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美业的优势和劣势范文

美业的优势和劣势精选(九篇)

美业的优势和劣势

第1篇:美业的优势和劣势范文

中国钢铁产业是活跃国家经济所必须的供给原材料中较为重要产业之一,在近几年中gdp增长率呈持续、高增长的态势。与此同时中国钢铁产业在世界钢铁贸易里逐步形成了西方国家所谓的“威胁论”。特别是在东亚地区,中国与韩国、日本之间形成了激烈的竞争。现在的中国钢铁产业正赶超韩国,向日本先进国家看齐。到目前为止,由于对中国钢铁产业竞争力的实体没有具体的研究, 致使对整个钢铁产业的认识还远远不足,本文从中韩钢铁产业间存在的激烈竞争力入手,利用un comtrade钢铁产业贸易统计数据,通过对中韩两国钢铁产业竞争力变化和特征的分析,为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二、硏究调查

近来对中韩研究的学者有韩金(2008),im(2007),庞黄(2007),kim suh(2006),金(2005),nam(2004)等等。im(2007)和kim suh(2006)运用贸易竞争指数和比较优势指数等,分析中韩和韩日钢铁产业竞争力,确定了韩国钢铁产业处于“汉堡”的竞争力状态。除此之外的经济学者们主要针对中韩日钢铁产业竞争力和中韩日fta对国家钢铁产业带来的巨大影响分析。 其次是针对韩国钢铁产业竞争力向上及发展战略的研究。其中,有sohn you(2005), 金(2006), kim(2000)等等。吴(2001)通过中国钢铁产业的分析,导出对韩国钢铁产业发展的启示。

还有,关于钢铁产业研究的中国学者是赵徐刘(2005), 李(2004), 谢(2003)等等。 他们针对中国政府的产业政策变化,给钢铁产业的发展方向带来的巨大影响,通过中国钢铁产业在世界里地位提升的现况分析,提出钢铁产业的发展战略。或是针对wto和fta对中国钢铁产业带来巨大影响的分析。

据以上研究的考察,本研究主要借鉴韩金(2008)研究的分析方法,考察中韩钢铁产业的贸易构造特征,同时利用各种贸易指数,测定中韩钢铁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商品别的比较优势。

三、钢铁产业的贸易构造

<表 1>为1985年到2008年中韩日和世界粗钢生产趋势。从表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日本粗钢生产的趋势逐渐减少,中韩粗钢的生产趋于增加,而中国粗钢生产的增加率高于韩国。2008年中韩日粗钢生产占据世界粗钢生产总值的50%以上,这一数据说明中韩日的粗钢生产占世界粗钢生产的比重非常大,三国可以通过钢铁产业实现以规模经济为主体的核心力量来确保钢铁产业的竞争力优势。因此,中韩日三国间维持相互盈利的自由化协力关系比相互竞争的关系更为重要,这样的话,不仅可以确保各国钢铁产业在世界市场的优势,同时也可以确保世界钢铁产业稳定迅速的发展。

<表 2> 是2008年中韩日钢铁区域内进出口现况。在<表 2>里2008年中国对韩国和日本区域内进出口总额占中国对世界进出口总额的27.9%, 同样韩国占51.7%,日本占44.9.。日韩所占据的比重相对于中国比较高,但是韩国最高。由此可以得知,中韩日钢铁产业的贸易构造具有相互依赖性。

四、竞争力分析方法

根据中国钢铁产业的个个商品对世界和韩国竞争力水平不同,将商品分为以下5个商品群。第一商品群为绝对竞争力优势,第二商品群为竞争力优势,第三商品群为竞争力均衡,第四商品群为竞争力劣势,第五商品群为绝对竞争力劣势。五个商品群的分类运用各种贸易指数,经过4个阶段的筛选整理出来的。下面将对各个阶段采取的不同分类方法进行说明。

(一)第1阶段: 中国钢铁商品依据对世界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分类

在第一阶段里的商品群分类采用对世界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specification index: tsticw)。对世界贸易特化指数是指中国钢铁产业里的某种商品对世界的净出口值于该商品进口值和出口值合计的比值。若该比值为正值,表明是净出口国,若该比值越接近1,说明国际竞争力越强

本研究里利用奧村(1996)分类区间,进行商品分类。奧村(1996)利用国际分工的分类为出口竞争力型的垂直分工;顺差基调水平分工;均衡、赤字基调水平分工;进口特化型垂直分工。从表3里我们可以看到,对世界贸易竞争力指数大于等于0.34的商品分类为绝对竞争力优势商品群。当它的值大于等于0.03小于0.34的商品分类为竞争力优势商品群。竞争力指数大于-0.03小于0.03的商品为均衡商品群。还有指数大于-0.34小于等于-0.03的商品为竞争力劣势商品群,竞争力指数大于-0.34的商品为绝对竞争力劣势商品群。

(二)第2阶段: 利用中国钢铁商品对世界出口增长率再分类

第二阶段是将第一阶段里分类出来的第五商品群里的个别商品进行再一次的调整。如果第五商品群的某种商品对世界出口的增加率是中国钢铁产业全体的出口增加率的2倍以上,可以判定这个商品向后的增长可能性很大。所以将这些商品提升到第四商品群中。(2000年的出口增加率以1995年作为基准,2005年和2008年以2000年作为基准)

(三)第3阶段: 中国对韩国的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商品再分类

第三阶段里主要考虑贸易交易国之间商品的竞争力,所以我们利用中国钢铁产业对韩国贸易竞争力指数,进行再次调整。由于个个商品对韩国和对世界的竞争力不相同,因此在第一和第三阶段里对相对国和世界的竞争力指数进行同时考虑。这样同时的考虑对竞争力分析能够具有可靠的客观性。

(四)第4阶段: 中国对世界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的商品再分类

在第四阶段里利用中国钢铁产业对世界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rcaic)。这个指数是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于在1965年提出,它是衡量一国产品或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最具说服力的指标。它旨在定量地描述一个国家内各个产业(产品组)相对出口的表现。通过rca指数可以判定一国的哪些产业更具出口竞争力,从而揭示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所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出口额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出口总额中该类商品出口额所占份额的比率如果特定商品的rca的值大于1的话那个商品在世界市场里可以判断为比较优势,比1小的话可以判断为比较劣势。

xic 是i 商品中国的出口, xiw是i商品全世界的出口

xc是中国总出口, xw是全世界总出口

第三阶段里的第二、三、四、五商品群中的商品,它们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是钢铁产业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的平均值的2倍以上,这些商品群的商品向上提升一个商品群。

(五)第5阶段: 中国钢对韩国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市场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的商品

同样,为了研究的结果的确实可靠,再次我们也考虑到交易国家之间的商品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的重要性。

xick是i商品中国对韩国出口, xicw是i商品中国对世界的出口

xck是中国对韩国总出口, xcw是中国对世界总出口

第四阶段里的第二、三、四、五商品群中的商品,它们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是钢铁产业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的平均值的2倍以上,这些商品群的商品向上提升一个商品群。 

五、产业竞争力分析

(一)中国钢铁产业的对韩国的竞争趋势

利用上面提到的分析方法,以2000年、2005年、20008年为基准,首先看一下中国钢铁产业对韩国竞争力的分析结果<表 6>。从整体的角度来看,中国对韩国进出口商品有158个,2000年对韩国总出口为8亿5640万美元,2005年增加到42亿1320万美元,到2008持续增加到162亿8760万美元。从2000年到2008年为止8年时间里年平均增长率约为31%。中国对韩国总进口在2000年的19亿2780万美元和2005年的51亿1010万美元,2008年增加到51亿3850万美元。从2000年到2005年平均增长为9.3%,但是从2005年到2008年增长缓慢(年平均增加率只有0.1%)。由此可知,相对于出口总额的增长进口持缓慢态势。

由于以上的进出口结果,我们可以轻易的推断出中国钢铁产业对韩国的贸易收支的趋势如何。2000年中国钢铁产业对韩国贸易收支为10亿7140万美元赤字,但是从2005年赤字开始减少到8亿9700万美元,进入2008年中国对韩国赤字开始向111亿4920万美元的顺差转变。所以从2000年到2008年中国钢铁产业由对韩国的劣势转变成优势。

接下来我们从钢铁产业品目群别的角度观察中韩钢铁产业的竞争力,首先,中国钢铁竞争力中具有绝对优势的第一商品群对韩国进出口一共52个商品,对韩国出口6亿7930万美元,占对韩国钢铁产业总出口的73.9%。2005年对韩国钢铁产业进出口商品数增加到63个,同时出口额也增加到21亿1660万美元,但是占韩国钢铁产业总出口的比重却减少到50.2%。2008年没有受到世界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影响,进出口总数增加到84个,对韩国钢铁产业出口额也达到了156亿5990万美元,几乎占据韩国钢铁产业总出全部份额为96.1%。而中国钢铁产业对韩国进口在2000年仅有7320万美元,占对韩国钢铁产业总进口的3.8%,但是2005年略有增加为5亿6320万美元,占对韩国钢铁产业总进口的11%,2008年对韩国进口27亿970万美元,占对韩国钢铁产业总进口的52.7%。

综上所述,第一,中国对韩国钢铁产业竞争力中具有绝对优势第一商品群里的商品数量在不断增加,同时伴随着进出口额也不断增加,由于第一商品群的竞争力具有绝对优势,占据对韩国钢铁产业进出口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从中国对韩国钢铁产业的贸易收支来看,从2000年的6亿610万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5亿5340万美元和2008年129亿5020万美元对始终保持着贸易顺差的态势。由此可知,中国相对韩国的钢铁产业具有竞争力绝对优势商品群不仅出口所占的比重是最多的,进口所占的比重也是最多的。

第二,中国相对韩国钢铁产业具有优势竞争力的第二商品群2000年进出口商品数仅有6个,对韩国的出口也仅有180万美元,占对韩国钢铁产业总出口的0.2%。2005年商品数虽然增加到了16个,但是出口额不过2亿3410万美元,占对韩国钢铁产业总出的5.8%。虽然2008年商品数开始减少到了14个,而出口额却增加到了4亿330万美元,但是在对韩国总出口的比重却减少到2005年的一半2.5%。相对韩国钢铁产业的出口额,进口额比较低。同时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也很低的。但是贸易收支均为顺差小幅度增加趋势。

第三,具有均衡竞争力的第三商品群在2000年到2008年的商品数已经微乎其微。对韩国的出口也不过3000万美元,占据的比重最大不超过2005年1.4%。而进口相对出口的情况要好一点,所以中国钢铁产业对韩国的贸易收支处于逐渐减少的逆差态势。

第四,具有劣势竞争力的第四商品群的商品数从2000年的52个,减少到2005年的43个和2008年32个。相反中国对韩国钢铁产业的出口2000年的2330万美元,占对韩国钢铁产业总出口的2.7%。2005年增加到17亿9760万美元,同时对韩国钢铁产业总出口的比重也增加到42.7%。但是2008年出口减少到1亿7520万美元,占对韩国钢铁产业总出口的比重的1.1%。但是中国对韩国钢铁产业的进口额一直持续增长态势,而对韩国钢铁产业总进口的比重却是从2000年的28.2%增加到2005年的67.6%后,回落至20008年的30.6%。贸易收支维持在赤字,趋于增长再回落的趋势。这个现象表明具有竞争力优势的第四商品群里的商品大量趋向于其他商品群。

第五,具有绝对劣势竞争力的第五商品群,本群的商品数由2000年的45个减少到2005年的32个和2008年的26个趋于减少趋势。从出口和占对韩国钢铁产业总出口的比重来看,只有2000年1亿4190万美元(16.6%)最大,而2005年和2008年的出口额和比重都非常小。同样进口由2000年的12亿5210万美元(65.5%)减少到2005年6亿1370万美元(12%)和2008年的7亿1210万美元(13.9%)。贸易收支也处于赤字并趋于减少的态势。

从以上叙述内容可以得知,在2000年和2005年里,中国对韩国的钢铁产业进口主要以绝对劣势竞争力和劣势竞争力为主,而出口仅仅以优势竞争力商品为主。从进出口额上看,由于进口的大于出口的规模,所以中韩钢铁产业贸易收支有很大的赤字,由于这个原因中国钢铁产业相对于韩国处于竞争力劣势。但是在2008年里这样的现象不再出现,大量具有绝对劣势和劣势的竞争力商品群(第四,第五商品群)里的商品向具有绝对优势的第一商品群移动,经济规模也向出口大于进口的态势转变,贸易收支转为顺差。中国钢铁产业对韩国贸易由竞争力劣势转变成里竞争力优势。下面我们就从中国对韩国钢铁产业竞争力的商品数现状来分析一下。

(二)中韩钢铁商品群区分的竞争力

从表7的整体来看,2008年的中国钢铁产业的竞争力比2000年的优势竞争力的商品数(a+b)增加到了98个商品。劣势竞争力的品目数减少到58个商品.。由此可以推断2008年中国钢铁产业对韩国处于相对比较优势的状态。在竞争力优势(a+b)的商品里竞争力最强商品的商品数分别是:11个一次材料、18个棒形钢类、17个钢管类、30个钢铁制品。板材类的情况确实相反,虽然板材类有15个优势竞争力产品, 但是相对于自身优势产品它还具有30个竞争里劣势产品,因此板材类对对韩国处于竞争力弱势。

表8是中国对韩国钢铁产业贸易收支赤字或是顺差为1000万美元以上的商品。在表8里,竞争力优势(包括绝对优势)的商品中贸易收支顺差为1亿美元以上的商品一共有19个。其中有一次材料2个,半制品1个,板材类6个,棒形钢类5个,钢管类2个,钢铁制品3个,还有贸易收支5亿美元以上的品目有5个,其中67300商品的贸易收支最大为56亿美元,在竞争力优势商品中这些商品的竞争力特别强。

第二,竞争力均衡商品2个为钢铁制品。

第三,竞争力劣势(包括绝对竞争力劣势)的商品中贸易收支为赤字3000万美元以上的商品一共13个, 一次制品1个,板材料9个、钢管类2个,钢铁制品1个。还有,贸易收支赤字6000万美元以上的商品一共10个,其中 28221、67413、67443、67511、67411的贸易收支在赤字1亿美元以上的商品,对韩国的竞争力比较弱。

同上所述中国钢铁的板材类在2000年的比较劣势转变成2008年的比较优势,大部分商品对韩国处于竞争力优势。

(三)2000年至2008年商品竞争力变化趋势

表9是2000年到2008年间商品别竞争力变化趋势图。从2000年到2008年中国钢铁产业对韩国优劣势的变化结果看一看到,2008年现在处于优势竞争力的商品比劣势竞争力的商品多。其中有绝对劣势,劣势向绝对优势,优势转变的商品很多。主要以板材类,棒形钢类,钢管类,钢铁制品较多。反面竞争力劣势商品有绝对优势,优势向绝对劣势,劣势转变的几乎很少,大部分是以板材类为主的从绝对劣势,劣势转向和保留在绝对劣势,劣势的商品。2008年现在中国钢铁产业对韩国的板材类、棒形钢类、钢管类、钢铁制品等的竞争力提高带动整体的竞争力提高。

六、分析结论

本研究利用各种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在2008年现在中国钢铁产业的对韩国的竞争力。分析结果,中国钢铁产业整体在2000年相对于韩国处于竞争力劣势,其中除一次制品、半制品等的一部分商品以外,大部分商品处于竞争力比较劣势。以2005年作为中韩钢铁竞争力的转折点,在2008年中国钢铁产业的板材类、棒形钢类、钢管类,钢铁制品里的很多商品竞争力由比较劣势转变成比较优势,致使中国钢铁产业对韩国的竞争力增强。

根据这样的分析结果,中国钢铁产业要赶超日本,保持对韩国钢铁产业的竞争力优势,可以考虑采用一下的几种战略:第一,通过m&a等的结构调整提高生产体制的效率。第二,通过工程技术革新,创造产品的高附加价值,形成差别化。第三,通过m&a等的结构调整,促进国内钢铁流通产业的大型化和售后服务的高度化。第四,可以利用经济一体化,加强区域间中韩日钢铁产业间的合作,从而来确保三国的钢铁产业在世界贸易里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金博洙,外8人, 2005, “韩中日fta: 制造业部门的对应战略-民间品目作为分析中心”, 经济人文社会研究会 协同研究丛书 05-04-02[m], 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韩国,首尔,266-313

[2]kim, sae young, 2000, “韩国钢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方案[c]”,贸易学会志,第25卷, 第3号,韩国贸易学会,韩国, 首尔, 379-402

[3]kim, gene uhc and suh, young suhk, 2006,“关于韩国·中国·日本的,钢铁产业竞争力变化研究[c]”,国际通商研究, 第11卷,第1号,韩国国际通商学会,韩国,首尔,1-24

[4]nam, si kyung,2004,“通过引力模式分析韩中日钢铁产业的贸易自由化效果[j]”,posri,经营研究,第4卷,第2号, posco经营研究所,韩国,首尔,29-53

[5]sohn, soo suk and you, seung lok, 2005, “关于韩日fta对韩国的钢铁产业巨大影响研究[c]”,经济研究,第23卷,第2号, 韩国经济通商学会,韩国,釜山,71-94

[6]shin, hyun gon, 2004,“韩中日钢铁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和启示点[j]”,posri,经营研究,第4卷, 第1号, posco经营研究所,韩国,首尔,5-28

[7]im, hye joon, 2007, “韩国钢铁产业的对日本及对中国竞争力分析[c]”,贸易学会志,第32卷, 第1号,韩国贸易学会, 韩国,首尔,263-282

[8]吴东胤, 2001, “中国钢铁产业发达现况和对韩国的启示点”, kiep 世界经济, 第34卷,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韩国,首尔, 72-81

[9]韩基早金玲瑾(2008),“中国钢铁产业的对韩国及对日本竞争力分析[c]”, journal of the korean data analysis society, vol.10,no.1(b), busan,korea,february,pp.379-397。

[10]金相勋,2006,「中韩钢铁贸易的比较优势硏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硕士论文

[11]李汉敏,2004,“试析中日韩建立fta对中国钢铁业的影响[j]”,冶金经济与管理,第5期,中国金属学会冶金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东北大学),13-16

[12]奧村和久, 1996, “日本的对世界贸易高度成长结束后的日本贸易构造的变[c]”, 経济论集, 第33卷, 第1号, 龙谷大学経济学会, 日本、京都、96-135

[13]庞德良 黃容均,2007,“东北亚“钢铁三强”一体化分析[j]”,东北亚论坛,第2期,吉林大学,8-14

[14]谢向前 张先平,2003,“国际钢铁贸易新发展的统计分析[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3期,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 16-18

[15]赵昌旭 徐长生 刘泽斌,2005,“中国钢铁产业的国际贸易政策选择[j]”,国际贸易问题,第8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5-20

第2篇:美业的优势和劣势范文

关键词:中日韩;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一、中日韩旅游服务贸易现状

1.中国。近年来,中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尤其是加入WTO以后旅游贸易呈现更快的发展趋势。据WTO统计,2002年中国旅游出口仅为203.85亿美元,到2008年出口到达408.43亿美元,较2002年增长了1倍。旅游进口市场同样发展迅速,进口额从1998年的92.05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361.57亿美元,十年间增长了近3倍。据统计,2007 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为10 957 亿元。其中,中国入境旅游人数达13 187.33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419.19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旅游服务贸易为中国的创汇增收作出了很大贡献。此外,中国的旅游贸易一直呈现顺差,且顺差额逐渐增大。这些数据表明,近年来中国的旅游贸易得到长足的发展,中国的旅游服务已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产业和国民经济增长点。

2.日本。近十年来日本旅游服务贸易总额除2008年略有下降外,其余年份增长较稳定但增长速度缓慢。1997—2007年十年间,日本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97.87亿美元增加到358.56亿美元,仅提高约20%。作为服务贸易比较发达的国家,与其货物贸易大量顺差的状况刚好相反,日本旅游服务贸易始终处于大幅逆差状态。从2005—2008年,旅游逆差额分别达到207.07亿美元、184.06亿美元、171.66亿美元和128.16亿美元,较大的逆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日本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处于比较劣势水平。

3.韩国。韩国的旅游发展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旅游产业独具特色。与其他国家相比,韩国天然旅游资源略显不足。但韩政府对旅游产业赋予文化内涵,利用本土和外来文化资源,并结合“韩流”等时尚元素,与旅游产业形成共栖、融合和衍生的良性互动关系,助推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韩国旅游服务贸易总额稳步增长,2003—2008年间,旅游贸易总额从154.6亿美元上升到288.4亿美元,五年间增长了86.5%。但随着海外旅游供应链的进一步完善,旅游要素的越发充裕,使得以海外留学、境外旅游为代表的旅游服务贸易逆差不断扩大,旅游业仍是韩国服务贸易第一大逆差来源。2005—2007年,旅游业逆差占韩国服务贸易逆差比重分别为70.3%、68.9%和73.4%。逆差呈现阶梯式上涨,增速波浪式下降的特征。2004—2007年旅游业逆差额分别为62.81亿美元、96亿美元、130.6亿美元和158.4亿美元。逆差增速由2004年32.4%,2005年达到52.84%的峰值后,2006年回落到36.04%,2007年进一步降至21.3%。面对旅游贸易持续逆差韩国政府先后出台修订法律,减免税收、打造国际品牌、提升竞争软实力的一揽子促进措施,使旅游业在政府主导下长足发展。

二、中日韩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1.出口市场占有率指数。出口市场占有率指数是一国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例,反映一国出口的整体竞争力或竞争地位变化。一国特定产业的出口总额与世界同类产业的出口总额的比值,可以反映一国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或国际地位。用公式表示为:Aik=Eik/Ewk

Aik表示i国k商品出口市场占有率,Eik为i国k商品的出口额,Ewk是全世界k商品的出口额。

表1中日韩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市场占有率单位:%

数据来源:根据WTO网站statistics database 计算得出。

从表1中可以看出,日本和韩国的旅游出口市场占有率都从1998年开始经历了连续两年的下降,而中国的旅游出口市场率则在同时期保持稳步增长,这表明在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日本和韩国的旅游贸易的发展受到了危机的影响,而中国由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树立了市场信心,一定程度避免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使旅游出口市场占有率稳步增长。2003年,三国的出口市场占有率都有较大幅度下降。与2002年相比,中国的出口市场占有率下降约1%,日本下降0.08%,韩国下降近0.2%.这与2003年亚洲爆发的非典疫情有很大关系,出于对健康安全的考虑,以及疫情期间出入境的严格管理,许多海外游客都减少了到亚洲国家的旅行。从总体趋势看,中国的出口市场占有率除2003年外总体趋势是逐年上升,在十三年间平均市场占有率达到近3.8%,尤其是在2009年市场占有率达到4.56%,这也是中国后奥运经济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体现。而日本在经历亚洲金融危机后,旅游出口市场占有率持续下降,直至2004年才开始回升。韩国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则出现不规则状态,有升有降,直至2009年市场占有率也没有恢复到1998年的水平,这与周边国家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开发,争夺游客资源有关。

总的来说,1997—2009年间中国的出口市场占有率明显高于日本和韩国,中国在旅游资源吸引力方面优于日本和韩国,这与中国经济发展、国际知名度提高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密切相关。而日本和韩国的变化不规则,出口市场占有率波动较频繁,两者之间的差距在波动中逐渐缩小。

2.TC指数。TC 指数(Trade Special Coefficient ),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差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是行业结构国际竞争力分析的一种有力工具,总体上能够反映出计算对象的比较优势状况。因为它剔除了各国通货膨胀等宏观总量方面波动的影响,也排除了因国家大小不同而使得国际间数据的不可比性,因此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之间TC指数具有相当的可比性。其计算公式为:TCik=(Eik-Iik)/(Eik+Iik)

其中,TC 为净出口比率指数,Eik为i国家第k种商品的出口,Iik为i国家第k种商品的进口。通常净出口比率指数取值范围为[-1,1],当净出口比率指数接近0时,说明比较优势接均水平,进出口基本平衡;当净出口比率取值大于0时,说明具有比较优势,而且越接近1越大,行业竞争力越强,反之,则说明比较优势弱,行业竞争力也小。如果TC=-1,意味着该国第k种商品只有进口没有出口;如果TC=1,意味着该国第k种商品只有出口,没有进口。国际上一般认为,TC大于0.6为高竞争优势,处于0.3~0.6之间为中等竞争优势,处于0~0.3之间为低竞争优势,处于-0.3~0之间为低竞争劣势,处于-0.6~-0.3之间为中等竞争劣势,小于-0.6为高竞争劣势。

表2 中日韩旅游服务贸易净出口比率指数

数据来源:根据WTO网站statistics database 计算得出。

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的TC指数在2000—2009年间基本呈下降趋势,处于0~0.3之间,表明中国旅游服务具有低竞争优势且竞争优势越来越小。分析原因,随着经济发展和旅游资源的优化,中国吸引了大量国外游客来中国游览观光,同时伴随中国居民收入增加,加上出境旅行社推出的各类吸引游客的境外旅游路线,使得中国居民的境外游需求大大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旅游出口量,使得竞争优势逐渐减小。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TC指数一度跌至-0.048,中国的旅游竞争优势由低竞争优势转变为低竞争劣势,这一定程度上是由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旅游出口市场萎缩造成的。相比之下,日本的TC指数在1997—2005年期间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0.65左右,日本的旅游服务显示出低竞争劣势,但从2006年开始,TC指数开始回升,进入中等竞争劣势范围。韩国的TC指数变化波动较大,除了1998年、1999年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外,其余年份都表现出竞争劣势,尤其在2003—2008年期间,竞争劣势进一步恶化。出现此类情况,一方面是日本、韩国的旅游贸易常年呈现逆差,主要由两国旅游服务贸易的进出口结构所致,另一方面日韩国国民人均收入水平高,出国旅行和旅游费用支出较高。

总的来看,就旅游服务TC指数而言,中国具有竞争优势,日本和韩国均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但韩国的旅游竞争力略优于日本。

3.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是一个可用来衡量一国某类产品的出口量占世界该类产品出口量的比重的竞争力测度指标,其计算公式是:RCAik=(Eik/Ei)/(Ewk/Ew)

其中,Eik表示i国k类产品出口额;Ei表示i国全部产品出口额,即包括商品出口额和服务贸易出口额;Eik 表示世界k类产品出口额;Ewk 表示世界全部产品出口额。

这个指数反映了一个国家某一产业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相比较的优势,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指数较好地反映了该产业的相对优势。通常情况下RCA值都是大于0的。若该国该产业具有显性比较优势,RCA范围为[1,+∞];若该国该产业具有比较弱势,RCA范围则为[0,1]。

表3 中日韩旅游服务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数据来源:根据WTO网站statistics database 计算得出。

从1997—2009年各国的RCA指数来看,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显示性比较优势均小于1且呈递减规律,表明中国虽然旅游大国,但远不是旅游强国。日本的RCA指数平均保持在0.18左右,旅游竞争力呈现出比较弱势,在经历了下降之后又出现了上升的趋势,其比较弱势得到相对改善。韩国的RCA指数变化不规律,在上升之后又经历了下降,从2007年起开始回升,RCA指数平均保持在0.45左右,较之日本的比较劣势有所改善。尽管中日韩三国旅游贸易的比较优势都处于劣势地位,中国的竞争优势在三国中相对较强,日本相对较弱,但中日韩三国间的比较优势差距逐步缩小,中国要想保持绝对的优势,在提高旅游国际竞争力方面还必须作出积极的努力。

三、结论

通过以上三个国际竞争力指数的分析比较,中国的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优势略强于日本和韩国。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国和日本、韩国在旅游贸易方面的合作,一方面,中国要进一步加大投入的力度,采取多种手段积极培育服务市场,利用地缘优势,加强与周遍国家交流,构建便捷的交通网络,建立共同的旅游服务市场,扩大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另一方面,三国要积极建立健全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吸取对方发展优势和先进的发展模式,谋求更广泛的合作。

参考文献:

[1]胡蕲.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J].特区经济,2009,(12):161-163.

[2]王继庆.中日韩旅游服务贸易合作发展问题探讨[J].商业时代,2008,(14):36-37.

[3]贾燕霞,胡丹婷.中日韩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09,(2):74-77.

[4]沈束.中国新加坡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1995—2004)[J].网络经济,2009,(3):181-182.

第3篇:美业的优势和劣势范文

【关键词】服务贸易 出口市场占有率 贸易竞争优势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 Trade

[Abstract]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 trade, based on the import and export data of China's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 trade from 2005 to 2014, the Export Market Share,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and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of China's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 trade were calculated in this paper. Comparing China's competitiveness of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 trade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with the data of United States, Germany and India, it could be found that the current market share of China's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 trade is low, the competitiveness is weak. It was proposed that China's communication companies can develop new market by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 improve service quality by strengthen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enhance service innovation by increasing personnel training and take other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service trade.

[Key words]service trade export market share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通信服务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业务总量与业务收入不断增长,我国通信业务量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30%,出口总额也有了较大的提升。但与其他通信服务贸易发达的国家,尤其是美国相比,我国仍有很大的差距,存在着出口总额不高、国际竞争力较弱等问题。

总体上,我国的通信服务贸易出口额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到2014年达到23亿美元,与2005年的6亿美元相比有了相当大的增长。但是和美国高达136亿美元的出口额相比就显得差距巨大,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数据来源: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平衡表及Trade Map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另外,与传统的服务贸易相比,通信服务贸易所涵盖的知识更加密集,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特点,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但如图2所示,通信服务贸易在我国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一直较低,2005年仅为0.81%,即使到2014年已经有了一定的好转,但也仅占1.20%,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而研究中国通信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水平对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此将对我国通信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 我国通信服务贸易竞争力测评

本文选取出口市场占有率指数、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来对我国通信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进行测评,并且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同时选择了美国和印度这两个通信服务贸易出口排名靠前的国家进行对比,可以得出从2005~2014年通信服务贸易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状况。

2.1 通信服务贸易出口市场占有率较低

出口市场占有率(MS,Export Market Share)又称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一国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例,反映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大小。其计算公式为:

MSij (1)

式中:MSij表示i国家j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指数;Xij表示i国家j产品的出口总额;Xwj表示世界j产品的出口总额。MSij值越高,则表示该产品所处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越强,反之则越弱[1]。

从图3可以看出,2005~2014年期g,我国通信服务在国际服务贸易市场上所占的份额持续较低,仅维持在0.02到0.03的范围内,说明了我国通信服务出口在世界市场上占比非常小,并且在2005到2014这十年内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对比其他国家的情况发现,印度通信服务贸易的出口市场占有率在这十年间和我国差距不大,均处0.2到0.3的较低水平内。而美国的通信服务贸易虽然在2005到2008年件有所下降,但仍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占到了近20%的市场份额,远超其他国家。另外德国也占有相当的市场,处于5%到10%的范围内,虽然低于美国,但高于中国和印度。从每年度的变动趋势来看,各国的市场占有率都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世界通信市场的格局没有大的波动。

2.2 通信服务TC指数持续为负,竞争劣势明显

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Trade Competitive Index)也称“贸易竞争力指数”,指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2],反映了一国生产的某种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是否处于竞争优势及其程度。计算公式为:

TCij (2)

其中,TCij表示i家j产品的贸易竞争优势指数,Xij为i国j产品的出口,Mij为i国家j产品的进口[2]。TCij值越高,表示国际竞争优势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可以看出,2004~2014年期间,我国通信服务的TC指数在大多数情况下为负值,在(-0.3, 0)的范围内,表现为竞争劣势,只有2005年、2006年和2014年为正,但数值非常小,在(0, 0.3)的范围内,竞争优势非常微弱。对比其他国家,德国的通信服务TC指数也是均为负值,并且低于我国,处于更严重的竞争劣势中。美国的通信服务TC指数则全部为正值,并且在这十年间不断上升,表现为竞争的绝对优势。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印度,2005年到2010年期间通信服务TC指数不断下降,但仍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竞争优势非常明显,2011年之后又有了提高,到2014年时基本和美国不相上下,都处于竞争优势中。总体上我国通信服务的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围绕0点波动,直到2014年才有了较大的提升,在国际市场上处于竞争劣势。

2.3 通信服务贸易RCA指数较低,表现为比较劣势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由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Balassa Bela)1965年提出,指一个国家某种产品的出口额占该国全部出口额的比重,与全世界该产品的出口额占世界全部出口额的比重之比,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某一产业贸易的比较优势。计算公式为:

RCAij (3)

其中,RCAij表示i国j产品的显现性比较优势指数,Xij表示i国j类产品出口额,Yi表示i国全部产品出口额,Xwj表示世界j类产品出口额,Yw表示全世界产品出口额[3]。RCAij指数越大,表示比较优势越明显,反之则越小。

可以看出,我国通信服务的RCA指数在2005到2014年期间都不高,主要集中在0.8以下,处于比较劣势中,并且从2005开始到2011年一直下降,直到2014年有了较大的回升。对比其他国家发现,美国的通信服务贸易RCA指数较高,基本在1.2以上,比较优势明显。德国的通信服务贸易RCA指数大多处于0.8到1.25的范围内,具有中等比较优势。印度的通信服务贸易RCA指数从2005年到2008年一直下降,之后在0.8到1.0之间波动,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总体来看我国是图中四个国家中通信服务RCA指数最低的,处于比较劣势之中,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弱。

3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我国通信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测评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通信服务的市场占有率较低,竞争劣势明显,并且处于比较劣势。不论是对比发达国家美国和德国,还是对比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我国通信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都较弱。我国的通信企业需要尽快拓宽通信服务贸易出口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并积极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增强竞争力。

3.1 通过“一带一路”拓展新兴市场

从出口占有率指数可以看出,世界上几个主要的通信服务贸易国家的市场占有率变化不大,现有的通信服务贸易市场已经比较成熟,直接打破这个格局,扩大我国的市场份额是比较困难的。因而我国的通信企业应该更加注重新兴市场的开发,另辟蹊径去拓宽出口市场的范围。目前我国全力推进的“一带一路”战略对于通信企业来说就是一个扩大国际市场的机会,可以积极开发沿线国家的通信服务贸易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通信服务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有能力将我国的通信服务出口到这些国家,不管是移动通信还是光纤光缆、卫星通信,在沿线国家都有极大的市场需求,发展空间很大。如果能成功打入这些市场,将大大拓宽我国通信服务的出口范围,提高出口市场占有率。同时,“一带一路”战略还可以促使我国通信行业和沿线国家的通信企业互相合作、互相融合,加快我国通信产业的国际化进程,在国际合作实践中提升竞争力。

3.2 加强国际合作提升服务质量

随着国际市场上通信服务贸易的成熟,越来越多的通信企业向跨国公司发展,通过跨国投资、收购、兼并、联合等手段,提供全球化的通信服务。更加开放的服务贸易市场使得企业要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不同的竞争对手,因而服务质量也就更加成为决定通信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面对提高服务质量的迫切要求,我国通信企业应积极地走出去,以技术交流、技术引进、合作研发、合资经营等方式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借鉴吸收成熟的技术经验和管理经验并加以运用。例如与我国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其通信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处于竞争优势中,是我国通信企业分析学习的优秀素材。我国通信企业需要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的各种资源,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合作,从基础通信服务向高质量的通信服务过渡,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提高国际竞争力,改善我国通信服务贸易长期处于竞争劣势的状况。

3.3 加大人才培养提高服务创新能力

我国的通信企业向跨国发展就既要面对庞大的国内市场,又要面对国际市场上其他成熟的全球跨国通信公司的竞争。国内市场的话音业务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其他增值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国际市场上很多通信业务成熟的发达国家的话音业务已达到了比较饱和的状态,更加需要创新增值业务来提高收入。面对复杂竞争环境,我国通信企业可谓压力巨大,必须不断创新,为客户提供更有吸引力的服务才能更有竞争优势。通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而创新的关键是要有高素质的人才。我国通信企业不应轻视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可以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高通信服务贸易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其次,应积极引进人才,建立健全的人才激励机制,通过丰厚的薪酬以及良好的待遇吸引高素质、国际化的专业人才,并谨防国内通信企业现有的优秀人才流失。这样不断扩充创新团队,增强通信企业的业务创新能力,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有针对性地提供通信服务,有效提高我国通信企业的贸易比较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张建萍. 基于国际竞争力比较的中日韩服务贸易谈判策略[J]. 中日关系史研究, 2014(8): 58-70.

[2] 田园,付亦重. 中美保险部门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研究[J]. 亚太经济, 2013(5): 77-81.

[3] 吴燕红. 中美通讯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11): 78-79.

[4] 任晶晶. 加快发展我国通讯服务贸易的对策思考[J]. 经济论坛, 2008(3): 49-58.

[5] 殷凤. 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与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J]. 世界经济研究, 2007(1): 33-40.

[6] 王清. 中美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研究[J]. 财经科学, 2014(9): 99-109.

[7] 李颖. 中国通讯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 对外经贸, 2013(7): 21-23.

[8] 桑百川,杨立卓,邵莹雪. 新兴市场国家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 亚太经济, 2014(3): 45-86.

[9] 朱连心,余升国. 中国通讯服务贸易国际竞争优势的比较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 2012(9): 78-46.

第4篇:美业的优势和劣势范文

对于后发优势理论的最初阐述,国内学者进行了研究,认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最早对绝对优势理论进行了研究和表述,成为后发优势理论的起源[1][2]。从那以后,国际学术界从资源禀赋理论、区位理论、制度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等各种角度来探求后发优势形成的原因和促成优势的生成机理。笔者以为对后发优势进行系统研究与表述并明确地作为一种理论提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非殖民化运动的兴起,一大批新兴国家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在雅尔塔体制下形成的冷战格局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重视亚非拉美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许多学者特别是美国学者,在其国家利益和全球战略的指导下,对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现代化理论的诸多流派,其中对后发优势理论阐述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社会学家M·列维和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

列维认为,作为现代化进程的后来者,第一个优势在于其现代化进程不再是像现代化的先行者所面临的未开发的领域;其次,现代化的后来者具备了在许多方面借鉴先行者的可能性;第三个优势是后来者跳跃过先行者必须的现代化进程的一些早期阶段,以缩短实现现代化的历程;第四个优势是后来者通过先行者所取得成就的认识,看到现代化前景从而对后来者产生激励并树立信心;最后一个优势是后来者能在其现代化进程中得到先行者在各个方面的帮助与支持[3][4]。同时必须指出列维在论述这些后发优势时表明了这些优势存在的可能性的同时,也充分强调了现代化后来者所存在的“后发劣势”问题。

格申克龙在研究后发国家现代化过程中指出,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后发国家能够从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成果来加快自己的发展,并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二是后发国家的领导人和知识分子均具有落后的意识,从而为国家发起的现代化提供保证[5]。格申克龙同时指出,这些优势只是一种潜在的优势,利用这些优势所必须的条件与落后国家的现实条件之间存在的巨大反差,要使潜在的优势变为现实的优势,就需要创造出一系列新的条件。

除上述两位学者之外,学术界还有很多人对后发优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英国的彼得·鲍尔认为,“第三世界如今可以利用外部市场,利用外国资本市场,利用大量过去不曾有的技术和技能。”[6]俄国的托洛斯基把后发优势称为“历史落伍者的特权”,他认为,“虽然落后国家被迫跟随着发达国家,但目前并不按照相同的秩序去做事,历史落伍者的特权……(是)迫使自己采纳任何地方、任何时期已经完成的发展式样,从而越过整个居间的等级系列”达到理想的目标[7]。美国学者赫尔曼·康恩把有利于后发国家的因素归纳为10个方面。即资本、市场和技术的获得;劳动力的输出;引进面向出口的工业;旅游事业;技术转让;具备有用的榜样、体制、个人;输入“污染”和“卑下”的劳动;进口货的替代;很正常的外部稳定的存在;外国的援助等[8](P206)。

著名学者汤因比在晚年对西方现代社会的反思中也蕴涵着这种思想,而且相当的乐观,他说:“今天发达国家的人民总是蔑视发展中国家的人民,采取怜悯、轻侮的态度,但不久两者的地位就会颠倒过来。对这些所谓落后的多数来说,将来要进入整个人类都应进入的安定的‘世界国家’时,大概比起那些先进的少数来困难要少。这暗示着各国的命运都要戏剧性的逆转。历来的发达国家大概都不得不长期的陷入逆境中。相反,历来的后进国家倒可能较少痛苦地,较快地进入未来的‘世界安定国家’。”[9]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马列主义经典作家们虽然没有专门论述后发优势问题,也没有使用后发优势的提法,但从他们的著作中,从不同的角度谈论了这一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把一生都贡献给了他们所追求的共产主义事业,在他们看来,社会主义的成功实现与建设,并走向共产主义,相对于他们所批判的资本主义而言就是一种后发优势。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在吸收继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取得的一切文明成果基础上,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达到高度均衡发展的社会。不发达国家不吸收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是不可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也就难以实现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列宁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列宁不仅反复多次地强调要借鉴资本主义的宝贵经验,继承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这些经验和遗产包括科学技术、知识和艺术、管理经验与各类人才。同时列宁还清醒地看到落后的俄国作为现代化的后来者在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时所面临的劣势。他认为,在俄国发动社会革命比欧洲容易,但建设却比西欧发达国家困难得多。因为在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不足,致使大工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低,与此相联系的有广大群众的民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封建主义残余和影响较严重等。如果对这种特殊的困难认识不足就易于脱离自己的国情,急于求成,超越历史阶段,违背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客观规律。经典作家们的论述充分显示出他们对这一问题的敏锐感觉。

后发优势理论由西方学者提出以后,引起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浓厚兴趣,特别是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奋起直追,希望尽快赶上甚至超过西方发达国家,在如此氛围之下,国内学术界对后发优势问题也作了广泛研究。

罗荣渠认为,后发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西方殖民主义的扩张,用强制方式打破传统社会自身无力克服的封闭性与停滞性,传播现代化因素,促使落后国家的现代化启动;二是可以借鉴先进国的经验,避免走弯路,采取赶超战略实现跳跃式的前进,快速的进入较高的工业化阶段;三是借用先进国的新技术与资本及各种有利条件,提高国际竞争力;四是后发国家联合对付先进国的损人利己政策,以求得深入的发展[8](P205-P206)。除此之外,国内其他学者对后发优势的研究也得出了一些颇有见地的结论[10][11][12][13]。这些研究表明,中国学术界对后发优势已有一定的认识。

根据西方学者提出的后发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参照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研究的丰富与发展,以及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实际,我认为后发优势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验借鉴论。在发展中国家开始其现代化进程时,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先行者有丰富的发展经验与教训供后来者借鉴,这样可以少走弯路,缩短在黑暗中探索的时间,使后来者能以较少的代价取得更大的成就。2.科技文化利用说,现代化的后来者可以利用先行者在世界科技革命浪潮中形成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直接加以引进与学习,使经济快速发展,实现经济技术发展阶段上的跨越性发展。同时,后来者可以有目的,有选择地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以形成文化融合杂交的优势,促进现代化的发展。3.后发国家联合说。随着世界整体发展与互相依存趋势的显著化,后发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有所改善,它们可以通过联合以抵制发达国家损人利己政策。4.产业转移说。后发国家可以利用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机会,在发达国家的帮助下,直接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使后来者顺利地实现现代化。5.外资利用说。由于发达国家拥有大量的资金,后发国家可以依靠引进外资以解决本国现代化起步阶段的资本积累严重不足的问题,从而实现借鸡生蛋的目的。6.榜样激励说。由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成就十分显著,这对后来者克服重重阻力激发追赶的念头与信心,进行有效的社会动员与整合,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非常有利于后来者的现代化进程。

除了上述归纳的后发优势的六个方面之外,笔者毫不怀疑细心的研究者还可以找出更多的体现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优势因素。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发展中国家这些现代化进程中的后来者不管具备了多少后发优势,却无法掩盖这些后来者所客观存在的比后发优势多得多的后发劣势。而且这些后发劣势往往表现得比后发优势更为明显,对现代化的后来者影响更大,更深远。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后发劣势往往是与后发优势紧密联系,共同发生作用。后发劣势经常制约着后发优势,使后者难以发挥功效。这是后发国家十分容易忽视的地方。鉴于此,很有必要将发展中国家客观上存在的后发劣势进行一番梳理,使这些后来者更清楚地看到自身的不足与问题。我们认为,发展中国家中存在的不利于现代化发展的劣势非常多,但每个国家又各有不同。本文不可能一一列出,只能就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作出粗线条的宏观梳理。

首先,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处的后发地位是一个具有本质性的最大劣势,正是由后发这一根本性的劣势,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其他劣势。现代化进程是一种竞争的游戏,谁占得先机,谁就取得莫大的优势,更何况这一激烈的竞争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情况下,在世人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已于几百年前就开始了。早先加入这一进程的西方国家已跑出很远并取得巨大的成功,把亚非拉美绝大多数国家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这一历史性与现实性高度统一的状态决定了后发国家在开始走向现代化时便已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其次,后发国家经济十分落后,工业底子薄,规模小,技术落后,市场占有率低,农业发展极其缓慢,很难满足社会发展与人口增长的需要。第三,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一般是在外力作用下才得以启动,可它们难以实现持续高效且大规模地发展工业,原因主要在于资金缺乏、技术落后,很难对现代化进程形成强大的推力。第四,绝大多数后发国家都存在着教育落后、人才匮乏的严重问题。现代化作为一项国家和民族的最重要的任务。需要高水平的教育和大批高素质的人才,这已被所有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历程充分证明是一条具有普适性的规律。而在这些后发国家,人口文盲比例很高,即使花很大代价培养的为数不多的人才也很难留在国内。第五,许多后发国家存在着严重的社会进化程度落后状态,是又一明显的后发劣势。现代工业社会是以国家和社会的分离为特征,这一分离是社会现代化的标志。然而由于后发现代化的行为主体是国家,社会在进化不足的情况下只能被动地在国家的支配下发展。社会成员思想观念落后,社会缺乏创新机制,难以形成对这种自上而下的现代化运动以强有力的支持。最后一点是后发国家在现代化启动之时,便已受到人口包袱、环境压力和传统重负的束缚。特别是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后来者的现代化进程阻力重重。

当然,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后发劣势远远不止上述六大方面。随着世界现代化进程总的态势的不断演变,以及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所到达的不同阶段。由“后发”这一本质性的劣势将会导引出更为多样化的劣势。如果说前文论述的六大劣势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一般性与基础性劣势。那么,这些劣势在新的形势下,特别是在时空压缩的条件下,将会形成裂变与分解,产生许多新的劣势,亦既出现对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后发优势造成严重制约的因素,使后来者的现代化历程愈加艰难。

在对后发优势做了初步分类的基础上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对这些优势做具体分析。这是建立在时空压缩的条件下,将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作为发展中国家推进现代化的两个密切相关的参数,并结合与之相关联的其他重要因素的一种分析,特别是结合二战以后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史实,对后发优势及其制约因素进行探讨。

首先需要发展中国家审视的是所谓经验的借鉴。发达国家在其现代化进程中确实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教训,可供现代化的后来者借鉴。然而我们知道,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在几百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启动、初步发展、高速发展而进入到目前的高水平现代化阶段,每一个阶段均有其特殊的经验与教训。而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处于现代化的启动和初步发展阶段,只有极少数国家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处于现代化初步发展阶段的国家去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然是不合适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就其现代化水平来看,已处于走出现代化,向后现代社会过渡阶段。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正在走进现代化,或在现代化的曲折道路艰难前行阶段。两者所处阶段不同、追求的目标不同,价值观亦大相径庭。如此相异的状态之中“借鉴经验”几乎不大可能。也许有人会说,后来者可以借鉴先行者在其启动阶段和初级阶段时的经验,可是我们必须看到,现代化的先行者与后来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发展条件,现代化的推进方式以及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难题等方面几乎完全不同。这是由历史发展的时空特性所决定的。英国、法国等现代化的先行者,走的是一条自下而上的现代化道路,他们的现代化启动早,没有什么竞争对手,发展没有太大的外来压力,以一种胚胎发育的循序渐进方式向前发展。任何转型过程中的矛盾都可在较长的时间与较大的空间里逐渐解决。至于德国、美国、日本这些现代化的早期后来者,他们所处的时空特性与先行者没有太多区别。这些发达国家所具有的时空优势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中叶后无法拥有的。当发展中国家启动现代化时,国际形势已发生巨大变化,留给他们的时间相当紧迫,空间十分狭小,时空的压缩使许多国家把发达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进程压缩在几十年,甚至十几年内完成,把发达国家转型时面临的各种历时性矛盾转变为共时性矛盾,使现代化进程所面临的难题剧增,解决的难度更大。即便有一些后发优势,或一些经验可资借鉴,但在上述状态之中也难以发挥有效作用。

众所周知,20世纪中叶以后的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出突飞猛进的状态,更令人感到吃惊的是,日本从战败的阴影中走出,其经济从1955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仅用了上十年的时间便一跃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其间,日本以60亿美元的支出获得了全世界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几乎全部先进技术,迅速赶上国际先进水平,节约了2/3的时间和9/10的研究资金,实现了后发优势带来的最优结果。这一极为特殊的事例,成为后发优势的科学文化利用说的最强有力证据。

我们认为,日本的事例确实体现了后发优势给现代化的后来者带来的好处,可是不要忘记,日本是亚非拉美各国成功实现现代化并与西方发达国家平起平坐的“唯一例外”。日本的成功是诸多因素加上对机遇的把握的一个典型事例。历史发展的时空特性决定了这一经验并不能使科技文化利用说具有普适性。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对以专利法和知识产权保护为核心的制度性建设逐渐完善,导致发展中国家学习并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难度不断增大。从发展中国家获取先进技术的主要来源之一的跨国公司来看,跨国公司以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先进的工艺设备和完善的科研基础设施,成为新技术、新产品的主要开发者和拥有者。它垄断了世界上约80%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然而,虽然跨国公司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了许多技术,使这些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受益颇大,但他们的技术转移一般较保守,转移的技术大部分是传统技术或适宜技术,而最先进的技术被严格控制。技术溢出的效果不明显,这方面日本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4](298-P306)。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技文化所付出的代价将会越来越大。发达国家为了保证其领先地位,利用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的拉大,采用技术的黑箱化或模拟黑箱化等各种手段,在合法保护知识产权的旗帜下,使后发国家的科技进步更加困难。同时,从发展中国家内部来看,由于教育的落后,使人力资源对现代化的作用十分有限,人才的匮乏与大量外流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举步维艰。以非洲为例,目前大约有3万名拥有博士学位的非洲人在非洲以外的地区工作。西非诸国每年约有50%的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流失到欧洲[14](P206)。此类现状使本来就缺乏人才的后发国家雪上加霜。

由于发展中国家是以弱势群体的面貌出现在当今的世界现代化大潮中,因此他们的团结与联合对于其发展与安全是格外重要的。从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到遍及亚非拉美的区域一体化,无不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的联合,这一联合为他们的发展确实带来了诸多的益处。但是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存在诸多的矛盾,如殖民主义时代的历史遗产,各国之间的经济互补性缺乏,宗教与文化传统的差异,各国对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如发展问题、国际关系问题等的理解与主张不同,导致发展中国家之间产生严重的分歧,再加上西方发达国家的分化作用及难以预料的突发性因素更使发展中国家的联合障碍重重。我们不能忘记20世纪初的阿根廷,曾是当时拉丁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阿根廷作为拉美国家的代言人,带领着一批拉美国家与美国对抗,几乎在所有的场合都敢对美国说不,可最终得到了什么?美国刻意通过提高巴西的实力来压制阿根廷,对阿根廷的经济发展处处刁难,激化了阿根廷国内矛盾和与周边国家的矛盾,终于使阿根廷这个最有可能成为拉美第一个发达的现代化国家的希望化为泡影。与之极为相似的例子在20世纪末再度发生,正当东亚诸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蓬勃向上、充满生机,得到世界舆论众口一词称赞不已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密切关联的金融危机席卷东亚,使东亚几十年的现代化成就遭到重大的损失。东亚“倒退了20年”(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事实充分说明西方发达国家在对待后发国家的战略方针,即垫高与削低战略(垫高是指对最落后的,极不稳定的,其发展趋势不利于发达国家利益的那些国家实行援助。削低是指对有望成为发达国家的那些发展中国家采取各种手段削弱之)已逐渐使用得更加熟练。特别是冷战格局的结束,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后,世界形势已发生巨大变化,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已有下降的趋势。曾经有所作为的不结盟运动已呈现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的态势。相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却表现得团结一致,每年一度的西方七国峰会成为世界所有国家关注的焦点,后发国家联合所具有的这一后发优势在全球化时代已显得力不从心。

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可以利用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机会,把发达国家的一些产业直接转移到后发国家,相应的进行产业的升级,这是后发优势的一个特别重要的表现。例如东亚各国和地区就曾经历了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再向知识与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升级的过程,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东亚奇迹。然而我们还看到,在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产业转移既没有带来明显的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反而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因为西方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过程中,利用国际分工原则把那些夕阳工业和对环境破坏很大的工业调整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而导致这些国家在生态环境上损失惨重。这使原本就存在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的发展中国家更是雪上加霜,印度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4](P131-P139)。在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中还有一类是在国家指导下,由国际贷款和外商直接投资帮助实施,巴西便是如此。1950~1960年代,巴西一贯执行的进口替代政策已山穷水尽,为了进一步发展经济,库比契克总统执政时期,巴西利用外资对汽车、造船、重型机械、电力设备、家用电器等工业实施大规模投资,以期在不改变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实现产业的技术升级。从非耐用消费品的生产升入耐用消费品的生产,以提高国家的整体实力[15]。可事与愿违,在进口替代战略没有作调整的情况下对工业产业进行调整与升级,使巴西背上沉重的包袱,外债迅速上升,加上技术创新滞后,使产业的技术升级没有进一步保障,现代化进程受到极为不利的影响。

利用发达国家的资金,通过资本国际循环的途径来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无疑是后发优势理论的重要内容。在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这一点确实发挥过很大作用。但也必须看到,作为国家的发展中国家,由于无力提供大量资金以全面推动现代化向前发展,必须利用外资。但发达国家在提供资金时,为了确保自己的经济利益与国家利益,往往会对受援国附加政治和经济条件,使这些发展中国家成为其附庸,受制于发达国家,导致了殖民主义的再版。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在引进外资时,往往出现借贷款额过大,结构不合理,导致外债缠身,甚至出现借新债还旧债,使国家陷入债务危机之中。拉丁美洲的债务问题便极具代表性。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在外资的有效利用上存在严重问题,引进资金往往不能用在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处,造成外资的巨大浪费,而且许多国家腐败现象严重,许多外资落入当权者的腰包,如菲律宾的马科斯总统的存款有几十亿美元,其中便包括侵吞美国的经济援助,日本战争赔款及世界银行开发计划贷款等[16]。类似的现象在发展中国家司空见惯。这无疑使外资在现代化建设上的作用大打折扣。

我们确信,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成就给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也给落后者强烈的刺激,许多发展中国家正是在这样的榜样效应作用下,对社会进行全面动员,走上了现代化道路。然而在对榜样的激励进行细化的研究之后,笔者对此说不敢苟同。在许多国家,现代化才刚刚启动,或者正处于艰难的初期阶段,便有许多富人以发达国家的高消费为榜样,贪图物质的享受。消费固然有利于生产,但把钱大量花在需要外汇进口的商品或完全不符合实际条件的服务上,既是一种腐败的表现,也对外汇奇缺的国家的发展不利[17]。除了高消费、超前消费的不良榜样效应外,有些国家盲目照搬别国的现代化模式,不顾国情与时空特性的变化,将别国的发展战略全面引进,结果造成现代化进程的严重混乱。如出于政治意识形态等因素的考虑,医疗卫生技术与设备被大量引进,导致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出生成活率提高,居民的寿命延长,甚至很快进入老年化社会,而此时这些国家的现代化水平还很低,却已背上了沉重的人口包袱,使国家的现代化之路更加艰难。更令人感到不安的是,榜样激励是有时间限制的,如果长时期的追赶与努力都无法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发展中国家的广大民众便容易滋生对政府的不满与对立,再加上政策的失误,如分配不公、贫富悬殊过大等,极易产生现代化进程的断裂。

后发优势理论是西方学者在研究现代化过程中向发展中国家提出的,令广大现代化的后来者(严格的说应是“后后来者”)颇感兴趣,具有极大诱惑力的理论之一。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这一理论建立的实证性基础是德国、日本等为数极少的所谓后发国家的现代化历程。二战以后,在世界第三次现代化浪潮推动下,新独立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纷纷走上现代化道路。在相对说来非常有利的条件下,利用所谓的后发优势穷追猛赶了几十年,可是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除了东亚四小龙等几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取得一定的成就外,数目更为巨大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展相当有限,甚至遇到极大的挫折。据联合国统计,1971年世界上有25个国家被列为不发达国家,2002年已增到49个。1960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为31:1,而1997年则扩大为74:1。世界上的穷国里有13亿人的收入不到l美元/天。有8.4亿人深受饥饿与营养不良之苦。10亿人不能享受医疗服务、基础教育和自来水。20亿人没有电用。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还要承受2.5万亿美元的庞大外债负担,南北差距还在扩大[14](P53-P54)。正如韩国的金泳镐教授指出,后发国家成功地完成了“追赶”的,在非西欧世界里仅日本一国,而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经形成的20世纪才开始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当中,还没有一个完成了这个“追赶”[17](P287)。这显然是对后发国家优势理论的质疑与挑战。在拥有那么多的后发优势的发展中国家里,仍然还存在如此之事实,难道不令所有的后发优势信奉者为之汗颜。

因此,虽然我们相信确实存在后发优势,但任何人都不应将其绝对化。前文对后发优势的分析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即任何一种后发优势都受到后发劣势的影响,并受历史发展的时空压缩导致的各种新的因素的制约。更应引起关注的是,后发优势并不是孤立地存在,令我们清晰可见,它往往与后发劣势相生相伴,形影不离,给人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亦即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国家里,后发优势也各有不同,优势可能转化为劣势、劣势也可能转化为优势。现代化研究领域里很难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

后发优势不仅和后发劣势以及其他一些相关因素紧密联系,难以分割,它还与现代化的行为主体的认识误区相关,稍不注意便会掉进陷阱。例如,同样的技术在发达国家可以产生很高的生产率,然而将其引入发展中国家后却无法达到理想的目标。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西方技术是在其制度文化的框架内产生的,是系统运动的结果。技术能起作用,关键在于系统起作用。这个制度文化的系统包括管理制度、文化传统、企业理念与劳动者的素质等。可发展中国家往往只引进技术,更没有对技术进行改造。因此技术离开了原来系统而进入一个全新的系统里,作用自然会减小,甚至会出现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排异”反应。发展中国家利用后发优势时经常会遇到如此尴尬的事情而百思不得其解。

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后发优势作为一种理论上的潜在的趋势,需要把它转变为现实中的真正的优势。这一转变过程需要后发国家做巨大的努力,甚至要付出许多代价。与此同时,后发国家还必须正确把握国情与球情,脱离国情与球情去大谈后发优势是不切实际的,对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不利的。

发展哲学告诉我们,越复杂的社会,其中的偶然性或机遇就越多[18]。现代社会便是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要使后发优势从潜在的状态转变为现实的状态,关键在于能否把握机遇。21世纪还会出现20世纪赐予日本的机遇,但这样的机遇并不多,它只留给那些有充分准备,有敏锐眼光和时代洞察力的发展中国家。

收稿日期:2002-10-08

【参考文献】

[1]李青均.后发优势: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转型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22-24.

[2]金明善,车.赶超经济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5-46.

[3]谢立中,孙立平.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814-815

[4]M·列维.现代化的后来者与幸存者[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8.8-12.

[5]格申克龙.从历史的角度看经济落后[A].谢立中,孙立平.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828-848.

[6]安德鲁·韦伯斯特.发展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18.

[7]托马斯·哈定,等.文化与进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80.

[8]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06.

[9]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7.55-47.

[10]丰子义.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的矛盾与出路[J].江淮论坛,1998,(2).

[11]赵佳琛.后发展:优势与难题[J].哲学研究,2000,(3).

[12]王雅林.中国的“赶超型现代化”[J].社会学研究,1994,(1).

[13]景天魁.中国社会发展的时空结构[J].社会学研究,2000,(3).

[14]谈世中,等.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5]尹保云.现代化通病[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146-148.

[16]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281.

第5篇:美业的优势和劣势范文

[关键词] 宏桂公司 绿色食品 SWOT分析

一、 引言

成立于1998年的楚雄宏桂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以后简称宏桂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绿色食品加工出口的企业,以开发优质原生态野生产品为己任,经过公司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现已通过了ISO9001:2000年国际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HACCP国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公司生产的产品已远销欧洲的法国、瑞士、意大利、德国,以及美国、加拿大、东南亚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并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累计向国外市场出口绿色食品数千吨,开拓了欧洲等地稳定的客户群,并与外商建立了稳定而持久的贸易合作关系,在国际野生菌交易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声誉。公司如何求得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仅靠加强公司内部的职能管理是不能奏效的,而必须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公司发展战略。

SWOT是“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en)”的英文首字母缩略语。SWOT分析是指企业在选择战略时,对其内部的优势、劣势和外部环境的机会、威胁进行综合分析,据此对备选的战略方案做出系统的评价,最终选出适宜的战略。这种分析方法,把企业的优势、劣势和机会、威胁的情况分别记入十字型的四个方框内,然后按不同的组合对照分析,提出战略课题,如优势和劣势组合:利用内部长处去抓住外部机会的课题是什么?劣势和机会组合:利用外部机会来改进内部弱点的课题是什么?优势和威胁组合:利用内部优势去避免或减轻外部威胁的课题是什么?有没有内部优势可使外部威胁转化为发展机会?劣势和威胁组合;有没有直接克服或软化内部劣势和外部威胁的课题等。

SWOT分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战略分析工具,其重要作用在于通过对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的判定以及所属环境中存在的机遇和威胁的识别,为企业随后的战略选择提供理性的依据。下面将对楚雄宏桂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进行SWOT分析,提出发展战略。

二、 楚雄宏桂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的SWOT分析

楚雄宏桂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的SWOT分析详见下表

三、建议战略

1. SO战略

(1)抓住云南“植物王国”、自然资源丰富、产品质量好、交通便利的优势,充分利用中国加入WTO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形成后,市场化程度提高,云南产业结构调整后,优先发展绿色食品行业的机会,进一步加大营销力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创良好业绩。

(2)抓住楚雄地区人力资源充足,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效益。

(3)抓住企业自身先进的生产技术,产品有一定知名度的优势,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增加绿色食品扶持力度的机会,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扩大生产销售。

(4)抓住企业产品质量好,市场前景光明的优势,利用中国加入WTO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形成后市场需求扩大,国际、国内消费者对野生食用菌青睐及绿色食品行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等机会,进一步开拓市场,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市场占有率。

2.ST战略

(1)利用自身资源条件好,地理位置优越的优势,提高产品的知名度,降低生产成本,以质量和价格击败竞争对手,抢占市场份额。

(2)利用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增强抗市场风险能力。

(3)利用自身技术先进、质量过硬的优势,以高质量的产品吸引消费者,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竞争能力。

(4)利用自身产品质量好,市场前景好的优势,进一步加强科学管理,扩大生产规模,同时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竞争力,有力地与竞争者展开竞争。

3.WO战略

(1)利用中国加入WTO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形成后,市场需求量扩大的机会,进一步加强科研成果向生产应用的转化,加强公司内部的经营管理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力争在国际、国内市场份额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2)利用消费者保健意识加强,需求旺盛的机会,改变思想观念,发展高端产品,克服季节影响的不足,加强员工的培训工作,形成稳定的员工队伍,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提高员工素质。

(3)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的机会,争取和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加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员工自身素质,增强员工福利,关心员工发展,从而稳定员工,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4)利用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认真学习和研究国家相关政策,争取科研及扶持经费的支持,加强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大力发展高端产品,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效益,进一步增强企业凝聚力。

4.WT战略

(1)改变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发展终端产品及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消除野生菌受季节影响较大的不足,提高抗市场风险能力。

(2)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素质,培养一支稳定的、技术过硬的员工队伍,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团队精神,在野生菌市场刚进入投入期及竞争对手较强的情况下,一举成功,抢占市场。

(3)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研究开发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高技术含量的终端产品,科学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细分市场,对产品进行科学定位,科学进行定价、网点选择、市场导入的分析研究,改善包装质量等,提高产品竞争力。

(4)加强市场营销研究,培养一批专业市场营销研究人员,或与高校密切合作,以专业的研究队伍为保障,进行科学研究分析,消除市场风险,有力地与竞争对手展开竞争。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著: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9)

[2](美)迈克尔·波特加里·哈默著:未来的战略.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3](美)曼昆著: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梅清豪著:21世纪八大营销.上海:百家出版社,(2000)

第6篇:美业的优势和劣势范文

一、广东对虾产业发展状况

广东省是中国第一大对虾生产和出口地区,目前是全国重要的对虾产业链基地,对虾在广东水产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广东对虾生产概况

广东是沿海省份,一直是对虾捕捞地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广东对虾生产逐步发展壮大。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广东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对虾生产地区,目前已形成包括苗种繁育、饲料生产、成虾养殖到加工销售及相关行业的对虾产业链。自1997年以来,广东对虾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一直保持在30%以上,2006年广东对虾产量达46.5万吨,占全国的35%,遥遥领先于其他对虾生产省市(见图1)就生产方式而言,养殖对虾是广东对虾生产的主要方式,2006年广东养殖对虾达43.4万吨,占广东对虾总产量的93%。其中海水养殖产量为23万吨,养殖面积为5.6万公顷,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33.2%和24.1%。淡水养殖产量达20.4万吨,占全国的40.1%(见图2[1])。

(二)广东对虾出口及特点

1.出口概况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广东对虾出口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出口量从1999年的3391吨上升到2007年的77316吨,出口额则相应地从1155万美元增加为4亿美元,增长了34倍以上受2004年底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对虾反倾销调查的影响,2005年广东对虾出口略有下降(见图3[2])。

2.出口品种以冻对虾为主,加工程度低

广东对虾出口产品中以冻对虾为主要品种,占广东对虾出口额的80%,冻带壳对虾出口是其中的主要品种,2006年达2.16亿美元,占广东省对虾出口总额的54%,其次是冻对虾仁,2006年出口量为11010吨,出口额达8797万美元,分别占广东省出口量和出口额的13.8%和22%。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仍是广东对虾出口贸易的主要方式,附加值较高的对虾制品所占比例仍然较低,冻对虾仁和冻小虾仁仅占出口总额的25%(见图4[3])。

3.出口市场集中

由表1可以看出,广东对虾出口市场一直比较集中,主要是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发达国家,而在新兴市场和潜在市场发掘明显不足从2003年以来,美国和日本一直是广东对虾的两个主要出口目的地,这两个国家进口的对虾占了广东各年对虾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虽然比重在逐年下降,但是总量还是非常可观。广东对虾出口集中在几个发达国家,造成了在有限出口市场的激烈竞争。

二、广东对虾产业的比较优势

在经济分析中,往往采用相关指标体系,如资源禀赋系数、比较优势指数、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计算一国或地区产品竞争力状况,本部分用这些指标分析广东对虾在全国的竞争力。

(一)主要指标及涵义

1.出口率

所谓出口率指的是产品的出口量占总生产量的比重。通过出口总量与生产总量的比值可以近似衡量一国或地区对世界市场依赖程度或者该产品的国际化程度。因此,出口率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某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小。

2.资源禀赋系数

资源禀赋系数(EF)是国际上通常采用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某种资源相对丰富程度的计量指标,其定义为某一国或地区某种资源在世界或全国的份额与该国或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在全世界或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之比。其计算公式为:EF=(Vi/Vwi)/(Y/Yw)其中,Vi为某一国家或地区拥有的i资源;Vwi为世界或全国拥有的i资源;Y为该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Yw为世界或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如果EF大于1,则该国家或地区i资源在赫——俄模型意义上是丰富的,具有比较优势;如果EE小于1,则该国或该地区i资源是稀缺的,不具有比较劣势。

3.比较优势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

(1)比较优势指数

比较优势指数(CAI)又称为净出口比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产品进出口差额所间接反映出的比较优势。它所揭示的是产品流通领域的相对优势而非生产领域的相对优势。比较优势指数法包含了外贸净出口数值,是分析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有力工具该指数表达式为:其中,X为某商品的出口额;M为某商品的进口额。因此,比较优势指数的取值范围为[-1,1],CAI>0,该商品具有比较优势,CAI越接近1,比较优势越明显;CAI<0时,该商品具有比较劣势,CAI越接近-1,比较劣势越明显;CAI=0,商品为中性优势产品。此外,一些学者对净出口指数还做了更为细致的分类:0.8≤CAI≤1,产品具有高比较优势;0.5≤CAI<0.8,产品具有较高的比较优势;0≤CAI<0.5,产品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CAI<0时,分析同上。

(2)产业内贸易指数

通常使用产业内贸易指数(IndexofIntra-indus-trialTrade,即IIT)来测度一个产业的行业内贸易程度。这一指数的计算公式为:其中,X和M分别代表一个产业(或同类产品)的出口价值和进口价值。IIT值介于0和1之间,如果该国只是出口或只进口该产品,那么IIT=0,即不存在产业内贸易。如果IIT>0,意味着该国同时出口和进口这一产业内的产品,有产业内贸易。IIT的值越大,表示产业内贸易的程度越高当出口与进口的价值相等时,X-M=0,IIT=1,产业内贸易程度最高。即:比较优势或劣势越不明显,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

4.区域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区域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RCA)来源于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于1965年提出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指一个地区某一商品出口额占该商品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与该地区商品出口总额占全国出口总额比重之间的比率。地区r的产品i在国家c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表示为:其中,RRCAir为r地区i商品的区域显示比较优势指数;Xir为地区r出口商品i的出口额;Xit为国家c出口商品i的出口额;Xcr为地区r的总出口额;Xct为国家c的出口总额。该式的经济学含义是:如果RRCAir>1,表示r地区的产品i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比较优势,反之,如果RRCAir<1,则处于相对比较劣势;RRCAir越大,比较优势越显著,越小比较劣势越显著通过这一指标可以测定具体商品在某一地区出口格局的地位和优势,从而根据比值的大小确定该商品在全国出口贸易中的相对比较优势,反映其地区出口竞争力水平[4-6]除此之外,出口渗透率、比价系数指标、劳动密集指数、国内资源成本系数等都被用来测算某类产品、尤其是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7]。

(二)广东对虾的比较优势

1.简单比较法

表2采用出口率及广东对虾出口占全国的比重来衡量广东对虾出口的竞争力由表2可以看出,自1999年以来,广东对虾产量逐年增加的同时,对虾出口率也在逐年增减,表明广东对虾出口以更快的速度增加。与此同时,广东对虾出口量和出口额占全国对虾出口的比重也逐渐增加,分别从1999年的5.1%和4.8%上升至2007年的29.88%和31.66%[8-9]。

2.资源禀赋系数

本文用资源禀赋系数(EF)指标衡量广东对虾的资源禀赋优势。表3计算了从1997年到2006年广东与其他主要对虾生产省市的对虾资源禀赋系数,其中,Vi代表各省市对虾总产量,Vwi为中国对虾总产量,Y代表各省市国内生产总值,Yw是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表3可以看出,广东省对虾资源禀赋系数大于1,且基本上维持在3左右水平,是中国对虾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具有对虾生产和出口的比较优势,这种优势仅次于海南和广西,比其他主要对虾生产省市都具有较丰富的资源禀赋优势另外,天津、江苏和浙江的对虾资源优势在逐步加强,辽宁、福建、山东则呈现对虾资源禀赋优势减弱的趋势(见表3[10-11])。

3.比较优势与产业内贸易

从比较优势指数来看,中国对虾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程度在逐步加强。其中,广西、海南和河北三省对虾产品具有强的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程度较低;广东和浙江两省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并具有一定的产业内贸易,广东对虾产业内贸易程度呈加强趋势;福建和江苏具有一定的对虾比较优势和产业内贸易,辽宁对虾比较优势不明显;上海则具有一定的对虾比较劣势和适度的产业内贸易;山东和天津对虾产业比较劣势不明显,但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见表4[12])。

4.区域显示比较优势

本文用区域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对比分析广东和其他主要对虾出口省市在全国对虾出口中的竞争力。其中,Xir为各省市对虾出口额,Xcr为各省市所有商品出口总额;Xit是中国对虾出口额;Xct是中国所有商品出口总额。从近6年区域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看,广东在全国对虾出口中具有一定的区域显示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相对不明显,作为商品出口大省,广东其他产品出口在GDP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使对虾的区域显示比较优势不突出。海南、广西、山东、浙江和辽宁都具有比广东更高的区域显示比较优势,它们具有比广东更突出的对虾出口竞争力。天津、上海、江苏和福建的区域比较优势较弱,在全国对虾出口中处于竞争劣势地位(见表5[11-12])。

第7篇:美业的优势和劣势范文

[关键词]广东省;出口商品;比较优势

[中图分类号] F752.8 [文献标识码] A

一、广东省出口商品及其结构

从进出口商品总额来看,1987年广东省进出口总额为210.37亿美元,其中出口为101.40亿美元,进口为108.97亿美元,逆差为7.57美元;1988年广东省进出口总额虽有增加,但逆差增大到13.85亿美元;此后则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并实现了顺差。2000年广东省进出口总额为1701.06亿美元,2010年则上升至7846.6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26.4%,比2000年增长近4.6倍,比1987年增长近37.3倍。

从贸易方式来看,广东省政府出台多项政策力促“简单加工装配”向“劳动、资金、技术三密集”转变。2000—2010年,广东省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由2000年的499.75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3156.89亿美元,由占全省出口总额的54.4%增长到63.56%;其次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由2000年的170.2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753.52亿美元,由占全省出口总额的18.52 %增长到35.3%;农产品出口最少,占比不到2%。总体上广东省是以机电产品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贸易为主的省份。

从商品类别来看,按海关进出品商品分类方法,广东省进出品商品可分为二十大类,其中出口排在第一位的商品是第十六类“机械、电气设备,电视机及音响设备”;“车辆、航空器、舰艇及运输设备”;“仪器、医疗器械、钟表及乐器”。三类产品出口额所占比重由2005年的60.3%上升至2010年的63.6%,“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塑料橡胶及其制品”“鞋帽伞杖、加工羽毛、人造花”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下降,三类产品出口额合计占广东省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5年的15.3%下降至13.6%。

总体而言,广东省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不断下降,资本密集型产品(主要是机械及设备)出口比重不断上升,但生产环节仍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最终加工装配环节,广东省出口仍以加工贸易为主。

二、比较优势的评价指标及商品分类与数据来源

(一)比较优势的评价指标

1.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匈牙利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提出度量一国的比较优势,即指一国(地区)某种产品出口值占该国出口总值的份额与该种产品的世界出口总值占世界所有产品出口总值的份额的比率。它反映一国某种产品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竞争强度与专业化水平。后来巴萨对其进行改造,旨在度量一个国家在其所处的经济区域的国际竞争力的区域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即一个国家某种产品的出口总值占这个国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该种产品在一个区域的出口总值占该区域所有产品出口总值的份额之比,它反映一个国家的某种产品在区域出口贸易中的竞争强度和专业化水平。一般认为,若RCA>2.5,表明该产品具有极强的出口竞争力;若1.25

2.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TC表示一国或地区某一类产品的净出口率,其计算公式为:TC=(Xi-Mi) /(Xi+Mi)。由于对世界整体而言,Xi≈Mi,TC≈0,所以该指标(大于或小于0及数值的大小)也反映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而言,一国或地区的某一类产品是处于竞争优势还是劣势以及优劣势的程度。在本文中,Xi和Mi分别表示广东省第i类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TC的取值范围为[-1,1],当其值接近于0时,说明广东省第i类产品的竞争优势接均水平;大于0说明广东省在第i类产品上具有竞争优势,且越接近1竞争力越强;反之则说明竞争力较差。

3.Michaely指数MI。该指数表示为:MI=Xi/∑Xi-Mi/∑Mi,反映一国或地区某一类产品进出口相对于本国或地区整体进出口的优势或劣势,比较静态分析还反映该类产品进出口相对该国或地区总体进出口的变动趋势。在本文中,Xi和Mi分别表示广东省第i类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Xi和∑Mi分别表示广东省的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MI的取值范围为[-1,1],正数表示广东省第i类产品出口相对于本地区整体出口具有比较优势,负数表示广东省第i类产品出口相对于本地区整体出口具有比较劣势。

(二)商品分类及数据来源

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广东省实际情况,本文中按统计年鉴将进出口商品分为农产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三大类。数据来源于广东省统计年鉴及中国统计年鉴,经整理并计算得出广东省各类进出口商品各年份的RCA、TC和MI指数。

三、广东省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及其变化趋势

(一)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对2000—2010年广东省三类商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进行计算得出图1。从图1可知,广东省农产品贸易的RCA指数在2003—2009年一直低于0.8的水平,整体上出口竞争力较弱,但2009年之后迅速上升到1.04的水平,作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农产品显示出中等的竞争力。而机电产品的RCA指数除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之外,基本保持在1.25以上的水平,说明广东省机电产品加工贸易或是机械设备等方面具有极强的竞争力,比其他省份更具优势;而高新技术产品的RCA指数基本维持在0.8~1.25之间,具有中等的出口竞争力,略强于其他省份。

图1 2000—2010年广东省三大类出口商品的RCA指数

(二)贸易竞争力分析

从产品的TC指数来看(见图2),农产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都小于0.3的水平,整体竞争力不强,其中机电产品指数最高,呈现上升趋势,说明机电产品竞争力逐年在加强;而高新技术产品同样如此,竞争力虽在增强,但发展后劲不如机电产品,不过虽然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处于逆差,而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在对外贸易中则不时呈现顺差,TC值从2003年之后一直在0~0.1之间,整体竞争力开始凸显。而广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TC指数最低,变化也最大,基本上没有竞争力。原因是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开始转向技术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优势在逐年丧失(见图2)。

图2 2000—2010年广东省三大类出口商品的TC指数

(三) MI指数分析

通过图3可看出,广东省农产品出口的MI指数一直为负数,处于比较劣势(其进口大于出口),这主要是由于广东省缺乏农产品资源;机电产品的MI指数基本上大于零,说明机电产品出口已从比较劣势转为比较优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最大。结合行业贸易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广东省的办公用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出口量很大。不过,该类产品的进口量也很大,主要是加工贸易,且以劳动密集型的最终加工装配环节为主;而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MI指数,除2004年、2009年和2010年三年为正值之外,其它年份均为负值,说明政府对高新技术的投入不够大,该类产品的进出口优势还未充分体现出来。

图3 2000—2010年广东省三大类出口商品的MI指数

四、结论

1.广东省在农产品出口贸易上呈现出比较劣势,原因在于该类产品为初级产品,而广东省缺乏这类自然资源,这是难以改变的,但是呈现恶化的趋势,应予以重点关注。

2.广东省机电产品(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具有较高的比较优势,如机械、电气设备、电视机及音响、车辆、航空器、船舶及有关运输设备的出口表现出较强的比较优势;但也有部分产品,如仪器仪表、电子产品等需要大量的进口,特别是办公用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出口,正逐渐变劣势为优势,但该类产品的出口方式主要是加工贸易。而近几年由于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其价格优势正在减弱,该产业面临技术升级的严峻挑战。

3.广东省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品,即高新技术产品的比较优势还不太明显,如进口结构中电子产品占据主导地位,目前计算机通信及集成技术还需要大量进口;而生物技术相关产品占比太低,缺乏持续发展能力。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以水平分工方式参与国际分工,其中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竞争优势较为明显,但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对境外技术过分依赖,并且高新技术产业内各行业发展不平衡。但随着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其优势将会不断凸显。

总体而言,通过RCA指数分析可以看出,国际金融危机对广东省进出口贸易影响较大。目前,广东省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产品主要还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机械加工设备,对广东省出口贡献很大。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逐年下降,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如设备制造、新技术的开发等的比较优势还没有凸显出来,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同时加快结构调整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傅朝阳.我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 1980-2000[J].国际贸易问题, 2005(4): 11-16.

第8篇:美业的优势和劣势范文

传统产业,是指食品加工工业、纺织服装工业、农林畜牧业、建筑建材工业、机械工业、汽车工业、冶金工业等;新兴产业,是指高新技术产业、生命生物工程产业等。

按照比较优势原理分析,在我国仍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下,入世后我国受到负面影响的劣势行业主要就是那些缺乏比较优势的行业,有以下三大类:

第一类是资源不足的传统产业,例如农业;

第二类是规模或技术要求高的传统产业,如石化、汽车、钢铁、机械等;

第三类是体现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如制药、软件开发等。

经过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的一些劣势行业出现了高速成长的现象和趋势,据2004年8月3日在北京的“第三类财富――中国‘两百佳’高速成长中小企业”首期调研结果显示,近两年房地产、汽车、钢铁、化纤、医药、电力、通信、金融等8大行业出现了集群式高成长。而其它包括化工、建材、采矿、食品、饮料、农业、纺织、服装、建筑、交通、零售、家电在内的12大传统产业,以及包括网络、传媒、娱乐等新兴产业,由于价格战、行业集中度提高、外资行业竞争加剧等原因,都未形成整体上升的态势。

而另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目前各大产业仍以中小企业为主,比如134.6万家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就占99.8%。

入世带来的竞争和压力已然无法规避,对于“中国制造”而言,如果想要摆脱“劣势”的地位,从长远看,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以技术创新来创造品牌。

我国劣势行业目前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就是技术水平太低。因此,企业应该自觉地提高自身的技术实力,充分利用世界技术创新加快的机遇,加速我国技术创新的发展,通过质量和创新,而不应仅仅依靠“价格”扩大销量。

我国劣势行业技术创新的方向是最主要有两大方向:

(1)促进产品升级换代。

例如我国钢铁年产能已在1亿吨以上,是世界上最大钢铁生产国,但是由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质量低这“三低”,导致在那些对钢材质量要求极高的工程机械、造船、汽车等领域,有些企业可能宁愿多掏“白银”,也要用国外的钢材。

(2)促进产品精深加工。

比如当年肯德基土豆泥出现供货危机时,土豆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中国土豆”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每年达3亿元的商机白白流逝,原因就在于中国土豆的深加工技术“瓶颈”。同样是一个土豆,美国人可以通过深加工做出各种花样,土豆条、土豆片、土豆泥等,而中国的土豆却仍只是“圆圆的”的土豆。

第二、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这主要是要提高劣势行业或企业的效率。高新技术的应用主要在市场、技术、管理、成本节约四个方面,通过高新技术和劣势行业的结合,改造、提升劣势行业。比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改变经营方式,提高企业效率,减低信息成本,从而加速整个行业的发展。

第三、劣势行业之间的重组。

利用劣势行业之间密切联系的需求,结合现代的新技术,对劣势行业进行重组,衍生出一些新兴的行业增长点等,如商业企业、运输企业、仓储企业等传统产业通过信息技术重组产生的物流产业等。当然,劣势传统行业之间的产业重组一定要以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市场需求为导向。

第四、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

在发达国家,行业协会在商贸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加入国际竞争的中国劣势行业,应该加强作为企业自己的组织的行业协会的作用。

第9篇:美业的优势和劣势范文

摘 要 本文通过SWOT模式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品牌化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依据SWOT模型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品牌战略提供客观的发展决策,以期为我国文化产业品牌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品牌 SWOT分析 品牌战略决策

品牌是消费者进行选择性消费的一个标准,是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的一个名称、名词、符号或设计,或者是它们的组合。同理,文化产业品牌也是识别不同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品牌战略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在发达国家,其文化品牌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样,品牌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作用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也得到了印证。

在世界范围内,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市场分割的速度也很快,没有优势文化品牌,就意味着没有核心竞争力和产业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就必然处于劣势。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外文化品牌涌人我国,我国文化产业要想在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要想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必须全力打造我们自己的文化产业品牌。

一、文化产业品牌战略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韦里克(H.Weihric)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现实情况、分清利弊的方法。SWOT是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遇)、Threat(威胁)的缩写。

(一)文化产业品牌战略的优势(Strength)

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拥有独特的优势,其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优势就是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汇集了五十六个民族的特色文化,自然景观资源等,我国的文化积累十分深厚,文化类型非常丰富。从远古时期,到第一个王朝的建立,再到最后一个王朝的灭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为我们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明,夏商的甲骨文、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等,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是我们的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而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为中国文化产业品牌打造成为世界品牌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二)文化产业品牌战略的劣势(Weakness)

在文化产业方面,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差距。这些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文化产业品牌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策法规建设滞后。中国在文化政策法规建设方面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文化产业品牌战略的实施;二是市场竞争力较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整体上呈现出数量多、规模较小的现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能很好的发挥产业规模的优势,从而在竞争力和经营规模上处于劣势;三是品牌意识较弱。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还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最典型的是2008年热播的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将中国的国宝和中国的功夫结合起来的不是我们自己,而是美国;四是文化产品科技含量较低。文化产业是现代文化和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高新技术的应用,在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中高技术含量的文化产品与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还很有限,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五是综合性人才匮乏。人才是一个行业发展的“灵魂”,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文化产业作为一个以创造性为主体的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对人才的要求显得更为重要。我国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稀缺,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文化产业品牌战略的机会(Opportunity)

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上升到了战略发展的地位。党的十七大指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这些表述将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大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并明确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这一扶持计划,是大力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最好机遇,也是文化产业品牌化发展的最好机遇。

近年来发展迅猛的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深深地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在文化产品的制作上,先进的手段和表现形式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还催生出很多新兴的文化业态;另一方面,文化产品的营销和传播途径更加的多样化,传播更迅速,这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

(四)文化产业品牌战略的威胁(Threat)

世界经济开放,中国经济的腾飞虽为中国文化产业品牌的建设提供了契机,但是同时也带来威胁和挑战。中国市场的开放让世界文化涌入到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来,于是许多国外的文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占中国市场,使中国文化产业的品牌化发展受到很大的冲击,发展的道路也因此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如美国的电影产业、韩国的电视剧产业、日本的动漫产业,长期以来占居了中国较大的市场份额,威胁到中国本土文化产业品牌的发展。

二、SWOT模型下的文化产业的品牌战略决策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中国文化产业品牌化的发展存在着优势和劣势,同时也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挑战,SWOT分析为文化产业品牌化发展提供了四种战略,即S―O战略、W―O战略、S―T战略和W―T战略。

(一)S―O战略

在文化产业品牌化发展的过程中,当具有内部优势和外部机会时,应在基于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以及高新技术的大好机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并实施文化产业品牌战略。

此时的战略选择是:完善现有的政策和法规,借鉴发达国家打造文化产业品牌的成功经验,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育我国自己的文化产品,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通过政策扶持、专项资金投入等支持优秀品牌的创建,运用法律手段净化文化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全力打造行业品牌。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进而增强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W―O战略

在实施文化产业品牌战略的过程中,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内部的劣势,认真分析市场的需求情况,充分利用外部机会,通过改善我国文化产业的社会大环境,整合我国文化产业资源,树立我国独特的文化产业品牌,进而提高文化产品的竞争力,降低内部劣势的抑制性作用。

此时的战略选择是:发展龙头文化产业,打造龙头文化企业。以龙头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以龙头企业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产业,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为实现文化产业的品牌战略奠定基础。

(三)S―T战略

深入分析不利环境,尽量回避外部威胁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还要敢于挑战威胁,在我国文化产业优势的基础之上,根据我国文化产业的特色,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之路。

此时的战略选择是:加强文化形象的理念设计,精心策划一批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文化产品,通过多种手段和方式打造一批中国文化产业精品,让国人和世界更加了解中国。

(四)W―T战略

面对内部的劣势和外部环境威胁时,要积极的分析环境,找出不足,克服不足,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避开威胁,寻求出路。应改变SWOT分析模式中的相关要素,使此组合向其他组合转换,变内部劣势为优势,变外部威胁为机会。

此时的战略选择是:大力宣传我国的文化产品,提高公众的文化意识,为文化产业的品牌战略打下思想基础;充分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并将其贯穿到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以科技和效率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建立良好的人才引进、培养、选拔和激励机制,把培育一支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作为推动产业发展、打造优势品牌的一项战略任务。

通过以上的SWOT分析,可以明确我国在文化产业的品牌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外部环境带来的机会和威胁,从而能够对品牌战略的实施进行合理的规划,利用优势,抓住机会,克服劣势,避免威胁,根据我国文化产业自身的特点进行客观的战略决策,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