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庭教育学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 家庭教育的概念
家庭教育由来已久,并且对一代代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著名的家庭教育学者骆风研究认为,根据目前可以考究的资料显示,我国最早从事家庭教育活动的是早在3600年前的夏末商初时期,而国外则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古埃及时代。当前国内对家庭教育内涵的认识并不一致,《教育大辞典》对家庭教育的解释为:“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通常指父母对儿女所进行的教育”。著名学者杨宝忠解释为:“家庭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概念,它是指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家庭构成人员之间的终生持续不断的教育和影响”。我国家庭教育专家赵忠心解释为:“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家里的长辈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和影响”。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而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的教育和影响。本文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这个教育和影响可以是有意的,无意的,有形的,无形的,宏观的,微观的,父母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为人处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在有形无形潜移默化中影响教育着子女,而父母要让子女接受自己的言行观念,会有意无意的做出榜样以规范自己的双向影响与互动过程。
1.2 家庭教育的优势与局限性
1.2.1 家庭教育的优势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也有明显的差异,如教学内容、教育形式、教育重点等各方面。所以父母不能简单地把家庭变成教室。家庭教育有着学校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这表现在:
①早期性特点:家庭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也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孩子所实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
②感染性特点:家庭教育是润物细无声,是耳濡目染,是一个感化过程。这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在教育工作中有着特殊意义。因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是无可比拟的,所以,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情感的这种感染性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③权威性特点: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是指父母长辈在孩子身上所体现出的权力和威力。家长的权威性,主要体现在:家长的教诲,子女能听从;家长的批评,子女能接受;家长的意图,子女能心领神会;家长所希望的,子女能努力做到、做好;家长所反对的,子女能克制自己的欲望。总之,家长的意志对于子女的言行有较大的制约性。这种制约性,要比其他人对孩子的制约性更大。
④针对性特点:相对来说,家庭教育的针对性更强。针对性强的前提条件是充分了解教育对象。人们常说:“知子莫如父。”最了解自己孩子的是家长,是父母。这种说法不无道理。父母之所以能如此了解子女,并不仅仅是由于长期共同生活,更重要的是由于父母和子女有特殊的关系――血缘关系和根本利益一致的关系。
⑤及时性特点: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的细微变化,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父母通过对孩子言行举止的及时掌握,发现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以做到及时教育,及时纠偏,不让问题过夜,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⑥连续性特点:孩子出生之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德、谈吐举止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孩子,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
1.2.2 家庭教育的局限性
但家庭教育也有他的局限性,这表现在:
第一,家庭教育里家长缺乏教育者角色意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作用十分重要,但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发挥家庭教育的有利条件。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是承担着双重角色的,即父母和教育者。但很多时候,家长只强调了自己作为父母的角色,而忽视了作为教育者的角色,在对子女的教育中重视作为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与照顾,甚至于溺爱,缺乏缺乏作为教育者的目的性,针对性,科学性和有序性。
第二,家庭教育易感情用事。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时常缺乏应有的理智,容易感情用事。这是家庭教育中最容易也是最经常发生的偏向,是家庭教育不易突破的难点。大部分家庭教育的失败,都源于此因。父母感情用事主要表现在:行为易走极端;娇惯溺爱;简单粗暴。
第三,家庭教育比较封闭。家庭是相对封闭的社会单元。家庭教育是家长对子女在家庭范围内进行的教育。教什么、怎么教,用什么作指导,这取决于家长的兴趣、爱好、意志、思想水平、教育能力等。而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家长的素质和能力,都是有局限性的,这势必影响到家庭教育的成效。
总之,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重身轻心的抚养方式,使青少年自我中心主义膨胀。重知轻德的教育方式,使家庭教育学校化。急功近利的价值观,诱发了父母过高的期望值。重他律轻自律的行为养成方式,造成孩子言行不一。
2 生命责任感概述
2.1 生命的含义
生命,从文学的角度讲,就是性命,就是活命。从生理学角度讲,生命必须是有心脏跳动、有呼吸、有大脑活动等条件。从法律上讲,生命是指法律主体始于出生,终于死亡的整个过程。从医学角度讲,生命就是活着的状态,具有新陈代谢、生长、繁衍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所表现出来的特征。《辞海》中对生命的解释是:由高分子的核酸蛋白体和其他物质组成的生物体所具有的特有现象。能利用外界的物质形成自己的身体和繁衍后代,按照遗传的特点生长、发育、运动,在环境变化时常表现出适应环境的能力。可见,到目前为止,人们对生命的定义还没有达成共识。但综合起来,本文将人的生命描述为:人的生命是自身繁衍、生长发育、新陈代谢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遗传变异以及对刺激反应等的复合现象。它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是两者的统一体。
2.2 责任感的含义
责任感是主体对于责任所产生的主观意识,也就是责任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形式。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责任”和“责任感”有着本质的区别,责任是人分内应做之事,还需要一定的组织、制度或者机制促使人尽力做好,故“责任”有被动的属性;而责任感是一种自觉主动地做好分内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状态。把责任感定义为一种精神是恰当的,精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其范围要比表示情绪和感情状态的“心情”一词广泛得多,能够涵盖“责任感”的丰富内涵。作为心理学概念,责任感与一般的心理情感所不同的是,它属于社会道德心理的范畴,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人的责任感的形成和增强除受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外,主要靠教育,包括自我教育。责任感从本质上讲既要求利己,又要利他人、利事业、利国家、利社会,而且自己的利益同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相矛盾时,要以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为重。
2.3 生命责任感
生命责任感,就是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提升生命价值的一种自觉的责任意识,这种自觉意识,不单是对自我生命,还包括了对他人的生命。
3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生命责任感影响
3.1 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过于简单粗暴导致对大学生生命责任感教育的缺乏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受到父母、长辈的过多关心呵护,在家中是“小太阳”、“小皇帝”。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条件也变得越来越优越,生活在安逸的环境中。很少有父母能够对子女进行挫折教育,也很少有父母对子女进行生命教育,因为他们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应试教育与特长培养上,父母看到的是孩子将来大学毕业后进入社会的竞争硬件,与学习、与成绩没有直接关系的基本都不在父母的关心范围内。父母的不良教育方法是导致大学生缺乏生命责任感的重要因素,溺爱娇纵的家庭教育,会使子女自私任性、傲慢无礼、贪图享受,而粗暴专制的家庭教育会使子女冷酷暴躁,缺乏同情心。
3.2 家庭不和谐导致对大学生生命责任感教育的缺失
家庭对子女的影响是终身的,家庭关系和谐,父母相敬相爱,尊老爱幼,能给子女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心境,就会使子女从小受到良好全面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养成良好的言行举止、尊重自我、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习惯。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不统一,当着孩子的面唱对台戏,让孩子无所适从,教育的作用相互抵消。家庭结构缺损,家庭关系不和,子女就得不到父母的悉心调教和关怀,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不可能树立良好的生命责任感。
3.3 父母自身生命责任感缺失造成对大学生生命责任感教育的缺位
不可否认,在现实的家庭教育中,因为父母文化素养的差异,教育水平的高低,思想观念趋利化,有不少父母本身是比较缺乏生命责任感的,就更谈不到对子女进行生命责任感教育;在对子女的教育中,一味地追求理论学习,追求高分,忽视了子女的全面发展,认为素质教育是学校的事,子女只有考取名牌大学,只有学好专业知识,才是步入社会竞争的砝码,不能引导子女建立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不会让子女关心自然、关心社会,不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4 构建和谐家庭教育,增强大学生生命责任感
4.1 转变教育理念,培养大学生生命责任意识
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子女一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科学的教育理念,能够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片面的不科学的教育理念,培养的子女很难成为合格的人才。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家长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对子女要从小进行生命责任感教育,首先要教育子女关注“个体”,改变传统的“无我”、“无私”的思想,正确看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社会利益,个人生命价值、利益同样应该得到重视。要教育子女珍爱自我生命,因为“自我”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自我”联系着父母,联系着家庭也联系着社会。其次要教育子女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生命。对他人生命的尊重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价值体现。作为父母,要让子女从小就知道,人世间最宝贵的就是生命,而且生命只有一次,尊重生命,就是尊重一切。
要让子女从小就能认识到生命的可贵,认识到生命的责任,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自爱且能他爱。
4.2 提升自身生命责任感,以身作则,强化大学生生命责任感
父母是对人一生影响最先、最深的人,也是孩子模仿最早、最多的对象。托尔斯泰说:“全部的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古人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培养大学生生命责任感,父母首先要注重自己的修养,有高尚的品德,有积极的人生观,有强烈的生命责任感。其次,在行动上,要重视对子女的示范作用,以身作则,能够做到知行统一。
[关键词]职业教育 厌学现象 解决对策 家庭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重视,我国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职业学校学生厌学现象就是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好这一问题,对我国职业教育事业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厌学现象的概念界定
就厌学的概念而言,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分歧。许多专家学者以心理学为视角定义了厌学。他们认为,厌学就是学生对待学习的一种消极的心理与行为反应模式,其中主要表现为学生厌恶反感学习,甚至感觉学习痛苦,导致他们经常逃课或者旷课,有时甚至辍学。无形当中这种厌学现象已经影响了当今职业教育的发展。
在教育界,部分学者认为厌学(厌学情绪)是学生对学习主导需求发生转移。对学校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学情绪,对与学习相关的行为持冷漠和放纵的态度,且通过不良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显然教育界的学者对厌学的定义依旧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界定。
根据学生厌学范围的大小,可将厌学分为整体厌学和局部厌学。整体厌学是指丧失了多数学科的学习欲望,讨厌学习生活,不愿踏进校门。这种厌学较为严重,很有可能会发现辍学的现象。局部厌学是指对某些学科丧失兴趣,产生了对这门学科的抵触情绪。如果不及时对他们进行帮助,则很可能影响到学习其他课程的积极性,甚至导致整个学习兴趣的丧失。针对不同的厌学行为有不同的应对措施。
二.某所职业学校学生案例分析
(一)案例呈现
张某,男,某职业学校一年级学生。他的母亲是农民,父亲从事家禽的销售。据了解,张某的智力水平为中等,在小学的时候成绩优异,进入初中后,成绩开始下滑,最后只能以很低的中考成绩进入中职院校。进入中职院校后,在学习上,张某仍然沿袭初中上课不听讲,课后不做作业,整天抱着手机上网玩游戏、聊天的状况,老师制止,就会与老师发生争执。
张某一家都是农村的,家里还有爷爷奶奶,父母为了挣钱养家,在他小时候就进城打工,而留下他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显然,爷爷奶奶对宝贝孙子是含在嘴里怕化,捧在手心怕掉,在爷爷奶奶的宠爱下,张某养成了那种傲慢,自私的性格。在学校里打架、斗殴那是经常的事儿,学习成绩不断倒退,学校里一般都是以学习成绩说事儿,张某的成绩总是垫底,久而久之,他就对学习失去了信心,认为自己永远也学不好,既然再努力也学不好还不如不学,所以,渐渐地,张某开始厌恶学习,甚至有辍学的打算。然而,后来父母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后,开始帮张某转学,这样张某就跟着爸妈进城读书了,可是,张某的父亲脾气非常的暴躁,在张某不听话的时候,父亲总是粗暴的处理,用他父亲的话说,就是棍棒教育比什么教育都奏效。到了初中后,由于张某的成绩还是没有进步,父母发现不管他们怎么努力,孩子总是学不好,就这样,他们也想放弃孩子求学的道路,有时候甚至让张某到自己的店里帮忙。
进入中职后,张某抱着混文凭的心态,过一天是一天,在学校里拉帮结伙,网吧总是会出现他的身影,老师讲课从来不听,经常旷课,作业基本不做。
(二)职业院校学生(张某)厌学现象原因分析
有人说,教育是小溪,滋润人的心灵,那么我认为家庭教育就是这小溪的源泉。“家庭教育在造就人才的启蒙教育和全人指导的终身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重视和优化家庭教育,不仅是社会繁荣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完善个性,保健身心,使人享有快乐人生及家庭幸福的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人终身受益,不良的家庭教育影响终身。
1.父母教育观念导向不正确
案例中,张某的父母均来自农村,在他们的观念里,只要自己努力赚钱,给孩子最好的享受,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张某的父亲更是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他认为,只有棍棒底下才能成才,张某现今厌学的状态在某种程度上受到父母的教育方法的影响。显然,父母的教育观念将直接影响到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和满意程度,影响他们对子女的教育,影响到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时间精力投入和物质经济投入的量度和方向。案例中,随着张某的成长,父母渐渐发觉或许张某不是学习的料,所以,渐渐地开始让张某继承自己的事业,父母的纵容使得张某更没有了学习的动力。
关键词:家庭教育;小学教育;有效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153-01
小学教育、家庭教育相互协调与配合,构建教育网络,才能保证对少年儿童教育的真正落实,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小学和家庭如何有效地协调与配合,却是一个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
教育对家庭教育和小学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家庭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又是小学教育的补充。作为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学生的启蒙教师,家长对自己的子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起到奠基的作用。作为补充,小学生仍有很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继续接受家庭各方面的影响和教育,家长对学生仍起着关心、检查、督促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家庭教育区别于小学教育,有自己的特点。家庭教育是指家长(主要是父母或家庭中其他成年人)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对其子女施加的积极的教育影响,传递正能量。它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1、随意性和不专业性。由于家长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不同,职业、兴趣等的差别,家庭教育是多种多样的。
2、浓厚的亲情性。家庭成员间有一种深厚的天然的爱的感情作为动力,这种爱会产生积极的或者是消极的影响。
3、教育方式方法上具有个别性和示范性。再从家庭教育的内容来看,它包括思想品德教育、学习辅导、审美教育和文化生活指导、卫生保健等。由此可见,家庭教育与小学教育在培养社会合格人才这一根本问题上具有一致性,这必然要求我们将两者相互配合协调起来。
要促进家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家庭和小学两方面都要做出努力。一方面,家长要把配合小学教育看作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小学要通过多样形式如: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进一步拓宽家长小学办学的路子,努力提高办学水平,为此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庭教育咨询、校长接待日等。在各种形式中,笔者认为,最简单易行,同时也是最有效的,就是家访。
家访即家庭访问,是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的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是加强小学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通过家访可以争取家长对学生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的目的是明确的,要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为此对家庭教育和小学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我们看来,两者是紧密相连的,家庭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又是小学教育的补充。作为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学生的启蒙教师,家长对自己的子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起到奠基的作用。作为补充,小学生仍有很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继续接受家庭各方面的影响和教育,家长对学生仍起着关心、检查、督促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家庭教育区别于小学教育,有自己的特点。
要促进家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家庭和小学两方面都要做出努力。一方面,家长要把配合小学教育看作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小学要通过多样形式如: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进一步拓宽家长小学办学的路子,努力提高办学水平,为此可采用多种形式。
如何搞好家访工作,是每一位班主任更好掌握学生情况,进行双向管理,开展班务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所在。就此问题本人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1、高度重视,视为班集体建设的起点。2、家访目的明确,内容真实具体。3、精心选择把握有利时机,效果更佳。4、谈话讲究艺术,力求做到“三忌三宜”。5、学生在场原则。6、保证教育的延续性,确保学生的稳定、健康全面发展。7、注重实际,加强自我约束,做到言出必行。家访时的内容必须要体现在实际的工作中,让实践去检验自己的言行。在实践中实现许下的诺言,确保家访的真实性,切实可行性,真正实现小学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使两者得以配合协调。
家庭教育与小学教育越接近,产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显著。要使家长的教育配合小学教育,保持一致性,关键在于双方的配合与协调,形成小学――家庭的德育工作统一战线。社会发展的速度之快,我们恐怕再难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了,每时每刻的新变化在向我们的旧有观念挑战。新形势、新情况,带来了新任务,新问题,呼唤着新思路、新对策,更需要以新的教育理念,引导我们德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教育的探索之路永无止境,唯有一颗博爱之心才是探索路上永恒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陈凤梅.浅谈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6).
[2] 贾莉莉.美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研究[D],200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对于我国社会发展阶段性目标的设定,是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一个重要步骤和环节。这一新型社会理念的提出,既表达了近期我国社会发展的总目标,也预示着一个渴望和谐的时代的到来。
所谓和谐社会,就是指构成这个社会的各阶层、各部分、各种因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和发展的状态。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就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地协调,会社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具体的说,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它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包含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既有社会秩序与社会状态的和谐,也有人们精神与文化的和谐。这种社会的基本要求是社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生活富裕、精神充实、法制健全等等,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则是广大国民的整体素养。
一个人的基本素养的培养和养成主要是要通过学校教育这个环节来完成,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占主导作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所以教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素质教育,这种新的形势在对素质教育提出要求的同时,也对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
1、和谐社会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
1.1 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和谐社会人才培养的基础
教师不但要以自己的知识去教育学生,更要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去引导学生、熏陶学生。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指的是渊博的知识,身正则是指高尚的道德品质,所以,教师的言行举止无不给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首先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树立一个良好的师德形象,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只有这样,才能有力的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真正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捷克教育家纽斯指出“教师的职务就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身处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教师不但要发挥自己在和谐社会中的主导作用,还要将和谐文化这一新型文化引入课堂并教授给学生。向学生传授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等文化知识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只有让学生理解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能有力地将这一理念深入人心,使学生体会到他们在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1.2 精湛的业务素质是和谐社会中人才培养的关键
信息化时代下,我们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陈旧的知识观念无法培养未来社会建设所需的新型人才。教师的业务素质主要包括文化知识和教育能力。教师如何将和谐社会引向课堂,融入到专业知识教学中,成为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改进的前提,而教师能力则是提升教育素质的基本保障.教师应积极促使在和谐文化的学习氛围中加强师生交流,通过课堂互动,加强学生对和谐社会的进一步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和谐相处。同时,带领和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使学生切身体会到自己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职责,逐步明确自身在和谐社会建设中重要价值。
2、和谐社会中教师和学校之间的关系
构建和谐学校是时展的必然,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的新概念时,并将和谐社会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位一体”的目标。作为联系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学校应为教师的教学提供良好的硬件设备,创造良好的教书环境。我们常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创造一个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宽松、健康向上的氛围,可以有力促使教师在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迅速、生动的传播给学生、和谐文化带给学生的同时,将和谐社会这一全新概念及时引入校园,向学生和社会来有力地宣传和谐社会的优越性和科学性。
3、和谐社会中教师和家人之间的关系
3.1 和谐的家庭环境是教师提高素质的力量源泉。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和重要元素,家庭的和谐决定着社会的和谐。俗话说的好:“家和万事兴,家衰口不停。”作为一名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理应处理好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位置,把构建和谐家庭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无数的事例都能充分说明将素质教育与家庭教育完美结合,有利于和谐社会发展中教师素质的培养。
3.2 正确处理与孩子的关系是对教师素质的体现
现状
2014年,中国儿童中心对武汉、南昌、乌鲁木齐等7个城市2049名五年级学生家长所做的《城市小学生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这些平均年收入为11.16万元的家庭中,近八成家长不了解儿童权利。50.43%的家长和孩子谈话最多的主题是“学习”,57.78%家长陪伴孩子花费时间最长的是“写作业”。许多家庭教育过程中的行为偏颇,就是源于家长普遍缺乏对儿童权利的认识,没有把儿童当成独立的、平等的个体来尊重。
中国教育报刊在读者中所做的“儿童权利知多少”微调查也显示,大部分父母没有儿童权利这个概念,对儿童权利的知晓率较高的是生命权、受教育权和隐私权,对儿童的参与权、话语权、自己支配自己的财产、时间等权利知晓率较低。
家长对儿童权利的无知和漠视,首先体现为家庭教育环境中父母失职、行为失当,比如外出务工不管孩子、忙于工作忽略了孩子、推脱或放弃抚养监护责任、过于看重学习、忽视孩子的健康、粗暴管教等,侵害孩子的生存权和受保护权;比如,把孩子当大人、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不允许失败等,忽视孩子的发展权;比如主观臆断,不屑于倾听孩子的声音、自作主张,不给孩子选择的机会、过多唠叨,扼杀了孩子参与的动力等,剥夺孩子的参与权。
与父母忽视儿童权利相关的,是很多父母不知道自己对孩子应当履行哪些法律规定的职责。大部分的父母最看重的是孩子受教育的权利,很少关注甚至根本就没有想到孩子有参与权,家庭所有的决策几乎都是父母拍板,孩子几乎不会参与其中。
与城市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和随父母进城务工的流动儿童,是儿童权利更难保障的两个群体。据全国妇联的报告显示,我国有6000多万农村留守儿童,其中父母仅一人外出的占53.3%,父母都外出的占46.7%。单独居住的占3.4%,人数高达205.7万。留守儿童的亲子团聚权亟待保障。
恶果
从家庭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关颖认为孩子如果从小在家里缺乏独立的机会,逐渐失去独立成长的内在动力和勇气,弱化了在现实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能力,长大后甚至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自立于社会的人―― 这是家庭教育最大的失败。以对待应试教育为例,许多父母一边深恶痛绝一边推波助澜,出于“为了孩子好”的动C,逼孩子超前学习、给孩子层层加码、对孩子过度培养,把孩子变成考试机器。为孩子选择兴趣培养、择校,甚至长大后找对象、生孩子都由父母说了算,无视孩子自由成长权和发展权,用爱的名义实施粗暴的侵犯,扼杀了儿童作为权利主体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
家长对儿童权利的无知和漠视还会导致违法侵权。2015年3月前媒体公开报道的近700件家庭暴力案件中,有359个孩子是被父母打死的。“还有一种不尊重是对孩子置之不理,是一种软暴力。”有些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放任自流,回到家中和孩子没有交流、也不进行沟通。这种软暴力的杀伤力很大,轻则把孩子推向社会边缘,重则将孩子推上绝路。
“同样常见的,是圈养或笼养孩子,剥夺孩子的体育活动权。”许多家长为了孩子安全,不让孩子做这做那,束缚孩子的手脚,已经影响到了孩子的体质,导致孩子体能、视力、心肺功能、身体协调性、平衡能力等不同程度下降。
原因
儿童权利被漠视有其文化和时代背景:一是受中国传统父权文化的影响;二是社会普遍存在忽视与不尊重儿童安全、福利与权利的状况;三是儿童权利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行政建设都需要更加完善。有专家提出,《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儿童权利保护工作确定了基本的方向和原则,应增加具体的实施细则。
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关颖分析:“儿童权利不被家长知晓,表面上反映了在我国家庭教育领域中,无论是研究、指导领域还是在具体实践中,儿童权利的传播远远没有达到人尽皆知的程度,实质上折射出的是传统家庭教育观念及教育行为对儿童权利的排斥。”
关注儿童权利
家长和教师要从儿童权利的视角审视儿童的发展,认识到儿童阶段的每一天对孩子来说都有特殊的意义,童年不仅仅是成人生活的预备,孩子的现在不只是为了他的将来,不应该为了孩子的未来而牺牲他们的现在,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思想、需求和自身成长的特点和规律。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一个‘全人’和‘全程’的概念,而不能只看眼前的分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童小军指出。儿童权利观念下的健康,不只是要身体好,还要智力发展好,更要具备社会道德意识,积极向上,身体、心理、智力、社会行为、道德修养,样样都健康。家长要着眼于未来,不应只关注孩子现在考多少分、排多少名,而是应该关注孩子每个阶段的发展,培养孩子待人接物、处理应急事务、自主自立、自我管理、自我参与的能力,具有积极向上的思想状态。家长要在孩子“全人”“全程”健康成长的理念上达成共识,要在家庭教育指导中避免有损儿童权利的言行,避免那些表面上爱孩子实际上伤害孩子的认知和行为。
数感主要是强调一种对数的感觉。综合文献中对于数感的记载,我觉得数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对数字以及对数学计算的理解和感悟。建立数感就是进行“数学地”思考,培养将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与数学的解决方式相联系,或者采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等。
数感这两个字有着丰富的内涵,大致包括:1.对于数的意义的理解;2.对于数字之间关系的理解;3.对于数字大小的比较;4.对数的估算的理解;5.对于基准量的理解;6.能够用数学思维思考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感的内涵丰富多样,不仅包含了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还包括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的思考与解决。所以,紧抓教学过程中数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二、数感的萌发、形成和发展
数感是儿童与生俱来就具有的能力,但是非常有限,所以后天的培养非常关键。数感是与生俱来的,儿童在0-2岁开始对身边的物体有认识,并且获得了客体永恒性。后天的家庭教育也对儿童数感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家长有意识地对儿童的数感进行培养、强调,那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儿童的数感明显比其他儿童强。
在小学阶段,数感的发展受许多因素制约。首先就是学校教育中的数学课堂,学生在小学课堂上除了学习数学知识,学会解题之外还需要慢慢培养、发展数感。其次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数感的发展尤其如此。所以帮助儿童发展数感要靠家庭中的成员一起努力,营造一个有趣的、与数学相连接的生活氛围。
三、小学生数感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数感的发展,需要经历感悟多少、用数表示多少、建立数之间的关联、数的运算、形成概念等的过程[7]。小学生数感的发展特点对于小学的数学教学、教材编写以及课堂组织等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需要了解小学生数感发展的特点。
(一)小学生数感发展与年级呈正相关
根据研究显示,低年级阶段(7~8岁)的学生,初步形成三位数以内的整数概念系统。通过低年级阶段学习,儿童一般都能摆脱用实物或操作实物这一类具体性的动作,逐步达到更高一级的概括和抽象水平。中年级阶段(9~10岁),通过多位数的学习,扩大了数的范围。小数、分数及百分数的概念正在形成。但这一阶段所形成的概念还不稳定。高年级阶段(11~12岁),对整数、小数、分数的概念系统渐统一,不仅能知道它们的联系,而且能区分。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始学习代数知识,并掌握方程的基本概念,从算术概念到代数概念是概念知识结构的重大扩展,因而具有更高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至此小学生的数感已初步形成。
(二)小学生数感发展的个体性因素
根据文献中的各种资料显示,小学生数感发展在性别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个体之间还是存在差异性。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数感发展也不例外,特别是对于拥有不同性格以及家庭成长环境的儿童来说尤其如此。
四、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感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不能充分挖掘教材中与生活相关的知识
课堂中教师讲授的内容多为书本上的知识,教学过程也是按照固定模式,这样就导致了课堂知识与生活脱节。除了引入新课时教师会将生活实际带入课堂,课堂中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地方就很少了,学生还是很难经历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
教材中有很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部分,例如数与代数是培养小学生数感的重要素材和内容,在这个部分,如果教师仅将眼光放在知识的教学以及解题技巧的讲授,那就完全没有将教材运用到位。
(二)课堂接受知识多于自身感悟
学习数学能够帮助学生运用形成的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还不能够充分的用生活中实际的案例和开发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学习,多半的时间以及精力都是用在了接受知识上,而不是靠自身去感悟数学、发展数感。
(三)缺乏适合发展数感的课堂
数学课课堂时间限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小学每周4-5节数学课,因此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想要在短时间内深度发掘数学知识的内在价值,都会有些力不从心。因此,大多数教师不会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寻找解决问题方法。而通常都是选择直接讲解的方式来告知学生该如何做,按照教师的想法,这样起码能够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一个现实的情况,对于学生数感的培养以及发展是没有什么积极作用的。
五、对数感教学的建议
(一)让素质教育踏踏实实站稳脚跟
素质教育是近年来一直高喊的口号,但是真正落实到实处的还是极少数学校。对于数感的培养和发展如果仅仅使用应试教育的那套评价模式,是不能有效检测学生学习到了多少的。而且教师的教学任务一直是制约教师授课的一个很大因素。
由此可以得出,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是帮助学生提高数感的必要条件。只有全面将素质教育推上舞台,才能让教师能够顾及学生的数感发展。
(二)从生活实际出发,让课堂真正进入生活
数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跟学生生活中的经历和体验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出发点,充分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逐步帮助学生以数学的角度去体会生活,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小学生用数来表达和交流的习惯。总的来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同时引导学生掌握一些数学的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发掘数学对于人们生活的价值。
关键词:家长教育 家庭教育指导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080-02
1 问题的提出和意义
1.1 研究背景
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能跑会跳的儿童,从懵懂的少年到立志奋发的青年,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牵动着全家人的心思、寄托着全社会的期望。从古至今,家庭一直被视为儿童成长最重要的环境之一,而家长则被公认为“孩子的第一任导师”。根据美国当代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JamesLColeman)的观点,儿童的成长过程需要经济资本(主要通过对学校教育的投入来表明)和社会资本(家庭和社区内的社会关系)的投入。其中,社会资本对儿童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往往将教育对象聚焦在孩子身上,忽视了家长是否具备基本的家庭教育素养这一基本前提。然而,现实情况却是,由于缺乏信息渠道、自身教育素养不足、角色定位不明确等多方面原因,很多家长未能掌握科学、正确的育儿知识,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儿童的发展。于是,在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家长教育开始成为笔者关注的对象。
1.2 家长教育的涵义
家长教育指社会针对作为成人的家长或即将为人父母者所实施的一种教育活动。其形式可以是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实施的场所可以在学校、社区及网络等,目的是让家长了解自己的职责,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由此可见,家长教育的涵义不同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往往是家长对子女所进行的有意或无意的教育活动,其受益者为子女。而家长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家长本身,实施者是学校等社会机构,内容是关于真实生活中的家庭常识与教子技能。由于家长的教育素养是家庭教育质量高低的关键影响因素,可以说,家长教育是家庭教育得以有效进行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1.3 我国家长教育概况
在我国,家长教育常常以“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得以展开。学校作为家长教育的主阵地之一,目前主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校开放、家访等途径实施家长教育,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无论从理论的深度还是实践的广度来看,目前我国所进行的家长教育活动尚处于初级的阶段,存在着诸如校方权威主导、家长参与热情不高等一系列的问题。笔者希望从不同的视角来重新思考家长教育,并借鉴国内媒体的优秀经验以提出改善具体教育实践的若干建议。
2 分析对象的选择
《超级家长会》是上海电视台的一档家长教育脱口秀节目。笔者通过查找相关信息,确定了将其作为分析的对象,选择的依据有以下三点:
2.1 节目定位
该节目的口号是“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也就是说,该节目并不是儿童节目,而是一档以家长为主要收视群体和学习者的教育类节目,关注的是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成长。
2.2 收视率
衡量一个节目是否受到的重要指标便是收视率。该节目从2011年8月开播,当年的平均收视率为0.64%,2012年则取得了1.4%的平均收视率,增长了118.75%,且至今一直收视表现稳定。这表示家长群体愿意长期观看节目接受“教育”。
2.3 民众支持度
节目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可以从受观众支持的程度显现。以微博发言为例,@尔***妈妈:“儿子要求我学习《超级家长会》,好声音只能让位了!”@子萱**初三要努力:“奶奶在看新闻综合频道的《超级家长会》,我默默地听了,发现青春期的表现全部中枪”……可见,家长和学生对其抱着支持的态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节目贴近生活现实、取得了实施家长教育的良好效果。
综合以上表现,《超级家长会》作为一档新颖、严谨、非娱乐性的教育类节目,取得了很好的收视率,并受到家长和学生的广泛支持。本文希望能分析并借鉴其成功之处,为家长教育实践注入新的灵感。
3 家长教育实践之新启示
笔者通过多维度的分析调查,得出以下五点对于家长教育实践的新启示:
3.1坚持广泛视角,提供全面的家庭教育知识
《超级家长会》的节目内容十分丰富,对于我们开展家长教育有着借鉴意义。在儿童身体发展方面的节目包括“宝贝睡好觉”、“长高的秘诀”、“保卫眼睛”、“吃早饭啦”、“我爱运动”等;在儿童心理发展方面的节目包括“挑战孤独”、“和孩子们谈谈性”等;在儿童兴趣及习惯培养方面的节目包括“谈琴说爱”、 “劳动最光荣”、“有礼走遍天下”、“理财小达人”等;在儿童安全方面的节目包括“上学路上”、“安全保卫战”等;在儿童学习方面的节目包括“注意力集中”、“小小班干部”、“新陪读时代”等;涉及其他一些教育现象的节目包括“家有二宝”、“学国学的孩子”、“小留学生你准备好了吗”等。
笔者认为,始终坚持多方面广泛的视角,是《超级家长会》得到了众多家长支持和关注的重要原因。家长所关注的子女抚养问题未必仅仅集中在学习上。因此学校在进行家长教育时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家长的不同教育需求提供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知识。
3.2 关注热点实事,科学优化选题
《超级家长会》的一大特色是关注教育热点人物事件和家长所关心的教育话题。譬如在2012奥运期间推出了《运动小达人》系列节目,邀请体育明星家长乐靖宜、马良行等人和家长们交流如何让孩子爱上运动的心得。节目还于2013年王亚平太空授课之后邀请了杨利伟与家长学生面对面,交流如何坚持并最终实现梦想。这些活动都引起了比较好的社会反响。
对于家长来说,谈理念容易陷入说教,教育的故事也都是一些平淡的小事。因此,家长教育要想吸引更多的家长,就要更科学地选题。首先要确保主题是家长感兴趣的,然后就是要能带来足够的、有启示性的、有服务性的信息,最终是不仅要做教育话题的追踪者,还要做教育话题的发起者。
3.3 适度推广,激发家长学习兴趣
《超级家长会》有着多种有效的推广手段。该节目常常把当事人请到现场。譬如大家对“鹰爸”这种教育方式既关注又困惑,节目就说服“鹰爸”带着孩子和家人一起来家长们进行分享和讨论。同时还经常进行组合式的推广活动――到社区里进行线下推广、经常到学校进行小观察员的海选、把节目视频传到网上以及把节目中出现的议题作为论坛的议题等等,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吸引力。
笔者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家长教育实践活动是一种需要推广和“营销”的活动,可以借鉴以上这些推广途径――可以邀请学校中的“明星家长”与大家分享经验;同时还可以发挥网络的作用,建立班级和学校的家长教育专区或论坛,通过各种形式吸引家长参与学习和讨论。
3.4 拓宽参与群体,扩大教育影响
在《超级家长会》节目中,有来自不同学校的校长、名师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专家参与话题的讨论,他们可以为家长提供专业的教育理念和信息。此外,这档节目也是国内目前唯一一档以儿童电声乐队Live伴奏的电视谈话节目,并同步推出“超级小观察员”的评选活动。这样便可实现专家的指导、家长之间的经验分享和孩子视角的多元观察相结合的综合效果。
家长教育是家庭教育指导者对于家长进行的教育活动,继而家长再对其子女进行家庭教育,以上是一个独特的“教育链”。也就是说,家庭教育指导者对家长所产生的教育影响最终体现在子女身上。因此,我们在进行家长教育的时候,不得不将子女的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只有将所有参与群体包含进来,才能真正提高社区家长教育实践活动的影响力和有效性。
3.5 转变教学方法,提高家长参与层次
杭州大学刘力教授将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层次分为形式上的参与、人际的参与和管理式的参与,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迁移到家长教育实践之中。家长作为学习者,目前大部分参与的层次还停留在形式上的参与,这种参与比较被动和表面化,由学校作为权威主宰着教育活动,家长往往缺乏积极性。《超级家长会》中的家长和名师专家在亲切、平等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和指导,家长可以实现人际的参与,提高了学习效果。
根据诺尔斯(Malcolm S. Knowles)有关成人学习者特点的关键假设,作为成人的家长有着独立的人格及自我概念、丰富的人生经验以及及时运用知识的学习倾向性。因此,家长教育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接受程度和意愿。在进行家长教育时,不能强制或一味地说教,而应该尊重家长的主体地位,将其人生经验作为学习资源加以利用,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4 结语
《超级家长会》作为一档热播的教育类电视谈话节目,对于在学校、社区等场所推进家长教育有着许多值得借鉴的方法。然而,我们不能仅停留在模仿的层次,而是要根据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有针对性的家长教育。
参考文献:
[1]李俊. 家长教育培训研究:从家庭教育到家长教育(上)[J].成人教育, 2008(10):4-6.
家庭教育是家长们把对孩子教育的自觉意识转化为孩子的各种良好品行、习惯的过程,是自孩子出生起就应该实施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是教会孩子独立,分享,尊重。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家庭教育理念的推广,家长们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然而许多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功能与定位存在误解,认为家庭教育主要是配合学校教育进行,这显然是片面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者是互相依赖、相互促进的平等互利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主张探索的家庭教育课程化,指的是学校主要利用已经建立的网上家长学校平台,帮助家长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以课程化的方式接受系列的、规范化的指导与培训,以确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参与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教学活动,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主导、家长为主体的家庭教育网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更好的环境。家庭教育课程化是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之举,有利于全面提升家长的整体素质,从而推进家庭教育有效进行。目前,我们所做的是根据多年办学经验,针对初中生的家庭教育现状,进行通识类的家庭教育指导,并创造条件逐步完善课程标准,课程教材,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内容。
二、初中生家庭教育的现状
2016年8月8日的《2016年中国家庭教育焦点问题调查报告》揭示了家长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0到3岁、4到6岁、7到18岁)所面临的家庭教育问题,其中低龄儿童智力过早开发、孩子素质能力缺失及不同城市衍生的“个性化”等问题已成为当代家庭教育的痛点。报告指出,中国青少年(7-18)家庭教育焦点问题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生活懒散不爱整理衣物(70%),有拖延倾向喜欢把事情留在最后(58%),缺少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56%)。报告显示,不同地区的家长面临的家庭教育问题大致相同,重合度达80%,只是在不同问题的关注程度上呈现出一定地域性差异。其中排在家长关注的前三位的分别是:一线城市是生活懒散(66.91%)拖延(55.22%)自控力差玩手机(51.79%);二线城市是生活懒散(69.81%)拖延(57.27%)没有明确学习目标和计划(56.06%);三、四线城市是生活懒散(72.54%)没有明确学习目标和计划(63.02%)拖延(60.57%)。可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父母发现孩子生活懒散,学习缺乏恒心,存在畏难情绪。它折射出应试教育的弊端,家长过早重视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三、初中生家庭教育的重点
根据埃里克森(Erikson,E.H,1902-1994)提出的以自我为核心的心理(人格)发展理论学说(psychosocialtheory),初中生一方面勤奋学习,期待在学业上取得成就;但又担心自己会遭遇失败,因此勤奋感和自卑感构成了本阶段的基本冲突。这时,如能得到成人的支持、帮助与赞扬,则能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勤奋感,使之进一步对学业发生兴趣。初中生的依赖重心已从家庭转到学校、少年组织等社会机构方面。许多人将来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习惯都可追溯到本阶段的勤奋感。针对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本阶段的家庭教育重点应是:①鼓励孩子与同伴互动,寻求他们的接纳;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②帮助孩子获得学习的乐趣与勤奋感,体验成功,积累经验,以形成勤奋进取的个性,克服自卑,勇敢面对现实困难;③积极回应孩子的努力,用认同和赞美的方式培养孩子良好的自我概念;④引导孩子建立普遍型学习动机,增加学习活动(知识性、技能性、课外活动)的内驱力;⑤培养孩子求知读书的动机、兴趣、习惯、态度以及意志与价值观等心理因素,形成一致性的人格特征。⑥指导孩子在学习中学会读书、用功读书、热爱读书。⑦善于倾听孩子的意见,采用协商、民主的亲子互动模式,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让孩子把家长的信任感内化为学习的潜力和动力,提高学习自我管理能力。⑧家庭充满正能量,父母情绪正向,经常读书看报,对孩子形成正面影响。四、初中生家庭教育课程化的初步实践苏州市作为人口净流入的二线城市,城乡居民原有的家庭基础、背景和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素养基础的家长群体,原有的家长学校等家庭教育指导方式需要创新和转型,其中包括探索家庭教育课程化的有效实施。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践。1.构建系统的家庭教育课程体系。主要涵盖以下教育专题:①初中生的身心特点与成长规律;②初中生家庭教育的责任理念与主要内容;③初中生的心理矫治与健康指导;④亲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⑤初中生的同伴交往与学习指导;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沟通与融合;⑦家庭教育的资源开发与案例积累。具体做法:①用好苏州市教育局编写的《苏州市家庭教育家长读本(中学篇)》,并根据学校与学情不断调整拓展、修改完善家庭教育专题,使之形成适合本校初中学生家长的培训教材,逐渐构建家庭教育校本课程体系;②信息技术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整合,学校的网络资源供家长共享,如苏州市“智慧教育教师”APP,“苏州父母”APP,校园网平台,有关班级QQ群、微信群等,供家长自主学习的辅导资料,并开发更多的包括教育案例在内的学习资源;③研发可供不同层次家长和不同时间学习的菜单式培训方案,为本校学生与家长提供个性化、阶梯式的家庭教育指导;④探索并实施家庭教育课程的评价机制。2.培育双师型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团队。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培育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团队是关键。近几年,苏州市已举办了七届“中小学家庭指导师”培训班,为家庭教育课程化培育师资力量。学校在分析学情和家庭教育情况的基础上,选拔有丰富教育经验的班主任和优秀家庭教育父母参加,聘请国内教育学、心理学专家及家庭指导专职教师进行培训。逐步形成了由智慧教师和爱心父母组成的双师型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团队,平时就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家长的现身说案例来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目前,团队中的很多优秀者已加入苏州市家长学校的“智慧教育教师”APP和“苏州父母”APP。3.完善多途径家庭教育培训体系。(1)定期开设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和沙龙。学校每学期根据家庭教育课程教材和主题,制定家庭教育讲座和沙龙计划。实现班级、年级、校级三层衔接,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四位一体。做到内容分层,即班级联系学生实际举办有效性讲座,年级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开展针对性讲座,校级涉及社会家庭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实践性讲座。形式新颖,即专家点拨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活动观摩与亲身实践相结合。(2)开发丰富的家庭教育课程资源。借助“苏州市安全教育平台”,建立开放、灵活、快捷的安全教育课堂。结合“苏州市家长学校平台”,中的系列活动,组织授课讲座,开展亲子阅读、校园开放等活动,进行家长沙龙研讨、家长互教互学、家访指导、个别咨询等。借助校外少年宫、活动中心、实践学校等教育场所,开展生命教育专题活动。借助相关网络平台,为家长提供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4.组织多样化的家庭教育活动。目前,学校的大小活动都有家长、社区、街道志愿者的身影。学校的家长委员会成员在学校设立的志愿岗、绿色食堂管理小组、综合实践活动听证会等已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学校每学期开设7个安全教育专题,组织至少3项安全教育活动,如“开学第一课”“防溺水专题”“校车安全”等,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学校安保部门定期检查完成情况,写出评价反馈意见。学校实践家庭教育开放课程,欢迎家长走进学校组织活动,如每学期家长会的策划与组织都由班级家委会成员策划与承担;发动家长与孩子一起参加学生运动会,由家长担任后勤服务;组织家长参与毕业典礼、成长仪式等的策划与后勤管理、摄像摄影的美篇推送等。
总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并轨运行与合作互动,形成了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三维”有效教育综合网络。初中生的家庭教育课程化实践是新时代背景下这一综合网络中的新生事物,旨在整合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升家长的有效教育能力。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壮大过程也是教师、家长、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作者:徐海浮 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4)04-0044-02
我的一位朋友是教学成绩非常优秀的老师。他曾经用怀疑的口吻,开玩笑地问我:你们搞教育科研,到底研究出了什么东西?说实话,我不知道怎样来回答这个问题。我可以搬出大段的理论来说明什么是教育科研,也可以找到名人成功的例子来佐证教育科研的作用,但是我总觉得是说别人的话,不接地气,不能够让人信服。我也经常追问自己,教育科研是什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就讲几件自己行走在教育科研路上经历过的几件小事和感悟吧。
有理论指导才是科研
1997年9月,我在郫县犀浦镇初级中学工作,赵洪校长提出“科研兴校”的口号。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口号,既困惑,又好奇。很快,学校成立了科研小组,开展“和谐教学法”课题研究。课题推进的第一步,是对全校教师进行理论培训,组织教师学习“和谐教学法”的相关理论,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目标要适应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学方法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学内容要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第二步,是在学校树立开展和谐教学实践活动的示范榜样。学校隆重举行“和谐教学法”现场研讨会,全校老师参加,先是观摩主研人员肖老师的一节“和谐教学法”公开课,然后以教研组为单位,围绕这节课如何体现了“和谐教学法”的理念进行讨论;再由各教研组长代表本组向全校老师做汇报;最后由课题组长做总结,指出这节课的成功经验,以及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第三步,全校教师开展“和谐教学法”实践探索,每位教师以理论为指导,在课堂上尝试构建和谐课堂。老师在实践中撰写的案例、论文在校刊上发表,供大家学习交流。通过这一课题研究,一批教师成长起来,让学校走出了低谷,丢掉了落后学校的帽子。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课题研究,它使我明白了,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的不同在于,它一定要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思想决定行动,理论渗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左右着你的教育行为。一件教育小事,可以折射出教师处理这件事的价值观、教育观。
科学严谨才是科研
2006年9月,郫县犀浦实验学校针对本地区家长家庭教育不到位,给学校学生管理带来困难的现实问题,准备申报县级课题“如何加强对问题学生的管理策略研究”。我作为课题组组长,与其他老师一起多次讨论,查阅大量资料,几易其稿,写出了课题申请书。庞校长请四川省教育学院邱兴博士进行指导。邱博士说,“问题学生”的提法不科学,学生犯什么错误才是“问题学生”?不做作业、违反课堂纪律就是“问题学生”吗?我们课题组再次进行讨论,缩小研究范围,针对学校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重新确立申报课题“农村学校家庭教育引导策略研究”。再征求意见时,有的专家提出,同类研究已较多,课题研究要找到新的亮点,不能炒陈饭。我们课题组第三次斟酌课题名称,最终确立研究课题“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修改后的课题虽然还是家庭教育研究,但是研究的是“城市化进程中”这一个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家庭教育新问题。该课题后被批准立项为成都市农村教育专项课题,现已结题。
该课题修改名称的过程告诉我,教育科研必须是严谨的、科学的,是能够经得起反复推敲的,是应有一定新意的。教育科研严谨的思维方式对我们的工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我们一直倡导学校要民主管理,现在郫县又在部分学校开展自主管理。有人问,民主管理与自主管理是什么关系?民主管理是管理的形式,重在决策的程序或者说过程,自主管理是管理的主体和内容,重在决策者是谁,决策什么。管理是一个立体概念,有多个面,民主管理、自主管理是“管理”这个概念不同的两个面,不同的两个要素。郫县学校自主管理是教育局放权,就要明白下放哪些权力,下放权力给谁。学校推行民主管理,就要以民主的程序、方式用好下放的权力,而不是滥用权力。只有这样严谨科学的分析,明确概念的内涵,才能明确研究的方向,找到工作的思路,更好地开展研究。
抓住本质才是科研
2009年,一句网络流行语“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被网友疯传。模仿句式层出不穷,如“哥钓的不是鱼,是寂寞”、“姐买的不是衣服,是虚荣心”等。对这种句式进行细细咀嚼,发现前半句说的是平常看到的普通现象,后半句说的是现象背后的本质。当我们把平时工作、生活中看到的现象后面的本质揭示出来时,普通的生活立刻变得深刻起来。在教育科研活动中,也有类似的情景,我们需要对现象追问几个“为什么”,只有从现象看到本质,才能使科研活动走向深刻,才能够很好地提炼出研究成果,提高课题研究水平。例如,在德育活动中,要求学生过马路做到红灯停、绿灯行,我们要追问:为什么要求这样做?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孩子在路口不只是等待红绿灯,而是遵守交通规则。应从“红灯停,绿灯行”的具体行为做起,从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今天遵守交通规则,将来要遵守职场规则、社会规则,其道理是相通的。
想起在郫县犀浦实验学校开展有关家庭教育的课题研究初期,学校召开家长会,一个班总会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家长不能够参加会议。但是在三年后召开家长会,一个班不能够参加家长会的只有几个人了。我们开始并没有发现这种变化的价值,后来才认识到,是通过课题研究,家长对我们的改革行为的认同,是课题研究取得成效的表现。所以,我们在教育科研中,要有敏锐的眼光,去探寻平常的现象背后不平常的内涵,就像善于发现什么是有价值的金矿,然后才能从金矿里面提炼出金子。缺乏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就不可能搞好教育科研。
准确表达才是科研
2008年10月的一个早晨,我们组织十几个学生来到郫县安龙村全家院子,举行环境保护教育活动。我如实记录了此次活动的经过,一位专家看了我写的活动记载说,你写得很具体,很全面,甚至还有一点儿生动。但是,你记录这次活动是想说明什么,仅仅是说明我们搞了一次活动吗?同样一件事,大家议论的着眼点不一样,这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观。我们在叙述科研工作的案例时,要带着课题所主张的价值观来叙述,要带着课题倡导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的科研表达,理论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渗透融合在实践中,就像盐之溶于水,能尝其味而又不见其形。
我不由得想起经常听到的一句话:那个学生太笨了,我都教了他三遍,他还是不懂。很显然,叙述的人是从教师的视角来叙述的。如果换一种视角来叙述可能就不一样了。例如从学生的视角说:那个教师教了我三遍,还是听不懂,他的教法真的有问题;同样一件事,从不同的叙述视角,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我们在教育科研工作中,要确立正确的视角,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