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自然地理的认识范文

对自然地理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自然地理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自然地理的认识

第1篇:对自然地理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 实践教学 教学模式

自然地理学课程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自然地理学是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作为面向通用、兼顾油田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的专业办学思路,本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自然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影响的机制,提高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和开展地理学研究的能力,为人类科学开发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为人类地球的安危进行科学探索,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将来从事水资源研究与环境保护工作奠定基础。内容涉及地质学、地貌学、水文学、气象、气候学、生物学、土壤学和生态环境学等知识,强调其相关自然地理知识链和知识体系的形成。所选教材为武光和等主编的《自然地理学》(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教委重点教材,2000年第3版)。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包括课间实验和课后野外综合实习两个方面。

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自然地理学课程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许多地理现象,仅仅通过书本是无法掌握和理解的。通过野外实践教学,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对具体自然地理现象的鉴别能力,由点及面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地质构造发展的时空想象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实验课是课堂理论教学与野外综合实践教学之间的桥梁。通过实验课,可以使学生掌握自然地理基本工作方法。

自然地理学的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还是自然地理学理论教学的延续和关键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自然地理学中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帮助学生掌握区域综合调查及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利用先进的学科理论和先进的仪器帮助学生掌握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新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是其它学科不能够替代的。

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的模式探讨

以往其他科目的实践教学课程,经常存在着教学内容不完整、不规范、随意性大、实践课程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在教学过程中不容易被检查和评估等缺点,这些也是开展自然地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如何克服这些不利因素,提高教学效果是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的问题。为此教师适当调整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的内容与进度,使两者的知识体系更加连贯系统,增加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联系。

实验课主要内容包括:矿物、岩石的鉴别和读图作图的方法:主要造岩矿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岩石主要岩石种类的基本特征;地形图、地质图读图与作图,土壤性质的测定等。实验课分小班进行实验教学,学生提交实验报告。

野外实习强调独立观察、独立思考和现场讨论。在充分观察、分析和交流的基础上达到巩固书本知识和提高实际地质工作能力的目的。通过实习,将书本与课堂讲授的自然地理理论与现实地理对象、地理现象紧密联系,学习调查、鉴别、分析、总结等地学工作方法,如室内岩矿鉴定、读图、制图;野外布线、测量、采样、记录和总结报告编写,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感受自然、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能力。

野外实习地点在河北秦皇岛,实习内容包括:地质罗盘的使用;沉积岩、岩浆岩的野外观察和描述;地质地层关系的观察和描述;地层剖面的野外实测;流水地貌、河流地质作用的观察和描述;水库的建立及其具备的地质条件;海岸地貌、河口沉积观察;土壤和自然植被的观察等。

在野外实习中,对实习工作分为三个步骤:首先进行预习,要求学生在出野外之前首先阅读有关资料,对区域地质、地貌、水文背景和将要观察的地理现象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其次进行现场观察和讨论,在每一个野外地质观察点,首先要求学生独立观察,提出自己的认识,进行现场讨论。教师在必要时做启发性提示。最后总结。在对每个观察点的地学等现象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各种地学现象以及各个观察点之间的关系。

同时在野外实习方式的设计上,强调给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留有充分的空间,提倡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想法。鼓励学生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提出自己的方案和设计,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真正体会到野外工作的重要性和乐趣,增加对自然的了解和热爱。学生反映,野外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能够真正做到有所收获,对整个课程学习很有帮助。

第2篇:对自然地理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师范院校 自然地理学 实验教学 对策

[作者简介]黄晓雷(1964- ),男,江苏海门人,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研究方向为自然地理学。(江西 南昌 33010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8-0161-02

自然地理学是高职师范类院校地理科学、科学教育等专业的必修课程。自然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的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土壤圈五大圈层的形成、发展、形态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科学,具有涉及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加强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教学将一些地理原理、地理现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地理学的实践教学主要通过野外实习和实验教学来实现,而野外实习由于受课时、经费、安全等制约,必须通过实验教学加以补充完善。

一、自然地理学实验教学的作用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即自然地理环境)的科学。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阐明地球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分布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和分异规律,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各自然地理要素在自然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它们间相互影响和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作用,培养学生进行地理观察所需的能力。学生不仅要通过理论学习掌握今后工作所需的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系,还要通过实践教学掌握地理观测的基本技能和调查、观察、观测、采样、分析的科学研究方法。实践教学是探究式教学、亲历式教学,其核心是培养学生能力。通过学生动手、亲历,全方位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地理实践教学包含野外考察和实验教学两部分。实验教学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验证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直观感受加深学生对自然地理学教学中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应用能力的提高;通过教师组织的各类实验,培养和训练基本技能,让学生掌握一些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实验教学弥补了理论教学中的不足,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感受、探索自然的机会,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自然地理学实验教学的基本类型

随着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在学科教学模式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步形成体系。自然地理学实验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根据实验内容、研究方法和组织形式等不同, 可以分为小实验、地学实验、探索实验和技能实验四大类。小实验:根据各章节的教学内容,设置简短的实验。实验使用的材料非常简单,学生可独立或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在普通课堂上就能进行。目的是通过一系列小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一些地理事物变化的原因,培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掌握一些实验操作的技巧。如土壤和水吸收与释放热量测定、沉积物颗粒的沉降速度测定、碰撞与大陆架等。地学实验:根据各章节的教学内容设置的专业性较强的实验,可分为验证实验、网络实验、地学制图实验和设计实验四小类。组织方式可分成3~5人的学习小组进行,目的是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如盐的析出、晶体模型制作、分析气象图等。探索实验:实验内容用来介绍每个章节的内容。组织方式可分成3~5人的学习小组进行,目的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如模拟沉积岩分层、雾的形成、观测太阳等。技能实验:实验的内容是以教学为基础的练习,通常需要解释数据并作图表。组织方式可分成3~5人的学习小组或个人单独进行,目的是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科学素养。如在一幅气象图上绘制并分析等压线、分析科学图表估算矿物的成分等。通过不同类型的实验教学,加深学生对各类地理现象形成原因的理解,综合认识自然界中各地理要素间的有机联系,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动手实验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三、自然地理学实验教学内容设置

自然地理学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要以学生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依据教学大纲,按教学任务进行优化设置。教学实验根据其内容可在课堂、实验室、课外等不同场所进行。在设置实验教学内容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验教学的内容与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必须密切关联,帮助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第二,实验教学内容必须与基础教育的相关教学内容接轨,有助于培养基础教育所需的具有宽广知识面和较强实践能力素质的人才,充分体现师范性。为了让学生更快地适应基础教育,应将基础教育课程中涉及自然地理的实验全包括进来,使学生不仅参与实验,还能设计和组织实验。第三,实验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模拟实验,仅要求学生理解实验的原理、了解实验的方法和主要步骤,从而获得对自然地理环境实验分析的基本技能,因而实验内容设计要注重其可操作性,实验结果的现象要明显。第四,实验内容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探究周边自然地理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实验内容设置时,要根据学校周边的自然地理特征,有针对性地设计实验内容,注意启发和引导学生探讨和研究周边的地质、地貌等自然地理问题。

四、自然地理学实验教学的体会

第一,改变实验教学理念。在高职师范院校自然地理学的教学安排中一般都没有专门的实验课程,往往从属于理论课,没有独立的实验考核和相应的学分。要适应国家对创新型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满足基础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自然地理学的教学效果,必须改变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在学时中所占的比例。改变实验教学理念是自然地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关键。

第二,实验内容的选择要注重多样性、科学性和灵活性。多样性, 小实验、地学实验、探索实验和技能实验相结合,变单向式教学为双向式教学,实现验证实验与探究试验实验结合,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科学性,精选实验教学内容,确保实验内容的科学性,规范实验操作流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灵活性,根据不同的实验教学内容灵活地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空间上可以在教室、实验室或校园里,时间上可以利用上课时间,也可以是课间和晚上,形式上可以是个人、小组或集体。

第三,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必须提高。受条件限制,高职师范院校自然地理学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基本由同一个老师完成,几乎没有专职从事实验教学的实验教师。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能进行理论教学,还必须掌握开展各类实验的技能。实验课的开设必须建立在任课教师具备组织和实施开展实验能力的基础上,系统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全面综合分析对比得出结论。

第四,合理安排实验教学课的学时。根据教育部最新颁发的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自然地理学作为相关专业的必修课,总学时为42个。目前各院校公共基础课程都有所增加,而专业课却不同程度减少。要加强实验教学,只能在总学时内做文章。一方面,提高实验课时在总学时中占的比例(由原来的20%提高到55%);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实验内容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如正午太阳高度测量、星空观测、观察日食月食等。

自然地理学实验教学的优化和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满足基础教育对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素质的人才需求和自然地理学发展要求。要结合野外地理考察,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多种实践教学模式并进,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师资。还要得到院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以保证实验仪器设备、实验场地和实验教学时间,保障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刘富刚.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思考[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4).

[2]叶汝坤.高师自然地理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钦州学院学报,2007(4).

第3篇:对自然地理的认识范文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课标内容是“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该课标内容涉及的知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包括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等。地貌是固体地壳的表面形态,与组成它的岩石有着密切的依存关系;气候是长期的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水与大气相互联系,决定着自然地理环境中水热配置;各种水文过程成为自然地理环境内部相互联系的纽带;土壤是结合无机界和有机界的枢纽,是联系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关键环节;生物改变大气圈、水圈组成,参与风化作用、土壤形成作用、地貌的改造、岩石和非金属矿产的建造等。人类作为生物的特殊部分,在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中起着十分特殊的作用。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在典型案例中的表现

课标要求通过具体实例,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由于在不同空间尺度上自然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与作用的程度以及产生的功能是有区别的,所以要利用多样化案例,让学生明白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多种表现形式,进而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内涵

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循环促使各种地理环境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各单独组成要素或各单独组成部分所不具备的统一的结构和功能。因此,不能把个别成分特征的组合代替整体特征,或者把个别成分各自作用的叠加作为整体的作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对人类进行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该课标下的纲要信号图如图1(以“湘教版”为例)。

二、目标导航

知识与技能: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理解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能运用图表分析、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与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尝试分析和评价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及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通过对具体案例中地理环境各要素间联系的剖析,学会从整体的角度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通过野外考察,学会用实践的方法解决地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间相互作用的探究,树立辩证观,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及其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分析,增强可持续发展观。

三、重难疑点

1.教学重点分析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一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和发展,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即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二是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三是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它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2)认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意义。认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对人类利用自然资源、修复生态系统和改善环境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人类利用自然资源,主要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由于地理环境是一有机整体,这必然要影响到周围的其它环境要素,以至于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因地制宜、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教学难点剖析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内涵。整体性是指由事物各内在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和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的,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过程,这些地理要素间发生着密切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一个整体。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构成地理环境的每个自然地理要素均拥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各个功能不同的地理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地理要素自身没有的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这些功能并非地理要素自身所拥有,而是通过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每一要素通过与其它要素进行物质能量交换,改变着其它要素的性质,对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起着重要作用。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同步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它要素的演化。

四、教学建议

1.方法参考

本课标涉及的知识点可运用多媒体演示法、图表分析法、案例教学法、直观演示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有效组织教学。

(1)多媒体演示法。选用该方法可以较生动形象地展示部分抽象的知识点,使学生较容易掌握复杂的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如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世界或中国风光视频,引出由各要素组成的地理环境是纷繁复杂的,让学生全面感知知识点。

(2)图表分析法。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示意图表现,如图2,让学生分析学校所在地区各要素的表现及其相互联系,也可以通过设问让学生认识某一要素破坏对其它地理环境要素以及整体环境的影响,从而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义。

(3)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注重学生过程性分析和综合分析。如用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能让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所学知识。选用黄土高原环境问题作为典型案例,展示其相关的文字材料和照片,通过学生讨论与分析,明确黄土高原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形成原因,进而理解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不仅影响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还对黄河下游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4)小组合作学习法。案例教学和野外考察中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共同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过程中,学生进行探究与讨论,明确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关系,并以此描述和解释身边的自然地理环境。

2.图表使用

本课标涉及的主要图表为原理类和案例类。如图3为地区主要圈层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可以直接向学生展示,明确地理环境整体性存在的原因。

图4为案例类的示意图,是具体的环境问题引发地理要素的变化,从而导致环境的变化。该图可以利用多媒体逐步展示,先由学生思考、讨论,再展示出参考答案。

3.活动指导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很明确要利用具体案例学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知识。根据案例来源分析,一类是教师直接提供为学生课堂上进行分析讨论的案例,另一类由学生按一定要求自行收集或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案例。

对于由教师直接提供的案例,学生在课堂上可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如提供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让学生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情况,对此加以描述和解释。还有提供区域演化示意图或者是文字材料等,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以及阅读分析活动,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师也可提供较丰富系统的案例资料,如长江三峡工程建设,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分析工程的有利方面,从防洪、防凌、蓄水、供水、发电、航运等方面入手;另一组分析弊端,从生态和环境保护、移民工程代价、地质地震防护、大坝的真正功能能否实现等方面入手。学生分析的多数信息都可以反映出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并且说明自然环境是一整体,人类兴建大型建设工程应谨慎并进行综合决策。

学生收集案例实际上就是活动,可以是学习该内容之前要求学生预习时开展,也可以是在学习该内容之后作为巩固与深化知识的活动,教师要注意给予恰当指导,对活动提出明确要求,以便学生顺利实施。如结合某地区成功的综合治理方案,以兴趣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对当地某一典型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兴趣小组整理、分析调查的资料,得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然后把调查成果与全班同学共享。这有助于学生学会通过社会调查的方式,分析、评价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直接提出要求开展学生活动,如指导学生结合示意图,绘制相应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简图。绘制的图像在投影仪上展示,学生间进行交流,完善简图。通过活动明确不仅是物质在循环,而且也有能量的流动,通过这三大循环,联系了四大圈层,从而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整体,以此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五、思考与练习

埃及的阿斯旺大坝曾经是埃及民众和政府的骄傲,可是大坝建成20多年后,人们发现:沿河流域可耕地的土质肥力持续下降;下游土壤盐碱化面积扩大;库区及水库下游的尼罗河水质恶化;下游的河床遭受严重侵蚀,海岸线内退……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2题。

1.阿斯旺大坝建成后流域内一系列变化体现:

A.地理要素之间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B.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

C.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D.地理要素“牵一发而动全身”

2.引起材料中所述变化的根本性地理环境要素是:

A.气候 B.土壤 C.水文 D.生物

【解析】阿斯旺大坝建成后改变了尼罗河原本每年定期的泛滥现象,产生了下游流量减少,泥沙淤积减少,河口海水倒灌等问题。大坝建成后的一系列现象体现了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即“牵一发而动全身”,而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水文条件的改变而引起的。

【答案】 1.D 2.C

图5是“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原因是:

①大气环流 ②海陆位置 ③地壳运动 ④地形的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

①地理环境的差异性②地理环境的整体性③地理要素的联系性④地理要素的独立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的大气环流(常年盛行风向)、海陆位置都没有发生变化,而地势却在逐渐升高,说明地壳在运动。从演变过程看,该区域的地形发生了变化,其它要素也随之出现相应的变化,如植被(森林减少,草地、荒漠出现)、降水(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形成雨影区)等,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有联系的,也充分说明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

【答案】3.D 4.B

读“滥伐森林与植树造林的环境变化模式图”图6,完成下列问题。

5.将下列地理事象的数字代号填入图6中相应的空白处。

①水土流失 ②鸟类、兽类减少

③生态失调 ④生物多样性增加

⑤风速减小、湿度增大 ⑥气候恶化

⑦水旱灾害减少 ⑧土地沙化

⑨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6.图示表示地理环境具有______ __特征。森林植被对地理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分布于赤道附近的________具有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对全球气候的发展变化影响很大。

第4篇:对自然地理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高师地理教学改革;环境教育;自然地理

一、环境教育应贯穿整个高师地理教学

(一)现代环境知识和环境意识教育建立在自然地理学理论和知识基础上

“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包括环境意识在内) 的基本手段。”在面向21世纪高等学校环境教育研讨会(1997年,杭州) 上,与会的代表们一致认为高校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把环境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会议纪要中直接提出要重视推动高等师范的环境教育,使之成为高师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地理科学专业是高师传统专业设置中唯一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环境,即地理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学科。自然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两大分支体系之一,其研究对象为地球表层,即自然地理环境(或人类自然环境)[2] ,包括未经人类作用的天然环境和人类作用后发生变化的环境。很显然,现代环境科学理论体系与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体的,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因此,现代环境知识和环境意识的教育必然建立在自然地理学理论和知识基础上,除自然地理学外,其他学科尚难以全面胜任现代环境教育中的专业基础地位。无疑,在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中进行贯穿环境教育的教学改革,是高师开展环境教育最直接、最现实的切入点。

(二)环境教育是完善自然地理学学科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现行的地理科学课程体系中,各部门自然地理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占据了其中很大的分量。由于受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自然地理学课程结构中各分支学科分化太细,造成了原本密切联系的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被人为割裂,削弱了自然地理学突出的综合性优势,使各分支学科与其他自然学科产生冲突。这些弊端已成为学科自然发展的桎梏,既有悖于科学性、系统性,又不利于学生对自然环境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自然地理学是整合性很强的学科,但在现行的各部门自然地理学教学内容中,只注重自然环境要素研究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缺少与其他要素之间关联性的分析,因此,如何强化该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和各自然环境要素之间内在的联系性,将是其教学内容改革之纲。遵循现代社会发展对环境教育的迫切要求,各课程应以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自然环境要素的构成、主要特征、发生发展规律和各要素间的影响、变化机理为基本教学内容,以人类活动与生活的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为贯穿教学过程的主线,这是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高师地理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如上所说,自然地理学教学与环境教育的相互结合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贯穿环境教育的高师地理教学改革研究中,我们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改革内容。

(一)高师地理部分课程改革

旧大纲要求必修课须按照系统地理程式,从资源、环境、人口等的结构、机制等方面认识人地关系理论,选修课则着重叙述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地区差异以及世界地理概况。课程体系框架过分强调地理学科本身体系的“完整性”[3] 。而新标准抛弃了“学科本位”的思想,内容框架不拘于地理科学的框架体系,而是从“以学生发展为本” 的观念出发,以一个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地理素质的标准来组织内容和框架。必修课以可持续发展为线索,分为三个部分:自然地理部分,不再过分强调几大圈层知识的系统性,而是突出综合性和地理性;人文地理部分,从基本的人类活动入手,阐述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聚落、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等,突出了人地关系;最后一部分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选修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人口、城市、文化等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核心理论得以加强;第二部分是中国的区域差异和国土整治,深化学生对国情国力的认识,突出地理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内容脉络上更突出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编排思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不再作为各自自成系统的整体知识出现,而是作为人地关系的基础知识或典型区域分析分列在不同相关知识中。

(二)高师自然地理教学中应渗透环境教育

自然地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将环境教育内容贯穿于各章节中。此外,还要对各课程融入的环境教育内容的分工与联系方面进行协调。各课程在明确各自渗透环境教育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安排的基础上,重新调整或编写新的课程标准。

环境教育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现代环境观念,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和重视环境问题,这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还应培养学生探索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这需要理论知识与社会生产实践的结合。所以,贯彻环境教育的教学应不同于传统的单纯科学知识讲授的教学方式,否则难以达到环境素质教育的良好效果。在我们的教改方案中,应结合自然地理教学与野外实践联系性强的特点,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倡导开展互动式教学,并针对各章节自然地理课程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方法上提倡采用“探究法”,运用课堂讨论、座谈、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可结合自然地理学课程的野外实习或学生随教师科研实践、撰写论文的过程,采用“实地考察法”开展环境教学;对一些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等方面的环境问题和内容,可以采用“实验法”、“模拟法”,并结合各课程的实验课开展教学。教学中还可以配合学生的课余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教学,如专题学术报告、讲座、环境日活动,绿色校园建设活动,废旧电池收集活动等。

三、在教学改革中贯穿环境教育的因素

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是“人”与“书”,即参与改革的教师和改革后的教材。

(一)培养教师高层次的现代环境科学知识水平和环境素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教师高层次的现代环境知识水平和环境素养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高层次环境教育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环境素养高的学生。教师应更多地参与环境保护、科研实践和社会活动,以此来培养和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社会环境问题的能力[4]。

(二)加强教材建设是开展环境教育的基础

在课程体系调整研究的基础上建设贯穿环境教育思想的高师地理教学自然地理课程教材,不仅是高师地理学科建设的需要,也是加强环境教育的必需[4]。教材应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环境科学基本理论和知识为基础,以现代环境意识和观念教育为提高的综合性通用教材[5]。我们现在所做的贯穿环境教育的学科教学改革在高校环境教育的实践中只是开始,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下一步应在全校开设必修的“环境教育”公共课。从今后更长远发展看,应该争取在高等师范院校设立环境教育专业,为我国的全民环境素质教育和环境教育的科学理论研究培养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坤民.在“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学校环境教育”研讨会上的讲话.会议论文集[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8(121-123).

[2]阎伍玖.面向21世纪高等环境教育刍议[J].环境教育,2000(12-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0-22).

第5篇:对自然地理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创新教学改革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自19世纪中叶洪堡与李特尔创立科学地理学到20世纪中叶,地理学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历史。近代地理学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研究方法的变革却相对落后。这个时期的自然地理学以分化为主,部门地理与区域地理成为主导方向,以肉眼观察或借助简单仪器观测为主要调查手段,定性分析和简单描述为重要表述方式。科学的自然地理学创立与地理大发现以来哥白尼的“日心说”、托马斯伯内特的地球起源灾变说等一系列理论的出现密不可分,也与李希霍芬、彭克、戴维斯、沃耶科夫、道库恰耶夫等学者从不同侧面对自然地理学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密不可分。这些学者的观点和成果构筑了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推动了近代自然地理学的发展。

20世纪中叶以来,地理学进入了现代地理学发展阶段。随着航空航天摄影和遥感技术在地理考察中的运用、定量方法的导入和发展,自然地理学研究方法发生了较大革新,但理论无重大突破,致使现代技术手段在自然地理学的许多领域里显得无所作为,因此,理论突破及理论与方法的协调成为现代自然地理学的主要发展方向。人类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已进入了全球环境时代,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着人口、资源和全球环境变化等一系列问题,人类应怎样面对这种自然变化是当前和未来自然地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些触及到地球表层系统各个部分,关系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系列问题成了地理学的前沿学科领域。21世纪,地理学发展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求高等院校的地理教学要从人地关系系统结构变化、知识经济、素质教育的需求重新审视地理科学教育功能和价值,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作为地理学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科教学主要内容及观点。自然地理学的教学要通过观念更新、内容整合、方法革新,促进学科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为学生未来生活奠定基础。

一、地理科学专业自然地理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1-3](一)课程分散,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陈旧20世纪50年代以来,受地理学学科分化的影响,高等学校的自然地理学按照地球表层的自然要素分成一定门类,形成一系列课程。目前,高校地理科学专业自然地理学课程的结构类型有两种,一种是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和综合自然地理学等课程,各门单独开出;一种是将所有自然地理学课程合并为一门课,称为自然地理学。部门课程自成体系,注重学科内的学术性和理论性,课程之间内容重复,缺乏全面和系统的综合研究,造成了部门课程与地理学的分离。合并为一门课,受课程内容容量的限制,不能充分反映学科的最新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全球变化问题、《21世纪议程》等一些地理学的热点问题和新知识难以列入到大学的专业课程内容体系。

(二)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自然地理学教学的另一突出问题就是重视理论课程教学建设,而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

目前,多数高校地理科学专业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的基本模式是:课内基础实验+野外实习。该环节时数占专业课总时数20%左右,与自然地理学有关的技术性、研究性实践课程和课时很少。

实践教学注重了部门学科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忽视了利用现代技术对地域综合性的调查与分析,各学科内容条块分割,内容重复或疏漏,学生能力培养受到了限制,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指导思想和原则[4-6]地理教育在我国高校已形成学术性、应用性、技术性三类人才培养格局,地理学的学科教学要重视理论教学,积极发展应用性和技术性课程,体现科学性和先进性,同时要更新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是在继承传统教学基础上的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关键是创新。教学改革与创新既要充分体现其学科教育的知识教育价值、能力教育价值、思想品德教育价值,也要根据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变化和发展,革新与充实自然地理教学内容和方法,满足学生将来生活和就业的需要,体现地理科学的应用价值。

基于上述认识,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指导思想是: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全球意识,保持学科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将综合性、系统性思维贯穿于教学活动中,积极引进学科发展的新理论、新方法,浓缩涵盖地球表层系统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在具体教学改革与创新过程中坚持综合素质培养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区域意识与全球意识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补等原则。

自然地理学学科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核心是创新。知识的发展一是突破,二是融合。无论是突破还是融合,都离不开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既要保留原有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中的合理成分,又要充分反映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和新成果,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既能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又能了解学科的理论前沿和现代技术进展。

三、自然地理学课程体系构建的初步方案[7,8](一)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根据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新的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充分反应地理学的综合化、区域科学化、时空动态化、人地关系核心化的新趋势,重点要加强自然地理学理论、实验、野外实习等方面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笔者赞同一些学者提出的按“课程体系—课程群—主干课程—一般课程—新课程”的思路,通过学科内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调整自然地理学课程结构,融合相邻学科的相关内容,设置“研究型课程”和“新课程”,来构建自然地理学课程体系的做法。

自然地理学科内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课程群与课程内容的融合来体现。根据学科基础理论和方法设置主干课程和一般课程,依据学科发展与社会需要设置系列“新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新课程是按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部门自然地理学相邻学科相关性比较大的内容融合形成的课程。“研究型课程”是围绕实践或重大社会问题组织教学内容形成的课程。这些课程涉及多学科领域,注重与实际应用结合,减轻了分支学科的内容,避免了相关内容的重复。

(二)课程体系构建初步方案按照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结合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新的地理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基本设想是:专业必修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其它课程的学时(学分)比例大致为4∶4∶2。自然地理学课程体系中理论教学约占70%~75%,实践教学约占25%~30%。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中主要设置地质学基础、气象与气候学、自然地理学、环境学原理、遥感概论等课程;基本技术技能课程主要设置测量与地图、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学、地理野外调查方法等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理论选修课程设置综合自然地理、全球变化、第四纪地质、自然资源学等课程;应用选修课程可设置环境监测与评价、灾害地理学、资源管理与评价、地学软件等课程。

自然地理实践教学:室内实验课在相应的课程内安排;校外实习安排地质学基础实习(2周)、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2周)和短途专题调研、参观实习(1周)。

(三)自然地理学课程教材内容及体系[9]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相继采用了一系列经典教材(见表1)。这些教材在内容结构及体系等方面略有不同,但彼此之间既有继承性,又有创新性。这些教材绝大部分内容体系是以自然地理要素空间展布为主线,部门地理自成体系分章论述的模式,有些内容在不同的课程中相互重复现象很是普遍。近年出版的自然地理学教材,注意了知识和方法的系统性,吸收了一些新资料和方法,内容结构趋向科学合理,但也存在资料陈旧、内容前后重复、层次不清等缺陷。

教材体系是否科学、完善,教学内容是否精炼,组织体系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反映学科发展的新动态,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自然地理学教材修订应从“地球表层系统”研究的视角出发,加强学科内容融合,进行综合研究;应将系统的观点、区域的观点、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多学科综合、交叉、融合的思路与方法贯穿于学科教材体系中;根据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研究成果与技术,适当增加相关的教学内容,或开设系列新课程;适当补充和更新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自然地理学教学内容和课程,强化应用性和前瞻性研究内容。

(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10]实践教学是自然地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教学目标是验证与巩固课堂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野外地理工作和室内地理分析的能力和技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和良好的道德意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自然地理专业理论知识印证(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基本要素的概念、原理、地域分异规律和区域人地关系等方面的学习和认知),地理科学专业技能素质教育(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现象观察能力、运用地图学、遥感图像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等基本技术和方法的技能的培养、地理科学思维培养),地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学生行为习惯,世界观和人地观教育)等三个方面。实践教学方式主要有:常规的自然地理学实验、部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综合性的野外考察、区域专题调查等。

随着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实施与课程体系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自然地理实践教学的内容也必须进行合理的选择与组合。从创新教育着手,以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为核心,充分体现科学性与探索性,剔除部分低层次的验证性实验,适当增加一些应用性、综合性、探究性实验。

处理好基本实验技能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既要体现纵向知识的相互联系,又要体现横向知识的相互渗透,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是课程建设的支撑,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思想的实现和教学效果的发挥。在教学形式上的基本设想是:将课堂讲授、专题讲座、实验实习、课堂讨论等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积极采用网络教学,创造一种师生互动、相互启迪、生动活泼而又富有激情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实验实习教学模式改革:重新整合实验项目,提高实验开出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野外实习教学采用以实习小组为单位,通过告之观测点、路线和地理现象—提出问题—学生观测—学生现场讨论—教师典型现象剖析—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编写实习报告的模式,改变教师的定点讲解,学生记笔记、整理笔记,编写实习报告的教学模式。

(六)改进考核方法,建立一套科学地考察学生全面素质的考核体系考核方法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改革考试方法和成绩评定的基本思路:建立科学地考察学生综合知识、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考核体系,实行学习成绩的综合评定。在课程总成绩中,适当加大平时作业、调查报告、课程论文、实验等考核的比重。校外实践考核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在野外实习中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实地考察的工作情况和实习报告等,并对在实习过程中有创见的学生给予适当加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自然地理学学科教学必须不断改革与创新。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学改革与创新,首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强化创新意识,重视自然地理思维过程的培养。其次要从地球系统科学及全球变化研究的角度革新教学理论、调整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成绩评价体系,这是教学改革与创新的中心工作。同时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自然地理学的综合素质和科学思维能力,全面提高自然地理学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永化,张小咏,赵军·关于高等学校地理专业自然地理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3,26(2):201-203·

[2]苏英·高师自然地理学课程改革初探[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18(6):71-74·

[3]赵捷·高师地理专业课程设置与中学地理教学对接研究[J]·阴山学刊,2006,20(1):32-34·

[4]王建,张茂恒,白世彪,等·“现代自然地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6(4):66-69·

[5]陈国生,陈修颖·高师本科地理专业课程体系整体结构优化研究[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24(6):75-79·

[6]孙根年,黄春长·论高等师范院校地理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28(1):114-118·

[7]李晴·地理学科教学论课程群建设的实践探索[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29(3):373-375·[8]史培军,宋长青,葛道凯,等·中国地理教育:继承与创新[J]·地理学报,2003,58(1):9-15·

第6篇:对自然地理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高中 自然地理 学习困难

[中图分类号] G633.5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125

高中地理学科自然地理部分的学习被安排在高一上学期进行,其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运动、地球的圈层、地壳物质循环、地表形态、地球的大气环境、水循环、洋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等内容。由于自然地理是地理学习的基础,高一自然地理学得好差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地理的后续学习。

一、造成高中自然地理学习困难的原因

1.现行的考试模式和社会对地理学科的认知。

高考是初高中教学安排的指挥棒。江苏现行高考模式是“3+选修等级+必修学业水平”的模式,选修科目高考只划等级不计入总分,学业水平考试得A加1分,其他等级不加分。这导致初中地理学习在初二就结束,许多初中缺少专业地理教师,学生地理基础薄弱。地理学科被边缘化,地理无用论是全社会对地理的普遍认知,这极大影响学校、家长、学生对地理课程的态度。

2.学生地理基础和学习态度。

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只在七、八两个年级学习地理知识,而且初中地理知识十分基础、浅显。学生经过九年级一年紧张的中考冲刺,地理知识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初中地理学习和考试方式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态度。

3.初高中课程差异和教材编制。初高中地理课程要求有着断崖式差异。高中地理尤其是自然地理内容多、时间紧、教学速度快、理论性强、思维要求高。高中自然地理注重对地理事物发生、发展过程的理解,对思维的要求明显高于高一学生心智的发展。而且现行教材的编制体系性不强,语言描述高度概括,文字过于精炼,阅读障碍多,可读性较差,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4.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艺术和教育教学理念。

由于种种原因,中小学教育对地理教师的要求不高,学校对地理教师的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不足。很多地理教师转投其他行业或地理学科教学由其他专业教师代劳。也有许多地理教师由于任教高三无望而疏于对自身的提高。高中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艺术亟待提高。

二、帮助学生破解自然地理学习困难的措施

1.纠正认识偏差,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成功的关键在于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强有力的内驱力是任何外力无法比拟的。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内驱力?当然是让他们觉得学习地理对他们现在和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巨大的帮助。地理知识是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相关的知识,它来源于生产生活,也运用于生产生活。无论是就完成学业、升学而言,还是就促进人的素质提升、基本素养养成、思维品质提高而言,地理学科的学习都是无可替代的。

2.明确学习内容,培养吃苦精神。

学生最怕的不是现在吃多大的苦,而是不知道还有多大的困难摆在他们面前。若课堂一开始就能明确学习任务,学生就会有确定的预期,就算现在再苦再难,他们也会竭尽全力。高中自然地理需要学哪些内容,需要达到什么要求,它与初中地理学习有何差别等,这些我们要告诉学生,让他们时时刻刻做到心中有数:我的地理水平达到了什么程度,还需要多大的付出。

3.分解课程标准,做到层层推进。

一口吃不成胖子,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学生心智的发展、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有规律的。自然地理难度大、内容多,在进行自然地理教学时,我们要科学地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将高中三年时间作为一个整体来部署。对一个难度较大的知识内容,在高一年级一开始就挖得很深、很V会适得其反的。我们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将它的要求科学分解。在每个阶段将教学难度降低到当前学生认知水平能达到的相应难度,让所有学生都有探求的动力,感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的水平逐步提升。

4.深入浅出,激发学习兴趣。

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我们在进行自然地理教学时,可以利用生活经验、时事热点作为引子,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绝不是将知识庸俗化。我们浅显的引入是为了深入的理解。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该把让学生获得专业知识本身放在首位。

5.关爱学生,促进快乐成长。

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要有人的地方,人和人之间就有差距。我们要用尊重、信任、帮助、理解和鼓励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施予学优生的爱是锦上添花,而惠及学困生的爱应该是雪中送炭,暖人心扉、催人奋进。赞扬褒奖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我们施予学生的应该是真爱而不是溺爱或放任自流。爱也要能守得住底线。

第7篇:对自然地理的认识范文

一、引言

地名不仅仅是一种地理实体的语言符号,它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当地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特点,镌刻着代表当地自然、历史、文化等的深深烙印。对地名的研究已经很多,但针对山东省的地名研究还没有。通过对山东省乡镇地名语源类型与地理环境要素关系进行分析,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地理环境因素对乡镇地名形成的影响,进而在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与人文地理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得出山东省乡镇地名的空间分布特点和规律。

二、山东省概况

山东省,简称“鲁”,省会济南,古为齐鲁之地,别名齐鲁、东鲁、鲁东等,是中国儒家文化发源地。位于华东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中北段。从北至南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地势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东部山东半岛伸入黄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紧邻韩国和日本,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临黄海、遥望东海及日本南部列岛。

三、山东省乡镇地名与自然地理环境要素

据统计,山东省乡镇地名的自然地理要素共有7种,分别是:地形、水文、植物、动物、资源、天文、气象。6种语源类型的数量差距很大,最多的是地形和水文,分别约占总数的39.1%和34.5%;最少的资源,只占总数的1.4%。

(一)地名与地形

地形,就是指高山、丘陵、盆地等地面起伏状况。中国地势差距悬殊,中部地势高耸,四周地势较为低下,大致的地形是西高东低,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因此中国地名以地形命名的颇多,例如:山西,这里的山就是太行山,因其在太行山的西边而得名。山东省各个地级市均有地形地名的存在,但数量多少不一,从图1看地形地名在临沂市最多58个,在聊城最少,只有2个。

(二)地名与水文

水文,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支流、小溪等等。我国是世界上河湖众多的国家之一,我国的黑龙江省是一个典型的水文名称。山东省乡乡镇地名中的水文要素和地形要素有相同的特点:在各个市都有分布,同样在临沂市最多36个,莱芜市最少3个。

(三)地名与植物、动物

植物、动物作为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在地名中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国国土辽阔,自然气候变化多样,每个地方都有其特有的动植物种类。动植物经常附加在地形、水文、建筑等地理要素上,来表示地名。例如山东省临沂市费县的马头崖乡、如费县的竹园乡。山东省乡镇地名中的动植物地理要素的数量不算多,大约只有地形和水文的1/4。通过下图,我们可以看出:山东省各市乡镇的动植物要素地名的数量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临沂市的最多,20个,滨州市和莱芜市的最少,只有1个。

(四)地名与资源

无独有偶,资源也是地形和水文的附加产品。资源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土地、矿产等。我国的地名中以资源命名的很少,并且很隐晦,山东只有不到10个,例如: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的东阿镇,就因这里盛产东阿阿胶而得名。

四、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山东省乡镇地名与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有着很深的关系。山东省一个乡镇地名中可能包含了一种或者几种地理环境要素;同一种地理环境要素又存在于不同的乡镇地名中。

临沂市地形和水文地名最多,说明这里的地势较高,分布山川河流,自然也成为了动物和植物的栖息地,所以此地的植物地名和动物地名也是最多的。

山东省一个乡镇地名中可能包含了一种或者几种地理环境要素;同一种地理环境要素又存在于不同的乡镇地名中。

第8篇:对自然地理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课堂实例;新课程标准

一、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地理教学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程理念的逐步深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填鸭式教学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它们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素质教育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于高中地理教学而言更应如此。高中地理学科综合性很强,它不仅涉及到自然科学,还涉及到人文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知识。比如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就是高中地理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能直接就将环境问题的原因等知识讲授给学生,应该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找到答案,在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获得能力的提升。

二、“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课堂实例:《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地理学理论是地理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系统反映,是地理教学设计最直接的理论来源。地理学的两个特征――地域性和综合性思想为本节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进步和对新知识的认知是要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而成的。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新的知识,就应当让他们能够将新的知识融入到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使新旧知识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改变原有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感性知识认识为载体,按照“直观感知―讨论探究―思辩论证”的认识过程展开。

2.教材分析

教材中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节讲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基础上展开阐述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地理环境是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四大圈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下共同形成的,本节内容进一步从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地貌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角度来探讨地理环境的形成过程和地域分异规律,是对之前所学过的自然地理知识的归纳总结。本节知识主要包括地理环境空间差异和空间差异的规律性两个方面的内容,并将空间差异的分异规律即地域分异规律归纳为“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

3.学情分析

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在自然带的差异性上,而自然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土壤和植被的差异上,究其原因就是不同地域水热及其组合状况的不同,也就是气候的差异导致的。通过前面关于“气候类型”的学习已经为本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学生仍然欠缺对自然景观的感性认识。此外,学生主动迁移和重组整合知识的能力较弱,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知识呈现方式,创设问题情景和教学情景,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去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4.探究活动

(1)课前准备

教师布置任务:将学生分组搜集有关我国南方、北方、西北、青藏的自然景观图片(包括地貌、植被、动物、河流等),搜集有关喜马拉雅山南坡和北坡自然地理特征的差异。最后将主要图片制作成幻灯片,并自己组织材料准备在课上给所有同学做介绍。

通过以上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地理知识面,提高收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为参与教学准备丰富的素材,并在这一过程中,认识到地理学科的使用价值。此外,通过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形象感知与意境的体验上为本节的学习创设了一个探究的情境。学生会留下一个疑问,为什么不同的地域会存在自然景观的差异?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角色扮演,分组探究

教师布置分组探究任务,如下:

第一组:从漠河到海南岛沿途自然景观有哪些变化(主要以植被为主)?

第二组:从北京到乌鲁木齐沿途自然景观有哪些变化(主要以植被为主)?

第三组:从珠穆朗玛峰南坡到北坡山麓沿途自然景观有哪些变化(主要以植被为主)?

每组同学都需要观察在这条线路上的自然带大体沿什么方向延伸,什么方向变化,并分析沿这条线路上的自然带的变化主要原因是什么。

此教学活动的设计将学生的探究行为与所授知识密切结合,同时给学生提供了课堂表现的机会,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读图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与归纳总结能力。

探究活动后教师列表“比较三种地域分异规律”,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并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让其主动构建知识,便于学生掌握知识,理解内涵。

(3)活动探究、巩固知识

让学生自己设计一条植被观赏线路:可以是从赤道向两极,也可以是从沿海向内陆,并分析设计的线路植被变化的规律、成因,最后比较与我国植被分布差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否一致。

5.教学反思

在课前准备阶段,大部分学生表现积极。在图片展示阶段,学生积极踊跃,但是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所以只能个别学生上台展示。从学生的表现来看,他们准备充分,语言表达很顺畅、简洁。通过课堂反馈练习,大部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了充分的认识,能够将课堂练习快速完成。本节课总体来说,比较成功,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他们在自主探究活动中获得了能力的提升,同时也理解了本节主要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三、“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实践思考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应营造一个适合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不能只是简单的提问、回答,因为学生主动积极的探究活动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探究。如果学生能够主动质疑、主动思考、主动探究,这对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将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不应该为了探究而探究,而应该将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要让学生对高中地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要让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不断地迸发出来,要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限制学生的探究活动,否则起不到促进学生各种能力发展的作用。

总之,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和能力”。所以在地理教学实践过程中,地理教师应该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得到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第9篇:对自然地理的认识范文

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区域发展的学习中,教师引领下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懂”了一个区域问题的分析思路,却难以迁移至新情境下另一个区域问题的分析,即在“用”上出现障碍。根据对以往高中地理区域问题分析教学流程的梳理,发现学生学习障碍主要表现为:一是知识储备不足。在区域地理位置定位时不知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分析;在自然地理因素的组成分析时,不知从地形、气候、河流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因素入手;而分析人类活动的表现时亦不知从生产生活因素入手等。二是能力欠缺。在给出文字材料后,不能结合材料解决问题,缺乏对材料的概括和归纳;在给出地理图像后,不会观察图中信息及其内涵,无法提取解决问题的有效信息;在分析自然地理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人文地理因素(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时,无法建立起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三是缺乏对地理原理的认知高度即没有上位性思想方法。在分析区域问题时往往就事论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过的知识似是而非,不能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等地理思想原理解决新情境下的问题。

二、影响实现区域问题分析迁移的原因

1.区域自然地理因素和经验等对迁移的影响

“共同因素说”是由桑代克提出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两种学习内容上有共同的因素时才发生迁移。应用到地理教学实践中,则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地理学习内容之间的共同因素,适当地将同类或类似内容安排在一起,通过比较,认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促进学习的迁移。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分析过程中,学生已知的组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知识结构不完整,同时对这些自然因素的认识比较肤浅,缺乏内涵,只是机械记忆形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生搬硬套到新的区域问题分析中;另外,对知识的掌握缺乏地理实验现象的支撑,即学生的地理经验不足。按照教育心理学原理,这些知识不具有迁移价值。

2.学习内容材料概括水平对迁移的影响

两种学习内容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固然是产生迁移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如果不对材料进行必要概括,就难以把握普遍性的原理原则,不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便不利于迁移的产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使学生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具体的知识上,而要引导学生概括出支配事实的原理、原则和其中本质、规律性的内容(上位性知识),并用概括的经验去迅速解决需要按实际情况作分析和调整的新问题,这需特别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学。“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是认识发生飞跃的关键环节,也是迁移产生的重要基础。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分析中,从教师课堂操作层面看即:进行区域问题分析的新授课缺少形成地理概念、概括区域特征、理解地理原理、认识地理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压缩了地理思维过程,学生把这些概括性的知识当成事实性知识去记忆,当然难以实现迁移。

3.定势对迁移的影响

定势又叫心向,是指先于一种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它使人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对外界事物作出反应:定势在解决同类问题时可能产生积极的迁移,而在解答不同类问题时,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因为人的认识策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有一个适用范围,超过一定的适用范围,任何一种策略和方法都是无效或低效的。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分析过程中,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即是:已知和未知之间有逻辑的联系没有建立起来,即没有建立“定势”,导致对新知的认知障碍,从而不能实现迁移。

4.学习方法对迁移的影响

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或由学生自主发现有效的学习方法,掌握必要的思维活动方式,是提高迁移效果的重要条件。学习方法即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认识或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达到学习目的之手段,是制约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引导学生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生会学习、会解决问题,从“懂”知识到“用”知识实际也是一种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就会明显地促进迁移。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分析过程中,从地理学科能力角度看,即逻辑思维不够,因果关系没有建立起来,地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不能进行推理和迁移。

5.学生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

地理能力形成的核心是学生的地理认知结构,它使教学的知识结构趋于合理,有利于形成地理能力。要建立地理知识技能体系,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掌握地理知识达到融会贯通,这种联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使学生学习的知识系统化,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利于知识迁移。因此,合理安排学习流程,需坚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的教学策略,可保证学生顺利掌握知识,利于知识迁移。

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建议

1.抓住区域共同因素

区域问题分析过程中,区域地理位置是共同因素,利用地图进行定位是共同的方法;地形、气候、河流水文、土壤和植被是不同区域共同的自然地理因素。将同类或相似地理事物进行比较,可使学生对新知识的概念清晰,使迁移促进作用得到体现。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分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依次探讨上述共同因素,促使学生基本学会不同区域问题分析的一般流程。

2.高度概括知识材料

对不同类知识材料进行比较、概括,提炼基本内容,可以促使迁移的产生;同时注意分析、综合、归纳地理知识中规律性内容,举一反三,加深对地理现象的理解和记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地理教学和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具有共同本质及呈现一定规律性的内容。通过必要且充分的分析概括,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对于学生记忆、理解、运用新知识,促进迁移的顺利进行及良好功效的发挥大有裨益。

从地理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看:通过分析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力图建立一个有关区域水土流失问题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复习、回忆和建立思维逻辑,从而实现学习迁移。从对地理原理的认识看: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一种自然平衡。而人类活动因素的介入,即人类活动的加剧,对区域发展过程中问题的产生乃至加剧实际是打破了自然平衡。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分析的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自然因素之间的关系、人类活动对水土流失形成或加剧的影响,并引导学生用板书形式呈现其间的逻辑关系(图1)。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印象深刻,后续区域问题的分析思路变得清晰。从地理学科视角的渗透看: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教学始终,也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区域问题分析思路。

3.鼓励建立迁移定势

在地理教学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分辨表面相似而实质不同的知识,克服定势对迁移的不利影响。因此,应鼓励学生建立迁移定势,培养寻找同一性、相似性的习惯。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进行分析,可通过让学生辨别水平梯田、打坝淤地、鱼鳞坑和地膜覆盖、深耕改土等水土保持措施的示意图和照片等,正确区分工程措施和技术措施的不同,避免混淆表面相似而实质不同的知识,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良好思维习惯,进而实现学习迁移。

4.充分利用直观方法

引导学生掌握地理学习方法有很多成功的做法,而教学中突出地理学科特色、运用地理图像及实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有关水土流失的地理经验与表象不足的问题。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分析,涉及到地图、景观图和统计图等多种地理图像的运用,借助图像分析,学生体会到区域问题分析可以因图而变得直观。同时,通过模拟实验可让学生了解和理解地理科学实验变量控制下的地理实验方法,进而运用此方法去获取更多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