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机械发展历程范文

农业机械发展历程精选(九篇)

农业机械发展历程

第1篇:农业机械发展历程范文

关键字:农业机械化 农业生产 发展历程 支撑作用

中图分类号:TH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8-01-01

一、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概述

建国以来,我国始终将农业的发展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农业机械化进程也取得了实质性进步,目前已经逐步构建出一个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框架体系,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并已经步入农业机械化中级发展阶段。

回顾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看到,在建国之前的二十世纪初期,我们国家就已经开始研究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与发明创造,并提出了引进、改良、制作和推广西方农业机械工具的思路。例如1920年我国有人已经研制出依靠人力或者畜力提拔井水的新型水车,这是我国早期比较典型的农业机械化的产品。虽然,此后还有较多类似的发明或改革,但是这一阶段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主要依赖于对国外农业机器机具的引进或改良,并且没有在其推广与使用上取得成果,因此也就谈不上是“农业机械化”。

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夕将近三十年的时间,这一阶段的中国刚刚从战乱阴影中走出来,可以说是百废待兴。同时,这一时期的中国完成了任务,全国上下将重点产业聚焦在农村和农业生产力的恢复上,因此政策上就促进了“对旧式农具的增补”和“对新式农具的推广”。历史资料记载,曾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一著名的论断,该理念对我国当时的农业机械化进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中国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步入了改革开放的美好时代。这一时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国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分田到户的政策,将土地的经营规模缩小,这在一定程度上放缓了农业机械化进程。但是由于国家的及时推进,于1982年提出发展小型农业机械的构想,并于1984年准许农民私人拖拉机从事营业性运输,为农村农业的机械化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中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民逐步成为农业机械化事业投资和经营的主体,农业机械化在国家政策和法规的保护引导下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

我国于2004年颁布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首次以法律文件的形式明确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战略,并制定国家到21世纪中叶前的农业机械化规划,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等合理指导农业机械化发展。

二、农业机械化对现代农业具有支撑作用

从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来看,我国一贯重视和支持农业的机械化进程。尤其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加快推进农业的机械化进程,有利于对现代农业形成有力的支撑,有助于推进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有益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对于中国的农业机械化道路,我们党在十七大中做了明确的指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并将此作为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的战略目标。

纵观中国农业漫长而稳定的发展历程,笔者认为: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中国在加强农村农业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和加强现代农业生产中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劳动过程的机械化程度和水平。

(一)农业机械化使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式发生快速转变。

现代农业不同于传统的农业生产,它要求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对农业多种功能的开发和研究上,不断地在农业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取得成就和突破,进而实现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农业机械化大大推动了现代农业对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开发以及相关农业产业的发展,并且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业工业化的发展,为农业的机械化操作、智能化控制以及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今,我国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实现农机的产业化和设施化,通过农机产业化经营以及农机的设施化配置,可以为农业企业提供代耕代种代收等一系列的农业机械化作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

(二)农业机械化使现代农业的装备条件发生重要改变。

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装备设施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现代农业来源于农业机械的推广与应用,因而农业机械化成为了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现代农业的装备条件,意指农业机械装备,同时还可以涵盖农业机械装备的制造、农业机械装备的推广、配套设施建设等各个相关的方面。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农业机械已经广泛应用于农、林、牧、渔等领域的各个环节和领域,对相关产品的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起到推进作用。可以看到,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提升现代农业机械装备水平的重要因素,对现代农业的装备条件起到重要的改变。

(三)农业机械化使现代农业的科技成果得以转化和应用。

科学技术体制创新的滞后性是导致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的主要原因,同时给科学技术创新带来了动力不足的不良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农业自身内部就严重缺乏科技进步的动力,缺乏充满活力和生机的科技创新主体,根本无法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农业机械化是推广农业科技的最佳载体,而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技术转化和应用机制则是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有效途径。现代农业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因此需要坚持基础理论研究和产品应用开发相结合的原则,集中力量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新型农机产品,以适应现代农业的精准化、设施化、规模化、产业化等特点。

农业机械化对现代农业的支撑作用还体现在农机化为培养新型农民搭建了重要的平台、农机化有效推动了农业机械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等方面。

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的高低。现代农业通过机械化,大大提高生产率和商品率,而农业机械则以人畜力无法比拟的大功率、高速度、高质量进行高效率的生产作业,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参考文献

1.孟祥宝;刘海峰;谢秋波;潘明;农业机械质量检验监督系统的研发与应用[J];现代农业装备;2011年04期

2.蒋志强;张春梅;关于农业机械化问题的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3.彭卫锋;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现代化推进的研究[J];江苏农机化;2010年03期

4.张蓝水;农业机械化:缩小城乡差别的根本方法——关于《矛盾论》所述农业机械化问题的思考[J];现代农业装备;2011年06期

5.王兆仓;李凤伟;发挥农业机械化作用 促进新农村建设[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1年04期

6.宋骥;加快农业机械化 助推眉山现代农业跨越发展[J];四川农机;2011年03期

7.夏春艳;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作用分析[J];吉林农业;2011年07期

8.雒庆生;贺玢;王宝济;刘清水;农业机械化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农机化;2011年04期

9.王刚;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J];吉林农业;2011年07期

第2篇:农业机械发展历程范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生产力;体制转换;伊金霍洛旗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8-0057-03

当前,我国农牧业正处在从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积极发展农牧业机械化,不仅有助于农牧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牧民由繁重的体力劳动、高成本、低效益向解放生产力、低成本、高效益转变,同时也将对推进现代农牧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牧业现代化,意义重大。

纵观我国农牧业机械化事业60年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949―1980年,行政推动阶段。1981―1995年,体制转换阶段。第三阶段是1996―2003年间的市场导向阶段。第四阶段是2004年至今的依法促进阶段。2004年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2004―2009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很明确地提出了加快推进农牧业机械化的具体要求和措施。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施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机械化促进条例》,规范了农机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依法管机、依法兴机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良好的法制环境。内蒙古的农牧业机械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绩显著,但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当前,内蒙古面临着建设现代农牧业、改善农村牧区生态环境、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如何在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走出一条符合区情的农牧业机械化发展道路,是摆在政府和农机工作者面前值得探索的课题。通过对建国以来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农牧业机械化发展历程的实证分析和规律性认识,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农牧民行为应对、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特殊性,提出新时期农机化发展政策制定与执行路径,探索农(牧)民参与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具体措施,尝试探讨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成果可为地方政府和农牧机管理部门着手体制改革及制度创新,开展规划设计、制定政策、监督和指导农机化发展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本研究是以国家政策与农(牧)民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主线,探索农牧业机械化政策与农(牧)民参与的必要性和途径。以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等地的案例研究为基础,运用制度变迁理论,观察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农牧业经济发展情况,把握农牧业机械化发展政策的脉络与农(牧)民行为选择的变化轨迹。

一、研究方法

(一) 研究区特征

伊金霍洛旗位于东经108°58′~110°25′、北纬38°56′~39°49′。地势由西向东倾斜,东部属晋陕黄土高原的北缘水蚀沟壑丘陵区,中部为坡梁起伏的鄂尔多斯高原,西部是毛乌素沙漠与毛乌素沙地残省区。海拔高度在1 000―1 500米之间。东西长12O千米,南北宽61千米,总面积5 600平方公里。境内外流河有乌兰木伦河与窟野河两大水系,均属黄河水系;较大的内流河6条,多为季节性河流。地质基础是侏罗纪和白至纪的水平岩层,地下水岩相变化十分剧烈,生界和新生界地层发育、分布普遍。伊旗的土壤主要分为7个土类,14个亚类,25个土属,59个土种。

(二)研究与分析方法

1.文献研究

研究所查阅的文献资料主要包括有关于内蒙古农牧业机械化发展历史、政策制定、政策实施与效果评价、农(牧)民行为选择等研究,个案盟市、旗县的档案史料,地方统计资料和当地报刊资料。

2.深度访谈

寻访盟市、旗县、乡镇苏木和村嘎查与农牧业机械化发展有关的管理干部与技术人员、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农机大户、农机手和农(牧)民进行各有侧重和不同程度的访谈,特别是根据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提供的历史资料对农机化各历史阶段发展情况与农(牧)民行为选择进行深度访谈。通过访谈,为分析案例提供第一手的资料,以求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实践性和客观性。

3.参与观察方法

进入乡镇苏木和村嘎查主要以农牧业科研机构研究人员的身份,访谈和其他调研不会受到太多的阻力,并且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农机推广、农机监理等单位及农机大户的大力帮助,在村嘎查中也有一些熟人和朋友的直接或间接关系。

4.需求量预测数量模型

农机需求函数的一般形式:Qx=f(Px,Pr,I,T,E,Kx,Mx,N,W,X)

其中: Qx― 某区域内X产品的实物总需求,Px― x产品的价格;Pr―相关产品的价格;I― 某区域消费者人均可支配收入,T― 消费者的爱好指数;E ― 消费者预期指数;Kx一 x产品的质量因子;Mx― x产品的推销渠道与分布; N― 潜在消费者数量; W― 气候因子; X― 外销比例系数。

5.数理统计学方法:数据主要来源于1995―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机统计年鉴》、《内蒙古统计年鉴》。数据统计采用Excel和SPSS 15.0分析。

二、分析与讨论

据内蒙古自治区的统计资料显示,至2003年末,全区拖拉机拥有量已达到54.1万台,比1981年增加49.08万台,农户所有占总拥有量的95%,比1981年增加了8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分田到户之后,由于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变化,农业机械总量增长的同时,机群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适应农业生产、生活的小型动力和农机具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全区的“小四轮”拖拉机和三轮农用运输车年递增分别为2.2万台和1.3万台。到了2003年,这两组数据分别已经达到了49.9万台(占拖拉机总量的92.2%)和28.1万台(占农用运输车总量的82.9%);小型机引具达到62.4万台,同比1981年增长61.9万台;牧区使用的小型风力发电机达到8万台,饲草料加工机具14.1万台,同比1981年增长了82倍。伊盟农机化局“七五”期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七五”期间全盟农业机械总动力由326 365千瓦增加到了625 038千瓦,增长了91.5%。拖拉机由6 874台增加到17 294台,增长1.5倍,其中,大、中型拖拉机增长4.9%,小拖拉机增长1.9倍。农用排灌动力机械增长1.6倍;机引耕作机械由1 491台增加到7 648台,增长4.1倍;农副产品的加工动力机械由7 557台增加到8 039台,增长6.4%;加工机械由9 340台增加到10 331台,增长10.6%;农田基本建设增长5.9%;牧业机械由2 970台增加到25 751台,增长7.7倍;风力发电机由596台、52.8千瓦增加到21 564台、1 888千瓦,分别增长35.2倍和34.8倍。农牧业机械总值由7 027.52万元增加到22 293.83万元,增长2.2倍,其中属于农户所有的机械总值由5 956.42万元增加到20 981.95万元,增长了2.5倍。与此同时,机耕面积由33.99万亩增加到107.77万亩,增加了2.2倍,机播面积由3万亩增加到34.4万亩,增长了10.5倍;机收面积由0.24万亩增加到5.52万亩,增长22倍。就伊金霍洛旗而言,1980―2004年之间,其农业机械拥有量亦是获得了明显的提升。但牧业机械化进程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路径(表1)。

表1 伊金霍洛旗牧业机械不同阶段调查统计表

资料来源:根据1995―2010年《内蒙古农机统计年鉴》整理。

上述分析表明,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农牧业机械化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不足仍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原因,一是现有耕地零碎、不规则、不平整,田间障碍多,限制了大型农机进入;二是目前的灌溉方式基本上是传统小生产方式下的大水漫灌,田间渠系纵横密布,限制了大型农机进入;三是国家补贴力度小,农民难以支付高额购机费用,限制了大型农机进入;四是现有耕作方式、农业措施是传统农牧业生产方式下的产物,限制了大型农机进入;五是农牧户经营规模小,户均耕地1.3平方公顷左右,且分成数块,限制了大型农机进入。为此,伊金霍洛旗应推动农机装备由覆盖率低,小机具不配套向普遍应用、大型化、全程作业迅速转变。其中相应的政策支持有:

(1)创新基础建设、捆绑项目,整理土地;创新人口转移措施。

(2)推动土地整合;创新灌溉方式,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大型农机 创造前提。

(3)创新作业模式推行全程式机械化;创新技术应用,适应大型农机生产;创新运作机制,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

(4)创新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效率;创新资金投入,加大补贴力度等。鄂尔多斯的上述政策动员与制度实践在相当程度上消除了农业机械化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有效地推动了中央与自治区关于农业机械化的政策实践。

政策动员更多的是强调地方领导对农机化发展的认识与政策落实方式的探讨,2010年之后金融信贷支持政策出台的关于农机具购置专项贷款发放的政策则进一步推动了区域性农牧业机械化的发展。

三、小结

区域性农牧业机械化的实践表明,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已嵌入到中国整个现代化历程之中,如伊金霍洛旗农牧民直发形成的小型农业机械化实践,但如何进行集约化生产和经营,实现小型农业机械化向大型机械化的有效转变,则需要国家政策的进一步推动。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国家的政策与法律动员,进一步推动农地的流转,促进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以实现大机械的使用。其次,要强化农业机械化的技术支持和保障系统,积极推进农机创新与推广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伊金霍洛旗志》编纂委员会.伊金霍洛旗志[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

[2] 拉斯韦尔.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 [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3] 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J].社会学研究,2006,(3):1-38,243.

[4] Potter,Sulamith Heins and Jack M.Potter. 1990. China's Peasants―The Anthropolgy of a Revolu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zelenyi,Ivan. 1978.“Social Inequalities Under State Redistributive Econom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arative Sociology.

[5] 翟玉秀.优先发展农业机械化战略的思考[C]//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机械

学会.发展农牧业机械化 推进农牧业现代化――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首届内蒙古农牧业机械化发展论坛论文集.呼

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12.

[6] 张和清.国家、民族与中国农村基层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10-218.

[7] 路战远. 全球生态赤字背景下的内蒙古生态承载力与发展力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0,31(6):106-109.

Analysis of the regional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nd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peasants and herdsmen

ZHANG He-liang 1,LU Zhan-yuan 2,TIAN Wen-jin3

(1.Eerduosi college,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Eerduosi 017000,China;2.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 Inner Mongolia,Huhehaote 010003,China;3. Statistics bureau,Dongsheng district,Eerduosi city,Eerduosi 017000,China)

第3篇:农业机械发展历程范文

一、新时期农机事业肩负的使命

(一)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是农机事业的使命

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历史阶段,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要素中影响现代农业进程的关键因素,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载体,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关系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农业机械化的水平,关系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形成农业竞争力的核心能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业竞争力的强弱。世界农业的发展历史证明: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过程,是农业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所以,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过程。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

(二)服务新农村建设是农机事业的使命

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发展生产方面需要农业机械技术和装备来支撑;农业机械作为先进生产工具,在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民生活宽裕方面需要农业机械化来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为工程措施,在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乡村道路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服务村容整洁方面需要农业机械化来推动。

(三)构建和谐社会是农机事业的使命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增机、减人”的趋势不可逆转,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将广大农民从繁重的农业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共享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也将有力地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有利于缩小城乡、工农差距,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促进农机事业发展的建议

(一)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农机事业的支持

近几年,中央对“三农”工作非常重视,党的十七大对我国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三农”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战略思想和工作措施,特别是关于“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是我国农村发展的理论指南。农机部门要以此为契机,积极主动争取当地政府的理解和支持。

按照我市农机化发展规划,从现在起到2012年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关键时期,应因势利导,把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上,充分认识农机化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着力研究解决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中的突出问题。建立农业机械化领导小组,组织协调计划、财政、金融等综合部门做好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扶持和服务工作,研究、制定和完善农业机械化的配套政策,解决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要加大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扶持力度,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以农民和农村集体投资为主体,各级财政资金为导向,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的农业机械化资金投入机制,保障农业机械化稳定健康的发展。

(二)创新农机事业发展体制和机制

要建立与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制定农机事业发展规划,并纳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发展农机事业要以服务农业生产为切入点,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应以民营、社会化为主,发挥市场作用,坚持政府引导,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社会公益性设施,由政府负责维持;经营性产品和服务应提供市场平台,明晰权责,放开经营管理权。

每年安排必要的扶持资金,大力扶持农机大户、专业户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在丘陵地区和农业大县,把培育农机大户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纳入每年工作目标考核。把分散的农机户联合起来,组织跨区作业和农机社会化服务,通过农机社会化服务切实帮助农村中的“留守”农户解决劳力缺乏的困难。

(三)加强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

把发展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作为解决农机化发展问题的突破口,在巩固提高原有服务组织的基础上,新扶持发展各类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同时积极组织开展承包服务、订单作业等多种形式的农机服务。提高农机服务的组织程度,实现了农机资源的共同利用。有效提高了服务组织的服务能力,拓宽了服务路子,提高了经营效益。所以,在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思路上,要立足“引导不干预,扶持不包办”的原则,坚持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协会、农机服务队、农机专业大户为主体,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引导发展;坚持围绕区域优势和主导产业发展,提高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坚持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以自我发展为主,引导服务组织规范管理制度,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扶持他们向实体化方向迈进,向产业化方向融合。

第4篇:农业机械发展历程范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影响因素;支持政策

 

一、导言 

 

现代农业的重要内涵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中国政府已经将发展农业机械化列入国家支持政策,提出走符合国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近几年来,有关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如何发展农业机械化开展了多角度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理论支撑。 

(一)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制度的历史变迁 

中国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从建国后开始的,伴随着制度变迁发生了重大波折。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以市场需求机制为基本特征,农业机械作为商品进入了流通领域,个体农民拥有和经营农机数量迅猛增长,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注入了活力。当改革的设计目标还远远没有定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上时,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一系列实践清晰地走在市场化道路上,承包制中的农机户是最早的市场活动主体,农机经营服务一经诞生即按市场机制运作,自买自用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理念已被打破,初步形成了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个体私有私营农机为主导的历史时期。农民成为农机投资与经营的主体。

(二)农业机械的功用 

农业机械是在农业生产中代替人力和畜力来进行农业耕作的现代化装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了传统农业的劳动强度,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另外,农业机械在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现在的购机者主要将农业机械作为资本品投资购置,用于提供作业服务来获取收入,增收致富。另外,农机的购置还满足了购机户自身的生产、生活需求,如完成自己的农田作业,甚至将运输机械还作为交通工具使用,成为生活水平的一种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讲,农业机械在农民中所拥有和使用的程度已成为农民致富、实现小康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和手段。这些都说明了农业机械在我国具有多功能性这样一个独特的特点。

(三)与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机械化的相关性颇有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农村剩余劳动的转移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如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原有农用机械化水平、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程度等因素影响了农机的户有户营发展水平(陈升,1986)。杨敏丽等学者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农业机械化水平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显著相关,农机化作业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约1个百分点(杨敏丽,2003)。祝华军利用农机净值建立估计模型得出了农业劳动力转移数量同农业劳均农机净值和劳均耕地面积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的结论,即农业从业人员人均农机净值增加1元,则全国将有11万农业劳动力被农业机械替代出来(祝华军,2005)。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本文将进行分析。 

 

二、样本数据的选取与变量设置 

 

(一)数据资料的选取 

在样本指标选取上按照全面性、简洁性、可操作性原则,参阅国内相关农业机械化与经济发展的文献,选取全国时间序列数据建立模型,选取时段为1983~2006年。这是因为安徽凤阳地区极少数生产队从1978年年底开始试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农村的大范围推行是逐步实现的。1980年1月。全国只有1.0%的村庄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1980年12月为14.4%,到1983年底,97.7%的村庄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林毅夫。1988),因此,本文认为1983年是我国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时间分界点。

本文数据均取自历年《全国农业机械化统计年报》、《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业统计年鉴》,并进行适当处理,其中,2006年的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是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提供的统计数。同时,本文认为在这个时期以1996年为分界时点,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受到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方式和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和改革的影响,本文也有意考察这个政策变化的影响。 

(二)变量设置 

本文在度量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时,选取了劳均土地经营规模、农民可支配纯收入、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力转移比率、农业机械产品价格、政策变化等指标作为解释变量。 

1 被解释变量——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本文关注的是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这一概念,对其测算是一个关键,农业部根据耕整地、播种和栽植、收获、粮食、植保和灌溉机械化程度计算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学术界通常取前三项作业机械化程度,按其权重其平均值,但是,这种方法误差很大,业界学者也有不同的看法,计算也颇复杂。考虑到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生产环节差异太大,对机械化要求不同,在此不直接测算各项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而是采用亩均农业机械总动力(PAM)的高低来反映农机化发展状况,其高低可以直接测度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这里不考虑农业机械从事非农生产和用于农民生活中的比重,而假定本文所界定范围的农业机械从事的都是农业生产活动。 

第5篇:农业机械发展历程范文

[关键词] 小箐乡 农机化发展 现状 预测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6-0161-01

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

1.机构发展状况

1978年3月成立小箐区农机管理站;1976年1月建立崇恩公社农机管理站,1976年7月建立小箐公社农机管理站,1980年1月建立马场公社农机管理站;1991年11月撤区并乡后,撤销小箐区农机管理站,小箐、马场、崇恩三乡农机管理站合并建立小箐乡农业机械管理服务站;2003年2月将小箐乡农业机械管理服务站、小箐乡农业技术服务推广站、小箐乡畜牧水产工作站合并为小箐乡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至今未发生变动。

2.农业机械拥有量情况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小箐乡农业机械拥有量不断增加,列举有关年份数据如下:

二、农机化发展现状

小箐乡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经三十多年,发展壮大了农机化产业,推进了农机产品的更新换代,人蓄力机具减少,农用动力机械增加了上百倍,加工机械、微耕机、植保机械等大幅上升。农民获得了自主购买、经营使用农业机械的权利,国家、集体、农民个人和联合经营、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经营农业机械的局面开始出现。农民逐步成为农机化投资、经营的主体。到2012年底,农业机械总量达到 6279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2.03万千瓦,农业机械原值达到1389.97万元,全部属于农民自己所有,增长率达6.8%。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后,农业机械化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针对农民家庭经营规模小、投资能力有限的状况,国家鼓励农民购置小型农业机械,发展以小型农业机械为主的农业机械化,形成以小型农业机械为主的格局。随着国家对购机购置补贴资金、补贴范围、补贴数量的加大,对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机工业拉动效应显著。适合贵州山区发展的小、微型机械受到农民群众的亲睐,特别是微耕机增长量最大,微耕机拥有量从2007年12台增加到2012年337台;其次,植保机械(含机动喷雾器)也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到2012年底达到3152台。

三、今后农机化发展预测分析

小箐乡农机化今后发展方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发展农机专业合作服务组织建设

在一些农机具拥有量较大的村,发动农民群众利用自己手中的农机具组建农机专业合作服务组织,提供有偿服务,开展跨区作业服务。

2.推广适用性强的新型农机具

如:1、蔬菜、水果加工机械(如:猕核桃深加工等机械);2、小型农产品烘干机械;3、蔬菜、水果保鲜设施(如冷库、冷藏设备等)。

3.加强农机实用技术培训

如微耕机操作技能、维护保养等知识的培训,使农机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以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

4.组建农机维修服务组织

第6篇:农业机械发展历程范文

除了基层的工作人员之外,其上级部门对于农业机械推广的重要性认识也还并不到位,没有对农机推广投入应有的重视力度。在经费方面,除了拨放了基层工作人员的工资以外,其余应有的事业费、办公费都并不存在。这种经费缺乏的现实问题,就直接导致了基层农机推广工作服务功能较弱,难以提高农机推广工作的有效性。同时,由于重视力度与经费投入的不足,很多基层的农机推广站在设备、设施方面也较为匮乏,难以留住人才,使农业机械的推广工作很难正常的开展。以作者的实际调查了解来说,当前云南大多乡镇地区的农机推广办公房、宿舍都还是早期修建的砖瓦房,工作、生活条件较差,更不谈相关的办公设备。

2基层推广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较低

农业机械推广是一项需要知识技术与实践经验双向具备的工作,但是据作者多方面的调查、了解来看,能够完全达到这个标准的人数非常之少,可以说具有农业相关专业学历的农机推广人员所占比例不到整体的百分之六十。县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学历、经验略高于乡镇级的农机推广人员,要说本科乃至以上的学历的工作人员所占比例更是不到总比的百分之十,这样的现状对于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有效性有着很大的负面作用。

3农业机械化推广对策建议

3.1更新农业机械推广服务理念

我们知道,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要以农业生产机械化为前提条件,这一方面是现代农业生产的核心动力,另一方面也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遵照十的相关指导思想,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工作必须要走在前面:第一,基层的农业机械推广工作人员要认清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知道自身工作对于农业发展、经济发展所能起到的特殊作用,积极的宣传相关法律规章,比如《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技术推广法》以及《农业法》等,确保农业机械推广工作当中各方的合法权益;第二,相关的上级政府部门应当对农机推广工作进行相应的指导,通过积极的措施,解决农机推广工作当中、推广体系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使农业机械推广工作可以切实的服务于农业生产。

3.2健全、完善农业机械推广组织结构与体系

对县级以及乡级的农业机械推广单位进行单独的设立,将其与其他农业工作方面的内容划分开来,使县、乡的农业机械化推广职能可以得到增强,在云南省内逐渐形成一个活力、健全、完善的农业机械推广体系。在对现有农业机械推广组织结构与体系进行优化、完善的过程当中,要尤为注意对相关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合并、裁剪等途径、方法使农业机械推广机构的资源配置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精简一些非专业性的工作人员,科学合理地设置基层推广机构,使基层农业机械推广队伍的质量得到提升,以此保障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有效开展。

3.3合理加大农业机械推广的项目投入

应当设立农业机械推广专项资金,增加农机项目投入,促进和推动推广资源作用的发挥,增强推广实力。以基地建设和重点项目为龙头,做好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与培训等工作,使其逐步达到推广技术标准化、示范带动基地化、项目实施规范化、推广手段现代化,引导农民自觉选用新机具、新技术,提高推广效率,增强推广效果,促进农机推广工作的广泛开展。

3.4对基层的工作条件进行改善

多年来,全国农机推广系统在各级主管局的领导下,为全省的农机化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农村第一线的基层推广站工作条件还很差。建议各级主管部门在财政预算的体系建设经费中,为基层农机推广站增加一些试验示范项目经费或承担具体工作的工作费用。而作为基层农机站自身也要通过积极主动的方法,在推广服务中增加收入,努力改善工作条件。

4结语

第7篇:农业机械发展历程范文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结果。加快推进发展农业机械化进程,这是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讷河市是农业产粮大市。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农业机械化的推广程度高低,对地方现代大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讷河市农机局领导班子倾心履职,不辱使命,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战略思路,致力于发展农业机械现代化、农机生产规模化、农机服务社会化,全面拓展农机发展领域。大马力为现代农业强筋壮骨、提档加速,用连片热土兴市富农。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蓬勃发展,讷河农机事业发生了显著性变化,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这篇题为《推进农业提档加速构筑经济振兴高地》的文章,是关于讷河市农机局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情况调查,真实地再现了讷河市推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轨迹。现将这篇文章全文刊发,为科学发展大农机,振兴大农业提供借鉴。

农业是基础产业,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和载体,它的发展壮大既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又是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条件。近年来,讷河市农机局紧紧抓住农机发展的新机遇,以发展农机合作组织为导向,以提高土地产出率为重点,锐意创新,大胆探索,全力推进,实现了粮食作业标准化、组织生产社会化、农业机械现代化,走上了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调节的科学发展之路。

破茧化蝶 实现全新历史跨越

农业机械化在讷河市曾经有过辉煌,但由于农村结构的调整与多方面因素,农机事业遇到波折、陷入低谷。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投入的不断加大、对农机事业的不断扶持,讷河市农机人面对新形势,抢抓新机遇,使该市的农机事业全面振兴、实现跨越。讷河市农机局连续5年被齐齐哈尔市农委评为先进集体:多次被省农委誉为先进农机局的荣誉称号。

在上世纪80年代,讷河市有大型农用拖拉机1000台以上,处于历史较好水平。但到90年代,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小麦面积大幅度减少。导致大型农业机械保有量急剧下滑,能够投入农业生产作业的大中型拖拉机400台,农机总动力35.7万千瓦。农业机械化综合程度只有78%,农业机械化发展处于停滞徘徊阶段。由于农业机械化综合程度偏低,使近30%的耕地多年没有深翻或深松,土壤板结现象十分严重,全市农作物减产幅度达20%以上。为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在2004年。市委市政府从农机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将已合并到农委的农机局分离出来,加大争取国家对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的工作力度。几年来,争取个人购机补贴2267万元,引进大中型联合收获机265台,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983台。大中型配套农具5940台,农机总动力达到58.5万千瓦,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的历史性跨越。2008年,在全市推行农机跨区连片作业,完成机械中耕46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3%;完成机播425万亩,占中耕面积的85.6%;完成机收面积299万亩,占收获面积的65.3%,农业机械化综合程度从五年前的78%提高到85%,位居全省前列。农业机械化综合程度的提高,既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又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既促进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又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机事业破茧化蝶实现蜕变,向着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康庄大道阔步迈进。

激流勇进 展露现代装备峥嵘

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有现代的农机装备作保障,农机装备的推广与应用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先行因素。五年来,在农机作业合作社项目和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引导下,在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鞭策下,讷河市农机工作者们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掀起了大型农业机械更新热潮。截至目前。共投人大型农机具更新资金1.6亿余元,其中农民自筹农机具更新资金达11.607万元,更新80马力以上拖拉机307台,大中型配套农具1050台。大中型联合收获机415台,新购进水稻插秧机805台,大中型脱粒机334台,大型挤奶机26台,农机装备水平的提高。使全市机播程度达89%,机械化整地程度达100%。农机装备水平提高的同时。如何能够有效的推广与应用,使农机与农艺完美的结合,是农机推广工作所深入探讨的课题。几年来,农机推广工作紧紧围绕市情实际,采取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办法,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新机具,使设备与技术、农机与农艺完美有机结合,既进行分区轮作、建立土壤水库,又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土地生产率;既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粮食产量。又调优了农业结构、提升了社会效益。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使讷河市粮食增产5000万斤,增加经济效益9500万元,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万余人。

整合升级 凸显资源共享优势

近年来,由于不断加大农业机械推广力度,讷河市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机合作社这一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蓬勃发展,给了农业发展无限的希望。2004年以来。共争取国家无偿投资4900万元,吸纳村集体和农民投资11607万元。组建了农机作业合作社28个,集体农机服务队11个,拥有目前最先进的大型农机具532台套。大中型配套农具811台,新增各类农机大户320个,占齐齐哈尔市农机合作社总数的1/5,能完成农业生产从播种到秋收所有环节的农机作业,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发展农机合作组织,有利于解决土地分散经营与机械化作业之间的矛盾,提高农机的利用率。有利于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优化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功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和服务效果,是有效调动和保护农民发展农机化积极性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农机化发展质量、发展速度、发展效果、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要求。实践中,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在农机社会化服务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通过机具、资金、技术、人才等整合,解决了农机部门包不了、村级集体统不了、一家一户干不了的问题,满足了农户对农业机械不同程度的需求,农机大户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承包农民的土地,变个体分散经营为大户集约经营。既扩大了土地的种植规模、提高了效益,又把一些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实现了农机合作社和农户之间的双赢。在2008年,丰产农机合作社到周边农场秋整地2,2万亩。既加大了农业机械跨区作业规模,又增强了社会化服务能力:既有效带动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又增加了村集体收益,外出务工人员平均增收5 500元,使全村增加收入260万元。同时,农机合作社的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作业使大豆亩产比全市平均高出25公斤以上,增产幅度达20%以上。并经过收购部门测定,农机作业合作社种植的大豆含油率平均比普通品种高2~3个百分点,每公斤市场销售价提高了0.05~0.1元,可使人均增收390元。

关口前移 谱写安全和谐乐章

要在农机安全这根“弦”上弹奏和谐的乐章,就要深谙安全的“弦”有多么的凝重。把生命与安全放在同一位置,决不允许这根“弦”有丝毫的放松。才能奏响和谐、美妙、动听的安全曲。讷河市农机安全监管工作时刻都在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以“保安全,保生产,排隐患,抓整改”为重点,全力深化“平安农机”创建活动,不断探索和创新农机安全监管新机制,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建立了源头管理、执法监控、安全宣传的长效管理机制,创建和谐安全的发展环境。严格抓好农用机车的核发牌证、监督检查和驾驶审验等工作,农机监管工作正向着监督管理法制化、业务管理规范化、行政管理制度化的轨道迈进。通过狠抓技术状态升级和田查路检,农用车状态有了明显提高,为消除农机事故隐患,保证农机安全生产打下良好基础。大力开展“文明监理,优质服务”示范窗口创建活动,树立了农机监理良好的执法形象。2008年,全市农机遵章率达到85%以上,持证率达85%以上,事故率控制在0.3%。以下,检验率达85%以上,无重特大农机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真正弹奏出安全、和谐的乐章。

感受这几年讷河市农机事业所发生的显著变化,研究它的深层意义,深刻感到是“三个层面”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跨越振兴。

――农业机械化的振兴,源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推动。讷河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举措,制定和完善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长期规划,明确了从农机推广到农机合作社在内的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标准化作业、科学化管理的目标体系。以加强宣传引导为切入点,采取多种形式,将农业机械化的新政策、新技术及时宣传到基层,突出宣传农机合作社的先进典型和突出代表,切实转变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固有观念,提升了全社会对农业机械化重要性的认识,营造了农机事业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形成了整体推进的工作合力,推动了农机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更好更快发展。

第8篇:农业机械发展历程范文

一、我国农业机械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十六大以来,国家先后公布实施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法规保障。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投入连年大幅增加,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和企业生产的积极性。2010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首次超过50%,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实现由人畜力为主向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

十六大以来,农机装备总量增长、结构优化速度之快前所未有,2011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9.77亿千瓦,是2002年的1.69倍;大中型拖拉机达440万台,是2002年的4.9倍。农机作业水平提高之快前所未有,2011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4.8%,比2002年增加22.5个百分点,增幅相当于前35年的总和。薄弱环节机械化突破之快前所未有,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过程机械化,水稻机械种植水平从2002年的5%提高到2011年的26%,玉米机收水平从1%提高到34%,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深松整地、精量播种等先进农机化技术迅速推广。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发展之快前所未有,2011年农机化经营总收入达4509亿元,农机专业合作社2.78万个。农机工业发展速度之快前所未有,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我国跃居成为世界农机制造大国。

农业机械化的跨越式发展,有效缓解了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的突出矛盾,有力保障了农业稳定发展,挖掘了粮食增产潜力,引领了耕作制度改良,推动了农业技术集成、节本增效和规模经营,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实现粮食产量“八连增”、农民收入增长“八连快”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深刻认识农业机械化在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建设现代农业中的使命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科技进步息息相关。实践证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直接加速了农业的科技进步。农业机械化正深刻引领着作物品种选育方向、耕作制度变革方向、栽培模式改进方向。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日益从以生物技术为主转向生物技术与机械化技术并重。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科技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入、这样紧迫。在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机械化过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未来更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一要在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中进一步发挥农业机械化的基础支撑作用。农业机械是先进的生产工具,是先进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农业机械化水平成为衡量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能实现人畜力所不能达到的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能做到定量、定位、适时、保质完成农业生产作业,挖掘稳产增产潜力,有力有序开展抗灾救灾,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能使土水肥药种等投入品实现精准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显著提高资源利用率。没有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就没有农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在青壮年农业劳动力日益短缺、劳动力成本持续提高的趋势下,必须加快推进劳动过程机械化,确保我国农业不萎缩不凋敝、农业生产力稳定提高。

二要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中进一步发挥农业机械化的关键载体作用。现代农业靠科技,科技到田靠农机。深耕深松、精量播种、精准栽培、均衡施肥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离开农业机械光靠传统的人畜力根本无法实现。在农业劳动力整体数量下降的今天,良种、良法的推广和使用,必然要以农业机械为载体,依靠具有较高技能的农机手或农机合作社成员,否则难以有效推广实施。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开展耕种管防收全环节统一作业服务,科技入社就意味着科技直接到田,显著缩短了技术应用的传导链条,提升了农业技术推广质量。通过机械物化农业技术是大规模应用先进农业科技、实现现代意义精耕细作的主要途径。必须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推动先进农业技术标准化、集成化、规模化推广应用,使之快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三要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中进一步发挥农业机械化的核心纽带作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是促进农业科技普及应用、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证。实现劳动过程机械化,必然要求农民具备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农业机械的操作维修。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很大程度上也是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根据调查,目前活跃在农村的5000万农机手,大多是有相对较高文化素质和较好身体素质的中青年农民,其中的农机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负责人懂农艺技术、会操作机械、善于经营管理,是新型职业农民的代表。因此,必须加快推进农业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以此为纽带,培养更多的农机作业能手、维修能手、经营能手,催生更多种植大户、养殖大户,造就更多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使之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

三、多措并举推动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第9篇:农业机械发展历程范文

[关键词];农业合作化;农业现代化

[作者简介]蒋茜,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教师,硕士,广东 珠海 519090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5-0095-0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的建议。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面对当今中国农业发展形势,反思1958―1985年存在于我国农村社会的发展的利弊得失,分析之兴起与农业合作化的关系,能够为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农民走农业组织合作道路提供许多借鉴。

1958年化运动的疾风暴雨般的推广方式,脱离生产力水平的实际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农民自愿的原则,盲目追求速度和规模,给农民和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然而自1962年以后,和破灭的“”不同,作为一种制度和组织形式在农村稳定了下来,在20余年里对农村和整个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农村的兴起与存在的历史,反映了当时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试图通过农业合作化道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国家工业化的历史选择,也表现出在十分贫困封闭的条件下实现农业现代化、国家工业化目标的路径设计和制度安排。

这种政策选择,首先依据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农业发展理论,这就是通过合作化,发展集体经济,帮助农民摆脱贫困,发展国家生产。如马克思深刻指出:只有把土地交给联合起来的农业劳动者,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到大生产优越于小生产。恩格斯也曾指出:“我们对于小农的任务,首先是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不是采用暴力,而是通过示范和为此提供社会帮助。”[1](P498-P499)根据中国农村的落后状况,早在《组织起来》一文中就说:在农民群众这方面,几千年都是个体经济,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这种分散的个体生产,就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而使农民自己陷入永远的贫困。克服这种状况的唯一办法,就是逐渐地集体化,而达到集体化的唯一道路,依照列宁的话说,就是经过合作社。

农业合作化是与农业现代化、国家工业化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工业化一方面是指社会整体工业化,即由以农业为主要生产部门的社会进入到以工业为主要经济部门并处于主导地位的工业社会;另一方面又必然包括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即用工业发展的成果对农业生产方式进行改造。由于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现代大工业基础上,工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所以发展工业在当时获得了比发展农业更为重要的地位。而落后国家的特殊条件,使其缺少其他如对外扩张和殖民掠夺等工业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只能由本国农业支持。所以必须使分散的小农合作化,通过行政能力,以农养工。同时,虽然农业的机械化必须依赖工业的发展,农业的合作制也必须由机械化来巩固,但在工业还未发展之时,单纯的农业合作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供比单户小农更有利的生产条件。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农业合作化理论,中国在社会现实层面上展开了更为丰富和复杂的实践活动。的兴起就反映了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影响下,在各地农业生产建设如“兴修水利”工程如火如荼开展的过程中,自“上”(等国家领导人的思路、构想)而“下”(基层群众积极营造的集体化氛围),农业合作化的需求被一步步放大,合作规模不断升级,最终作为一种制度和组织模式确定下来。当时即使不以之名,也会以其“实”尝试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兴起的动因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以农业合作社和作为制度保障,实现“工占农利”的工业资本原始积累。苏联曾通过集体农庄获得了大量工业化所需资金,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占农利”成为很多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资本积累的主要方式和来源。面对他国工业化建设的成就,面对国家贫困落后的现实与现代化目标之间的巨大差距,中共领导人认为:为了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农业技术改造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其中有一个相当大的部分是要从农业方面积累起来的。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这就需要“在生产环节建立一种政府能够有效控制的制度,以便既能囤积过剩的农业劳动力资源,将农民稳定在土地之上,又能使之根据国家计划及时安排农业(首先是粮食)生产活动,以保证农产品供给与国家需求相符合”[2](P575)。作为政社合一、一大二公的组织,弥补了基层政权与合作社之间的矛盾,降低了国家收购农业剩余的难度,正如所说,社并大了,头少了,好管,好纳入计划。实践证明,中国的“工占农利”,由于有了像这样完整的制度作保障,结合统购统销这种促成城乡物资流转的方式,不仅运作有效而且数量也是极其巨大的。成立以后,统购统销以剪刀差形式实现的积累额就由1957年的49.31亿元迅速上升到1958年的91亿元,增长1.86倍;在农业为国家提供的积累额中所占比重也由合作化期间的55%左右,骤然上升到68%。可以说,在当时中国从农村提取资源来实现工业化的背景下,国家成功地找到了一个有效降低国家与农民交易的成本、防止政权内部发生动荡的制度化的办法,制度作为与国家战略相对接的社会组织形态,成为中国实现工业化的社会基础[3]。当然,广大农村和农民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2.试图以农业合作化作为突破口,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原材料保障,为农业机械化提供经营前提;通过。创办农村工业,为农业生产服务。首先要以机械化大生产的合作化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满足国家和社会主义工业化日益增长的农作物需求。1955年曾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中指出:“如果我们不能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基本上解决农业合作化的问题,即农业由使用畜力农具的小规模的经营跃进到使用机器的大规模的经营……我们就不能解决年年增长的商品粮食和工业原料的需要同现时

主要农作物一般产量很低之间的矛盾,我们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事业就会遇到绝大的困难,我们就不可能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4](P181-182)。其次要以大规模经营的合作化农业,作为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前提,同时也为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产品提供消费市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一个最重要的部门――重工业,它的拖拉机的生产,它的其他农业机器的生产,它的化学肥料的生产,它的供农业使用的现代运输工具的生产,它的供农业使用的煤油和电力的生产等等,所有这些,只有在农业已经形成了合作化的大规模经营的基础上才有使用的可能,或者才能大量地使用……在农业方面,在我国的条件下,则必须先有合作化,然后才能使用大机器。”[4](P181)

正是基于以上两点理由,农业合作化被视作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机械化不可或缺的保障和前提条件。农业合作化的规模不断升级,人们把它和工业化目标紧密联系,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生产的自身状况和现实水平。兴起后,认为:可以经过这种社会组织形式,高速度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全国工业化、公社工业化、农业工厂化。并且还认为农村所有制的提高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是一致的:由不完全的公社所有制走向完全的、单一的公社所有制,是一个把较穷的生产队提高到较富的生产队的生产水平的过程,又是一个扩大公社的积累,发展公社的工业,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实现公社工业化和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但在化运动过程中,所有制的提高没有适合于生产力水平、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而更多地表现为“人为拔高生产关系”。

兴起之后,如何通过这种组织形式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国家工业化?提出:发展工业生产,以地方办为主,国家支持为辅,实行拖拉机社所有或大联社所有,使耕者有其机;各省各地都要建立一个农具研究所,集中一批科学技术人员、农村有经验的铁匠、木匠,试制新式农具等。各地具体实施了一系列先实现农业集体化再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工作步骤。1958年《关于若干问题的决议》提出:必须大办工业。的工业生产,必须同农业生产密切结合,首先为发展农业和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服务,同时为满足社员日常需要服务,又要为国家的大工业和社会主义的市场服务。伴随着农业合作化和集体化,中国农村工业在相当艰难的环境中顽强生存且日益壮大,到1978年底,全国已有94.7%的和78.7%的生产大队办起了以工业为主的各类企业,总数达到152.4万个;社队企业总收入为431.4亿元,占三级经济总收入的29.7%。农村工业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公社和大队的积累。企业把积累的相当大一部分用于农田基本建设和购买农业机械,此外还把一部分钱用于支援穷队。1971―1974年上海市川沙县用于农业机械化的2500万元投资中,社队企业利润占87.5%[5]。

20世纪70年代我国农村的生产条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工业反哺农业的速度明显加快,国家为此投入的人财物力之大,动员社会力量之广泛,推广应用的技术之先进,建立健全相关组织机构之完备,农业生产条件改变之显著,都是旧中国历届政府望尘莫及的,所取得的成绩也是空前的。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均有十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增长[6](P33)。1975年与1957年相比,农业总动力增加61倍,农业大型拖拉机增长22.5倍,联合收割机增加了6倍,机耕面积增加12倍,手扶拖拉机发展到59.9万台,化肥用量增加14倍,农用电量增加130倍。

与旧农村相比,我国通过以为组织形式的农业合作化,促进了农村工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家对农业投入工业物资;但另一方面,以如此高合作化水平的,为什么最终没有实现高度机械化程度的现代农业?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我国工业和社会整体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我国以农业合作化作为实现机械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保障和前提,但它毕竟不能取代现代工业生产力、农业机械技术等自身的进步。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由于生产力的落后,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存在两难境地:合作化需要农业机械化的技术支持,但农业机械化又只能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结果,而工业化需要农业合作化提供原始积累。面对此循环,苏联和中国都是在合作化上打开缺口,从农业合作化开始,按照“农业合作化―社会主义工业化一农业机械化一进一步巩固农业合作化”的顺序发展。因而在农业合作化和机械化之间存在时间间隙,中间有一个工业化的过程。至于中的农村社队企业也一般是轻工业、商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服务业等,毕竟不同于现代化的大工业,缺乏充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多数自给自足,水平低、规模小,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不足以实现农业机械化。所以,农业的现代化改造需要工业化迅速发展,尽早给予合作化机械支持;中国的工业化在没有对合作化提供充足的机械化条件之前,合作化是不稳固的,有退回到小生产的可能。

3.通过,把农民组织起来,国家加大投入人财物力,进行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并统筹解决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1957年冬到1958年春,全国响应党中央号召,出动数千万乃至上亿的劳动力,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向原有小规模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生产关系提出了挑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及其他中央领导人,重新考虑合作社的规模问题。可以说,农村制度兴起的原因之一,即是在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为适应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及大踏步地建设社会主义而迅速建立起来的[7]。在这种制度和投入的保障下,1966-1976年期间,国家对农林水气系统的基建保持在10%左右,其中64%用于水利建设[8]。农民对大片农田进行平整规划,兴修水利,工程配套,扩大高产稳产农田。1975年与1957年相比,农用排灌动力机械增加55倍,小型水电站从55座增加到68158座,机灌面积增加60%。这个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不但为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后来整个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此外,“在经济还十分窘迫的情况下,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社会保障体系。它并不是有人理解的完全是一种平均主义的再分配,而事实上具有多样的实现手段和渠道,包括生产贷款、粮食返销、分配透支、社会救济、公益金补助等等,不仅有人人共享的保障形式,还有以救济贫弱为重点的扶贫制度,显示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6](P35)。如体制的存在保证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低成本运行。由于政府

和集体经济的扶持,农民交纳极少的费用就能享受到最基本的医疗保健要求,基本能够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的目标。合作医疗制度是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农民群众依靠集体力量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主义性质的医疗制度,是与时期农业集体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的社会保障在农民收入很低的情况下对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这种社会保障与当时的经济体制和发展水平相联系,层次较低,无法满足广大农民更高层次和多样化的保障需求。

从兴起的历史来看,它成为了农业合作化道路的具体组织形式,在其时代意义上是“为尽快完成我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历史性跨越,为改变我国农村落后恶劣的生产条件而设计和存在的,这正是当时我国社会提出的‘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6](P29)。总之,在工业资本原始积累、农村工业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社会保障等方面实现了一定的历史作用,但同时具有深刻的历史局限性。

目前,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不均衡的:一只脚已经迈进了现代工业社会,而另一只脚却还停留在小农经济社会(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确有相对先进的农业,但就全国的比例来说,还是很小一部分)。经过30年发展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成就巨大,功不可没,但很大范围内长期缺失“宜统则统”的集体经营部分,在实质上就是“农户小规模经营”。对生产力的提高仅仅局限于个体积极性方面,其他如科技进步、原材料改进、集约化生产和管理等规模效益无从体现。缺乏实力应对农业生产和市场经济的风险,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和全球竞争的要求,成为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也影响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后时代需要充分总结经验教训,开创新的农业合作化道路。从农业发展的外部助力来看,国家须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我国工业经过长期发展,具备了“反哺”农业,对农业实行机械化改造的能力。而机械化的要求使合作制重新成为中国农业发展可选择的道路之一,且是符合农民整体利益和社会主义要求的道路。应以新的合作化道路提高土地收益、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从农业发展的内部因素来看,须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农业的产业整合;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他们积极的主体作用。在我国实现区域平衡之前,不同地区的农业合作化具体方案应适合当地生产力的水平,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巩固和提高。

的组织形式最终为前进的时代所抛弃,但中国以农业合作化道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国家富强的孜孜追求,还远不会停止。而这一段特殊的历史,值得总结和反思。正是从此意义说来,一些学者指出:大公社体制跳出了之后小农经济的束缚,完成了对小农的改造,打破了自然村落限制下的乡土社会模式,推进了农村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转型,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除了指出以形式实现的农业合作化具有历史局限性,大量的研究也表明,的一整套制度体系的设计与实现,打上了人们对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烙印,存在着多方面自身难以克服的顽疾。如以户籍、粮食垄断等为核心的城乡隔绝的政策,缺乏激励机制的、高度集中体制下的分配和管理制度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体制缺陷越来越严重地限制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广大农民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并最终导致了自身的解体。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不能全盘否定对农业合作化昭示的宝贵经验和遗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陈吉元,陈家骥,杨勋.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

[3]王立胜.人民工业化运动与中国农村社会基础再造[J].中共党史研究,2007,(3).

[4]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5]王玉玲.新中国的农业合作化与农村工业化[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2).

[6]辛逸.试论的历史地位[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