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范文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精选(九篇)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第1篇: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范文

一、学习方式的变革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必然和必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应倡导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倡导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促进学生之间能有效地沟通;倡导探究性的学习,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取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近年来,教育界课程改革专家一致认为:要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探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起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研究以及合作学习的机制,从而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这将对培养未来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必须通过强化探究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目标,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方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这就需要对当前的课程结构进行调整,通过倡导新的课程形式,设置新的课程,使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课程中获得合法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纷纷出台各种举措,其中都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的切入口。如美国国家教育经济中心特别强调以“探究”为特征的教学方法,“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两种模式在美国的大中小学最为普遍。而我国“研究性学习”这一新课程的颁布与实施,正是为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多样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提供了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在课程改革中起到积极的现实作用。

二、“研究性学习”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教育部于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将“研究性学习”课程规定为必修课,周课时3节,高中三年总授课时为288节,仅次于语、数、外三个学科。“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首次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被公认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一)“研究性学习”的涵义

对“研究性学习”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广义的“研究性学习”是指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适用于各类课程的学习;狭义的“研究性学习”则指一类课程。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通过自主发现问题、收集处理有关资料信息、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应当明确的是:中小学生的“研究”,从研究过程上说,大多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规范性,所以其实质是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通过这样一种基本形式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就人的个性发展而言,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必要的,二者相辅相成。因此,我们倡导“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改变过去过多地依赖“接受性学习”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赋予“研究性学习”应有的位置。既然是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应当渗透到所有的学科教学中去,在学生的各项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作为一种课程,“研究性学习”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学生从事这种学习活动。因此说,“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指向于“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定向型课程。

(二)“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定位

“研究性学习”课程总的目标是:通过初步的科学研究,使学生获得结论性的陈述性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科学精神,发展个性和特长。同时形成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

这里的“知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科知识或书本知识,而是指学生通过自己或集体研究获得的学习成果(陈述性知识)和对科学研究的性质、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性知识。学生通过亲身的参与、行动和实践,能够撰写出相关的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等陈述性材料。这些当然是必要的,但不应视为最重要的目标。我们所实施的这种课程,并不以研究结果的数量为评价标准,而是重在研究过程中学生探究技能和探究精神的养成与提高。

探究技能主要包括资料的收集技能、思维和推理技能、操作技能、传达和交流技能以及合作技能等。其中资料收集技能包括倾听的技能、发问的技能、观察的技能、记录的技能、访谈的技能、调查的技能和文献检索的技能等;思维和推理技能主要是包括对材料分类整理、归纳概括的技能,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假设并验证假设的技能,对调查研究所获数据资料进行解释的技能,正确运用逻辑原理进行推理和预测的技能等;操作技能包括怎样使用、保管仪器,制作、测量、演示的技能;传达和交流技能是指能够有效地表达和交流研究成果的能力,可以通过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吉、口头报告等形式进行;合作技能包括能对小组研究工作进展发挥推动作用的技能,能调解小组内的冲突与纷争、与小组成员友好相处、有效交流的技能等。随着这些能力的逐渐形成与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逐渐增强,具备了主动求知、独立思考的心理习惯,养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敢于质疑的批判精神和尊重差异、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

三、对“研究性学习”的体会

(一)“研究性学习”汲取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合理内核

首先,“研究性学习”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探究精神,挖掘学生自身潜力的科学的学习方式,与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人本主义的学习观把学生看做是一个有目的、能够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并得到满足的人。所以教学的任务就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挥。罗杰斯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反对那种强制学生适应学校,重视智育,不重视整个人全面发展的传统教育目标;提倡教育目标应该是指向学生个人的创造性,应该是培养积极愉快、适应时代变化的心理健康的人。所以,为实现这种教育目标,教师应当充分地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营造自由的、宽松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研究性学习”正是以这种教育理念为出发点,努力去消除传统教学模式的种种弊端,以一种崭新的课程形式促进我国整体的教育改革。

第2篇: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研究性学习;田径教学;应用

我国现行田径教学中的评价方法过于单一,多采用达标式或等级制,不能达到系统收集证据的目的,也不能清楚地反映学生的变化,多数学生只是为了达到某一成绩而学习田径,因此限制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教师也多以提高成绩为主要教学目标,误解了田径教学的真谛,这也是田径被认为是枯燥、单调项目的原因之一。

一、研究性学习的定义

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理解,从广义上理解是指学生研究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和模式;从狭义上理解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专题研究活动,是指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有关内容进行研究。

二、田径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研究性学习首先有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田径运动就其本身来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运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我发现、自我解决、自我实践”活动有助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使实践能力不断得到提高。研究性学习通常围绕田径教学中的一个实际问题展开研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自主地提出问题,使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有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合作精神

田径教学要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翁”。在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可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首位,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田径项目大多属于个人项目,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这种团队精神正是个别田径项目(如接力跑等)所必须的。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田径教学内容和练习形式往往较为单调枯燥,所以在有些项目(如长跑、竞走等)的教学中,学生自觉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可以使学生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经过分析、综合、推理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从实践中挖掘更多的材料,并且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新的知识。

三、田径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1.在田径技术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田径技术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关键在于教师要把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学会积极地思考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研究性学习的组织方式

田径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组织方式根据所研究的内容可分为个人独立研究(如400米弯道跑技术)、小组合作研究(如田径运动会的编排工作)。但分组时要注意学生的均匀搭配,尽量把差异降低到最低限度。

3.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应该是多元化的,评价手段方法应多样性。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做法。

四、田径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思想观念的改变是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前提

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强调知识的传授,单一专业的训练造成相对封闭的教育模式,片面强调单纯的技术传授,忽视了体育意识的增强和学生兴趣的培养,严重限制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和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现代教学目标和课程改革所要倡导的是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田径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加以改变。

2.避免研究性学习开展时机的随意性

实施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周密计划。事前教师要精心准备问题。

3.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运动技能的练习

研究性学习的优点很多,但它也不是万能的,不能完全替代运动技能的学习。因此,田径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要注意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础上,各种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研究性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在田径教学中是一种新的尝试,它对学生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研究态度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2)田径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主要以在课堂上渗透为主,以课后独立完成为辅,与传统教学方法合理搭配进行,逐渐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3)田径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还是个新生的事物,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2.建议

(1)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要发生角色的转变,从传授者变成组织者和指导者。(2)教学中采用研究性学习不是要放弃传统教学方式,而是要把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3)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从“观众”转变成“演员”。

【参考文献】

[1]樊临虎.《体育教学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第3篇: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范文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和学科教学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各有各的价值,它们根本不可能相互替代。学科教学是研究性学习的基础,研究性学习是学科教学综合知识的运用和反映。当前研究性学习方式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当中。

一、研究性学习的概念

所谓“研究性学习”,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广义上理解,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或策略;从狭义上理解,它是一种专题研究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征

(一)学习目的的变革:从掌握知识向解决实际问题转变。

以往的学习,不管是“接受性学习”,还是“研究性学习”,都是以获得系统的学科知识为主,其根本目的在于增加个体的知识储备。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尤其强调对系统学科知识的掌握,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不高,出现所谓普遍的“高分低能”现象,学生的实际能力与知识量不成正比。这种学习显然难以适应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时代主题。研究性学习力图从根本上超越学科的界限,成为一种综合性的以实践问题为核心的、不断迈向未知领域的一种学习活动,其目的不仅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还要使学生在真实的或者是特定设置的情景之下能够综合地应用知识、能力去界定、发现问题,解释、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二)学习内容的变革:从单一、封闭性向综合、开放性转变。

在我国,由于受教育功利主义和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内容往往是以书本知识为主,实行分科学习。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以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在今后应用多科综合知识解决个人和社会中的实际问题,这就对传统的相对单一、封闭性内容的学习提出挑战。研究性学习正是迎接了这一挑战,它主张在系统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扩展学生多元学习的机会和体验,围绕学生实际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进行综合性学习。同时,除了学校给学生提供现成的课程之外,还鼓励学生在自己的社会资源中寻找“课题”,使得学习内容呈现开放性特征。

(三)学习过程的变革:从接受性向自主性转变。

研究性学习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固有模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与尝试,谋求学生个体创造潜能的充分挖掘和个性的张扬,让学生接近生活,关注周边的现实世界。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地选择研究课题,从选题、收集资料、提出方案直到最后的成果展示,都是由学生“自作主张”,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是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引导,发挥协助者的作用,而不是取代学生进行这些活动。这种自主的学习过程与传统学习中学生被动地接受、隔离现实生活世界的学习过程形成鲜明对比。

三、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意义

(一)研究性学习进入课堂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在知识信息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学已不仅仅要求学生学会掌握更多知识、学会高效学习。因为就知识的产生和传播的速度而言,一个人所能掌握的知识信息是极其有限的。教师必须更多地考虑让学生学会如何收集、提取和处理这些信息,如何用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如何将在学习过程中所学会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迁移至今后的学习中。而研究性学习恰恰符合这样的时代要求。“研究性学习”是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其指导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其实质在于“自主发现”。同传统的被动性学习相比,它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索性,更关注学习的过程,而非学习所得的具体知识和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增强了研究意识与问题意识,学会了对所学知识的取舍、解释和应用,符合当今时代的需求。因此,研究性学习进课堂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

(二)研究性学习进入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为学生建构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探究问题的产生,研究问题的发展,预测结果,验证结论,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与运用,并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同课堂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发挥研究性学习本身的优势,还能极大地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强化,二者相得益彰。

四、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整合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学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不能只强调“研究性学习”而忽视传统的“双基训练”。

任何学科所强调的“双基训练”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是我国目前学校教学的长处和短处,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和技能功底扎实,但其认知结构中的活性不足,致使其开拓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而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为了弥补“双基训练”的短处,即增强其认知活力。但不能就此否定在学习者学习活动中“双基训练”的基础性和重要性,要知道加强“双基”可是近代教育改革的经验总结,是凝聚了无数教育家的心血的结论。用现代学习理论的观点分析,学习是学习者的认知结构通过不断吸收于自己的认知结构有建构意义的知识和技能而使其认知结构不断发展、成熟并活跃的过程。而“双基”正是学习者认知结构用以对自身进行有意义构建的知识和技能。离开了“双基”,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岂不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所以,正确的做法应为:在一如既往地扎实进行“双基训练”的基础上,广泛地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才是我们应采取的科学态度。

(二)学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不能只强调“研究性学习”而忽视传统的“接受学习”。

开展“研究性学习”,不能机械地理解为无论对什么学习内容都要进行深入剖析、仔细研究一番不可。只有当学习者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遇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自己想要弄明白的问题时,或自己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时,进行“研究性学习”才有心理学和教学论的意义,只有这样的“研究性学习”才会受到学习者的欢迎,从而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也只有这样的“研究性学习”才可能真正提高学习者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开拓能力和创新能力。否则,只能算是画蛇添足了。因此,学习者在大部分时间里,所应该接受的还是传统的“接受学习”。而正是因为有了“研究性学习”对“接受学习”不断的活力补充,传统的“接受学习”才更富有心理学意义,即成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在传统的“接受学习”中搞好扎实的“双基训练”的基础上,给学习者营造一个完善的“研究性学习”环境和空间。

(三)认识研究性学习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

学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个持续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我们不应该强调和追求它的即时效果,要用持续的、发展的眼光看待研究性学习,要将学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持之以恒,才能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四)构建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在总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培养年轻的教师等方面起很好的促进作用。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是多种的,可根据研究的内容与主体及所采取的研究手段等构建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构建课堂教学模式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要素:一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要充分;二是教师的指导要明确;三是学生研究的层次要分明;四是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

(五)制定适当的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学生能力的培养等方面不应要求过高、过多、过全。每一节课,根据教学内容制定结合研究性学习的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教学过程的开展围绕某一目标进行,教学手段的应用要符合教学的实际内容,有重点、有目的地使用,真正使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扎扎实实地在课堂教学中开展。

(六)处理好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研究性学习之间的关系。

传统的教学方法多是传授为主,学生是学习的受体,但也不可否认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有可取的精髓。如实验操作是一项基本技能,过去强调实验技能的强化训练,现在仍不失为一种掌握技能的好方法。实验技能只有通过反复的强化训练,才能得到熟练与提高。我们可以将传统教学中的精华与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落到实处。

第4篇: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 意义协商 社交互动 互动假设 二语习得 语言交际

1.引言

意义协商指的是一个语言的使用过程,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沟通,意义协商已经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互动际在二语习得领域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当交际双方在互动中进行意义协商时,学习机会将会大大增多。意义协商作为互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从上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就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它是在口语交际过程中为解决理解困难所进行的交互活动,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受到广泛重视。二语习得领域对意义协商的研究包括意义协商对二语习得的作用和影响意义协商的因素不仅有语言方面的因素,而且有非语言方面的因素。分析了研究的不足,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意义协商对教师了解课堂中学习者的理解困难和改进课堂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2.意义协商

2.1意义协商的概念和交际性手段

意义协商是指学习者与其会话对象在理解彼此话语困难时做出的话语修正和信息重建。意义协商源于Long的交互修正理论。Pica(1994)在二语习得领域将其定义为“学习者与对话者预测、觉察或遇到意义理解困难时对话语进行的修改和重构。”简单地说就是交际双方在交际的过程中可能遇到交际困难或障碍。为了克服这种交际困难,交际双方要经过意义协商的三种方式通常包括理解核查、澄清要求和确认核查进行意义协商。

对英语教师来说,让自己所教授的内容被学生接受和掌握是最终目的。教师要尽量用学生能理解的目标语句并适当运用一些“交际性手段”,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促进师生间进行交流。满足意义协商的交际性手段有很多,例如,支架式帮助,它是以俄国心理学家Vygotsky的“最近发展区”为理论依据。所谓的支架就是指儿童在独立完成某项任务遇到困难时所需要的帮助。当然,其他的交际手段还有很多,启发、纠正错误等都有助于师生互动和沟通,让学生通过意义协商式的沟通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可见,“意义协商”在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师生互动中意义协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还必须注意到的是学习者对语言的理解障碍也就是说任务参与者在外语水平上的差异对意义协商的影响。此研究尚存在不足,文章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意义协商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2.2意义协商的研究阶段

意义协商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意义协商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定性描述阶段(1980—1984年),理论创建阶段(1985—1995年)和理论修正阶段(1996年至今)。

定性描述阶段,属于意义协商的起步萌芽时期,其研究方法单一,研究内容狭窄。意义协商研究的逐步发展时期是1985年至1995年,研究内容发展到对意义协商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包括:(1)进行初步的对意义协商与二语习得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创建;(2)根据意义协商理论,采用实证研究探索有利于意义协商发生的教学条件。1996年至今为意义协商研究的第三个阶段,属于意义协商研究的多元发展时期,相比第一个阶段,研究内容面广,研究方法多样,研究内容丰富。这一阶段的研究内容主要是:(1)吸收二语习得研究的最新成果,对早期的意义协商理论进行修正;(2)根据意义协商理论,多角度进行实证研究的意义协商。

3.意义协商与互动假设

意义协商的研究主要是研究互动协商在二语学习中的作用。而意义协商的理论基础则是Long的互动假设。

Long(1985)提出了互动假说理论:当沟通理解发生困难时,交谈的双方必须依据对方理解与否的反馈,进行语言上的调整,也就是说要意义协商,使得输入变得可理解,从而促进习得。意义协商指学习者之间为达到沟通的相互调整,包括了输入和输出两方面。为达到协商的目的,可以采用很多种的反馈方法对话语中可能存在的语法错误进行提示或纠正。这些方法和手段对于学习者源语言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在其后期的互动假说中,Long(1996)调整了之前的观点,指出:意义协商,尤其是由本族语者或语言能力强的会话者做出的互动调整,有利于语言习得。

4.意义协商与二语习得

意义协商为二语习得提供可理解性输入;意义协商为二语习得提供可理解性输出;意义协商能使学习者注意语言形式。

4.1意义协商与输入的理解

Krashen提出的“可理解性输入”是从输入角度来研究意义协商的。Long(1983)提出交互修正。认为交互修正促进输入的理解;可理解性输入促进习得;所以说,交互修正促进习得。许多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了交互修正对理解的积极意义。总的来讲,意义协商能够促进对输入的理解。但理解与习得的非直接因果关系使大家逐渐认识到意义协商对二语习得的作用不单单体现在对输入的理解的方面。

4.2意义协商与可理解性输出

Swain(1985)提出“可理解输出”也可以说是“强制性输出”是习得产生的另一个必要因素。与输入所不同的是,可理解输出的产生预设着反馈。协商指示语这一反馈形式,可以使说话方发现自己在使用语言中产生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正,把不恰当的语言变得更加的准确和适当。说话者根据协商指示语调整自己的语言输出,并对话语进行及时的修正,所以说,输出修正和协商指示语之间存在紧密关系。意义协商又能够帮助修正输出的产生,学习者应该进行更多的修正输出,最终对语言习得有重要的作用。

4.3意义协商与学习者注意语言的形式

注意假说是学习者有意识地注意到一种特定的语言形式,从而对该种形式进行认知、加工和吸收。注意力的两个重要的因素:凸显性和频率。意义协商对这两个因素有重要作用。一方面,交际双方通过意义协商凸显某些语言形式,目的是为防止交际的中断。在交际过程中,当交际一方出现理解困难时,会以升调、重音、重复信息等方式对说话方的语言进行重构,就如理解核查、澄清要求一样,从而凸显某些语言特征。另一方面,意义协商过程能够提高某些语言形式出现的频率。

意义协商对二语习得有帮助和促进的作用,从以上不难看出,意义协商可以说是可理解性输入和语言输出的中介与系统。意义协商对二语习得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将输入、输出、反馈、注意等结合起来,学习者在意义协商的时候,能够及时做出话语的调整,可以通过意义协商的三种方式吸引听话者的注意力,从而促进对二语的习得。

5.意义协商与外语教学

意义协商能够促进学习者对外语的理解,理解是交流的基础,而且意义协商也为学习者提供了师生互动和联系的好机会,在意义协商的过程当中,意义和形式都能兼顾。少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保证有效进行外语学习,而且要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Long的互动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体现在任务型语言教学。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因为意义协商在语言习得中有着重要作用,所以研究者做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力图找出意义协商发生的最佳条件,从而为外语教学提供有力的借鉴。通过意义协商,学习者可以获得更多的可理解性输入,通过话语的修改和调整,从而进行话语输出,用一种恰当合理的语言形式,让它能够最大限度地被学习者接受,从而促进外语学习者对目标语的掌握和学习。

6.结语

意义协商在二语习得研究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国外对意义协商的研究已有二十多年,然而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很少。对意义协商的研究和理解,可为以后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提供指导,从而结合具体情况更有效地开展课堂活动,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外语教学。

参考文献:

[1]Ellis Rod.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2]Swain 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v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A].Pvowley,MA:Newbury House,1985.

[3]Vygotsky.Mind in Society: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

[4]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丰玉芳,唐晓岩.任务型语言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6).

[6]刘学惠,钱薇薇.协商互动与即时输出:课堂语言学习探微[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1).

第5篇: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范文

1、概念的界定

从研究性学习的含义看,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广义上看,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或策略。它可以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主要是指研究性学习方式,当然也包括学科内的专题研究活动。从狭义上理解,它是一种专题研究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无论是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还是研究性学习的课程都是为了改变学习以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从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特点来看,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课程两者基本是一致的。因此本课题所说的“研究性学习”涵盖了以上的两项内容。

2、课题研究背景及解决问题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对学生来说是个很有趣、很实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由于传统的教学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实践探索的机会很少,被动地学习使学生对地理失去兴趣和信心,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十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3、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价值:地理学科跨文理两科,涉及的知识范围广,实践性强,尤其人文地理涉及经济发展的诸多领域,如工业、农业、交通、商业、旅游、文化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将来造福人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和探索学习,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和未来发展的人文精神。同时,增强老师的全面素质提高。

4、课题目前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成果

研究性学习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它作为一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新型学习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我国,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改革的全面推进,以主动探究、建构自己的知识为特色的探究性学习也逐步为大家所认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地理教材以新课程和教材改革的精神为指导,设计了大量的研究性活动。目前的研究性学习尚未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学习模式,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探讨、不断创新。

5、课题研究目标

使学生由传统教育的知识点的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发展为具有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热爱,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将来关注社会、服务于社会打下基础。

提高教师的改革创新意识,适应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

使地理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为实践服务。使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国家建设,关注家乡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实验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上网查询法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04年11月)

学习理论:广泛搜集并学习了研究性学习方面的有关资料,提高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科研素质。

设计方案;每月召开一至两次会议共同研究探讨课题的实施情况,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互相交流学习体会,明确分工,各负其职,考虑到高中教学的实际情况,鉴于目前处于研究性学习的探索阶段,先在高一、高二年级试行。高三教师积极参与。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04年12月—05年5月)

具体任务:

1、挖掘、编写出地理学科教材中的有关研究性学习的素材和信息;

2、组织相关教师上好研究性学习研讨课并撰写出地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教案;

3、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体会,学生做研究性学习作业。

4、撰写地理课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05年6月)

以会议的形式对课题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成果,申报验收

四、研究成果

1、整理形成了高中地理教材研究性学习素材和信息

由曲秀丽、杨桂玲、车颖、王崴、于晓坤、冷天崖、杨蕊老师等分别负责搜集了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第七单元、第八单元的研究性学习素材和信息。

2、整理形成了学生研究性学习作业。

由王崴老师搜集和整理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作业。

3、整理各种研究报告、论文

第6篇: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范文

二、研究现状:

对于课堂互动与英语口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构建主义模式 它是以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互动模式,司洪海在《构建主义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中从对现有教学模式的“反思”入手,探讨将构建主义引入英语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意义和作用。卢艳春和路雅琴在《构建主义与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则分别“从构建知识观”“构建学习观”“构建教学观”入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性、构建性。(2)角色扮演模式 徐志敏、王瑛在《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中角色扮演探究》中着重探讨了在角色扮演的互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对指导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黄玉兰在《角色扮演引入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从角色扮演是“多为互动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了角色扮演这一教学方法的目的、步骤和利弊等方面。(3)以学生为中心模式 这一模式被单独研究的较少,黄影秋在《以学生为中心提高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探索中》通过对学生口语课堂学习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与学的“双边互动”。并提出阐述如何运用其他“教学策略提高口语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而刘蓉在《谈英语口语课堂互动》中则提出了互动可以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口语课堂和整体小组作业模式”,提高口语交际能力。(4)合作性学习模式 这种模式的研究较为普遍和盛行,它兴起于美国,在后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黄艳在《合作性学习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中提出了以下几种合作模式,从而的出该模式的优势所在。顾晓乐在《合作性学习与情景剧表演》中从情剧表演的角度来证明合作性学习的有效性。肖巧玲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中则通过合作学习在口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究合作学习应注意的原则。而慕东文在《合作性学习的特点、目标、内容和实践策略》一文中,他用“人文精神和平等民主合作”原则,对待新的理念,指导英语口语教学。(5)情景设置模式 它主要是根据gillian brown & george yuled的语言情景对第二语言习得者的交际紧张、焦虑的研究表明口语情景设置不适当,会影响学生用目标语进行交流,进而强调进行口语教学情景设置的重要性。张舍茹、孙边旗在《英语口语教学的情景设置>>中就论述我们应注意“情景互动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及如何设置“英语口语教学中情景设置的形式”两个小方面局部性的探讨了情景设置这种互动模式。孙久荣在《论英语口语课的情景教学》中对情景设置这个模式从宏观上进行了分类,进而得出“开放式情景”和“封闭式情景”,为情景设置互动模式研究开辟了一个小领域。

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对目前已经发展起来并比较成熟的几种互动模式的归纳来看:关于人际互动这种互动模式在目前的互动性研究中被单独研究还比较少,没有被当作一种独立的模式应用到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它更多的是被贯穿到其他几种互动模式当中。因此,本论题认为它还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第7篇: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 概念转喻 认知理论 词典表征 五大英语学习词典

转喻与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自Lakoff & Johnson的专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以来,隐喻成为语言学界几十年来的研究热点。相比之下,学者们对转喻的关注度稍逊一筹,但也不乏创见。第一版《麦克米伦高阶英语词典》最早将隐喻研究的成果引入学习词典的编纂实践,成为英语学习词典近年来的创新之一。词典用户通过查阅词典文本中的隐喻提示框(metaphor box)能够更好地习得英语中常见的隐喻及地道的隐喻表达方式,进而培养二语能力中重要的隐喻能力。目前将转喻的研究成果借鉴到词典学研究中的尚不多见,波兰学者Sylwia Wojciechowska的专著《概念转喻与词典表征》(Conceptual Metonymy and Lexicographic Representation)可谓填补了这项空白。该书以文本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调查了五大品牌英语学习词典转喻义项的表征情况,是概念转喻与词典编纂实践这一专题取得的最新进展。国内学界近年来呼吁教学词典学研究转向认知范式,发挥认知理论对教学词典实践的指导作用(如陈伟,张柏然 2007)。该书从转喻的理论阐述出发,落实到转喻信息在英语单语学习词典的具体表征,或可作为国内相关研究的范例。

一、内容概述

《概念转喻与词典表征》一书以认知转喻理论为基本理论框架,调查了五大英语学习词典表征和处理转喻信息的现状,重点考察了义项划分、义项排列、释义以及名词可数性标识四个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该书作者依据认知理论框架为英语学习词典全面表征转喻信息提出了改善意见。全书共分为六部分,包括引言、结论以及主体部分的四个章节。

引言概述了该书的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基本假设及各章安排,为转喻的重要性立言,同时强调转喻性思维对语言习得的影响。Wojciechowska还论证了认知语言学与词典学的联系,认为教学词典学应从认知语言学研究中得到启发,使学习词典中转喻信息的表征更具理据性。

第一章 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本章是与转喻相关的认知语言学理论综述,为二至四章的实证研究提供宏观理论支撑。Wojciechowska首先回顾了在Lakoff和Johnson的隐喻转喻认知理论观照下隐喻和转喻的定义和区别,以及Lakoff和Turner提出的转喻机制是域内映射的观点。以Lakoff为代表的认知转喻观强调,转喻的主要功能是指代,它具有系统性和非任意性等特点。作者还列举了其他学者对转喻的定义。从这些定义使用的术语可以看出,学者们普遍关注两个关键词:域(domain)和映射(mapping)。Wojciechowska认为,转喻的定义之所以存在争议和不足,就在于域模糊的本质和映射的局限性。

对此,作者提出四种替补性理论以重新审视转喻的运作机制,即区域激活(zone activation),域的显化(domain highlighting),域的增减(domain expansion and domain reduction),以及语义阐释(semantic elaboration)。作者主张以语义阐释来解释转喻。依照这种观点,通过转喻,源义转移到目标义上,退居成背景,而目标义在一个包含了源义和新义的有机整体中获得了概念显性(conceptual prominence)。这就是说,转喻不只是一种替代,而是语义的扩展和丰富。比如,在“The bathtub is running over.”这个句子中,名词短语“the bathtub”通过转喻的语义阐释后,不是泛指“water”,而是指“the water in the bathtub”。语义阐释不涉及域和映射,同时还明确了转喻源义的地位,因而较其他理论更具优势。此外,转喻的分类也存在分歧。Wojciechowska比较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分类,指出了这些分类方法的共性及可改进之处。本章的最后,作者分析了隐喻与转喻之间的关系,指出两者可看作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端,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

第二章 词典微观结构中的转喻义项。本章探讨的是转喻义项的义项划分和义项排列的问题。这两个问题需要在词典编纂初期加以详细考虑,并在词典体例中体现出来。本章由理论阐释和实证研究两部分组成。在理论部分,作者论证了英语学习词典文本提供源义和转喻义的必要性,并根据学习者认知和习得转喻的特点为转喻义项提供了理想的排序法。作者建议始终将源义置于转喻义前,便于词典用户体会词义的转喻演变过程,同时应兼顾隐喻义和多重转喻义的处理。例如,依据“TREEWOOD”这类转喻,cherry的源义“cherry tree”(樱桃树)应排在目标义“cherry wood”(樱桃木)之前。

为检验转喻义的义项收录和排列现状,Wojciechowska选取了五大英语学习词典的最新版本,依据七项标准选取了100个转喻义项作为研究对象,从这五部词典中分别抽样进行文本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五大英语学习词典对转喻义的表征不够系统,不仅词典与词典间的收录情况不一致,同一词典内也出现了不同的处理方法。此外还存在转喻义或源义的缺失现象,而这种缺失毫无理据可言。在义项排列上,有一小部分转喻义被置于源义之前,造成了本末倒置的情况;某些源义与转喻义被隐喻义和不相关的义项隔开。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作者建议使用样本词条(template entry)来规范转喻义项的选取和排序。在五部词典中,麦克米伦较好地表征了转喻过程,这要归功于该词典对修辞性语言的重视,同时也由于该词典用数字和字母区别主次义项的做法。作者希望麦克米伦能考虑为常见的转喻提供提示框。

第三章 转喻义的词典释义。本章关注的是英语学习词典中转喻义项的释义。作者首先从理论角度讨论了英语学习词典释义的原则、标准和策略,提出如果用语义阐释来理解转喻,最好的释义策略是传统的分析释义法和柯林斯系列学习词典提倡的整句释义法。同时,由于转喻描述的是相关义项之间的概念邻近性(conceptual similarity),在词典释义中应该明确指出转喻的源义,在具体的编纂实践中可以借助词目词、前指和控制词汇三种策略实现。

本章的实证研究部分同样结合了定性与定量研究。作者从已选定的100个转喻义项中筛选出50个义项作为样本,选择标准是每个转喻义在五部词典中都有释义。结果表明,五部词典对转喻义项的释义总体上比较令人满意,大部分义项都以源义为基础对转喻义进行阐释。在指代源义时,五部词典都结合了三种策略。尽管如此,Wojciechowska认为英语学习词典对转喻义项的释义依然存在改进的空间,建议词典编纂者统一指代转喻源义的策略,直观地说明源义和转喻义的关系,释义的措辞要显化转喻的过程,不能颠倒源义和转喻义的顺序。作者承认释义需要视词而定,某些情况下不需源义也能将转喻义解释清楚,不过根据转喻类型实现释义的系统性也是可行的。

第四章 转喻与名词可数性。本章评估了英语学习词典中源义和转喻义可数性标识方式的有效性。英语学习词典通常使用语法标签、例证和释义来标识名词的可数性。语法标签的作用是显性的,例证和释义则是隐性的标识方式。Wojciechowska赞同Panther的看法,认为转喻是表明用法的事件(usage event),解读转喻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语境。因此,从理论角度看,使用例证标识学习者词典转喻义项的可数性收效最大。

从已选定的100个转喻义项中,作者挑选出40个可数性发生变化的义项作为样本,分别考察其语法标签、例证和释义是否清楚说明了其可数性,以评估三种方式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除了部分遗漏情况,大多数已有的名词可数性标签都简明有效。其中,《剑桥高阶英语学习词典》的效果较差,由于其释义里同时包含了源义和转喻义,词典使用了大量的[C/U]或[U/C]标签,这类标签容易造成词典用户的困惑。作者建议一义一标签,明确地传达名词的可数性信息。同样地,大部分词典都为转喻名词的源义和转喻义进行配例。但五部词典在转喻名词配例方面的处理不一致,一些对学习者有用的义项并没有配例说明。此外,也有一些例证未能表明名词的可数性。这种不确定性同样体现在释义上,如释义中使用“the+noun+of”的结构时,名词的可数性变得模棱两可。作者提出,在配例时应至少使用一个例证来说明语法功能,比如常用转喻义的可数性。

该书的结论部分回顾了整个研究的研究目的和重要性,总结了实证部分的主要调查结果,提出英语学习词典系统表征转喻义项的五个步骤,最后综合评价了五部英语学习词典。作者认为,牛津、朗文和麦克米伦是其中的佼佼者:牛津在义项划分和排列方面优势明显,麦克米伦最符合学习者认知转喻的特点,而朗文和牛津为转喻义项的配例数量最多。

二、简 评

《概念隐喻与词典表征》被收入Jacek Fisiak教授主编的《波兰学者英语语言与文学研究丛书》(Polish Studies in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原是作者的博士论文,该书是其中的第34本,具有以下特点:

1)理论与应用结合紧密。作者Wojciechowska有创见性地选取了概念转喻在英语学习词典中的表征作为研究课题,把认知语言学对转喻的研究成果与英语学习词典的编纂结合起来,为英语学习词典更系统、直观地表征转喻信息打开了思路,对教学词典学的修辞性语言研究有启发作用。在分析实证结果时,作者反复强调概念转喻理论对解决词典文本中存在的问题的关键作用,进而提出具有理据且可行的改善方案。

2)实证研究扎实严谨。该书的三个文本考察选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统计为辅。从书中充足的词典实例和图表分析足以看出作者对语料观察的细致程度。读者可从该研究出发,考察其他类别的学习词典对转喻义项的表征情况,或考察双语学习词典对转喻义项的处理。该研究针对转喻义项的义项划分、义项排列、释义以及名词可数性标识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按这些方案进行词典表征的效果也需要后续研究进行验证。不仅可开展实证研究,从理论角度进行思考也是必要的。

3)关注名词的语法信息表征。以往的研究重点在于动词的语法信息标注,对名词的语法信息表征研究比较欠缺。该书的第三个实证研究探讨了转喻类名词的语法信息标识方式,用实证数据验证了语法标签标识名词可数性的有效性,论证了给名词配例的重要作用,这对英语学习词典的具体实践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目前我国以概念隐喻为主题的研究方兴未艾,概念隐喻理论已成为外语教学和词典研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对于概念转喻的特殊性及其对英语学习型词典编纂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入,对转喻的探讨虽然在隐喻研究的文章中有所涉猎,但不作为研究重点 (如杨蔚 2011)。对于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之于词典学编纂的应用价值探讨多集中于多义词义项处理(如陈玉珍 2006,章宜华 2005)。相对地,国内自主研编的双语学习型词典对转喻义项的表征也呈现出缺乏系统性和理据性的问题,这与理论探讨的深度不无关系。《概念转喻与词典表征》以转喻为切入点,论证了概念转喻理论与英语学习词典对接的可行性,书中提出的词典文本改善方案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意义和应用价值,对双语学习词典以转喻作为专题的延伸研究有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伟,张柏然. 教学功能突显与词典范式演变. 外语界,2007(6):35―44.

2.陈玉珍. 认知视野下多义词的词典表征方式.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0):19―23.

3.杨蔚. 试析原型及相关认知理论的词典效应. 外语教学,2011(1):29―32.

4.章宜华. 多义性形成的认知机制与词典义项的处理――兼谈多义词的语义理据及词典义项的解读.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16):13―18.

第8篇: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范文

英语语言的学习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是一个交流工具相互应用的过程。对于英语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来说,它的研究领域是一个新兴的领域,是一个充满朝气的领域。本文意在浅析对国内外的英语语言的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做出对比和研究,对它的发展做出简要的介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分析了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以及探讨了对于英语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方法和使之更好地发展的方法和更好地拥有学习的技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语言的学习的能力和方法。

关键词:

英语语言;学习策略;对比研究;学习技巧

大学中语法教学的地位与方式一直引起热议。试图通过对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的研究,以及对目前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状况的分析,探索有效途径,解决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切实促进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就目前的情景来说,在目前的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来说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困难,就大多数表现出来的状况是:我国高等学校的英语语言的教学过程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教学人员的认识上也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教与学的过程是发生变化的主要的表现方式。被教育人员如何进行自主的自愿的主动的英语语言的学习,已经成为了教育研究的重中之重,是一个研究必不可少的领域。学生如何自主的进行研究和学习是教育的重点方面。

1国内外英语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概况

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取得更好的语言学习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即学习者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对有效的学习方法的选择和使用。英语语言学习的研究不仅是可以帮助学习者的学习和能力的提升,在一方面对于个体学习者的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另一方面对于英语教学的宏观方面也有十分深刻的意义,会对语言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从国内外的研究者的角度来说,他们在认知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他们把英语的学习的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交际策略。这些策略的划分对于语言的学习策略的划分对于语言的学习来说有着重要的特殊意义,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学习的意义。

1.1国外英语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发展

研究语言学习策略的外国研究者有Ruhin,Naiman,WongFilh-nore,Stern,AWenden,JamMalley,Chamol,ROxford以及A.Cohen等。在上世纪70年代的初期,外国语言的教学法研究,处在一个难以跨越的地位,发展的速度出现了极大地问题,同时在认知心理学方面的快速的发展使得双方的地位难以均衡,就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转化来说,它的研究的重点是从教育的角度发生了转变,从教育者如何去主动的教,逐步的转化成为了学习者如何的主动的去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的学习策略的研究所占的地位越来越大,影响力越来越突出。这一研究逐步发展成为了具有时代意义的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在较为早期的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的过程中,比较注重的是对学习策略和方法的重点总结和梳理,以及对学习策略的分类和比较。在稍后的时间里,研究者做出了重大的调整和改进,特别是在研究问题的深度和覆盖的范围上面。在这些问题的改进上都作出了重大的调整,使其发展有更好地空间。就早期的研究来说,无论是在哪一个方面都对以后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意义,对以后的新的策略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得到了重大的进步和发展是在上世纪80年代的后期,A.Wenden,JamMallev,U.Chamo},R.Oxford以及A.Cohen等研究者对语言的学习的策略进行了更为深刻的研究和探索,其中最具有代表意义和最具有象征性的是Malley等人的研究,这些人的研究主要是从认知学习的理论来指出的,他们认为在语言的认知过程中必然与学习的策略和方法有着必然的联系,在这个联系的过程中可以得出比较完善的一系列的具有理论化的关于语言的学习策略。伴随着语言学习策略的较为规范化和深度化的发展,对于学习策略的论著也越来越多了,如Wenden和Ruhin于1987年编辑出版的论文集LearnerSalegiesinLanguageLearning《语言学习》,这是对于学习者来说较为不错的学习策略。Malle和Chamo于90年代出版的专著LearnerSalegies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第一言习得中的学习策略》以及Oxford于1990年出版的专著LanguageLearningStrategies:WhatEveryTeacherShouldKnow(《语言学习策略:教师须知》)等。Oxford还建立了语言学习策略调查问卷SalegieseInve-WorvforLanguageLearning。这些著作的发展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语言学习策略的发展的前景和较为光明的未来。对于以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更好地条件。

1.2国内英语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发展

相对于来说,中国的语言学习的起步较晚,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语言的策略研究才刚刚开始了,主要的研究者有黄小华、桂诗春、刘润清、文秋芳等,他们在各自的论述和文章当中都有对自己所涉及的问题研究和重大的发现。并且在当中几乎都提出了自己的研究的方案和主要的研究的策略。这些研究者的研究为以后的教学的研究做好了铺垫,并且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以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的研究对于语言的教学工作有着重大的深刻的含义,并且在另一方面来说对于语言的学习者的学习和研究来说,也有着重大的实践性的杰出意义。这对这一过程的语言的学习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的特点,主要特点有:首先,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是在各种理论的学习的策略的基础性的研究,它是一种基础性质的研究,具有基础的意义。主要有Krashen的监控理论、Aderson的认知学习理论以及其他对学习者本体研究的成果,都为学习策略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其次,学习策略的研究学习逐步有了发展,它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过程。是一个从表面到深入内里的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和深入发展的过程。再次,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者对学习策略研究方法和策略有着比较深刻的重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觉得研究方法的研究程度对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真实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和联系。最后,语言学习策略的实践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从理论到实践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转化,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策略的研究者认为语言学习方法的证明的可行性只有一个那就是学习者的接受的程度,接受的程度越高就说明学习策略的成功,在某些层面上也可以验证其成果的可行性,使用策略的成功是取决于学习者的能力提高的程度和幅度,是一个极为复杂和艰难的过程。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研究者和教育专家针对我国学生的外语语言的学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并且发表了大量的学术的报告来说明这一问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在1996年,文秋芳所发表的《英语学习策略论—献给立志学好英语的朋友》成为国内第一部专门论述语言学习策略的著作。另一有代表性意义的是在2002年,程晓堂和郑敏编写的《英语学习策略》,它的发表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语言学习策略研究在我国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有了一个新的方向。

2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英语语言策略研究方法

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学校的英语的教学的工作产生了较大的改变,是一个迅猛发展的阶段,教学的成果和质量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和进步,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程度和各个因素的影响和阻碍,以及传统的学习方法的根深蒂固,大量的大学生在对外语的学习上还有着较大的误区,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但是在成绩的取得上还是差强人意,还是有着较大的差距。取得结果和成绩并不理想,甚至难以接受。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的老师以教为重点,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这是最大的误区之一。

2.1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今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人才的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国际社会的深入发展和国际交流机会的逐渐增多,使得人才竞争成为主要的竞争之一。但是,与需求量显著增长的趋势相比,中国的外语教学存在着较大漏洞,使得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的需求发生了脱节。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较大问题,有着相当一大部分的大学生在大学的前部分时间用在了学习英语上,而没有真正的做到持之以恒,逐步发展。这种结果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教学理论环节的研究力不够;学校教学师资水平有限;外语的教学应试化严重,不注重真正能力的提高和应用;在外语教学工作上缺少创新能力和思维;学生学习态度的不主动;学习方法的应用出现问题;学习阶段的连接性不够等等。从另一角度上说,我国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上也有重大的概念性的错误,比如外语学习越早越好;语言是教会的而不需要联系;交际能力就是说话能力等等这些都是阻碍外语学习能力提高的阻碍。这些都影响了我国外语教学水平的提升与发展。要想进一步提升大学英语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主要方面在于老师怎么教会学生和学生怎么主动的去学。因此,如果让学生在英语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科学有效的学习策略,作为教师首先必须参与到学习策略的学习和研究中去。所以来说语言学习的策略和方法的研究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指导水平。

2.2英语语言学习策略研究方法

如果教师要使大学生具有英语语言学习的策略和方法,英语教师就必须应该掌握大量研究方法和技巧,学会观察和记录数据,并掌握分析方法。从一般意义上来说,英语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类型有:自然调查(survey),对研究(contrastivestudy),相关性研究(correlationalstudy),发展研究(developmental/longudinalstudy)和策略训练研究(strategytraining)。学习策略研究数据采集的方法有:观察法(observation),问卷调查法(questionnaire),访谈(interview),日记(diary)和口头报告(verbalreport)。就目前我国国内和国际上的研究趋势表面是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并且在研究上发现定性研究有增加的趋势。策略的研究者在大多数情况下通常是采用多种数据收集的方式来进行客观的研究以及调查,以客观并且全面地数据来反映事实、深刻剖析,进而避免所得的结论的片面性。所以,外语教师在进行策略研究中应该从多角度出发来采集数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进而发现较为深刻的数据和发现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来进一步提高自身教学的效果和自身的科研水平。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地位早已毋庸置疑。作为语言准确性保障的语法教学绝不能再单纯停留在语言形式的讲授,通过对认知语言学理论的研究,教师可以寻找到将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应用能力相结合的途径,挖掘形式规则背后的潜在意义,传授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技巧,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语法规则,同时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2]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J].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5:4

第9篇: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范文

     1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含义

     随着《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实施,以及新的高中教材在全国逐步推广使用,“研究性学习”正成为高中教学研究的热点.教育部门的各级领导、教研员、任课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还处在探索阶段,认识还不统一.尤其是对“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什么样的课是‘研究性学习’的课?”“研究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有什么区别?”等问题在认识上还存在分歧.我们认为有必要搞清楚“研究性学习”的含义,适当扩大“研究性学习”这一概念的外延,这样我们把“研究性学习”划分了三个层次.

    1.1 含有课程意义的必修课

    “研究性学习”最初是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中提出的,它是该课程计划中规定的高中课程项目之一.把“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统一划归为“综合实践活动”,属于必修课程,规定了课时安排和具体要求.这种意义的“研究性学习”属于课程范畴,但它没有统一的教材,属于校本课程的范围.它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不同于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学科,而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它一般在课下和校外进行,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1.2 写进课本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规定:“每个学期至少安排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新教材执行新大纲,在相应的章中单独设立一节,以“研究性课题”给出具体的教学内容,如“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多面体欧拉公式的发现”、“杨辉三角”等.教材中的“研究性学习”给出了具体的课题,这些课题大部分属于课外内容,或具有实际意义或具有研究探索的意义,但都属于数学内容.它与上一层次没有统一教材的“研究性学习”不同,它既有教材,又具有学科性.

    1.3 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只用以上两种层次的“研究性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已感到不足.如何使用课本的教材内容,使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学生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的培养,就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于是这种使用课本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被称之为“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或方法,简称为“研究性学习”.

    不过开始时,有些报刊中的文章使用“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提法以和第一层次的“研究性学习”相区别.但随着改革的深入,现在大部分文章已不再使用“探究性学习”的字样,而都使用“研究性学习”了.这种变化也说明了随着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正向纵深发展,给“研究性学习”注入了新的内涵,使它更具生命力.

    三个层次的“研究性学习”其区别在于所选用的素材不同,所研究的对象不同,而使用的方法却是一样的,都具有研究性和探索性.本文下面所提及的“研究性学习”是指“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简称,它的真实含义是“研究性教学”.

    2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特性

    如何使用课本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与发现的课堂教学,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为此,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以引导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应该具备哪些特性,只有这样才能为教学设计、具体实施以及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2.1 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