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畜牧业的发展现状范文

畜牧业的发展现状精选(九篇)

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第1篇:畜牧业的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畜牧业 发展 现状 对策建议

为了切实加强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国务院适时提出了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对基层兽医从原来的单调防疫、医病工作转移到动物防疫及畜产品流通领域安全监管的工作上来,从而彻底改变兽医以往的工作机制。为此畜牧兽医如何适应新的职能的转变,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和着力点。

畜牧业生产是我乡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在我乡农村经济中占有一定比重,其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此,我乡按照县委、县政府确立的"三大战目标"的发展思路。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村畜牧业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大力推进畜牧产业化建设,将畜牧产业建设纳入年终考核内容,使全乡畜牧业生产水平显著提高,为乡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仍存在一些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一、发展现状

2010年初,全乡各类牲畜存栏3.89万头(只)。母畜比例不足60%,根据这一现状我乡继续狠抓畜种结构调整,稳步提高畜群生产能力,适度提高母畜比例,以适龄母畜比例的提高来带动出栏率、商品率的提高。改变目前母畜比例不足60%的现状。到今年底母畜比例达到并保持在70%以上。使牲畜出栏率达到45%,商品率达到40%以上。充分发挥已建成的养殖小区的积极作用,大力开展牛羊育肥、生猪养殖繁育、黄牛改良、禽类养殖等。进一步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截至目前牛羊育肥户达到200户,育肥牛羊2.01万 头(只);逐步使养殖业成为农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目前规模养殖户逐年增加,以规模养殖户的增加促进我乡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二、存在问题

1、缺乏技术指导和科学管理知识,优良品种的推广步伐仍很缓慢。良种繁育工作不能适应当前畜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绝大多数散养户和部分规模养殖户都是从本乡购进牛、羊、猪品种。且不能保证品种质量。诸如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如何进行科学的疫情防治等一系列问题,经常困扰养殖户。急需技术指导和信息传递。

2、发展畜牧业的环境尚需进一步改善。养殖户在自家的宅基内建畜舍进行畜牧生产,不仅污染周围环境,而且无法扩大养殖规模,专业户生产规模仍很偏小,效益不高的问题依然明显,直接影响到养殖效益的提高。同时,养殖户另辟土地修建畜舍扩大畜牧业生产,土地审批和建设审批难度大,阻力多,畜牧业发展过程中涉及到土地和建设问题需要及时协调解决。

3、我乡畜牧兽医站力量薄弱,严重影响全乡动物防疫工作。尤其是村级防疫员业务素质低等原因,畜禽技术指导及防疫无法满足畜牧业发展的要求。

三、加快我乡畜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大力发展畜牧业,是调整农牧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一条重要途径与措施。为此,乡党委、政府下大力气鼓励和支持发展养殖专业大户。推行"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进一步促进全乡养殖业的发展,使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之一。针对当前我乡畜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在认真分析畜牧业发展形势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基础上,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措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本地优势资源为依托,以现代养殖科技为手段,注重特色,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促进发展。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畜牧产业,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认真组织宣传《动物防疫法》、《畜牧法》、《兽药管理条例》、《种畜禽管理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首先要进一步明确动物防疫工作是社会公共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人们对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管理,乡镇畜牧兽医人员要积极做好政府参谋,建议政府部门要对养殖场(户)通过组织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防疫认识和理论技术水平、并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科学管理水平,要以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培训等方法方式引导他们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2、搞好正确引导,应对市场变化。乡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市场监测,开展调查研究,把握市场动态,科学判断形势,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主动应对市场变化,适时调整畜群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亏损,增加收入。一是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市场动态,及时向养殖户传递信息,指导生产发展。二是调整畜群结构,淘汰劣质品种,更换优良品种,不等价、不压栏,对育肥牛羊做到适时出栏。三是保护和发展母畜,防止养殖户宰杀良种母畜,加强品种改良,提高良种比重和生产力。四是协调财政、金融、信贷等部门,积极为规模养殖户提供贷款支持,解决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

3、加强养殖创新,改进生产方式。要认真总结本地成功经验,学习和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明确发展思路和方向,因地制宜,指导农民改进传统生产方式,创新养殖模式,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在发展方向上,结合本地的特点和优势,应坚持稳定发展,提高质量和效益,发展草食畜牧业,提高草食畜牧业的比重和增长率。在发展模式上,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和优势,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同时农民在发展农业生产中,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交汇在一起,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料来源,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料,使粮食产量提升、增值。增加现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当前应引导农民进一步改善饲养条件,改良畜群品种,适时扩大规模,发展绿色、无公害和生态养殖。要大力提倡和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改进生产方式,创新养殖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兴建养殖小区,促进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4、科学制定激励政策,抓好以点带面。要围绕农业经济的发展制定、落实优惠的激励政策,调动农民自觉地投资、投产,不断改善畜牧业生产环境。同时狠抓养殖大户的建设,通过大户带动和辐射作用,促进畜牧业养殖的快速发展。改变原有思想理念,深化自身整体素质,要紧紧围绕中央“十一五”提出的建设新农村这一主题,坚持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畜牧兽医体系改革为契机,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基础条件,在职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要认真切实改变原有的工作思想理念,不断优化自身的整体素质,大力发挥团队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认真结合本职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敢于人先,适应工作重心转移,适应改革潮流。为了强化基层畜牧兽医基础工作,我们应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培养依法办事风尚,弘扬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树立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的形象,以素质优良,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为目标,建立和完善畜牧兽医长效工作机制,促进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畜牧业新的可持续发展。

第2篇:畜牧业的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 畜牧 生产 现状 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173-01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科学家们也致力于研究畜牧技术,畜牧技术的广泛使用有利于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的质量与重量,畜牧技术的大力推广,可以加快我国现有的畜牧业科技成果向着实用而转化,可以提高我国畜牧业的生产水平与生产技术,还能够满足我国农民对于科学饲养技术的迫切需求,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应该推广畜牧技术的体系建设,并且保障了这项工作能够正常展开。

一、畜牧技术推广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辽宁,大部分畜牧产业的养殖户还是使用原来的养殖方法,因为畜牧技术还没有在辽宁大力推广,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推广机构混乱

在辽宁的畜牧技术推广机构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单位,它是与同级的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共同办公的,属于是同一个机构下的两个牌子,并没有完全独立的人权与财权。并没有在乡镇的各地区设立畜牧技术推广机构,本地的农委虽然已经设立了三个中心来专门负责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可是他们主要负责的是种植业的技术推广,对于畜牧业、林业和养殖蚕桑等技术的推广还是分别属于畜牧兽医局、林业局以及蚕桑办来负责推广的。

2.推广人员缺乏

在辽宁的大部分地区,负责推广畜牧技术的人员和动物疫病防控中心的人员基本都是一套人马,在这些工作人员当中,有60%的人员都是50岁以上,并且大部分都是子承父业的、没有专业知识的人员,他们的工作能力以及积极性都非常欠缺;而真正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这整个系统中所占比例不到30%,这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基本上是整个畜牧系统中的中坚力量,每个人都同时承担着很多项重要的任务,因此很少能够把精力投入到技术推广工作中去,同时技术推广的工作还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连续工作、任务较繁重并且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一般工作人员现在的工作能力根本不能保证推广工作能够顺利、有效的开展。在我们本地区有20个乡镇,但是专门从事畜牧专业的技术人员仅仅只有5个人。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下达,许多事业单位进行了改革,财政方面的供给人员又实行缩减政策,所以虽然推广的专业岗位非常缺乏专业人才,但是畜牧系统却没有录用新的专业人员。

3.推广经费不足

畜牧技术的推广工作是一项高投入但是无回报的服务性工作,其推广所需要的大量工作经费只能是有政府部门提供,可是就目前来看,这项经费还从来都没有被纳入到政府部门的财政预算之中,下属的单位就更是没有经费来自己开展这项推广工作。这样,就有很多原因造成现在畜牧技术的推广经费还是空白。

4.缺乏实用的新技术

近些年来,养殖业推广的良种良法技术已经在多地普及,虽然这项工作有了较为明显的进展,但是它真正能够起到大幅度提高养殖户效益的方法并不是很多,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与发达地区的推广和普及的程度。就拿2011年所主要推广的发酵床养猪技术来说,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在国外及其他省市应用,我省滞后这些地区很多年。并且每年进行技术推广的内容并没有什么新意,从而导致了农户对专业的技术人员存在一些不满、不信任的情绪,根本不利于推广工作的开展。

5.技术人员的知识老化

大部分的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都是多年前在学校学习的,知识老化现象严重。同时,现在的时代知识更新换代很快,但是对于负责技术推广的基层技术人员基本上没有机会去学习目前更新的业务知识以及操作技能,在现在这个时代,能够自觉学习的人很少,虽然在全国每年都有很多培训班开展,但是费用太高昂,很多单位负担不了,所以即使是有一些想学习新知识的技术人员也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推广畜牧业技术的对策

1.加强推广队伍的建设,提高推广人员的素质

现代畜牧业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人才,人才是技术支撑的主要机构,因此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打造出一支既懂业务又善管理、技能实践又会沟通的新兴技术队伍。升级的各部门需要为提高这些推广人员的素质来做专门的培训,每一年应该至少进行一次短期培训,每两年都应该至少进行一次长期培训,从而能够更新推广人员的知识。

2.推广内容要广泛,使用多种方式方法来推广

对于推广人员,要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多鼓励他们自主创新的进行推广,而不是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而生硬的去开展推广工作。推广的时间应该选在农户们较为空闲的时期,否则根本起不到推广的效果。推广的内容既要包含到生产、养殖环保,还要涉及到加工与销售等方面。在推广的方法上,要实行多样化,可以使用组织培训、技术咨询以及一对一指导等多种形式,真正起到技术推广的作用。

3.建立专门的机构,明确职责

目前的技术推广机构不健全、专业的技术人员不够到位,又得不到政府的支持,所以无法良好的开展推广工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要建立好各级推广机构,针对不同的地区推广不同的技术,形成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养殖特色与养殖格局。明确每个机构所负责的任务,做好监管与考评工作,对于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修改。

三、结语

畜牧业的技术推广工作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只有推广的技术人员首先具备了专业知识,才能把畜牧技术真正推广到每个农户家中,使每个农户在养殖时都能使用上这些现代化的技术,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正.农业技术推广试验──示范的整体设计[J].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03).

[2]张润生.浅谈农业技术推广程序[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2(02).

[3]倪守明.强化农业技术推广 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J].天津农林科技.2009(04).

第3篇:畜牧业的发展现状范文

一、畜牧行业作用

畜牧行业作用突出表现在人类生活对畜牧业的需求。人类生活对畜牧行业的最根本需求就是优质的肉、蛋、奶等畜禽产品。此外,还包括特种行业需求,如宠物、军犬、警犬、试验动物等。

1.经济发展的需求。畜牧业是农业的组成部分,是农业经济必不可少的成分,是人们“赚钱”的一项重要产业,因此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这也成为畜牧业发展脱离正确方向的一个重要因素。

2.人类日常生活的需求。肉、蛋、奶等畜禽产品已经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提供优质畜禽产品的畜牧业必然有更高的要求。

二、畜牧行业现状分析

1.现状。改革开放尤其近期以来,畜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畜牧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主要畜禽产品产量持续多年快速增长,畜牧业已成为许多地方农村地区的主导产业。养殖业、饲料业、加工业等关联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突出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畜牧业已经成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二是畜禽产品需求已经告别了短缺时代,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三是畜牧业生产呈现出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趋势;四是畜牧业发展对科技的依赖程度日益明显;五是传统畜牧业在整个畜牧产业中的比例呈快速下降趋势,甚至一些优秀地方畜禽品种因时效低而消失,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六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户、专业户、规模养殖场、大型牧业公司等多样化生产模式并存;七是受生产模式和市场局面影响,畜禽产品品牌化经营还有巨大空间;八是国家的畜牧业政策对行业发展影响明显。

2.问题。(1)畜牧业内部结构不够合理。以猪肉生产为主的畜牧业格局仍无明显改观;优质畜禽产品少,品种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优质、无污染的畜禽产品生产尚未从根本上解决。(2)畜禽产品品质问题依然突出。虽然投向市场的畜禽产品经过层层把关,但是面对如“瘦肉精”等问题,监督、检测手段显得被动、无力和落后。产品品质参差不齐、鱼目混珠,对整个产业发展存在巨大的不良影响。(3)畜牧产业利益链条问题。上游产业如饲料加工业,尤其是饲料中添加物如抗生素、激素等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是否符合要求,下游产业如畜禽产品经纪人的经营业,这些产业为追求各自利益,对畜牧生产的产品价格有着直接的影响,进而也会影响到产品品质。(4)对产业的误导问题。GDP对产业的误导:有些地方政府为完成既定GDP增长目标,或为促进经济增长,会出台相关政策,影响产业布局和方向。CPI对产业的误导:畜禽产品和蔬菜的价格直接影响着CPI指数,向市场投放或收购畜禽产品战略储备,是国家调整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政策措施,也同时影响产业的发展。不理性消费对产业的误导:俗话讲:“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而物美价廉是人们消费的普遍标准,但是,不合理或不理性的消费需求就会滋生不符合要求甚至不健康的产品。优质的畜禽产品其生产成本必然不低,在价格上和市场上就没有优势,大量廉价畜禽产品上市,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达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但也影响了产品的品质,更影响着产业的正确发展。(5)尚未很好地解决畜牧业生产与环境的矛盾问题。

三、畜牧行业的发展方向

1.决定发展方向的突出因素。(1)由现状决定。区域性畜牧业生产规模、模式、品牌、环境、政策、自身存在的问题等综合因素决定畜牧行业产业的发展方向。(2)由需求决定。各地的生产生活习惯对畜禽和畜禽产品的品类、品质和数量的要求决定。(3)由安全决定。由食品安全、环境安全和包括疫病控制在内的生产安全等因素决定。

第4篇:畜牧业的发展现状范文

畜牧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篇文章主要从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入手,对畜牧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畜牧业产业结构结构调整影响因素综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畜牧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为了适应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畜牧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成了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畜牧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以便为我国畜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借鉴。

1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部影响因素

1.1地域环境因素

从畜牧业发展的状况来看,畜禽的生长对畜禽所在的地域环境有着一定的要求。我国国土面积较为辽阔,不同地域环境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这就说明在我国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是适合畜禽生长的地区。这就使得我国不同地区的畜牧业会出现一种发展不平衡不稳定的现象[1]。从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来看,受到地域环境的影响,我国的畜牧业出现了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两种形式,其中,牧区畜牧业是我国西北地区的畜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牧区畜牧业的发展,内蒙古、新疆、青海、四个省和自治区已经成为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四大牧区,在这些牧区,畜牧业产品主要以牛羊肉为主。华北地区以及湖南、河南、四川等省份是农耕区畜牧业的典型地区,商品猪成为这些地区典型的畜牧业产品。因此在对畜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地域环境因素是影响我国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种重要因素。在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不同地域地理环境的不同环境特征成为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例如荆州地区在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针对监利、洪湖、石首、公安、江陵、沙市等县市区濒临江湖的地理环境特点,在上述地区创建了优质水禽产业基地,通过在这些地区发展禽蛋加工禽肉加工企业、开展水禽产品系列化深加工的方式来推动当地的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这就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发展途径。

1.2饲草饲料因素

在畜牧产业之中,饲草饲料资源主要包括蛋白饲料、能量饲料和精粗饲料等多种饲料资源,它是影响我国畜牧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畜牧产业发展的重要依靠[2]。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来看,玉米、大豆等饲料作物正处于一种相对充足的局面之中,但是这些饲料作物的种植区域分布存在着分布不均的问题,受到我国自然环境状况的影响,饲料作物的主产区主要为北方地区,这种分布不均的特点就成为我国畜牧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因此,为了缓解饲草饲料因素给畜牧业产业调整带来的影响,大力发展饲料加工业成为推动畜牧业产业调整的一项重要措施,一些地区采用的利用食品工业下料、屠宰废弃物、尿素类非蛋白氮饲料生产蛋白质饲料的饲料生产方式就是解决饲草塑料问题的一种合理途径。

1.3畜禽品种因素

我国畜牧业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马牛羊猪狗鸡等六种动物就开始被普遍驯养了。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畜禽品种资源已经相当丰富,一些优质的畜禽品种已经在畜牧产业中的得到了应用,荷斯坦牛等国外先进畜禽品种的引进也对我国畜牧品种资源的优化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在畜禽品种资源方面,我国依然存在着对高产品种进行盲目杂交等不注重地方性畜禽品种保护开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对畜禽品种的稳定性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一些优良的畜禽品种陷入了濒临灭绝的局面,畜牧产业的调整空间也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就使得禽畜品种因素成为影响畜牧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针对这一问题,荆州地区在畜牧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采用了让基层养殖户强化良种意识、对禽畜品种繁育改良体系进行完善、推广杂交改良技术的方式实现了禽畜品种的良种良法配套,这就让良种畜禽的增产增收潜力的发挥起到了促进作用。

2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外部影响因素

2.1市场需求因素

市场是畜牧业产品的最终流向,市场对畜牧业产品的需求取决于消费者对畜牧产品的需求,因此消费者对畜牧业产品的需求对畜牧产业的发展规模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3]。这就表明市场需求因素成为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种外部影响因素。因此,为了更好地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优势,畜产品加工业也应该是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需要大力发展的产业,扶持畜牧业龙头企业可以通过品牌效应的构建帮助畜牧业产品走向市场,河南双汇集团、吉林长春的皓月集团就是畜牧业龙头产业的典型例证。

2.2政府调控政策因素

在影响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外部因素中,政府的调控政策也是一种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政府对畜牧产业的调控政策主要是通过制定政策、出台方针、完善制度等方式来对畜牧产业的结构调整进行宏观控制,是一种对市场机制进行弥补的手段。因此政府调控政策对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是一种良性的影响,政府在畜牧业产业结构宏观调整中发挥的宏观调控作用对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会起到促进作用

3结论

地域环境、饲草饲料、禽畜品种、市场需求和政府的调控政策是影响畜牧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在这些影响因素之中,政府的宏观调控是一种良性的影响因素,因此,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应该在坚持市场化导向的基础上依据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来进行。

参考文献:

[1]李瑾,秦富.畜牧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07,(18):27-32,37.

[2]张韶林,刘建新,刘贤云.畜牧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6,(10):96.

第5篇:畜牧业的发展现状范文

>> 宿州市埇桥区杨树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宿州市埇桥区农机培训现状及发展对策 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促进宿州市畜牧业污染减排工作的开展 宿州市桥区小麦产业化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宿州市桥区小麦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宿州市桥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宿州市桥区物流业发展状况研究 宿州市桥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探析 宿州市桥区农机化发展现状及建议 宿州市桥区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及建议 宿州市桥区农机教育培训探析 十堰市张湾区城郊特色畜牧业发展问题的探讨 宿州市桥区永安镇农机化发展现状及建议 宿州市桥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建议 宿州市桥区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现状及发展建议 翠屏区畜牧业发展措施探析 生态脆弱区草原畜牧业发展问题研究 2013年宿州市桥区小麦冻害原因分析 宿州市桥区农机深松补贴现状及建议 2012年宿州市桥区玉米苗情监测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 2012年埇桥区畜牧产业化工作情况[EB/OL].(2013-02-20)[2013-08-20]..

[5]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安徽省农委.加快畜牧产业化发展 助力建设美好乡村[N].安徽日报,2012-08-22(B03).

[6] 赵源.安徽省出台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意见[J].农业知识,2010(30):54-55.

第6篇:畜牧业的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对策;可持续发展;畜牧;生态经济

作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提升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升,畜牧业发展速度也逐渐加快,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畜牧业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可是在畜牧业经济发展期间,往往会受到一定因素的影响,导致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为此,找出新的途径来推动畜牧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研究的新方向。

1畜牧生态经济相关概述

1.1畜牧生态经济内涵

畜牧生态经济是指在畜牧业发展期间,需利用相关科学技术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从而不断提升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在此基础之上使得畜牧业生态资源能够被科学合理的利用,实现畜牧生态经济的有机循环目标。立足于生态环境角度,畜牧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对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在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也有着重要意义。

1.2畜牧生态经济的现状

畜牧生态经济与传统畜牧经济相比在功能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畜牧生态经济对生态环境保护更加重视,并且改变了以往的粗放型发展的方式,发展速度有所提升。畜牧生态经济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相融合,在畜牧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将科学技术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构建出更加和谐、高产的畜牧经济循环发展体系。但实际上,很少地区重视畜牧生态经济的发展,尽管这些地区在实际的生产期间已经实现了对资源的有效控制目标,对于环境也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在取得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可是,大多数的畜牧生产期间,很多生产者对于畜牧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够了解,极大的束缚了畜牧生态经济的发展速度。出现该种问题的原因在于,很多畜牧生产人员缺少先进的思想意识,没有高度重视畜牧产品的安全性,没有应用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进行生产等,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将导致当前畜牧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极大的困境。

2畜牧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2.1重视畜牧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要确保畜牧生态经济能够保持着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便需要相关人员重视畜牧经济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相关人员能够对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有更多的了解与认识。相关地区在发展畜牧经济的过程中,需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并拓宽畜牧经济的发展渠道,以此监理更加完善的宣传体系,最终为畜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相关单位还需要梳理畜牧生态经济生产的消费观念。由于生态消费是一种具有绿色的消费模式,该种模式在物质生产以及生态生产等方面存在着极高的要求。为此,消费者在消费期间必须明确生态消费理念,在树立低碳、绿色消费观念的进行消费。生态生产主要指在畜牧生产期间将质量安全放在生产的首要位置,对消费者的消费安全等给予高度重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服务于消费者,为畜牧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2.2需提升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政策的支持与畜牧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就需要将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加大对畜牧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控与监督力度,确保畜牧生态经济能够更好的发展。政府部门还需要结合畜牧生态经济市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畜牧生态消费措施,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保护畜牧经济市场的发展;加大对畜牧生产的扶持力度,也是推动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重视畜牧产品的加工等,为畜牧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质量基础。

3总结

畜牧产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畜牧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帮助人们实现健康生活的目标,也能够为人们营造绿色生活环境。要保证畜牧生态经济保持着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便需要相关部分重视宣传工作的实施,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畜牧生态经济,让参与人员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到畜牧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在政府的支持引导之下,不断提升生产技术水平,最终有效的提升畜牧业市场竞争力。

作者:阳磊 周燕 单位:四川省广元市农业局

参考文献

第7篇:畜牧业的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畜牧业;发展现状;趋势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7-0092-01

1 现阶段国内畜牧业发展概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畜牧业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在1979年泰国正大于深圳建立我国首个饲料厂,这也是第一个畜牧业外资企业,其诞生具有深远的发展意义,展现出我国畜牧行业的勃发生机。目前它已经成为我国畜牧行业发展的引航者,也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很多中国优秀的畜牧工作者。这30年的发展历程,是我国经济腾飞和经济制度转型的重要阶段,奠定了现在我国农业经济繁荣的基础。畜牧业发展也由原先的小农经济转变为散户养殖模式,其中部分散户养殖企业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发展的模式。目前我国畜牧养殖业的主体是个体养殖散户,在实际的生产环节中属于最底层的生产者,是农业的劣势群体。在畜牧业发展中,从长远角度分析,会制约整个行业的后续发展,产生恶性竞争以及无序的状态,使得畜牧产业市场价格无规律波动,上源环节的竞争压力大,最终导致养殖户效益低下,生产积极性不高。

我国是农业大国,以小农经营为主,经营理念落后,养殖效率低下,整体的产值增加低效。畜牧业大格局不均衡发展,小布局构造不合理,几乎未见地域性的防疫措施,作为消费品的畜牧业发展会受到很大的阻碍。目前畜牧管理机构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收取各种费用,在享受到切实利益的同时,并没有履行其应尽的政府职责,更没有起到其必要的防疫管理以及规划指导的作用。一些养殖户只重视短期效益的获取,在经营中容易出现大众化的跟风现象,造成竞争更加激烈,导致养殖成本持续上升,养殖密度大且养殖区域非常靠近,更有一些黑心养殖户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不顾疫情的突生,将会给现有的畜牧业发展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2 未来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趋向

第8篇:畜牧业的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 现代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安徽萧县

近年来,萧县紧紧围绕畜牧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把加快畜牧业发展作为农业的重点来抓,实现了畜产品质量的显著提高和畜牧业的快速增长,增强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现阶段萧县的畜牧业发展正处在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关键时期。面对疫病防治、畜产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重重压力,如何找准畜牧业发展方向,合理定位,并找出正确的对策措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1深刻认识现代畜牧业的内涵与特征

1.1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性

现代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的发达程度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性将得到充分体现。

1.2现代畜牧业的内涵和特征

农业部早在2004年就把现代畜牧业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高产、优质、高效、安全;二是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高,可控制性强;三是技术密集、工业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四是饲养、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商品化程度高,产品竞争力强。对我县现代畜牧业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1.3建设现代畜牧业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从我县情况看,在现代畜牧业建设进程中需要把握如下几点:一是坚持数量和质量统一,饲养量增加的同时注重畜产品质量提高;二是注重畜牧业的特殊性,遵循畜牧业特有的规律,科学指导实际工作;三是拓展畜牧业功能,进一步挖掘经济、文化、生态功能,要以畜牧业为中心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畜牧业,造福人类。

2萧县畜牧业的现状与特点

2.1现状

萧县地处淮北平原北部,总面积1 885km2,总人口131万,其中农业人口121万,农业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是典型的农业大县。2006年底,全县畜牧业总产值15.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8.2%。

全县现有省级畜牧龙头企业1家,市级畜牧龙头企业2家,规模养殖场(户)1 850个,各类养殖协会100多个。

2.2特点

一是区域化布局较为明显。东南山区养羊量占全县饲养总量40%;中西部乡镇猪和禽类养殖较为集中,占总量的55%;西部乡镇由于受青龙集皮毛市场的影响,毛用、皮用或皮肉兼用的兔子等毛皮动物养殖较为集中,占全县饲养总量的50%。二是畜禽良种优势明显。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推广进入高潮,良种普及率85%以上,畜牧科技贡献率45%以上。三是规模化经营已起步。千家万户的零散养殖向规模化发展,以各类养殖协会为龙头集团化发展,养殖航母正在壮大,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日益加强。四是饲料兽药等畜牧业相关产业发达。全县现有饲料生产厂家5个,年生产销售饲料7万吨,产值近亿元;全县有兽药经营户200多家,年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五是环保意识正在加强。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牧公害备受关注,通过沼气项目的实施,全县2 000余个养殖场建起沼气池,畜牧业废弃物处理更加科学。

3存在问题

一是养殖的规模和集约化水平有待提高,畜禽散养仍占相当比例,技术条件差、防疫意识薄弱。二是组织化程度低,主要表现在养殖协会多为松散型,凝聚力不强、运作不规范、服务水平欠佳。三是企业龙头不强,上规模、上档次的少。四是产业链条短,加工增值能力差。五是土地和资金瓶颈制约明显。六是生态环境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压力。七是动物防疫基础薄弱,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隐患较多,畅销机制建设有待加强。

4发展目标

4.1指导思想

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发展为主线,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确保畜产品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快现代畜牧业支撑保护体系建设,深化结构调整,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走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努力实现萧县畜牧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4.2目标

到2010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生产总值的45%以上;人均畜牧业收入1 500元以上;畜牧业良种覆盖率90%以上;动物及产品优质率80%以上;培育3~5个产业关联大、技术装备水品高、市场竞争力和带动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创立名牌5~8个;建成比较完善的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向现代畜牧业的跨越。

5对策和措施

5.1加强对畜牧业的领导

畜牧业是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之一。县乡政府要站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高度,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对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领导,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

5.2落实扶持畜牧业的政策

严格按照“十一五”规划,尽快制定和落实关于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积极鼓励相关企业和个人投资兴办畜牧业。积极调整用地规划,预留养殖用地,全面贯彻落实《畜牧法》的相关规定。强化环保型畜牧业发展,通过扶持养殖小区建设,配套环保设施,积极推广“猪(禽)―沼―粮”的生产模式,使畜牧业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利用。加快畜牧业主体培育,通过对龙头企业和养殖协会的规范化管理,推进畜牧业向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积极引导绿色无公害认证,争创名牌。

5.3加大畜牧业投入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部资金投入萧县畜牧业及加工业。加大县乡财政投入,重点做好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强化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和疫病、药残检测设施建设,提高畜产品安全水平。

5.4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

目前,萧县畜牧业散养比重大,规模化和集约化养殖空间大,要加快养殖小区和无公害化畜禽生产基地建设,是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理想选择。在养殖小区和基地建设的同时,配套动物防疫力量和废弃物处理设施,实现良好的综合效益。

5.5组织标准化生产

加快对畜牧业标准的宣传,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开展经常化的检查督促,促使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自觉按照标准组织生产,确保畜产品安全。

5.6实施畜产品安全监管

各类畜牧业生产者都要建立和完善养殖档案记录,严格标示使用和管理,积极推行质量可追溯制度。加强畜牧业投入品的质量管理,杜绝危禁品的投入和使用,强化质量检测。积极引导生产者崇尚无害化和绿色生产。

5.7加强动物防疫

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综合防治和完善应急机制两手抓,健全各县防疫制度,强化检疫监督,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保障畜牧业安全。

5.8加快科技推广,强化产业全程服务

第9篇:畜牧业的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内蒙古;畜牧业;贸易;现状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0-0015-02

在现代农业中,畜牧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畜牧业要想更好的发展,必须要加快农业的产业结构的升级,此外还要增加农民的整体收入,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自从 “十二五”以来,我国内蒙古的畜牧业得到快速发展,整体能力也有相当明显的提高,肉、蛋、奶等主要畜产品的产量和销量也位于世界的前列,畜牧业已经成为内蒙古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进入了一个不断发展、质量稳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的新阶段。

一、内蒙古畜牧业贸易发展现状

内蒙古地处我国的北部,处于俄罗斯和蒙古的边界。特殊的地理优势使得内蒙古的畜牧业发展十分的迅速,其主要的发展现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畜牧业生产数量在不断增加,取得突破

从整体的情况来看,内蒙古的生产数量都不同程度的有所提高,而且从整体来看在增长方面有一定的突破。目前,内蒙古的畜牧业在不断的进行转变整体的生产方式,另外,在规模化的养殖的基础上,内蒙古加大先进的管理手段进行现代化的设备的应用。对畜牧业的养猪和牛的推广也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时期,要更好的推广应用标准化适度规模的养殖模式,还需要增加粪污处理和适用技术的研发推广。

(二)畜牧业贸易结构种类增加,安全水平得到提升

内蒙古的整体畜牧业贸易结构在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直以畜产品增产、农牧民增收、草原增绿为的主要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农牧结合的双重优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继续推进现代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在不断的努力下,内蒙的畜牧业生产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其整体的综合生产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可以看出,内蒙的产品的种类在不断地丰富,整体的产品安全水平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和改变。

(三)畜牧业由农民自发组成,科技达到一定的水平

一直以来,受传统生产经营方式的影响,农牧民一直沿袭着放牧养畜这种粗放的畜牧业经营方式。畜牧业生产方式总体还比较落后。目前,内蒙古牧区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依然以一家一户为主,绝大多数牧户只能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随着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制度的实施,畜牧业饲养成本不断加大。同时,内蒙进行农入记工程,而且整体的效果非常的明显,推动了当地农牧业的发展。

(四)牧业管理以自发性为主,国际竞争不强

和国内其他的一些畜牧业强省相对比,内蒙古畜牧业的基础是相对比较弱的,还存在基础设施简陋等一系列的问题,内蒙畜牧业科学技术水平程度较低,畜牧业经营管理水平也比较落后等一些问题。而内蒙的一些管理方式也基本上都是以一些自发性的为主,整体的国际竞争性不是很强。许多内蒙的农牧民对现代农牧业技术的掌握也不是很充分,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还不是很高。这也直接导致了内蒙古的畜牧业国际竞争力不强。

二、内蒙古畜牧业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内蒙古的畜牧业贸易方面的发展尽管十分的迅速,但是在发展中还是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经过分析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畜牧业生产力水平降低,影响贸易的数量

目前,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一些有利政策的引导和发展下,内蒙发展出了许多的知名品牌,例如:鄂尔多斯、伊利、蒙牛、蒙羊、赛飞亚等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这些都全面的带动了当地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但是,由于畜牧业产业化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加工企业总体规模和环境较差,整体的市场竞争力不强,整体的带动发展的能力就不足。

(二)畜牧业贸易结构不合理

内蒙人的思想一直非常的传统,在这种保守的思想影响下,畜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着非常不合理的一些情况,这种结构根本非常的不利于畜牧业的继续发展,也不能很好地满足现在社会对产品的需求。在目前内蒙古的许多地方存在畜牧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化、基地规模不大、基础条件和抵御风险能力差、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不平衡、带动能力不强等许多的发展问题。

(三)牧民组织化程度低,出口龙头企业少

当前内蒙古大多数地区牧民相互间利益联结不是十分的紧密,作用发挥的不够,对农牧业产业化健康发展和农牧民的持续增收影响较大。如何有效发挥政府监管和服务职能,更好地规范市场公平交易,建立和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切实维护广大农牧民切身利益,推动农牧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但从目前内蒙古畜牧业生产组织状况来看,没有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四)畜牧业管理体制不利于参与国际竞争

在内蒙古的大多数地区畜牧业生产中人畜混居,畜禽散放散养等一些问题非常普遍,要想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转变和完善养殖方式,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强、做大畜牧业的必然要求。所以,要全面的推进畜禽养殖方式科学、健康地转变,确保人畜安全,促进畜产品质量的提高,提高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三、内蒙古畜牧业贸易的发展策略

(一)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

要更好的促进内蒙古畜牧业的发展,一定要提高内蒙的畜牧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而且还要发展牧草加工业,从而增加冬存牧草,更好的促进天然放牧向舍饲、半舍饲转变,逐步形成以草定畜、平衡发展,从而缓解畜草矛盾。加强草原监理,严禁滥垦、滥挖、滥占等破坏草原行为,加大草原防火通道建设和灭鼠治虫力度。

(二)优化畜牧业贸易的结构

目前,内蒙古畜牧业的发展相对比较平稳,而且整体发展的稳定性有所提高,整体的综合能力也不断的增强。但是在整体的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内蒙古畜牧业的生产不是很科学。整体的畜牧业生产方式不先进,缺少整体发展的规模化、标准化,整体的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也不是十分的科学,畜产品整体的市场竞争力不是很强,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

(三)政府牵头形成出口龙头企业

政府各部门更要加强对农民的惠民政策,特别是粮食直补、良种补贴、草原补奖、公益林效益补偿等一些有利于农民的惠民政策,各级政府一定要严格把关,保证各项补贴资金可以更直接的、及时的发放到农民的手里,让这些农民真正得到实惠。还要更正确的引导农牧民,让他们建立起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合作社作为突破口和着力点,立足资源禀赋、产业优势等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农牧民联合的有效组织形式。

(四)提高内蒙古畜牧业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内蒙古要想提高畜牧业的竞争力,一定要加快畜牧业贸易的发展速度,从而实现安全、优质的发展目标,更好地构建畜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搭起相互合作的桥梁,实现团结协作、公平竞争、互利互惠、发展共赢的平台;更全面地沟通国内外的市场信息,增进双方的交流与合作。

四、结论

近年来,内蒙古畜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畜牧业规模和效率均得到了全面提高,畜牧业生产正从数量规模型的传统畜牧业向质量效益型的现代畜牧业转变。但内蒙古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很多不足和矛盾,如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畜牧业基础薄弱、防灾减灾任务艰巨、资源短缺、产业化水平较低、农牧民增收难度大、畜牧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以及对畜牧业的投入不足等。

参考文献:

[1] 格日乐其其格.资金投入是内蒙古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关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26.

[2] 韩光明,焦国波.民族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6):35.

[3] 李 斌,张 晶.内蒙古“三农”问题透视[J].北方经济,200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