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西方经济学发展方法范文

西方经济学发展方法精选(九篇)

西方经济学发展方法

第1篇:西方经济学发展方法范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学科体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234-02

一、引言

伴随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的日益复杂化,经济学学科体系也在不断变化。作为高校基础课程之一的西方经济学,其学科体系也应在不断的变化,学习经济学的目的在于服务中国经济,采用经济学的理论来解释中国经济问题。因此,西方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与教学模式需要进行反思,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经济[1]。

针对西方经济学学科体系及教学模式的研究,曹均伟(2014)阐述了西方经济学范式的演进、综合、偏离、复归、交融、变异[2],剖析了经济学范式的转换,范式结构通过理论危机实现转换,动力源自各时代社会实践面临的重大经济问题[3]。西方经济学的一些经典理论是基于特定时代背景,存在自身局限性,随着时代变迁、生产方式改变,这些经典理论未必适应时展,因此需要结合实践对这些理论进行再认识[4]。王国成(2012)侧重分析理性假设与经济理论的内在联系和相互推动,认为经济学理性假定存在局限性[5]。在发展中始终保持理论与现实相联系,在坚持逻辑主线的同时,注重研究方法的革新,但其假定为经济人理性、追求利润最大化原则,这些理论可能导致人类社会过于科学理性而不易实现可持续增长之路[6]。

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对象等方面进行剖析,揭示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现代西方经济学可能存在的缺陷,为西方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发展和教学模式的完善提供方向。

二、西方经济学学科体系的现状与教学模式

1.学科内容体系相对滞后。西方经济学学科理论体系建设滞后,难以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实践要求,难以从总体上分析解决全球及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仅仅包含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很少从中观角度来说明西方经济学学科体系[7]。中观经济学理论被西方经济学所忽视,虽部分中观经济学渗透到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但仅限于极少的一部分,如在GDP核算中,采用生产法或者增加值法进行衡量时,实质上是从产业角度进行衡量,属于中观经济学中的产业经济。

2.方法体系相对单一。学科中理论模型不能更好地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静态研究多、动态分析少、专题研究多、综合研究少等。尤其对不完全竞争等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科学理论,分工理论及报酬递增理论,没有有机融合到学科内容体系中,致使经济学面对新的实践及经济综合性问题束手无策,而学科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的滞后使这种局面显得更加被动。如消费者行为模型,仅仅从静态分析当期收入、消费的影响,很少分析前期或将来的收入对消费者的影响。

3.学科建设不合理。部分高校经济学硕士点的盲目上马导致高校经济学专业教学资源紧张,教学质量也存在下降的趋势,特别是教师的专业背景对经济学的教学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课程内容的侧重点的差异性较大,出现了即便一些基本的经济学概念的内涵界定也模棱两可、无所适从的尴尬局面,影响了课程内容和国际接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中国特色本土化经济学大厦的建立。

4.学科基础建设与教学模式存在反差。有关经济学学科的基础建设与教学模式之间存在的差异,经济学学科建设特别是经济学专业教学仍然存在对学科的快速发展准备不足、课程设置参差不齐、课程体系滞后于国际国内趋向、人才培养模式落后于实践等问题。从现状看,高校经济学专业参与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重大决策咨询,以及为地方发展战略规划,提供政策建议方面的实践项目较少,教师很少用自己的亲身体会与科研成果展示经济学的应用性特征,不仅限制了该门学科应用指导实践的功能发挥,也逐渐形成了理论脱离实际的畸形发展方向。

三、学科体系创新的基本设想

1.优化学科方法论与理论体系。我国的理论经济学要现代化,必须在方法上有所创新。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运用演绎推理法,相关推理的方法虽然在我国经济学的研究中也在应用,但毕竟不是唯一的方法,经验方法、统计归纳法必不可少,需要采用新的实证研究来验证理论方法的正确性,如非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模型一般都是非线性的,传统的用最小二乘法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很难验证,因此在借鉴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同时,也要优化其研究方法。

完善西方经济学中符合中国实际的经典理论,如生产成本理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微观、宏观理论,借鉴的同时,得以在较高层次上进行应用。转变当前大量研究都是宏观研究的现状,多进行微观、中观领域的研究,如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技术市场、人口移动对各种要素市场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将其理论本土化,服务于中国的经济。

2.推进多种研究方法交叉互补。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原封不动地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分析方法,一大堆模型或一个个基本的原理,需要培养学生运用这些分析方法、模型或者基本原理来回答我国现实中提出的问题,也要提供其理论和现实对接的途径,并给出一个既符合国际学术规范又符合实际的解释,使学生具有独立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让学生具有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分析解决经济地域系统发展中的各类复杂问题,结合经济实践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8]。

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要为实践服务,理论要与实践结合,学习西方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要为我国的实际发展服务,解决我国的问题。如在研究我国地区经济增长时,经济增长的衡量方式,从哪种角度进行衡量,如何反应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差异、分工协作与竞争关系,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水平下的空间特征等。课程主体内容与辅助手段相结合,重视信息系统、多媒体辅助系统在学科中的应用。

3.注重综合分析,兼顾专题研究。经济区、经济地域体系或地域综合系统是资本、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分工的表现形式,应是经济学教材体现的重点,同时以较简约的内容兼顾部门及结构的研究。西方经济学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着重分析供给与需求、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等,这些都围绕市场来进行,同时在宏观经济学中,政府的政策及作用,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都需要围绕我国的经济发展进行,当面对生产要素条件变迁及内部状态的变化而使机制和过程发生障碍时,能够制订正确的调整优化方案。此外,在西方经济学课程设置中必须反映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发展过程,通过开设与西方经济学关系紧密的课程,如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使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夯实专业基础。在教材编写中,积极引入国外原著或翻译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编写适合的教材。

4.教材编选与教学模式与时俱进。教材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工程”,只有打好这个基础,才能保证学科的持续发展。高校西方经济学现行教材内容明显滞后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实践与演进的速度,编选与国际接轨同时兼顾本土化特征的新教材势在必行。将引进和自编结合起来,建设面向经济发展需要的课程内容体系。理论与工具部分力求引进最前沿的内容,包括空间不完全竞争、报酬递增理论等;而实践部分力求本土化与国际化结合,运用最新的理论分析工具实证揭示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既要继承传统教材的可取之处,吸取国外教材中适合我国国情的经验,又要根据现代经济理论及其区域分析方法发展要求,创新理论体系与方法论体系,在教材内容中充分反映学科发展的新成就、新趋势。为了实现我国经济学的现代化,经济学者要有创新精神,要推陈出新,去掉那些不符合实际的理论,创立新的理论。伴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活动的推进,在合理的理论依据下加强对某些具体的微观市场、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欧阳i.中国大国经济学建设的构想[J].经济学动态,2011,(8):32-38.

[2]曹均伟.西方经济学的转换和发展――从经济学方法论的视角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4,(2):11-18.

[3]马涛.西方经济学的范式结构及其演变[J].中国社会科学,2014,(10):41-62.

[4]谭啸.关于几个西方经济学观点的反思[J].红旗文稿,2015,(5):17-18.

[5]王国成.西方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嬗变与超越[J].中国社会科学,2012,(7):68-81.

[6]王庆.对西方经济学的反思与借鉴[J].青海社会科学,2015,(4):35-41.

第2篇:西方经济学发展方法范文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社会主义;马克思

近两年来,我国报刊上讨论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现代)经济学的位置、功能的文章很多,其中有多种不同的看法,有些甚至是完全对立的。分析这些不同看法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于我们正处于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一方面社会基础在变,而且变得相当快。另一方面,虽然上层建筑相应地也在变,但变的速度比较慢。因此,就出现了差距和矛盾,自然就形成各种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准确定位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位置和功能,需要我们把握好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怎样看待西方经济学

(一)现在大家讲的西方经济学和当年马克思批判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虽然有继承关系,但内容却发生了很多变化。过去,我们认为西方经济学只是为资产阶级私有制辩护的庸俗经济学。然而,在西方经济学里却很少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因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在西方经济学者看来是毋须讨论的既定前提,尽管这种观点存在着问题,但在他们现在的书中所研究的重点早已不是这个问题了。西方经济学现在也讲“制度”,但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生产关系总和制度,而是选择资源配置方式的机制体系,即西方经济学认为的最有效的经济资源市场配置机制。这里讲的制度已具有了另外一种涵义。20世纪以来,在西方国家也出现了新制度经济学,其侧重用交易费用的观点分析问题,这种分析方法可以作为政治经济学中生产关系研究的一个补充。

(二)应鼓励对西方经济学进行创新性研究并有分析地加以利用。田国强在2005年《经济研究》第2期发表文章指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有作用(事实上,二战后西方国家领导人都曾先后利用过西方经济思想,如货币主义、供应学派的思想等)。由于我们在改革经济体制方面已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所以我国也可有分析地利用西方经济学分析研究人类社会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方法。事实上,我国在很多方面(主要在经济政策和经济措施方面)已经有分析地加以利用了。如,按照西方经济学的划分方法,把经济问题分为微观和宏观两部分。在宏观方面,我们也在利用西方惯用的调控手段,尽管在调控的具体措施方面有所差别,但基本方法大体类似西方经济学的方法。另外,中国不少学者尤其是中青年学者,都喜欢用西方经济学的方法研究问题,说明西方经济学有吸引人的地方。如,有人就说西方经济学比较具体实用,不是脱离现实讲空道理。为此,我们应鼓励对西方经济学进行创新性研究,并敢于将研究的成果引入到教学中去。

(三)对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不宜采取片面的强制措施来扶一个压一个,而应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目前,西方经济学在我国传播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快,但应该承认西方经济学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许多中青年似乎更热衷于西方经济学的方法体系。现在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中国真正懂得政治经济学又熟悉西方经济学的人太少,评论起来往往不是偏于这一方,就是偏于那一方,很少能做出全面中肯的科学评价,有时甚至还出现盲目跟风的现象。如,有人把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绝对对立起来加以批判,这显然有些过于偏执。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虽然属于不同的思想体系,其中确有某些对立的成分,但由于它们研究资本主义是从不同侧面(前者是从资本主义资源配置,后者是从经济利益关系)研究的,从这个角度看,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因此,对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不宜采取片面的强制措施来扶一个压一个,那样做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正确的态度是认真抓好对这两门科学的研究,脚踏实地运用这两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去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只要它们包含有真理的成分,或部分是真理,就没有必要害怕它,而且要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二、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在教学和研究中的指导作用

(一)首先要理解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以前,在实践中究竟应怎样理解及如何贯彻马克思主义精神方面,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因此,我们要从与时俱进的角度弄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中,哲学是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在运用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社会经济问题时曾提出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观点往往与当时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但现在仍然可指导我们的行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今天仍带有普遍指导意义,但需要用新的实践来丰富和发展它。否则,只是干巴巴地把原有几条结论当作一成不变的公式,很难真正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如,在过去阶级矛盾尖锐的条件下,马克思很强调阶级斗争。然而,今天在对立阶级已基本消灭的情况下,如再强调阶级斗争为纲恐怕就脱离实际了。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在体制和政策方面提出了许多新观点,但并没有违背马克思主义,而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二)要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1.作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政治经济学原本只包括资本主义部分(资本论)。传统观点认为,政治经济学包括两个部分,即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实际上,作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政治经济学原本只包括资本主义部分(资本论)。列宁在论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观点时指出,在马克思时代世界上还没有出现社会主义。既然在马克思的时代并不存在社会主义,当然也不可能撰写出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部分。社会主义部分的政治经济学建立是在斯大林主持下由原苏联一批院士编写开始的。然而,由于它没有、事实也不可能科学地反映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必然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观臆想的结果。因此,此书出版的寿命不过十年左右。我国是从学习原苏联开始学习社会主义的,受原苏联教科书的影响非常深,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中国才开始编写包括以中国经验为主的社会主义部分政治经济学,不可能完全摆脱原苏联教科书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虽然逐步对原苏联教科书影响的内容和框架有所突破,但很难说现在编写的教科书已是不折不扣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因此,现在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时,应把上述这两部分区分开看待。不能一说政治经济学,特别是它的社会主义部分就认定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

2.要采取与时俱进的态度创新和发展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由于有马克思的原创著作存在,人们一般不会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产生歧义,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不同于当年马克思在英国生活时的那些情况和特点,阶级矛盾也并不像《资本论》中描写的那样尖锐,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没出现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中描写的那样奄奄一息状态。马克思从当时的形势出发,考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终将引发社会革命的论述是科学的,同时他也察觉到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阶段出现了调节和缓解矛盾的内在机制。然而,他来不及就这些新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原来有些结论就需要重新加以审视和研究了。为坚持马克思主义认真求实的研究精神,我们不应戴上先入为主的眼镜,而要认真地、也实事求是地揭示资本主义矛盾发展变化的新形式和新特点,并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找出它在将来必会被更高级的社会制度代替的历史趋势。要避免不顾客观事实,把马克思在那个时代得出的某个或某几个结论一成不变地生搬硬套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头上。

3.要针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各阶层之间利益关系的矛盾,来创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著作很难说哪一本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可能有很多版本在不同程度上含有某些马克思主义因素或马克思主义科学成份,但作为成体系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来说,也不可能是完全符合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精神的。理由是直到今天为止世界上还没出现一个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至于西北欧一些被认为是民主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种种原因看法分歧很大,这里暂搁置不论)。理论是现实生活的本质反映,当现实生活本身还没发展到成熟或定型的条件下,又怎么可能出现一本反映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呢?可见,硬要拿出一本科学地反映成熟社会主义本质的著作来,这种要求未免有点过于超前。即使马克思生活在现在,恐怕也难于满足这种要求。客观存在决定人们思想意识,人们是无法改变这条规律的。现在有些人企图把西方经济学引进来,或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合并起来,先讲商品、货币、资本,再分别讲两种制度本身,这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引出新的矛盾。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同,试图把二者合成一体,自然会出现前后矛盾的问题。现在政治经济学课程不如西方经济学受学生欢迎有多种原因,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身不成熟是一个重要原因。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建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当前较为现实的办法是仍要遵循过去传统的理解,即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仍然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虽然社会主义社会已基本消灭了敌对阶级,似乎已不再需要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了,但社会上的体脑差别、城乡及工农的差别却依然存在,行业之间的收入差别也存在。也就是说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的矛盾依然存在,这种差别不仅反映在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方面,而且更重要的是反映在它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上。对此如果认识清楚、处理得当就会给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反之,如果认识和处理不当,则会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可见,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把着眼点放在这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第3篇:西方经济学发展方法范文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社会主义;马克思

近两年来,我国报刊上讨论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现代)经济学的位置、功能的文章很多,其中有多种不同的看法,有些甚至是完全对立的。分析这些不同看法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于我们正处于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一方面社会基础在变,而且变得相当快。另一方面,虽然上层建筑相应地也在变,但变的速度比较慢。因此,就出现了差距和矛盾,自然就形成各种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准确定位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位置和功能,需要我们把握好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怎样看待西方经济学

(一)现在大家讲的西方经济学和当年马克思批判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虽然有继承关系,但内容却发生了很多变化。过去,我们认为西方经济学只是为资产阶级私有制辩护的庸俗经济学。然而,在西方经济学里却很少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因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在西方经济学者看来是毋须讨论的既定前提,尽管这种观点存在着问题,但在他们现在的书中所研究的重点早已不是这个问题了。西方经济学现在也讲“制度”,但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生产关系总和制度,而是选择资源配置方式的机制体系,即西方经济学认为的最有效的经济资源市场配置机制。这里讲的制度已具有了另外一种涵义。20世纪以来,在西方国家也出现了新制度经济学,其侧重用交易费用的观点分析问题,这种分析方法可以作为政治经济学中生产关系研究的一个补充。

(二)应鼓励对西方经济学进行创新性研究并有分析地加以利用。田国强在2005年《经济研究》第2期发表文章指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有作用(事实上,二战后西方国家领导人都曾先后利用过西方经济思想,如货币主义、供应学派的思想等)。由于我们在改革经济体制方面已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所以我国也可有分析地利用西方经济学分析研究人类社会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方法。事实上,我国在很多方面(主要在经济政策和经济措施方面)已经有分析地加以利用了。如,按照西方经济学的划分方法,把经济问题分为微观和宏观两部分。在宏观方面,我们也在利用西方惯用的调控手段,尽管在调控的具体措施方面有所差别,但基本方法大体类似西方经济学的方法。另外,中国不少学者尤其是中青年学者,都喜欢用西方经济学的方法研究问题,说明西方经济学有吸引人的地方。如,有人就说西方经济学比较具体实用,不是脱离现实讲空道理。为此,我们应鼓励对西方经济学进行创新性研究,并敢于将研究的成果引入到教学中去。

(三)对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不宜采取片面的强制措施来扶一个压一个,而应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目前,西方经济学在我国传播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快,但应该承认西方经济学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许多中青年似乎更热衷于西方经济学的方法体系。现在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中国真正懂得政治经济学又熟悉西方经济学的人太少,评论起来往往不是偏于这一方,就是偏于那一方,很少能做出全面中肯的科学评价,有时甚至还出现盲目跟风的现象。如,有人把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绝对对立起来加以批判,这显然有些过于偏执。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虽然属于不同的思想体系,其中确有某些对立的成分,但由于它们研究资本主义是从不同侧面(前者是从资本主义资源配置,后者是从经济利益关系)研究的,从这个角度看,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因此,对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不宜采取片面的强制措施来扶一个压一个,那样做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正确的态度是认真抓好对这两门科学的研究,脚踏实地运用这两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去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只要它们包含有真理的成分,或部分是真理,就没有必要害怕它,而且要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二、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在教学和研究中的指导作用

(一)首先要理解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以前,在实践中究竟应怎样理解及如何贯彻马克思主义精神方面,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因此,我们要从与时俱进的角度弄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中,哲学是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在运用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社会经济问题时曾提出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观点往往与当时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但现在仍然可指导我们的行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今天仍带有普遍指导意义,但需要用新的实践来丰富和发展它。否则,只是干巴巴地把原有几条结论当作一成不变的公式,很难真正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如,在过去阶级矛盾尖锐的条件下,马克思很强调阶级斗争。然而,今天在对立阶级已基本消灭的情况下,如再强调阶级斗争为纲恐怕就脱离实际了。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在体制和政策方面提出了许多新观点,但并没有违背马克思主义,而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二)要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1.作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政治经济学原本只包括资本主义部分(资本论)。传统观点认为,政治经济学包括两个部分,即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实际上,作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政治经济学原本只包括资本主义部分(资本论)。列宁在论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观点时指出,在马克思时代世界上还没有出现社会主义。既然在马克思的时代并不存在社会主义,当然也不可能撰写出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部分。社会主义部分的政治经济学建立是在斯大林主持下由原苏联一批院士编写开始的。然而,由于它没有、事实也不可能科学地反映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必然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观臆想的结果。因此,此书出版的寿命不过十年左右。我国是从学习原苏联开始学习社会主义的,受原苏联教科书的影响非常深,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中国才开始编写包括以中国经验为主的社会主义部分政治经济学,不可能完全摆脱原苏联教科书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虽然逐步对原苏联教科书影响的内容和框架有所突破,但很难说现在编写的教科书已是不折不扣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因此,现在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时,应把上述这两部分区分开看待。不能一说政治经济学,特别是它的社会主义部分就认定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2.要采取与时俱进的态度创新和发展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由于有马克思的原创著作存在,人们一般不会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产生歧义,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不同于当年马克思在英国生活时的那些情况和特点,阶级矛盾也并不像《资本论》中描写的那样尖锐,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没出现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中描写的那样奄奄一息状态。马克思从当时的形势出发,考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终将引发社会革命的论述是科学的,同时他也察觉到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阶段出现了调节和缓解矛盾的内在机制。然而,他来不及就这些新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原来有些结论就需要重新加以审视和研究了。为坚持马克思主义认真求实的研究精神,我们不应戴上先入为主的眼镜,而要认真地、也实事求是地揭示资本主义矛盾发展变化的新形式和新特点,并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找出它在将来必会被更高级的社会制度代替的历史趋势。要避免不顾客观事实,把马克思在那个时代得出的某个或某几个结论一成不变地生搬硬套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头上。

3.要针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各阶层之间利益关系的矛盾,来创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著作很难说哪一本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可能有很多版本在不同程度上含有某些马克思主义因素或马克思主义科学成份,但作为成体系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来说,也不可能是完全符合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精神的。理由是直到今天为止世界上还没出现一个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至于西北欧一些被认为是民主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种种原因看法分歧很大,这里暂搁置不论)。理论是现实生活的本质反映,当现实生活本身还没发展到成熟或定型的条件下,又怎么可能出现一本反映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呢?可见,硬要拿出一本科学地反映成熟社会主义本质的著作来,这种要求未免有点过于超前。即使马克思生活在现在,恐怕也难于满足这种要求。客观存在决定人们思想意识,人们是无法改变这条规律的。现在有些人企图把西方经济学引进来,或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合并起来,先讲商品、货币、资本,再分别讲两种制度本身,这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引出新的矛盾。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同,试图把二者合成一体,自然会出现前后矛盾的问题。现在政治经济学课程不如西方经济学受学生欢迎有多种原因,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身不成熟是一个重要原因。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建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当前较为现实的办法是仍要遵循过去传统的理解,即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仍然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虽然社会主义社会已基本消灭了敌对阶级,似乎已不再需要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了,但社会上的体脑差别、城乡及工农的差别却依然存在,行业之间的收入差别也存在。也就是说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的矛盾依然存在,这种差别不仅反映在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方面,而且更重要的是反映在它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上。对此如果认识清楚、处理得当就会给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反之,如果认识和处理不当,则会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可见,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把着眼点放在这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第4篇:西方经济学发展方法范文

一、怎样看待西方经济学

(一)现在大家讲的西方经济学和当年马克思批判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虽然有继承关系,但内容却发生了很多变化。过去,我们认为西方经济学只是为资产阶级私有制辩护的庸俗经济学。然而,在西方经济学里却很少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因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在西方经济学者看来是毋须讨论的既定前提,尽管这种观点存在着问题,但在他们现在的书中所研究的重点早已不是这个问题了。西方经济学现在也讲“制度”,但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生产关系总和制度,而是选择资源配置方式的机制体系,即西方经济学认为的最有效的经济资源市场配置机制。这里讲的制度已具有了另外一种涵义。20世纪以来,在西方国家也出现了新制度经济学,其侧重用交易费用的观点分析问题,这种分析方法可以作为政治经济学中生产关系研究的一个补充。

(二)应鼓励对西方经济学进行创新性研究并有分析地加以利用。田国强在2005年《经济研究》第2期发表文章指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有作用(事实上,二战后西方国家领导人都曾先后利用过西方经济思想,如货币主义、供应学派的思想等)。由于我们在改革经济体制方面已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所以我国也可有分析地利用西方经济学分析研究人类社会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方法。事实上,我国在很多方面(主要在经济政策和经济措施方面)已经有分析地加以利用了。如,按照西方经济学的划分方法,把经济问题分为微观和宏观两部分。在宏观方面,我们也在利用西方惯用的调控手段,尽管在调控的具体措施方面有所差别,但基本方法大体类似西方经济学的方法。另外,中国不少学者尤其是中青年学者,都喜欢用西方经济学的方法研究问题,说明西方经济学有吸引人的地方。如,有人就说西方经济学比较具体实用,不是脱离现实讲空道理。为此,我们应鼓励对西方经济学进行创新性研究,并敢于将研究的成果引入到教学中去。

(三)对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不宜采取片面的强制措施来扶一个压一个,而应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目前,西方经济学在我国传播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快,但应该承认西方经济学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许多中青年似乎更热衷于西方经济学的方法体系。现在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中国真正懂得政治经济学又熟悉西方经济学的人太少,评论起来往往不是偏于这一方,就是偏于那一方,很少能做出全面中肯的科学评价,有时甚至还出现盲目跟风的现象。如,有人把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绝对对立起来加以批判,这显然有些过于偏执。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虽然属于不同的思想体系,其中确有某些对立的成分,但由于它们研究资本主义是从不同侧面(前者是从资本主义资源配置,后者是从经济利益关系)研究的,从这个角度看,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因此,对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不宜采取片面的强制措施来扶一个压一个,那样做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正确的态度是认真抓好对这两门科学的研究,脚踏实地运用这两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去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只要它们包含有真理的成分,或部分是真理,就没有必要害怕它,而且要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二、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在教学和研究中的指导作用

(一)首先要理解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以前,在实践中究竟应怎样理解及如何贯彻马克思主义精神方面,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因此,我们要从与时俱进的角度弄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中,哲学是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在运用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社会经济问题时曾提出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观点往往与当时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但现在仍然可指导我们的行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今天仍带有普遍指导意义,但需要用新的实践来丰富和发展它。否则,只是干巴巴地把原有几条结论当作一成不变的公式,很难真正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如,在过去阶级矛盾尖锐的条件下,马克思很强调阶级斗争。然而,今天在对立阶级已基本消灭的情况下,如再强调阶级斗争为纲恐怕就脱离实际了。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在体制和政策方面提出了许多新观点,但并没有违背马克思主义,而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二)要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1.作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政治经济学原本只包括资本主义部分(资本论)。传统观点认为,政治经济学包括两个部分,即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实际上,作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政治经济学原本只包括资本主义部分(资本论)。列宁在论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观点时指出,在马克思时代世界上还没有出现社会主义。既然在马克思的时代并不存在社会主义,当然也不可能撰写出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部分。社会主义部分的政治经济学建立是在斯大林主持下由原苏联一批院士编写开始的。然而,由于它没有、事实也不可能科学地反映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必然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观臆想的结果。因此,此书出版的寿命不过十年左右。我国是从学习原苏联开始学习社会主义的,受原苏联教科书的影响非常深,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中国才开始编写包括以中国经验为主的社会主义部分政治经济学,不可能完全摆脱原苏联教科书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虽然逐步对原苏联教科书影响的内容和框架有所突破,但很难说现在编写的教科书已是不折不扣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因此,现在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时,应把上述这两部分区分开看待。不能一说政治经济学,特别是它的社会主义部分就认定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2.要采取与时俱进的态度创新和发展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由于有马克思的原创著作存在,人们一般不会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产生歧义,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不同于当年马克思在英国生活时的那些情况和特点,阶级矛盾也并不像《资本论》中描写的那样尖锐,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没出现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中描写的那样奄奄一息状态。马克思从当时的形势出发,考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终将引发社会革命的论述是科学的,同时他也察觉到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阶段出现了调节和缓解矛盾的内在机制。然而,他来不及就这些新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原来有些结论就需要重新加以审视和研究了。为坚持马克思主义认真求实的研究精神,我们不应戴上先入为主的眼镜,而要认真地、也实事求是地揭示资本主义矛盾发展变化的新形式和新特点,并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找出它在将来必会被更高级的社会制度代替的历史趋势。要避免不顾客观事实,把马克思在那个时代得出的某个或某几个结论一成不变地生搬硬套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头上。

3.要针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各阶层之间利益关系的矛盾,来创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著作很难说哪一本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可能有很多版本在不同程度上含有某些马克思主义因素或马克思主义科学成份,但作为成体系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来说,也不可能是完全符合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精神的。理由是直到今天为止世界上还没出现一个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至于西北欧一些被认为是民主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种种原因看法分歧很大,这里暂搁置不论)。理论是现实生活的本质反映,当现实生活本身还没发展到成熟或定型的条件下,又怎么可能出现一本反映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呢?可见,硬要拿出一本科学地反映成熟社会主义本质的著作来,这种要求未免有点过于超前。即使马克思生活在现在,恐怕也难于满足这种要求。客观存在决定人们思想意识,人们是无法改变这条规律的。现在有些人企图把西方经济学引进来,或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合并起来,先讲商品、货币、资本,再分别讲两种制度本身,这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引出新的矛盾。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同,试图把二者合成一体,自然会出现前后矛盾的问题。现在政治经济学课程不如西方经济学受学生欢迎有多种原因,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身不成熟是一个重要原因。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建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当前较为现实的办法是仍要遵循过去传统的理解,即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仍然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虽然社会主义社会已基本消灭了敌对阶级,似乎已不再需要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了,但社会上的体脑差别、城乡及工农的差别却依然存在,行业之间的收入差别也存在。也就是说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的矛盾依然存在,这种差别不仅反映在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方面,而且更重要的是反映在它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上。对此如果认识清楚、处理得当就会给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反之,如果认识和处理不当,则会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可见,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把着眼点放在这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教学中可以起互补作用

第5篇:西方经济学发展方法范文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教学改革 案例教学 参与式教学 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西方经济学的学科本质及其定位

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出现的一门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特色与伦理特色的科学,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抽象。布坎南将经济学定位在“介于预测科学和道德哲学之间”。同时,在过去200年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方经济学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随着经济问题的不断出现与解决而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体现了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体系。马歇尔指出:“经济学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具体的真理本身。”凯恩斯认为“它(经济学)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种教条。它是一种心灵的工具,是一种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结论的思维技巧。”①综上所述,西方经济学的本质是特有制度下,一定的意识形态与道德伦理、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与具有普遍性的一般经济学原理的综合体。

上海政法学院,以注重培养应用类综合基础人才为目的,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充分依据西方经济学学科本质,指出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与学主要应该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二是培养源于经济发展演变的经济学思维;三是培养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下剔出意识形态因素抽象地运用经济学原理,进行逻辑推理、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其中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为最终理论应用于实践,是为后两者服务的。

2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现状及其效果

根据对西方经济学课程本质的分析与定位,上海政法学院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课程安排与教授方式和手段的改革上,但是效果有限。

2.1 课程改革安排现状

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进程中,首先对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改革依据学科专业以及学生群体不同的学习诉求,将西方经济学课程具体划为三个门类。

首先,作为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我校分上下两学期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部分,共120课时,以充足的课时来增强学生掌握经济学基础的可能性。其次,作为在经济管理领域准备继续深造的学生的专业加强课程,我校针对此类学生在大三下学期开设了西方经济学专题课程,共30个课时,旨在巩固加强。最后,针对非经济管理类的专业,例如法学、社会学等学科专业,我校开设了西方经济学通识课程,共45学时,旨在对非专业人才进行经济学原理普及。

2.2 教授改革现状

教授改革主要包括教学方法改革与教学手段改革两个方面。首先,教学方法改革方面,采取传统的灌输法与案例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教师采用理论知识点与案例相结合、随堂提问、课后准备课堂presentation的方式,完善传统灌输式教育的不足,在强化经济学原理的基础知识点的同时,不断开拓学生的经济学逻辑思维,培养学生关心日常经济现象、分析经济问题的实践能力。其次,教学手段改革方面,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更多地依托PPT课件教学,涵盖从基本经济学理论文字的演示、经济学原理的数学推导、经济学原理的图形变换以及经济学案例的播放全部环节,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用于课堂讲授与师生互动,有效合理地利用了有限的课堂时间。

2.3 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效果

通过课程安排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旧存在很多不足。

成效方面,通过同学生的日常交流,以及团学定期组织的一些活动(大富翁、理性经济人互动讲座等)来看,学生对实时经济问题的关心程度不断增强,展示了一定的将所学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济学思维也日渐活跃。而课程体系的设置,使得有升学意愿的学生能够通过专题学习,巩固加强理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这一效果体现在近两年经济类研究生的升学率指标上。不足方面,从课堂提问、学生所做的presentation以及期末试卷的解答中看,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并没有很好地实现。就课堂提问与期末试卷的解答方面看,学生对于经济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点的回答较好,但是对论述、案例分析等进行理论扩展分析的能力较差,理解深度有限;学生的presentation,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的过程中,对于表象的观察较为细致,感性理解为主,缺乏深层次的理性分析与解释,思维的逻辑连贯性较差,并且跑题现象严重。

3 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运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改革效果的实现。

3.1 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所谓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典型事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方式,以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解释,进而培育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具有教学材料独特性、高度的实践性、较强的综合型、突出的启发性以及高度的互动性特点。”②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案例教学中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在教师教授的过程中,错把举例当案例,大量地课堂举例替代了案例。举例属于讲授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及时理解知识点,相对于案例,例子选取随意,学生不需要主动参与,讨论价值较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二是现有教材以及课程教学中,本土案例极少,即使存在本土案例,也普遍存在综合性不强、缺乏代表性、时效性、设计不缜密等问题,大部分案例仍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现象及问题的经典案例,与中国经济实际相脱节,缺乏经济学原理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直观性,不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

3.2 参与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参与式教学是相对传统灌输式教学而言的,注重学生的观点表达能力,是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创造形成自我观点,清晰表述自主意识的课堂环境,授课过程中参与式教学主要体现在课堂学生的presentation环节。通过教师布置任务,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点所在,搜集现实经济问题现象,运用经济学原理对经济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将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通过演讲的方式表达出来。笔者认为参与式教学效果实现的现阶段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小班授课,使得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但是西方经济学其基础课的特征在师资有限、学生众多的条件下很难实现小班教学;二是学生形成一个规范的presentation。一个规范的presentation需要学生至少具备如下的基本能力:首先是发现经济现象问题的能力;其次是将经济学原理同经济现象相联系并运用数学、图形等进行辅助分析的能力;再次是收集有效资料分析资料,理清所要阐述内容的条理以及逻辑发展关系的能力;最后是简明清晰的经济学语言表达能力。而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下,对于这些能力的专项训练是缺乏的,学生普遍不具备上述能力,制作presentation的基本能力较差,因此参与式教学效果实现有限。

3.3 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依托于计算机技术的新的教学手段,在现代教育中得以普及,其作用影响也越来越大,它充分展现了特有的扩展信息量、节省实践、活跃课堂气氛的优点;尤其是把图、文、声、像高度集成于教学中,明显提高了信息传授的效率,增强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力。”③西方经济学的特征决定了,其经济理论的形成是以一种数理逻辑为基础的动态演进的过程,存在大量的公式与图形的推导,而现有的西方经济学多媒体教学主要以PPT课件教学替代传统的板书教学,而由于师资的计算机水平有限、客观条件等方面的原因,教学课件的制作往往形式单一,基本上都是简单的静态陈述,并没有将动态的数学推导、图形曲线的变化过程展示出来,导致纯粹依靠PPT课件教学,并不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把握相关内容的结构逻辑、变化过程与规律,虽然节省了课堂时间,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堪忧。

4 细节上深化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规范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加强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效果,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质量必须要从细节上完善教学改革内容中的各个方面。

4.1 加强本土化案例的编撰与推广

学校应组织经济学教研室教师以及有经验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经济现象、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概括与总结,对应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经济学原理与知识点进行筛选,并按照经济现象与问题描述—产生后果描述—解决问题方法描述这一思维逻辑进行西方经济学本土化教学案例的编撰,旨在形成恰当的西方经济学辅助教学资料,将西方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现状更紧密地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更加贴近中国现状,增强经济理论与现实的直观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开发学生观察思考经济问题、利用经济学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小班授课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专项训练

50人以下以行政班为单位的小班授课模式,可以使任课教师轻松地了解学生的个体经济学素质与学习状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团队交流,有利于增强教学改革的效果,有条件对学生进行较好的专项训练。笔者认为专项训练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要培养学生观察现实经济现象的兴趣和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报纸、网络、电视新闻等渠道,收集一段时期内的经济发展动态与经济现象,培养学生关心实事经济的习惯;其次,培养学生运用数学逻辑、经济学图形分析经济现象与问题的能力。教师在用语言来描述经济学原理,分析问题讲述经济学结论的同时,不能忽视数学推导,要不断运用数学语言来解释经济学原理,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对某些已经讲过或者类似的问题进行数学推导,将经济学思想用数学逻辑进行解释,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应用于解释经济的能力。教师在进行图形解释时,注重对经济图形基本要素、图形基本含义以及图形的变幻推导重复地展示给学生的同时,课堂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基础图形以及图形变换的工作,增强学生图形联系经济学的能力;再次,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抓住主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济学思维逻辑。教师可以进行专题讲座,采用灌输与案例分析结合的方法,讲述如何收集资料,如何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不断剔除与论题无关的资料、吸收论据,分析资料的共性与不同,形成“现象—问题—原因—可行的解决方法”这一基本思路,并且通过在课堂上进行追问式提问的方式来不断巩固这一思维逻辑。最后锻炼学生的经济学语言表达能力。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大量阅读经济学资料,熟悉经济学术语的应用,并在课堂上规范经济学语言的应用,为学生提供好的经济学语言视听环境。另一方面,经常性地布置经济类文章读后感及小论文作业,批改中对不恰当甚至错误的术语进行修正,逐步规范学生的经济学语言运用,提高学生的经济学语言表达能力。

4.3 加强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相互融合

传统的教学手段,对于西方经济学这一逻辑性强、理论推演过程复杂的学科是必不可少的,现阶段多媒体教学手段主要以PPT代替板书,虽然能够在观感上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在逻辑推演方面的动态性的缺乏,使得教学的结果不能保证,一定要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下找到一个比例平衡点,充分利用PPT节约课堂时间、视觉效果强烈的特征对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结论等基础知识点以及案例进行展示,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巩固基础理论点的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传统教学手段—黑板教学亲自演示理论的分析逻辑和推导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理解经济学知识点的基本思路,提升教学手段改革的质量。

4.4 加强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监督

加强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监督的具体内容可以包括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完善系部或者教研室的自我监督机制,例如阶段性地进行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效果研讨会,分析教学模式、手段、方法的不足,总结经验,及时调整教学改革的细节内容,同时要健全向有经验、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实施学习听课的制度,进行教师业务素质拓展培训,提高师资水平,丰富教师内在素质;二是完善教师教学评价与激励约束机制,采用学生评价、教师间互评、督导评价、教学成果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于评价高的教师及时地进行相应奖励,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于评价低的教师,查找问题所在,必要时进行严格约束,从而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质量。

注释

① 黄阳平.西方经济学教学与经济思维培养[J].集美大学学报,2008(7):54.

第6篇:西方经济学发展方法范文

 (一)补充必要的本土教材

西方经济学教材是学生获得系统的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的主要资源和工具,同时也是教师进行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和基本材料,可以说,教材在西方经济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加快教材建设也是加快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需要之一,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材建设的现代化、科学化和本土化,但是由于课程理论、课程体系等各个方面的客观限制,当前我国西方经济学的教材建设还比较滞后,所使用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也依然是国外西方经济学原版教材的“改良版”,未能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等进行有机的结合,这也是我国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质量长期不高的原因之一,为此,加快我国高校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本土化,首先必须在教材建设上下功夫,有效地将西方经济学原版教材与我国经济建设的具体国情进行融合,增加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的典型案例,开发从我国国情出发的西方经济学本土化教材,兼顾西方经济学教材的国际化、现代性和本土化,从而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的经济学原理和方法来更好地理解、解决现实的经济问题的能力,这是实现我国高校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本土化的前提和基础。

 (二)加入更多的本土化案例内容

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中的典型案例是进行案例教学的主要载体和工具,学生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理解、分析,加深其中包含的经济学原理、方法等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学生分析经济学问题、解决经济学问题的能力,典型案例无不都具有强烈的直观性、现实性和针对性特点,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可以说,典型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和灵魂,对于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意义重大。目前在我国高校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实际上并不缺少典型案例,只不过这些典型案例大都来自于国外西方国家,而缺少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本身离学生的实际都比较远,实际教学过程中也较难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因而这就需要教师以及学生更多地去搜集、整理发生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本土化案例,充实现有的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应该说,这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跋而就,最为要紧和关键的是,作为西方经济学任课教师,在思想上要真正树立起本土化案例教学的意识和理念,真正重视本土化案例教学,如此才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主动地、持之以恒地为西方经济学教学注人更多的本土化案例,从而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强化西方经济学课外实践教学

案例教学并不是要闭门造车,而是要和实践具体结合起来,因此,要想进一步促进高校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本土化,提高教学整体质量,除了要在课程中进行必要的案例教学以外,教师还应积极强化课外实践教学环节,例如带领学生去当地企业进行实际参观、学习,组织一些学生参与行业组织、工商企业所组织的各种活动等,理论联系实际,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第7篇:西方经济学发展方法范文

一、现有问题

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研究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历经了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的发展阶段,为促进中国对外经济的发展、中国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的形成以及中国法学的繁荣与创新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三十多年来,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研究始终难以摆脱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困局。

(一)理论困局:难以突破西方语境长期以来,无论是作为实在法的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现实层面,还是体现为研究成果的国际经济法学理论层面,都持续呈现出一个明显的特征:围绕西方语境展开——国际经济法制规则依西方价值标准设定,国际经济法学范式依西方学术体系建构。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法学领域的绝对话语优势突出体现在:首先,在实在法领域,现有国际经济法律体制都是由欧美发达国家根据西方国际经济关系和法治理论发起组建并确立游戏规则。其次,在法学研究领域,从国际经济法学的起源来看,西方系列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法学理论构成国际经济法学的基础;从国际经济法的总体发展进程来看,西方自由主义国际经济秩序以及具体法律制度设计的理论始终占据主流阵地;从国际经济法学的学术范式来看,其建构、转换乃至变革均由西方学术界所引领。最后,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迅速崛起,中国话题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学界所关注的重要课题,并由此展开专门针对中国的理论攻击(诸如“中国”、“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等),从而使西方发达国家在占领理论、学术制高点的同时,形成意在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然而,在这样的话语垄断面前,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理论准备不足:很多研究盲目追随西方话语,而且,由于缺乏对于经济全球化及其法律规制走向的规律性提炼和前瞻性预见,既无法针对西方既有理论提出建设性意见或积极应对措施,也没有基于中国的特殊问题,从中国视角来建构、发展自身的理论体系。

(二)实践困局:应对中国问题不足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地对国际经济法学研究提出各种新课题,既有理论的,也有实践的。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国际经济法律关系中的“中国现象”与“中国问题”更显突出。例如,由于特殊的经济体制、发展水平以及法制状况等因素,在国际经济法律关系中,中国的主体地位如何界定,就是国际经济法学研究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复杂问题,例如:既要推行市场经济体制又不能完全享受市场经济国家的法定待遇,既要恪守多边法律规则下的义务又无法避免因为对中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解、错读乃至偏见而可能产生的风险,既要参与多边游戏又没有事先参与讨价还价的主动空间。然而,面对类似实例,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研究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积极、有效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迫切之需。

二、外部影响与内在根源

变幻莫测的国际经济关系格局及其中不断呈现的特殊的中国问题对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研究双重困局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外部影响。

一方面,就全球层面而言,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环境均有利于西方国际经济法学研究固守其垄断地位。首先,“民族国家”、“”等一系列构成国际法律关系核心要素的概念均植根于西方文明的土壤,国际经济法调整的国际经济关系的重心始终位于西方社会。其次,迄今,就世界总体格局而言,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社会体制模式、意识形态在世界的覆盖范围和影响程度,西方社会都处于优势地位。现代国际经济法学不仅在理念上更多地倾向于西方的价值标准,在内容上更多地反映西方政治、经济的体制要求,而且在研究视角的取舍上也更多地定位于有利于西方的利益立场。

另一方面,就中国层面而言,新问题、新现象的大量涌现、交织转换,不仅使及时研究、深入分析面临重重困难,也难以短时间内形成规律性把握与体系化提升所必需的学术沉淀。首先,就中国自身而言,作为国际经济法律关系中的后来者,其所面对的都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问题,没有现成方法可供遵循。其次,从全球角度来看,中国特殊的发展模式及其高速发展的经济水平,都是前所未有的新现象,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最后,中国的涉外经济法制正经历变革,这种不发达的国际经济和商事法律实践无疑决定了中国国际经济法学尚未成熟,更何况中国国际经济法学要比西方少近30年的学术积累。[2]需要指出的是,外部环境不利固然构成制约中国国际经济法学发展的重要成因,但法学研究存在的自身定位不准与方法失当,更是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研究难以突破困局的内在根源。

(一)导向错位:法学研究的“立场先定”问题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在意识形态的价值属性方面,法学往往被人为地添加更超然、更中立的色彩。基于法自身应当体现公平、正义价值的前提,人们认为,比起经济学家,法学家更关注各种权利主体的关系,因而也就更加容易成为追求公平时代的社会代言人。一些法学研究者习惯于“超越功利”的定位,并排斥基于特定利益角度的“立场先定”。实际上,有关社会科学研究的立场或价值先定问题,国内外理论与实践均已达成基本共识:人文社会学科无论如何也无法完全回避“人”的主题,为此就无法完全回避具体的社会实践生活中的价值判断。[3]法律活动领域是无法完全避免价值判断的,法学思考是有价值导向的。即使是被视为技术性的“法律诠释”也总是和一定的利益要求及对该种利益要求的规范调整相关的,从而决定了法律诠释与意识形态必然关联。[4]更何况,论点确定与论据取舍无不体现出研究者的主观偏好与感彩。此外,法律本身就是利益冲突与协调的产物,其学术研究也不可能有超越所有利益的纯粹“公正”和“中立”,国际法更是如此。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始终是所有国家的国际法学家研究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实践表明,根据西方语境下所谓“客观公正”、“普适标准”或“道义立场”而建立的国际经济组织内部充满西方利益,当它们有利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时,它的运转就很“高效”,否则它就可能“名存实亡”。[5]因此,对于中国来说,除了自己,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利益代言人。

(二)方法失当:法学研究的“问题意识”问题长期以来,中国的法学研究存在着两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缺乏作为“骨髓”的命题或基本观点,[6]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问题意识。目前,我们有一些法学论著不是围绕问题而展开论证的——没有发现问题或者发现的不是问题,因而也谈不上解决问题,并由此产生了一般介绍、简单重复、泛泛而谈之作。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也不例外。二是脱离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即“中国问题意识”缺乏。恰如顾培东教授所言:“中国法学正依循着‘知识——文化法学’的进路前行;法学研究越发成为疏离社会现实而自闭、自洽和价值自证的文化活动。受此影响,中国法学对法治实践的贡献度和影响力正不断减弱。”[7]表现在国际经济法学研究领域,就是“分析中国相关问题的文章确乎存在,但真正能为政府在外交中提供理论支持的并不多见,大多数论著与现实联系不紧密,或者说貌合神离。”[8]

第8篇:西方经济学发展方法范文

我们认为,说“发展经济学死亡了”未免是言过其实,因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仍然是经济学中没有解决而又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但是说“发展经济学失败了”则是有根有据的,因为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按照发展经济学家指出的道路和模式发展经济,结果大多失败了,而经济发展获得成功的国家或地区(如“亚洲四小龙”和中国大陆)却又不是按照发展经济学家开出的处方根治贫困病的。虽然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发展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也提出过一些原创性的理论和有用的政策建议,但是从整体上看,发展经济学与经济发展现实之间是一种南辕北辙的关系,发展经济学甚至阻碍或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家V.N.巴拉舒伯拉曼雅姆(V.N.Balasubramanyam)和桑加亚·拉尔(SanjayaLall)在90年代初承认:“发展经济学这个分支并没有成功地消灭落后,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学科它失败了,而且,由于它对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伤害大于好处,所以它的灭亡是受到欢迎的。”[1](P2)桑加亚·拉尔甚至断言:“发展经济学的死亡可能会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和经济都正常发展。”[1](P12)

现在的问题是,发展经济学本身发展了五十多年,为什么它会失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西方学者都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都在对发展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进行反思。我们认为,发展经济学的失败,其原因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寻找。

一、发展经济学兴起的背景和动机

经济发展问题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因为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被马克思称作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创立者的亚当·斯密在他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就讨论了经济(国民财富)增长的源泉问题,生活在18世纪的斯密把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快慢的原因归结为分工的发展程度和资本积累的多寡。古典经济学家都力图寻找经济增长的根源,分析经济变革的长期过程。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发展问题的兴趣一直持续到约翰·穆勒。此后,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把边际分析引入了经济学,经济学家们的兴趣转向了资源配置问题和交换理论,静态经济学支配着西方主流经济思想。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长期慢性萧条和30年代世界性经济大萧条,引发了凯恩斯对资本主义经济短期波动和长期停滞可能性的分析。从1848年约翰·穆勒出版《政治经济学原理》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经济发展问题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差不多被冷落了100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才重新成为西方经济学讨论的主题。

当然,古典经济学家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发展的对象、动机和目的的关注是不同的。古典经济学家关注的是当时资本主义经济的增长和发展问题。因为18世纪的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年轻的正在成长的经济,是一种“发展中的”经济,古典经济学家力图找到国家经济增长的源泉和一条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通过加快经济增长来确立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在经济上彻底战胜封建主义。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西方经济学家关注的是摆脱了殖民统治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简单地说,古典经济学家当时关注的是其本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西方经济学家关注的是他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

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西方经济学家热中于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他们是为了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走向发展和富裕之路吗?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来考察发展经济学兴起的背景和动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原本是帝国主义列强为争夺势力范围和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战争,但是,与帝国主义列强的愿望相反,这场战争却敲响了殖民主义的丧钟,殖民制度随着战争的结束而土崩瓦解,广大亚非拉国家纷纷获得民族独立。在国家独立以后,这些国家的领导人和政治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摆脱贫困和落后,如何进行改革和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制定一系列政策。那么,需要制定什么样的政策呢?这就需要从经济理论上做出回答,需要经济学家参与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选择。但是,当时在这些国家盛行的是殖民经济学。这种经济学是一种为殖民制度辩护和服务的理论,它力图开脱殖民体系对不发达经济所承担的责任,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落后和贫困归咎于热带气候条件、人口压力、资源匮乏或劳动者懒惰。显然,这种殖民经济学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需要。

从当时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来看,广大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大大缩小了帝国主义的地盘和势力范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投资场所、产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大大萎缩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一些新独立的国家追随苏联走上了共产主义道路,反资本主义的阵营正在扩大。因此,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自身利益考虑,需要把这些新独立国家的经济发展纳入自己的“规划”。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大规模的发达国家援助发展中国家的财政计划和投资项目,而发展经济学则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一种经济理论“援助”。

从表面上看,发展经济学是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和发达国家的需要的一种混合产物。但问题是,这种发展经济学最初是由发达国家“输出”到发展中国家的,因此,这就使人们有理由怀疑发展经济学的产生带有发达国家的某种目的,寄托着发达国家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某种愿望。

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杰拉尔德·M·迈耶(GeraldM.Meier)在回顾发展经济学兴起的原因时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发展经济学的先驱人物之所以受到激励去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有的是因为他们先前的学术兴趣,有的是因为有过在过去相关决策活动中的经历,有的是发自理想主义,有的是因为有基本的好奇心”。[2](序言,P24)我们认为,如果说这种说法还可以用来描述单个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动机的话,那么这种说法则不能用来说明发展经济学产生的动机和目的。事实上,迈耶的另一个说法倒是透露了发展经济学产生的真实动机和目的。他认为: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看来,昔日的殖民地如果没有一点社会进步,就可能陷入共产主义统治的危险,从而投资机会和进入市场与原料来源地的机会将消失。还有,战后的宣传强化了平均主义与人道主义的趋势。由于这些,50年代初期出现了从富国得到大规模财政和技术援助的政治基础。欧洲和北美的许多经济学家开始改变分析‘不发展’问题的工具。所以,发展经济学的家谱读起来就是‘出自政治权术的殖民经济学’”。[2](P6)

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瑞典著名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GunnarMyrdal)是发展经济学的主要先驱人物之一,他从1957年开始对亚洲一些国家(主要是南亚国家)的贫困和不发达问题进行了长达10年的研究,这项研究的最终成果是他于1968年出版的3卷本的《亚洲的戏剧:南亚国家贫困问题研究》(1971年出版了1卷本的缩写本)。根据缪尔达尔的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对欠发达国家进行研究的主要是来自西方富国的文化人类学家,他们是用静态的语言来描述尔发达国家的人民赖以生活、工作和生存的制度结构和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对欠发达国家进行研究的主角让位给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这些经济学家研究欠发达、发展和制定发展计划的各种动态问题。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西方学者研究工作的转向呢?缪尔达尔认为,这不是社会科学自动和自发发展的结果,而是巨大的政治变化的结果。具体说来,缪尔达尔把发展经济学的兴起归结为三个方面的原因:“随着殖民制度结构的迅速瓦解而来的是欠发达国家本身渴望发展……那些出于自身利益进行思考和行动的人们渴望发展……在冷战中达到白热化程度的国际对抗关系已经使得欠发达国家的命运成为发达国家对外政策所关注的问题。”[3](P3-4)缪尔达尔进一步认为,其中第三个原因是发展经济学产生的主要原因。他指出:“就有关西方国家、它们的学者和学术机构来说,显然上面所说的第三个原因是引起他们对欠发达国家问题感兴趣的最重要的原因。”[3](P4)

缪尔达尔认为,西方学者之所以把研究重点转向欠发达国家的贫困和发展问题,是由于世界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是:殖民制度的崩溃,独立的国家取代了殖民地;这些新独立的国家要求通过发展来摆脱贫困和停滞;苏联政权日益强大;共产党政权控制下的领土和人口规模急剧扩大,尤其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出现以及接踵而来的冷战。因此,在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一方、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为另一方的国际对抗关系中,争取到欠发达国家或至少让这些国家保持中立,对西方国家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政治意义。这些欠发达国家“改革的效果、速度甚至改革的方向对彼此对立的霸权集团来说都具有政治上的重要性”。[3](P5)正是在这种重大利害关系的驱使下,西方各国政府、组织和资助研究的机构以及社会舆论都迫切要求研究欠发达国家的问题,发展经济学的产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因为对西方国家来说,这些问题具有越来越大的政治重要性,所以,吵吵闹闹地要求研究这些问题是完全有道理的。”[3](P6)这就使得对欠发达国家的研究含有明确的政治目的。“现在对欠发达国家的问题所进行的研究,经常是出于一个国家或一个集团的一时的和狭隘的政治利益或战略利益,而不是为了普遍和永恒的价值……各种各样的研究现在都按照这些研究对美国或西方国家的‘安全’做出的贡献来进行评判。”[3](P6)由于这个原因,西方经济学家就需要戴上有色眼镜或过滤镜来看待和研究欠发达国家的贫困问题,他们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就难免带有某种偏向。缪尔达尔客观地指出:“在对穷国进行经济研究方面存在偏向的主要根源是多数研究力图按照西方的政治和军事利益的观点——把穷国从共产主义中拯救出来,来看待穷国的内部问题。”[3](P6)

二、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发展经济学使用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主要来源于凯恩斯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学。这是因为,一方面,当时在发展中国家没有适合自己国情的成熟的经济学。客观的情况是,经济落后的国家不可能产生出发达的经济学。另一方面,那些对不发达国家进行经济分析的人大多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这些经济学家通过引进概念、推导原理和提出发展模式创建了发展经济学。而他们所使用的概念、原理和研究方法不是来自凯恩斯经济学,就是来自新古典经济学。

虽然在发展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新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也发表了一些关于经济发展问题的观点,加中心—论、依附理论、强调刚性结构的非均衡论等,但从整体上看,主宰发展经济学的则是西方主流经济学。“一般认为,发展经济学家不过是运用贸易工具分析发展中国家问题的主流经济学家而已。”[1](P2)

发展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为第一阶段,70年代和80年代为第二阶段,90年代以来为第三阶段。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期,主导发展经济学的有三种理论:唯资本理论、唯工业化理论和唯计划化理论。唯资本理论强调启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增加资本积累,唯工业化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走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唯计划化理论倡导通过政府实施大规模的发展计划来战胜贫困。这三种理论的典型代表有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纳克斯的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和刘易斯的经济计划化原理等。除了唯计划化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时苏联计划化经验的影响以外,这三种理论都来源于当时已经成为正统西方经济学的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经济学是针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英美等发达国家的长期大量失业和经济停滞而提出来的。虽然战后新独立的欠发达国家也存在大量的失业,但这种失业主要是这些国家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经济严重不发达的结果,这与英美等国由于总需求不足造成的失业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尽管如此,20世纪50年代的发展经济学还是用凯恩斯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正如迈耶在20世纪80年代对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进行反思时所指出的:“虽然凯恩斯式的失业被否定了,但是50年代经济发展研究的其他主题,如强调资本职累、工业化和计划工作,都可以追溯出凯恩斯主义的背景。”[2](P15)

由于照搬凯恩斯理论和发达国家的经验,这些经济发展理论在实践中必然是纷纷碰壁。于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发展经济学又回归到新古典主义的传统上:批评计划化,重新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主张消除价格扭曲,实行经济自由化;主张国有企业私有化;重视国际贸易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正如迈耶指出的:“发展经济学内容最大的变革是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生的——这20年的特点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复活。”在这个阶段,发展经济学家们的主流观点是,“一个穷国之所以穷,现在被认为是起因于政策不适当,好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是好的”。[4]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以科斯、诺斯等人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和以布坎南、塔洛克等人为代表的公共选择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有了越来越大的声势,成为新的、影响较大的学术思潮。发展经济学家们似乎从这些经济学思潮中找到了新的分析工具。于是,90年代以来的发展经济学文献中有了制度分析、交易费用分析、产权理论、寻租理论、国家理论等内容。

我们看到,发展经济学从它一开始产生就是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观察和研究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的。用西方经济学的工具来研究贫困和发展问题可以说是发展经济学的一种研究传统。发展经济学家们之所以长期坚持这种研究传统,实际上是认为西方经济学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其分析工具和一般命题同样适用于发展中国家。正如缪尔达尔在他的名著《亚洲的戏剧》一书中所指出的:“(西方)经济学家长期以来一直更倾向于得出一般性的命题,然后假定这些命题对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文明都有效。”[3](P8)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发展经济学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它从一开始就带有发达国家的利益偏向,从维护发达国家的利益出发,并且是用根据发达国家的国情和经验得出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由于这些原因,发展经济学家们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时,在为发展中国家设计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时,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政策建议时,很难从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出发,很难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广大人民的利益要求,很难看到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性,因而很难看到发展中国家贫困的症结所在。研究者的立场错位,再加上把在发达国家产生、而在发达国家也不见得完全有效的经济学应用到经济条件、制度背景、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差异很大的发展中国家,失败自然就不可避免了。有些有远见的发展经济学家在发展经济学发展的早期就预见到了这个结局。缪尔达尔在20世纪60年代就曾经指出:“只要这些理论(西方经济理论——引者)的使用限制在西方世界,这种假定为普遍适用的理论可能就没有什么危害。但是,用这些理论来研究南亚欠发达国家——这些理论并不适用于这些国家,后果就严重了。”[3](P8-9)缪尔达尔甚至还进一步认为,西方经济学的许多基本概念也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因为发展中国家基本的社会和经济结构与发达的西方国家有着根本上的不同,不顾这种差别,盲目套用西方经济学的名词概念是有害的。他写到:“市场与价格、就业与失业、消费与储蓄、投资与产出这些‘经济学’术语是从西方世界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态度、制度和文化中抽象出来的,它们用于分析西方世界可能有意义,并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是在欠发达国家这样做显然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在欠发达国家,人们不能进行这种抽象;实际的分析必须讨论态度和制度关系方面的问题,必须考虑非常低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发展后果。”[3](P9)

说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经济问题和发达国家面临的经济问题毫无共同之处,说西方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完全无用,这种看法显然有些极端。我们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不可能从一套完全不同的、全新的分析工具开始,不可能(也不能)抛开人类已经积累起来的包括西方经济学在内的有用的知识成果。问题的关键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首先必须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立场出发,必须从发展中国家的特有国情出发,找出阻碍发展的主要因素;然后运用不同的假设,建立不同的制度关系和变量关系;最后对症下药,提出适合一个国家的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我们认为,这种发展经济学主要应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来创立,这些经济学家必须既精通西方经济学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又熟悉本国的国情和现实,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经济学家研究发展问题的动机要和发展中国家的广大人民的利益要求相一致。

[收稿日期]2002-04-10

【参考文献】

[1]V.N.巴拉舒伯拉曼雅姆,桑加亚·拉尔主编.发展经济学前沿问题[C].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2]杰拉尔德·迈耶,达德利·西尔斯编.发展经济学的先驱[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第9篇:西方经济学发展方法范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益为中国经济学界所接受和倡导,西方经济学成为各高校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必修课。如何教好这门课,怎样将西方经济理论融会贯通,如何在教学的实践中变外来为我用,既保留西方经济学的特色和理论体系,又能与其他学科和课程相互衔接,是在教学中需要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探索与西方经济学内容和体系相联系的、行之有效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对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1.系统庞大、逻辑性强

目前我国高校所讲授的西方经济学内容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基本出发点,以经济中的个体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以价格理论为中心,通过个量分析,来探讨稀缺的经济资源如何才能达到最优配置的问题。宏观经济学以市场机制不完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为基本出发点,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中心,通过总量分析的方法,来探讨经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基础上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形成逻辑性越来越缜密的学科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实践的不断发展,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日益庞大。从学科类型看,既有理论经济学,如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又有应用经济学,如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民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从理论发展的角度看,既有传统经济学派,如剑桥学派、旧制度学派、凯恩斯学派,又有现代经济学派,如新剑桥学派、新制度主义学派、新凯恩斯学派、非均衡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等;从影响力的角度,既有主流经济学,如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又有非主流经济学,如货币主义、理性预期主义等。虽然不同理论流派之间还存在着诸多分歧,各理论流派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甚至有时还不能有效地解释经济现象和解决经济问题,但是这并不妨碍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在分歧与相互借鉴中发展。另一方面,西方经济学本身就是在政治学、伦理学、数学、法学、地理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基础之上产生发展起来的,而且近年来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与这些学科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尤其是与行为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交融,由此产生了许多新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如信息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心理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这些也都纳入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之中。

2.理论中数学的支撑性强,模型多

西方经济学所涉及的经济数量关系联系紧密,是一门有各种经济变量关系联结在一起的具有很强逻辑关系的学科。数学本身所具有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概念和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抽象性使得数学在应用到经济学中时,能够利用数学中简单的数字或字母来表示经济变量,进而建立经济模型。这就使得复杂的经济现象可以被抽象化成简洁的数学模型来加以研究。严密性使得数学在应用到经济学中时,能够使经济学借助数学这一工具,建立一个环环相扣、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正是因为如此,数学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支撑性较强。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内容抽象

西方经济学内容的覆盖面之广,涉及知识点之多,比其他课程都更胜一筹,如果认为微观部分更贴近生活,更贴近现实,更好理解的话,那么,宏观部分就较抽象较难理解了。虽然经济学的一些名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体现,在报刊杂志和电视上也频繁出现,但作为大学生要真正理解其理论体系和实质问题,却不那么容易,尤其是现在的大学年龄总体偏小,缺乏社会经验和社会观察力,对经济问题独立思考不足,因此学生普遍感觉经济学抽象难懂。

2.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变型,经济理论尚未成熟,争议较多

不论微观还是宏观,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我国的现实情况都是密切相关的。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及其相关学科在我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但是,当前我国尚缺乏系统严密的经济理论科学体系,我国还没有像马歇尔、凯恩斯、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等这种影响深远的大经济学家。因此,从经济学教学角度看,既要“拿来主义”,又要“实用主义”,教师学生要想学好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也就可想而知了。

3.学生对数学工具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普遍感到困难

学生中大多数人的人文知识丰富,数学基础相对薄弱,这一知识架构的特点导致学生普遍对定性分析感兴趣,而对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不愿深入,对教学中讲到经济学的案例、经济学的渊源感兴趣,而对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证明不习惯接受。这种情况也很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过程中,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对抽象复杂经济问题的理性分析和研究能力。

4.教学手段落后,信息面窄

西方经济学是一种以数理逻辑为基础的经济理论,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大量的图形、表格和数据,而且还需要补充案例,才能让学生切实领会书中的原理。但由于条件所限,很多老师还在使用“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方法,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画图、抄表格和写公式上,没有时间来讲案例和补充书本以外的信息,造成课堂信息量少,枯燥、乏味,理论联系实际差,教学效率低的局面。

三、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的措施

1.加强经济学方法论在教学中的讲授力度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加强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传授与讲解,如涉及到经济学研究的性质是单纯的解释、描述,还是涉及价值伦理的规范与实证研究方法;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内容的溯因、归纳与演绎方法;影响到人之行为的长期与短期分析方法;考虑到时间因素的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还有涉及经济存在状态的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方法以及判断经济“量”和“质”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等等,这些方法论中的问题在给学生讲解基本知识点时都应该尽可能地详细介绍,以便于学生掌握。

2.理论联系实际,尝试多种教学方法

西方经济学理论性很强,如果实行从理论到理论的“填鸭式”灌输,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没有实际意义、没有用处,所以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应当联系实际,尽可能结合一此贴近日常生活、浅显易懂的案例和事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觉得经济学就在身边。而且在选择案例时,要尽可能选国内的、贴近日常生活的小案例,这样学生才能够较好理解和领会。因为西方经济在西方国家发展比较成热,教材主要是翻译国外书籍,所以即便书中有一些案例,也多是以国外的为主,描述的内容离中国国情较远,使学生难以理解和体会。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尽可能选择国内案例,并且由于课时的有限,为了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理解和领会经济学原理,在穿插案例时不能过于复杂,最好是一些对重点难点能阐述透彻的小案例,例如在讲解“机会成本”的概念时,可以告诉学生,当他们选择了上大学时就放弃了就业,因而大学期间就失去了四年就业可能获得的最大收入,这个最大收入就是他们就学的机会成本。而使用这样的案例就要求老师自己在生活中要多思考、多积累,才能在课堂上信手拈来。

除了多补充案例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其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例如使用提问式教学,在讲述经济原理之前,先提出与之相关的现实经济问题,让学生主动去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此外,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多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加深他们对原理的理解,同时增强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余时间,应指导学生多做习题,因为要学好西方经济学,必须多做习题,才能进一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正确处理好基本理论和数学分析法之间的关系

模型分析法是西方经济学的一种主要研究方法,因而在西方经济学教材中,既有丰富的经济学原理、概念,还有大量的数学公式及图表曲线。如何处理好基本理论和数学模型之间的关系是西方经济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专业及学时安排等情况区别对待。一般对于本科层次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来讲,应将重点放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讲解上。但是,在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讲解的同时,决不能因此而忽视甚至免去教学过程中必要的数学分析。一方面是因为本科阶段西方经济学涉及的数学并不复杂,而该课程一般被安排在大学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这时学生己经学习和掌握了高等数学中有关微积分方面的初步知识,有了相应的数学基础。更为重要的是,数学是经济学不可替代的分析工具,用数学来表达和论证经济理论具有简洁、清晰、逻辑严密等优点。许多经济理论是在数学推导的基础上形成的,只有理解了具体的假设及数学推导过程,才能更容易更准确更牢固地理解和掌握经济理论本身,通过此过程还可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所以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数学分析不可或缺。

4.引进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互联网等多媒技术进行授课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它的优点是:节约了板书时间,加大信息量,开阔知识面。并能挖掘出课本文字达不到的直观、动态效果,使难以理解的抽象理论形象化、生动化,将学生带入模拟场景,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科学,它会采取一切可利用的技术用于经济现象的分析,其中,数学就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因此,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一定会采用大量的图表和公式。由于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必须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尤其是多媒体必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计算机图形显示、动画模拟及文字说明等,形成一个全新的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生动直观的教学环境,可以大大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学习效率,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形象思维。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