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天文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天文学专业就业方向精选(九篇)

天文学专业就业方向

第1篇:天文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数学课 专业课 衔接

随着社会变革与经济的发展,中职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渐显现出来,但也面临新的挑战。中职教育正向着质量提高型的方向发展,而基础课的重要任务就是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好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真正培养出既有一定文化素养和理论知识,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运用能力的专业人才,是现代中职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础课是为专业课打基础的课程,基础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专业课水平的提高,本文就数学课与专业课的衔接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数学课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格局的变化,处于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夹缝”位置的中职教育,其生源大部分来自初中,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偏低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语文、数学、英语的分数加起来不足100分,他们对基础课听不懂,甚至很反感,一提起数学、英语就“头疼”,明显产生了轻基础、重专业的倾向,对数学课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因此,相对专业课的教学,数学课的教学面临诸多困境。

在教学计划的设置中,数学课与专业课界限分明,内容各成体系,缺乏连接和学科间知识的渗透。而学生知识面窄,知识间不易迁移,不会学以致用,束缚了思维,这些都影响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正确处理数学课与专业课的关系

数学是一门文化基础课,基础课最主要的作用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习专业课及将来深造打下必要的基础,为学生就业服务。

专业课与数学课之间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为此,数学课的设置应充分考虑未来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者继续发展的需要,从终身学习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奠定一个较为宽厚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数学课和专业课是各得其所,互相促进、互为所用,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目的。数学课不是专业课的附属物,在课程体系设置中,为了满足专业课时数,任意删减数学课的课时数和教学内容,完全按照专业课的需求确定数学课的有无,这样会导致基础课过窄、过偏。离开数学课的密切配合,专业课的教学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

三、数学课与专业课衔接的措施和方法

1.转变观念

首先要端正师生对基础课科学价值的认识。基础课不仅关系到学生是否能成为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还关系到是其否能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基础课与专业课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例如机电、汽修专业的学生,需要立体几何及空间想象力,需要用三角函数进行计算;计算机专业需要用到坐标变换、逻辑代数初步知识;财经商贸专业需要线性规划、数列等知识。没有这些基础知识,所谓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只是空中楼阁,而专业知识的发展又为基础课建设指明了方向。

因此,为了实现“文化高移,基础宽厚,技能复合,素质全面”的中等职业教育目标,要从整个中等职业教育体系来考虑,提高基础课在教学中重要性的认识,使基础课真正地体现其价值,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2.合理制订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

各专业部可根据自己专业的需求,归纳总结出本专业必需的数学知识,数学课教师根据基础课的教学规律,本着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原则,通过沟通与协商合理调整教学内容与顺序,做到先用的先讲,使所讲内容符合专业需求。教学计划中写明:“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使用计算机软件、多媒体课件讲课”,这样就让图像的画法、平移、旋转等就由静态变成动态,课堂教学就更生动、形象、逼真,使枯燥的数学变得有声有色。

3.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应用能力

在数学课的教学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不断调整数学课教学目标,降低理论知识的教学难度,增强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就业为导向,以“适用、实用、够用”为原则,尽量多地实现二者的融合,齐心协力地培养学生把知识运用社会的各个方面,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例如在讲到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时,给学生列举数学上的周期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比如说今天是星期三,那么向后推,再过7天、14天、21天……星期三就会重复出现。如果以时间向后推为正,那么向前推就为负,即过-7天、-14天、-21天……星期三也会重复出现。这就是平常说的循环,在数学上称为周期。其中-7、-14、-21、7、14、21……都叫周期,而7称为最小正周期。我们平常说,一星期有7天,正是数学上最小正周期在生活中的运用。同理一年四季的4、一年12个月的12等都是最小正周期的实际运用。这样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4.实行分层次教学

针对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利用晚自习、课外活动时间、星期天等对其进行辅导,帮助他们参加成人高考、自学考试、对口升学等继续教育,以便进入更高层次的学府深造。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多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帮助他树立信心,激励他在其他方面发展,提高做人、做事、道德品质等多方面的素质,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5.发挥榜样的力量

利用学生求知欲强、善于模仿的特点,在讲授中穿插一些数学科学家祖冲之、华罗庚、郭守敬、钱学森等的故事,激励和鞭策学生刻苦学习,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正确对待学习中的成功与失败、挫折与困难,使每个学生都以理性为出发点,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孙中山先生说过“人生最大的事情就是爱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从小树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点燃爱国主义的火花,鼓励学生把爱国主义的觉悟和情感转变成刻苦钻研、认真学习的动力。

6.提供自我学习空间,培养创造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数学知识的运用拓展到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等各个领域,如农业要实现科学种田离不开数学计算;工厂要创造最高效益,要实现最低损耗,用的就是数学中的求最值问题;生活中常见的道路拐弯,都是通过数学方法精心测量和计算出来的圆弧,目的是使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三峡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人造卫星、神舟飞船的研制与发射等等,都有很多数学科学家在里面。诸如此类的例子举不胜举,说明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唤醒学生的创造欲,让他们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新的实际问题。

总之,数学课与专业课的衔接需要多方面的沟通与合作,希望通过教师的共同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劳动者,为其更好地完成建设祖国的重任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晓明.素质教育的基本渠道: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1).

[2]丁文英.浅谈文化基础课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J].科教导刊,2010(9).

第2篇:天文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学校名称:天津商业大学

办学类型: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办学性质:公办

办学层次:硕士、本科

二、学校简介

天津商业大学前身为天津商学院,由国家商业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于1980年创建。1998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7年更名为天津商业大学。学校以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商业大学为目标,为科教兴国作贡献。

学校的学科涵盖管理学、经济学、工学、法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目前占地1379亩,建筑面积55.7万平方米。现有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经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TUC-FIU合作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理学院、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高职与继续教育学院及马克思主义学院15个学院和大学外语教学、基础课教学、体育教学3个教学部。学校现有54个本科专业,68个硕士点,其中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专业硕士点10个,在校生近2.3万人。

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上,学校围绕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坚持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应用学科的综合优势。学校拥有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特色专业,11个天津市品牌专业,2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管理创新与评价研究中心”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冷冻冷藏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际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在人才培养特色上,学校坚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商学素养与专业能力结合、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并重、诚信做人与创新能力兼备的复合型创业型应用人才。

学校积极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先后与美国、日本、韩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3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多形式的交流,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共同培养人才。

学校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人才强校,坚持特色发展,坚持国际化办学,完善复合型创业型应用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学校综合实力,为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三、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简介

天津商业大学艺术类专业始建于1992年,经由装潢设计、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绘画、动画等专业不断发展,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现有艺术学院和设计学院两个学院进行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建设,学校现有绘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动画等5个艺术类专业,拥有艺术类专业在校生近1400人。

艺术学院设有绘画专业,为突出商学艺术人才培养特色,学院在专业建设上进行细分,设立中国画、油画、商业插画、艺术管理等专业方向。学院师资队伍精干,有专攻中国山水画、花鸟画、油画、雕塑、书法、艺术理论等方向专任教师20名。自建院以来,艺术学院教师已先后出版专著及艺术作品集25部,教材10部,其中天津市“十五”规划教材1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4部,出版译著5部,在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艺术作品800余幅,参加各类艺术展览30余次,2人次获银奖,9人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

学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高层次、综合型人才为己任,不断改进培养模式,不断拓展培养渠道,丰富培养层面。学院学生已有236人次参加了全国各类艺术设计大奖赛,39人次获作品入围奖。2005年,在第十五届台湾与大陆联合举办的“时报金犊奖”设计大赛中获大陆决选优胜奖;2007年,在中国广告协会主办的“2007—2008第六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设计大赛中获全国金奖;2008年,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获平面类作品全国二等奖及天津赛区一等奖、天津赛区优秀奖;2013年荣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天津赛区优秀奖;荣获“我的中国梦”天津市高校公益广告设计大赛平面类作品优秀奖,荣获天津市青年新媒体创意创业节微动漫比赛三等奖,荣获天津国际设计周设计竞赛入围奖;2014年荣获天津市高校公益广告设计大赛平面类作品优秀奖,荣获中国当代大学生艺术作品年鉴评选优秀奖。

学院与许多国家的教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近年来,艺术学院先后有多人次出国访问、讲学、开展合作研究或参加学术会议,举办多次国际学术会议、文化交流活动,接待海内外专家学者来访、讲学多人次,为促进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设计学院设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动画4个艺术类专业和工业设计1个理工类专业。学院教职工4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学院教师士3人(含在读1人),硕士23人。近年来,学院教师已出版专著、译著、作品集、教材等近20部;在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艺术与设计作品1800余幅,参加各类展览、举办个人作品展近30次;承担各级别纵向课题30多项;获国家设计专利近20项;获得设计创新影响力单位奖。设计学院实验室设备资产约850万元,占地面积1428平米,面向设计学院五个专业及学校其他相关专业开放。学院学生在全国各类艺术设计大赛中,共获得奖项32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及其它24项;省部级奖项159项,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20项,优秀奖及其它116项。以学院学生设计作品为主要内容而出版发行的设计作品集、教材等共7部。

四、艺术类专业介绍

绘画专业

包括中国画方向、油画方向、商业插画方向和艺术管理方向。

1.中国画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培养在中国传统绘画领域内,具有扎实的传统绘画功底与艺术史论基础;熟悉艺术商业市场运作;了解艺术策划形式;能掌握良好的公共艺术创新意识;掌握先进的艺术经营方法和一定艺术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创业型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二维构成表现、中国美术史、综合材料、当代水墨研习、中国书法表现、中国工笔画技法、中国画论,中国画山水、中国画人物、中国画花鸟、中国画创作等课程。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美术创作团体、商业美术制作单位、各类美术展馆、各类媒体及出版单位、艺术市场经济管理部门从事艺术创作、专业教学与实验等相关工作。

2.油画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培养在油画领域内,具有扎实的绘画与艺术史论基础;熟练掌握油画的各种技法和材料;熟悉艺术商业市场运作;了解艺术策划形式;能掌握良好的油画与公共艺术创新意识;先进的艺术经营方法和一定艺术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创业型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二维构成表现、西方美术史、置换与空间造形主题创作、综合材料、绘画透视、油画静物、油画人物、油画创作、综合绘画创作、影像绘画、综合绘画创作等课程。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美术创作团体、商业美术制作单位、各类美术展馆、各类媒体及出版单位、艺术市场经济管理部门从事艺术创作、专业教学与实验、艺术监管及展览策划等相关工作。

3.商业插画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主要培养当代商业插画领域内具有扎实的艺术绘画基础、熟悉插画设计流程、了解各类画种的表现形式、手段、材料,能够掌握较为先进的设计方法和插画理论前沿知识,具备良好创新意识和手绘、设计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二维构成表现、绘画透视、置换与空间造型主题创作、综合材料、中国画写意、商业插画与装饰绘画、图案设计、图形创意、编排设计、动漫设计、商业插画、综合绘画研习。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出版(书籍、期刊、报纸)机构、平面媒介部门、商业网站平台、专业插画设计公司、动漫设计公司、企业宣传推广部门、教育教学机构等相关单位就业。

4.艺术管理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主要培养当代艺术市场营销领域内具有扎实的艺术史论基础、熟悉艺术商业市场运作、了解一定的艺术品销售形式,能够掌握较为先进的艺术管理方法和艺术市场前沿知识,具备良好艺术经纪、经营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绘画透视、工艺美术史、计算机辅助设计、艺术实践、摄影等基础课程,同时要学习艺术管理学、艺术品鉴赏(包括书画、玉器、陶瓷)、艺术市场调查、艺术品投资与拍卖、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考察等专业课程。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美术馆、艺术展览馆、艺术博物馆、艺术品拍卖行、艺术品典当行、教育教学机构等相关单位就业或担任企业、集团或个体艺术家的艺术经纪人。

设计学类(按大类招生)

包括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和产品设计专业。

1.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当代平面设计领域内具有扎实的设计基础和现代商学素养、熟悉商业设计流程、掌握较为先进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论前沿知识、具备良好创新意识和视觉传达设计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计算机设计软件基础、艺术概论、公共关系学、中外设计史、设计•商业•文化、设计心理学、二维与三维构成设计基础、图形创意、公共设计原理、手绘综合表现、摄影、环境设计初步、设计文论写作、艺术采风、设计考察、印刷技术、广告传播学、企业形象设计、文字与版式设计、创造性思维训练与拓展、书籍装帧、装饰艺术、包装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数字媒体设计、展示与陈设、网页设计、设计市场调查、印刷材料与工艺等。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传媒机构(电视台、报社、杂志社)、大中型企业营销策划部门、品牌设计与推广部门、商业网站平台、专业广告公司、平面设计公司、包装设计公司、教育教学机构及出版机构等相关单位就业。

2.环境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当代环境设计领域内具有扎实的设计基础和现代商学素养、熟悉商业领域建筑的室内外环境设计与施工流程、了解装饰装修材料与工艺、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能力、掌握较为先进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论前沿知识、具备良好创新意识和环境设计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计算机设计软件基础、艺术概论、公共关系学、中外设计史、设计•商业•文化、设计心理学、二维与三维构成设计基础、图形创意、公共设计原理、手绘综合表现、摄影、环境设计初步、设计文论写作、艺术采风、设计考察、人机工程学、装修材料工艺与施工制图、中西建筑艺术与装饰、室内设计程序与方法、室内空间设计、建筑设计基础与方法、室内专题设计、家俱设计、中外园林景观设计综述、室内装饰陈设设计、旧建筑改造及室内设计、设计市场调查、建筑景观模型制作与工艺等。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建筑设计院所、企事业策划宣传部门、建筑与环境设计机构、商业推广传播机构、专业景观与室内设计公司、教育教学机构及出版机构等相关单位就业。

3.产品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当代工业产品造型设计领域内具有扎实的设计基础和现代商学素养、熟悉产品设计的流程和市场需求、把握产品的功能、材料、结构、外观和加工工艺、掌握较为先进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论前沿知识、具备良好创新意识和产品设计研发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计算机设计软件基础、艺术概论、公共关系学、中外设计史、设计•商业•文化、设计心理学、二维与三维构成设计基础、图形创意、公共设计原理、手绘综合表现、摄影、环境设计初步、设计文论写作、艺术采风、设计考察、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思想基础、产品构造原理、产品设计方法学、造型材料与工艺、产品形态设计、产品模型制作与工艺、模具设计基础、设计市场调查、交互设计、体验设计等。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工业设计专业部门、产品研发设计院所、产品设计推广传播机构、企事业单位、教育教学与出版机构以及与产品设计相关的交互设计、信息设计、视觉传达、环境设施设计、展示设计等相关单位就业。

动画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能够掌握动画创作的基础理论、动画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理解动画产业发展状况、新技术与新媒体的应用。培养以文化(创意)产业理念为先导,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商业动画广告专业人才。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本专业学生将有能力在动画产业链条中的影视与动画制作团体、动画应用机构、动画传播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动画策划、动画创作、动画设计与制作、动画推广与应用,以及在各级各类院校、科研院所从事动画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学生在学期间将通过动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以及实践类课程的学习,构建起完整的动画专业知识体系。本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通过对电影美学、视听语言等一级学科的理解,经历动画素描、动态速写、色彩表现等学科基础课程的训练与动画概论、世界动画史等学科基础理论课程的熏陶,深入原动画基础、运动规律、动画广告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利用摄影与摄像、实验动画、动画编导与剧作、动画表演与创作等专业选修课程的拓展,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授课教师将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积极响应课堂讨论与学术交流,提升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大力提倡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发挥其组织与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其自主创业能力。

主要课程:

专业导论、电影美学、动画概论、动画广告、视觉传达设计、原动画基础、视听语言、运动规律、计算机二维动画基础、计算机三维动画基础、计算机辅助动画设计、摄影与摄像、分镜头脚本、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编导与剧作、动画表演与创作、非线性编辑与影视后期、实验动画、世界动画史、课程设计、课程开题报告、课程设计实践、中国电影博物馆参观、文化艺术考察、动画产业链考察、毕业设计等课程。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将有能力在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各个环节中从事策划人、制作人或中高级管理人员;有能力在动画产业中的各级组织、事业、企业、院所、团体、机构、公司中从事管理者、工作人员或职员;有能力在动画公司、影视公司、网络公司、广告公司、数字艺术等单位从事动画设计与制作工作;有能力在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出版社及媒介机构从事宣传、企划、设计、制作、管理及监理工作;有能力进入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高中、中学、小学相关的院校从事动画方向的教学或辅助教学工作;更有机会自主创业。

五、招生计划

具体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以各省考试院(招办)当年公布为准。

六、填报高考志愿

艺术类考生填报高考志愿与其他科类考生同步进行,在提前录取批次填报,具体请参照生源所在省级招办的安排。填报我校艺术类专业的考生,需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报名基本条件,身体健康,无色盲或色弱的考生。

(二)我校承认并使用各省级招办组织的美术类专业统考成绩(以下简称省级专业统考成绩)。考生需取得省级专业统考合格证。

(三)文化课高考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区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及以上。

七、录取原则

1.仅录取省级专业统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市)、自治区本科报考资格,同时文化课高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市)、自治区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及以上的考生。

2.录取时,根据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考核,按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综合成绩相同时优先录取省级专业统考成绩较高的考生,综合成绩与省级专业统考成绩均相同时,优先录取文化课高考相关科目成绩较高的考生(依次按照数学、语文、外语的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

3.综合成绩计算方法:

综合成绩=文化课高考成绩(按满分750分制计)×40%+省级专业统考成绩(按满分750分制折算)×60%。

说明:在计算综合成绩时,文化课高考成绩和省级专业统考成绩均按满分750分制折算,即满分不是750分制的,折合成750分制进行计算。

八、学费标准及奖学金

设计学类(按大类招生,包含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三个专业)学生的学费为每生每学年12000元,绘画、动画专业学生的学费为每生每学年15000元(详见入学须知,如有调整,按天津市教委和物价部门统一调整后的标准执行)。

学校设有校级奖学金、企业奖学金(由企业出资设立,奖励在专业学习、实践能力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市优秀学生奖学金(天津市人民政府奖学金、市级三好学生奖学金、市级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王克昌奖学金)、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

九、入学复查

新生入学报到后按教育部和天津市教委的有关规定进行复查,对不符合有关规定或弄虚作假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十、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天津市北辰区光荣道409号(邮政编码:300134)

联系电话:022-26656785

第3篇:天文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摘要:本文介绍了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修订2007级培养方案时遇到的一些问题和采取的解决方案,给出了“离散数学”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具体调整办法。

关键词:专业规范;培养方案;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在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5级之前的本科生培养方案中,一直没有设置专业方向。从2005级培养方案开始设置专业方向,包括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工程、计算机网络与安全、可视计算与多媒体等方向。在修订2007级培养方案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提出参照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专业规范设置专业方向,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专业方向调整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三个专业方向;软件工程方向放在软件学院的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三个专业方向的学生统一按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生,培养方案按照专业方向分模块设置,学生在不同模块中自行选择。

尽管2005级培养方案和2007级培养方案都是分方向培养方案,但是在修订2007级培养方案时还是遇到了一些很难处理的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2005级培养方案中各个专业方向有相同的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不同专业方向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学科基础选修课上;而2007级培养方案中除了公共基础课完全一样外,由于各个专业方向对知识领域的要求各不相同,所以学科基础课在原来的课程框架下很难达成一致,加上有培养方案总学时的限制,使得问题更加突出。

2不同专业方向对知识领域的不同要求

为了便于比较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和信息技术三个专业方向对知识领域的不同要求,将专业规范中三个专业方向的知识领域要求集中在表1中。为了便于分析,将知识领域中相同或相近的知识领域进行归并,划分出11类知识领域。表1列出了专业规范中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和信息技术三个专业方向的知识领域和最小核心学时数。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三个专业方向在知识领域的覆盖上差别不是很大,但是三个专业方向在对不同知识领域的要求方面差别比较明显。特别是表现在数学、电路与电子技术、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组织等学科基础知识方面的差别很大。三个专业方向在知识领域上显示出的这些差别,体现出了三个专业方向的不同侧重和不同要求。但是,这些差别,特别是表现在学科基础知识方面的差别,为制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分方向的专业培养方案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和困难。

3不同专业方向对学科基础的不同要求

不同专业方向对学科基础的要求表现在很多方面,这里仅就离散结构和计算机系统结构与组织这两个知识领域的不同要求进行分析。

(1) “离散数学”课程

计算机科学方向给出的“离散结构”(CS-DS)为最少72学时;计算机工程方向给出的“离散结构”(CE-DSC)为最少43学时;而信息技术方向没有给出相应的课程,只是在信息技术基础(IT-ITF)课程中有不超过3学时的离散结构相关内容。表2摘录了专业规范中三个专业方向在离散结构方面的要求。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计算机科学方向和计算机工程方向除了“图和树”这一部分内容的学时要求一样外,其他内容的学时要求都不一样。

(2)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

计算机科学方向给出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CS-AR)为最少82学时;计算机工程方向给出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组织(CE-CAO)为最少63学时;而信息技术方向没有给出相应的课程,只是在平台技术(IT-PT)中包含了最少3学时的计算机组织和结构(PT.ao),以及选修的硬件(PT.har)内容。表3摘录了专业规范中三个专业方向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以及数字逻辑方面的要求。

表面上看,好像计算机科学方向对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知识领域的要求比计算机工程方向的要求还要高,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在计算机科学方向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CS-AR)知识领域中包含16学时的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AR1)知识单元,而计算机工程方向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组织(CE-CAO)知识领域中并不包含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的内容,而是把数字逻辑单独作为一个知识领域看待,在计算机工程方向中数字逻辑(CE-DIG)为最少57学时的知识领域。

如果计算机科学方向和计算机工程方向都考虑数字逻辑内容的话,那么计算机工程方向的数字逻辑(57学时)加上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组织(63学时)就是最少120学时,远远大于计算机科学方向的最少82学时;如果计算机科学方向和计算机工程方向都不考虑数字逻辑内容的话,计算机科学方向的计算机系体结构与组织(82学时)减去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AR1,16学时)就是最少66学时,与计算机工程方向的最少63学时基本相等。

4制定分专业培养方案时提出的解决方案

通过前文的分析,三个专业方向之间的差别已经很清楚了。在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如何在体现专业方向之间差别的同时,还能有一个比较合理的课程体系的支撑就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 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知识领域要求的调整

在研究专业规范中的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知识领域时,明显感觉到如果完全按照专业规范的要求,很难把信息技术专业方向与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和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统一到一个专业培养方案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信息技术专业方向在很多被认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非常基础的知识单元的要求方面明显少于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同时也发现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知识领域的最小学时数只有290学时,远远少于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560学时)和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551学时)的最少学时数要求,估计是为安排特定应用领域相关内容留出的空间。

我们有这样一个认识,即信息技术专业方向无论如何都应该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基础知识。基于这样的认识,对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知识领域的要求提出了如下调整原则:在核心的知识领域,取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两个专业方向中相同知识领域要求低的作为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的知识领域要求,实际上是在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机工程两个专业方向之间取了一个折中。对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知识领域进行这样的调整,加强了信息技术专业的核心基础知识,同时不会带来明显的问题。

(2) 离散数学课程的改变

在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往设置的离散数学课程是按照课程内容的先后顺序划分为离散数学I和离散数学II,共计80学时。从表2可以看出,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两个专业方向在离散结构知识领域中知识单元的覆盖面基本相同,只是对不同知识单元的程度要求和学时要求上有所差异;信息技术专业方向对离散结构要求很少,按照前文提出的调整原则,基本上可以靠拢到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的要求上。

基于这样的认识,为了在课程体系上能够尽可能满足各个专业方向各自的要求,将离散数学课程从原来的按内容的先后顺序划分课程的方法,改变为按内容难易程度的分层次划分课程的方法,即开设一门离散数学导论(48学时)和一门离散数学(64学时)。离散数学导论为各专业方向必修课,能够满足计算机工程方向和信息技术方向对离散结构知识领域中知识单元的要求;离散数学为计算机科学方向限选课,离散数学课程在离散数学导论课程基础上对一些知识单元做更深入的介绍,从而达到计算机科学方向对离散结构知识领域中知识单元的要求。

离散数学课程的这种改变面临着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没有现成的、适合于离散数学课程的教材,因此缺少合适的教材是离散数学课程的一个问题;二是离散数学为了课程内容的连贯性,不得不花一些时间重复离散数学导论课程中已经讲过的部分内容,从而导致离散数学总学时增加的问题。

(3)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改变

在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知识领域的内容一直都由两门独立的课程支撑,即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88学时)和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24学时)。但是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需要有数字逻辑课程(64学时)作为基础。根据对专业规范中计算机科学方向和计算机工程方向各自对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知识领域要求的分析和理解,并且把信息技术专业方向对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知识领域的要求靠拢到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的要求上,提出了一种兼容各个专业方向的课程调整方案。

课程的调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内容中增加一些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的内容,大致可以覆盖CS-AR.AR1的主要内容,使得计算机组成原理成为一门不依赖于数字逻辑课程的独立课程;二是将原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涉及到的有些体系结构的内容适当简化,比较深入的内容留给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讲述。经过这样的增删调整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总学时基本保持不变。

课程体系的调整主要体现为计算机组成原理(88学时)作为各专业方向必修课;数字逻辑课程(64学时)和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40学时)仅作为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必修课,总学时从原来的176学时增加到192学时。

对课程和课程体系进行这样的调整后,主要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由于数字逻辑课程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在数字逻辑知识单元存在着一部分重复内容,使得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的学生在数字逻辑课程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会重复学习数字逻辑知识单元中的部分内容;二是由于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一些与体系结构相关的内容被简化,同时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又仅作为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的限选课,使得计算机科学方向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知识领域的要求有所降低。

5总结

在学习和研究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专业规范和CC2005基础上,结合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定位和多年的教学积累,提出和制定了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2007级分专业方向的培养方案。本文介绍的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知识领域要求的调整、离散数学课程的改变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改变等只是我们在制定分专业培养方案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研究讨论比较多、认识比较深的几个问题。由于2007级分专业培养方案刚刚开始执行,具体效果和存在的问题都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感谢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蒋宗礼教授在我们研讨和制定培养方案过程中两次到天津对专业规范进行的讲解和指导。

第4篇:天文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导语】

院校批次科类专业专业方向专业备注学制学费征集志愿招生计划(1251)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3)风景园林设计355001(1251)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9)会计350002(1252)天津海运职业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4)水路运输与海事管理350002(1264)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民办)高职专科批文史(03)汽车营销与服务(二手车鉴定与评估方向)二手车鉴定与评估方向395002(1264)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民办)高职专科批文史(05)汽车营销与服务395002(1264)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民办)高职专科批文史(02)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395002(1264)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民办)高职专科批文史(01)新能源汽车技术395002(1264)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民办)高职专科批文史(04)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保险与理赔方向)汽车保险与理赔方向395001(1329)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3)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注册会计师方向350001(1351)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性高职)高职专科批文史(01)计算机类(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动漫制作技术)350006(1351)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性高职)高职专科批文史(02)会计350008(1356)邢台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4)国际经济与贸易(跨境电商方向)跨境电商方向350002(1356)邢台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5)汽车营销与服务350002(1356)邢台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1)鞋类设计与工艺365002(1366)石家庄城市经济职业学院(民办)高职专科批文史(00)护理385002(1367)石家庄科技职业学院(民办)高职专科批文史(00)新能源汽车技术365001(1367)石家庄科技职业学院(民办)高职专科批文史(03)计算机网络技术360001(1367)石家庄科技职业学院(民办)高职专科批文史(04)护理370001(1367)石家庄科技职业学院(民办)高职专科批文史(01)铁道供电技术370001(1368)河北东方学院(民办)高职专科批文史(02)护理380001(1368)河北东方学院(民办)高职专科批文史(03)助产380002(1373)石家庄工商职业学院(民办)高职专科批文史(01)会计360004(1385)河北旅游职业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2)电子商务350002(1385)河北旅游职业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4)人物形象设计350002(1385)河北旅游职业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0)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专业,详情咨询学院。350002(1387)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0)建筑工程技术350002(1387)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1)市场营销350005(1389)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2)艺术设计类(服装与服饰设计、艺术设计、室内艺术设计)含服装与服饰设计、艺术设计、室内艺术设计3个专业,校企合作订单班,详询学校360007(1389)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0)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空间信息技术350002(1392)渤海理工职业学院(民办)高职专科批文史(0A)酒店管理360001(1392)渤海理工职业学院(民办)高职专科批文史(0B)人力资源管理360001(1392)渤海理工职业学院(民办)高职专科批文史(06)会计360001(1392)渤海理工职业学院(民办)高职专科批文史(07)商务管理360001(1392)渤海理工职业学院(民办)高职专科批文史(08)市场营销360001(1392)渤海理工职业学院(民办)高职专科批文史(05)药品生产技术370001(1392)渤海理工职业学院(民办)高职专科批文史(04)应用化工技术360001(1392)渤海理工职业学院(民办)高职专科批文史(00)建筑室内设计360001(1392)渤海理工职业学院(民办)高职专科批文史(03)新能源汽车技术370001(1392)渤海理工职业学院(民办)高职专科批文史(02)智能控制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智能制造技术360001(1392)渤海理工职业学院(民办)高职专科批文史(01)电气自动化技术360001(1392)渤海理工职业学院(民办)高职专科批文史(09)物流管理360001(13A1)廊坊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1)旅游管理350003(13A1)廊坊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0)高速铁路客运乘务*身高163CM至173CM,男生身高173CM至185CM;无明显的“O”形和“X”形腿;*露部分无明显的疤痕;听力不低于5米,无影响耳压功能的疾病。350001(13A4)泊头职业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0)机电一体化技术校企合作350001(1445)晋中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0)旅游管理340002(1514)锡林郭勒职业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1)护理350002(1514)锡林郭勒职业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3)(师范类)小学教育345005(1519)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国家骨干性高职院校)高职专科批文史(00)旅游管理350003(1520)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1)酒店管理350001(1520)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0)旅游管理350002(1521)乌兰察布职业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1)铁道供电技术350003(1521)乌兰察布职业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2)道路桥梁工程技术350003(1521)乌兰察布职业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0)新能源装备技术350001(1524)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0)会计348003(1524)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1)市场营销(连锁经营方向、网络营销方向)连锁经营方向、网络营销方向348001(1524)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2)物流管理(仓储方向、运输方向)仓储方向、运输方向348002(1524)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3)旅游管理348002(1524)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4)酒店管理(酒店方向、导游方向、航空服务方向)酒店方向、导游方向、航空服务方向348003(1525)乌海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0)护理350004(15A1)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0)电子商务350002(2135)辽宁职业学院(国家骨干性高职)高职专科批文史(02)物流管理345001(2135)辽宁职业学院(国家骨干性高职)高职专科批文史(00)园林技术340001(2135)辽宁职业学院(国家骨干性高职)高职专科批文史(01)会计345002(2155)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省“双高”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高职专科批文史(01)人力资源管理345002(2155)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省“双高”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高职专科批文史(00)交通枢纽运营管理345003(2166)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民办)高职专科批文史(01)船舶检验398001(2166)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民办)高职专科批文史(02)国际商务(跨境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398005(2168)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民办)高职专科批文史(01)互联网金融390002(2168)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民办)高职专科批文史(00)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390001(2169)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0)物流管理348003(2169)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1)旅行社经营管理348005(2177)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高职专科批文史(01)文秘345001(2177)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高职专科批文史(00)应用英语345001(2178)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2)首饰设计与工艺345002(2178)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0)宝玉石鉴定与加工345002(2180)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国家骨干性高职)高职专科批文史(01)旅游管理350009(2184)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1)宝玉石鉴定与加工345005(2184)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2)工程测量技术345002(2186)辽宁工程职业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2)工业机器人技术348002(2186)辽宁工程职业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0)机械设计与制造(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348001(2186)辽宁工程职业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3)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混合动力汽车维修技术)混合动力汽车维修技术348001(2186)辽宁工程职业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4)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348001(2189)抚顺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0)工程造价345001(2192)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1)电气自动化技术345001(21A1)辽宁水利职业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1)水利水电建筑工程350004(2224)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高职专科批文史(01)会计350003(2224)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高职专科批文史(00)药品服务与管理350001(2241)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1)电子信息工程技术341003(2242)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高职专科批文史(00)民航运输学费待定302(2242)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高职专科批文史(04)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费待定301(2242)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高职专科批文史(03)广告设计与制作350001(2242)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高职专科批文史(02)电子商务341002(2242)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高职专科批文史(01)会计340001(2243)吉林工程职业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0)高速铁路客运乘务校企合作360001(2245)松原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0)旅游管理333002(2248)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性高职)高职专科批文史(00)工程测量技术360003(2248)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性高职)高职专科批文史(03)保险365002(2248)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性高职)高职专科批文史(01)工业机器人技术355002(2249)延边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0)应用韩语343003(2254)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高职专科批文史(00)工程造价337003(2324)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高职专科批文史(01)建筑材料工程技术360001

第5篇:天文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京津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启示

一、京津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新举措

京津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高职院校紧紧把握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大胆探索,勇于改革,引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北京市高端技术技能人才7年制贯通培养实验

破解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是北京市的重要任务之一。一方面,北京将继续加快服务业转型升级,加强金融等高端产业发展,外迁低端产业。北京经济迈向“高端化、集聚化、总部化、融合化”发展,使北京有技术含量的中高端岗位需求加大,低端用工进一步减少。另一方面,北京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在逐年下降。北京教育考试院的数据显示,2015年北京共有67816人报名参加高考,这是自2006年报考人数达到12.6万人后,北京高考报名人数连续第9年下降。今年报考人数比2014年减少约2000名,比2013年减少近5000名。

鉴于此,北京市积极寻求破解职业教育发展瓶颈的对策,构建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试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7年制贯通培养实验项目。该项目集优质高中、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北京市高水平本科大学以及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大学联盟的各种优质资源于一身,探索创建国际一流的高等职业教育“北京模式”,为学生提供多途径培养、多校园经历和多元发展的成长机会,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项目招生对象为具有北京市正式户籍的应届(2015)初三年级学生和年龄在18周岁以下(1997年9月1日以后出生)的往届生,具有参加北京市2015年中考资格的考生。项目特点是:从初中应届毕业生中直接选拔和培养一批有发展潜质的人才,接受优质的高中教育、技术教育和高水平大学教育。汇集北京名校名师名企的优质教学资源,实施“2+3+2”的贯通式人才培养,构建高中教育、技术教育和本科教育“融通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三个阶段相对独立、相互衔接、阶梯递进。该项目学制为“2+3+2”,即2年高中、3年高职、2年本科。

(二)天津市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天津市作为全国首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和唯一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在海河教育园示范窗口、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集团化办学、现代职教体系和应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招生考试改革和“现代学徒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天津这座城市的靓丽名片。天津正在构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体系,需要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支撑。天津市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坚持以政府统筹为主导,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围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的中心工作,加快构建天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把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纳入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为天津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保障。

天津市依托海河教育园区和相关院校的资源,筹建天津海河应用技术大学,在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的指导下,由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管理委员会整体统筹、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牵头,遴选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天津商业职业学院、天津青年职业学院、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共8所高职院校的优势和特色专业,整合园区内中天实训中心、海河教育园图书馆等优质资源联合举办。天津通过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打通中职、高职、本科、专业硕士的上升通道,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对接服务天津优势主导产业,特别是滨海新区产业需求,培养全面覆盖天津重要支柱产业及重大项目,高端化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把天津海河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成为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于一体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二、京津高职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创新办学理念,适应职教发展趋势

办学理念是关于学校整体发展的价值追求和理性认识,它决定着学校的教育行为,指导学校的办学方向。京津地区的高职院校十分重视办学理念在学校定位和发展目标中的重要作用。只有有了先进的办学理念,学校才能明确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创新学校的办学理念不是对以往教育理念的简单否定,而是根据新常态的要求,遵循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凝练形成有利于培养职业技能、职业精神和创新能力高度融合的人才教育理念,构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育人环境。例如,教育理念中有一项重要内容是办学定位,学校要检查自己的办学定位是否符合“合理定位、错位发展、办出特色、系统培养,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条基本原则。2015年是“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高职院校要总结以往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着手制定高职院校的“十三五”发展规划,使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更加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十二五”期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数、在校生数都已经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5年来,全国有近1500万家庭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拥有第一代大学生的梦想。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持续提高,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达到90%,高职院校实现了“做大、做强”的战略目标。在“十三五”期间,高职院校要坚持“做精、做特、做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内涵建设为主线,以深化特色为重点,提升学校综合实力,“为强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为国家技术技能积累筑牢基石”,让“中国制造”走向“精品制造”,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职教品牌”。

(二)实现三个对接,适应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职业教育是“跨界的教育”。职业教育兼具经济和教育双重属性,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外部适应性特征。高等职业教育要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的重大战略规划和具体工作部署,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以重庆工业职业学院为例,作为一所具有鲜明工业特色的高职院校,要紧密对接重庆市“6+1”支柱产业、五大功能区产业布局、两江新区“6+3”核心产业体系、重庆十大新兴产业,按照“改造传统专业、拓展新兴专业、打造品牌专业”的思路,加快推进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布局工作。构建“一产一专业”建设模式,使一个专业群对应一个区域重点产业群,构建动态对接机制,将相应专业适时纳入专业群,逐步建成学校品牌。以装备制造、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等专业为主要特色,打造十大专业群,即制造类专业群、汽车类专业群、电气自动化专业群、信息技术专业群、化工类专业群、财经类专业群、艺术类专业群、建筑工程技术类专业群、物流类专业群、航空类专业群,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个对接”。

(三)突出复合型人才培养,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

高等职业教育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过程中,正发挥着更加突出的作用。一方面是对产业升级的驱动作用。劳动力素质提升是经济增长的强大驱动力,受原材料、人力资源成本上升等因素倒逼,区域主导产业正积极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需要劳动力资源从低技能水平向高技能水平提升。职业教育有助于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是对产业结构优化的驱动作用。区域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淘汰落后产业,发展环境更友好、产能更高效的产业,新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人才支撑。在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优化的新形势下,单纯依赖熟练动作技能的岗位越来越少,对生产人员创新能力、职业态度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新的时代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公民品质、职业道德、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软技能”的培养和熏陶显得越来越重要。这要求生产技术人员除了具备本岗位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与此产品有关的其他知识,如产品的技术服务知识、营销知识、法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知识,还要求学生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诚信服务品质。通过优化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任意选修课四类课程框架体系,将职业技术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融为一体。

(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当代中国已进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成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修订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成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要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开设跨专业的交叉课程,探索建立跨院系、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由专业单一型向多专业融合型转变。要进一步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要进一步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扩大覆盖面,促进项目落地转化,举办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社团,举办创新创业讲座论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五)凸显以校本特色为核心的大学文化,适应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需要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的核心要素。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学文化,是每一所高等学校的灵魂所在,是体现学校办学层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学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它可以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理解。其中,精神文化是灵魂,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它主导着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发展方向。制度文化是对精神文化的贯彻和保证,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基础,行为文化是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载体。四者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缺一不可。以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要认真挖掘、总结建校60年来积淀的“工业教育”精神,努力建设体现历史传承、时代要求和学校特色的以工业文化为基调的应用技术型大学校园文化。学校要提炼机械制造、模具、汽车、机电等特色专业的文化特色,积极推进校园景观文化亭、校园雕塑、各二级学院特色标识的建设以及文化石刻字。坚持举办“重工大讲堂”等一大批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努力形成“内容健康、形式多样、主题鲜明、情趣高雅”的“重工”校园文化总体格局,形成以工业文化为核心,产业文化、企业文化、职业文化为支撑的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体系。

(六)实施科研兴校,发挥高校对区域经济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新常态,要求必须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科研体制,这就要求学校把制约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作为自己开展科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联系生产实际开展科研工作,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做到“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价值体现在效益上”,在决策咨询、技术服务、课题研究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为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资源和强大动力。学校要组建紧密型科研团队,建立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的横向技术开发项目团队,鼓励二级学院以及二级学院之间组建跨界技术开发团队,制定科技服务带头人奖励制度,面向行业企业开展“四技”服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

参考文献:

[1] 鲁昕.职业教育,加快适应经济新常态[J].职业技术,2015,(2).

[2] 马树超.推动职业教育优质特色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5-05-14.

[3] 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 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Z].2015-03-02.

第6篇:天文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1 开发思想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对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提出了全面贯穿工学结合,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链接的要求。这需要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到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校企双方在每一个环节紧密合作,进行专业共建。天津职业大学嵌入式系统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力求体现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和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文件)精神,主要思想表现在:

专业定位――来自行业分析;

人才规格――瞄准职业岗位;

课程体系――体现教学做一体;

课程内容――融入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认证;

实践环境――突出生产性;

教学资源――校企共建;

师资队伍――专兼结合。

2 开发原则

2.1 企业工程师全程参加

学校教师的专长在于教学,而对于企业工作流程以及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不甚了解,要开发出符合工作岗位需要的教学课程有一定难度。企业工程师可以根据企业工作流程提出职业岗位功能,设计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分析能力要素和相关知识,为高职教育注入课程元素。企业工程师全程参加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这是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成功的重要条件。

2.2 结合当地经济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地方经济,以就业为导向。即使专业名称相同,如果地域不同,经济发展不同,人才培养方向仍然会有较大差异。因此,定期从不同渠道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及时调整专业培养方向,是保持专业生命力的必要条件。

2.3 校内实践基地参照企业实际流程

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链接,需要学生在校期间即获得相应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养成,一方面可以通过顶岗实习获得;另一方面,校内实训基地也要参照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进行设计和运行。校内校外共同营造职业氛围,有利于形成学生的职业习惯。

2.4 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理论连续,实验离散

高职教育中的理论必须够用是一个相对概念。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为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理论还是要强调理论的完整性,实验为理解理论服务。因此,专业基础理论需要连续,实验是离散的。

2.5 在操作能力训练方面,能力训练连续,理论离散

动手能力强,上岗快,是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性提出的要求。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可以由浅入深,按照入门、熟练、顶岗过程进行连续性设计,需要的理论知识为能力培养服务。也就是,操作能力训练连续,理论相对离散。

2.6 管理制度创新

全面贯穿工学结合教育思想的人才培养方案将会使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不再按部就班,师资队伍建设要突破原有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将会有很大变革,等等。这些都需要管理制度的不断创新,以适应全面贯穿工学结合思想的人才培养方案。

3 开发方案要点

天津职业大学工学结合嵌入式系统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借助了多方社会力量:上海双实科技有限公司与本校教师协同开发;劳动部职业资格标准制定专家为“课证融合”、课程开发指路;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将嵌入式技术标准的制定与人才培养结合,融入课程;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教育与培训委员会的“IT双师培养雨露计划”在天津职业大学启动;天津七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挥近邻孵化器的功能,通过科研开发建立双师教师团队,提供企业生产流程,设计模拟仿真教学案例;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提供订单培养顶岗实习机会;首批与专业捆绑的工学结合教材编写得到天津大学出版社的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协同行动,共同组织实施,是天津职业大学嵌入式系统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特色。开发方案要点如下:

3.1 专业职业面向分析

这里主要是对专业的就业行业领域和就业岗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专业学生主要面向的行业领域以及就业岗位。分析时以行业企业人员为主,学校教师为辅,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

3.1.1 主要就业行业领域分析

分析方法:采用调研、问卷调查,等。

期望分析结果:确定专业就业面向哪些行业领域,行业名称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嵌入式系统已经在国防、国民经济以及社会生活各领域应用。小到电视机上一个小小的机顶盒,大到军队的通信装备、智能炸弹制导引爆,等等,都完全依赖嵌入式系统来实现。我国信息化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更是对嵌入式系统市场提出巨大需求,信息家电产品年需求量几亿台,工业控制用嵌入式系统有百十万台套需求量,商用嵌入式系统需求几百万台。嵌入式应用产品出口也在逐步增长。在提高产品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高产品的性能价格比、改造旧产品、发展新产品、实现技术创新方面,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起着非比寻常的作用。嵌入式系统为我们振兴民族信息产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主要行业应用举例见图1。

3.1.2 主要就业岗位分析

分析方法:成熟岗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新兴岗位追踪人才市场。

期望分析结果:专业面向的3-5个主要就业岗位。

天津作为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嵌入式软件是天津软件产品的发展方向。同时,嵌入式系统在天津的应用具有广泛基础。特别是移动数码和汽车电子方面。有像摩托罗拉电子有限公司、三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一汽丰田这样的大公司,更有众多其他的数字电子产品制造公司。

嵌入式系统需要软硬件结合,但软件系统是整个嵌入式系统的灵魂。对照嵌入式软件主要应用行业领域,结合天津滨海新区在“十一五”期间建成现代制造业研发与成果转化基地,需要嵌入式紧缺人才,从我校电信学院现有专业建设基础出发,嵌入式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工业控制、网络通信、消费电子三类就业领域中的嵌入式销售、嵌入式系统软件测试、嵌入式系统硬件测试与调试、售后技术服务、嵌入式软件编码等职业岗位。

3.2 培养目标确定

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是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这部分是由专业职业面向分析导出,结合学制和招生对象,由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共同制定。

第7篇:天文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以航天技校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方向。提出中职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需在专业设置、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校企合 作、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实行“多证制”、建立良好的择业观等方面加强调整与改革,并指出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与统筹协调。

职业教育从广义 上讲,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人们的职业态度,使人们能顺利从事某种职业的教育活动。技工学校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学生职 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他们今后能否胜任职业工作,因此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其根本任务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以就业为导向,加快职校改革与建设。

    西安航天红光技工学校(以下简称航天技校)成立于1978年,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六院主办的一所公办学校。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辉煌后,生源逐步减少,生源质量也有所下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与危机。

    近几年来,教育部多次提出了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航天技校该做些什么样的调整与改革呢?

    一、以就业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

    衡量职业学校办得成功与否,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毕业生就业率如何,毕业生工作后企业是非满意,要达到就业率和满意度双高,科学合理的专业设置是重要前提。

专业设置要以地区经济及 社会发展需求而定,它关系到职业学校办学能否坚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哇和有效性,也关系到能否适宜适应学生的择业需要。学校需投人大量的人力 和物力,组成专家组进行深人而广泛的调研,建设科学完整的专业设置体系,变“供给驱动”模式为“需求驱动”。目前许多学校存在着“学不致用”的问题,表现 为专业设置不适用、课程改革不贴近实际、学习时间过长而导致实效性较差等现象。

    在专业设置上,航天技校组织专家、学术带头人多次深人各 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调研并了解人才需求计划,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在原来车工、钳工、铣工的基础上增加了焊工、物业管理等专业,并开设了短期培训班,分别为西 安航天发动机厂和206所等多家单位办起了的他们急需的焊、电装、物业管理等专业。由于专业设置对口,教学实习安排科学合理,解了用人单位的燃眉之急,用 人单位对毕业生非常满意,家长也不尽感激,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渠道。

    二、以就业为导向,加大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现行职 教办学中,许多技工学校缺乏对实践环节的投人,为降低实习成本,有意缩短实、实习课,加大理论课的教学,结果导致学生实践接触面少而浅,实践能力差而技术 不精,有的学生到了企业连有些设备的名字都叫不上来,更不用说动手操作了。职校学生应该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职校必须加大对实践环节的投人以打破学生技能 培养这一“瓶颈”。

    航天技校在19%年进行过一次大型改组,把一座约1千多平方米的大厂房及所有生产人员划转到航天六院西安航天远征股 份公司。学校现在生产实习场地紧张,只好与其它一些生产单位的车间联合进行学生操作实习。但问题随即不断暴露出来,如生产工人师傅角色需要换置、责任心需 要加强、任务不饱满、实习内容不丰富、学生独立操作机会不多,实习效果不理想等。发现这些问题后,航天技校与实习单位进行了充分而有效的沟通,进一步明确 了教学计划,规定了所要达到的培养层次,并与他们鉴定了较为详细的目标责任书,即根据对学生技能的考核按合同规定给单位车间支付一定的培养费。这些措施的 有力实施,使合同单位重视起了航天技校学生的操作实习工作,师傅的工作态度、责任心明显地增强了,学生的操作技能也有了显著的提高。更加可喜的是,有些单 位和车间工作量大、任务饱满紧张时,会主动来校要求他们培养的学生带薪为车间工作,这在无形中进一步加深了学校与合作单位在培养人才方面的联系,也使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

    三、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

    学校培养人才的目的是服务于社会,而企业是吸纳毕业生就 业的主体,只有让企业了解学校,了解学生,才能真正打通就业渠道。因此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是贴近劳动力市场需求,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 的途径。加强校企合作的好处主要有:①可以使企业直接参与专业的制订、课程的设置等,学校的教学更趋于具体化、目标化,针对性强。②培养的人才更适用于企 业所需,有利于实现学生的“零距离”上岗,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水到渠成得以解决。③学校搞理论教学、企业负责实践教学可以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效果。④ 校企合作是教育社会化的一个体现。订单式教育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它直接体现了学校、学生、单位的有机结合,减少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同时,工学结合有效 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有助于实现学校、学生、企业、社会多方的满意与共赢。

 航天技校在加强校企合作方面也有自身的优势,一方面学校开办已有近30年历史,有着丰富的教学实习经验和良好的信誉,培养的毕业生有三人荣获省劳模称号,高级技师、技师累计多达300余人。另一方面学校依托的航天六院拥有大量的高科技人员,车间有30多个,一线生产工人400余名,并有两个股份公司加上周围有兵器工业部206所、航天十院第16研究所、171厂及航天五院504所。可以说随着各单位人员新老交替,他们也需要不断补充技术工人,航天技校在培养机械加工、电子装配人才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周边企业合作存在着广泛的可能性和基础,大有潜力可挖。

    四、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实行“多证制”

    一 个受欢迎的毕业生,是智商和情商的完美结合。这就要求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业务能力强,而且要具有良好个性,有着良好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诚信可靠等品 质。蔡元培说过:“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为了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建设:航天技校每学期都要开展一次职 业道德公开课或通过小组讨论、游戏等形式让学生从中领悟职业道德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养成和加强职业道德精神。

    另外,随着就业人数的不断增大,用人单位选聘人才日益苛求,不仅要求应聘者具有一定业务能力、较高的职业道德品质,同时也要求他们一人多专、一专多能。为了满足用人单位选聘人才的需要,实行学生“多证制”是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重要途径。

    航 天技校为培养李生一人多专、一专多能,除了加强本专业的实习实训外,还鼓励学生加强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并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免费为学生授课,帮助他们取得各 类岗位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经过学校的努力,目前各专业毕业生双证普及率已达60%左右,有的专业更是高达80%以上。如学校要求物业管理专业的学生 不仅要取得物业管理资格证,还要取得计算机等级证书;机电专业学生还要取得计算机绘图员证、设备操作证、等级工证等;市场营销要拥有营销员资格证、心理学培训证等。一人多专、一专多能“多证制”措施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水平,也增强了学生的竞争能力,使他们更受市场的欢迎,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就业工作。

    五、以就业为导向,建立良好的择业观

    就 业观念的转变是实现中职学生就业的重要措施。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在潜移默化中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纠正学生期望值过高的就业倾向及不切实际的苛 求待遇和盲目攀比现象。航天技校针对学生中存在的种种不良倾向,每年通过讲应聘技巧、请用人单位来学校搞讲座、请成功就业的技校毕业生来校现身说法等多种 方式与学生一起讨论、沟通,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择业观,使择业不再仅以用人单位所有制的性质为限,而是勇于到各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实体和单位就业,并注重能力是否能够发挥。

第8篇:天文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从去年开始刮起的“养生风”,让传统的中医药又重新被大家认识。虽然张悟本、李一之流,假借养生之名,大敛不义之财,但反过来看,它也促使公众重新重视和了解中医,为中医药院校和专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我国的传统医学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医、中药、针灸等技术在反复应用中不断改善。在近代以前,传统中医药教育基本上都是师承制,徒弟从小就跟随师傅,白天抓药、看病、抄处方,晚上在师傅的指导下背诵中医基础知识,然后师傅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传授自己的思想和诊病心得。就这样跟师学艺几年甚至十几年后,才可以出师,独立诊治,自立门户。中医按照这样的模式传承了几千年。清代后期,西方教育模式进入中国,中医教育也尝试着做出一些改变,统一标准、教材,编写课本、讲义,由专人进行授课。这时出现的一些中医学校已经初具现代医学教育体系雏形。这些中医学校后来就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中医学院或中医药大学。

我国目前独立建制的中医药院校有二十多所,基本上每个省都有一所中医药院校,它们以“医”和“药”为主攻方向。在这二十多所中医药院校中,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是我国建立最早的中医药高等教育院校,也是我国现代中医药教育的“老四校”,在整个中医药教育领域内,教学和科研实力都高出一截,师资力量雄厚,就业理想。其余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首先立足于本地区行业需求,虽然实力不如这四所行业翘楚,但同样也具有自己的特色。

特色模式培养纯正中医

中医作为中华国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中医院校利用科技做出一些尝试,但任何尝试和创新都不能颠覆中医的内涵和精神。至今,仍有中医院校采用传统的培养模式,培养纯正的中医。成都中医药大学的“李斯帜”班从2010级开始招生。新生入校后经过专家层层笔试、面试,选拔出在中医研究方面具有一定潜质的学生,进行纯中医的理论教育。学校配备专门的专家进行培养,训练特有的中医思维模式和方法。学校还在专业课程中增设了中国古代医学史、古代思想史、古代哲学史、四库全书总目、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等课程,并开设《易经》、《说文解字》等15门公选课程。

山东中医药大学自2005年起,在中医学专业(七年制)设置了传统型中医方向(传统中医班),启动了中医人才培养的“基因工程”,课程设置上淡化英语、计算机、西医等课程,强化中医课程,增加了《本草经》、《难经》各科中医文献选读以及历代医案、医话等系列课程;在中医课程上以中医典籍和中医理论为主体,突出传统中医特色。

地域和流派决定的院校特色

提到中医,大家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中草药。的确,中医的发展离不开中药。正因为这样,中医的发展必然会烙上地域的特色。同时,中医跟中国戏曲类似,流派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地域和流派,使得中医药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同样特色鲜明。

四川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川黄连、川贝母、川附子等很多地道药材均产于此,因此位于此的成都中医药大学得尽天时地利,在中药学领域一骑绝尘。成都中医药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办中药学专业,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2008年,中药学专业和针灸推拿学专业一起入选全国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凭借天府之国得天独厚的中药资源,学校在中药炮制、中药化学、药植鉴定等方面成果斐然,还开辟了峨眉山、卧龙和青城山后山等多处野外实习基地。

在中医界有着“北华佗,南新安”的说法。活跃于亳州的华佗和鼎盛于新安江流域的新安学派,是安徽中医药史上最为宝贵的财富。华佗发明麻沸散并用于外科手术,新安学派长于喉科和骨伤科。安徽中医学院凭借地理优势和文化传统,在新安医学研究、针灸经络和经脉脏腑相关研究、中医临床等领域有独特的优势。

民族医药也是我国中医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藏医学院、内蒙古医学院从校名就凸显出其特色领域分别在于藏医和蒙医,而广西中医学院则在壮医的继承和发扬上独树一帜。

合作办学,推动中医走向世界

中医在我国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但如何使这一文明走向世界,则是众多中医院校和中医药从业人员的梦想。随着世界崇尚天然,回顾自然的趋势,中医药以副作用小的特点越来越受到青睐。据统计,德国将近有5万人在从事中医针灸的事业,美国大约有5000个中医诊所。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中医院校除了在国内以“定向培养”和“中医药+外语”模式培养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外,近几年,更多的培养模式为直接海外办学,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2008年3月31日成都中医药大学葡萄牙宝德分校揭牌,成为我国教育部批准的中国高校在海外的第一所分校,为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又奠定一块基石。荷兰有一所“清白中医学院”(音译),招收了800多名欧洲各国学生。山东中医药大学与这所学校达成协议,每年都会选派老师或学生去讲学。北京中医药大学跟德国合办了一座示范中医院,虽然只有72张病床,但是疗效显著,口碑很好。

专业设置,万变不离中医药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在盲目追求建设综合性高校,似乎大就意味着强,实则不然,这种不顾实际地在并不擅长的领域增设专业,使得原本就不乐观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中医药院校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做大做强的问题,同样增设专业,完善专业结构,但从学校招生页面上我们可以看到,基本上所有中医药院校开设的非中医药类的专业,都设有中医或中药方向。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中医药院校的市场营销和财经院校的市场营销就有所不同,除了学习市场管理等基本知识外,还要学习药品经营和销售,必须对药物生产、制作和临床使用有更多的了解和研究。成都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一位中医药翻译方向的同学在介绍自己的专业课程时特意提到了中医基础、中药学、内科学、诊断学等几门必修课程,课时竟然也和临床医学专业一样。就连中医药院校的体育专业,在进行常规的学习外,还要学习中医解剖学、骨伤科学等。

【报考点拨】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和蕴含着悠久的中国文化精髓。因此,选择中医药专业,首先要对传统文化有足够的兴趣。

第9篇:天文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贾宁,男,播音指导。天津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系主任、教授,主要从事播音主持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播音主持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委员会常务理事。1974年起在天津人民广播电台任播音员、主持人、播音组长,获得首届十佳播音员主持人的荣誉,播音作品及论文多次获全国一等奖。2003年正式调至天津师范大学任专职教师,著有《播音员主持人稿件表达方法与技巧》等教材及论文。多年间为中央和地方广播电视系统以及文化事业培养了很多人才,毕业生中有多人获得全国“金话筒”奖。贾宁教授在教学工作的同时,完善教学规范,加强教学系统。学风朴实严谨,学术造诣深厚,为人谦逊诚恳。他的影响力、敬业精神和专业水平获得了多方赞誉。

本期专栏介绍贾宁教授关于播音主持研究的学术论文三篇,以期在业界、学界起到借鉴作用,为我国播音主持研究及实践水平的提升发挥一定的作用。

播音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途径

摘 要:2008年9月,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天津电台成立电话广播工作室,为省级正规媒体与大学相关专业实践全面、稳定、深层次合作的实践形式提供了借鉴经验。新课程围绕电话广播备稿、播音、录制、制作进行,形成教师学生互动、播音系与社团各负其责的制度化运作格局,成为建在校内的“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教学转化为生产力,实现教学实践活动“真正”的专业水平,为建立学生自己的网络媒体提供了条件,是电话广播经验的启示。

关键词:电话广播;教学实践;专业水平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8-0147-03

电话广播是由传统媒体广播电台、传统通讯渠道电话与现代网络、数字技术有机结合产生的新兴媒体。由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和联通天津分公司(原天津市网通集团)共同努力联合创建。固定电话用户(听众)每月只要支付很少费用就可以通过电话机自由选择收听特制广播节目。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经与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友好协商,在天津师范大学挂牌成立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电话广播工作室,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作为这一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和积极实践者,不断探索、积极推进、完善规范,使电话广播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深入感悟体验和理解消化理论知识点、提高播音主持实际水平的重要实践阵地,提高了播音主持的实战技能水平,使播音与主持教学实践与社会需求有机接轨,突出了教学实践活动的真实性。

一、电话广播的背景

2008年9月,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李英华亲手将“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电话广播”的牌匾交到了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王延文手里。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电话广播工作室在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落户。这在全国高校播音与主持专业中开了先河。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联通天津分公司(原天津市网通集团)合作创建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电话广播并将工作室设在高校,先期总共投资近100万元,其中包括录音系统、编辑系统设备以及两条光缆线路分别流量为100兆和10兆,分别连接电台与联通公司、天津师范大学和电台,使之形成流畅的信息传递网络。目前,电话广播拥有实验型录音室5 间,录音设备5 台(套),必要时同时利用教学用播音教室和学生练习用播音室,并建立起较为完善规范的编辑、剪辑、传送体系,连续三年持续稳定运转并规范化运作。为省级正规媒体与大学相关专业实现全面、稳定、深层次的具有产学研合作性质的实践形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二、电话广播实践课程发展的几个阶段

(一)草创、起步阶段

2008年5月至电话广播在天津师范大学挂牌的9月,电话广播的《天天读报》栏目已经开始试播。在电台新媒体开发部老师和专业教师带领下,由部分学生志愿者(主要是原学院社团广播站和朗艺团部分成员)开始进行节目编辑、播音、录制、制作、上传的试验,摸索节目运作流程。

电话广播播音室就直接设在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经改装、由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提供了部分播音设备并重新装修的原先的学生自主练习播音室(学生自主练习播音室择地另建),并可利用教学用播音室和学生练习用播音室。由于录音地点临近上课地点,创建初期,保证了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见缝插针地参与节目编辑、播音、录制、制作、上传,参与人数较多,积极性较高,还吸引了一部分其他专业的学生积极参加,有了一个好的开端。但实践中也发现有制作节目规格不统一、质量不稳定、传输不及时等问题。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及时与新闻传播学院沟通,提出了从教学体制上实现规范化,以保证电话广播工作持久化的设想。

为使电话广播工作持续坚持下去,成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看家”内容和品牌内容,同时提高电话广播实践的专业水准,提升其在整个教学系统中的地位,2008年9月电话广播工作室挂牌后,播音与主持艺术系报学院和校教务处批准,撤销原专业必修课《科学研究方法》,设立新的课程《广播播音与主持实践》课,纳入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专业必修课范畴,34学时,记学分2分。

(二)探索、布局阶段

2008年10月,《广播播音与主持》作为必修课正式运作,专业课程主要内容就是围绕电话广播的《天天读报》的备稿、播音、录制、制作进行。在老师指导和部分学生骨干协助下,由参与实践课的三年级全体学生轮流参加,在每周一学时《广播播音与主持》课程的基础上,选派学生自主完成电话广播部分时段的编辑、播音、录制、剪裁、制作全过程(其规模与参与程度为全国空前)。而节目的编辑、上传及管理工作,由部分毕业班学生带领部分院社团广播站和朗艺团学生运作。通过此项实践活动,巩固了本专业学生播音主持、广播文稿编辑、音频编辑制作的实践能力与技能。

具体的做法是:由播音系指定7位专业教师分别从周一到周日带班。将2006级的全体学生分成7个专业小组,每天分别由一个小组值班。早晨6点30分全组同学到电话广播编辑部签到,由专业教师担任领班,分派稿件和分配录音间,要求学生在7点45分之前上交录制完成的节目,统一进行剪辑和审听,挑选符合播出标准的节目发送到电话广播网络,成为听众可以随时选择收听的新型的广播节目。

带班的教师将每个组学生的新闻节目录音集中起来,每次都进行评判、打分,从吐字发声到对稿件的理解表达,逐一进行评判,最终给每一个学生在电话广播中的表现做出整体评价。

(三)完善组织阶段

2009年,原学院社团广播站经调整、充实,组建新社团“声线传媒”工作室,以二、三年级为主的学生成为电话广播工作室的实际运作实体,全面组织这项工作。配合专业课《广播播音与主持实践》进行技术操作,完成上传节目、与电台总部接洽、协调等工作,形成了教师学生互动、播音系与社团各负其责的制度化运作的格局。

声线传媒工作室逐步完善广播节目的制作流程,制定了详细的管理规章制度和业务量考核标准,严格管理节目播出流程,保证了节目的质量,使电话广播成为“正规的媒体”。

声线传媒工作室定期请辅导老师讲解节目的选稿、编辑、流程等知识,请电台在职编辑、记者和台领导进行讲座。声线传媒工作室继承了学校优秀社团原学院学生广播站的传统,在新媒体的运作中日益发展壮大,2010年成为学校十佳社团,是所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中与专业联系最紧密的,这个经历使社团成员成为本专业学生中最早的“广播工作者”。

(四)发展、开拓阶段

2009~2010学年,《广播播音与主持实践》课调整到晚间课后进行,而且将1个学时的时间改为集体上课,研究以往播出节目或分析当期稿件,之后选择出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节目录制。节目上传时间也改为晚间,截稿时间更加充裕,有利于节目质量提高和制作精致,也适应老师、学生以及声线传媒工作室的时间安排和节目播出的流畅。

同时,将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中的双语播音、主持艺术方向与采编播一体化主持方向三个小组的同学安排到《电视播音与主持实践》课程学习,主要进行电视节目采制、编辑、主持、制作等内容的实践,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五个组的同学仍从事电话广播实践(2011~2012学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方向和双语播音与主持、采编播一体化主持方向的学生按学期轮换参加电话广播和电视节目实践),由声线传媒工作室负责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节目的制作、播出任务。至此,进一步扩大了学生的实践领域,《广播播音与主持实践》、《电视播音与主持实践》课布局基本完善。

2010年起,学生社团声线传媒工作室除做好电话广播工作外,还开拓了广播节目直播体系,在校园广播开设新闻、娱乐、服务等类型的节目,并利用学校英语教学考试的听力专用调频广播频率在非考试期开辟了日播广播主持节目娱乐主持节目,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中择优选拔部分学生,充实到节目中。目前,在天津市高校广播联盟的支持下,收听范围已扩大到天津市十余所高校及其周边社区。

三、电话广播实践课程的意义

(一)把校外实践基地搬到校内,实现“产学研”结合的效果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从1993建立至今,陆续建立校外实习基地10多处,其中有些已经签署协议的实习单位因不能保证实习学生实习后的就业,不能吸引足够多的学生前去实习;而有些尚未签署实习协议的单位却因为地处学校所在城市、以往学生就业情况良好,而成为实际上很稳定的实习单位。建立什么样的校外实习基地?如何建立?成为一个难题。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电话广播工作室建在校内,借助媒体的政策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将学生的人力优势和学校的科研优势转化为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现实产品,电话广播工作室成为建在校内的“校外”实习基地,学生的专业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实习。

2008年至今,只从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电话广播《天天读报》栏目播出的节目累计就达1500多组,近30000分钟,收听人次100多万。2008年至今,参加过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电话广播《天天读报》栏目播出的学生累计600多人,其中参与较多的200多人,电台颁发实习证书200多份。2008年至今,在电话广播工作室有过“媒体经验”的学生进入电台、电视台工作的毕业生都从电话广播实践中获益。2005级学生李大卫在电话广播初创的2008年就是首批积极参与者,2009年初以“寻找男主播”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进入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2006级黄钊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广播;田翔、于杨进入天津人民广播电台; “声线传媒”负责人张昱,进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工作;2007级张健就职于山东教育电视台;王一如进入杭州西湖之声台,都迅速成为业务骨干。电话广播成为其正式工作前的很好实践。

(二)把专业教学课堂搬到“电台”,实现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真实效果

2008~200年起,设立专业必修课《广播播音与主持实践》课,通过电话广播为核心的课程实践,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全部核心课程的体系得以在实践中完整体现和最终实现。从大一至大三学习的大多数专业课讲述的概念、理论、方法,在这里得到真实的实践。训练体系中以《播音与主持艺术概论》、《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新闻理论》、《传播学概论》、《播音创作基础》、《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广播音频编辑》、《播音作品鉴赏》等内容体现的基础实训,在播音室环境下得以形象化体现。以《播音文体与语体》、《节目主持艺术》、《文艺作品演播》、《广播播音与主持》等内容构成的综合实训,在以电话广播形式出现的《广播播音与主持实践》课上得到综合体现。而在这一实践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创办的带有社区广播性质的调频82.6广播、带有网络电视台性质的院学生电视台、带有社区文化性质的包括馨韵朗诵大赛、主持人大赛、学院庆典、专业庆典演出、专业汇报演出等,在专业展示的同时,也是学生策划、组织、经营、操作能力的体现,成为创新实践的一部分。以往我们倡导的“仿真” 训练转变为训练中的真实,使实践教学转化为生产力,从潜能向现实转变,使学校培养的播音主持人才从“半成品”向“准产品”转变。实践教学不再是奢望和空话,而成为一种现实的存在。

例如,在实训课程中,师生共同努力,积极就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细致的观察和研究,努力寻求解决方法。其中,初期在广泛录制节目后“挑选节目”环节的设立,后期在课堂指导课后“挑选人员”环节的设置,就都是为了形成一种竞争的意识和危机意识。以此为起点,使学生在整个播音的把握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职业状态导向,这就是如果不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随时就会被淘汰,在现今的社会状态下,竞争几乎无处不在,竞争也是如此的残酷,必须积极面对。这个真实的一线播音主持环境为将要从事这个职业的学生提供了绝好的感受和理解职业状态的机会。作为电话广播最早参与者之一的2005级学生张剑同学,在2009年毕业前以电话广播为内容撰写的论文《电话广播——脱胎于传统的新媒体》(指导教师贾宁)获得了校级优秀论文奖。

(三)总结实践教学成果,探索实践教学规律

2008年电话广播开办初期,是由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每天专送的《天津日报》、《每日新报》等纸质报纸上选稿、修改、编辑,播音室直接读报纸稿件,事后保留音频和稿件。因为当时人员不固定,制度要求不明确,稿件和音频整理、保存不及时,多有流失。2009年起,新成立的声线传媒工作室健全了管理制度,同时播音稿件改为在网上电子报上下载稿件、编辑修改,播音以读屏形式实现,之后的设备更新也保证了电脑容量的提高,每天播音的电子稿件和电子音频都能做到分类保存、方便搜索。这些资料的保存,和其他专业实训课的课堂练习、专业会诊、期末口试等的音频、视频资料一样,成为宝贵的实践教学资料。由于现在专业教学分散在不同播音室、演播室,课上的录音也缺乏整理,相比之下,电话广播的音频资料是最完整的。这也为其他专业课实训音频资料的管理提供了经验。播音与主持艺术系计划将教学实践的所有电子设施用网络连接起来,分别建立音频和视频两个局域网,资料统一管理,分级别进入,资源共享,有些资料与互联网连接,社会共享,并为建立学生自己的网络媒体提供条件。这应该是电话广播经验的启示。

电话广播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实践设备不足,其中包括广播播出设备和剪辑设备、播音间空调设施和通风设施不完善等,需要在实验室建设中进一步完善。另外,进一步完善各种管理制度,节目的设置更多与一线节目相融合,增加更多节目品种,使节目真实度和可听性更高,使学生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为将来到广播电视传媒部分工作提供更坚实的业务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希光.转型中的新闻学[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2] 李元授.新闻传播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3] 吴缦,曹璐.新闻广播研究[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4] 娄雷.高校校园媒体的资源融合与发展[J].扬州大学学报, 2008(12).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