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艺作品赏析范文

文艺作品赏析精选(九篇)

文艺作品赏析

第1篇:文艺作品赏析范文

随形布势,章法超然

亚平陶艺的另一特点是器形装饰随形布势,自然天成。他充分把握陶器的形态的三维特点,在布局上或聚或散、或密或疏、或收或放、或繁或简、或静或动、或粗或细,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布局上,他善于造险化险、化险为夷,善于运用对比调和手法,打破平庸、出奇制胜。纵观他众多的陶艺作品,不难看出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几易其稿,可谓九朽一罢,这充分反映了他在陶艺创作上的创新精神和严谨态度,以及高标准、严要求,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创作精神和追求完美的个性。然而,为了达到这种完美,他不知付出过多少心血,度过多少个不眠之夜,扔掉过多少件不成功的作品。正是这种对艺术的完美追求,使得他从不敢马虎了事,总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投入创作和实践,对自己和作品的要求近乎苛刻,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也因此而更高。

亦书亦画,意象天成

亚平先生所做的器皿上的装饰不是表面的,而是由内而外的自然生发,是他内心心象的生动写照,也是他艺术功力的综合体现。亚平先生擅长书法,其书亦篆亦隶,亦正亦奇,亦书亦画、气势磅礴、撼人心魄。从美学价值方面来定义亚平的陶艺特征,他将艺术美学中首要的形象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契合周易中“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之说,他将陶艺创作中所期望表达的不能直接触摸的心灵之“象”,与书法表现形式的“形”做了完美的结合,使这两个艺术门类结合得天衣无缝。

他以泥作纸,以刀作笔,以意驱使,以情感人。多年来,亚平先生于书法曾做过一番努力,在条件艰苦的年代,他曾自费参加书法函授学习多年,发明新爨体并被收入新字库,这种字体在篆隶的基础上形变,形态中具有亚平先生的独特个性。亚平陶艺,巧妙地处理了书与陶的关系,力图在形式上不断翻新,以此来达到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作品形象生动,笔力千钧,意态纷呈,成为亚平先生个性鲜明的符号。他的艺术创作语言再一次说明了,艺术的生命更新在于形式的更新,只有形式和对形式的突破,才能使艺术不断的逼近新的可能,才能使艺术保持永久不衰的生命力。

文以载道,辞以言志

亚平陶艺的又一特点,是以文饰陶,以辞言志,形成了独特的表现内容和艺术情趣,也寄托了作者的人生感悟与理想追求。正如罗丹语:“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他所运用的文字具有鲜明的东方文化特质,他对现代陶艺的理解是,好的创意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及必要的因素才能产生。他长期对中国古文字知识的积累、陶艺造型能力的培养、处理陶与文字之间的构思、灵感的激发等等都有一定的方法,以适应其陶艺的个性创作。同时,亚平陶艺中的文字内容也别有情趣,耐人寻味,他对已有的文字素材反复探索、玩味,直至达到思维的饱和,产生创作灵感。总览他的陶艺作品,比较常用的有:观海听涛、浪淘沙、水滴石穿、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天道酬勤、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抱朴守拙、听雨、听琴、山雨、松风、幽兰等,充分体现了亚平陶艺以陶为体,以书为媒,以文载道,以辞言志的思想,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引人深思,给人启迪,让人时刻感受到他饱满的能量与活力,这种对文字创作灵感的集结是对他艰苦劳动的奖赏。

情感内蕴,张力毕现

亚平陶艺的再一特点是“情感内蕴、张力毕现”。王亚平陶艺大多以书法装饰,或刻或塑或镂,使书法与陶体完美结合,相得益彰。我曾多次看亚平先生创作书法,每次书写前,他都要反复酝酿,再三斟酌,一心沉浸于布局、结体、笔墨之间,精心安排笔画结构,想象笔法效果。动笔前,其情感就不断积累,其动笔之时,如山崩地裂,风卷残云,一气呵成,其作品极富张力,具有力拔山河,气势磅礴之豪迈,又有掷地有声、痛快淋漓之畅达,让人欲罢不能,欲言又止。亚平的陶艺的基本载体来自他的篆隶书,其作品的张力超出常人的想象,具有大气象和大格局。

匠心独运,火中升华

亚平陶艺的还有一特点是他充分利用陶与釉的质感和肌理对比,或光或糙、或浅或深、或粗或细、或刻或描,既有装饰之美,又呈工艺之巧,致密处不能插针,宽松处犹可走马。文字在陶坯上的经镌刻、施釉、火烧、窑变,无生命之泥土,有了生命之感动,情感之倾注,从而生动隽永。亚平先生出身宜兴,对紫砂情有独钟,他能优选泥料,选择不用质地与色泽的紫砂泥,采用叠、混、绞、添等手法,充分利用泥、火、秞的自身优势加以创作。他大胆尝试,不怕失败,为求满意作品反复试验。其作品发展轨迹,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奇到正,由繁归朴。其造型看似简单,但由于泥料的伸缩性,炉火很难控制和把握,烧制的难度更大,因此很多作品只能半途而废,但亚平生性倔强,锲而不舍,直至化腐朽为神奇,其精神令人赞叹。

第2篇:文艺作品赏析范文

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提高人们文化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而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初级阶段,必须与青少年的年龄特点相结合,掌握儿青少年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违背美术欣赏教学规律的一些误区。

误区一:课始,教师出示范图后,开始对照范图进行认真详细的讲解。分析:(1)自主学习的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2)美术欣赏中,观赏者在观赏美术作品时,最初的感受往往是获得美感的重要基础。(3)美术欣赏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主体的直接参与,主体的审美感受能力的进一步发展,都是建立在与客体发生联系的实际水平基础上的。

策略:(1)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来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2)出示欣赏作品后,教师不要立即讲解。可以让学生读画一到两分种,再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画面。(3)转化教学形式,变教师唱独角戏为师生共同参与,对于欣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欣赏评论。

误区二:为了增加欣赏内容的趣味性,充实课堂内容,教师常准备世界名画、优秀艺术作品等丰富的欣赏资料,但学生看后却说不好看、看不懂。

分析:(1)应该说初中美术欣赏课适当地增加一些欣赏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①强烈的色彩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②欣赏时注重局部或某个细节的观察。③少年凭第一印象欣赏作品,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④与他们生活接近的作品,大多能够接受。⑤音乐伴奏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2)选好题材、内容是前提,应注意三点:①与少年生活实际相贴近的作品。②与少年的认知水平相接近的,能激发少年兴趣的作品。③艺术作品本身是富有童趣的。

策略:(1)课前对收集的欣赏的资料进行挑选、归类,同时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挑选他们感兴趣的内容、题材,注重作品的思想性和趣味性。(2)采用他们乐于接受的讲故事、看录像等形式进行教学。(3)引导学生从画面的精彩地方入手,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鼓励学生提出欣赏中的疑问,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对名家名作提出自己的看法意见,增加自己对欣赏内容的理解和艺术感受。

误区三:在欣赏课上,教师只赏不画(做)。而在绘画、工艺课上却只画(做)不赏。

分析:(1)欣赏教学与工艺、绘画的教学并不是孤立的,他们的关系是互为作用的,学生有了绘画的实践,能够更好地理解与认识艺术作品,而在欣赏艺术作品之后,他们就可以将作品的精华运用到自己的制作中。(2)根据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任务及自身的特殊规律,我国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欣赏课三类。(3)学生在大量的美术欣赏后,视觉审美能力和品味会得到提高,优秀、丰富的美术图像信息,使学生通过欣赏之后的记忆储存积累逐渐增加。

策略:(1)在专题欣赏时安排操作活动。如教学民间绘画和工艺品欣赏时,学生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很想动手做一做,这时不妨让学生照着作品的风格、形象临摹一下。(2)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安排适当的随堂欣赏内容。①欣赏导入。②作业时穿插欣赏。③结束时加入欣赏。

误区四:有的老师在介绍画家的作品时,从作品的来历讲到作者的奇闻趣事,而涉及作品的构图、色彩等方面的内容较少。

第3篇:文艺作品赏析范文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断更新,要求教师合理把握教材的同时要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把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作品欣赏放在同等地位,使美术欣赏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欣赏教学理念;切实提高欣赏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使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提高。

关键词:有效提高 美术欣赏 教学策略

高中美术欣赏课的开设是要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以及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本文就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有效提高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策略。

1 提高教师自身的艺术素养

新课程改革无论作何改新,如果脱离了教师这一最基本的要素,脱离了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将如何去实施新课程?就不可能发挥新课程所带来的优势,特别对于一个美术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因此作为课程改革中的美术教师基本素养将面临新课程的挑战。

教师是美术教学活动的主体,首先扮演的是文化传递者的角色,然而,多数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并不关注作品的创作文化背景,教师自身也缺乏对当前的文化背景及这一背景对美术教育的认识,这一现象也足以说明,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提高自身艺术素养迫在眉睫。那么,如何提高美术教师的艺术素养呢?

1.1 美术欣赏课的学科特征要求美术教师有丰富的美术史、美术基础、美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理论知识的素养以及同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提高美术教师对美术学科的认识。

1.2 作为美术教师还应当形成现代文化心态,广泛的了解和接纳来自不同时代、社会、艺术流派的美术作品,形成一种建立于世界文化基础上的审美文化态度。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必须多渠道接受不同美术信息:例如:参观博物馆,大型展览,艺术交流、利用网络资源等,这样即开阔自己的艺术视野,又了解了当代美术的特征,从而学会鉴赏和评论,从而加深对美术的理解。此外,还要积极思考、探索、交流,以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来迎接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挑战。

2 把美术常识学习和作品欣赏并重

美术常识就是关于美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艺术语言等,美术常识重在研究美;美术欣赏是一种视觉心理活动,重在感受美。如果美术欣赏课只重视作品的直观感受分析,而忽视了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其结果必将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欣赏方法难以掌握,欣赏能力难以形成。美术欣赏只能是停留在简单的肤浅的层面上,相反高层次的美术欣赏应以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为理论支撑而得以实现。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由于学生缺少美术欣赏的理论知识、方法和经验,在面对一件作品时,只会用现有经验来判断:“像不像”“画的是什么”“好看不好看”等审美态度来对待,这只能使美术欣赏活动误入歧途。如:欣赏史前美术雕塑作品《维林多夫的裸女》,若以像不像去评判这件作品,而不以作者为何对女性的生理特征进行极度夸张的艺术处理方面去研究探讨和分析,学生是不会正确理解这件作品的。同样,以“好看不好看”来评述美术作品,对高中生而言可以说是肤浅的,我们知道,“美”给人的感受是多样的:有和谐美,悲壮美,崇高美,有形式美,也有内容之美。美具有多元性,复杂性,不少的“美感”是通过不美的形式来表现的,如蒙克的作品《呐喊》,正是通过极不协调的色彩和近乎可怕的形象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画家在这里可以说是以视觉的符号来传达听觉的感受,把凄惨的尖叫变成了可见的振动,画面上的情感被推向了极致,使压抑的情绪在此得以释放而获得特有的“美感”。所有这些,若不通过美术基础知识,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而以像和不像,美不美去评述它,美术欣赏将难以收到实效。

3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欣赏教学理念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大致分自由欣赏式、理论阐述式和欣赏启发式三种。自由欣赏式就是学生自由欣赏作品,教师不作任何指导,这种方式缺少教师理论指引,学生欣赏欣赏作品受到较大限制,很难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效果。理论阐述式就是教师对作品进行理论阐述,学生跟教师的理念进行作品赏析。这种方式忽视了学生作为欣赏主体的参与主动性。而欣赏启发式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通过提示、参与分析、组织讨论等手段来让学生自我感受分析作品,做出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这种方式真正体现了学生自我感受、欣赏、深入理解作品的主体参与性,从欣赏中掌握方法,让学生从无序、被动欣赏中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欣赏的主体,最终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启发式教学策略可通过“直观感受――参与分析――比较评价”的过程来实现。首先让学生对作品进行直观的观察和感受来获得对作品的第一印象:教师在学生直观感受作品前不应对作品加以任何形式的阐述和评论,以免造成学生的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禁锢从而形成定势思维。第二阶段参与分析,即理性分析阶段,教师在学生获取、感受作品的外部形式美的同时,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从作品的题材、造型、明暗、色彩、空间、肌理、风格等方面入手作初期的分析,进而逐渐由表及里的推进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形式的研究,最终引发对艺术形象构成和思想内涵的理解。在分析过程中,教师适时提示,启发、引导学生感知、分析作品,让学生从分析中掌握方法。第三阶段比较评价,经过对作品的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后,引导学生再次深入认识作品,对同类不同时期、不同类同一时期的美术作品进行分析比较,可以清晰的感觉到美术史发展跳动的脉搏,增强学生对作品的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及审美素养的提高。

同时教师应强调学生扭转“课本上的见解都是正确的‘被动式’”的观念,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我见解,教师切不可求全责备适时给予肯定(至少学生进行了主动思考,教师做正确引导即可)。总之,只要教师做到心系学生,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联系学生实际,积极实践,大胆探索,紧紧围绕素质教育,一定会在美术欣赏教学领域中大有收获的。

通过以上的课堂教学实践,我认识到:美术欣赏没有固定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只要运用辨证的思维和事物普遍联系的规律,积极探索有效的美术欣赏教学的策略,这样教育教学中存在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 《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 杜卫著.《美育论》.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第4篇:文艺作品赏析范文

关键词:美术作品;人文精神;鉴赏;文化情境

一、文化情境中进行美术作品鉴赏的原因分析

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不仅要重现事物的美,更重要的是把艺术家自身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通过对各种学科综合知识的巧妙运用,使得“美”在其笔端得到升华。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要对美术作品创作的基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能力机型综合运用在,这样才能创作出一幅完美的作品。所以,我们在欣赏这样一幅作品的时候要对这些思想感情、多学科知识进行综合的分析,才能很好地提高鉴赏效果。

二、在文化情境中进行美术鉴赏的简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与研究也在发生变化,将美术作品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去分析其蕴含的深层意味,可以对画家创作时的情景进行真实的在现,这样可以很好的提高我们的鉴赏水平。所谓文化情景就是一件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当时所处的文化环境、时代背景、文化特征等等。在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分析其文化背景至关重要。在鉴赏美术作品的时候,不应该只对作品的技巧进行分析,还要明确作品的历史背景、社会人文以及科学特征等等,把作品融入到当时的文化环境当中去,对画家创作时的内在情感进行分析。优秀的美术作品作为我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社会文明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作品的优秀思想、优良的精神可以运用到社会生产实践当中去,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促进社会的进步,还能引导人们的心态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而且对研究人员的想象力、创造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此外,还有很多非常深奥的哲学思想蕴含在美术作品中,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在做美术作品鉴赏的时候不仅要分析其历史环境,而且要分析画家在创作的时候内心的思想与情感。画家在进行美术作品创作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多种不同文化与知识的综合运用,所以,加强文化情景中美术作品的鉴赏可以提高人们的基本素质。这种鉴赏本身就是对生活的一种很好的还原,但是不是对生活简简单单的那种描述,而是把价值观、审美观与文化情景进行统一。人们在进行美术作品鉴赏的时候,应该通过视觉感受来体会作品中蕴含的深层次的思想与感情,努力与作者产生共鸣,在鉴赏美术作品的时候使自身的思想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三、文化环境中进行美术鉴赏

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不同地区的美术艺术也有不同风情,所以我们在鉴赏美术作品的时候,要近距离的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例如黄永玉前辈的《山鬼》有着浓厚的湘西本土特色,黄老塑造的“山鬼”这一形象其实是在湘西本地神话故事中有着悠久的历史,黄老在创作这幅作品的时候也让“山鬼”这一形象有了鲜明的特点。这个时候,我们要结合湘西本地的文化对“山鬼”这一民间形象和艺术形象进行对比分析。使我们在认识“山鬼”这个艺术形象的时候更加深刻。在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视觉、心理等方面的共鸣来进行,从视觉与心理上对作品进行感受,在这一过程中体验作者想要体验的情感与意境。例如在传统的国画进行赏析的时候,我们要对作品被创作出来的时代背景及其历史文化有所了解,在鉴赏这种作品的时候应该对当代历史文化有很好的掌握,还可以借助古典音乐来进行联想,体会作者创作时的情感。中国古典画作和古典诗歌一样很多都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了解了这一点很有利于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在进行美术作品鉴赏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连接,由于美术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美术技巧的简单堆叠,其过程结合了很多其他学科的科学内容,其蕴含的知识是比较广泛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鉴赏的时候,融入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内容,这样可以很好的提高鉴赏的效果。例如:在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进行鉴赏的时候,我们要很好地了解当时当地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经济背景等等,把这些背景有机的结合起来,接受画家生活年代、国家发展面临的环境和当时的世界环境。这样可以加强对作品的思考,得到作者想通过作品传达出的深层思想。在鉴赏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与生活联系起来,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中有着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所以想要在文化情景中鉴赏美术作品可以从身边的美术作品入手,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美术鉴赏能力。美术鉴赏还要与自然美进行有机结合,用自然美来发展自身的思维意识与审美能力。将美术鉴赏与行为艺术相结合,用这样的方式来提高美术鉴赏效果。

四、结语

不同的美术作品其蕴含的思想不同,再加上画家在创作它们的时候,融入了当时画家生活的环境与时代背景,所以我们在鉴赏美术作品的时候,要注重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对画家生活的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进行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体会到作品深处蕴含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梁汉.试析在文化情境中开展美术鉴赏[J].美术教育研究,2013,(12).

[2]张媛媛.“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理念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6)

第5篇:文艺作品赏析范文

关键词: 课程改革 美术欣赏 艺术素养 启发式教学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高中美术欣赏的几点思考。

一、教师应将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置于首位

教师是美术教学活动的主体,首先扮演的是文化传递者的角色,其条件是“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笔者调查发现,多数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并不关注作品的文化背景,教师自身也缺乏对当前的文化背景及这一背景对美术教育的认识,这一现象也足以说明,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提高自身艺术素养迫在眉睫。那么,我们提高美术教师的艺术素养应从以下两点入手。

1.美术欣赏课的学科特征要求美术教师有丰富的美术史、美术基础、美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理论知识的素养,通过理解各个学科以及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对美术学科的认识。

2.作为美术教师还应当形成现代文化心态,广泛的了解和接纳来自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艺术流派的美术作品,形成一种建立于世界文化基础上的审美文化态度。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必须多种渠道接受美术信息。例如:参观博物馆,重大展览,利用网络资源等,这样有利于开阔自己的艺术视野,了解当代美术的特征,从而学会鉴赏,学会评论,以加深对美术的理解。此外,还要积极思考、探索,加强交流,以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以迎接高中美术课程改革提出的挑战。

二、要美术常识学习和作品欣赏并重

美术常识课和美术欣赏课在一般场合并不分开,统称为“美术欣赏课”。美术常识就是关于美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美术语言等,美术常识重在研究为什么美;美术欣赏是一种视觉心理活动,重在感受美。如果美术欣赏课只重视作品的直观感受分析,而忽视了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缺乏对作品的形式元素的探究,其结果必将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欣赏方法难以掌握,欣赏能力难以形成。美术欣赏只是停留在简单的甚至肤浅的层面上,高层次的美术欣赏应以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为理论支撑。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由于学生缺少美术欣赏的方法和经验,当面对一件作品时,学生会不由自主的用现有经验来判断,而世俗的“像不像”“画的是什么”等审美态度只能使美术欣赏活动误入歧途。如:欣赏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汇爵士乐》,若以像不像去评判这件作品,而不去分析作者如何运用点、线、面的纵横交错以及色彩的冷暖、面积的大小等形式要素,给人造成的心理感受与爵士乐、百老汇所特有的属性的联想和分析,学生是不会正确理解这件作品的。同样,以“美”和“不美”来评述美术作品,对高中生而言可以说是肤浅的,我们知道,“美”给人的感受是多样的,和谐谓之美,悲壮谓之美,崇高谓之美,有形式之美,也有内容之美。美具有多元性,复杂性,不少的“美感”是通过不美的形式来表现的,如挪威画家蒙克的作品《呐喊》,正是通过极不协调的色彩和近乎可怕的形象来表现出自然给人的不安和恐惧的,使人们在19世纪末压抑的情绪在此得以释放而获得特有的“美感”。所有这些,若不通过美术基础知识,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而以像和不像,美和不美去评述它,美术欣赏难以收到好的效果。

三、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欣赏教学

现行的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经笔者调查可大致分自由欣赏式、理论阐述式和欣赏启发式三种。自由欣赏式就是学生自由欣赏作品,教师不作任何指导,这种方式缺少教师理论指引,因而学生欣赏的无所适从,很难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效果。理论阐述式就是教师就作品理论阐述,学生跟教师欣赏作品。这种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作为欣赏主体的参与主动性,而欣赏启发性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通过提示、参与分析、组织讨论等手段来让学生自己感受作品,自己阅读作品,自己做出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这种方式真正体现了学生自己感受,阅读作品,深入理解的主体参与性,从欣赏中掌握方法,寓教育于欣赏之中,从而最终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那么让学生从无序、被动欣赏中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欣赏的主体,通过“直观感受――参与分析――比较评价”的过程。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对作品进行直接的瞬间观察和感受来获得对作品的第一印象。教师在学生直观前不应对作品加以任何形式的阐述和评论,以免造成定势思维,人云亦云。第二阶段参与分析,即理性分析阶段,教师让学生去感受作品的外部形式美,接着自然的引导学生从作品的体裁、题材、造型、明暗、色彩、空间、肌理、风格等方面入手作初期的分析,进而逐渐由表及里的推进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形式的研究,最终引发对艺术形象构成和思想内涵的理解,思考作者通过作品传递的信息是什么?在分析过程中,教师要自始自终以宽慰的态度提示,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感知作品,自己分析作品,让学生从分析中掌握方法。经过对作品的感性认识,理性分析后,为了再次深刻的认识作品,对不同历史时期美术作品进行比较,可以清晰的感觉到美术史发展跳动的脉搏,而对不同体裁、风格的美术作品进行比较可以清楚的感到画家各自的风貌。一般来说,经过分析比较后,再次感受作品,学生就会有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来促使学生更深入的阅读作品、丰富相关美术、历史等知识,查阅有关资料。

第6篇:文艺作品赏析范文

关键词:文物;艺术品;收藏;鉴赏

当前,我国艺术品市场、古玩市场、收藏市场空前繁荣,引发了一股收藏热,人们开始大规模地涉足艺术品收藏、投资收藏界和投资界。收藏不仅仅是个人爱好,更成为一种事业,一项产业。这个目前已浮出水面但尚未完全见阳光的民间收藏文物活动日益成为热点。

一、文物艺术品的定义

1.文物。目前,各个国家对文物的称谓并不一致,其所指涵义和范围也不尽相同,因而迄今尚未形成一个对文物共同确认的统一定义。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二,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当代中国根据文物的特征,结合中国保存文物的具体情况,把“文物”一词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遗留下来的、由人类创造或者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一切有价值的物质遗存的总称。

2.艺术品。艺术品是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商品。一件艺术品的价值是通过流通才得以体现。在流通中体现价值,提高价值,实现价值的巨大飞跃是艺术品的特性。艺术品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上,通过这些功能的实现来完成艺术品本身具有的文化意义。

3.艺术品的特点。原创性:艺术品不像普通的工业品那样批量生产,它是艺术家灵感与创造力的结晶。艺术品是不可复制的,每一件艺术品都有特定的制作者和鲜明的创作特点及艺术意义,是集精神、物质于一体的综合产品。具有艺术家风格的代表作是艺术品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值的条件。

艺术性:艺术品的原始用途是为审美而创造的作品,其艺术质量包含着文化质量、思想内容和制作工艺等,蕴涵其中的是高超的文化艺术性。

价值不确定性:艺术品的价值见仁见智,很多艺术家的作品面世之后若干年都无价值可言,但某些作品却一问世就价值连城。

历史性:艺术品成为后人了解历史进程的证物,凝结了某一个时期的一般人类劳动。以文物艺术品为例,其价值就体现在可供教育借鉴和科学研究。

二、艺术品收藏的现代意义

1.收藏品的经济价值。经常关注新闻媒体的朋友会经常听到或是看到,某某古代珍品被拍卖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的,而其拍卖方在收藏之初的成交价却远低于当前拍卖价的新闻报道。不难看出,收藏行为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投资行为,且收藏珍品若是具有独特的价值,必是可以换取丰厚的财富回报。

2.培养艺术品收藏家的兴趣爱好与提升其自身的文化修养。艺术珍品如古玩、玉器、字画等都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尤其是距今年代越久可供收藏的珍品,其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可谓是价值连城。诸如中国古代的一些出自名人之手的书画真品,收藏家将其收藏,不仅是表达收藏家对创作珍品名人的敬仰之情,还体现出收藏家的文化素养。或许,从其物质材料的角度来看,古代的石料、玉料等可能远不如当今高科技开发的材料,但其精神文化价值,却非同凡响。

3.纪念往事或是纪念历史。例如在2004年5月5日英国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上,以一亿四百万美金的天价成交的毕加索代表作《手拿烟斗的男孩》。如此高昂的拍卖价,刷新的世界名画拍卖史的最高记录名震一时。但直到后来,通过媒体的曝光,世人才看到天价成交幕后的“真相”――这幅画不仅是出自名家之手,其背后还深深隐藏着一个跨世纪的爱情故事。

三、文物鉴赏

1.鉴赏的定义。鉴赏是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人们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跃,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丰富。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2.文物鉴赏的方法。赏析文物的方法很多,无论择何种方法,从何种角度来赏析,都能获得一定程度上的愉悦或满足。我们不仅要熟悉掌握赏析文物藏品外观和表象的方法,更要学会赏析文物藏品的深刻思想内涵和内在信息的技巧和手段。思维和联想是赏析文物的最基本方法。客观事物最早是经过人们的视觉而被人们感知的,这种感知直接作用于大脑,就会引发我们的思维和联想。我们就是要运用这一细致的思维和丰富的联想,形成对文物藏品的理性判断,从而给其下一个恰如其分的定义。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一器物的表象的观阅,来达到探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内在信息的目的。

3.文物鉴赏的意义。文物是和艺术相关的,从人类文明刚开始起步到现在,只要有文明存在,就有文物伴随而来。西方有西方的文明,东方有东方的文明,不同时期同一地域也会有不同的文明存在。文物就是对这些文明的一种具体的表述。我们通过文物,对文明慢慢地进行了认识。虽然认识的范围有限,但是鉴赏文物的心情是很复杂的。对于文物的鉴赏,有两方面的益处。一个是表象,一个是深层。在表象上,我们通过文物可以了解一个社会的形成,发展和没落,也可以更加深刻的明白很多伟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深层上,在情感上,文物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文化价值,还有情感上的升华。有的宏伟,有的亲切,有的感伤,有的自豪。面对着多种复杂的情感,以及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也是我们鉴赏文物价值的又一层面。

四、结语

中国的民间收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的收藏热潮正是太平盛世的重要标志。民间收藏作为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成为亿万群众的精神追求,我们的民间收藏事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我们的收藏组织、收藏家、收藏爱好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丁山.文物艺术品收藏与鉴赏导论[J].收藏家,2011,02:67-72.

第7篇:文艺作品赏析范文

关键词:艺术欣赏;思维;审美;艺术批评;社会科学;思想;标准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5-0084-01

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越来越多的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对于艺术作品如何看待的问题,同样也左右着艺术的发展方向。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是一种以艺术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特殊思维活动。它们是使艺术作品与人们发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检验作品社会效果的重要途径。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它们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而研究和把握这些特点和规律,会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平,推动艺术批评的健康发展,促进艺术创作的繁荣。

一、艺术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

艺术欣赏是由于接触艺术作品而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一种通过艺术形象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一方面唤起欣赏者的某些形象或片段的记忆,印证重现了一种生活经验,从而也调动人的审美情绪,获得一种感情上的满足,一种美的享受。另一方面欣赏者通过艺术作品的具体艺术形象,产生联想,对于客观事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很自然地接受作者对生活美的发现和评价,接受了一次艺术美的熏陶。

看一幅画是这样,听一支歌,看一出戏,读一部小说,也无不如此。《论语》里记载着孔子在齐国听了《韶》乐的演奏,“三月不知肉味”。当然,这不免有所夸大,但是优秀的艺术作品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却是不容置疑的。艺术,作为人们的精神食粮,人们的思想养料,对人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首先作用于人们的感情,改变人们的思想面貌,从而影响社会。因此,艺术的社会作用不是立竿见影的,往往需要有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始终离不开艺术欣赏。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艺术的欣赏,便没有艺术的教育作用。艺术欣赏是沟通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的思想情感的渠道。一件艺术作品,要是缺乏艺术魅力,不为人们所欣赏、所支持,那么它的存在价值就会落空。毕竟艺术作品更多是一种精神产品,而不是满足物质实际需求的。

作为艺术欣赏,单是要求艺术家适应欣赏者审美要求也是不够的。因为,任何一种艺术欣赏,总是由欣赏主体即欣赏者,与欣赏对象即艺术作品这两个方面所构成的。艺术欣赏所产生的审美成果,是欣赏者与欣赏对象即主客观统一的产物。主观与客观这两个作为艺术欣赏活动的条件,是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在作品中那种纯粹的逻辑推理,或政治概念的空洞说教,不可能产生美感,不会为人所欣赏。

艺术欣赏既然是一种认识活动,它也就遵循着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也象人类一切认识一样,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不全面到全面,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不是只有一次就停止,它总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不断循环往复,一次比一次深化,一次比一次得到更多的认识成果。

不过,艺术欣赏这种认识活动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思维现象,而且由于欣赏者的思想水平、生活经验和艺术感觉的不同,欣赏活动就因人而异。虽然艺术欣赏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有着不同阶段的认识活动,但是,在具体的欣赏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阶段,又是很难截然划分的。在感性阶段,也常常伴有一定的分析、比较、判断等理性活动;在理性认识阶段,又总是离不开集体、个别的艺术形象,始终伴随着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这一点同科学中的理性认识阶段是不同的。

二、艺术批评是一门社会科学

从一定的阶级立场、观点出发,对艺术作品做出评价,便是艺术批评,也可以叫做艺术评论。艺术批评是一门与创作并存的社会科学,在艺术作品中,思想和观点融化在艺术形象里面,倾向越隐蔽越好;而艺术批评则相反,通过对作品的剖析研究,对艺术形象的分析,把融化在作品中的思想观点揭示出来,把表现在艺术实践活动中的某些含有本质意义的现象,加以综合和概括,使之上升为带有规律性的理论,从而推动艺术实践的发展。

艺术批评也像艺术创作一样,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需要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这样才能对艺术发展有所帮助,对欣赏者有所启发。剖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充分揭示其社会意义,及时肯定艺术家的创作经验,指出不足,促使艺术走上正确的轨道,这是艺术批评的一个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艺术批评,就不会有真正意义的创作繁荣。

艺术批评通过对艺术品的分析评价,帮助欣赏者认识蕴藏在作品里的深刻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对于一些极端的作品,也可以通过艺术批评,帮助欣赏者树立正确的欣赏观和识别能力。通过舆论导向使艺术的发展更贴近社会及民族价值观念。

当然,艺术批评也是有一定标准的。任何一个作品都由内容与形式两部分构成,因此,艺术批评也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思想意识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思想意识标准是衡量作品内容良莠的尺度,艺术标准是测定作品艺术性高低的尺度。

在一个具体作品里,内容与形式,共处在一个统一体之中,它们各自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特别是那些优秀的作品,内容与形式则融为一体,很难完全分割开来。如果硬要把二者分开,既等于取消了内容本身,也等于取消了形式本身。正确的艺术批评,既要注意作品的思想内容,也要考虑它的艺术形式,尤其要从两者的统一上去分析评价作品的艺术成就和思想意义。只强调某一方面,都会导致艺术批评的片面性。片面性的观念否定艺术作品具有的思想性,评价作品时只用艺术标准,过于强调艺术形式的作用,不免会坠入“为艺术而艺术”的泥潭中。狭隘的只看到作品的思想内容,抹杀艺术表现的重要性,把思想标准看成唯一的标准,就往往导致思想等于形式,政治代替艺术,艺术批评变成政治说教,我们要坚持的是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思想性与艺术相统一的原则。

在评价作品时,每个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一定自我的思想与艺术标准。当然,阶段不同、时代不同,人们的思想审美意识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评价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框框,具体情况应该具体分析,不能不顾艺术反映生活的特点,去生硬地套用模式来评价一切种类的艺术作品。

作品的艺术性一般表现在形象内容的塑造上,艺术家是用形象内容来表现自己的思想,形象塑造成功与否,是衡量一个作品艺术性高低的重要标志。具有一定程度的真实性、典型性、完整性、独特性和美感性,也即具有了一定程度的艺术性。一个成功的艺术作品,是各种内在因素的完美结合整体。因此,审视作品的艺术性,应该把几个方面联系起来看,还要注意艺术语言、艺术技巧在作品中的体现与运用,这样,才能较全面、较客观地评价一个作品。

以上所说的一些标准,只是就各种艺术的一些共同性来说的,其实,不同类别的艺术在内容表现,反映生活方面还是有各自独特的表现的。叙事性作品与抒情性作品不同,油画与国画也不同等等,所以在评论各种具体作品时,评价的标准就不能绝对化、教条化,否则就会造成艺术批评的简单化、庸俗化,从而妨碍艺术创作的健康发展。

总之,无论艺术欣赏还是艺术批评,它们都是以作品为对象的,这是二者的共同点。欣赏偏重于感性活动,批评着重于理性分析,这是二者的区别。但这个区别只是相对说的,只有欣赏水平提高了,批评的质量才能提高。反过来,只有对作品进行了具体深入的分析,才更能促进欣赏水平的提高。二者的关系互为基础,又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戴碧湘.艺术概论[Z].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第8篇:文艺作品赏析范文

1、绘画艺术鉴赏是一种由后天专门训练所获得的一种特殊能力

2、把绘画当作一种德育媒介和手段来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而对艺术特点只略作评判,甚至忽略不计。对绘画这种视觉艺术来说,这样的模式恰恰本末倒置

3、鼓励学生直率地描述直观感受

4、 形式分析是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形式美的规律,体验和品鉴形式美的意味

5、意蕴解释是绘画鉴赏的最深层次

6、艺术是非常复杂的现象,所以教师可以有自己的倾向性意见,但不宜以一己之见,或封闭的、独断的评判来概括和指导学生

7、审美接受不单是视觉接受,也不只是大脑接受,而是整个身心的接受 

关键词:形式分析 意蕴解释 价值判断 

在常人眼里,画画远比看画难,其实不然。著名艺术社会家豪泽指出:“人可以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所以有许多儿童画家,农民画民间艺术家也是文盲;但绝无儿童鉴赏家和文盲艺术家。可见,绘画艺术鉴赏是一种由后天专门训练所获得的一种特殊能力。

绘画艺术鉴赏教育是将受教育者带入绘画这一特殊视觉领域,使他们在大量接受古今中外绘画作品的基础上,特别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训练对视觉艺术语言的领悟能力、丰富的情感体验能力,进而育成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理想。

在我们的绘画艺术教育中,我认为应将绘画鉴赏作为其基本内容,单纯靠学校每周一、二节课的课堂教学来训练来练就绘画赋形表现能力,无疑是不自量力的。而培养绘画鉴赏能力无疑是美育的主旨,也是学校教育可以实施见效的。这在西方许多国家都曾达到验证。

那么,如何培养我们的学生这种特殊努力呢?

“观千剑而识其器”,最重要的是大量接触艺术作品。教师是引导者,引导学生去“读画”,进而接受。这种接受非观赏接受。象在展览馆看画展,随意遛一遛,大体看一 看,有赏心悦目之感即可。我们追求的是鉴赏性接受。在以往的美术鉴赏中,有被戏称为“三段论”的欣赏模式,即时代背景、主题内容、艺术特色的评析。实际上重点放在前两项,后一项是总结、尾声。如欣赏董希文《开国大典》这样的革命历史画,往往把重点放在德育性接受上,就是把绘画当作一种德育媒介和手段来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而对艺术特点只略作评判,甚至忽略不计。对绘画这种视觉艺术来说,这样的模式恰恰本末倒置。

现将在教学中总结的培养绘画奖赏能力的“鉴赏四步法”略作论述:

第一步:简单描述

在欣赏的开始,先是抛开含义、价值判断、背景等因素,只让学生指明画面上存在哪些物象,用语言表达直观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对变形较大的作品,指出原型;对抽象作品,可指出画面存在哪些形状、色彩、结构等,使学生注意到应该注意的所有方方面面,这很重要。因为人们在看画时,常看主要形象而忽略其他,或只看自己感兴趣的而忽略其他细节。以法国表现主义画家夏加尔的《散步》为例,开始学生只注意到画面里突出的人物及夸张的动作,房屋,地面较特殊的绿色。经提示,学生会注意到画面里突出人物的面部表情,画面中只有绿、红、紫三色,红色衬布上的花,酒瓶,酒杯等等。在学生叙述的同时,引导学生进入鉴赏情操:面对作品,它给了你什么直观感受,教师引导、启发、点拨学生尽可能地用语言表达出来,以实现审美共享。这阶段不可批评学生所讲的见解,鼓励学生直率地描述直观感受。

第二步:形式分析

形式分析是将感性立即转化为理性分析。我们要解决的不再是作品给你什么感受,而是画家是如何使你产生这样感受的。这就是需要从艺术语言和作品的形式感来分析,来探讨色彩、形状、线条,肌理、人物描绘的特点,分析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图和底的关系等。这是鉴赏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 如夏加尔的《散步》,学生通常能感受到画面中的快乐气氛,通过教师诱导和提示,学生会发现原来这种氛围是画家刻意营造的,夏加尔所追求的单纯的形、色、人物动态都体现了天真和童趣,欢乐和喜悦的气氛来自人物的表情和动作,红色衬布上的花、酒瓶、酒杯也起了很强的烘托作用。

> 形式分析是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形式美的规律,体验和品鉴形式美的意味,可以由浅到深,由点到面,由形象到风格。分析时切忌繁琐和硬性解剖,破坏作品的整体生命。

 第三步:意蕴解释

> 意蕴是作品中的一切有形事物的无限延伸因素。意蕴解释是绘画鉴赏的最深层次,从外在层面到内在层面的探讨。对超越画面形象即“象外之象”的刨根问底,当然,我们不能只中循迹而求。

> 意蕴解释的成败关系到能否使学生对作品产生共鸣。由于有一些作品是缺少意蕴的,有一些作品其意蕴在可喻不可喻之间,有时教师很难将超越作品的意蕴揭示出来。加之学生缺乏精神上和生活上的深度体验,如明代沈颢所言:“看画以林泉之心则高,以骄侈之目临之则卑”,要很好地领悟和体会作品意蕴,这就需要教育来长时间循序渐进的浸润和弥散。

> 仍以《散步》为例,通过对作品背景的介绍,让学生知道,这幅画表现的是夏加尔自己和他的妻子。他把自己画在中间,举手托起婚后刚刚生了第一个儿子的妻子,让她在空中自由回旋,以庆祝他们生活的幸福和快乐。再通过对个性、思想、艺术观的介绍,学生就能够理解画家为什么会画出这样的人物动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达方式,进而领会画家的意图,分享画家的喜悦之情,欣赏他富有儿童般幻想的艺术魅力。

 第四步:价值判断

> 价值判断是从内容与形式、风格与风味、革新与继承等方面对作品的优劣作出判断 ,可以参考专家对此的批评与评判。而艺术是非常复杂的现象,所以教师可以有自己的倾向性意见,但不宜以一己之见,或封闭的、独断的评判来概括和指导学生,而应当采取开放式的、多元的评判、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学会对作品进行评价。对夏加尔的作品,我们着重于他的独特性、开创性和丰富的想象力。

> 我在评价达.芬奇《梦娜丽莎》时,除了指出它的“优”外,还有意指出它的“劣”,如:人物与背景的处理不自然,似剪贴一般;边缘线的处理过于生硬;受当时材料的限制,色彩单调;现在的色彩也灰暗了等。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学生不迷信权威,敢于思考,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明白对绘画作品的判断是多元的,没有固定的结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应尽量收集各种意见,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

第9篇:文艺作品赏析范文

关键词:鉴赏教学 欣赏与表现 创作 创造 创新 创写 创想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201-01

现象一:在展览馆里,据统计参观者每七秒钟就看完一幅画,而在学校艺术节的展览室里,学生都流连忘返。分析其原因:大多数参观者对名画大作不理解,无法更深层地了解作品的内涵。但他们又迫切需要艺术的欣赏活动,对发生在身边的艺术事物倍感兴趣。

现象二: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将自己的认识或借鉴他人的见解对作品进行分析、讲评,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导致结果:(1)学生根本无法自主接受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性和形式美。(2)教师过早地介入评价,造成学生认识和思考作品内涵的阻碍。

因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在中小学校以上现象并不鲜见,美术教育认识滞后的状况亟待改变。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更应存有这种使命感。下面就以上现象谈谈我的一些思考与分析。

1 强化美术鉴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力

近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有一则试题:欣赏北宋伟大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后回答问题,(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2)当时经汴河……分析……;(3)导致该城市衰落的原因;(4)北宋后……分析该河段经常泛滥的原因;(5)如今……分析……无独有偶,在一份高考信息杂志上,也出现了一则赏析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后回答问题的试题。由此,我们至少捕捉到两个方向的信息:一是美术所隐含的各科知识日益凸显出来,且已引起教育考查者的重视并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二是国民经济日益发展的需要对教师尤其是美术教师的能力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在美术教学中我认为应该强化中学阶段的美术鉴赏教学,以提高中学生的知识综合能力。“人天生可以成为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毫泽尔《艺术社会学》)。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发现许多智力出众的人却在美术鉴赏力方面表现出十分低下的能力和水平。可见鉴赏力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是各种基本能力的交叉与升华。

那么,欣赏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呢?美术欣赏的过程可以由浅入深地分为美术作品的感受、对作品相关知识的传授、对作品的评价等。所以,针对开篇出现的现象,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注意以下几点:

(1)美术欣赏者的差异性。

美术欣赏是一种与个人主观因素有着紧密联系的再认识活动。学生在这一活动过程表现出的差异性直接影响着欣赏的效果,教学时不容忽视。那种一开始教师直接对作品进行评价是不科学不公正的,这样或多或少会限制学生的主动性,抹煞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力。因而,教师应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不能将批评家的解释当做作品本身唯一的信息,并以此代替学生对作品的直观感受。

(2)欣赏与表现的关系

欣赏并非只是单纯的观赏而已,只有与表现联系起来的欣赏活动,才能真正体现和达到欣赏目的。同时,不断地欣赏艺术作品或优秀学生作品,也会唤起学生潜在的创作冲动。为此,我特意对参加美术专业培训的同学做了一个调查,发现这些学生来参加训练九成以上是因为观赏了课堂上教师的范作,说明欣赏的冲动直接影响了学生表现的欲望。

(3)美术欣赏与各学科的渗透,即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美术是一门人文学科,欣赏作品能使学生更多地参与文化传承和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据此,教学中应以传播美术文化为使命,让学生像欣赏“唐诗、宋词”一样体验艺术意味。“诗、书、画”三位一体说明美术从渊源上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各学科的综合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我想不久,美术在物理、数学、生化等自然学科中存在的元素也将会引起重视。这可说是另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2 美术欣赏与创造思维的形成

美术作品的产生是创作者思想感情的物态化结果,欣赏者要充分调动主体能动性,利用已有知识对作品重新做出阐释。就是说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离不开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潜力不要隔靴搔庠泛泛读些有关作品的解释。而要引导学生如何把欣赏的新体验表达出来,并使之采取自己的方式将审美感受物态化,我认为这种物态化形式可以综合为以下三种:

一是审美意识的语言表现―― 创想。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学基本理念,在美术欣赏课堂教学中表现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作品直抒胸意,各持已见。因为个性差异,对作品的阐述也就不会相同,有人喜欢壮美,有人追求优美,有人醉心于华美,还有人以朴素为美,以奔放为美,以奇巧为美,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国自古就有“诗无达诂”的主张,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评价等心理过程,这也是创造性思维最直接最简捷的物化方式。

二是审美意识的造型表现―― 创作。

由于个体文化底蕴、知识面、生理特点等因素,对于某些学生仅仅用语言还不能完全表达欣赏者对作品的全部感受和理解,何况美术创造本身就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性,学生在欣赏中一旦唤起了潜在的创作冲动,他们就会主动地运用线条、形体、色彩等造型要素以及各种材料把审美想象表现出来,这也是创造性思维最集中的表现方式。被誉为法国“浪漫主义狮子”的德拉克洛瓦在观赏藉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后,“像发了疯一样”跑回家,在这种强烈感受之下,他“发出了第一声吼叫”―― 即创作了《生命之舟》。我以为把欣赏与表现合理结合起来是优化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理想途径。

三是审美意识的文字表现―― 创写。

在教学中我每年都会举行学生艺术小论文竞赛活动。这是因为把审美意识、审美感受表现出来抒发他们在欣赏中的情感体验,这样不仅能让欣赏者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缓释,获得悦志悦神的人格层次上的愉悦,而且是欣赏主体把作品内在的艺术意蕴用文字表现出来,使艺术欣赏个体的直观感受达到理性升华,真正获得美术鉴赏的效果。

全面综合的美术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学生才会树立起艺术的自信,逐步培养起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这也是我在美术教学中的点滴思考,不成章法,权作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