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研究性学习法范文

研究性学习法全文(5篇)

研究性学习法

第1篇:研究性学习法范文

一、高中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内涵

研究性学习通常有两种理解方式,从广义上讲,“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学生们主动探索学习的学习方式。从狭义上讲,“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和引导下,开展探索活动,根据原本掌握的知识进一步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同时,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研究性学习方法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着重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

二、高中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方法的特点

(一)学习自主性

自主性学习是一种培养学生主动性与能动性的学习方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从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自主性学习使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制定学习方法,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最后对学习方法和能力进行评价。

(二)问题探究性

探究性学习方法具有对问题进行更深一步探究的特点,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寻找学习的新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探究性学习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完成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

(三)实践性

实践性是指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在各种不同的活动类型当中,教师实施不同的策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丰富了语文知识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在实践活动中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益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人文性

高中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中的人文性体现在一切以学生为本,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民主性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语文教学更为民主化,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重视学生情感的表达,进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三、高中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高中语文教学脱离传统的教育模式。传统教育模式下,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学内容,而研究性学习,学生完成由被动接受到自主学习的角色转换,体现“小主人”的特性,教师起到引导性的作用。真正做到在语文课堂中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在掌握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的同时,加深对研究性语文教学的理解。

四、高中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可行性分析

通过以上对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学习和特点的了解,不难发现研究性学习着重强调的部分,例如在《滕王阁序》等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学生单凭自己的想象,也许不能够充分理解诗词中的意境和语言环境;通过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方法,对文言文中的语言进行细致的分析,学生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和意境,教师深入浅出的进行讲解,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教学当中的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强调开放性和探究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模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法,摒弃传统的机械性的学习方法,通过自己的思维模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体现出了研究性学习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五.总结:

第2篇:研究性学习法范文

关键词:深度学习;探究性实验;关键点;教学方法

实验是化学研究开展的重要方式,它既可以成为理论假设的求证载体,又可以成为检验既定的标杆工具,其对化学发展有着不容小觑的意义。因此,要想学好化学,就要狠抓实验。仅仅弄清楚实验的每个环节、实验的各种物料以及验证教材早已经给出的实验结论,是远远不够的。在强调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当下,教师要更多地去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鼓励学生自主尝试,指导学生大胆探究,使学生敢于科学地质疑,惯于定时地自省。基于此,本文围绕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来分析和阐述如何开展深度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一、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深度教学关键点

1.学科知识的适度超纲延展

知识是没有一个绝对边界的,教师在组织开展探究性实验的深度教学时,可以对学科知识进行适度的超纲延展。以“实验室制取氧气”为例,教材介绍了用H2O2制取、通过KClO3加热分解制取、通过KMnO4加热分解制取,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观察生活,看一看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可以制取氧气。比如,有的学生提出“水通电生成氢气与氧气”这个方式,并认为电水壶就是家用“制氧器”,教师可以启发其他同学探究:“电水壶烧水,算不算电解水?”围绕这个议题,学生进行思考:其一,对烧水的全过程进行拆解(比如,水沸腾时水壶里面的气泡是否含氧),逐一地去检验是否有氧气产生(用什么办法去检测氧气);其二,电解水产生氧气是运用了哪个电流原理(结合物理学中的电学知识),其反应过程究竟是怎么样的(辨析电解水制氧和其他三种制氧方法的异同点);其三,电解水和烧水,是否为同一种反应类型(前者是化学反应,后者是物理反应)。教师以生活为观察点,以学生的想法为切入点,利用跨学科教学法来进行知识内容的适度拓展,既深化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强化了深度教学。

2.教学方式的适度全开闭合

探究性实验的核心在于“探究”二字,其含有不确定性、变化性、出错率等元素在里面,教师可以秉承适度全开闭合的原则,为学生保驾护航。其一,在探究时,有的学生属于学术理论派,更多会从数字分析的角度去探究,有的学生属于动手实践派,更多会从亲手操作、实际感知的角度去探究,教师不必指定切入的前后顺序。其二,“善借于物”,这指的是学习要充分借助高效的工具。有的学生除了课内学习,还要参加线下的补习班或者线上的网课,有利用学习APP等工具的习惯,更多的资源,更多的渠道,意味着更多的探究思路和方法,教师不必指定探究的具体方式。比如上面提到的电水壶“制氧”,有的学生会参考教辅书籍或者网络(特别是一些线上教学网站或者APP),从第三方载体来获取探究的思路,有的学生会请教自己的老师,有的学生会从实验模拟、条件假设等角度去求解答案[1]。而当学生完成了前期的发散性探究后,教师在最后必须进行收拢归因教学,即带领学生对探究进行复盘与总结,以深化与升华知识。

二、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深度教学的方法

1.理论推演教学法

理论推演教学法,指的是从知识的原理与定律上进行理论性的分析和推演。比如,学生在学完“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单元后,能够从原子、元素、离子的角度去思考各种化学物质,能够利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去推测陌生元素的性质,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将这一知识投射到探究性实验中。以氧气的制取为例,在工业生产中,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课题,不少高科技公司在研发产品时,都有“脱氧”的需求,将氧气和其他气体分离开来,也可以看作是“制取氧气”,如真空脱气法、减压膜脱气法、超声脱气法、加热脱气法等。考虑到探究的可实现性,学生可以选择真空脱气法来进行理论推演的尝试,即站在学术化的角度,利用元素的特点和性质,从理论化的角度推演模拟出实验所需的物料、实验的条件、实验的器材、实验的过程以及实验的结果,就像科学家在做科学研究时要先做出理论性的假设一样。而后,教师可以参考市面上采取真空脱气法的公司,对比企业的真实操作过程和学生理论推演的过程,看有哪些异同点,在对比异同的过程中深化学生的认识,深究知识难点,以提高知识理解的深入性,使深度教学落在实处。

2.变量替换教学法

变量替换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可以用某一个实验进行变量替换研究,让学生尝试替换实验物料、实验环境、实验器材等变量因素,思考对比各个因素对实验准确度和实验结果的影响。比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法主要利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学生可以尝试用其他与大理石具有相似性质的物料来进行探究实验,又或是可以选用不同种类的大理石,思考大理石中碳酸钙含量大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比如,燃烧实验探究的是物质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教师可以让学生就这三个条件来思考如何制作灭火器,并在制作灭火器的过程中,探究这三个条件之于物质燃烧的影响权重。变量替换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关注每一个变量以及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单个变量与整体的关系,从细节之处去探究知识,从源头去理解知识,从而体现深度教学。

3.打破重设教学法

打破重设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大胆地“打破”实验规则,比如,重新选择实验物料,更改(增加或减少)实验条件与步骤,重新设计一个实验。与“从无到有”的探究实验设计法相比,打破重设教学法在选择性保留原有实验元素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新添、减少、更换,其试错的成本更低,同时又可以结合变量替换法来深入了解实验各个元素的特点以及实验原理的具体投射。除此之外,打破重设教学法还能够培养学生稳步尝试的探究风格,而不是过于大胆跃进,这对于培养学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探究精神有非常大的帮助[2]。教师还可以站在整个班级的角度,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让各个小组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打破重设,最后再将各个小组的重设实验置放在一起对比,看其所打破的内容之于实验本身的重要性,并思考、摸索实验改进优化的可行性,这对于提高探究实验深度教学的有效性有明显的帮助作用。深度教学的“深”,一是指知识的理解要尽可能透彻,从既定的知识结论到内核的知识规律,从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到一张张全面的知识网络。二是指学习的态度要尽可能沉淀,从简单的识记到复杂的拆解,从吸收已知到探究未知。立足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在组织开展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时,可以采用理论推演法、变量替换法、打破重设法这几种科学研究方法,让学生当一当小小化学家、小小探究家,跳脱出一堂课、一节书目可能会有的限制,站在化学研究的广域角度去思考与探究,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江昌标.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深度教学策略探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0(10):41-42.

第3篇:研究性学习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习兴趣;方法研究

英语在世界中是应用最广泛的语言。初中英语是一个结合了听说读写的课程,为高中阶段英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学好英语可以使学生社交能力增强,在进入社会后可以获得就业优势。为了促使学生英语能力的增强,一定要促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欲望。因此,我们为了就如何引起学生对于英语的兴趣展开研究。

一、关爱鼓励学生使得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刚刚进入青春期,对于情绪的管理能力较低,容易产生一些消极的学习情绪,例如不自信、脾气暴躁等。学生在这个时候,自我意识刚刚萌芽,会出现逆反心理,此刻如果我们的教学方法过于严格或者在教学过程中批评大于鼓励,会使学生产生厌学行为,对英语开始出现抵触。我们应该针对学生在这个阶段的特点,尊重学生,给予学生较高的评价,加强表扬的次数,当学生在学习英语出现错误时,我们要肯定学生其他地方的优点,指出学生错误的地方,进行耐心的教导,让学生对学习英语更加有信心。例如,学习give时,会出现关于give的很多短语,“giveup”放弃,“giveupon”对....表示绝望,“givein”投降,对于刚接触英语的初中生来说,无疑是加大了学习的难度,学生可能会出现记忆混乱,如果对于学生的错误,老师持着批评的态度,学生就会慢慢地丧失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

二、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加强对于英语的喜爱

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自我探究和学习,会让学生更加对知识感兴趣。在这种自由的学习空间里,学生会认为学习英语是快乐的,肯定了学习英语的用处和重要,当学生自己想清楚这些问题,会让学生对英语更加有学习的欲望。当我们教“are”时,让学生自己去查找什么时候用“were”。对于自己通过努力获取的答案,通常来说,学生会更牢固的掌握知识,促使我们的英语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我们可以让学生自主的找一些英文书阅读,通过让学生查英文字典,大量的接触英语单词,形成一种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学生学习英语的探究能力,让学生慢慢地爱上英语。

三、创设具体语言环境学习英语

我们的传统课堂大部分都是“填鸭式”的讲课模式,学生的自主性很差。尤其是语言的学习,单靠老师讲,没有实际的交流训练,是学不好英语的。语言是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我们要突出英语的鲜明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用除母语之外的语言进行交流的乐趣和成就感。我们要在讲课中,创设具体的英语对话情景,让学生之间用英语交流。比如我们在七年级英语Unit8“Whenisyourbirthday?”,让学生掌握如何询问别人的生日,和英语中年份如何表达,加强用英语交流的频率和实际的应用。另外,可以交给学生更多的英文歌曲,比如《Bestsongforconfessionoflove》《Superheroes》,既可以锻炼学生英语发音还可以用音乐引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另外,歌词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和单词容量,这是一个不错的学习方法。另外,可以在教室里通过各种小便签帮助学生学习英语,我们可以在教师的课桌、椅子、玻璃、窗户、黑板等各个地方贴上写有对应名称的英语单词,营造这种学习英语的环境,加强学生对于单词的熟悉程度,达到潜移默化的英语学习效果。

四、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发挥现代教育手段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可以调剂我们枯燥的教学生活,以更加多彩缤纷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进入到学习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简短的英语动画片,让学生模仿动画片中的对话,现场演练,增加英语学习的情趣。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展示的各种图片,看图说英语,强化单词的学习。另外还可以举行英语单词记忆比赛,使英语的学习欢快活跃,不断刺激学生英语学习的兴奋之处,助力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

五、尊重学生,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

英语教学除了要根据教育大纲和培养方案来进行,还要尊重学生个体。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以学生感兴趣的点出发,以此带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比如学生很喜欢的英语电影《变形金刚》,我们可以教给学生电影的英文名字《Transformers》,进行一下深入的拓展,重点讲解“transform”改变、变换,英语单词后面加后缀“er”,表示做....的人或者...的物,这样就对英语知识展开了扩充,学生会感到英语知识的有趣,更加爱学习英语。

六、实现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多样性

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十分关键且必要。英语知识具有趣味浓、互动强等特点,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内容丰富的课堂活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服务,会让学生享受学习过程,感受学习乐趣,确保学习效率的同时提高英语成绩。结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是教学任务,也是教学艺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时,教师应充分了解这段时间学生的心理状况。教师要灵活应该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吴越.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学生英语,2016(10):70-70.

[2]陈建宏.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27):17-17.

第4篇:研究性学习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研究性学习; 策略

一、理论基础

(一)苏霍姆林斯基的“研究性学习法”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所谓的“研究性学习法”,即教师把新教材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提出各种假设,并加以验证,使其独立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发现真理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之下,知识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获取。“研究性学习法”对于学生发展智力,提高创造力和想象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兴起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一种强调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经验的学习理论。它主要关注如何运用经验、思想结构和信念为建构新知识服务,尤其注重学习者在学习情境中是否进行了主动建构。研究性学习正是研究者们基于建构主义的这些观点提出的教学思路。

(三)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森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这一理论具体由五个假设组成。即:习得—学习差异假设、监检假设、输入假设、情感过滤假设和自然顺序假设。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一)研究性

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英语学科的独特特点,展示了英语教师的教学魅力和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入话题讨论或者研究课题,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自主探讨,使课堂氛围充满研究性。

(二)语言性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语法知识的传授,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因此,研究性学习在实施的过程中应充分体现英语学科的语言性。

(三)情境性

英语作为非母语的语言学科,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创设英语情境,引导学生走入情境中进行自我表达与互动,从而达到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目的。情境教学法完全契合了研究性学习的根本特征。

(四)互动性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交流讨论环节较多,因此在研究性学习中应注重互动性。教师应多组织开放性话题讨论,让学生拥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

三、运用策略

(一)课前准备阶段

1.明确教学要求,对教材进行深加工课前准备环节至关重要。教师应明确教学要求,对教材进行重点剖析,并提出一些研究性课题供学生选择,以达到师生互动的良好效果。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6中,主要考查如何运用将来时表达职业规划。因此,在课前教师要对教材中的职业及表达方式进行深入处理,比如,在课前提出"whatdoyouwanttodo?"的话题,让学生根据话题进行充分准备,然后在课堂上大胆地交流,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勇气,又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2.合理引导,创设多样情境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多样情境的创设也非常关键。教师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做好引导。如何创设多样课堂情境,如何引入话题,如何转换话题,如何带入任务,这些都是教师应当在课前准备的。3.遵循学习规律,关注学生成长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发育初期,教师应在充分尊重其生理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学习计划、规划学习内容和学习强度。在课堂教学中寓教于乐,以缓解学生学习压力。

(二)课堂实施阶段

1.科学分组,分配学习任务研究性学习的英语课堂中,学生讨论是重要环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话题进行科学分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讨论,明确分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对"begoingto"句型的训练中,全班同学可以根据座次分成四组,每组前三名同学负责说一个单词,分别表示"who,what,when”,最后一名同学负责连词成句。2.围绕主题,穿插教学重点在课堂上,教师应围绕研究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穿插教学重点,使单词、短语和句型的训练多样化。3.明确定位,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在研究性学习的英语课堂上,教师是合作者和参与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教师要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大胆表达自我,实现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王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刘树仁.研究性学习的定位及其实施要领[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7(8).

第5篇:研究性学习法范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采矿工程应用策略教学

一、采矿工程行业的特殊性

采矿工程专业就业的单位大部分是矿山企业,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学习相关的采矿工程理论和技术的目的是确保矿山的资源能够有效地生产并供人类使用。但是,由于采矿工程行业的特殊性,矿山企业一般在偏远的深山老林里,除了矿山相关专业人员外,大多数人包括学生都不能去矿山去看看。即使学校组织学生去矿山企业开展实践教学,但出于安全考虑,矿山始终瞄准自身的安全利益保护其他人身安全,会尽量拒绝或缩短现场参观时间,导致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对矿山生产工艺流程不怎么了解。

二、采矿工程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欠缺智能矿山开采相关知识

近几年来,教师虽然将计算机应用于专业课(矿山爆破、露天矿开采技术、井巷设计与施工等)的学习中,但仍不够。特别是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矿山开采知识更新很慢,不能满足现场生产发展的迫切需求。若采矿工程专业教学不增加智能开采相关知识,采矿工程专业将不会与时俱进。随着矿山开采的智能化,智能矿山开采相关知识越来越重要。不提高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智能开采知识水平,就难以提高矿山的产量,因此,研究性学习在高职采矿工程专业教学中越来越重要。

2.教学旧内容仍较多

近年来,虽然采矿工程专业教材内容不断更新,但一些陈旧的教学内容仍在某些课程中占据很大的空间。例如井巷设计与施工课程中的井底车场线路和采场布置等内容远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教学中应适当减少。矿山爆破课程中爆破方法没有突出最新技术的爆破方法,教学中应适当增加相关的最新技术,因此,有必要增加或减少采矿工程教学内容。

3.学生实习实训教学不足

高职院校内由于场地的限制,无法模拟矿山生产现场来建立相关的实习实训场地,也没有与矿山企业共建共享校内实习实训场地,所以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学习时,理论课比较多,实践课比较少。同时大多数矿山企业基于学生安全的考虑,不愿意接受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去矿山实习实训,因此,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对矿山生产比较陌生,学生实习实训教学需要拓展途径进一步加强。

4.课程设置系统性差

采矿工程专业教学不仅涉及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还涉及其他的与采矿工程专业相关的内容,比如矿山地质、矿山机电和矿山测量等其他知识,所以修订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大纲迫在眉睫。同时,随着社会矿山生产技术的进步,采矿工程专业课程内容应随着矿山工作生产技术的发展调整内容,从而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与社会发展同步。

三、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研究性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的单边教学,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通过自我探索解决问题,老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只是单单的辅助。如果学生自己找不到问题的解决办法,老师最好不要直接指定学生要记住的教材或知识点,要相信学生有能力学习知识,以便他们可以共同掌握知识和能力。而学习方法不再仅限于记忆和理解,学习过程可以通过科学实验、观察、讨论等完成。高职院校在此基础上,可以培养高素质人才。

2.实践性

要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只通过查看本书的内容是无法获得很大改进的。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定位是要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需要通过各种实用方法找到自己的答案。无论是科学实验还是信息审查,学生都可以通过一系列实际行动获得能力的提高,这就是研究性学习的目的。通过实践进行研究的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而且可以直接解决问题,从而为学生的社交能力提供无限的可能性。

四、将研究性学习模式应用到高职采矿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对策

1.转变高职采矿工程教学观念

教师必须知道研究性学习的意义,要转变专业教学观念。教师要学着慢慢走下讲台、走出教室,甚至走出校园,要终身学习,成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指引人。同时根据社会的发展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不要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能力,要发现学生的潜能,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要改变学习方式,主动学习专业知识,积极研究和探索基于自身兴趣的知识,依靠自己解决问题,与以往的单一学习分离,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实施基于研究的实践学习,不仅可以从书本中寻找答案,还可以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学校应加强各方面的宣传,寻求家长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只有获得各界的认可才能真正落实研究性学习的效果,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2.研究性学习在采矿工程专业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采矿工程是对地球现有的资源进行开采的工程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应充分利用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随着科技的进步,采矿技术也不断发展,例如在地球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绿色开采是目前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因此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熟悉和掌握采矿绿色开采的理论及相关知识,结合矿山企业具体情况来精心准备采矿工程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所讲授的采矿工程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不但能够适应社会对绿色矿山开采的切实需要,还能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切实获得收益。这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有效调动起学生对采矿工程专业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比如在讲解矿山环境保护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城市周边的矿山现场看看开采的现状,让学生觉得矿山绿色开采的重要性。接着指导学生,如果你是矿山的工作人员,该如何开采资源?让学生自己去查询相关的资料,以写论文作为学生这门课的考试成绩。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利用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

3.研究性学习在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和教材中包含各种不同的课程设计,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课程的主要构成部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研究性学习在采矿工程专业教学设计中的运用就是对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教学的研究和探索。因此,有必要将研究性学习应用于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教学中。在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核心,让学生自己独自完成课程设计的整个过程,教师则在其中扮演教学的指引人。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具体展开研究时,教师在这个时候也是一名“学生”,在帮助学生的同时,也可以学习学生身上的优点,与学生共同进步。在进行研究性采矿工程专业教学时,教师应掌握分寸,让学生自己解决自己遇到的难题,这样学生才有成就感。将研究性学习应用于采矿工程教学时,专业教师的主要作用是辅助学生完成任务,从思想上给予学生学习上的鼓励,从设计上指导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在进行“矿山爆破”设计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提出由于没有去过矿山,进行这方面的课程设计没有概念,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这时候老师就要做好课程设计前的指导工作。首先应利用好网络教学平台,下载一些矿山现场生产视频,结合视频对矿山生产现场进行讲解,慢慢地带领学生指导课程设计。同时教会学生如何使用电脑查询资料,如何去图书馆查阅相关的课程设计书籍,让学生主动进行课程设计。

五、小结

采用高职采矿工专业课程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其真正意义在于通过自主探究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提高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研究性学习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侯克鹏,李克钢.案例式教学在高校采矿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必要性[J].中国技术教育装备,2012(36).

[2]陈海波.采矿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方向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