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研究性学习法范文

研究性学习法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研究性学习法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研究性学习法

第1篇:研究性学习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研究性学习; 策略

一、理论基础

(一)苏霍姆林斯基的“研究性学习法”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所谓的“研究性学习法”,即教师把新教材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提出各种假设,并加以验证,使其独立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发现真理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之下,知识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获取。“研究性学习法”对于学生发展智力,提高创造力和想象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兴起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一种强调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经验的学习理论。它主要关注如何运用经验、思想结构和信念为建构新知识服务,尤其注重学习者在学习情境中是否进行了主动建构。研究性学习正是研究者们基于建构主义的这些观点提出的教学思路。

(三)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森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这一理论具体由五个假设组成。即:习得—学习差异假设、监检假设、输入假设、情感过滤假设和自然顺序假设。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一)研究性

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英语学科的独特特点,展示了英语教师的教学魅力和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入话题讨论或者研究课题,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自主探讨,使课堂氛围充满研究性。

(二)语言性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语法知识的传授,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因此,研究性学习在实施的过程中应充分体现英语学科的语言性。

(三)情境性

英语作为非母语的语言学科,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创设英语情境,引导学生走入情境中进行自我表达与互动,从而达到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目的。情境教学法完全契合了研究性学习的根本特征。

(四)互动性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交流讨论环节较多,因此在研究性学习中应注重互动性。教师应多组织开放性话题讨论,让学生拥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

三、运用策略

(一)课前准备阶段

1.明确教学要求,对教材进行深加工课前准备环节至关重要。教师应明确教学要求,对教材进行重点剖析,并提出一些研究性课题供学生选择,以达到师生互动的良好效果。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6中,主要考查如何运用将来时表达职业规划。因此,在课前教师要对教材中的职业及表达方式进行深入处理,比如,在课前提出"whatdoyouwanttodo?"的话题,让学生根据话题进行充分准备,然后在课堂上大胆地交流,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勇气,又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2.合理引导,创设多样情境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多样情境的创设也非常关键。教师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做好引导。如何创设多样课堂情境,如何引入话题,如何转换话题,如何带入任务,这些都是教师应当在课前准备的。3.遵循学习规律,关注学生成长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发育初期,教师应在充分尊重其生理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学习计划、规划学习内容和学习强度。在课堂教学中寓教于乐,以缓解学生学习压力。

(二)课堂实施阶段

1.科学分组,分配学习任务研究性学习的英语课堂中,学生讨论是重要环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话题进行科学分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讨论,明确分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对"begoingto"句型的训练中,全班同学可以根据座次分成四组,每组前三名同学负责说一个单词,分别表示"who,what,when”,最后一名同学负责连词成句。2.围绕主题,穿插教学重点在课堂上,教师应围绕研究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穿插教学重点,使单词、短语和句型的训练多样化。3.明确定位,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在研究性学习的英语课堂上,教师是合作者和参与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教师要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大胆表达自我,实现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王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刘树仁.研究性学习的定位及其实施要领[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7(8).

第2篇:研究性学习法范文

一、高中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内涵

研究性学习通常有两种理解方式,从广义上讲,“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学生们主动探索学习的学习方式。从狭义上讲,“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和引导下,开展探索活动,根据原本掌握的知识进一步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同时,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研究性学习方法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着重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

二、高中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方法的特点

(一)学习自主性

自主性学习是一种培养学生主动性与能动性的学习方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从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自主性学习使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制定学习方法,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最后对学习方法和能力进行评价。

(二)问题探究性

探究性学习方法具有对问题进行更深一步探究的特点,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寻找学习的新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探究性学习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完成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

(三)实践性

实践性是指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在各种不同的活动类型当中,教师实施不同的策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丰富了语文知识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在实践活动中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益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人文性

高中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中的人文性体现在一切以学生为本,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民主性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语文教学更为民主化,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重视学生情感的表达,进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三、高中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高中语文教学脱离传统的教育模式。传统教育模式下,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学内容,而研究性学习,学生完成由被动接受到自主学习的角色转换,体现“小主人”的特性,教师起到引导性的作用。真正做到在语文课堂中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在掌握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的同时,加深对研究性语文教学的理解。

四、高中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可行性分析

通过以上对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学习和特点的了解,不难发现研究性学习着重强调的部分,例如在《滕王阁序》等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学生单凭自己的想象,也许不能够充分理解诗词中的意境和语言环境;通过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方法,对文言文中的语言进行细致的分析,学生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和意境,教师深入浅出的进行讲解,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教学当中的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强调开放性和探究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模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法,摒弃传统的机械性的学习方法,通过自己的思维模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体现出了研究性学习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五.总结:

第3篇:研究性学习法范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采矿工程应用策略教学

一、采矿工程行业的特殊性

采矿工程专业就业的单位大部分是矿山企业,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学习相关的采矿工程理论和技术的目的是确保矿山的资源能够有效地生产并供人类使用。但是,由于采矿工程行业的特殊性,矿山企业一般在偏远的深山老林里,除了矿山相关专业人员外,大多数人包括学生都不能去矿山去看看。即使学校组织学生去矿山企业开展实践教学,但出于安全考虑,矿山始终瞄准自身的安全利益保护其他人身安全,会尽量拒绝或缩短现场参观时间,导致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对矿山生产工艺流程不怎么了解。

二、采矿工程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欠缺智能矿山开采相关知识

近几年来,教师虽然将计算机应用于专业课(矿山爆破、露天矿开采技术、井巷设计与施工等)的学习中,但仍不够。特别是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矿山开采知识更新很慢,不能满足现场生产发展的迫切需求。若采矿工程专业教学不增加智能开采相关知识,采矿工程专业将不会与时俱进。随着矿山开采的智能化,智能矿山开采相关知识越来越重要。不提高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智能开采知识水平,就难以提高矿山的产量,因此,研究性学习在高职采矿工程专业教学中越来越重要。

2.教学旧内容仍较多

近年来,虽然采矿工程专业教材内容不断更新,但一些陈旧的教学内容仍在某些课程中占据很大的空间。例如井巷设计与施工课程中的井底车场线路和采场布置等内容远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教学中应适当减少。矿山爆破课程中爆破方法没有突出最新技术的爆破方法,教学中应适当增加相关的最新技术,因此,有必要增加或减少采矿工程教学内容。

3.学生实习实训教学不足

高职院校内由于场地的限制,无法模拟矿山生产现场来建立相关的实习实训场地,也没有与矿山企业共建共享校内实习实训场地,所以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学习时,理论课比较多,实践课比较少。同时大多数矿山企业基于学生安全的考虑,不愿意接受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去矿山实习实训,因此,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对矿山生产比较陌生,学生实习实训教学需要拓展途径进一步加强。

4.课程设置系统性差

采矿工程专业教学不仅涉及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还涉及其他的与采矿工程专业相关的内容,比如矿山地质、矿山机电和矿山测量等其他知识,所以修订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大纲迫在眉睫。同时,随着社会矿山生产技术的进步,采矿工程专业课程内容应随着矿山工作生产技术的发展调整内容,从而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与社会发展同步。

三、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研究性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的单边教学,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通过自我探索解决问题,老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只是单单的辅助。如果学生自己找不到问题的解决办法,老师最好不要直接指定学生要记住的教材或知识点,要相信学生有能力学习知识,以便他们可以共同掌握知识和能力。而学习方法不再仅限于记忆和理解,学习过程可以通过科学实验、观察、讨论等完成。高职院校在此基础上,可以培养高素质人才。

2.实践性

要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只通过查看本书的内容是无法获得很大改进的。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定位是要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需要通过各种实用方法找到自己的答案。无论是科学实验还是信息审查,学生都可以通过一系列实际行动获得能力的提高,这就是研究性学习的目的。通过实践进行研究的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而且可以直接解决问题,从而为学生的社交能力提供无限的可能性。

四、将研究性学习模式应用到高职采矿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对策

1.转变高职采矿工程教学观念

教师必须知道研究性学习的意义,要转变专业教学观念。教师要学着慢慢走下讲台、走出教室,甚至走出校园,要终身学习,成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指引人。同时根据社会的发展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不要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能力,要发现学生的潜能,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要改变学习方式,主动学习专业知识,积极研究和探索基于自身兴趣的知识,依靠自己解决问题,与以往的单一学习分离,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实施基于研究的实践学习,不仅可以从书本中寻找答案,还可以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学校应加强各方面的宣传,寻求家长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只有获得各界的认可才能真正落实研究性学习的效果,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2.研究性学习在采矿工程专业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采矿工程是对地球现有的资源进行开采的工程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应充分利用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随着科技的进步,采矿技术也不断发展,例如在地球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绿色开采是目前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因此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熟悉和掌握采矿绿色开采的理论及相关知识,结合矿山企业具体情况来精心准备采矿工程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所讲授的采矿工程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不但能够适应社会对绿色矿山开采的切实需要,还能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切实获得收益。这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有效调动起学生对采矿工程专业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比如在讲解矿山环境保护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城市周边的矿山现场看看开采的现状,让学生觉得矿山绿色开采的重要性。接着指导学生,如果你是矿山的工作人员,该如何开采资源?让学生自己去查询相关的资料,以写论文作为学生这门课的考试成绩。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利用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

3.研究性学习在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和教材中包含各种不同的课程设计,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课程的主要构成部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研究性学习在采矿工程专业教学设计中的运用就是对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教学的研究和探索。因此,有必要将研究性学习应用于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教学中。在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核心,让学生自己独自完成课程设计的整个过程,教师则在其中扮演教学的指引人。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具体展开研究时,教师在这个时候也是一名“学生”,在帮助学生的同时,也可以学习学生身上的优点,与学生共同进步。在进行研究性采矿工程专业教学时,教师应掌握分寸,让学生自己解决自己遇到的难题,这样学生才有成就感。将研究性学习应用于采矿工程教学时,专业教师的主要作用是辅助学生完成任务,从思想上给予学生学习上的鼓励,从设计上指导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在进行“矿山爆破”设计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提出由于没有去过矿山,进行这方面的课程设计没有概念,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这时候老师就要做好课程设计前的指导工作。首先应利用好网络教学平台,下载一些矿山现场生产视频,结合视频对矿山生产现场进行讲解,慢慢地带领学生指导课程设计。同时教会学生如何使用电脑查询资料,如何去图书馆查阅相关的课程设计书籍,让学生主动进行课程设计。

五、小结

采用高职采矿工专业课程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其真正意义在于通过自主探究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提高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研究性学习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侯克鹏,李克钢.案例式教学在高校采矿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必要性[J].中国技术教育装备,2012(36).

[2]陈海波.采矿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方向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2(12).

第4篇:研究性学习法范文

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措施:

1.弄清教学目标,彻底转变教学理念。对职校而言就业是主要目标,可是,多年来我们的职校有的重视对口升学,有的重视专升本等,培养目标模糊不清,结果是稀里糊涂办学,稀里糊涂招生,稀里糊涂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稀里糊涂的。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应该突出强调“理论知识要与实践紧密结合”,两手都要硬。计算机基础教学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践教学、事例教学为主,想方设法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使用计算机。要“精讲多练”,要对教材内容大胆取舍,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查阅资料“多练”。“精讲多练”能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精神,并且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改变不合时宜的教学模式,引入实用型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教学的发展。为了让学生接受知识性与技能性于一体的教育,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笔者认为应该采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的“实用型”的教法较好。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实用型”的教法,供参考,详细内容可以查阅相关材料。(1)研究性学习教学法;(2)项目教学法;(3)基于“工作过程”的探索式教学方法[4]等。各种教学方法各有利弊,可以取长补短,混合使用。下面是研究性学习法的应用,例如:在教学题目“计算机发展的文化与特点的研究”时。教师可以不讲,先让学生自己研究,再谈看法,学生会通过查资料、讨论等方式得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研究性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一个新的挑战,所以老师要不断地引导他们勇敢地接受挑战,才能培养出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研究性学习尤为重视学习的过程,评价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好与不好,要看他有没有进行独立的观察、思考和独到的发现等。

3.调整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次数,促进全面发展。多年来,职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基本上是在摸索中前行,开设的课程往往也是“五花八门”。许多课程看似有用、实则多余。例如有的职校在短短三年内,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竟多达几十门。这样花在实践上的课时就微乎其微了,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主要是依赖于实践的,如计算机的操作命令、语言语法等不需要推导,概念也不复杂,但是只有通过上机操作才能理解。所以我们应力求精讲多练,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努力做到实践课时占总学时的一半以上,实践进度与理论进度同步。

第5篇:研究性学习法范文

针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特点,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综合能力”的研究性教学思路出发,在近些年的研究性教学实践基础上,文章提出教学内容课题化、系统化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即对教学内容以课题化为导向,对每个研究性教学课题提出“课题的知识准备—课题主体内容的研究学习及实践—课题对后续内容及其他专业课程的价值”三位一体的课题化、系统化相结合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课题化策略以两种形式展开研究。

(一)由点到面式

土木工程专业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无论是章节编排次序,还是各知识单元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或步骤,既相对独立性,又相互关联。研究性教学过程中,针对课程知识单元的相对独立性,每章节设立研究性教学课题。在课题教学中,着重强调三个环节:环节一,学生根据知识单元内容的逻辑性和系统关联性,寻找课题的相关知识基础,即寻找课题和已学知识的关联,以获得探究新知识、新领域的知识体系支撑;环节二,学生根据课题研究学习课题的核心知识,其间,可借助教材、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模型、实物(实际工程)等多种学习途径和工具,这一环节要围绕课题的中心展开,不能偏题,但可以丰富课题的内涵,拓展课题的外延;环节三,学生探寻课题研究的价值,要求能举出实例,这也是一个必备的环节,即找出该课题与后续课程知识、后续专业课程及专业的关联,增强学生对后续课程及专业学习的期待心理,使整个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系统有机联结,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与欲望,提高学生对课题内容深入学习的主动性。将教学内容课题化的同时,不能忽略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在以上三个环节中,环节二是课题的主体部分,是一个个独立的知识点;环节一、环节三确保在研究学习课题的同时,将课题化内容与已学知识和后面待学知识联系起来,确保课题化的知识单元在课程中的系统节点地位,保证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从而实现由点到面的课题化策略。为了清晰、准确理清知识单元的内容及其在课程中的地位,便于学生真正理解与掌握课程的教学内容,在课题讨论交流及未入选课题内容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强化三个环节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三个环节中研究学习到位,使课题内容精准化、系统化。学生学习的一般程序为“个人自主、探究学习为主—发现问题后小组讨论—小组总结学习过程—课堂讨论交流—提交课题总结小论文”,学生通过学习、分析、实践、交流和总结,不仅学会了应对疑难的方式、方法,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习能力,提升了自主学习管理能力。同时,学习内容更具开放性,学习过程更具灵动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7]。

(二)由面及点式

土木工程专业每一门课程都与工程实践有着密切联系,每一门课程学习完成后,都培养学生的某项专业技能,都能有相应的实践成果。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先给定关系整门课程(或者课程大部分内容)的实际课题项目,即课题牵涉的是课程面上的知识,但在研究课题时需要涉及到课程各部分的知识点,由课题统领或巩固课程内容,在课程的考核或者课程设计中使用效果较好。文章采用由点到面式的课题化策略,研究土木工程专业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此方式适用于课程的学习过程。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课题化的实践过程

(一)教学内容课题化学习实践动员

1.让学生了解课程的教学方法

学生只有了解课程的特点和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才能更好地学习课程内容。该课程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注重自主学习法、发现教学法、探究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等与研究性教学模式相匹配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引导学生培养研究性教学意识,增强学习自主性。从土木工程专业培养卓越工程师及创新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看,学习能力的培养比知识本身更重要。该课程围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综合能力”的宗旨展开研究性教学,根据研究性教学特点,对研究性教学过程精心设计,设计了相应的教案、研究性教学实施方案表、研究性教学案例、研究性教学学生须知、研究性学习成绩评定细则等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研究性学习。讲解研究性教学方案,做好研究性教学模式实践动员。课程采用“教学内容课题化”的研究性教学模式。选题时只选前后内容影响程度不大、相对独立、学生易于掌控、易于探索实践的章节作为研究性教学课题。比如在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将点线面综合题的解法(解法探讨及空间模型分析)、换面法模型制作(研究投影体系变换的空间分析及其变换规律)、立体表面取点线及模型制作(加强体的意识,探索基本体的投影特性及表面取点线的本质)、相贯线的画法、形体分析法读图、线面分析法读图、轴测图的绘制方法、剖视图的种类和画法、标高投影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专业图的识读与绘制、AutoCAD的综合应用等选为研究性教学课题。未选入研究性教学课题的章节,根据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作图方法和步骤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课程特点展开,力求在自我思考、探讨、交流的氛围中,并适当引导,由学生总结出来,以此进一步将教学内容加以完善、系统化。

2.做好研究性教学实践的分组工作

研究性教学实践性一般每组5人左右。本着志愿的原则,小组成员由组长召集,或是自由组合,组长通过自荐或小组成员选举产生。小组间的成员互帮互学,组长与成员实行双向选择,互相协调督促做好课题,但如果个别无法协调时,就重新调整。课代表及时统计好分组情况,并报告给教师。组长准备记录本,做好学习过程的全记录(包括时间、地点、活动内容、讨论的问题、分工情况、完成进度、完成效果、总结),记录下表现最好的和最差的学生。

3.小组认选课题

每组在教师设定的课题中选出一个作为重点研究课题,其余为一般研究课题。小组对照教学日历,按教学顺序对各课题展开研究学习,各组必须在组长协调下学习相关知识。学习过程中,首先小组讨论,拟定学习提纲,分派任务,商量课题讨论交流的时间、方式、地点等,接着小组成员有序地投入研究性学习,并适时交流讨论。

(二)教学内容课题化的学习实践过程

1.小组的研究性学习

(1)学习内容。每个小组须按拟写的学习提纲、学习任务,认真组织学习,及时组织讨论交流。学习内容按照“搜集本课题的相关知识基础(包括过去学习过的所有有用的知识)—学习本课题内容(课题的研究学)—了解本课题学习对课程以及本专业的作用和影响(课题的研究价值)”三位一体的研究性学习思路展开。

(2)学习途径。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教材是最基本的学习资料;各种标准、规范、手册等是准绳;网路教学平台、历届研究性教学成果、网上有关学习资料是丰富视野、拓宽知识面的有效途径;作业、案例分析、工程实际、模型、实验(实践)指导书等实践性内容,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设计、建造、管理等方面的能力;组内交流、组间交流、师生交流使课题研究得以深化、升华,往往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解难释疑是非常重要的,必须有相应的策略。互助———组员间互帮互学,互相督促;答疑———各小组在学习过程中,组内相互讨论释疑,并及时和教师交流,以便教师做好适时互动指导;质疑———教师预约部分学生质疑,以随时检查研究性学习的效果;课堂交流———研究性学习成果在班级汇报,以保证各小组成员的知识得到及时的巩固和交流,并解决学习中的疑问。

(3)学习成果。重点研究课题要求有创新点,尽可能结合实例工程(可网上查找,也可与实际工程联系),将学习过程、课题主要内容等要求制作成电子讲稿。根据研究性学习情况,选出优胜的一组或多组,或由小组自荐(鼓励各小组积极自荐),在课堂上向全班学生汇报;准备一些课题的重要问题,主持全班学生交流讨论;提交学习报告或论文一篇,须紧扣主题,根据课题学习情况和内容书写。一般研究课题要求通过研究性学习过程,熟练掌握相应教学内容;就课题汇报组的不足补充;准备一些有创新性的问题,在讨论时质疑、提问。

2.课堂交流

(1)汇报、补充、问题交流。汇报组汇报后,对课题进行提问,由其他组组员讨论作答;接着由其他小组补充课题汇报不足处;各小组将准备好的问题或即兴提问,由汇报组作答,其他组员也可积极参与;指定学生提问或作答。教师在每一个问题中都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及探究的方向。

(2)教师导问。教师的问题一般为两种:一是教师在备课时预设的,既有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也有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二是借助课堂交流适时提出突发性问题。这两种问题对课堂交流的补充和课题的导向起到导问的作用,可以补充和深化课题的学习。例如在土木工程制图课程形体分析法读图课题讨论交流中,围绕形体分析法读图的四个步骤“分—找—想—合”[8],预设好问题:一问为什么用形体分析法读图;二问形体分析法读图的策略是什么;三问读图时“分”什么,如何分,“找”什么,如何找,“想”什么,如何想,“合”什么,如何合;四问形体分析法读图是否可以解决所有组合体视图识读问题。教师导问应以学生思维培养为目标,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或提出其他相关问题,提高授课效率。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只有主动提问,积极思考,才能真正主动学习。因此学生能提出问题本身就是研究性课堂的价值所在,教师一定要保护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质疑。但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不一定都有实际探索意义,教师要引导驾驭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在问题的探讨中有效、主动地学习了课题的知识,思维也更加开阔、灵活。学生思维比较发散,对所研究内容也把握不好,提出的问题经常和课题无关,需要教师适当引导,保证学习效果。通过引导,学生会在课题学习时更有针对性,能抓住学习的重点内容,保护学习过程中的发散思维。

3.小组总结反思

在课堂汇报交流后,小组及时讨论总结学习情况、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完成作业后,再进一步讨论交流,并互相点评,组长记录。重点课题组最终形成一个共同的课题学习成果,提交学习报告(或论文)一篇,以供各小组进一步讨论交流。

(三)研究性教学考核

对各小组的研究性教学考核,强化研究性教学过程意识,充分反映考核对研究性教学的导向作用,同时综合考虑研究性教学成果与效果。考核评价结果须有效地体现各小组研究性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以及研究性教学成果,能充分展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水平情况。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期末考试和研究性教学相适应,着重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研究性教学考核标准

各组均以小组形式记载考核成绩,同时记载最差的(可以没有)和最好的,对参与汇报的小组给予适当加分。对表现良好的组长给予适当加分,否则要扣分,甚至记为不及格。研究性教学成果以20%计入期末总成绩中(平时作业30%、期末考试50%)。

2.研究性教学基本考核内容

(1)组长记录本是研究性教学过程考核的基本依据。记录本不仅要记载课题计划与分配及完成情况、学习内容、交流讨论情况,作业交流情况等;而且还要客观地自评和评价小组成员,组员、组间监督、课代表、学习委员检查确认,教师权衡。(2)课堂交流。据汇报材料完成及修改情况、课堂汇报情况、补充、提问、回答问题情况综合评定。(3)总结成果。据作业、学习报告(或论文)综合评定。(4)综合素质考核。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责任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学习热情、演讲能力、创新能力、正确的审美意识、动手制作能力、积极进取、迎难而上的精神都得到了有意识的培养,对学生人格养成、全面发展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因此,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综合能力”,增强考核的导向作用,强化过程考核意识,对学生的这些综合素质也纳入考核内容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