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社区文化建设范文

现代社区文化建设精选(九篇)

现代社区文化建设

第1篇:现代社区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新景观 营构 高尚社区 环境设计

一、引言

本文从环境设计专业的视角来观察国内外高尚社区的规划与建设情况,发现规划出色、设计精美的高品质新社区常常引起人们共同的兴趣,成为追求高品质生活人群关注的热点,成为旅游参观、品赏考察的新视点。诸如,早期在国内曾引领全国新农村建设新潮的著名华西村,其住宅社区的建设新样式当时很吸引人,至今各地仍有不少人前往参观考察学习,这对促进我国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起到非常好的示范性作用;2007年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南方城市南宁市的“荣和山水美地”“荔园山庄”等精美社区,正在接待越来越多的各地参观人群与旅游团队前往观赏考察;国外位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海岸边的高尚社区“维多利亚港湾花园”依地形地势规划设计,绿地花带植树配置精美,道路停车场及附属设施非常美观舒适,社区商业及其他服务设施先进周到,时尚的高尔夫球场和港湾游艇运动会所等设计大方美观,参观所及各处,均展现出人和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好情景,体现了澳洲人所享受到的现代美好时尚的生活环境,令世界各地的旅游参观者艳羡与赞叹,使之成为当地的旅游景观项目。

当前,国内高尚社区的规划建设正呈现一种与社区旅游相结合的趋势,设计营造得精美典范的高尚社区,往往就会成为旅游观赏的新亮点和新景点。我国虽然还处在发展中国家行列,人居环境建设虽然还处在满足基本需要的层面上,但是,在东部已发展地区和大都市那些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利用我国深厚的人文传统与自然资源,借鉴国外的经验与成功样式,建设富有特色的美好高尚社区,展现我国人居生活水平的进步,这也是环境设计师可发挥创造力的一个方向。精美高尚社区环境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其理念应是生态环保、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从营造有特色风格建筑、美丽悦目的园景景观、拥有精彩前卫的现代时尚设施、居住环境生态化、具有赏心悦目的特色社区文化的人居环境的目标出发,才能构筑出有特色又具有旅游景观价值的典范性高尚社区。由此,本文就高尚社区的营构与环境设计所涉及的主要元素阐述一些的看法。

二、社区建筑――特色风格与现代美感

社区建筑样式的艺术水平是奠定社区美感的基础元素。根据社区建设的投资定位及社区总体规划,能否将居住建筑设计得独具特色并富有现代美感,是检验设计师创新能力的重要标杆。目前国内各地社区的建筑,绝大部分受国际现代建筑风潮的影响,存在着较多模仿与借用的痕迹,少有独特创新的经典之作。对此,建筑学界的普遍声音是,呼吁当代设计师们努力创新,期待具有地域特色与中国气派、又融汇现代美感的创新建筑作品在我国的高尚社区的营建中更多地出现。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的历史在文化艺术上形成深厚的积淀,建筑艺术上的大气、典范之作也曾经辉煌耀世。在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丰富资源中努力发掘,结合现代情景加以有机运用,应当能创造出具有特色风格的建构,为续写中国建筑的现代华彩乐章而贡献力量。近年在北京、苏杭、广州等地出现的以中国建筑元素设计的一些新型社区,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学术界关注。因此,设计师在社区居住建筑的设计中,对建筑的风格及美感形式的把握,不仅要从技术性上下功夫,更要从文化的层面上思考与确定社区建筑的风格定位,不断努力,推陈出新。

三、社区园景――整体完美与细节的精彩目

园景是体现社区格调与美感的重要元素。初期的设计尤其应该从整体布局考虑,着眼于设计形成社区园景的个性化的风格与独特的美感,形成社区的整体美感基础。中国传统园景营造样式可以为设计带来许多启迪与借鉴,如“小桥流水、轻舟水巷”特色的江南水乡风格园景;“粉墙黛瓦、湖石垂柳”特色的苏州园林风格园景;“青砖素瓦,飘檐木窗”特色的小镇民居风格园景等等。国外更多不同风格的典范高尚社区也可为设计引入丰富多彩的思路,如“宫庭古堡,战马骑士”特点的古典风格园景;“红瓦白墙,抽象装饰”特点的现代风格园景;“立体叠构,夸张变形”特点的超现代风格园景等等。确立园景风格,才能设计实现个性化社区整体的优美外观与视觉效果。

在整体格调与美观样式确立后,设计营造精彩美观的园景细节,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虽说是园景细节,却可大至亭廊池湖、山水林园,小至花草树木,须以服从整体美观的原则出发精心设计。即使是道路衔接、下水入口,节点的规格材质,都要符合整体美观格局,从而形成呼应提点整体美感的精美细节。再优美的社区园景的景观设计也要秉持“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才能达到社区建筑和自然环境和谐结合的结果,让人们身心感受到回归大自然的轻松与舒畅。当人居环境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的基础上时,社区才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高尚社区,这样的园景才是真正完美的园景。

四、社区设施――现代时尚与高度人性化

社区设施主要指服务于社区生活人群的各类公共设施。小型的社区设施如休闲座椅、公话亭、展示牌、路标、灯柱、垃圾箱桶等等,它们作为小区构成的一些小元素是不太起眼的,但是它们却又是小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施,是影响环境美的元素之一,是现代环境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人称它们为“城市家具”也不为过。还有一些大的设施在人们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如运动场馆、会所、餐厅、超市、娱乐中心等等。无论这些设施的大小,它们都是社区整体环境的一部分,也是社区景观营建中不容忽视的环节,设计得精彩前卫的现代时尚设施往往成为高尚社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各项设施、设备应该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为主,因此,设计师应研究与了解使用者的需要,以适合、适用为原则,在符合人性化的尺度下,提供精彩前卫的现代时尚设施和设备,以满足现代社会生活需求。

设计师为高尚社区设计配置的设施其先进与时尚性很重要,这实际上就是为社区居住人群设计所希望与追求的现代化生活。据地域情况引进健康时尚的社区配套设施,是设计师必须要考虑到的,如咖啡厅、阅览室、健身房、游泳馆、综合超市、娱乐中心、停车场等等。高尔夫球、游艇等是现代最时尚的运动,可根据社区的定位与环境条件加以考虑,此类运动场馆或休闲会所,既能满足家庭康体生活与人们社会活动的需要,又能扩大社区时尚元素与观赏点。

另外,科技新发展日益推动社会的进步,同时也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与居住观念。在信息时代、网络普及的背景下,人们对居住空间的使用要求已有所改变,居住区与工作的场所往往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居家办公一族。而这些人由于长时间居家工作,对居住区环境景观的品质要求会更高。因此,现代高尚社区需从最新科技成果出发,设计配置适用科技的使用设施,以使社区处于前卫时尚水准。

五、社区环境――和谐与绿色的生态

近几年,根据“人-建筑-环境”的学说,人们将建筑学、心理学、环境科学和生态学互相渗透,应用于绿色生态社区建设的实践,对社区进行生态设计。绿色生态社区也因此逐渐成为城市社区发展的主题和方向。一个典范的高尚社区,其环境系统应该是高度和谐与绿色生态型的。

绿色生态社区的设计,是一种整体性综合性的思考与设计,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学为基础,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中心,以再现自然,改善和维持小区生态平衡为宗旨,以现代化技术为手段,所进行的营造自然、和谐、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的综合型环境设计。设计师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保护理想,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前提下,更注重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周围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系统,从而实现绿色生态社区环境的营构。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环境设计涉及多方面,包括建筑节能、室内空气质量控制、小区水环境控制、材料的资源再生处理、废弃物管理与收集;还包括对居住区所属各类绿地的布局与绿化处理以及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这需要运用当代的绿色设计观念对上述环境要素进行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态性处理。

居住区的绿色生态景观的设计,不仅要体现当代人的文明程度,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使之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以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优良的绿色生态环境品质,从而提升为可供人们观赏品鉴的典范型高尚社区,自然而然产生旅游观赏与考察学习目的地的新价值。

六、社区文化――赏心沁思的特色文化

高尚社区是现代居住文明的产物,代表了一种高尚生活文化的创造。高尚社区吸引人们的另一种因素是文化氛围,那可以是一组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景观或者是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氛围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又融合时尚文化元素,才交汇形成赏心沁思的特色社区文化。在社区造就某种特色并不难,难就难在使其成为文化。社区文化实质上是这个社区的主流意识,是共同的社区心理和社区行为,体现一种较为一致的价值取向。是社区人的行为模式、社会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定向、地域心态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它表现在社区文明精神、社区教育、社区文艺娱乐、社区体育等方面。

在建设社区特色文化的过程中,首先,应在保护、延续地方的历史文化与自然环境上下功夫。其次,应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使之成为社区特色文化的支撑与底蕴。设计师要增强社区规划的文化意识,加强社区标志性建筑的文化含量,以拓展社区文化内涵,突出社区文化特色,如修建社区文化馆、图书馆、主题性雕塑、纪念馆等以及建设社区特色广场、绿色公园、休闲场所、网络中心等。这些标志性文化设施,完全可以成为社区文化的亮点,在创建社区主题文化中起到点睛的作用。此外,也可以努力发展社区各类特色文化项目,如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开设的艺术培训中心、体育培训中心,书法绘画中心等引领主题文化走向的事业产业等等。

应该认识到,真正令人赏心悦目又沁人心肺的文化内涵是一种积淀与融合的结果,既有历史文化发展的积淀又有现代文明的渗汇,是需要社区人花费时日去培育与建设的。社区特色文化可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但一定要体现时代的要求与理解,绝不能东拼西凑,以免造成凌乱尴尬的局面。

第2篇:现代社区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理论基础;战略原则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这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作为农村社区庞大系统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相对于较为成熟的国外研究来说,在国内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其研究成果主要分散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与公益性文化建设两个方面。但由于各国在社会制度、经济水平和文化传统以及国际环境上的明显差别,我国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应在借鉴其成功经验的同时,依据自身特点,探索出一套符合自身国情、尊重本国文化发展规律的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模式。为此,明确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理论基础及战略原则对于我国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农民的致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支撑。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关我国广大农民的文化权益和需求,因此,大力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具体说来,其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传承创新民族文化传统,凝聚和提升民族精神的内在需求。公益性文化的精粹必然包含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和提升民族精神,直接关系到国家生存发展的根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发端于农耕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文化之根在农村”,其本根就是农业文化。农村传统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民间工艺、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舞蹈、地方戏曲、神话传说、史诗民谣、传统建筑等数不胜数,它们经过历史的沉淀,已经扎根于农村的广阔土地,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精神血脉和延续基因。中国最深厚最古老的文化在农村,文化建设的根砥也在农村。“乡土社区文化”乃是“中国现代社区文化建设之根”。如何挖掘、整理、利用和创新农村传统文化资源,赋予农村传统文化以时代特征和崭新面貌,促进其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实现农村文化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笔者认为,以农村社区为合理切入点,以公益性文化建设为具体内容,让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工程扎实推进,是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二)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引导宣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我国当前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通过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对整个社会与文化起到一种引导和教育作用,并对保持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基本内容包括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公益性文化在宣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主旋律文化、凸显核心价值观念方面的作用是其他文化形式无可替代的。在我国,公益性文化建设是突显社会主义制度特征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作为党的重要喉舌的报纸刊物,还是为公众服务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以及从事优秀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事业单位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都是以其特有的方式代表和宣传着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农村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重要舆论阵地,相对于政府的号召、组织的说教灌输来说,在农村社区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化产品和多样化的文化服务,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的舆论引导作用更具广泛性和日常性。因此,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无疑是宣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

(三)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建设文明农村、打造和谐农村的动力需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科学素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公益性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提升人们的审美水平、道德与文化素养,而且有利于净化社会环境与社会风气、规范生产秩序与社会行为,特别是在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中能够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独特作用。同时,我们要注重发挥公益性文化软实力在农村社区的作用,使公益性文化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支撑,使村民在思想观念、人文素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劳动形式、人际关系等方面得到整体改善或提升,既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又能有效协调农村社会关系,推动农村社区事业健康发展。因此,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及和谐新农村建设,必然需要其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四)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实现农民人文素养的追求目标。公民虽然职业、地位、身份和收入各不相同,但都有平等地无偿或少量有偿地享有知识,获取审美、文化,享受健康娱乐的基本文化权利。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它可以从一个侧面起到调节社会分配并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物质层面上的差别容易引起关注,精神文化层面的差别却容易被忽略。特别是在我国,城乡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社会经济发展城市中心化,农村农民的文化权益则边缘化,而且长期以来处于弱势地位。深入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深度聚焦农村社区,深切关注社区农民自身,深情倾注人文关怀,实施以人为本的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工程建设刻不容缓。

(五)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提升农村文化力的迫切需求。综合国力的 竞争,根本上是经济实力的竞争,但实质上是文化力的竞争。文化力是指一个国家文化发展和文化积累所形成的现实力量,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公益性文化无论在精神还是在物质方面,都包含着巨大的文化作用力。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可忽视其公益性文化的强大作用力:其一,经济发展的规律是,任何经济发展都是从理论突破开始的,知识经济的产生必须以知识、科技、文化为主要内容作先导。其二,文化从层面上看,包括技术层面、制度层面、观念层面。在技术层面,新的技术在理论上有了飞跃,才有可能引发生产的进步和革新;在制度层面,经济建设离不开社会制度和社会环境,先进的社会制度、先进的生产关系和优良的发展环境能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保障;在观念层面,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更为密切,只有通过文化建设,才能激发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人的因素——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从社区公益性文化人手,只有不断提升农村文化力,才能为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长久的内在驱动力。

(六)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进农村政治民主进程的内化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作为农村社会的新形态,已经成为社会矛盾酝酿、扩散和集中的敏感地带。农村的稳定和良性发展,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和政权的稳定。农村社区稳定需要依靠硬性的综合治理,也需要软性的文化建设。能否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公益价值,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民对改革开放政策的认同感和对执政党的认可度,也必然影响着农民对政治民主的热情与参与度。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一方面可以通过文化的教化和观念的引导,在实现农民文化权益、提升农民文化素质的同时,也使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深入民心、内化人心;另一方面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可以折射出文化民生意识。因此,坚持民生理念,切实解决好农民在文化方面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农村政治民主进程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历史有延续性,文化有不可割裂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我党的几代领导集体核心,历来都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注重从文化层面来探讨和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等不同时期的问题,其文化发展的历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其中,关于文化建设的一些重要观点和理论,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理论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思想。他们对文化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做的科学阐述,为我们今天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认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同时,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又提出了“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不平衡关系”,指出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生产,它们所产生的价值也不同。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肯定精神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作用同等重要,“作家”、“诗人”、“画家”都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阶层”,他们进行艺术劳动的目的是创造在思想上、艺术上具有特殊使用价值的精神产品。这些论述对我们今天进行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公益性文化建设作为独特的文化艺术生产过程,它可以充分挖掘人们内心所固有的超越物质非功利性的一面,引导人们对真善美的深层追求。在某种意义上说,公益性文化给民众提供的是这样一种远离功利、回归精神的环境,也是对人们审美情趣的一种培养和熏陶,这正是我们今天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所承担的责任和具有的功能。

(二)中共几代领导集体的文化发展理论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几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等不同时期的文化建设指针,也为我国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与指导。

1.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端,毛泽东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认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毛泽东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将新民主主义文化概括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鲜明突出了革命年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主要内涵。在对待古今中外文化的关系上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指出文化发展“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并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的方针,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思想和毛泽东提出的先进文化理论,明确提出:“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邓小平强调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强调文化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条件;明确指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强调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四有”新人培养的重要性,“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思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指出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抓好“四有”新人的培养和塑造。这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3.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创新思想,特别是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三个代表”的重要内容,提出“先进文化”的概念,为新世纪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理论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创新的重要思想,“同时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江泽民在党的历史上首次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纲领,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纲领、任务、方针、政策等一系列的重大问题,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4.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他们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全局出发,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等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强调了“四位一体”的整体建设思想,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建设确立了应有的战略地位与战略选择。就文化建设而言,要“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论述反映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对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作用。

三、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战略原则

马克思主义及党的几代领导人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共同汇成了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源泉,离开了它,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必须吸纳马列主义的相关优秀成果,与时俱进,制定并践行科学的战略原则,才能实现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坚持政府主导、主体多元原则。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非功利性使其无法单纯依靠自营而发展,更不可能将其完全依靠市场,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而必须紧紧依靠政府的大力扶持。这就决定了在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过程中,基层政府在政策和财政上的支持是至关重要、不可代替的;同时,整个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也是其有效开展的巨大动力。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也需要整合多方面的力量,应树立起社会文化社会办的意识,通过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法规和政策,积极鼓励社会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引导社会资金对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投入。

(二)坚持以民为本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力军。在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中,以民为本的原则就是以农民为中心,坚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现和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和满足农民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上,并以此作为评价和衡量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根本尺度;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作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充分尊重村民个性、精神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倡导农村新型伦理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不断满足村民对居住环境、文化氛围的进一步要求,使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三)坚持“双轮驱动”原则。尽管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以最大限度的实现社会效益为目标,但仍可以借鉴市场经济的某些意识和观念,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发展自己。经营性开发与公益性服务是文化的两大属性,但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加社会精神文化产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因此,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中应该贯彻“双轮驱动”的理念,既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又要重视经营性文化产业,以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带动公益性文化事业进步。通过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更好地增加对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设施、项目的投入,降低文化消费门槛,引导公益性文化消费,进而培育农村文化市场,促使农村文化产业与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互为补充、相互作用,推动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四)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原则。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依然严重,落后的农村仍处于传统的自然经济社会,城乡一体化进程面临着复杂与艰巨的任务。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进行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必然举措,它不仅有利于推动农村社区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还对于改善农村社会风气、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作用。针对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重视城市、忽视农村,导致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过大的现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对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工程建设的倾斜力度,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促进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3篇:现代社区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理论基础;战略原则

中图分类号:G2AO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1)01―0122―05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这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作为农村社区庞大系统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相对于较为成熟的国外研究来说,在国内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其研究成果主要分散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与公益性文化建设两个方面。但由于各国在社会制度、经济水平和文化传统以及国际环境上的明显差别,我国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应在借鉴其成功经验的同时,依据自身特点,探索出一套符合自身国情、尊重本国文化发展规律的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模式。为此,明确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理论基础及战略原则对于我国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农民的致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支撑。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关我国广大农民的文化权益和需求,因此,大力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具体说来,其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传承创新民族文化传统,凝聚和提升民族精神的内在需求。公益性文化的精粹必然包含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和提升民族精神,直接关系到国家生存发展的根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发端于农耕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文化之根在农村”,其本根就是农业文化。农村传统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民间工艺、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舞蹈、地方戏曲、神话传说、史诗民谣、传统建筑等数不胜数,它们经过历史的沉淀,已经扎根于农村的广阔土地,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精神血脉和延续基因。中国最深厚最古老的文化在农村,文化建设的根砥也在农村。“乡土社区文化”乃是“中国现代社区文化建设之根”。如何挖掘、整理、利用和创新农村传统文化资源,赋予农村传统文化以时代特征和崭新面貌,促进其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实现农村文化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笔者认为,以农村社区为合理切入点,以公益性文化建设为具体内容,让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工程扎实推进,是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二)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引导宣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我国当前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通过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对整个社会与文化起到一种引导和教育作用,并对保持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基本内容包括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公益性文化在宣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主旋律文化、凸显核心价值观念方面的作用是其他文化形式无可替代的。在我国,公益性文化建设是突显社会主义制度特征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作为党的重要喉舌的报纸刊物,还是为公众服务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以及从事优秀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事业单位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都是以其特有的方式代表和宣传着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农村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重要舆论阵地,相对于政府的号召、组织的说教灌输来说,在农村社区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化产品和多样化的文化服务,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的舆论引导作用更具广泛性和日常性。因此,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无疑是宣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

(三)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建设文明农村、打造和谐农村的动力需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科学素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公益性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提升人们的审美水平、道德与文化素养,而且有利于净化社会环境与社会风气、规范生产秩序与社会行为,特别是在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中能够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独特作用。同时,我们要注重发挥公益性文化软实力在农村社区的作用,使公益性文化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支撑,使村民在思想观念、人文素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劳动形式、人际关系等方面得到整体改善或提升,既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又能有效协调农村社会关系,推动农村社区事业健康发展。因此,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及和谐新农村建设,必然需要其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四)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实现农民人文素养的追求目标。公民虽然职业、地位、身份和收入各不相同,但都有平等地无偿或少量有偿地享有知识,获取审美、文化,享受健康娱乐的基本文化权利。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它可以从一个侧面起到调节社会分配并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物质层面上的差别容易引起关注,精神文化层面的差别却容易被忽略。特别是在我国,城乡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社会经济发展城市中心化,农村农民的文化权益则边缘化,而且长期以来处于弱势地位。深入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深度聚焦农村社区,深切关注社区农民自身,深情倾注人文关怀,实施以人为本的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工程建设刻不容缓。

(五)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提升农村文化力的迫切需求。综合国力的 竞争,根本上是经济实力的竞争,但实质上是文化力的竞争。文化力是指一个国家文化发展和文化积累所形成的现实力量,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公益性文化无论在精神还是在物质方面,都包含着巨大的文化作用力。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可忽视其公益性文化的强大作用力:其一,经济发展的规律是,任何经济发展都是从理论突破开始的,知识经济的产生必须以知识、科技、文化为主要内容作先导。其二,文化从层面上看,包括技术层面、制度层面、观念层面。在技术层面,新的技术在理论上有了飞跃,才有可能引发生产的进步和革新;在制度层面,经济建设离不开社会制度和社会环境,先进的社会制度、先进的生产关系和优良的发展环境能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保障;在观念层面,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更为密切,只有通过文化建设,才能激发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人的因素――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从社区公益性文化人手,只有不断提升农村文化力,才能为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长久的内在驱动力。

(六)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进农村政治民主进程的内化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作为农村社会的新形态,已经成为社会矛盾酝酿、扩散和集中的敏感地带。农村的稳定和良性发展,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和政权的稳定。农村社区稳定需要依靠硬性的综合治理,也需要软性的文化建设。能否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公益价值,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民对改革开放政策的认同感和对执政党的认可度,也必然影响着农民对政治民主的热情与参与度。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一方面可以通过文化的教化和观念的引导,在实现农民文化权益、提升农民文化素质的同时,也使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深入民心、内化人心;另一方面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可以折射出文化民生意识。因此,坚持民生理念,切实解决好农民在文化方面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农村政治民主进程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历史有延续性,文化有不可割裂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我党的几代领导集体核心,历来都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注重从文化层面来探讨和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等不同时期的问题,其文化发展的历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其中,关于文化建设的一些重要观点和理论,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理论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思想。他们对文化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做的科学阐述,为我们今天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认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同时,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又提出了“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不平衡关系”,指出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生产,它们所产生的价值也不同。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肯定精神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作用同等重要,“作家”、“诗人”、“画家”都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阶层”,他们进行艺术劳动的目的是创造在思想上、艺术上具有特殊使用价值的精神产品。这些论述对我们今天进行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公益性文化建设作为独特的文化艺术生产过程,它可以充分挖掘人们内心所固有的超越物质非功利性的一面,引导人们对真善美的深层追求。在某种意义上说,公益性文化给民众提供的是这样一种远离功利、回归精神的环境,也是对人们审美情趣的一种培养和熏陶,这正是我们今天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所承担的责任和具有的功能。

(二)中共几代领导集体的文化发展理论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几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等不同时期的文化建设指针,也为我国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与指导。

1.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端,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认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将新民主主义文化概括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鲜明突出了革命年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主要内涵。在对待古今中外文化的关系上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指出文化发展“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并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的方针,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思想和提出的先进文化理论,明确提出:“我们要继续坚持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邓小平强调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强调文化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条件;明确指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强调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四有”新人培养的重要性,“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思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指出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抓好“四有”新人的培养和塑造。这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3.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创新思想,特别是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三个代表”的重要内容,提出“先进文化”的概念,为新世纪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理论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创新的重要思想,“同时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在党的历史上首次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纲领,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纲领、任务、方针、政策等一系列的重大问题,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4.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他们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全局出发,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等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强调了“四位一体”的整体建设思想,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建设确立了应有的战略地位与战略选择。就文化建设而言,要“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论述反映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对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作用。

三、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战略原则

马克思主义及党的几代领导人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共同汇成了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源泉,离开了它,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必须吸纳马列主义的相关优秀成果,与时俱进,制定并践行科学的战略原则,才能实现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坚持政府主导、主体多元原则。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非功利性使其无法单纯依靠自营而发展,更不可能将其完全依靠市场,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而必须紧紧依靠政府的大力扶持。这就决定了在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过程中,基层政府在政策和财政上的支持是至关重要、不可代替的;同时,整个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也是其有效开展的巨大动力。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也需要整合多方面的力量,应树立起社会文化社会办的意识,通过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法规和政策,积极鼓励社会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引导社会资金对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投入。

(二)坚持以民为本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力军。在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中,以民为本的原则就是以农民为中心,坚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现和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和满足农民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上,并以此作为评价和衡量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根本尺度;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作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充分尊重村民个性、精神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倡导农村新型伦理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不断满足村民对居住环境、文化氛围的进一步要求,使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三)坚持“双轮驱动”原则。尽管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以最大限度的实现社会效益为目标,但仍可以借鉴市场经济的某些意识和观念,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发展自己。经营性开发与公益是文化的两大属性,但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加社会精神文化产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因此,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中应该贯彻“双轮驱动”的理念,既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又要重视经营性文化产业,以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带动公益性文化事业进步。通过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更好地增加对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设施、项目的投入,降低文化消费门槛,引导公益性文化消费,进而培育农村文化市场,促使农村文化产业与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互为补充、相互作用,推动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四)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原则。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依然严重,落后的农村仍处于传统的自然经济社会,城乡一体化进程面临着复杂与艰巨的任务。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进行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必然举措,它不仅有利于推动农村社区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还对于改善农村社会风气、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作用。针对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重视城市、忽视农村,导致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过大的现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对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工程建设的倾斜力度,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促进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4篇:现代社区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 社区文化 和谐社会 可持续发展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的发展状态下认识的发展,它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经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三维结构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四维结构的过渡和发展。这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一个重大推进,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它反映了我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动态发展需求。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论断,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体现了我们党执政宗旨和执政使命的本质要求。和谐是一种价值取向,是一种文化境界,是一种系统化的社会定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社会基础层面的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有逻辑起点性的工程。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分析

构建和谐社会不是一个时尚的口号,而是一项有着丰富内涵的系统工程。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是:一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二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三要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①。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它完全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主义才能充满活力。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一个因果互动的、双向递进式的动态系统演进的过程,该过程充分地体现了依赖人民、受益人民的“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的特质。

二、社区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分析

(一)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社会是形式,文化是内容,文化建设是基础,而社区文化就更加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意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灵魂和支撑。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基础性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支撑,坚实的道德基础,良好的文化条件。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同时,社会是一个大系统,社区是一个小系统,从系统论角度审视这两个系统,都需要控制和协调,而社区文化建设,可以协调社区系统运行,从而也协调了社会系统的效率与公平。和谐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社会是合作和宽容的社会,需要容忍各种不同利益关系的存在。社区文化的建设为社区发展倡导宽容、谦让、奉献的社区公共道德,营造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社区氛围以及和睦相处的人际环境;和谐社会是民主和善治的社会,即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和管理活动。社区文化建设就是要协调好各种社区关系,促使人人友爱、家庭融洽、邻里团结。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社区通过文化建设,净化社会风气,倡导良好社会心态,营造融洽和谐、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形成自觉遵守社会秩序的舆论氛围和民主、平等、法制、科学、诚信的社区生活环境,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和谐社会是公平的社会。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石: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社区文化建设就是在社区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保持权利的平等、利益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社区文化是社会主义对社会公平本质要求,是衡量社区全面进步的尺度,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中的社区文化的深厚基础;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的社会。社会和谐的深层基础在于全社会之间拥有一种普遍的认同,人与人之间有一种相互信任的纽带。这对于社区文化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诚信,就没有相互的帮助与合作,就没有社区的团结,更加无法形成普遍的社区认同感,也就更勿需提及社区文化的和谐建设和发展,乃至和谐社会了。

(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社区文化是在社区共同体中逐渐凝聚起来的相同文化体验与认知,是居民在特定区域内形成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生活方式、文化品位、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它具有整合社区资源、引导价值观念、传承文化成果、规范行为方式,教育娱乐群众、稳定人心、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等重要功能和作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发挥文明社区的示范作用,进而有效地辐射、带动整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不仅是城市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服务群众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层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建设和谐社区也是以群众的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并要注重在工作中不断有所创新文化,具有普遍的接受性、认同性;具有教育、引导、愉悦和美化人的心灵的功能,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人心、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一个有效载体,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社区文化建设的特殊功能,实现“以文化凝结温馨,以文化促进和谐”,通过建设社区文化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和灵魂

一个社会的文化及其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社会的精神面貌,没有社区文化,就没有和谐的社会。社区文化建设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社区文化建设在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如果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没有共同前进的旗帜和灵魂,就不可能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把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凝聚起来,也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发展的实践追求,更不可能有社会和谐的实现。相应地,追求社会和谐的实践又会推动社区文化的发展。和谐社会越发展,社区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越明显。对每个人来说,社区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全社会而言,社区文化建设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内含着人们高度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特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社区文化建设是社会和谐所必需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文化源泉,它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观念引导、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持的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和灵魂。

三、面向和谐社会的社区文化建设

在面向和谐社会的社区文化建设中,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推进社区文化建设。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是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性环节,是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社区居民自由全面发展的有效形式。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必须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社区文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前进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推进社区文化建设。要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在社区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先进的思想道德。先进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社区文化的根本性质和社会作用。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进行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全面落实“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思想是社区文化建设的灵魂所在。我们在社区建设中必须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清除社区文化建设的糊涂认识,引导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发展现。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思想道德目标,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社区文化创建活动。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面向大众,由群众创造又服务于群众

当代中国文化最深厚的根源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人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来源于人民群众又服务于人民群众,这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始终是我们党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社区建设的宗旨是服务居民,社区文化建设的宗旨亦应服务居民,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社区居民精神需求。不断提高群众的文化鉴赏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组织社区文化活动要以满足社区居民为最终目标,要注意听取居民意见和建议,考虑他们的精神需求,鼓励他们的首创精神,使他们在活动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教育。同时,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既是社区文化的创造者,又是社区文化的受益者,从而调动他们参加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自觉地运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社区发展的良好局面,不断提高群众的文化鉴赏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为社区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以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三)把握社区文化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和结构组成,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对社区文化不仅要从广义上去理解它,也要注重狭义上的理解,要充分认识到,社区文化是社区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意识形态成果。社区文化是由社区内部创造为主,外部文化输人为辅形成的不同形态的文化现象所构成的复合体系。它以社区精神为核心,以社区文化为理念,以价值取向和文化形态为主要内容,以社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为支撑,融社区宗旨、行为规范、伦理体系、价值准则、习俗信仰和制度规定为一体,是社区赖以存在的精神支柱。有了这—认识,才能重视社区物质文化建设;才能构建适应社区文化发展的组织体系和运作机制;才能强化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认同感或归属感;才能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和创造精神。

五、结论

本文以系统论的观点对面向和谐社会构建的社区文化建设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核心任务进行了较具新颖性的认识。构建和谐社会首先需要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性支撑,从社会互动的观点看,和谐社会的功能体现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本质特色;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原则同样体现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系统思路。

参考文献

[1]阎向阳.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集团经济研究,2006(216):14-15.

[2]杜立婕.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求实,2006(3):59-63.

[3]石忆邵,杨碧霞.城市文化与和谐城市建设.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6(4):55-58.

[4]王传满.以发展和谐文化为先导构建和谐社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6-10.

第5篇:现代社区文化建设范文

1.我国在建设社区图书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类型逐渐由工业型国家向现代化国家转变,然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求我国必须有很强的人文素质修养,所以发展社区图书馆就显得很重要。另外,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伴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了很大的提高,而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正好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于精神文化建设的需要。但是我国的社区图书馆建设起步比较晚,并且没有出现成功的典范。我国的社区图书馆建设存在很多问题,关于社区图书馆的建设还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当前我国在社区图书馆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社区图书馆的建设质量不高

现阶段,我国的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基础都比较的薄弱,而且根本不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很多的社区都根本没有图书馆,即使有图书馆的社区,图书馆的面积都非常的小,环境也不好,如社区图书馆阅览室的座位比较少,根本不能容纳比较多的读者,这样就造成社区人们根本不愿意去社区图书馆进行学习或者读书。图书馆里面的藏书也都很少,有时可能就是一些旧书或者旧杂志和报纸或者是上级捐赠的书籍等等,这些书籍都比较的枯燥乏味人们根本不能从中学到知识,更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人们都根本不去社区图书馆。造成有的社区图书馆形同虚设。

1.2社区图书馆建设的经费较少,发展缓慢

现在,我国社区图书馆的建设还没有成功的典范,也没有引起上级足够的重视。所以上级对于建设社区图书馆的经费支持非常的少,对于一些社区来说根本就没有。好多社区建设图书馆都是自筹经费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国建设图书馆的最低级别是县级。对于社区或者乡镇单位国家根本就没有建设图书馆的政策支持,这就造成了我国社区图书馆建设的经费不足。在社区图书馆就连最基本的购买图书的经费都很难解决,就更不用说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的经费了。这样就导致即使是有图书馆的社区,图书馆的质量也令人堪忧的状况。相信随着国家对于社区图书馆建设的逐渐重视,我国社区图书馆建设的经费问题会逐渐的得到解决。

1.3社区图书馆建设的管理散漫

目前,我国社区图书馆的建设都没有统一的形式,或者说好多社区图书馆都形同虚设,所以社区图书馆的管理问题就更加的严重了。我国大部分的社区图书馆都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有时候完全的依赖于管理人员的心情,社区图书馆的开馆和闭馆时间也不能完全按照规定来执行。社区图书馆的地位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而且对于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等也都不统一,这就导致人们都不愿意从事社区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这也严重影响了我国社区图书馆的发展。

1.4社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较低,而且参差不齐

从前面我们可以了解到,社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的待遇不同,导致人们都不愿意从事社区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所以大部分的社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都是兼职的。他们中很多人的文化素质都很低,而且参差不齐,根本不具备现代化的管理能力。有的人只能提供简单的借阅服务,不能对整个图书馆的图书结构和藏书类型有很好的了解,这也严重阻碍了我国社区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1.5在社区图书馆建设中缺乏法律法规的保障

在我国,社区图书馆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必须以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最基本的保障。但是目前我国的社区图书馆建设根本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依靠。所以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在经费、管理和人员等各方面都得不到很好的保障。这也成了社区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一个最大的障碍。所以,当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时候,我国的社区图书馆建设一定也会实现质的飞跃。

2.改进我国社区图书馆建设的措施

在上面我们介绍了社区图书馆在建设的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都阻碍了我国社区图书馆的繁荣发展。也影响了我国社区文化的发展和社区人们对于文化的追求。所以国家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改进,来促进我国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下面介绍为了促进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应该采取的措施。

2.1加强我国社区图书馆的法律法规的建设

健全的法律法规是我国社区图书馆健康发展的保障。建立有关社区图书馆建设的法律法规可以有效地解决社区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经费不足的问题。而且还可以保证社区图书馆在建设的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还可以明确社区图书馆对于建设社区精神文明的重要作用,便于社区图书馆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也可以保证社区图书馆的各项服务能够顺利地开展。在建立法律法规之后可以帮助人们很好的了解社区图书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更好的推动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和社区图书馆的繁荣发展。

2.2注重我国社区图书馆的特色化建设

社区图书馆的藏书建设有助于促进社区文化的发展和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健康发展。社区应该积极地建设有特色的社区图书馆,这样不仅可以体现社区的特色,还可以帮助有社区特色的精神文明的建设。社区图书馆应该根据社区人员的职业类型和职业结构合理地选择图书馆的藏书。这样就可以满足社区人们的需要。同时在保证藏书数量的基础之上进行社区图书馆的特色建设,建设社区特色可以增强社区人们的归属感。同时在社区还应该鼓励人们进行旧书的重新利用,人们可以把自己家不用的书籍捐赠到社区图书馆供他人使用,这样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还能节约社区图书馆资金的使用。

2.3在社区图书馆建设中加强网络资源的共享

现在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信息时代,所以建设现代化的电子阅览室是社区图书馆建设的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电子阅览室有助于保障社区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也有利于网络资源的共享。现阶段,我国好多图书馆都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网络系统和信息库,所以社区图书馆要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为社区人们服务。

2.4积极加大我国社区从业人员的培养

现在,即使建立了先进的社区图书馆,如果没有先进的具有高素质的人才来进行管理,社区图书馆也很难发挥它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作用。所以为了提高社区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必须培养专门的图书馆的管理人才,现在在职的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应该积极的提高自身的素质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在有经济条件的社区还可以引进复合型的人才,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加工处理信息。最终为社区图书馆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进而促进社区图书馆的繁荣发展。

2.5扩大社区图书馆的服务项目促进社区文化的发展

现阶段社区人们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都是参差不齐的,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的社区居民,社区图书馆应该丰富自己的服务项目,进而促进社区的文化发展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使社区图书馆成为社区居民的精神家园。为此社区图书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首先是社区图书馆免费开放,让所有的人们都可以走进图书馆享受文化的熏陶。其次是社区图书馆可以提供上门服务。在社区中肯定存在很多行动不方便的老人和残疾人,社区图书馆可以派专门的人员定期去他们家中走访,询问他们所需要的书籍,然后给他们送货上门。再次是社区图书馆可以提供预约服务,当有人所需要的书籍社区图书馆没有时他们可以登记下来,然后社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统一去市里的图书馆借阅,这样可以帮助有需要的居民节省他们的时间。最后是社区图书馆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帮教服务。这主要是针对社区中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的孩子进行的。社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可以帮助他们辅导孩子们完成课后作业。这样,随着社区图书馆服务项目的增加,社区文化生活会更加的丰富多彩。

3.在我国建设社区图书馆的意义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进行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介绍。

3.1发展社区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人们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所以建设社区图书馆有助于提高全国人们的文化素质。现在人们对于图书馆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所以社区工作人员应该根据本社区人们的特点购买图书。社区图书馆具有规模小、需要的经费投入较少等等特点,而且社区图书馆是直接为最底层的人们进行服务的,能够很好的融入到社区文化的建设中。所以发展社区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3.2发展社区图书馆有助于提高全民素质

现在全国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而提高全国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最直接的途径就是通过学习,社区图书馆为人们的学习提供了一个最方便的途径。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业务文化生活,而且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3.3发展社区图书馆是文化建设的基础

社区图书馆的主要责任是为社区居民提供科学知识和文化休闲服务。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最基本的一个单位。社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顺利的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同时社区图书馆也是社区居民在业务时间进行充电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一个平台。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是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基础。

第6篇:现代社区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中国农村;治理模式;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050-02

三农问题是否解决得好,治理模式是关键。从时期的“村队模式”到改革开放的“乡政村治模式”,再到当前的农村社区建设。农村治理,没有也不会有其发展的终端模式。探索农村发展模式,要从是否促进生产力发展、实现生产关系优化组合出发,以调动农民主体性、促进农村繁荣稳定为目标,以保障农民应得利益、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状况为目的。同时应遵循客观规律,依据变化了的实际与时俱进。笔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寻求切合实际的农村治理模式是最佳突破口。而这,也是学者们一直研究和关注的重点。

中国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引入了社区的概念,并展开了一定的研究和实践。城市社区研究在80年代兴起,近几年学者又把目光转向农村社区建设。社区是由生活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生活共同体,社区构成必须具备固定地域、规模数量居民、服务设施、特定文化、社区意识、管理机构等要素。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农村生活共同体”。农村社区治理模式,以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从基层乡镇一级政府的职能退位到农村社区的职能到位,从基层政府的职能缺位到农村社区的职能补位,是中国农村治理方式的又一创举。

以某农村社区的建设过程来阐释农村社区模式。位于重庆南川市的金水湾社区,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过程中推进的各项措施,具体有:迁村并点,退宅还林,保持生态;拓展社区服务,扩大就业机会,建立社会保障;发展社区卫生,完善计生工作,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繁荣社区文化,提高居民素质,建设文明社区;美化社区环境,提高环保意识,营造和谐社区;加强社区治安,建立综治网络,设立社区警务。与此同时,理顺社区关系,构建新型社区组织,完善社区功能,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建立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制度(简称民代会),凡涉及社区全体居民的公共事务均由民代会进行民主表决;建立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简称议事会),职能是民主议事和民主监督,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建立社区管理委员会(简称社委会),代表民代会管理社区内的公共事务;建立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这是农村社区化治理的一个基本模式,很多地区都开展了类似的工作。

关于农村社区建设的条件及目标,李若青认为,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成果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中国广大农村村民自治的实施并取得初步成效,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组织准备,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环节和内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显得异常重要。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可设置为:适应农村城镇化、现代化的要求,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建设和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积极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促进社区服务广泛化和经常化,努力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建立社区管理,协调社区关系,健全社区功能,借鉴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结合,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大力发展社区事业[1]。

关于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思路,贺爱琳总结为树立“三个理念”,坚持“四个原则”,突出“五个重点”,建立“六个机制” [2]。“三个理念”即树立社区服务的理念,树立社区民间组织和中介组织的理念,树立群众参与的理念。“四个原则”即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以民为主、服务于民的原则,坚持整合资源、合力推进的原则,坚持兼顾重点、服务大局的原则。“五个重点”即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区党群组织建设、农村社区服务网络建设、农村社区文化体育建设、农村社区平安法制建设。“六个机制”即建立健全有力领导机制,建立多层次社会参与机制,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资机制,建立完善挂钩结对机制,建立完善以奖代补机制,建立凝聚人心活动机制。

关于农村社区建设与自治机制,甘信奎认为农村自然村落的解体给农村社区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他认为,在社区理念上,以“民为” 思想取代“为民”思想;在社区规划上,以集中居住取代分散居住;在社区治理上,以社区自治取代村民自治;在社区组织上,以社团组织取代家族组织;在社区文化上,以现代市民精神取代传统伦理观念;在社区功能上,以社区服务取代行政管理;在社区目标上,以市民需求取代政府绩效。以此培养居民的共同意识,提高居民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实现由政府主导型民主向居民自主型民主转变,以草根民主促进农村基层民主的发育成长[3]。

关于农村社区化建设的实证研究,袁定明等同志从新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角度出发论述了中国目前社会发展阶段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结合某地实际,提出了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目标、建设途径、服务力度的培育、资金保障等应注意的问题[4]。从实证的角度,提出村庄建设规划要点。倡导鼓励和扶持发展两类社区服务组织,一类是政府或民间组织举办的非赢利组织,如五保集中供养、计生保健服务、城乡公交一体化服务等。另一类是民营服务公司,如绿化养护,家政服务等。建议走政府、村集体、农民、社会共同筹资的路子。各级政府区分各项社区服务的公益程度进行资金支持,村集体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开展社区内公共服务,譬如在政府驻村民警的指导下组织村民治安联防,与政府资金配套进行村落保洁和绿化养护。

关于农村社区化公共服务体系,农村社区化服务体系源于城市社区建设的经验,也是转型时期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山东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创造性地开展“政府主导、科学定位、贴近基层、服务农民”的农村社区化服务体系。把地域相邻的几个村庄规划为一个社区,在社区中心村设立公共服务机构,建立了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的有效机制,打破了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的城乡二元结构,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条件,将农村社区的职能定位是服务,具体承接政府行政部门延伸在农村的政务服务及有关公共服务,改变了当地长期以来农村公共服务被边缘化的问题,使农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了政府公共服务。

关于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际效果,宁波市镇海区也在农村社区化管理工作中取得初步成效。建立起农村社区化管理组织体系,初步形成了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委会、合作社为基础,社区工作站为依托,社区管理委员会、党支部和和谐共建理事会为补充,运转高效、定位合理的组织体系。恭城瑶族自治县积极探索在新农村中实施社区化管理模式,引入“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社区建设理念和城市社区管理的新型管理服务模式,突出抓好新村文化卫生队伍建设、新村服务保障队伍建设和新村环境维护队伍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构建新型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行政村在提供公共服务、反应利益诉求、规范行为规划、化解利益矛盾中的作用,加快新农村发展,提高村级社会化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从组织上变革农村治理模式,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已是大势所趋。无论是学者的研究还是地方政府的实际治理方向,在深入挖掘村民委员会的潜力同时,更多的是把目光转向农村社区化模式。让农民充分享受公共服务,把广大农村建设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农村。改革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最根本改变就是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关系的转变,这种变革也将带来农村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盘活农村治理这盘棋,中国农村也必将走进发展的新时代。需要注意的是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最佳治理模式的选择,极为关键的还是要符合农村实际,顺乎农民的意愿,充分调动发挥广大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当然,在建设农村社区、创新农村公共服务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村委会和社区管理委员会的关系及实际运行情况,社区建成后各行政村的财务归属权等问题,有待于学者们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值得关注的是,山东省青州市市委书记王立胜提出的“社会基础”概念,针对当前的社会理想、国家目标或现代化导向,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农民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农民与国家、市场之间的关系结构进行调整和改造,使得二者之间能够有高度的契合,能够实现顺利的对接。社会基础概念的提出力图使用一种新的分析工具,用以指出在中国市场化、全球化进程已无可避免也不可逆转的背景下,在较为彻底的意义上解决一个世纪以来农民问题――中国最基本的社会矛盾的理论取向和现实思路,使得中国农民能够在自身利益不受到巨大侵害的前提下温和地支持和认可由国家主导的市场化的改革,使得农民与资本、农民与国家之间能够处于可长期维持的一种较为平稳、较为协调的关系状态之中,并且在国家力量的充分参与下被整合进总体目标的框架和体系,使国家与农民之间达成相互制约和促进,而不是相互冲突,以摆脱治乱循环的陷阱,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5]。这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重整后的农村社会基础,理顺农村关系,必将促进农村工作的重大进步。

参考文献:

[1] 李若青.农村社区建设的条件分析[J].学术探索,2005,(10).

[2] 贺爱琳.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思路[J].农村工作通讯,2008,(1).

[3] 甘信奎.中国当代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现实条件及路径选择[J].理论学刊,2007,(1).

第7篇:现代社区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区管理;社区文化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11)01―0072―02

一、社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先以单位为主体的“条条”管理,已不适应现在的社会状况,人们渐渐地由“单位人”转变成了“社会人”。“社区社会化,社会社区化”成为今后城市和社区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区自治是指一定范围内的自治体全体成员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依法对自治体公共事务实行自我管理。它不具有强制性。社区被描述为一种生活共同体,一般具有以下6个要素:人群、地域、专业分工与互赖、共同文化和社会特质、归属感、自我维持与发展。社区建设就是社区发展规划也称社区规划或社区设计,是以社区为单位的规划,对社区建设的整体部署与设计。

加强辽宁老工业基地的社区管理和社区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辽宁的重要方面,是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文化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和谐社区建设能够满足人类从物质到精神上的多层次需求

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地方。社区是否和谐,社区文化建设与每位成员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更关系着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构建和谐社区”成为今后社区建设的目标。

社区管理具有自己的特征:第一,组织性。它们有较固定的组织形态,不是临时性的集合体;第二,志愿性。组织的成员具有较高觉悟,活动是建立在志愿基础上的;第三,非营利性。社区组织的活动是为了公益,而不是营利;第四,民间性。社区属非政府和非官方性质;第五,非政治性。社区的活动为社会服务和公益服务;第六,自治性。社区既不受制于政府,也不受制于生产、流通企业和事业单位,也不受制于其他社会自治组织。社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和谐社区建设涉及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体育、城市管理、文化娱乐等公共生活领域。社区管理与和谐社区建设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三、社区文化建设影响和塑造人的精神和灵魂

和谐社区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方面。随着全球化浪潮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带来了社区多元文化的发展。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辽宁的社区文化建设应该立足于辽宁老工业基地城乡的实际情况,重视城市文化与和谐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对社区文化与和谐社区建设进行规范、引导、提升、优化,从而加速社区文化与和谐社区建设。

新城市主义的区域发展规划,起决定作用的是开发的品质,而不是开发所处的位置和开发的模式。社区文化建设也具有自己的实践特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第一,社区的文化特点是:(1)现代性,(2)标准化,(3)多元性,(4)实效性,(5)娱乐性,(6)渗透性,(7)传统化,(8)服务性。第二,社区文化的表现形式:(1)马克思主义教育,(2)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3)一切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4)广播、书籍、电影、电视,(5)报纸、副刊、畅销读物,(6)卡拉OK、音乐电视(MTV),(7)流行歌曲、交谊舞、明星崇拜,(8)讲座、报告,(9)社区的文化活动、休闲方式,等等。第三,和谐社区建设与发展中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的,和谐的前提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生最大的财富是人际关系”,交往是无法避免的,任何人都必须参与一个最低量的不可抗拒的交往。社区自治与和谐社区建设要求人与人的关系和谐,而人际交往是受文明支配的社会现象。为此,以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和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的社区管理和社区文化建设。

辽宁的社区文化建设,应该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社区文化服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丰富和发展城市与社区的文化底蕴。建设、发展、繁荣社区文化,展示文化的传承与教化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社区文化建设中,通过“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体现和谐社区的特色,挖掘和谐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道德潜力。

四、加强辽宁的社区管理,完善社区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

和谐社区建设涉及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体育、城市管理、文化娱乐等公共生活领域。通过公共信息、公共资源、公共物品、公共秩序、公共政策等公共管理,培育安居乐业的公益精神、与日俱增的社区意识。社区建设是正常环境下正常社区生活的一项基本福利设施,它通常具有相对完善的设施条件,集社会福利、成人教育、职业培训、老年保健、儿童看护、娱乐休闲、信息交流等功能与一身,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各种服务。社区服务的特点在于它不同于一般的尤其是经营活动。社区服务的对象是社区居民,尤其是社区的弱势居民,如老人、残疾人、优抚对象、以及其他居民。社区服务以福利服务为主,以非营利为目的。最为关键的是,社区服务者和被服务者之间是一种互济互惠的奉献关系。社区服务追求社会效益为其最终目标,通过社区服务达到社会稳定。

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是:(1)和谐社区建设的定位、计划,(2)社区建设中加强党的领导,(3)社区服务及其满意度,(4)社区活动的场所和设施,(5)社区的文化生活和娱乐活动,(6)社区的发展历史、变迁和传统,(7)社区的品牌和亮点,(8)社区发展的环境,(9)社区的组织管理体系,(10)社区的安全与稳定,(11)社区居民之间的和谐与互助。

在和谐的城乡社区建设配套规划下,文化、教育培训、医疗卫生、体育、会展和中介服务应该大力发展和壮大。社区文化建设规划的基本内容一般由4个方面组成,即社区文化建设的(1)现状分析,(2)发展目标,(3)发展要素,(4)发展条件。解决这些问题,仅仅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一种运用社区民间资源、发展社区自助力量的构想应运而生。社区管理、社区自治组织、社区非营利组织、社区服务与社区照顾、社区志愿者、社区服务等都应体现自助精神。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主要是利用社区中心、展览馆、音乐厅、图书馆、咖啡屋等社区场所,社区建设和管理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过行政管理以及法制建设对和谐社区的建设和保障作用,建立高效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和高效的管理体制,政府和社区的结合,形成了社区安定和谐的有序结构。在社区建设中发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且要采取国际化的标准,用国际化、本土化和人性化的“三化”进行社区建设。

“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理念以及社区规划不仅给人类环境建设提供了合理有序安排的要求和规范,更为人居环境条件的改善、生活质量提供了科学的保障,并且成为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内在动力。辽宁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应该加强和完善社区服务业的发展和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

注:本文系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辽宁的社区管理与社区文化建设》(编号2010lslktglx-73)研究成果。

第8篇:现代社区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布洛陀文化;壮族;乡村和谐社区

作者:吴德群,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百色学院政法系讲师。南京。210093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9)02-0108-005

近年来,对布洛陀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出发,对布洛陀传统文化的哲学价值、历史价值、宗教价值、文学价值、艺术、审美价值以及生态价值、旅游价值等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但缺憾的是,很少有从社会学角度进行的研究。实际上,研究文化是社会学的一大传统。社会学具有两大传统范式,一是以迪尔凯姆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的范式,强调宏观结构的实证研究;一是以韦伯为代表的理解主义的范式,强调对行为意义的理解。《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就是韦伯运用其理解范式所成就的文化社会学的经典之作,在这部杰作中,韦伯论证了新教伦理与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目前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两大范式也正在走向综合。这种综合的基础在于社会事实的性质,其实,结构总是有意义的结构,意义总是通过结构发挥作用。因此,对布洛陀文化应该有社会学的思考。概括的说,运用社会学视角思考布洛陀文化,就是在建构壮族社会现代性的视域中,如何提取具有现代价值的布洛陀文化精髓,并使其在建构壮族社会现代性的实践中发挥作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其价值内涵的抽象阐释上。如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社区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对壮族而言,如何批判的继承其传统文化一布洛陀文化的传统为社会主义乡村和谐社区建设服务,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将运用社会学视角,试图在借鉴现有布洛陀文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探讨布洛陀文化对加强壮族乡村和谐社区建设的作用,并就发挥这些作用的实践路径提出自己初浅的思考。

一、和谐社区概念的解读

随着和谐社区研究的深入,和谐社区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从既有文献来看,关于和谐社区主要有如下一些定义。

“和谐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的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社会互动形成的具有高度价值认同和归属感、人际关系友好和睦、社区自治程度高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个方面特征同时具备的社区。”

“和谐社区应当是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各个社会群体及其个体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现代化社区。”

“和谐社区的内涵至少包括四个层次:一是通过人人参与,创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提升人的生活质量,使社区成为一个‘生活共同体’,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二是通过人人参与,频繁的交往与沟通,形成祥和、团结、合作的社会环境,使社区成为一个‘社会共同体’,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三是通过人人参与,互动共济,构成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想与道德境界,强化公民道德意识,提倡诚信友爱,提倡奉献精神,使社区成为一个‘精神共同体’,促进人与人的和谐统一。四是通过人人参与,强化社区团结意识,强化法律意识,构建民主法治、充满活力的社区文化,构建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共同的精神追求,凝聚社区成员的意志汇成一股和谐的精神合力,推动社区发展……使社区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促进人与发展的和谐统一。”

归结起来看,虽然各种定义对和谐社区界说的角度不同,但基本内涵是一致的。概括起来可以理解为:和谐社区就是表现为融生态协调、人际和社会关系融洽,以及人的身心和谐为一体的社会生活实体,和谐社区体现着生态和谐、人际和社会和谐以及人的身心和谐。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和谐社区概念具有明显的价值色彩,是对社区建设的一种理想建构。传统社区与现代和谐社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距离,正是这种差距的存在说明和谐社区需要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区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所以,和谐社区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结构的调整,功能的改变,社区主体素质的提高。陆益龙在论述新农村建设时认为,新的农村建设,是指把新农村建设视为在新时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农村发展战略,即促进当今中国农村发展的新战略。新农村意味着新结构、新功能、新主体,即形成新的生产结构、新的社会管理结构、新的行政管理结构、新的知识和观念结构;实现农村社会结构的功能转换或更新;使农村社会主体的结构得以转型和重新整合,实现农村社会主体的现代化。乡村和谐社区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也必然要遵循这些规律和要求。本文正是在这种语境条件下来讨论布洛陀文化对壮族乡村和谐社区建设所具有的作用。

二、布洛陀文化对加强壮族乡村和谐社区建设的作用

布洛陀文化是壮族及其先民崇奉布洛陀为创世神、始祖神、宗教神和道德神,并遵从其旨意以调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性文化体系,是壮族这一人们共同体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模式和社会活动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幻化形象、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和谐有序是布洛陀文化体系的主旨和精髓。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布洛陀文化对推进壮族乡村社区和谐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促进社区生态和谐、加强社区人际和社区社会和谐以及增进社区主体的身心和谐。

(一)促进社区生态和谐

乡村社区是以一定自然区域为基础,由特定的生态环境构成。土地、山林、水源直接影响着乡村社区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是社区生产和生活的依托,是社区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社区和谐的基本特征。也是建构乡村和谐社区的基本要求。生态和谐从根本上取决于人们对生态意义的科学认识和法律的健全。但是爱护自然的文化传统对建设生态和谐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布洛陀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壮人尤其通过自然崇拜、始祖崇拜、禁忌等民间信仰,调适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意念”。布洛陀文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是由其文化性质决定的。布洛陀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具有典型的农业文化特征。布洛陀“是华南珠江流域以稻作农业为代表的农业神”,由于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加之原始认知水平的低下,壮族先民对自然环境充满了敬畏、想象和崇拜,不仅产生了对山、水、石、花、蛙、雷、雨等自然事物的信仰和崇拜,试图通过崇拜,求得风调雨顺,以保丰产丰收;甚至已从本体论的意义上,在自然中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依据。比如关于布洛陀创世说所表达的天、地、人由同一块石头而生的思想,甚至创世母祖姆六

甲由花而生的观念,实质都可被理解为壮族先民崇拜自然的理由。源于这种自然崇拜,壮族先民在现实生活中形成了诸多禁忌,表现为不滥砍滥杀,保护林木、保护动物等行为特征。对现代人而言,人们对自然的神秘感消失,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消失。人类对自然的肆意掠夺和破坏,已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因此,在建设壮族乡村和谐社区过程中,布洛陀文化的生态伦理,对于保护壮族地区的自然环境,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壮族乡村和谐社区生态,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促进社区人际和社会和谐

人际和谐和社会和谐是社区和谐的核心要求。就乡村而言,家庭和邻里关系是社区人际和社会关系的主要内容。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谐是社区社会和谐的基础。对社区而言,家庭是乡村社区的基本单位;对个体而言,家庭是社会成员的首属群体,是社会成员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和生活的组织形式,是影响家庭成员人格的首要结构因素,也是影响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平等互爱的夫妻关系,尊老爱幼的代际关心,互帮互助的兄弟姐妹关系,是社区和谐人际关系的基本内容。邻里关系是乡村社区社会关系的主要方面,和睦的邻里关系是乡村社区和谐的重要标志。

在布洛陀文化中“勤勉和睦是其中崇尚的家庭伦理的主题。”在婚姻家庭生活中强调“尊母尚柔”,倡导夫妻和睦相敬,承认女性权利地位,强烈感怀母亲养育之恩以及对子女婚姻原则采取相对平和的主张、对男女婚姻自主的肯定和理解。在处理家庭之外的人际关系上,无论是体现在布洛陀人格中的“富于同情心、乐于帮助人”、“正直公道、崇尚诚实勤劳、尊老爱幼、友爱和睦”的仁慈性和道德性内涵,还是对教徒“不能偷盗或贪图他人钱财,不得调戏奸女;要善待他人,不计较酬劳,有求必应等。”的规诫,以及布洛陀的神喻对壮人做到正直刚强、公平合理、与人为善等善行,反对好吃懒做、损人利己、虐待老人、贪图私利、挑拨是非等恶行等要求,都具有规范社区行为,协调社区人际关系,化解社区人际矛盾,促进社区人际理解和促进社区社会公正的功能。

同时,从属于布洛陀文化体系的歌圩文化,具有典型的交往特征。对歌不仅是男女之间的个人交往。也是村与村之间的群体交往。不仅交往的人数多,而且由于歌圩与相联系,人们在交往中还表现出浓重、热情、友好。哈贝马斯在论证交往概念时说:“交往行为……是至少两个以上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的互动,这些主体使用(口头的或口头之外的)手段,建立起一种人际关系。行为者通过行为语境寻求沟通,以便在相互谅解的基础上把他们的行为计划和行为协调起来。”他认为,交往具有主体间性,主体间通过(语言)沟通相互提出有效性要求,使得交往行为与世界之间建立起一种反思关系。通过主体间对有效性的论证,最终形成共识。所以他认为交往具有合理性,并提出了交往理性的概念和交往理论。哈贝马斯力图通过交往合理性,来实现“生活世界”的合理化。对歌交往具有明显的理性特征,通过对歌这种交往,人与人之间不仅传情达意,启发智慧,而且相互竞争逗趣、合作共享。因此,歌圩文化不仅对促进社区人际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可以促进社区生活世界的理性化。

(三)增进人的身心和谐

何为身心和谐?静态地看,身心和谐表现为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相协调的状态,它是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相适应的结果;动态地看,则是人的内心世界随外在世界的改变而相应的改变。用社会学的语言说,身心和谐就是个体与社会结构良性互动的一种状态。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人的现代化本质是人格的现代化。之所以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就是因为社会发生了变迁,人与社会不相适应。在现代社会急剧转型的背景下,随着乡村社会结构的急剧变迁,壮族农民的思想观念也在随之发生改变,但是由于变迁中的文化“堕距”,人的文化观念常常落后于社会结构层面的变化,使转型期的人成为“过渡人”。金耀基先生说“过度人是站在‘传统一现代的连续体’上的人。一方面,他既不生活在传统世界里。也不生活在现代世界里;另一方面,它既生活在传统的世界里,也生活在现代的世界里。由于转型期社会的‘新’与‘旧’的混合,在这里,新、旧两个‘价值系统’中的他一只脚踩在新的价值世界中,另一只脚还踩在旧的价值世界里。”也就是说,转型期的人是处于思想与现实的矛盾之中的身心不和谐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现代化就是为了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就是使人具有与现代社会结构相适应的勇于探索、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无论是社区的生态和谐,还是社区的社会和谐,都是以人的身心和谐为前提。没有人的身心和谐,就不可能实现社区的和谐。

对布洛陀文化来说,“无论是关于开创天地和人类万物,还是各种发明与创造都包含着先民们不畏艰难、团结奋进、不断探索、开拓进取、勇于创造的精神。而不畏艰难、团结奋进、勇于创造是布洛陀神话的核心,”而且,布洛陀文化注重对人们心理的调适,具有说人劝世、交流情感、调节矛盾的丰富内容,这些,无疑有益于人们保持平和的心态,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从而维持人与世界的平衡。追求和谐宁静、向往安定和平是其重要的价值观之一。

三、利用布洛陀文化加强壮族乡村和谐社区建设的可能路径

概括地理解,人类学侧重于研究文化对于行为和结构的意义,社会学则侧重于寻找文化与行为之间的结构机制。本文将借鉴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基本假设,思考在壮族乡村和谐社区建设中发挥布洛陀文化作用的可能途径。

(一)建设具有布洛陀文化象征的生态空间

社区作为一个社会关系的区域概念,具有鲜明的空间特征。但遗憾的是,在众多的社区研究中,这一空间的社会意义被忽略,而突出了社会结构的作用。空间社会学认为,空间在本质上是社会的。空间体现着社会地位的分布和社会关系状态。曼纽尔・卡斯特认为“空间不是社会的拷贝。空间就是社会,空间的形式与过程是由整体社会的动态所塑造的,这其中包括了依据社会结构中的位置而享有其利益的社会行动者之间相互冲突的价值与策略所导致的矛盾趋势。”在福柯那里,空间实质上是一种权力关系。例如他关于全景敞视监狱的理解。列斐伏尔认为空间具有实践的性质、表征的潜力和功能。并将空间分别概念化为“空间实践”,“空间的表征”和“表征的空间”。空间实践指的是人们对空间的利用、管理和设计,是特定社会关系在空间中的呈现;空间的表征指的是用来理解、表达空间实践的知识符号;表征性空间则是通过空间符号化,来表达特定的象征意义。在壮族乡村社区建设的空间布局中,可以利用布洛陀特有的象征物,起到保护环境、强化社区认同的作用。例如可以从布洛陀文化中有价值的传说故事,提炼出各种象征符号,给社区空间定的环境要素如土地、水源、山林、花木、以及道路或建筑命名,从而增加这些事物的象征意义,以增强生态的神圣性。同时,在完善乡村社会和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要尊重布洛陀文化传统,在社区规划中,保留或增加具有布洛陀文化特色的活动区域和文化设施,为社区的祭拜、娱乐

活动提供方便,以增强社区环境的道德感。

(二)培育具有布洛陀文化基础的民间组织

民间组织具有为社会成员提供归属感,缓解社会冲突、实现社会整合,凝聚社会资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等作用。尤其是目前我国农民社会组织化程度低,农村的风险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培育民间组织对乡村和谐社区建设不仅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也是乡村社区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壮族乡村社区社会建设中,可以利用布洛陀文化的独特资源,促进社区团体的发展。例如可以围绕发扬布洛陀文化的优良传统,组建社区环保协会、社区慈善协会、利用歌圩传统组建社区歌社,歌手联谊会等等,并在法治的前提下,规范各团体的行为,发挥其社会纽带功能,使社区在既富有凝聚力又充满着活力的同时,提高社区成员的社会参与水平和社区自治能力。

(三)建设具有布洛陀文化特色的和谐文化

和谐社区要求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系统。它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乡村社区和谐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同时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因素。布洛陀文化的和谐传统对建设壮族乡村社区和谐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乡村社区文化建设中,可以以布洛陀传统文化形式为载体,通过各种传统活动,建设具有布洛陀文化特色的社区和谐文化。例如,在乡村社区建设中,可以通过完善乡村文化体系,规划一定区域,建设乡村社区歌圩,组建乡村山歌队,培养乡村歌手,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山歌表演,山歌竞赛等,营造一种既有先进文化内涵,又有民族传统风情的和谐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3][5][6]唐忠新,构建和谐杜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第17页;第12页;第10页;第15页

[2]张再云,和谐社区测量指标体系的初步建构――概念界定与基本维度[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4]刘菊娥,构建和谐社区的基本内涵与路径选择[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7]陆益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模式及误区――种社会学的理解[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8]覃乃昌,壮学第四次学术研讨会综述[J],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9]曾杰丽,壮族民间信仰的和谐生态伦理意蕴[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10]覃乃昌,《磨经布洛陀》与华南珠江流域的稻作农业――《麽经布洛陀》与稻作农业史研究之一[J],百色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11][13]潘其旭,《麽经布洛陀》与壮族观念文化体系[J],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

[12]罗志发,“阴阳合德”:壮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布洛陀经诗》的性别哲学研究之二[J],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14][19]王光荣。黄鹏,论布洛陀文化的凝聚力[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6期

[15]蒋明智,《布洛陀》与壮民族文化精神[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6][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M],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杜,2004,第84页

[17]孙念超,国民性的改造与人的现代化[J],船山学刊。2008年第3期

[18]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77页

[20]熊远明,追求和谐宁静向往安定和平――《布洛陀》价值观之三[J],广西民族研究,1994年第2期

[21][22]叶涯剑,空间社会学的方法论和基本概念解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第9篇:现代社区文化建设范文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任务。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和谐村镇建设”。党的十七大又提出“扎实抓好文化建设。以和谐文化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构建和谐社区、和谐企业、和谐村镇等这些最基本单位人手,才能取得实效。社区是城市社会行政管理的基层单元,和谐社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谐社区建设有赖于文化建设。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物质需求逐步得到较大的满足。物质财富的迅速增长,文化需求也随之快速增长。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才能有效保障人们的身心健康,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比较重视经济发展,而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因此。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提升社区文化水平,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文化的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国家加快了社区文化建设的步伐,加大了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投入,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些先进地区的社区建立了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卫生服务室、健身房、科普活动室等文化设施,不少社区还成立了太极、秧歌、时装、书画、诗词、音乐、舞蹈等群众文化团队;有的社区经常组织文化活动,文艺晚会、联谊会;有的社区还成立了老年大学、市民学校等,这些措施活跃了社区文化氛围。满足了社区成员的基本文化需求,融洽了邻里关系。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加深了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对社会稳定与和谐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化具有满足需求、规范行为、凝聚人心、整合社会、调节心理等功能。社区文化建设除了满足社区成员的一般性娱乐、健身等文化需求之外,还要在培养和造就现代化文明公民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

建设和谐社区。物质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只有提升全社区成员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社区的稳定与和谐才有保障。提升公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必须加强文化建设。文化与人的关系是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类型的人。因此,社区的文化应该在培养和造就文明公民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现代社区不仅要肩负管理、组织、协调的职责,而且还要积极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充分发挥社区文化建设、文体队伍等优势,以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形式,进行传统伦理道德、法律法规和文明公约等教育,寓教于乐。通过活动把群众凝聚起来,让群众积极投身到健康有益的活动中,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

我街道是一个新建发展中的街道,既没有优秀的传统文化,也缺乏人才资源。要想使我街道的文化工作迈入先进行列,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做好功能定位。根据区域文化基础和发展目标,街道整体筹划,逐步实施,每个社区都要建立一个2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的文化广场,并要建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必要的基础设施,服务于广大居民、使居民投入到各种活动中去。二是要建立高素质的专业文化人才队伍,整合区域文化资源。文化部门的领导要熟悉文化,尤其是文艺创作规律。现在很多文化干部都是边学边干,在工作中经常出现“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要在基层发展群众文化,用先进文化占领群众思想文化阵地,抵制封建迷信和伪科学腐朽化,就要有一支文化人才队伍。应从专业学校选拔德才兼备的高材生落户到街道和社区工作。三是要不断培训群众文化爱好者充实到队伍中来,建立不同类型的文艺团队。要注重发现身边的文艺骨干人才,加大培养力度,使文化工作具有生命力,群众自己带自己,产生一帮一、一带一的效果,并找出自己的特色文化和品牌文化。四是要有经济基础作后盾,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和社区资源整合,不断完善社区文化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充分调动、整合驻区单位文化设施及资源,形成以社区文化中心为基础。驻区单位文化设施联动的社区文化活动阵地,实现资源共享、文化共建、共同发展。五是奖优惩劣,激励社区多出优秀作品,坚持以制度促规范,以制度促发展,不断完善社区文化建设各项规章制度。健全目标责任制,做到各部门各单位创建目标明确,分工合理,协调统一,完善考核奖惩制,奖优惩劣,确保社区文化建设不断争优创新,深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