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闻与传播的专业范文

新闻与传播的专业精选(九篇)

新闻与传播的专业

第1篇:新闻与传播的专业范文

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方案,这是新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该方案突出强调了在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实践导向,旨在推动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完善新闻与传播人才的培养体系。

以新媒体时代为大背景,研究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和方式,对于中国新闻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一、新媒体发展迫使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近年来发展速度日益迅猛。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更快、信息量更大、内容更丰富、互动性更强等特点,在给新闻行业乃至整个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变革的同时,也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从业人员也因此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传统媒体为求生存,纷纷寻求转型,媒介融合的优势日益凸显,成为大势所趋。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这些都在向我们发射同一个信号,那就是媒介技术的革新,对新闻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自然成为当务之急。新闻学教育作为输送高素质新闻人才之根本,也自然迎来了更为巨大的挑战。

“在现阶段媒介融合的条件下,新闻业需要两类新型人才,一是能在多媒体集团中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1]”然而必须面对的现实是,长期以来我国各高校对于新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均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这样的教育模式并不能完全满足新闻媒体对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专业人才的需求,造成这方面的优秀新闻人才本身就很短缺。在媒介融合对新闻从业人员自身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显然更无法满足当下业界对于新型新闻人才的需求,因而我国新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必须要有新的思考与改进,以促进整个新闻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新媒体条件下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简称MJC,是我国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硕士研究生类型,该学位旨在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的专门人才。[2]”因而可以说,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存在,正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因新媒体飞速发展而带来的新闻学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尴尬局面。并且,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存在,对于完善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提高新闻传播教育的整体水平,保证新闻从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均具有积极的作用。

“培养具有现代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刻了解中国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这是2010年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中关于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明确定位。近几年来,媒介技术迅猛发展,在为传播新闻创造了更多可能性的同时,也使新闻业的专业性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尤其是微博、微信的兴起,使得传播主体日趋多元化,只要有一部手机,就拥有了一个新闻中心。这对于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如何科学地把握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从而创新新闻与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也自然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在新媒体条件下,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以下两个方面必须明确:一是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决定理论,是理论的来源,是理论发展的根本动力。若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脱节,新闻学教育则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改变传统的以理论知识讲述为主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新闻传播业务技能的训练与提高。[3]”二是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不能仅局限于某一领域,要多领域跨学科进行培养。媒介技术的革新,新闻传播速度之快、传播内容之复杂,已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因此,培养新闻传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必须在培养过程中被加以重视和体现。

三、新媒体条件下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方式

对于新媒体条件下新闻传播人才的专业素养要求,曾指出,新闻工作者要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简而言之,就是要懂互联网思维,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这也为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提供了指引方向。

首先,在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的时间一定要保证。其实践教学的时间应相较于学术型硕士必须要长。这就要求学校不仅要聘请一批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的任课教师,还应将一些新闻从业人员请到课堂,向学生分享前沿资讯以及一些实战经验。以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例,在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专业课程中,就安排了新闻实务界的专业人员做课程的任课教师。这样的方式无形中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习资源,增加了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

其次,课程的设置也是新媒体时代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不应被忽视。新闻学学科本身就是多学科的杂糅,不能局限于学科本身,加之当下媒体融合探索步伐的不断加快,新闻从业人员只掌握一门学科的知识已经远远不够。因此,要想培养出适应行业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跨学科,涉及多个领域。并且注意与学术型硕士课程的区分。

另外,媒介融合的大背景给新闻学教育带来的不仅仅只有冲击,也为新闻与传播课堂教学提供了便捷,随时可通过手机客户端查找新闻并当堂分析、教学,现场模拟研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可见,善用新媒体技术,利用其带来的便捷,对于提高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课堂教学水平的实现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新媒体条件下高校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的问题与改进

首先,是对掌握新闻与传播专业理论知识的忽视。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两者不能割裂,孤立地强调一个方面。若在课程安排上忽视对理论课程的合理设置,只片面追求实践,一样无法达到预期的培养效果。因此,应将理论知识的学习阶段与实践经验的积累阶段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设置。虽然相较于学术型硕士,专业硕士更加注重实践,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脱离理论,没有理论做基石,必然是不可取的。

其次,是在校时间短而所学课程多造成超负荷的课业压力。人的精力有限,超负荷的课业压力会使培养效果大打折扣。调查显示,目前很多高校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都是2年制,在校学习的时间为一年,而这一年间所学的课程基本上是学术型硕士一年半的课程。不难想象,这一年专业硕士所面临的课业压力自然是相当繁重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延长学时才能解决问题。依靠改进课程设置,针对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合适的特色课程,去掉一些不必要的课程,不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好方法。同时,这样也保证了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再次,是高校课程设置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每个学校的情况不同,比如师资能力、校外资源、学生基础的不相同,所进行的课程设置也不会完全相同。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的课程设置都是在照搬一些有名气的高校。这样只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对此,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综合自身师资力量来设置特色课程,这样既能减轻老师和学生的负担,也能在最大程度上优化资源,提高教学质量。若只是一味地照搬名校的课程设置,后果可能是老师讲不到精髓,学生也学不到真本领,这样实际上是对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有违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设置的初衷。

第2篇:新闻与传播的专业范文

一、教学目标:能力本位

传统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较为注重的是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与连贯性,是以知识为中心,强调新旧之间的联系。以能力为本位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其教学目标要求十分明确,针对性与可操作性较强。一般会通过与新闻传播机构的联合调研,确定相关职业与岗位所需能力结构,并将岗位新闻传播人才能力结构图转化为专业教学目标,以满足新闻传播一线需求的岗位能力为中心,设计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等教学内容。教学中,新闻传播理论与新闻传播实践并重,相互配合,共同为新闻传播人才的岗位能力服务。在理论知识传授上,虽然离不开相关新闻传播学科知识的传授,但会结合当前媒体融合的趋势,调整教学内容,会涉及多学科的整合,而不是着眼于单一学科知识系统地讲授,主要是按照新闻传播岗位能力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选取相关学科知识,强调知识的针对性与实用性。而在新闻传播实习实训中,侧重于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依据实际传播需求,进行整合处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为完成某一项实际或仿真的新闻传播任务,需要学生具备知识的运用能力、问题的理解能力、角色的扮演能力以及任务的胜任能力,而在这类能力的运用中,促进学生掌握相关传播理论,提升传播素养。

二、教学方式:工学结合

注重理论知识讲授,主要采用讲授式教学方式,与新闻传播行业缺乏必要的联系纽带。学生的学习与今后的工作之间存在脱节,是当前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方式的一个主要弊端,而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因素在于新闻传播类专业中双师型素质教师的缺乏。在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中,院校教师懂传播理论不熟悉新闻操作;聘用来自行业的教师,懂新闻操作不熟悉传播理论。虽然教育部和力推新闻传播高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实行高校与新闻单位人员互聘“”,加大力度逐步推动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的结合,但是在人员互聘之后将新闻传播专业教师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将学生新闻传播类知识理论的学习与新闻传播的实践实训结合起来,结合的效果主要看能否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学生对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认识;能否让学生在看到学习与工作之间的联系后,提高他们学习新闻传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能否让学生通过与新闻记者的接触,跳出校园学习的局限,增强对社会新闻传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体会新闻传播工作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能否让学生在新闻传播的职业指导与职业训练中,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提高他们新闻传播工作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否让他们在实际工作的锻炼中,提高学生的新闻传播责任心和新闻传播判断力;能够让学生借助实践岗位锻炼的机会,提高他们的专业对口就业率。

三、教学内容:项目导向

传统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教学,大多按学科架构形成教学体系,按章节结构传授教学知识。此类教学内容主要注重的是知识理论的传授,而不利于学生新闻传播技能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参照新闻传播业务实践中的工作流程,设计能够培养学生能力,符合学生今后工作环境的项目,以项目为导向,重构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对于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内容中的项目开发,主要以新闻传播中产品与服务为载体让学生能够学会完整的完成新闻传播工作流程。因此,新闻传播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项目开发,需要做到以新闻传播任务作为课程教学内容设置的参照点,确保教学内容以项目任务核心构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建构属于自我的知识与技能;另外,需要为学生设计围绕项目运行的所需要的综合化教学情境,以保障项目的仿真度或者真实性。项目确立后,对于承担项目的小组,需要对学生的角色基于真实新闻传播岗位的不同进行分工,并要求学生按照“明确任务、提出计划、组织实施、检验评估”等新闻传播工作流程展开项目实施。在真实或者模拟的新闻传播工作项目中学习,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受教师的外部控制,而是变成了一种自我控制,学生可以围绕学习目标进行有意识的行动,锻炼学生从多种可能性的行动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锻炼学生对新闻传播工作任务的结果预测预判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意识。以项目为导向的新闻传播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重构,其主要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获得新闻传播职业岗位上的工作能力与行动能力,特别是新闻传播行业最为看重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管理:加强反馈

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对于教学管理而言,主要在于加强教学反馈工作。传统的新闻传播类教学,其教学反馈较多以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为主;而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中在组建中,需要以教学反馈作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的条件,认为教学信息反馈是提高专业实践性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实践性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学信息的反馈收集与传统理论讲授型有所不同。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性教学,由于教学场所不固定于教师,有时甚至是在校外,因此,教学反馈信息的获得具有随机性,而这也要求相关部门能够及时增派人员,制定相应的制度,保证实践性教学反馈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参照有关院校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一般来看,教学反馈信息的搜集,分为三个阶段:实践活动开展前的教学策划信息搜集,实践活动开展中的教学开展信息搜集,实践活动结束后的教学总结信息搜集。而如果从实践性教学反馈信息的来源来分,又可以分为实践单位的反馈信息、教师实践的反馈信息、学生实践的反馈信息。实践单位的反馈信息,主要从行业的角度,分析实践性教学活动,是否符合行业新闻传播产品与服务的实际生产营销情况;教师实践的反馈信息,主要从教学的角度,分析实践性教学活动,是否达到了教学要求;学生实践的反馈信息,主要从个人职业发展的角度,分析个人职业能力是否在实践性教学中有所提升。

五、教学考评:行业评估

第3篇:新闻与传播的专业范文

关键词:高等体育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措施

众所周知,高等体育院校主要以培养专业性的体育人才为主,其给人们的固有印象也是运动健儿的“训练乐园”。而体育新闻传播专业在体育院校的发展还属于萌芽阶段,许多教学手段运用得还不够娴熟,在专业办学理念的创立、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的确立、课程构建及教材选定方面都还存在着不足。除此之外,一些高等体育院校缺乏与体育新闻传播专业有关的教学经验,一些高等体育院校的体育新闻传播专业在创新发展上一直处于滞后状态。因此,探讨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路径很有必要。

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在高等体育院校新闻传播专业中的必要性

人才培养模式涉及的范围较广,其主要目的是依托正确的教育理念及思想,去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确保教育活动能够稳步进行,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形成一种更为稳固的交互关系,从而使教育大环境更为融洽,以培养出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人才。高等体育院校若想将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实施起来更为高效,作用效果更加显著,就必须分析影响目标达成的多个要素,如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构建体系、师资力量储蓄、师资团队打造、人才培养方向和方法等。这些要素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即“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和“培养出的人才具备哪方面的能力”。

1.1媒介需求多元化颠覆传统的体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

从发展形式来看,几乎各行各业都以全媒体的新型技术内容为媒介,不断推动其行业内各阶段的发展。现今,全媒体也衍生出了较为多元的媒介工具及传播技术手段。全媒体这种亢进型发展形态在满足民众精神需求的同时,也推动了媒介产业面向全民的拉链式前进。正是由于这种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使得以往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纵观各高等体育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发展形式,其教育模式太过单一,导致毕业的学生真正到岗之后,缺乏协同作战的能力,在进行实践采访时,也只适合一个人扛着采访设备,走向“战场”。不仅如此,体育新闻媒体显现的又一重大教学缺陷是,只注重对新媒体理论知识的培养,缺乏实践应用,因此在新闻媒体对外界事物的采写、编制、收录上存在较大的弊端。体育新闻媒体太关注于刻板的格式设定,从而忽略了最基础的人文素养,使文章读着生硬、乏味,也无法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由于体育新闻媒体过于模式化,也致使采写编制的工作人员难以用较为开阔的视野去挖掘事件的深层次内容。

1.2传媒教育的同质化困局呼唤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毕业生若想适应市场的职业需求,就必须在熟练专业技术的基础上,独立发展个性,在市场中展现自己的发光点,让所选企业看到自己的不同之处,只有这样,自己的选择性才能更多。但是,从国内高等体育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划分上来看,其新闻传播专业大体相同,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区别。换而言之,即专业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此种现象导致的直接问题就是市场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逐渐达到饱和状态。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在求职时,会因自身专业能力无法胜任市场对独特性职业的需求,加上各高等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过多,其竞争力过大,从而出现“择业难”的就业现状。针对这一现状,各高等体育院校也开始对本校的新闻传播专业进行大幅度整改,使其伴随本校的典型专业协同发展。例如,外语类院校,设立国际化新闻传播专业;艺术类院校,开设文艺新闻传播专业。因此,高等体育院校若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开设体育新闻传播专业,借助校内体育资源,在保证体育新闻传播专业独特性的同时,也能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1.3媒介融合的全球化态势亟须全媒体型人才培养模式

全媒体时代的发展特点最显著的即是各种媒介的大融合。传统媒体的媒介主要以电视台、广播站为主要传播平台,此类媒介传播平台所需要的新闻传播专业的人才少之又少,只有专业性很强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才能进入电视台工作,其他毕业生则会被市场淘汰。而在新媒体全面覆盖的新形势下,新媒体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需求供不应求。新媒体的媒介传播平台包括很多,其中包括原有媒体下的各种网站,以及延伸出的掌上媒体、金融机构及文娱机构电子服务平台等。正因如此,才要求高等体育院校要迎合全媒体的发展现状,培养出现代化高阶专业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2高等体育院校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

虽然借助院校主推专业开设专业化新闻传播课程是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前进需求,但是只依托本校的资源培养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行为是不可取的。高等体育院校培养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应体现本专业的特色,但当前问题是体育新闻传播人才过剩。一般来说,需要体育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岗位是央视体育媒体,地方体育电视台的人才已经达到了饱和,对体育记者和体育播报员的需求量较少。正因如此,高等体育院校在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上就不能过于局限,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市场,为国家培养全方面的体育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3高等体育院校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建

3.1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国际化+复合型+个性化

顺应全媒体时代的发展,高等体育院校在培养新闻传播专业人才时,其课程方案的设定需要面向社会,且包容性要强。高等体育院校要结合校内的固有资源,充分展现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科特点,培养出“国际化+复合型+个性化”的综合体育新闻传播专业人才,以增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国际化”即人才的培养要与国际接轨,要求高等体育院校在人才培养时,要站在国际化角度看待问题,使培养出的人才可以延伸到各领域。“复合型”即课程内容不仅要以体育专业知识为主,还要打破与社会、自然、人文及其他专业间的壁垒,进行糅合性发展。“个性化”就是借助校内的专业资源,培养出具有本校专业特质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从而凸显学校专业的核心,与学校其他专业协同发展。

3.2课程体系模式创新:体育、新闻、外语、人文的融合

各高等体育院校在培养高职业素养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时,需要有开阔的视野,从市场中探寻较为热门的新型专业,其中英语专业即是一个重要突破口。英语专业适应市场发展的大环境,且与国际相对接,能满足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正因如此,不少高等体育院校便着手培养英语、人文与体育3种专业相结合的新闻传播人才。

3.3师资团队的打造:体育+新闻+学术+技能

高等体育院校若想将新闻传播专业制定的教育改革方略全方位实施,就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打造具有创新能力且思维发展性较强的师资队伍。创建具有雄厚师资力量的团队是体育新闻传播专业创新、改革的前提和关键。全媒体下的媒介平台多种多样,教师需要掌握各种多媒体技术,利用博客、微博开设微课,不能只单一地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而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获取更多的专业性知识,打造体育+新闻+学术+技能多方面融合的黄金师资团队。

3.4实习基地建设和学生实习

就业:政府+媒体+企事业单位+学校“理论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若想培养出具有较高新闻职业素养的学生,就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此之外,高等体育院校还可与当地政府、企业单位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当政府有重大群体活动或当地有重大事件报道时,可动用体育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参与采访;一些大型企业有剪彩开业及收购融资活动时,也可联系学校体育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为其提供锻炼的机会。

第4篇:新闻与传播的专业范文

一、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传媒事业的快速发展,新闻传媒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与此同时,国内各高校也纷纷开设新闻传播类专业。目前,全国400多高校设置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学等新闻传播类专业近600个,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输送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促进了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然而,近年来高校的快速扩招及传统媒体需求的减缓,新闻传播类毕业生正面临就业难的现实困境,另一方面,企业在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题地位突显。,随着企业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对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大多数企业设置企业文化专职部门,负责企业文化建设、品牌策划、企业内刊、网站建设等等,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

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应根据学生就业市场的变化作出适度调整。作为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新闻传播专业要立足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按照企业设置岗位的职能及岗位技能要求,突出职教特色和优势,着力提高学生岗位技能及动手能力,以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高职院校对新闻传播类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势在必行。

二、高职层次新闻传播教育应偏向传播学

正确区分传播与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教育部现在的学科目录:一级学科是“新闻学与传播学”;二级学科是两个“新闻学、传播学”;三级学科只有新闻学下列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学、广告学”,传播学下未列有分支专业。在信息化社会中,一切领域都迫切需要信息和传播的专才。为此,培养大批信息和传播的“通才”,就成了高等教育的一个重点和方向

高职层次新闻传播教育应偏向本文由收集整理传播学。随着新闻主媒介对新闻传播人才要求的提高以及企业、社区、社团等对新闻传播人才需求的增大,高职院校应主动适应这一新形势,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按照企业的岗位设置及岗位技能要求,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途径建设。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应偏向传播学方向,按照企业岗位技能模块和技能要求,设置品牌策划、信息传播、cis系统等课程,并结合职业院校特色,侧重于岗位实操及技能培养。在人才培养途径方面,加大企业岗位实践力度,把课堂搬进企业,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同时聘请企业专业管理人员参与到专业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中来,实现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

高职院校的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应贴近社会大媒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新媒体的出现,新闻传播教育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涵盖了新闻出版、报刊杂志、广播影视、广告印刷、网络传播等各类文化产业。

信息传播是任何企业、社团组织维持正常运转、建构单位形象、扩大自身知名度,拓展业务范围的关键策略,信息传播已被越来越多企业所重视。特别是国内大中型企业的深入推动,综合信息的准确、快速、全面传播在公司中的经济价值体现得日益突出,企业纷纷设立专职岗位甚至专职部门,负责企业信息、传播,对综合信息人才的需求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改变了过去的信息生产机制,同时也引起了新闻传播教育模式的调整,开设新媒体专业的高校不再把培养记者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主要方向,而是培养一种泛媒体人才,宽口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

三、高职院校新闻播传类专业设置应坚持“大传播”为方向

2004年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原则意见》,明确提出专业的设置与划分在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体现三个原则:职业性与学科性相结合的原则,实行“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分类”;适应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宽窄并存”;多样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鼓励不同院校对同一名称的专业设置有本校特色的课程和实习实训环节。这三个原则,从宏观上给各个学校的专业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

教育部2004年10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新闻传播专业类归在“艺术设计传媒类”,其中,新闻传播类设置的专业有10个。

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

67 艺术设计传媒大类

6703 广播影视类

670301 广播电视技术

670302 摄影摄像技术

670303 音像技术

670304 影视多媒体技术

670305 影视动画

670306 影视广告

670307 主持与播音

670308 新闻采编与制作

670309 电视节目制作

670310 电视制片管理

从以上10个专业可以看出,侧重传播学方向,侧重技术、技能的培养,符号高职教育的特点和教育目标。

参考2008至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新闻传播类的专业涵盖面集中在新闻出版、网络传播、广播影视、广告等行业,数码音像、印刷及会展行业则相对薄弱;新闻传播类专业名单呈增加趋势,2008年14个,其中新增设的专业有2个,2009年有15个,2010年有25个,其中新增设的专业有7个,2011年有35个,其中新增设的专业(*标注)有4个。

2011年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新闻传播类专业和新增设的专业(*标注)如下。

90117 广告媒体开发

590123 网络数字媒体

590155 网络营销

590222 数字媒体技术

610408 电子出版技术

610409 版面编辑与校对

610410 出版信息管理

610411 出版与电脑编辑技术

610413 数字印刷技术

610414 数字出版

610415 数字媒体设备管理*

620307 商务信息管理

620406 广告经营与管理

640107 会展策划与管理

640109 旅游传媒*

650209 电子政务

660151 文化艺术管理

660153 文化创意与策划*

670116 广告与会展

670137 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

670311 新闻与传播

670312 信息传播与策划

670313 传媒策划与管理

670314 现代传播

670315 影视灯光艺术

670316 网络新闻与编辑

6703017 舞台影视技术

670318 数字传媒艺术

670320 影视编导*

670330 电视摄像

670331 摄影

670332 作曲技术

670334 录音技术与艺术

670335 媒体营销技术

670336 交互媒体设计

第5篇:新闻与传播的专业范文

一、四所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特色

新闻学教育是为培养合格的新闻人才而进行的专业教育,它既是新闻传媒和新闻传播活动的人力资源保障,又是新闻事业生产流程中的“上游工序”。

当前,社会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网络技术与新媒体不断发展,全球化进程与信息化浪潮不断推进,给新闻业和传媒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向新闻教育提出了新课题:新闻教育如何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发展的需要,为社会源源不断输送大批合格的新闻人才。谁能抓住这一机遇,并创新发展,谁就能在这一学科建立自己的地位。西部地区教育相对落后,但在整个教育大发展的浪潮中,西部院校的新闻传播学专业却快速发展起来,许多学校相继成立了新闻与传播学院,培养了大批新闻传播人才,建立了与媒体的良好关系;培养了自己的学科带头人,教学科研团队优势明显;创出了专业特色,建立了在西部、在全国的学科地位。同处西部,他们的做法和经验给我们许多的启发和鼓舞。

(一)瞅准目标,适时调整

1985年9月,西北大学中文系正式开始招收新闻专业学生。为适应传媒业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西北大学新闻教育开始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专业建设由单一的新闻专业进入到了学科综合发展的阶段:1993年增设编辑出版专业、广告学专业;1994年,新闻专业从中文系分立出来成立了新闻传播系;2001年增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成立新闻传播学院。至此,新闻传播学院形成这样一个组织框架,下辖三个系:新闻系、广告系、传播系;四个专业: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两个研究机构:广告研究所、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心;一个培训中心:西北新闻人才培训中心。并且拥有了国家一级学科新闻与传播学科下设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全部硕士学位授予点,其中新闻学为西北地区最早的硕士学位授予点。

同样,作为西南地区唯一一个拥有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其发展也处于一个稳步上升阶段。1979年5月,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四川大学中文系新闻学专业,1981年9月,中文系新闻学专业招收首届本、专科学生,从此迈开了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的步伐。1986年新闻学科独立建系,充实了师资力量,建立了独立而健全的系结构,在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新闻系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1995年,新闻学院成立,新闻学科又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为了建立新的学术发展平台,加强融合,优势互补,以中文博士点带动新闻学科的建设,1998年,中文系与新闻学院合并,组建文学与新闻学院。在此期间,新闻学科由新闻学1个本科专业发展为新闻学、广告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学3个本科专业,并获得1个硕士学位授予点。2007年新闻学获批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并成为西部地区唯一的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新闻传播教育人才培养网络。

启示:审时度势,快速推进。改革开放以来,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新闻业和媒体业得到快速成长,带动了整个新闻传播事业的大发展。西部高校并未置身世外,同样以自己犀利的眼光、敏锐的嗅觉快速融入新兴学科的发展之中,并不断根据变化着的形势和新闻学科发展的时机,适时调整发展方向,组建新的教学科研机构,为人才培养和学科的成长壮大搭建平台。正所谓机遇总是为有准备者而准备的,稍纵即逝,无谓的争议、偏见、自私和麻木只能阻碍事业的发展。

(二)特色明显,就业路宽

2005年11月,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首届国际新闻学院院长论坛上,来自中国和世界近60家新闻院系共同签署了国际新闻教育界第一个共识性文件《北京共识》其中这样描述新闻教育的目标:“新闻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具有神圣的社会责任感,宽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文化素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的新闻工作者。”这一教育目标,体现了当今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普遍共识。

在西部院校中,兰州大学立足于西北,重点进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新闻与传播事业的现状与发展研究,开创了独特的科研领域并将培养目标确定为学科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具备新闻传播学基本素养,熟悉现代传播新技术,深刻领会各类现代媒体传播特点,能够在新闻媒体、党政机关、高等院校、大中型企业、广告公司等从事新闻采编、公关宣传、教学以及广告设计、营销策划等工作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专门人才。目前,兰大已成为全国高校中颇具影响力的新闻传播教育与科学研究基地之一。同时,兰州大学在培养方式上也具有自身的特色,新生入学后,前两年不分专业,后两年根据学生的兴趣志愿选择专业,按照专业所学选择就业。

作为西北地区最早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陕西师大,在“以育人为本,通过文理艺多学科融合,培养复合型现代传媒人才”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探索出人文素养、技术素养、艺术素养相互兼容,理论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步增长的具体可行的培养方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逐渐形成了以注重学生文化底蕴、理论思维培养和采、摄、录、编、导、美等专业技能综合应用为特色的专业培养模式。播音与主持专业逐渐形成以注重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强化理论思维和集采、编、播一体化专业实训为特色的专业培养模式。

而西北大学的新闻传播教学与研究则重点在新闻学基本原理、新闻文化学、新闻媒介批评、新闻采访与写作、报纸编辑、广播电视新闻、新闻摄影等方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西北大学在广告学方面的影响日益扩大,2006年10月,国内广告教育最高级别的学术盛会一全国广告教育研究会第5届学术年会在西大举行,进一步提高了西北大学在广告学术界和实务界的知名度。

四川大学则将新闻与中文紧密结合,中文是基础,新闻是工具,从而使得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学生毕业后经过较短时间的历练更易成才。

启示:进入市场化后,特色和定位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办传媒如此,人才培养更是如此。在市场细分、媒介专业化逐渐成为趋势的今天,“万金油”式的培养方案已经落伍。作为高校,自己的优势何在,特点何在,培养的学生到底要做什么,能做什么,竞争力和后劲如何,专业定位一定要准确,特色一定要鲜明。在专业大量重复设置的情况下,做到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异。某高校曾在新闻专业增设茶知识,毕业生很快被茶专业媒体和茶文化经营机构抢空。以此为契机,不断调整培养方案,增减专业内容,陆续在新闻专业开设财经、金融、保险、汽车等知识,将新闻专业与其他专业紧密结合,既有新闻专业基础和技能,又有一门热门专业知识,培养方向明确,就业目标确定,受到学生和社会欢迎。

(三)软硬兼优,设施齐备

不管是传统新闻教育,还是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教育,与传播学教育相比,新闻教育仍然是“术”的教育,它特别注重操作训练和社会实践,因此先进而实用的教学设施和实验手段十分重要。以目前传媒技术的发展情况看,不仅广播电视专业的摄、录、编、播等教学环节体现出“重装备、高消耗,,’传统的新闻报刊学专业也要采用网络和电子编辑等先进技术和手段,传媒教育已经步入高投入时代。四所西部高校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仍然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建立起设施优良、品种齐全、实验手段先进的教辅硬件体系。如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以来,大力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建成了包括CA课件研究开发室、多功能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摄影实验室、电子线路实验室、电声实验室和电视实验室的多媒体网络中心;包括编辑、演播、演播控制在内的影视制作室和以电视台为主的影视中心等,主要承担教学节目、教学片的制作以及编导课程、电视学课程的全部实验,影视中心则承担学校自办节目的拍摄、制作、播出等工作。2002年四川大学实施“523实验室工程”建设项目一四川大学传播技能实验室,成为拥有“图像数据处理实验系统”、“广播影视实验系统”和“人文素质教育系统”三大实验实习体系的人文和传播实验实习基地;一期工程完成后,学院已有广告效果分实验室、广告摄影分实验室、电视节目演播)制作分实验室,各分实验室功能独立,又可资源共享,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10多门实验课程,包括广告摄影、电视广告制作、广告效果测试、电视节目演播)制作、电视节目摄制、暗室技术、电视新闻、新闻摄影研究、计算机基础等。

同时,各个新闻与传播学院加强与传媒业界的密切联系,与媒体建立各种合作关系,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先后与陕西电视台、华商报社合作成立了“陕西电视台业务培训基地”、“华商报社新闻培训基地,,’成功举办多期培训班。学院还与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等全国多家广电媒体建立了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协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专业实习和职业培训平台,为顺利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建立和完善了与国内外专家、同行进行多样化学术交流的机制。每年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密切跟踪学术前沿。迄今已与美国、加拿大、英国、荷兰、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10余所著名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互访讲学、合作研究等双向合作交流关系。2007年还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建立了2+1培养模式,研究生可在3年时间获中澳两个硕士学位,为其拓展就业创造了条件。

从中国近现代传播史看,在专业与爱好的共同作用下,社团与刊物总是相生相伴,相得益彰。对新闻传播专业而言,拥有自己创办的一份报、刊或台、网,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学校与社会结合的最好途径,是新闻实战的前奏。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1998年创办院刊〈〈西北角》学生成为采编主体,依托专业和人才优势,将信息贴近化、通俗轻快化和人文情感化融入编辑过程,刊物深受师生喜爱,成为兰大校园文化的一个亮点。“专业成就深度”是《西北角》的口号,也是学生新闻业务探索的真实写照。另外,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参与校园自办媒体活动,还可以解决社会媒体资源紧缺、实习成本高的问题。

启示:曾几何时,新闻传播热遍全国,申办专业争先恐后,学生大量出炉,就业压力倍增,给社会造成一个假象:新闻传播专业过多过滥。然而,上述西部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就业前景一直看好,主要的原因在于学校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注重理论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培训,使得学生在学校所储备的就业“资本”过硬,当然受媒体和社会的欢迎,正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西安交大向以门槛高、要求严、基础厚、重实践而著称,但在学校由单一理工型向理工管医人文社科综合型发展过程中,这一优良传统正经受挑战,学校方方面面特别是对人才培养、学科发展、专业布局等具有绝对话语权的各种“委员会”的评审专家们,其眼光和胸襟是否有了与时俱进切合实际的理解解仍然值得期待;个别出身于理工科的评审专家,受专业眼光的局限,往往认为人文社会科学不需要实验设备的支撑,“重实践”落而不实,特色无从体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文科类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的竞争能力,形象受损的依然是学校。就宽泛意义而言,理科,文科,校之双翼,同时振翅高飞,方能成为翱翔的大鹏。

(四)人才名片,熠熠生辉

一个专业是否成熟是否有成就,关键在于名师大师的多寡和培养的人才是否出类拔萃。地处大西北的兰州大学为传媒界培养的新闻人才和出版精英,得到社会的公认,90年代新华社国内分社社长、总编一度近一半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和新闻专业,2009年又有两名兰大毕业生分获韬奋新闻奖和全国先进新闻工作者称号,《读者〉负责人彭长城也被推举为建国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出版人物之一。

地处西部的四川大学在传媒人才的培养方面同样成绩显著,原人民日报社社长胡绩伟,原新华社社长、《红旗〉杂志总编辑熊复,原新华社副社长缪海稜,原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刘宜勤等成为新闻业界中坚力量。现今活跃在影视界的有国际著名导演戴思杰、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韩三平、上海东方卫视总编辑陈梁、星空卫视副总裁李映红;新闻出版界的有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谢明清;广告界的有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十大创意总监”之一的丁邦清等。在理论研究方面,尹鸿、吴信训、董天策等知名的传媒学者也总是和川大校友紧紧相连。

启示:著名校友是学校的名片,更是学校的资源。许多学校迎新时打出过这样的横幅:今天你以学校为荣,明天母校以你为傲。学校之所以出名,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众多校友的出名,更是众多新校友的出名。一味津津乐道于少数著名老校友的贡献,而不能发掘出更多新校友的光彩,说明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确实出现了软肋。兰大也好,川大也罢,让人肃然起敬的是新老校友相映生辉,而新校友的“同时代性”更能给宰宰学子可学、可赶、可超越的启迪和鼓舞。尽管川大、兰大著名校友不一定都出自新闻专业,但在传媒界出现如此众多的知名校友,则与新闻传播教育的氛围和人文知识的熏陶不无关系。2008年我们在申报新闻学本科专业时,学校曾提出一种设想,将来这个专业的一半学生可走本硕连读之路,经过六七年的培养一定能进入主流媒体成为西安交大的形象体现。学校的要求,既语重心长,又目光远大,急需得到广泛的共识和支持。当今时代,媒体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媒体中的校友则是学校与媒体间最好的桥梁和感情纽带。

二、西安交大新闻传播学科的现状:个人力量凸显,团队优势缺失

与同样地处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西部四所高校相比,我校调整、增设新专业的嗅觉相对迟钝,眼光不够开阔。经教育部审批公布,2010年陕西34所高校新增本科专业89个,我校无一。也许有人会拿出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上述四校不是综合性院校就是师范院校,而我们是工科为主的高校。即使此说有理,也不妨碍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适时适当调整增减专业,它不仅是学校推陈出新保持活力的需要,体现出办学的指导思想和方向,更是学校积极主动为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服务的责任担当。以新闻传播专业而言,进入新世纪前后,一批有志于新闻传播研究的领导、教师和媒体工作者向学校提出申办传播学专业(比新闻学专业范围更广,更偏重于理论研究;有一种观点认为新闻学可以涵盖在传播学里)因为这个专业属于人文社会科学,没有得到大多数评审专家的认可。但我们的师资力量、办学理念并不弱于其他西部高校,更关键的是,社会对这个专业有过多的需求。于是再多次申报,终于在2002年获批传播学硕士专业,2003年开始招生。但遗憾的是,报考人数逐年增加,招生指标却逐年下降,2010年更达10取1远远高于教育部预估的3取1的平均值。自有毕业生以来,一直不存在就业困难问题。

从机构上讲,新闻传播硕士专业设在中文系,受中文学科滋养,师资力量得到了更好的成长,现有教授3名、副教授2名、讲师2名,承担着硕士生和本科生部分课程授课任务。在国家、省部课题承担、省部科研奖励和等项指标中,新闻传播学师资并不弱于其他系所。特别是在文学传播、科技传播、编辑与出版、媒介经营与管理、政府传播、危机传播等方面已露头角,形成特点,奠定基础,影响渐开。

在连续几年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学者、学术机构和地区学术影响研究报告一基于CSSC勒分析》系列文章中,2000—2004年新闻学与传播学机构论文的篇均被引前31家机构的排名中,我校排列第四位,被引篇次和发文篇数分别为2237篇均被引为Q595超过其他老牌的新闻学与传播学教学研究机构。2005一2006年新闻学与传播学发文30篇以上机构我校列13位,新闻学与传播学论文被引15篇次以上者我校共有19篇论文,列31位,两项指标在西部四校中紧随在四川大学、陕西师大之后丨'反映了我校新闻学研究的学术质量不低。

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名不正则言不畅,长期以来假中文之名开展新闻传播学术交流之实,虽不影响个体成果的呈现,但缺少相应的教学科研机构和学术平台,团队精神难以体现,与校外机构对等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受到影响,从长远看,不利于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

三、确立西部地位,创建西部特点,建立以文理工相融合的新闻传播学科

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与全国特别是西部高校相比,我们的新闻学研究并不落伍,有我们的地位。但新闻教育发展步子较慢,失去了许多宝贵的机会,眼睁睁地看着兄弟院校一个一个雄起超过我们。2003年我们开始招收新闻传播研究生的时候,西部许多高校与我们处在同一起跑线,有的甚至不如我们,但几年过去,由专业变系,由系变学院,由一个专业拓展为新闻学与传播学二级学科下的所有专业;由本科教学点增加拓展为硕士专业,由硕士专业再一跃而为博士点,可谓进步明显。而我们依旧在原地踏步,研招人数在下降,本科专业申报一再受挫,与学校锐意进取的精神不相吻合。能得到安慰的是,每个从事新闻传播教学和研究人员的能量都得到了释放,都能集中精力把自己的学术领地经营得郁郁葱葱,繁花似锦。从另一个角度讲,这恰好是养精蓄锐,积聚力量,为我校未来新闻传播学的大发展大繁荣奠定厚实基础。而目前推进这一专业和学科的发展正当其时。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成立80周年庆典上演讲指出,当前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首要困局是800家新闻传播院系呈现千校一面,千院一面,千系一面的现状。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专业化培养思路。面对这样一种局面,我校的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发展不久的学科,更应该寻找突破口,构建本校的专业特色,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长远发展的新途径。

(一)以研究优势推动专业发展

四所西部高校的培养目标很明确,都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业务能力和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能从事传播实务和传播学教学、科研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也有明显缺陷,即统一性大,弹性不足,差异性不明显,不能以学科发展方向作为目标设置依据,容易造成学生个性、兴趣培养的缺失。因此,细化培养目标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要让学生对学习目的和要求有足够认识,对教学活动的其他环节设置如课程安排、实验手段、教学方式、考核方法等提供全局指导,以激发学生自觉获取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细化研究方向。如前所述,我们急需明确每个新闻传播教师的研究方向,以形成不同的学术高地,进而形成不同的专业特点和学科目标;急需形成团队力量打造具有交大特点的学科优势,以“创特色入主流”来奠定自己的学科地位,产生更大的学术影响。事实上,所有开设新闻传播专业的学校不可能都培养一种类型的人才,这样既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也不能满足社会对多种规格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和学术研究的细化,一些细分学科正逐步被纳入教学内容,如科学传播、文学传播、跨文化传播等。横向来看,还可以细化以媒体类别为维度的研究方向,如传统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如何和网络等新媒体融合等18。而具有地域性特点的研究如西部科技传播媒介发展史和科技期刊经营管理研究、陕甘宁边区新闻事业史、延安时期的文学文化传播及其价值研究等,大都受到国家、省部课题资助,已经成为新闻与传播研究的西部亮点,尤以陕西科技期刊传播研究广受关注。

目前我校在新闻传播研究方面的主力阵容有四大块:人文学院、期刊中心、出版社和宣传部。整合几方力量,可以形成很有竞争力、特色鲜明的教学科研团队,新闻传播教育形成教学、实践实习一条龙体系,学生足不出户就可将理论贯通于实际操作之中。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硕士生,除了上述业已形成的西部亮点外,舆论导向、科学传播、科技编辑与出版等都是值得期待的、可区别于其他高校、进而形成自身特点的专业方向。

(二)以媒介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为新的突破口

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对媒介经营管理的研究就已展开。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就曾详细讨论了与经营管理有关的报馆的组织、广告、发行、销数、印刷、纸张、用人等问题,并作了“报界之现状”的专门论述。随着传媒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中国的传媒走向市场之路变得不可逆转。传媒市场化的纵深发展,使传媒竞争尤其是经营竞争变得异常激烈。传媒走向市场和经营管理地位的突出矛盾表现在市场竞争的加剧,尤其是经营管理人才严重不足。人才资源既是媒介的首要资源,也是最重要的资源。但是当前传媒经营管理型人才非常匮乏,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传统的新闻传播人才过剩,另一方面会管理懂经营的新闻传播人才奇缺,因此学界与业界提出了“媒介的竞争就是管理人才的竞争”、“人是决定媒体竞争胜负的根本因素”、传媒管理者“不懂经营只有死亡”等看法。2001年,学者曹鹏指出,近些年中国传媒业开始进入市场,但普遍感到懂经营会管理人才的奇缺。“当传媒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时,对经营管理人才的渴求,自然就变得越来越紧迫”,传媒行业中“挖人浪潮”、“培训浪潮”、“学习浪潮”不断出现,MBA也就成了新闻单位青睐的对象191。加强媒介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传媒教育绕不过去的课题。但西部高校还没有明确提出这一培养目标,我们可抓住机遇,在新闻传播专业适当加入管理学、经营学课程,将传媒理论学习与管理经营学结合起来,发挥学校优势学科的带动作用,培养传媒市场急需人才。以此独特之点寻找突破口,在新闻传播教育主流体系之内方可争得一席之地。

(三)以文理工课程融合彰显特色

信息时代,人们需要不断地获取信息、调整信息和分析信息,并从更大范围内去搜集、整合和传播各类社会信息与情报,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因而当下新闻传播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今天的世界正经历着信息革命,数字信息传播技术的广泛运用,推动着科技、经济和文化的进步,也引起日常生活、工作与思维模式的深刻变化。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经常需要通过问卷调查、抽样调查、计算机辅助调查等手段获取第一手资料,以获得受众的反馈信息,了解新闻传播的实际效果等。问卷调查、抽样调查、计算机辅助调查等手段的运用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数理知识。如统计学在数据分析和资料分析中的运用可以用来揭示媒介规律,研究媒介效果等;计算机的应用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抽样调查和数据分析。因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的教学不可忽视。诚如川大将中文更多地融入到新闻专业教学之中进而形成鲜明特色一样,我们如能更多地引入理工科的相关课程和研究方法,新闻传播的特色会更加独异而拔萃。

(四)以学术平台为依托对外扩大影响

校院两级对新闻传播给予了很大的关怀和帮助。

学科带头人的确立,对发挥团队作用必将产生积极影响。西部四校新闻传播之所以成绩斐然,跟他们积极发现培养和大胆引进学科带头人有很大关系。一个人可以带动一个学科,一个学科可以为一所学校增添光彩,个中缘由值得深思。

2009年3月,学校批准成立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结束了我校长久以来新闻传播有人、有学而无机构的尴尬状态。这是一个跨机构、跨学科、跨专业,集教学与科研于一体的开放式研究机构,是我校新闻传播发展中的一件盛事,从此所有有志于新闻传播教育与科研的师生,都可借助这个平台名正言顺地对外开展学术交流。值得一提的是,研究所成立当年,即获得陕西省发改委30万元课题和陕西省软科学课题支持,出版《导向论》专著一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篇。对内与期刊中心、出版社的合作正在展开,对外与媒体和学术机构全方位的合作正在洽商,前景乐观。在学校“211三期”经费资助下,图书资料正在征订,不久即可为师生提供服务。倘有一天,研究所成为真正的教科合一实体有了自己可以确定的人员结构和教学科研目标,就必将为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带来一片新天地。

第6篇:新闻与传播的专业范文

初识庐山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主要包括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和编辑出版学四个专业。近年来,被称为文科录取中最“牛”的专业。

就其能够“牛”的原因,我们不妨从三个方面看:一是工作性质。“无冕之王”的美誉令记者这个职业的魅力指数很高,该职业所链接的专业也随之凝聚更多的人气。二是就业范围。毕业生既可去一些大众传播媒体,如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从事编辑、记者工作,又可以去网络公司或广告公司从事文案、广告设计、广告策划与管理工作。三是就业前景。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未来几年我国的新闻传播业将会快速发展,对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

具体来说,新闻学专业担负着培养新闻工作者的重任,它的主干学科是新闻传播学。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与评论、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大众传媒学等。

广播电视新闻学以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以广播电视新闻事业客观规律为研究内容。广播电视新闻学属于人文学科,传统上以哲学、文学为基础,离不开撰稿和文字编辑,所以要求具备广泛的社会人文知识及较强的写作能力。它的主干学科为新闻传播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等。

商品流通的日趋频繁,促进了我国广告业的迅速发展。很多院校在中文系或新闻系都设有广告学专业,也有少数院校设立了广告学院。广告学的主干学科为新闻传播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传播学概论、广告学概论、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史、广告文案写作、广告经营与管理学等。

编辑出版学是一门探讨传播的学科,一般设在传播系,也有少数院校设在中文系。主干学科为新闻传播学,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编辑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出版发行基础、中国编辑出版史、出版美学等。

别有洞天

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较广,主要集中在新闻单位,如报社、电视台等,或省、市级新闻单位,也可在广告公司、网络公司以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编辑、记者、策划、文案、宣传、公关、信息咨询或文秘工作。如果对时事政治很感兴趣,对新闻热点比较敏感,同时文笔又很好,且善于交际,可以考虑选报本专业。

广播电视新闻学为各级各类电视台和电视制作机构培养电视新闻、电视编辑、记者及电视栏目策划等方面的人才。毕业生可以在广播电视系统和其他新闻单位从事编辑、记者、新闻评论等工作。广播电视新闻学属于非艺术类招生,分数线较高,报考人数也比较多,竞争很激烈。

广告学专业文理科分开招生,理科生招收的较少,大约是所招文科生人数的三分之一,招生范围并不覆盖全国,在各地区招生名额不同。广告学属于非艺术类专业,其中的广告设计方向属于艺术类专业。广告学专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联系紧密,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及广告公司、企事业单位的广告部门都急需从事广告策划、制作、设计、经营管理和理论研究工作的广告专业人才。因为市场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大,就业难度很小。广告学专业录取分数较高,对考生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要求。

编辑出版学专业所要学习的课程主要分五大类:文学文化类、写作类、编辑类、出版及文化经营类、现代传播技术类。毕业生既可到出版部门从事编辑出版、书刊发行工作,也可到文化宣传部门进行文化传播与创作,或是到党政机关从事文秘、宣传等工作,还可从事各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工作。

淘金地带

【综合性院校】国内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力量较强的综合性院校有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近几年也在迅速发展。此外像河南大学、湘潭大学、郑州大学、北华大学、河北大学、黑龙江大学、广西大学、济南大学、渤海大学、三峡大学、西南大学等也值得报考。

【师范院校】很多师范院校像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学院等也都设有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第7篇:新闻与传播的专业范文

一、产学合作是促进产学互利双赢的必要举措

媒体业界与新闻传播教育界的密切合作,不仅是推动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动力,也是媒体业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两者合则互利双赢,分则皆蒙其害。站在学校的立场,就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而言,与产业界的合作至少在下面六个方面有助于新闻传播教育的进步。

一是有助于学校吸纳社会资源,满足新闻传播教育对资金及其他物质条件的需求。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不仅与媒体业界,与整个社会密切相关,而且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在学科分类的意义上,新闻传播教育属于人文科学,但其对技术的依赖,并不亚于一般的理工科。所以有人称新闻传播学为文科中的工科。要完全满足新闻传播教育的物质需求,单纯依靠政府、学校的投入是不够的,必须拓宽视野,面向业界特别是媒体业界,通过与业界的合作吸纳社会资源,以弥补学校投入的不足。

二是有助于拓展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大学是高级专业人才培养的工厂。新闻传播教育的宗旨是向媒体业界输送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这种专门人才能否适应社会、业界的需求,能否占领专业人才市场的关键,与其说在培养过程结束之后,不如说是在培养过程之中。只有根据业界具体的人才需求,在培养过程中,从培养方案、课程设计,乃至课程讲授和实践安排,全面适应业界要求的品质和规格,才能在人才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没有产学合作,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三是有助于完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环节。新闻传播教育具有职业教育的特质,社会要求新闻传播人才不仅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要有完善的能力结构。一般而言,知识问题基本上可以在校园内完成,能力问题在校园内充其量只能打下基础,更多的是要借助于媒体业界的专业实践。在这个意义上,新闻传播教育必须产学结合,没有业界的配合,新闻传播学院的在校学生就没有必要的专业实践平台。只有借助于这一平台,学生才能完成自己的学业,学校的人才培养链才算是完整的。

四是有助于改善新闻传播院系教师队伍的结构。毫无疑问,新闻传播教育的主体是院校专业教师队伍。不论是中国大陆,还是欧美主要国家的新闻传播院系,其学者型教授队伍的学术水平决定了其办学水平的高低。但是,新闻传播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文科教育,新闻传播职业对业务能力的要求,决定了仅靠学者型的教师无法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只有充分地利用业界职业新闻传播工作者,吸收他们进入教师队伍,利用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才能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结构间达到一定的平衡。如果新闻传播院系与媒体业界没有良好的合作机制,是难以做到这一点的。

五是有助于跟踪业界发展,聚焦热点问题。与其他行业对相关专业教育的推动一样,媒体业界与新闻传播教育也呈现了良性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对于新闻传播教育而言,有利于拉近业界与学界的距离,有利于学界跟踪业界的发展,聚焦业界的热点问题,将学界的兴奋点与业界的焦点统一起来,为业界面临的难题提供解决方案,从而引领传播业界的发展方向,提升业界与学界的合作水平。

六是有助于更新教学内容,进占学术前沿。新闻传播院系与传播业界的合作,学界与业界兴奋点的契合,有利于学界掌握业界发展的最新动态,掌握学术发展的新方向,占领学术前沿,在此基础上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最新的成功经验,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受到这种教育的学生,自然眼界开阔、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得到业界的欢迎。

媒体业界与学界的密切合作不仅有助于学界的发展,又有助于提升新闻传播教育的水平,提高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对业界本身也有莫大的助益。如果某项合作,只对一方有利,而合作的另一方只有付出没有收益,那么这种合作是无法持续下去的。站在媒体业界的立场,与新闻传播学界的合作,对业界自身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借助学界的智力资源,咨商媒体发展战略。在当今社会,信息传播对社会的渗透可谓无孔不入,对社会意识、民众生活、政治过程具有重大的影响力。同时,传播媒介作为一个日益扩张的文化产业,其经济实力及其改变社会的潜力也与日俱增。如何确定媒体未来的发展战略?怎样发挥媒体的建设性作用,实现媒体的社会功能?怎样才能保证其在与同行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考虑这些战略课题,不仅需要实业家的商业天才和常人难及的直觉,更需要学者的理性思考。所以,在决定自己未来战略目标和具体策略时,媒体业界更需要外界的智力支持。而新闻传播院系的智力资源正是媒介取之不尽的宝库。与学界联手,意味着打开了智慧之门。

其次是合作打造适用的高级专门人才。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之中,人才是制胜的决定性因素。谁拥有一流的人才队伍,谁就拥有了决胜天下的资本。但是新闻传播院系提供的人才,在具体的规格上,是按照传播业界的最大公约数来制造的,他能够满足业界一般的普通需要,但未必能够满足某一媒体自身的特殊要求,而这种特殊要求往往是特色竞争不可或缺的。要拥有这样的特殊人才,必须与传播院系合作,向院系提出明确的要求、具体的规格,这样,新闻传播院系才能为媒体量身定制,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变大规模生产为精细化生产。

其三是是解决业界的紧急问题。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媒体业界的竞争已超越了国家的范围臻于全球的规模,空前激烈。加之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受众要求的多样化,新的困难、复杂的问题和挑战,会层出不穷。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妥善地处理这些问题和挑战。很显然,媒体这一努力也需要借助于学界的智慧。学者理性思考,及其作为局外人的冷静观察,完全有可能提出局中人难以想到的决策选项,促成问题的合理解决。所以,仰仗学界的智力支持,有利于保证媒体在市场中的主动地位。

其四是补充人力资源(实习生)。通过与新闻传播院系的合作,通过向新闻传播院系的学生提供专业实习基地,一方面可以满足传播院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延伸专业人才培养链;另一方面,这些新闻传播专业的实习生,又可以成为媒体业界急需的劳动力资源。这些年轻的专业劳力虽然缺乏实践经验,但是他们富有专业知识,有理想,有热情,敢于创新,勇于牺牲。他们的到来,既弥补了劳动力的不足,又可以激活媒体内部的由老人控制的一汪死水,打破陈旧格局,解放生产力。

其五是媒体业界在职员工的继续教育。新闻传播职业,富有强烈的挑战性。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革新,社会环境的飞速变化,业界竞争的日趋激烈,媒体员工的工作适应将成为难题,要实现媒体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员工间推广继续教育,即在岗职业培训,以保证员工们能与时俱进。由于职能的局限,媒体自身很难周全地规划和实施对员工的继续教育,而这正是大学新闻传播院系的强项。依托传播院系,利用院系充沛的师资和其他学术资源,科学规划,认真落实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不仅质量高,而且投入低,综合费效比远比媒体自身进行要好得多。

可见,通过与新闻传播院系的合作,媒体自身的收益并不比学校新闻传播院系少,这是一种典型的互利双赢的合作模式。媒体和业界彼此互通有无,密切协作,是媒体也是传播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它不仅提升了媒介产业的品质,也提高了新闻传播教育的水准。

二、新闻传播教育的产学合作有待于进一步拓展

新闻传播教育的产学合作,不是产学双方出于一时冲动的偶然选择,而是势所必然。在市场化环境下,不论是媒介,还是传播院系,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单凭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它们必须不断地从社会、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以弥补自身的不足。而媒介和传播院系各有短长,在社会系统内完全能够彼此互补、相互协作。

从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进程而言,产学合作有一个从小到大、从幼稚到逐步成熟的过程。在媒体产业规模还不是很大,传播教育还处于幼年阶段时,产学合作处于比较低的层次,其空间局限于地区的范围。随着新闻传播教育和媒介产业的发展,国家的领土空间成了产学合作的基本平台。媒介和传播院系均可利用国家政策,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彼此合作,以延伸各自的生存空间。当全球化浪潮席卷大地,各国家都竞相融入全球体系时,传播事业的发展已进入到世界级的规模,其实力远非此前任何阶段所能比。全球一体化的背景,给新闻传播教育的产学合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媒体企业和新闻传播院系不仅可以超越国家的政治地理界限,在世界范围内寻觅合作伙伴,而且其合作的力度也较此前大为加强。综观欧美各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轨迹,正好印证了这一总的趋势。

中国大陆的新闻传播教育起步较晚,其媒体产业的发展也远未达到西方同业的水平。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新闻传播教育界产学合作的范围尚未超越本国的政治地理空间,基本上是在地区级或部级的层面上进行的。同时,这种合作,大多呈现出自发性特征,缺乏整体的战略性的规划,缺乏整体的全局性合作。而以个体性的、零星的项目咨询,或单纯的实习基地建设、兼职教授为合作的主体。这种合作远远不能满足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需要,离业界的要求也有相当的距离,学界、业界都感受到了提升合作层次的强烈愿望。

怎样才能促进媒体业界和学界的相互合作,这是两者面临的共同课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媒介业界和传播教育界首先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并且考虑到对方的需要和相关政策的限制;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基于支持新闻传播事业和新闻传播教育的立场,采取有利于后者发展的具体政策。只有业界、学界和政府三者齐心,共同努力,新闻传播教育的产学合作才能提升到新的水平。

从新闻传播院系本身的实际情况来看,要解决产学合作的深层次问题,必须做好下面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树立新的办学理念,确立开门办学的方针。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新闻传播教育已成为一个开放性的社会事业,不是学校院系一家所能独立完成的。由于传播教育与新闻传播事业的高度关联,传播技术更新频率的加快,新闻传播教育的硬件投入远非一般文科教育所能比,加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须依赖业界提供的实习平台,学生的就业更是离不开业界,新闻传播院系实在是不能关起门来办学。新闻传播院系必须树立开门办学的理念,向社会主要是向业界敞开大门,吸纳社会资源,争取业界的物质和人力支持,为新闻传播人才的成长,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

其次,新闻传播院系在与业界合作时,必须牢记互利互惠的原则,致力于形成双赢的长效机制。新闻传播教育的产学合作,应该是双向的。如果新闻传播院系只想向对方索取,不想自己付出,这种合作不可能持久下去。事实上,新闻传播院系也有自己的优势,其智力资源就是业界最为缺乏的。如果业界和学界能够彼此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这种合作就能为双方带来实际利益。从近年来产学合作的实际情况来看,比较成功的经验是,业界付出物质资源,换取学界提供的金点子,而新闻传播院系主要付出的是智力资源,获得的却是自身发展急需的真金白银。虽然双方的付出和获取是不尽相同,但目的一致,那就是通过这种互利互惠的合作,为自身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新闻传播院系必须时刻注意,要想让对方能够持续地支持自己,自己也应该能够为对方提供些什么。

其三,以传统方式的合作为基础,同时致力于开辟产学合作的新领域。产学合作的传统方式,是媒体向新闻传播院系提供专业实习平台、为新闻传播院系提供业务师资、为传播专业学生提供正式工作岗位,或者向新闻传播院系提供物质支持(如设立奖学金、研究基金等),而传播院系则是为媒体发展提供战略咨询、承担媒体委托的研究课题、承担媒体员工的继续教育等。这些方式在过去被证明是非常富有成效的。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些方式仍将是新闻传播教育产学合作的主体。在此基础上,新闻传播院系和媒体业界还要努力开辟新的合作领域,如媒体业界与院系联手,共同研究媒介格局变迁带来的影响,共同投资新的传播领域等,只有这样,新闻传播教育的产学合作才会与时俱进,攀上新的阶梯。

另一方面,媒体业界也要充分利用新闻传播院系的智力资源,利用新闻传播院系的人力资源优势,开展发展战略研究、进行员工的继续教育。同时,为了吸纳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专业人才,媒体业界还要主动介入新闻传播院系的人才培养过程,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实验室建设,到专业实习平台的维持、就业市场的开拓,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媒体业界在与新闻传播教育界合作时,也面临着与学界同样的问题。不仅要从合作中有所获取,更要有付出的准备和胸怀。面对学界的困境,媒体业界一毛不拔,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毋宁说,媒体更应该主动地表达自己支持教育事业的诚意和决心,以实际行动实现支持新闻传播教育的承诺,从而维持学界、业界互利双赢的机制。

第8篇:新闻与传播的专业范文

关键词:财经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和个人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而财经新闻对监测国家的经济环境,对提供有效有用的经济信息,对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财经新闻人才培养的问题,无论在新闻界还是教育界都引起了重要关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些财经院校就开始开办财经新闻学专业,以期解决财经新闻人才缺乏的问题。发展到现在已有十年左右,很多学校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总体来说,财经新闻教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教育界和新闻界普遍认同的培养模式,这就需要我们继续不断探索,逐渐形成适合我国需求的财经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杰出的人才。

一、当前我国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

1.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历程。从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经历了两次浪潮。第一次浪潮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新闻教育事业在办学规模和学科建设上对高等教育领域产生持续影响,构成了第一次浪潮。1996年10月,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大会公布的统计信息,全国的新闻专业点基本分布于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院校。在新闻学进一步巩固的基础上,引进了传播学,并促成了二者的融合,加速了新闻传播学类教育的发展;第二次浪潮兴起于世纪交替之际,与第一次浪潮相比,其积聚时间短,但“爆发力”强,格外引人瞩目。到2005年我国开设新闻传播学类的本科专业就有661个,其中新闻学专业209个,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146个,广告学专业232个,编辑出版学专业50个,传播学专业24个,在校生规模有15万之多。目前中国大约有20多所高校开设了财经新闻专业,财经类院校也有在新闻学专业中设立经济新闻方向,但财经新闻人才缺乏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缓解。

2.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现状。在财经院校如何培养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的规格和质量问题上,开办新闻专业的财经院校,特别是地方财经院校一直在积极地探索,以找到一条能够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模式,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懂财经的新闻专业人才的需求。财经新闻是新兴的交叉学科,很多院校仅仅是将“新闻类课程”加上一些“经济类课程”简单复合,而并非有机融合,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专业设置上主要设两类课程,一类是新闻类专业课,如采、写、编、评等,目的是让学生打好新闻功底;另一类是财经类专业课,如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等课程,以此来奠定经济学基础。这种简单的相加,很难将两个不同专业的课程内容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就目前财经院校开设的新闻专业的课程与其他综合类或专业新闻院校开设的新闻课程没有任何区别;同样,我们经济学类的课程除了比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学的课程浮浅外亦无任何不同。就目前财经类院校师资现状而言,一般是教新闻类课程的大部分教师不懂财经知识,而教经济学的教师也基本上不懂新闻,两班人马教给学生们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让学生们自己去消化去融合,无疑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负担,更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3.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趋势。随着近几年高校新闻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各类专业院校也在大力拓展专业面,新闻传播学类各专业的办学已经打破本专业与综合类院校一统天下的局面,各类专业院校都在纷纷利用自身优势,拓展办学渠道。财经类院校也开始注重按照自身的教育模式,设计培养具有财经类学生特点的新闻专业人才。开始了跨大学科设置新专业的尝试,以满足社会各界,特别是财经媒体、财经新闻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因此,财经院校只有办出自己的特色,“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才有生命力,其制造出的“产品”才能被社会各界认可、接受。其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远远高于所开设专业本身。

二、财经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的目的性不强。学新闻的学生反而没有其他学科更容易进媒体工作,新闻学博士不会写通讯等等,这是目前存在的一种不正常现象。出现这样问题的本质可能在于我们的新闻教育根本没有明确的目的。那么,财经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学生学成之后到底将来做什么,这些院校都没有明确的目的。具体表现为:教材选择综合类重点高校的教材,与财经类各专业毫无关联,学生学起来无所适从。一般来说,正确的教育首先应该明确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往往来自学生和社会的需求),然后根据这个目的进行教材的组织,教师的训练,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质量要求的学生。而现在的财经新闻教育是基本没有目的,学生所用的教材也没有明确的训练目的,因此,也就造成财经新闻专业学生在选择工作和人生的目标上也缺乏明确性。

2.教师的实践机会少。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专业课教师特别是担任实务类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相关从业经历。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曾指出,“如果做新闻教师,30年的从业经历比一个博士学位有价值得多”,这句话足以说明实践经历的重要。然而当前,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日益深入,教师教学工作量考核越来越严格,如果一个学期没有教学任务,可能意味着该教师就根本不可能完成本年度教学工作量。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建设需要,学校对教师的科研量要求大大提高,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撰写论文,编写教材。这一切都使安排教师到媒体一线挂职锻炼,事实上变为不可能。再一方面,因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需要,高校对教师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学校规定,某个年龄段下的高校教师,如没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将来不能晋升教授。在这种政策引导下,没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年轻教师除了上课、写文章外,还得攻读学位。如此,参与媒体实践更变成一件有心无力的事情。

3.高水平教师引进难。教师学历门槛抬高,加大了高校从媒体一线引进人才的难度。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师待遇与媒体一线从业人员差距缩小,一批有着丰富从业经验的媒体从业者有意来高校从事新闻学教学与研究,但这些人员中,有相当多仅有本科学历。他们加盟新闻院系,对学生来说是福音,但学校从提高教师队伍士学位拥有者的比例考虑,宁可进一个没有任何新闻从业经历的博士,甚至是与新闻传播学科不沾边的博士。所以,财经类新闻院系从媒体一线引进教师的难度是越来越大了。

上述问题的存在是影响办好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主要原因,目前要改变这样的状态,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要想把这个专业真正办好办成,最重要的是解决好专业师资问题。这里所说的“师资”,是融合型的高水平的专业师资,这类师资应该是既懂经济学理论,又了解经济实务,同时也了解新闻业务。就目前情况看,这样的师资,可以说是基本上可遇不可求,但这个问题还必须加以解决。其简单的操作方法应该是:第一,选派教师到财经新闻媒体挂职工作,特别要注意从应用经济学的专业师资中选派有一定新闻工作基础的优秀骨干教师。第二,财经院校要加大从财经新闻媒体引进教师的工作力度。第三,将财经新闻业界的资深人士请到学校举办课程讲座,或是有选择地安排财经新闻业界的资深人士承当专业课教学,这样可以进一步密切联系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关系。第四,创新办学模式,加强对学生选修课程的引导。例如,采用双学位、辅修专业的方式加强学生经济学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采取产学研联合办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第五,选派新闻学教师到国外名校作访问学者,在进修学习中拓宽视野、提高水平等等。

三、培养高素质财经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人才的路径

1.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将财经类的课程置于“前在”位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各类大众传媒所扮演的角色越发具体。这就需要财经院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培养出带有浓厚本专业色彩的新闻工作者,以满足财经专业传媒对人才的需求。财经类院校为了培养出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宽厚的经济学基础,又懂新闻传播业务的专业人才,就必须在开设新闻专业课程之前,开设有关经济学的相关课程,打好经济学学科基础,以引领本专业学生更好地从事财经新闻和财经媒体工作。

2.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构建以“经济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财经类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多是照抄照搬新闻传播学类名牌院校的传统模式,缺少个性。传统的新闻专业课程体系,文学类课程所占比例过高,不利于新闻专业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现代新闻事业,特别是反映当代经济社会生活的报道,需要的已不是文人墨客,而是能够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做深刻剖析的新闻工作者。因此,财经类新闻专业课程体系,应该按照“通识教育+经济学+专业教育”的模式来构建。除了加强对思想政治品质培养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外,重点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包括: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等经济学主干课程的学习指导,进而提高他们用经济学思想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3.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培养“经济+新闻”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财经新闻媒体中最缺乏的是既懂经济又懂新闻,既懂得WTO法则又懂传媒市场规律的人才,即“复合型人才”。有专家认为,“复合型人才”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立体性,即既有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功底,扎实的传播理论基础,又具有现代传播技能;二是高能性,即集采编播与制作于一身,一人顶几人用;三是多面性,即新闻与传播的“十八般武艺”,样样都会(当然不是样样都精,样样都专,而是一专多能)。财经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的专业建设,应该根据学校自身特点,确定专业培养模式,开辟一条典型而又独特的应用经济学+新闻教育的办学路径。并且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扩大复合型人才的外延,那就是“复合型的人才,国际性的眼光”。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同样需要海纳百川的胸襟和与时俱进的眼光。

参考文献:

1.何天云:“外语院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载《新闻界》2006年第6期。

2.蔡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观察与思考”,载《国际新闻界》2003年第1期。

3.韩建民等:“用企业经营理念构思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载《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4.钟新:“英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严格分界—————专访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罗德·艾伦”,载《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5期。

第9篇:新闻与传播的专业范文

关键词: 财经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经济的持续增长, 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和个人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而财经新闻对监测国家的经济环境,对提供有效有用的经济信息,对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财经新闻人才培养的问题, 无论在新闻界还是教育界都引起了重要关注。上世纪90 年代中后期,一些财经院校就开始开办财经新闻学专业,以期解决财经新闻人才缺乏的问题。发展到现在已有十年左右, 很多学校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也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总体来说,财经新闻教育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形成教育界和新闻界普遍认同的培养模式, 这就需要我们继续不断探索, 逐渐形成适合我国需求的财经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杰出的人才。

一、当前我国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

1.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历程。从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经历了两次浪潮。第一次浪潮从80年代初至90 年代中后期,新闻教育事业在办学规模和学科建设上对高等教育领域产生持续影响,构成了第一次浪潮。1996 年10 月,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大会公布的统计信息, 全国的新闻专业点基本分布于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院校。在新闻学进一步巩固的基础上,引进了传播学,并促成了二者的融合, 加速了新闻传播学类教育的发展;第二次浪潮兴起于世纪交替之际,与第一次浪潮相比,其积聚时间短,但“爆发力”强,格外引人瞩目。到2005 年我国开设新闻传播学类的本科专业就有661 个,其中新闻学专业209 个,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146 个,广告学专业232 个,编辑出版学专业50 个,传播学专业24 个,在校生规模有15 万之多。目前中国大约有20 多所高校开设了财经新闻专业, 财经类院校也有在新闻学专业中设立经济新闻方向, 但财经新闻人才缺乏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缓解。

2.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现状。在财经院校如何培养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的规格和质量问题上, 开办新闻专业的财经院校, 特别是地方财经院校一直在积极地探索, 以找到一条能够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模式, 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懂财经的新闻专业人才的需求。财经新闻是新兴的交叉学科,很多院校仅仅是将“新闻类课程”加上一些“经济类课程”简单复合,而并非有机融合,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专业设置上主要设两类课程,一类是新闻类专业课,如采、写、编、评等,目的是让学生打好新闻功底;另一类是财经类专业课,如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等课程,以此来奠定经济学基础。这种简单的相加, 很难将两个不同专业的课程内容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就目前财经院校开设的新闻专业的课程与其他综合类或专业新闻院校开设的新闻课程没有任何区别;同样,我们经济学类的课程除了比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学的课程浮浅外亦无任何不同。就目前财经类院校师资现状而言, 一般是教新闻类课程的大部分教师不懂财经知识,而教经济学的教师也基本上不懂新闻, 两班人马教给学生们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让学生们自己去消化去融合, 无疑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负担,更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3.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趋势。随着近几年高校新闻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 各类专业院校也在大力拓展专业面, 新闻传播学类各专业的办学已经打破本专业与综合类院校一统天下的局面,各类专业院校都在纷纷利用自身优势,拓展办学渠道。财经类院校也开始注重按照自身的教育模式, 设计培养具有财经类学生特点的新闻专业人才。开始了跨大学科设置新专业的尝试,以满足社会各界,特别是财经媒体、财经新闻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因此,财经院校只有办出自己的特色,“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才有生命力,其制造出的“产品”才能被社会各界认可、接受。其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远远高于所开设专业本身。

二、财经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的目的性不强。学新闻的学生反而没有其他学科更容易进媒体工作,新闻学博士不会写通讯等等, 这是目前存在的一种不正常现象。出现这样问题的本质可能在于我们的新闻教育根本没有明确的目的。那么,财经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学生学成之后到底将来做什么, 这些院校都没有明确的目的。具体表现为:教材选择综合类重点高校的教材, 与财经类各专业毫无关联,学生学起来无所适从。一般来说, 正确的教育首先应该明确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往往来自学生和社会的需求),然后根据这个目的进行教材的组织, 教师的训练, 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质量要求的学生。而现在的财经新闻教育是基本没有目的, 学生所用的教材也没有明确的训练目的,因此,也就造成财经新闻专业学生在选择工作和人生的目标上也缺乏明确性。

2.教师的实践机会少。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专业课教师特别是担任实务类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相关从业经历。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曾指出,“如果做新闻教师,30 年的从业经历比一个博士学位有价值得多”, 这句话足以说明实践经历的重要。然而当前,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日益深入,教师教学工作量考核越来越严格, 如果一个学期没有教学任务, 可能意味着该教师就根本不可能完成本年度教学工作量。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建设需要, 学校对教师的科研量要求大大提高,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撰写论文,编写教材。这一切都使安排教师到媒体一线挂职锻炼,事实上变为不可能。再一方面,因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需要, 高校对教师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学校规定,某个年龄段下的高校教师,如没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将来不能晋升教授。在这种政策引导下,没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年轻教师除了上课、写文章外,还得攻读学位。如此,参与媒体实践更变成一件有心无力的事情。[ LunWenData.Com]

3.高水平教师引进难。教师学历门槛抬高, 加大了高校从媒体一线引进人才的难度。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师待遇与媒体一线从业人员差距缩小, 一批有着丰富从业经验的媒体从业者有意来高校从事新闻学教学与研究,但这些人员中,有相当多仅有本科学历。他们加盟新闻院系,对学生来说是福音,但学校从提高教师队伍士学位拥有者的比例考虑,宁可进一个没有任何新闻从业经历的博士,甚至是与新闻传播学科不沾边的博士。所以,财经类新闻院系从媒体一线引进教师的难度是越来越大了。

上述问题的存在是影响办好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主要原因, 目前要改变这样的状态, 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要想把这个专业真正办好办成,最重要的是解决好专业师资问题。这里所说的“师资”,是融合型的高水平的专业师资,这类师资应该是既懂经济学理论, 又了解经济实务,同时也了解新闻业务。就目前情况看,这样的师资,可以说是基本上可遇不可求,但这个问题还必须加以解决。其简单的操作方法应该是:第一,选派教师到财经新闻媒体挂职工作, 特别要注意从应用经济学的专业师资中选派有一定新闻工作基础的优秀骨干教师。第二,财经院校要加大从财经新闻媒体引进教师的工作力度。第三,将财经新闻业界的资深人士请到学校举办课程讲座, 或是有选择地安排财经新闻业界的资深人士承当专业课教学, 这样可以进一步密切联系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关系。第四,创新办学模式,加强对学生选修课程的引导。例如,采用双学位、辅修专业的方式加强学生经济学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采取产学研联合办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第五,选派新闻学教师到国外名校作访问学者,在进修学习中拓宽视野、提高水平等等。

三、培养高素质财经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人才的路径

1.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将财经类的课程置于“前在”位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各类大众传媒所扮演的角色越发具体。这就需要财经院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培养出带有浓厚本专业色彩的新闻工作者, 以满足财经专业传媒对人才的需求。财经类院校为了培养出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宽厚的经济学基础, 又懂新闻传播业务的专业人才,就必须在开设新闻专业课程之前,开设有关经济学的相关课程, 打好经济学学科基础, 以引领本专业学生更好地从事财经新闻和财经媒体工作。

2.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构建以“经济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财经类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多是照抄照搬新闻传播学类名牌院校的传统模式,缺少个性。传统的新闻专业课程体系, 文学类课程所占比例过高, 不利于新闻专业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现代新闻事业,特别是反映当代经济社会生活的报道, 需要的已不是文人墨客, 而是能够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做深刻剖析的新闻工作者。因此,财经类新闻专业课程体系,应该按照“通识教育+经济学+专业教育”的模式来构建。除了加强对思想政治品质培养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外,重点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包括: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等经济学主干课程的学习指导, 进而提高他们用经济学思想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3.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培养“经济+新闻”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财经新闻媒体中最缺乏的是既懂经济又懂新闻,既懂得WTO 法则又懂传媒市场规律的人才,即“复合型人才”。有专家认为,“复合型人才”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立体性,即既有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功底, 扎实的传播理论基础,又具有现代传播技能;二是高能性,即集采编播与制作于一身,一人顶几人用;三是多面性,即新闻与传播的“十八般武艺”,样样都会(当然不是样样都精,样样都专,而是一专多能)。财经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的专业建设, 应该根据学校自身特点,确定专业培养模式,开辟一条典型而又独特的应用经济学+新闻教育的办学路径。并且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扩大复合型人才的外延,那就是“复合型的人才,国际性的眼光”。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同样需要海纳百川的胸襟和与时俱进的眼光。[论*文*网]

参考文献:

1.何天云:“外语院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载《新闻界》2006 年第6 期。

2.蔡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观察与思考”,载《国际新闻界》2003 年第1 期。

3.韩建民等:“用企业经营理念构思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载《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3 年第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