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人口老龄化的建议范文

对人口老龄化的建议精选(九篇)

对人口老龄化的建议

第1篇:对人口老龄化的建议范文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

一、充分认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大意义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对“十四五”和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国是当今世界老年人数最多的国家,2019年底,已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54亿,预计2025年将突破3亿,2033年将突破4亿,2053年将达到4.87亿的峰值。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让每位老年人都能生活得安心、静心、舒心,实现广大老年人及其家庭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向往,发挥老年人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必将进一步彰显党的初心使命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是维护国家人口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考量。在我国即将开启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将是基本国情。这个趋势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程紧紧相随,与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紧密相连,关系到我国代际和谐与社会活力,影响国家人口安全和国际竞争力。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为国家战略,有利于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凝聚共识,增强风险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统筹各方资源力量,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营造有利战略格局,确保中华民族世代永续发展,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的情况下,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为我国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滚滚而来的“银发浪潮”,既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和冲击,也蕴藏着宝贵的发展机遇和希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有利于化危为机、危中寻机,对冲不利影响,积极转化老龄风险为“长寿红利”;有利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催生银发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有利于拓展银发消费,持续扩大内需,充实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

二、深刻把握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总体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安排,制定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党总揽全局,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坚强保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要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凝聚社会共识,切实把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转化为全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强大动力,走出一条借鉴各国有益经验、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之路。

坚持积极老龄化观念,牢牢掌握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先机和主动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仅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维护老年人尊严和权益,而且能促进经济发展、增进社会和谐。要积极看待老龄社会、老年人和老年生活,以积极的态度、积极的政策、积极的行动应对人口老龄化。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人口老龄化涉及的生育养育、教育培训、退休社保、收入分配、产品服务等政策制度,最大程度防范化解人口老龄化风险,最大程度把握人口老龄化战略机遇。

坚持调动各方主体的积极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老龄社会治理共同体。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涉及领域广、参与主体多,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调动政府、市场、社会、家庭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积极性。要在政府主导下,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巩固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引导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建设继承传统美德、具有时代特征的孝亲敬老文化,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实现各尽其责、各得其所,打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坚实社会基础。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做到因地制宜、科学精准施策。我国人口老龄化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既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不断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努力增进人民福祉;又要充分考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财政承受能力,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将提高福利水平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基础上。要在党和国家统一部署下,从实际实效出发,在战略布局上体现精深,在政策措施上体现精准,在管理服务上体现精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全方位、多层次、具体化的养老需求。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为人类解决老龄化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把改革创新作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强大动力,充分激发市场和全社会活力,强化科技支撑,不断完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制度。坚持世界眼光,立足中国国情,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携手共进、应对挑战。

三、认真落实“十四五”时期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思路和任务

《建议》坚持系统观念,从我国实现人口均衡发展最需要关注的“少子老龄化”等问题入手,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思路和任务。

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这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持续保持社会活力的治本之策。目前,受多方影响,我国适龄人口生育意愿偏低,总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线,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建议》提出,要“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为继续完善人口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落实《建议》要求,要把握人口发展重大趋势变化,制定长期规划,实施人口均衡发展国家战略;要引导生育水平提升并稳定在适度区间,增加劳动力供给,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要大力发展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供给,优化义务教育教学安排,缓解家庭教育抚养孩子的后顾之忧;要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和优生优育服务,提高出生人口和新增劳动力素质,降低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供给总量下降的不利影响。

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这是积极对待人口老龄化、创造“长寿红利”的关键之举。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占比高、增速快,蕴藏着巨大的劳动力财富和消费潜力,亟待开发。《建议》提出,要“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培育养老新业态”,为抢抓人口老龄化战略机遇、创造“长寿红利”明确了路径。落实《建议》要求,就要加快研究制定延迟退休方案,倡导终身发展理念,支持老年人力所能及发光发热、老有所为,积极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继续创造社会财富;要健全配套政策措施,支持大龄劳动者和老年人就业创业;要建立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让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推动完善内需体系;要树立新发展理念,紧跟老年消费需求变化,深化老年产品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广泛应用,促进养老与教育培训、健康、体育、文化、旅游、家政、康复辅具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银发经济大发展,实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第2篇:对人口老龄化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延迟退休 多源流 政策分析

一、问题由来

我国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龄政策是男性工人、干部年满六十周岁,女性工人年满五十周岁、干部年满五十五周岁。从事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若满足相关条件的可以提前退休。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并产生养老金缺口等一系列问题。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压力,一些学者曾提出改革现行退休制度、延长退休年龄的建议。但是由于退休问题涉及人群范围过大,此项建议一直处于讨论争议阶段。直到2012 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出现下降的趋势,国家相关部门开始研究制定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政府在2013年提出了“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目前我国延迟退休政策的提出主要是基于两个社会背景。一是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速;二是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在2012年首次出现了绝对下降的趋势,我国的“人口红利期”将会逐渐消失。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这使得我国社会面临巨大的养老压力。而“人口红利期”的结束,则意味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可能会面临劳动力资源不充足的状态。

二、多源流分析框架

多源流分析框架最早是由美国的公共政策学家约翰・金登根据科恩、马奇和奥尔森等人的有关组织行为的“垃圾桶模式”建立,这一模型对政策议程的确定过程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

多源流框架将政策过程看作由三股源流所构成的过程,分别是问题流、政策流、政治流。问题流是由社会环境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形成的,社会问题能否引起决策者的关注取决于问题本身。政策流是指针对政策问题提出的各种思想,或者专门设计的可行性建议,各种思想相互作用和扩散。政治流包括国民情绪、公众舆论、权力分配格局等因素,这些因素反映着政治形势与政治背景等方面的状况,对于政策议程发挥明显的作用。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它们的发生、发展和运作都不依赖于其他的源流,但都对政策议程的建立起到促进或者约束的作用。在某个关键的时间点上,三股源流汇合到一起,公共问题就会被提上议程,形成了“政策之窗”。由于“政策之窗”打开的频次和开启时间有限,因此,政策建议的倡导者如果想推动某一社会问题的解决,就需要抓住并利用政策之窗开启的机会促使问题流、政治流与他们所倡导的政策相结合。

三、延迟退休政策的多源流分析

1.“问题流”分析

问题一般通过系统性指标发生变化、焦点事件或者负面政策效果的反馈,进而导致问题之窗的打开。延迟退休之所以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引起高度关注,主要是由于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养老金缺口等问题。

(1)我国人口结构逐步趋于老龄化。一般认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年龄超过 60 岁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 10%或年龄超过65岁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时,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由于改革开发以来的计划生育政策及医疗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年轻人口比重降低,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升高。中国现在的平均预期寿命是75岁,专家预测,到2020年,全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55亿,2033年突破4亿,2050年达到4.83亿,人口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

(2)养老金缺口巨大。我国的养老金制度实行现收现付制,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影响,退休人员数量越来越多,退休人员领取退休金的时间越来越长,导致国家的养老保险支出越来越庞大。据人社部预测,到2025年中国城市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6万亿元。而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有效降低国家养老金支出压力。

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是在建国初期依据人口预期寿命制定的,退休政策不完全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需要根据目前的人均寿命重新考虑。

2.政策确定的“政策流”分析

政策共同体中的成员都围绕政策问题提出主张,希望自己的政策建议能得到重视。在政策的选择过程中,经过检验,最终只有技术可行性高与价值观念的可接受性强的政策通常更易于被接受并提上政策议程。

2004年开始,我国专家学者陆续提出延迟退休的政策建议,政府部门也作出一定的回应。2004年9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胡晓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正在考虑延迟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以减轻“银色浪潮"对社会养老的压力。2008年10月,人社部表示:相关部门正在酝酿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有可能采取“小步渐进”方式逐步提高法定退休年龄。近年来政府关于延迟退休的问题逐步明朗化。2011年3月,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全面地、慎重地、积极地研究延迟退休年龄的问题。2013年,国家发改委专家表态,提出了“温和延迟退休”的概念。这些建议成为渐进式延迟退休生成的政策流,推动了渐进式延迟退休的确立。

3.政策确定的“政治流”分析

政治流反映着政治形势与政治背景等方面的状况,促使政策制定者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调整自己的观念,进而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在延迟退休政策的形成过程中,执政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构成了政治源流的主要部分。

美欧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就经历了人口结构转变,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延迟退休政策在多数国家实施,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尽管改革措施初期遭遇较大的压力,国外政府没有放弃,通过“小步渐进”的方式,在协商、谈判中逐步提升退休年龄。这对我国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随着人口老龄化等社会问题的加剧,我国政府将延迟退休提上日程,努力寻找可行的解决措施。综合各方面实际考虑,为了保证平稳过渡,不对当前的就业状况造成太大影响,我国政府表示将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方式。此项决议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需求,并考虑群众的长远利益。

4.“政策之窗”打开

潜在的议程项目如果符合目前的民族情绪、得到利益集团的支持与立法机构或行政机构的取向相一致,那么这项议程就容易上升到优势地位获得成功。

随着老龄化社会加速、中国的新增劳动力已开始减少,政府考虑养老金的长期收支平衡,在广泛采纳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延迟退休的“政策之窗”打开。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标志着延迟退休政策正式纳入政策议程中。2014年3月,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全国人大会议上表示,将在2020年前推出中国延迟退休具体方案,该方案的核心在于小步、分阶段、渐进式的推进。

本文运用多源流分析框架对延迟退休政策的分析能够看出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对公共政策的重要作用,而延迟退休政策的最终突破是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汇合于政策之窗的结果。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多源流分析框架在政策分析中的运用适当考虑中国的具体国情,抓住政策之窗打开的机会,促使理性公共政策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约翰・W・金顿.议程、备选方案和公共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刘楠楠.中国延迟退休制度改革研究[D].河北大学,2014

第3篇:对人口老龄化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特征;预测;建议策略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0-0102-03

随着中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也悄然发生变化,老龄人口比重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日益加深。本文旨在研究新时期中国人口老化的现状、特征和变化趋势,为正确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提供政策建议。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总体态势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老年人的比例上升,特别是指在年龄结构类型已属年老型的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继续上升的过程。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已处于老龄化社会。

根据第三、四、五、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资料,我们整理了1982年以来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及比重。资料表明,2000年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全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 821万,占总人口的7%,到2005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已占总人口的7.7%,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比例上升了0.7个百分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最新公布,2011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达到12 288万,占总人口的9.1%,与2005年相比,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了1.4个百分点。这说明中国在进入老龄化社会后,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在逐年提升,老龄化进程还在加快。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征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有许多特殊的表现。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总量特征:世界最多

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加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人口预期寿命日益延长,老年人口数逐年增加,到2011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5亿,为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总数的1/5,占亚洲老年人口的1/2,是老龄人口位于世界第二的印度的1.8倍,第三美国的2.5倍,比西欧各国老龄人口的总和还要多。根据联合国预测,21世纪上半叶,中国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21世纪下半叶,中国也还是仅次于印度的第二老年人口大国。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变动特征:发展速度迅猛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仅用了18年左右的时间,与发达国家相比,速度十分惊人。法国完成这一过程用了115年,美国用了60年,英国用了45年,最短的日本也用了25年。从我们整理的人口结构资料中,可以看到中国1990年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还仅为5.6%,到了2000年就已经进入到老龄化的门槛7%,2011年已快速达到9.1%。相对应的,老龄化指数上升迅速,从1990年的20.1%上升到2000年的30.6%,上升幅度只有10.5个百分点;而2010年的老龄化指数上升到了53.6%,上升幅度高达23个百分点,中国的老龄化速度之快在全世界都是不多见的。

(三)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分布特征:城乡分布不均衡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中国在工业化的同时没有相应地进行城镇化,再加上户籍制度的限制,使大量老年人口滞留在乡村。在2000 年中国8 821 万老龄人口中,乡村为5 944 万,占67.3 %,乡村中老龄人口的比重为7.4 %,高于城镇6.3%的水平。2005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14 900万人,其中乡村老年人口11 044万人,约是城镇老年人口的2.86倍。到2010年仍有50.32%的老龄人口为乡村人口,而乡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已经达到15.4%,比全国13.26%的平均水平高出2.14个百分点。而其他发达国家,基本上是以城镇化推动工业化,其乡村居住老龄人口的比重很低了。

(四)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高龄化特征:高龄化速度较快

国际上通常把60~69岁称为低龄老年人口,70~79岁称为中龄老年人口,80岁以上称为高龄老年人口。中国高龄老年人口数在1991—2000年的十年间,以每年3.6 %的速度增长,高龄人口从1990 年的801万增长到2000年的1 201万,到2010年已超过2 000万。中国80 岁及以上高龄老人的比例与数量高速增长,其增速大约等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体增长速度的2倍。

(五)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特征:未富先老明显

与世界其他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相比,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经济发展水平不仅是最低的,而且与其他国家的差距极大。一些发达国家在1900年左右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均已超过了2 500 美元(1990年的美元)。而中国即使是2009年的人均GDP换算成1990年的美元也只为2 440美元,也就是说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接近10年后人均GDP才勉强达到发达国家刚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的水平。

(六)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文化特征:文化素质较差,适应老龄化能力低

1982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中文盲率高达80%,妇女文盲率高达95%以上。到199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文盲、半文盲率为70.45%,比1982年下降了将近10个百分点。2000年,中国60岁以上老人的总识字率是51.69%,文盲、半文盲比重为48.31%。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现存的文盲人口仍有5 000多万人,主要集中在老龄人口中。中国老年人口文化素质低的情况严重地影响了老年人口生活质量,文化水平不同将导致参与社会能力、对物质赡养依赖程度、精神生活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健康状况自理能力的差别。

三、未来十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分析

(一)老年人口总量及比重变动的趋势模型

中国人口基数大,老龄人口数量多,且大多居住在农村,国际间迁移少,所以老龄人口变化主要受出生和死亡两大因素的影响。

本文通过建立1995—2011年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与年份的回归模型,预测中国未来几十年的老年人口数量,预测如下:

假设回归模型为:Yt=β1+β2Xt +μt

其中,Yt表示65岁及以上人口数,Xt表示年份。

由Eviews得到的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模型为:

Yt=-549 922.2+279.3897Xt

t =(-36.8391)(37.4887)

从估计的结果可以看出,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因为可决系数R2=0.9894,表明模型整体上拟合较好。系数显著性检验:对于β2,t统计量的绝对值为37.4887,在给定α=0.05,查t分布表,在自由度为n-2=15下,得临界值t0.025(14)=2.131,因为t> t0.025(15),所以拒绝H0:β2=0,表明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与年份之间有显著关系,综上,所以模型是显著的。

为方便后文对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进行预测,下面根据1995—2011年中国人口总量与年份的回归模型,预测中国未来几十年的人口总数:

同理,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模型为:

Yt=-1 526 918+826.6054Xt

t =(-31.67377)(34.34508)

同上,模型拟合程度较好,表明全国人口总数和年份之间有显著关系。

(二)人口老龄化指数及老龄抚养比变动的趋势模型

1.人口老龄化指数变动的趋势模型

根据2000—2011年中国人口老龄化指数与年份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

假设回归模型为:Yt=β1+β2Xt +μt

其中,Yt表示人口老龄化指数,Xt表示年份。

由Eviews得到的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模型为:

Yt=-43.4257+0.0219Xt

t =(-12.6339)(12.7505)

同上可知,模型拟合程度较好,表明人口老龄化指数和年份之间有显著关系。

2.老龄抚养比变动的趋势模型

根据2000—2011年中国人口老龄抚养比与年份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对未来几十年的老龄化情况进行预测,预测如下:

由Eviews得到的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模型为:

Yt=-370.4991+0.1902Xt

t =(-16.7980)(17.2953)

同上,模型拟合程度较好,表明老龄抚养比与年份之间有显著关系。

(三)未来十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综合预测

通过以上模型预测未来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及比重,人口老龄化指数和老龄抚养比情况,从预测结果中可以看出,中国从2010—2020年将处于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化社会,即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速度呈明显上升趋势,并且将平均每年增加256万人,年增长速度达2%以上,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人口老龄化明显加快。到202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45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11%,同时老龄化指数与老龄抚养比也逐年增加,由于多年来中国少儿人口都呈现下降趋势,可见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之快。

四、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建议及策略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目前尚且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均收入水平属于中等偏下国家的行列,在这种的基本国情下,人口老龄化必将带来一些新的矛盾和压力,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因此,采取合理的人口政策,实现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做好应对老龄社会的各项准备,制定合理的人口发展规划

各级政府机关要充分认识和把握老龄化社会的机遇和挑战,调整社会经济政策,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合理的人口发展规划,实现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充分开发劳动力资源、进一步发挥市场经济机制,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加快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健全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从而避免或减缓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二)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救助制度的建设

解决养老问题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中之重,建设完善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是从根本上解决老龄社会日益突出的养老医疗问题的重要途径。争取在全国城乡基本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医疗救助制度,以确保城乡老年人养老、医疗问题的妥善解决。

(三)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机制,大力发展老龄产业

当前,中国老年产业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口的需求,因此在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时,应特别注意开发老龄产业。大力研制开发老年消费项目及产品,例如老年旅游、老年健身、老年用品市场等;政府应加强对老龄产业的引导,出台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支持老龄产业的发展,鼓励社会资金进入老龄产业领域。

(四)积极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发挥老年人的积极作用

一是提高退休年龄,延长工作年限。相关研究表明,中国在2015年左右存在着一个提高退休年龄的时机。当前应该开始着手进行提高退休年龄的准备工作,并就具体的政策设计进行充分的解释,以尽量获取最大程度的共识。二是直接利用老年人力资源,提供社会服务。鼓励低龄、健康老人开展志愿性的甚至是经营性的养老服务具有较大的潜力。通过社区互助和储蓄服务时间等方式发动老年人开展志愿服务,将老年人力资源转化为社区养老服务资源。

(五)加强对老龄社会的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构建和谐老龄化社会

老龄社会的挑战是巨大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必须要加强对老龄社会特点和规律的探索,加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老龄事业的研究,把人口老龄化和老龄化社会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课题进行研究,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形势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在构建健康老龄化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试着探求“和谐老龄化”,站在社会和谐发展的立场上来思考和促进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的和谐,为构建和谐社会增添色彩。

参考文献:

[1] 邬沧萍,杜鹏.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在认识[J].中国人口科学,1992,(3).

[2] 谢安.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变化趋势及特点[J].统计研究,2004,(8).

第4篇:对人口老龄化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老龄产业;产业政策;市场需求;老龄化

〔中图分类号〕D2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048-(2016)03-0114-08

一、 引言

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要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2013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2亿人;预测到2035年我国的老龄人数将超过4亿人。新的大批的城乡老龄人口的增长,使一些专门为老龄人口提供消费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活动可以独立出来,逐步形成跨行业与部门的特殊的老龄产业体系。而日益增多的多层次与多类型的老龄人口群体的需求快速增加,也为新兴的老龄产业带来了一系列发展机遇。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口城镇化与城乡家庭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使传统家庭养老的功能日渐式微,从而迫切要求市场来承担起为老人提供服务的职责,而我国传统的养老事业的运作机制难以满足我国庞大的老龄人口的商品性、市场性需求,需要通过大力发展老龄产业来填补这一不断扩大的需求空间〔1〕。由此,我国老龄产业的发展应运而生,目前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和全面推进的非常时期。

我国老龄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和一般的实体产业的发展有诸多区别。老龄产业的发展必须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度确定其战略地位、战略思路、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等,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尤其是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制度变迁的态势,探讨市场化、社会化的老龄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机遇和路径选择等问题,从而为老龄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宏观决策依据与产业政策保障。

二、我国老龄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我国的老龄产业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而开始兴起与加快进程,老龄服务与产品生产活动不仅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并在许多领域还开始出现独立分化。例如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开始有较大量的民办养老机构兴办,2010年以来再次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增长阶段。但就其总体而言,目前我国的老龄产业正处于刚刚起步的初期阶段,其发展水平、制度规范与运作机制等方面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老龄产业相比较,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中老龄金融保险、老龄特殊产品生产等行业的发展更为落后。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目前我国老龄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主要为:

1.老龄产业的市场供需关系失调,老龄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供给不足。按照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市场需求及有货币支付能力的有效需求是产业形成与发展的根本所在。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绝对数量的迅速增加,我国老龄人口的市场需求总量也呈加速增长的态势。据有关资料测算。发达国家的老年人口与总人口各自的平均消费需求量之间的比值在1.44和2.50之间变动。据预测,我国在2050年经济发展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时,老龄人口与总人口各自平均消费需求量的比值可能在2.01左右,即约占总人口市场需求量的41.65%,每年增幅为0.69%。从我国老龄产业市场需求的规模变动上看,2000年估计为2000亿元,随后呈加速上升态势,至2015年预计为62100亿元。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而所形成的老龄市场很可能会超过同期发达国家的水平。〔2〕但是,目前我国老龄人口的许多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都还没有相应的市场供给来对接。以老龄护理服务业为例,目前我国主要依靠民政部门的社会救质的养老院来应对需求,而按照3%老龄人口作为入住养老机构的基本需求计算,我国养老服务业市场年需求可达到约6000亿元的规模,而目前民办养老机构的实际供给能力还不足1000亿元。专家认为目前我国老年人口的离退休金、退职生活费、医疗卫生费、再就业收入等购买能力在4000亿-5000亿之间,但老龄市场每年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不足1000亿元,供需之间的差距巨大。〔3〕

2.社会和一些政府部门对老龄产业发展的认识滞后,老龄产业的管理方式与体制还没有实现全面的市场化转型。受传统观念和惯性思维方式的影响,社会上普遍对我国人口高龄化的严峻形势和即将显露的重大负面效应还缺乏足够的清醒认识。例如,许多人对城乡人口大规模流动造成乡村家庭结构变化的认识浅薄,对农村老人、尤其是大规模劳务输出地区农村老人的机构养老需求估计不足;许多人没有意识到未来时期可能会出现的从事高龄失能老人护理的劳动力严重短缺的问题。与此同时,社会上许多人长期将老年人口的事情作为社会福利事业看待,对发展有偿的商品化服务颇有异议。而一些政府部门则往往认为老龄问题与自己无直接关系,老龄工作属于民政部门一家的事情。也有一些地方政府认为老龄产业的发展对当地GDP的增长贡献不大,难以作为优先发展的产业。政府的一些相关部门往往在有关老龄产业发展的规划、投资、资源配置和政策等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应有的超前意识。政府对老龄产业的管理方式和体制与市场化转型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3.政府对老龄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和政策落实与实际要求有较大差距。老龄产业是一个以“夕阳”人群为服务对象的“朝阳”产业,同时也是一个类似于农业的弱质产业。主要表现为老龄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有效需求相对不足;老龄产品与服务的价格相对偏低;老龄产业投资回收期较长;老龄产业的从业人员素质总体偏低等方面。因此老龄产业虽然市场需求看起来庞大,但投资者却往往缺乏足够的逐利动力,尤其是在产业发展的初期和起步阶段,需要公共财政等给予大力的扶持,才能够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实现较快的起步、成长和壮大。但目前我国老龄产业的发展还缺乏政府的主管部门的统筹规划与集中管理,有关的扶持政策碎片化,投入资金不配套,导致运作成本高,实施效率低下,形不成规模效益。此外,老龄产业发展的公共财政的扶持资金主要来自于地方政府,而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因地方财力有限,对老龄产业的支持缺乏力度。许多中央出台的优惠政策到最终落实,还有许多环节与障碍需要克服。如在调查中就发现,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重点是保证民政系统的福利院的正常运作,对民办养老机构的床位补贴等扶持政策都还难以落实;当地的国有保险公司也未按要求配套开展老年意外伤害保险等业务活动。

4.老龄产业普遍面临启动资金、土地、人力资源等投入的“瓶颈”问题。大力扶持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是适应老龄人口对“机构养老”模式选择的重要举措。但是民办养老机构普遍反映面临前期投资的资金筹集难和土地供给难等问题。其中资金筹集主要靠社会集资入股方式解决,银行贷款比重偏低。而土地投入则主要靠租赁农村家庭建设用地或生态绿化用地解决。目前养老机构的从业人员工资收入普遍偏低,社会保险不全,也直接影响到服务的质量和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养老服务业还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存在一线护理人员收取小费的行业。调查发现,一方面目前普遍存在有政府经费支持的公办养老机构需要排队入住和“一床难求”的情况,而另一方面又存在收费偏高、环境较差的民办机构床位空余或季节性闲置的不合理现象。一些老龄特殊产品的技术性开发,老龄人口的消费品营销等活动,也要求较多的前期投入和政策性扶持。因此,老龄服务业的发展在经济资源的投入方面需要通过政策调整与制度创新,采取一些特殊的模式和机制,才能够使其较快地发展起来。

5.政府对老龄产业中长期发展缺乏有效的组织协调与统筹规划。老龄产业是一个跨行业与部门的特殊的综合性产业,目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体系中缺乏独立门类的统计途径,政府有关部门对整个老龄产业的固定资产规模、投资水平、资金收益率、从业人员结构等基本情况都不清楚,产业的规划和计划也缺乏基本的统计依据。〔4〕此外,与海洋产业、环保产业和旅游产业不同的是,我国没有一个专门的政府部门来对老龄产业实行全面的行业性管理。目前我国老龄产业的发展工作主要由民政部门来承担,但与民政部门的业务性质和公共服务范围不尽吻合,而老龄委主要是对相关部门的活动发挥协调作用,该机构并没有直接的对老龄产业的管理职能。就产业成长规律而言,新兴产业创立和发展的初期,以政府扶持培育为目的的中长期规划编制至关重要。但过去政府在编制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工作中,往往缺乏对综合性的跨行业的新兴产业的专项研究和规划工作,导致在经济发展规划内容中出现老龄产业的“缺位”;而在社会发展事业的规划内容中又难以将老龄产业发展的问题纳入,导致在实际生活中往往被“边缘化”。

三、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推进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1.发展老龄产业必须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协调。老龄产业的发展不仅在于满足日益增长的老龄人口的需求,而且还在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老龄产业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优化配置经济资源,调节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要通过市场化、商品化的老龄产品与服务的多元化供给,使政府老龄事业更加集中于对老龄人口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的供给,使其他类型老龄人口的需求逐步由市场化的准公共产品或私人产品形式来实现满足,充分发挥市场对养老需求的经济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2.推进老龄产业要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养老事业发展相结合。老龄产业的服务对象决定其始终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慈善等社会保障体系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老龄产业一方面要基于市场机制来实现高效配置资源和适应需求变化,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公共服务的功能,对政府的公共服务加以补充与完善,扩大服务覆盖面与增加服务类型。要充分利用社区服务的基层平台,在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上增加各种有偿性的特色个性化服务。要通过老龄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供给与公共服务的有机结合,使老龄产业与养老事业互相支持,相得益彰。

3.发展老龄产业需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老龄产业的弱质特征决定在整体上属于微利性产业。与农业等部门类似,产业的存在和发展更多地在于提供社会必需的准公共产品,更多的是发挥社会效益。要通过老龄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其中更多的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妇女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实现弱势劳动者的充分就业。要通过产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取得老龄产业的综合效益最大化。要通过满足中高收入老龄人群的一些非基本需求、奢侈性需求的特殊产品与服务,提高老龄产业的盈利水平和从业人员的工资收入,引导更多的劳动者和人才在老龄产业就业。

(二)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则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分类型为老龄人口提供服务与产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则在于围绕社会的有效需求来提品与服务。老龄人口分多种类型,其需求也有明显差异与重点区别。老龄人口服务对象原则上可以按照:城镇与农村地区老人;高收入、中等收入、低收入和社会救助老龄人口;低龄、中龄和高龄老人;复合生活家庭与独立生活家庭(包括“失独”家庭和“空巢”家庭)老人;健康、亚健康和病残老人等标准进行分类。目前阶段的老龄产业主要面向城镇的中高收入家庭的老年人口的需求提供服务与产品。其中老龄休闲旅游产品、老龄金融保险产品、老龄房地产产品主要针对中高收入家庭和低中龄健康老人的需求;而养老院、老人医院等老龄护理服务业主要针对中高龄老人和病残老年人。

2.以政府的老龄事业为基础内生性发展老龄护理服务业,逐步形成相对独立的老龄护理服务产业体系。这里的“养老事业”是指由政府主办的、以财政预算的公共投入为主的、以社会救助老人为主要对象的公共福利事业,其活动一般可以被界定为非营利性质。由政府经办的养老事业机构经过多年的发展,其管理规范,设备齐全,信誉度高,在老龄产业发展的初期,采取内生性的发展模式,依托县一级和乡镇一级的老龄事业性质的养老机构,对非社会救助老人开展有偿性的护理服务,逐步发育成长,到一段时期后再使之分离出来独立发展,不失为一条较为可行的路径选择。依靠事业特征明显的城镇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开展有偿服务项目,也是当前发展老龄产业的有效途径之一。

3.以多元化产权模式与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老龄产业成长与发展。混合所有制是我国产业发展的市场化方向选择,其不仅对消除大型国有企业的垄断行为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一些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也作用明显。老龄产业在实施混合产权制度方面具有较好的条件。如一些地方通过采取混合产权制度来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老龄产业,可以大大减轻民间资本的投资负担和降低交易成本。如采取政府与私人共同投资建设养老机构的共有产权的模式实行股份制经营;采取政府投资建设养老机构后招标私人实行承包、租赁经营的模式;利用条件较好的民办养老机构实行对政府保障对象老人(如“三无”、“五保”和“失独”老人)的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4.以多种方式实现与老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事业的有机结合。老龄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准公共产品与服务性质,是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老龄产业的发展,可以为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实施提供服务平台与载体。政府的许多对老年人口的福利供给,也可以“政府购买服务”模式,通过对老龄产业的产品与服务提供财政补贴、补助等方式,为符合政府服务对象的老人提供救助与福利。政府应当大力支持各种社会慈善机构和群众团体以义务、资金设施资助等各种方式支持老龄产业的发展,实现城乡老龄人口的福利的全面增进。

5.以社区老龄服务为平台,将老龄产业的服务项目渗透到居家、机构养老服务模式之中。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城乡老龄人口的养老需要通过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的模式来实现,因此新型社区养老模式是充分满足老龄人口多种特殊需求的平台,如餐饮供给、电子商务购物、日托护理、上门医疗保健等项目,都可以由社会福利性质的社区养老机构的低价有偿服务来具体实现。政府应当加强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利用社区服务平台开展有关居家养老的个性化的有偿服务业务,在不减少社会公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扩大社区有偿服务范围,增加社区服务的就业岗位和促进老龄产业发展。

四、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市场化、商品化运作机制

任何产业的健康发展都需要具备良好的运作机制。老龄产业基于其特殊的战略基础和运作效率发挥特征,必须对一些机制进行全面、系统的设计:

1.建立有利于老龄产业稳定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老龄产业具有明显的弱质特征,但同时也需要保证最基本的盈利水平来维持其生存与发展。老龄产业由于现阶段正处于需求扩张时期,整体上产业的经营风险相对较低,从而对一部分持有资金安全偏好的投资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要通过政府公共财政等资源的适度投入为引导,推行多种扶持政策和保障制度安排,从而形成能够满足产业和企业的微利为基础的扩大再生产能力,降低经营风险成本,如实行经营补贴以达到企业的基本盈利水平,从而吸引民间资本对老龄产业进行投资和资源存量的扩张,形成对老龄产品与服务的市场化、商品化供给的利益驱动机制。

2.完善老龄产品与服务市场供给的价格机制。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运用合理的老龄产品与服务的价格调控手段,引导社会资本按照供需关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且满足不同类型的老龄人口的多种需求。其中按照高中低家庭收入的老龄人口的不同层次需求,来确定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格,是培育老龄产业健康成长的关键之一。由于社会老年人口中的弱势群体因其收入来源有限,对市场购买的产品与服务的有效需求相对不足,决定了多数老龄产品与服务的价格应当以成本为基础;而对于城市中高收入家庭的老年人口的非基本需求,则应当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可以偏重于以效用来确定产品与服务的价格。同时要积极解决老龄市场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扩大有效的市场需求,使价格机制正常发挥其调节供需关系的作用。

3.加强政府多部门协调的管理与监督机制。老龄产业涉及的行业众多,目前缺乏专门的行政机构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督。尤其是在多元化产权制度并行以及与老龄事业混合运行的背景下,为了使资源优势互补、收益分配合理,管理职能发挥正常,需要建立新的多部门管理的协调机制,做到多部门密切配合,使公共资源与民间资本有机结合。要通过政府的统筹协调,实现土地、资金、人才、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努力提高政府机构对老龄产业的管理效率。政府对老龄产业的管理与监督必须依据相关法律与法规实施,最大限度地保护弱势老龄人口的各项合法权利。

4.突出老龄产业发展的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的发挥机制。老龄产业与社会保障体系具有天然的联系;其产品与服务带有明显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具有不同程度的社会公益功能和显著的社会效益。政府对老龄产业绩效的评价,应当从该产业的经济社会综合效益出发,侧重从增进社会福利、扩大就业和促进社会和谐等角度进行评价,以扶持老龄产业得以快速成长和发展。

五、近期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选择

1.重点优先发展老龄服务业。服务性消费是现代产业生产的价值实现的主要途径。老龄人口的最终需求主要以服务性消费形式出现。许多老龄特殊产品的消费只通过老龄服务业的市场化服务活动才能够最终得以实现。例如一些药品和医疗器材,只有通过老龄医疗保健服务业(如医院)的业务活动,才能够成为老龄人口的最终消费品。老龄房地产业等建设投资最终需要依托老龄护理、医疗、保健、娱乐、休闲等服务业的配套发展来得以回收。老龄服务业无疑是老龄产业主体,其中:老龄护理产业、老龄医疗保健产业、老龄休闲旅游产业的需求在当前增长迅速,而社会供给则明显不足,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具有进一步扩展的广阔空间和巨大商机。

2.重点解决机构养老的资源配置不足问题。我国家庭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以及人口高龄化的趋势,都显示社会化的机构养老模式具有巨大的需求潜力。目前各地应当按老龄人口总数3%-4%的比例来规划未来入住养老机构的人数规模,开展机构养老的规划与建设工作,加快填补机构养老在用地、房屋面积、床位数量、设备和专业人才等方面的缺口。应按照“9073”的比例合理配置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经济资源。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发展各种类型的机构养老项目。充分利用农村闲置建设用地来解决养老机构的土地供给问题,按照重点发展行业提供贷款的政府贴息等优惠政策。

3.重点解决中高收入老龄人口的需求满足与提高。老龄产业与传统老龄事业的区别在于商品化、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服务对象主要面向有较强货币支付能力和较高层次需求的中高收入家庭老人。如目前我国境外旅游的人数中60岁以上比例占到40%以上。从长远来看,老龄产业发展要从保证满足老龄人口的基本需求逐步提高到满足高档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需求。中高收入家庭老龄人群的高档次养老护理、境外旅游休养、高雅文化娱乐,养生健康保健、商业性高额度补充保险等产品与服务,在一定阶段后都有较大的市场空间与发展商机。

4.重点围绕城镇、尤其是大中城市的老龄人口的有效需求来开拓市场。目前我国城镇户籍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明显高于农村地区,其收入水平高于农村;而目前我国的城镇常住人口数量的比例已经超过51%,到2020年城镇化水平将达到60%以上。随着户籍制度改革政策的落实与农民工市民化的加速发展,农村老年人口迁居城镇的比例也会较大幅度增加。老龄产业发展要求相对集中的人口集聚居住环境,因此市场化、商品化的老龄产业更多地是面对较高收入的城镇家庭的老人。老龄产业的发展应当首先以大中城市为重点,逐步向小城镇和农村扩展与辐射。农村老人主要采取乡村社区互助合作的养老模式,可以在乡镇福利院、卫生院的基础上通过扩大服务对象范围和业务的方式来发展老龄产业。

六、老龄产业发展的措施与产业政策建议

老龄产业是一个依托盈利性经济主体运作的综合性产业体系,同时也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其健康成长需要依靠相关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为了更好地发展老龄产业,需要积极探索一整套符合中国国情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老龄产业政策与措施。

1.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社会团体广泛开发多种养老产品和提供服务项目。目前我国老龄市场的产品和服务项目还十分单一、粗放,开发的力度和广度明显落后。许多已有的产品也缺乏特殊专门用途或效用。必须在政策上积极支持企业和科研单位开发老龄产品和增加老龄服务项目。如生产老年人专用特色产品(食品、保健品、器械、服装、特殊工具等)、开发个性化的“夕阳红”旅游项目、开发多功能的老年房地产、建立综合性的老年医院和医养结合的养老中心、开发多种老年保险产品和老龄金融产品等。依托机构养老模式,积极开发养老人群跨地区购买、租赁老年公寓居住和长期异地度假消费;支持企业推进老龄产业的专业化、集群化、连锁化发展,建立跨地区、跨行业的各种专业化、集群化和连锁化的老龄产业群体。在社区养老的基础上,通过一些品牌养老机构的承包经营来发展城镇社区养老机构的连锁模式,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一些特殊救助老人实行居家服务。鼓励企业申报老龄产品专利,支持和发展老龄产品专业销售市场和品牌商店。建议参照儿童医院、妇产医院的模式,在县一级行政区普遍建立公办或民办的老龄专科医院,解决老龄人口就医看病的特殊需求。

2.实行多种优惠政策,积极引导社会民间资本投资老龄产业。目前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直接消耗系数大,要求较多的资金、劳动力的投入,但盈利水平低、投资回收相对缓慢。在目前一些传统产业存在产能过剩、利润率下降、产品滞销的情况下,通过对老龄产品生产销售和“机构养老”等服务实行财政补贴的政策,引导民间资本转移到老龄产业领域。建议参照目前的残疾人产品和服务的办法,对专业化的经营老龄产品流通销售企业实行免税的政策。对社会兴办的养老机构的常年性经营实行标准化的床位补贴,对有关机构新增床位实行一次性补贴,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采取政府投资兴办养老设施后向私人租赁或私人承包经营;对民办养老机构的营业实行减免税费的政策等扶持措施,以保障老龄产业经营机构的基本利润率水平,促进老龄产业稳定发展和逐步壮大,形成老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以政府兴办的社会养老事业为基础,内生性地发展社会化、市场化、商品化的老龄产品和服务项目。要充分利用公办养老机构、公办医院等的存量资源和优势,扩大服务对象的范围。尤其是政府民政部门的乡镇养老福利院在用地扩张方面的潜力较大,可以通过租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民住宅等方式进行空间扩建,再向社会资本出让有偿服务的经营权,接收城乡非社会救助老人等入住养老。建议利用经营状况不好的一些“二甲”以下的医院和利用政府的乡镇卫生院,建立“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重点满足一部分患慢性病的老人的养老需求。

4.抓紧制定地方性的老龄服务业行业标准,规范老龄产业经营服务的内容和基本活动。目前我国缺乏老龄产业的相关行业的标准,造成经营活动不规范,所建立的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等良莠不齐,服务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应当尽快制定出地方性的老龄产品和服务的标准,积极准备国家初次的老龄产业行业标准和产品服务标准。

5.加强政府对老龄产业相关部门的统筹协调与中长期规划工作。要加强政府老龄委员会的统筹协调职能,组织民政、发改、人社、卫生、计生、国土、住建、财政、税务、工商、文化、旅游、教育、商务、工信、银行、保险等部门,共同促进老龄产业的发展。建议由发改委牵头,安排制定综合性的老龄产业发展规划。设计相关项目布局,安排投资和用地指标等。建议由政府统一规划,多元化投资,在二、三级城市普遍建立综合功能的“养老园区”,集养老、保健、康复、医疗、休闲、度假、文化、娱乐、运动、教育、餐饮等为一体,以满足中高收入家庭老人不同年龄段的不同需求。建议由统计部门负责,开展老龄产业的典型抽样调查和利用经济普查方式进行统计调查,全面系统地摸清老龄产业的资源家底。

6.积极解决民办养老机构建设面临的土地供给“瓶颈”问题。一方面政府应当充分挖掘城镇国有存量土地,同时将老龄产业的用地纳入供地计划,按照城镇保障房建设的模式,对相关养老产业项目实行划拨、按开发成本价格出让。政府以土地入股参与开发等多种方式,解决养老机构的土地投入资金回收慢的问题;建议放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对养老机构建设的使用政策。允许社会公益性的民办养老机构采取长期租用乡村集体的闲置土地,建设较高标准的养老机构;或者开放农村集体土地交易市场,允许农村集体以建设用地、农村家庭以宅基地入股等方式,发展股份制的商业性的民办老年公寓。

7.抓好“社区养老”与“居家养老”模式的综合性配套建设。应当通过加强“社区养老”模式的充实、完善和提高的工作,有机结合“居家养老”模式,加强机构的老龄产品和服务的专业化市场网络体系建设,并根据实际需要增加“社区养老”的各种有偿服务项目,充分满足老龄人口的多种需求。多渠道筹集社区养老服务的资金投入,包括社会慈善事业的投入。建议对社区养老机构的水、电、气等供应按照城镇居民价格标准收取;或采取政府专项补贴的办法,以体现社区养老服务的社会公益性质。城镇原有社区要通过整合、购置、租赁、腾退、置换等方式,配套建设老龄服务设施;对新社区一律要求将老龄服务设施纳入规划,由土地使用权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

8.加强老龄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产业人员队伍建设。政府应当增加对老龄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本方面的公共财政投入,引导社会增加对老龄产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和就业岗位。要通过保障老龄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合理工资水平和社会保险,吸引、稳定和扩大老龄产业的从业人员与专业人才队伍。劳动就业部门要对一线护理人员实行免费职业培训,逐步实现职业技术证书制度。要努力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老龄护理专业的规模;在医学院校普遍建立老年病医疗、保健、康复有关的专业,为老龄产业发展提供中高级专业人才。规范老龄医疗保健和护理的职业操守,普遍提高老龄职业人员的思想、文化、技能和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万本根,赵喜顺.重视老龄问题,发展老龄产业〔J〕.社会科学研究,2002,(2).

〔2〕袁培.老龄产业的供求分析与现实选择〔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8).

第5篇:对人口老龄化的建议范文

这次会议是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成员调整充实后的第一次会议,主要内容是传达贯彻全国、全省老龄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前段时间工作,安排部署下一步的工作。刚才,开义同志传达了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文件精神,韩承祥同志传达了省老龄工作会议精神,汇报了全市老龄工作情况并就今后的工作重点作了发言,大家对要议定的事项分别发表了意见。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明确责任,努力做好新时期的老龄工作

我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64.7万人,占总人口的12%,还以每年3.5%的速度增加,据测算,到2010年全市老年人口将超过85万人,给社会经济的发展稳定将带来十分严峻的形势。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第三次全会和省老龄工作会议精神,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的老龄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求真务实,按照市委“风正心齐,团结奋进”的要求,坚持老龄工作为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为维护社会稳定服务、为老年人服务的宗旨,勤奋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老龄工作。一是要认真抓好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意见》和《宜宾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尚未制定《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的县,要尽快制定完善,已制定的要按《纲要》抓好落实。二是要加大工作力度,使老龄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近期将召开全市老龄工作会议。三是要认真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老龄工作的方针政策,宣传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和发展趋势,引导广大老年人与时俱进,理想永存,为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二、健全老龄工作机制,确保老龄工作“五落实”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理顺老龄工作关系,确保机构、人员、经费、办公场所、活动场地“五落实”。一要建立健全老龄工作机构。乡(镇、街道)、村(社区)要明确具体工作人员,使老龄工作形成网络。二要规范各类老年群众组织的管理。按照工作职责凡是涉及老年性群众组织(协会),要统一归口到各级老龄办管理。市老龄办要加强对老年群众组织的业务指导和组织协调,规范其行为,促其健康发展,真正实现在老龄工作机构管理下的自管自治、自我服务、服务于社会的功能。三要进一步加大老龄工作的投入。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市上将按部门预算程序加大老龄事业和老龄工作经费的投入,区县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老龄工作实际,视财力和工作状况,加大对老龄工作的投入。四是各级都要切实落实老龄工作的办公和老年人文体活动场所。乡(镇、街道)至少要设立1个老年活动室(站)或综合性的为老服务中心,努力办好敬老院。

三、继续维权,确保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老年人维权工作是老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这项工作,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一是要深入宣传贯彻《老年法》,在全社会开展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传统教育。要进一步推进司法机关加强对老年人的法律服务和援助工作,继续加强人民法院设立“老年人法庭”,加大对涉老案件的执法力度。二是要认真贯彻执行《四川省优待老年人规定》,搞好我市的敬老优待服务工作。要把老年人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三是认真做好老年人来信来访工作。

四、扎实推进“六个老有”,努力开创老龄工作新局面

第6篇:对人口老龄化的建议范文

作为中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近些年来,上海再次迈入了人口深度老龄化阶段。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上海在201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市户籍人口比重已经达到23.4%,80岁以上高龄人口占老年人口比重达18.1%,分别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候高出5.1和5.5个百分点。根据上海市统计局的统计公报显示,至2014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市户籍人口的比重更是达到28.8%。人口结构的变化加上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大背景,对社会公共设施包括养老设施、医疗设施等都提出新的高标准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养老设施体系,提升城市养老服务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满足多层次、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但与此同时,上海养老设施①布局问题也日益突出,主要包括养老设施总量不够、空间布局不均衡、利用效率低下等。十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之后国务院和各部委、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的政策,推进“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养老设施建设”等工作。

养老设施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专项内容,当前上海正面临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重大机遇,把握上海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科学规划和布局养老设施成为修编工作的重要任务。在近些年研究中,包括詹运洲、吴芳芳(2014)对上海养老设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在城市规划中需要重点关注养老模式的转变,分别从发展导向、设施布局、存量评估、标准规范及部门协作角度提出建议。李正龙、潘黎玫等(2011)从上海养老设施本身的数量、质量、配置等角度,对上海养老设施未来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罗翔、严己(2013)研究浦东新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探讨大都市养老设施新模式,借鉴国内外经验和调查老年人日常行为和需求分析,探索符合浦东实际情况的养老设施体系、规划指标,以及空间布局方案、实施策略。路锦非(2013)依据上海老年人口未来增长规律,对上海养老床位、养老护理人员、资金投入、医疗人员等分别进行测算。但以上研究在空间尺度上是将上海市视为一个均质体,缺乏差异性的空间研究和对策分析。在借鉴前人文献基础上,本文对上海当前老年人口特别是高龄人口增长趋势、老年人口空间布局与变化、养老设施空间布局与效率等问题予以剖析,提出适应老年人口增长和布局的规律,并借助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机遇,强化动态监测和研究,优化提升养老设施空间布局。

一、上海老年人口增长与空间布局规律

(一)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基于增速形成三个阶段

根据统计数据,早在1979年时上海就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这是特大城市人口生产规律和过去几十年中人口流动管控双重作用后的必然结果。自2000年以来的上海市老年人口规模情况看,老年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其中60岁以上老人从241.76万人增长到2014年的413.98万人,增长了71.24%,年均增长率达4.0%;从发展趋势看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每年增长的实际老年人口数从不足5万人到2010年的15.32万人,再到2014年的26.36万人。80岁以上老年人口从30.56万人增长到2014年的75.32万人,增长了146.47%,平均增长率高达6.66%;从发展趋势看呈现减速增长的态势,但实际增量仍然保持增长态势。

结合从2000年到2014年不同阶段60岁以上老年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2000年到2005年为第一阶段,每年增速保持在2%左右;2006年到2010年为第二阶段,每年增速提升到4%以上;2010年至今为第三阶段,每年增速超过5%,甚至超过6%,显示出明显加速增长态势。80岁以上老年人口增速尽管在近些年有所下降,但基于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增速发展及上海人群预期寿命不断提升的现状,未来总量必然会出现反弹。上海养老服务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各区县人口增长不均,出现空间收敛发展特征

由于各区在人口基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交通条件等方面的差异,近些年来上海市各区县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存在差异性,加之老年人口流动,造成老年人口空间布局出现空间收敛的特征。分区县考察,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中绝对增量大的有浦东新区、闵行、宝山、普陀、杨浦和徐汇,以中心城区和近郊区为主,增量都超过或接近10万人,另外崇明岛亦增长8.94万人;2000年以来至今增幅大的包括浦东新区、闵行、嘉定、奉贤、宝山、崇明、松江、金山和青浦,以近郊和远郊区县为主,增幅超过或接近80%。80岁以上高龄人口中,绝对增量大的包括浦东新区、杨浦、普陀、闵行、徐汇、虹口、宝山、黄浦以及闸北等区,以中心城区为主,增量都超过2万人;增幅最大的有浦东新区、闵行、普陀、杨浦、嘉定、青浦、宝山、松江和长宁,表现出空间无序性,增幅超过160%②。

对空间变化情况采用空间收敛指数来衡量,在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中,中心城区除普陀区外普遍为小于1,表明空间扩散的特征;浦东新区与闵行分别高达2.33和1.96,显示出较强的空间收敛特征;其余包括宝山及远郊各区县空间收敛指数也都超过1,表现出弱的空间收敛特征。80岁以上老年人口中,浦东新区和闵行依然表现出较强收敛特征,中心城区仅普陀、杨浦、长宁显示较弱收敛特征,其他区都为分散特征;郊区显示较弱收敛特征,而奉贤和崇明都小于1。

(三)老年人口将进入高峰,各区县呈现差异性时间

随着上海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和对普通外地年轻劳动力需求减少,未来上海市人口老龄化水平将会不断提升。根据上海市老龄委对于未来老年人口增长的分析,2010年到2020年是上海老年人口加速增长期,期末会突破540万人③;之后上海市老年人口增长将进入平稳期,每年增长约10万人,2030年达到高峰620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比重45%左右;2040年将有所减少,约560万人左右。此外,2014年底上海人均期望寿命已达82.29岁,位居全国各省市首位。从上海高龄老人总量情况看,2014年底80岁以上高龄老人75.3万人,占老年人口总量的18.2%;参考当前增长速度并适度提高,到2020年高龄人口约为90万人。根据人口再生产规律,从2030年开始高龄人口进入加速增长期,预计在2030年为140万人左右,到本次城市规划期末的2040年,上海也将达到人口高龄化发展的高峰,预计为210万人。

由于上海各区县在人口年龄结构方面存在差异,由此进入加速增长期的时间不会一致,导致老年人口和高龄人口在不同区县出现高峰的时间也不同。根据“六普”关于年龄结构的统计,本文基于人口生产的基本规律对各区县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的时间进行预测(图3)。中心城区由于深度老龄化,更早进入老年人口和高龄人口峰值期,特别是黄浦、静安、虹口、普陀及闸北五区,在2025年时候就可能进入老年人口高峰;而崇明、长宁、徐汇、杨浦、嘉定、宝山和金山将在2030年达到老年人口高峰;浦东、松江作为新兴制造业的基地以及闵行作为新兴辅城,吸引大量中青年人口集中,加上奉贤、青浦两区更为年轻的人口结构,老年人口高峰相应推后至2035年和2040年。崇明、静安和虹口三区在2035年将达到高龄人口高峰值,中心城区其他各区多会在2040年左右达高龄人口峰值,奉贤、青浦、浦东、闵行和松江这五区高龄人口峰值要推迟到2045年以后。

二、上海养老设施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养老机构空间布局不协调问题突出亟待优化

老年人口是个特殊群体,对于医疗机构、便捷交通、生活配套等公共服务的需求较一般人群更为突出。由于中心城区在生活配套服务等方面所具备的综合优势,造成老年人口高度集中于上海中心城区,2014年中心城区老年人口占全市的45.23%,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更达到49.7%,但养老机构床位数仅占全市的33.6%。这种老年人口和养老机构床位的空间不匹配,造成中心城区养老机构床位供不应求而郊区养老机构入住率普遍不足50%,根据上海市民政局的调研,郊区有些社会办养老机构实际入住率仅为18%。

按照“9073”养老格局中的3%养老机构标准,全市养老机构床位数整体不达标,尤其是中心城区缺口最大,除了长宁区和杨浦区,其他各区普遍不到2.0%,其中静安区仅为1.1%。郊区各区县相对中心城区情况较好,包括嘉定、青浦、奉贤、崇明、宝山等超过3.0%,普遍达到原有规划目标。但如果按照5%的发达国家标准,加上大量非上海户籍老人在上海养老的需要,上海养老设施规划和建设任务仍然存在很大缺口。

(二)基于户籍人口的养老设施配置依据需要调整

养老设施的规划建设属于社会福利工作的范畴,因此,基本养老床位的配置标准应该是覆盖本区域内的大部分老年人口,人口基数计算应充分预留空间以覆盖更大社会范围。但在我国城市养老设施规划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漏洞:养老机构床位数都是以本地户籍老年人口预测值来配比床位总量指标。因此,未来随着户籍制度和养老制度的改革,外来常住老年人口的实际需求如何保障就成为一个巨大问题。在上海实际情况中,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总数2425.7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429.3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96.4万人。当然外来常住人口在上海养老的比例较低,根据对“综保”转“城保”外来人口规模的计算,外来老年人口群体规模在2040年将达100万,也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群体,对上海养老设施需求也会很大。因此,建议未来养老设施的计算基数应该是以服务常住人口为准并加以经验系数调整,避免出现养老设施不能满足城市实际养老需求的矛盾。

(三)以60岁为养老设施配置年龄的标准需要更新

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在2008年开展的人口抽样调查显示,相比十年之前老年人口有意愿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在迅速提升,这说明随着观念的变化,养老机构越来越被老年人所接受。但与此同时,上海市民政局在2012年对养老机构入住老人年龄结构的调研发现,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平均年龄为85.2岁,其中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绝对主力占67.5%,60岁以上老人中多为残疾或生活不能自理者。这一方面是作为福利政策,养老机构存在对特定弱势群体的倾斜,但也显示出在上海60岁以上老人入住养老机构意愿并不高。

当前从政府职能部门到学术界都是以60岁以上人口中养老床位数作为养老设施建设的重要参考指标,但这与上海养老机构实际入住人口年龄情况并不相符。参考未来生活、医疗条件改善使得老年群体自理能力增强、预期寿命延长的可能状况,建议上海重新设置养老机构规划标准,启用80岁老年人口规模作为基本参考指标。但如何实现与养老床位数的配比,当前尚缺乏依据,从上海当前的情况看,建议2030年提升到18%、2040年提升到20%以上。

(四)养老设施规划目标存在重点导向不明确问题

随着上海老年人口规模的增长,对于养老设施的需求将日益多元化,养老设施的分类分级体系建设也变得更加重要。上海在“十一五”期间率先提出“9073”养老基本格局,形成“90%家庭自我照顾、7%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机构养老”的养老服务体系,当前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参照发达国家养老服务结构调整“9073”已经是趋势。相对于养老设施本身的规划和建设,调整关键还是社会养老部分的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如何选择,目前普遍意见是“两个并举、推进社区养老”,这造成各区县养老设施规划目标存在导向不明确的问题。本文建议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中,要对不同地区的老年群体进行细致的社会问卷调查和访谈工作,特别是针对郊区老人群体在养老观念、经济条件及家庭构成等方面存在的复杂性和变化性,需要加强进行相关的社会调研,形成基于特定养老区划的规划目标和修编重点。

三、科学规划与布局上海养老设施的策略

科学布局养老设施必须基于市场发展的趋势,满足上海市老年人口的实际需求。从规划的可实施性角度出发,这其中包括了四个关键问题,即布局多少、如何控制布局节奏、如何优化空间布局和提升设施配置效率。

(一)科学预测规模和提升配置标准

在《上海市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3-2020年)》(后称《专项规划》)中,预测2020年上海户籍老年人达到约531万,规划按照3%的养老机构配置标准,规划建成15.9万张养老机构床位,并按照17.8万张进行用地底线管控。但作为统筹城市布局的城市总体规划,管控年限到2040年,并能覆盖全部常住上海城市的老年人口,因此按照2030年680万老人(620万户籍老人+60万外来常住老人)、2040年660万(560万户籍老人+100万常住老人)的规模进行养老设施总量的配置。此外,3%的养老机构配置比重是上海市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的标准,随着中国逐渐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作为最发达城市的上海必须逐渐提高配置标准到5%左右。因此,可以规划到2030年按照4%的标准予以配置,并增加10%的弹性,达30万张床位;2040年规划按照5%的标准进行配置,并增加10%的弹性,达36.3万张床位。

如果按照80岁以上老年人口规模的标准进行养老设施配置,2030年上海市高龄人口的规模为160万人(140万户籍老人+20万外来常住老人)、2040年为240万人(210万户籍老人+30万外来常住老人)。养老床位数到2030年配置标准为18%、2040年配置标准为22%,分别需要达到28.8万张和52.8万张床位。不同年龄标准计算的养老床位数配置存在着较大数字差距,这更说明养老设施规划的复杂性,需要在动态社会考察中不断修编规划目标。

(二)依据人口规律并分期重点建设

养老设施的布局需要政府及其他各类主体进行大规模的社会投资,为了保障投资有效,必须依据老年人口增长的规律,分阶段进行规划建设,既要满足实际需求,又要实现更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当前上海养老设施运行的主要服务对象仍是高龄老年人口,尽管未来进入养老机构进行养老会是社会主流趋势,但随着生活及医疗条件的改善,高龄老年人口仍将是养老机构主要服务对象。根据上海老年人口增长的规律,2015~2025年是60岁以上老年人口快速增长的阶段,高龄老人增速仍然较慢,因此在该阶段对于养老设施的需求不大。但从2025年开始直到2040年,上海开始进入高龄老人快速增长期,该阶段是养老设施必须加速建设的阶段。因此,根据高龄人口的预测速度,建议从2015年到2025年保持每年0.6万~0.8万张养老床位增长速度;2025~2030年保持每年1.2万~1.4万张增速;从2030年到2040年,根据养老需求的评估,每年至少完成1.4万~1.6万张养老床位的增速。

(三)基于需求导向推行差异化区域发展政策

由于中心城区人口疏解、土地指标紧张等核心问题的限制,过去阶段养老设施布局包括《专项规划》都倾向控制中心城区养老设施的规模,引导郊区养老。由于中心城区存在较强的亲属关系网络、医疗交通等生活便利性等,上海老人更加倾向于中心城区养老,以往养老设施布局效果并不好。本文认为应基于实际需求导向,采用更符合现实社会关系的有效举措,实施差异化的引导政策。

其中核心城区人口老龄化的现象突出但未来增速趋缓,要控制大规模养老设施的建设,逐步探索区外养老补偿机制,形成与其他区县良好的养老互动发展格局,土地利用方面重点推进存量设施改造,特别要探索城市规划中容积率适当突破的可操作性。在中心城区的区域,老龄化突出且保持较高增速,在该区域要增加养老设施的规划配置,重点引导非盈利养老部门和福利机构建设,结合城市更新改造和房地产开发,以财政政策引导探索社会力量进入养老设施建设和服务领域,土地利用方面重视存量和增量养老设施的同步推进。在近郊区县和浦东新区,当前老龄化水平较低但未来将加速增长,该区域将是上海养老产业商业化推进最重要的地区,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推进PPP等模式在养老设施建设的应用,在土地利用方面积极拓展发展空间,推进增量设施的高标准建设、提升存量设施更新和改造水准。提升医疗设施和商业设施建设标准,培育高端养老服务和管理人才,积极吸引区外老人迁至该区域养老。

(四)做好社会调查以保证设施效率

根据老年人口的规模配置养老设施是常规做法,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老年人口对养老的需求存在多种可能性。根据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随着少子化、老龄化、经济条件的改善,对养老设施的需求更旺盛,反之需求则较少。因此,本文建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在规划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地区老年群体进行细致的社会问卷调查和访谈工作。特别是郊区老人群体在养老观念、经济条件以及家庭构成等多方面存在更多的复杂性和变化性,需要进行充分社会调研,真正把握其对养老设施的内在需求,进而进行养老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从而保证养老设施利用效率的提升。

四、持续优化上海养老设施空间布局思路

养老设施的服务对象是城市老年人口,从国际国内特大城市的经验看,由于人口再生产和对养老设施需求社会影响要素的复杂性,养老设施规划建设必然是一个动态推进的过程,尤其是对于特大城市复杂的人口结构和城市总体规划这样一个长期规划,都必须要做到动态监测、效果评估以及规划再调整三个步骤的统一,以保障养老设施规划布局与建设的科学性。因此,借鉴国内外城市成功经验,在城市总体规划之后还必须针对养老设施的发展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工作,保障养老设施布局的持续优化:

第一,由规土局、民政局及人口计生委组成联合小组,针对老年人口特别是高龄人口的规模、空间迁移等进行动态监测,以真正把握养老设施需求的空间变化,进而调整养老设施项目建设规模和工程进度。第二,规土局、民政局每五年对养老设施供求关系进行一次效果评估,特别是针对家庭构成、经济条件、观念变化等因素对养老设施需求影响进行科学评估,把握动态需求。第三,根据对老年人口的动态监测及养老设施布局的评估结果,由规土局、民政局联合对养老设施布局规划进行再调整,城建委根据规划调整对养老设施项目的批复和床位数进行调整,不断动态优化调整养老设施的空间布局。第四,由规土局负责科学选址,养老设施建设尽量集中布局建设区范围内,选择公共交通方便、环境优良及生活便捷地段,远离工业区、仓储物流用地、污染源、噪声源等。结合老年人口的客观需求,考虑医养结合,与医疗卫生设施邻近。第五,积极推进养老设施与社会资源结合,通过更加灵敏的市场反应来保障各项资源投入的效率和效益。

说明: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功能疏解背景下的特大城市建设与管理模式创新研究》(编号:14AZD026)资助项目。

注释:

①根据上海市规土局相关文件定义,养老设施是为老年人(年龄60岁以上)提供住养、生活护理等综合服务的机构,包括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两类。本文的养老设施规划研究包括以上两类。

第7篇:对人口老龄化的建议范文

摘要为了使成都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变负面作用为正面效应,促进成都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通过对成都市人口数量、成都市老年人口健康状况以及体育老年人口的体育参与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显示成都市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多年,老年人健康水平随着年龄增加而递减,老年体育人口数量随着年龄增长呈逐步下降趋势,提出如何促进成都地区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的建议。

关键词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老年体育

一、 前言

按联合国的标准,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体人口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趋势和过程。它是由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人口寿命不断延长等人口自然变动因素所促成。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人口总比例达到7%,就表明这一人口总体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将对成都的城市发展产生许多深刻的影响。

2002年4月12日联合国第2届世界老龄大会政治宣言对积极老龄化的界定是:人到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发挥最大效益的过程[5],据统计,我国老龄人口平均带病期13.68年,他们的患病率远远高于其他人群,而康复期却非常缓慢。我国的老龄健康整体状况较差,因此开展老年人社区体育服务活动,科学合理地组织和指导老年人从事体育锻炼,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促进作用。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成都市年轻老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样的地区涉及锦江区、青羊区和武侯区。

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共发放问卷300份,有效收回164份。效度检验:通过本领域内2位专家对问卷调查进行效度检验,认定率为82%。

三、 结果与分析

(一)目前成都市老年人口的身体健康状况

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水平与年龄这种反比例关系表明长寿和健康难以兼顾的客观规律。从表1我们可以得出不进行经常体育锻炼老年人在70岁以上的阶段自我健康感觉开始显著下降,在71-75岁年龄组近40%的老年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不满意,到了76-80岁组中有接近50%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不满意。根据杜鹏教授等人所作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积极的心态,善于调控情绪无疑会促进实现延缓老龄化。那么,为了提高健康老年人的比例和提高个体老年人健康质量,老年体育和社区体育的作用就应该得到重视。

(二)成都市老年人口体育参与现状与分析

1.成都市老年人口体育目的与运动时间带研究

老年体育人口较多的选择在上午的6-8点钟进行锻炼,而早晨刚起来时,人体各脏器的运转仍处于较低水平,这时候锻炼,对于心血管功能比较脆弱的人来说是较危险的。所以老年人的运动时间带应在下午的5-7点钟进行,这时不仅人体机能能力充分动员,而且这个时间的植物在光合作用下多排出的氧气最多。

2.成都市老年人口体育健身场所与社会体育需求研究

老年体育人口不仅有着强烈健身的愿望,而且在他们对社会体育需求上反映出较为集中的需求有三个:一是在住宅社区附近建设基础的体育锻炼设施,根据老年人的特点进行建设,满足老年人特殊的健身需求;二是多数老年人表示希望在锻炼和非锻炼的时候都有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工作人员从旁指导以及普及一些体育锻炼的基础知识;三是学校的体育资源应该更加开放,应该在不影响学校生活正常秩序下对老年人进行开放。通过以上途径可实现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

(三)发展成都老年人参与社区体育对积极老龄化的现实意义

20世界90年代末,世界卫生组织以“生命已经增加了岁月,现在我们必须给岁月以生命”这句格言来提醒我们,人口的寿命增长得同时我们也必须要保证寿命的质量。身体健康是晚年幸福的基本条件,老年人对健康都有强烈的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生理机能和身体活动能力逐步下降,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减弱。因此开展社区体育服务活动,科学的指导和组织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有利于促进和提高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水平。

四、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成都市进入老龄化社会已经十二年,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成都在一到两年即进入超老龄社会。(2)目前进入老龄化阶段的成都居民都显示出较为强烈的健身和锻炼的动机以及行为,但是活动方法、形式、内容层次、以及运动时间带都出现了不科学的因素。(3)成都市老年人各个年龄组参加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自评感受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逐步下降的趋势,这与参见锻炼的频率和老年人自身健康水平的下降高度相关。

(二)建议

(1)政府在制定社会政策和体育政策的时候要用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的思维来指导,根据老年人口参与体育的特殊性,将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纳入政府的中长期经济和社会建设的纲要中,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老年人健康产业,从而从根本上改善老年人健身年龄和质量。

(2)提高体育对老龄化问题积极影响的认识。要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强调成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严峻性,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紧迫性,要提高各级政府和领导以及群众在思想上社区体育对促进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体育老龄化意识。

(3)学校和科研机构要加强对老年人健康研究的投入,提高老年人在学校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注重培养具有体育与健康专业知识的社会指导人员,在提高这些专业人员的数量的同时提高其质量,从而对老年人健身进行科学的,持续的指导和监督。

参考文献:

[1] 徐箐.老年体育与积极老龄化―上海个案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3):23-26.

[2] 狄玉峰,张英东,李艳霞等.以社区体育促进健康老龄化的影响因素调查[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9.20(5):123,129.

[3] 四川省人口普查办公室.四川省人口普查资料2010年[M].中国统计出版社.

[4] 陈智.正确认识当前四川的人口形势――从我国13亿人口日说开去[J].四川省情.2005(2):15-16.

[5] 穆光宗.老年发展理论[J].人口研究.2002.26(6):29-37.

第8篇:对人口老龄化的建议范文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众所周知,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都在面临或即将面临的问题之一。近几年,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超级大国,人口老龄化状况日益严峻。而宁夏这一个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区,其老龄化的状况由于其地处偏远情况更加恶劣。为此本文试图将研究范围选定为宁夏这一特定的区域,并利用1997―2014年间的人口和经济指标数据研究其人口老龄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对宁夏的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的政策建议。

二、宁夏人口老龄化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一)模型介绍

本文选取梭洛模型作为基本理论模型,将人口老龄化因子纳入到梭洛模型中,以此分析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标准的梭洛模型

标准梭洛模型主要包括了四个变量:产量(Y)、资本(K)、劳动(L)和 有效的劳动(A),说明了储蓄、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形式为:

(t表示时间,K、A、L均是与t有关的变量)

其经济平稳增长路径的方程为:

n和g为常数表示劳动力和劳动力技术的增长速度,u为储蓄率,δ为折旧率。经济平稳增长路径方程表明,在u确定的情况下,经济向平稳增长路径收敛。

2、纳入老龄化因子后的梭洛模型

标准梭洛模型在研究经济平稳增长路径时忽略了非劳动人口和养老支出部分。而在宁夏人口老龄化过程中,非劳动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社会养老支出也越来越多,为此我们必须将这两个因素加入模型中,建立扩展的经济增长模型进行分析。非劳动人口包括老龄人口和少年儿童,为了突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将老龄人口近似看作非劳动人口。我们将引入模型得到经济平稳增长方程为:

以下将利用宁夏2000―2014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的模型对其进行实证分析。

(二)宁夏人口老龄化对其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1、参数的确定

2、宁夏人口老龄化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前,宁夏实际养老水平系数小于其临界值,但随着宁夏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且越来越接近养老水平临界值,2014年实际养老水平和养老水平临界值只有一步之遥。而由扩展的梭洛经济增长模型的分析可知,当实际养老系数等于临界值 时,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不会产生影响,大于养老水平临界水平值时,则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负向作用,且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龄化对其经济平稳增长的负面影响也会越来越明显。

三、对策建议

(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鼓励生育二胎。计划生育的实施降低了人口出生率但也使得宁夏年龄结构日趋老化,加重了家庭的养老负担。因此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鼓励生育二胎能够扩大劳动年龄人口规模,有利于缓解宁夏的人口年龄化问题和长期的经济发展。

(二)积极引导调整退休年龄。老年人和年轻人相比具有知识和技术、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因此丰富的老年人力资本一旦得到充分的利用将会对宁夏经济和社会产生有利影响。所以推迟退休年龄不仅可以缓和宁夏劳动力供给紧张的状况,而且可以减轻宁夏社会养老压力。

第9篇:对人口老龄化的建议范文

关键字:老龄 居室色彩 人性化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我国最新的人口数据预测,2015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2.16亿,约占总人口数16.7%,“十二五”期间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将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新特征。到2050年,60岁及以上老人占比将超过30%,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近期召开的两会上,有代表指出了“中国正在经历传统‘居家养老’到具有社会化性质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转变。家庭依然应该是养老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与此同时,社会相应的配套措施也应该逐步建立和完善。”

二、老龄居民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分析

1999年我国行业标准《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按生活能力状态将老年划分为自理老人、介助老人和介护老人三种类型,自理老人是生活行为完全自理,不依赖他人帮助的老年人;介助老人 是生活行为依赖扶手、拐杖、轮椅和升降设施等帮助的老年人;介护老人生活行为依赖他人护理的老年人。老人随着年纪增长一般是从自理逐步到介助再到介护的缓慢发展过程。

调查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我国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状况总体较好, 2010年中国老龄委的最新数据中国内地65岁以上老年人已超过9千万,89.3%能够自理。2011年3月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通过对20个省区市的80个县2万名老年人抽样调查,按照国际通行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和洗澡”6项指标,一到两项“做不了”的,定义为“轻度失能”,三到四项“做不了”的定义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做不了”的定义为“重度失能”。根据这项调查,2010年末,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约为3300万人,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为1080万人。

综合以上数据信息,我们不难看出,目前我国老年人口约为1.7亿,按此计算,其中约80%为生活能够自理,约13.6%为轻度至中度失能,约6.4%完全不能自理。换言之约93.6%的老人有自主活动能力,对居住环境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在环境设计中应该根据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心理变化和行为特征方面采取相应的弥补措施,既要考虑方便老年人的独立活动,又要能在需要时得到及时的照顾与帮助,总体上创建一个能使老年人真正享受到高质量生活的居住室外境。

1、生理机能:老年人无论在肢体、感官及智力方面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对周围环境的反应和适应能力逐步降低。

2、心理变化:老年人退休后一方面害怕孤独寂寞,有求安全感和依恋的心理,另一方面又要求独立空间,体现自身价值,得到他人认可和尊重。

3、行为特征:老年人可自由支配时间显著延长,形成以家庭为中心的活动空间范围,有充足的时间享受生活,健身、文体活动、休闲交往成为老年人日常行为的主要部分。

三、老龄化社会居室人性化设计之必要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生活质量如何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安定和幸福。社区居家为主的养老模式势必使绝大多数老年人的生活以家为中心,这对居室设计提出了历史性的命题。“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观念要求室内设计师的目光不仅仅要关注室内本身,还要关注使用者的感受。在老年人居室设计中应该根据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心理变化和行为特征,充分考虑到老年使用者对形状、照明、色彩的特殊需求,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措施,创建一个能使老年人真正享受到高质量生活的居住环境。

以老年人为居室使用对象,在“人性化”设计理念指导下,从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分析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解析在居室色彩设计中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运用色彩心理学、色彩构成理论及室内色彩计划方法等相关,对问题逐一进行分析解决,积极寻求对策。老年人是居室使用主体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问题进行理论构建其实践意义在于,当前老年居室色彩设计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发展远远滞后于建筑环境色彩设计理论的发展,滞后于社会的需要,几乎是室内色彩设计领域内的“真空地带”。只有解决好老年人居室色彩设计的相关问题,才能真正达到“以人为本”的居室设计目标。

老年人居室色彩设计应当有其自身的特点,从这些特点出发,以人性化设计理念为指导,以当前流行的居室色彩设计为参照系,从客观上系统地研究老年人居室色彩设计特殊性以及面临的问题,探索老年人居室色彩设计对策方法;把老年人居室色彩设计方法研究为重点;把需求分析作为老年人居室色彩设计的突破口;把人性化设计理念作为老年人居室色彩设计的立足点;为老年人居室色彩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重点在于分析在老年居室色彩设计中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给出老年人居室色彩设计的操作建议。难点在于,第一要提出有效的老年人居室色彩设计的操作建议,需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推广性;第二要对老年人居室色彩设计中要解决的问题分析合理到位,不夸大不忽视;第三要坚持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总结老年居室色彩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老年人居室色彩设计的操作建议,这种操作建议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推广性。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