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生态环境范文

网络生态环境精选(九篇)

网络生态环境

第1篇:网络生态环境范文

(一)共同体

共同体是指由一定数量的人群所组成的社会群体,群体中的成员通过某种活动来体现其自身的存在。即一群人为了一定的目的在一起生活、学习,相互依赖、支持,在交往中形成一定的习惯,就长生了共同体。当共同体中的成员为了实现一些共同的学习目标时,就出现了学习共同体。

(一)成人学习共同体的涵义

成人学习是一个广泛的概念,通常是指在结束传统学校教育后成人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学习。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很多成人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学习,这些学习的方式具备了基本的共同体的特征、开放的成员关系、网络技术为媒介的沟通方式及高度的灵活性。网络成人学习共同体已经成为了当代社会成人学习的一种主要学习形式。

成人学习共同体是指

(二)成人学习共同体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信息素养,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

在进行网络学习环境的构建时,成人学生需要不断的交流、思考,以相互合作的方式来学习。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可以充分的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交流。这种循环式的交流机制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加充分的进行交流和沟通,更好的合作。这有利与促进成人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提高。在信息化日渐普及的条件下,信息化生存已经逐渐渗透到了成人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当中。成人学生的信息观念、信息能力都会直接对他们产生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信息素养的高低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成人学生学习的基础和动力,还能使他们长期对信息保持高度的敏感,会更加的关注与自身生活、学习和工作有关的新知识和技术,使自己能更好的在现代社会中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保持与当代社会一同进步、开拓创新,从而实现自己的终身学习,能使自己在各种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

2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进行成人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这些学生通常会来自各个行业,学生基础条件不同,年龄不同,学习的能力也不同,这就导致了教师不能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经验来对成人学生进行教学。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要想让这些成人学生都能学到知识,就需要学校及教师与时俱进,加强对新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以及新的科学技术的学习,实现教学的多样化。通过成人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教师参与其中,方便他们对学生的特点和能力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样可以了解到各方面的教学的具体情况,以此来分辨出哪些内容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这可以使教师更好的制定教学方案及教学目标。在学习共同体中,教师需要制定学习计划以及确定学习资源。这些学生的学习是需要结合工作实际的,采用新型的教学时间可以有效的提高他们的效率。共同体的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对学习成果的掌握和在实际中的应用后,教师通过相互讨论,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效果,这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我国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

二、网络学习的生态环境

(一)网络学习生态环境的特征

网络学习生态环境是一个存在于教育生态环境中的小环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网络学习的生态环境就如同其它的生态环境一样,成为了现代人类生存环境的一部分。网络生态环境不仅具有其它生态环境的共性,它还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是由认为创造的,具有自身的个性。

1网络生态环境的共性

(1)系统性

系统性是所有生态系统的主要共性之一,它主要强调组成生态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关系、作用以及功能上的交互性和统一性。网络学习生态环境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分别是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及规范环境,三种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网络学习生态环境的系统。网络生态环境的系统主要特点在于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此,系统性的网络学习生态环境的各个生态部分之间相互依存,这不仅可以使生态环境的各部分功能和作用形成有机的统一,还能够优化网络学习生态环境功能,为网络学习者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态学习环境。

(2)动态平衡性

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生物和环境之间会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这种平衡是是一种动态的关系。网络学习环境的生态平衡也处于一种动态相对的状态,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网络学习者与网络学习生态环境之间处于一种高度适应、协调统一的状态。此时,网络学习环境的内外部结构和功能会趋于稳定。一个良好的虚拟化学习生态环境,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平衡性,从而使网络学习中各种资源的功能和作用得到最大化的利用。网络学习环境的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其中的各种因素都有可能会破坏这一平衡,导致网络学习环境的生态失衡。

2网络学习生态环境的个性

(1)开放性

网络学习环境需要与外界环境不断的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这就需要网络学习生态环境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对资源的开放性,通过信息的交换、资源的流动来实现对陈旧知识的更替;第二是对系统的开放性,通过对系统的开放可以让网络学习者通过与网络的沟通,获得更加丰富的资源、知识和信息。加强网络学习环境的开放性可以提高网络学习环境的活力。

在这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也非常迅速,网络学习生态环境需要不断从社会生态系统中获取新的信息和资源,以此保证网络学习生态环境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于此同时,为了更大的体现出网络学习的价值,还需要不断地从社会中交换信息,以此扩展获取资源的途径。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学习必然向开放性发展,网络学习者通过网络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在网络学习环境里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而不再会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

(2)预设性

网络学习生态环境的预设性是指网络学习环境的构建需要具有一定的计划性、预期性以及规范性,它必须要体现出教育者的目的和要求。网络学习生态环境需要在不断的设计、运行和修改中去发展和完善的。网络学习生态环境中的硬件生态环境为了达到制定的教学和学习目标就需要不断的进行维护,信息生态环境为了实现特定的学习活动就需要不断的进行筛选和加工,软件生态环境为了适应学习的需求就需要不断的升级和更新。这些工作是为了使网络学习生态环境能够更加的适应教学和学习的需要,为教学者和网络成人学习共同体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

(3)动态生成性

网络学习生态环境的动态生成性是与网络学习的动态生成性密切相关的。在网络共同体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之间会不断的进行交互以及一系列体验活动,这能够引起学习者的心理感情以及认知方面的不断变化,这就使网络学习的过程中会充满了很多的动态性。网络学习生态环境只有通过不断的发展,保持与学习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动态一致,才能激发网络学习者对学习的热情、信心和动力。为此,网络学习生态环境的动态生成特点保持与网络学习者的动态发展相适应,有利于网络学习者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方面的积极变化,同时,网络学习生态环境可以使网络共同体在特定的情况下,通过对话、交往以及感悟等生成新的任职经验、理解经验及实践经验,并且形成对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整体认识和理解,这是一种生成的过程。

(4)虚拟性

网络学习生态环境中具有很多虚拟的东西,比如虚拟社区、虚拟校园、虚拟图书馆等,它比传统学习更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大大扩展了人们的学习视野。网络学习者可以不断体验到虚拟环境给学习所带来的便利。通过虚拟化技术来创设一个仿真的客观世界的网络学习环境,网络学习者可以在这个客观世界中超越时间和空间带来的限制,进入到一些在现实中不可能触及的领域和地方,比如外太空、微观粒子、时空隧道等等。虽然这些环境是虚拟出来的,但是可以获得实实在在的学习体验及认知发展。

(二)网络学习环境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

1信息资源污染

据调查,我国网民平均每周收到垃圾邮件的数量为20封左右,众所周知,电子邮件是网络学习中师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种交流手段。大量垃圾邮件的发送不仅占用网络,还会浪费学习者大量时间和经理来筛选、阅读、删除这些垃圾邮件。另外,我国境内的隐晦较多,在其中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情、五花八门的小说,有的网站甚至公开兜售黄色光碟、利用视频聊天室组织,提供境外链接等。垃圾邮件和网络色情等污染信息共同使得网络学习生态系统中的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信息泥潭。而且,由于网络学习者身份的特殊性——既是网络学习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就会促使信息污染进入恶性循环。因为当他们在消费这些污染信息的同时,也可能在无意识中充当污染信息的生产者,从而成为新的信息污染源。这些一次污染源和二次污染源的广泛存在,轻者妨碍网络学习者对有用信息的甄别,重则对他们的精神世界造成严重的危害,危及人类社会文明。除此此外,这些污染信息占用大量的网络资源,加重了网络运行负荷,大大降低了网络运行速度,使得网络学习效率也随之降低。

2网络信息资源的分布不平衡

网络信息资源的分布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分布严重失衡。目前,Internet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网络,虽然覆盖了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但信息分布不均衡的状况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扩大之势。这种信息分布的失衡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各国经济及科技的发展水平。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网络学习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建设上的天壤之别,导致依赖软硬件环境而传输存在的信息资源分布严重失衡。网络信息资源分布失衡的状况直接决定了网络学习者消费学习资源的不平等。

3信息资源的时效性与适用性危机

信息资源时效性危机最主要的表现是信息资源在“老化”和更新间存在的严重失衡。当今社会,知识信息的更新速度惊人,信息资源的建设不是一劳永逸之事,也当随时而宜。但是,在一些虚拟学习环境中,信息资源自建设完成后就少有更新或不能及时更新,信息资源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老化”现象。这些老化信息不仅占用网络学习存储空间,而且还加重了网络学习者利用和处理的负担。同时,在丰富的信息资源中,大量垃圾信息、不良信息和组织不当信息的存在,使得信息资源不能很好地适用于学习者的学习。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使得网络学习环境中的信息资源可以以多种形式实现,可以满足视觉、听觉多种感官的需求,为倾向不同信息通道的学习者提供了学习便利。信息资源中尤其是视频信息,可以给学习者以直观感受,让学习者更加形象的感知知识。但也正是信息资源表现的多样性,给更多不良信息和垃圾信息以可乘之机,以视频、音频形式呈现的这些信息更能吸引青年学习者的眼球。大量的网络色情便是以视频形式撒播于网络学习环境中的。

(三)解决网络学习环境生态危机的对策

网络生态环境对于现代人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避免网络学习环境生态危机的产生,加强网络学习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对解决网络学习环境生态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对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

加强对网络学习生态环境的设计,增强其自身的调节能力,保持网络学习生态环境的生态平衡,减少生态危机的发生。网络学习生态环境进行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网络学习生态系统的自主组织性,加强对外来影响的抗干扰能力,以减少环境危机的发生。网络学习生态系统还不完善,它在特殊情况下,需要靠人为干扰来增强自组织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要求教师和系统管理者除了对网络学习者进行学习指导,还要时刻保持警觉,防止危机的出现。

2建设网络生态文明,打造绿色环境

在网络学习生态环境中,由于其主体是多层次的,因此对环境的适应也是多层面的,既包括了对网络学习环境的适应,也包括了对环境外部环境的适应。网络生态文明的发展成为了人类发展进步的必经之路。通过网络主体的特点进行网络学习环境的改造,增强网络学习生态环境的适应性,使网络学习主体和网络学习环境能更好的融合。

3加强人文教育,增强人文精神涵养

网络学习环境中的诸多生态危机都是由于网络学习主体道德意识不高所引起的,这种情况会导致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严重失衡。通过加强人文精神教育可以启迪人的生存智慧,在网络学习主体通过人文精神教育以后,他们会从自己做起,爱惜和保护与自身相关的生态环境。网络学习主体通过增强自身的道德素质之后,可以增强自身对网络学习生态环境的适应性,是网络学习生态系统处于动态平衡发展的状态,降低网络学习生态危机的发生几率。

三、网络环境下成人学习共同体的生态构建

(一)灵活应用网络交互方式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交互方式是和交互工具相互关联的,交互工具按时效性通常可以分为同步和异步两种方式。同步交互的方式会使交互对象具有较强的现场感,这种交互方式基本以文本为主,随着网络传输方式的发展,语音以及视频等形式也大量应用到了网络交互中。异步交互大多数以文本交互为主并不断向多媒体方向发展。在异步交互过程中,学生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对方的观点并进行整理和分析,可以引起较深层次的讨论。一个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往往需要几种交互工具的组合使用,发挥其各自的特点。通常成人学习者主要利用QQ、E-MAIL、MicroBlog等方式与教师及其它学习者之间进行交流学习。研究表明,异步交互工具可以给成人学习者提供足够的思考问题的空间和时间,因此,在面对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时,异步交互的方式更加使用。但是,学习者之间进行异步交互的过程中,学习者会因为得不到及时的信息反馈而降低对讨论主体的兴趣,降低交互水平。以QQ为代表的同步交互工具在学习者进行交互的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能够使参与者及时得到信息反馈,学习这在进行这种方式的交互式,往往会比较活跃,这种交互方式能够促进学习者深入思考。对于较为简单的问题,学习成员更习惯用同步交互的方式来寻求解决办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同步交互与异步交互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它们是构成成人学习共同体的关键因素。

(二)认真分析学习者的个体差异

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因此,认真的分析学习者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对于构建网络环境成人学习共同体具有重要作用。在构建成人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学习者对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认知程度对其学习的质量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通常积极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学习的学习者,学习效果普遍较学习态度消极的学习者更好。学习者必须要对网络学习环境及学习媒介有充分的认识,才有可能主动的应用学习资源和方法去进行有效的学习。在成人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的过程中,学习者对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的态度,会对学习者对学习环境的适应及媒介的控制产生直接的影响。学习者的个人信息素养也会对成人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产生直接影响。只有学习者具备了一定的信息基础知识,才能充分利用交互工具进行合作学习。另外,学习者的个性特征会对利用网络工具构建成人学习共同体的态度和适应性产生一定的影响。要构建切实有效的网络学习共同体,必须要提高学习者的信息素养,提高学习者对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认知度。

(三)转变教师观念

在成人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中,教师作为其中的参与者与学习者之间需要相互交流、相互补充,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作为辅导者,需要借助计算机网络同时对多个学习者提供帮助,教师是构建成人网络学习共同体的重要部分。在成人网络学习共同体中,需要对教师提出一定的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需要转变,了解现代教育理论、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以及其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并且还要研究如何促进成人学习者主动学习和利用网络工具,培养成人学员的自主探索发现的精神。教师和成人学习者之间要共同构建和分享知识,增强成人学习者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学习的动力。

第2篇:网络生态环境范文

坚持不懈推进环境信息化工作,打牢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基础

环境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环境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环境保护部在推进环境管理转型中把“信息化”作为重要内容,要求环保系统在推进环境信息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手段服务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青海省环境保护厅坚持“顶层设计一体化、系统开发一体化、网络建设一体化、数据管理一体化”原则,通过全面整合、普遍共享和充分利用环境信息资源,建成了全省生态环保云平台和生态环境数据资源中心,对污染源监管、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环境风险监控预警和事故应急管理等核心业务系统进行数据集成、分析和挖掘,提高了环境管理信息化水平。一是自我加压打基础。2013年以来,青海省环境保护厅将信息化建设作为环保基础性的重要工作来抓,积极争取省级专项资金3500万元,结合省环境监测科研业务综合楼建设,实施综合信息化项目,建成了560平方米中心机房及配套辅助设施、310平方米环境应急指挥中心和160平方米视频会议中心,中心机房配置60个标准机柜,采用了全国领先的节能制冷技术,建设了安全高效的供电保障系统,获得了“2016年中国数据中心标准化示范项目优秀政务类数据中心奖”。环境保护业务专网实现了市(州)到省的100MMSTP、县到市(州)的30MMSTP专线带宽,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站点和重点污染源具备1~10MB带宽接入专网的条件,并建成了“万兆主干、千兆桌面”的内部局域网,形成了“一个顶层框架、一个管理平台、一个数据资源中心、一张基础地图、一个调度指挥中心”的青海环境预警预测、监控监管、决策指挥信息化体系。二是抢抓机遇建平台。按照青海省政府和环保部推进“互联网+”行动及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要求,青海省环境保护厅主动承担了建设“大美青海生态云”任务,依托已建成的生态环境数据资源中心,实现虚拟数据中心的动态扩展、系统整合、资源调配、批量部署和统一管理,进而构建了“资源共享、集中管理、动态管控、业务感知”的智慧IT基础架构。目前,环保云平台由8台8路12核服务器、虚拟化管理平台和高速存储系统组成,可达到800核CPU计算和5.4万亿次浮点运算能力,100TB高速数据、600TB空间数据和1PB视频存储能力,有力支撑了生态环境监测监管、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环境风险监控预警等工作。三是整合资源重应用。坚持“破除数据孤岛、整合信息资源、统一管理平台”原则,将全省生态环保数据及60个业务应用系统进行云化迁移部署,并拓展吸纳相关部门、科研院校、企业和互联网关联环保数据,实现了生态环境数据上下联动、互联互通,对水、大气、土壤、噪声、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核与辐射、自然生态等环境信息数据进行汇聚,深入挖掘应用价值,建立涵盖生态环境监测、污染源在线监控、移动执法、工业园区风险监控预警等方面的环境管理应用系统,为准确预测研判环境形势、及时环境监测预警预报信息、有效开展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提供支撑。特别是在全国率先建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工业园区有毒有害气体预警监测体系,对西宁市3个工业园区16家化工及重金属企业涉及的14种有毒有害气体、32种大气重金属和类金属污染因子进行24小时在线监控,实现大气突发环境事件监控预警、环境风险防范关口前移的目标,作为全国首个试点项目得到环保部充分肯定,在环保部在青海召开的“中荷突发环境事件环境风险和环境影响评估专题研讨会暨示范项目启动会”上受到国内外专家高度评价。

强力推进站网建设,打造独具青海特色的生态监测评估预警体系

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生态监测评估,着力在搭建体系、构建网络、服务决策上下功夫。一方面,依托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坚持“部门联动、整合资源、优势互补、系统集成、信息共享”,充分整合环保、水利、农牧、林业、气象等部门资源共同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建设了由26个综合站点、1152个基础站点和220个跟踪站点构成的地面站点监测网络,确定了地面监测、遥感监测、人类活动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工程成效评估、生态系统综合评估6大类150余项监测评价指标,初步建成了“天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评估预警体系。从2005年开始,陆续开发建立了全省以中分辨率为主、重点生态功能区局部地区高分辨率识别的影像库,搭建了生态监测综合数据服务及共享平台,开展了三江源区生态本底和一期工程生态成效评估、青海生态环境十年遥感调查与评估、年度生态环境状况遥感监测与评价,对30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监测评价考核并将结果作为财政转移支付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充分利用国产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在重点生态敏感区域开展人类活动变化、地分布等环境遥感监测,积极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服务。另一方面,针对青海生态环境的特殊性、生态地位的重要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按照重点生态保护区域自然景观及雪豹、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中华对角羚、黑颈鹤、青海湖裸鲤等多种珍稀野生动物和水生生物典型活动区域分布特点,在全省规划了近40个观测点位,采用短中长光程、高清视频、音频连线、数字化网络实时传输、统一平台管控的方式,建立了“青海生态之窗”远程高清视频监控和展示解说系统,可近距离观测研究典型区域生态类型、自然景观、野生动物以及生物多样性,在全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率先建成“远距离、大范围、全方位”的精确观测系统,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天地一体化”生态监测监控预警体系。2016年8月23日,在视察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时,青海省委省政府利用“生态之窗”向总书记汇报了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保护建设情况,总书记通过远程视频音频系统实时察看三江源等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并与基层干部和生态管护员进行现场视频交流,对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之后,中编办、国家发改委、环保部、中科院、清华大学等有关部委和科研院所,广东、湖北、新疆、、云南等省(区)环保部门及国内部分主流媒体,共有90批600人次前来考察调研。省党政领导20多人次前来指导工作,省直机关工委党校将其作为省直部门党员干部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公安部门将其作为环保联合执法警务人员培训基地,省环保部门将其作为公众生态环保科普基地,通过环境日、公众开放日等重要节点,向大专院校、中小学校、社区居民开放,“生态之窗”已成为宣传推介美丽新青海的重要窗口。

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谋划

第3篇:网络生态环境范文

关键词:信息;网络;网络教育;网络生存环境

Let Network based Information and Human Beings Develop Healthfully Together

—Creation of a Network based Environment for Higher Education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the computer network has changed the human races living environment and how an education environment can be created that is commensurate to the way of life in the age of networks,thereby rais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letting the network based information and human beings develop healthfully together.

Key words: information; network; network based education; network based living environment

网络正像水、空气和阳光一样,载着信息在整个地球上流动着、弥漫着、辐射着,不经意地伴随着人类的新陈代谢,静悄悄地为我们营造了一种全新的生存环境。按照系统论和信息论观点,教育作为人与人互动的开放信息系统,也无不例外地将在这一新的生存环境下发生变化。在网络时代,如何创设一种教育生态环境,使网络高等教育这一开放系统能保持有序、平衡的发展,并使处身其中的人能变化气质、修身开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以便更健康地生长,这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

既然网络已为我们营造了一种全新的生存环境,信息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资源,而网络高等教育又步履冲冲地向我们走来,那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1.网络、信息与人的关系

网络使自身不断向地球的每寸土地生长,蔓延,将信息连通到每个人。信息包括客观本体信息和再生主观信息,被人认知、被人继承、被人创生,是人们创造新信息的源泉和结果。人与网络间有一接口开关,人可选择控制何时从(或向)网上接收(或发送)何种信息。人是有决定权的,需要时他可走进网络世界,不需要时他可远离网络,不受任何信息烦扰。

2.人、网络高等教育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人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与宇宙交换、生生不息,逐步完善的生存过程。在此过程中,人只有开放地与宇宙交换,才能保持其健康成长。就像一个人发高烧,如果他将自己封闭,不接受任何治疗,则病会加重。而当他向外开放,多喝水、服药,同外界进行“信息”交换,则很快身体复原,回到平衡有序状态。

人的成长也是同样道理。人要完善,就要修身,修身就需向外开放学习,并以个体为本,根据个人需求接受教育。特别是在信息急剧增长的今天,更要向外开放,不断接受高等教育。能最彻底地满足人类不断接受适于个性需求的教育是网络高等教育。它“不仅是现行学校教育的补充,而且应该是信息时代新型远程教育模式的实验场,是探讨如何超越印刷时代教育模式之弊端的教育改革新舞台,是让广大师生和家长超前了解、感受和体验正在降临的信息文化环境下新型教育模式的窗口”[1]也是未来人们走入学习社会进行终身学习,接受闲暇教育的一条途径。

“所谓人的成长,就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更新自己。……所谓教育,就是为了人的成长,选择最佳环境的行为。”[2]当年“孟母三迁”就是为了人的成长选择最佳教育环境的行为。但环境除了有已存自然环境外,还有再创人为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

信息除了认知信息——知识外,还有意识信息——情感、意志、态度、愿望等。如果能通过技术支持创建一种环境,使其在接收知识的过程中,可同时获取这些意识信息(如在虚拟现实环境下),使受教育者如临其境,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体验,这不正是对教育自身“发动知、情、意,发展智、德、体。”[3]的最好支持吗?所以,人的修身需要环境的支持,人又能动地为自己的修身创设适宜的生态环境。

为什么网络能对人的发展起如此重大的影响,以至学习者不受时空限制,可自主、异步、有选择地学习到最新的学科专业知识并将终生接受网络高等教育?我们将从对网络时代的本质特征的探讨中寻求答案。

一、 网络时代的本质特征

1.由有形向外开拓转向无形向内发展

网络时代比特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比特是个无形、无重量的二进制编码。它可被无数次地复制、组合、重新编码,从而生出千变万化的信息资源。

网络时代正是依托这一无形的资源而形成了一系列信息服务产业,在不长的时间内使其产值飞速攀升,远远超过传统产业的生产总值。这一现象表明,人们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支配下,正在由向有形的领域挖掘转入向无形的天地开拓。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正说明了这一点。计算机软件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通过对不变的计算机硬件注入不断更新升级的软件,而使其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强。

我们知道,硬的东西是有形的,有形就有限。计算机硬件的各部件功能都是固定的。如硬盘负责存贮信息,CPU负责控制和处理信息等。但软的东西是无形的,无形就有无限的空间去创造出“有”来。当把不同的软件放入同一硬盘之后,计算机的整体功能就会发生变化。有人说,软件是思想的数字化,是人的思想在比特中的映射。而人的思想来自于大脑的智慧。对大脑的开发即向内挖掘是可持续性的发展,它不破坏任何不可逆的自然生态。(即使脑细胞死了,还可再生)所以,只要人肯用脑,肯创造,肯将其思想变成数字化——软件,那就会用这一无形的东西让有形的世界变幻莫测,丰富多彩。

对人自身的发展,也存在着发展其硬件、软件或有形、无形的问题。高等教育是将人变成专用工具还是将人生成“不器”的无形“大象”?工业时代注重规模效益,所以高等教育也用统一规格的模具去大批量输出“产品”。网络时代因它的基本要素是比特、是信息、是知识、是只能靠头脑的智慧才可被创造出来的软件,而软件是思想、是最具个性化的东西,故网络时代不是以规模为效益,是以提供个性化服务获得效益。而能够提供个性化服务的人首先应具有个性、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即你有你才能的给予。所以网络时代人的发展也应是向内的。

2.极丰富的信息,为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网络时代的特征之一是信息极大的丰富。丰富到什么程度了呢?基本上是“不出户,知天下。”[4]只窥牖(视窗或显示屏),见天道。更重要的是,网络时代以个体为本,为个体提供了最大的个性化服务。最明显的变化是由“推给”变成“拉出”,即由推给受众信息变成由受众有选择地“拉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例如,工业时代,电视这种大众媒体只能单向地、定时地、定内容地向个体推出自己的信息。在某时刻,个体打开电视机,对不愿意看的信息毫无办法,满足不了个性化需求。

网络时代,数字电视具有点播功能,即个体与信息源(电视台)可互动。你不但可以点播自己想要的内容,还可以观赏某一节目的同时,通过附在电视机上的键盘或按钮向电视台发出其它请求指令。信息从工业时代无条件的推给到网络时代的根据个性需求有选择地拉出,这不能不说是网络时代以个体为本的一种理念体现。

3.知识的网上分布为人类创造出一个外化的大脑

在工业时代,知识,特别是学科专业知识,或以书籍形式存在,或被垄断在部分领域内或部分人脑中。你想要获得这些知识,就不得不去买书或不得不走进这些领域或接近这些专家。而网络时代信息极大的丰富,各种各样的学科专业知识在网上分布,你并不一定要购买书籍或走进大学,或走到学术权威身边。只要你会上网,只要你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选择能力,你便可将你所要的学科专业知识从网上拉出来。

这就涉及到网络时代高等教育如何获得专业知识,特别是最新的专业知识的问题。是从经过一个长周期才出版的过时的专业书上寻找还是从日益更新的网上得到,这也是网络高等教育在学科专业学习上的优势所在。

人类创造了外化的大脑,“计算机是思维的工具,是人脑的延伸,然而单个计算机的容量和功能毕竟是有限的,无法和蕴藏着巨大潜能的人脑相比,而网络却通过全球计算机的互联,将古今中外全人类的智慧汇聚到覆盖全球的巨型复杂网络系统之中。这才是真正算得上是人脑的延伸,不仅延伸了个体的大脑和思维活动,而且创造了一个外化的、每时每刻都在急剧发展的全人类的大脑!”[5]这一外化的大脑将使人类社会从网络时代进化到意识时代,这是英国学者彼得·拉塞尔在《觉醒的地球》一书中以新颖的角度和奇特的构想得出的结论。他的论据是随着物理科学、生命科学、能源科学及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将进化成为一个健康协调的超社会有机体,它标志着地球神经系统的成熟与觉醒。[6]同时,这一外化大脑可作为个体大脑创造的源泉,即先从外化大脑中继承才能创造。个体大脑的创造“产品”输送给外化大脑,与更多的个体脑共享,且使外化大脑越来越丰富发达。

4.时空感、虚实感消解,使人们生活在志趣相投的电子社区中

由于网络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几乎没有时空障碍,所以,只要我们志趣相投,只要我们有共同的关注,只要我们有对话的心态,我们就能无论何时、无论何距,经过一线相牵,进行心灵间的沟通。

假如你在沟通的时候头戴一套“灵境”盔甲,那么在虚拟现实环境下,你甚至不知道此时此刻是在真实世界里面对面交谈,还是在虚拟世界中远距离沟通,即时空感、虚实感消解。此时你最关心的是在广阔的世界里,找到与你志趣相投的朋友,建立起你们的电子社区,在这一社区中享受你们自适、自得的精神生活。

5.由对物质资源的封闭、独占、竞争走向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共享、合作

物质资源往往是有限的(如石油,煤矿等),消耗一点,就减少一点,是不可持续发展的。所以人们在没有拥有它的时候通过竞争想拥有它。一旦拥有了,就想独占它,并将其封闭,以便能长期独占。

网络时代信息极大的丰富。打个比方,当信息丰富到像空气,像阳光一样多的时候,人们便会转变观念,对这一资源的再利用,再创造更多地采用合作的双赢方式。同时因为这些资源的高新科技含量越来越多,而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办好,他只能深究一技,作为其生存之本,然后与人合作,共同驾驶。所以一旦拥有,则大家共享,并让其处于开放状态不断地与外界交换,不断地被重新建构,重新创造。

6.自由、平等、民主、宽容意识在网上成为现实

网络为每个个体提供了一个自由话语权的空间,一个平等获取信息的平台,一个民主参与的世界和一个宽容地多元化交流的天地。我的作品并不是无处发表,虽然我的文笔不好,投稿总不能被编辑录用。我的知识并不受地域的限制,虽然我远离学术中心。我的政见并不只可限于私谈,虽然我只为一名布衣。我的文化说不定被同化,虽然我只属深山部落。

你可在网上欣赏自己作品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分享;在享受平等机会的过程中懂得义务;在参与民主的过程中意识到责任,在与多元文化交流过程中养成宽容。

只要你遵守网络的游戏规则,只要你遵守不侵犯他人的道德规范,那么你就可在网络世界里安然处之,将网络对自由权利、平等机会、民主参与、多元文化交流的空间支持,潜移默化成你的自由、平等、民主、宽容意识。

7.技术与人共生

技术是什么?我认为技术就是人的想象力的物化。人想象自己能像猎狗一样奔跑,这一想象物化后就变成了汽车。人想象自己能像雄鹰一样飞翔,这一想象物化后就产生了飞机。人又想实现继“巴别塔”之后的“通天”之梦,于是这一想法物化后就出现了网络。

网络技术在向外延伸人的体能与智能的同时,也需要人对其倾注人文关怀。因为网络已不仅仅是人们交流情感、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而且深深地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想象力乃至人生观,它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水、电一样,在为人们提供最大服务的同时,太需要人们的保护,以使网上信息不要像水一样被污染,不要像电一样被中断。

技术与人虽为一体,但一体也有阴阳两面。技术也有其自身的生长规律,有时,在人还没有准备好时就降临,所以说人很难驾驭技术。但人能通过修身控制自己,控制自己不要成为技术的奴隶,而要成为自己的主人。

网络教育也是如此。在人与技术共生的年代,不是人为网生,而是网为人生。不是教育陷入网络,而是网络为教育服务。那么在网络时代,人需要何种生态环境去接受网络高等教育呢?

二、 人所需要的网络高等教育之生态环境

从上述分析可知,网络时代的以个体为本、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等特征,都是人所需要的网络高等教育之生态环境。

首先,网络高等教育将从发展标准化的共性为主转向发展多样化的个性为主。“个人制”教育将很可能与传统的集体教育制度相互补形成新的联合制度。人们的学习更多的是寻求交流和对话,而不是训诫与灌输。学生将由被动的受众变成感应、体验、关照的主体。故这些都需要一个以个体为本的环境。

其次,网络高等教育追求学习机会均等,学习条件公平。并且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都首先作为一个开放性的主体而出现,彼此向对方开放,教学相长。同时还要向国际开放,形成国际合作,共享知识的氛围。这一切都需要相应环境。那么怎样创设这些环境呢?

四、网络技术为创设一个人所需要的高等教育生态环境提供支持

网络上信息极大的丰富,既有许多适于个别化学习的课件,又有师生跨时空互动、平等对话的平台,还有一个面向全球的开放空间和供每个人共享的知识库。

更重要的是网络技术对人成长的软环境提供了很好的支持。我们知道,在中国要形成平等观念殊为不易。仅仅依靠思想上灌输是不行的,必须有相应的环境。网络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提供了这样的环境。网络上谁也不知道你是谁,网络面前人人平等。你要向全世界人说的话和国家元首要说的话,在网上是同一操作过程,这使人在与网络打交道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平等意识。

另外,由于对知识的开放,慢慢地形成心胸的开放,精神的开放,使得人不断地在开放世界中,吸纳营养,建构自身。

网上的学习合作,由于不受语言障碍(总有一天,网上会配备同步语言翻译器)大大地扩宽了你的学习空间,你的视野,慢慢地形成你的全球意识和人类本为一家的理念。这对于人类实现和平、和谐、和睦相处的理想也不能不说是一种环境的支持。另外,如前所述,虚拟现实的构建,也为学生带来了视觉、听觉、生理、心理等方面全方位综合效应的体验创造了环境。

总之,网络技术为人类在网络时代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生态环境支持。

人的生长离不开教育,网络不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新的教育环境,还为我们带来了新观念。网络为人的成长提供了许多技术支持,人也要对网络倾注人文关怀。只要我们意识到网络与人共生,并处理好开放与封闭,虚拟与现实,平等与垄断,共享与独占,自由与自律,安全与脆弱,个体与集体之间的矛盾,网络、信息与人就会相互服务,相互创造,相互开放,从而达到和谐、平衡。网络就会载着信息和人一块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5]桑新民. 网校远程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畅想[N]. 中国教育报,1999-6-28.

[2][日]岸根卓朗. 我的教育观[M].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142.

[3]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教授,涂又光讲课记录.

第4篇:网络生态环境范文

关键词:文化生态安全;网络环境;大学生

一、全球化过程对国家文化生态安全带来的冲击

全球化过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当今的世界处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时代。不论是科技的现代化,还是电子通信的飞速发展,或者是国与国之间日益密切的经济往来,整个世界正逐渐发展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国家之间的合作交流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而文化生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与全球化的关系问题也日益凸显,已成为当今人类不得不关注的话题。全球化使得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但不容否认的是在全球化过程中,无论是对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比如世界文化的趋同性越来越强,因此重视生态安全问题已是刻不容缓。

世界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似乎都与全球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研究文化生态安全与全球化的关系,一方面是因为全球化过程给各个国家和民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是由于全球化过程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必然成为研究文化生态安全的时代条件。全球化过程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全球化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各个国家还是都比较担心全球化会给自身带来不利的影响。

概括来说,全球化是一个多角度的社会变革。从横向分析,全球化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层面,而涉及到了政治和文化等多个层面;从纵向分析,全球化的发展路径也存在着多向性。分析得出,全球化过程可以说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存在着一定的不可抗性。民族国家是参与全球化过程的基本单元,各民族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既实现了合作与交融,也使得各民族国家矛盾日益凸显。因此全球化既是一种各民族国家合作的方式,也使得各民族国家存在着各种竞争。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必然会涉及到文化、社会等众多领域。现如今,由于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尤其是高科技的发展,网络的飞速运转,使得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联系都逐步加强。

于是,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对文化生态安全的维护是我国与其他国家合作的一个重要前提。在这个信息时代,安全压力已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我国应该予以更多的关注。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要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各项要求,努力提升自身修养,明辨是非的能力,成为21世纪拥有高尚思想品质的优秀人才,担当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

二、网络给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所带来的影响

网络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拓展了更大的空间,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也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相当多的一部分人都在接触着互联网,于是互联网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树立也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比如各种不良信息的泛滥,会扰乱信息传播环境,给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互联网时代对高校大学生的教育发展模式带来了新的严峻挑战。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迫切要求改变旧的教育模式,代之以实践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模式,建立以现代教育模式为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其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得日趋复杂。信息技术到来之前,教师通过观察教育对象言行的变化,可以及时并且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但是,学生现如今更倾向于通过网络来表达其思想,而网络又存在着不可控性,无疑给大学生教育带来了困难。最后,过去由于信息手段不发达,大学生们通常接触的信息载体主要有报纸,广播,电视等,对于一些不恰当的信息,政府和学校可以及时对其进行修正或者去除。而互联网改变了原有的状态,各种形形的网络垃圾无疑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难题。青年大学生在价值观塑造阶段,理论根据难免缺乏。青年大学生在这个阶段难免会受到网络上各种繁杂信息的影响,出现思想上的混乱和动荡,还有可能弱化其对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提高大学生对网络垃圾的抵御能力以及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积极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信息的爆炸性以及错综复杂的网络环境使得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存在了多元化。大学生由于受到心理、知识储备和阅历的局限,对各种腐朽的思想观点缺乏判断力和理性思考,网络中那些消极而且片面的观点及其可能会误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使得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理想信念也随之模糊。因此,高校应该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教育,尽早适应网络时代的新环境。

三、国家文化生态安全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解与重构

文化全球化的实质是全人类的文化认同,它是全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流动的结果,有利于优秀民族文化的最终实现。因此,在文化全球化的形成过程中,表现为世界各个国家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影响与接近。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根基,而世界性的全球文化又是由民族文化组成的。所以这种文化并非是脱离民族的超民族文化。因此,为了实现文化的全球化,绝非是在发展文化时去削弱或者消除文化的民族性,而是在民族生活的基础上创造有个性特点的民族文化。

作为一种国家安全概念,文化生态安全有其相对独立性,它的涵盖面在于文化领域,专指文化利益和文化方面的维护。文化生态安全与其他方面存在着差别,存在着别具一格的特点,如它的复杂性、隐蔽性、长期性。文化层面的较量属于一种隐蔽的较量,也是一场复杂而艰巨的较量。一个民族的强大凝聚力需要借助文化的富强来维持,并且,这种凝聚力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国家的整体安全,由此而赢得国际国内安全的环境。

四、以文化生态化理念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马克思列宁主义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对高校教育问题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高校始终要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当做重中之重,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思想多变的情况下,提高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想的能力;在精神文化需求增长的情况下,努力提升高校师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需求。

其次,网络时代给大学生所呈现的虚拟社会,以及网络文化自身所存在的多样性,很有可能使得大学生因各种思潮的交替而产生思想上的困惑和迷茫。因此,要积极开展高校的网上思想教育工作,重视对网络道德教育的研究。

最后,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承载着社会、家庭的期望,关系着千万家庭的幸福和安定。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实际,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学生看做是能动的主体,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要把学生看做是教育的主体,把学生的成长和他们的个性结合起来,真正相信大学生。同时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状况的变化,实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认识。

参考文献:

[1][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88.

[2]民,黄春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现实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

第5篇:网络生态环境范文

规范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第一条为加强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的建设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坚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坚持法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水土坚持生态环境工作应遵守本办法的规定。

对全国水土流失和水土坚持状况实施监测,第三条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任务是通过建立全国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站网。为国家制定水土坚持生态环境政策和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继续发展服务。

分级负责的原则。第四条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实行统一管理。

负责制订有关规章、规程和技术标准,水利部统一管理全国的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组织全国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国内外技术与交流,全国水土坚持公告。

水利部各流域机构在授权范围内管理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对辖区的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实施管理。县级以上水行政方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设立的水土坚持机构、以及授权的水土坚持监督管理机构。

第五条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按水利部制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

作为水土坚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局部,第六条省级以上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编制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组织实施。对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进行修订的须经原批准机关审查同意。

由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或报请同级人民政府给予奖励。第七条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心效果显著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章监测站网的建设与资质管理

按基本建设顺序全国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站网,第八条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的指导下。其运行实行分级负责制。

二级为大江大河(长江、黄河、海河、珠江、松花江及辽河、太湖等)流域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九条全国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站网由以下四级监测机构组成:一级为水利部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三级为省级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四级为省级重点防治区监测分站。

根据全国及省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省组重点防护区监测分站。设立相应监测点。具体布设应结合目前水土坚持科研所(站、点)及水文站点的布设情况建设,防止重复,局部监测项目可委托相关站进行监测。

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三、四级及监测点的建设和管理。按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建设的监测站点不得随意变卦,国家负责一、二级监测机构的建设和管理。确需调整的须经规划批准机关的审查同意。

建设和管理单位应设立专项监测点对水土流失状况进行监测,第十条有水土流失防治任务的开发建设项目。并定期向项目所在地县级监测管理机构演讲监测效果。

第十一条下级监测机构应接受上级监测机构的业务指导。

须由具有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资格证书单位承担。第十二条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资格证书管理方法由水利部另行制定。

考试合格,第十三条从事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的专业技术人员须经专门技术培训。取得水利部颁发的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岗位证书,方可持证上岗。

第三章监测机构职责

建立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网,第十四条省级以上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主要职责是编制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和实施计划。承担并完成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任务,负责对监测工作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质量保证,开展监测技术、监测方法的研究及国内外科技合作和交流,负责汇总和管理监测数据,对下级监测效果进行鉴定和质量认证,及时掌握和预报水土流失动态,编制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演讲。除本款规定的职责外,各级监测机构还有以下职责:

组织对全国性、重点区域、重大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坚持监测,水利部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对全国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实施具体管理。负责拟定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规范。负责对监测仪器、设备的质量和技术认证,承担对申报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资质单位的考核、验证工作。

负责组织和开展跨省际区域、对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的开发建设项目的监测工作。大江大河流域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参与国家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和协调工作。

承担国家及省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坚持设施的验收监测工作。省级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负责对重点防治区监测分站的管理。

对列入国家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维护区、重点治理区、重点监督区的水土坚持动态变化进行监测,第十五条省组重点防治区监测分站的主要职责:按国家、流域及省级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和计划。汇总和管理监测数据,编制监测演讲。

整编监测数据,监测点的主要职责:按有关技术规程对监测区域进行临时定位观测。编报监测报告。

依据批准的水土坚持方案,第十六条开发建设项目的专项监测点。对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水土流失进行监测,接受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管理。

第四章监测数据和成果的管理

第十七条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和效果由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统一管理。

上报时间为次年元月底前。第十八条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实行年报制度。

向当地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演讲。下级监测机构向上级监测机构演讲本年度监测数据及其整编效果。开发建设项目的监测数据和成果。

年报内容按有关技术规范编制。

监测公告分别由水利部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省级监测公告前经国家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审查。第十九条国家和省级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效果实行定期公告制度。

水土流失危害及发展趋势,监测公告的主要内容:水土流失面积、分布状况和流失程度。水土坚持情况及效益等。

重点省、重点区域、重大开发建设项目的监测效果根据实际需要。国家水土坚持公告每五年一次。

第二十条各级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对外提供监测数据须经同级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同意。

不按规定开展监测工作,第二十一条对在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中无故不上报监测数据。监测工作中弄虚作假,未经同意擅自对外提供监测数据的按有关规定处置。

第五章附则

第6篇:网络生态环境范文

一、高校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

高校媒体是媒体行业中很特殊的一员,如高校校报,具有国内统一刊号,但是不对外发行;高校电视台,学生自己策划制作的节目在有限的校园平台播出等,这与一般意义上的报纸、电视有着很大的差别。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媒体主要面对学校师生,以学校内部信息为出发点,在高校范围内发挥告知、传递、沟通、控制功能,同时承担着高校与社会之间信息传播和交流的任务。

本文中所论述的高校传统媒体是针对新兴媒体而言,指互联网飞速发展以前,在高校内部已存在的媒体:即校报、广播台、电视台、宣传栏、院报、社团期刊等。新兴媒体则指校园网、校园手机报、微博、微信等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渐发展而出现的具有互动性、实时性、自由性等特点的新媒体。

二、媒介生态学与媒介生态系统

媒介生态学是吸收了传播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的成就和研究方法逐渐发展起来的,是研究媒介与其生存发展环境以及人与媒介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媒介生态学的研究以媒介生态为视角,就是从生命的有机体假设出发的对媒介及其传播活动过程与关系的一种关照。首先,我们把媒介看作是有生命的东西,它拥有以下能力:以极高的效率储存信息和传递信息;自我调节功能和自我复制功能;以不可逆的方式进行着个体发育和物种的演化等等。其次,我们认为媒介是始终处在一种运动状态的事物。媒介传播现象就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社会信息系统中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综合运动与传递。媒介生态学研究的是媒介的种类、系统结构、功能、行为以及媒介与人、媒介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它的最核心概念是媒介生态系统,这借助的是生态学的概念。我们把媒介看成和自然环境一样,也构成一个庞大的环境系统,如同大自然相互制约和依存的生态环境一样,媒体的生态环境也存在相互制约和依存的生态系统,这便形成了媒介生态系统。媒介生态是一个领域,是将媒介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研究其与相关社会元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机制。媒介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是媒介系统、社会系统和人群,以及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其中媒介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了媒介制度和政策环境;媒介与经济界之间的互动关系则构成了媒介的广告资源环境;媒介与媒介之间的相互竞争构成了媒介的行业生态环境;媒介与个人之间的互动构成了受众生态环境。

三、高校传统媒体的媒介生态

高校传统媒体的媒介生态,主要表现为作为媒介机构,其所处的媒介环境及状态,与生态系统中各个影响元素所构成的关系。高校传统媒体的媒介生态是由各个子系统构成的,这里面包括:高校传统媒体与整个高校管理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的制度与政策环境;高校传统媒体与高校新新媒体之间相互竞争构成的行业生态环境;高校传统媒体与个人之间互动构成的受众生态环境等。这些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既有内部错综的关系,又有横向密切的联系,共同构成了高校传统媒体的媒介生态。

(一)制度、政策环境

大学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大学所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创新意识、动手能力,我国大学更需要强调其培养的人才必须要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价值取向及思想政治素质。而高校传统媒体正是为服务大学人才培养的需要而产生的,传播范围主要是高校内部,传播内容以高校校园新闻、方针政策、校园文化生活为主,它们一直在引导校园舆论、教育学生及提供信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高校进行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以昆明理工大学的传统媒体为例,校级媒体校报是校党委机关报,由党委宣传部主办,校党委主管;校广播台、校电视台由党委宣传部统一管理,成立学生组织,由学生完成节目的策划制作播出。院报由各学院团委主办,学院党委主管,同时接受党委宣传部、学生处、校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社团期刊由该社团主办,负责社团管理的相关部门主管。由此可见,高校的传统媒体是在逐级的管理下运行的。

(二)行业生态环境

目前高校传统媒体面对的竞争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高校传统同质媒体之间相互竞争,如校报以权威性制胜,但是贴近性、生动性等远不如院报及社团刊物。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是日趋激烈,校园网、校园手机报、微博等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高校媒体的传播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以传播校园新闻为主,因此各媒体之间新闻同源、信息量有限的问题随之而来。由于网络传播在实时性、互动性、搜索便捷性等方面具有的强大优势,传统媒体处于尴尬的境地。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校报4开半月刊,校广播台每天播出约30分钟的新闻节目,1小时的娱乐节目,校电视台制作的节目目前尚没有播出平台,相较校园网首页新闻,传统媒体无论是时效性、信息量都落于下风,许多重要新闻是校报、广播台无法删减的,但是受众早已在校园网上获取了相关信息。

(三)受众生态环境

第7篇:网络生态环境范文

【论文摘要】人们借助大众传媒所营造的“拟态环境”来了解和认知世界,并据此对自身的行为做出调整。在网络时代,网络媒介也参与到构建“拟态环境”中,改变了原有的传播生态,并由此引发了“拟态环境”的变局。本文探讨了网络营造“拟态环境”的机制,分析“拟态环境”的变化。

一、引言

现代环境巨大和复杂,人们由于实际活动范围、精力和时间有限,不可能对外部环境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感知范围之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传播渠道去了解。但媒介对现实环境并非完全“镜子式”的摹写,人们只能透过媒介所构建的“拟态环境”来对现实的社会环境做出反应。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就论及了“拟态环境”的问题。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迅速普及,网民数量日增,而且人们对媒体的依赖逐渐从传统媒体倾斜到网络媒体上来,网络正迸发出巨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强度。构造“拟态环境”不再仅是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大众媒介,网络也参与其中。

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说:“人们居住在一个洞口向光的地下洞穴之中。他们在童年起便被羁绊于洞口,背对洞口,无法回视,只能看到面对他们的洞壁。在他们背后,燃烧着一团火焰。一道低矮的墙则横亘在人与火焰之间。还有一些人手持道具,在矮墙上往来行走,如同演木偶戏,而被羁绊的人只能看到被火光映在洞壁上的他们自己的影子和那些幢幢而动的控制他们的人的影子。”①

“今天的大众媒介既是权力的工具,又是权利的源泉。它是柏拉图之洞中被舞弄的道具,又是可以将人们的影子投于洞壁的火光”。②相对于传统大众传播方式,网络媒体构建拟态环境的手段先进,受众了解信息渠道更加畅通和多元化,更重要的是,受众在网络传播拟态环境的解读方面所具有的能动主体地位被空前提升,并借助于传者技术手段和相应的角色变化,参与了新的拟态环境的构建。也就是说,“洞穴人”不仅可以更加多方位地审视墙壁上的影子,还有可能转身跨过洞口的羁绊,直视那些手持道具导演戏剧的精英们,甚至拥有属于自己的道具。

网络媒介的出现打破了传统主流媒体一家独大构建拟态环境的格局,并由此导致拟态环境复杂化。

二、网络如何营造拟态环境

笔者认为,网络拟态环境的生成主要是得力于网络新闻、网络论坛、网络社区,三者相互影响,共同催生出了网络上的拟态环境。

1、网络新闻的信息源

新闻永远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目前网络媒体采访报道资格的限制,其新闻仍多来源于传统媒体,其将新闻移植到互联网的过程多是简单的复制拷贝,缺失了编码和考证的环节,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关于同一事件的新闻在网络媒体上呈现出的几乎是同一版本。网络传播具有无可比拟的速度优势,更让这种统一口径的新闻集中轰炸极易造成强势的舆论场,加深了拟态环境的表面强度。

2、网络论坛的舆论积聚

网络论坛是网民思维的集散地,网络的匿名特质使得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不存在私人或组织利益的冲突,不具有现实社会中摆脱不了的政治、经济甚至是意识形态上对群体的影响,因此各种意见在网络论坛上可以得到充分自由的表达,这类似于弥尔顿的“意见的自由市场”。虽然“沉默的螺旋”在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中能否发挥作用还存在争议,但在意见的自由竞争中必然会有一方逐渐积聚形成强势舆论或者至少是较强势舆论而被接受。而且由于意见主体的广泛性和草根性,使得这种发源于网络论坛的拟态环境更接近于客观的真实。

3、网络社区的人际相传

从2003年起,sns(网络社区服务)在美国悄然兴起,很快就风靡全世界。在我国,sns主要用于专门行业或特定人群的内部交流,如针对在校大学生的校园sns校内网,针对白领阶层的开心网等。sns将我们现实中的社会圈子搬到网络上,根据不同的条件建立属于自己的社交圈子,③形成网络虚拟社区。在sns中,用户间的人际关系建立和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换被摆在了同样重要的位置,渴望被认知、被接受的人们自发地以共同享有的sns平台为纽带进行交流及互动,从而实现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在网络上的延伸。④这种建于现实基础之上的网络社区具有前所未有的透明、真实氛围,而且社区网民之间也高度关联化,使得在社区内部传播的信息流通异常迅速和活跃,而且彼此之间的信任也让信息接受更加顺畅。可以说由网络社区酝酿而生的拟态环境,具有最让人相信的特质。

4、三者的交叉互动

网络新闻、网络论坛和网络社区之间并非是割裂开来独自存在,三者往往紧密相连。一种常见的模式是,一个事件经过网络新闻传播的放大被网民认知之后,围绕其的意见在论坛中自由交锋,胜出的强势舆论又在网络社区内广泛传播。当然,这绝非固定的程式,也不是一个单向进程。

同时,三者在构建网络拟态环境过程扮演的不是单一的角色。信息的来源可能出现在网络论坛,比如“艳照门”事件中的系列不雅照最初就是由该事件的始作俑者于某论坛,从而引起轩然大波,招来媒体的全面关注,而网络社区也不会只作为信息的传播渠道,信源完全可能是社区中的某个个体,首先在社区内部扩散,然后进入网民大众视野,而且网络社区也是意见争鸣的场所。

三、网络时代拟态环境的复杂化

信息在网络上的制作、编码、传播机制和传统媒介有本质的区别,即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交叉,而且互联网本身可看作另一个有别于现实环境的虚拟世界,因此网络媒介所营造出的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传统大众传播的拟态环境。

一个是传统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一个是网络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这样两个“拟态环境”或许会和谐共振,表达一致的声音;或者自由竞争,在意见市场中发出不同的声音,让真理在市场中战胜谬误。网络媒介的出现,使得两个“拟态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或者产生更大的影响,或者为民众提供另一种声音,甚至也能惑乱民众的视听。

1、网络拟态环境可以脱离传统媒介而存在

虽然网络媒介所传播的信息有部分是来源于传统媒介,但是在现有的网络技术条件下,每个网民皆可以成为传播者,表达自己的声音,掌控话语权,这能给网络媒介提供海量的信息,解决了网络信息来源问题。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信息多来自草根民众,较少受到官方或主流意识形态的控制,网络成了公众自由发表言论的意识形态容器。在这个容器里,不同见解、不同层次的民众聚集一起,在保持了话语的原创性以及网民个人独特风格的同时,他们的原创意识以及多元化的思想相互碰撞,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

另外,基于网络的拟态环境是一种“弱把关”的拟态环境,而传统大众媒介在信息选择方面往往受到重重限制,这就使得大量不适合传统媒体传播的信息在网络中迸发,在传统媒体上无从表达的民意也在网络上喷薄而出,由此也使网络构建的拟态环境比之于传统媒体更加丰富化和多元化。例如,类似于“艳照门”这样的负面信息不可能首先在传统媒体上传播,而在“范跑跑”引发的关于道德的大讨论中所涌现出来的多种有悖于主流道德观的不同声音,也不能在传统媒体上呈现。

2、网络拟态环境对传统拟态环境的影响

由于信息渠道的畅通和多样选择,民众能更加清晰地认识我们生活的世界。时代在发展,民智在进步,活跃在网络上的民众变得更加激进、机敏和犀利,充满着生命力量和民间智慧,传统媒体所营造的拟态环境将受到冲击。

在“正龙拍虎”事件中,当陕西省林业厅公开了华南虎照片之后,主流媒体及时地传递了这一信息,实质上是在向受众构造了这样一个拟态环境——政府以其权威的地位,让民众相信华南虎重新出现而并没有灭绝这个事实。但是由于网络拟态环境的相对独立性,网上论坛以各种有力的证据证明华南虎照实为照片造假这一真相,经由各家网络媒体广为传播,甚至在网上有组织地掀起了“打假”热潮。此后,传统媒介不得不重新审视事件的真相,调查华南虎照片的真假。自此,民众借助于网络,设置了传统媒介的议题,彰显出网络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

3、两种拟态环境的融合互动

网络媒介所构建的拟态环境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传统的拟态环境,但两者并不存在对抗性矛盾,关键在于如何配置利用,方法得当的话完全可以造福民众,造福社会。

例如在2008年“两会”期间,一方面传统媒介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与民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举措,向民众传播。另一方面,有关“两会”的网络报道也别具一格,新华网、人民网、央视国际等主流网站的“两会专题”频道,纷纷设立了“网民说话”、“两会调查”、“嘉宾访谈”、“网友建言”、“寄语两会”、“网友主持”、“两会论坛”、“网友点题”、“网站调查”等论坛类栏目,并借助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影像手段辅助互动,吸引受众参与,形成了强势传播效应。网民在论坛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自由平等地探讨国计民生,建构了良性的公共话语空间。这种网上和网下的媒体互动会产生和谐共振,对受众产生巨大的影响。

另外,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弱把关,网络媒介上充斥着虚假信息,这也让网络所营造的拟态环境变得真假难辨,让人无所适从,使得传统媒体对网络拟态环境所提供的信息进行规范和引导显得尤其迫切和必要。

注释

①张巨岩:《权利的声音:美国的媒体和战争》,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第122-123页。

第8篇:网络生态环境范文

论文关键词:网络文化;生态;伦理;策略

维持生态平衡是人类必须直面的一个研究课题。同样,网络信息资源中也存在着信息生态问题,也就是说,网络是人与信息的生态系统,也需要我们努力地加以开发、利用和保护。本文试就网络文化传播生态环境的危机与策略问题作些探讨。

一、网络文化传播之生态危害表现

道德伦理失范。杜拉凯将失范注释为“一种社会规范缺乏、含混或者社会规范变化多端以致不能为社会提供指导的社会情境。”由于网络技术的超乎寻常的高速发展,现实的道德规范很难适应这种高速的新环境,结果,不可避免地出现道德的冲突。道德的冲突,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网络生态道德失范问题:黄毒泛滥、版权侵犯、病毒传播、黑客骚扰等。

信息污染。信息污染是指网络上充斥着信息垃圾,妨碍了人类对有用信息的吸收和利用。遨游在互联网世界里,就会或多或少遭遇到垃圾邮件、病毒侵蚀、过时信息等的“轰炸”。

自由主义泛滥。网络突破了传播学上人际传播的单向传播模式,而代之以多元联动。在网络中,任何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和逻辑行事,可以较少地受到别人的压制和束拘,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自由王国”。由此,一些禁不住诱惑的人就开始堕入“情网”,并不由自主地越陷越深。

人际关系冷漠。由于网络文化的同律化、标准化、程序化,使人的思维简单化和直观化,致使人们的知识匮乏、审美能力下降。而人际传播关系也不断疏远,人际交往变成了“人机交往”。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入网者将会有更多的时间耗费在网络上。于是,出现了漠不关心现实生活的情状,这样,冷漠、孤僻等心理问题油然而生,进而导致人际间的亲情、友情等道德关系的破裂与沦丧。

侵犯隐私与网络犯罪。人们的一举一动会在网络上留下符号烙印,也很容易被追踪,因此让一些不法分子很轻易地获得“网民”的隐私。那些不法的数据采集商利用各种电子手段收集“网民”有关个人的点滴情况,并储存于计算机中,同时出售给违法公司。网络犯罪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对网络安全运行构成了严重威胁,是最为严重的破坏网络生态环境的行为。心理失衡。心理失衡时有发生。心理失衡也有人称其为“信息综合症”,是指与信息有关的症候群。有的因失去信息而感到精神上的匮乏,继而产生信息孤独感;有的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成为“信息恐惧症”。

文化霸权危机。“据统计,目前占世界人口20%的发达国家拥有全世界信息量的80%,而80%的发展中国家(其中包括中国)却只拥有信息总量的20%,信息富裕与信息匮乏的最高比例达100:1。信息大量集中于富国的结果,使得信息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发展中国家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另一种形式的贫困威胁——信息贫困。”发达国家经由网络向目标国受众不断地传播文化信息,将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强加于人。

二、网络文化传播出现生态危机的原因

网络文化传播过程中造成生态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与网络的特殊性有关,也与网络发展过程中的其他因素有关。

网络文化的特殊性。所谓网络文化,“是一种蕴涵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式,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依赖于以信息、网络技术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活动而创造的特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网络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文化。这种新兴的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多元性、互动性、自主性、虚拟性等主要特征。它抛开了人类的肉体,抛却了限制与拘束,只留下人类自由精神的遐想与畅达。

网络生态空间观念的误区。许多人对“网络社会”的认识尚不够清晰,只是把网络看成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技术、一种“媒体”,远未把网络放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此崇高的程度,至少,在如今,还没有谁把网络看作是人类真正的“第二生存空间”。所以,即使有人破坏了网络生态环境,也不会像破坏自然环境那样遭到同样程度的谴责。由于对网络生存空间的淡漠和对网络虚拟性理解的偏差,导致了有些人对人类“第二生存空间”环境问题的曲解。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但它是真真切切存在的。然而,人们把这种虚拟性常常看成是一种虚幻性,结果导致了理解上的偏误。这与“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理论相比,其自觉性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信息崇拜”的负效应。信息崇拜,是指过分夸大信息的价值甚至将其神化。罗斯扎克指出:“信息被认为与传说中用来纺织皇帝轻薄飘逸的长袍的绸缎具有同样的性质:看不见、摸不着,却倍受推崇。”对信息的崇拜极其容易造成对信息的滥用、误用,造成网络信息污染,导致信息膨胀乃至信息高速公路的堵塞,从而极大地破坏网络生态环境。

传统德育教学的滞后。网络道德失范不仅仅是网络单方面的原因,也与我们传统德育本身存在的不足有关。如果我们具备比较崇高的道德品质、优秀的素质水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那么,在“网络社会”中会大大减少出现失范行为的可能性。

黑客哲学的泛化。“黑客”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自视的黑客伦理或黑客哲学。他们怀疑权威,又具有高超的网络技术水平。由于“黑客”在互联网的早期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于是他们成为一些青少年崇拜的对象。黑客哲学要旨是崇尚信息自由共享,反对信息垄断,蔑视权威。这些观念的极端化使黑客在网络中“耀武扬威”。

语言文化霸权的威胁。互联网络上使用的通用语言是英语,不懂英语几乎寸步难行。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言的:“在互联网上没有地域性和民族性,英语将成为标准。”

这对于非英语民族和国家来说,就意味着在网上使用自己民族语言的机会被剥夺了。更有甚者,一些西方强国必然会依据其网络上信息流的绝对优势,向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侵略。

三、网络文化传播的生态伦理观策略

1.确立科学合理的网络生态观念。“‘生态’本是指自然界的万物依自然本来的规定而和谐地处在合理的生命循环之中,是自然界和谐性的一种表述。由于人类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学界近年将‘生态’嫁接到由人的存在而衍生的‘伦理’、‘文化’、‘哲学’,乃至‘宗教’等文化的概念上,从而形成了“生态伦理”、“生态文化”、“生态哲学”等观察领域。”在网络文化传播中,当我们用普遍联系的哲学观点去分析网络与网络运行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时,便形成了网络生态环境系统。

网络生态系统符合系统的一般特点,但它不仅是强调技术因素的网络系统,而是与网络发展有关的社会环境、信息环境与信息主体共同组成了一个网络运行大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强调各因子之间的普遍联系和整体性。所以,在网络系统上,只要某些或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产生整个系统的生存风险,即网络生态危机。在网络的运行过程中,我们要保持生态文明观念,坚持用生态观念去看待网络运行环境,保护网络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平衡,竭力创建以及维护好网络生态运行环境,使网络运行沿着人们设想的轨迹运动,树立人与网络生态运行环境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网络生态观念,并使之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2.树立系统的网络生态伦理观念。生态讲究的是整体性与全局性的观念,从网络的角度来看,网络其实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它反映的是人与网络之间的生态平衡问题。在这种整体的系统中,“网民”利益与网络利益互相依存,互为作用,具有内在的互动性与紧密的联系性。整体性、互惠性和长远性是网络生态伦理的基本特征。也就是说,“网民”对网络利益的保护与支持,实际上是对自身利益的维护;“网民”对网络利益的损害也即对自身利益的损害。网络生态伦理要求按照生态伦理学的道德标准、基本原则和规范去指导和约束“网民”的网上行为,以便保护网络的顺利发展和生态系统的平衡。要言之,网络生态伦理观念就是寻求一种适于人类与网络共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体系。它的基本原则是在承认和肯定人类满足与追求其基本需要和合理消费的前提下,还必须充分考虑网络生态发展的客观要求。

3.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对“网民”应不断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他们的公德修养和规则意识,使“网民”树立起信息安全意识,按照安全制度规范操作与处理信息。作为学校或培训机构的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良好的并有利于思想道德教育的网上环境,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又生动活泼的德育教育活动,拓展“网德”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4.受众应该加强自律。网络主体要进行自我塑造与自我约束。自律的关键方法是遵循“我为网络、网络为我”、“从我做起”等意识的培养,通过反省,检查克服自己陋习,并在实践中,不断身体力行,这样,才能达到道德自律境界。同时应建构网络监督机制,加以综合治理。

5.持续提高网络技术。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通过一定的技术约束是防止外来信息入侵的较好方法。目前,过滤软件、分级系统、防火墙是当前主要的维护健康的信息环境的主要手段。如今,各国政府都加大了对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反“黑客”技术等等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将信息安全技术列为国防、科研的重点。在我国,由于网络技术整体发展水平的滞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尚未形成,因此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更显迫切。

6.建立行业协会组织。2004年9月,新浪、搜狐、网易中国三大门户网站成立了中国无线互联网行业“诚信自律同盟”,旨在为积极响应2004中国互联网大会“构建繁荣、诚信的互联网”和“坚决抵制网上有害信息”的号召。结成同盟后,三大门户网站将共同严格遵守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为用户倾力打造“满意的产品质量、放心的资费标准、贴心的客户服务”,并通过此举以及在产业中的影响力,促进无线互联网行业健康、有序、成熟的发展。这对中国网络业的发展将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和促进。

7.确定网络生态原则。“网络社会”应该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也应该制定一些立网原则,“根据我们的初步探讨和总结,无害原则、公正原则、尊重原则、允许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应成为网络生态伦理的基本原则。”除外,还应加上平等原则、透明原则、生态原则、伦理原则等。网络受众,必须自觉地遵循这些原则。

第9篇:网络生态环境范文

[关键词]网络教育;生态危机;生态管理

随着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网络教育成为一种全新教育方式。网络教育给人们的学习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出现了各种危机,影响其健康发展。在系统分析危机的基础上,从生态角度探讨如何加强管理,可以有效地促进网络教育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管理视角下的网络教育

近年来,网络教育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为6720万人,同比增长13.8%。其中,高等学历在线教育占比为50%,职业在线教育为21.1%,在线语言培训为18.7%,中小学在线教育为7.4%,学前在线教育为0.2%,其余为企业E-Learning等在线教育。分析2008年以来的市场走势,尽管高等学历在线教育逐年略有下降,但职业在线教育和在线语言培训保持平稳增长。随着互联网普及、用户使用习惯的形成、企业的市场推广等原因,预测未来几年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将保持15%以上的速度继续增长,到2017年预计达到1.2亿人。从生态管理的角度分析,作为社会子系统的网络教育所依赖的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必然受到自然和社会等环境的影响。网络教育需要有机融入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当中,在整个社会生态系统中寻找、调节,不断发展壮大。其发展目标是,服务社会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对社会公众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影响和作用不断扩大,实现生态化可持续发展。

二、网络教育生态危机分析

网络教育是在虚拟环境中的教育活动,由于人们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缺乏生态文明意识,导致网络教育危机凸显。从网络教育生态系统的主体、客体和生存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主要存在的危机情况如下。

1.网络教育主体危机。网络教育是“一个以人为主体而形成的人工生态系统”,人是网络教育生态主体。由于主体行为不规范,在网络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关于“人”的生态问题。(1)网络教育主体情感缺失危机。在网络教育环境里,学习共同体成员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对分离,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个性魅力,感受不到他们丰富的肢体语言,没有彼此情感的交融,导致缺乏集体归属感和凝聚力,致使网络教育中的学习个体间联系脆弱、整个环境缺乏生机。(2)网络教育主体自控能力欠缺危机。由于网络教育环境具有开放性,使得老师和学生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在实际的网络教育过程中,主体的自主性向自由性发展,出现了环境秩序的混乱,影响了网络教育生态的良性发展。例如,学生没有学习任务,经常会出现在线时间中娱乐成了主题,学习成了“副业”,处于完全自由状态。(3)网络伦理道德缺失危机。在网络空间里,人的网上身份和角色的多样性,使得原本在现实社会中行之有效的规范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网络学习者在这样的环境下,会受到网络外界环境中各种恶意、等不良信息的亵渎,原有的伦理道德教育受到严重挑战。

2.网络教育客体危机。网络教育生态客体是教育信息资源。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当前网络教育客体也出现一些问题。(1)教育信息资源分布严重失衡。由于经济及科技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信息资源的分布,因而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导致了教育信息资源分布失衡,我国东部地区信息分布高于西部地区。信息资源分布失衡的状况,直接决定了网络学习者学习资源的不平等。(2)教育信息资源时效性与适用性危机。最主要的表现是信息资源陈旧,更新缓慢,冗余资源过多。由于网络教育资源的易传递和时效性强等特点,使用者在查询所需信息资源时,经常会发现大多信息已经过时,失去了使用价值。(3)教育信息资源质量危机。随着网络信息的爆发性增长,互联网络上充斥着大量无用、无序的信息资源,造成了知识信息的污染,网络教育资源的优劣无法得到保证,直接影响了网络教育学习效率。

3.网络教育环境危机。网络教育环境是与网络学习活动相关的、影响网络学习开展的各种条件的总和。网络教育的生存环境十分复杂,存在着各种威胁或者潜在威胁。(1)信息网络安全危机。网络教育系统同样面临着病毒、黑客攻击等网络安全问题。网络教育中有很多未成年人,一旦遭遇网络犯罪的侵害,就会造成财产损失、身心伤害,会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危害其健康成长。(2)网络教育系统评价与反馈机制缺乏危机。目前网络教育的学习评价以客观性测验居多,评价主体单一,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关注甚少,缺失学习历程记录、学习进度分析、学习信息统计等评价方式,无法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学习绩效,也难以对学习进行及时反馈和指导,使网络教育的学习质量大打折扣。(3)网络法律法规缺失危机。在网络教育生态系统中,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以规范和约束网络教育共同体的行为,实现网络教育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但是,面对网络教育生态系统中各种层出不穷的问题,法律法规严重缺失和滞后。

三、网络教育生态危机的危害

网络教育生态危机的存在会导致网络教育系统的退化、停止乃至崩溃。因此,我们要不断认识生态危机可能导致的破坏性后果,从而实施积极的调控,维持其健康、持续地发展。

1.打破系统稳定,影响网络教育社会功能的实现。网络教育生态危机容易导致网络教育信息服务的中断或失去控制,系统稳定的破坏不利于人类对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利用开发。因此,网络教育生态危机,造成网络教育资源的浪费,影响网络教育社会功能的实现。2.产生信息疾病,影响网络教育健康发展。信息疾病是网络生态危机的表现,如信息垃圾、信息鸿沟、信息侵权等。作为网络生态系统之一,网络教育生态系统或因网络系统的干预,或因自身的失衡,会不可避免地患上信息疾病。信息疾病会影响网络教育的健康运行,进一步加剧生态的失衡。3.阻碍系统交流,影响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网络教育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它意味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走向和水平。网络教育生态危机,会阻碍网络教育系统内外物质、能量、信息、价值有效交流,社会对网络教育信息服务的需求难以及时得到满足,先进的信息技术在网络教育生态系统中得不到充分应用,社会政策和社会管理在网络教育生态系统得不到有效实施。总之,网络教育难以跟上社会的发展,教育信息化也便难以实现有序和持续地发展。四、网络教育生态管理思考1.培养网络教育主体生态意识。在网络教育环境中,要引导自我管理。在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尊重学习规律,约束个人行为,实现网络教育主体与网络教育环境共生、共发展。一方面,在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同时,通过树立道德规范,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其自我管理。另一方面,教师作为管理者,应该从自我做起,制定教师规范,加强对自身的管理,积极发挥主导作用,维护网络教育健康环境。

2.搭建网络学习成员间情感交流平台。着力在网络教育共同体成员之间搭建一个情感交流的平台,切实有效地加强情感交流,应对情感交流缺失现象。首先,网络教育机构和开发者,在设计和提供网络教育内容时,要将情感交流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其次,教师要在网络教育中担当起教书育人的责任,通过视频通话等多种形式,及时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和人文关怀。再次,学生作为学习共同体成员,要积极参加各种网络交流群体,坚持线下的真实姿态,塑造自己健康的网上情感个体角色,在情感交流中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3.加强网络教育资源生态化建设。网络教育资源不是静止不动、一成不变的,而是呈现出多样性、再生性和演化性等生命性特征,是一种过程的、发展的和自组织的整体。在与其他生态因子的交互中,学习资源内容不断更新和重组。在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过程中,要进行动态设计,形成“前期准备”“动态生成”和“后期完善”的生态模式。

4.采用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网络教育学习主体在知识经验、学习动机、学习风格、初始能力、学习困难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因而网络课程应采用多元化的学习评价体系。针对不同的问题情境和学习任务,可通过测试、问题积分、会话、自我反思等途径,实现对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结果等作出评价。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构建多元共生的虚拟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有所进步,实现个性化学习,促进和谐全面发展。

5.净化网络教育环境。网络安全隐患,必将危及到网络教育系统的平衡和稳定。网络监管部门要在充分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及时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规。对网络安全进行有效监管,对个人在网络中的行为进行规范,维护和谐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肖月宁,马秀锋.网络课程的学习评价及实现方式[J].开放教育研究,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