观方面,也有微观层面的因素.为综合性地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努力优化高中数学的改革目标,必须注重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强化对新课改的思考与反思.

一、对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动因认知不清

在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中,诸多动因决定了必须加强新课程的改革,必须充分认知到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但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不少数学教师对新课改的方向及动因常认知不足,这其中包括很多优秀的示范教师.在这些教师看来,现行的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优化学生扎实的数学知识,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竞争力.同时,他们身上的诸多荣誉等,也证实了这种教学方法的效果与质量,无须为了迎合潮流而进行盲目的新课程改革.同时,在前很多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因教师对新课改的动因认知不足,使得他们在评价与考核学生的过程中,仍以传统的高考标准和成绩来衡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容易造成评价方式的偏颇.高中数学新课改的主因在于促进我国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养.但由于高中数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动因及目的认知存在偏差,使得他们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对新课程改革的践行大打折扣,难以真正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引导者和推动者,必须充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必须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动因,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深入而全面地贯彻新课程改革的要义,全面科学地提升高中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教师还应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结合自身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这种调整和改革可以是微调,也可以是推倒重建,但无论如何都应该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积极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全面提升和促进学生实践探究能力及综合能力为目的.

二、高中数学新课改的目标落实不到位

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必须始终明确教学目标,必须始终围绕教学目标,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来开展更加有针对性的、更富层次性的教学改革,以此来综合性地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但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仍有一大部分教师并没有深化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效性,同时也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教学方向性问题.这些教师没有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并且缺乏对新课程目标的整体认知,这就使得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禁锢,仍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为主要的标准,这就容易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数学思维和整体认知.虽然部分教师在新课改目标的指引下做了诸多的教学探索,但总的来看,他们在教学实践环节中,仍难以摆脱成绩为第一位要素的影响.这些教师在教学课程目标的设计过程中,辅之以很多新课改的目标建构,但核心目标仍是帮助学生获得较高的高考分数,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课改目标的实现,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容易出现教学目标的混乱等问题.

可见,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必须努力提升高中数学的整体教学质量,不断完善和理清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在这一教学目标的统领下,努力优化教学目标的设计,努力营造健全的教学目标体系,以教学目标为基础,开展更加有针对性、更富层次性的数学教学工作.此外,还应该在教学目标的统领下,完善评价机制,落实多元化的评价机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缺乏对多元化学习方式的精准把握能力

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改革的重点之一在于培养和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可以掌握全面的、丰富的学习方式,更好地应对高中数学的学习.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传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数学理论、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公式等知识的单纯化记忆能力.学生在死记硬背的基础上,通过题海战术,达到对公式、法则等的运用.但在新课改下,学生在学习公式、法则的过程中,不再仅仅是通过单纯性的记忆来进行,而是更多的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通过“问题导向”的学习方法,通过自主化探究和理解性运用等来深化对这些基础知识的合理运用.这是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但在教学实践中,仍有很多教师并不注重对学生这些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仍然通过死记硬背或者大搞题海战术来培养学生的惯性思维.可见,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思维,全面理清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构能力.

四、总结

高中数学新课改是高中数学的发展方向,尽管新课改不是一个全新的理念,但仍有大部分教师缺乏对新课程改革的重视和认识,缺乏对新课程改革的精准把握,因此为努力提升高中学生的数学能力,必须重视和提升高中数学教师的新课程改革理念.

【参考文献】

第5篇:新课程改革目标范文

关键词:泰勒原理;改革;高中数学课程

新课程改革经历了十年的风风雨雨,经历了学术界的争鸣,遭遇了各方的博弈。本文试图转换视角,在泰勒原理视角下再次审视新课程该改革。然而,数学课程的改革更是翻天覆地,笔者以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为例,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泰勒原理简介

在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指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1]:

第一,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What educational purposes should the school seek to attain)?

第二,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What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can be provided that are likely to attain these purposes)?

第三,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How can these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be effectively organized)?

第四,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How can we determine whether these purposes are being attained)?

这四个基本问题——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经验——构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

二、泰勒原理视角下的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是什么、改什么、怎么改”一直是新课改的焦点问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曾有学者说“课程改革是桥梁”。这座桥梁使得应试教育通向素质教育。但在我国的教育现状里有一条是至关重要的,基础教育始终被高考牵引着。课改十年,让我们再回首,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课改走过的路。

(一)新课改的教育目标

泰勒原理讲述的教育目标来源有:对学习者的研究、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简言之就是对社会的研究)、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也就是对知识的研究)[1],对这些研究所获得的教育目标,还应该有一定的筛选和综合。泰勒指出应该利用哲学选择目标、利用学习心理学选择目标。经过筛选以后的目标,再综合形成陈述目标,方可确定为真正意义上可操作的教育目标。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主旨是使每一个学生健全成长。对于新课改的教育目标确定,当然也符合泰勒原理的基本要求,但是在对学生的研究方面略显不足。因为课程改革的总体掌控是自上而下的。总体而言课改的教育目标宏观上适合我国的国情,适合我国的发展需求。

(二)新课改的教育内容制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提出了新课改对教育内容的宏观要求,改变课程内容的“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2]在泰勒原理中将教育内容定义为学习经验,教育的关键手段是其提供的经验,而不是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东西。通过纲要提出的宏观要求可发现新课改在制定教育内容时,遵循了这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量力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整体性原则。这些恰好涵盖了泰勒原理指出的选择学习经验的一般原则,这样的耦合表明新课改在教育内容制定时与泰勒原理的要求是相一致的。

(三)新课改的教育实施

泰勒原理中有效组织的标准是: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特别强调这三个标准是制定一套组织学习经验的有效方案的基本指导标准。[1]用泰勒原理对照新课程改革就意味着教育的实施应该满足这三个基本标准。看看我们的新课改是怎么做的。我国的这次新课改大体分为三个阶段:酝酿阶段、试点阶段、全面推广阶段。并且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有序的进行。在具体推广过程中也是有部分地区先推进,在慢慢遍及全国各地。还特别推出了整合性的科目,例如科学、历史与社会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泰勒原理的一些基本标准和要求。再次应证新课改理念与泰勒原理的一致性。

(四)新课改的教育评价

纲要还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泰勒提出评估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判断课程和教学计划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育目标的过程。由此教育的评价重点。应该是检测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而不要把教育评价作为过滤器,选拔能够继续深造的学生的一种工具。这样的教育评价是不够健全的,新课改就是本着这样的理念改革教育评价,实施教育评价。

综上,新课改的理念和泰勒原理基本上是一致的,并且在某些方面还超越了泰勒原理,结合我国的国情有自己独特的设置。这值得肯定,但还是有些方面不够明确。对于学生的需求还需要大量的调研,以期达到更完美的效果。宏观层面上的理论完善不能完全代表课改的成就。还需要结合具体的学科改革现状做进一步的了解。下面具体展示高中数学课改改革的实效性成果。

三、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现状

数学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发展和完善人的教育活动中、在形成人们认识世界的态度和思想方法方面、在推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数学教育始终是课改的焦点,每次课改数学课程都会被推到课改浪潮的风头浪尖。尤其这次的课改数学课程更是翻天覆地,无论知识的编排还是课程的实施都有了巨大的变化,由此引发的争议颇多。改革已经经历了十年风雨,再回首用新的视野去审视,去感受经受十年洗礼后的数学课程。

(一)高中数学新课程的目标

高中数学课程目标以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为主要依据,结合高中数学知识的特点还设计了一些具体的目标,这在课标中都有表述,论文不在赘述。就目前教育研究者反映的高中数学新课改实施的现状而言,在课程目标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抱怨无法有效把握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空洞等等。当然,不能仅凭这些现象的存在而去批判新课改,只能说明对于课程目标的表述、制定有待进一步提高。打好课程目标的基础才能确保课改的顺利实施。泰勒原理中指出了三种关于教育目标的陈述方式,并逐一说明了各种陈述方式的利弊,那么由此要有所启发。制定教育目标、陈述教育目标要尽可能地具体、可行。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在具体授课过程中要灵活变通使宏观的教育目标渗透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制定自己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

(二)高中数学新课程内容编排

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可谓是天翻地覆,课程内容的编排打破了传统的编排方式,采用模块化的编排方式。整个高中数学课程包括两个系列:必修系列和选修系列,必修课程包括了五个模块,覆盖了高中阶段传统数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从课程内容的整体看高中数学新课改内容编排更加健全、完善、灵活。

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内容其实也表现出了以下的变化:第一,高中数学增加了选择性。第二,高中生学新课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人本化的思想。第三,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第四,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五,极力发挥数学文化的作用。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组织总体上体现了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这些特性完整体现了泰勒原理的基本要求。

(三)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现状

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在不同的地区实施的程度不同,反映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作为课程改革没有问题是不可能的,再回首我们只能去重新审视这些问题将如何改进。

高中数学新课程具体的课堂教学采用的新方法就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每节课的课程目标也是从基本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制定的。在一些调研中流露出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触,许多一线教师表示,新课程的内容繁杂,教学过程感觉压力大,课时不够用等等,一些实际的问题。[4]课改的理念很受欢迎,但是要真正实施困难重重。所以教师依然采用老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方式太过华丽,只是偶尔作为一种点缀,应用到课堂中。对于这些新的方式,一线教师望尘莫及。所以也就有了,关于新课改就是穿新鞋走老路的争鸣。[5]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源还是对于新课程的理解有异化,由此可见数学新课程的推进还是阻力重重。泰勒关于课程组织也提出了一些理论,所以在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更仔细的去研究这些理论基础,为教学的实施提供启发与帮助。有一点也是值得深思的,关于课程评价也会影响整个课程的发展走向。

(四)高中数学新课程的评价改革

课程评价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采用多元化的方法,接纳发展性和多样性。[6]认同差异、推崇个性化。在评价功能上,中学数学课程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在评价方式、方法上,基于后现代课程观,中学数学课程评价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体现数学课程评价的多样性,真正与后现代课程内容的丰富性相呼应。结合高中数学课程的特点,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方法,促进教学及时的调整和改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是我国高中数学课程评价改革的一些成果,但是这些理论还很薄弱,还没有健全的评价机制对数学课程进行去方位的评价。这还值得研究者深入研究,关于课程评价的总体水平还不高,结合泰勒原理的启示更应该对数学课程评价做专项的研究,不要让高考牵制着整个数学课程的发展,倘若一直持续这样的现状,数学课程就只能是高考的奴隶,只能为高考服务,不可能完全落实新课改的理念。

[参考文献]

[1][美]Ralph W.Tyler.罗康,张阅.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钟启泉主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5,77——7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 [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1——12.

[4]王尚志.普通高中数学课程分析与实施策略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3——48.

[5]纪德奎.新课改十年争鸣与反思 [J]. 课程·教材·教法,2011,31(3).

第6篇:新课程改革目标范文

自从有了学校教育,就有了地理课程。数百年来,地理课程改革一直没有停止过。近代学校教育的创始人,以及现代学校教育改革大师,都关心地理课程的设置和改革。因为,地理课程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对社会的变革与发展非常敏感,古今中外社会对学校地理的期望大、诉求多,而且地理课程还是学校课程体系中唯一跨文、理两大学科领域的课程。所以,地理课程的改革吸引着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注意,地理课程改革的重心则是我国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之一。

确有不少人认为,地理课程改革的重心是地理课程目标的变革,从“以地理知识为本”转向“以能力为本”,于是“满堂灌”变“满堂练”、“满堂问”、“满堂做”。令人担心的是,既然认为能力目标比知识目标高、情商层次比智商层次高,今后地理课程改革的重心是否还要从“以能力为本”转向“以情感为本”呢?

地理课程教学目标是一个整体,地理知识与能力、情感是不可分割的。地理课程不应当停留在知识或能力等某一个层面上,但提升地理课程目标并不意味着不要基层目标,地理知识基础不牢固,则能力与情感目标就成了空中楼阁。与其他学科课程不同的是,地理课程的具象性更强,有不少具体的地理知识也都是有价值的,该理解的要理解,该记忆的要记忆,该积累的要积累。

也有不少人认为,地理课程改革的重心是地理课程实现形式的变革,凡课堂讲授都是“传统的、落后的”,凡研究性学习、合作式学习、实践实验都是“现代的、先进的”。发达国家的学校地理教材记载,当父兄用树枝在地上为子弟画出觅食示意图时,史前的地理教育就开始了。前学校、前班级授课制的地理教育早就采用事事躬亲的研究性学习了。前人积累的、书本上的、课堂上的地理教学内容真的是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革命对象么?

地理课程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是表与里的关系,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形式的变革也会促成内容的更新。从根本上说,社会对地理课程改革的要求重在地理课程内容的更新。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地理课程内容更新幅度很大,更新的方向合乎时代要求,已为各方面所公认。广大地理教师应当深入研究地理课程内容的更新,据此创新地理教学形式,而不是盲目改变教学形式,走进形式主义的误区。

第7篇:新课程改革目标范文

关键词:幼儿教育课程模式改革

一、引言

幼儿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个较为重要的方面,其改革的进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将会受到各方面影响的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是我国教育工作者的理念以及方法应用问题。在全民倡导创新的背景下,教育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课程模式的改革。幼儿教育课程模式的改革一方面将大大提升幼儿对于课程的兴趣、促进学习效果的改善;另一方面也将优化幼儿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教育的整体性发展。因此,幼儿教育课程模式的变革对于幼儿教育的发展以及我国国民素养的提升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教育工作者以及政府部门要加强对于幼儿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重视力度并采取有关措施加以支持。

二、幼儿教育课程改革模式

1.了解课程要素,分析课程构成

对于幼儿教育课程体系而言,课程的框架以及结构是组成幼儿教育课程的基本部分。因此,要想对幼儿教育课程模式进行变革,首先要从了解课程组成部分以及熟悉课程要素等方面出发。幼儿课程模式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幼儿在该课程中是如何进行学习和发展的;第二,如何优化该课程的组成以此为幼儿提供更加全面、更加贴切的课程教学活动;第三,在该课程教学中,幼儿的价值观念以及思想认识是如何养成的以及如何变化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对幼儿教育课程模式进行变革之前,首先要对以上三点获得清晰、准确的理解。其次,教育工作者要进行课程结构的变革以及创新。首先,幼儿教育课程并不是单一的结构,而是多个课程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体系。各个课程所具有的特点以及教学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应该认真分析幼儿教育课程结构,从优化教学内容涉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加强课程教学后期反馈等方面对每个课程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结构进行改革,以此提升教学的效力。同时,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分析该课程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解决。例如幼儿教育中美术课程与语文课程的教学要求以及课程结构是不同的,在进行改革过程中,不能一概而论,而要实际分析课程特点。

2.明确课程价值,优化课程价值取向

课程价值的明确以及课程价值取向的优化对于改革幼儿教育课程模式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幼儿教育课程价值的明确以及优化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另一方面,幼儿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优化有利于教育工作者端正教学态度、认真履行教学义务。传统幼儿教学课程教学中,对于课程的价值观念一直以来都不是十分明确的,每个课程都具有各自不同的教学特点,而每个课程也又衍生出一系列的课程模式。因此,我们应该在众多的课程模式中端正价值取向[1]。首先,在课程观念方面,我们应该明确幼儿教育课程设立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增强幼儿素养而服务的。教师对于幼儿教育课程内容的优化不仅仅在于提供更加专业的教学知识,而在于充分尊重幼儿成长发展特点、满足幼儿发展需求,为幼儿的学习以及成长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因此,在课程价值取向上,教师应该秉承全面发展以及全面提升的价值观念。其次,教师要学会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程教学活动,体现幼儿教育课程价值取向。

3.更新教育观念,创新课程模式

更新教育观念,创新课程模式是教育不断发展的动力,作为幼儿教育的主力军,教师更加应该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教育观念,创新课程模式。21世纪的教育是变革的教育,同时也是创新的教育。而对于幼儿教育而言,课程模式的变革以及创新是建立在全面分析幼儿教育需求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将学生看作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改变教师主导者的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创造性。同时,教师要学会利用儿童的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课程模式的创新也是十分必要的。在幼儿1教育课程发展体系中,学生的发展是处在首要位置的。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变革教学理念、突破传统教学禁锢,以此激发新课程模式的活力。

4.强化目标意识,确定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意识的强化以及课程目标的确立对于幼儿教育课程模式改革具有导向性的作用。因此,在新形势要求下,幼儿教育课程模式的变革首先要确立改革目标,以此提升课程模式实施的效果[2]。一方面,幼儿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要根据本国国情以及发展特点来制定和确立。另一方面,幼儿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也要与幼儿自身成长以及发展状况相适应。因此,国家以及学校要确立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增强课程模式改革的针对性。同时,在课程目标确立之后,教师以及学校要不断对目标进行调整,以此适应学生成长发展的变化,增强教育目标的同步性以及时代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展的背景下,课程模式的变革对于促进幼儿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应该从了解课程要素,分析课程构成、明确课程价值,优化课程价值取向、更新教育观念,创新课程模式、强化目标意识,确定课程目标等方面优化课程体系、更新课程教学理念,以此促进课程模式的创新发展,增强幼儿教育课程教学的活力以及创新精神,进而促进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以及我国幼儿素养的提升。

作者:吕园园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幼儿园

参考文献:

第8篇:新课程改革目标范文

关键词:课程改革 整体联动 典型引路 教学模式

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历史征程,它所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明确了方向。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旨,以课程改革为主要载体,牵动教育理念、运行机制、培养模式等全方位变革,极大地促进了以学生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和积极实践,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展望未来,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为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课程改革必须向纵深推进。基于此,笔者作了一些思考,以求进一步明晰未来深化课程改革之方向。

一、深化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全社会整体联动

近1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往的经验表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等整体联动才能有效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无论是宏观政策的制定,还是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都是在运行进程中随着矛盾的运演而日渐清晰和完善的。因此,深化课程改革不只是对学校层面广大校长、教师的新课程执行能力的严峻挑战,也是对政府、家长及整个社会的一次考验。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到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突破难点、深入推进的新阶段Ⅲ,政府、学校、家长等只有联合起来形成合力,才能将课程改革推向深入。

首先,就政府层面来说,我国的课程改革是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系统改革,政府在这场改革中始终担当着主体角色。从这个角度讲,课程改革的推动和进一步深化取决于各级政府的课程领导力。代表国家意志的宏观政策,其作为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欲转化为积极的教育实践,必须通过省、地、县各级政府对课程改革政策的深刻领会和科学解构,并根据区域实际情况科学设定区域改革目标及其行动线路,通过资源配置、制度保障、检查督导、专业引领等有效的行政举措,为课程改革创设条件与环境,形成推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这其中,区域课程改革目标的制定是否科学合理?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改革目标的调整和完善是否到位?相关政策、举措的出台是否适合、有效?检查督导、专业引领是否得力?这些问题无疑对各级政府课程改革领导力的专业化水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目前,各地课程改革的推进还很不平衡,这与所在地区的经济条件、教育基础、文化传统等不无关系,但其与当地政府对课程改革领导的执政能力也高度相关。一些率先进行课程改革并成效显著的地区的经验表明,在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当地政府的科学决策和有力的专业指导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就学校层面而言,课程改革的终端结果必定要通过学校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方能实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校长与教师队伍实施新课程的态度、状态、素质、能力至关重要。“多年的改革实践表明,学校办学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基层孕育着巨大的教育改革力,关键是如何使它焕发出来。课改总的改革方案不可能具体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具体的实施模式及经验必须在学校里创造,学校的价值就在这里,学校的作用也在这里。”其中,校长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动者、组织者、指挥者,是保证学校这一组织机体得以良性发展的大脑和中枢。校长对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是否认同,校长能否将课程的宏大目标及相关政策转化为广泛认同的学校愿景,校长能否通过思想发动、制度安排等举措有效动员人、财、物等资源形成促动课改的整体合力,校长能否对课程改革进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提供专业支持、咨询与帮助,等等,决定着一所学校课程改革的进程和实施水平。就目前现状而言,校长队伍的素质还远不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难以担负课程改革的重任。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无疑是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校长专业发展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最后,对于广大教师而言,新课程较原有课程体系在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能力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在教育角色上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要求教师具备课程开发能力,并不断提高对课程的整合能力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策略上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教育结果向重教育过程转变、由重统一规格教育向重差异性教育转变。目前,新课程的逐步推进正驱动教师的职业状态及生存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依赖于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高度认同,依赖于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课改实践,并能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勇于挑战自我,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重塑教育教学行为,全面提高自己对新课程的适应性和创造力,以全新的职业状态为课程改革的新探索、新进展提供重要支撑。

将新课程由政策理念转化为积极的教育实践,由宏大的政策主旨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有力度的专业支持。在既没有成功的案例及经验参照,又缺乏专家有效指导的情况下,寄希望于一线校长、教师独自完成这种转化是不现实的。一线校长、教师大都没有丰厚的教育教学理论积淀,而日常又被绑定于应试教育模式下繁重的教学任务中,没有能力也无更多的精力来开展系统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这就需要理论工作者与一线校长、教师形成紧密的对话机制,实现实质性的连接与互动,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帮助教师理解、体会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共同探索、创生新课程的实施模式。一线校长、教师也只有经过课改实践及与之相伴的不断深入、层层递进的系统化专业引领,才能正确把握新课程要领,将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不断付诸教学实践。

当然,教育是一个庞杂的社会子系统,文化传统、社会评价导向、家长价值取向等无不影响着教育的实际走向和实践形态。因此,课程改革不单是教育系统自身就能包揽完成的,还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及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需要政府、社会、家长共同来深刻反思传统的功利主义教育观

念的弊端,广泛认同新课程的理念,共同构建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营造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舆论环境,共同促动课程改革实现新的跨越。

二、“典型引路”是目前深化课程改革实践的迫切诉求,要切实以此为抓手将课改引向深入

在我国基础教育的深刻变革中,涌现出一批改革的急先锋,特别是广为人知的江苏省洋思中学所进行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改实验、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所进行的“自主学习”教改实验。他们勇作改革的弄潮儿,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创新,使新课程实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同和追崇,为我国新课程的整体推进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洋思现象”“杜郎口现象”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即一线校长、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予以广泛认同,并表现出空前的参与积极性。但这也表明我国广大一线校长、教师的素质能力存在局限性,在驾驭新课程的过程中无论是管理层面还是教学一线都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难以独自完成有效实施新课程的任务。同时也表明,受制于教研机制和教研力量的制约,目前教研员对中小学的专业指导根本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难以为一线校长、教师提供及时、有力的专业支持。寻找可参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课改榜样、摹本成为广大一线校长、教师迫切的实践诉求。他们希望找到实施新课程的有形载体,找到具体可行的实施模式,找到在具体实施中应当注意解决和规避的问题,找到可用来借鉴的具体经验。这是因为,只有在与具体经验的对照中,他们才能更好地领会新课程的政策与理念,悟出新课程由理念向实践转化的具体通道,找到实施新课程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从而有效步入个性化的新课程探索实践。

因此,相关教育部门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新课改中先进的典型和成功的榜样,积极帮助和扶持这些学校进行个性化的实践探索,帮助它们解决课改中的实际问题,给予它们办学条件、专业指导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协助它们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逐步由局部到整体走向模式化建构。同时,政府应当充分发挥舆论导向、行政导向的作用,推出一批诸如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这样的全国性、区域性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它们实施课改的创新精神和宝贵经验,充分发挥成功榜样的示范作用。这无疑将对课程改革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高等院校、相关教科研机构要增强课程改革的急迫感、使命感,大力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完善教研工作机制,创新教研形式,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与一线校长、教师一起开展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形成务实、高效、直接对话的教研共同体。高校或教科研机构可以重点扶持一批学校、教师率先进行创新尝试,由局部突破到整体建构,摸索改革路子,积累成功经验,不断加以理论总结和提升,形成对课程改革推进路径的普遍性规律的认识,并通过鲜活的成功个案、不断深化的理论认识来引导和推动更多的学校与教师步入课程改革的快车道,推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

各地、各学校都应深刻认识到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对于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要从各地、各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大力帮助、扶持、培植所在地区的学校典型、学科典型。各个学校也应树立起自己的学科典型、教师典型,大胆地走“典型引路”的课改之路。一批批典型将以它们成功的鲜活经验演绎出有形的课改实践图景,以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范例、教育信息化手段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的成功做法、有效改进评价体系的具体措施、学生学习方式与学习状态所产生的积极变化、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等具体、有形的“现身说法”,对广大一线校长、教师就新课程理念进行生动的解读,以实践经验所具有的现场感强、启发性强、操作性强、贴近实际、易于借鉴效仿等不可替代的示范效应,来引领和带动一个个区域、一批批学校、一支支队伍更加深刻地领悟新课程、适应新课程,更加广泛、深入地推进新课程。

三、深化课程改革必须以创新教学模式为主要载体,努力推动新课程运行的常态化

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需要以适合的载体为支撑。近年来,许多地区和学校通过组织学习观摩典型经验、听取专家报告、实施校本研修等方式,积极为课程改革创造条件,努力探索新课程由理念向实践转换的通道,即从多种维度来寻求有利于新课程有效实施的适合的载体。但是,目前一些地方和学校的做法和尝试还显得凌乱无序,要么应景性地组织教师听几场专家报告,要么抓一阵子教师集体备课,要么组织几次教师公开课,要么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几所学校,等等。这些做法停留于被动应付,走过场的成分多些,使课程改革成了注重外在形式的跟风应景之作;或是受制于能力不足,只是在局部细节上小打小闹,而整体性、系统性、实质性内涵建设则远远不够。我国课程改革走到今天,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实质性建构已势在必行,而选择适合的载体则尤为关键。

就学校层面而言,实现新课程实施的常态化,必须以创新教学模式为依托。教学模式是任何学校等教育组织都必须依托的组织、计划和调控教学活动的方法论体系。一般意义而言,教学模式以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或理论基础,提出具有特定功能的教学目标,设定较稳定的结构和方式来调配和整合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教师、学生、内容、方法与管理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活动程序和操作要领,以保证教学活动按规定方式展开和功能目标的如期实现。因此,教学模式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和中介性。它上秉抽象理论,下承具体实践,既可将教学理论范型化,又可将具体经验概括化,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纽带和桥梁。正是适合的教学模式的建构,才使得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成为可能,使新的理念转变成人们易于接受和掌握的方式,实现了教育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具体指导;同时又使人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个别化的具体经验得以理论凝练和提升,使之系统化、概括化并具有了普遍性与推广性。基于教学模式所具有的属性与功能,学校要担当起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历史使命,实现新课程由理念向实践的转换,必须以教学模式为载体。

第9篇:新课程改革目标范文

【关键词】工学结合 语文 课程改革

1 高职语文学科课程改革问题的提出

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向纵深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必然要把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放在重中之重的突出地位,这是不容置疑的。语文在为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但是,当前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语文的教学课时被大量削减,有些工科专业甚至取消了语文课。这是大多数高职院校语文课所面临的共同境遇。究其原因,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学校不重视,削减课时,甚至视之为可有可无的课程并加以取缔。二是,学生不重视,从小学一直学到大学,对语文学习无新鲜感而产生厌倦情绪。三是,教学内容停留在以字、词、句、章为主的中学教学阶段,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四是,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最根本的原因是,目前高职院校大都采用的是2+1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在校外实习或顶岗实习一年。为了保证专业课的学习,专业课教学必然前移。因此,也只有从基础课开刀,尤其是语文课首当其冲,教学课时被大量削减,甚至被取缔,这也就不难理解了。作为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在这场大改革中是不是只能面临着被改掉的厄运?如果高职院校语文课还有存在的必要,那么,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应该进行怎样的改革才能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这是我们每一个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应当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高职语文是不是应该从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出局?我们认为高职语文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从高职学生目前的语文基础和语文能力看,语文学习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有相当数量的高职生对语文这门工具没有很好地掌握,许多学生连申请书、求职信这类常用的应用文都不会写,要么是格式不当,要么是错别字连篇。说起话来要么是词不达意,要么是胆怯害羞不敢表达。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看,语文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看,语文教学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任务。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同时,还要求学生全面素质得以提升。因为我们培养的对象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是制造机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在高职人才培养中是十分重要的。但是,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也确实不是令人满意的。教材缺乏高职的针对性,课堂缺乏“生气”和“活力”。从严格意义上进,目前的高职语文教学没有很好地实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因此,高职语文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要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统一起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应当是高职院校所有课程为之努力并实现的目标,高职语文也不例外。因此,高职语文教学改革要围绕这一目标展开。通过高职语文的教学改革,要达到贴近学生,学而能用的效果,要达到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质的良好效果。

高职语文课并不像现代企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那样可以淘汰出局,高职语文在高职教育的链条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作为高职院校的决策者、管理者应当为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搭建起一个平台。同时,需要构建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机制,我们的设想和作法是:

2 构建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机制

2.1 确立高职语文课程指导思想

高职语文课程,要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服务为宗旨”的现代职教理念为指导,以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引领,渗透职业教育的思想,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学习者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体现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通过对高职语文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树立与时俱进的新语文教育理念,实现语文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扎实推进语文素养教育,培养合格的职业人才。

2.2 明确高职语文课程目标和任务

1)围绕国家新一轮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提出语文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设计实验方案并组织实施;通过语文教学实验,形成新的语文课程标准。2)探索课程改革中的语文课程管理,特别是校本语文课程的开发和管理经验,探索语文课程发展的机制,研究和开发具有职业特色、符合学校、学生实际与发展需要的应用语文课程。增强语文课程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作用;形成并完善的符合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教学要求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要充分体现:明确的基本内容、革新的学科发展方向、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培养的教学模式以及合理的学时学分分配;形成并完善一套先进科学的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运用多媒体及网上课件等手段进行教学;形成并完善一套适用的高水平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或教学辅导材料、习题集等;形成并完善一套科学的多样化的考核办法,其内容应充分体现对学生理解、认知、综合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多层次的考察。3)积极开展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做到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语文,特别要鼓励学生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形成与语文课程改革实施相适应的语文教学体制;根据新语文课程重视实践与实践教学的要求,加强图书馆、阅览室等语文教育教学设施的建设并提高其使用效率,促进学生语文活动场所、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4)探索职业学院语文教学评估制度的改革,尝试构建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语文评价内容和标准,试行语文评价的新方法,逐步形成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对学校、教师语文教学的评价改革。尝试建立以语文教师自评为主,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共同参与互动评估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促进语文教师语文素养不断提高的语文教师评价制度和促进学校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发展。

2.3 高职语文课程实验内容

根据当前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趋势和国家职业院校课程标准的制定原则,在深入研究基础上编写“新语文课程标准”,并探索出运用“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导语文教育教学的规律和操作要领,在实验中改进、完善和发展符合“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应用语文新教材。进行新语文课程改革的教学实验。进行语文新课程体系中的校本语文课程管理与开发的实践。深入探索校本语文课程的开发技术与策略,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研究校本语文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发语文课程资源,自主地、创造性地开发具有职业院校特色的校本语文课程。

进行符合新语文课程理念的语文学习方式和语文教学方式的研究。研究符合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语文和语文教学策略,探索适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语文教育教学新途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主动、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学习和语文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生语文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进行新语文课程教学评价研究。探索并建立符合语文素质教育思想、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即:建立旨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发展、促进语文教师语文素养不断提高、不断促进语文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

2.4 高职语文课程改革实验步骤

(1)准备阶段:宣传动员。提高语文教师对课程改革必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积极支持和参与语文课程改革的决策和相关工作。收集先行实验地区和学校的语文课改资料、光盘、总结材料、实验方案、评价材料等,较好地借鉴他们的经验,创造性地开展适合校情、学情的课改实验,做好语文课改实践经验的积累。根据当前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趋势和国家职业院校课程标准的制定原则,在深入研究地基础上编写“新语文课程标准”。运用“新语文课程标准”编写《新语文教学大纲》,根据《新语文教学大纲》编写“语文新教材”。

(2)实施阶段:结合高职的特点,以实际应用“语文”相关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整合现在的语文课程体系。

课程开设方式灵活,“必修课、选修课两结合”。在课程的开设方式上,针对不同的专业对高职人才规格的要求,将“实用语文”课程开设为:必修课和任选课,以对应不同专业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

课程内容强调“必需、够用”。课程的教学内容均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并以专业知识与能力为中心。针对各专业培养行业人员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安排“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的掌握,重点突出“必需、够用”的能力训练,提升学生就业的应岗、转岗、换岗的基本能力和素养。

教材改革,“求优、求新、求适用”。选用教材方面,坚持“求优求新求适用” 的原则。

尽量采用优秀获奖教材、较近时期的新教材。尽量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并结合当前素质教育专业教材的发展形势,结合本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教师的经验水平,编写新教材及选修课讲义,使教学内容能够适应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

采用“理论知识+实践训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进一步完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大力实践教学改革,强调对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全面采用了“理论知识+实践训练”的课程模式,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合作精神;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尝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入案例式、示范式、训练式、启发式、讨论式、实践式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学习。落实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实行“课堂+准课堂”职业综合能力训练体系,加强学生能力培养。探索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准课堂”“准课程化”的早训、晚训能力训练模式,完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为实现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制度保障。

改革课程考试形式,凸显能力本位。在考试方式上,为凸显能力本位,分别采用了卷面理论考核、实践运用考核、情景考核、写作学习论文、参加证书考级等多种形式,以强化学生的能力运用的重视,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发挥每位教师特长,优化组合任课教师。每位授课教师在遵守基本教学规则的前提下,对讲课次序或讲授方式,可自主把握,以尽量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展现个人魅力。

(3)总结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