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西方传统园林特点范文

西方传统园林特点精选(九篇)

西方传统园林特点

第1篇:西方传统园林特点范文

关键词:中国古代园林;传统;继承;生态;意境

我国的园林艺术在长期的发展中,自成一脉,无论是在艺术风格上还是在艺术内涵上,都与其他国家的园林艺术有着较大的差异。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出现中断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我国的园林艺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为了保障我国的园林艺术可以得到更为长远的发展,我国在继承中国古代园林传统的基础上,不断的进行改进,去粗取精,吸收其中的优秀思想,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式园林。

1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征

我国古代园林具有典型的民族风格,与其他国家的园林有着明显的区别,我国的古代园林所具有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1 山水自然景观

我国古代在对园林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是依据地理特点以及自然环境条件等因素,结合自然的景观,融入一些人工景观,从而使得园林能够充分的体现出人文特色以及自然特色。而在古代园林中,如植物、水源等都是其必不可少的元素。古代园林重视对山水自然景观的应用,园林设计突出强调意境,因此,对一些自然景观进行了原始的保留,而没有过分的进行人工的干预,充分的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2 适宜的人居环境

我国古代主要是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并不高,这就使得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同时,我国古代居民的生活环境较为恶劣,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古代园林设计着力打造出适宜人居住的环境,利用园林来对区域的气候条件进行改善,将自然中的水源以及植物完美的应用到园林设计中,以调节区域的温度、湿度等,从而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

1.3 巧妙的空间设计组织

在古代园林设计中,对于空间细节的设计非常重视,力求无论在哪个角落中都能看到别致的景观。即通过设计将有限的空间营造出无限的景观。在空间组织上,注意利用动静结合、循序渐进的手法来实现空间的不断变化。将园林分隔为多个小园林,但是每个小园林又相互辉映,互相衔接,形成了多种多样,空间交错的景观,使人流连忘返。

2 对中国古代传统园林的认识

2.1 “天人合一”并不等同于园林生态思想

尽管中国古代传统园林注重建设山水园林,强调师法自然,天人合一,并且在此基础上建造了很多具有生态意义的园林。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天人并不等同于生态园林思想。原因在于天人合一的主要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而服务的,最终是将君权神授的理念深入到大众观念中去的。其最初的设计并不是为园林所设计。

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于工业革命后人类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直接造成人类自身的生存危机。中国古代长期处于封建农耕社会,人口增长缓慢,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基本未被打破,生态问题远未凸显。中国古代的社会伦理,主要是针对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阐发。而现代生态伦理,则将古代伦理范畴拓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

2.2 意境并非唯独中国园林特有

很多人认为中国古代传统园林是独具魅力和风格的意境园林,而且认为意境园林是中国独有,其他国家都不存在的。事实上,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不利于我们很好的继承和创新古代园林思想。因为意境,并不是单单我们中国园林独有。意境一词是由我国首先提出,但在发展的进程中,结合了西方的一些艺术美。尽管我国古代文化对于意境的领悟与运用较为深刻,意境一词也属于我国美学所特有,但这并不代表西方具有人生感、历史感与宇宙感的园林艺术不具意境。

3 中国园林对古代传统园林的继承和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园林也在逐渐的发展中,我国现代的园林建筑多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所设立,现代园林建筑多数在旅游胜地所建设,现代园林的发展可以说是时展的必然结果,这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是我国的园林在建设的时候,往往采用的都是相似的园林模式,并且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园林建造模式,使得我国的园林不具备民族的特色,而在人们的欣赏水平以及素质都相应提高的同时,人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园林模式,过去僵硬单一的园林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因此,需要对我国现代园林进行有效的改进,创新原有的园林模式,在现代园林中融入民族特色,继承和发扬传统园林中的优秀设计理念,从而打造出精美的园林模式,使得园林的内涵更加的丰富,将园林与自然相结合,丰富园林的模式,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观。

我国现代园林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灵感主要来源于中国古典园林,古典园林中的精髓是现代园林设计的核心,只有充分的认识和继承中国传统园林,才能够更好的建设出具有历史内涵又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的园林建筑。相关的园林设计者一定要在充分了解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对中国园林传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吸收其中的精华部分,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观念保存,并适当的应用到现代园林设计中在,熟悉掌握传统园林的设计手打和建造园林时所使用的各个元素,对传统园林中的空间布局形式以及文化内涵等进行继承和发扬,这样可以使得我国的园林模式逐渐得到丰富,也会使得现代化园林更加具有民族特色,从而更好的推动园林艺术文化的长远发展。

就目前我国的园林发展形式来说,其不能够再照搬传统的园林形式,也不能够仿照西方发达国家的园林模式,其需要进一步的实现自身的创新,在深刻分析中国传统园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西方园林中的优秀成分,采用合理的造景方法以及园林建造形式,做到取长补短,打造出具有西方气息由含有古典韵味的现代化园林模式,将中西方文化思想完美的融合到我国现代园林建筑中,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推动我国园林艺术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园林艺术文化的传统是当前园林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要抱有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来继承古代园林,并且要摒弃错误的思想观念,改掉盲目追求或者全盘否定西方园林的思想,合理结合古今中外的园林特点,从而将我国独具特色的中国古代园林传统创新发展,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汪菊渊,中国古代园林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2;5-6.

第2篇:西方传统园林特点范文

关键词:中国传统园林;现代园林;景观设计

现今中国园林正受西方文化强势洗礼,不少学者都抱唯有吸收外来文化才能进步的态度,我不否认在社会的变革强烈文化冲击下,如果不打破传统文化的统治,会使其成为包袱,加重了其自身的封闭性和排他性。但目前的实际问题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对文化兼容性处理过程手段的缺失,自身优势的弱化,现今在西方文化和自身本土文化的背景下,现代园林形式举步维艰,如何做好景观设计值得深思!

一、中国传统园林景观

1.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园林历程源远流长。秦西汉时,皇家园林(宮苑)圈地打猎,以供享乐。东汉私家园林兴起。从历史进程上看,中国园林是崇尚自然,后与文人墨客兴起息息相关。唐代变处于自然山水向写意山水的过渡。宋代以画论论园论。明清更多了些写意色彩。至此中国园林,效法自然,参与趣味的模式成型。后计成的园冶总结了造园的法则和审美定式,构园要素比如亭台楼榭桥廊的造型有成熟样式可循,花台、水池、门洞甚至漏窗等都有固定款式1,思维定式对清代后园林有一定影响。

2.景观特点

园冶中:“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是最理想的造园境界。中国古典园林的山水自然之美,来源与山水脉络自然,按真山石脉络和水源走向排山布水,注重景观布局,假山才能有真山灵气。后汉园林都以自然为尊,客观仿制山林,在自然山水上概括提炼,将文人情怀寄托于园中。园中植物不追寻贵重,易活易养,虽人工修剪,但不留装饰痕迹。中国园林秉持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师法自然,情趣高于自然的特点。设计思想更是受儒释道的文化浸染,天人合一,君子比德,寓情于景,虚实相生的特点。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旨在造园时,要顺应自然,以自然为至美。摆脱山水自身的束缚,伦理道德拟人化赋予山水中,升华境界。时代背景下,文人将情感寄托与山水,虚实变化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设计优点

在园林历史中不难看出,设计也是有法可依,但也可不拘一格。在自然法则中建造,寻找灵感。只要顺应自然多以文人诗画作入园,园即画的真实呈现,画即园的精神存在。二者遥相呼应。园冶:“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中的造园法则,是顺应自然,追求自然下的中国古典园林的一大特色。在山石,植物布置有着基本规则,使得园林形式上存在大同,园林形态可因地域呈现不同形式,多样性。装饰手法天然去雕饰,对自然极大的尊重是园林的核心思想。设计上具有极强的符号性。

二、现代园林景观

1.发展历程

现代园林式指由西方传入,在文艺复兴之前,“天人相分”的哲学思想,在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神学思想压制下,使得主客观分离。2科学使用人的黄金比例分割,应用于寺庙建筑的尺度标准,这种数字化形式美法则,已大幅度影响现今中国的市场,纵观现今园林,有别于传统“曲折”形式,而是采取了对称、几何等形制的方式,更见注重科学和理性的人工改造方式。元素更加西式化,意境追求也单淡泊了些。西方园林是改造自然,使得现今园林脱离本土的顺应自然,参与自然的核心思想,正逐渐成为西式园林缩影。

2.景观特点

现代园林更加西式的造园方式,元素更多元化。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技艺更是质的飞跃,局部刻画也细致入微。再者对空间上的划分更体现了以人为本,造园从根本上说是表达主人的喜好,现今园林的服务对象由权贵变为大众,设计更应是开放性的.2设计师多是满足人的需求,忽略了自然为本的法则。现代园林多注重理性和科学化的特点,没有自身传统地域性,文化特点。

3.存在弊端

现代园林设计存在着太多愚昧的模仿,凭借着单纯模仿怎会得到设计的真谛,往往失去园子独有韵味。不合理的设计,造成资源的流失严重,也失去游园乐趣,使得一径抱幽山,居然城市间的同感难体会!现代园林布景规划方针无法坚守,也会如西方园林一样,传统结构与样式在当下西方造园中也未能延续,只是延续了其思想模式意境难再寻,使其缺少本土特色。大多民众对园林之趣也鲜少知晓。作为设计者没有将其传播给群众,只是单单的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有什么意义呢?现在社会的飞速发展,民众已经不满足这种形似上追求,对园林的环境、设计乃至文化上的需求却越来越高。对于单一的模仿,大众也司空见惯,行业的口碑也不尽如人意。

三、设计传承

在西式文化的浪潮中,我们不仅要汲取西方的长处,包容文化的差异性,丰富自身。近些年来有传统回归的需要。中国传统园林理念讲究“回归感”,重视自然态风格,给都市的人们难得境地。现今园林要更重视“舒适感”,柔和气十足,更多的释放随意与情趣。而情趣则更为自然与人文并重,使置身于其间的人在不经意间获得欢愉与陶冶。这些感觉是当下人民共同急需的。但是我们要意识到,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好好的甄选西方的优秀设计处,斟酌总结能否运用到设计中去,得到文化的最大兼容。

1.设计思想的传承

有思想的设计才是好的园林设计,是对自然的高度呈现。保持对自然的依赖与敬畏,自然山水美好的品德,使得设计鲜活。设计上要在崇尚自然的大前提下,以人为本是我们应追求的理念,顺应自然,切实贴合现代大众的诉求,能重回自然怀抱,在喧嚣的城市中寻求一片心灵的净土。

2.设计手法的传承

我们依据园冶中造园法则,依水脉规划布景为今本方针,山石植物合理放置,在空间布景中,起转承接做到自然灵活,抑扬虚实结合,呈现出诗画般的精致。诗画意境这是中国独有的东西,园林中有画论定园论的特点,我们在设计上就要加强这一方面的构造意境。资源与经济方面中国园林造园有很大优势,如“自然而然”的理念,依山顺水,不强夺不破坏,不重复造作,与自然共同发展。这种中国园林固有的优良思想恰与当代资源匮乏的现状向迎合,是解决人与自然相处的一剂良药。也可真正做到了“绿水青山”“节俭简约”的政策指导方针。

四、结语

依目前的情况下看,我们要对海外弘扬民族文化,宽容差异化,加强自身个性的东西,如园中见诗画。对国内要加强传统文化运用,对当地要突出自我特点,层层深化,从地方特性大到民族文化的符号性特征要放大巧妙地运用到设计中去。中国已走向文化产业阶段,“人文景观”,文化含量高,生活与创业需要文化及其传统文化的信息更加突出,园林景观设计更应该作为基础型行业得到大力发展。现代园林使用的混合布局,也是时代背景下做出的必要尝试。3但是我们应始终坚持中国特色,在景观设计的空间处理、意境创造、元素搭配方面的地位优势。所以在汲取世界优秀园林方面的精华同时,总结其优势性,可否运用到自身设计中去,断不能只是形式上的模仿,而是转变和创新。在自然中寻求灵感,当然也要打破定式,谨记“宛自天开”的最高造园境界。我们需以传统园林为本,走适合自己发展创新的特色道路,才能对我们现代园林设计进步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李世葵.《园冶》园林美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9:17.

[2]岳子煊.浅谈现代中国园林景观设计[J].大众文艺,2015(19):105.

第3篇:西方传统园林特点范文

明末, 随着西方殖民势力的扩张, 西洋传教士来到中国进行传教活动, 同时导致了西方的科技文化艺术在中国传播, 出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中西文化交流的高潮。清初, 西洋传教士仍旧遵循本土化传教方针, 将天主教教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①, 同时帮助清政府修订历法、制造西洋火炮, 清廷对他们采取了接纳和宽容的政策。然而, 明清之际西方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充满了曲折离奇的斗争, 一部分固守封建传统的官僚士绅或文人, 本能地意识到西方文化对中国封建文化是一种冲击, 不利于封建的专制统治, 遂群起反击。顺治年间安徽歙县布衣杨光先在辅政大臣鳌拜等人的支持下弹劾钦天监监印、天主教传教士汤若望, 抨击天主教, 他说“设天果有天主, 则覆载之内四海万国, 无一而非天主之所宰制, 必无独主如德亚一国之理。独主一国, 岂得称天主哉”? 进而又说, 汤若望等“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②。清康熙初,清廷终于做出了禁止天主教传教士传教的决定。

清代雍乾时期, 曾经作为清初中西文化交流主导的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和应用大为减弱,中西文化交流的重点转向艺术方面, 西方的绘画、音乐、建筑艺术的引进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产生影响, 意大利画师郎世宁等人融合中西画法创造“新体画”、圆明园的西洋式建筑都是出现在这一时期。西方园林艺术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以这一时期表现最为明显。

一 中西方园林艺术特点

世界园林主要可分为东方园林和西方园林两大类, 前者以中国园林为代表, 后者以法国园林为代表。中西园林作为供人游乐赏玩的艺术空间具有共性, 然而由于自然观、审美取向的不同, 两者的造园理论、造园布局及其审美情趣迥然不同。美国景园建筑学家西蒙德说:“西方人对自然作战, 东方人以自身适应自然, 并以自然适应自身。”③

1. 西方园林的特点。

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 深受西方自然观的影响, 西方人信奉“天人对立, 改造自然”的哲学观, 强调人改造自然, 从而形成有别于东方的美学思想。西方人将数和比例奉为美的最高境界, 强调“美就是和谐, 和谐有它的内部结构, 这就是对称、均衡、秩序, 是可以用简单的数和几何关系来确定的”。其总特点强调的是以人工改变自然, 无论是建筑物还是山水树木都具有人工穿凿的明显印记, 它是运用建筑法则而不是自然法则建造园林。最彻底地运用建筑原则的是法国园林, “它们照例接近高大的宫殿, 树木是栽成有规律的行列, 形成林荫大道, 修剪得很整齐, 围墙也是用修剪整齐的篱笆来造成的, 这样就把大自然改造成为一座露_天的广厦”④。排列整齐的建筑, 柱廊、花坛、草坪、雕像、喷泉等均是秩序分明, 呈现出几何形状, 充分体现了人工改造自然的力量。因此西方园林中处处呈现的平面的、立体的几何形, 一切景物均以规整、匀称的形式出现, 透视感强, 平坦开放, 一览无余, 从而把自由的大自然纳入规整的建筑系统。

西方园林的基本布局体现严格的几何图案。平面布局以轴线展开, 以建筑物为主体, 一般以一座体积庞大的建筑物矗立于园林中十分突出的轴线的起点上, 整座园林以此建筑物为基准, 园林的主轴线是此建筑轴线的延伸。沿主轴线布置主要景观, 两侧有次轴线, 之间有直干道和斜干道相连。在纵横道路交叉上形成小广场, 呈点状分布水池、喷泉、雕塑或其他类型的建筑小品。道路是笔直的, 水面被限制在整整齐齐的石砌池子里, 其池子被砌成圆形、方形、长方形或椭圆形, 池中布设人物雕塑和喷泉。园林铺设大面积草坪, 花草树木严格整形修剪成锥体、球体、圆柱体, 草坪、花圃则勾划成菱形、矩形、圆形等图案, 一丝不苟地按几何图形修剪、栽植, 绝不容许自然生长形状, 被誉之为刺绣花圃、绿色雕刻。“园艺要修剪、扶直树木, 使每一株树的形状完全不同于处女林中的树木; 正如建筑堆砌石块成为整齐的形式一样, 园艺把公园中的树木栽成整齐的行列。总之, 养花或园艺把‘粗糙的原料’加以改造、精制, 是和建筑如出一辙的。”⑤为了突出人的力量, 西方园林中广为布置人体雕塑,以显现人体美。园林布局不追求层次感, 只有把游览视点提高, 才能领略造园艺术的整体美。西方园林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 就是花草树木也修剪对称方正, 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

西方园林艺术提出“完整、和谐、鲜明”三要素, 体现出严谨的理性, 集中表现了以人为中心, 以人力胜自然的思想理念。

2. 中国古典园林特点。

中国园林是一种自然山水式园林, 追求天然之趣是中国园林的基本特征。中国古代士人对山水自然抱着敬畏、崇尚的态度, 认为人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观, 强调人和自然之间的相辅相成, 和谐统一。基于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文化传承, 中国园林以自然山水为造园的楷模, 认为“自然者为上品之上”, “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是中国园林创作的最高原则和审美标准。园林景观呈现的山环水抱, 曲折蜿蜒, 参差错落, 花草树木自然之态, 从而获得“不离轩堂而共履闲旷之域, 不出城市而共获山林之性”⑥的理想生活境界。

中国园林在布局上以自然为宗, “今夫山者, 天地之山也, 天地之为是山也⋯⋯吾之为山也, 非能学天地之山野, 学夫天地之山之自然之理也”⑦。园林因地制宜, 呈现不规则的平面布局, 没有明显的轴线对称, 最忌方塘石洫、一览而尽的做法, 主张庭园重深, 处处邻虚, 曲径通幽。空间上讲求“隔景”、“藏景”, “合景色于草昧之中, 昧之无尽; 擅风光于掩映之际,览而愈新”⑧。要求循环往复, 无穷无尽, “水欲远, 尽出之则不远; 掩映断其派(脉) , 则远矣”。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营造出无限的意趣。造园非常注重因地制宜, 因山顺势, 变化有致,曲折多端的手法。园林造景的山、水、建筑、花木这四要素的布置没有一定的程式, 按照自然的形态灵活随意, “因阜垒山, 因洼疏池。集宾有堂, 眺远有楼有阁, 读书有斋, 燕寝有馆房, 循行往还, 登降上下, 有廊榭、亭台、、村柴之属”⑨。建筑服从于周围的自然环境,与山水树木相互协调、融为一体, “随基势高下⋯⋯宜亭斯亭, 宜榭斯榭”。亭台楼榭轻灵小巧, 翘角飞檐, 与周围环境互相穿插融合。植物和树木的栽种和修剪配和山水布置, “着眼在画意, 高树和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长绿树相间, 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 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⒑。传教士王致诚在写往巴黎的信中说, 在中国园林里,“人们所要表现的是天然朴野的农村, 而不是一所按照对称和比例的规则严谨地安排过的宫殿⋯⋯道路是蜿蜒曲折的⋯⋯不同于欧洲那种笔直的美丽的林荫道⋯⋯水渠富有野趣, 两岸的天然石块或进或退⋯⋯不同于欧洲的用方整的石块按墨线砌成的边岸”1l。中国古典园林的建造正符合中国古代文人居山四法: “树无行次, 石无位置, 屋无宏肆, 心无机事”

的理想园居环境。

而在审美情趣上, 中国园林艺术的美, 不仅体现在外在的形式美, 而是更加追求意境美。“片山多致, 寸石生情”, 将客观景致与主观情感相结合, 情景交融, 借景物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 从而使景物富有诗情画意与深刻哲理。“意境作为中国古典艺术的特构, 无论是对于诗词、绘画、音乐, 还是对于园林乃至盆景的创作来说, 都能赋予灵魂, 灌注生气, 化景物为情思, 变心态为画面, 使作品近而不浮, 远而不尽, 意象含蓄, 情致深蕴, 从而以其特殊的美的魅力, 引人入胜, 耐人寻思。”⒓.是否强调审美意境的创造, 是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中国艺术和西方艺术、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的重要的区别之一。

中国园林是人和自然之间的一条联系的纽带, 遵循“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表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与协调。

二 西方园林艺术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明清之际的西方传教士带来了西方哲学、科学和文化艺术。园林建筑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 自然成为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传教士到中国, 首先在传教地建立教堂。据档案记载, 康熙时期全国各地的新旧教堂多达30 座, 分布于北京、山东、安徽、江苏、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四川、湖北、陕西、河南等省份13.。北京宣武门教堂——南堂, 是汤若望在顺治七年(1650 年) 春, 依中国式建筑风格建造的, 但“堂牖器饰⋯⋯亭池台榭, 式仿西洋, 极其工巧”。并设有喷水池, “左池水上高三四尺, 石池水四道, 上喷高四五尺”14.。教堂内的建筑装饰和喷水池带有西洋园林的特点。康熙五十一年(1712 年) , 徐日升与闵明我将其改建成欧式。

1. 私家园林艺术中的异质文化因子。

明清之际的江南私家园林受到西洋建筑的影响, 在建筑小品的装饰和细部做法上模仿西方园林, 如西式的石栏杆、西洋的套色玻璃和雕花玻璃等西洋异质文化因子悄然出现。

据袁祖志所写《随园琐记》中记载清代文人袁枚在南京的随园, “‘书仓’之东厢曰‘琉璃世界’, 为室二重, 窗嵌西洋五色玻璃, 光怪陆离, 目迷心醉”15。

扬州的“江园”, 江方伯建于乾隆年间, 乾隆二十二年(1757 年) 改为官园。园中有一幢五间的敞厅, 乾隆皇帝赐名曰“怡性堂”, “堂左构子舍, 仿泰西营造法”bq。堂前敞后荫, 两面夹山, “左靠山仿西洋人制法, 前设栏楣”, 模仿意大利山地别墅园的逐层平台及大台阶的做法, “构深屋, 望之如数十百千层, 一旋一折, 目眩足惧, 唯闻钟声, 令人依声而转。盖室之中设自鸣钟, 屋一折则钟一鸣, 关捩与折相应。外画山河海屿, 海洋道路。对面设影灯, 用玻璃镜取屋内所画影。上开天窗盈尺, 令天光云影相摩荡, 兼以日月之光射之, 晶耀绝伦”16.。这是模仿当时盛行于欧洲的巴洛克式建筑的所谓“连列厅”以及用大镜子以扩大室内空间的“镜厅”做法。

扬州的“黄园”, 为黄氏别墅, 与“江园”相接。其中三层楼房的“澄碧堂”是模仿广州欧式建筑十三行的建筑立面, 大量使用西洋建筑中的玻璃装饰, 玲珑剔透。“盖西洋人好碧,广州十三行有碧堂。其制皆以连房广厦, 蔽日透月为工。是堂效其制, 故名澄碧堂。”17.

扬州的另一处园林景观“石壁流淙”, 其一幢建筑物内“榻旁一架古书, 缥缈零乱, 近视之, 乃西洋画也”。是由于墙上绘西洋壁画, 绘画运用焦点透视法因而显得景物逼真, 人仿佛可以走进去。徐履安“丁丑间(乾隆二十二年) 为园⋯⋯作水法, 以锡为筒, 一百四十有二,伏地下, 上置木桶, 高三尺, 以罗罩之, 水有锡筒中行至口, 口七孔, 孔中细丝盘转千余, 其户轴织具桔槔辘轳关捩努牙诸法, 由机而坐, 使水出高与檐齐, 如趵突泉, 即今之水竹居也”18。使用龙尾车操纵水源的方法制做西洋式喷泉。

西洋园林的元素在江南私家园林中基本上运用于园林的建筑装饰中, 在园林建筑形制、建筑装饰中部分吸收外来因素。

2. 皇家园林中的西洋园林。

受西洋园林影响最为显著的当属皇家园林, 它不仅在建筑的局部采用西洋建筑手法, 而且在园林的立意、布局、建造中照搬西方园林, 甚至用西方人设计园林, 大规模成群兴建西方风格的园林建筑。其中最突出的例子则是圆明园的西洋楼。乾隆皇帝从郎世宁进呈的西洋画中看到西方园林中的喷泉图样, 很感兴趣, 便征召西洋传教士修建, 最后由郎世宁推荐传教士蒋友仁在长春园的北侧建成了第一座大型喷泉,“乾隆见而大悦。长春园中之其它欧式建筑及水法兴建约始于此时”19.。乾隆皇帝于是命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和蒋友仁等在长春园修造西洋楼。

西洋楼景区内欧式建筑、喷泉、迷宫、雕塑、绿篱、水池等西方园林要素一应俱全, 从平面布局到各造园要素的具体形象均接近于法国古典主义造园风格。全园共有7 组欧式建筑,从西向东依次为: 谐奇趣、蓄水楼、养雀笼、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观水法。平面布局体现轴线对称特点, 景区的主要道路均为直线, 主要景点的人工水池也都是规则的几何形状。建筑采用西洋建筑风格, 高大的大理石建筑、跌落的台阶、华丽的装饰, 充分体现了巴洛克和罗可可的建筑风格。建筑的平面布置、立面柱式、玻璃门窗、栏杆扶手等, 都是西洋做法,细部装饰为西洋雕刻中夹杂着中国民族花饰。园区中心的“大水法”为西洋楼的主要景观, 仿西方园林的喷泉, 大水法主建筑为一巨型石龛, 前面有狮子头喷水瀑布, 成7 级水帘。大水法的左右前方, 各有1 座大型喷水塔, 塔身方形, 共13 级。并运用西洋机械引水。在绿化方面同样采用西方园林方法, 修剪整齐的草木、花草铺成的花坛、建筑西方花园内常用的迷阵(m aze) 景观——“万花阵”。“西洋楼”是西方园林在中国第一次较全面、较完整的引进, 代表着18 世纪东西建筑文化和造园艺术交流的成就, 在东西文化交流史上, 占有重要地位。 在皇家园林建筑室内采用了西方建筑风格的装饰, 据档案记载圆明园早在雍正三年(1725年) 九月间, 曾在圆明园后殿仙楼下安设了一樘楠木边双园玻璃窗cl, 雍正五年在万字房(万方安和) 对瀑布仙楼的窗户上, 还用了长4 尺4 寸、宽3 尺2 寸5 分的大块玻璃cm。并吸收西洋教堂天顶画、全景画的装饰手法而变通为中国式的建筑装饰手法——通景画cn, 在清代皇家园林中的圆明园、紫禁城内的建福宫花园和宁寿宫花园内大量出现co, 绘画采用了透视的画法, 有极强的立体效果。

以上所说的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现在虽已不复存在, 而通过文献记载和园林遗迹可以看出, 西方园林要素曾出现在明清之际的中国园林中。它的引入, 拓展了国人的视野, 令人耳目一新。同时, 丰富了中国造园艺术手法。

三 西方园林艺术对中国园林影响的探讨

随着西方建筑文化的传入, 清代园林中出现了许多西式景观和装饰艺术。然而, 这些异质因子一般都体现在园林细微之处, 出现在建筑的局部装饰和园林的小品中, 这并没有改变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格局, 明清园林主体建筑及整体风格则是保持中国式的, 即使是最完整、全面地模仿西洋园林的典范——圆明园中的西洋楼, 也仅占圆明园总面积的百分之二, 作为聚景园林中的一个景观。且被置于全园也就是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的东北角, 并在它与园内其它中式景观之间加土丘以为隔绝, 成为一个独立的景观。

这种艺术风格折射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冲突。

其一, 中国固有文化的传承性。几千年的中外文化不断交融, 影响中国最大的外来文化,东汉末年的佛教和明清以来的西学, 都没有影响到中国文化本体的根本改变。中国人从来都是以外来文化服务于中国的本体文化, 也就是“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以实现自我的再生和创新。在明清中国人的眼中, 西洋建筑就像西方的自鸣钟一样, 属于“奇技淫巧”一类, 仅仅作为赏玩的对象而已。西洋楼的建造很大程度上源于乾隆皇帝对西洋画中“水法”的兴趣。

中西文化由于伦理观、价值观等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当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严重冲突的时候, 外来文化就必须让步, 就像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 利玛窦等人为了传教的顺利进行, 改变了固有传教的方式, 制定并推行了天主教儒学化以及科学传教的方针。在西方园林艺术的东渐过程中, 当西方艺术与中国古典艺术出现相抵触的元素时, 也不免要采取本土化的变通方式。西洋楼这样纯西式的建筑在细节处理上也不免使用中国古典园林的元素。西洋楼在主轴景观的处理上, 并没设置成像西方庭园一眼望到底的直线, 而是沿用中国传统的造园手法, 被建筑物有节奏地分作三段, 西洋楼建筑群同样地把一长条园景分成几个院落, 避免拉丁庭园一望无际之感。西方古典主义花园中必不可少的人体雕像在西洋楼中却未出现, 取而代之的是中国传统的祥禽瑞兽: 大水法前的水池中的主雕是一只象征福寿的梅花鹿, 谐奇趣和海晏堂前的主雕是寓意吉祥的翻尾鲤鱼, 海晏堂正面的大水池左右两侧的铜铸喷水雕像则改用中国传统的12 生肖。

其二, 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首先, 传教士作为中西文化交往的桥梁和纽带, 传播宗教是其目的, 而科学文化的介绍只是实现其目的的手段。其次, 文化交流的范围狭窄, 产生的社会影响不大。由于闭关自守政策和文化专制制度, 阻碍了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西学的传播仅限于上层文人, 入清之后, 更囿于宫廷之内, 社会影响面较小。西方园林艺术的影响也仅限于部分地区的少数园林及皇家园林中。

其三, 中西园林的造园思想和园林特点存在着根本的不同, 西方园林强调改造自然, 透视感强, 平坦开放、一览无余。西方古典主义园林的审美标准, 和当代的建筑一样, 是以追慕古罗马严格的几何构图和宏伟的气派为原则。中国园林强调效法自然, 遵循“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造园原则, 布局自由流畅, 旷奥兼得, 虚实相生。中国古典园林崇尚自然的造园原则及追求“诗情画意”美学意向, 顺应了园林“可行, 可望, 可游, 可居”的需求。而人工的、几何的、规则的西方园林不符合中国文人的“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审美裁判。

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性顺应了造园的要求,所以能为西方所接受, 具有中国趣味“英中式”园林在17—18 世纪英法等地出现。而西方园林的理性化, 与中国园林“犹若自然”的造园理论相抵触。因此, 明清之际, 随着西方传教士的东来, 西方造园的艺术亦影响到造中国古典园林的建造, 但这种作用是表面化的, 它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思, 没有在整体布局、设计上改变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为楷模的设计理念。

西方园林对中国园林的影响反映出中国文化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 也反映出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冲突。

注: ①汤若望说: 耶稣“犹如商朝的创建者成汤, 因为天旱祈雨, 将自己当作牺牲, 供奉求雨。他身为圣王, 而如此受罪,

非但他的威望不减, 反而至德益章, 为万世所赞誉。成汤将自己当作牺牲供奉, 耶稣被钉死于十字架, 皆为利济

于民”。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 藏,《满文密本档》137 卷。

②13杨光先《不得已》, 一史馆藏《满文密本档》137 卷。

③西蒙德《景园建筑学》, 转引自章采烈编著《中国园林艺术通论》,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年版, 第23 页。

④黑格尔《美学》第3 卷。

⑤10.12转引自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年版, 第93、94、273 页。

⑥⑨(清) 沈德潜《复园记》,《苏州历代名园记, 苏州园林重修记》,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年版, 第99、98 页。

⑦叶燮《滋园记》。

⑧ (清) 笪重光《面筌》。

11.刘天华主编《十大名园》,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版, 第203—204 页。

14.黄表《远游略》。

15袁祖志《随园琐记》, 陈植、张公池《中国历代名园记选注》,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年版, 第367 页。

16.17.18《扬州画舫录》卷十二, 中华书局2001 年版, 第268、270、285 页。

19.《扬州画舫录》卷十四, 中华书局2001 年版, 第333—334 页。

20《教士书简》,《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七卷第3、4 期。

21一史馆藏《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 雍正三年九月十八日, 木作。

22一史馆藏《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 雍正五年八月二十五日, 玉作。

23 聂崇正《故宫倦勤斋天顶画、全景画探究》,《区域与网络——近千年来中国美术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第4篇:西方传统园林特点范文

关键词:中国园林;现代景观设计;创新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今社会世界各地思想文化交流频繁,民俗文化也出现了大融合,我国现代景观设计深受西方世界的影响。而我国园林设计发展起步较晚,受到国外思想的冲击,发展步伐被打乱,抛弃了过去园林设计的优良传统,盲目学习国外,导致出现了不伦不类设计思想的局面。这种迷失发展方向的局面是由于摒弃了优秀传统,而又没有学习好新设计思想造成的。这种局面亟待改善。

中国传统园林介绍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园林是自然风景园林的鼻祖,专业上的概论很多,展开说很多,其实,简单的理解是同中国书法一样,中国传统园林师法自然,高于自然,讲求意境美、讲求开合有道,所用元素:亭、台、楼、廊、池、石等布局无不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传统中国园林风格上大致上有以北京为代表的宫廷园林(也称皇家林园),讲求威严、大气;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私家园林,讲求小中见大、意境十足;还有寺庙园林,讲求庄重、肃穆;少数名族园林中大漠孤烟的豪气;再就是岭南园林的轻巧、通透、商贾气息,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发扬。能够真正讲述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书,一是明计成的《园冶》,这是了解中国古典园林所必看的书籍;二是情李渔的《闲庭偶记》,也是古典园林艺术的经典之作。

具体说来,根据传统园林的所有者来分类,可以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这几种古典园林由于园林主人的地位不同,所处地位也就不同。对于至高无上的皇家园林来说,拥有着皇帝有着不可抵挡的霸气,那种权威、庄严是其他园林不可比拟的。这种专门供皇室玩了的园林,为了满足其狩猎、祭祀等需求,对园林的设计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给予皇室成员平时所没有的愉悦感觉。另外,对于皇家园林的特殊功能,也自然有其特殊的特点,比如,在祭祀活动中,帝王需要登上高台,登高远眺,威震天下,那就必须要使看台的地理位置要好,要有良好的观赏视点。帝王要彰显“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的志愿,所以,皇家园林一般占地面积比较大,园林内的建筑也都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无处不彰显着威武庄严、富丽堂皇。而相比起来,私家园林的规模也就小得多,无论从财力还是地位上,私家园林自然不能超越皇家园林。但是能够拥有私家园林的,也必然是社会地位比较高或极其富贵的一部分人,像皇亲国戚、宦官贵族,这部分人大多喜欢山水,而又不想远离市井,所以他们一般将园林建在城市里。这样,在一个较封闭的园林中模拟山水之景。所以就出现了假山、小水代替真山、溪水的景象。另外,私家花园也不敢像皇家园林那么张扬,颜色多比较素雅,灰砖黛瓦,与皇家园林大不相同。最后一种,也就是寺庙园林,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时候的佛教特别流行,寺庙园林也就大量涌现。寺庙园林当然以寺庙建筑为主,围绕寺庙建筑,进行寺庙园林的设计。这类园林最大的特点是极富神秘感,这也有助于增加宗教的吸引力。

现代景观设计介绍

所谓现代景观,也就是在十九世纪以后,由于环境问题的凸显才提出了人工建设与环境相结合的,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的概念。后来,逐渐形成了体系,并形成了普遍接受的通用词汇,现代景观。现代景观设计从奥姆斯特德设计纽约中央公园开始的。实际上,现代景观设计的快速发展是受人们的居住条件的恶化推动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城市人口大大增加,城市内也越来越拥挤,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紧张,自然环境遭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坏。为了人类的未来和人类的身体健康,人类就迫切需要调整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这样现代景观也就应运而生了,这种景观既是装饰人类生活环境的风景线又是一种联系人类与自然的系统工程。现代景观通过合理规划与利用土地资源,抵挡城市化发展的巨大破坏力,借此缓解工业化的污染,同时为居民提供休息游玩的场所。现在,现代景观实际上已经拓展到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功能化模块,真正地成为了一个具有社会功能、自然功能以及艺术感染力的多元组合体。成为现代社会,维持人类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自然系统。

现代景观设计与传统园林设计的关系

现代景观设计是在原来园林设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形式各异的园林设计中,中国的园林与自然环境交融的最好,在整个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其实早在公元6世纪,我国造园艺术就已经开始传入日本。即使到了现代社会,日本庭院建筑与园名,还常借用古典汉语。到了17世纪,中国园林进入欧洲各国的视线,到18世纪,英国仿东方风景园林达到全盛时期,后来,法国又受到影响,出现了中国式景园。自此,中国式园林传播到世界各地,为各国人士所喜爱。发展到现在,现代景观设计发展起来,初期西方的园林发展迅速,特别是在房地产业中,开发商为了起到好的效果,他们往往启用国外的设计机构,中国传统风格的园林艺术难觅其踪。诚然,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不同文化的交流是整个世界和各民族发展的一大动力,可以说,没有交流就没有发展。但是,这种没有经过消化吸收的“文化大搬移”必定会产生一些没有生命的景观垃圾,由于景观建设的年限性,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强占着城市的一席之地。

应当继承传统园林设计手法

诚然,传统园林在古代,并不是人民群众可以享受的,只是供一部分人欣赏玩弄的景观。但是,传统园林设计中表现出的思想手法和审美情趣却是可以继承的。传统的东西也可以有时代感和新力量的。当然在继承传统园林手法时也不能生搬硬套和不分地点场合的应用。例如,堆叠假山,在传统园林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段,为了在一个较小的空间里表现大自然的山河状态,在传统园林的景色氛围中,假山既是没有真山那么大,可是由于精心设计和景色衬托,也显得宏伟峻险。

结语

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应该积极的摄取传统园林艺术的营养。在面对现代景观设计飞速发展的局面,传统设计手法是不能抛弃的,也是无法回避的。中国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必须应该按照自己的步伐,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探索出一条既继承传统园林设计的优点,又体现和发展了现代景观设计特点的新思路。对传统园林设计思想的继承和当今社会新趋势的跟进都非常重要,本文正是通过对传统园林设计与现代景观设计的分析,对现代景观设计如何发展提出了建议。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第5篇:西方传统园林特点范文

一、传统建筑艺术没落,缺乏地方特色

在我国现代园林研究的探索中,不断地在提倡对传统园林建筑的继承和发扬。但从现状来看,我国并没有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将传统园林的艺术精华继承和发扬,反而让西方现代设计和审美理念占据主导。一方面,由于西方现代设计方法和理念已经在城市建筑设计领域形成统治局面,园林的设计建设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另一方面,也因为我国本土设计队伍创新能力不足,迟迟不能找到将传统建筑艺术与现代生活完美结合的途径。尽管如此,我国现代园林建设中也不乏上品。上海的大观园、北京的陶然亭及亚龙湾蝴蝶谷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我国古代园林的建筑风格。将本地特色融入其中,同时也兼顾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兼具观赏、休憩和娱乐与一体。其中,苏州博物馆便是典型代表。

二、古代园林艺术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

继承和发扬古代园林艺术,必须结合现代城市环境及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将传统艺术特色融入到现代建筑中,创新出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中国式现代园林建筑风格。苏州博物馆巧妙地结合了苏州传统建筑风格,并摆脱了传统园林的设计思路,针对每一个部分设计了独立的主体,从而将传统园林景观设计的精髓与现代审美、功能性完美结合。

1.传统精髓中的细节创新

苏州博物馆新馆在对场馆设计过程中,摒弃了传统的保守、含蓄的风格,在细节中加入符合现代人的开放和自由的审美观,使得传统园林建筑的内核中绽放新的花朵。场馆的细节设计充分体现了设计者(贝津铭)对场馆在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取舍。如博物馆的墙面及线条依然借鉴了传统的白墙和神色线条风格,单调沉闷的黑线和青砖被颜色更亮的浅灰色花岗岩取代,以追求更加明快的色彩和纹理。又如新的屋顶被重新设计,演变成一种创新的几何造型,这使得它在与现代审美习惯相遇时显得更加柔和。区别于传统建筑的封闭和昏暗,玻璃屋顶、开放式钢结构、木作及涂料共同组成的顶棚系统取代了传统的木椽和瓦片。活动区域和博物馆展区有了充足的阳光,不仅方便游玩,更让游客的心情更加开朗。目前,这种顶棚设计在许多园林建筑中都有应用,使室内的光线控制变得更加灵活。

2.兼艺术气息与实用功能于一体

古代园林的精雕细琢无法进行大范围的复制,且造价昂贵、功能缺失,无法匹配现代生活。现代园林建设不仅需要考虑特色和文化气息,更要基于区域的实际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和投入,体现其功能性和多样性,苏州博物馆在这方面也做得十分出色。

苏州博物馆新馆集创新山水园林、地方特色建筑、现代化馆舍建筑三位一体,不仅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还具有强大的实用功能,与周边城市景观和谐融为一体。在创新山水园林反面,新馆并没有完全复制传统园林,而是利用现代化的物料,按照传统园林的格局进行巧妙构思,增添了许多提供游人休憩的场所。其中的假山、流水小桥、凉亭绿竹等造价都不高,但经过巧妙搭配,就形成了兼具传统和现代艺术气息的创新型山水园林。其中,独创的片石假山配以白墙为背景,宛如辽阔的山峦。假山与旧园相连,新旧园林形态不同但意境相同,两者和谐地融为一体。在实用性上,新馆与城市景观自然镶嵌,如张氏义庄和亲仁堂改建后作为吴门画派的博物馆,与民族博物馆相融合;而忠王府西侧的张宅“小姐楼”则改建为饭店和茶楼;东北街北侧的商业建筑设计与新馆入口官场相通等。

三、结语

第6篇:西方传统园林特点范文

社会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使得人们对于园林艺术更加关注,设计师在创造风景园林时应该从人们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出更加符合实际的园林作品,这是新时期园林设计理念的要求。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创新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园林的发展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始终未能形成具有中国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园林文化。除了社会经济因素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片面照搬西方园林的内容和手法,而忽视了中国本土自然景观资源和地域文化的特征,中国园林的营造成为无源之水。由此可见,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要取得进步,必须通过对传统园林的深入研究,提炼中国园林文化的本土特征,抛弃传统园林的历史局限,把握传统观念的现实意义,融入现代生活的环境需求。这是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真正的发展方向。

一、现代风景园林的功能价值

二十世纪初,中国公共园林开始正式出现。自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园林又奏响了新的时代历程篇章。如今园林的功能价值是越来越多,主要包括:社会形象功能、生态效益功能与文化载体功能等。

(一)社会形象功能

现代园林除了起到美化城市、供人游玩的作用之外,还是一个现代都市文明的重要标

志。例如,在广东省东莞市的长安镇,有一个长两百米、宽一百二十米的大型园林广场,整个园林集喷泉、舞台、雕塑、休息绿地与会场于一体,景观壮丽、气势雄浑,将长安镇的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很好地体现出来,如今去过长安镇的朋友,首先就会想起长安镇的园林。可见现代园林所起到的社会形象功能确实很大。

(二)生态效益功能

现代园林被称为是城市的肺脏,因为它可以调节城市的湿度、温度,同时还可以降低噪音、减少风害。尤其是在注重环境保护的今天,园林对维护城市生态平衡与改善城市环境所起的作用将更为明显。

(三)文化载体功能

现代园林不仅是一种观赏主体,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载体。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园林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不同文化在园林中的不断渗透,现代园林已然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体系,它和茶文化、饮食文化以及服装文化一样,成为都市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风景园林创新设计方法

(一)运用科学严谨的方法实施创新设计

中国园林曾经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留下了辉煌的功绩,对西方园林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说17 世纪在欧洲形成中国热还是追求异国情调的洛可可风格影响的话,那么,18 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的出现,无论在设计思想,还是在设计手法上,都可以看到中国园林的巨大影响。一些中国园林典型的设计手法,如采用环形游览线路的布局方式,散点式景点布局和视点的移动转换等等,已完全融入西方园林的设计手法之中,以至于人们常常忽略其出处了。19 世纪中叶以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和旧中国社会体制的瓦解,中国园林赖以生存的社会因素和经济基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外来文化、尤其是殖民文化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日益显现。此时,西方园林的发展十分迅猛,在内容上和类型上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可以说,中国近现代园林的发展,完全是在西方园林的影响之下,亦步亦趋、步履艰难地走到今天的。造园既可以遵从古代的方法,也可以借鉴西方的表现形式,两者都不排斥。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必然的趋势。对古今中外的造园史、造园术以及它们的美学思想、历史文化条件进行探讨,继承传统,吸取精华,取西方之长,补中国园林之短,融中国文化思想之内涵与西方现代之观念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沿着民族文化的文脉,以严谨的态度进行设计。纯粹的模仿和复制往往是不成熟的,对西方及古典园林一知半解而妄加抄袭拼凑是不可取的。只有端正态度,融会贯通,方可运用自如,创造出更精彩、层次更高的新园林。

(二)运用农业产业方法进行创新设计

欧洲的一些乡村地区看上去就象一座大花园――那些自然的乡村田园风光、错落有致的村舍、有高高尖顶的小教堂一起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同样,中国传统的村落中那从门前潺潺流过的溪水,那白墙灰瓦,那竹楼、圆楼、吊脚楼等等无一不给人一种优美的意境享受。现在,多数大中城市的边缘区,除了已开发的大量的住宅、工厂、大学城、主题公园等人工及半自然的环境外,还有大量的乡村环境,我们大可就其村落本身和田园环境,结合农业产业,创造既能提供一定生产功能又能满足观赏与休闲度假需求的环境场所,如观光农业园区、都市农业公园等,从而就近满足了都市居民回归自然田园、亲近自然的本性需求,同时也能够让都市走进乡村,乡村融入都市,实现城乡共融。

(三)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创新设计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我们一般将现代景观的造景素材,作为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的基本区分之一。其实这两者都古已有之。在传统园林中,石景、柱廊即可算作硬质景观,而草坪及各类栽植,即可算作软质景观。只不过,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其内涵与外延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与深化。硬质景观中相对突出的是混凝土、玻璃及不锈钢等造景元素的运用。混凝土不仅可以取代传统的硬质景观,还具有更高的可塑性;对玻璃反射、折射、透射等特性的创意性表现,让我们在真实与虚幻之间游移;不锈钢简洁、优雅的造型,则让我们体味到传统园林中不曾有过的精美。软质景观中,大量热塑塑料、合成纤维、橡胶、聚酯织物的引入,正为庭园的外观增辉添彩,甚至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景观的外貌。而现代无土栽培技术的出现,甚至促进了可移动式景观的产生,这就是说外延的扩展,引起内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景观并非一定就是固定不变的。现代照明技术的飞速发展,则催生了一种新型景观――夜景观的出现。色性不同的光源,效果各异的灯具,将我们的视觉与心理感受,带入一种如梦似幻般的迷离境界。我们都知道,无论古典园林还是现代景观,其设计灵感的源泉大都来源于自然,而自然的景观,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季节的变换、草木的荣枯、河流的盈涸……往往使得自然景观最美的一刻稍纵即逝。古典园林对此基本上只能是“顺其自然”而已。现代景观设计则可利用众多的技术手段将之“定格”下来, 以令“好景常在”。

生态技术应用于景观设计应该算作一个特殊的例子。因为其更加重要的意义,倒不在其技术本身,而在于一系列生态观念:如“系统观”(生态系统)、“平衡观”(生态平衡)等的引入。这种引入,使现代景观设计师们不再把景观设计看成是一个孤立的造景过程,而是整体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并考虑其对周边生态影响的程度与范围,以及产生何种方式的影响,涉及动物、植物、昆虫、鸟类等在内的生态相关性,已日益为现代景观设计师们所注重。

第7篇:西方传统园林特点范文

首先,从造园指导思想上看,西方园林强调的是自然的人工化,使自然服从人为的规则、秩序和安排,看重的是由人工雕琢的美。17世纪上半叶,由法国园林艺术家布阿依索所写的《论造园艺术》是西方最早的园林专著。它强调:“如果不加以条理化和安排整齐,那么,人们所能找到的最完美的东西都是有缺陷的。”②所谓“条理化”就是人工化。之后,法国古典主义著名园林艺术家勒诺特尔更明确指出,在造园中要“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③。其将人工美凌驾于自然美之上的倾向十分明显。

反观中国园林,在造园指导思想上强调的是顺应和利用自然之性,使人工服从自然的天然形态和存在规律,崇尚的是天然之趣和自然之美。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重要转折期,这一时期产生的自然山水园林,就是在追求“野致”、“有若自然”的造园指导思想下形成的。明清时期,中国园林美学思想趋于成熟,计成所著《园冶》总结造园指导思想,提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著名主张,强调人工须与自然相协调,以创造天然形态的自然之美为目标。他说:“园地惟山林最胜,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④这显然是将天然之趣放在人事之工之上,与勒诺特尔的主张形成鲜明对比。

其次,从园林布局和构图看,西方园林的突出特点是以人工成分最重的建筑为主导,其他景物部分的安排都由建筑引导而展开和设置,整体上呈园林建筑化的态势。这就是黑格尔在论园林艺术时所讲的“把自然风景纳入建筑的构图设计里,作为建筑物的环境来加以建筑的处理”⑤。特别是由主体建筑引伸的中轴线成为整个园林布局的关键。全部结构都沿着中轴线有规则地形成和展开,基本上呈现为整齐、对称的几何构图。整个园林景观布局既清晰又开敞,从中轴线望去,给人以一览无余的感觉。从意大利台地园林到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基本都具有这样的布局和构图特点。尤其是由勒诺尔特先后主持设计和建造的沃•勒•维贡特庄园和凡尔赛宫苑,堪称这方面的典范。凡尔赛宫苑整体布局,以坐西朝东的宫殿建筑为中心,中轴线向东、西两边延展。园林布置沿宫殿西面的中轴线依次展开,中轴线和两边的次轴线,道路均呈对称的放射状,平面构图为规则的几何式图案。在中轴线上,整齐有序地安排着花坛群、水池、喷泉、雕像、草坪、林荫道和大运河。宏伟壮观的中轴线和层层有序的布局,充分表达了赞颂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和“太阳王”路易十四的艺术主题。

中国园林在布局和构图上和西方园林的差别十分明显,其鲜明特点是以山水自然景物为主导,楼台亭榭等建筑则依循山水自然景物而布置,“宜亭斯亭,宜榭斯榭”⑥,“亭宇台榭,值景而造”⑦,使建筑巧妙地融入自然景物之中,也就是从整体上呈建筑园林化的态势。从园林整个布局来看,中国园林没有西方园林那样的中轴线设置。虽然园林中某些建筑群也会有中轴线出现,但整个园林构图则是依照自然地形和山水林木,曲折多变,呈不规则的自然形式,即《园冶》中所说“相地合宜,构园得体”。西方园林依照规则式、几何式布局,园路设置呈直线和正交;中国园林伴随自由式、自然式布局,园路设置则呈曲线,多迂回。和西方园林的清晰开敞、一览无余恰恰相反,中国园林则独具曲径通幽、步移景换之妙。无论是江南私家园林如拙政园,还是北方皇家园林如颐和园,在布局构图上都具有上述特点。尤其颐和园,整个布局以大面积的山水———万寿山和昆明湖为主体和基本构架,形成山嵌水抱的大格局。主要建筑大都布置在前山前湖开阔景区,依山傍水而建。前山中央地区建置由佛寺殿宇组成的主体建筑群,规模庞大,耸立在高台上的佛香阁尤为壮观。但建筑依山势层层而上,和山体融为一体,更显雄伟壮丽的皇家气派。其余分散建筑,则因地制宜,依地势高低自由合宜的布局。前山南麓沿湖滨设置长廊,亭轩堂馆皆临水而建,与湖光山色互相融合,相得益彰。水面广阔的昆明湖虽然按传统仙境模式形成“一湖三山”构图,但由水面、堤岸、岛屿、石桥等构成的全部湖区景色则呈现为天成的自然风光。沿着蜿蜒曲折、绿树成荫的湖堤走去,一种“纳千顷之,收四时之烂漫”的天然之趣会油然而生。

再次,从造园要素的利用和处理来看,西方园林都采用规整式、几何式、图案式等方式,对地形、水体、花草、树木等造园要素进行人工化处理或再造,并不注意利用它们的天然形态和自然条件。如花木经过人工处理,建成整齐的花坛、绿篱、草坪和林荫大道;水体经过人工再造,构成规则的水池、喷泉、瀑布和大运河。和此相匹配,各种雕像层出不穷,也是西方园林的重要景观。与此不同,中国园林在利用和处理各种造园要素上,非常注重原有的自然条件,并竭力保持景物的天然形态。人对各种造园要素的加工改造,都是对其自然条件和天然形态的提升和完善。计成在《园冶》中一再强调造园要充分利用各种自然因素,因地成形,就地取材,使一切景物皆成自然天成之态。如花树虽经培植,却以自然生长状态散置建筑之旁和山水之间,罕见修饰整齐的花坛和笔直的林荫道;水体虽经疏导,却似天然状态的湖、池和溪流,少有规整化的水池、喷泉和运河。与西方园林多置雕像不同,中国园林重视掇山叠石,使假山、湖石的设置,成为一道独特的景观。计成的《园冶》设专节论“掇山”和“选石”;李渔的《闲情偶寄》也有专节论“山石”,可见假山、湖石在中国园林构成要素中的的特殊地位。假山、湖石在江南园林中运用十分广泛,苏州留园中的冠云峰堪称一绝。“片山块石,似有野致”⑧,巧夺天工的假山湖石以其天然之趣,突显中国园林崇尚自然之美的特点。

尽管对自然美与人工美的不同强调形成了中西园林艺术的基本差别,但仅就这一方面还不能完全概括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和本质特点。关于中国园林艺术的本质和精髓,学界有两种相反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追求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⑨;另一种意见认为“追寻自然之本质恰好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所在”⑩。我认为这两种概括都不够全面。因为在中国园林艺术中,崇尚自然美和追求意境美,两者不是分割和对立的,而是结合和统一的。如果说,西方园林艺术审美上的本质特点是人工美和形式美的统一,那末,中国园林艺术审美上的本质特点就在于自然美和意境美的统一。

西方园林艺术将人工美与形式美结合起来的特点,是比较容易认识和把握的。因为西方园林布局和要素的一切人为加工和创造,都是在传统的形式美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的。可以说,各种人为加工再造的手段,都是为了实现创造形式美的目的。对于形式美的追求是西方美学思想最重要的一种传统。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经过文艺复兴艺术家,到近代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美学家,对形式美法则的探求连绵不断。比例、对称、均衡、和谐、秩序、变化、多样、统一等形式法则,成为西方艺术家永恒不变的审美追求。在园林艺术创造中,尤为如此。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西方园林是用建筑艺术的秩序安排,整齐一律和平衡对称的方式来安排自然事物。也就是说,要用形式美的法则改造自然事物,以创造园林形式美为目的。他说:“最彻底地运用建筑原则于园林艺术的是法国的园子,他们照例接近高大的宫殿,树木是栽成有规律的行列,形成林荫大道,修剪得很整齐,围墙也是用修剪整齐的篱笆来造成的,这样就把大自然改造成为一座露天的广厦。”这就是人工美和形式美结合的典型成果。

对于中国园林将自然美与意境美统一起来的特点,许多人往往感到不易理解。因为自然美侧重在客体自然事物的形式外貌,而意境美则要求主体内在情思的参与,是主体和客体、情与物、思与境的融合与统一,两者差别似乎很大。实际上并非如此。我们知道,意境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基本范畴,来源于先秦哲学的“意”、“象”和佛教术语的“意”、“境”。南朝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集中论到文学创作中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的关系,提出“物以貌求,心以理应”的构思理论,为“意境”说奠立了基础。至唐代诗论,便正式提出“意境”范畴,发展为要求“思与境偕”、“意与境合”的“意境”说。宋至明清时期,“意境”说进一步发展,王夫之从情景交融上阐明意境,提出“景以情合,情以景生”、“情中景”、“景中情”的精辟论述。意境范畴在发展中被广泛运用到文学、绘画等艺术形象的创造中,形成中国艺术特有的意境美。中国园林意境美的追求,和文学、绘画密切相关。它是由园林的自然景观与创作者、欣赏者的情感、想象互相交融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因此,它和自然美不是分割的、对立的,而是结合的、统一的。在园林艺术意境美的创造中,创作者和欣赏者须以自然美为基础和重要来源,在自然景物中寻求能与人的审美情趣和感情相共鸣、相契合之点,将特定感情和趣味寄寓于自然景物之中。可见,园林意境美是始终不能脱离自然美的。另一方面,中国园林艺术又不是单纯的描摹自然,而是要在对自然进行选择和加工中,融入人的审美情趣和理想,将自然美提升为意境美。所以,追求自然美和意境美的和谐统一,是中国园林美学的核心思想。计成论造园之道,既讲客观自然条件,又讲主观设计精妙;既讲选景、造景、借景,又讲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既强调天然之趣,又推崇神游之乐。所谓“因借无由,触情俱是”,“物情所逗,目寄心期”,“触景生奇,含情多致”,等等,就是对园林意境美的创造及其与自然美相统一关系所作的精辟概括。西方近代出现的英国自然风景园,由于深受中国园林艺术西传的影响,采用自由式布置方式,注重模仿自然,但它对中国园林的仿效,仅得其形,未得其神,故无法理解和实现自然美与意境美相统一这一精髓。

为了创造园林意境美,实现自然美和意境美的统一,中国园林艺术在造园思想、原则、手法上都有许多创造。其中,特别独特并值得称道的有“巧于因借”、虚实相生以及诗文入景等。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是计成在《园冶》中提出的重要的造园原则和手段。按照他的解释,“因”主要指如何顺应自然条件,置景造景;“借”主要指如何利用自然环境,得景借景。两者都要做到“得体合宜”,方能达到精妙。这里既涉及到营造自然美的问题,也涉及到创造意境美的问题。特别是“借景”一说,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计成说:“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借景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等各种方式,既有园内各种景物的互相借资,更有园内外景物的互相借衬。诚如计成所言:“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分町疃,尽为烟景。”借景虽然需要巧妙地利用园内外自然景物,却不是对自然景物的被动接受,而是在设计者审美意识和情感主导下,对于自然景物的再选择、再组合。计成说:“因借无由,触情俱是。”就是说,借景的根据是要能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只要能“触情”,无不可借。所以,通过借景,既可扩大和丰富园林自然景观,形成景物之间的关联,为观赏者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又可寄情于自然景物及其综合关系之中,达到“物情所逗,目寄心期”,由此进而实现自然美和意境美的统一。颐和园借玉泉山,避暑山庄借磬锤峰,寄畅园借锡山之塔等,都是借景成功的范例。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创造艺术意境的一个重要方法。它和意境、情景、形神、疏密、显隐等范畴是交织在一起的。深受文学、绘画影响的中国园林艺术,在创造园林意境中广泛运用了这些手法。在园林意境创造中,“实”指实体景物,“虚”指风景空间。景物亦有虚实之分,山石、湖池、花木、建筑等为实景,旭日、夜月、朝晖、晚霞等为虚景,水面倒影、镜中映相也是一种虚景。泛而言之,近景为实,远景为虚;密景为实,疏景为虚;显露之景为实,隐藏之景为虚;山景为实,水景为虚,等等。虚实也包括形神、景情的关系,即所谓“以景为实,以意为虚”。“虚”、“实”是对立统一、相依相生的关系。通过虚实结合、虚实互用、虚实相生,不仅可以形成变化多样、气象万千的自然之美,而且可以形成“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营造含蓄蕴藉、激发想象的审美空间,以有限的园林实体景象表现无限的意象和情思,创造出深远、隽永的意境之美。西湖之平湖秋月、断桥残雪、雷峰夕照等景观,就是虚实结合形成的、引发无穷联想和想象的审美佳境。

诗文入景是中国园林意境创造的独特手法。中国园林艺术和诗歌、文学、绘画等艺术有着深刻的联系。许多文学家、诗人、画家也是造园家。所以,追求“诗情画意”成为造园的优秀传统。诗画创作中的比、兴、移情、拟人等表现手法被运用到园林意境创造中来。如被文人称为岁寒三友的松、竹、梅便格外受到造园家的青睐。以诗文意趣融入园景,更是形成诗情画意的巧妙方法。作为景点题名的匾额和常与匾额匹配的楹联,往往体现着造园者或园主的构思和情趣,它们和景物融为一体,相互映衬,彼此烘托,既丰富和扩大了景观,唤起联想和想象,又深化和延伸了意念,引发兴致和情感,对创造园林意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拙政园中面对荷池而建的“远香堂”,题名采自宋代周敦颐《爱莲说》“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句,匾额将景物和情思融为一体,意境顿出。

中西园林艺术在艺术风格和审美特点上的差异,是在中西不同的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两种不同的造园体系,体现着两种不同的文化精神。

首先,中西文化思想对人与自然关系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态度,这是形成中西园林艺术差异的主要哲学思想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要特点是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和谐的关系,强调人对自然的顺应和利用;而西方文化思想则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对立和斗争的关系,强调人对自然的控制和征服。在西方古希腊哲学中,普罗太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著名命题,显示了对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的高度重视和强调。到了近代,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作用和力量,在哲学和文化思想上,得到空前的强调和张扬。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的论断,肯定人类发展科学技术就是要提高征服自然的能力。笛卡儿明确提出“借助实践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的观点,康德也提出“人是自然的立法者”的重要命题,都是将人置于自然之上,突出人的主体性和作用。尽管这些思想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但也片面强调了人对自然的统治和征服,强化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和斗争关系。在这种文化思想背景和影响下,西方园林艺术必然会将人为因素置于自然因素之上,让自然服从人的安排,突出人工雕琢之美,以人工化的建筑和景观代替天成自然之美。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古代虽然也有强调“天人之分”的观点,但占主导地位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观念,发源于先秦,后历经演变,到宋代达到成熟。这一思想包括复杂的内容,按照我国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的归纳,其合理的、有价值的重要思想,主要是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应该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人类的生活理想是天人的调谐。《周易大传》说:“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就是讲人与自然要达到相协调的境界。宋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认为人是天地即自然的产物,人与自然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彼此合成一个整体。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属于另一种类型。他认为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天一也”。但他又强调以自然反对人为,主张人完全顺应自然。这固然有消极思想,但强调人要遵循自然规律则是合理的。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和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强调自然和谐的天成之美,以及崇尚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的特点。自魏晋以来,在日益成熟的中国山水诗、画和散文中,山水自然美成为自觉的审美对象,对自然美和意境美的创造和融合,都达到极高的成就。这一切也都极大地影响着中国园林艺术特点的形成,使崇尚天成自然之美和追求自然美与意境美的统一,成为中国园林艺术区别于西方园林艺术的独特标志。

其次,中西文化的差异还突出表现在思维方式上的区别,这是形成中西园林艺术不同本质特点的更深刻的原因。按照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和张岱年两位先生的概括,西方哲学和文化以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为主,其特点是注重分析,是分析思维方式;中国哲学和文化以辩证思维方式为主,其特点是注意综合,是综合思维方式。这种认识也得到西方学者的认同。如美国著名文化心理学家尼斯比特认为,西方思维方式以逻辑和分析思维为特征,中国和东方思维方式以辩证和整体思维为主要特征。西方分析思维方式往往用孤立的、分割的观点看事物,注重一分为二,比较强调对立面的互相排斥和斗争;中国综合思维方式则用联系的、整体的观点看事物,注重合二而一,比较强调对立面的互相联系和统一。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开始,就非常重视形式逻辑,辩证思维也很丰富。赫拉克利特最早在西方提出对立面统一和斗争的辩证法思想,但他更强调对立面之间的斗争。到了近代初期,分解的研究方法占据了主导地位,导致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近代西方哲学家主张主客、心物、思有对立二分的二元论,将主体和客体、人和自然、现象和本质等都看成是二元对立的、分割的。这种思维方式对西方美学思想和艺术发展的影响非常之大,致使对于美和艺术中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普遍与特殊、感性与理性、内容与形式等关系,往往形成片面化的理解,对于形式美及其构成原则也往往形成孤立的、绝对的、片面的看法。这也是西方园林艺术片面强调人工美,过分看重几何式、规则式的形式美的一个重要思想原因。中国传统哲学的辩证思维起源甚早,先秦老子就十分重视事物的矛盾性,强调对立面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宋代张载提出“一物两体”,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对立两个方面,对立面既对立又统一;事物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处在一定联系之中的。明王夫之发展了张载的思想,认为对立面有机结合于一个整体之中,不能互相分离。这种注重事物普遍联系和整体的思想,深深印刻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和艺术之中,致使中国美学的基本范畴表现为多方面规定的综合,或两个对立的规定的结合。如意境,就是形与神、思与物、情与景、实与虚以及人与自然等多个对立面规定的结合,是综合思维的产物。中国园林艺术不是将人工美与自然美、自然美与意境美看成为互相排斥和对立的,而是看作互相联系和统一的。它将人工美融化于自然美,又将自然美提升为意境美,追求自然美和意境美的统一,从深层思想上看,正是得力于综合思维。

中国园林艺术崇尚自然美,追求自然美与意境美相统一的本质特点,以及由此体现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谐共生的哲学理念,充分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审美智慧,为当代生态美学的建设提供了一份难得的重要的思想资源。

生态美学是在当代人类生存环境急剧恶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日益迫切的时代条件下,应运而生的一门新的交叉学科。它和生态学、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美学、文艺学等,都有密切关系。关于它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目前还处于探讨之中。较有影响的表述有“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审美关系”、“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等。不论哪种表述和理解,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认为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是生态美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生态美学按照生态学世界观,把人与自然和环境的关系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和有机整体,并从人与自然和环境的审美关系的视角来审视其价值和特性。所谓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实质上就是人与自然在生态系统中的和谐统一、和谐共生的关系。失去了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无法形成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海德格尔提出的“诗意的栖居”的美学命题,被人们看作是对于人和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的哲学的诗意的表达,而人要达到这样一种生存境界,就必须与自然形成亲和友好的关系。所以,海德格尔才一反西方传统思想,提出人类要“拯救大地”———“并不控制大地、并不征服大地”,从而美好的生存在大地之上。中国园林艺术所体现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同“诗意的栖居”的理想是一致的。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等造园思想和原则的指导下,中国园林艺术从构思布局到要素处理,都强调顺应自然条件,遵循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环境,利用自然形态,崇尚自然天成之美,这对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构建人与自然生态审美关系,都是具有重要启发意义的。

第8篇:西方传统园林特点范文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创新;新思路

1风景园林创新设计方法

1.1植根传统园林的精髓

(1)模山范水的景观类型

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乡土植物等自然资源构成的乡土景观类型,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主体和构成要素。乡土材料的精工细作,园林景观的意境表现,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主要特色之一。中国园林强调的“虽由人做、宛白天开”,就是要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强调人对自然的认识与感受。

(2)适宜人居的理想环境

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营造健康舒适、清新宜人的小气候条件,是园林的物质生活基础。由于生活环境相对恶劣,中国传统城市与园林都十分注重小气候条件的改善,营造

更加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如山水的布局、植物的种植、亭廊的构建等,无不以光影、气流、温度、湿度等人体舒适性的影响因子为依据,形成适宜居住生活的理想环境。

(3)巧于因借的视域边界

不拘泥于庭园范围,通过借景扩大空间视觉边界,使园林景观与城市景观、自然景观相联系、相呼应,营造整体性园林景观,无论动观或静观,都能看到美丽的景致。许多现

代园林设计师都把视域空间作为设计范围,把地平线作为空间参照,这与传统园林追求的无限外延的空间视觉效果是殊途同归的。

(4)循序渐进的空间组织

动静结合、虚实对比,承上启下、循序渐进、引人人胜、渐入佳境的空间组织手法和空间的曲折变化,园中园式的空间布局原则,常常将园林整体分隔成许多不同形状、不同

尺度和不同个性的空间,并且将形成空间的诸要素糅合在一起,参差交错、互相掩映,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等分割成若干片段,分别表现,使人看到的空间的局部,似乎是没有尽头的。过渡、渐变、层次、隐喻等西方现代园林的表现手法,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同样得到完美运用。

(5)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

古代造园艺术家们抓住大自然中各种美景的典型特征,提炼剪裁,把峰峦沟壑一一再现在小小的庭院中。在二维的园址上突出三维的空间效果,“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将全园划分景区、水面的设置、游览路线的逶迤曲折以及楼廊的装饰等都是“小中见大”的空间表现形式。“大”和“小”是相对的,现代较大的园林空间的景观分区以及较小的园林空间中景观的浓缩,都是“小中见大”的空间表现形式和造园手法。关键是“假自然之景,创山水真趣,得园林意境。”

(6)耐人寻味的园林文化

人们常常用山水诗、山水画寄情山水,表达追求超脱、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思想和意境,传统园林中常常通过楹联匾额、刻石、书法艺术、文学、哲学、音乐等形式表达景观的意境,从而使园林的构成要素富于思想内涵和景观厚度。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以及西方园林中,一些造园元素,如石刻、书法、文学典故、声音等等,也是随处可见的。这些要素在细微之处使园林获得了生命和文化韵味,是我国园林文化的一脉相承和发扬。

1.2运用科学严谨的方法实施创新设计

中国园林曾经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留下了辉煌的功绩,对西方园林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说17世纪在欧洲形成中国热还是追求异国情调的洛可可风格影响的话,那么,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的出现,无论在设计思想,还是在设计手法上,都可以看到中国园林的巨大影响。一些中国园林典型的设计手法,如采用环形游览线路的布局方式,散点式景点布局和视点的移动转换等等,已完全融入西方园林的设计手法之中,以至于人们常常忽略其出处了。19世纪中叶以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和旧中国社会体制的瓦解,中国园林赖以生存的社会因素和经济基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外来文化、尤其是殖民文化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日益显现。此时,西方园林的发展十分迅猛,在内容上和类型上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可以说,中国近现代园林的发展,完全是在西方园林的影响之下,亦步亦趋、步履艰难地走到今天的。造园既可以遵从古代的方法,也可以借鉴西方的表现形式,两者都不排斥。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必然的趋势。对古今中外的造园史、造园术以及它们的美学思想、历史文化条件进行探讨,继承传统,吸取精华,取西方之长,补中国园林之短,融中国文化思想之内涵与西方现代之观念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沿着民族文化的文脉,以严谨的态度进行设计。纯粹的模仿和复制往往是不成熟的,对西方及古典园林一知半解而妄加抄袭拼凑是不可取的。只有端正态度,融会贯通,方可运用自如,创造出更精彩、层次更高的新园林。

1.3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创新设计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我们一般将现代景观的造景素材,作为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的基本区分之一。其实这两者都古已有之。在传统园林中,石景、柱廊即可算作硬质景观,而草坪及各类栽植,即可算作软质景观。只不过,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其内涵与外延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与深化。硬质景观中相对突出的是混凝土、玻璃及不锈钢等造景元素的运用。混凝土不仅可以取代传统的硬质景观,还具有更高的可塑性;对玻璃反射、折射、透射等特性的创意性表现,让我们在真实与虚幻之间游移;不锈钢简洁、优雅的造型,则让我们体味到传统园林中不曾有过的精美。软质景观中,大量热塑塑料、合成纤维、橡胶、聚酯织物的引入,正为庭园的外观增辉添彩,甚至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景观的外貌。而现代无土栽培技术的出现,甚至促进了可移动式景观的产生,这就是说外延的扩展,引起内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景观并非一定就是固定不变的。现代照明技术的飞速发展,则催生了一种新型景观――夜景观的出现。色性不同的光源,效果各异的灯具,将我们的视觉与心理感受,带入一种如梦似幻般的迷离境界。我们都知道,无论古典园林还是现代景观,其设计灵感的源泉大都来源于自然,而自然的景观,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季节的变换、草木的荣枯、河流的盈涸。往往使得自然景观最美的一刻稍纵即逝。古典园林对此基本上只能是“顺其自然”而已。现代景观设计则可利用众多的技术手段将之“定格”下来,以令“好景常在”。

生态技术应用于景观设计应该算作一个特殊的例子。因为其更加重要的意义,倒不在其技术本身,而在于一系列生态观念:如“系统观”(生态系统)、“平衡观”(生态平衡)等的引入。这种引入,使现代景观设计师们不再把景观设计看成是一个孤立的造景过程,而是整体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并考虑其对周边生态影响的程度与范围,以及产生何种方式的影响,涉及动物、植物、昆虫、鸟类等在内的生态相关性,已日益为现代景观设计师们所注重。

结语

目前我国风景园林设计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带来的学科相互渗透已使得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不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因此,对于从事风景园林设计工作人员来说,必需加强景观设计与现代美学、现代心理学、行为学等相关学科有效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风景园林艺术获得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第9篇:西方传统园林特点范文

关键词:风景园林 学习方法 差异 师法自然

园林作为一门学科专业纳入教学体系最初始于西方,从1901年哈佛大学开设世界上第一个Landscape Architecture专业以来,已有100多年历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我国在50年代开设园林专业的时候也基本上沿用了西方的课程体系。随着时代的改变,虽然有所改进,也是更加与西方接近。其实,课程体系的安排就是学习过程的安排。从这一点上看,中国现代园林与西方已没有多大的区别。此处要谈中西园林造景艺术学习方法的差异,只有也只能从中国传统园林和西方园林的角度谈。

任何造景方法,造景风格的形成与继承都有其学习的方法和过程,这些方法和过程的不同就会导致风格的不同。学习造景不应只是学习现有的造景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如何学习造景的方法,并在这一方法的指导下去经历学习的过程,才可能真正理解前人的造景方法,形成自己的造景方法。中国传统园林与西方园林之所以呈现出如此大的差别,当然有各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很少提及,那就是学习方法的差异。中国现代园林与西方园林在形式上已越来越接近,这与他们学习方法的接近是分不开的。

一、中西园林造景艺术审美观念的差异

关于中西园林美学思想的差异,彭一刚先生在他的《唯理与重情——中西园林美学思想比较》一文中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中国园林之所以呈现出如此截然不同的风貌,这自然要归因于不同的造园观念和美学思想,其中最突出的一点便是对自然美所持的态度”。西方在造景形式上更强调人工美,“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而中国传统园林则力求洒脱自然,“虽由人作,宛如天开”。

西方把“自然美”与“艺术美”分开,认为自然美是有缺陷的,理应按照人的意志加以改造,才能达到完美的境地。因此黑格尔认为中国传统园林是一种杂乱无章的自然物的堆砌。中国人却没有把自然美和艺术美明确分成两个不同的概念,主要是寻求自然界中能与人的审美心情相契合并能引起共鸣的某些方面。在植物的应用上,西方是对这种自然材料人工化,中国是对它拟人化,即自然的人格化。孟兆桢先生也曾说过:“园林之至理在于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恰恰道出了中西园林各自的长处,中国传统园林强调把人的性格和情感溶入自然,西方园林强调对自然的人工化,体现人的意志。

由于对待自然美所持的态度不同,西方造园刻意追求形式美。形式美既然能够抽象概括成为法则,便有章可循,并且显示出一种规律性和必然性,凡是具有规律性的东西都能给人以清晰的次序感。中国则倾心追求意境美,所讲的是含蓄,虚幻,藏而不露,言外之意。这自然也是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和观念使然。西方造景企图用一种程式化和规范化的模式来确定美的标准和尺度,可以说是“唯理”的。中国则是“重情”的,希望通过造景艺术来抒发思想感情,甚至把人的情感附加在自然材料上。如果说西方园林造景追求形式是为了“悦目”,那么中国传统园林造景追求意境是为了“赏心”。

二、中西园林造景艺术学习方法的差异分析

正由于西方对待自然美的态度不同,也就导致了学习造景的方法不同,这种不同必然导致最后结果的不同。虽然西方和中国都认为“自然美”是“艺术美”的素材和源泉,但西方认为自然有缺陷,需要人工改造,同时又企图用一种程式化和规范化的模式来给这种人工改造过程确定美的标准和尺度,于是有了以形式美法则为核心的形态美原理,这一原理概括了许多规律化的模式和规范化的概念术语,如:黄金分割,强调统一、秩序、均衡、对称,推崇圆、方形、直线……以至后人在学习设计之前都得从这些原理开始,特别自德国的包豪斯学院建立以后,几乎所有设计领域的基础课程都有构成艺术,而构成艺术就是形态美原理的具体化。这一学习方法确实对设计艺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包括园林设计。这种学习方法对培养设计人员的审美感觉,理解形式美规律,训练设计思维都有非常重要的帮助,时至今日一直在延用,中国现代园林专业的学习也一样。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现代造园形式与西方有很大相似的一个原因吧。

中国自古以来都崇尚自然,在哲学上有“天人合一”观念,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艺术上一直提倡“师法自然”,认为自然是艺术的源泉。同时,把“自然”作为审美的参照标准,“虽由人作,宛如天开”说的就是此意。古人作山水画必先游览名山大川,从自然山水中领略自然美的精华,然后才能“胸有成竹”。西方绘画多从人工的几何体素描开始。中国传统园林是受中国山水画影响的,因此在造园领域也一样强调“师法自然”。由于造景主要是运用自然材料,造景方法上更多是以自然景观为参照,甚至有时是模拟自然。这种学习方法不像西方的那样“有理可据”,那么严谨、理性。向自然学习的方法是一种感性的思维活动,而且因人而异。当然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性的造景方法,这只是这一方法实践的结果,都来自自然。通过从自然界学习造景这一过程,人们得到的不仅只是一些具体的造景方法,更重要的是个人审美感觉的培养和锻炼,也是美感材料积累的一个过程。这种“培养、锻炼”和这一“过程”才是“师法自然”最重要的内容。一个现成的“如何造景的方法”与“如何学习造景的方法”相比,后者更有意义,这就像“金子”之与“会指石成金的手指头”。

三、中国传统园林中学习造景方法的困惑

中国园林在经过古典园林的高峰之后,也受到了西方形式美原理的影响,现在又经历着生态原理的指导,但却没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形式。可以说中国现代园林追求于“形——形式”,忽略于“意——意境”,浅薄于“理——生态原理”。

虽然中国园林有上千年历史,但真正的园林理论并不多见,大多是建立在师徒口传技艺上。这种师传徒的过程,虽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但同时也是一个学习方法衰退的过程。在实践中积累可以不断的提高,但是这种实践随着专业化程度的加强,越来越局限在一定的专业领域。以郑元者 “艺术起源应理解为复数”的观点来看,显然在它发展的同时,离其“源”也就越来越远。如果不经常返回其“源”来学习的话,它的发展速度就会减慢,他的创作方法就越来越贫乏。

任何艺术都有其历史延续性,但在历史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断层或失传,在封建社会背景下发展到顶峰的中国传统园林,在封建制度瓦解之后,失去了它的社会背景。“五.四”之后,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园林艺术的文化背景也越显淡漠。人们更加注重对实用性强的新形式的接受,少了对传统的研究和继承。也由于后人对古代文化传统了解的深度不够,传统园林艺术就越显曲高和寡。再加上为少数人服务的古典园林形式不能满足大众化的功能需求,而被冷落。于是传统园林的创作方法和学习方法逐渐被西方的模式所代替。可以说传统园林对现代的影响已只剩下一些形式的模仿和照搬。传统园林艺术得不到充分理解和发展,传统的学习方法得不到继承和改进,就不可能有现代中国特色的园林,这正是当前中国园林的困惑。

四、“师法自然”重在过程的体验和观念的建立

中国传统园林在“师法自然”观念的指导下创造了辉煌,这值得起我们总结、研究和借鉴,但仅仅停留于此地就难以发展。我们应立足于“借古开今”,因为传统园林毕竟是“流”,我们应抱着学古而不泥古不化的思想。几十年以古人画迹为师的大画家王原祁,后期去过北方伊洛和终南山以及南方豫章,由于接触大自然而新鲜无比,在画跋中写道:“方信古人得力,以天地为师也”。传统园林创作是自然山水的艺术概括和艺术再现。大自然是其创作之“源”,为了创作具有时代特色的园林仅停留在“流”是远不够的,若停留在“流”则如石涛批评的“纵逼似某家,亦食某家残羹耳”,所以必须探其“源”,以“造化”为师,才可能有新的突破。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当前重提“师法自然”应立足于现代。现代人对“自然”这一概念的理解已与古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古代对“自然”的尊重是哲学(包括美学)意义上的,西方现代对“自然”的尊重更多是生态意义上的。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要求的提高,科技水平的发展,“师法自然”除了像古人师法其形、师法其意之外,更应师法其理。生态法则本身就是一种自然法则。

前人的经验技法固然可贵,但师法自然的学习过程更为重要。随着城市化的加剧,人们与自然的距离就越远,“自然”作为园林艺术的“源”,离之越远,经验与技法就越专,这就像在钻牛角尖。如果一个园林工作者没有对自然的真正体验,没见过真正的溪流,何以理水?没登过天然的山峰,何以叠山?不了解植物的生存环境,又如何运用植物?于是就只有照着前人的做。即使接触过大自然,如果不抱有“师法自然”的观念,是无法真正体会自然之“理”的。

西方园林为何后来影响那么大,除了它有易于掌握和易于理解的形式美规律、程式化的表现技法与设计思维训练方法外,还有以“形式美”为审美参照的审美参照体系。要想提倡“师法自然”,就必须提高“自然美”的美学地位,建立以“自然美”为审美参照的审美观念。

参考文献

[1] 孙筱祥.中国山水画论中有关园林布局理论的探讨[J].园艺学报,1964,3(1).

[2] 吴肇钊.夺天工——中国园林理论.艺术.营造文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7.

[3] 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12.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