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最新社保基金亏损情况范文

最新社保基金亏损情况精选(九篇)

最新社保基金亏损情况

第1篇:最新社保基金亏损情况范文

关键词:韶关市;取消药品加成;医改政策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6-0104-04

一、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实施概况

自2010年10月15日起,韶关市在乳源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和慢病站4家医院试点降低药品销售加成5%,并通过征收“药事服务费”进行补偿。药事服务费收费标准为:二级医院(县人民医院、中医院)门诊费每人次3元,住院床位费每床每日5元;一级医院(县保健院、慢病站)门诊费每人次2元,住院床位费每床每日4元。医疗保险参保、参合人员的门诊药事服务费由门诊统筹基金支付,住院药事服务费列入医保、新农合统筹基金支付范围;但没有参加医疗保险或新农合的人员,其门诊和住院药事服务费需由个人支付。

目前,在广东省取消药品加成的背景下,韶关市大部分公立医院都有采取措施控制药品费用的措施,药品收支总体已处于亏损状态,虽然医院总收支处于基本平衡,并略有盈余。若取药15%药品加成,药品亏损进一步扩大,医院总收支将可能出现亏损。

韶关市医保采用定额结算方式,如韶关市某医院人均住院费用9 000元,医保只支付给医院6 000元,到2011年,医保拒付该医院的金额已达2 000万。若取消药品加成,由医保加大支付比例,估计目前已运转困难的医保基金,难以支付,或者是医保拒付金额将进一步扩大,医院经济将难以为继。参照深圳市由社保基金支付医疗服务价格提高部分来弥补减少的药品加成收入的做法在韶关难以复制。深圳社保基金有70亿结余,而韶关社保基金目前只够勉强维持平衡,若由社保基金来弥补取消药品加成的损失,社保基金将会面临穿底的风险,政府财政也没有能力为社保基金兜底。

调查中了解到,某县级人民医院,政府对医院人员的定编仍沿用20世纪80年代的编制数,医院只能通过控制人力成本加以维持,加上,基层医院实行绩效津贴分配方案后,结果出现干好干坏津贴差别不大的分配状况,导致人才流失严重,继而病人也越来越少。

二、新农合和城市居民医疗保险情况

据了解,韶关市是全省唯一的一个新农合和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分开核算管理的地区,新农合由市卫生局统一核算管理,城市居民医保由市医保局统一核算管理,统筹方式为县办县统筹。

合作医疗实行市、县、镇住院即时补偿,对市外看病的参合农民实行住院事后补偿方式。在药品费用控制方面,按照“总额包干、结余不付、超支不补”的原则,由按项目付费为主体的医疗费用后付制,转向实行按单元、按病种、按住院人数和住院次均费用支付的医疗费用预付制,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自我约束和风险分担,从根本上转变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降低农民的住院费用。到2012年韶关市新农合参合人数200万人,参合率100%,人均筹资270元,总筹资额达到53 999万元。

2010—2012年,韶关市新农合县内和镇内住院报销比例逐年提高,到2012年县内住院报销比例达到70%,镇内住院报销比例达到80%,报销封顶线2012年达到15万元 。乡镇卫生院门诊报销比例维持在30%,农村患者到县级以上公立医院看门诊,新农合不予报销。

2009—2011年韶关市新农合补偿人次及补偿金额逐年提高。到2011年,全市新农合收入45 264万元,支出29 702万元,累计结余25 702万元,补偿人次248万人,补偿金额29 702,人均住院补偿1 785元。

总体而言,韶关市新农合基金运营状况良好,基金结余达到省提出标准,累计结余在25%左右;而城市居民保险结余较少,社保基金勉强平衡,这与城市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较大、服务需求层次较高有关。

三、医院收支平衡与收入结构情况

2011年,各试点医院收支总体略有结余,但医疗收支和药品总体处于亏损状态;药品收支在没有取消15%药品加成的情况下总体已处于亏损状态,若取消药品加成,药品收支亏损将会扩大。

事实上,公立医院一直在尝试加强药物使用的控制,改变医院收入结构。2011年,在医院收入中,医疗收入占总收入比重最大,而且总体逐渐提高,其中市级医院比县级医院医疗收入占比大,综合医院比中医院医疗收入占比大;药品收入占比比往年低,总体低于40%,中医院比综合医院药占比高;2009—2011年,医院医疗收入占总收入比例总体逐年增大,且综合医院比中医院医疗收入占比大,市级医院比县级医院医疗收入占比大。

2009—2011年,药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综合医院比中医院药占比低,市级医院比县级医院药占比低。

统计数据显示,2009—2011年,在医院药品收入增长速度放缓的同时是各类检查收入增长速度加快。在医院各项收入中,检查收入增长速度最快,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7.8%。按此趋势,“以药养医”可能变为“以检养医”,这不但不能达到降低“看病贵”的医改目的,反而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

四、政府财政对公立医院补助情况

2009—2011年,韶关市财政总支出逐年增加,卫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三年平均为7.4%,对公立医院补助支出占卫生支出比例逐年减少,2011年低于5%。政府财政对公立医院拨款采用差额拨款方式,按照医院编制每人每年6 000元标准拨付资金,另有年度专项经费,如基础建设、工作项目、贴息等资金拨付,但总体而言,政府财政对县级和市级公立医院补助水平较低,而用于乡镇卫生院和公共卫生事业的补助则有所增加。

根据韶关地方财政的实际情况,将难以承受取消药品加成补偿所需的资金缺口。韶关市位于广东省粤北山区,根据广东省2010年测算数据,韶关市常住人口283万,占全省人口2.71%;GDP 283亿元,在全省21个地市中排名十四,人均GDP 2.3万元,排名十五,经济发展在全省处于中下水平,有的县政府甚至希望向医院贷款,更别说给医院提供补助了。因此,市、县政府难以承担取消15%药品加成的补偿费用。

由于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级政府财政卫生补偿差异较大,在经济发达县的财政投入可以达到医院收入的25%,而经济落后县财政的投入只占医院收入不到1%。可见,在韶关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各地区,难以用同一标准进行补偿。

财政投入比例就接受补偿的各单位而言是较为稳定的,但不同单位和不同地区之间的财政投入比例差异较大;数据统计表明,市级医院财政投入比例呈下降趋势,县级医院呈上升趋势。

五、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政府没有足够财力为社保基金兜底

韶关市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省中下游,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市、县都政府难以承担取消15%药品加成的补偿费用。同时,韶关难以参照深圳模式,由社保基金支付医疗服务价格提高部分来弥补减少的药品加成收入。深圳社保基金有70亿结余,而韶关社保基金目前只是勉强维持平衡,若由社保基金来弥补取消药品加成的损失,社保基金将会面临穿底,且政府财政没有能力为社保基金兜底。此外,韶关市各区域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难以用同一标准进行补偿。

(二)医院经济受损,医务人员积极性受影响

目前,在广东省取消药品加成的趋势下,韶关市大部分医院都有采取措施控制药品费用,药品收支总体已处于亏损状态,医院总收支处于基本平衡,略有盈余。若取药15%药品加成,药品亏损进一步扩大,医院收支将会出现亏损。

韶关市医保采用定额结算方式,如韶关市某医院人均住院费用9 000元,医保只支付给医院6 000元,到2011年,该医院医保拒付金额达到2 000万。若取消药品加成由医保支付,一是医保基金目前已运转困难,难以支付,二是医保拒付金额进一步扩大,医院经济直接受损。

政府对医院投入不足,若取消药品加成,医院经济雪上加霜。如某县级人民医院,政府对医院人员的投入仍沿用20世纪80年代的编制,医院只能通过控制人力成本维持,导致人才流失严重,病人也越来越少。还由于基层医院实行旱涝保收的基本工资制度和大锅饭的津贴分配方案,导致更多的患者流向县级或县级以上大医院,反而使基层医院更加清闲,大医院更忙,与医改初衷的目标背道而驰。

(三)基本药物品种少、配送不到位

取消药品加成,按医院级别增加不同比例的诊疗费用,改变在不同医院报销的比例等一系列医改的目标就是试图引导患者小病不出社区。可是,实际上,在基层卫生院和社区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实行基本药物制度之后,由于基本药物品种少,一些为医生常用的药品不在基本药物目录中,所以,既难以满足居民的用药需求,也让临床医生用药不习惯,导致患者流向县级以上大医院;同时,中标药物不配送现象普遍存在,由于招标价低以及基层医院需求量不大、运输成本高,导致中标的药常被以没货为由拒绝配送,进一步加大基层医院用药困难。

(四)检查收入增长过快,可能出现以检养医

根据调研数据,在2009—2011年医院各项收入中,药品收入增长速度放缓,有个别医院甚至出现负增长;而检查收入在各项收入中增长速度最快,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7.8%。按此趋势,以药养医可能变为以检养医,不但不能达到取消药品加成的目的,反而变相加重患者负担。

Research of Remove Medicine Makeups and Medical Health Reform in Shaoguan City

ZHOU Yang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006,China)

第2篇:最新社保基金亏损情况范文

关键词:预算内 国有工业企业 亏损问题 分析

我国国有工业企业从1985年开始,就逐渐开始出现亏损的状态,并且亏损情况变得越来越普遍,根据相关资料统计和记载,我国工业企业的亏损面已经高达80%左右,国有资产每天都会将近流失大概一亿多元,根据这些数字和统计不难发现,当前我国的国有企业工业亏损问题非常的严重。国有工业企业出现亏损的情况,不仅导致其自身的利益受到阻碍,而且对我国整体工业事业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如何有效的解决当前国有工业企业的亏损问题,不仅需要国有工业企业提高重视力度,政府也需要提供相对应的支持,将国有工业企业亏损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从而推动我国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国有工业企业亏损的问题分析

我国工业的速度增长比较快,基本上是依靠高投入以及大力的扩大工业的建设规模,但是过高的投入,不仅会导致生产资料的严重需求,而且也导致消费出现膨胀的状态,导致需求远远的超过了供给,在这样的情势下,企业只有提高产量才能够保证利益的获取。另外,在短期投资效益的诱惑下,很多加工企业都加入到短期投资当中,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下,这种高投入的工业增长速度很难保持和控制在有效的范围之内,会导致很多企业的设备处于闲置的状态,生产出现萎缩,导致大批的产品处于停滞状态,销售不出去,就不能够换取相对应的利益,特别是一些机械工业或者是原材料工业,在这方面的亏损问题更加严重。

在实际的国有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生产资料普遍处于短缺的状态,而在这种形势下,很多企业相继实行“一物多价”的价格双轨制,导致流通环节越来越多,每一层都需要相对应的加价,导致主要原材料的出厂价核工业企业的实际购价之间相差的非常多。另外,我国最近几年对于物资的分配计划越来越少,在这种形势下,企业以市场价购买的原材料越来越多,这就直接造成了企业自身的产品成本越来越高,而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影响下,银行的贷款利率也有所提高,企业的赋税就相对应的增加,不仅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的越来越快,而且在这种形势下,企业自身所能够获得的利润就越来越少。在这种形势下,很到企业已经不能够盈利,并且这些企业如果扣除其自身拖欠的一些税金或者是银行的贷款,其实就已经处于亏损的状态。

二、解决国有工业企业亏损问题的有效措施分析

现如今,国有工业企业的亏损问题已经得到重视,并且在实践中进行有效的解决,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想要彻底解决国有工业企业亏损的问题就需要进一步的深化改革,促使国有工业企业逐渐建立起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利用金融、财政等一系列的经济指标来对国有工业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理和改革,从根本上彻底的解决国有工业企业的亏损问题。

当前,在各级政府当中普遍存在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等严重的问题,不仅导致企业的经济机制转换出现阻碍影响,而且对于企业经营机制的创新以及新体制的建立也造成了影响,在这种形势下,要转变政府的职能,加强政府职能的利用。按照政企分开、统一效能的原则,将政府机构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为国有工业企业亏损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并且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在对国有工业企业亏损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的时候,要积极的推进财税体制的改革,降低当前我国国有工业企业所得税的税率问题,企业在纳税的时候,要严格的按照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合理利润分配来进行科学合理的纳税,保证国有工业企业自身经营状况良好的同时,能够推动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

另外,在解决国有工业企业亏损问题的时候,要注重投资体制的改革和深化,进一步的建立和完善立法人投资以及银行信贷的风险责任,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一些竞争性的项目基本上都是由于企业来进行自主的决策或者是决定,所以产生的决策风险也应当由企业自己来承担。企业所需要的贷款基本上都是由其自主决定的,企业的法人对于资金的筹划、筹资甚至是生产、经营、归还银行的贷款等等,都需要保证全过程的责任,这样才能够有效的解决国有工业企业亏损的问题。

针对国有工业企业亏损的问题,不仅需要国有工业企业提高重视力度,加快改革措施,还需要政府提供相对应的支持,进一步的转变职能,加快计划体制的整体改革,国家在实施计划的时候,要将市场作为基础部分,对国民的整体经济以及社会的全发展进行相对应的战略计划,对企业的目标以及产业的生产国家要给予宏观调控,这样才能够住进的引导企业的正确经营决策,以及良好的投资选择,从根本上解决国有工业企业亏损的问题,提高企业自身的经营效益,推动我国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需求远远的大于供应,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国有工业企业出现的亏损现象越来越严重,不仅制约了其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对于我国整体社会经济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不仅国有工业企业要提高解决亏损问题的重视力度,我国政府也需要给予一定的支持,转变政府的职能、积极的推进财税体制的改革、深化当前的投资体制、加快计划体制的整体改革,从各个方面积极的推进改革和创新,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造成国有工业企业亏损问题的一系列原因。

参考文献:

[1]徐正强.浅谈我国预算内国有工业企业亏损的原因与对策[J].技术经济信息.2010(07)

第3篇:最新社保基金亏损情况范文

【关键词】 弥补;亏损;方式

一、问题的提出

飞彩股份(证券代码000887,现名中鼎股份,)2006年7月25日提出了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方案的四大要点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第四点,即公司先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22股,再由非流通股股东将其获增股份中的29 120 000

股转送给流通股股东,最后全体股东每10股减6.7335股减资弥补亏损。这种以企业的注册资本弥补亏损方式在我国证券主板市场上可以说是一种实践上的创新,该方案一出台立即引起了市场上的强烈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有两个:

一是飞彩股份以注册资本弥补亏损是否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问题。我国《公司法》和其他法律法规中均未对注册资本可否弥补亏损做出规定,飞彩股份以注册资本弥补亏损的法律依据存疑,这种行为是否属于抽逃资本也值得探讨。争议的第二点是飞彩股份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后再通过减少注册资本来弥补亏损是否构成实质上用资本公积金弥补亏损。由于我国2006年开始实施的新《公司法》第169条明确禁止公司用资本公积金弥补亏损,即“资本公积不得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飞彩股份股改方案是将公司的资本公积金用于转增资本后再用注册资本来弥补亏损,这似乎形成了实质是用资本公积弥补亏损。

二、飞彩股份弥补亏损方式的法律依据问题

在我们目前的法律环境下公司以其注册资本弥补亏损是个值得探讨的新问题。从理论上说,企业以减少注册资本的方式弥补亏损实质上是企业在其实际资本已经减少的情况下,为了保持名义资本和实际资本相符而进行的减少名义资本的行为。由于以减少注册资本的方式来弥补亏损只核减账面上的资本总额,并不减少企业的净资产,所以,其又称为名义上的减资,这种减资与通常我们所说的将企业资金抽离企业的抽逃资本有本质上的区别。根据对我国相关法律和法规的研究,笔者认为内资企业采用名义上的减资方式用企业的注册资本弥补亏损并无法律上的障碍。

我国《公司法》以及其他相关法规中并无禁止企业以注册资本弥补亏损之规定。又由于以注册资本弥补亏损是一种零成本向全体股东按照相同比例回购股份的行为,而回购行为是我国《公司法》所允许的一种企业行为①,其中,零成本回购也是属于《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中规定的回购允许方式之一②,由此可见,通过以减少注册资本为代价来弥补亏损的行为是一种并不违反法律规范的企业行为。

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条例实施细则》第39条的规定:“企业法人实有资金比原注册资金数额增加或者减少超过20%时,应持资金信用证明或者验资证明,向原登记主管机关申请变更登记。”笔者认为该条规定可以理解为当企业法人出现严重亏损,从而使实有资本金比注册资本减少20%以上时,则应当减少注册资本。在这种情况下减少注册资本的方式应该是指零成本回购,以注销该部分的股份。所以,虽然《公司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未就注册资本弥补亏损作明确规定,但我国的部门立法实际上还是认可用注册资本弥补亏损的。

与对公司制的企业没有注册资本弥补亏损的明确规定不同的是,国有企业以注册资本弥补亏损则是以文件的形式规定企业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施行。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在2003年9月13日下发了《国有企业清产核资资金核实工作规定》③第十条规定:“对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查出的各项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依据国家有关清产核资政策规定,以及财政部《关于国有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有关财务政策问题的通知》(财企〔2002〕310号文)有关规定,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批准的,可以依次冲减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公益金、盈余公积金、资本公积金和实收资本。”但“冲减所有者权益应当保留的资本金数额不得低于法定注册资本金限额”。可见,国有企业以注册资本弥补亏损是可以行得通的,即在数年一次的国有企业清产核资时在得到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批准的情况下可以用注册资本来弥补亏损。

对飞彩股份将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后再用于弥补亏损是否是实质上用资本公积弥补亏损问题,笔者认为飞彩股份的这样操作的结果与直接以资本公积弥补亏损有本质的区别。

《公司法》虽然在第169条禁止用资本公积金弥补亏损,但该条的立法本意在于:资本公积金的主要来源是公司发行新股时产生的资本溢价,属于投资者投入资本的一部分,如果允许公司采用资本公积直接弥补亏损,这实质上是允许投资者对其投入资本的抽回,由于公司的弥补亏损方案仅需通过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即可实施,不需通知债权人,所以以资本公积弥补亏损有可能对债权人权益造成损害。因此,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新《公司法》中的“资本公积金不得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规定是合理的。但是我国对公司减少注册资本的规定实质上已经对债权人利益做了必要的保护规定。

在我国《公司法》第178条中规定,在公司需要减少注册资本时,“应当自作出减少注册资本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④。公司减资后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法定的最低限额⑤。”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公司法》对公司减少注册资本保护债权人利益主要通过两点来实现,一是需要经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二是应及时通知债权人,债权人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由于公司在将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后再通过减少注册资本来弥补亏损的行为,已经履行了公告债权人程序,且在法律上已就债权人的债权保全作出了安排,所以对债权人的利益并不会造成损害,这与直接以资本公积弥补亏损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三、飞彩股份注册资本弥补亏损对权益的影响分析

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已有多家公司采用了注册资本弥补亏损的方式。在三板市场上市的广建股份(代号400009)在2003年就曾以2:1的比例缩小股本用于弥补了部分亏损⑥;证券代码为601988的中国银行在2006年上市前的招股意向书中披露“2003年12月,国家通过汇金公司向本行注资225亿美元。根据财务重组安排,本行将注资前的原所有者权益余额(包括资本)转入未分配利润,用以弥补因计提不良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累计亏损”⑦,可见中国银行在74号文刚出台后才三个月就实施了获得财政部等政府部门批准的注册资本弥补亏损方案。2007年3月27日,飞彩股份《减资弥补亏损方案实施公告》,并在3月30日正式实施了减少注册资本以弥补亏损的方案⑧。笔者认为,与广建股份和中国银行一样,飞彩股份其股改方案中的以注册资本弥补亏损的方案能够顺利通过并得以实施,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其行为并不违反我国相关法律规范和法律精神。

由于以注册资本弥补亏损属于名义上的减少注册资本,在实施后影响的只是企业的股本数和所有者权益的结构,并不减少企业的净资产额,同样也不会导致投资者所拥有的企业股权占有净资产份额的减少。

例如,飞彩股份2006年度报表显示公司所有者权益结构如下:股本963 200 000元(股),资本公积97 374 601.17元,盈余公积35 558 380.50元,未分配利润-766 278 872.38元,所有者权益合计329 854 109.29元。2007年3月30日飞彩股份执行以注册资本弥补亏损方案,即全体股东每10股减6.7335股减资弥补亏损,全体股东共拿出了963 200 000×6.7335÷10=648 570 720元(股)来弥补亏损。在将该部分转入未分配利润账户后,公司所有者权益结构如下:股本314 629 280元(股),资本公积97 374 601.17元,盈余公积35 558 380.50元,未分配利润-117 708 152.38元,所有者权益合计仍然为329 854 109.29元,改变了的只是飞彩股份所有者权益的结构。

在企业以注册资本弥补亏损后,由于股东所拥有的被投资企业的净资产份额和持股比例不会发生变化,股东其股权价值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其股票价格会因缩股而需进行复权处理,即:缩股复权开盘参考价=缩股登记日股票收盘价/(1-缩股比率)。例如,飞彩股份在2007年3月29日缩股登记日股票价格收盘价为3.83元,在正式实施减少注册资本弥补亏损方案的第二个交易日(即3月30日),其股票的开盘价格为11.73元,该价格恰好就是缩股后的复权参考价,即:缩股复权开盘参考价=3.83/(1-0.6733)=11.73元。

四、结束语

笔者认为,用注册资本弥补亏损对一些难以在短期内靠正常盈利弥补账面累积巨额亏损的例如ST类上市公司来说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为当企业“未分配利润”账面出现巨额借方余额,且预计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难以通过盈利来弥补的情况下,如果不能迅速将该赤字添平,一方面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声誉,从而可能给企业经营造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由于账面的亏损导致企业无利润可分,从而会影响到股东的持股信心,这对企业的股票价格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以注册资本来弥补巨额累积的挂账亏损,既可以使企业能够轻装上阵,也可以给投资者一个企业经营趋于正常的信号,从而恢复股东的持股信心,提升企业的形象。但是,由于企业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进行的注册资本弥补亏损有可能会影响到股东和债权人等相关方面的利益,所以为了规范企业的这一弥补亏损方式的行为,国家有关部门有必要对注册资本弥补亏损的适用范围等问题给出具体指导意见,这有利于企业做出理性而符合规范的决策以保护相关方的利益。

【主要参考文献】

[1] 刘宏. 注册资本弥补亏损之理性思考 [J].财会月刊, 2008,(04).

[2] 刘宏. 新《公司法》修订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J].财会月刊,2006,(0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M]. 北京:法律出版社.

注: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43条允许股份有限公司在四种情形下收购本公司的股份:(一)、“减少公司注册资本”;(二)、“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三)、“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四)、“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的”。

② 《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第二十四条规定,公司购回股份,可以下列方式之一进行:(一)、向全体股东按照相同比例发出购回要约;(二)、通过公开交易方式购回;(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务院证券主管部门批准的其他情形。

③即国资评价[2003]74号文。

④当企业减少注册资本时应通知债权人,债权人有权要求减资企业清偿债务或提供担保,但如果企业既不清偿债务也未提供担保,企业可否减资,新、旧公司法对这一点均未明确,笔者认为这是立法上的一个漏洞。

⑤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78条。

⑥ 广建股份2004年度报告注释一、公司基本情况(历史沿革):“2002年12月9日,经公司董事会决议,2002年度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决定将总股本按2:1的比例缩股用于弥补亏损,缩股后的公司的股本为8495.70万股。上述减资业经利安达信隆会计师所有限责任公司利安达验字[2003]第1013号验资报告进行验证,并于2003年9月18日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

第4篇:最新社保基金亏损情况范文

【关键词】税收筹划 企业

1984年,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以生产电冰箱起家,现已发展成为影响全球家用电器制造业的领跑企业之一, 2012年应交税费合计为97260万元。根据对青岛海尔的税收筹划分析,青岛海尔的税收筹划主要从投资的税收筹划、收益分配的税收筹划两个方面来进行。

一、海尔公司投资的税收筹划

(一)设立分支机构的税收筹划分析

当企业进行扩大生产规模、增加销售渠道等活动时,通常需要增设分支机构。税法及相关规定对不同形式的分支机构规定不同,因此不同形式的分支机构税收负担也不同。以青岛海尔与其分公司重庆海尔为例,分析分支机构用不同设立形式对税负的影响,以下分几种盈利情况讨论。

第一种情况,当重庆海尔前两年亏损时,总公司五年内均盈利,其分支机构在园斐跗诳赡苡捎谑谐∥创蚩等原因导致整体亏损。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五年内税负相同,但由于前两年的亏损,分公司比子公司承担更少的税负,达到了延期纳税的税收筹划效果,减少了分支机构亏损时斯对资金的需求压力,有利于企业对其分支机构进行调整以扭亏为盈。

在第二种情况下,当重庆、青岛海尔五年内均盈利时。总公司和其分支机构经营良好,分支机构自创办就开始盈利。在这种情况下,分支机构的形式为分公司或子公司对总公司的纳税情况没有区别,选择以何种形式成立分支机构取决于企业的管理模式、客户对分支机构的信赖程度等情况。

在第三种情况下,当青岛海尔前两年亏损时。总机构可能为改变现有的亏损经营状态,改变经营战略,通过投资成立分支机构获得利益,出现总机构亏损而分支机构盈利的情况,经营期内无论选择何种分支机构的设立方式,五年内纳税总额相同。但根据相关规定,总机构的亏损可以与分公司的盈利互相冲抵,因此公司整体税负为零,起到了延期纳税的税收筹划效果。

在第四种情况下,当青岛海尔和重庆海尔前两年都亏损时。在创办初期,总机构与其分支机构均亏损,可以看出,对分支机构采用分公司的形式同样可以起到延期纳税的税收筹划效果。

青岛海尔将负责销售的分支机构设立为分公司,正是看重了分公司的这一系列的税收优点。一旦分公司发生亏损,则亏损的部分可以冲抵总公司的利润,实现减轻当年税负的作用。此外,分公司与总公司之间发生资本转移活动也不涉及应税事项。而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将以制造为主的分支机构设立为子公司,正是因为大部分利润收入不由制造公司产生,制造公司作为子公司进行自主生产经营,可以独立享受税收优惠、退税等权利,更有利于青岛海尔实现研发和创新战略,保证后台技术支持。

(二)选择合适的投资地点的税收筹划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选择投资于低税率区域。

由2012年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年报可知,青岛海尔子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大多为15%,部分为12.5%。例如,青岛海尔的子公司重庆海尔特种空调有限公司,该公司设立在重庆,据鼓励类产业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规定,自2011起到2020年年底,凡设立在西部地区的且所经营产业是国家鼓励类产业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再如,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2.5%。根据相关政策规定,2008年1月1日后在上海浦东新区和经济特区注册成立的国家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从产生收益的第三年开始征企业所得税,并且按照应纳所得税的50%征收。企业选择税负较轻的地区作为企业投资的地点,可以谋求今后的税收利益。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正是充分利用了国家的相关政策,合理安排投资地区,在遵循法律的前提下追求利益最大化,并同时支持贯彻国家政策,得到了社会和国家的认可。

二、海尔公司收益分配的税收筹划

收益分配是企业对一定时期内的收益在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分配的过程。减少员工个人所得税相当于增加员工收入,减少总体税负,这也促使青岛海尔对其员工的工资薪金进行税收筹划。

青岛海尔对职工工资薪金转作企业费用化处理。青岛海尔对职工各项薪酬支出中,2012年福利费和社会保险费分别增加4291万元和604万元,并且这两项费用较同期分别增长了21.4%和21. 3%,均高于职工薪酬总额较同期17%的增长率,说明青岛海尔加大了职工薪酬总额中福利费和社会保险费用的支出。在计算职工个人所得税时,这两项费用支出均已税前扣除,职工个人工资薪金收入所适用的税率下降或不变,同时个人所得税计税基础减小,最终节约了个人所得税,增加了职工收入。在明确税法规定后,可以将部分工资薪金转为企业费用处理,这样,既可以保障员工福利,有提高了公司形象与员工凝聚力。需要注意的是,增加的经营费用必须为税法准许税前扣除的项目,以保障公司利益。

三、总结与建议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近年平均税负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税负,其生产经营活动中确实节约了税费支出,税收筹划效果显著。由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税收筹划案例研究,针对企业基于财务战略进行的税收筹划有以下对策建议:

第5篇:最新社保基金亏损情况范文

金融便民服务现状

本次调查主要选取的是基础性金融服务薄弱地区,涉及267个行政乡镇,金融服务覆盖400多万人,110多万户农户。267个乡镇主要分布在50个部级贫困县和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山区,其中有250个乡镇为原金融机构空白乡镇,有175个乡镇属于中央财政定向费用补贴范围。从金融服务情况来看,省内各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服务薄弱地区主要通过固定网点、定时定点、POS机和ATM机四种方式开展金融便民服务。

以农村信用社提供基础金融服务为主

从各金融机构在农村贫困地区提供的基础性金融服务来看,主要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在267个乡镇中,农村信用社设有固定网点72个,占固定网点总数的85%;定时定点服务网点194个,占定时定点数的86%。邮政储蓄银行设有固定网点13个,定时定点服务网点32个,在5个乡镇安装了POS机,在1个乡镇安装了ATM机。农业银行在6个乡镇安装了POS机,在18个乡镇安装了ATM机。其他金融机构没在农村金融服务薄弱地区提供金融便民服务。

提供基础性金融服务以定时定点服务为主

从各金融机构在金融服务薄弱地区提供的服务来看,主要是通过设置便民服务网点提供定时定点金融服务为主,且金融便民服务形式相对单一。在267个乡镇中,固定网点服务机构数为85个,占总网点数的27%;定时定点服务机构数为226个,占总网点数的73%。另外,共安装POS机11台、ATM机19台。固定网点服务是指金融机构通过设立具有合格资质的网点提供正常的金融服务,一般每天都对外营业;定时定点服务是指金融机构设立的在人员配置、安保设施等方面达不到正常网点条件但获监管当局许可的简易网点,由就近乡镇信用社派出员工到便民服务点按照公开的时间提供存贷汇等金融服务,大部分是在农村赶集日营业;POS机服务是指金融机构获得监管当局许可通过安装的POS机主要为农户提供小额的现金提取、查询服务。

金融便民服务机构地区分布严重不均衡

在全省九个地(州、市)中,农村信用社金融便民服务机构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以传统种养业为主的“老少边穷”山区,以黔南州和黔东南州最为集中,农村信用社在黔南州、黔东南州设有金融便民服务机构分别为92个、51个,占农村信用社全省金融便民服务机构数的29%、16%。

金融便民服务机构从乡镇逐渐向村里延伸

随着全省行政乡镇金融服务的全覆盖,部分农村信用社逐渐将金融便民服务工作向村一级延伸,设立了48个村级便民服务网点。设立村级金融便民服务点的地区主要是撤区建镇后仍保持赶集的老乡镇所在地,以及部分经济比较发达、人口比较集中的行政村。村级便民服务点由乡镇信用社派出员工提供服务和进行管理,村级金融便民服务点主要分布在黔东南州、黔南州,其中黔东南州有25个,占村级便民服务点数的52%;黔南州有8个,占村级便民服务点数的17%。

金融便民服务机构服务频次逐渐增加

调查显示,在242个定时定点便民服务机构中,大部分在赶集日提供金融服务,并随赶集习惯的不同而灵活安排服务时间,大约5~7天一次。但随着当地农村金融服务交易量的逐渐增加和居民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农村信用社从利民便民角度出发逐渐增加了定时定点服务的频次,有的还随农村交易习惯和交易时间另行提供金融服务。目前,已有13个乡镇金融便民服务网点每天营业,部分便民服务网点逐渐提高金融服务频次,例如从每星期提供一次增加到每星期提供两至三次,或者星期一至星期五正常营业,或者在烤烟收购、农作物播种和收获季节额外增加服务频次。

金融便民服务成效

农村金融便民服务机构的设立搭建起覆盖全省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填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空白,有效降低了农户获取金融服务的成本,及时把政府涉农补贴资金发放到农户手中,减轻了农户奔波劳累之苦,更重要的是有效防止了抢劫、诈骗等案件的发生,保障了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农户存贷汇等金融服务得到有效改善

在设立农村金融便民服务点的地区,农村信用社大力加强农村金融知识宣传与教育,以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为载体,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有效缓解了农户贷款困难。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在267个基础金融服务薄弱乡镇各项贷款余额32.64亿元,其中农户贷款余额31.55亿元,贷款农户数约20万户;建立农户经济档案约70万份,农户信用评级面高达76%;累计办理存款118万多笔,金额约54亿元,取款234万多笔,金额约60亿元。

更好地贯彻落实了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四大国有银行为实现商业化转轨,大量撤并农村地区网点,导致贵州农村地区出现大量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广大偏远地区的农村居民享受不到基础性的金融服务,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便民服务网点的设立,搭建起覆盖全省的金融服务网络,及时将国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贴、低保、农村医疗保险补贴、救灾救济款、家电下乡补贴款等近20多种财政涉农补贴资金及时安全足额发放到农户手中,有效保证了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2010年度,农村信用社314个便民服务网点累计办理涉农补贴业务92万多笔,金额约5亿元,平均每笔565元;办理低保业务55万多笔,金额约3亿元,平均每笔558元。

有效降低了农户获取金融服务的成本

农村金融服务薄弱地区地理位置偏远,获取金融服务极其不便,与邻近农村信用社网点平均距离达19公里,远的甚至达90公里。黔南州三都县羊福乡,在该乡农村信用社未设立金融便民服务网点前,农户要花10元钱乘1小时车前往28公里的都江镇信用社才能存取款和领取涉农补贴,一次往返费用至少25元,以每年每户往返平均6次计,每年需花费150元。金融便民服务网点营业后,每年可为该乡6个村1698户农户节省金融服务成本近20万元和1万个工作日。全省农村信用社每年为267个基础性金融服务薄弱乡镇114万多户节省金融服务成本约2亿元,节省400多万个工作日,节省车油费等直接费用至少1000万元。

金融便民服务存在问题

农村贫困地区往往是基础性金融服务薄弱地区,农村经济的不发展和落后状态决定了农村金融便民服务网点的业务发展、经营效益、安全保卫、资产质量等都面临极大的挑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便民服务网点亏损严重,难以获得可持续发展。

资金来源严重匮乏,存贷款规模小且存贷比偏高

调查显示,基础性金融服务薄弱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网点资金来源严重不足,存贷款规模偏小,农户融资需求金额远大于存款资金额度,资金来源严重不足影响了农村贫困地区金融机构的支农力度。截至2010年末,314个金融服务网点各项存款余额28.1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3.17亿元,每个网点平均存款余额897万元、贷款余额1056万元,存贷比为118%。其中存贷比超过200%的网点有110个,存贷比在75%至200%之间的网点有129个,存贷比在75%以下的网点有75个。

投入大、运营成本高,经营性亏损突出

农村金融便民服务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网点生存困难,亏损严重。主要原因包括:一是业务规模小,交易量少。存款规模不到100万元的网点就有50个,有的每日交易仅十几笔。二是开业投入大。新增网点在营业用房购置或租赁及装修、安防设施和科技建设等方面投入大,平均每个固定网点开业投入成本约49万元,定时定点服务网点投入成本18万元。三是运营成本高。受人工成本、管理费用、网络费用等刚性支出约束,加之车辆运营费用大,加大了网点运营成本。截至2010年末,农村信用社314个金融便民服务网点总收入约1.77亿元,总支出约2.50亿元,亏损7300万多元,平均每个网点亏损23万多元。其中72个固定网点亏损2400万多元,平均每个亏损近34万元,亏损面达92%;定时定点服务网点亏损4900万多元,平均每个网点亏损20万多元,亏损面达95%。

融资需求大,信贷风险高

金融服务薄弱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经济总量较小,无产业支撑,以传统的种养殖业为主,农民收入低,农户存款少、取款多,融资需求大,2010年度农村信用社314个网点对农户授信85.81亿元,远远大于33.31亿元的贷款余额。同时,由于金融服务薄弱地区农户文化水平不高,市场经济意识和金融知识落后,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大,信贷风险相对突出。截至2010年末,农村信用社314个网点不良贷款3.32亿元,五级分类不良贷款率为10%,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平均不良率2个百分点。

面临较大的安全隐患

农村金融便民服务网点大都设在边远贫困山区,也有一定的风险隐患:一是营业期间的安全隐患。金融便民网点用房大部分是当地政府部门提供的简易房屋或者租赁的房屋,营业用房不规范、狭小,网点装修简单,安防设施达不到监管要求。在242个定时定点服务机构中,平均每个网点营业面积43平方米,营业用房采取租赁方式的占48%,自建的占36%。二是运钞途中的安全隐患。许多便民服务网点地处偏远山区,运钞中普遍存在“车况不好,人员不足,无武装押运”的现象,经过的路段和时间相对稳定,特别是有的路段属于盲区,给犯罪分子提供了潜在的作案条件。

对金融便民服务工作的建议

要解决农村金融服务薄弱地区金融便民服务在财务上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户享受金融服务不充分的问题,需要政府进一步出台优惠政策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同时农村金融机构要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扩大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范围,促进金融便民服务的可持续经营

一是扩大享受定向费用补贴政策的覆盖面。建议将未在财政部公布的享受定向费用补贴的贵州其他农村金融服务薄弱行政乡镇全部纳入财政补贴范围,并给予同等的定向费用补贴待遇。二是将贵州纳入财政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省份。这样,不但有利于减轻亏损,而且有利于缩小贵州农村金融机构与中西部其他金融机构的支农实力差距。三是放开对农户小额贷款税收减免的额度限制。这样有利于农村金融机构加大支农力度,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四是尽快出台农村金融机构税收减免法律法规。虽然财政税务部门近年来出台了对农村金融机构税收减免或补贴的政策,但由于属部门规章,法律效力低且具有临时性,因此,应尽快将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税收减免或补贴政策上升到法律法规层次。五是制订农村金融机构金融便民服务工作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金融便民服务网点从开业亏损到实现减亏,再从减亏到盈余,实现商业上可持续发展。

实行区别对待的监管和货币政策,提高农村金融便民服务支农力度

一是实行区别对待的存贷比监管政策。对在农村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开展金融服务的农村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允许其适当超出75%的存贷比监管上限。二是实行“以城补乡”的新增网点政策。对于在农村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开展金融服务表现突出的金融机构,优先考虑和允许其在城区增加一定数量的网点,以提高其整体盈利水平。三是扩大在基础性金融服务薄弱地区开展金融服务的农村金融机构享受A类农村信用社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优惠政策的范围,从而为其提供充足的流动性支持。四是适当增加贵州支农再贷款额度,以缓解农村基础性金融服务薄弱地区金融便民服务网点资金来源严重不足的问题。五是将金融服务薄弱地区网点不良贷款进行单独考核,不纳入整个法人机构的不良贷款考核,这样有利于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指标、资本充足率指标、拨备充足率等和监管评级不受金融便民服务工作的影响。

逐步增加服务频次和服务质量,提高金融便民服务的充分性和渗透性

农村信用社要根据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居民的金融服务需求、业务规模、服务成本、社会责任、经济发展潜力等因素,制订金融便民服务网点的服务工作规划:一是随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居民金融需求变化逐渐增加定时定点服务频次,以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二是加强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解决农户贷款困难。三是从提供基础性金融服务向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方向转变。在提供存取款基础性金融服务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加快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努力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偏远乡镇广大农村居民提供更多元、更优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制订金融便民服务网点改造计划,将简易网点改造为标准化网点

第6篇:最新社保基金亏损情况范文

(一)保本基金实际上是一种低风险的半封闭式基金

从资金的运作模式看,保本基金(principalguaranteedmutualfund或guaranteedreturnmutualfund)强调的是在一定的保本周期内,通过投资债券市场、以及金融衍生市场的对冲操作等方式,给予基金投资者一定比率的本金的保证(通常是100%或者90%);同时,通过股票市场的杠杆投资,获得市场上的高风险投资收益。这使得保本基金具有结合防守和进攻的投资的独特特点。同时,因为保本基金存在一个保本的周期,因而可以归类为一种半封闭式基金产品。

从整个基金的产品线角度看,保本基金首先强调的是通过稳健的投资方式获得基本的保本保证,同时在条件具备时进行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操作,因此实际上保本基金是一种低风险的基金类别。按照其投资策略和成熟市场的实践看,通常保本基金在低迷市道是比较理想的投资品种。

(二)保本基金本身就是对一些传统的共同基金理念的突破

一些基金公司在论证保本基金的合理性时,通常过于强调保本基金在海外市场的大规模发展。实际上,从总体上看,保本基金在成熟市场基本上是一种不占据主导地位的、或者说是边缘化的基金产品。传统的共同基金通常是严格限制基金管理者对投资者承诺保本或者收益的,也很少采用保本基金所采用的结构性的投资策略。从主要的成熟市场看,保本基金在美国市场上的发展也仅仅是十多年的历程,传统上只存在于退休计划中,而且美国保本基金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依赖自动加入的退休计划。中国台湾地区的保本基金也是刚刚得到监管机构的审批,并且对于其信息披露、基金的担保等作出了十分严格的限制。中国香港地区保本基金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实际上是香港经济结构性大调整、股市的低迷和利率的低企的背景下出现的金融结构调整的反映,未必具有典型的意义。因此,从总体上看,保本基金所占据的市场影响力是有限的。

同时,保本基金也在许多方面形成了对于传统的共同投资基金理念的突破,特别是在资产组合、投资结构方面。因此,如果以传统共同基金的理念和标准对保本基金进行衡量,必然是存在不少难以理解的地方。

(三)保本基金实际上存在多种保本的形式

从发展历程看,保本基金实际上起源于保险公司,以GIF保本基金为代表的保本基金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形式,通常由保险公司设立保本基金,管理人将基金资产全部投资于一个共同基金产品,保险公司通过增加保本承诺和银行等的担保,构成一个完整的保本基金。在具体的投资组合上,为了达到保本的目标,有重点地将基金资产的大部分投资于债券来保证本金、剩余资产通过放大效应博取更高收益的投资策略,还有的保本基金更多地依赖金融衍生工具产品,也有采取相机抉择的方式动态地调整资产在股票、债券、金融衍生产品等之间的分布。因此,不宜以单一化的方式来理解保本基金。

二、保本基金在当前发展的积极意义

据了解,近期积极打算推出保本基金的基金管理公司,基本上是在进行市场调查之后才决定推出保本基金这种形式的基金产品的,在市场调查中,一些代销的商业银行根据自身对于基金市场的了解也积极建议基金管理公司开发此类产品。看来,保本基金等低风险基金产品的现实需求是不小的。

从海外成熟市场保本基金的发展看,保本基金所具有的低迷市道中吸引市场资金的功能在当前中国的市场上同样存在,但是,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看,保本基金在当前中国市场上的积极意义还不仅仅局限于此。

(一)保本基金具有良好的储蓄替代功能

当前中国的居民储蓄已经突破10万亿元,同时还有继续向银行体系集中的趋势,这种社会金融资源过分向银行体系集中的金融结构具有相当大的风险。如何分流这些储蓄?最为关键的是提供与这些储蓄者的风险偏好接近或者一致的储蓄替代品。目前看来,保本基金就具有较好的储蓄替代功能,因为当前居民的储蓄中,有相当部分是基于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对于保本有强烈需求的储蓄,保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性能够较好地与其契合。

(二)保本基金具有培育投资者的功能

保本基金在证券市场低迷时,能起到培育资产管理行业的作用。在中国,公众对投资基金了解甚少,目前市场上的主流基金品种为成长型基金,高收益伴随高风险,难以为普通投资者接受。相对而言,保本基金风险比较低,公众通过投资保本基金,了解基金的基本运作方式、而且基金公司的经营风险容易控制。所以,保本基金实际上起到了扩大基金投资的渗透力,培育潜在投资者的作用,这对我国年轻的基金业的迅速、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从基金投资者结构的现状看,现有基金过度依赖机构投资者,这种投资者结构不仅不合理,而且蕴含了一定的风险。保本基金的推广,有助于改善这种局面。通常来看,大多数基金业发达国家的基金品种发展都经历了一个从低风险产品向高风险产品发展的过程,此时低风险基金产品的主要作用实际上可以归结为扩大基金对于公众的渗透率,推动投资者教育的进程,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开发风险逐渐增高、收益潜力也越来越高的基金产品。目前,我国基金市场上高风险的股票型基金居于主导的地位,这实际上也使得基金这一大众投资产品的公众参与程度有限,显然是不利于扩大投资者队伍的。

(三)保本基金的发展有利于构建更为完整、连续的基金产品线

保本基金作为一个新的投资品种,有别于我国基金市场上的其他品种。首先,保本基金的投资对象主要是债券等风险相对不高的投资品种,基金保证投资者在保本期结束时可以取回本金,符合市场大多数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其次,该种基金还可能获得一定的收益率,回报源于将债券收益乘以放大的倍数在股票市场上进行投资。低风险类产品在目前仍然是投资者选择的重点之一,具有避险概念的产品将更容易为投资者认可,有利于弥补低风险产品不足的基金产品线方面的缺陷。

三、不必高估保本基金的风险

(一)具有保本性质的金融产品已经有了相当活跃的实践

从当前的金融市场看,实际上已经有多种保本性质的金融产品存在。例如,有一些投资公司、银行、集团公司甚至地方财政也对一些信托产品提供第三方收益担保。由于信托产品均采用“预期收益率”或“目标收益率”等不具法律约束力的陈述,因此所有名义上提供收益担保的第三方实际上承担了保证收益承诺的第一责任。同时,目前也较多地存在着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为企业债和可转债提供担保的实际案例。与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相比,基金公司的内部治理、信息披露和风险控制更为清晰严格,因此基金管理公司的制度平台具有更好的条件来推行类似性质的金融产品。

(二)要区分整个保本基金的亏损和主动投资部分的亏损

当前一些分析者之所以容易高估保本基金的风险,原因之一是常常混淆保本基金中的两个不同的亏损概念,其中一个是整个保本基金的亏损率,另一个是其主动进行相对较高风险投资部分的亏损率。基于特定的资产结构安排,整个保本基金保证不亏损并不是困难的事情,而高风险投资以博取收益的投资部分出现亏损则将可能是一件十分常见的事情。

(三)保本基金并不必然存在管理人承担或者分担投资者亏损的制度安排

目前常见的对于保本基金的批评之一,是其可能以其保本的承诺挑战了共同基金长期形成的“管理人不承担风险”的惯例。实际上,从保本基金的运作机制看,保本基金并没有要求基金管理人分担或保证分担投资人的亏损,实际上通常是从基金的资产中列支担保费用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保本基金更多的是一种严格地向投资者承诺的投资策略和投资纪律,以便严格地控制基金出现本金亏损的危险。即使可能出现亏损的风险,真正承担风险的并不是基金管理公司,而是担保的机构。

有的分析者认为基金一旦有保本的经营目标,在资产管理中就可能很难勤勉尽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是一切以保本为出发点,而拒绝可能的收益。这可能是对保本基金的一个误解。保本基金就其风险收益特征而言,本来就是一种低风险的金融工具,这种金融工具强调的是保守的保本与进取的博取高收益的结构性统一。如果保本基金的管理者过分强调保本而忽视收益,其业绩表现必然显著落后于其他经营更为积极的保本基金。担保机构的引入,实际上是对基金管理人的表现引入了一个新的市场监督主体,只不过这个主体更为关注的是整个基金出现亏损的风险,但是显然我们也不宜过分夸大担保机构对于整个基金运作的影响力。

(四)在缺乏金融衍生工具的市场环境下,保本基金同样可以通过资产组合来达到保本的目标

常常有人以为,因为中国没有一个发达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因此保本基金的发展环境不成熟。实际上,从保本基金本身的发展轨迹看,并不是所有的保本基金都运用金融衍生工具的,在保本基金的多种表现形式中,同样存在通过资产配置来达到保本目标的保本基金类型。反观当前中国的证券市场环境,尽管我国的证券市场缺乏通过衍生工具进行对冲的机制,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也并不发达,但是,保本基金同样可以依靠资产配置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标。

仅仅以当前的市场环境为例,保本基金可以选择的操作方法之一,就是通过购买一定剩余期限的债券,从而锁定风险。同时,管理人将安全垫(风险损失限额)进行放大投资于股市,并随着时间的变化和股票资产价值的变化,不断调整计算风险损失限额,根据基金净值和风险资产值的变化,适当调整放大倍数重新计算股票投资上限后,按新上限相对于老上限的变化进行股票买入或卖出的动态调整。在具体操作上,确保基金保本的关键就在于保证股票在完全平仓后,其损失不超过安全垫。只要股票开始下跌,基金经理就会开始减少股票仓位,因此当股票损失接近安全垫,股票数量已经不多。因此当股票损失接近安全垫时的平仓即使有流动性损失,其损失也不会超过安全垫。根据中国证券市场波动的历史轨迹进行模拟,保本基金按照保本机制投资的保本概率几乎都相当高,不能保本的风险极小。从欧美、香港等市场实际运行情况看,至今尚未出现一例保本基金出现亏损、担保机构赔付的事例。

四、对于保本基金的担保,其风险程度明显低于一般意义上的商业担保,因而在初期阶段可适当扩大符合资本要求的担保机构范围

从对保本型基金的保本策略或保本机制上看,即使在中国这样缺乏衍生产品的市场环境下,基金也可以用债券的到期收益为限进行少量的股票投资,其风险已经锁定,本金不存在损失的可能性。对保本型基金到期的本金安全提供担保,可以说风险是相当小的。对保本型基金担保的风险在于如何控制基金管理公司严格执行其所承诺的投资策略,一旦其投资操作偏离既定的投资策略,可能导致风险的发生。参照基金托管银行对基金操作进行监控的办法,基金担保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进行严密的监控。监督基金管理人按照基金契约规定进行操作的情况,防止基金管理人因违反保本机制而导致本金亏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实际上对基金管理公司的经营引入了一个新的市场监督力量。当然,在具体业务执行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基金担保的特殊性,有关的担保条款必须要列入基金契约之中,尽向持有人明示的义务。

实际上,由于保本基金的特定投资策略以及基金管理公司所具有的比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更为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其担保的风险实际上是小于一般意义上的商业担保的。因此,从理论上说,只要能够提供商业担保的机构,在其风险承受范围之内,都可以承担相应的保本基金的担保。当然,监管机构可以设定信用评级等方面的准入门槛。在目前情况下,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为保本基金提供担保还存在着理念认同等方面的障碍,因此,为了促进保本基金的发展,在保本基金的起步阶段,可以适当放宽能够对保本基金提供担保的机构的范围,具有一定的风险承担能力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财务机构、证券公司、以及大型企业集团等都是可以考虑的对象。特别是一些证券公司、企业集团参与发起了基金公司,有的还是基金公司的大股东,对于基金公司的经营状况本来就有持续的监督和了解,因而由这些基金管理公司的有实力的大股东等机构提供担保,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方案。从香港市场看,许多基金管理公司发行的保本基金基本上都是由金融控股集团下的银行或者控股公司来担保,这些同一控股集团旗下的银行和基金公司之间具有良好的信息沟通,可以降低担保机构的监控成本。

五、目前条件下推行保本基金并不存在法律问题,但从发展阶段上应只属于探索阶段

实际上,包括《信托法》、《担保法》、《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和《开放式基金试点办法》等在内有关法律法规都没有保本基金的禁止性条款,因而从现行法律法规来看,保本基金不存在法律障碍。

国务院1999年颁布的《金融机构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第十八条规定:金融机构不得违反国家规定从事证券、期货或其他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不得为证券、期货或其他衍生金融工具提供信贷资金或担保。对于这一点的理解往往容易导致分歧,不过,市场上金融机构对于可转换债券等的担保显示,金融机构为保本基金提供担保也是完全可以的。另外,《担保法》中一般性企业对债权性担保提供了法律依据。在目前情况下,大型企业集团等非金融机构为保本型基金依法提供担保也是可以的。

第7篇:最新社保基金亏损情况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养老金;社会保障基金;资本市场

中图分类号:F83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9-0147-02

1 目前社保基金的运营状况

社保基金于2003年6月9日正式进入股票市场,南方、博时、华夏、鹏华、长盛、嘉实6家基金管理公司受托管理首批140亿元的社保基金。这对于深沪股市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但对于作为老百姓“养命钱”的社保基金来说,同时也孕育着巨大的风险。

自2007年中期美国次贷危机开始爆发以后,全球股市主要指数都出现了20%以上的降幅,社会保障基金所持权益类资产也大幅缩水。房地产市场的深调及金融动荡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广泛,程度也在加深,这将导致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低迷,短期内的恶性循环将打压养老金投资的各类资产价格。由于全球资本市场的高度联动性,我国的资本市场在金融危机中遭受到的冲击也是显而易见的。2007年年末,延续了一年多的牛市宣告结束,我国股市持续下跌,波动大,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上证指数下跌近70%,从6000点以上回落到今天的2000点以下,深成指也由19600点下跌到现在的不到5500点。来自中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12月31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总资产5625亿元,基金权益5132亿元。由于国内股票大幅下跌,导致股票资产从浮盈转为浮亏,基金权益投资收益为-6.75%。这也是中国社会保障基金成立8年来股票资产首次出现浮亏。

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营运不仅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而且它的增值还能为提供更完善的社会保障创造条件。因此,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营运管理,建立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营运的监督管理体系,确保它的安全性、盈利性,并做到专款专用,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不断增值。

2 世界金融海啸对社会保障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几乎各国家的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均出现亏损。损失最重的为美国,约为3.3万亿美元。

第二,从分布看,股票类风险投资份额越高的国家,损失也越为惨重。例如,爱尔兰的养老金投资回报率低于一34%,其投资股票比重超过了66%。

第三,尽管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有大量亏损,但总体上仍低于证券市场上的资产投资损失,这得益于社会保障基金的多元化投资策略。

3 金融风险主要是指期权

期货等衍生品的投资风险和外国股票、债券的风险,我们从三方面来讲金融危机对社会保障基金的冲击:

(1)是个人上的冲击。当这个问题发生的时候,对社会保障基金本身的投资这方面的冲击是什么?就像前几年安然公司发生问题的时候,忽然当安然公司股票变成零的时候,所有公司的员工的养老金完全就没有了。

(2)是对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冲击金融危机导致的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使得企业年金基金保值增值的压力激增,不仅使得企业年金的受托和投资管理面临巨大的挑战,也使得企业年金基金受益人的利益受到巨大的压力。

(3)是对整个社会保障的冲击。在金融风暴中,我们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来说,应该如何地调整?

解决中国社会保障基金难题的主要出路之一,在于提高社会保摩基金的投资效率,而证券投资基金以其收益性的优势成为社会保障资金保值增值的重要选择,然而,我国社保体系目前在管理模式、资金运营、风险控制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4 金融危机对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影响的看法

(1)会保障基金投资资本市场是大势所趋。在过去几十年中,受老龄化影响,各国纷纷进行养老金制度变革,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引入私营管理的养老基金。养老基金已成为在不少国家资本市场上最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在增加储蓄乃至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投资策略上,国际流行做法是放松对养老金投资监管,拓宽投资渠道,投资证券市场的比重大大增加。进入21世纪,养老金制度越来越融入一国经济发展中,从长远看,养老基金投资资本市场是无法阻挡的趋势。尽管从短期看,养老金投资可能出现亏损,作为长期机构投资者,其赢利水平需要从长计议。实际上,如果考察过去十几年间的养老金投资绩效,大部分国家的回报率仍然是较高的。例如,瑞典养老金的年均实际回报率为8.5%,英国和美国都为6.1%。2008年的这场金融危机对那些投资理念“先进”的国家来说,打击更为沉重,但我们并不能就此否定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市场的客观发展趋势。

(2)投资管理机构应当反思基金的安全运营。

超前与理性的研究对基金运营机构来说相当重要。我们的基金经理应以全球视野,分析研判宏观经济与投资市场,密切关注各国财政货币税收政策的变化,分析未来短期(1年)、中长期(3-5年)的经济发展趋势和经济周期变化。风险控制比超额收益更重要,这是先保值后增值的管理策略问题。我们需要始终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的理念,强化纪律约束,适时根据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调整操作策略。如在金融海啸的产生与扩散阶段,我们需要强化现金管理,少亏为赢。但是,在各国政府全面救市及世界经济走入复苏阶段,我们是否应该考虑如何更好地把握市场时机,理性投资呢?

(3)管理和监管体制面临的挑战。

有效的社会保障基金的治理结构要求在养老基金的运营和监管中明确责任,确保各方当事人各尽其责,要求负责人员或实体的专业资质满足最低的适合性标准以及避免利益冲突。国际上社保基金投资监管模式一般有“数量”监管和“审慎人”监管,近年来,在采取审慎监管方式的欧美国家,一个倾向是越来越追求养老金投资的效率性,放松政府监管,并开始大量涉足于金融衍生产品。金融危机为这种监管理念敲响了警钟:对于社会保障基金来说,不论在何种环境下。投资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涉足金融衍生品应慎之又慎。

政府的监管体制对个人这方面风险管制也是相当重要的。在中国,因为社会保障基金是刚刚起步,尤其是企业年金,员工可以直接到社会保障资金,这方面政府的监管非常的严格。比方说在投资股票方面公司不能超过30%,一定要分散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风险。所以这方面监管的话,很多社会保障基金所带来的问题不会直接带给个人。

第8篇:最新社保基金亏损情况范文

关键词:盈利模式;“政策性盈利模式”

 

1建设和运营中的困境

      地铁作为一种方便、快捷、舒适、安全、准时、运量大和环保的交通工具,已成为解决各大城市目前所面临的交通问题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然而,地铁造价之高,运营亏损给地方政府财政上带来的压力之大,也令许多城市感到十分困难。

      国际上2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大都有自己的地铁。但我国除了北京、天津、上海、广州这几个城市外,其余的2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基本还没有地铁。就是已经有了地铁的城市,地铁规模也相当小。从1965年我国开始修建第一条地铁到现在,中国总的地铁通车里程还很短,这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城市发展要求是极不相称的。现在,中国正兴起一轮建设地铁的热潮,2002年在建、拟建、正式立项报批地铁项目的城市达到20多个,正在扩建或建设的有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大连、深圳、南京等城市,而成都、杭州、沈阳、西安、哈尔滨、青岛和苏州等城市也都已做好建设地铁的规划。然而,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地铁建设浪潮中,如何解决资金来源,如何在运营上实现资金收支的基本平衡成了一个大问题。

      地铁属于投资和运营成本都非常高的项目。例如,美国巴尔的摩地铁每千米造价为1900万美元-2500万美元;华盛顿为6300万美元;中国香港地铁跨越海峡,每千米造价7500万美元;日本地铁的造价高达每千米1亿美元。从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城市在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三条地铁线来看,综合平均造价每千米均在6亿元-8亿元人民币。如此巨大的建设投资对于目前中国的城市来说是难以负担的。而且,地铁运营成本非常高。世界上大多数地铁公司都处于亏损状态,要靠政府财政进行补贴,这对地方政府来说又是一项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如何筹措建设资金和维持运营收支平衡成了制约中国地铁发展的主要问题。

2盈利模式是根本问题

      地铁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对于地铁公司来说,其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上,即地铁在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及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因此,传统上人们将地铁看成是准经营性项目,由政府投资建设,由政府对经营亏损进行补贴。但是,地铁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都非常巨大,地方政府无力负担,单靠政府会制约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

      目前,“多元投资,商业运作”的模式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多元投资就是要突破目前融资体制的限制,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对于社会资金来说,以债务方式向企业投资的债权人要求企业定期偿还其本金和利息,以权益方式投入企业的股东则要求股权收益。而地铁公司如果不能盈利,就没有资金来偿债和为股东带来回报。此外,地铁公司要想实现商业化运作,也必须要解决盈利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自筹、自建、自营、自还的商业化运作机制。所以,地铁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和维持运营平衡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地铁公司如何盈利的问题。盈利问题解决了,采用多元化的筹资方式就可行,资金来源问题就可以解决;盈利问题解决了,运营上就可以自给自足,不用政府补贴;盈利问题解决了,公司运作上就可以有许多有效的方式可供采用。

3盈利模式探讨

      探索地铁公司的盈利模式对国内各城市地铁的发展来说意义非常重大。然而,地铁公司的盈利模式问题又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地铁公司都处于亏损状态。香港地铁公司是一个特例。据香港地铁公司公布的资料,他们仅凭票务收入就可以实现盈利。但是,我们在看到地铁公司有盈利而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应保持审慎的乐观。因为,香港地铁公司所处的情况很特殊。虽然高效的运营管理是其盈利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香港独特的社会情况也是世界上许多城市所不具备的。香港地区面积狭小,人口密集,经济繁荣,居民收入水平高,客流均衡稳定,这对于地铁公司来说是一个十分有利的环境。只有在这种环境下,香港地铁才能维持日平均228.4万人次的客运量,才能维持亚洲最高的票价。所以,香港地铁公司的盈利模式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对盈利模式的探讨还要根据地铁所处城市的具体情况来合理规划,否则是没有意义的。

      在寻找地铁公司的盈利模式之前,首先要明确地铁公司必须要盈利,其次地铁公司是可能盈利的。之所以说地铁公司必须要盈利,是因为:如果地铁公司盈利与否并不太重要,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为这种社会公益性事业寻找盈利模式,或者没有必要这么急迫地寻找地铁公司的盈利模式。就像其他有些社会公益性项目,通过政府补贴来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也是可取的。地铁公司是可能盈利的,因为地铁公司有票务上的收入和大量的乘客,而乘客就是公司最宝贵的资源,只要能创造性的利用这些资源,公司就可能实现盈利。此外,地铁公司还拥有很多其他资源,资源开发收益也是地铁公司的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

      从香港地铁公司公布的年报看,地铁公司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车费收入、非车费收入(包括车站内其他业务收入、租务及管业收入)和物业发展收入。车费收入取决于票价和客流量;非车费收入取决于地铁公司对地下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而物业发展收入主要取决于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地铁公司对物业的开发能力。所以,概括起来讲,要想让地铁公司盈利,可以从两个方面影响相关的可控变量,即从地铁公司方面和从政府方面。地铁公司所要做的就是提高运营管理的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通过优质服务吸引更多的客源,以及努力利用和开发相关资源以获得收益。而政府所要做的就是为地铁公司有效的做好上述工作提供支持。主要是政策上的支持,也可能有财政上的支持。地铁公司的盈利将是地铁公司自身努力和政府大力支持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4政策性盈利模式

      从世界上大多数地铁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可以看出,单靠地铁公司本身的运营很难扭转经营亏损的现状。所以,问题的焦点就落在了政府的支持上,地铁公司盈利的关键是政府想不想让地铁公司盈利以及通过什么手段来盈利。首先,要纠正地铁是公益性事业,经营必定亏损,必须由政府投资建设,并由政府对经营亏损进行补贴的观念。因为:首先,虽然地铁是公益性基础设施,但是政府无力全额承担地铁的建设投资和经营亏损;其次,地铁公司只有实现盈利,才能更好地履行为市民和城市发展提供服务的承诺。1996年,香港政府通过了“集体运输铁路条例”,条例规定,地铁公司必须按商业原则经营,不得出现经营亏损,政府虽然为公司的惟一股东,但如果因政府干预经营而导致经营损失,港府必须予以赔偿。可见,香港政府特别关注地铁公司的盈利,因为地铁公司不能盈利,其自身就无法健康地生存和发展,而对于政府则是一个大包袱。香港地铁公司是世界上少数能盈利的地铁公司之一,而且香港地铁公司目前运营状况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同步进展,这是香港地铁公司和香港特区政府共同致力于让公司实现盈利的结果。

那么政府如何通过自己的支持让地铁公司盈利呢?政府对地铁公司的支持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1 )政策手段引导客源。政府可以利用市场手段和价格杠杆来调节城市交通结构,利用收费、税收、许可证等手段鼓励或限制某些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鼓励人们更多地选择地铁这种交通方式。例如,对于私人轿车可以采取“鼓励拥有,限制使用”的办法,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区应限制私人轿车的使用,如德国慕尼黑市限制个人开车进城,美国旧金山规定汽车载员3人以上时方可走快行道;或实行汽车通行证制度,如意大利罗马市规定只有持通行证的车辆才准驶入城区,而这些通行证不仅价格高,而且数量有限;或是增加汽油消费税,加大汽车使用成本;或增加城区内轿车停车费用等。对公交车交通系统进行重新规划,用公交车来弥补地铁不能覆盖的区域,避免交通线路重叠,以减少公交车争夺地铁客源的情况。制定合理的轨道交通资费,以鼓励居民大量使用地铁这种交通方式。向市民宣传地铁的好处,鼓励市民乘坐地铁,以减少地面交通和环境压力。

      (2)调整定价政策。票价是决定地铁公司收入的重要因素,香港地铁公司票务收入在运营总收入中所占比重高达80%。而北京、上海等城市地铁票价相对较低,这是这些公司经营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地铁票价的制定上,目前一般是政府定价,地铁公司没有根据运营成本和乘客情况来决定票价的权力。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的提高,政府可将定价权适度交给地铁公司。在地铁票价的制定上可采用地铁公司提议、听政会通过、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方式,以使票价能基本反映成本状况。

      (3)政策上给予特殊优惠。地方政府可以针对地铁公司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在公司资产折旧、税收等方面给地铁公司以特殊优惠,从而降低地铁公司的运营成本。现在,在不提设备折旧的情况下,上海和广州地铁公司在运营上基本可以实现收支平衡甚至有少量盈利。地铁公司资本存量大,固定资产价值高,每年的折旧数额巨大,所以,在折旧上的政策优惠可以缓解目前地铁公司亏损严重的情况。但是,这样却会造成严重的潜在亏损。在税收上,政府可以降低地铁公司的税率,或通过税收返还等方式,以降低运营成本。也可以将税收纳入用于地铁建设的专项基金,使税收重新流回地铁公司。

      (4)政策上给资源,供地铁公司开发。地铁的建设势必会使地铁沿线的地价升值。地方政府可以将地铁沿线的部分地上资源,主要是土地资源,交给地铁公司开发,用地上来养地下。这也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城市的通用做法。例如,香港地铁公司就是香港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对于这些土地资源,地铁公司可以成立专门的房地产开发公司自行开发,也可以与其他房地产开发商合作开发,共同受益。

       (5 )财政补贴。即政府对地铁公司的经营亏损进行补贴。由于地铁公司经营的初期很难实现盈利,而且,地铁公司的亏损部分又是政策造成的,即政策性亏损,所以由政府对地铁公司的亏损进行补贴有一定的合理性。例如:香港政府明文规定,地铁要“以审慎的商业原则运作”,港府保证每年在成本扣除和15%的利润之外给予补贴,发生的差值由政府补贴。通过政府补贴让地铁公司盈利,可以使地铁公司能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加强投资者的信心,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地铁。可以采用这样的做法:由地铁公司制订一份长期的审慎的财务计划,并且每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交一份下年度的财务预算,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后作为日后政府对地铁公司进行补贴的依据。政府根据财务计划和地铁公司实际的经营状况对经营亏损进行补贴。这样既可以调动地铁公司搞好经营的积极性,又可以保证地铁公司的健康运营。

      总之,在地铁公司目前不可能通过自身运营实现盈利的情况下,政府在各方面的支持是地铁公司盈利的重要途径。地铁公司目前的盈利模式必定是“政策性盈利模式”,即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在政策甚至财政上给予地铁公司以支持,从而帮助地铁公司实现盈利。政策性盈利模式并不是要加大政府对地铁公司在经营管理上的干预,而是政府在政策上给地铁公司大量的、能让地铁公司在一定期限内取得可能盈利的优惠,然后由地铁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逐渐向商业化运作过渡。其目的是,加强地铁公司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加强投资者对地铁公司的信心,吸引多方投资,使地铁公司在投融资、建设、运营和资源开发上形成良性的循环,从而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恺宁.中国地铁.瞭望新闻周刊.2001.4.

[2]程明霞.地铁建设蜂拥而上2000亿投资何处着落.经济观察报2003.3

[3]香港地铁公司业绩公告.2003

第9篇:最新社保基金亏损情况范文

二、发行方式及风险分配分析

(一)基金发行概况

(二)包销方式及其风险分配

(三)代销方式及其风险分配

三、基金组织内部控制

(一)基金操作策略的变化几原因

(二)基金的市值表现

(三)决策机制

(1) 外部风险控制

(2) 内部风险控制

(四)人成本——基金经理人的控制

(1) 人成本的产生

(2) 基金经理人的信赖义务

(3) 绩效评价和管理费的计提模式

四、基金投资人及公众利益的保护

(一)基金信息披露的概况

(二)前十大持有人的披露

(三)开放式基金规模变动状况信息的披露

一、对基金市场的一些特征的概括

投资基金可谓是我国资本市场上的新兴产品。目前市场上总共有封闭式基金54只,开放式基金17只。虽然产品数量上不是很多,但是,这些基金占有的市值却不容忽视。“基金目前持有净值达到1400多亿元,占到目前沪深两市总市值的10%强,已具有了一定引领市场潮流的力量”(1)。所以,基金的状况能够对股市产生重大的影响,因而,投资基金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产品值得我们予以关注。

2002年的基金市场,轰轰烈烈地大扩容,惊天动地的行业亏损,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反差。同时,基金市场的走势之弱,也超出了市场的预期,基金持有人陷入巨额亏损境地。“2002年的基金市场,是名副其实的基金发展年。截至12月25日,2002年度共发行封闭式基金4只,总募集规模为110亿份;发行开放式基金14只,首发募集的规模为447.9亿元,两者合计557.9亿元。这个数字超过了2001年底基金市场规模的七成。因而,2002年,是基金市场历史上的第三次扩容期,也是历史上扩容规模最大的一个时期。大扩容,预示着大发展。2002年度的基金市场确实是一个发展年。但同时,2002年又是基金市场令人伤心的一年,是名副其实的亏损年。截至2002年12月20日,54只封闭式基金中53只出现亏损,亏损额合计82亿元;17只开放式基金,13只出现亏损,亏损额合计18亿元。整个行业的亏损,预示着市场预期的年末分红已成为水中花。由此,基金业已经面临着有史以来的寒冬。”(2)

二、 发行方式及风险分配分析

(一)基金发行概况

去年开放式基金的密集发行成为市场的一大亮点,众多的基金管理公司相继推出自己的投资基金产品,其数目之多,次数之频繁,可以得上是空前的。而广大的投资者也给予了相当高的热情,例如,华夏成长证券投资基金发行的第一天就暴出了2.6亿的销售业绩,这一数字在基金惨淡经营的今天,足以为基金管理公司羡慕得不得了。可以说,在开放式基金发行的初期,市场给予的是极其热烈的反应,而在那些神话般的销售业绩中,多少搀杂着广大投资者的非理性因数在内。时至今日,基金的发行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形势,一只基金如果募集到20亿的规模,已经算得上是相当成功的了。

(二)包销方式及其风险分配

在这种形势下,众多的基金纷纷采取了包销的手段,将基金的发行尽数委托给承销商包销和银行代销,正是这两个渠道都存在着问题。券商包销,等于是说基金管理公司将发行的风险全部转移给承销商,基金管理公司可以高枕无忧地旱涝保收。另一方面,承销商承担了巨大的风险,面对有限的市场容量,承销商为了确保发行成功,往往绞尽脑汁、费尽心思地想办法拓宽销售渠道,动用一切的客户资源,而这些方法都收效甚微的情况下,承销商只能吞下苦果,将未能发行的基金分额照单全收,于是,很有趣的一幕出现了,一些新发行的基金的大额持有者往往正是这些基金的主承销商,众多的券商一不小心就成了基金的“大股东”,大笔的流动资金被套牢,叫苦不迭。这种条件下基金的发行得不到市场的检验,基金市场的供需状况被严重的扭曲,很容易产生泡沫。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发行的基金,一上市就面临着下跌的压力,基金的业绩也相当的难看。可见,通过包销的方式发行,基金管理公司倒是省事了,无形之中巨大的市场风险被转移到承销商的身上,利益与风险的分配严重的不对称。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市场扩容,助长了基金管理公司发行的盲目性,中间无疑蕴涵着极大的风险,最后损失的还是广大的中小投资者。

(三)代销方式及其风险分配

另一种渠道是银行代销。银行拥有最丰富的资金和客户资源,因此,携手银行往往对一只基金的成功发行有着重大的意义。银行的营业厅里,堆放着许许多多基金销售的广告和产品说明书。不仅如此,有的银行还强迫自己的员工认购指定数量的基金分额,以达到完成银行的销售任务的目的。这种带有行政命令式的认购,严重违背了市场规律,众多银行的职员怨声载道,叫苦不迭。通过这种代销的发行方式,基金管理公司又将风险转移到银行,银行再将风险转嫁至广大储户及自己的员工身上。由此,一些银行完满的完成销售任务的背后,却是牺牲了广大的员工的利益。如果说投资者面对基金下跌的行情而被套牢是出于市场的风险,那么这些员工的损失就不是单单的市场风险所能解释得了的。这种销售方法已在业内成为公开的秘密和惯用的手法,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相关的政策法规对之予以监管,监管层的注意力似乎还无暇顾及这方面的问题。

三、 基金组织内部控制

(一)基金操作策略的变化几原因

“基金们在成立之初大多采取的是集中持股的操作策略,从而使得基金在5·19行情以及2000年行情中收益颇丰。数据显示,1998年12月基金整体持股集中度为61%,1999年12月为55.37%,2000年12月为60.75%,2001年12月为59.12%,而到了2002年6月下降为42.03%。基金出现持股集中度下降的趋势,主要有这么几个因素,一是监管力度的加大;二是市场发展的趋势使然,即因为近年来庄股的跳水使得集中投资的做庄模式逐渐被市场所淘汰;三是随着大盘股的上市,如中国联通,使得基金找到了可供分散投资的对象。”(3)

(二)基金的市值表现

在这种策略下基金的市场表现如何呢?“基金指数由去年收盘1183点,跌落至12月25日的966点,跌幅达到18.35%。而同期上证综指的跌幅仅仅为13.62%。基金市场的跌幅是股票市场同期跌幅的135%。基金市场在2002年度的弱势确实超出了市场的预期。目前基金指数连续创出历史新低,较股票市场的走势要弱得多。具体表现就是,封闭式基金与2001年末市值相比,持有人的市值损失接近155亿元左右。而且,这种损失,主要体现在第三季度与第四季度。基金市场的这种弱势,超出了市场的预期,也严重打击了基金市场投资者的信心”。(4)由此可见,在整个市场行情不好的情况下,基金的重仓持股蕴涵了极大的风险,屡屡有基金上演高台跳水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最为明显的就是银广夏案发后大成系基金由于重仓持有银广夏而损失惨重,跌得是一塌糊涂。

(三)决策机制

(1)外部风险控制

在投

资决策上,什么时候买进,什么时候卖出,买卖哪只股票,在这些具体的问题上谁掌握有决定权,谁对投资的决策进行监督,归根到底就是外部风险控制问题。目前我国基金投资决策的形成,通常的做法是基金经理拥有一定额度的投资自,比如5000万元以下可以自行决定投资。而一定额度以上如5000万元以上的投资就需要经过投资管理委员会和风险控制委员会,可以说,基金的决策机制就是在灵活和风险之间寻找最佳的平衡点。目前的决策机制以有效控制风险为重点,却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对市场信息反应迟钝的缺点,如何平衡有待进一步探索。

(2)内部风险控制

“降低风险和抵御风险将是基金作为服务性的专业理财机构区别于其他机构与个人投资者的重要特征。这个风险,一是来自基金所投资的外部市场及基金的投资过程,二是来自基金内部。尤其是内部风险控制是基础,是基金立足之本。对于加强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控制力度,应该说,主管机关要求在基金管理公司内部设立独立于业务部门的检查稽核部门,督察员拥有充分的检查稽核权力,专司检查、监督公司及员工遵守各项法规和公司制度的情况之职是一个有力的制度,但需要进一步发挥。而目前各基金管理公司普遍设立的风险控制委员会与社会独立董事制度也还有细化与深入之处。另外,针对投资风险的量化技术与控制技术需要大力加强研究或引进,使得基金的投资更具科学性与可预测性”。(5)

(四)人成本——基金经理人的控制

(1)人成本的产生

投资基金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经理层经营权的膨胀,与投资者存在根本利益冲突。一方面基金的巨型化使受益权高度分散,另一方面基金有效的经营在客观上又要求基金的经营决策必须面对激烈的竞争、复杂多变的市场迅速灵活的作出反应,因此有效的经营决策只能委托具有专业知识的的经理机构来决定。此外,投资者的搭便车现象以及放任专家经营的态度强化了基金经理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和道德风险。从经济学上分析,投资基金结构中存在着两个层次的委托关系:基金持有人与基金管理公司的委托关系;基金管理公司与经理人员的委托关系。因此,内部人控制问题几不可避免。这种层层委托的关系使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倾向变得更为严重。

(2)基金经理人的信赖义务

参考英美法基金经理人权义事项的规范以信赖义务最为重要。信赖义务按内容的性质又可分为注意义务和忠实义务。注意义务就是基金经理公司有义务对基金投资履行其作为经理人的职责,履行义务必须是诚信的,行为方式必须是经理公司合理地相信为了基金的最佳利益并尽普通谨慎之人在类似的地位和情况下应有的合理注意。忠实义务就是受托人必须以受益人的利益作为处理受托业务的唯一目的,而不得在处理事务时考虑自己的利益或为第三人谋利益,也就说必须避免与受益人产生利益冲突,如禁止内部交易、自我交易。我国现行的基金法制中没有任何条文规范经理人所应负的注意义务,也没有对忠实义务的原则性规范。这些制度层面的真空,不利于基金行业的规范。

(3)绩效评价和管理费的计提模式

这两方面本来是应该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即管理费的计提,经理人的收入应当与基金的业绩挂钩,使基金的业绩成为考核基金经理的过硬指标。经理人的收入也应当与市场风险联系在一起。然而,目前的情况却不是这样的,“刚刚过去的2002年基金持有人损失惨重,一方面,基金市值折损大。截至2003年1月3日,54只封闭式基金经过大幅下挫后全部跌到了0.90元以下。持有人的市值损失近155亿元。另一方面,2002年基金持有人基本上无红利可分。因为根据《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基金分红的首要条件是单位净值维持在面值以上。但截至去年12月27日,挂牌交易的54只封闭式基金净值全部跌破1元面值大关,分红就变成一句空话。与基金持有人大面积亏损截然相反的是基金经理人不仅毫发未伤,旱涝保收,甚至日子还要好过以前。”(8)“由于目前管理费的提取是按基金净值固定比例提成,因此尽管基金2002年上半年整体表现不佳,但基金公司仍然获得相当丰厚的回报:上半年,15家基金管理公司仅从51只封闭式基金提取的管理费合计高达约5.2亿元。而同期51只基金的本期净收益约为-15亿元。”(9)在2002年公布的上半年基金年报中可以找到一个典型的例子,“20亿份额的封闭式基金中,基金兴华上半年表现最佳,净值增长率达到7.57%;相对应的是基金汉盛表现最差,净值增长率为-1.2%。但就管理费而言,汉盛基金管理人上半年提取了约1420万元,兴华基金管理人却只提取了约1384万元。”(10)可见,现行的管理费计提模式,没有将基金经理人的收入和基金的业绩挂钩,体现不出对基金经理人的激励机制,是很不合理的,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对基金业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对此,经济学家吴晓求曾呼吁,改革基金收费制度,首先从降低基金管理费着手。有关业内人士也呼吁应该尽快改革基金业的管理费集体模式,如果基金出现亏损,应当大幅调低管理费计收标准。

四、 基金投资人及公众利益的保护

(一)基金信息披露的概况

这里的问题最为集中的就是基金的信息披露问题。“基金业信息披露不够充分等问题,长期以来一直为投资人所诟病。在基金业规模迅速扩大走向全社会的今天,广泛保护投资人的知情权日益重要,得到投资人的认同更事关整个行业的发展。改良基金信息披露制度,告别“雾里看花”的岁月,似乎已经摆到了桌面上”。(6)

(二)前十大持有人的披露

“开放式基金没有披露前十大持有人,一直为投资人所耿耿于怀,因为通过前十大持有人的情况可以了解某只开放式基金得到了什么人的认同,从而有助于做出投资决策。中国证监会1999年3月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准则第五号———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指引》,中关于上市公告书年度报告和中期报告的内容与格式中已明确规定,应分别列示各发起人和社会公众持有的基金份额及占总份额的比例,同时还需列示基金前十名持有人的名称、持有份额、占总份额的比例等。但是至今没有一家开放式基金公布其前十大持有人的名单,即使是管理层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了豁免,也应公开说明情况”。 (7)即使是有些基金予以披露,也表现得遮遮掩掩的,例如仅仅列出“信托公司”字样,让投资者很是看不明白。对此,基金管理层自有说法,往往是出于保护商业秘密为由,避免竞争对手获悉基金的仓位情况。但是,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无论从哪个角度说,投资者的知情利益都应当是放在第一位予以保护的,以商业秘密为由拒不公布相关的信息,是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遗憾的是,这种类似的违法行为一直位能得到纠正,证监会的法规得不到执行。

(三)开放式基金规模变动状况信息的披露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