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研究生能力培养方法研究

研究生能力培养方法研究

1引言

课堂教学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对于大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综合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1]。把学科建设与科研融入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从被动地听讲转变为主动地学习,不仅能够激励他们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科学精神,也能提前培养学生对于学科科研工作的认知和兴趣[2]。在求真创新、协作互助、严谨规范的科研精神实训中,形成积极探索、勤奋负责的人生态度和生活信念,培养学生对社会进步和学科研究的责任感,从而为个人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3]。在教师科研活动中,积极吸引优秀学生参与,在科研项目中分层次、分模块地设置开放性小课题,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参与入口[4]。学生在科研实践中大胆思考、大胆创新,敏锐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根本上区别于课堂理论教学相对固定的学习模式,有利于培养掌握扎实专业知识、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级专业人才[5]。

2研究生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大学的功能主要包括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几个方面。教学活动是培养专业人才的主要措施和基本环节,课堂教学主要依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教学,教学手段以教师讲授和课堂互动为主。高水平的师资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是保障高质量教学开展和学生培养的基础,科研实践对于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提升教师水平、促进学科发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也会有助于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6,7]。如何制定有效的机制,采取积极的措施,实现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科研项目与研究生能力提升的互通互补,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已经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教育教学发展的新方向[8,9]。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研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高校考核过分重视科研,教师科研教学双肩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科研项目考核上,导致教学工作和科研项目很难协调进行[10,11]。因此在坚持学术发展学科进步的基础上,建立科研项目实际应用的导向位置,牢牢把握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核心思想、完善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奖惩制度、加强教学与科研共同发展的促进保障机制,是提升研究生培养水平的必然路径。

3研究生培养的新举措与效果

3.1以科研案例融合促进学生科研思维培养。传统的专业知识的讲授主要以课程章节或专题的形式分散贯穿于课堂教学中,以科研案例融入课堂教学,用于专业知识的讲授,一方面,会更好地建立学生基本的专业理论体系,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通过基础理论的学习,以理论为起点,搜索学习学科科研文献,将所学知识点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科研案例融合学习和体验的过程会激发学生对于专业的认知,加深学生对于专业的感情,为以后更快地融入工作实践打好基础。采用互动式、案例式和研究式相结合的灵活的教学方式,改善以理论为主要内容、以讲授为主要手段的枯燥教学状况,对于教学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3.2以创新小组实训促进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培养。实施教师科研项目开放、学生自主创新项目开放,构建学生课外科研实践项目库;积极引导学生组建科研小团队,进行主题式训练环节。学生自由选择项目、自主设计研究方案,自发开展项目研究工作。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实践能力,使学生从理论到理论的学习方式转变为“理论指导实践,实践补充理论”的学习方式,从而让学生拥有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科研态度。3.3以学科竞赛活动加强学生创新意识训练。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主动创新能力是新时代背景下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组织和引导更多学生积极参加校级、省级、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项目是非常有效的一条途径。在完成项目研究工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查阅相关文献、撰写项目申请书、结题报告等,根据项目进度安排,开展分阶段的项目工作,合理控制经费使用,并对项目成果进行总结,发表学术论文,这一系列全新的问题,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组织能力、执行能力,也有助于学生从文献中学习创新思维,从实践中训练创新意识。3.4以机制建设促进科研与教学并重发展。引导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研究生培养教学素材,通过教材建设、课堂改革、学生科研、学生创业、竞赛设计等多元融合,构建层次化教学资源体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训练学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创新意识的高级专业人才。学院层面建立科研与教学并重的保障机制,将教学改革创新、教学研究成果、人才培养成效等作为职称评审、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确保教学和科研能均衡协调地发展。

4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教学和科研间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学院研究生培养及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针对研究生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科研项目参与等不同环节的具体特点,提出并制定一系列具体措施,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建立有效的实施方法,推动学科建设、科研发展对研究生培养水平发挥最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学院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蒋丹丹 陈跃文 单位:浙江财经大学数据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