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服务业的概念范文

现代服务业的概念精选(九篇)

现代服务业的概念

第1篇:现代服务业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儿童福利时代 制度框架 国家责任 社会福利共识 积极性儿童福利政策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2)05-0145-10

一、中国儿童福利时代与儿童福利概念战略地位

2010年是中国社会福利元年、儿童福利元年与家庭福利元年,标志中国总体社会福利、儿童福利、家庭福利时代来临,社会福利、儿童福利与家庭福利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①中国社会福利时代战略目标是努力构建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福利化和谐社会,实质是构建中国“民生福利型福利国家与福利社会”。②与此同时,无论从什么角度看,儿童福利制度都是总体性社会福利制度框架战略重点与核心。在中国儿童福利与家庭福利时代早期阶段,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中国儿童福利制度框架设计。中国儿童福利制度框架设计与福利服务体系建设应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儿童福利概念的界定。“儿童福利”概念是儿童福利事业、儿童福利制度框架设计与福利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概念。核心概念的内涵外延、界定取向、社会理解、学术研究、理论建构、社会认知和社会建构,是概念史、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政策研究和国家行动议程的核心内容和思想、理论前提。[英]梅尔文·里克特:《政治和社会概念史研究》,张智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这意味着核心概念的社会理解和界定取向反映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社会态度和认知状况,反映国家决策者、社会公众和社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和达成“社会共识”的程度,反映制度框架设计与福利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阶段、定性定位、结构功能与制度质量状况,反映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政策研究、服务体系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社会行动研究水平。2011年8月,国务院妇儿工委正式公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是典型例证,《纲要》首次增加“儿童福利”专章,“儿童福利”成为“儿童发展”概念框架重要部分。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通知》,2011年7月30日,http:///gongbao/content/2011/content-19:7200.htm,2011年8月8日。显而易见,这里“儿童福利”是小概念,“儿童发展”是大概念,二者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然而,综观世界各国政府的政策法律,极少国家将“儿童发展”作为国家发展规划的大概念,恰恰相反,绝大多数国家通常将“儿童福利”作为国家社会福利政策和发展规划的大概念,Fredericksen, H. & Mulligan, R. A., The Child and His Welfare, San Francisco: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1972.且已形成“国际惯例和国际通则”,凸现中国儿童福利制度框架与服务体系建设的初始阶段。《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案例说明,儿童福利一类核心概念的社会理解与社会界定绝不是简单和单纯的概念界定,而是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理论意义、政策意义和制度化建设意义,直接影响制度框架设计与服务体系建设状况,直接影响国家责任承担和政府结构功能角色,直接影响国家行动议程与公众社会选择状况,直接影响亿万儿童和千家万户社会生活状况。简言之,中国儿童福利元年和儿童福利时代最重要、最基础和最紧迫议题是理解儿童福利。

第2篇:现代服务业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现代物流;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流通渠道

一、问题的提出

有关今后的研究方向,大致分为一下的几个方面,主要包括企业物流业务委托给物流服务企业,整合专业流媒体服务的第三方物流(3PL)的合同出现,同时也提高水平的物流公司,这是物流的现状调查。这些新的物流服务,在1990年,美国第一个在交通运输部门放松管制在交通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随着物流外包服务市场的不断扩大,上世纪的九十年代,货主和物流公司在日本也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认识。除此以外,全球战略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日益的加快。所有的企业都是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效率,通过海陆空运输方式。实际上是现代物流,主要包括效率合理化,再加上国际经济全球化,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系统,并促进国际一体化的过程中,本集团的整合物流业,加快全球物流业的发展。我们都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出生于美国联邦快递(FedEx),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敦豪航空货运公司与国际化接轨提供了一系列的大型综合性物流服务企业。此外,与普洛斯的到来,世界上最大的物流配送设施和服务的投资开发商,以扩大物流市场。以实现生产物流的合理化,为客户提供集成的,一体化供应链管理(SCM)的概念。在日本的供应链管理(SCM),也被称为“供应链”的供应商,批发和零售企业供应链中的信息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共享。分解成本控制库存减少整个工作时间的缩短,获得相应的供应链成员的利益,特别是要实现高效的制造,零售物流。物流“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概念,现代物流,市场营销,并建立一个理论体系的概念,为研究目的。

二、克里斯托弗和派克,科特勒和阿姆斯特朗的研究

概念是外国文学出版英国2003年给与界定的,作者就是克里斯托弗和派克。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到本研究的背景,并引进日本,克里斯托弗·派克的研究第三方物流和供应链的概念。

三、营销的全面变革根据

上述可以发现,早在20世纪70年代,营销和现代物流业已经开始使用,“营销”在很多地方使用。事实上,这意味着在本质上是“现代物流”是非常密切的,或几乎相同的。然而在过去“市场营销”,简称为“物流”,还有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的不断提高,物流,营销和现代物流,供应链的概念,整合营销的变化和市场的论述。市场营销和现代物流理念,自1970年以来,虽然定义营销领域,但实际上非常接近的市场营销和物流的意思,基本上可以理解的。顾名思义,提出市场营销和现代物流,先进行市场营销的活动,在进行现代物流的活动,所以应该把重点放在后者。主要强调的是,“市场营销向现代物流业和现代物流业”的地方,这是一个通俗易懂的诠释。都是从营销和现代物流功能的考虑。然而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网上购物或邮购活动,通过互联网,电视和其他媒体。也就是说,在商店里面消费者买的东西是不可以自己当时拿回家,然后在网上或者电视购物买商品就是为了客户的方便,消费者购买大型商品都会直接配送到消费手中的。

四、分销渠道和现代物流业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如今的社会人也开始慢慢对消费的价值越来越重视,但重视与消费者是没有关系的,我们可以从买的角度来看,形成了“整合营销”,“4C”的观点。往前的4P竹理论从视图的制造商生产的点建立的基础上,产品导向。然而,随着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逐渐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变化。因此,“4P本身也发生了变化。

五,结论

2l世纪初,世界经济和市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方面,过去使用相同的想法和认知的营销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相反,一体化的现代物流和市场营销的概念,研究的基础上,现代物流业,现代物流和市场营销的新概念的重要性。(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贾志芳.王静企业信用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重要性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商贸2012(1)

第3篇:现代服务业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物流 第三方物流 技术构成 定义

随着全球一体化及世界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更趋广泛和复杂。为了获得竞争优势,企业都在不断的采用创新的理念与技术。在这种环境下,物流,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无疑成为学者们和企业家们研究的重点。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作为物流崭新形态的第三方物流也应运而生,它标志着物流从传统形态进入了现代形态。

“第三方物流” (Third Party Logistics,简称3PL或TPL)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美国物流管理协会首先提出的概念。它源自于管理学中的业务外包( Outsourcing ) ,将业务外包引入到物流管理领域,就产生了第三方物流的概念。作为一种新兴的物流形态,第三方物流使物流从一般制造业和商业等活动中脱离出来,形成能开辟新的利润源泉的新兴的商务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蓬勃发展,受到了物流产业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供应链管理中,企业是选择自营物流服务还是外购物流服务已成为企业不能回避的决策之一。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的学术界和企业界便开始对第三方物流进行探索。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的定义。为了准确把握“第三方物流”概念的内涵,本文拟首先对国内外学者们为“第三方物流”下的代表性概念作一综述,进而从技术构成的角度分析这些定义的共同点以及分歧所在,最终提出本文对“第三方物流”的内涵界定。

中西方学者对“第三方物流”的理解

到目前为止,无论在物流的理论建构上还是实践上,欧美、日本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而且欧美与日本在“第三方物流”的理解上又各有各的特点,因而下面将分别介绍欧美、日本和我国学者们对“第三方物流”的理解。

(一)欧美学者对“第三方物流”的理解

瑞典学者Andersson D(1995)认为:第一方是发货人或供应商,第二方是购买者,第三方是对产品没有所有权、充当中间人角色的物流服务企业。而物流服务提供商是根据与顾客之间联盟的情况来划分的。联盟情况的评估因素主要包括伙伴关系的深度、设计和管理、个性化服务的程度以及贡献程度、发货人以及物流服务提供者的知识水平、物流特征等。

瑞典学者 Berglund M(1997)进一步指出:服务活动的地理范围以及外购物流服务的程度是区分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的另外因素。

美国学者David Simchi-Levi(2000)等人认为:第三方物流是利用一家外部的企业来完成企业全部或部分物料管理和产品配送功能;第三方物流是真正的战略联盟,与传统的物流提供商相比,第三方物流提供商面对的关系更加复杂。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2002)在《物流术语词条2002升级版》中,对第三方物流作出如下解释:第三方物流是将企业的全部或部分物流运作任务外包给专业企业去管理经营,而这些能为顾客提供多样化服务的专业企业称之为第三方物流提供商。他们的存在加快了原料以及零部件从供应商到制造商的流动,更为产成品实现从制造商到零售商的转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它们所提供的集成服务包括运输、仓储、码头装卸、库存管理、包装以及货运在内的诸多服务。

(二)日本学者对“第三方物流”的理解

日本学术界和企业界对于“第三方物流”中的“一二三方”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将供应商和制造商看作是第一方,将批发商和零售商看作是第二方,第三方则是为货主物流业务的企业。在这里,第三方不仅限于物流企业,无论是商社、信息企业还是顾问公司,只要能够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都可成为第三方。另一种解释是将货主(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看作是第一方,运输业者(持运输手段的物流业者)看作是第二方,而不持运输手段的商社、信息企业看作是第三方。第三方主要为货主企业提供物流系统设计方案上。

相对应地,他们对“第三方物流”也就有着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第三方物流是指为第一方生产企业和第一方消费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中间服务商组织的物流运作。另一种是第三方物流是指为客户提供主要包括物流系统设计规划、解决方案以及具体物流业务运作在内的全部物流服务的专业物流运作和管理方式。

(三)我国学者对“第三方物流”的理解

骆温平(2001)在其专着《第三方物流:理论、操作与案例》中对“第三方物流”的定义进行了探讨。他指出,“第三方”这一词来源于物流服务提供者作为发货人和收货人之间的第三方这样一个事实。他认为,第三方物流公司可广义地定义为提供部分或全部企业物流功能服务的一个外部提供者,这一定义把提供运输、仓储、销售、财务等服务的提供者包括在内。继而,他从战略的角度,对“第三方物流”下了一个定义:工商企业与物流服务提供者双方建立长期关系,合作解决委托人的具体问题。他认为这一定义强调了第三方物流的特征:长期性的关系、合伙的关系、协作解决具体的不同的问题和公平分享利益以及共担风险。他进一步指出,与一些基本服务如仓储、运输相比,第三方物流提供的服务更为复杂,包括了更广泛的物流功能,需要双方最高管理层的协调。

2001年4月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GB/T18354-2001物流术语》对第三方物流给出了如下的定义:第三方物流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指在物流渠道中,由中间商以合同的形式在一定期限内向供需企业提供所需要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货物的实际供应链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参与者,而是代表发货人或收货人,通过提供一整套物流活动来服务于供应链。第三方物流企业本身不拥有货物,而是为其外部客户的物 流作业提供管理、控制和专业化服务的企业。

李松庆(2004)认为:第三方物流是指商品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方为商品交易双方提供部分或全部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模式。按照这个概念,运输、仓储、报关等的单一环节物流服务和一体化综合性物流服务或多功能系列化物流服务,都属于第三方物流的范畴。于是,他用传统第三方物流服务与现代第三方物流服务来对两种进行划分区别,并进一步指出,后者才是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是第三方物流企业追求的目标和其客户渴望得到的物流服务。

方芬等人(2004)认为,从我国当前物流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和理论角度看,应当从是否拥有资源这个角度去区别第二方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二方物流企业应是指拥有专业性资源的物流企业,而第三方物流企业则是利用自身的特殊资源优势整合这些专业性资源的物流企业。这两个概念在本质上的区别就是:是否拥有专业性资源和是否通过整合手段去整合了专业性资源。她(他)们进一步提出了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即是:通过自身的资源优势,整合社会专业性资源,为客户提供物流外包服务的模式。她(他)们认为,这个概念的核心就是整合,本质就是服务。

冯文龙(2005)认为,作为一种新型的物流业态的第三方物流是由物流服务的需求者(第一方)、物流资源的拥有者(第二方)和物流资源的整合者(第三方)这三方通过相互有机联系而构成的(如图1)。

“第三方物流”定义的理论探讨

通过上面的综述,我们基本可以归结出对“第三方物流”的两种基本的解释。

一种是将发货人(供方)认定为是第一方,将收货人(需方)认定为第二方,将发、收货人之外的为发、收货人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认定为第三方。欧美学者基本持这种观点,部分日本学者以及我国的部分学者也持这样的观点。

另一种是将发货人(供方)以及收货人(需方)认定为是第一方,将拥有专业性资源的物流企业认定为第二方,将整合物流资源,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专业物流企业认定为第三方。部分日本学者以及我国的部分学者持这样的观点。

技术是由硬件、软件、智能件以及技术支撑网络四个部分构成的。从技术的角度看,专业性物流资源主要属于硬件(比如运输车辆、仓库)和软件(条码技术、数据处理传递技术),整合能力以及解决方案的提供能力便属于智能件,而技术支撑网络是指与该项技术相匹配的其他已经应用过的成熟技术以及人们的已有认知,比如信息化网络技术(支撑条码技术、数据处理传递技术在物流服务中的运用)。

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持第一种观点的学者,虽然将供、需方之外的物流服务提供商(包括传统的物流服务提供商)都归于第三方物流,但他们倾向于强调物流企业与供、需方之间的联盟关系、信息化服务(软件)、个性化服务以及解决方案的提供(智能件),以期将传统型与新兴型物流进行区分。学者李松庆更用“传统第三方物流”和“现代第三方物流”这两个细分概念来进行区分,并强调了第三方物流的现代化方向。

而持第二种观点的学者,则就将专业性物流资源(硬件以及部分软件)的拥有者归入到第二方物流企业,将能整合专业性物流资源并提供信息化服务(软件)、个性化服务(智能件)、综合性解决方案(智能件)的物流服务提供商认定为第三方物流企业。 这些学者更突出强调了“第三方物流”在专业性资源的整合、解决方案的提供以及信息化这三个方面的特征。

所以,从技术角度来看,无论是第一种观点还是第二种观点,它们都在强调软件和智能件,都是将智能件的有无看作是划分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标志。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这两种观点强调的东西实质上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称谓以及范围。

本文对“第三方物流”的定义

从术语使用方便的角度来看,第二种观点更具方便性,因为它无需像第一种观点那样再强调传统与现代的区别。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倾向于第二种观点,即:将发货人(供方)以及收货人(需方)认定为是第一方,将拥有专业性资源的物流企业认定为第二方,将整合物流资源、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专业物流企业认定为第三方。就概念而言,本文为“第三方物流”提出如下定义:第三方物流是指通过整合自身或第二方拥有的物流资源(硬件和软件),为商品供、需方提供物流解决方案(智能件)的运作模式。

也许有些学者会认为,有些物流企业既拥有专用性资源又提供解决方案,那么基于这一概念是无法划清第二、三方的。实际上,现实世界中很多事物是具有多重身份的,我们不能因为事物的多重身份而来否定概念的划分。本概念将第三方自身拥有物流资源(硬件和软件)以及自身不包含物流资源这两种情况都包含在内,从而可以看出,本概念强调的是物流解决方案的提供(智能件)。

参考文献:

第4篇:现代服务业的概念范文

Abstract: The Sterilization of Manufacturing has become a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e analyze the current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manufacturing sterilization, summarizes the concept and types of service industry, and points out that through the service outsourcing, extension business chain and transformation for service providers to realize the enterprise sterilization.

关键词: 制造业服务化;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型

Key words: manufacturing sterilization;service manufacturing;enterprise trans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6-0135-02

0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发展,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愈渐激烈,消费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趋势,服务化已成为发达国家制造业增长的关键,制造业和服务业出现互动融合、相互促进的现象。一些与生产密切相关的服务业,如研发、生产、营销、咨询等,已全面参与到制造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更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来源。制造业的服务化行为已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获取利润的重要途径。针对这种现象,国外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而近几年,国内理论界针对中国制造企业发展现状而展开的服务化研究,更加丰富了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内涵。

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演进路线、主要类型与具体的实现方式。

1 制造业服务化概念的演进路线

学术界关于服务化最早的描述,要追溯至80年代未来学家对于服务经济的展望。随之先后出现了物品-服务包、服务增强型制造、服务导向型制造等一系列概念。为了清晰的对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内涵进行梳理,本文把服务化的演进过程粗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

1.1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2000年 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进入知识经济与全球化竞争的年代,制造产业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生产制造的地位出现下降趋势,服务业已成为众多企业利润增长的关键。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再只提供实物产品,而是将产品链扩展至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从前期市场调研、产品研发与销售,到后期的运输配送、售后服务、回收再利用等。而“服务化”一词则于1988年由Vandermerve和Rada最先提出。他们认为“服务化”就是制造企业从单纯提供制造产品或简单附加服务转向提供“物品—服务包”(包括物品、支持、服务、知识和自我服务),这种趋势也被称为“业务服务化”。从战略角度上也有学者提出了相类似的概念,如Berger,Lester提出的“服务增强”,Quinn提出的“新型制造业”。Drucker也曾指出,制造企业的重心不是生产提供实物产品,而应该以提供服务为差异化的手段,尽可能的使顾客能充分享受产品利益,从而创造获取新商机,即制造产品是成本中心,服务则是利润中心。这个阶段服务化的研究大多从行为过程角度出发,强调“业务服务化”。

1.2 第二阶段:2000年至2006年 在这个发展阶段,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制造业服务化的浪潮,制造业与服务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明显的趋势,制造业服务化的研究也更加深入细致。Szalavetz认为,制造服务化分为投入服务化和产出服务化,投入服务化是指在全部的生产投入环节,服务要素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产出服务化是指在企业产出中,服务产品的比重逐渐增大。Szalavetz观点虽较全面的概括了服务化的类型,但却停留在服务化的微观层面,对于更深入的层次以及服务战略所要达成的目标并未考虑到[1]。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从文化视角出发解释服务化。Ward和Graves认为服务化的实质以组织文化气氛的转变为起点,从服务产品的数量与种类两方面形成企业独有的核心优势。服务化企业以人为工作重心,强调以知识的积累和传递实现知识共享。从文化观阐述的服务化定义,只片面解释了组织成员内部重视服务意识培养以及服务文化的转变,却忽略了服务化中网络协作以及资源高效共享的事实。

1.3 第三阶段:2007年至今 从2007年起,国外学者也开始深入研究服务化现象,并将服务化提至企业战略的高度,将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与之的关系进行梳理。Lay等指出制造企业实现服务化之后,必须改变企业的发展战略,从服务顾客出发选择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此时国内学者结合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提出了服务型制造的概念,并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理论系统[2],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有了更加广阔的内涵和外延,也有了更深厚的现实基础。此时以陕鼓、海尔为代表的国内制造企业也逐步显现了服务化的趋势,开始向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型。孙林岩等学者认为服务化制造模式是指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全部阶段,整合企业资源提升工艺效率,通过实物产品与服务产品的融合,实现一种创新的制造模式[3]。叶广宇、冯惠平则认为制造业服务化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扩展服务内容、延伸服务产品[4]。周国华从价值实现、作业方式、组织模式及运作模式四个方面概括了服务型制造的基本特点,且在自发配合中动态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具有稳定性、高效性的服务型制造系统[5]。

2 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及主要类型

2.1 制造业服务化概念 本文认为制造业服务化即制造企业以整合企业资源、提升企业绩效为目的,为了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将企业价值链终点从产品生产转移至产品服务的动态过程,以最终实现制造企业竞争优势的升级。其重心是组织结构、人员、过程等的全方位创新,从投入产出两个方面,将组织和服务转化为顾客价值生成过程中的支持要素。

2.2 制造业服务化类型描述 由前所述,可以认为服务增强是激烈竞争环境下的必然产物,也是制造企业价值链中获取差异化优势的核心来源。但这种差异优势不会仅由于服务产品的范围扩大而增加,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应伴随着价值链重组深入产业内部,从机理模式出发寻求解决方案。

因而国内外学者们依据这一现象,开始研究服务化战略的具体实现方式。从研究视角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基于服务与产品关联方式视角。Marceau & Martinez将服务化分为三类:常规阶段;网络化和外购阶段;产品-服务包阶段(全面式解决方案)。Gebauer根据服务产品的比重,将服务化分为售后服务、顾客支持及发展伙伴三种模式。孙林岩认为企业服务化行为表现主要是产品服务系统(product service system, PSS)的实现和展开,并分为面向产品的PSS、面向应用的PSS和面向效用的PSS[3]。

基于制造企业转型程度的视角。戴志强将服务化分为三种形态:初级形态,即通过价值链延伸,提升服务价值的比重,甚至成为价值核心;中级形态,将服务从产品链中独立出来进行业务化运作,成为企业整体业务的中心;高级形态,企业完全从产品提供商变为服务提供商。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则将其分为服务衍生、服务功能业务化和服务价值创新三种类型。

3 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方式

3.1 延伸产品业务链 在企业内部建立生产服务部门以满足客户需求。从产品生命周期来看,真正处于生产制造环节的时间很少,绝大部分处在研发、储存、采购、销售、运营、售后服务等阶段[18]。

服务自营减少了与外部企业合作沟通的环节,许多制造企业的服务部门与生产部门已出现融合的趋势,因此企业应把服务看作新的价值增长点,以优质服务作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实现服务化的成功转型。

3.2 服务外包 在信任与合作基础上,将服务环节与企业剥离,实施服务外包。为了降低经营成本、扩大客户资源,一些制造企业选择与区域内产业链中生产服务企业合作,将生产过程前后的服务环节交由他们完成,即为制造企业的服务外包。这些生产企业提供从技术产品研发、软硬件开发、市场营销、物流、售后服务到管理咨询、人员选聘与培训、金融支持等全服务产业链,这些产业链中的服务业与制造业紧密结合,形成完备的服务体系以支撑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制造企业采取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能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增强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有效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获得高质量服务,帮助企业集中有限资源发展优势产业,提升竞争优势。制造企业通过实施服务外包,也进一步促使了生产的迅速发展。

3.3 服务提供商 劳动力上升、竞争的加剧使制造企业不得不放弃生产方式,选择以服务作为利润增长点。当制造企业的产业链中心从制造转向服务,产业链的运作也更多依靠服务业,越来越多的大型制造企业重组产业链,将企业的运营重心从制造加工转向生产业,并最终逐步转型为服务提供商。

4 结语

面临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生产要素成本上升,服务化不失为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由制造业服务化演进的历程可以看出,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制造企业向服务转型,需逐步加大服务在价值创造中的比例,可以通过延伸产品业务链、服务外包,乃至转型至服务提供商来实现转型升级。本文的研究,旨在为中国制造企业通过服务化实现转型升级, 提升附加值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Szalavetz,A.. Serializ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New Economy:experiences in Hungarian Companies[J].Journal of Marketing,2003(7):54-55.

[2]何哲,孙林岩,朱春燕.服务型制造的概念、问题和前瞻[J].科学学研究,2010(1):13-17.

[3]孙林岩.服务型制造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第5篇:现代服务业的概念范文

物业管理概念是我国房地产业较早开始“炒作”的一个概念。作为房地产开发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某一个项目物业管理水准的高低是影响业主作出购买选择的重要因素。因为业主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安全、方便、体贴周到的环境里。因此,我们常常见到稍大的楼盘和高档楼盘,往往打出“引入香港顶尖物业管理”之类的旗号。

为适应房地产业的发展需要,我国物业管理机构应该建立自己的经营管理服务理念,探索先进的物业管理服务模式和崭新的物管企业运营机制,充分发掘企业文化和社区文化,着眼于打造物业管理品牌,才能在房地产营销中保持主动。

二、绿色生态概念

房地产业内绿色生态概念风行。绿色营销理论的核心是,企业营销活动应该是以人类的绿色消费为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营销活动,是实现公司赢利、消费者需求满足和社会长远利益三者动态平衡的新型营销。绿色营销观念强调企业的营销活动要保护环境,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减少污染,避免资源浪费,提供亲近自然的、无害化产品和消费。

这股绿色生态概念之风自然很快吹向房地产业。企业在房产营销中打出了环保、绿色、生态的口号,在营销全过程力图体现“绿色”关怀。例如,地段选择尽可能远离污染源,墙体和窗户采用新型保温隔热隔音材料,拒绝使用粘土红砖(减少土地资源消耗),装修装饰使用新型无污染、无刺激、无公害的材料,房屋建筑尽可能减少光污染、降低噪音、污水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等等。在生态营造方面,则普遍强调小区景观的配套和环境的绿化,强调居住环境的舒适性、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的和谐性。这些都成为楼盘中的USP,成为吸引顾客的“卖点”。

三、欧式概念

欧式概念几乎是全国房地产市场上最普遍、最常见的概念模式。从我国房地产业起步伊始的沿海和南方城市,到今天的内陆城市,欧式概念之风一直在热吹之中,成为竞相模仿和攀比的焦点之一。无论是建筑的外观造型,还是小区环境的布局,力图体现欧式建筑的古典美、现代美。在很多城市,稍有实力的开发商,稍大的楼盘,就要请海外设计师担纲设计。外观设计则往往是欧式圆形拱门,欧式窗户、罗马立柱,欧式门楼、檐口和墙面浮雕装饰;小区景观则城堡式建筑、欧式雕塑小品、欧式风景树、欧式花园草坪等;还有实力雄厚的开发商,甚至将整个小区“欧化”。

四、品位概念

追求品位,是现代社会逐步富裕起来的人们的共同向往。

有一句几乎成为经典的广告语——“我选择的是家,不是房子”。这句话似于把房子和家对立了起来。其实不然,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它恰恰体现了房子之于家的重要性。房为家的载体,没有房,何以为家?在某种意义上说,房子是家的代名词。对普通百姓而言,房子是一个家庭最大的“大件商品”,它是人们享受生活的基本条件。无房的人梦想有房,有了房的人则无不希望把“家”建设得温馨、高雅和舒适。因此,在善于制造概念的房地产营销人士头脑里,品位概念自然又是一个重要的“噱头”。

五、人文概念

现代都市人,每天奔波于繁华闹市,车水马龙,喧嚣尘扬,更希望能寻得幽雅高尚之所,置业安家,与高尚人士为邻,受文化环境熏陶,修身养性,让自己和家人在享受生活的安逸、温馨的同时,还能够浸润在一个文明、高尚的文化氛围里。对人文氛围的追求,是都市人在满足了基本温饱之后,生活境界和精神境界上的更高要求。

于是,在房地产营销的概念演进中,人文概念的流行也就是十分自然的事了。开发商和企划人都希望借助人文概念来提升楼盘的内涵和品质。什么“与高尚人士为邻”、“某某家园,墨香中的家”,什么“某某花园,书香门第”之类的广告,一个比一个喊得更响亮。

六、旅游休闲概念

现代人在紧张。工作之余,希望获得休闲、旅游度假,调节心情,放松精神。休闲将成为现代人的重要生活方式。因此,那些在城郊结合部开发的项目,特别是别墅项目区,则着力营造旅游休闲概念。如泳池、沙滩、戏水池之外,辟有野趣烧烤乐园,随物业赠送小型花圃或农庄(可代为打理),还有的项目干脆建在远郊的旅游度假区。

最近,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公开发表一种观点——拥有两套住房才算小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他所说的另一套房主要被用作周末和节假日度假之用。可见,学者分析的和身体力行者们“想到一块儿去了”。这说明旅游度假概念反映了房地产开发的一种重要趋势,难怪开发商和企划人们开始热衷于营造这一概念。

七、会所概念

从字面意思上讲,会所就是项目业主或小区内居民聚会之所。顾客在接受房地产广告信息和作出购房选择时,面对的大多数是期房或半期房,所以尽管很多发展商在楼书和规划图中展示了漂亮的会所“效果图”,但更多的发展商主要是把它作为一个销售卖点而已,至于会所何时能真正建成,提供哪些服务,由谁经营和如何经营等细节问题,并没有确定,所以顾客得到的仅仅是一个美丽含混的承诺。

然而,深入考察一下,可以发现,会所概念在实际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一是会所的功能定位问题。一般大型社区或比较成熟的物业,均配备有专门的物业管理机构。那么,会所为入住的业主提供的服务如何同物业管理区别开来,避免重复或空白呢?这就需要对会所作功能定位。我认为,会所应该定位于人际沟通和社区文化交流,应该成为社区居民人际交往和文化交流的场所、渠道。让小区居民从家庭自我封闭中走出来,多作人际沟通,开展有特色的小区文化活动,如文化沙龙、小型图书馆、游艺活动、健身、聚会、社区教育等,面向社区大家庭,敞开心扉,亲善友好,至于洗衣送餐、孩童托管之类的家政服务,则应该由物业管理部门承担。

二是会所经营权和经营方式问题。即会所应该由谁经营,如何经营的问题。也许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缘故,我们看到会所普遍由开发商经营。由于开发商的主业不在于此,如果开发商经营上出现问题,这就容易造成与业主的矛盾。因此,我们提倡会所可以引入社会的专业机构来经营,以提高经营水平和服务水准。在如何经营的问题,有开放式经营、封闭式经营和半开放式经营三种观点。因服务的对象范围大小不同,经营方式和对业主的影响也就有不同。更多的业主希望会所实行封闭式经营,以享受优越的服务,但这也会增加经营成本,提高会所消费代价。

八、亲水概念

水也是21世纪最珍贵的资源。而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在很多城市尤其是北方城市,缺水严重,水就更显珍贵。因此,生活在都市的人们,如果能选择亲水居住,是一种亲近大自然的惬意人生。在这种追求下,亲水概念不知不觉风行房地产界。不少开发商把项目用地由原来首选地段因素转向临水因素。于是乎,那些临湖、临江、临河的项目开发一下子热了起来。只要看看如今楼盘项目的名称,便可以看到与水的关系:蓝湾俊园、金色港湾、银河湾、秀水公寓、海岸花园、恋湖公寓、玫瑰湖畔、碧水湾、锦绣香江、星河湾、山水庭苑、临溪居……。新晨

九、智能E化概念

智能E化概念是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从近几年的房地产文章和大量的房地产广告中,“智能”、“E化”概念的热炒,似乎标志着入住的业主能一夜跨入智能社会、数字时代。然而,对大多数市民和购房者来说,“智能化”仍然是雾里看花。不少人认为,上网、宽带、可视对讲、红外线监控、远程抄表就是“智能E化”,也有些开发商出于“炒”概念的目的,不管够格不够格,故意朝这个概念上套,以时髦的词汇“蒙”人。

第6篇:现代服务业的概念范文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

商务部市场运行调控专家

当前,在许多理论文章中、在许多媒体上经常提到“商贸流通业”这个概念,笔者认为,“商”与“贸”是两个同义词的重叠,“商贸”又与“流通”重叠,应该用现代流通产业的概念取而代之。

由于我国国内商品流通体系的分割,许多商品没有包括在商贸流通业中,如烟草、音像与书籍、医药、粮食、食盐、煤炭、农业生产资料等,许多商品流通分属于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进行管理。

当前,在许多理论文章中、在许多媒体上经常提到“商贸流通业”这个概念,笔者认为,“商”与“贸”是两个同义词的重叠,“商贸”又与“流通”重叠,应该用现代流通产业的概念取而代之。

“商贸流通业”的概念没有包括工业企业的销售渠道。改革开放30年来,许多工业企业建设了许多的销售网络和销售渠道,如海尔、格力等制造业企业自已建立了许多自己的销售渠道,许多制造商建设了自己的专卖店,难道工业企业建立的销售渠道就不是销售渠道、就不是销售网络,制造商建设的专卖店就不是专卖店,那么专卖店属于什么店呢?显然,人为地将其分为“商贸”的流通业和“非商贸”流通业是没有理论根据的。

没有包括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农村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组织、农产品流通协会、农业技术协会相继建设了许多农产品销售渠道,并将其产业链条延伸至田头和餐桌,难道这些流通渠道就不是流通渠道,就不是流通网络,非得是商业企业建设的流通网络才是流通网络。还有许多商业企业直接向上游产业部门建立的销售渠道、向下游消费者建立的许多销售渠道,难道就不是销售渠道、就不是销售网络?

由于我国国内商品流通体系的分割,许多商品没有包括在商贸流通业中,如烟草、音像与书籍、医药、粮食、食盐、煤炭、农业生产资料等,许多商品流通分属于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进行管理,但是,作为商品的本质是一样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商品的经济流向进行流通。

没有包括供应链渠道。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商流、物流、信息流以及相关的资金流、消费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是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与交流,而且存在无缝联系的性质。

第7篇:现代服务业的概念范文

在图书馆的发展历史中,服务同样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931年,杰出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提出了著名的图书馆“五定律”从根本上颠覆了图书馆以收藏为主的功能定位,把服务确立为图书馆的主要使命,完成了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的转变。到1995年,学者戈曼(Melae丨GQman)进一步明确地将服务放在了图书馆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图书馆事业是根据服务而定义的职业”,并由此创立了图书馆“新五定律”。56在我国,上世纪80年代图书馆就诞生了“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和基础”的理念。近年来,学者们更是将服务强调为“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只有通过服务才能完成图书馆的社会职能”,“离开了服务,图书馆事业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其实,图书馆的演进历史就是一部其服务的角色重要性被不断强化的历史。

无论服务在现代经济产业和现代图书馆事业中扮演角色的地位具有多么大的相似性,产业中的服务和图书馆的服务在现实中的大多数情况下却是相当不同的事物:服务在产业中被理解为具有经济目的的活动,它的任务是实现服务组织者的商业效益;但对图书馆而言,服务的行为目的和存在意义则是达成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并且,这种社会职能从1852年现代图书馆诞生的那时起,就折射出强烈的社会公共需求和公共目标,如信息公共的保障。

也正是从现代图书馆诞生那时起,图书馆服务自然而然地就肩负起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和实现图书馆公共目标的责任。这样的公共需求和责任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和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最终被演变升华为具有普世价值的人的基本权利和图书馆的神圣使命。194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D)发表的《公共图书馆宣言》,194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IA)和1954年日本图书馆协会(JA)分别通过的《图书馆权利宣言》与《图书馆自由宣言》即为这种普世价值理念早期的集中表达。其主要精神包括:①图书馆尊重人的思想自由权利,维护人的思想自由是图书馆自由的思想基础。②平等对待读者。“个人使用图书馆的权利不应因出身、年龄、背景或是观点的不同而被否认或剥夺”公共图书馆“对其所在民众,应不分职业、信仰、阶层或种族,一视同仁,给予以同等的免费服务”。③图书馆为了维护读者的思想自由权利,在政治上保持中立性.④为了使读者的思想自由权利不受影响,图书馆尊重每一个读者的隐私权。11]当图书馆服务的行为目标和责任被扩展成为维护人类获取知识的平等权利的社会使命和追求的时候,图书馆服务就不可避免地被嵌入了承载全民、全社会公共意志的特质--这就是图书馆服务的公共属性。换句达。不言而喻,这样的公共目标和社会责任也同时构成了现代图书馆当该承担的使命和职责,所以,图书馆服务的公共属性也即是图书馆的公共属性。

在不同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下,图书馆肩负着不同的使命与责任。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知识时代的当口国际图联(FIA)于2002年8月发表了《格拉斯哥宣言》、《英特网声明》和《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声明》。FA在上述宣言和声明中宣告:“不受限制地获取、传递信息是人类的基本权利”“国际图联鼓励各国政府支持公众通过图书馆和信息服务机构无条件地获得因特网信息,同时反对不必要的审查和设置障碍”;‘图书馆和信息服务机构要确保自由获取信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图书馆和信息服务机构作为知识和文化之门将提供各种方式的信息、观念及创造性作品的检索,支持各年龄段人们的个人发展、积极地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决策工作。”[12]在我国图书馆界,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正式发表代表全行业图书馆理念的“宣言”和“声明”。这在论及我国图书馆服务公共性时是不得不面对的一大缺憾.但是,2007年底范并思先生(网名老槐)在其博客上公布了他为中国图书馆学会撰写的《图书馆服务宣言》(草案)[|3]上述尴尬局面得到迅速扭转。只要对中国图书馆历史和现状有些了解的人几乎都能品味出此《宣言》草案的重大意义,因为向世界最多人口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中国图书馆第一次明确表述了它早该向世人承诺的社会责任和服务原则。更为重要的是,这份《宣言》草案的大部分条文都认同了FA的核心价值。比如,开放、平等等服务理念,它主要包括:“①信息、思想、作品获取自由的原则,以及《人权宣言》第19条关于言论自由的规定.②人类、社团、组织出于社会、教育、文化、民主、经济等方面的目的和需求需要广泛和公平地获取信息、思想和作品的信仰。③确信传递高质量的图书馆和信息服务能有助于信息的获取。④承担确保所有的成员参加FA的活动并从中受益,而无需考虑其职责权力、是否残疾、种族、性别、地域、语言、政治观点、民族或宗教信仰的义务。”不管这份《宣言》草案的最终命运如何,但尽快出台一份得到广泛赞同的《图书馆服务宣言》对明确我国图书馆的时代使命和社会定位,正确引领图书馆服务的发展方向,捍卫信息时代个人获得信息、知识的平等权利,继承和强化图书馆公共精神与服务操守,丰富和发 现代图书馆服务的公共属性要求服务必须最大化地维护公共权利和追求公共目标。这样一来,图书馆服务就被赋予了与服务产业的服务(以下简称产业性服务)完全相反的价值取向。正因如此,作为图书馆人,我们长时期以来很少关注和研宄产业性服务的特性和规律,更没有认识到图书馆服务与产业性服务其实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存在着同质性。事实上,只要剥离社会意志加附在图书馆服务机体上的那些公共使命和责任,图书馆服务的行为(不是目的)特征就符合现代服务理论对产业性服务所做的概念定义。换个角度讲,图书馆服务具有与产业性服务相同的服务行为特征--这就是图书馆服务的产业属性。那么作为服务产业中最核心的概念--服务是怎么定义的呢?

服务的概念是现代服务理论(主要包括服务营销和服务管理)的基本概念。但是,由于服务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其表现千姿百态,加之现代服务业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型服务种类和服务模式不断涌现,要准确定义服务十分困难。所以,服务“迄今为止尚未有一个权威的定义能为人们普遍接受”。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通过不同时期学者们对服务概念的不同界定来考查把握服务的核心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服务最早的概念定义是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于i960年给出的:服务是一种经济活动,是消费者从有偿的活动或从所购买的相关商品中得到的利益和满足感。”但这个界定有明显的缺陷,它没有将服务与有形产品区分开。1974年,加拿大学者斯坦通(Samoa)的定义弥补了上述缺陷:

“服务是一种特殊的无形活动。它向顾客或工业用户提供所需的满足感,它与其他产品销售和其他服务并无联系。”1987年,詹姆斯。布赖恩。奎因(JaiesBinQumn)等人注意到了服务与顾客互动的特点,认为服务是:这样一些经济活动,其产出为非实物产品或构造物,一般情况下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以种种方式(诸如便利、娱乐、时机、舒适或健康)提供其首次购买者所关心的附加价值,而这些附加价值本质上是无形的。2000年,芬兰学者格罗鲁斯(Gomos)把服务与“解决问题的方案”关联:‘服务是由一系列或多或少具有无形特性的活动所构成的一种过程,这种过程是在顾客与员工、有形或有形系统)是作为顾客问题的解决方案而提供给顾客的。”2004年,克里斯托夫。洛夫洛克(ChitphrLove〇ck)和约亨。奥茨(JochenWit)在服务的定义中加入了所有权元素:服务是一方向另一方提供的经济活动,通常通过限时的表演过程,给接受者、物体或买方所负责的其他对象带来所需要的结果。顾客希望从员工的劳动或专业技能、企业的设备、网络、系统或器材中获得价值,但是通常他们并不拥有对任何实体要素的所有权。”

从上面对服务的界定来看,虽然学者们提供的服务概念既抽象又繁琐,且还有较大的差异。但我们还是能归纳出一些服务的基本特征:①服务是过程,有无形性;②生产与消费同步或消费者参与生产过程;③无形要素主导价值创造;④消费者并不获得服务的所有权。⑤不能储存,易消逝。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考察图书馆服务是否具备上述这五种基本特征。

图书馆服务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受到计算机与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巨大影响,现己裂变为传统服务和数字化服务两个部分。传统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工模式下的借阅服务和参考咨询服务,数字化服务则主要包含电子阅览、数据库检索、虚拟参考咨询、文献传递、个性化定制等服务。表1和表2分别是这两种服务的五大基本特征的详细分析。

从表1和表2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在“不可储存”的特征上与传统服务有所不同,但是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和传统服务的行为特性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差变,它们都具有产业性服务那些最重要的行为特征,符合现代服务理论对产业性服务概念所做的主流定义。事实上,剥离了公共属性的图书馆服务的行为模式与服务产业中的图书批发零售商特别是信息服务商的行为模式有天然的共通性,它们均在文献信息和读者用户之间起着“中介”桥梁作用,扮演的都是“中介”服务的角色。正因为如此,提供文献信息“中介”服务的图书馆早在1963年就由日本学者梅棹忠夫划入信息产业中的信息服务业内。26此后,在1997年《北美产业分类体系》(NACS)、2002年联合国《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SSIC/Rev31)[2101|]以及2003年我国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信息相关产业暂行规定》中,图书馆(或图书馆的活动)仍然被归入信息产业的信息服务业中。

 

  

然而,即便如此,图书馆服务的产业属性恐怕还是会受到业界人士相当大的质疑。实际上,我国图书馆界的很多学者都普遍认同图书馆以其服务特性而划属于服务行业,但却同声反对将图书馆并入任何类别的产业。宄其原因,主要就是在现代产业和服务理论中产业与服务的概念内涵大都包含了“经济活动”这一要素。比如,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一般是指“直接从事同类经济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的总和”,在上文几大服务定义中也有“经济活动”对服务概念的预先框定。不可否认,从图书馆服务公共属性的角度来看,公共属性是经济活动先天否定的对立面,图书馆服务本就不该带有任何形式的经济目的。但是,从图书馆服务的行为模式来看,服务活动提供了“中介”的增益价值,至少在理论上具备了创造经济效益的内在素质。更为重要的评判标准是,现实场景中的图书馆服务在业界公认其公共属性的背景下却真真切切地产生了经济活动--图书馆有偿服务(虽然目前它不是图书馆服务的主流和全部)其实,无论一些业界人士怎样否定图书范围粉饰调和其与公共属性的冲突,有偿服务作为图书馆服务的一项经济活动确早己存在于现实之中了,甚至还有了价格定制标准,即便这样的经济活动目前的发展规模还很小。进一步而言,剥离了公共属性的图书馆服务不仅与产业性服务拥有相同的服务行为特征,而且还具有相同的经济活动特征(即都可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图书馆服务的产业属性实际上包罗了服务行为和经济活动这两方面与产业性服务的同质关系。简而言之,图书馆服务的产业属性就是指图书馆服务具有与产业性服务一样的服务行为特征和一样的可产生经济效益的能质。毋庸置疑,由于服务是现代图书馆事业和工作的主体,图书馆服务的产业属性也就构成了图书馆的产业属性。

当我们证明现代图书馆服务具有公共与产业的双重属性时,这让图书馆人自己对从事的服务拥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识。图书馆服务在这里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提供特殊精神产品的公共服务,同时它还是一个带有现代服务产业特质的产业服务。

现代服务理论来指导图书馆服务工作与实践,并为其理论研宄带来更为宽泛的基础和视角:我们可以利用“服务营销”和“服务管理”的方法来建立以用户为导向的图书馆服务战略和质量评价体系,提升图书馆的服务价值和效率,竖立起图书馆更高更厚的行业壁垒和核心竞争力,而不是以公共属性之名给予全盘否定和越位替代,让图书馆再次失去修复自身日渐衰损的服务肢体和失落信心的机会。我们也可以借助“新公共服务理论”来进一步论证阐析图书馆的公共服务本质,找到信息技术时代图书馆新的公共定位和公共价值,大胆捍卫备受信息经济重创的个人获得信息知识的平等权利,而不是利用产业属性去逐层削落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给社会制造越来越大的信息弱势群体。不仅如此,从图书馆服务的双重属性出发,我们还能更为深刻地解读我国图书馆界这么些年来为图书馆产业化、公共图书馆精神所做的那些旷日持久的大讨论。在笔者看来,20世纪末和本世纪以来,造成图书馆服务定位剧烈摇摆的,很大程度上正是出于图书馆自己对自己服务独特的双重属性探知不足,我们总用一方来屏蔽另一方,让一方去占领另一方。历史告诉我们,图书馆往往在事业的高潮中忘记它的服务效能,而又在低谷中放弃其公共责任。一定程度上,现代图书馆事业就是在其服务的公共与产业属性不断交替的演进中发展的。这或许就是界定图书馆服务公共与产业属性揭示的最大意义。

第8篇:现代服务业的概念范文

一、第三方物流的基本概念及其产生

1)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第三方物流(the third—party logistics)的概念源自于管理学中的Out-souring。Out-souring意指企业动态地配置自身和其它企业的功能和服务,利用外部的资源为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服务。将Out一souring引人物流管理领域,就产生了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因此第三方物流又叫合同制物流(Contract logistics)。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其前身一般是运输业、仓储业等从事物流活动及相关的行业。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在委托方物流需求的推动下,从简单的存储、运输等单项活动转为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务,其中包括物流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设计建议最优物流方案、物流全程的信息搜集、管理等。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已广泛地被西方流通行业所接受,亚太物流协会副主席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大学教授哈蒙德到我国参观考察时曾在多种演讲场合宣传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及其应用。

北方交通大学的丁晓琳等在《物流技术》1999年第三期《不可忽视的“第三方物流”一文中对美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了如下介绍:“1997年,在美国主要市场(汽车、化学、计算机。日用品、医药品、医疗器械)第三方物流的占有率达到73%,还有16%的企业研究未来使用第三方物流……”对于第三方物流的评价,该文也给出了一个抽样调查结果:“29%认为成功,54%回答基本上成功……”

(二)第三方物流产生的原因

1、第三方物流产生是社会分工的结果

在Out-souring等新型管理理念的影响下,各企业为增强市场竞争力,而将企业的资金、人力、物力投人到其核心业务上去,寻求社会化分工协作带来的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导致许多非核心业务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分离出来,其中包括物流业。将物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负责,可降低物流成本,完善物流活动的服务功能。

2、第三方物流的产生是新型管理理念的要求

进人九十年代后,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与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推动着管理技术和思想的迅速更新,由此产生了供应链、虚拟企业等一系列强调外部协调和合作的新型管理理念,既增加了物流活动的复杂性,又对物流活动提出了零库存、准时制、快速反应。有效的顾客反应等更高的要求,使一般企业很难承担此类业务,由此产生了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第三方物流的思想正是为满足这种需求而产生的。它的出现一方面迎合了个性需求时代企业间专业合作(资源配置)不断变化的要求,另一方面实现了进出物流的整合,提高了物流服务质量,加强了对供应链的全面控制和协调,促进供应链达到整体最佳性。

3、改善物流与强化竞争力相结合意识的萌芽

物流研究与物流实践经历了成本导向、利润导向、竞争力导向等几个阶段。将物流改善与竞争力提高的目标相结合是物流理论与技术成熟的标志。这是第三方物流概念出现的逻辑基础。

4、物流领域的竞争激化导致综合物流业务的发展

随着经济自由化和贸易全球化的发展,物流领域的政策不断放宽,同时也导致物流企业自身竞争的激化,物流企业不断地拓展服务内涵和外延,从而导致第三方物流的出现。这是第三方物流概念出现的历史基础。

二、信息技术发展对第三方物流概念的影响

第三方物流之所以在短短几年内逐步完善,得到西方的认可,是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分不开的。信息技术所起的关键作用,可综合为以下几点:

(一)支持其独立

信息技术的参与,使物流行业的专业性增强,最终促使其从企业其它业务中成功地分离出来。一方面,在各类信息技术尤其是目前新兴的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各企业间的商务合作可以通过网络磋商。协调、交易和结算,原材料、零部件的供应地、生产地和消费地三者分离已很普遍,多方参与同一项生产的同时又要求尽量减少库存,使物流活动难度增加,专业性增强。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大量应用于物流领域中,专业信息处理系统。条码技术。自动分拣/存取巧跟踪系统、电子订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等技术的产生推动了物流活动向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柔性化方向发展,加速了物流行业成为高新科技产业的一份子,从而降低了企业自己管理物流业务的必要性。

(二)促进沟通和合作

信息技术的介人支持第三方物流与供应链中其它环节的沟通与信息共享,并根据物流需求方的工作进展.及意向调整物流计划,提供最优的物流方案。许多原来不可能实现的管理思想如零库存。准时制、快速反应等,在信息技术条件成熟后,其实现成为可能,保证了作为服务方的第三方物流的高质量工作,促进了整个供应链的高度集成,使物流网络真正实现增值网的功能。

(三)加强管理和控制

第三方物流通过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用户等建立EDI联系、应用条形码、实行货物实时跟踪,来获得需求可见性和资产可见性,据此提出简洁、高效、符合各方需求的物流方案,进而控制第三方物流的活动进程,对整个供应链条的补给和供应加以调整,从而达到从原材料的供应到商品消费前整个物流过程的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目的。

第三方物流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成长起来的,如果没有小批量生产。精益生产、柔性加工、敏捷制造等现代生产方式,第三方物流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没有现代信息技术,第三方物流也无法满足这类现代生产方式的要求。

三、第三方物流为物流中心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我国的物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我国发展物流业已成当务之急。第三方物流概念的出现,为生产经营者提供了开放的。良好的物流服务体系,也为物流中心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即通过物流活动的管理和组织,将物流服务作为一种资源提供给需要的企业。

(一)第三方物流概念为物流中心带来新的机遇

其一,物流需求的产生为物流中心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企业的物流服务需求是物流中心提供物流服务的基础。Out—souring等管理理念的应用,会使更多企业接收和应用第三方物流。过去,流通企业常直接进行贸易活动,与生产经营企业共同分享商品利润,容易同生产经营企业产生利益矛盾。一旦条件允许,生产经营企业就跳过流通企业直接进行交易。表面上看生产经营企业可从中收回一部分利润,实际上这些企业付出的物流成本之高难以计数。第三方物流概念的出现,使企业从大而全的误区中解脱出来,寻求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其物流活动,由此产生了物流服务需求,物流中心以其专业化的管理、优良的设施设备、高效的服务成为提供需求的首选企业。

其二,高品质的物流服务为物流中心带来更多机遇。当生产经营企业产生物流服务需求时,物流中心应迅速准确地提供物流的设计。管理、组织、协调。实施、沟通等第三方物流服务。此时物流中心与生产经营企业共同分享的乃是第三方物流服务所带来的物流成本节约的一部分,易与生产企业达成共识和合作,而良好的共识和合作则是形成供应链并保证供应链高效工作的首要条件。满意的物流服务供给,会促进更多物流需求的产生,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其三,信息技术及供应链理论的应用,将为第三方物流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作为第三方,需与委托方和相关方面保持密切联系,共享需求和物流信息,高科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其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供应链理论的推广,使接受物流服务的各方都认识到第三方物流带来的好处,同时认识到协调和合作的重要性,支持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二)物流中心面临的挑战

作为物流服务的提供者,物流中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其一,在思想认识上,与第三方物流概念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以往的物流,主要强调通过内部信息的利用和共享,达成高效的物流,赚取利润。而第三方物流,则更强调提供最有利于用户的服务,强调与供应链中其它成员的联系和合作,认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来自于委托物流成本节约的一部分,两者间的利益是一致的。目前大多数物流企业还没有形成这样的管理策略,在认识上还没有意识到第三方物流或合同制物流应该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同时生产经营企业的管理人员也没有充分认识到Out—sourcing管理策略对于改善其物流系统提高其竞争力的重要意义。

其二,人员素质上,物流业将朝着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第三方物流也是高新技术支持下的管理策略。它要求物流工作人员掌握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自动化技术,掌握物流优化管理理论与方法,但是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难以达到第三方物流概念要求的提供综合物流业务的要求。同时生产经营企业的管理人员也还缺乏有关实施Out—sourcing策略的业务素质。

其三,硬件设施设备方面,我国物流中心的设施设备普遍比较落后,未达到第三方物流的条件,智能化、自动化仓库还比较少,仓储运输系统的整合效能比较低,尤其是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还不能保证随时随地的资产可见,也不能形成对物流服务需求全面及时的了解,更难以达到对物流过程的合理、有效的控制,难以满足货主企业的要求。

其四,管理水平上,第三方物流不但对物流企业管理自身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还要求企业有在复杂情况下(兼顾多方需求)的管理和协调能力。而我国的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经验管理、粗放管理阶段,未能解决好先进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的实际应用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设备等条件的落后,致使管理水平难以上台阶。

其五,信息技术上,第三方物流要求能及时获取各成员的信息,适时和适量地安排供应和存货。我国的网络普及情况较差,EDI技术还很落后,难以实现不同计算机系统之间数据的传递和交换,将影响物流中心与用户各方的沟通和协作,阻碍物流服务质量的提高。

四、应用第三方物流概念发展我国物流中心的应对策略

综上所述,为了加快我国物流中心向第三方物流基地转化,拓展物流服务市场需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准备应对策略:

1、加强物流中心是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物流基地的认识,要求物流中心以建立供应链为目的,并以供应链其它成员的利益为出发点,站在供应链的角度理解和管理物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了解用户的需求,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也只有这样,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加强同用户的合作,协同供应链各方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流费用,提高物流服务的效益。同时积极加大物流意识特别是第三方物流概念的宣传普及工作,让更多的生产经营者理解“第三方物流”、“合同制物流”,理解Out—sourcing的管理策略,刺激第三方物流的市场需求。

2、加强对专业物流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培训,培养他们对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知识的学习、掌握和运用的能力,为将来的物流现代化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利用各种机会加强有关第三方物流概念以及物流管理理论方法的学习。同时可以资助有关院校对于MIM学员。在职进修干部进行物流知识、物流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知识培训,这些人对于未来的第三方物流市场的需求将起到重要作用。这是一种远期投资,从物流中心的长远发展考虑值得投资。

3、作为连接供应和消费各方的枢纽,要求物流中心必须具备先进自动化设施设备。这些设备应该从物流中心延伸到供应链的末端。除了传统的物流自动化技术以外,要加强对于物流过程资产可见性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4、在物流管理活动中,要破除旧的管理思想的束缚,加强高科技技术在管理实践中的运用,增强物流活动的可控性,切实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第9篇:现代服务业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 互联网+ 电子政务 公共服务 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b)-0214-02

1 互联网+的时代价值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1]。伴随大数据的来临,驱动当今社会变革的不仅仅有无所不在的网络,还有无所不在的计算、无所不在的数据、无所不在的知识。“互联网+”不仅仅是互联网广泛应用于某个传统行业了,更是加入了无所不在的计算和数据,造就了无所不在的创新,推动了知识社会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创新2.0,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也引领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

2 政府电子公共服务的内涵

科学而合理的理解政府电子公共服务的概念,对于政府建设和保障电子公共服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2]。 首先,公共服务的内涵,学者们都有着多种理解和解释。以公共服务主体划分,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宏观的, 认为公共服务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基本的、非营利性的服务。第二种是中观的,考虑公共服务是由公共组织机构使用公共权力与公共资源向公民所提供的各项服务。第三种则是微观的,指出现代社会中的所谓公共服务是指政府运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向公民所提供的各项服务。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政治创新,政府和公共组织的概念也有了新的内涵。现实社会中,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不再像计划经济和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专指各级政府和部门。公共服务主体已经由政府,扩大到其他社会公益组织,非盈利机构以及志愿者团队等等,而且也包括通过政府购买和PPP模式参与到公共服务提供的企业等商业组织。但是值得强调的是政府仍是公共服务的主要主体,其他主体,无论是社会公益组织,非盈利机构以及志愿者团队,还是商业企业机构,都是在政府的主管和主导下进行公共服务的提供。无论如何,政府仍然是公共服务投入的主要来源,但应该是由政府直接提供的,或安排其他组织提供的,或主导并联合其他组织合作提供的公共服务才可归属于政府公共服务范畴。

其次,电子公共服务的内涵。与学者们对公共服务的理解情况类似,根据视角的不同,也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认为,电子公共服务是指政府应用信息技术来为个人、企业及其他社会团体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这种观点将电子公共服务与政府电子公共服务的概念混淆,认为电子公共服务的主体就是政府机构,将其它组织排除在参与主体之外,是一种狭义的概念。还有的学者认为,所谓电子公共服务,就是政府及其他公共服务机构通过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电子化手段,使公共服务得到充分实现的过程和结果。与狭义电子公共服务内涵范围相比,这种理解扩大了服务提供主体的范围,将其他公共服务机构也列入到服务提供主体的组织中,是一种更先进和开放的视域。该文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传播和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数据的高共享和低冗余已经高度发展。因此,数据基础支撑下的上层建筑之间,不再泾渭分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必然导致电子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不再囿于政府和公共服务机构,企业等商业机构也可以通过PPP等政企合作的方式,参与到电子公共服务之中来,从而提高电子政务的高效性和降低建设成本,共担电子公共服务风险,共存共赢。因此,该文认为电子公共服务的主体可以更宏观一些,不但包括政府和其他公共服务机构,也包括通过合作或购买方式引入的企业主体。

最后,政府电子公共服务。电子政务,也称电子治理,是指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一般地,电子政务主要包括电子服务、电子民主、电子商务和电子管理。其中,政府电子公共服务是电子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指政府及下属组织机构通过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手段,为自身、公众和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和结果。第一,政府电子公共服务主体单一,特指政府,具体包括机关、事业单位等。第二,实现的方式是通过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以往在类似的概念中,手段和途径中提及的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等等概念,都是现代信息技术下的一个分支,不够全面和深刻。同时,该文认为,随着大数据和互联网+等信息理念的深入人心,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和公众,信息素养和意识都不断地提高,逐渐形成了互联网思维和信息化行为。第三,政府电子公共服务不是单纯的过程提供,而且需要对电子政务绩效进行评估和反馈,从而促进政府电子公共服务进一步改革,创新和提升[3]。

3 政府电子公共服务的内容

学者们有关政府电子公共服务的内容范围的各项研究成果,主要从服务对象、服务性质、发展阶段等等。首先,政府电子公共服务的服务对象为企业和公众两类。向企业提供的政府电子公共服务内容主要有电子税务、电子采购等等。经过若干年的电子政府和电子政务建设,目前国内政府已经初步造成了横向和纵向的二维政府电子公共服务体系。企业作为政府电子公共服务的客体,可以通过专门的行业软件,或者政府统一的门户网站进行以往线下才可办理的业务。政府电子公共服务的实现,为企业节省大量的办公时间,人员成本和其他社会成本,并且为政府自身的廉洁高效,透明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普通的公众,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的访问,可以完成网上办事、信息公开查询和政民交互,不但在电话、等传统渠道的基础上开设了新的民意通路,也在社会上为政府树立了新的正面形象。其次,以服务性质分类。 政府电子公共服务分为信息服务、沟通服务、个性化服务等服务。政府信息公开,一直以来是政府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电子公共服务的核心业务。通过网络,无论是企业还是公众,都可以对政府的相关文件、预算开支甚至三公经费进行查询,真真正正做到了透明现代政府的要求。电子民主的一定实现方式,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政府与普通公众之间铺设了一条交互的政民沟通之路,通过网上听证会,网上会和论坛等形式,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等现象的出现。个性化服务,是现代社会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的体现。以往传统政府一对多的模式,由于办公成本和时间的限制,难以实现专门的服务,政府电子公共服务的出现使之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 宁家骏.“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内涵及主要内容[J].电子政务,2015(6):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