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家庭德育教育范文

家庭德育教育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家庭德育教育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家庭德育教育

第1篇:家庭德育教育范文

【关键词】和谐社会发展;中职教育;德育教育;问题和对策

一、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

中职院校德育教育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内容,内涵丰富。首先,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揭示了教育的对象和内容,其与初中、高中、高等院校不同,中职院校的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开展,以初中以及同等学力的毕业生作为主要对象,是由成人中等专业、中等专业院校、技工学校、执业技术院校等学校实施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模式。另外,德育教育揭示了该项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及载体。根据教育大纲规定,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统领下开展法治知识教育、职业生涯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等一系列德育教育内容。为此,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则是建立在中等教育课程体系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线索,以德育教育课程体系作为纲领,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培育高素质的基层工作者与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

二、当前中职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

(一)德育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未能够实现课程开设的初始目标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学生认为当前的德育教育课程枯燥无味,学生根本没有任何学习兴趣,教师说教枯燥无味,讲课方式机械重复,学生基本上无法在课程上集中精神听讲。究其原因为如下两点:第一,校园未能够营造出浓郁的德育教育文化。部分学校一味追求发展快、规模扩大而忽视了文化制度建设。学校的文化凝聚力不够,导致学校留不住人才,致使教育资源稀缺,缺少“双师型”教师,德育教育教学方法老套,无法吸引学生的眼球。第二,中职学生自身行为偏差,对自我认知以及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模糊。在德育教育课堂上,基本上能够保证全程认真听讲的学生占比不到百分之三十,而做到部分实践听讲、认可并理解学校的德育教育的占比不足百分之五十。学生的不重视,也是导致德育教育受阻的原因之一。

(二)社会负面环境影响导致德育教育不受重视

目前浮躁的社会气息导致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与误解,学历成为了中职学生进入社会就业发展的硬伤,社会重学历,轻职教的观念深入人心,一时间难以扭转。并且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广泛的存在重视技能培养而忽略道德素质培养的教学习惯,导致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另外,社会负能量过多,导致部分学生对德育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认为道德教育是默守陈规,已经过时,致使中职德育教育开展对学生已经失去了吸引力。

(三)学生家庭德育教育的参与度不高

在未成年人的德育教育中,家庭教育至关重要,不可或缺。但是通过调查发现,中职院校的学生家长大多在外务工或者是工作忙碌,根本没有时间与学生沟通,对未成年人的德育教育上长期缺位,家长基本上与学生零交流,这种家庭教育的确实严重影响到德育教育的效率与质量。

三、提升中职院校德育教育质量的对策

(一)净化网络环境,消除对中职教育的偏见,为学生德育教育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

国家教育部相关文件已经明确指明了现代中职教育的建设目标,并指出在2020年能够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此环境背景下,中职教育得到重视,需要引导人们消除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崇尚技能而非学历的社会氛围需要加快形成。同时,社会各大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必须要端正态度,担负起社会责任,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自觉屏蔽不利于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的信息,为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二)社会与家庭共同参与到中职学生德育教育中

中职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并不仅仅是学校的工作任务,也是社会与家庭的责任与担当。为此,中职学校发挥德育教育的主导作用,促进社会与家庭参与到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来。首先,通过网络媒介,譬如微信、微博、QQ等建立起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媒介,尤其是针对尚未成年的中职院校学生,需要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建立学生信息库,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品性、爱好,才能令德育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第二,依托网络平台,建立起与社会沟通与互动的交流机制,针对目前中职教育的难点重点与社会各界人士进行交流,寻求社会帮助与支持。同时需要建立起家长与社会对当前中职教育的意见反馈机制,倾听来自不同群体对学生德育教学的意见,集思广益,不断改进中职德育教育的方式与方法,提升教学效率。

小结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的系统的战略性任务,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德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与知识学科型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对学生的成长与教育影响重大。中职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和与社会输送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的重任,是国家人才教育的重要环节,得到了国家与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在其支持与推动之下取得了长足进步。德育教育是中职教育重要一环,论文所述仅仅是冰山一角,期望后期学者能够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董传芳.新形势下提高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的措施探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10):124-125.

第2篇:家庭德育教育范文

(一)缺乏足够的重视

小学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但是很多教师和家长都没有抓住这个时期对学生开展高质量的德育教育,只盯着学生的成绩做文章,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熏陶,使得很多学生没有形成坚实正确的三观,沾染了一些不良的习惯.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影响较为深远,他们轻视德育教育的态度也影响学生对德育教育的观感,导致很多学生对德育教育不以为意.

(二)德育工作流于形式

目前,很多学校并不重视德育工作的质量,开展德育教育也只是应付检查,将德育教育流于形式,让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方式过于被动.很多学校只是在示范教学、评课教学中开展德育教学工作,让德育教育工作成了“面子工程”.这种现象也引起了学生对德育教育的不满,不愿意配合教师推进德育教育的进行.

(三)只局限学校,忽视家庭教育

学生家长对学生的成长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但是部分家长学生因为一些原因对学生的管理力度较低,忽视孩子思想品德的成长教育,有些家庭是爷爷奶奶带孩子,上一辈人在带孩子的时候常常对孩子过于溺爱,更加阻碍了德育教育的进行.还有的家长将孩子的教育问题都甩给了学校,只关心孩子的成绩是否有提高.如果孩子的品德出现了问题,这些家长会认为都是学校的责任,丝毫不思考自己应在孩子教育中需要承担的责任.

(四)缺乏科学的指导方法

我国的德育教育尚在起步阶段,很多工作都是摸索着开展,没有正确科学的指导思想引领,也缺乏科学的德育教育方法.教师在缺乏德育教育工作经验的情况下对学生开展德育教学会使得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对教育内容的把握有所欠缺.

二、小学德育教育工作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转变观念,育人先育德

在开展小学德育教育之前,学校和教师都要对教育的观点进行转变,树立起“育人先育德”的教育观念,让学校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发挥充分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深入,对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故此,为落实德育教育的深入开展,学校的管理层要正确树立德育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优良品德的工作要先于加强学生书面成绩的工作,切忌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为有效对教学理念进行转变,学校需要组织教师参加思想道德的培训课程,让教师能够给学生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学校还要加强提高教师的德育教育工作的质量.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之前,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来制定系统的教学计划,让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学习的重视.

(二)尊重学生,加强师生间的互动

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重视学生的成长状态,结合学生的特点来选取最为合适的教育方法.目前,学生缺乏成熟的心理承受能力,面对问题时缺乏理性思维,过于感性,为加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教师需要换一个角度去思考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尊重学生的特点,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

(三)发挥课堂教学作用,渗透德育教育

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德育教育的时候要正确认识德育教育与所教学科的关系,在学科教育的课堂上加入德育教育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让学生对学科知识理解得更为深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注意将德育教育有效渗透进去,让学生的成长发展受到德育教育的积极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的与工作时要注意:第一,教师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知道做人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形成“要做事,先立人”的行为思想.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较为深远,所以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做到言传身教,才能有效地落实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第二,教师要在学科知识教育的教学内容中加入德育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同时兼顾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德素质.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进而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为学生今后的发展铺就坚实的地基.课堂教学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所以教师在落实德育教育工作的时候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让学科课程的优势在教育过程中得以展现.与此同时,要拉近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让教材成为连接知识与生活的媒介.

(四)学校与家庭要配合协调,落实家校共育的有效开展

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落实离不开学校和家长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所以,学校要主动拉近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让家长正确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学校和家长之间加强沟通也可以彼此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更为透彻,及时对学生出现的品德问题进行引导和解决.教师和家长都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拉近学校和家庭的配合关系,让学生在学校和家中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进而形成正确的三观和优良的思想品德.

(五)丰富德育教育手段,提升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所以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时候,可以让所教科目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特点相结合,设计一些贴合教学内容的情景并组织学生通过对角色进行扮演参与到情景中.教师在设计情景的时候可以考虑学生实际生活中所关注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参与情景教学强化对正确的行为习惯的认识,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什么行为是不可取的,进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落实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所以学校与家长都要正确认识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科学的教育理念的引导下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教育工作者还要积极的思考如何将德育教育工作与实际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崔忠兴.论现代道德教育的缺失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18(5)12-14.

[2]杨华.谈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新课程,2017.

第3篇:家庭德育教育范文

关键词德育教育班主任班级管理重要性

1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

德育教育有着非常广泛的含义,从广义上来说,德育教育是针对全社会人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社会德育教育、学校德育教育以及家庭德育教育三大板块,其中,后两者是前者的根本,当一个人接受了良好的学校与家庭德育教育后,社会德育教育的开展将会变得更加容易。从狭义层面来看,德育教育主要指的是在学校由教师针对学生开展的系统的、全方位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品质。从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德育教育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思想道德教育与行为道德教育。对于德育教育来说,思想道德教育是根本所在,针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形成忠诚、勇敢、勤劳、正直等高尚的品格,而行为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生思想道德与文化素养在日常生活中的综合体现,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我国素质教育教学大纲已经针对思想道德教育与行为道德教育制定了明确的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规范;第二,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道德与政治教育,这主要指的是德育教育过程中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体意识培养以及依法治国理念的树立,对学生来说,主要表现为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热爱班级,关爱同学;第三,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塑造,这是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最重要的目的,学生只有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才能在进入社会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一分子,对社会建设起到自己的作用。

2德育教育在小学生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

2.1关爱学生,有利于实现人文关怀

每一个学生都是来自于不同层次的家庭,每个家庭情况的不同会造就学生性格上的差异。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人道主义关怀,对每个学生都予以人文关怀,让学生能感受到来自于教师发自内心的关心与爱护。特别是那些缺少来自父母的关爱的学生,从小情感的缺失造就了其脆弱敏感的内心,班主任给予其足够的关怀与呵护,多对学生的发光点进行鼓励与表扬,往往能取到很好的效果,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其变得更加开朗自信,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学校与家庭之间,班主任还扮演着连接两端的桥梁角色,从而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整合起来形成合力,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在沟通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传达给家长的同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在与家长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开展德育教育,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2.2重视思想,能够防患于未然

学生的人生价值观、道德观等都还处于不断形成的过程中,要想不陷入误区,就离不开家长与教师的共同引导。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班主任要有足够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发现学生在思想层面表现出来的问题,及时指出,将错误的思想苗头扼杀在摇篮里,加以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走上正道。班主任可以在教师中开辟办公区域,与学生在平等的状态中开展日常作业批改、备课等工作,与此同时,通过与学生共同相处来观察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以便于更好地发现问题。除此之外,班主任还要重视与各科任老师之间的交流,主动去了解学生在不同的课堂上的表现,在全面把握学生情况与特点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来加以思想引导,帮助学生改善学习生活,规范言行举止,做一个明是非知对错的人。

2.3加强实践,有利于营造良好氛围

在班主任工作内容中,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能够通过具体的干预措施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引导的工作,在德育教育中涉及的各种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在亲身体验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感悟。比如说开展诗词朗诵、田径比赛等活动,不仅能够大大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还能够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公平、责任等有着更直观的认识,实现个人思想品德修养的提升;开展班级黑板报制作、手抄报绘制等集体活动,不仅为学生思维创造力提供了展现的平台,还在班级中营造出更好的学习环境,有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正是通过班主任将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与德育教育工作结合在一起,用实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将正确的思想道德理念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够得到不断提升,与文化素质提升相匹配。

3德育教育在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方向

3.1以身作则,树立学生学习的榜样

对学生来说,班主任是与其日常学习生活中接触时间最长的人,在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下,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对于学生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其学习习惯与性格的形成至关重要。作为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班主任要想取得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就要先从自身着手,做一个有着良好的道德素养的人,时刻注意在学生面前的言行举止是否恰当,能否起到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权威性,用行为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无声的教育,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一言一行中,用高尚的情操去熏陶学生,用得体的言行举止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扮演好学生启蒙导师的角色。班主任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带头做到,比如要求学生爱劳动,那么平时上课就要自己动手擦黑板,与学生一起打扫教室卫生;要求学生书写工整,那么自己在黑板上板书时就要一笔一画写规范。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被学生围观,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够在教育时更有说服力,提升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更好地起到示范作用。

3.2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

班级管理不仅仅是管理学生,更是要关爱学生,才能够与学生搭建起有效的沟通桥梁,这也是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一项重要内容。班主任发自内心地关心与爱护,不仅缩短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还会影响学生,让其学会去关心爱护身边的同学。

3.3重视对学生的积极评价,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积极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发展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教师通过对学生德育教育中取得的成绩进行表扬与肯定,能够让学生更加自信,强化其对德育教育的认同。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的积极评价,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积极的一面,指出来给其他学生看,通过鼓励让学生不断强化,起到激励学生本人的作用,同时带动其他学生往这方面发展。即使遇到需要批评指正的地方,也要柔和处理,将批评融入表扬中去,尽可能多表扬,少批评。

3.4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实现家校互动

家长是学生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家长个人的道德素质水平会影响到学生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有效参与。班主任要充分扮演好家校联系纽带的角色,重视与家长之间日常的沟通交流工作,不仅要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告知家长,同时还要从家长嘴里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争取家长配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在家庭中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微信等多种新媒体也可以引入到家校联系中,通过建立微信群,实现家长与班主任、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就德育教育情况进行交流,实现家校联动,共同助力学生健康发展。在学校教育中,德育教育一直是一个在讨论的议题,这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更是素质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内在要求,而班主任作为与学生日常接触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工作者,在德育教育工作开展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需要明确一点,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成效的,需要班主任将其渗透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从思想到行为对学生进行引导,长此以往,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实现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郝春佳.育人德为先———浅谈初中德育的重要性[J].黑河教育,2014(8).

[2]谭红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20).

[3]达瓦次仁.素质教育下初中班主任工作面临的困境和措施[J].科学导报,2014(21).

第4篇:家庭德育教育范文

1.有利于幼儿社会化的形成。发展幼儿的社会性是幼儿德育教育重要内容。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是第一步。儿童通过自己的认知、学习,逐渐养成有规律的习惯,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德育教育活动使其能够辨别善恶美丑,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趋向。反之,如果家庭与学校不重视幼儿的德育教育,放任其随波逐流,将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使孩子失去了向善性。因此,幼儿的德育教育是整个人社会化的基础,只有打好这一基础,孩子将来的发展才会符合整个社会的总体要求。

2.有利于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品质。当今社会,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对他们娇生惯养、百般宠爱,只要孩子提出任何条件都会答应。造成孩子就会内心非常脆弱,受不了一点的委屈,自私而又骄横。孔子曰:“少成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是说:一个人小时候养成的习惯是非常稳固的,终生都会起作用的。知识需要道德的引导,幼儿良好品格的养成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作用。因此,必须要重视幼儿的道德教育。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实现纵向发展。

3.有利于培养其正确的情感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人层面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四个内容也应该属于幼儿德育的教育内容。当今,很多人爱国情感的缺失,追根朔源是从小没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父母和教师,有责任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思想氛围,用丰富多彩的、富有生命力的爱国主义教育灌输于孩子的生活中,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幼儿素质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应该注重幼儿诚信方面的教育,用生动的事例对幼儿加以引导,使其懂得“凡出言,信为先。”总之,要重视幼儿的德育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待人友善这几个方面。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形成良好稳定的品质,将来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德育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策略

德育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基石,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心理学认为,人的儿童时期是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高速时期。因此,道德教育就应该从小抓起,从家庭与幼儿园抓起。

1.家园联系共同加强德育教育。对于幼儿,家庭与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学习成长的主营地。这一时期,他们所接受的教育以及影响来自于他们的父母与老师。当然,还有环境的影响。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我们每一个家庭都应该注重孩子从小道德品质的教育,作为父母还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利于他们生活发展的家庭环境,家庭德育是一种渗透式教育,父母应从家庭实际出发通过与孩子的密切接触,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把德育内容穿插进去。在幼儿园,应该把幼儿的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这就需要我们幼儿园将道德教育的要求、方法、目标与《幼儿园工作规程》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家园联系栏、家园联系册、家长开放日、接送幼儿交谈、家访、亲子活动等形式,展开良性互动,使德育的效果实现最优最佳。

2.培养孩子讲文明、讲礼貌的良好习惯。礼貌是人与人交往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它是通过语言和行为表现出来的。幼儿有最大的两个特点,一是在这一时期他们开始学着说话了;另一个是他们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针对这两个特点,开展德育工作。父母和老师必须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品德形成的良好环境,在这一环境中不断观察孩子在环境中是否具有个体差异性,是否能够自己在环境中调整自己的行为。作为父母和幼教老师,应该及时对幼儿的言语和行为进行教育更正。幼儿园,要有切实科学的幼儿行为规范,以便对幼儿进行引导。与此同时,还要有可行的奖惩措施,对于好的行为要加以奖励,对于不好的行为要适当给予惩罚。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可以使幼儿终身受益。

第5篇:家庭德育教育范文

关键词:德育教育;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教育的根本是教书育人,这其中的“育人”便是教授学生德育的发展。德育的教育是教育的本质追求,亦是教育的灵魂。随着经济不断地发展,教书育人不再注重应试教育而更多地是注重素质教育,为社会培育优秀的人才,为社会输送新鲜的血液。因此,重视德育教育是现阶段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

一、现阶段初中德育教育情况

1.德育教育未能得到重视,弱化现象严重

现今中学学校都是开有德育教育的课程,由此用以指导学生的品德、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的情操。然而许多德育教育课程却又是不是受重视的,学生主体责任心不强更注重学习上的发展,在培育的过程中家庭德育教育的形式弱化,同时面临着社会环境给予的挑战。往往德育教育的弱化现象严重,过多的追求学习成绩而没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德育工作的教育以灌输为主,缺少实际意义

在德育工作的进行当中过多地强调了学习的层面和简单的讲述状态。德育教育不光以灌输教育为主,要让学生参与到实际当中进行适当的体验,感受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怎样更好地运用良好地道德准则产生对社会的影响。

二、如何进行初中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创新

1.培养学生的整体政治、思想、道德的提升

道德教育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不能用强硬的态度进行道德指令和道德禁止,生硬的教学模式只会使学生产生更多地好奇心理趋势尝试犯错误。德育教育主要是运用道德事件的描述来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行为,由此规范学生的行为准则。初中阶段正值学生青少年期的发育阶段,应当运用倡议、激励的形式进行德育的教育,如树立目标,运用结果导向引导学生自发的遵守规则。要进行比喻形式的教育,考试不能作弊,要培养学生的诚信教育;要对老师尊敬不仅是尊师重道亦是长幼有序的教导;要爱护花草树木和公物,培养学生公德心的建立;要讲文明懂礼貌,待人接物要有一定修养,等等。通过整体的德育教,再进行面到点的细化育提升进行,激励着学生努力践行道德行为。要进行基本的道德规范,它包括行为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的建立。通过规则性引导,进行整体的培育。

2.注重课堂上的教学德育锻炼

初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德育的时候要运用一些方式、方法指引学生。首先,是进行内容的创新。可以通过讲述历史人物的传记举例子进行引导,在挖掘人物发展的状态下用德育的教育进行描述。比如,讲述《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该人物在故事描写中守护唐僧去西藏取经,许多细节表示出了尊师重道的一面。其次,要合理利用校内的资源进行德育教育的匹配,要联合各学科的老师进行德育教育的培育,在学习各科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德育教育引导。再次,要充分的调动学校外部的资源进行互动,可以带领学生下社区、进农场,了解当地的生活状态更好地尊重社会每个工作岗位。进行户外的德育教育基地,多带领学生进入非课堂的地域进行德育的培养。最后,要根据初中学生的是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开展适用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学习课程,针对年龄的成长状态划分不同的德育培育课程,不仅要创新还要形成一定的特色。

3.通过组织团体活动进行德育教育的培育

初中阶段的学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喜欢集体活动,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喜好进行团体活动组织,不仅能够形成初中学生的团队意识也能逐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情操。要在生活中加强对学生德育的主体状态,由此构建出以教师组织的团体活动体系。比如,进行户外的踢毽子活动,以分组的形式进行比拼,联动学生的运动状态培养其团队意识等。在德育教育本身,教师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通过教师自身的德育榜样引领学生组织团体活动,能够事半功倍。

4.与学生家长共同进行学生的德育教育

家庭教育的是教育的基础,加强家庭教育在德育生活化中的地位,同时借社会力量,参与德育教学。家庭德育教育的缺失能够严重影响学生,使得在成长过程中的难以辨别事物的真伪以及正确认识社会的过程。有些家长更注重学生学习成绩不在意学生除了学习以外的其他问题、有些家长甚至教导学生要以自我为中心处理问题。这样都是难以正确地认识道德的,更不用提学生成长以后担负的社会责任。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要多与家长进行沟通,要引导家长配合,进行良好地家庭教育,要多角度地感染家长的观念,使德育教育逐渐生态发展。比如,设立家长委员会,并进行工作职责的调配,将家庭德育教育纳入计划当中,教师要定时进行回访和督促。同时,可以拿出好的模范家庭德育教育进行宣讲,调动起家长级学生的积极性,正确促进学生在家庭中的德育教育发展。

5.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早已经是不再陌生了,面对现今的环境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现今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而德育教育的主要战场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操并侧重于预防学生的德育偏差。因此,要打造一支精良的心理教育师资力量进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通过专业的教导进行德育教育的教学。

6.运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

现如今的互联网飞速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教师可以运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德育教育的培育,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更多的内容,或者通过有教育意义的视频观看进行德育教育的指导。但要值得注意的是,选好教育的角度,同时屏蔽互联网中负面能量的干扰,正确引导学生学习。

三、在初中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1.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并重

初中学生大多处于叛逆期,在理论上的讲述中懵懂又好奇,往往会通过实践进行尝试,这期间不外乎有不成熟的表现。因此,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是不一样的,教师在教育学生建立道德的同时不要忽略将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相结合,在生活中探索道德的意义。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科学、积极的看待事物的发展,形成辩证的唯物主义观念;同时,树立正确的政治角度,走社会主义路线;并且通过实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锤炼意志,规范行为,陶冶情操。

2.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并举

人与人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化的,德育教育也要遵循该原则,除了对整体学生进行全面的德育教育也要进行个体化的德育教育培养。德育教育的是要引导不同的个体产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观,通过对个体的生存状态及环境引导出适当的德育理念。讲德育要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重视学生的情操培养、教育培育、集体荣誉感等德育理念,通过整体带动个人的成长与发育,也要通过个别学生影响整体的德育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深入,对于学生德育教育的发展也具有一定挑战意义,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以及创新教育模式,才能够使学生在成长的阶段更好地展示自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结合教育现状,改革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是时代前行的必然。通过不断优化和创新,提升素质教育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清训.初中德育教育创新研究[J].时代教育,2012,(04).

[2]马丽.浅谈初中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4,(3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