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建设的重心范文

经济建设的重心精选(九篇)

经济建设的重心

第1篇:经济建设的重心范文

关键词: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效率;公平

中图分类号:F12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7-0007-02

经济与社会是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人们一直致力于寻求二者关系的最佳答案。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对此进行了科学回答,即“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建设”的重要概念。社会建设的提出,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报告再次对社会建设进行了强调和论述。面对党中央对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一方面有人认为,这标志着党的政策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社会建设为中心”的重大转变。另一方面有人依然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一切社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甚至还有人把“发展是第一要务”理解为“经济建设是第一要务”。这些认识都没能正确把握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既不利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社会建设是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而提出来的。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指出,“加紧经济建设,就是加紧四个现代化建设。”[1]“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任务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像经济与教育、科学……不能顾此失彼。”他在总结过去搞计划时的教训时说:“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安排好各种比例关系”,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比例,就是经济发展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发展的比例失调,教科文卫的费用太少,不成比例。”“我们非要大力增加教科文卫的费用不可”,“否则现代化就化不了”。“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做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1]当时,邓小平虽然没有使用“社会建设”这个概念,但已指出了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并深刻阐述了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及其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方法。

在过去三十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2007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 619亿元,比2006年增长11.4%,已经跃居世界经济总量第四位,与第三位的差距不断缩小。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长期秉持过分强调经济增长、单纯追求经济指标的发展理念,一些领导干部形成了GDP崇拜的政绩观,认为搞经济建设,看得见摸得着、成效明显,而发展社会事业投资高见效慢,过多的强调社会建设会拖经济建设的后腿,成为进一步发展经济的包袱。只要经济发展了,人民富裕了,一切社会问题都会自然化解。在这种观念支配下,某些政府部门在制定经济和社会政策时,就自觉或不自觉地降低与人民群众福祉密切相关的社会性投入,如国民教育、就业培训、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娱乐设施、科技研发、生态环境保护等,从而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中国民生问题得以持续改善的三十年,但在片面的发展观和政绩观的影响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小水平低且城乡有别、教育机会不均等、住房困难、就业压力加大、生态环境恶化等社会问题十分突出,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局面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进一步切实改善民生,使全体国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任重道远。按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逻辑,单靠经济建设无法解决自身在发展中产生的众多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公正,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大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就是社会建设提出的意义所在。

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地位不同。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2]这句话为我们正确认识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提供了最为根本的理论依据。也就是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虽然都很重要,要统筹兼顾,但它们的地位是不同的,不能将其并列起来,否定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明确的是,发展并不等同于经济建设,这里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它不仅是指经济发展,而且还包含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等其他方面的发展。

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和保障。经济建设是我们整个事业的中心,没有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作强有力的保障,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育的投入、就业机会的创造、收入差距的扭转、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住房、环境、交通状况的改善等,离开经济建设的支持和带动,是无法实现的。

社会建设是经济建设的目的和归宿。马克思曾经指出,“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社会也是由人生产的”[3],“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这两句话说明,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人,为了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的社会建设,说到底是人的建设。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正是为了增加社会财富,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从而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所以,经济建设是以人为本的建设,它为社会建设、人的建设提供服务和帮助,以社会建设、人的建设为最终目的和归宿。

社会建设是经济建设的动力和支撑。一般说来,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拉动力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外贸拉动、投资拉动和内需拉动。在这三个经济动力当中内需拉动最重要,它的分量占这三大动力总和的70%以上,且同其他两个拉动力量相比,风险最小,社会效益最大。经济学家统计发现,一个社会的内需拉动与各个群体的关系为:高收入群体购买力最强,但是边际消费意识最低;低收入群体消费意识最强,但是购买力最低;中等收入群体购买力和消费意识都比较强。目前中国中等收入者仅占全国人口的2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中等收入者一般占全国人口的50%以上。因此,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积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使“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目标,使社会结构更加合理,对于扩大内需进而对加快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换句话说,社会结构不合理等社会问题突出,必然成为经济建设的制约因素。

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在内容上是相互交叉、重叠的。比如,就业问题、收入差距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既是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也是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学者将注重解决就业、收入差距和社会保障等社会问题,作为中长期中国经济的基本走向和重要政策之一,是很有见地的。

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只有使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相协调,才能有力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可以同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结合起来。但不可将其简单地进行对应,即经济建设注重效率,社会建设注重公平。实际上,经济建设也讲而且必须讲公平,如市场经济中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同样,社会建设也讲效率,如转变政府职能,鼓励、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更加高效地为广大民众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等。

第2篇:经济建设的重心范文

由于烟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符合实际的政策措施的出台与落实,有利地推动了中心城市经济的发展。2010年,烟台五区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6.12亿元,约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33.8%。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达到41.6%。市区国税、地税收入,外贸进出口总额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分别占到全市的56.2%、73%和51.9%①。

烟台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烟台的城市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就,但与省内城市经济发达的青岛相比,烟台中心城市经济的影响力、带动力、辐射力还不够强,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1烟台中心城市经济综合势力较弱

一是中心城市整体实力较弱。2010年,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占全市经济总量的40%,而济南、青岛分别达到70%和50%以上。二是中心区作用不明显。2010年,作为烟台中心区的芝罘区,完成的地方财政收入14.3亿元②;青岛中心区的市南区,2010年地方财政收入已突破69.62亿元③。三是城市人口聚集度不高。2010年,烟台中心城市人口为180万人,全市总人口为652万,所占比例为27.6%;不到三分之一。2010年,烟台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9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80万人。目前,中心城市人口占全市人口的比重为27.6%④。青岛市区人口占全市人口的比重为32%⑤。

2第三产业比重低,中心城市服务功能弱

2010年,在城市经济总量中,烟台中心城市五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6.6%⑥,比青岛低10多个百分点。2010年,芝罘区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62.52%⑦;青岛市南区则是86.1%⑧,芝罘区比市南区低23.6个百分点。其他服务业领域,商贸、餐饮、旅游、物流等方面,烟台虽都有较快发展,但总体看规模不大、档次不高、品牌不响,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服务、带动功能相对薄弱。同时,金融、科技、信息、人才等软件服务功能也不很强,制约了中心城市经济的发展。

3经济特色不突出,产业结构趋势同化

从产业结构看,烟台中心城市产业层次较低,产业结构方面,与县市的存在“雷同”,难以形成功能互补、分工有序的发展格局,难以辐射带动农村,实现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尽管烟台中心城市,确立了“五区六大组团”的发展规划,每一个区也有明确的功能分工和产业定位。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为了GDP的增长,每一个区并没有走出“小而全、大而全”的传统发展模式,在五区之间,出现了一种“缺乏分工合作、产业结构趋同化”的发展状况,每个区都建有工业园,每个工业园都上机械、电子、食品项目,甚至项目都想从别人手里抢过来;每个区都建旅游景点,上商贸设施,建批发市场,但是,规模化、专业化和特色化并不高,整个城市产业聚集度比较低。

4城市资源布局分散,难以形成聚集效应

与青岛市相比,烟台中心城市也有港口、航空、铁路等基础设施,但是,这些基础设施的辐射力与拉动力,与青岛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港口方面:2010年烟台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54.1万标箱,分别是青岛港的1/2和1/8;机场方面:莱山机场,每周航班200个,全年客运量200多万人次,而青岛流亭机场则是1000多个和1100万人次。由于陆海空交通运输能力的不足,严重影响了烟台人流、物流、商流的集聚,制约了服务业发展。同时,烟台市区有旅游资源,但景点分布在各区,缺乏统一开发、包装与营销,没有形成能代表烟台形象的旅游品牌,城市旅游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5统筹发展意识差,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由于受财税体制、投入机制等因素影响,烟台中心城市五区的城市建设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共享、产业布局等方面,各自为政。在重大基础设施方面,各区都在谋求建设“小而全”的基础设施网络,这种发展现状,既占用了建设资金和土地资源,又造成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分散,影响了城市集聚效应的发挥,严重制约了中心城市经济的发展。

烟台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机遇分析

1加快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优势

城市布局上的优势。“十一五”时期,烟台中心城市初步拉开了大市区的框图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先后建设了一批路网、公用事业、城市景观等项目,特别是一批具有全局意义和影响力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如火车站、国际博览中心、体育公园、文化中心等,这些将对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公用设施方面,对电力、通讯、公交、供水、供热、供气和垃圾、污水处理等方面,我们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投入和建设,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使得烟台中心城区整体功能的承载力和聚合力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经济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日渐完善。城市产业上的优势。2011年,烟台实现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906.8亿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列第20位,在全省17城市中列第2位。三次产业形成了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是工业经济,已形成机械、电子、食品、黄金四大支柱产业,汽车、电脑、手机三大产品集群,正在积极培植石化、核电、船舶、葡萄酒、特种化纤等一批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产业和产品集群。

城市品牌上的优势。在全国乃至在国际上一连串的荣誉,烟台市先后获得“中国最佳魅力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奖”、“中国旅游城市”、“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等荣誉称号、连续三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连续五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实现“五连冠”,这些荣誉的获得,充分说明了烟台的城市对外形象已经有了大大改善,美誉度、知名度有了显著提升,这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区位上的优势。随着蓝烟铁路电气化改造、德龙烟铁路、烟大轮渡、青烟威荣城际铁路等的交通体系的建设,中心城市将形成“环绕渤海、联通南北、对接东西”的交通格局,变成水路、公路、铁路的交通枢纽。中心城市的这种区位优势,将会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日益显现出来,会更好地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2城市经济发展面临良好的机遇

从所处的地理位置发展来看。从世界范围而言,烟台是东北亚经济圈中的一个重要城市,伴随着东北亚经济圈的崛起,必将带动烟台更多地参与其分工与合作,促进中心城市经济发展。从全国范围而言,国家实施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培植经济增长的第三极,烟台具有承接辐射、错位发展的巨大潜力。从全省看,建设山东半岛城市群、打造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烟台都是“主战场”,而且是一个很重要的城市,在半岛城市群中,烟台的定位是环渤海经济圈区域中心城市。目前,山东省委、省政府正在积极推进三大战略,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和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三大带动战略的实施,迫使我们烟台不得不加快城市经济发展。

从全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形势看。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点、火车头和发动机,成为区域竞争的制高点。目前,在国内城市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现代化排头兵和扩散源,如,国内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等地区城市经济发展的效益,以及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十分显著,特别是上海城市经济对于长三角的辐射、带动作用最为明显。这些都充分展示了城市经济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可以说,烟台中心城市经济正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时期,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烟台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烟台加快发展城市经济,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发挥中心城市的优势,做大做强城市经济,提升中心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1实施“产业立市”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产业的支撑。因此,在发展城市经济中,烟台必须坚持“产业立市”的发展战略。做大做强制造业。烟台已进入工业化阶段的中后期,工业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而且,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制造业是中心城市的基础产业,也是优势产业,烟台必须做大做强制造业。

突出发展服务业。在加快城市经济发展中,烟台中心城市要实现向多功能中心城市转变,改变依靠单纯制造业优势做实业型中心城市的发展思路,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作为中心城市产业的核心,激活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价值流,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比重。一是发挥烟台是沿海开放城市的优势,大力发展面向日韩等国际市场需求的外向型服务业;二是发挥烟台潜在的交通枢纽优势,大力发展连结东北和华东、华南的现代物流业。三是围绕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制造业,大力发展面向工业生产的生产业;四是围绕滨海特色和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滨海观光度假型及休闲旅游服务业;五是强化APEC博览会和果蔬博览会、葡萄酒博览会等品牌效应,大力发展的会展服务业。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烟台具有良好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条件。目前,烟台是全国综合创新城市50强之一。拥有部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5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77家。部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达到3处和47处;省级技术研究推广中心3处。烟台要在已有的基础上,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一是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主导产业。主要对四个行业:先进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对20家企业:氨纶集团、先声麦得津等,对十个创新项目:如荣昌“泰爱”等,加大扶持力度,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二是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抓好100个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推进90个过亿元的重点技改项目,加快传统产业高新化步伐,进一步提升产业素质。

2实施“协作化发展、差异化竞争”战略

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烟台要坚持“协作化发展、差异化竞争”发展战略,准确把握区域功能定位,突出特色产业的发展。芝罘区:应继续实施“服务业强区”,积极发展科技产业、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建设区域性金融、科技、贸易、服务、文化中心。莱山区: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城市发展水平。福山区:提高机械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和档次,同时做大现代物流业。牟平区:重点发展旅游休闲度假、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效农业。开发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软件产业和服务外包,充分发挥区域“龙头”作用。高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

3实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烟台中心城市,拥有良好的港口和海洋资源优势,这是烟台发展、壮大城市经济的巨大潜力所在。烟台要抓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港口和海洋资源优势,积极实施以港兴市战略,促进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打造城市经济的新亮点。突出发展港口经济。建设临港物流园区,扶持发展海洋运输业、临港物流业、临港加工业,形成城市港口经济圈。突出发展滨海旅游业。发挥市区海洋自然风光、海洋历史文化和旅游服务设施的优势,打造沿海和海上精品旅游线路,把中心城市建设成为滨海观光、休闲、运动、度假胜地。突出特色海洋产业。大力发展海洋化工、海洋生物、海洋环保等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产业。

4实施“经营城市”的发展战略

经营城市,就是政府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城市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资源、人文资源等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优化整合及市场化经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使用,促进城市功能完善,提高城市素质,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好土地经营的文章。土地经营就是要盘活城市土地资产实现,实现以地生财。要在严格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基础上,保证城市经济发展的大项目和大工程用地;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完善的环境配套,把生地做成熟地,保持土地升值和增值;根据城市经济长远发展规划,以战略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搞好土地储备和出让工作,实现城市的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做好资产经营文章。调整优化国有企业,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公共设施建设,有偿使用公用资源等。重点是调整优化国有资本结构和布局,推动重点企业膨胀规模,提高核心竞争力,形成一批支撑城市经济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做好城市品牌经营文章。把烟台已获得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奖”等城市品牌开发、利用好,把品牌效应转化成经济效应。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重大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先行因素。各区要进一步结合各自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打破行政界限,统筹谋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利力的支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把路网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重点完善城市主次干道建设,形成市内微循环、市郊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交通格局。完善公共设施配套。坚持优化布局、完善功能,统筹建设的原则,建设公共设施,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要实现资源共享;同时,要科学规划建设,与人民群众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如,商业、金融、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进一步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6理顺完善城市管理体制

要实现城市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烟台必须按照“市区一体、共兴共荣”的思路,充分调动市、区两级积极性的原则,深化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通过理顺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激发市区两级发展城市经济的积极性,从体制、机制上,保证烟台城市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完善城市建设体制。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建设”的思路,将市、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统一规划,确保各项设施布局、等级、规模科学合理,避免重复建设。健全城市管理体制。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的目标,合理划分市、区两级政府的事权,进一步理顺市、区、街道、社区四级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在城市管理中的职责和作用,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职责明确、协调配合,统分结合、高效运行”的城市管理体制。

第3篇:经济建设的重心范文

关键词:郑州(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建设;拉动促进;对策(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发挥郑州(核心区)对中原经济区建设拉动促进作用的对策(路径)探析

收录日期:2013年8月10日

所谓经济区,就是经济活动在经济中心或特定区域而客观存在,具有地域或特殊功能构成要素并且密切联系的经济综合体,通常是以经济中心或特定区域为核心,以大中城市为辅助,以交通运输和要素流动为纽带,以地区专门化部门为特征的经济地域。构成现代经济区的要素包括经济中心或特定区域、经济网络和经济腹地。中原经济区包括豫、鲁、苏、皖、冀、晋、鄂7省28市组成的经济区域,以河南为主体,延及周边,具有独特特点、自身优势、经济关联、使命相近、客观存在的中原地域经济综合体。中原经济区按照“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的原则,形成放射状、网络化空间开发格局,包括三类区域:核心区、主体区和合作区。郑州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区,即经济区内经济增长领先的、最富有持久活力的地区。郑州的发展对中原经济区建设起拉动作用,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至关重要。

一、合理确定郑州(核心区)的城市规模和发展目标

(一)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合理的城市规模是符合城市自身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是一定时期内科技水平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基础上最大限度并促进城市发展和功能提升的规模。确定郑州合理的城市规模,需要考虑下列因素:区域稀缺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和能源等;城市经济集约度,城市经济集约程度的提高意味着城市经济规模扩大使投入系数减少;城市区域承载能力,集聚过度会使基础设施、产业服务、市场运用、环境容量等压力增大、摩擦增加,导致外部不经济,反之又会使外部设施运营效益下降,增加生产成本,影响经济效益的增长;城市管理有效度,城市管理水平高,城市经济运行有序,城市规模扩大的弹性就会增大;集聚成本,如城市规模扩大,会增加居民交通费用支出,地价、房价等也会提高。目前,郑州的城市规模比其他发达经济区同级城市的规模相对较小,需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度地扩大城市规模。

(二)强化集聚和辐射功能。经济区之间竞争现已演化为城市间实力的竞争,特别是核心区的竞争。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城市数量少、规模小,影响周边区域的能力比较弱,这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相比较还存在很大差距。中原经济区提升经济竞争力、积极应对挑战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集中力量发展壮大核心区,进一步突出郑州在城市群中的核心地位,推动中原经济区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增长极。发展壮大郑州,强化其核心地位的作用,要按照规划先行、产业做强、规模做大、功能做好、环境做优的要求,创新体制,先行先试。如适当调整行政区划,拓展空间,把发展较快的地区或新区纳入郑州,加快新区开发,增强核心区规模;同时,完善核心区发展配套,提升其城市品位,辐射和带动周边;依托现代交通枢纽地位的完善,积极与周边开放城市紧密合作,拓展“对接”的经济区合作空间,共同促进中原经济区发展。

(三)推动连线发展辐射腹地城市。按照《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向心布局、集群发展的要求,构建“一极两圈三层”格局城市群,提升郑州的辐射带动能力,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中小城市和中心镇为支点,功能互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中原城市群。“一极”指郑汴新区核心层,“两圈”指以郑州综合交通枢纽为中心的“半小时交通圈”和“一小时交通圈”;“三层”即中原城市群核心层、紧密层、辐射层。除郑、汴外的中原城市群城市组成紧密层,辐射层包括南阳、鹤壁、濮阳、三门峡、安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等周边9个省辖市。郑州是中原经济区的龙头与核心,郑州连线发展主要是指推动以郑州、洛阳、开封为核心区中原经济连片发展。提升中原经济区整体经济实力,应进一步突出郑州核心区地位,强化其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运输网络,提高对周边城镇和地区的经济辐射作用,加强沿线城市的合作,共同提升对接周边经济的能力和对外开放合作的功能,促进要素的自由流通,形成大城市、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的互动式发展,推动整个中原经济区的发展。

二、加强郑州(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

(一)建设便捷高速完善的联通格局。发挥郑州带动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促进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通道和以交通走廊为核心的经济走廊的形成。以统筹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带动区域港口、城市、产业、腹地协调发展。郑州形成便捷高速完善的联通格局,不仅要连通公路主干线,建设绕城高速公路,缓解市区的交通压力,增强核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而且要完善郑州、洛阳、开封等城际高速公路环线,促进同城化发展。同时,推进省际铁路、高速公路、航空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周边经济便捷联系和密切合作,促进产业对接,形成大中原经济区协同发展的局面。

(二)推进集散型大港口建设。郑州要发挥带动促进中原经济区发展的能力,需要加快推进以“集散型”为重点的大港口建设:一是加快航空港口建设,成为国内、国际航运枢纽港;二是建设现代化铁路枢纽,提升集散运营能力;三是大力拓展客货运公路网,有效对接周边经济区;四是加强统一港口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确保港口区位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

(三)提升城市品位。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是吸引人才集聚的一个重要因素。郑州应完善通信、环保、绿化、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生活品位,打造生态宜居健康城。如郑州东扩南进西拓,其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最终形成“三横两纵一环”的线网结构,为城市居民的出行和城市的快速发展提供便利。

三、强化郑州(核心区)的产业支撑和推动能力

(一)优化产业结构。合理的产业结构,会增强城市功能和充分发挥对外辐射能力。优化产业结构与经济区的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升级要以经济区的发展为前提,经济区的协调发展、城市等级体系的完善,为核心区产业结构的积极调整提供了环境和推动力;另一方面经济区持续发展有赖于核心区高效的产业结构和强大的辐射功能。一个分工明晰、相互联动的经济区城市体系必然要具有一个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的协调中心。核心区的产业结构特征决定了其对所在经济区要素的集聚能力和辐射影响范围,从而影响着经济区城市等级体系的完善。而且,当城市产业结构由第二产业主导型向第三产业主导型转变时,生产方式也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过渡,使得进一步集聚发展变得不经济,为扩散发展提供可能,产业结构调整的扩散作用所形成的产业市域范围的重新分布又会促进城镇体系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经济区的发展。

(二)培育创新产业集群。创新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它以创新型企业和人才为主体,以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品牌产品为内容,以创新组织网络和商业模式等为依托,以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文化为环境的产业集群。创新产业集群是有地方特色且具高度创造力的产业集群,它作为科技、经济在产业上的有机融合,是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郑州应充分利用产业群与产业链的作用,发挥比较和后发优势,以培育创新创业集群为突破口,并加强对其支持和引导,以推动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以中牟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马寨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为代表,目前郑州已拥有省级重点产业集群近20个,产业集群成为助推郑州支柱产业乃至中原经济区跨越发展的中坚力量。

四、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人才促进郑州(核心区)发展

(一)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为贯彻落实《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和《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纲要(草案)》,郑州应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激发创新活力,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强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加强集成创新为重点,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加强产学研有机结合,实施知识产权和品牌战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加快研发和突破产业重大共性关键性技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发展创新产业集群、建设经济区创新体系和先进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科技引领产业发展,提升郑州核心区的经济发展实力,带动促进中原经济区的发展。

(二)培育和引进创新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一个城市获得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发挥郑州带动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作用,加快引进、培养一批高端创新人才,要落实《郑州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改善郑州高层次创新人才不足的局面;加强郑州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完善企业分配和激励机制,支持企业吸引高科技人才;鼓励企业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建立实习培训基地。同时,制定实施吸引海外科技人才和优秀留学人才的优惠政策;对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开发、使用和推广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创建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发挥财税激励作用助力郑州(核心区)产业转型

(一)完善财税扶持政策和方式。郑州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具有针对性、连续性、稳定性和有效性的财税政策的扶持。一方面可通过转移支付、税收优惠等方式提供优惠政策,如在郑州市新设立的总部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对发展现代服务业、中介服务业等给予相应的财税优惠等,激发城市经济发展的活力;另一方面建立财政、税收及其他政策的联动扶持机制,对积极主动推进郑州转型发展的产业、行业和企业等在要素、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度的倾斜。

(二)依托财税政策支持完善产业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健全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转变,离不开财税政策“杠杆”作用的发挥。郑州应充分利用省财政新体制下的营业税奖励政策,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融合的生产业,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全面深入贯彻中央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财税扶持措施和股权投资、整合重组等方面的财税激励措施,对实行有利于中小企业增加自有资金的、促进科技事业发展、促进就业的中小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对郑州发展创新产业集群内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税扶持,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促进当地产业水平提升。同时,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督与管理,把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支持产业转型发展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效益。

六、为郑州(核心区)拉动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一)为产业发展创设良好的资本市场环境。郑州的发展离不开产业、企业和良好的资本市场环境,而营造良好的资本市场环境是促进郑州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一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培育高新区良好的资本市场;二要扩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设立省、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推荐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积极争取国家创新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支持;三要加快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四要建设运行好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平台;五要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推动科技创业投资发展,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级和无形资产评估,开展科技贷款贴息、科技保险和科技担保工作;六要加强风险投资业合作,深化资本市场交流合作,建立资本市场对接体系等。

(二)营造激励创新的社会氛围。发挥郑州带动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作用,实质是增强郑州城市的竞争力。2012年最新出台的《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纲要(草案)》,无疑对加强郑州的竞争力如虎添翼。按照此纲要要求,郑州都市区将建设成“两核六城十组团”的总体布局,未来将有两个市中心。以创新驱动发展,必然离不开创新的社会环境。而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对激励创新的作用在现代社会进一步彰显,加快推进《河南省专利保护条例》的实施,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保护知识产权的观念,提高企业和个人创新能力,助力经济增长。建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积极推动企业向国外申请专利,支持企业自主制定和参与制定国际技术标准等。

(三)挖掘郑州文化资源。文化资源是城市的一种软实力,郑州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其文化底蕴和文化资源。当今城市竞争中,文化软实力显得尤为重要。提升郑州对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拉动促进作用,就是要从根本上夯实郑州的文化根基,立足于郑州传承和弘扬特色文化资源,加快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核心区,塑造中原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营造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郑州核心区的区位优势,加大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力度,加强省际紧密、直接、深入、全面的文化互动,进而推动和促进中原经济区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河南日报,2005.10.

第4篇:经济建设的重心范文

企业文化建设一定要与企业党建工作保持一致的目标。企业文化建设不仅能为企业提高竞争力,还可以提高员工文化知识,技术水平,使员工得到很大的提高。企业文化的建设不仅能使企业员工对企业加深感情,认同企业的精神,还能提高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现在企业以人为本,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转变到企业的生产力,这些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说都极为有利。我国的国有企业一定要做好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党建工作,这两项工作要在企业中顺利开展。

一、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企业党建工作的工作重点在于对企业内党员的培养,结合国家的政策和国外的形势发展,培养党员如何更好的运用马列主义思想,解决岗位或现实接触发生的问题,使企业的党员对党的思想得到更深刻的领悟。企业基层党员不仅要时刻关注身边发生的各种问题,找出解决之道,还要关心企业的利益,因为这与企业每一位员工的利益息息相关。只有企业的经济建设发展起来,才会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经济,这是党的工作重心。党纪约束党员的行为,党风指导党员前进的道路,党的中心发展目标经济发展建设能够激励党员提高自身,带动企业员工共同努力,更好的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最终,使企业的经济建设得到提升。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在发展中形成的管理思想及理论,是企业共同遵守的文化准则与行为标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念,来提高企业凝聚力,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最终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才能保证我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建设,是国有企业改革顺利完成的保证。市场经济作用下,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一定要有创新观念,与时俱进才能保证企业的竞争力,为我国的经济改革提供思想动力源泉和依据。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对外,企业建立形象;对内,员工奋发向上,努力拼搏进取,使企业得到迅猛发展,不仅能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还能造福人类,推动我国全社会经济发展。使我党领导下的党政建设在企业中顺利展开,引导企业员工走向正确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

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一定要掌握企业员工的状态,思想发展。以自愿、民主的方式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可以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但不可以采用强制性手段,这只能使员工产生逆反抵触心理,不能把自己更好的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

企业文化建设虽然是文化建设,却不能忽视企业建设的经济性。企业以经济发展为结果,文化建设一定要围绕为企业经济活动服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国家现阶段发展的重心就是经济建设,企业的发展重心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文化建设是推动企业经济发展的灵魂动力。

三、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辩证关系

企业党建工作的发展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相辅相成。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促进企业党建工作更好的开展,企业党建工作可以使企业文化建设有依据。党建工作与文化建设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1.企业党建工作,可以增强企业的文化建设特色,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精神方面的建设,是为了调动员工凝聚力与向心力。而党建工作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提高思想素质,建立典型榜样。这些特点都决定了,党建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必将发挥重大作用。

2.加强党建工作可以指引员工建立向上的学习方向,更好的领导企业文化建设走向健康发展的方向,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充分发挥党的政治思想与价值观。

3.企业文化建设是党建工作的有利载体,更好的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才能使企业员工在统一思想下,对企业有归属感,认同感。这种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是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的基础,以此增强党建渠道,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活动来表现党建工作中的教育宣传,双方互相合作,共同促进发展。

第5篇:经济建设的重心范文

【关键词】粮食核心区建设 区域经济协调 资源环境

综合承载力

一、引言

2008年国家确定河南为“粮食生产核心区”,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工程已纳入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包括黄淮海平原、山前平原、南阳盆地,覆盖全省93个县。但2005年《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将全省划分为中原城市群、豫北地区、豫西南地区和黄淮地区四个经济区。河南省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是各行业的基础,畜牧业、粮食加工业都立足于农业。

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的内涵在于探索出了一条工业化、城镇化与粮食安全共赢的崛起之路,既要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又要以农业化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粮食工程的实施,而“四区域”的发展关系到河南的崛起。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内,如何实现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之间协调发展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二、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因

1、存在资源配置矛盾

(1)土地的稀缺性。耕地是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充足的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的前提。工业化发展与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在空间和区域上会产生争夺土地资源的矛盾,会导致区域局部利益冲突出现。耕地的数量、质量是影响粮食安全的最基本的约束因子,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土地使用不当或过度使用,使有价值的土地特别是耕地大量减少。河南人口众多,耕地资源有限。因此,要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尽可能少占用耕地和林地;提高耕地利用集约度,增加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加强生态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耕地总体质量。

(2)资金配置不合理。为把河南打造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稳定增长核心区,中央和河南省陆续投入巨额资金,用于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但在国家和地方财力的有限支持下,省财力对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资金配置不合理,导致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存在资金缺口或资金未得到充分运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金、技术、资源等大部分流向投资环境好的中原城市群。而其他区域,尤其是黄淮地区,由于资金、人才、技术的匮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落后,导致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因此要制定相应的政策,统筹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在资金、项目上加大投入,加快推进这一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3)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矛盾。在资源配置与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上出现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争夺劳动力资源的矛盾。河南农村人口数量大、人均耕地少、工业起步较晚、城市化水平低、城乡二元结构突出,这一基本省情导致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因此要消除阻碍劳动力市场发育的各种制度,根据劳动力需求信息,协调好粮食核心区建设与“三化”之间劳动力的输入与输出关系。实施农产品加工战略,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产业,加快河南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2、各行政区的利益冲突矛盾

(1)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区域之间存在利益的摩擦和冲突。由于区域经济封锁、产业结构趋同化等现象,阻碍了粮食核心区的建设和发展。县域之间为争夺原料而发生各种经济摩擦和矛盾;政府对不同区域产业的支持、扶持力度不同,也会导致区际利益冲突。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和全国粮食主产区,经济发展大部分来源于县域经济的贡献。发展县域经济是化解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

(2)不同市、县的非合作博弈形成的冲突。不同市、县之间的利益冲突是由非合作博弈造成的,就是参与人在博弈过程中不能达成一个有约束力的协议。在区域利益体系中,不同市、县之间的利益之争实质上是不同区域在争夺带有倾斜性的资源。由于信息不对称,市级政府所代表的区域利益处于主导地位,在不同时期,省政府对不同的区域类型会采用区别对待政策,这无疑会给各区域留下讨价还价和“寻租”的空间。

三、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1、积极探索农业和工业良性互动机制

(1)积极探索涉农企业与工业发展良性互动发展机制。以涉农企业发展为突破口,积极探寻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工业发展良性互动机制。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提高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改善生态环境、推进新农村试点建设,达到以农促工的目的。工农业互动发展,必须围绕以农业办工业,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实现工农业良性互动。“工业反哺农业”是一种具有粮食生产特色的新型工业化模式。近年来,河南省坚持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建立以工业企业为龙头,形成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污水和废物回收利用的产业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工农业良性互动。

(2)实施产业联动协调机制。在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上,要以项目为动力,以产业联动和产业升级为根本保障推进两者的协调。以产业驱动弱化城乡二元结构,以产业的协调机制来促进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中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包括配套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重点水库建设、低洼易涝地治理、骨干河道治理、土地治理等17个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努力构建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探索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富民强县的目的,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龙头企业。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以优质小麦和优质畜产品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要支持黄淮地区的四市(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龙头企业,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和畜产品加工基地;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健全农牧业社会服务体系;以农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为重点,积极培育发展大批农畜产品加工、运输、营销龙头企业和产业化经营组织。要进一步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政策措施,支持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工业发展。河南农副产品深加工业要依托动植物资源,发展以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特色产业,既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又突出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有利于提升农畜产品加工业行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农畜行业产销协调发展。

(4)以品牌驱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品牌既是区域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和强大动力。河南方欣米业的方欣牌大米、河南大程面粉实业的豫花牌小麦粉、许昌湖雪面粉的湖雪牌小麦粉等,借助于市场和经济手段,以城市工业来支持乡镇企业,把城市工业的利益触角延伸到农村,通过兼并、收购、合作等形式参与县域中小企业的调整和改制。把安全、优质作为食品产业的生命,作为品牌第一要素,切实增强品牌的安全、质量意识。将品牌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充分发挥特色农业产业带来的区位优势,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和竞争优势。要完善保护措施,做好现有品牌,打造驰名品牌,培育更多新品牌,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活动,使河南农产品品牌更有诱惑力、竞争力、影响力。

2、健全区域合作的动力系统,完善利益形成机制

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的协调仅靠政府的推动不能持续,需要借助于“四轮”驱动,即政府驱动、市场驱动、企业联动和民间互动的动力系统,形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技术、信息与资金等要素流动构成的最大势能。以四轮驱动,探寻利益的结合点。四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需要采取政府适度干预的协调机制。政府适度干预的协调机制的作用是消除无序发展和恶性竞争。这一机制可以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宏观与政治环境;为企业投资提供一个良好的公共平台,提高企业投资的质量与效率;促进企业集群的发展与调整,为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实施提供一种积极的长期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3、发挥城乡规划的主导和统筹作用,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优化空间结构

(1)在土地规划层面上。中原城市群用地要与河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用地的规划相统一,应防止不同的规划相互干扰,影响空间统筹。在河南粮食核心区规划建设中,已投资20亿元建设信阳、南阳、开封三个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又续建安阳、商丘和濮阳三个大型商品粮基地,并投资20亿元建设良种繁育基地、测土配方施肥工程等,完善粮食核心区的科技支撑体系。

(2)在土地空间开发模式上。实行节能节地的都市圈战略,按照都市圈来组织经济活动,提升经济辐射力,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的增长极的带动作用,形成以郑州为核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等城市的中原城市群“大集中、小分散”的空间格局,从而达到耕地保护、城镇化有序健康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

(3)在土地利用模式上。优先鼓励和引导粮食生产核心区形成多种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提高粮食生产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培育和扶持专业种粮大户,推动粮食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土地的利用模式上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有利于形成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和工业化、城镇化土地的统筹利用。在粮食核心区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协调上,坚持效率与公平兼顾;在土地管理方面,政府通过总量管理控制土地供给。

四、结论

粮食核心区建设体现了区域经济注重发展自身优势,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改进完善有关政策,实现粮食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和标准化,建立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这其中的内涵是培育一批产业集团,打破区域界限,实现区域连片开发、规模经营。引进新的科技手段,提供粮食育种和产业化的支撑,利用利益的牵制效应放大河南的区域效应。建立粮食核心区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河南要解放思想,在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同时,实现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注:基金项目:本文是2009年度河南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项目编号:B206)与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基于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视角》(项目编号:2009BJJ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素琴:2009年度河南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研究报告[R].2010.

第6篇:经济建设的重心范文

一、国内外CBD建设现状

CBD是英文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的缩写,汉译为中央商务区,或称商务中心区。中央商务区概念最早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的美国,最初的含义为“商业汇集之处”,它的出现应归因于所谓的“聚集经济”,即商业的各种活动集中在一个特定区域内,便可爆发释放出更多的经济能量。

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内涵不断丰富。现代社会中的CBD可概述为:集中大量金融、商贸、文化、服务机构以及大量商务写字楼、酒店、公寓等配套设施,具备完善便捷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便于商务活动的场所。其中,公司总部、金融中心和专业化生产服务构成了当今中央商务区的三大职能机构,并体现了现代中央商务区的最基本特征和内涵。因此,从定位上看,中央商务区是一个城市商务活动的中枢,是该城市经济极具活力的地方;从功能上看,中央商务区具有全方位高档次的服务机构,能够进行高效率的经营活动;从布局上看,中央商务区是城市空间形象的象征,往往是环境优美、交通方便、通信发达、设施齐全的高度现代化地区。

当然,中央商务区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中央商务区也没有固定的标准和模式,每个城市中央商务区建设都有自己的特色。未来的中央商务区尚处于探索之中。

国外许多城市的CBD建设起步早,规划科学,效果显著,对所在城市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如纽约的曼哈顿,它是纽约市发展的催化剂,依靠它的影响,纽约市确立了其国际城市形象,国际性和跨国性行业组织在纽约市如鱼得水,中央商务区和它的衍生效益促进了曼哈顿的繁荣,曼哈顿地区经济增长量占纽约市总经济增长量的80%以上。其他著名CBD还有东京的新宿区、巴黎的拉德方斯区等。根据经济一体化新时期城市应按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所担当的经济地位而分级的观点,现在国外著名CBD可分为两级:一级CBD起着世界金融贸易领导中心作用,如纽约、伦敦CBD;二级CBD是在一个区域内发挥金融贸易领导作用,如东南亚地区的曼谷、新加坡CBD。

国内也有不少城市正在规划建设CBD,例如,今年8月15日-18日,北京市政府举办了“2000年北京朝阳国际商务节”,在新闻会上宣布在朝阳区内3.99平方公里的区域为北京商务中心区。北京市政府非常重视商务中心区的建设,已将商务中心区建设纳入该市的“十五”计划,成立以常务副市长孟学农担任组长的北京商务中心区建设领导小组,9月份,将就商务中心区的规划采取国际招标征集设计方案,11月份赴香港举办北京商务中心区专场推介会,全面加快商务中心区的规划建设。再如上海的浦东陆家嘴,它是中国唯一以“金融贸易区”命名的开发区,将建成未来中国乃至世界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香港中环,已经具备了中央商务区的条件和特征,成为亚洲乃至世界金融、商贸活动最活跃地区之一。另外,广州、西安、深圳、大连等许多城市正在计划建设中央商务区。

建设重庆CBD必须克服几个认识上的误区:

(一)是认为CBD的内核就是基础设施建设。中央商务区需要商务、交通、通信、服务等基础设施到位,但中央商务区建立的标志不在于房子、道路、通信有多少,质量有多好,集中度有多大,而在于其经济活动强度有多高,对世界金融贸易的影响有多大,反应速度有多快。操纵世界及本国资本运作的容量,是中央商务区的内核。

(二)是认为CBD的聚集规模越大越好。中央商务区的“聚集效应”可以用较低的成本产生更多的交易机会,并且还能导致城市化经济。但并不是说规模越大越好,当经济活动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地租昂贵、交通拥挤、污染严重、人口过密等。

(三)是认为CBD建设耗资巨大得不偿失。中央商务区建设需要国家集中大量投资,协调组织大规模规划建设,一般需要20年左右时间。从投资成本效益角度分析,成本确实巨大,但它所产生的效益会更大,可以从诸多方面,对所在城市甚至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会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中外著名中央商务区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而且许多城市正在计划建设中央商务区。

(四)是认为CBD由商业中心区和事务中心区两部分构成。有些城市在规划建设中央商务区时,明确地划分商业中心区和事务中心区,尽管两者毗邻。依据这种思路建成的中央商务区显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央商务区。商务活动不能人为地被分成商业活动和事务活动,中央商务区也不能是商业中心区和事务中心区的简单组合。

二、重庆建设CBD的重大意义

(一)重庆建设CBD的宏观环境

国际背景:经济全球化,中国即将加入WTO。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它意味着国际资本流动加速,信息跨国界传播,全球范围内生产资料优化配置,社会生产力高效化。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加入WTO,融入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必然选择。中国即将加入WTO,市场开放将使国内绝大部分产业在国内外市场面临来自国外产品和外资企业的激烈竞争。建设中央商务区对于加入WTO后的重庆,可以加速其适应过程和提高其应变能力。

国内背景:西部大开发战略,重庆要实现大发展。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重庆要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大发展,需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大开放促大开发,以大开发促大发展,一方面要大力引进人才、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借助外资、外脑、外力,另一方面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中央商务区是世界了解重庆的窗口和重庆走向世界的跳板,是内外交流和发展的桥梁。

(二)重大意义

建设CBD使重庆主城区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一是重庆城市功能分区不明显的问题早就存在,政府机关遍布全城、商贸中心星罗棋布、工业企业遍地开花,布局过于分散且很不合理。重庆不乏商务活动集中的地区,但它们都还没有形成CBD应有的规模,缺乏吸引力,从长远看将阻碍重庆经济的发展。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日本东京之所以称得上国际化大都市,是因为它们有曼哈顿、拉德方斯、新宿,这些地区吸引了大量著名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入驻,给城市带来了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重庆如果不能提供这样一个区域,对其国际化进程将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建设一个以国际经济交往为主要内容的商务中心区,将使重庆主城区功能更加完善,空间布局更加合理,使直辖市的内涵更加丰富。二是建设CBD是重庆构筑都市发达经济圈的重要举措。重庆成立直辖市时,江总书记交代的四件大事之一,就是要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由三大经济高地组成,其中之一就是构筑都市发达经济圈。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重庆要加快构筑都市发达经济圈,在重庆都市圈范围内,以建设长江上游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教文化信息中心,交通和通信枢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核心内容,充分发挥都市圈战略支撑、对外窗口、辐射带动功能。如果比较一下中央商务区和都市发达经济圈的内容,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央商务区是都市发达经济圈的集中体现。重庆在现有较好的经济基础上,尽快规划建设中央商务区,对于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三是建设CBD是发展重庆主城区第三产业的支撑点。重庆直辖市的内涵与其他三个直辖市不相同,二元经济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只能走以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发展路子。因此,对于重庆来说,城市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过去把经济简单地理解为工业,发展经济就是无限制地摆工业项目,结果导致城市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主城区发展环境的改善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经济特别是主城区经济究竟该如何发展呢?“知识经济”、“新经济”概念的提出,使我们对经济的理解更深化了。所以,主城区经济发展的重点应该是“退二进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这是具有长远眼光的政府的明智之举。从这种意义上说,建设中央商务区,就是按照上述方向发展主城区第三产业的支撑点。它不仅可以扩展主城区的经济规模,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力提升主城区经济的整体质量,促进重庆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四是建设CBD有利于减缓入世后重庆工业受到的冲击。中国入世,机遇大于挑战。重庆作为国内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比其他省区市面临的挑战更为严重。因此,在历史性的关键时刻,建设中央商务区,完全符合时代的需要。现在外国公司为了在中国入世后不错过大好业务机会,已经有很多赶早来华进行调研试探。在中央商务区中,外国公司就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入世后的实际情况,制订同中国市场发展现实相符合的发展规划,同中国企业能够接受程度相配合,与此同时,重庆企业也可以尽快熟悉世贸的游戏规则,增强参与竞争的素质和能力,从而减缓新情况、新形势对自身的冲击。

重庆中央商务区的建设也将给普通老百姓带来极大的好处。良好的生态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将给人们带来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另外,中央商务区的存在,肯定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各种培训机会。

三、重庆建设CBD的目标和措施

“九五”特别是直辖以来,重庆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重庆1996-1999年GDP分别为1179.09、1350.10、1429.26、1479.71亿元,年均增长9.5%左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增强;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大规模展开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形象提升;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一定进展,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1995年的31.8%提高到1999年的40%;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对外贸易总量、利用外资、引进跨国公司、外国政府在渝设立总领事馆或办事机构等居西部地区前列。重庆经济和社会发展已取得的成就奠定了建设中央商务区的经济基础。西部大开发又给重庆建设中央商务区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重庆建设CBD的战略目标:到2010年,当全市经济总量比2000年实现翻一番,西部大开发大见成效时,可以建成一个在中国西部地区金融贸易最具吸引力作用的准中央商务区;到2020年,当全市经济总量比2000年翻两番,都市发达经济圈率先实现现代化,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时,可以建成一个在远东或东亚地区发挥金融贸易领导作用的二级CBD;到2050年,当全市实现现代化,都市发达经济圈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时,可以建成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发挥金融贸易领导中心作用的一级CBD。其措施:

1、高度重视规划,要保持规划实施的连续性。建设中央商务区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不能想一蹴而就,而要千斟万酌。中央商务区的大规模投资,决定了中央商务区建设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拿出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合理的规划。目前重庆主城区城市规划建设现状令人堪忧,主要原因是缺少科学规划,规划随意性太大,规划实施过程中又朝令夕改。重庆规划建设中央商务区要引以为鉴,首先要高度重视规划,前期规划要高起点,面向全国甚至全世界进行招投标,选择符合重庆实际的世界一流CBD模式。更重要的是,中央商务区规划一旦确定,就要以地方法规条例的形式相对固定下来,并且要依靠整体发展战略和规划指导建设,分步实施,也许会因经济发展作少许变动,但决不能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导致规划实施中途夭折,要保持规划建设的连续性。

2、有效的政府行为和有效的市场机制相结合。国内外著名中央商务区建设的经验表明,一个成功的中央商务区的建设需要有效的政府行为和有效的市场机制相结合。中央商务区规模大、投资多、时间长,决定了中央商务区开发建设的组织、协调、监督职能应由政府来承担。中央商务区建设如果完全依靠自由市场经济的运作,是难以完成的,采取“自由企业战略”的伦敦市道克兰区在开发过程中,政府投入不足造成基础设施不完备,成为该区发展的主要障碍。缺乏政府的支持,市场机制所能够发挥作用明显不足。在政府的先期投入行为完成以后,市场机制将成为中央商务区的主导。

3、量力而行建设,不要盲目求大。中央商务区是建在人均GDP和城市整体经济实力的高指标上的。就重庆目前的经济实力而言,建设中央商务区的条件离国际大都市的标准差距还很大。中央商务区的建设规模、标准、时序、目标、功能要符合重庆的经济发展阶段,实事求是,不要盲目追求高标准、高规格、高作用。目前,重庆渝中半岛的内环行地带已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发展环境,具备规划建设准中央商务区的条件。重庆北部新城的开发和建设,为重庆规划建设真正意义上的中央商务区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第7篇:经济建设的重心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概念体系;内在逻辑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4002605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理论与实践中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持续关注。在观点表达上,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生态协调、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绿色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相关概念已相继出现,并得到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这些概念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科学有效地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正确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文明概念体系。当然,在这一概念体系中,概念数量众多,并且在内涵与外延上各有侧重,若不能科学厘清这些概念与生态文明概念的内在逻辑和相互关系,则容易造成认识的混乱与实践的困惑。

一、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人与自然和谐,也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002年,江泽民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大会开幕式上指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总结历史得出的深刻结论和正确选择。”\[1\]人与自然和谐更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2\](p69-70)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且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2\](p706),简称为“三生”共赢。其中,生产发展是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物质基础,生活富裕是发展生产和保护生态的最终归宿,生态良好是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的先决条件。“三生”共赢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如何?胡锦涛指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生态工程,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p463-464)“三生”道路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反复提到的一个重要思想,而且都与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问题一起论述。这意味着,“三生”文明发展道路实际上是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人与自然和谐是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概念与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就是“三生”共赢,建设生态文明要走“三生”共赢发展道路。这就告诉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生态文明建设本质所在。这也是学术界的一个基本共识。工业文明是人与自然分裂与冲突的不和谐发展,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内在统一与和谐共生的和谐发展\[4\](总序6)。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生态文明,都表征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进步状态,区别仅仅在于,狭义生态文明将人与自然和谐视为全部内容,广义生态文明将人与自然和谐看成部分内容。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7月第12卷第4期黄娟,等:生态文明:概念体系与内在逻辑二、经济与生态协调: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经济与生态协调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简称,这是党的文献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重要论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与经济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成为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对基本矛盾。2006年,温家宝在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着两大矛盾:一个是不发达的经济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这将是长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要靠发展。另一个是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压力

大的矛盾,这个矛盾越来越突出,解决这个矛盾要靠科学发展。”\[5\](p5)十七大报告更是将“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列为前进中面临的八大问题之首,足见生态经济基本矛盾的严重性。

为应对生态与经济基本矛盾,我们党提出了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思想,并初步形成了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6\]。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3\](p16)李克强进一步指出:“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工夫,在调整经济结构上求突破,在改进消费模式上促变革。”\[7\]这些论述深刻表明,要解决生态与经济矛盾,必须从经济方面入手,使经济发展建设在良好生态基础上。只有协调经济与生态关系才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因此,经济与生态协调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三、“两型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关系十分密切,这是两个最容易混淆的概念,也常常被混用或互换。十六大以来,迫于能源等多种资源的紧张形势,我们党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思想。由于资源消耗将会造成环境污染,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了建设“两型社会”的概念与思想。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指出:“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8\](p5)该规划建议及后来通过的纲要,都将建设“两型社会”确立为“十一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十分重视“两型社会”建设,十七大以来不仅发展了相关思想,而且更将“两型社会”理念一步步推向了社会实践。2007年,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3\](p19)。同年底,中央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将“两型社会”建设从理论层面推向了实践层面。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明确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性、紧迫性、现实性,由此可见一斑。

我们党没有明确“两型社会”含义,但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是其基本内容,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胡锦涛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当前和今后我国的发展趋势看,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战略任务。”\[9\](p45-46)这一论述以及相关论述表明,建设生态文明与建设“两型社会”任务相似,但建设“两型社会”是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任务,我们要通过建设“两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关系密切,但后者是前者的生态基础和建设任务。一些学者与相关部门,将生态文明建设等同于生态建设或环境保护,将会降低生态文明的地位与作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只有上升到生态文明高度才能建设好,就事论事只能导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四、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江泽民时期我们党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可持续发展就是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危及后代人的生存需求,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合适的生存空间。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成为其一项基本要求,“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3\](p12)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社会形成的共识。可持续发展是由环境与发展问题,特别是环境与经济矛盾转化而来,解决环境与经济的矛盾、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观形成的重要背景。这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2002年,在南非全球地球峰会上

,国际社会形成了可持续发展三大支柱的新认识,其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前提,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保证。可持续发展就是协调生态、经济、社会三者关系。这一新认识丰富了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与学术界的广义生态文明的外延相类似。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紧密相关。

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政府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2002年,江泽民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10\](p462)实现经济与生态、社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目前,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已经受到党中央重视,甚至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也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但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至今没有引起关注。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经济与生态协调都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这就决定了建设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9\](p45)这为我们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归宿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重视经济建设轻视社会建设,导致我国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引起了党中央高度关注。2004年,党中央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和谐社会。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正式形成《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奋斗目标,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重要内容和重点任务,建设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五大建设的奋斗目标与最终归宿。

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胡锦涛指出:“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2\](p715)这是告诉我们,生态和谐是人际和谐、社会和谐,乃至人的身心和谐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基础,那么构建和谐社会将无从谈起,建设生态文明是要奠定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

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11\](p675)。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必须建设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应该是生态文明建设等五大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其中之一就是“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11\](p651),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重点。《决定》在“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部分还提出:“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要求“优化产业结构、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统筹城乡环境建设、加快环境科技创新、完善环境保护政策等”\[11\](p656-657)。这些都是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任务及其措施。 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发展观,对这个国家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长期以来,我们信奉经济增长优先的传统发展观,遵循传统发展观支配下的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这是造成人类社会生态与经济冲突、人与自然矛盾的深刻思想根源。党中央,尤其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传统发展观及其危害进行了深刻反思,在此基础上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战略思想。

2008年,胡锦涛在全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上指出: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摆在突出位置,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因为,建设生态文明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和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的重要标志,使我们党的发展理论和

文明理论由原来局限于“社会的世界”扩展到“自然的世界”,反映了当今世界和人类文明的最新发展理念\[4\](总序2-3)。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方面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应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点领域。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节约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不仅要以人的物质需要、文化需要为本,也要以人的生态需要为本,建设生态文明可以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不能局限于生态环境建设,也不能停留在经济领域,还必须渗透到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民生等建设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相统一。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统筹发展,针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重城市轻农村、重东部轻中西部的情况,我们必须统筹城市与农村、不同区域之间的生态文明建设。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引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功。

七、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

尽管学术界多年前就提出了绿色发展概念,但党中央是在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发展大趋势、绿色崛起成为我国发展大背景下提出该概念的。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是其重要任务,其中要求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更为重要的是,2011年“两会”通过“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绿色发展是其重要篇章。绿色发展成为了“十二五”规划的最大亮点。胡鞍钢认为,“十二五”规划是中国第一个绿色发展规划,标志着中国进入绿色发展时代,成为中国本世纪上半叶实现绿色现代化的历史起点\[12\]。

什么是绿色发展?2010年,胡锦涛在两院院士会议上指出:“绿色发展,就是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13\](p747)2012年,温家宝在斯德哥尔摩+40可持续发展伙伴论坛上进一步指出:“当前,绿色发展正在全球兴起,发展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创新绿色科技、生产绿色产品、开发绿色能源、倡导绿色消费,不仅有助于减缓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而且可以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提供新的就业岗位。”\[14\]绿色发展,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尤其是经济发展绿色化,是要通过发展绿色产业、绿色科技、绿色经济、绿色消费等措施,促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这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重大创新,是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日益强化背景下,将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作为可持续发展基础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科学发展观下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采取绿色发展模式。为实现绿色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并明确了具体任务,主要包括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只有选择绿色发展模式,我们才能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八、循环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新世纪以来,面对经济与生态的尖锐冲突,党中央提出了循环经济概念及其思想。2002年,江泽民提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以实现。”\[1\]这应该是我们党最高领导人首次提出循环经济。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提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之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14\]。2005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

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2\](p959)

党中央之所以如此重视循环经济,是因为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及其基本特征,决定了循环经济是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增长方式。这也意味着,循环经济可以在建设“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8\](p18)十七大报告将“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措施。“十二五”规划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绿色发展重要内容。我们党将发展循环经济视为建设“两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 候问题的日益突出,催生出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新概念。绿色经济是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取向,以生态、知识、智力资本为基本要素,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根本目标,实现生态资本增值的可持续经济。从实践层面上说,绿色经济是生态文明时展的全新经济模式……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它们都属于绿色经济范畴,都是绿色经济模式的现实体现\[4\](总序3-17)。不管三个概念具体内涵有何不同,它们都是协调经济与生态关系的重要经济形式,因而都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15\]。参考文献:

[1] 江泽民.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21017(1).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4\] 刘思华.生态文明与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总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5\] 温家宝.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

\[6\] 黄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7\] 李克强.在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上讲话(全文)\[eb/ol\].chinanews.com/gn/2012/0104/3580887.shtml,20120105.

\[8\] 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学习问答\[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

\[10\]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12\]胡鞍钢.中国“十二五”规划与绿色发展\[j\].中国水利,2011,(6).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第8篇:经济建设的重心范文

【关键词】中心镇 动态综合评价 原则 思路

一、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动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意义及现状评述

1、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动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意义。中心镇是一定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中心,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培育、发展中心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更是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与之相应,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既是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是中心镇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能够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激发中心镇功能的发挥,增强中心镇对周边农村发展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在有效形成一批经济发达、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文明和谐、各具特色的中心镇的基础上,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正因如此,基于科学发展观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综合竞争力提升为中心,构建系统、完善、可操作性的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动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2、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现状评述。一方面评价考核内容不断细化、全面,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另一方面在坚持用共同指标进行标准化考核的同时,增添特色化考核评价指标兼顾各中心镇的发展差异,考核评价更显公允。但当前对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及其实施过程仍存在一些不足。其一,虽然各地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在不断充实,但考核评价的中心仍停留在经济发展和基础建设上,对环境保护、社会安全等可持续性发展指标的关注严重不足。其二,现有的评价多注重过去的发展结果,很少涉及乡镇的未来发展能力评价,难以促进中心镇经济的持续发展。其三,缺乏对中心镇辐射效果指标的关注。其四,评价体系中的创新内容多限于技术变革范畴,缺乏对政府职能转变及以社会经济运行管理方式变革为代表的非技术创新内容的关注,由此导致地方政府的因循守旧,不利于社会经济运行与管理方式的突破,必将限制社会发展后劲,制约着未来农村建设“新”的程度。最后,目前中心镇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特色考核指标所占比例过低,导致特色考核指标的作用发挥不明显,且基于简单分类的特色考核指标难以适应中心镇发展的实际情况。

二、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动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依据的原则

1、坚持考核促发展的原则。中心镇建设作为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产业化的重要途径,对其的评价考核旨在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并以此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因此在中心镇综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设置中,不仅要关注已有的成绩,更要在立足未来、立足长远的基础上,增加发展力的评价内容,通过增加素质提升、品牌创建等具有发展性和辐射力的指标评价内容,力求做到以评价考核为手段引导中心镇政府工作努力方向,引导中心镇政府注重长期决策,在培育和保持中心镇强有力发展后劲的同时,致力于把中心镇构建成小区域特色经济中心,在更大范围内有效整合和优化生产力,促进中心镇的持续发展,促进中心镇对地方经济发展辐射力的提升。

2、以包容性指标设置化解差别化考核需要的原则。就当前我国各地区中心镇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且主导产业特色差异较大的发展状态,盲目地追求评价考核指标细化基础上的一致性,简单地以绝对水平作为评价考核依据,必然会导致形式公平下出现本质上的评价不公,不能客观反映中心镇的发展现状和鼓励中心镇的特色化发展。因此在确立中心镇综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时,一方面,在兼顾各镇发展水平差异的基础上,力求扩大评价考核指标的内涵,通过具有内涵包容性的指标设置,增强评价考核指标体系的适应性;另一方面,在评价过程中应坚持速度与规模水平的结合,利用规模与速度之间具有反向比例的辩证关系,兼顾各中心镇历史发展差异的同时,力保评价考核相对公平。

3、引导、鼓励创新的原则。作为在动荡多变环境下地方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的同时,实现政府管理的不断创新是中心镇保持经济活力,实现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正如同志在九届一次会议期间与科学家座谈时强调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在新型的中心镇综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中还应增加具有创造性的自主申报项目评价指标,旨在调动中心镇政府主动创新的热情,并以此为引导,鼓励中心镇政府勇于突破已有的做法框架,大胆尝试经济与社会运行管理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4、促进新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和谐发展的原则。培育发展中心镇是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部署。在对中心镇建设与发展的评价方面,不仅要重视经济发展水平与速度,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同时还要重视素质的提升,重视文化、社会保障、安全和环保等方面的评价考核,促使新农村建设真正做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5、简化实施操作的原则。中心镇综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的设置不仅要保障考核评价结果的有效性,真正实现以考核促发展、以考核促和谐的目标,同时还要注重考核评价过程的经济性和操作的简便性,力求让考核评价实施简单易行。实践应将新的指标体系与原有的城镇考核指标体系结合起来,力求运用现成的职能领域考核结果,减少考核中的工作量和负担。

三、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动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1、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动态综合评价体系中指标类别构成。未来中心镇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的指标设置将包括三个方面:标准定量指标,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镇人口集聚度、社会治安事件发生比率等一些可以量化的指标,在把握好“以包容性指标设置化解差别化考核需要的原则”前提下,采用绝对值优序与相对增速优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以确保考核评价结果具有最大限度的公允性。具体做法是,依据各指标相应绝对值和增速的排序来确定该指标的最终排序。标准定性指标,包括发展规划、基础设施状况、社会管理等难以用数量准确反映的指标,考察的是这些指标是否发生及其发生的效果。操作中,实际指数值的确定,将依据打分综合法,由专家根据这些指标是否发生及发生的效果进行打分。自主创新申报项目,包括体现各自乡镇特色自主创新的一些指标。由于这些附加的具有创造性的例外考核指标内容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在各中心镇彼此之间无法进行比较,因此也无法采用综合指数法、优序法以及功效系数法来确定它们的分值,实际的做法应与标准定性指标类似,通过打分综合法由专家打分确定。

2、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动态综合评价体系中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在指标权数的确定方面,考虑到实际存在差异,难以采用统一的标准值,各地应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主要采用专家评分和层次分析两种方法来确定具体数值。第一,由若干名专家分别对某一层次的若干个指标按照以下标准进行对比打分(标准见表1),并计算每一对比打分的平均分数,从而建立成对比较判断优先矩阵(见表2)。第二,依据上面建立的比较判断优先矩阵计算每个指标的权重。首先按下式计算每个指标的权重系数:接着依据每个指标的权重系数按下式计算归一化权重系数:第三,采用同样方面可以确定每个层次每个指标的权重。依据上面所介绍的步骤和方法,分别确定出考核评价体系中各定量指标、定性指标以及自主申报创新项目的各项指标得分,最后各项指标的得分总和就是该中心镇的最后得分,以得分的高低评价确定各中心镇的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情况。

四、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动态综合评价实施建议

1、成立中心镇建设与评价领导小组办公室,实施集中性的联合评价机制。建议在成立中心镇建设与评价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基础上,分年度实施集中性评价机制。年初,各中心镇将年度工作计划及镇属各部门年度工作目标上报中心镇建设与评价领导小组办公室,一方面以此督促中心镇工作的计划性,另一方面作为未来评价的依据。年末,由中心镇建设与评价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定年度评价考核计划与实施方案,拟定评价考核细则与标准,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培训考核人员,组织实施集中性的联合评价。

2、制定完善奖惩制度,依据评价考核结果实施奖惩。依据动态评价的结果,不仅要对综合排名靠前的优秀中心镇给予奖励,对排名殿后的落后中心镇给予处罚,同时更要关注综合排名变动情况,对当年综合排名前进三位以上和后退三位以上的中心镇要分别给予奖惩,以此表明对镇政府领导层当年在中心镇建设中贡献的肯定。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两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在奖惩内容方面要做到精神与物质相结合,另一方面在奖惩对象上要做到主要领导个人和镇领导集体相结合。

3、强化动态评价结果反馈机制,实施问题督查整改制度。如前所述,对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综合评价并非目的,而应以此为手段,引导促进中心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实践中不仅要完善奖惩制度,强化对中心镇领导者个人与群体的激励,更要建立健全评价结果的反馈机制,帮助中心镇发现自身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通过问题反馈与限期提交整改方案的方法,检查监督中心镇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效果,真正落实以评价考核促进中心镇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

第9篇:经济建设的重心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经济建设;思维;制度;行为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4)05-0082-05

当今的人类文明正在高歌猛进,以科学技术为代表的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物质财富日益繁荣,但人类社会高速发展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生态环境危机,并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全世界如此,我国亦不例外。在这一背景下,党和政府高瞻远瞩,及时调整发展思维和战略。党的十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1]。随后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强调,“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2]。因而从党执政思维的更新来看,生态文明业已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融入的理念,成为提高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质量的关键着力点。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重要一维,并为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提供物质支撑。唐建荣教授认为:“人类社会经济系统是建立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之上的,没有自然生态系统的支撑,可以说就没有人类的经济系统”[3],因此,经济建设的生态化成为实现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生态化的重要前提。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在明晰相关概念和背景的前提下,从思维、制度与行为三个维度展开探索,以期明晰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机制问题。

一、生态文明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已不再只局限于经济效益的追求,生态系统的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成为经济建设的重要目标,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资源的持续培育与利用,这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一)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概念体系

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与前两种文明相比,生态文明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在强调发展物质生产力的同时,强调对于生态和自然的关注与保护。就其内涵而言,可以认为生态文明是以尊重和保护生态为基础,以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的和谐为主旨,以提高人类的生态意识、转变社会发展模式、建立新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着眼点,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引导人类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种文明形态。

生态文明的实现需要其全方位地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而言,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是对立统一的,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方面,两者是对立的。要保护生态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经济发展;而经济要发展必然会对生态造成破坏。另一方面,两者又是统一的。生态保护的好,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持续的资源供给和环境支持;经济发展得好,又可以为保护生态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有鉴于此,当前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纳入生态文明理念,这既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实现经济建设更好、更快、更持久发展的必然选择[4]。

(二)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现实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限于尚未根本转变的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是兴国之要。然而,当前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已成为制约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刻不容缓。

能源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强已成为我国的生态现实。“2012年,我国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的11.5%,却消耗了全球21.3%的能源、45%的钢、43%的铜、54%的水泥;原油、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56.4%和66.5%,排放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总量已居世界第一。”[5]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长期存在着“以生态换发展”、“以发展换政绩”,以及单纯追求GDP的错误思想,生态保护意识薄弱。就政府而言,不少官员只管政绩,不顾生态后果的砍伐森林植被、扶植经济效益好的高污染企业,生态成为他们仕途的垫脚石;就企业而言,市场经济是利益主导的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所有企业的最终目标,这使得很多企业进行高收益高污染高破坏的生产。不管是政绩主导下,还是利益驱动下的生态破坏,都没有后续的生态修复环节,这使得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在此背景下,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2]。因此,当前,在经济建设中必须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重视可持续原则教育[6],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维度:经济思维、制度与行为

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既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又是实现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以系统化的融入机制作为依托。经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就其内容而言,包括经济发展思维、经济制度、经济行为等。因此,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机制可从经济发展思维、经济制度、经济行为三个维度展开论述。

1. 经济思维的生态化。经济发展思维是体制建构的先导,是经济建设的方向标。生态经济发展的思维就是要以“生态”为经济建设新的增长点,将经济建设建立在生态系统可承受的基础上;就是要以生态系统观为指导,关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对立统一性,致力于实现两者的和谐共赢;就是要将生态效益作为经济建设的目标之一,追求经济建设中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2. 经济制度的生态化。思维是抽象的,生态经济发展思维只有借助于制度与政策体系才能实现向具象的转变。经济制度的生态化是生态思维的具体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经济政策体系的生态化和经济评价体系的生态化,就是要以生态为指导,正确处理经济体制建构中的各种关系,建构生态化的经济制度及其评价体系。

3. 经济行为的生态化。制度或政策是理念的载体,行为才是理念转化的关键。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实现,必须依托政策的执行,经济行为成为经济建设生态化不容忽视的环节。经济行为的合理与优化,就是生态化经济制度或政策体系的贯彻,就是制度或政策体系执行过程的生态化,这关系到生态文明能否融入经济建设,需要多元主体的行动优化。

二、经济体制建构思维的生态化:生态经济观的确立

经济发展思维决定着经济体制的建构,决定着经济发展目标、战略、步骤等的制定,决定着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等。因此,经济建设生态化的实现,必须首先创新经济发展思维,实现经济体制建构思维的生态化。经济体制建构思维的生态化,就是要“走出人类中心主义”[7]的经济发展思维,确立生态经济思维,在经济建设中强调“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重要性,将生态保护理念贯穿于经济建设全过程之中。

纵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程,以往经济建设虽然都主张保护生态,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生态经济发展思维,而只是一种惯性的理念主张。“生态化”只是一个口号,只停留在书面化阶段,具体的经济发展理念都不是生态化的,都只关注经济效益,而不关注生态保护。这种“生态化”势必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必须坚决反对。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结合现实的生态环境危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关系”[8],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思维,切实确立生态经济发展思维,为经济建设中生态保护的实现提供依据,而不是将“生态化”束之高阁。

生态经济观的确立,需要执政党和政府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具体来讲,就是要实现执政党和政府工作人员经济发展思维的转变,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生态经济发展思维的确立,需要执政党执政理念生态化的实现。执政理念是指导执政党活动的根本原则,即党的执政宗旨和执政方式。就执政宗旨而言,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中。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要关注公民日益高涨的生态利益诉求,将维护公民的生态权益纳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范畴之中。当前,雾霾、沙尘暴、饮用水污染等问题严重威胁着公民的生命安全,公民逐渐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生态利益诉求高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已不能再仅仅关注公民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利的维护,必须关注和维护公民的生态权利。二是要将生态思维纳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之中,杜绝实践中的生态污染和破坏。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要统筹安排和规划,处理好生态与公民利益维护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公民与公民之间以及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将生态观念贯彻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始终。就执政方式而言,要实现执政方式的生态化。当前,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首先,要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之间的协调统一,避免因执政方式不当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其次,要将生态文明理念纳入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实践之中,在实践中尊重自然、保护生态,追求最大化的生态效益。

政府工作人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是国家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履行者。他们思维理念的生态化对于生态经济发展思维的确立至关重要。政府工作人员可以分为中央政府工作人员和地方政府工作人员两部分。中央政府工作人员主要是在执政党领导下,制定经济发展规划,统领全国事务。因此,要引导中央政府工作人员树立起生态价值观,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规划制定的重要依据,逐步确立起生态经济思维。地方政府工作人员主要是在执政党和中央政府领导下经济发展规划的具体承担者,是生态经济思维能否确立的关键环节,必须予以重视。首先,地方政府工作人员要“破除GDP崇拜”,“树立生态价值理念”[9],逐步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意识。其次,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在具体实践中,要以经济发展规划为指导,密切关注自然和生态,引导市场经济沿着生态化的道路前进。最后,要以生态和谐观为指导,引导市场经济运行,净化市场经济环境,避免恶性竞争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

三、经济制度的生态化:经济政策、评价与生态价值的融合

经济制度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行提供制度性框架和指导,是经济建设依据的核心。将生态思维纳入经济体制,必须“积极改进现有经济制度,把生态资源服务进行价值化,并纳入经济体制和制度之中,建立符合生态文明发展的新型经济模式――生态服务型经济”[10]。

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中虽有一定的生态指标作为经济建设的目标之一,但在实际的经济建设之中,生态目标往往被忽略,直接让道于经济目标,甚至出现以生态换取经济效益的现象。一方面,在实际的政策体系设计过程中,政绩主导下的经济发展观占据主导,GDP的增长成为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的唯一考量,单纯追求GDP的增长势必对生态造成难以短期修复的破坏。政绩主导观下的经济发展都是短期的,带来的生态修复却是长期而艰巨的。与生态修复的长期性成本相比,经济发展的实际成就就变得微不足道。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各项子类政策,如目标、价值、原则、评价等等也存在冲突,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经济体制的效用,制约甚至阻碍了经济建设的正常进行。而在这个存在冲突和矛盾的体系中,生态化目标不具任何现实意义,其重要性被虚化。也就是说,经济体制中的生态化目标被相互冲突的经济制度或政策排挤掉。经济体制中存在的这些弊端,限制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建设,严重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质量。在这一背景下,必须构建生态化的经济制度及其评价体系,实现虚化生态目标的具体贯彻落实。

经济制度或政策体系的生态化。经济制度或政策体系的生态化,就是要协调制度与制度之间、政策体系之间、产业之间、区域之间等的关系,解决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冲突,切实确立同质化、一体化、功能互补的经济制度及其政策体系。第一,要协调好中央经济政策体系与地方经济政策体系之间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权力扩大,就像德国学者海贝勒与格鲁诺从比较视角所说的,中国“地方政府不再仅仅是中央政府的,而是经济主体和地方利益倡导者”[11]。因此,在坚持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中央要适度放权,给予地方一定的自,以保证地方能根据地域特殊性对中央经济政策进行适当调整;地方要以中央经济政策体系为指导,始终与中央保持一致,实现整个经济政策体系的协调。第二,经济政策制定的生态化。政策的制定要始终坚持生态化,不仅要将生态保护纳入政策制定的全过程,而且要切实融入经济政策的每个细节,要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经济发展原则等的生态化。第三,处理好政策与政策之间的关系。不同产业、不同地域的经济政策由于其特殊性,难免出现冲突,这就需要协调好不同产业之间、不同地域之间的经济政策,坚持目标的一致、原则的统一、关系的协调。

评价体系的生态化。没有评价就没有监督和反馈,评价体系的生态化是经济制度或政策体系生态化的必要环节,起着巩固和完善的作用。评价体系的生态化,就是要将生态保护落实到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建构之中,就是要将生态效益作为考核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参考。第一,要以生态作为评价体系的核心。要改变过去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做法,强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并重;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改变注重眼前利益的短视行为,强调经济发展的长期效益。第二,要将经济发展评价的生态目标具体化。要改变过去强调“生态”而不注重生态的做法,将经济发展的生态评价目标细化,尽可能提供可以量化的标准,从而使生态效益评价有据可依。第三,要协调好具体的评价指标、评价原则等的关系。评价体系的生态化,不仅仅指对于经济发展生态效益的关注,还包括评价体系自身的协调有序。要考虑各项指标、原则之间的内在关系,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冲突,避免人财物等资源的浪费。第四,评价不能止于经济行为的终止。经济发展对于生态的影响是长期的,因此,经济发展评价不能只关注经济行为终止前,而要有发展眼光,关注长远,将经济行为对生态的后期影响也纳入评价之中。

四、经济行为的生态化:多元主体的行动优化

经济体制运行是经济发展思维的落实,是经济制度或政策体系的践行,对于经济建设至关重要。因此,必须融入生态文明,以保障生态经济发展思维得以落实,生态化的经济制度或政策得以贯彻,从而保障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实现,提高经济建设质量,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永续发展。

由于地方利益观或政绩观的错误引导,我国的经济体制运行存在诸多问题,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这些问题可以概括为两部分。一是地方利益观主导下的非生态化。经济人假设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12]。地方政府为了最大限度地发展本地经济,提高政绩,不顾生态效益,执行非生态化的制度。非生态化制度的执行,必然造成经济发展的非生态化,执行越彻底,生态破坏越严重,生态修复周期越长,甚至造成对生态的毁灭性破坏。二是生态化制度执行的缩水。经济制度或政策运行过程中,生态目标被虚化,成为我国经济体制运行存在的另一重大问题。再好的制度,没有贯彻执行,就不具有任何价值。关于生态保护似乎存在一种错误认识,即关注自然和生态,势必需要长期增加经济建设成本,降低经济效益,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在这一错误认识影响下,势必造成生态化经济制度的执行不力。高昂的生态成本与生态保护成果出现的滞后性使得政府在执行生态化制度过程中,忽略生态效益目标,无限度地从生态系统索取,以提高经济效益。这种单向度的索取模式,造成生态危机不断升级。在这一背景下,合理优化多元主体的经济行为,实现经济体制运行的生态化刻不容缓。

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理应起到主导作用。在推进经济建设生态化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功能。首先,政府要建立健全生态效益评估机制,对经济发展的短期和长期生态效益进行评估,从而发现制度或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适当调整。其次,政府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和谐共赢[13]。生态也是一种资本,生态使用是有偿的,破坏生态要赔偿。政府要坚持受益者付费和破坏者付费的原则,以利益为制约,保护生态。最后,政府相关部门要做好生态化制度或政策体系的贯彻执行。要有生态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效益观和经济效益观;要有保障生态化制度或政策得以落实的执行能力;要采取科学、生态、可持续的执行方式,避免因方式选择不当造成的生态破坏;要有主体行为生态化的觉悟,减少制度或政策执行中的环境影响。

要引导公民发挥主人翁精神,“建立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14],了解并监督经济制度或政策的执行情况,对忽略生态追求经济效益的经济行为进行检举,对生态化制度或政策的错误执行提出批评或建议,以保障生态化经济制度或政策得以贯彻执行。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知识日益专业化、精细化,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离不开专家的专业意见,要充分发挥专家在经济体制运行生态化的重要作用。生态技术或政策专家利用他们已有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综合相关信息,对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意见,从而为经济体制运行的生态化提供正确引导。

新闻媒体由于其自身的实时性、曝光性等特点,具有重要的舆论导向性。在合理优化经济行为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对经济体制运行中存在的生态破坏行为予以及时曝光,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注意,并追踪报道事件处理过程,以确保问题得以更好解决。

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应该齐头并举,不可偏废其一。应从经济思维、经济制度、经济行为三个维度入手,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实现经济体制建构思维的生态化、经济制度体系的生态化、经济体制运行的生态化,从而构建起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系统化机制,为经济建设,乃至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生态化的实现提供有益借鉴和指导。这当然是一项系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2(22):18.

[2]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J].党建,2013(12):4-8.

[3]唐建荣.生态经济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51.

[4]李欣广.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总目标的思考[J].桂海论丛,2013(6):41-46.

[5]张高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J].环境保护,2014(1):10.

[6]Kira Stetsyuk.Th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culture development continuity[J].European Researcher,2013(43):606-610.

[7]余谋昌.生态文化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233.

[8]祝元志,余谋昌.经济发展需要生态学思维[J]节能与环保,2011(8):20.

[9]陈施羽.论经济发展中政府的生态责任[J].经营管理者,2014(6):274.

[10]葛剑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J].生态文化,2014(1):6.

[11]托马斯・海贝勒,迪特・格鲁诺,李惠斌.中国与德国的环境治理:比较的视角[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58.

[12]沈跃春.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及其方法论思考[J].学术界,2010(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