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从众心理的影响范文

从众心理的影响精选(九篇)

从众心理的影响

第1篇:从众心理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大众传播心理学 儿童心理 大众媒介 影响

Abstract: Many scholars focus on Mass media and children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Television media is the most powerful media,so TV media and child study is the focus for mass media and children.In this article,we firstly discuss some concepts of mass psychology,then we combine children psychology research history and basic principl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between mass media and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uch as mass media,childrens moral development,modernity,gender role cognition and social behavior acquisition correlation,and mass media how to affect the change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 and adults.

Keywords: Mass psychology; child psychology; mass media;effect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2

一、大众传播心理学

科学越发展,学科的交融、分化的程度也就越高。从1879年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以来,心理学学科得到了飞速地发展。稍晚一些诞生的传播学则借鉴了不少心理学的范式。进入20世纪后,随着大众媒体的发展,传播学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迟,一方面,传播学是舶来品,进入中国时间不长;另一方面,心理学在中国发展曲折,真正的发展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把心理学和传播学相结合刚刚起步。

把心理学和传播学相结合,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要想把这两门学科进行“融合”则是一件“比喝干海水还艰难”的事。如果单纯的把心理学和传播学拼凑在一起,产生的可能就是既非心理学又非传播学的“怪胎”。而早期的传播心理学著作,“大多数都是依照普通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建构的”,是“运用心理学的普通原理或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研究、解释传播领域中出现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比如,早期就认为“传播心理学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理论和成果,研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进行的新闻、政治、社会、观念、知识、商品、娱乐等多种信息传递的大众传播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1]可以看出,心理和传播是“两张皮”,只是强行的“捏合”“撮合”在一起。

刘京林教授认为,大众传播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研究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者和受者的心理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属于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那么,大众传播心理学就是研究大众传播活动中当事人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及其规律的一门心理科学。于是,狭义大众传播心理学则可以定义为:是研究异空间同时或继时同质地不断更新性大众传播活动中当事人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及其规律的一门心理科学。这里所说的当事人包括被采写者、传播者和传受者。[2]

二、儿童心理研究

心理学家伍棠棣曾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特点及其规律的发展心理学分支,一般以个体从出生到青年初期(14~15岁)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为研究对象。

在西方,儿童心理学研究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以后的一些人文主义教育家,如科梅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等人的工作。他们提出尊重儿童、了解儿童的新教育思想,为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最初的思想基础。而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则直接推动了儿童发展的研究。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这期间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的学术流派。以格塞而为代表的成熟势力学说;以弗洛伊德和他的后继者埃里克森影响最大的精神分析学说;华生提出的行为主义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除了上述经典的心理学理论,当代出现了许多研究儿童发展的新方法,包括信息加工、生态学、社会文化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和动态系统观在内的一大批新方法和研究重点,拓展了我们对儿童发展的认识。

但儿童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中国出现较晚。中国最早开创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陈鹤琴,他的《儿童心理之研究》是中国第一部儿童心理学教科书。60年代,朱智贤编写的《儿童心理学》一书批判地吸取国内外研究成果,密切联系中国的实际,对中国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起了积极作用。

三、大众媒介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现代心理学的进步学派人物布鲁纳对处于不同文化条件下的儿童的智力发展进行了大规模的比较研究并得出结论:儿童智力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取决于他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的文化。[3]

英国教育心理学家彼得・肯得尔对不同时代的儿童在智商测试中的真实表现进行了比较分析后发现,智商测验“平均成绩”在逐年提高。对于人类变得越来越聪明这一客观现象的原因,美国心理学会最近的一项研究分析了几种可能的解释,如营养的改善,教育程度的提高,甚至看电视等等。虽然这些解释还很不全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信息时代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获取知识的渠道的多样性,他们已经有可能在儿童时代就拥有父母所不知道的知识。由于见多识广,他们在儿童期就已经不再总是以父母为楷模,同为在他们眼里,父母不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大众媒介是传播信息的载体或工具。它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两类。在现代社会,儿童使用的媒介主要有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书籍、电子游戏机、录音带、录像带、电影、计算机、卡拉OK、互联网等。生活在纷繁复杂的大众传播媒介环境下的儿童与上一代的儿童相比,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他们是伴着电视和电脑长大的一代。在传统社会中,儿童在发展过程中所学知识、规范及价值观等等,都主要来自于家庭(家长)、学校(教师),而今天的儿童,则越来越多地受各种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且媒介对他们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不仅影响了儿童自身的发展,也由此改变了儿童与成年人的关系。

(一)媒介扩大了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

在媒介不发达的时候,在对书报、广播媒介的掌握和对所传播的信息的理解上,儿童往往缺乏优势。有了电视、电脑,儿童认识这个世界更容易了。在电视等媒介中,儿童见到世界各国领导人和其他名人,看到了异国风情,了解了大象的生存地等等。当儿童聊起的话题让父母觉得惊奇的时候,不必发生疑问,大多是从媒体了解到的。

上海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的科技素养不如学生。在调查的中小学八千余名师生中,中学教师输给了市重点中学的学生。其测试成绩比学生低5%。通过分析发现中学生,尤其是重点中学的学生,其科技知识大多从大众媒体获得,而并非从学校教育中获得。

(二)媒介中的形象正在成为儿童楷模并使他们模仿

过去成人给儿童树立一些榜样,号召他们学习的方式,显然是不算成功的。因为对于赋予榜样上的复杂深层的意义,是儿童时期不理解或是不愿意接受的。儿童楷模的产生与媒介是紧紧相连的。媒介给儿童提供了许多全能型的令他喜爱的儿童形象,使得他迅速向这种形象靠拢。

流行歌曲传唱于大街小巷,港台电视片进入大陆的时候,儿童的心中偶像更多的是黎明、郭富城;当动画片中的主角从唐老鸭变成了一些有名有姓的人物之后,儿童的楷模又多了一个“出生地”。最让成人意识到卡通形象对儿童的影响不容忽视的,恐怕要数日本动画片《灌篮高手》的播出。剧中活力四射、勇敢善战、青春潇洒的男子汉樱花木道、流川枫等迷住了男孩子、女孩子。一时间,爱好篮球的儿童猛然间多了起来。他们在自己的语言、行为中也揉进了他们的楷模的影子。

儿童自己寻找的楷模完全是生活化的、幻想中的,他们喜欢他可能原因很简单。他或是言辞幽默,或是动作滞洒,或是神通广大。比起成人为他们树立的榜样,这些楷模更迅速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社会学家杜尔亥姆指出,心理发展就是吸收,掌握别人的信仰,情感。从外部接受的思想和情绪决定着儿童精神活动的性质。发生这种情况是由于模仿,模仿在社会中的意义不亚于遗传在生物学中的意义。[4]因为儿童生来就有模仿的能力。因此媒介中的楷模形象成了儿童梦想中的自己,他的语言、他的动作,他的穿着很快就被儿童拿来武装自己。

(三)借助媒介儿童进入了成人的世界

在以印刷媒介为主的时代,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是隔离的。电子媒介的普及,尤其是电视和网络的介入,在成人可以多获得一些信息便利的同时,使儿童接触的信息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在一定程度打破了成人对信息的垄断,电子媒介向儿童开放了成人世界。

以往儿童的主要信息来源是老师、家长及有限的书刊和电影。儿童获得信息的基本模式是:老师、家长接受信息――选择某种认为是有益于儿童成长的信息将其传播给儿童――儿童接受信息。而电视的普及、网络的出现则增加了儿童获得信息的途径:电视、网络传播信息――儿童比较分析信息――选择接受信息。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儿童有了更多的自己选择接收或接受某种信息的权利。儿童不仅仅从成人那里获得信息,更多直接从电视或网络中获得大量信息;据我国2002年收视数据统计显示,4~18岁青少年电视观众总数约为2.76亿,在电视观众总体中占23.61%,其中7~15岁观众数量最大,接近观众总体的六分之一。[5]以前家长和教师可以主宰着儿童对信息的接收范围,告诉儿童要读一些什么、看些什么。现在,儿童有了与家长同等地在“原版”信息中选择信息的机会,这意味着在信息接受方面,儿童与成人平等了。不仅如此,由于媒介提供信息的丰富性,使家长不可能了解所有的信息,而儿童却是始终张开着触角,贪婪地吸吮着他们看到听到的一切。他们所看到的内容也许是家长、教师不了解的。儿童有了自己独享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更多地是与现代社会相联的。面对儿童嘴中蹦出来而自己不了解的新名词,成人感到后生可爱,也会有一种自己有点老了有点跟不上时代的感觉。

(四)媒介造成了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冲突

对信息的大量掌握,使成人的全能形象在儿童心目中发生了改变,他们的问题父母不能解答,老师也不再是无所不知。特别是儿童对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掌握,使成人在孩子世界中的权威性影响不断地减弱。

电视新闻、电视连续剧等等,这些都是儿童与成人共享的信息。因为共同占有信息,成人已不可能完全地控制儿童,按照自己的规则自由行事,而是要遵守共同的社会规则。儿童在与成人在一起的时候,不仅仅是一个听众,他们也有新的信息与成人一起分享,因此有时也具备了与成人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机会。由于比以前更自由地接触信息了,他们可以比较分析家长、老师传播的信息的正确与否。但是成人总是力图告诉儿童应该怎么做,潜意识中总想以自己的父母、老师对待自己的模式对待今天的儿童,于是争夺控制权和摆脱控制权就成为了两代人矛盾的一个焦点。[6]

结语:

综上所述,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在周围人们(家庭,同龄人,亲属,邻居)的直接影响下实现的,而最主要的,是在广义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在不同的大众信息手段,儿童周围的生活环境的作用下实现的。

媒介带给儿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现在的儿童生活在信息爆炸时代,他们获得的信息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与以前的儿童无可比拟。他们掌握的信息量之大,是我们无法估量和控制的。对某些信息的大量摄入,造成儿童的畸形成熟,而不是立体成熟,他会在某些问题上又表现得极为幼稚。其次,由于孩子在某些方面占有的信息量很大,造成孩子在这些领域与家长的信息不对称,于是在某些方面会加大家长对儿童管教的难度。最为严重和普遍的是,由于受电视媒介影响而导致的儿童暴力行为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由于长时间的接触媒介特别是电视,使得正处于心理发展阶段的儿童对媒介产生了某种心理依赖,使他们沉溺于媒介现实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不愿意和外界社会交往,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认同的态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而成为日本学者中野收所描述的“容器人”。

总之,我们现在对大众传播媒介与儿童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就是为了在当今信息社会的潮涌中,去更全面动态的把握儿童心理发展与大众媒介之间的相关性,使我们正确引导媒介行为,影响儿童的心理个性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之达.传播心理学新探[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

[2] 敬蓉.大众传播心理学导论[M].新华出版社,1999:10

[3] [苏]M.B.加梅佐.年龄和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53

[4] [苏]M.B.加梅佐.年龄和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44

第2篇:从众心理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从众心理,旅游目的地,营销

一、从众心理的概述

从众(conformity),也叫作“随大流”,“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1]从众心理(conformist mentality)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从而使个体的判断、思维、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或趋向于公众标准的行为方式,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

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一)“众”是一种标准。由于个人知识或信息的缺乏,因而对一些事件或现象的判断往往来源于他人。人们认为“人多势众”本身就具强大的说服力,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几乎不会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独树一帜”,坚持自己不同的观点。从众行为是指人们对多数人行为尤为信任的一种表现形式,即“少数服从多数”。在信息掌握不够充分的情况下,人们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总是优先考虑人数多的地方。这是因为自我利益的最佳追求者和最佳判断者都是个体本身,个体在从事某种行为的时候,要符合效用最大化法则。

(二)“众”是一种压力。在一个群体内,“众”的一致性一但形成,其权威是不容被个人挑衅的。谁做出与众不同的行为而“鹤立鸡群”,极有可能会被招致“叛徒”的嫌疑,会遭到大众成员的孤立与抛弃等惩罚。因此,迫于大众的压力,在权衡各种因素之后,为了免遭抛弃或惩罚,人们就往往不会去“冒天下之大不韪”,而采取“ 随大流”的行为。

(三)“众”是一种归宿。在群体中,当个体的行为、态度与意见符合大众的规范时,就会产生一种“没有错”的安全感,个体自然而然地融入到群体生活当中。对于同多数保持一致的人,其他人的反应是喜欢、接受和优待;反之会招致反感、厌恶甚至惩罚。在群体生活中,任何人对大众行为的偏离都将在群体中找不到归宿,许多人实际上已经养成了一种言行举止符合大众要求的习惯。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枪打出头鸟”,人们认为在与众人保持一致之后,即使是选择错了,也会有“大家都一样”的侥幸心理。

二、参照群体及其影响方式

(一)参照群体的概念

参照群体(reference group),或称参考群体,就是对个人的评价、期望或行为具有重大相关性的事实上的或想像中的个人或群体[2]。参照群体是人们通过与其进行某种比照以便选取某种态度、立场或行为的群体。在进行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过程中,参照群体是个人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判断标准。参照群体的选择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过去,参照群体选择的范围是家庭、亲戚、朋友等与个体具有直接互动的群体。随着时代的进步,电视、网络等媒体进入千家万户,日益扩大了人们的交际面、接触面,参照群体不仅包括了这些具有直接互动基础的群体,同时也包括了与个体没有直接面对面接触,但对个体行为产生巨大影响的个人和群体。

(二)参照群体的影响方式[3]

1、信息性影响

信息性影响,是指个体以参照群体成员的行为、态度、意见作为有用的信息予以参考,而在其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产生影响。当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信息缺乏掌握时,更多地是从参照群体的私人关系中寻找到专家建议,别人的推荐与旅游经历将被视为至关重要的证据,而不是求助于商业信息来源。因为他们认为基于别人经验基础上得来的信息,比商业信息更值得依赖。

2、规范性影响

有时又叫功利性影响,它指个体为了获得赞赏或避免惩罚而满足群体的需要。规范是指在一定社会生活中,群体为其成员确定的行为准则。规范性影响之所以产生和起作用,取决于奖励和惩罚的存在。个体按群体的期待行事,可以获得赞赏和避免惩罚。

3、认同性影响

也称为价值表现影响。这类影响的产生前提是以个体对参考群体价值观和参照群体规范的内化,从而在行为上与之保持一致。旅游者在价值表现上受到参照群体的影响表面为:首先,个体旅游者可能利用参照群体来表现自我,提升在群体中的形象。其次,个体旅游者可能特别看重该参照群体,也可能对该群体极为忠诚,并向往与之建立和保持长期的关系,因此认同群体价值观为自身的价值观。

三、影响旅游者从众心理强度的因素

(一)旅游者个性心理特征及个体对参考群体的忠诚程度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其中以性格为核心。这些特征影响着个人的言行举止,反映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和意识倾向,集中地体现了个人心理活动的独特性。作为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因素,个性心理特征会影响到个人对参照群体的依赖程度。旅游者个体对群体的忠诚程度主要表现在旅游者对群体旅游活动的模仿上。忠诚度越高,旅游者在进行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就越会依赖参考群体。因此,在进行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时就越可能受到参考群体的影响。

(二)旅游目的地与群体的相关性

某种活动与群体功能的实现关系越密切,个体在该活动中遵守群体规范的压力就越大。例如,身份、地位高,财富多的旅游者比较容易跟豪华的旅游消费联系起来。特别当参照群体属于渴望性参照群体时,追随者一般会比较渴望加入该群体,追随者会努力在价值观、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上尽量向该参照群体靠拢。此时,参照群体对个体旅游者有价值观表现上的影响。旅游目的地与参照群体的相关性越强,而且当个体旅游者渴望加入该群体时,就越能够影响个体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

(三)参照群体类型差异

参照群体可以分成四种主要类型,即:会员群体、热望群体、拒绝群体和回避群体。一般来说会员群体的成员对群体影响持有肯定态度。热望群体一般是旅游者模仿的对象,在旅游者进行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时一般会产生正面的效果。而拒绝群体和回避群体一般会成为个体在进行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时刻意回避和拒绝模仿的群体,对该旅游者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四、从众心理在旅游目的地营销中的运用

(一)亲和力营销

在旅游市场营销活动中运用从众心理的一种方法就是亲和力营销方法。亲和力(affinity marketing)是指把群体识别(identify)联结到旅游者个人生活,从而加深旅游者对会员群体或象征性群体识别感的营销方法。如旅游景区在推出新产品时都以优惠价招揽顾客,以求迅速扩大影响,获得市场肯定。此时,他们往往会给一些单位或群体中有权威影响的人取得联系,以赠送优惠券或赠品券等方式进行推销。这就是所谓的“人微言轻、人贵言重”所说明的道理。有时人们的旅游需求并不明确,但当他们得到一张折价券或赠品券时,购买行为就发生了,从而带动一个群体到该地消费。

(二)抓住“面子”

“面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价值、社会文化、人格特征综合作用下的产物, 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根据自我表现作出的评价,希望自己在大众心目中所应有的心理地位,它与身份、地位、角色相吻合。由于中国几千年来的“ 面子” 文化,使得中国人的旅游消费心理与行为也因此具有很强的面子情结,甚至构成了驱动消费的重大动力, 造就出中国非常大的特殊消费市场。群体和个体都会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在西方,个体的影响更大;然而在中国,群体的影响作用更大,群体影响会让消费者形成从众心理乃至羊群效应。因此,适当的诱发人们在群体中的“面子”心理,能够大大的提高营销效率,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如,旅游地的酒店考虑宾客的“面子”,提供免查房的贵宾VIP结算通道。

(三)口碑营销

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金杯、银杯,不如消费者的口碑”。旅游目的地的口碑营销就是指通过旅游者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将相关信息传递给旅游者的参照群体,从而影响其旅游购买决策的形成。旅游者的口碑宣传是免费的旅游从众心理者的活广告,口碑宣传能有效地减少旅游者感觉中的购买风险,树立旅游目的地良好的市场形象,在旅游营销中能发挥旅游广告、宣传册等正式传播渠道难以发挥的作用。其主要方法如:提高服务质量,使旅游者愿意而且乐意为企业作口碑宣传;增强与游客的沟通联络,引导良好口碑的形成与传播;也可以选择一部分人率先体验,获得满意体验的游客正是宣传旅游产品的意见领袖,通过他们之口,一传十,十传百,形成良好的口碑舆论,影响和感染一大批潜在旅游者前来旅游。

(四)广告营销

从众心理是受众的普遍心理,通过对从众心理的深入挖掘,增强广告对旅游消费者的引导力度,营造一种能够让消费者感受亲近的空间,从而实现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最佳效果。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做广告的方式有:(1)选择名人或公众人物做广告。如2001年,遭遇“9•11”之后的美国旅游业一落千丈,美国旅游业协会拍摄了一个推广美国观光业的电视广告,其广告中就有两次出现布什声音。韩国总统金大中也为韩国旅游做过广告,扮演一名客机驾驶员,在驾驶舱里面金大中对观众说出这样的广告词:“韩国正在脱胎换骨,欢迎前来领略韩国。”另外,日本首相小泉也在2003年亲自上电视为日本旅游业担任形象代言人等。(2)选择普通旅游者做广告。如旅游目的地可以邀请普通旅游者谈谈对该旅游地的感受、旅游经历以及该旅游地的满意度等,制作专题节目进行宣传。这些旅游者有着自己亲身的旅游经历,这会使受众感到亲近,从而使广告诉求更容易引起共鸣。(3)选择专家做广告。如选择地理学家、旅行家等在广告宣传片中对旅游目的地进行介绍、推荐。专家较一般人更具权威性,用专家所特有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作出来的广告,是从众旅游者理想的参照群体。(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参考文献:

[1]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9月:454.

第3篇:从众心理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电视新闻节目 影响力 评价

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主流方式,成为民众了解国家事务、政府决策、社会事件的主要渠道。电视新闻节目兼顾“喉舌”与“效益”的双重功能,然而二者谁先谁后,是引导观众文化取向还是媚俗于表象需求,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后存在怎样的危机,如何应对不同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多维化需求,应对传媒市场的激烈竞争,做好观众的需求心理分析,科学测评电视新闻节目的社会影响力,确立简单科学的评价要素,将有助于节目的健康发展。

一、电视节目影响力界定

(一)影响力

近年来,“影响力”一词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影响力明星”、“影响力机构”、“影响力书籍”、“影响力节目”等新兴名词不绝于耳。那么,什么是影响力?

罗伯特・西奥迪尼在《影响力》一书中这样描述影响力:“政治家运用影响力来赢得选举,商人运用影响力来兜售商品,推销员运用影响力诱惑你乖乖地把金钱捧上。即使你的朋友和家人,不知不觉之间,也会把影响力用到你的身上。但到底是为什么,当一个要求用不同的方式提出来时,你的反应就会从负面抵抗变成积极合作呢?”

《辞海》对于“影响”二宇的解释是:对别人的思想或行动所起的作用。“影之随形,响之应声”

影响力,就是影响的力度,是一种控制能力,这种控制能力表现为发出者对接受者的思想、态度、信仰及行为等方面的有目的控制。

(二)媒体影响力

媒体影响力,是指通过媒体所传播的大量信息被受众接收并接受,从而改变受众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对传播主体有利的力量。媒体影响力是建立在收受者关注、接触的基础上,通过信息传播过程实现的。

喻国明教授认为,“传媒的影响力,就是传媒作为资讯传播渠道而对其受众的社会认知、社会判断、社会决策及相关的社会行为所打上的属于自己的那种‘渠道烙印’”。

(三)电视节目影响力

对于媒体影响力的定义,人们更多的关注于其对民众的影响,而弱化了媒体的社会监督功能。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对社会事件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这一方面,网络尤为明显,但电视与网络的不同在于人们更认可电视所提供信息的正确性和权威性。

电视节目影响力,是指通过栏目内容的播出以及栏目涉及的相关活动,对政府机构、社会公众所产生的思想观念、工作态度、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影响。

二、测量电视节目影响力的几种方法

竞争源于实力,实力体现于影响,作为当前主流传媒的电视节目,其市场竞争力体现在其所具有的影响力。为了测量出电视节目的影响力大小,人们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覆盖率

覆盖率是电视媒体价值评估体系中最基础的元素,反映出电视媒体的信息在实际上能触达到的区域范围和受众群体。这是测量电视节目影响力的最早的方法。覆盖率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电视信号能够辐射到的区域为测量标准,这在电视的早期发展阶段因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导致人们很难收看到电视时期尚可以作为测量指标。但随着电视的普及,人们开始采取第二种方法,以能够收看到节目的人口为研究对象。

按照当前的电视节目管理办法.受众对电视节目的选择是一种“有限制的自由选择”,“有限制”是指受众只能收看到当地电视台播放的节目;

“自由选择”是指可以在能收看到的节目中自由选择。因此,对电视节目而言,频道的覆盖率就成为了一项刚性指标,是频道收视的基础性保证条件。

(二)收视率

按照《广播电视词典》的解释:收视率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占观众总人数(或总家户数)的百分比,即收视率=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观众总人数(或总家户数)。收视率分为家庭收视率和个人收视率,一般而言,家庭收视率大于个人收视率。

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人们可选择的电视节目越来越多,呈现出“分众化”趋势。当观众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的时候,其对信息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跃升为“上帝”,电视传媒的“霸权时代”宣告终结,

“遥控器时代”开始。由此,市场化运营的电视媒体和广告传媒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受众群体需求,而采取了以“收视率”为衡量指标,判定节目优劣,收视率被看作是衡量电视收视行为的一个硬指标。

收视率曾是我国衡量电视栏目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各档电视栏目以收视率论“英雄”。目前,我国电视节目在供需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矛盾。一方面电视实行频道专业化后对节目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节目的购买与销售渠道不畅。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合理的电视节目评估体系,对电视节目的影响力研究较少,更多的还是从收视率看栏目影响,有的甚至是从广告收益看栏目影响。从前一段时间对央视主持人的市场价值估算,可见一斑。

(三)满意度

满意度:又称欣赏指数,是反映观众对电视频道或节自的态度与评价的一个指标。

满意度的调查方法采取从接受心理角度去调查观众的感受,即民众从观看电视节目过程中所获得的心理需求满足程度,这样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观众对电视节目的需求和感受,可能更深刻反映观众需求的心理状态。

满意度的引入,改变了收视率调查中只能收集记录受众的选择或转换行为的情况,而是更进一步地对受众观看节目的专注程度和满意程度进行了调查。收视率关注的是受众规模,是对收视行为最直接的表层描述;满意度关注的是传播效果,研究受众需求及满足程度,阐释受众的深层收视心理。收视率反映的是某一电视节目收看人数的多少,但是这些人对于节目是否满意,收视率调查是无法给出答案的,也就是说收视率高只能说明某一时段收看这一节目的人数较多即关注度高,而不能说明“节目是因为质量好而观众多的”。

三、电视新闻节目影响力测量要素

电视节目在经历了覆盖率、收视率、满意度的评价方法之后,需要有一套更为客观、全面的“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电视人在关注节目自身质量的同时,也必须同时考虑品牌形象的塑造、服务民众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娱乐功能。

评估指标是判定绩效的依据,是对电视节目的内容质量、传播效果、品牌影响、广告价值等方面的综合评定,结合各方面研究成果,

以公信力、工具性和观赏性三项主要指标作为测量要素能够较为全面准确的评估出电视新闻节目的社会影响力。

(一)公信力

所谓公信力,是指电视新闻节目通过所传达的信息被观众信任、赞美的程度。

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传媒产业,无不强调媒介的新闻作用,即舆论引导作用,突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方针。我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实行电视市场化运营后,电视媒介兼具了“喉舌”功能与经济创收双重功能,而相对电视新闻栏目来说,“喉舌”功能体现的更强。民众在接受电视媒体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实际上是透过媒体看政府,媒体更多的是扮演政府代言人的角色。因此,对于电视媒体而言,“公信力”便成为一项基准性指标。

现代社会,人们接收信息的来源多元化,面对一起新闻事件,尤其是突发事件,人们迫切需要及时了解事件详情,判断该事件对社会的干扰程度,乃至对组织或个人的影响。例如,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核辐射危机对我国民众产生了巨大影响,18日,我国多城市出现不法商人哄抬盐价、市民抢购食盐现象,如何通过媒体让民众了解真相、相信政府成为当务之急。18日晚,中央电视台利用其权威性在新闻中播报“我国80%的食盐为矿盐,不会受海水遭核辐射的威胁”:19日,播报食盐主产区的食盐储量够全世界吃1000年的新闻:因为央视具有的强大的“公信力”,迅速消解了这次关乎百姓日常生活的“危机”。

(二)工具性

又称功能性,即栏目要实现的目的与要求。

从政治的角度讲,电视新闻栏目要实现党和政府的“喉舌”功能: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讲,要实现“效益”的功能:从社会的角度讲,要实现沟通民情、宣传民策、传递民声、反映民意、维护民权、消解民怨、启迪民智、弘扬民风的功能。从观众的角度讲,要满足受众的心理情感需求与现实生活需求。从普通百姓的立场出发,其判定栏目优劣的标;隹其实很简单,就是能否帮助其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其次是能否满足其观看的心理情感需求。例如,居民暖气不热、房屋漏水、噪音扰民等等事件,当民众凭借个体力量无法解决时,借助栏目的力量妥善解决,那么这档栏目就是好的;又如,民众通过观看栏目中对国家政策法规的解读、婚姻家庭纠纷的处理、社会事务的解释等,获得解决自身类似问题的经验和方法,从而获得观看的心理需求满足。

由于电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极度普遍性,电视新闻节目应充分发挥好工具性的作用,在社会公正、文化传播、休闲娱乐等方面起到健康积极的作用。

(三)观赏性

信息化时代的短缺资源并非是信息,短缺的是搜集、整理、加工、包装这些信息的能力,以及能否确保叙事的艺术性与独特性,从而实现吸引受众观看的目的。电视新闻栏目的主旨是“用事实说话”,叙事是其制造意义的重要手段。可是,电视节目作为文化产品的一个分类,其不可避免的重复性往往会导致叙事落入思维定势的“陷阱”,致使叙事思维僵化,缺乏创新。因此,评估影响力的另一个要素是观赏性。

从节目制作的专业角度,观赏性也就是节目的艺术性,电视新闻节目在选题内容、表达方式、互动设置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是吸引受众持续关注的动力。在电视节目“内容为王”的时代,若想让受众对电视节目内容由接触进而引发关注、思考并产生记忆,保持受众的注意力被持续吸引,促使其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产生变化,就必须对节目进行独特的包装设计,使节目具有强烈的观赏性。

第4篇:从众心理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 从众效应 学生教育 反思

1.从众概述

从众效应,也称羊群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

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研究从众效应最有名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阿希设计实施了一个实验,来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他告诉实验者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所谓的“托儿”。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假被试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真被试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实验共进行了18次,结果当然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但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7%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5%的人至少作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还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

实验说明了从众的普遍性。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会受到群体影响,我们为了维持群体的稳定性,就必然要求群体内的个体保持某种程度的一致性。为了一致,或者服从于某一权威,与权威保持一致或者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并使少数服从多数这个原理产生泛化,超出个人行动的领域成为普遍的社会行动原则。于是,思维领域的从众定势就形成了。

2.学生的从众现象及原因

2.1学生的从众现象

(1)学习从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校经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入校时随意安排的平行班级、随机的宿舍,一段时间之后,便在各个方面显示出极大不同,出现明显的差别。班级与班级之间在学风、班风、课堂纪律、活动参与的积极性等方面表现出极大的不同。宿舍与宿舍之间在纪律、作息、卫生等方面存着明显的差距。

(2)消费从众。进入现今学校,可谓是大开眼界。现在的学生都是90后00后,他们出生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开始建立,商品经济已经极大发展,物质产品已经极大丰富,家庭经济条件已经极大好转。在这个大背景下消费从众出现了,穿要穿耐克阿迪达斯,聚会要在肯德基麦当劳,还有生日会,party……

(3)恋爱从众。“现在凡我认识的老乡、同学、朋友不少在谈恋爱,没办法,我只好也找一个做做样子”。一男生幽默地对笔者说。现今文化产品丰富,言情电视剧泛滥,铺天盖地的包围使原本极富传染性的校园恋爱传播速度加快,有的寝室无人问“爱”,有的寝室全在“爱中”。不谈恋爱者,众人拾柴,不消几日,就会被彻底“点化”。

(4)作弊从众。近几年,市场经济发展较快,但原始化程度很高,在不健全的法律制度下,部分人投机成功。当社会上流行“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时,校园里便兴起考试“不看白不看”的哲学。部分学生心思不在学习而在考试作弊,考场上作弊方式发挥得淋漓尽致,助长了学校不良风气,歪曲了考试最初的目的。

2.2从众的原因

(1)个体原因。

个体的年龄、经验、学识、自我认知是影响个体从众的重要原因。

①客观条件局限。个体的年龄、大脑发育、智力、情绪等客观生理条件直接影响人的从众行为。一般来说,年龄越大,大脑发育水平越高,自我认知能力越强,其行为和思维越有独立性,从众性随之降低。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处于心理幼稚期,认识能力不足,又太理想化,当个人认识与现实产生差距,甚至相悖时很可能意味着被集体认识所抛弃,而这不是学生个体愿意看到的,因而从众是其必然选择。

②主观条件局限。个人的学识、经验、自我认知能力等的影响。当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与知识与日俱增,自我意识强烈后,其从众行为也会减少。当个体这些主观能力增强时,随之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个体有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周围的事件、电视电影等音像资料的故事情节有免疫力,减少盲目的模仿和学习,其独立性和自主性随之增强,成为抵制从众心理的强有力武器。

(2)社会原因。

①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的终生教师。孩子的许多习惯与父母惊人地相似。由于学生在家庭里生活的时间最长,因此家庭教育对学生个体成长影响巨大。许多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缺乏正确的成长教育,从小让孩子在家长安排的生活方式下生活和学习,导致学生缺乏自理能力,不能自主自立。而在校园里,缺乏自主能力的学生出现从众心理和行为的比例是很高的。

②校园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一直以来都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狭义的教育内涵也指向学校教育。学校本身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应试教育的长期存在使学校教育往往搞一刀切,给学生带来的影响便是缺少独立人格,丧失自主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③社会环境的影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着人的思想认识水平,从而作用于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继而影响人的社会实践。当前中国社会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许多社会不良现象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在校学生,社会投机现象的存在及他们的成功,对在校学生起到了极强的示范效果,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了从众者。

3.从众的正负效应及负效应的转化

从众本身就是一个心理学名词,并无好坏之分,但当与具体事情相结合后,则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我们研究学生从众现象,目的就是优化群体结构,利用从众行为的积极影响,防止其消极作用。

3.1从众的正效应

(1)正确的目标确定后,利用从众效应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从众有利于集中全力,至少使成员不拖后腿。只有这样才能在当前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社会抓住先机,真正发挥团体的优势,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有利于团体意识培养。在团体中当个人意识有悖于团体意志时,通常会受到团体的排挤和孤立,进而迫使个体接受团体意志。而在团体中大家齐心协力互帮互助,有利于交流互补,事半功倍。

(3)有利于良好作风、道德、习惯的养成。利用从众效应,树立典型,可以发挥其带动作用,利用一个点,带动一个面,继而影响一大片,这对于建立优秀班级、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很有帮助。

3.2从众的负效应

(1)瓦解创新意识。青少年本是无知无畏的年龄,正是因为对事物有着丰富的不拘泥于旧观点的认识,才使他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调动,他们也迫切希望自己的观点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可。如果得不到认可,甚至得到的是冷嘲热讽、无尽的压力,长此以往就必然会隐藏观点,放弃想象,创新只会成为头脑中机械的两个大字。

(2)弱化自主能力。个体的自主能力的弱化就在于独特性的消亡。从众心理人皆有之,但是一味的从众,势必失去独立的人格。长此以往形成思维定势,势必成为一个平庸的人,丧失独立性自主性,人生陷入巨大困惑,继而走向自暴自弃。

3.3从众负效应的转化

(1)在集体活动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听取学生意见,让学生参与其中,养成坚持真理、有主见的习惯。君子和而不同。即使行为从众,但仍能辨清自己的路线,就会使我们无论身处任何困境,都能克服困难,直达目的。坚持自己的想法和目标,有助于抵挡环境的不利影响。良性的学习环境对个人良好习惯的养成会起到强化作用,因此良好的班级氛围是必需的。科学的管理,良好的氛围,和谐的班风,会使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教师应该注重和谐班级的建设,给学生以发表主见和思想的机会。

(2)教育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向思考问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师要因材施教,保护学生思维的独特性,使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前不至于盲目跟从。正是基于对自己正确的定位,才能有效地辩清实质,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和角度。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教师要为人师表,教学过程中站在学生立场,注重给学生提供多角度看问题的机会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鼓励学生打破旧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定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3)创造条件让学生争辩,各讲各的理,不仅能克服从众性格,塑造学生人格,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消除团体对个体的从众负影响。从众有时是源于我们对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而不确定的原因就是陌生或疏远。由此可见,知识积累往往有助于发挥个人的优势,树立强大的自信。从众多数是一种思维定势。如何打破传统思维模式,那就需要学生博采众长、学识广泛,从而多角度全方位地考虑问题,取长补短。

(4)树立积极的舆论导向和行为榜样。这种导向和榜样就是无声的语言,学生在这种导向和群体的压力下,会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言行,使之趋同于一致。如果一个学生仍要坚持违背团体舆论的做法,他就会遭到团体的排斥,甚至是惩罚,使他体验脱离团体的孤独和游离于团体之外的种种困难,从而充分发挥从众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桂宏.运用集体教育个体——基于从众的正效应[J].科教文汇,2009(4·下旬刊).

[2]王星.如何消除学生从众心理的负面影响仁[J].湖南教育,2001(6).

[3]吴亮.当今大学生从众心理成因及其对策[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2).

第5篇:从众心理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大学新生;从众行为;适应性状况;影响分析

一、研究背景

从小学到高中,所有的学习似乎都是在老师的监督下完成,这种应试教育模式一下子进入到大学的自律教育模式,大学学习的显著特征是自由、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主要是根据学生本人的兴趣自觉选择和支配。随着大学推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教育管理模式使得从众现象更容易产生。大学新生若受到从众行为的积极影响,则有助于适应大学生活;反之,如若受到从众行为的消极影响势必深受其害,甚至波及校园乃至社会。因此,基于从众行为视角研究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迫在眉睫。

二、研究意义

通过从众行为对大学新生在大学适应性方面的影响研究,能够帮助高等教育工作者更加直观且深入了解大学新生关于从众行为的具体表现,在接下来的教学与管理中,让新生认识到从众行为的两面性,充分发挥好其正面作用,并寻找方法克服从众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完善学校管理体制,增强对新生的教育与管理。

三、积极影响

1.有利于班风的整顿和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好榜样在班级中得到发扬和传播,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抑制不良思想和行为的产生,在班风建设上起到重大作用。所以许多高校都注重营造优秀班集体,以促进整个高校学风的建设。

2.有利于尽快顺利的适应群体

由于刚踏入大学校园,离开了父母的悉心照料,难免会徒增孤单之情。为了融入群体而从众,就可以减轻心理压力,从而获取安全感。如果个体懂得识大体、顾大局,为了保证团队的统一认识和行动,遵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有利于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样的人往往同所处的群体保持和谐的关系,所谓适者生存,和睦相处最保险的处世之道。

3.有利于个人发展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独立意识虽有增强,但仍存在较大的依赖性。这促使大学新生对所属群体具有较强的归属感,从众就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当个体无法确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时,适当地参照他人的建议、学习他人的经验,不仅可以扩大视野,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以避免不必要的烦恼和误会,而且可以从中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

四、消极影响

1.陷入从众型思维障碍泥潭,影响高校学生的整体素质

从众型思维障碍,指的是人们因习惯性地模仿参照他人的一种思维定势,或懒于独立思考,或不敢标新立异。古有“枪打出头鸟”,这些谚语都时刻提醒着人们,如果偏离群体,就会面临群体强大的压力甚至严厉制裁。如果不加以管理,必然会影响高校的教育质量以及高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

2.阻碍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发挥

倘若盲目从众,将会导致“一言堂”的形成,严重阻碍了创新火花的萌芽。如在课堂教学中,难免会有同学有独树一帜的见解,但害怕犯错误,因而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从众行为人皆有之,但以被动为前提的从众,势必失去独特的个人价值。

3.抑制个性的发展,从而引发适应

大学时代是追求个性、完善人格的时期,从众行为过于频繁则会形成依赖性思维方式,遇事百般纠结,这时如果有现成的意见,他们会不假思索地接受并采纳。由于在班级、宿舍或集体中处于劣势,胆子小,影响力小,就很容易放弃己见而从众。他们表面上减轻了群体赋予的压力,可是心底里心理失衡,弱化了自我的真实个性和实力,从而封闭自我,引发适应。

五、解决措施

1.加强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切实深入到生活和学习中,特别关注感情脆弱、缺乏安全感、害怕受挫折、缺乏自信心等问题大学新生。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自信心和意志力,克服胆怯畏缩的心理,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减少从众的盲目性,从而更好地适应大学环境。

2.加强对积极从众行为的强化和对消极从众行为的抑制

从众行为有好坏之分,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盲目跟从。所以要对于积极的从众行为加以鼓励,强化和保持进而培养成习惯形成良好的风气;而对于消极的从众行为要加以限制,消除或减弱,防止其影响扩散开来。特别是性质严重、极端恶劣的行为,更要按校规校纪严加惩处,彻底根除以绝后患。定向控制和改造从众行为,引导其到预期的最佳状态。

3.加强对大学环境例如校风建设和班级、宿舍等小环境的管理

学校这个大环境,是由若干个小环境组成的,而宿舍、班级则是学校这个大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于学校这个大环境而言,小群体相对较好控制和引导。让他们在情感上认同并依赖班级和宿舍这些小群体,有利于建立班级同学或宿舍成员间的融洽和谐关系,减少大学新生在人际关系处理上的障碍。如果小局部的群体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班风,身为整体的学校也自然会形成优良的校风。

参考文献:

第6篇:从众心理的影响范文

一、从众心理与课堂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心理学上的大量实验表明,在个人受到外界人群普遍行为的影响时,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所以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由于多数人的看法和行为往往比个人的看法和行为更合乎实际需要(自然规律和社会规范)所以通常情况下,个体服从多数对个体有诸多好处,如可以避开危险,可以免除犯错误,使行为处事更有效等等,这是从众心理积极的一方面。从众心理也有消极的一方面,单就对人的意志品质的消极影响来说,长期的“盲目跟风”会造成人们的思想僵化,缺乏主见,自信心丧失,意志薄弱,创造力低下等等。

课堂从众心理即是从众心理在课堂这一环境下学生表现出来的从众心理,通常我们说“人云亦云”或者“随声附和”。同样,课堂中的从众心理对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学习效果有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教学实践中,往往不是因为学生不从众而影响到学习效果,而是学生过于从众,盲目地迷失自我,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能力的发挥。故而克服课堂过分从众心理对课堂教学来说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课堂过分从众心理的形成机理

从学生产生过分从众心理现象的成因来看,客观因素和群体因素有极大的影响。课堂学生多,如果问题的答案又不开放,通常情况下每一个问题都导向比较固定的答案的情况下,学生就会产生过分从众心理。除了课堂这一客观环境的影响之外,还有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的影响。

个体方面,一是学生不自信,常见的是学习成绩不理想,心理内倾性比较强的学生,他们即使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也不表达出来,生怕在别人看来是犯“低级错误”而被嘲笑,也就是“不敢发自己的言”。二是学生未能积极地参加到课堂学习中,老师“津津有味”“如痴如醉”,学生“我行我素”,“天马行空”,老师“开大会”,学生“开小会”。概括地说就是“不想发自己的言”。

情境因素,一是课堂气氛沉闷,教师处于绝对领导地位,对于学生的思想观点教师经常做出非此即彼的整齐划一的“裁处”,另类与新奇的思想观点经常受到抑制,甚至挖苦与嘲讽,也就是课堂气氛不民主,“不让发自己的言”。二是课堂教学组织模式单一,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的机会有限,给一点发言的时间也是草草收场,生怕放开了收不回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使学生“不能发自己的言”。

三、解决课堂从众心理的有效策略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造成每个学生过分从众心理倾向的因素会各有不同,有的源于某一个方面,有的则是几个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到课堂中的学生从众心理,既与教学学科和具体的教学材料有关,也与课堂整体气氛和教学组织模式有关;既与教师个人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关,也与学生群体的综合性格品质有关。所以,克服课堂学生过分的从众心理应该从形成这种心理倾向的原因出发找出答案,具体到学生个体应该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来探讨课堂教学中学生过分从众心理的解决策略。

(1)积极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与自信心。学生是否具有独立意识与自信心的强弱是长期形成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学校教育施加影响,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中表现出来的独立的个性品质给予正面强化,课堂中学生表现出独立意识时及时表扬,反之则进行负面强化。鼓励学生在别人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克服自卑心理。

(2)努力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独裁”与“专断”的行事风格必然会使学生的思维停滞,思想观点受到压抑,学生偶尔闪现的“火花”也会在瞬间无情的熄灭。反之,平等的包容的外部环境即是暗示学生不会因为另类而受到“惩罚”, 自然就消除了学生的顾虑,有利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并愿意把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表达出来和别人一起分享、交流。

第7篇:从众心理的影响范文

一、研究目的

通过分析高中生在快速发育时期中特殊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特点,着重阐述了大众健美操对高中生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体形体态和心理方面发展的促进作用。旨在使更多的人们了解大众健美操对高中生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以达到促使健美操运动在广大高中生之间开展和普及,促使他们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对与本研究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

2.实验法

对直接或间接的有关健美操教师、学生进行调查访问。

三、结果分析

1.大众健美操对生理机能的影响

1.1大众健美操对高中生生理机能的影响。对高中时期的体育教学和训练应注意顺应它们的生长发育特点,合理的安排体育项目和锻炼内容。高中生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对其心血管机能的发育非常重要。经常参加健美操锻炼,可以有效地改善身体各部位肌肉纤维组织和关节组织的韧性,提高关节的弹性和灵活性,大众健美操的动作幅度大,灵活多变,动作的衔接很紧密,是一种节奏韵律感很强的运动。

1.2大众健美操对高中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大众健美操的身体练习,是在音乐的伴奏下,依靠审题的自身负荷,有节奏、有力度和幅度的身体练习,经常参加大众健美操活动,能够达到均衡、全面的发展身体素质的目的。健美操动作编排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小到指关节,大到髋关节,都体现了动作均衡性和对称性。

1.3大众健美操对高中生体形、体态的影响。在高中生时期,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富有弹性,但牢固性不足,因此易于弯曲和变形。大众健美操是将体育、美育、音乐融为一体,在求“健”的基础上,又十分讲究“美”。

2.大众健美操对高中生的心理影响

高中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心理状态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有叛逆的心理。

2.1大众健美操对高中生自信心的影响。提高了高中生的自信心,大众健美操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练习者磨练意志,克服困难,从而提高练习者的自觉性、果断性和自制性。通过优美欢快的音乐节奏,活泼愉快的形体动作,使人陶醉在美的韵律之中,很快排除学习上的紧张和压力,身心得到全面调节,精神面貌和气质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改善和提高,使他们更富有朝气。

2.2大众健美操对高中生心理压力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来自方方面面的精神压力也同样影响高中生。健美操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以其动作优美、协调、锻炼身体全面,同时有节奏强烈的音乐伴奏而著称,是缓解精神压力的一剂良方。

2.3大众健美操对高中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健美操锻炼增强了人们的社会交往。大众健美操是一项群体运动,学生们在集体场所进行运动,能使他们体会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有时候在互相练习、互相帮助的过程中,练习者之间有助于增进友谊,结交朋友,提高集体意识。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现代健美操是一项练体力、练意志、练品质的活动,通过练习,不仅可以使人们的各个部分身体机能得到改善和提高,增强体质,塑造完美的体型和健康的体魄,而且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使练习者增强韵律感、节奏感,提高认识美、鉴赏美、表现美直至创造美的能力。

1.1大众健美操能够提高、改善高中生的生理机能。经常从事健美操训练,能够促使高中生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达到较好的健身效果,并达到改善体形体态的目的。

1.2大众健美操锻炼能改善高中生的心理素质,增强高中生的自信心,改变精神面貌与气质修养,提高群体意识和适应能力。勇于接受挑战,不惧失败。同样,自信心的不断增强,会使学生勇于迈开走向成功的步伐,缓解心理压力,调节心理状态。

2.建议

2.1在健美操教学训练中,应遵循其生长发育的规律,重视生物学因素对运动训练的制约,及各个时期的心理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全面促进高中生身心的发展。

2.2注意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健美操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经常采用游戏和类型多变的练习和比赛,使教学训练始终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第8篇:从众心理的影响范文

一、电视新闻观众心理的随意性

“随意”即“任凭自己的意识”。主要指电视观众对电视这种媒介和媒介内容在选择上有较大的随意性。这主要是由电视新闻信息的特点所决定的。电视新闻信息跟政府法令、党的文件不同,其主要的功能是向观众传递社会最新发生的事实,观众不必神经紧张地一定要带着什么目的接受信息。看哪个频道,选择什么,看多长时间,遥控器在观众手里,谁也左右不了。电视传播者对电视观众的影响往往是潜在的,不易被人意识到。而政府法令、党的方针、政策,对人们有着明显的说服、劝导,甚至带强制性。从电视观众在选择接受电视新闻有主动权的角度上看,电视观众心里带有随意性。

二、电视新闻观众心理的交融性

感性世界即物质世界,是人们通过感官直接接触到的外部世界;媒介世界是由“大众传播媒体形成的精神世界,是利用大众传媒对感性世界的模写和抽象”。人们通过人际沟通直接同感性世界联系,通过媒介沟通间接地认识感性世界。电视观众心里则理所当然地交融着他们同时处在的那个并驾齐驱的感情世界和电视媒介世界的双重影响。毋庸置疑,研究电视新闻观众心理应当把着眼点放在电视观众在接受电视信息时的心理活动上,但是电视观众心理不是孤立存在的,作为社会成员的观众,且不说他们对电视新闻内容的感知和理解受制于其已有的来自于感性世界的认知,就是在接受电视宣传的同时,还常常会受到来自身边的他人(如家人、朋友、同事等)对电视新闻的评价、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影响。从时相上看,电视观众在接受电视信息时受到来自感性世界信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继时性、同时性、交互性。

三、电视观众心理的互动性

电视观众的互动性是指在新闻活动中,电视传播者与电视观众以及电视观众和电视观众之间通过电视新闻媒介和人际交往表现出来心理上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特性。

1.电视观众心理的互动及其特点

互动即人与人之问的交互作用。互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没有人类的互动,就不可能构成众多的社会生活。互动是构成人类社会行为的前提条件。人类正因为在互动中发生联系,才能具有各种社会行为。电视新闻活动是社会活动的一种形式。电视新闻传播者和电视新闻接受者都是社会成员。因而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人类社会行为的前提条件——互动,也应当适用于电视新闻传播中的传受双方的活动和行为。一般人际互动的区别在于,这种活动和行为主要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递新闻信息来实现的。

2.互动种类

a.电视传播者与电视观众之间的心理互动

电视传播者对电视观众心理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这也是电视新闻最主要的一种功能。而且大多是潜移默化的。受众一般处于无:意识状态,或接受、或反对、或疑惑、或思考、或对照,在种种错综复杂的心理活动中实现着对电视新闻信息获取和认可。电视新闻工作者如果想影响电视观众首先要了电视观众的心理,电视观众迫切要求实在、亲切、自然的节目风格和形式。观众厌烦的几种新闻报道是:篇幅赘长,套话连篇,无的放矢,枯燥无味,无关痛痒,大而无物,死气沉沉。基于电视观众的上述要求,在风格、形式和内容上我们力求做到:长短结合,以短为主。把每条信息尽量控制在30秒之内。

第9篇:从众心理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微电影;受众;接受心理;期待视野;情感共鸣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14-0042-02

微电影是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放映”、“微周期制作”和“微规模投资”的视频短片。从初露端倪到风靡网络,微电影已经从草根文化走向网络主流文化,成为一种炙手可热的传播工具和大众娱乐休闲工具,全民从此进入了“微时代”。

一个消费热点的兴起不仅是企业努力的结果,更有消费者的推动作用。作为接受者,受众本身是一种历史的能动的创造力量,受众的心理需求、价值取向为微电影创作道路提供了方向,推动着影视行业的进步。微电影的受众接受心理有以下几方面:

一、 基于期待视野与“完型压强”的审美接受

姚斯根据前人的理论基础,从审美心理的角度把“前结构”概念发展成“审美经验的期待视界”,认为审美接受的期待视界离不开受众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实际生活经验,文化知识素养、艺术素养及审美能力,以及受众在当下审美活动中的需求和心境等层次和要素,主要受以下要素影响:

其一,受众自身属性。受众类型的差异导致个体心理结构、文化倾向和接受习惯的差异,如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等的影响。比如小孩喜欢看动画片或者剧情简单、娱乐性强的作品,成年人更倾向探索片和艺术片;男性喜欢情节复杂、节奏较快、故事信息量大的作品,女性偏爱情节简单、节奏舒缓的作品。同一部作品,有的人理解也不一样。如2011年上线一周便红遍网络的《青春期》,80、90后认为它展现的是青春期男女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世界,60后认为它真实不足、叛逆有余。

其二,受众的传统文化背景。任何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区域文化氛围中,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就会有不同的接受心理和接受视角。纪录微电影《游走北京》用摄像机纪录了北漂一族在北京的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为同一梦想奋斗的真实生活,获得了许多北京观众的认同。四川美食文化孕育了四川人的独特文化心理,产生了受众喜闻乐见的美食微电影《爱在四川》(美食篇),将三对海内外情侣浪漫有趣的爱情与四川小吃、火锅等美食和川剧变脸文化等元素巧妙结合,通过电影语言为观众展现出一个好吃好玩的四川。

正是这些要素的有机整合,每个审美主体才能进行审美接受活动,形成审美经验的期待视界,全方位地控制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接受的意向、选择、建构和思考。

在审美接受活动中,期待视界起着两种相反相成的、类似于同化和顺应的作用,就是定向期待与创新期待。由于受到众多要素作用下审美经验的影响,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价值的判断和取舍使其无法接受自己经验以外的意象、意义及价值而将之“过滤”出去,进行“同化”建构。如微电影《眼睛,渴了》,情侣看到的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创业家看到的是青春与励志,广告商看到的是影片中广告的植入方法,摄影师看到的是拍摄技巧。审美主体选择、排异与定向,在审美对象中看到了自己的视界,发现了自己的本质力量。

如果把审美期待视野看作是一个“完形”,那么“顺应”可以看作是审美主体“完形”的突破与建构,因为主体的能动性不仅体现为以先在的心理图式同化客体,而且也表现为主动地调节、变更原有图式以顺应客体,这就是期待视界中包含的与定向期待相反的、对立的创新期待。韦特海默认为,创造性思维,就是打破一个“完形”,创造一个新的“完形”。②完形压强产生的心理建构能力只有在创造性地建构审美意象的前提下发挥出来,个体的“完形”需要才能得到满足,作品的审美价值才能突显出来。

如今微电影的大众化使越来越多的草根阶层参与到微电影的制作与传播中,他们在观影时往往具有强烈的价值诉求,希望自己适度地参与进去,发挥创造性。13分钟时长的法国微电影《调音师》,讲述一个调音师装作一个盲人重新观察世界,当他知道的太多后露出马脚,自掘坟墓。有网友对其悬疑迷惑的情节做出分析推理,激发了受众的创造参与欲望。有了一期网友对影片的评论,后期又出现对评论的评论,甚至有人翻译了《调音师》的剧本,有限的平台生成了无限的价值。《天堂午餐》是一个大学生用手机的拍摄功能制作的微电影,观众甚至参与剧情走向的讨论,和导演进行互动,结局让大家说了算。受众将自己的多元化视角、思考能力、对语言的驾驭能力、网络传播能力尽力发挥出来,在“完形压强”的激发作用下,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导演,满足了受众价值诉求与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

二、情感共鸣:艺术意象与生命情感的交响

艺术家创作作品要经历艺术形式的符号化过程,这个过程中艺术家有目的、有意识地将自己的审美体验通过艺术创造形象化生成艺术作品,成为情感的载体,并以情感的形式向受众传达适合其所在时代主流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情趣。受众通过视听的方式接受艺术符号信息,当媒介所传递的图像、声音、语言等综合符号意象的有机融合体现出的节奏韵律、对称均衡、调和对比、和谐统一等因素符合人的生命形式,具有“映像生命的能力”(席勒《审美教育书简》),艺术符号所蕴含的生命意蕴和力量才能激发人们的情感,激起人们生命的共振,产生强烈的共鸣,个体此时会在短时间内感到无比地欣喜,感到自己生命的价值和一种从未有过的开阔、力量、平静、美好的体验。

费尔巴哈说:“人是在对象上认识到他自己的:对象的意识就是人的自我意识……对象是人的显示出来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客观的‘我’。”③在观影中,观众能更直观地建立影像与自身之间的亲密关系,观众的心情跟随着影像变化而起伏,银幕仿佛就是一面镜子,观众往往从镜子中看到了自己。通过演员的表演,观众仿佛亲身体验了身体的,俨然自己就是影片中的主人公,或是英雄,在险象环生的恶劣条件下与敌人作殊死搏斗;或是女主角,经历了重重苦难九死一生与心上人走在一起。此时,艺术意象已不仅仅停留在心之营构之象上,而是作为生命意象与受众的生命体验产生了和谐的交响。

这种生命体验在微电影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近年来影视界在挖掘市场潜力的时候,发现了出现在70、80后身上的孤独,已经工作了的70、80后一代,偶尔回忆起浪漫又激情的学生时代,就会“触碰这一代生活在政治、经济、文化断层中的群体心中最柔软也最心疼的部位”。此前在国内热播的微电影《老男孩》,剧中主人公对杰克逊狂热地着迷,音乐、爱情、青春的逝去,给80后一代创造了只属于他们的集体记忆平台。观众沉醉于彷佛是自己演绎的故事中,与主人公同欢笑,共哀苦。观后网友们纷纷感慨:“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从最近定档上映的《致青春》、《中国合伙人》等影片中不难发现,70、80后的校园生活成为了一本社会回忆录,这类题材的情感与受众的内在情感体验相同或相似,发生了强烈的共鸣,引发对过去的追忆以及生命意义的思考。据悉《致青春》上映后有观众坐在影院痛哭流涕,久久不愿离开。

此外,个体有时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对认知对象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认知倾向,在社会心理学的效应理论中,首因效应和晕轮效应解释了这一现象。

人们在对人或事物形成印象的过程中,往往会以先获得的信息为依据来判断解释后来得到的信息,因此“第一印象”会直接影响以后对该事物的评价,就是首因效应。有些微电影会推出预告片,观众从预告片中获得对该作品的“第一印象”,观看完整影片后,预告片的信息继续留存于大脑,一定程度上用于解释观看后的见解和感受。观众根据自己的好恶判断从认知对象的一个特征泛化到其他有关特征,形成整体印象是晕轮效应。有些消费者会根据豆瓣影评评分的高低来选择自己的观阅对象,并用来解释观看后的感受。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社会刻板印象效应的作用,认为高评分的作品就一定是好的。受众在选择观阅对象时,有时会出现“人云亦云”、“随大流”的现象。独特性集体身份需求反映受众为了维持或者获得一种特别的群体身份而参与体验的行为心理,主要体现为从众、追风心理,从而形成对于该群体的认同感与群体身份的存在感。

微电影乘着时代浪潮,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具有强劲的生命力,但依然存在着一些与生俱来的缺陷:受制作者技术的影响,微电影的制作水平参差不齐;内容监管的缺失导致向暴力、血腥、方面发展等等。如何使微电影在保持艺术魅力和创新功能的同时能规范化生产,成为一项亟须解决的问题。

微电影之所以“火”,不仅是作品的出色,更是越来越多的受众接受的结果。企业若想赢得市场,在营销手段上必须迎合大众心理,深入分析解读受众心理。但也应看到,迎合不等于一味媚俗,受众接受心理差异的背后还存在着一致的东西,使得艺术作品有了存在与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可能。然而正如一个人的心理难以被外人真切窥见和描述一样,受众接受的审美体验过程也是极其复杂、不易分析的,以上几方面的受众心理分析都只能是相对的、有限的,还需要以后不断的补充与完善。

[注 释]

①李科:《试论微电影的兴起与发展》,《电影评介》,2012年第8期,第42~44页。

②王妍、张大勇:《心理学与接受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版,第1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