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范文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精选(九篇)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第1篇: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文化认同;京津冀协同发展;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DOI]10.13939/ki.zgsc.2016.35.102

1 文化认同理论内涵及其作用

文化认同是某一区域内人们具有共同的心理认知、一致的价值观和相互的信任尊敬,该区域内的每一个人都了解热爱此区域。形成文化认同的前提是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积淀在地区之间具有相近的文化因子。它主要具有较强的凝聚功能、规范功能和导向功能。

文化认同是一种无形的粘合剂,可以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它以一致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来沟通区域内部人们的思想,使所有人在统一的价值观指导下产生对作为区域整体的归属感和使命感。同时在区域文化认同的环境下,区域成员会产生对于本职工作的自豪感和对组织的认同感,激励他们发挥各自的潜能,积极为区域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可持续的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营造出文化认同的氛围。文化认同是用来打破各种壁垒的最佳战略。

文化认同是一把天然的标尺,可以起到有效的规范作用。一方面,政策制度是文化认同的外在载体,它通过明确地告诉区域内成员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来规范员工行为。政策制度是强制执行的,一经违背将会受到严厉的惩处。另一方面,道德规范是文化认同的无形媒介,它通过成员自身感受,例如自我评价等约束其行为,从而产生自律意识,主动遵守政策规定,这样的自我约束强度更大,效果更明显。

文化认同具有导向和协调功能。当成员认同区域的文化理念时,文化认同对区域成员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文化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成员个体就一样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助于把个体和整体的发展目标进行有效的结合,实现双赢局面。此外,文化认同会强化相互之间的理解与支持,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增进了彼此的亲近感,减少了彼此之间的矛盾,从而促进整个区域内部各个地区、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有机合作。

2 文化认同缺失形成京津冀劳动力市场的分化

站在历史文化发展的角度上,可以看出京、津、冀三地存在着三种具有各自特色的文化――都城文化、漕运文化与京畿文化。[1]首先,北京自明清以来便是我国政治与文化的中心,都城文化根深蒂固,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优良的文化素质,但是另一方面都城文化带来的是一种官本位思想,这使得北京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自视甚高,追求面子,这将北京与其他地方分割开来,无形中为北京造成了阻碍,导致京津冀地区无法像长三角、珠三角那样融合联结在一起,反而产生了环北京贫困带。其次,天津自古倚靠漕运兴市,自古就是粮仓的存储地,所以天津文化与漕运文化密不可分,漕运加强了天津与江南的富庶之地的联系,使得天津很容易实现自给自足,加之近代作为通商口岸,中西文化的相互融合,这虽然给天津带来了多元文化的兼收并蓄,但却小富即安,大俗大雅文化的交织成就了天津独特的文化,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天津欺生却又热情,这使得天津虽然拥有开放的意识,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却束手束脚。最后,古代都城周边的地区称为畿,河北因地理区位而承担着保卫都城的重任,呈现出鲜明的京畿文化。作为北京和天津的后花园,河北拥有良好的地理优势,享受邻近都城所带来的便利,蕴涵着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但是京畿文化中忠君爱国、保守朴实、勇武仁义的思想却限制了河北的发展,这使得河北在改革的浪潮中魄力不足、不懂变通、粗略简单、不计后果、甘于奉献,逐渐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短板。[2]

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文化囿于一地,丰富有余而沟通不足,无法形成京、津、冀三地统一的大区域文化,没有文化认同的基础,也就无法真正制定和实施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更不用说在京津冀大区域内建设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了。

首先选择非本地区劳动者会为其带来较高的招聘成本、培训成本等,甚至还需要解决外地劳动者住宿问题而带来的隐性成本;京津地区的雇主认为河北的劳动者技能和素质普遍不如本地的劳动者,于是在其需要招聘时,必然先从本地寻找,而很少考虑非本地市场的劳动力。[3]同时由于河北发展的滞后性使得其所在地的劳动力因缺少良好的培训或教育处于劣势,削弱了他们可以提高自身素质而进入京津就业的可能性,长此以往他们也很难得到良好的发展,更加制约了河北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本地劳动者作为既得利益者,也必然不愿意让外地劳动者进入分享利益,所以这部分劳动者也会抵制京津冀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

3 利用文化认同促进京津冀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第一,利用文化认同的凝聚作用。京津冀地区的人们因拥有同根同源的燕赵文化而享有共同的文化因子。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融是京津冀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发展的极大优势,应当充分加以利用。首先,可以塑造出一个京津冀地区劳动力市场共同的文化象征,例如设计一面旗帜或者标志,体现出三个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具有共同的行为准则与标准,呈现出三个地区劳动力市场的相互尊重、相互沟通与相互融合。其次,可以运用各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宣传,将大区域文化故事化,故事理念化;加强沟通,通过刊物、宣传栏、会议使之逐渐深入人心,进而影响雇员行为的改变,并且积极创建推广一个在京津冀地区的公共文化活动日,政府借此机会组织活动并联合打造一个京津冀区域交流的统一共享平台,以增进各地区间雇主的合作,促进劳动力流动,并由此将京津冀地区的大众群体紧密联系起来,为实现京津冀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创造条件。通过文化认同凝聚人心,为京津冀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提供精神动力。

第二,利用文化认同的规范作用。京津冀劳动力市场的分化主要是由于三个地区的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着融合障碍。北京、天津、河北虽然都在积极响应国家的发展战略,官方制定出一系列适应京津冀一体化的政策,但是正如上述分析的各地文化深植于地区群众内部,根本无法实现真正的一体化。因此京津冀的文化认同必须在制度与政策中得到体现,才能有价值。文化的建设要做到政府部门的分层逐步推进,将其融入每一个企业日常管理和每一位居民的日常行为之中。通过制度政策的实施规定劳动力市场中不得出现分割、歧视与过度保护的行为,否则视情节轻重的情况对其进行再教育、罚款乃至降级企业信用的惩处。劳动力市场中的国有企业、跨国企业等主要行为主体带头遵循,起到促进京津冀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领头人的作用,并且号召劳动力市场中所有用人单位抛开偏见,一视同仁,这样才能够真正塑造区域文化认同。另外建设完善劳动力市场的中介机构,加强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沟通,促进三者之间的流动。通过文化认同规范行为,为京津冀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提供实际助力。

第三,利用文化认同的导向作用。北京、天津、河北是我国人力资源集中的一大基地,京津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在全国首屈一指,河北稍显落后,但是三地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却是从河北大量流向京津。因此,应当充分发挥京津冀区域文化认同的导向作用,从教育与培训入手,让三个地区的劳动力正确认识京津冀整体的发展,提高河北省劳动力的素质,矫正京津是实现自身职业价值的错误观点,树立无论在哪里就业都是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而努力的信念,缓解河北省大量优质劳动力流失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人才地区分布不均、人才利用率偏低等问题。所以,教育文化部门应当大力扶植开展三地文化人才联合培养工程,创新文化人才培育机制,通过支持课题研究、学术研讨、国际交流等方式,切实培养素质相当的京津冀劳动力,为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提供人才助力。

参考文献:

[1]池志勇,刘琳.推进京津冀地域文化融合形成大区域文化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3):23-24.

第2篇: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劳动力;信息市场;市场供求;劳动力资源;市场机制

劳动力信息市场作为劳动力信息交换流通的场所,它的培育和完善关系到我国劳动力资源能否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和配置。

一、问题表现

目前我国劳动力信息市场的发育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但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劳动力信息市场主体缺失,体制不合理。我国的劳动力信息市场还不够规范。劳动力信息市场迫切需要建立的是以政府正确引导的大量民营劳动力信息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为主体的劳动力信息市场体制。

(二)劳动力信息意识淡薄,市场供求脱节。所谓劳动力信息意识是指劳动力对劳动力信息的重要性以及自身对劳动力信息需求方面的认识程度和自觉运用的程度。一方面,大量有用的劳动力信息无人问津,另一方面大量有能力的人员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或者自身的能力没有最大化的发挥出来。

(三)劳动力信息质量较差,商品化程度较低。劳动力信息商品的质量不高直接影响着劳动力信息消费者的需求,各类劳动力信息市场的经营方、管理方也没有尽到售后服务、监督、管理的职责,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劳动力信息商品的质量和劳动力信息市场的活力。

(四)劳动力信息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在供求机制方面,劳动力信息机构对信息市场的市信号反映不够灵敏,供需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导致劳动力信息供需脱节;在价格机制方面,由于劳动力信息商品的定价无章可循,无形中损害了信息供给方、需求方和经营方的利益,打击了供需双方交易的积极性:在竞争机制方面,由于我国大多数劳动力信息机构以政府行为为主导,“官办”的信息垄断,导致劳动力信息市场缺乏竞争,起不到优胜劣汰的作用。

(五)劳动力信息市场经营、管理、服务落后,信息立法滞后。一些高端服务市场,如人才的培训和测评、人才价格报价系统、人才数据库系统等适应现代化人才信息市场需要的服务方式和内容非常缺乏。信息机构受短期利益驱动,缺乏长期发展眼光,仅依靠规模效应以收取入场费获取收益,处于一种低水平重复运营阶段;同时由于没有价格机制的约束,市场交易行为混乱无序,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另外,劳动力信息市场的立法滞后,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持,阻碍了劳动力信息市场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六)劳动力信息资源区域配置不合理,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从劳动力信息机构的从业人员看,大都是半路出家,只经过简单的培训上岗,而缺乏一些必要的信息科学技术知识和相关的经济知识、管理知识,无法适应现代化的劳动力信息市场的需要。

二、基本对策

(一)建立以劳动力信息生产企业为主体的劳动力信息市场机制。劳动力信息市场的主体应该是劳动力信息商品的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劳动力信息商品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是信息咨询行业的一个分支,这类企业要提供劳动力市场供求的相关信息,以及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的培训、劳动者职业设计,甚至可以在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之间建立一个平台,点对点的进行操作。国家政策上应予以相应的支持,如劳动力信息交流平台的建立,国家相关劳动机构的认证等。

(二)提高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信息意识,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随着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严峻和劳动力区域流动的加快,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对劳动力信息商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劳动力信息的商品化意识逐渐增强。劳动力信息商品的生产者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结合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开发出适销对路的劳动力信息商品。要增加对劳动力信息市场的资金投入,包括对劳动力信息市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的投入,从业人员再教育的投人等。

(三)加快劳动力信息商品化步伐,完善劳动力信息市场的运行机制。劳动力信息具有商品的属性,当然也具有价格。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及其相关的劳动力信息机构应从社会公益性的无偿服务转变为有偿服务,积极的淡化劳动力信息商品的生产者地位,由微观的生产者转变到宏观的指导者和管理者.从而推进劳动力信息商品化的步伐。

实行劳动力信息商品化具体可以采取以下途径:

l.允许劳动力信息市场中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特别是扩大民营劳动力信息生产企业的比重。建立完善的劳动力信息市场法规,依法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对信息网络中的成员可通过每年收取一定的入网费来向他们提供信息服务。

2.政府及相关劳动力信息机构有偿提供相关的劳动力信息资源给劳动力信息生产企业,或者共同开发劳动力信息商品,加大对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力度。

3.以劳动力信息生产企业为主体开展有偿的劳动力信息咨询服务,如劳动力就业和流动信息的提供、人才测评体系及一些个案的咨询、人才数据库的建立、就业人员的培训等。

4.加快对劳动力信息市场运行机制的研究。完善市场的供求机制,引入党争机制,建立价格机制。

(四)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劳动力信息市场。首先要改变由政府包办劳动力信息市场的模式,允许信息市场的经营方式和所有制结构形式多样化,鼓励各种经济主体如国家、集体、个人进入劳动力信息市场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转让、交换活动,发展固定型、流动型、临时型、专业型、季节型等多种形式的劳动力信息市场,确保各种不同种类、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劳动力信息商品得以顺利转让交换。

第3篇: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失业;就业弹性

一、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必要性

事实证明,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和完善的制约因素,直接影响到劳动就业这一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已经日益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1.解决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信息功能的需要。要解决摩擦性失业的难题,就必须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特别是强化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收集、整理和传递功能,尽可能使不同市场主体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的差异性相对缩小,从而逐步消除信息不对称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为实现充分就业创造必要的信息条件。

2.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扩大异地就业的需要。劳动力市场建设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劳动力流动总量的增加和频率的加快,个人的职业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基本没有劳动力市场,国家通过高度统一的工资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户籍管理等行政手段,对劳动力在不同工作单位和经济部门之间的流动加以严格控制,劳动力的流动率是很低的。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加快,我国的劳动力流动率有所上升,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据中国社科院“中国城镇劳动力流动”课题组的调查,在北京、无锡、珠海三城市,劳动者的职业生涯中,从未改变过工作单位的个人比例仍较高,达30%以上。这一比例与日本横滨1970年的比例(34.9%)大致相同,高于美国底特律1970年的比例(13.9%)。这种状况充分说明我国劳动力的流动程度是比较低的,已经严重阻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与国际接轨,也不利于我国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进一步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即劳动力流动的频率与跨度)已经具有明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缓解摩擦性失业的社会压力,实现充分就业的需要。摩擦性失业几乎在所有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过在我国问题尤为严重,表现为一定时期内某地某种劳动力严重短缺,而另一地此种劳动力却大量过剩,处于失业状态。这种由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形成的摩擦性失业从根本上说是在劳动力总供求基本均衡状态下的失业,其解决路径主要是劳动力市场的健全和完善,特别是劳动力市场信息的完备和对称。而后一方面问题已越来越成为摩擦性失业问题得以缓解的制约因素,有必要作为我国政府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性问题加以解决。

4.进一步提高就业弹性,遏制我国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性趋势的需要。所谓就业弹性是指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率。其计算公式是: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在正常情况下,就业弹性应在0—1之间。一般地说,就一国长期总量生产函数而言,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但在我国,由于经济转型和就业体制改革的影响,就业和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非一致性。一方面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就业增长率却逐步下降,失业人员逐年增多,2003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达4.3%,1991—1997年间,我国就业弹性系数保持在0.08—0.17之间,明显偏低。2002年的就业弹性系数比1996年又下降了0.02个百分点。要遏制劳动就业方面这种非正常状况,除了政府采取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加以调节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以市场化的调节机制协调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路径

尽快改变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不完善、不统一的“三不”状况,使劳动力市场成为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健康有效的平台,并做到与国际劳动力市场接轨,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为此,有必要深入探讨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有效路径。

1.进一步从理论上给劳动力以科学的市场定位。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劳动力作为商品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为社会各界所公认。现在的问题是必须真正确立劳动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允许其在市场上自由流动,从而实现优化配置,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这是市场经济客观规律所决定的理论观点。需要各级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劳动力的流动,为劳动力的流动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克服劳动就业问题上的地方保护主义等各种行政壁垒,正视并解决劳动力自由流动可能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从而为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2.对劳动力市场的科学定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一样,是完整的市场体系的一个局部,是市场体系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劳动力市场的健全和完善与否反映一个国家的市场体系是否健全,也是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同时,劳动力市场还不同于其他要素市场,因为劳动力市场的交易对象是劳动力,而劳动力的载体是人,所以,劳动力市场是特殊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要素市场。同时,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发展的状况离WTO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一些西方国家至今还不承认我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因此,我们必须特别重视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把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作为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抓好,并尽快解决劳动力市场发展滞后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第4篇: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失业;就业弹性 

 

一、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必要性 

事实证明,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和完善的制约因素,直接影响到劳动就业这一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已经日益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1.解决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信息功能的需要。要解决摩擦性失业的难题,就必须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特别是强化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收集、整理和传递功能,尽可能使不同市场主体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的差异性相对缩小,从而逐步消除信息不对称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为实现充分就业创造必要的信息条件。 

2.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扩大异地就业的需要。劳动力市场建设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劳动力流动总量的增加和频率的加快,个人的职业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基本没有劳动力市场,国家通过高度统一的工资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户籍管理等行政手段,对劳动力在不同工作单位和经济部门之间的流动加以严格控制,劳动力的流动率是很低的。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加快,我国的劳动力流动率有所上升,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据中国社科院“中国城镇劳动力流动”课题组的调查,在北京、无锡、珠海三城市,劳动者的职业生涯中,从未改变过工作单位的个人比例仍较高,达30%以上。这一比例与日本横滨1970年的比例(34.9%)大致相同,高于美国底特律1970年的比例(13.9%)。这种状况充分说明我国劳动力的流动程度是比较低的,已经严重阻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与国际接轨,也不利于我国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进一步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即劳动力流动的频率与跨度)已经具有明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缓解摩擦性失业的社会压力,实现充分就业的需要。摩擦性失业几乎在所有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过在我国问题尤为严重,表现为一定时期内某地某种劳动力严重短缺,而另一地此种劳动力却大量过剩,处于失业状态。这种由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形成的摩擦性失业从根本上说是在劳动力总供求基本均衡状态下的失业,其解决路径主要是劳动力市场的健全和完善,特别是劳动力市场信息的完备和对称。而后一方面问题已越来越成为摩擦性失业问题得以缓解的制约因素,有必要作为我国政府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性问题加以解决。 

4.进一步提高就业弹性,遏制我国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性趋势的需要。所谓就业弹性是指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率。其计算公式是: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在正常情况下,就业弹性应在0—1之间。一般地说,就一国长期总量生产函数而言,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但在我国,由于经济转型和就业体制改革的影响,就业和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非一致性。一方面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就业增长率却逐步下降,失业人员逐年增多,2003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达4.3%,1991—1997年间,我国就业弹性系数保持在0.08—0.17之间,明显偏低。2002年的就业弹性系数比1996年又下降了0.02个百分点。要遏制劳动就业方面这种非正常状况,除了政府采取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加以调节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以市场化的调节机制协调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路径 

尽快改变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不完善、不统一的“三不”状况,使劳动力市场成为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健康有效的平台,并做到与国际劳动力市场接轨,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为此,有必要深入探讨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有效路径。 

1.进一步从理论上给劳动力以科学的市场定位。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劳动力作为商品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为社会各界所公认。现在的问题是必须真正确立劳动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允许其在市场上自由流动,从而实现优化配置,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这是市场经济客观规律所决定的理论观点。需要各级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劳动力的流动,为劳动力的流动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克服劳动就业问题上的地方保护主义等各种行政壁垒,正视并解决劳动力自由流动可能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从而为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 

2.对劳动力市场的科学定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一样,是完整的市场体系的一个局部,是市场体系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劳动力市场的健全和完善与否反映一个国家的市场体系是否健全,也是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同时,劳动力市场还不同于其他要素市场,因为劳动力市场的交易对象是劳动力,而劳动力的载体是人,所以,劳动力市场是特殊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要素市场。同时,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发展的状况离wto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一些西方国家至今还不承认我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因此,我们必须特别重视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把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作为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抓好,并尽快解决劳动力市场发展滞后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第5篇: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范文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今天,市劳动力市场建成正式投入使用,这是完善劳动保障体系建设的一件大事,在此,我谨代表市政府对市场开业表示热烈的祝贺!

就业是民生之本。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增加投入,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原创:现代化的劳动力市场。市劳动力市场的建成给我们进一步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解决我市的就业问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途径。建设和规范劳动力市场,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培育和建立就业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是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系的要求,加强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行城乡统筹就业是我们就业工作的最终目标。要充分利用劳动力市场现代化信息手段,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水平,形成全市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信息管理系统,各机构互相联网,广泛收集、汇总、查询和处理劳动力供求信息,形成市场导向、城乡一体、公平竞争的就业机制。在劳动力市场中,消除城乡、身份、性别等各种歧视行为,城乡劳动者拥有根据自身能力和愿望选择就业的平等权力,可以在城乡、地区和各类单位间合理流动。要使就业形式灵活多样,非全日制就业、季节性就业、阶段性就业等就业形式得到广泛使用,逐步实现城镇登记失业率向城乡调查失业率统计监控方式的转变。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的优势和功能,广泛搜集和用工信息、求职信息、职业培训信息和外省市劳务合作信息,使用人单位能够通过劳动力市场尽快找到符合岗位要求的劳动者,使广大求职者能够在劳动力市场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工作;原创:要通过劳动力市场大力宣传就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劳动力流动就业政策、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政策,使市场就业方针、市场就业观念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全社会形成用人找市场,就业靠竞争的共识。

同志们,就业问题解决的如何,是衡量我们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志。千方百计解决好社会就业问题,就是为人民办实事,就是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重大实践。希望劳动保障部门的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和掌握先进技术,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增强服务意识,既要在服务场所和服务设施管理上下工夫,又要在搞好服务、促进就业上出成效。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要求管理劳动力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的职能作用,提高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知名度,让全社会知道,在这里可以获得优质、高效、便捷、文明、周到的服务。

谢谢大家!

第6篇: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范文

论文摘要: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化是就业市场化问题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反映。大学生就业问题涉及到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也涉及到市场经济体制在教育领城的运用问题。就业市场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劳动就业管理体制市场化的产物。毕业生就业市场既有一般劳动力市场的一般特征,也有不同于社会就业市场的特点,具有其独特的内洒、运行机制和特征。

就业市场化是人事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行改革的必然结果,是从传统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时代迈进过程中逐渐生成的人力资源配置的新机制。大学毕业生是人力资源的有机构成部分,在就业市场化的社会背景之下,必然要进人市场的行列。随着大学毕业生进人就业市场的轨道,就有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的现实,因而也就有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的问题。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化问题是随着我国就业市场化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而逐渐凸.显的,它是就业市场化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的反映,是就业市场化健康发展的要求。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是就业市场本身的问题,也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学生能否顺利实现就业、为社会服务,是学生价值的体现,是教育价值的体现,同时也是思想教育价值能否实现的问题。

一、就业市场化的内涵及其运行机制

大学生就业市场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是就业市场化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体现。就业市场化就是市场经济的机制在就业过程中的体现。了解市场机制是理解就业市场化不可或缺的环节。什么是市场经济?有学者认为,市场经济就是承认就业市场主体的能动性,能够自主地作出经济决策,独立地承担决策风险,建立起具有竞争性的市场体系,由市场形成价格体系,促进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就业市场化,实质上就是劳动力走向市场,就业市场就是劳动力市场。什么是劳动力市场?目前有三种观点:(1)劳动力市场只是一个场所、一个平台,是交换过程中劳动力供求双方平等协商、共同选择的场地。(2)把劳动力市场理解为一种体制或机制,是劳动力供求双方关系的总和,是运用市场价值规律对劳动力资源进行调节和配置的一种机制。(3)将劳动力市场视为一种体系,即运用市场交换手段,在价值规律等机制作用下对人力资源进行配置的一整套体系。这三种观点各有一定的道理,但都不全面。严格地说,劳动力市场是“场所”、“机制”、“体系”的辩证统一体,是价值规律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发挥调节作用的内在功能和外部表现。这里所说的外部表现,是指劳动力市场的中介机构、服务手段等市场载体。而内在表现,即为市场机制。

劳动力市场作为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本身带有市场的一般特征:即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调节供求平衡机制。

1.价格机制。劳动力与其他商品一样,反映的是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不同的劳动者,其劳动能力既在量上存在差异,也在质上有较大的差别。在商品货币关系下,对劳动力价值的判断不能用劳动时间这一简单尺度来衡量,只能用劳资双向选择市场这一途径来间接实现。用所得收益大小来衡量劳动力价值大小,符合商品经济的根本原则,也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2.竞争机制。有市场必有竞争,劳动力市场也同样存在着竞争。劳动者个体为了实现个人收益最大化,必然竟相追逐能充分发挥个人才能,最能满足其生存、发展的岗位。而需求方为了招聘到具有较高素质而又成本低廉、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力,相互之间也会有竞争。通过这种竞争,劳动力市场的无序状态就会被引导到一个积极的方向,从而实现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和岗位之间的优化配置。竞争机制,既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必然存在的机制,又是激励供求双方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3.调节供求平衡机制。商品的供求总是在一定幅度内波动,而劳动力作为商品,也具有这一特点。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同样遵循这一规律,在相互消长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相对平衡。因此,劳动力的供求不平衡是常态,而平衡则是暂时的、相对的。此外,劳动力再生产和物质及精神生产都是分散进行和随时变化的,由它们所决定的劳动力供求关系也必定是动态的,这就导致劳动力供求在不平衡和平衡之间上下波动。这种动态关系的转换,是经过劳动力市场的无数次交换行为、依靠劳动力价格的波动进行的。在一段时期内,劳动力在地区、部门、企业和岗位之间的配置大体上趋于平衡,是因为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劳动力市场上有效地发挥着威力。

二、就业市场的基本特征

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属于劳动力市场范畴。因此,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特征和运行机制与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和运行机制是相符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特征包括:(1)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毕业生就业的竞争性,是由市场经济法则决定的。目前,地域与地域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现实的选择必须驱动毕业生去竞争。再加之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与城镇就业难的矛盾,有可能出现暂时的、局部的毕业生供大于求的情况,使竞争进一步增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竞争,一方面能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能对高校专业结构的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要进行“双向选择”.所谓的“双向选择”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相互选择的用人制度,即是以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为主体、市场为中介的双选就业制度。而这种双选制度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其风险性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在双选过程中,毕业生既可能选中,也可能落选。二是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原有的终生制改为合同制。毕业生工作的好与坏,决定就业时间的长与短。三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事业单位的兴衰也会带来毕业生的失业或落岗。双向就业制度,使用人单位在“双向选择”中由过去的被动变为主动,再不是等上级主管部门分配干部,而是自己主动寻求人才。用人单位要想吸引、留住人才,除了要认真落实与毕业生签订的就业协议外,还要为毕业生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之发挥专业特长,与单位共命运。

(3)在供求平衡机制上,大学毕业生就业主体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供求关系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从短期来看,会有少数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冷门专业的毕业生供大于求;但从长期来看,受供求平衡机制的影响,加之我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需要人才的不同,人力资源能够达到优化配置,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其供求关系会达到大体平衡。今后的趋势应是除国家重点项目和特殊行业必须用计划来确保人才外,其余用人单位和人才个体都要进人市场,由市场根据供求情况进行配置,通过供求机制的建立,实现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优化配置。

由此可见,毕业生就业市场是运用市场机制进行人才配置,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和用人单位选用毕业生提供服务的一种专门的人才市场,其运行的主要内容,是具有自主择业权的大学毕业生和具有自主用人权的单位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联系洽谈、签约的一系列活动。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与社会就业市场相比,有其鲜明的特点:

1.群体性。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种群体或集体活动,它与一般社会就业市场有着很大区别,后者是长期的、个体性的,求职者单兵作战,以个体的状态进人市场,用人单位同样以个体形式随机分散地招聘。而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供求双方都具有群体性特征。

2.针对性。毕业生就业市场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总是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举行,并逐渐形成了有形的和无形的就业市场。有形市场是指有固定场所、具体时间、特定参加对象等,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地点开展招聘和应聘,供求双方直接见面、双向选择,减少中间环节,克服盲目性,以提高效率和效益。无形市场主要指毕业生联系工作不受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可依据个人意愿自行选择,虽是无形的,却是客观存在的。

3.时限性。毕业生就业市场具有一定的时限性。毕业生就业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般在规定时间内如果毕业生未能完成就业,就要转向其他市场。这段时间通常是在大学四年级的上学期,一般从9月份到第二年的4月份左右。而一般社会就业市场则不存在明显的时效性通常一直是开放的。

4.宏观调控性。国家要根据每年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宏观上对毕业生就业市场进行政策上的调控,而且每年的政策都会有一些区别。因此,为保证就业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和人才的合理流动,需要国家来进行宏观调控。国家有关部门需对毕业生就业制定一系列具体的规定和措施,使毕业生就业市场具有浓厚的宏观政策色彩。

第7篇: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薪酬;劳动力市场;职位评价;市场定价

引言

从人力资源管理视角而言,企业人力资源活动的成功要么取决于薪酬政策或实践,要么与薪酬政策或实践相关。首先,企业能否吸引和招聘到合适的员工与它所提供的薪酬直接相关。其次,薪酬还会影响企业激励和留住核心员工、关键员工的能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薪酬是个人和组织之间的一种心理契约,这种契约通过员工对于薪酬状况的感知而影响员工的工作行为、工作态度以及工作绩效。

综观以往薪酬领域的研究成果,大部分是从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出发,强调薪酬在企业内部的公平性和一致性。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自由化的不断深化,内部劳动力市场开始暴露出弊端,正面临着被外部劳动力市场所替代的新挑战。相应地,薪酬研究关注的焦点应该从先前的只注重组织内部标准转向关注外部劳动力市场的作用以及薪酬的外部竞争力问题。

一、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薪酬管理评述

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资源在企业内部的流动与配置。美国经济学家Doeringer和ore第一次明确总结和概括了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概念。他们定义内部劳动力市场是“一个行政性的单,例如一个制造企业,在那里,劳动力的定价和配置是通过一系列的行政性规则和程序来管理的。”这些行政性的规则和程序给内部劳动力市场上的成员提供一定的福利包括工作安全性,晋升和职业流动机会,公平待遇等。20世纪80年代之前,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劳动力资源大部分是在内部劳动力市场上进行配置的,在美国,拥有目前工作已超过25年时间的职工约占全部员工的25%;在法国、德国和日本,劳动力拥有稳定工作的倾向更加明显。

从薪酬视角来看,内部劳动力市场强调不同工作薪酬支付的内部公平性和一致性,而不关心与外部劳动力市场上类似工作的工资率比较是否具有公平性。内部劳动力市场上薪酬体系设计的主要方法是职位评价。职位评价是指对不同职位的价值及其在企业内的重要性高低进行评价和比较,然后再以评价结果为主要参照确定不同职位的薪酬水平。所以,内部劳动力市场上的薪酬体系是以职位为中心构建的。在这种薪酬体系里,员工的薪酬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在职位,而不是员工个人拥有的知识、技能和人力资本。在做职位评价的时候,企业只需要考虑职位的内在特征以及职责,而排除对外部因素的考虑比如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当地的工资率和地理位置等。职位评价方法在以制造业等集约化生产为特点的工业化时期被广泛的采用。

二、基于外部劳动力市场的薪酬管理

20世纪90年代之后,内部劳动力市场有效运行的条件发生了变化。首先,在美国,雇主开始通过裁员解雇工人,并且日益增加使用多种灵活化的短期雇用形式,包括非全日制就业、临时就业、承包就业和派遣就业等。其次,这种短期雇用形式在其他发达国家也呈现出很快的增长势头,如l985—1995年间,欧盟临时就业增长了2.5个百分点,其中增速最快的西班牙增长了约20%。目前,其临时就业占就业总量的30%。《经济学家》(2000)作了如下评论:“雇主和工人之间那种旧的社会契约正在被撕碎,现在还不清楚取代它的是什么,但这意味着先前的职业生涯模型,即一名员工在一家公司沿着工作阶梯晋升将会变得越来越稀少。”嘴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既有宏观层面的变革,例如经济全球化、自由化的不断深化,从工业化向知识经济的转化;也有微观层面组织发生的技术、生产方法的变革以及市场对组织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渗透。

这种变革已经导致组织和个人更加关注外部劳动力市场。现在,组织开始在所有的管理层次从外部雇用那些拥有合适技能的员工,而不仅仅是局限于从工作阶梯的进入口雇用新工人然后对他们进行培训,再从内部晋升。组织为了提高对外部环境的反应能力和反应速度,在进行组织变革的时候,越来越强调组织的扁平化,即缩减组织的管理层次,使组织从原来的众多级别变成少数的几个级别。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组织日益增加使用了临时雇用而不长期雇用。与此同时,组织也逐渐放弃了内部劳动力市场上以职位为中心的薪酬体系,而用密切的与变化的外部劳动力市场相联的工资结构取代它。薪酬体系设计的基础已经由职位逐步转向人的技能和能力,这意味着组织现在是在向人而不是职位支付薪酬。薪酬与技能和能力的高度关联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励员工不断获取新知识和技能,而且也消除了员工在不同职位间横向和纵向流动的障碍,使组织结构根据外部环境不断调整和重组成为可能。

目前,在咨询专家和HR人事专员之间,职位评价已经不再受到欢迎,基于外部劳动力市场的方法已经取代它。越来越多的组织利用外部市场直接为职位定工资,这种方法被称为薪酬的市场定价法。美国咨询公司HayGr0up在2003年发起了一次面向大企业人事专员的大规模市场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有59%的企业只依赖市场定价为所有的职位定薪水,而较少考虑内部公平性;与之相反,只有2%的企业在设计薪酬体系的时候使用内部职位评价方法;而17%的企业采用的则是内部职位评价和市场定价的组合方法。薪酬体系设计已经从强调内部公平转向强调外部竞争力以及从以职位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先前,针对职位而不是个体决定工资率首要强调职位评价,今天,为个体决定薪酬需要基于市场考虑以及他们贡献于组织的技能、知识和人力资本。

结语

第8篇: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劳动力要素;城乡收入差距;市场分割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4-0023-02

1、导 言

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33:1,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一年。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必将威胁到我国已有的改革成果、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幸福感。一直以来,不断有学者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进行研究,力求找出其影响原因并采用合适措施使之缩小至合理水平。其中,有学者Shi(2002)用9省数据考察了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将城乡收入差距主要解释为劳动力市场与户籍制度的影响,另有杨俊、张宗益(2003)则通过实证研究提出,经济发展不是决定收入分配变动的主要因素,也不存在自发的“倒u”型过程,只有人力资本积累才具有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明显作用。更多的学者研究表明,劳动力要素是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对我国劳动力要素配置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其如何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做出剖析,最后根据影响途径针对性地提出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和建议。

2、我国城乡劳动力要素配置现状

劳动力要素市场是劳动力要素配置和流动的场所,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我国的劳动力要素市场,自产生之日起由于各种制度诱因便存在着分割的现象,长时间的被划分为农业和非农业户籍劳动力市场。改革开放30年来,各种相关的诱因在市场机制和行政因素影响下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多元的劳动力要素市场,而今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状态是传统体制下劳动力要素配置方式的延伸。

由相关劳动力分割市场理论我们可以得出,无论是传统制度下的被划分为城市和农村户籍劳动力市场还是当今复杂、多元的城乡劳动力要素市场,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影响我国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从而阻碍着城乡劳动力要素的优化配置,更进一步影响城乡收入水平。

2.1传统的劳动力要素配置方式

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建立的户籍制度、劳动制度及相关制度造成了人口和劳动力的城乡分割。相关制度诱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户籍制度区分了农业和非农业两种户口性质,农业户籍人口不能向城市迁移,城市与农村之间构筑了一道高墙,农民和城市居民拥有两种不同的经济和社会身份,制度性的城乡劳动力要素市场分割正式形成。可以这么概括的说,我国现存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限制了城乡劳动力自由有效流动,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

2.2当今复杂、多元的城乡劳动力要素配置形式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市场开始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传统体制下壁垒森严的劳动力资源城乡分割被改变,形成了体制内劳动力市场和体制外劳动力市场,体现了劳动力资源配置体制的基础性变迁。现阶段,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和就业的行政控制逐步放松,加上城乡之间业已存在的收入差距,到城市寻求就业机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日益增长,但至今尚未形成稳定、制度化的吸收农村劳动力的城市化劳动就业机制,农村劳动者还不可能真正享受平等竞争的权利,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城市劳动力市场与农村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状况(崔学海,2007)。现今,在我国劳动力要素流动的结构中,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以大学生为代表的户籍式劳动力迁移和以农民工为代表的非户籍式劳动力迁移。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在全国1.31亿迁移人口中,非户籍迁移占全部迁移入口的65.1%。两种不同性质的迁移对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作用不一,同时也各自影响着我国劳动力要素的配置,更详尽影响途径将在下文中做进一步阐述。

3、劳动力要素配置如何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

如上文所述,我国劳动力要素市场的人为分割与扭曲配置情况决定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所以说,我国劳动力要素配置情况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方面。当今,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由于转移分类角度不同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以转移后转移个体的性质改变即户籍改变为考查主体,可以分为户籍式转移和非户籍式转移;而以实现劳动力转移地点为考查主体,则一般分为劳动力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接下来,本文分别从两种分类角度来剖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效应以及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3.1户籍式转移和非户籍式转移模式的效应

除了农村人口流动角色原因,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农村教育年限较短,也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要素配置低下的情况,最为明显的就是当今所出现的农村人口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并行的情况。虽然说农村劳动力要素不能有效并充分自由地移动,但不能否认的是,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一直在以各种形式转移着。其中,最为优秀的农村青年由于考学等原因以户籍式转移的方式,不可避免的遵循着“农村播种,城市收获”的路径来到城市。由于考学的原因进城的大学生,为城市提供新的税基,补偿城市发展的人力资源要素缺口。这些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的“剩余”几乎全部归城市所有,对农村的外溢效应极其有限,对城乡之间衔接所起的作用也不大。这种转移方式对城乡收入差距减小并不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反倒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非户籍转移大多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城市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最终更有效地调配了城乡的一体的劳动力市场。由于我国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羁绊,此类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务工一段时间后,最终还是会回到农村,其中大多以在城市中所学技术积极地工作和生活,有效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这种非户籍的转移方式当然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起到积极的作用。

3.2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模式的效应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很大比重表现为异地转移。这种转移虽然也给农民带来明显的好处(非农业收入已占农民收入的1/3左右),但它不仅没有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别,还使城乡居民收入差别呈扩大趋势。农业劳动力异地转移模式,即流向大中城市的就业模式,所派生出来的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孕育了农民工这个特殊社会群体。农民工是身份和职业合二为一,其中“农民”代表他们的身份,而“工”则表明他们的职业。农民工进城务工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异地转移不能简单的等同于城市化进程,当前我国城市化面临的最大难题,不是如何把农民转化为农民工,而是如何把农民工转化为市民。而城乡居民的差别不仅表现在经济收入上,还表现在公共品供给上。在这种情况下,要把农民工转变为市民,意味着政府必须承担对上亿个农民工的公共品的供给,使农民工所享受的福利待遇同原有城市居民一样,这是国家财力所难以承受的。

这就存在着如何形成一种机制,使农民工的福利制度能够与现有城市福利制度相融合的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也就是舒尔茨所提出的在农村社区追加投入其他生产要素,是化解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

4、根据影响路径提出对策和建议

4.1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推动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

要使我国城乡劳动力要素合理流动,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首先必须继续深入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状况。取消政府对劳动力市场不合理的干预和管制,推动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剩余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实现城乡统一的劳动力要素市场;其次要求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而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向非农产业与城镇转移。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除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异地转移),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传统农业中释放出来,有效地配置到城市所需岗位,加速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如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小城镇等)来长久性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致力通过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和农民分工分业,形成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城乡经济发展新机制;再者还需要注重改革城市劳动力就业保护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教育、医疗等社会福利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让进城农民工享有城市居民同等待遇。

4.2实现教育资源公平分配,提高农村人力资源

第9篇: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范文

劳务经济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以优势的劳动力资源,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在常驻户口以外地区,从事劳务活动,获得经济收入,从而带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经济形式。劳务经济的人格化是农民工,农民工创造劳务经济。劳务经济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巩固和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途径,对于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一)劳务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收入问题。由于农业比较收益的低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巨大和第一产业就业空间的局限,提高农民收入问题自然而然地演变为如何合理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尤其是非农就业问题。因此,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就成了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有效途径。以部级劳务经济示范基地――信阳市为例,近几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部分,劳务经济的贡献率都在50%以上。

(二)发展劳务经济有利于推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农村劳动力资源向城市流动,并不是单向的资源流出,在劳动力外出的同时,必然形成另一个对应的资源流动,即他们打工的收入作为货币流,会相应回流到输出地。2004年,信阳外出务工人员为家乡挣回纯收入达110亿元,占信阳市国民生产总值的25.33%,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9倍。劳务经济的收入直接增加了当地的经济总量,解决了相当一部分人的生活问题,提高了当地的消费水平,反哺了当地的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金融业等产业及社会福利事业,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劳务经济的发展也加快了农村工业化进程。由于外出务工人员与产业工人融为一体,经受市场经济的洗礼和城市工业文明的熏陶,适应了现代生产方式下的管理模式,积累了管理经验,掌握了技术和市场信息,开阔了视野,促进了人力资本的形成,为农村工业发展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与技术基础;许多外出务工人员通过辛勤劳动和精心经营,积累了资金,加速了资本形成,为农村工业发展奠定了资本基础。他们返回家乡创业,带回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及市场信息,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和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三)发展劳务经济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首先,劳务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一方面,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减少了农业生产人口,推动了土地有序流转,有利于外出人员的责任田向种田能手集中,提高了农业集约化程度和边际收益,促进了优势农产品的专业化、规模化和区域化生产。另一方面,外出务工人员带回的资金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其次,劳务经济的发展不仅创造大量的物质财富,而且有效地改造了外出务工人员的精神世界,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量农民外出务工,脱离了小农经济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受到现代工业和城市文明的熏陶,接受了市场经济的洗礼,开阔了眼界,开启了心智,更新了观念,学到了技术和本领,提高了各方面素质,成为适应现代社会的新型劳动者。

第三,劳务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管理体制变革和基层组织建设。人口大规模的转移流动,推动了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逐步演变,促进了政府的管理创新和社会变革,加快了以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重点的政治文明建设。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回到乡村,成为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带头人。

第四,劳务经济的发展既促进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又促进了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发展劳务经济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收入,相当一部分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极大地改善了乡容村貌和农民的生活环境。据统计,信阳市2004年农民从劳务收入中投入到乡村公路、学校、医院、自来水和住房建设上的资金达60亿元。95%以上的农户家里装有固定电话,80%以上的家庭有彩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和拖拉机,在劳务经济发达的地方,80%以上的农民建起了楼房,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道风景。

提升劳务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为提升劳务经济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首先,转变思想,提高认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本问题是农民增收,农民增收关健是充分就业。各级政府应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农村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把劳务经济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抓好抓实。

其次,统筹谋划劳务经济,拓宽劳动力转移渠道。(1)大力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实现剩余劳动力由种植业向林、牧、渔、副业的转移,促进农业内部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2)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引导农民进入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和各种服务业,实现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就地转移。(3)加快城镇化步伐。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落实“小城镇,大战略”,加速发展一批产业密集、商贸发达、承载力强的精品小城镇,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劳务经济的重要途径。(4)大力发展国际劳务合作。目前全球劳务市场有1亿左右劳动力需求,而我国每年输出只有50万人,市场潜力巨大。各地要把涉外劳务输出作为支柱产业来抓,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形成国际劳务品牌。

第三,强化服务,优化劳务经济的发展环境。(1)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政府劳动保障管理体系,构建覆盖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信息网络、职业技能培训网络和政府公共就业服务网络。(2)强化政府在发展劳务经济中的责任和服务职能。(3)发挥农民工工会的作用,切实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按照“源头建会,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强在输出地组建农民工工会工作,强化政府维权服务责任和农民工维权意识,创新双向维权机制。(4)加强“金桥工程”建设。在外出务工经商党员集中地建立党组织,让外出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转岗不转向”,为家乡的建设架起“金桥”,实现输入地和输出地互动双赢。

(二)以品牌战略提升劳务经济,不断提高知名度

劳务品牌是一个地方劳务经济发展的标志,是提升劳务经济的客观要求。实施劳务品牌战略,首先,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劳务输出要形成规模,就要求政府在服务过程中,做到有序组织、培训到位,只有这样才会形成自己的劳务优势,最终占领市场;其次,增强劳务特色。各地要根据自身条件,结合市场需求,找好劳务市场定位,形成“一县一品、一乡一业”的劳务经济特色,把劳务经济做出特色。第三,提高劳务质量。劳务品牌的核心是劳动力素质,具有一定规模的、有自己特色的、高素质的劳动力,才具有市场竞争力,才能形成劳务品牌。

(三)筑巢引凤,精心构建回乡创业经济平台

第一,继续放宽市场准入政策。认真落实已出台的对民营经济的各种优惠政策,充分发挥驻外机构在吸引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逐步形成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招商引资的双向流动;第二,加大财政、金融对返乡创业的支持力度。特别是要支持返乡创业人员投资兴办的科技型、外向型、农产品加工型等创业项目。尽快建立贷款担保体系。参照下岗失业人员创办企业的政策,给予一定的税费优惠,以调动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积极性;第三,努力改善创业环境。在返乡创业人员集中的区域,设立返乡创业园区,加强水电路和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收费项目,表彰和奖励回乡创业成绩显著人员,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

(四)坚持以人为本,深化体制改革,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第一,建立公平统一、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思路,逐步建立城乡劳动者自由流动、自主择业、平等就业的新型就业制度,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间有序转移,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是发展劳务经济的必然要求。要消除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制度、体制和政策性分割,建立公平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发挥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作用;按照政府指导、市场主导的原则,积极引导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建立规范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强化就业服务和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建立网络化的劳动力市场;要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加大执法监察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第二,加快制度创新步伐。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降低农民进城门槛;调整土地政策,在保持原有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实施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三权分离,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与社会保障权益的合理转换机制;合理分配教育、培训、医疗等资源,为农村劳动力流动提供全方位的公共产品服务;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和就业能力建设,缩小城乡劳动者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异,开通城市社会保障与农村社会保障的对接通道,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险。

(五)加强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为提升劳务经济提供人力资本支持

首先,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建立市场导向的教育培训机制和多层次的培训体系,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劳务技能培训和输出工作。其次,坚持“市场引导培训,技能促进就业”的原则,实行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一条龙服务,努力扩大“订单”培训。再次,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建立“政府主导、多方筹措”的投入机制,把农民工的培训纳入各级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多渠道筹措培训经费,解决好劳动力“学得起”的问题。

(六)提高劳务经济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劳务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