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暴力研究报告范文

网络暴力研究报告精选(九篇)

网络暴力研究报告

第1篇:网络暴力研究报告范文

伴随着Web 2.0热潮和互联网再度兴盛的是免费和低收费下的低成本网络建站模式,但是眼球经济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广泛被关注的网络暴力,体现在群体对个体的袭击中,可以被隐藏的网络暴力,发生在个体对群体侵权里;自由的互联网,以承载娱乐为商机,也以承载娱乐为痛楚。

尽管我国许多省市都已经执行“网吧上网实名制”,甚至重庆市公安局更是要求在家上网亦需登记备案,但是这些措施应对网络暴力似乎力度还不够。

“网络暴力”、“网络暴民”等概念,随着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逐步丰富,也更广范围地被社会所知道、所了解。

键盘成为“暴民”武器

是民不可欺的真相展示,还是假面舞会的放纵之举?当道德谴责穿越网络来到现实社会时,“正义”已经被偷换概念,而“暴力”却被完好地保存。

起因差异甚大,但是最终的结局,却相差无几,处于事件中央的人,不仅遭受极大的心理压力,其现实生活也因为网络喧嚣而被彻底颠覆。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在其博客遭受无端谩骂之后,慨叹说,“目前网络世界最大的负面效应是语言暴力泛滥。”但是,无论早期的“川航张敏佳”事件,还是近期的“铜须门丑闻”,都在为中国互联网不断创造着娱乐和传奇,而从看客到哄客的转变,使得中国网民正遭受全球范围的指责――“以键盘为武器的暴民”,这已经成为对网络暴民的新诠释。

2004年8月8日开始的“川航张敏佳(小小马哥)”事件,最终以公安机关介入提审当事人、所在单位四川航空公司对其除名,以及被勒令在网络上发表“忏悔书”告终。法学专家开始反思:以过激举动对张敏佳的“调查”,以及该调查产生的直接后果,整个过程是否合法。

2005年9月5日,西南大学女学生陈易在天涯发贴,表示要“卖身救母”,以求获捐款资助,帮助其母亲进行手术。随后,网友“八分斋”赴重庆调查并写出质疑文章,引发对陈易的大范围谴责。在母亲去世后,陈易在网上公布所有捐助开支及剩余款项,有文章认为,“陈易救母失败的遗恨,某种程度上是网友集体杀人”。

2006年2月26日,娱乐网站猫扑网首发“踩猫”照片,短短数日内,网民组织的“缉凶行动”席卷互联网,包括踩猫者、拍摄者、传播者在内的多方人士信息被大面积散发。最终多名当事人被单位停职停薪,“进行反省”。事发地黑龙江省萝北县为“增强公民关于爱护小动物的意识”,悬赏两万元征集“具有教育意义标志性建筑”方案。身处事件中央,踩猫者的道歉信难掩被群攻的痛楚,“这事不仅伤害了广大网民及市民,同时也伤害了我的亲人和朋友,尤其是我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女儿,伤害更深的是我本人,”“我个人的隐私被别人炒作,自己不经意被别人去利用,我是多么的可悲、可恨!”

继踩猫事件之后,“魔兽世界铜须门”事件成为网民集体蜂拥的对象。河南省青少年研究所所长程明武告诉记者,“出现这些现象的最直接的一个原因,在于‘网络道德’的涵义被曲解。”他表示,网络调查可以作为现实调查的参考,但是不能直接用于现实中的评论依据。

“道德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名誉、名誉决定前程,由于网络匿名性问题,导致了很多评论随意性比较严重,网络调查也很可能是不负责任的做法,现实里的主管单位,依据网络调查得出的结论采取行政措施,很有可能对信息被侵犯者不公正。”程明武表示,对网民在现实社会的情况调查,应当由公正和权威的机构去进行。

“从法律角度看,踩猫事件和铜须门事件有着不同的特征,所以判断也应当有差别。”盛邦(中国)法律顾问有限公司执业律师于国富说,“踩猫事件本身是违反了一些社会法规的,所以对于事件制造者本身,以及那些为了某些利益传播不良信息的人,应当予以处罚,但是不应当由网络人发起惩罚,而是由执法机关进行处罚。铜须门事件中,绝大多数参与者属于盲从者,从法律角度看是可以不予追究的,但司法机关应当将事件直接肇事者和恶意对网民进行鼓动的关键人物调查出来,进行处罚。”

正是由于网络的匿名特征,使得网络道德底线很容易被冲破,随意性因此增大。“网络调查很大程度上可能并不负有责任感,这就使得网络暴力宣泄的可能性增大了。”程明武说。

随着网络暴力事件的不断发生,一些国际媒体在报道中国网络暴力事件时,已经给这些事件的参与者冠以“强加道德的批判哄客”和“以键盘为武器的暴民”等称呼。

现实处罚遭遇“违法取证”?

网络暴力大多源于定位模糊的各色论坛,而大中型网站在新闻关注的幌子下,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如此恶性循环的生态环境下,《文明办网倡议书》容易蜕变成“互联网上的形象工程”。

有业内人士认为,网络群体暴力躁动的背后,是互联网新模式变迁的阴影。

“新浪博客采用的是3.0 beta版,加入了很多的功能,特别是群的功能,更加能够贴近博客需求。”原新浪博客管理编辑金建华说,“在一些原本严肃探讨问题的文章后面,因为一些网友的不理智,在跟帖时随意谩骂甚至辱骂,使得严肃探讨变成‘力比多’现象的例子,举不胜举。”

不容忽视的现状是,随着互联网的再次兴盛,也就是所谓的Web 2.0时代的繁荣,大量处于模糊模式的论坛成为网络暴力的发起地。北京市华联律师事务所深圳分所主任杨一平律师认为,现实中骂人可能导致开骂者自己的社会评价降低,网络上骂人给被骂者带来的名誉上的负面影响,可能比现实中更为严重,但是相对而言,对开骂者的影响却少得多,特别是形成群起而攻之的局面之后,人们看到的,更多只是被骂者的窘境。“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碍于脸面或体面,一般还都不敢肆无忌惮和为所欲为,但一到网上,由于其认为是虚拟世界,又不必留下实名,所以就变得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骂了。实践证明,在网上‘大开杀戒’的人,绝大多数都不敢暴露自己的真名实姓,这些人的根本目的,无非就是起起哄、发泄一下内心的不满而已。”他说。

“从恶语相加,到劫持域名、邮箱、封ID,乃至窃取他人网上私密资料,网络暴力的背后,是法律意识的淡薄和社会道德意识的扭曲。”于国富律师表示。于国富曾大力呼吁“网络不是黑社会,大家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但是在大量的论坛和个人博客中,“群骂”现象不仅没有减弱,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随着一系列免费论坛系统和个人门户建站系统被大量的个人网站采用,人群结集的速度以空前的速度加快。目前,国内个人网站和小型网站普遍采用免费或低收费论坛系统及个人博客网站建设源程序建站,这些源程序包括Dvbbs、Discuz、PHPWind、BBSXP、oBlog、PJBlog2、PHPBB等。正是在这些免费和低收费建站系统的帮助下,一大批个人网站系统迅速建立,成为聚拢一部分人群的利器。

“从某种程度上看,现在Web 2.0只是眼球经济的继续,所谓用户体验,不过是进一步满足网络用户现实中失落情绪的补充。”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黄澄清告诉记者:“中国的网民仍然会以很高的速度增加,网络如何消化如此大规模的网民,值得研究,不能只看到数量增长,也要考虑到方向引导。”黄澄清表示,提倡绿色上网,和挖掘网络新经济活力并不矛盾,重点在于建立多种能够形成良好环境的运营模式,而不是简单地看规模。

河南省青少年研究所所长程明武则对现有的互联网环境表示担忧,他告诉记者:“网络暴力之所以会产生,是有其本质原因的。政府也好、舆论也好,一直在呼吁要文明上网、上绿色网站,但是更应该看到,从网民端抓文明上网,并不是好途径,既要花费更多的控制成本,也很难起到作用,毕竟这个群体太大了。”

2006年4月9日,北京地区14家网站发起《文明办网倡议书》行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加入该倡议、签署倡议书的网站越来越多,但是专家仍然对此表示担忧。“倡议书从根本上看仍然只是行业自律行为,主观性意愿色彩较浓,能否长期坚持,挑战较大。政府还是应该尽快建立健全的法律机制,以强制方式维护互联网向健康方向发展。”程明武说。

“依靠自发性的倡议,不能杜绝网络暴力的持续发生。”于国富律师说,“我们也可以看到,签署倡议书的都是大型网站,而网络暴力的发源地,却往往是网上的小社区、小论坛,随着事态进一步扩大,大网站则以新闻关注的形式推波助澜,进一步加大了网络暴力在现实中的影响力,也间接加重了对事件个人的伤害。”他认为,无论从网络道德层面疏导,还是要求网站自己做出清醒判断,都是不现实的,关键是现实中的执法机构要明确,什么情形可以判定为“充当了网络暴力的延续作用力支撑”。“从法律的角度看,无论是川航张敏佳,还是今年的踩猫事件,网民自发的‘取证’都属于‘违法取证’,从法律程序上应当不予采信,那么最终在现实中给予当事人的巨大压力和影响,是否合适就值得商榷了。”他说。

作为这两起因为网民义愤填膺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现实延续,当事人被所在单位除名或停职,现实生活遭到毁灭性打击,更有甚者,“踩猫事件”的发生地当地政府为了消除所谓“负面影响”,花费2万元征集“爱护小动物标志性建筑方案”,更被专家们一致看成“不妥当”或者“形象工程”。

“一对多”可能也是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并不仅仅是集体对个体的权益践踏,就在少数“个人网民”因为被多数“集体网民”炒作而身陷囹圄的同时,大部分人的权益,也正在被个别利益组织偷偷当做渔利的工具。

2006年初,一家名为“全球最大中文搜人引擎”的网站Ucloo广受关注。由于该网站通过手机注册、对个人信息搜索明码标价“一元一条”,被认为严重侵犯个人隐私而受到大面积谴责。在1月中旬,该公司.cn域名被封,Ucloo一度表示要控告域名注册商违约。

7月25日记者再次登录该网站发现,该网站已经取消了收费,可搜索信息也大为减少。

Ucloo在网站声明中表示,该网站的理念在于提供“搜人”服务,目的是“帮助人们找回失散的亲人,往日的同学、同事和战友”等,是“以完善用户的人生之链为中心”。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温情”的网站,被网民看成“2006年第一流氓网站”,甚至有网民因为该网站更换自己的手机号码,以避免个人信息过度泄漏。

最为重要的是,Ucloo网站的公司注册地为美国,在被中国媒体聚焦之后,该网站将服务器由上海迁移至美国,进而回避了ICP资格申请、网站备案等国内网站所需的例行程序。

“这个网站所拥有的个人信息,仍然是国内民众的,因此在事实上存在对群体民众的侵权行为。”于国富律师告诉记者:“但是在法律界定上,由于我国在这方面对法律规定比较粗略,因此事实上还很难有很恰当、直接的法律依据。”

但是,由普通网民去该网站并不现实,“如此庞大的数据,不太可能是Ucloo网站自行搜索和整理的,而是从其他网站购买的数据库。行政机关应当彻查数据泄露源泉,并根据相关法律对出售方进行公诉,由法院进行惩处,然后再根据判决要求该公司所在国法院,判定该数据不能参与到商业行为中。”于国富律师说。

尽管Ucloo网站发言人表示,该公司提供的国外个人信息要比国内详尽,并且该网站国外个人信息已经商业化,但是参照相关法律,这一表述的真实性值得怀疑。以德国为例,该国早在1997年通过的《联邦信息与电信服务架构性条件建构规制法》就明确保护个人信息,要求任何人、任何公司不能对网民个人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并明确规定,“用户在其个人资料被搜集前,应被告知对该搜集、处理及使用的方式、范围、地点及目的。在对用户身份能事后辨认或个人资料的搜集、处理或使用已预先设定的自动化程序中,用户应从一开始就被告知有此程序。”

同样,美国也在1997~1998年连续出台《全球电子商务框架报告》、《有效保护隐私权的自律规范》、《1998儿童网上隐私权保护法》等多部法律法规,要求网络从业者在网民隐私方面承担责任。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更是通过法律诉讼方式,对侵犯民众隐私的网站和运营商进行逐一曝光和打击制裁,使得目前全美国网站均在网站上公布自己的隐私保护政策。

仅以这两国的个人隐私保护法律法规为参照,就可以看出,Ucloo其实在全球范围内都可能因侵犯公众隐私权而遭。更有媒体调查显示,Ucloo的中国网民数据库,很可能来自某同学录网站的注册信息数据库,这就使得商业利益组织涉嫌对网民采取“信息盗窃”的可能性增加。

2006年3月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已经有委员提出《个人信息数据保护法的提案》,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呼吁不断高涨。

“一方面是互联网的爆炸式发展,另一方面是我国采取的‘成文法’体制,这两者的差距正在加大,这也是我国法律跟不上现实需求的原因。”于国富律师说。

无论是群体对个体,还是利益个体对公众群体,只有个人信息数据能够从法律层面得到保障,才能够最大程度防范网络暴力事件的频繁发生,而在这之前,在“民不可欺”的幌子下,以“吸引眼球”为真实目标的Web 2.0负面事件,还将不断上演。

链接:“铜须门”事件简述

2006年4月12日,网名为“锋刃透骨寒”的男子在国内某论坛发帖,指称《魔兽世界》游戏麦服联盟“守望者”公会会长利用网友聚会后与其妻子发生不轨行为,呼吁网友给予帮助。

短短3天内,百度搜索该信息IP地址超过百万,网友在游戏中举行静坐、游行、谩骂、自杀等集体性示威,声讨会长铜须。

4月14日,“锋刃透骨寒”发表声明,称其帖子及其中的QQ聊天内容多有杜撰,“游戏已经结束”,但大部分网友认为,“锋刃透骨寒”发表该声明是迫于现实压力,如果就此放手,则会使坏人逍遥,起不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声援网友组成“网络狗仔队”,通过多种途径调查,4月16日,铜须真实身份及联系方式被公布在网上。

网友在网络中发出“江湖追杀令”,表示“郑星同学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呼吁广大机关、企业、公司、学校、医院、商场、公路、铁路、机场、中介、物流、认证,各界对郑星及其同伴进行抵制:不招聘、不录用、不接纳、不认可、不承认、不理睬、不合作。在他做出彻底的、令大众可信的悔改行为之前,不能对他表示认同……”

4月18日,迫于压力,就读于某大学的学生“铜须”通过视频方式对事情经过进行澄清,遭到网友的更大面积谴责。

各大网络媒体、主流社区论坛和社会新闻媒体迅速跟进,“铜须门丑闻”从网络事件演化为社会性事件。

第2篇:网络暴力研究报告范文

视频是继文字(图片)、音频之后的第三类载体,在互联网经历文字网站、音频网站最终走向视频网站的过程代表了互联网的整个发展过程,在文字类时代,出现了以一款文字类即时通讯软件起家的大鳄—腾讯,有靠电子邮箱起家的网易,有靠门户新闻起家的搜狐、新浪,音频在其中起到了过度和缓冲的作用,主要在无线增值方面的应用(比如音频下载、铃声下载、声讯服务等等),之后,阿里巴巴依靠电子商务平台起家,百度通过提供底层搜索服务起家,逐渐成型了互联网的三巨头(腾讯、百度、阿里巴巴)和三小头(网易、搜狐、新浪),随后各家在互联网6大板块:搜索、电商、网游、无线增值、广告、社区类大力扩充地盘。

互联网的世界风起云涌,谁也不知道将来会出现什么样的对手,为维持目前的平衡状态,腾讯以山寨模仿的商业模式凭借强大的用户绑架力量独树一帜,刚过去的360和腾讯之战,就是一个用户抢夺之战,360凭借强大的后台技术能力企图拷贝腾讯的用户,动摇他的根基,当然最终以政府的介入不了了之。过去的2010年,是一个视频网站年,出现了优酷、乐视、酷6的集体上市,视频以其图文并茂,丰富震撼的表现方式迎合了目标群体的传统的行为习惯,并以可复制性和延续性、低成本性扩展了载体传播的周期成为广告主的新宠。鉴于此,出现了跟风效应,不仅门户网站上视频内容,应用网站也跟着上视频,专门的视频垂直网站更不用说,谁拥有最快、最全、最新的视频内容谁就将执市场牛耳,优酷超过三小头的市值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目前的视频行业主要分为这么几大类:

1、巨头的内容扩充,主要包括腾讯、搜狐、新浪等

2、相关专业平台的内容扩充,如迅雷的下载平台;

3、专业的视频垂直平台,如优酷、酷六、乐视等;

4、以内容为主的播放平台商,如PPS

5、视频底层服务提供商,如快播、暴风影音及其他各类网络电视软件商;

6、视频内容提供商,为以上网站提供内容的公司、工作室和个人;

本文主要分析中间的2、3、4、5类视频商的商业盈利模式。巨头们的就不说了,因为有其他业务的补充,视频这块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最后一个视频内容提供商的运营模式和营运细节单独开篇再谈。

二、视频网站的生存

1、优酷

一个网站能否生存来源于流量,引来了流量要么帮别人卖东西(广义),要么自己卖东西(广义)赚钱。流量的来源在于内容,或者说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这和现实中的实体是一样的,在这里资本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战略思维。为什么优酷能发展的比其他的网站更快,更好,主要在于两个字:借势。内容的来源一方面靠采购、一方面靠合作(所谓内容共享,广告分成),优酷采用的是另外一个途径——免费,所谓筑巢引凤就是这个道理,搭建视频平台,要用户自己更新内容,兴趣是最好的动力,这里排除了铜臭和市侩,虽然有很多是为了视频中的广告而发视频,但是并不影响优酷的内容免费更新目的,当然之后优酷采取了额外的版权模式作为补充,这样形成了2条腿走路的状态。

优酷制胜之道:筑巢引凤,以专业的垂直视频平台为主,通过对视频载体的分类瞄准不同的客户需求群体,吸引到社群池塘(空间)和社区池塘(看吧)

内容方面:用户提供视频+自主采购视频+互动评论

广告形式:首页广告、播放页/弹出广告、淘客链接、播放器缓冲广告。形式简单,但是量变到质变,海量的播放视频和播放页造就了优酷的奇迹。

2、迅雷

起初接触迅雷就是迅雷下载软件,这个应该说是迅雷的核心竞争力。互联网的世界谁掌握了载体谁就掌握了平台和内容,通过下载软件这个载体,向上可以整合各个下载资源站,向下可以整合内容服务,从而给自己带来用户积累。

迅雷模式:以核心产品为中心,采用一体化战略发展,以P2P的下载技术扩展到P2P的播放应用领域。

拥有的平台:迅雷看看+迅雷游戏分成

载体:迅雷下载软件+视频播放软件QVOD协议

内容方面:以采购为主。

盈利形式:首页广告、淘客链接、下载软件界面广告和播放器缓冲广告、弹出广告、资讯窗口分类广告、游戏分成、宽带合作商分成、内容点播收费、VIP会员制等。3、酷6

酷六的成功不是偶然,源于后台硬,作为盛大集团成员想不成功都难。酷六的模式有点像优酷,不过比优酷的业务扩展方面多了点内容。优酷的业务是一根针,资本是锤子。酷六的业务是一巴掌,资本是一个更大的巴掌。酷六的业务亮点:视频内容的公关营销模式(所谓的UGA模式)、视频互动平台、3G手机平台

内容方面:用户提供视频+自主采购视频+社区

盈利形式:首页广告、播放页广告、淘客链接、播放缓冲广告、播放器界面广告、搜索引擎冠名广告、虚拟币收入、游戏分成、付费内容点播等。

4、乐视

乐视专注于做平台,即源于内容视频载体上的各种平台以达到全方位覆盖。

包括PC网络平台、手机网络平台和终端电视平台,游戏平台。

载体:桌面播放器载体、手机软件载体、TV硬件载体

营利形式:首页广告、播放器缓冲广告、界面广告、淘客链接、收费内容点播、游戏分成、硬件设备出售及付费播放。

5、快播

快播是一家很值得尊敬的公司之一。笔者很赞同他的价值观——不作恶也能赚钱。采取的是专注于技术,手不捞过界的营运模式。深得舍得哲学精髓,不参与内容之争,只提供底层服务应用软件,在这点上和360的模式很像,区别不同在于360直接面对用户,快播面对的是通往用户的桥梁,因为本身免费加上品质优良,当然用户的积累是相当迅速的,下一个上市的公司快播很值得期待。还是那句话——掌握了载体就掌握了平台和内容。

通过播放器免费,快播掌握了下载平台、视频传播平台。通过服务器软件免费,快播掌握了站长平台和资源平台。下一步快播的内容的整合,提出了N屏战略,当然了,这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同时也是一种内容自动更新的模式,只要用户播放,后台就能够生成镜像,如此视频内容+游戏内容打造一个游戏娱乐帝国也不足为奇,期待中。

盈利形式:视频营运GMS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游戏增值、导航网站、播放缓冲广告、界面广告、弹出广告。模式简单,规模效应产生巨额营收。

6、PPS

PPS主要是以内容制胜。不过这里的内容大部分应该是采购而来。不同于优酷的用户自主更新。

PPS播放器作为内容的载体平台应该算是他的核心竞争力,采用的P2P协议,播放速度很快加上分类齐全海量的内容视频获取用户是很容易的。

平台:内容平台、游戏平台、SNS+影评

盈利形式:播放器缓冲广告、界面广告、弹出广告、首页广告、资讯窗口广告、淘客链接、会员费、团购分成、游戏分成。

7、暴风

暴风和快播一样是以提供播放器为主的公司,不过快播做的是自己的GVOD协议,以做标准为主。暴风是以提供高清解码为主,两者着眼点不一样。在传播性方面,笔者认为快播更有优势。暴风的高清解码有太多的竞争者,比如完美解码,终极解码,还有这解码那解码,形成不了核心竞争力。就说韩国的那款KMP就可以与他媲美,在启动速度和清晰度方面甚至还优于暴风。

暴风平台:影视平台、游戏平台

内容形式:主要以采购为主,内容以高清为主,这应该算是暴风的一个亮点或者说所谓的核心打造的细分概念,如果在宣传上重点突出这个概念,牢牢站住高清这个阵地,在用户心中树立起这个观念,暴风就成功了。自古以来就是开辟根据地、巩固根据地、扩大根据地,中国革命的胜利证明了这点。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因为高清就想要用户付费目前看来应该比较难,同时高清视频的容量比标清的大一倍,在硬件上投资也相对大些,不过面对的用户却是比较高端的用户,广告投放上应该考虑这点。

盈利形式:播放器缓冲广告、界面广告、平台弹出广告、首页广告、内容页广告、游戏分成、资讯窗口广告、淘客链接。

纵观以上比较有代表的视频生态网站,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快播,因为他拥有业内很有竞争力的载体和技术,迅雷依托下载和播放也是不错的,将会成为快播的强有力的对手,不过迅雷在播放器上做不过快播,如果依托迅雷下载积累更多用户实现用户的移植可以弥补,但是下载软件快车下载也不错,还有很多平台网站对下载工具的排他性也将成为迅雷成长的一个障碍,比如电驴等,不过应该不会产生很大影响。其他的网站比如PPS、暴风还有其他未列入分析的视频类播放商、内容商,主要竞争点就在于内容载体的获取速度、内容新鲜度、品类是否齐全。各大视频网站在内容的争夺上不遗余力,达到白热化状态,却同时忽略了更重要的一个市场。这个市场如果启动,相信在营收上不会亚于其他方面,但是投资却不会增加什么,笔者用近一年的时间也证明了这种模式的有效性,姑且称之为“口香糖模式”,源于网上流传的一个笑话。(编选: 文/归客)

《关于2010-2011年度:中国电子商务系列研究报告定制的通知》

依托拥有的100余位国内知名专业分析师、特约研究员,以及院校专家教授、知名企业CEO、顶尖实战专家,每年度编制近百份电商主题研究报告,并接受企业定制各项报告,承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与企业委托的课题研究、项目申报等专业研究工作,并拥有领先的电子商务行业数据监测系统来实现对行业运行的数据监测、分析。

作为国内专业电子商务研究机构,包括B2B领域的阿里巴巴、网盛生意宝、中国制造网、慧聪网、环球资源、金银岛、一达通、敦煌网等企业;B2C领域的京东商城、当当网、卓越亚马逊、新蛋中国、红孩子、凡客诚品(VANCL)、麦考林(麦网)、库巴购物网、苏宁易购、淘宝网、拍拍网、eBay易趣网、乐酷天、百度有啊、乐淘网、银泰网、珂兰钻石网等;支付领域的支付宝、财付通、环迅支付、百付宝、银联电子支付、快钱、易宝支付等;还有移动电子商务领域的中科聚盟、新网互联、汇海科技、亿美软通、天下互联、新网互联、用友伟库等,以及团购领域的拉手网、美团网、F团、窝窝团、阿丫团、24券、爱帮网、糯米网、腾讯“QQ”团、酷团网、大众点评网、淘宝“聚划算”等电子商务各领域典型企业,均为中心的重点研究与监测对象。

第3篇:网络暴力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微博 语言暴力 规避机制

微博的发展始于2006年,它脱胎于博客,并在技术与传播方式上对博客、BBS等新媒体进行了创新。如今,它基本上取代了博客、论坛等其他方式成为网络上人们表达个人意见的一种方式。它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改变了我们的沟通方式,同时也改变了我们对这个社会的认知程度。

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微博也不例外,正是微博使用的广泛性,从而使得每个人都有接触网络的权利与机会,但同时缺少“把关人”,于是微博的“质量”问题更是饱受争议。微博主利用微博来发泄内心的不满,更甚者还带有色情、虚假甚至等信息,因此微博语言暴力现象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微博语言暴力现象

网络语言暴力,具体说来就是在属于新兴媒体的网络上,采用霸权的方式,用不道德、不符合常人思考范围、不符合法律规范的词语,通过组织没有逻辑顺序的语言,剥夺了他人的一些话语权利,导致的结果是对他人造成严重的精神伤害甚至是身体伤害。①因此“微博语言暴力”就是在微博这种新型网络媒体上,有一些人用不健康、不道德的语言去攻击他人,进而对他人的学习工作带来恶劣影响。

伴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优化升级,网络语言暴力正在通过一种无形的方式给广泛参与到微博中的受众以伤害,这些微博大多是人们对于社会矛盾的激烈反应,我们把这些人称为“网络暴民”。就像2006年2月的“虐猫事件”、4月的“铜须门事件”,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辽宁女骂人”事件,2012年的“雷政富事件”中,我们都可以在微博上看到不堪入耳的言论。

二、微博语言暴力现象的成因

微博中出现语言暴力绝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它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我们必须研究语言暴力产生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1、社会矛盾的外在表现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经济的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频频出现,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许多人都出现了忧虑、浮躁的心理,当受到社会上不公正待遇时,人们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满情绪,于是一些人产生了“仇富”、“仇官”的心理。微博以其开放性的特征,为人们发泄这些情绪提供了场所,一个过激的言论一旦在微博中出现,就相当于把某方面的社会矛盾公开放到一个集体讨论的风口浪尖,而其他微博主大都是跟风,集体吐槽,来寻求一种集体刺激。例如:最近暴发的“卢美美事件”,网民对其展开了声势浩大的语言讨伐行动,在卢俊卿和卢星宇的微博中,脏话随处可见。②

2、网络传播的特性

网络传播与其他传统媒体的传播特点不同。首先,信息一旦在网络上,就会以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速度迅速在网络上蔓延,因此,如果网络管理者不在源头把好关,暴力语言一旦进入到传播过程中,其产生的影响将是快速深远的。

同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微博主往往采用匿名的方式把自己“装扮”成与现实生活中完全不同的身份在网络中浏览信息、发表观点,在这样的环境中,几乎没有道德约束力,于是微博主更是肆无忌惮、毫无掩饰地爆粗口。

3、一些传统媒体的误导

一些传统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缺乏客观看待问题的视角,往往过于极端,例如:在报道劳模时,在受众看来他就不是一个正常的人;在报道贪官时,似乎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败类;在报道罪犯时,通常会还原当时的犯罪场景,让犯罪者说出当时的心理感受,有时还会再现相当血腥的场面等等。

同时,微博本身也会形成语言暴力,如网上流行的“标题党”,它是利用网上的各种颇具创意的标题吸引网友的眼球,已达到各种目的的一小撮网站管理者和网民的总称,然而帖子内容通常与标题完全无关或联系不大。③这些吸引网友眼球的语言不免有夸张戏谑的成分,通过激烈的语言来让网友产生兴趣。

4、网民个人素质的欠缺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0年1月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网民中文化程度为高中的比例最高,达到40.2%,其次是初中(26.8%)和大专(12.2%)。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的网民比例为12.1%,文化程度为本科以下的网民比例达到了87.9%。”④该数据说明我国网民的素质高低不同,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也正是因为网民素质的参差不齐,使得网民看待事情时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看问题会很感性,容易被事件的表面信息误导,容易被别人的言语影响,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容易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

5、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我国目前相关法律并不是特别完善,再加上相关部门对互联网的管理力度不够,使得网民很难认识到自己的语言行为已经触及了法律。我国颁布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多部法规,但其法律效力和执行力度都需要进一步加强。

由于网络传播过程中的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使网络法律法规在制定与实施上都会受到一定的阻碍,这就助长了某些网民用户“法不责众”的心理,因而一些微博主滥用自由表达权,无所顾忌地在微博上口不择言、大放厥词。⑤不健全的相关法律体系使得许多微博主有恃无恐,但即便很多时候将之诉诸法律,也很难对参与到该事件的微博主进行法律制裁,正是这一系列环节的不严格把关,致使网络语言暴力现象愈演愈烈。

三、微博语言暴力的规避机制

面对微博语言暴力现象,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承担起这份责任,让我们的网络环境更加文明和谐。只有净化网络环境,才能实现互联网价值的最大化。

1、健全法律规范

要建立一个法治国家,就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首先是有法可依,只有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法律,并加以严格执法,这样才能给违法者以警示。《信息通信网法施行令修正案》中提到了“限制性本人确认制”的网站,这种网站其实是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对个人的言论进行约束,它需要网民在该网站注册中需要使用真实的个人信息。⑥这就涉及到我国目前提倡使用的实名制度,而且已经在北京等一些城市开始实行,特别是高校论坛上、一些网站的认证上,它使得网民们在发表言论的同时,做到对自己的言论负责,这也维护了网络的语言环境。

2、健康语言观教育

因为人们通常对传统媒体保持着一种较高的信任度,因此在规避微博语言暴力的重任中,需要传统媒体发挥其正面引导作用。传统媒体的网络版要通过及时地正确、客观的信息,来引导网民树立正确的看待问题的角度。

同时,在微博中建立舆论领袖,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舆论领袖以一个客观的视角来看待事件,就能够带动那些失去理智的人们跳出个人的偏激眼光,从而以成熟理智的心态去看待该事件。因此,于潜移默化中,网民会不断提高自己看待问题的能力,影响更多的网民。

3、网民自律

要想彻底解决微博语言暴力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在微博主自身。每一个网民都应该清楚,任何不理智的攻击行为都有可能走向暴力,当你随意去攻击别人的同时,也就意味着你也有被攻击的可能。

作为公民,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通过阅读来开阔自己的视野,遇事能多从几个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素质,同时还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满足感。

在信息时代,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发表观点,我们已渐渐进入“自媒体”时代。微博这种网络沟通方式,在给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倾向,就像微博语言暴力就有愈演愈烈之势。但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素质的不断提高,相信微博语言暴力事件会越来越少,我们能够充分利用微博来为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①刘海燕:《网络语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②金君俐,《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和对策初探》[J].《新闻实践》,2009(4)

③徐文静,《浅析网络新闻的“标题党”现象》[N].《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1)

④《第27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cn/z/c-

nnic27/

⑤王欢、胡宝荣,《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对策》[J].《青年记者》,2011(2)

⑥李宪玲,《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2010

第4篇:网络暴力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 媒体暴力 行为方式 犯罪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acts of Media Violence to

Audience Behavior and Attitude

HUANG Yan

(School of Creative and Communication,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Zhejiang 321004)

AbstractToday's society, media violence on behavior and attitude of the audience already has become a topic worthy of discussion. Many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erts and scholars also have done numerous studies, and through these studies confirmed the audience's behavior and attitude will be affected by media violence. In this paper, we have everything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two sides, the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media violence, and explains how to avoid its negative effects and to minimize the negative impact, so as to promote the positive aspects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media violence; behavior; crime

1 媒体暴力对受众行为态度直接与间接的影响力分析

面对现在越来越多的传播媒介,现代人对其的信任程度也有所不同。“著名传播学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先生与张洪忠先生,在2006年了《中国广播电视公信力评测报告》,报告中,以城市受众为评测对象,得出了两组数据,其一是媒介接触率:电视受众规模为95.62%;报纸受众规模为79.02%;网络新闻接触规模为43.56%;新闻类杂志受众规模为37.77%;广播受众规模为34.18%。其二是不同媒体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报道,对不同媒介的信任度:相信电视为81.55%;相信报纸为9.74%;相信网络为5.39%;相信广播为1.59%;其他1.12%。”①由此可以看出现代人对于传统媒介的信任程度还是相当之高的,当然随着现在网络媒介的发展,特别是“人肉搜索”等等的出现,网络媒介的公信力也越来越强。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托马斯・霍滕等人提出了暴力滋生暴力的观点。他们认为,当受众经常接触媒体暴力时,他们会产生焦虑感,这种焦虑感使得他们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暴力情境时会变得麻木不仁。②尤其青少年则表现更甚。由于青少年对于暴力行为的认识往往还处于模棱两可的状态,他们并不能清晰的判断媒体上的暴力行为是否正确,一旦他们接触较多的媒体暴力,他们自然而然会学习传播内容的中的暴力行为,从而使得他们在遇到与传播内容中相似的场景时采用暴力的行为来解决问题。

从国内外来看,也有不少的传媒暴力事件。在国内的传媒暴力事件中,最早的莫过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影皇后阮玲玉之死。阮玲玉在《新女性》中扮演的女明星艾霞因不堪舆论攻击而自杀,同样的,在电影播出后,舆论界借此电影来抨击阮玲玉,把阮玲玉逼上了与艾霞同样的绝路。而在国外,传媒暴力事件也层出不穷。2004年,日本九名青年集体自杀,警方怀疑这九名自杀青年是通过互联网从而达成一个自杀协议,与此同时,日本还有许多讨论关于自杀话题的网站,这些网站都是用黑色来作为网页的背景,在聊天室里,大家谈论的都是如何最好的自杀等话题。由此可见,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内,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传播内容中的暴力情节都对受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 媒体暴力对不同生活背景受众的影响

然而,我们并不能一概而论的认为媒体暴力只有其负面影响,事实上,媒体暴力对不同社会教育背景的受众的影响也是有所区别的。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社会教育环境对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研究指出,暴力型犯罪群体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而且在这个群体中,大部分人都有被学校老师体罚的经历。老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而在此时,学生学到的只是老师在无法解决问题时用暴力行为来处罚自己,因此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家庭教育也是个人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俗话说的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前途。在今年受到广泛关注的两个案件中,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出一些端倪。首先是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从媒体的各种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药家鑫的父母为了练琴经常打骂药家鑫,这就促使了药家鑫在琴艺进步的同时心理也变得越来越扭曲,从而导致了我们所看到的悲剧的发生;其次是“留学生刺母”事件,一位高高兴兴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迎接儿子的母亲被连刺数刀,倒在了血泊之中。伤害她的不是别人,正是刚从日本回来的留学生儿子,而这位儿子这样伤害母亲竟是因为母亲不给他钱。从后续的新闻中我们了解到这位刺母的留学生汪军军有一位性格暴躁的父亲,不仅经常打骂汪军军及其母亲,甚至对自己的父母也会动手。正是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汪军军的性格也变得如此残暴。所以说,教育背景对暴力行为的影响也是十分之大的。

传媒暴力对于不同社会教育背景下的受众有着不同的影响。对于成长环境较佳的受众来说,媒体暴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产生正面的影响。首先,作为大众媒介传播内容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媒体暴力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传播内容的多样性,使得大众媒介在进行传播时更能吸引受众的眼球。受众也可以从各种传媒暴力中了解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在遇到这些事情时可以用适当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其次,由于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强,人们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当现实生活中的压力无处发泄时,人们就可以利用传媒暴力来解决,如打一力的游戏,使得自己的压力全部发泄在游戏中,从而更好的投入学习、工作。同样,现在许多公益广告也用暴力的形式来体现,如皮草广告用一只血淋淋的动物展现在人们面前,引起人们的恐惧,从而拉响警钟,使得人们不再去购买皮草。最后,媒体暴力可以制造舆论话题。如以各种形式出现的家庭暴力案件,一旦成为一个社会话题,人们就会自觉地去监督以及揭发类似案件,从而杜绝此类案件。

而对于成长环境欠佳的受众来说,传媒暴力在某种程度上无疑是加深了对其的负面影响。如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福建南平校园砍杀儿童案”经媒体大肆报导后,在凶手郑民生被枪决的当天下午,广东省湛江市下辖雷州市雷城第一小学即发生凶杀案。而在第二天早上,江苏省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幼儿园又发生一起持刀行凶事件。之后的两起案件都是效仿之前的案件而发生的,而当我们翻看行凶者的资料时发现这两起案件的凶手都是在一个较差的环境中生存的。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媒体暴力对于不同的成长生存环境下的受众有着不同的影响。

3 如何减少媒体暴力对犯罪行为的导向

媒体暴力的存在是必然的,它对受众产生影响也是不容置疑的,同时其对不同的成长环境下的受众的影响也是不同的,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来利用媒体暴力的正面性来引导受众,从而使媒体暴力来为社会服务就是我们当前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要推行媒体素养教育。在了解媒体素养教育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媒体素养。“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体素养做出如下定义:媒体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ability to choose)、理解能力(ability to understand)、质疑能力(ability to question)、评估能力(ability to evaluate)、创造和生产能力(ability to create and produce)、以及思辩的反映能力(ability to respond thoughtfully)”。③从之前说到的案件我们可以发现,当中的主角都是因为缺乏必要的媒体素养,从而走上不归路。如广东湛江与江苏泰兴的杀人案件,如果凶手具备基本的媒体素养,懂得分辨判断南平杀人案这件媒体暴力事情是不正确的,他们就不会效仿如此的做法,从而走上杀人这条路。因此推行媒体素养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事实上,许多国家也已经把媒体素养这门课程加入其正规的教育体系中。而媒体素养教育应该包括两个部分,即对媒体从业人员的培训以及对大众的媒体素养教育。

其次,媒介对暴力行为要持有公平、正面的态度。一方面,媒体上负面的暴力言论会对受众造成影响。这点在网络媒体上尤其突出。作为传统媒体,对于暴力行为的报导都会经过审核等一系列的程序,从而基本能保证报导的正面性。相对而言,网络是一个较为自由的媒介,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自己的言论观点,这就导致一部分判断能力较弱的群体会相信一些错误的言论,从而引起犯罪行为。另一方面,媒体对暴力事件的处理方式的报导也会对受众造成影响。如李昌奎奸杀少女并摔死男童一案中,二审改判死缓,引起公众的不满,最后终于在公众的抗议以及媒体的报导中三审改判死刑,还受害者一个公道,也让公众感受到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增加媒体的公信力。

再次,社会与家庭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方面。前面说过,不同的成长环境下的受众在面对媒体暴力时采取的态度也是不同的。因此,良好的社会与家庭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教育中,应该灌输给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也要加强挫折教育,避免他们一遇到问题就不知所措,采用极端的手法来解决问题。

最后,通过媒体暴力来加强反暴力的教育及思考。例如香港的电视节目《警讯》。此节目呼吁观众提供案件消息并向观众披露最新的犯案手法和趋势,以演绎案件的方式来教育大众,使得市民在接触到类似的暴力事件时可以有较好的处理方式,从而更好的保护自己。

综上所述,媒体暴力对受众行为态度的影响是必然存在的,而不同成长生存环境下的受众对媒体暴力的解读也是有所区别的,我们应该通过对媒介人员以及受众的教育来提高媒体暴力的正面影响,使得受众在接触媒体暴力时能更好的进行判断筛选,从而使媒体暴力可以帮助社会的进步发展。

注释

①喻国明,张洪忠.中国广播电视公信力评测报告[J].民主与科学,2006(4):14-17.

第5篇:网络暴力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动态发展;研究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校校园网已经成为众多学子产生强大影响力的舆情策源地,校园网络舆情动态发展应运而生。校园网络舆情的出现,改变了校园舆情单向式传统的媒介格局,使高校校园的舆情发展转向多维式信息化的现代格局,而且深刻地影响着高校师生的思想和行为,特别是校园网络舆情与社会转型期和高校改革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敏感问题相交融与碰撞,带来了一些负面内容并造成消极影响。这给新形势下如何动态掌握高校校园舆情发展,有效引导校园舆情、凝聚师生共识和构建和谐高校带来严峻挑战。高校应充分认识校园网络舆情发展潜在影响力,积极引导校园网络舆情,关注校园网络舆情的动态发展,积极开展富有针对性,具有时效性的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研究工作。

1 网络舆情概念界定与特点

网络舆情是由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关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人们对传播事件的认知、态度、情感以及行为倾向的集合。当然,舆情是人们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原初表露,可以是一种零碎的、不成体系的,并不一定需要得到大多数人认同,仅仅是多种不同意见的简单组合体现。因为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网络已经逐渐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现今多元网络环境下的网络舆情信息的集中性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渠道:博客、贴吧、论坛、微博等新型舆论媒介。网络舆情具有表达迅捷、多元交互,互动积极等特点,这些优势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具备如下特点:

1)直接性与广泛性并存:通过微博、博客、新闻点评、贴吧、BBS等虚拟媒介,广大网民可以立即发表意见,下情直接上达,产生广泛性影响,使民意表达更加畅通,民意征集更加广泛,从而极易产生网络“蝴蝶效应”。

2)突发性与盲目性共存:网络舆情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通常是一个不经意的事件就能引起突发的全面性事件风潮,同时针对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在未能了解实情的情况下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激发,往往会产生一种盲目的不理性结果,这样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情的导火索。

3)偏差性与过激性共通:由于虚拟身份等故有的网络问题,导致言论者的网络身份不具有真实与客观性,同时网络言论缺少有效的规则限制和合理监督,自然而然地网络成为些许网民发泄不良情绪的好去处,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社会的仇视,片面看待社会问题等等,都或多或少地通过便利的网络得以宣泄。因此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极易出现偏激、灰色、反动的言论。由此导致人们对相关事件的认识产生偏差的错觉,进一步导致过激行为的发生,形成网络风暴潮,产生不良的网络影响。

4)群发性与常发性兼具:由于在BBS、贴吧,很多的行为与事件,是具有常发性质的,只要经过不良引导或过激鼓动,往往会在一个群体或一个相同的群组与论坛或贴吧中产生集群效应,从而对事件的发展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然,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相对固定。校园网络舆情主体是以校内外事件为话题,参与形成、传播或实践校园网络舆情的人。校园生活最大的利益群体是学生和教师,高校师生是校园网络舆情发源的主人翁。主体的特定性决定了校园网络舆情主要是在广大师生中产生,舆情的影响力和扩散面也相对集中。高校网络舆情的动态发展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话语权,也可以在大学生群体内部造成群体压力,同时高校网络舆情还可以充当化解大学生不良情绪的减压阀,推动学校的民主决策。但其管理的关键在于加强网络舆情监控、注意预警并进行有效引导。

2 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动态发展

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是指高等教育网络舆情以及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根据不同时期的动态发展合理科学有规划地对各种类型的网络舆情进行动态科学汇集,分门别类整理分析研究,并形成相关舆情报告上报决策者,高校决策者们根据不同时期各类型报告开展相关工作,进一步提升高校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合理格局,最终达到为学生服务的目的。所以,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是在一定的规划下进行的,具有鲜明的时效性与动态发展特征。

2.1 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信息收集与整理

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信息收集要进行“引发”舆情的过程,通过动态地引发大学生所关注的一些问题产生舆情“激发”。高校教育工作者可通过有效、集中地与转载相关帖子的方式在论坛、个人博客、微博、班级QQ 群上进行激发学生对相关问题的关注,了解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从而通过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汇集。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信息整理,不仅要动态发展地展开,还要及时把握汇集信息的有效性、准确性、相关性、保证事件激发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尤其要特别关注那些少数派意见。

2.2 动态地分析和发展地看问题是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关键环节

动态地分析问题、发展地看待问题是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两个关键环节。高校网络舆情工作者要在对各类舆情信息动态汇集整理的基础上,运用动态、抽象、比较、分析与综合、以及数据挖掘技术来科学把握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并预测其可能发展的外延。在此环节过程中,需要将收集汇总分析形成的结论以语言或文字报告的形式上报决策者,形成预研判的发展工作局面。在进行预研判后,需视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在网络上进行舆情软控制或硬控制,与此同时,尚需在网络之外积极开展确实有效的工作以促进问题迅速解决,维护高校的安定与稳定,形成和谐有序的良好局面。

3 开展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动态发展与研究策略思考

1)开展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动态发展与研究要做到认识到位。就是要认识到高校网络舆情动态发展不仅仅只关注网络预警、网络引导和网络监督等工作、不仅仅只看到重在维护高校安全稳定和谐方面的作用, 更要发挥 “高校网络舆情动态发展” 在促进高校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2)开展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动态发展与研究要做到服务到位。研究高校网络舆情动态发展问题的重点就是为了服务学生。更多时候网络舆情工作者被公众误解成“网络特务”或“网络间谍” ,面对各种无形的压力, 高校网络舆情工作者,务必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做的都是为了帮助广大学生了解相关事情的真相、帮助学生们做出理性的判断,从根源上说就是为了服务学生,所以要树立服务到位的意识。

3)开展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动态发展与研究要做到保障到位。当然要做到保障到位,不仅要做到保证人力资源的到位还要做到技术支持的到位。 在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的同时要使相关工作人员具有积极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同时兼具较高的政策水平与内在修养,不仅要学会了解网络舆情形成与变动的各种模式与规律同时还能熟练地运用各种网络语言、网络心理学知识进行网络舆情引导等。同时做到技术支持到位,积极开发网络舆情智能监测平台,加大网络舆情模型库、案例库等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力度,积极推进网络海量信息自动抓取与分类自动生成技术,做好计算机辅助人工分析和舆情预警研判等工作。

4)开展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动态发展与研究要做到管理到位。对有害的网络信息及时筛选过滤并马上报告,立即删除。围绕高校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主动撰写贴文,激发学生点击、跟贴,有效对网上舆论进行引导,积极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主流话题中,更加关注社会、关心学校、支持学校,形成正面舆论强势。

5)开展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动态发展与研究要做到引导到位。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实施大学生网络文明和网络道德教育,积极开展文明上网创建活动,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法纪,树立公德心,学会感恩,积极传播健康的信息,自觉抵制有害信息传播。

6)开展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动态发展与研究要做到建设到位。建设一支多层次多级别的网络宣传和评论工作队伍,及时在网络中世界性、部级、地区性和校本的发展建设热点,主动占领网络信息阵地,对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务求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进行引导、疏通,第一时间引领学生和社会的注意焦点,尽最大努力、最大程度地减少负面影响。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从高校来讲,要预防网络舆情的暴发、降低网络舆情的暴发的发生机率、减少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提高网络舆情的应对效率必须建立网络舆情动态发展的系统化管理机制。由于高校网络舆情主要突出在对高校内部的重大或突发事件在网络上动态反映,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及时动态地跟踪事件发生的过程,公布相关事实真相,防止流言蜚语的散播、谣言四起或妄言的传播,要及时作出权威性、合理的解释,积极舒缓师生间的情绪,平息事态,快速反应的过程中建立自己的网络威信,防止各种流言蜚语、谣传或妄言等不良舆论占领网络主阵地,甚至向网络审判、网络暴力的演变。

参考文献:

[1] 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8):79-82.

[2] 王来华.舆情变动规律初论[J].学术交流,2005,(12):156.

[3] 郭志新.论和谐校园建设中的校园网络舆论及引导[J].理论界,2006(3).

[4] 刘燕,刘颖.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及管理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9,(4):46-48.

第6篇:网络暴力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网络舆论;友善行为;引导机制

1.前言

“友善”与“爱国”、“敬业”、“诚信”一起,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方面的基本理念。国内关于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很多,在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概念前,已有学者开始对社会主义价值观进行研究,如上世纪80年代就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与个人价值观成长的关系研究[1]等,但这一时期相关研究数量较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明确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后,相关研究的数量逐年增加,每年发表的相关论文由年几百篇发展至年逾千篇,尤其是2011年以来,理论界、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更加深入,并成为引起全党、全国人民、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课题[2]。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根据我国实际提炼出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此国外的相关研究较少。

国内的研究多从整体对核心价值观进行阐述和讨论,涉及的领域也很广泛。2010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相关的研究中,学者们共提出了60种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看法与表述,涉及90多个具体范畴(或判断)[3]。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提炼和概括出简明扼要、便于传播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11月,中共十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跟人层面,提炼出具w的12个价值观。自此,部分学者开始着手从具体的12个价值观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但相关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研究极少。

舆论引导在党的十六大以来始终处于突出地位的战略部署,在高校工作中,大学生的舆论引导在网络应用急速发展的背景下显得愈发重要。如何提高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引导力,加强学校层面舆论引导的公信力、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而保证学生思想动态的稳定及健康发展,是各高校必须解决的课题。舆论引导方面的研究交往成熟,从舆论发生发展的特点、舆论的引导机制等均有大量研究,如有研究者对网络舆论引导的基本特点进行了总结,并提供了引导方法[4],也有学者对舆论引导力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认为舆论引导力是党的重要工作能力[5]。目前没有发现将友善与舆论引导结合,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进行的研究。

本研究将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与网络舆论引导相结合,并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网络舆论中友善行为的特点和原因,据此提出科学的引导机制。

2.少数民族大学生视角下网络舆论中友善行为的分类

2.1研究目的

主要采用问卷法辅以访谈法收集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舆论中友善行为的现状。

2.2研究方法

问卷使用自制《大学生网络舆论中友善行为调查表》,调查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舆论中友善行为的频率,通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对行为进行分类。共发放问卷580份,收回问卷562份,剔除无效问卷19份,有效问卷共计543份。其中男生195人,女生348人;平均年龄为20.2岁(SD=1.03)。

2.3结果与统计分析

《大学生网络舆论中友善行为调查表》由120名心理学本科生,11名心理学硕士生和一名心理学教授进行评定,获得相关条目50个。通过项目分析,剔除6个项目。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剔除20个项目,最终剩余24个项目,分4个因子。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可将少数民族大学生视角下网络舆论中的友善行为分为5类,分别命名为:“网络舆论中的情感支持”、“网络舆论中的技术支持”、“网络舆论中的信息支持”、“网络舆论中的资源分享”及“网络舆论中的反暴力行为”。

3.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舆论中友善行为的引导

通过对友善行为类别的明确,我们得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舆论中友善行为的引导制定科学有效的对策。

3.1提升学生情感意识,加强人际交往能力

通过感恩教育、人际关系辅导及各类校园活动,加深学生感情,提升学生对人、对事的认知能力,不断改进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在情感交流方面能更加适应复杂多变的情况,进而避免不必要的情绪宣泄,在网络舆论中能友善交往。

3.2建立专题交流平台,营造健康交流氛围

大学生有交流的需要,目前有叫较多的通讯软件可使用,但由于未限定使用范围或目标,很多交流平台往往处于无政府状态。为了营造健康的网络舆论氛围,首先需要有健康的交流氛围,通过建立专题交流平台,随时把控平台的舆论导向并形成统一的行为模式和习惯,就容易营造友善健康的网络舆论氛围。

3.3培养网络法制意识,杜绝网络暴力行为

大学生网络法制意识淡薄容易滋生网络暴力行为,未保证网络舆论的友善健康,需要从较高成面进行调控,即法律层面,这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由于目前关于网络的法律条款仍在不断的摸索阶段,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培养法律意识仍需进一步加强,从法律和自律两方面双管齐下,保证网络舆论的友善和谐。

参考文献:

[1]于光远.社会主义建设与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人的成长[J].中国社会科学.1981(4):3-12

[2]张书林.近两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兼解读十报告“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J].理论建设.2013(1):20-25

[3]杨兴林.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现状与思考[J].理论探索.2010(1):22-26

[4]李志雄.论网络舆论引导的特点及方式[D].广西大学.2005

第7篇:网络暴力研究报告范文

突如其来的网络瘫痪事件,再次暴露了中国互联网潜藏的巨大安全漏洞。

2009年5月19日21:06至次日凌晨1时20分左右,安徽、江苏、浙江、广西、海南、甘肃6省用户访问网站的速度变慢或无法登录。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事后召开的研判会所述,此次事件是由播放软件“暴风影音”官方网站的域名解析[把网站网址(也称域名)和其IP地址相匹配的步骤]系统受到攻击出现故障,进而导致电信运营商的相关服务器因收到大量异常访问请求发生拥塞而引起。

目前,受攻击的各省网络已恢复正常,但工信部“对相关责任人处罚”的指示却陷入尴尬。无论是置身其中的域名解析服务提供商DNSPod,还是暴风影音,都声称自己是受害者,也没有接到用户的索赔要求,不应受罚。但不少互联网分析人士还是指出,暴风影音软件自身的缺陷正是灾难全面爆发的关键因素,它有着鲜为人知的网络牟利行为;而域名解析服务行业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防护能力,避免再次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

“只有亡羊补牢,才能避免类似事件再发生。”互联网分析人士说。

始料未及

自原中国电信拆分后,不少网站就同时租用南(中国电信)北(中国网通)双线服务器,使用两运营商提供的收费域名解析服务来给网站域名分配服务器。2006年4月1日,免费提供智能域名解析服务的DNSPod网站上线运营,暴风影音等中小型企业选择了它的服务。

了解内情的人士向本刊记者介绍,日前发生的网络故障有以下几个重要环节:DNSPod域名解析服务器受黑客的巨大流量攻击后无法正常工作,而暴风影音正好使用这台服务器。暴风影音终端用户数量巨大的解析请求在DNSPod上得不到满足,便转向本地电信DNS服务器。此时,发现异常的电信部门关掉了出了问题的DNSPod的服务器,导致更多流量的暴风影音访问请求溢出,不但那些原先使用DNSPod服务的网站无法登录。就连使用电信解析服务的其他网站也受到影响。

然而,人们刚开始并未意识到DNSPod受攻击所产生的严重后果。

DNSPod创始人吴洪声5月20日向媒体坦承,5月18日晚上20点33分59秒,DNSPod就开始受到攻击。22点左右,DNSPod设在江苏常州的主站及多个服务器迎来超过10Gbps/S的流量(一个电信核心机房带宽最多也只是几10G),大量网站开始间歇性无法访问。

“我当时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攻击,因为DNSPod此前最严重时遭遇过高达24G流量的攻击,当时也没有出现如此严重的情况。”吴洪声说,18日晚上,耗尽整个机房1/3带宽的DNSPod主力服务器被迫离线。19日,在另一轮更疯狂的攻击下,DNsPod彻底中断服务。随后,暴风影音播放器客户端由于无法解析服务器IP,便不断向运营商发送解析请求,造成对方服务器堵塞。当晚21点左右,浙江电信的服务器最先瘫痪,之后的两个小时内,多个省市的服务器也陆续“罢工”。

值得注意的是,18日晚上暴风影音并未出现太大问题。吴洪声的解释是DNSPod协议上有缓冲时间,请求解析一次后,一天内不用再次访问DNSPod。也正是由于缓存的存在,吴洪声直到20日才被朋友提醒以上情况可能与他的DNSPod有关。

在19日零点之前,部分地区的运营商将暴风影音的服务器IP加入DNS缓存或者禁止了这个域名的解析,网络才开始恢复。

环环出错

“此次危机就是一个典型的蝴蝶效应。”市场分析人士向《IT时代周刊》指出,6台DNSPod域名解析服务器被攻击,最后遭殃的却是成千上万的互联网用户。而此次事件中,暴风影音和吴洪声都强调自己也是受害者。

据吴洪声介绍,目前其网站注册域名有30多万个,实际使用的域名大约10万个,每天有20亿次请求。这其中,暴风影音每天请求的解析次数达到5000万至1亿次,它们都是由暴风影音的客户端发出来的。

“这是凑巧因素引起的偶然事件。”吴洪声说,他提供服务已经有3年的时间,期间曾成功化解过多次流量更大的危机。

不过,虽然导致DNSPod服务器崩溃的解析请求主要来自暴风影音,但暴风影音却将责任完全推给吴洪声。5月20日,北京暴风网际科技有限公司CEO冯鑫公开表示,此事乃域名解析服务商的问题,和暴风影音无关,不会承担赔偿责任。

针对上述二者的辩解,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的专家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这次断网事件中,域名服务提供商和暴风影音都应负主要责任。因为,在无法正常解析域名的情况下,DNSPod并未停止解析,将运营商的服务器资源耗尽。而影音风暴已经被爆具有流氓软件的恶习,它本来不需要联网,但在用户开机后,就会在后台主动连接网络。

据称,这款号称“能播放所有格式视频”的影音播放软件能神不知,鬼不觉地给用户电脑安装插件和后门程序,以此上传用户播放的影音文件信息,并在统计后相关数据。它还能下载和推送广告,获取更多利益。最为要命的是,暴风影音拥有多达2.8亿的用户,是继腾讯QQ和迅雷之后,国内第三大客户端软件。它一出事,自然会引发全国性的灾难!

“如果客户端软件不私连网络,或具备更高的容错性,异常情况下自行中止请求,那伤害可能就仅限于DNSPod及其用户,而不是普通网民。事实上,如果这种假设无法成立,作为产业基础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这次网络故障中也应负有一定责任。”一位不愿具名的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虽然从工信部通报的情况看,运营商的网络应急预案已经发挥了作用,但其历时4小时才初步解决问题,这也反映出其网络监管和危机处理能力还有待提升。

亟需堵漏

关于此次事件,目前坊间一个最流行的说法是:一个同样在投入使用的私服网站在攻击对手Web服务器不成功的情况下,将目标转向了对手的DNs服务商DNSPod。据称,类似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1G的流量每小时要花费4、5万元,国内网游私服每个月都要花费200万-300万元攻击对手,且都是通过“肉鸡”(指被黑客侵入并可控制的电脑)产生,24G的流量可能需要几百万到几千万台“肉鸡”。

“对私服业者而言,攻击域名解析服务商无疑是对对手最立竿见影的打击办法。”吴洪声坦承,目前国内做DNS服务的机构有几十家,基本上都是无偿的。这些机构实力非常弱,无力购买专业设备,也无力提高安全性。“DNSPod现在还只是个人网站,而不是一家企业。”他说,“自己每个月还为DNS- Pod贴补几千元”。

域名解析服务准入门槛的偏低的情况,已经引起了包括国家域名注册管理机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域名系统技术专家李晓东在内的诸多人士的注意。李晓东介绍,过去人们只会将网络安全与基础电信运营商们联系起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了改变。作为网民访问互联网起点的域名,其意义相当于互联网的中枢神经系统,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十分看重其战略地位,我国也应该强化这一环节的防护能力,并抬高行业的准入门槛。

不仅如此,如何加强对应用软件的监管,也是一个亟需解答的问题。

工信部一位电信研究专家认为,鉴于暴风影音所扮演的角色,此次事故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恶意攻击,而是互联网资源滥用的必然结果。他指出,暴风影音不经用户同意就私自连接网络,占用带宽,且具有流氓软件一般的“大无畏”精神,可气又可恨。而实际上,类似软件何止千款?那些被视为“装机必备”的软件:优化大师、360、PPlive、瑞星……无不如此。它们把客户端当做摇钱树,接收广告和其他信息,存在欺骗的行为。如暴风影音,今年5月初就被爆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用户机器可能因其成为“肉鸡”。数天后,该公司宣布成功堵住了漏洞,解除了威胁,但现在看来,一切都只是谎言。

第8篇:网络暴力研究报告范文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迅速普及,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互联网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学者认为,网络的发展给民众提供了更多表达意见的机会。然而,网络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安全问题,如虚假信息泛滥,网络攻击不时出现,“网络暴民”可能危害社会安全等。在这一背景下,1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始审议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草案。

我国的网络舆情现状如何?如何引导网络舆情有序开展?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

当前我国网络舆情呈喷涌态势

近日,国内部分研究机构纷纷2012年度舆情研究分析报告,如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2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与百度合作《百度搜索风云榜(2012)解读报告》等。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告诉记者,《百度搜索风云榜(2012)解读报告》显示,2012年网络舆情事件不仅呈高发趋势,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尤其是对民生新闻、时政新闻和体育新闻的关注上升。此外,网民关注信息关涉主体相比2011年,县级官员和职能部委的关涉比例有所下降,对明星、央企、中央和军队的关注有所上升。

根据上述报告,华中科技大学舆情信息研究中心主任王国华分析认为,当前中国的网络舆情呈现喷涌态势,微博等新媒体成为舆情爆发的源头,网络舆情事件频发,社会舆情事件和涉官涉政舆情事件不断涌现,对社会政治生活形成多方面的影响。

网络舆情效果积极方面大于消极方面

2012年是网络舆情事件频发的一年。网络问政方面,“表叔”最具代表性;社会民生方面,油价“8时代”、毒胶囊、皮革奶引热议;流行文化方面,从“杜甫很忙”到“元芳,你怎么看”,都成为网民关注的话题。凡此种种,皆能看出身居斗室的网民尝试借助网络表达意见的愿望。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反馈速度加快。专家认为,我国网络舆情的效果积极方面大于消极方面。

王国华提出,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是多方面的、显著的,网络成为民众特别是草根群体反映诉求、表达意愿的最主要渠道,也成为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互联网大大便利了政府与百姓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同时,无所不在的网络和无所不包的网络舆情在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有利于政府依法行政、规范运行,有利于改善政策质量和提高公共管理水平,最终推动社会的开放、透明和进步。

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所长王来华说,网络舆情带来的积极效果就是改变了舆论的环境,这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

毋庸置疑,互联网是把双刃剑。王国华认为,网络舆情的消极作用相对于其积极作用而言仍然是次要的。随着网民的逐渐成熟和网络管理的日益完善,这些负面影响将会不断减小。

对网络舆情要积极引导、依法管理

围绕突发事件产生的网络舆情会借助网络传播迅速转化为网络舆论,接着,网络舆情会被进一步扩大和增强,形成更大的网络舆论和社会舆论。王来华认为,如此反复相互推动,形成了新媒体时代的各类“舆情雪球”。

面对“舆情雪球”现象,如何掌握应对各类网络突发性事件的主动权?如何更好地引导网络舆情有序开展?王来华认为,要重视新媒体尤其是微博等信息传播新媒体的强化作用;相关政府部门处理与网络相关的各类突发性事件时,应注重实际效果;尽快加强对基层党和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网络舆情”培训教育。

王国华说,好的、有效的网络舆情管理应该是积极引导、依法管理,大力推动网络朝着开放、透明、便捷的方向发展。网络与网络舆情毕竟还是发展中的新生事物,需要不断完善和引导,依法加强监管。全社会应该对网络舆情持积极、包容的态度,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因噎废食。

网络信息保护走向法制化

针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始审议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草案的举措,王来华表示完全赞成。他说,网络发展应该走法制的渠道,一方面要鼓励网络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加以适当、合理的限制。

王国华表示,期待人大常委会的相关法案审定能够全面、长远地看待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充分借鉴境外互联网及网络信息管理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综合考量信息安全保护问题,促进对网络和网络舆情的依法、规范、积极、有效的管理,推动互联网的发展进步,充分发挥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并最大限度抑制其消极影响。

第9篇:网络暴力研究报告范文

ZeroAccess的活动没有趋缓迹象

FortiGate Labs研究员Richard Henderson表示“我们观察到ZeroAccess殭尸网络的拥有者,持续地扩增其所控制的殭尸主机数量。在过去的第一季度的90天中,ZeroAccess的拥有者发送了20次的软件更新到已遭感染的主机。”

目前FortiGuard Labs将ZeroAccess列为首要的殭尸网络威胁。ZeroAccess主要是用来点击诈欺(click fraud)和虚拟货币挖矿(Bitcoin mining),随着分散开放的数字货币价值持续暴涨,这意味着被ZeroAccess诈取的金钱可能达数百万美元以上。

Richard Henderson进一步指出,“因为虚拟货币Bitcoin的普及和价值增涨,我们可能会看到其它的殭尸网络拥有者,会以类似的方式运用殭尸网络,或是试图破坏虚拟货币Bitcoin的市场。”

从3月一直到4月,全球最大的Bitcoin交易中心Mt. Gox,便一直与分布式阻绝服务攻击(DDoS; 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对抗,这些DDoS攻击企图破坏货币市场的稳定并从中获利。然而,根据FortiGuard Labs针对ZeroAccess的分析,尽管有加载DDoS攻击模块至遭受感染主机的能力,但目前并没有使用它。这显示有其它的殭尸网络拥有者,试图造成Bitcoin货币市场的波动而从中牟利。

过去一个季度中,新感染ZeroAccess的数量仍然不断在增加。自从去年8月FortiGuard Labs开始对ZeroAccess进行主动监测以来,受其新感染主机的数量直线上升。最近,每周新增10万个感染数量,几乎有3百万个IP地址回报已遭感染。预估ZeroAccess光是诈欺广告的营收,每天就能为其拥有者赚取10万美元。

Wiper攻击重创南韩公司

今年3月,大量的恶意软件攻击南韩电视台和金融机构,造成大规模的损害,擦除了上千个硬盘数据。FortiGuard Labs借助在南韩的合作伙伴,已揭露其攻击特性与恶意软件如何扩散的相关信息。并研究表示,攻击者能取得系统补丁管理系统的控制权,并借着这些受信任的系统,散布恶意软件至锁定攻击的目标网络。

FortiGuard Labs资深病毒研究经理Kyle Yang表示,“在调查这些攻击时,我们发现有一种版本的wiper恶意软件能染感内部的安全管理服务器,并利用其受信任的特性,在受害者的网络里肆意散布。”

两种新广告软件在Android系统扩散

上个季度中,两种新的Android广告软件Android.NewyearL.B和Android.Plankton.B,在全球出现大规模的感染。

FortiGuard Labs研究员David Maciejak指出,“我们所监控的这两个新恶意广告套件显示,背后的作者非常谨慎隐蔽。很有可能Newyear和Plankton都是由同一作者所写,但各自分别维护管理,如此能产生更多的感染数量。”

两种恶意软件都能嵌入各种不同的应用程序中,并能显示广告,透过手机独特的IMEI号码追踪用户,并且修改手机的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