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工程专业行业分析范文

网络工程专业行业分析精选(九篇)

网络工程专业行业分析

第1篇:网络工程专业行业分析范文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网络工程专业 课程体系 教学计划

论文摘要:本文在调查、分析了用人单位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技术、技能要求和目前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网络工程专业涉及到的知识领域和对应的知识点,设计了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并制订了相应的教学计划,供相关单位借鉴和参考。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小到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并且这种应用趋势还在不断向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更高的要求发展。于是,包括政府、军队、科研院校、企事业单位等组织在内的社会各行各业对网络技术各方面的人才需求急剧增长,作为高等院校,如何适应时代需求,培养掌握网络及其相关技术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工作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技术需求,成为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战略任务。

目前各行各业需要什么样的网络技术人才呢?而国内的高等院校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否完全满足这些需求呢?为此,我们一方面调查并分析了多个典型行业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技术与技能要求,另一方面跟踪分析了包括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美国MIT、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西点军校、CC2005、加拿大Dalhousie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和国立大学、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等多所国内外知名院校当前网络工程或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并以此为依据,确定网络工程专业涉及到的知识领域及对应的知识点,然后制定覆盖各知识点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

2用人单位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技术、技能的要求

我们对国内外从事网络设备设计、生产的科研院所和厂家的技术人员、从事网络组网工程的系统集成公司的工程师、从事网络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军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网络管理员、从事网络技术教育的高等院校教师等典型单位及相关工作岗位进行了关于网络工程专业人才技术、技能要求的现状和和发展方向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围绕图1所示的网络工程生命周期,目前及未来五到十年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分为科研型、工程型和应用型三个层次,且应具有以下五方面的技能。

(1) 网络设备的设计与制造技术

掌握网络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网络存储、网闸、网关等网络设备的体系结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制造工艺等相关技术,将来主要就业于科研院所和生产厂家的网络硬件工程师岗位,从事网络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设计与制造等的工作。

(2) 网络协议的设计与实现技术

掌握包括局域网协议、广域网协议、TCP/IP协议、网络安全协议、网络管理协议及其他网络新应用协议等的工作原理、协议标准描述、协议分析与设计、协议实现、协议测试与验证等相关技术,将来主要就业于科研院所和生产厂家的网络系统软件工程师岗位,与网络硬件工程师一起从事网络新技术、新设备、新协议的研发、设计与实现等工作。

(3) 网络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技术

掌握包括C/S模式和B/S模式的网络编程技术、基于网络的MIS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技术、Web系统与技术、网络多媒体技术、网络分布处理技术、网格计算与云计算技术、网络备份与恢复技术、P2P网络技术、.NET技术、J2EE技术等在内的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技术,将来主要就业于网络应用软件开发技术公司的网络软件开发系统分析员与工程师岗位,从事各行业网络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等工作。

(4) 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技术

掌握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网络路由的设计、网络服务的部署、网络可靠性与安全性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子网与IP地址的规划、综合布线方案、网络施工方案以及网络测试与验收方案设计、论证等技术,将来主要就业于网络系统集成公司的网络工程师岗位,从事各行业网络组网工程的方案设计与论证、工程实施与系统集成等工作。

(5) 网络系统的管理与维护技术

掌握网络设备与系统的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计费管理、网络性能评价与优化、网络安全防范等技术,将来主要就业于军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信息中心网络管理与维护岗位,从事各单位网络日常管理与维护等工作。

其中(1)、(2)属于科学研究型人才,(3)、(4)属于工程型人才,(5)属于应用型人才。

3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

从2002年起开设网络工程专业到目前为止,开设网络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已有两百多所,即使未开设的院校在其计算机专业中也大量涉及到计算机网络的教学,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和教学成果,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网络工程专业定位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课程体系建设问题。

在各个高校开设网络工程专业之时,正是国内企事业单位网络工程项目建设蓬勃发展的时期,当时人们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主要侧重组网工程的建设者、网络系统的管理与维护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单位对组网的需求增速放慢,同时网络管理与维护的工作逐渐被一些大专、职高的学生占据,从而导致按上述定位培养的网络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学生找工作困难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当时对网络工程专业的定位太低,网络工程专业只关注了组网工程的建设环节,没有涵盖网络工程生命周期中的全部环节,因而导致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就业面窄、参与技术研发的后劲不足,进而使用人单位甚至院校本身对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能力乃至网络工程专业存在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为此,许多有识之士建议提升计算机网络的学科地位,从原来隶属于系统结构下的三级学科提升为计算机科学技术下的二级学科,并更名为网络技术(NI),然后对网络工程专业(或更名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进行重新定位,使该专业的教学内容覆盖整个网络工程的生命周期,并根据新的定位,研究并制定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以指导、规范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与实践,提高网络工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4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图1所示的网络工程生命周期和行业用户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技术、技能的要求,我们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包括以下五个目标或专业方向:(1)网络硬件设备的设计与开发;(2)网络协议的设计与实现;(3)网络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4)网络工程设计、规划与实施;(5)网络系统的管理、维护与评估。

5网络工程专业知识领域

为了达到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在教学计划中除了数学、物理等公共学科领域外,还需要包含以下知识领域(各领域涉及到的知识点由于篇幅关系,在此未列出):(1)电子科学与技术;(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网络与数据通信技术;(4)信息安全技术。

6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围绕网络工程专业涉及到的知识领域和知识点,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由五模块组成: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必修模块、专业选修模块、专业实践模块。首先通过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初步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然后根据专业方向或自己将来准备从事的工作岗位选修相应的课程;最后通过专业实践环节的综合训练,起到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的作用。具体来讲,重点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 网络硬件设备研发方面的能力培养

通过电工与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计算机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系统工程、计算机接口与控制、VLSI技术及应用、人机交互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与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在网络新技术、新产品的硬件方面的创新研究和设计制造的能力,以满足科研单位和网络设备厂家的硬件设计工程师工作岗位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

(2) 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方面的能力培养

通过计算机网络、Internet协议分析、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工程等课程的教学与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在网络新技术、新产品的系统软件方面的创新研究和设计的能力,以满足科研单位和网络设备厂家的系统软件设计工程师工作岗位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

(3) 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方面的能力培养

通过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工程、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网络计算技术、分布式系统导论、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导论等课程的教学与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在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方面的能力,以满足行业软件公司软件工程师工作岗位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

(4) 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方面的能力培养

通过网络工程、信息系统集成、移动通信技术、通信系统、程控数字交换原理、接入网技术、网络性能评价等课程的教学与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在网络工程规划、技术方案设计与评估、组网工程实施等方面的能力,以满足系统集成公司的网络工程师工作岗位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

(5) 网络系统管理维护与评估方面的能力培养

通过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性能评价、网站设计与维护、计算机故障诊断与维护、信息安全法规等课程的教学与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在网络系统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以满足企事业单位网络管理员工作岗位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7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实施计划

在制定实施计划时,需要考虑课程之间的依赖关系、各学期课时量平衡关系等问题。同时,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完成必修课学习的同时又兼顾学生的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主要安排在第三、四学年秋。另外,为了更好地开展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工作,我们建议第四学年春不安排课程教学,如果需要可以适当安排2~3次专业讲座。课程体系中各课程的学分、总课时、实验课时、考试课时及教学安排。

8小结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正在不断向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更高的要求发展,用人单位对网络技术各方面的人才要求也将不断提高并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作为高等院校,必须适应时代需求,不断修正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实时调整课程教学计划,只有这样才能培出养掌握网络及其相关技术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工作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技术需求。

第2篇:网络工程专业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网络构建与管理;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中小企业网络构建与管理实务”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至今已有7年的建设历程。在课程开设的前三年,我们是按照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传统课程体系,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网络集成”两门课程作为网络专业的核心课程,前者作为理论课,在第二学期讲授;后者作为实践课,在第三学期开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教学设计存在的最大弊端就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讲网络原理时没有相应的实践验证,学生学习感到枯燥乏味;讲网络实训时又忘记了相应的理论知识点,教学效果较差。因此,我们开始尝试该课程的改革,拟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网络集成”两门课程整合为“中小企业网络构建与管理实务”,基于高职网络专业就业岗位实际工作过程重构课程体系,按照典型工作任务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与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联合开发课程教材,全面实施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与学习模式,侧重培养中小型网络构建与管理的能力。学生在经过项目化课程的学习后,将充分具备中小型企业网络的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及网络管理能力。

1以企业应用为目标的课程定位

我们沿着职业分析―工作分析―课程结构分析―课程内容分析的路径开发课程标准。计算机网络专业的面向岗位都以中小型企业网络构建和管理能力为核心技能。“中小型企业网络构建和管理实务”课程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这种核心技能,在经过项目化课程的学习后,不仅具有中小企业局域网的设计与实施、网络管理、网络设备安装、调试等技能,而且具有建立、维护和管理园区网络的技术支持能力。

如图1所示,本课程以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为主轴,以网络系统三大模块(网络集成模块、网络管理模块、网络应用模块)为核心,其培养目标是从事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网络系统集成、网络运行管理与系统维护、网络应用系统开发的高技能型人才。其未来所面临的职业工作是“建网、管网、用网(应用开发)”,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

2校企共建课程

本课程开发的第一步是与企业共同分析确立岗位职业能力与工作过程,我们通过以下形式与企业建立了密切合作:

(1) 校企合作共建职场环境下以工程项目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本课程教材由课程组成员与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联合开发,通过与国内主流网络设备供应商建立密切合作关系,消化和吸收他们的职业培训课程,并且结合高职教育特点,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确保专业课程的技能培训与企业“零距离”接轨,使教学内容,尤其是实践教学内容与学生就业做到无缝连接。

(2) 校企合作共建以工程项目教学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2007年投资约100万元与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共同创办了锐捷网络学院,拥有两间具有60个工位的专业网络实验室,实验室占地面积约500m2,建有10组实验台(RACK),网络设备约100余台(套),服务器及计算机60台,构成实验与验证两套系统。网络学院以学生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突出职业素质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经权威、前沿、专业的网络技术培训,让学生紧跟网络技术的发展潮流,掌握前沿的网络技术,获取职业认证,打造一身过硬的真功夫。通过学习与培训,使学生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进而提高学校的就业率。

(3) 聘请引进企业行家共建双师教学团队:为了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坚持企业互聘,将合作企业资深专家请进来,共同制定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等,聘用合作企业一线工程师来校讲课,鼓励有一定学术造诣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参与相关企业的实际项目,提高专业教师的知识面,提升专业教师新技术的应用。

通过与行业企业的深入交流,确立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针对实际工作工程中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从系统化学习情境入手,全面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设思路。

3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

“中小型企业网络构建和管理实务”课程开发的流程为:岗位任务分析确定专业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具体流程的起点是市场调研,经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职业行动领域分析、职业行动领域专家评审确认、学习领域开发分析、学习情境设计等环节,最后确定了课程体系,下面具体论述本课程的开发流程:

(1) 审查专业定位和就业面向,论证并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所包含的岗位或岗位群,提供翔实的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以及每个任务的工作流程、工作对象、工作方法、使用工具、劳动组织方式、与其他任务的关系、所需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实现工作任务向行动领域转换、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换以及学习情境的设计奠定生产实际的基础。我们从企业专家提供的十余个岗位中,确定了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网络技术应用三个工作岗位。

(2) 职业行动领域分析。课程组按照职业能力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所能完成的任务,归类整合职业行动领域,提出典型工作和典型工作任务,梳理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行动能力。

(3) 学习领域开发分析。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学习基础,列出学生目前的专业基础课程知识点和实训项目,已经具备的能力,研究要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具备的职业行动能力,培养学习者的职业行动能力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训练的项目,形成专业技术学习领域。

(4) 学习领域的构建。一个学习领域由描述职业能力的学习目标和描述工作任务的学习内容所构成,通过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完成某一职业中的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通过若干个相互关联的所有的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某一职业的从业能力和资格。

(5) 根据学习领域和职业行动领域对应关系,即可确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6) 学习情境的设计。“中小企业网络构建与管理实务”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前期主要以实践操作为主,后期则主要以理论分析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前期的实践操作积累感性认识及相关的操作步骤、工艺、工具设备名称等操作知识,后期的理论知识用于解释“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注意对操作细节的分析,因为细节会直接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同时,教师需注意把操作经验、操作诀窍的传授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学到某些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根据中小企业办公室局域网的工作过程分析,初步形成了本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和任务目标。学习情境设计基本目标任务完成后,还需要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完成详细设计,包括学习情境设计应规定学习时间、职业行为能力培养目标、专业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论与方法论的选择等。

根据上述开发流程,我们设计了计算机网络岗位典型工作过程,如图2所示,本课程就是基于中小企业网络构建与管理典型工作过程来设计和开发学习情境(如表1所示),做到每一个学习情境的实施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4课程设计以技术应用为目标,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中小型企业网络构建和管理实务”课程设计充分体现了网络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要求,并将职业资格认证内容导入课程体系,融进教学内容,突出了课程的职业性;创建了综合性、多功能的实践教学环境,实现实训教学过程与工程应用技术对接,实训环节丰富多样,突出了课程的实践性;坚持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原则,多模块的组合能体现出课程设置和课程选择的动态性,可拓展性,设置和课程选择的动态性,使课程设计与市场需求保持同步,能力模块和知识模块的组合能避免单纯的技能的传授,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高技能,突出了课程的开放性,如图3所示。

5结束语

通过以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设置,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开发为依托,更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动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其创新意识、自主学习精神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也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蒋洁. 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探索[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4).

[2] 游贵荣.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探[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8).

[3] 李志梅. 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J]. 中国电力教育,2008(6).

[4] 铙云波.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探讨[J]. 福建电脑,2006(2).

[5] 李圣良.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体系改革探索[J]. 职业技术教育,2005(35).

[6] 耿建生,李志红. 高职开设模块化综合技能课程的探索[J]. 教育与职业,2006(26).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Practice of Network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Course Design and Practice

PAN Jie,JIANG Yun-li, YI Wen-quan, LI Su-qiang

(Computer Department of Jiangxi Vocational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iujiang 332000, China)

第3篇:网络工程专业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网络会计;面临困境;对策分析

网络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网络会计的出现为社会经济的生产结构以及社会运行体系的创新提供了专业性的技术支持。通过网络环境以及会计工作的充分结合,能够为企业的运行及科学化管理提供专业性的技术支持,同时也为传统会计工作的构建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对于传统网络会计工作而言,其相关的技术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通过网络会计工作内容的构建,为企业信息项目的核算及信息的规划提供专业性的技术支持,同时也可以通过对电子单据、电子货币等内容的网络化分析,进行数据资源的储存,从而为网络会计的综合性发展提供系统性的支持。

一、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及安全性分析

1.网络会计信息的系统性

在网络信息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可以通过联机的设计操作,获得专业性的会计信息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多元化网络信息报告,通过其信息系统的设计,可以实现以下几种技术优势性。首先,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对于网络会计信息而言,其基本的系统主要有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以及操作人员等。其次,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对于网络会计信息的特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综合性,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系统的设计需要在多个角度对网络会计信息进行收集,通过对企业相关业务数据的分析,实现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的综合设计。第二,信息资源的一体化。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需要在各个模块中进行财务决策信息的分析,构建科学化制度管理体系,并在广义的角度对企业中相关业务进行系统性的分析。第三,在网络会计环境下,也应该构建实时化的财务会计体系,实现记账、报账以及查账的及时处理,为动态化会计核算信息的构建提供系统性的支持。

2.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随着网络环境的构建,企业会计信息的核心目的就是保证数据资源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实现企业财务数据的完整、可用性,所以,在现阶段网络环境下,应该将数据安全、完整及目标作为基础,并通过对不同企业特点的分析,进行会计信息的安全策略构建。因此,在网络安全策略问题构建的过程中,可以在两个角度对网络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分别是技术系统以及管理系统。首先,在技术系统分析的过程中,应该对企业资源的选择进行系统性的分析,通过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科学管理,为网络会计信息的统计提供系统性的技术支持。而且,在企业运行及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在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以及财务软件等方面进行软件系统的开发,并在最终程度上为企业的安全技术构建及虚拟专用网技术的控制,提供完善性的技术支持。其次,在管理角度中分析,在企业运行及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构建会计信息化的系统管理制度,构建健全性的规章制度。例如,在企业信息管理中,应该通过出入机房登记手册、操作人员手册等项目的构建,保证信息资源采集的合理性,从而为网络会计环境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专业依据。

二、网络会计发展面临的问题

1.网络系统中的安全问题

随着网络信息资源的出现,资源共享逐渐成为网络系统运行安全性的基础保障。在网络平台中,网络会计中的信息安全对企业中经营管理活动的构建存在着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为会计信息中的资金、财产管理带来严重的制约。同时,在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中,会使信息中的资源受到黑客的侵袭,更为严重的也会出现病毒侵害,在这种开放性网络环境下,其网络系统的安全运用会为企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2.网络会计人员的素质问题

对于企业而言,对会计人员的素质及技能要求相对较高,但是,专业性的网络会计人员却十分缺乏。所以,在整个网络会计迅速发展的环境下,会计人员需要懂得专业性的业务操作流程,而且也应该掌握专业性的管理水平。但是,在现阶段网络会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着专业性人才缺乏的现象,其具体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向:第一,专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及素养相对欠缺,对于网络会计中的专业知识很难掌握,这也就为网络会计工作的构建造成了制约性的影响;第二,部分网络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相对缺乏,一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相对缺乏,他们会为了个人的利益利用网络会计中的漏洞进行信息资源的窃取、非法移动怀集数据等,这些现象的出现为网络会计的稳定运行造成了制约性的影响。第三,对于大部分网络会计人才而言,他们专业英语能力薄弱,而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相对较差,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分为网络会计工作的构建带来了严重的制约。

3.网络监管中的限制问题

在现阶段网络会计工作构建的过程中,由于网络监管内容的限制,在网络会计工作的设计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其具体的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黑客攻击的出现。对于黑客攻击而言,其大部分状况是利用计算机软件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漏洞,利用某种软件技术,进行资源的非法获取,从而使服务系统出现无法正常使用的现象,而且,也有一些黑客会通过猜测用户的口令进行聊天记录信息的偷窥,这些现象的出现也就是网络监管制度不健全所造成的。第二,计算机病毒的分析。在网络会计环境下,网络监管系统的设计存在着不健全的现象,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存储介质侵入系统分析中,很多盗版的光盘存在着较多的病毒,而且,在移动硬盘等硬件设备使用中也存在着病毒。其次,在内联网入侵技术分析的过程中,企业中内部硬件系统存在着新型病毒。若这些现象不能得到有效的监管,会为网络会计工作的构建造成严重的制约。

4.网络会计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对于网络会计工作而言,其中的网络经济是网络内容控制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在工作内容构建的过程中实现内部控制的协调性,通过这些信息的反馈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非财务性的信息资源造成流失。而在网络会计工作构建的过程中,应该定期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分析,很多状况下,网络会计信息的编制不能得到双向性的协调,同时也不能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这些现象的出现也就为内部及控制信息的协调设计造成了影响。而且,在网络会计运行的过程中,会使各种复杂性的内容融为一体,这种状况下也会为企业人员的管理造成严重的制约,从而出现系统重复错误的现象。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应该通过会计网络项目的设计,进行传统会计资源的协调,保证财务会计报账、报表等内容的合理性,从而为网络会计资源的设计提供良好依据。

三、网络会计发展中的优化策略

1.构建安全性的网络会计管理工作

企业可以在网络环境中,进行网络会计工作的构建,实现会计信息安全性、直接性的分析,从而为会计信息的系统管理提供系统性的技术支持。同时,在企业信息安全处理中,通过网络会计资源的运用,可以实现经营管理活动的科学性及系统性,有效避免信息安全问题的出现。首先,科学利用数据加密处理技术,对网络会计信息进行科学化的数据整理及电子加密,在具体项目操作的过程中,相关的设计网络会阿基人员应该对系统软件进行严格性的加密控制,通过对软件共享属性的分析,进行加密项目的处理。其次,网络会计人员应该对经常使用的软件及相关系统进行定期杀毒处理,并在安全性的网络环境下,进行信息的下载及资源的更新,保证会计结算工作的质量。再次,在信息数据资源分析中,网络会计人员应该对模糊不清的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并对财务数据进行电子档案的设计,构建反复性的资源查收系统,避免操作失真对会计信息造成的影响。最后,网络会计应该认识到网络信息的流动化特点,通过网络信息数据的获取,构建动态化的监管系统,从而实现企业财务信息的实时性监督,为网络会计核算工作的确立提供动态化的数据支持。

2.有效提升网络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会计成为会计工作构建及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这种会计统计工作的构建,可以方便信息的处理及会计项目的统计。因此,在这一环境在,国家相关部门加大了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认识,通过组织、培训及定期的宣传,为网络会计工作的确立提供了系统化的支持。很多企业也认识到了网络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构建了上岗培训机制以及企业自动的竞争淘汰机制,会定期淘汰一些工作不达标的员工,通过这种制度的构建,有效提升了企业网络会计人员的专业性。

3.建立健全的网络监督管理机制

由于网络会计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会计信息对信息的处理以及传递提供了必然的媒介,通过信息的制作以及性的传递,核心目的是为了保证网络会计工作构建的合理性。因此,在现阶段网络环境在,在网络会计文化分析的过程中,应该构建以下几种监管机制:第一,定期宣传并组织专业性的网络管理人员进行计算机系统的检测及维护,通过对硬件的定期维护,可以有效防止网络会计工作中由于系统问题造成的数据丢失,并要求相关的网络会计人员在技术操作中,进行数据的备份。第二,应该认识到网络介质对网络管理中的局限因素,及时进行软件系统的升级,时刻保持网络软件的最新版本。第三,在计算机网络环境监管的过程中,应该组织专业性的技术研发人员进行网络会计软件资源的开发,构建监督管理机制,有效避免网络黑客的出现,而且,企业中的各个部门也应该保证数据统计的统一性,借助网络平台打破网络会计工作的局限性,为网络会计工作的设计提供稳定性的技术支持。

4.构建综合性网络会计工作的内部控制机制

随着网络会计工作的构建,网络经济环境的营造逐渐成为企业内部控制及制度完善的重要依据。因此,在现阶段网络会计工作构建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该构建快捷性的交易机制,完善企业运行中的支配制度,将会计财务报表格式进行统一确定,从而充分保证企业运行中,财务信息管理的规范性。同时,在内部控制制度构建的过程中,也应该为内部控制制度的优化提供稳定性的网络经营环境,合理利用网络电子环境下的虚拟空间,设计快捷键,从而为网络会计工作的构建提供专业性的技术保证。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网络环境构建及发展的过程中,网络会计逐渐成为企业财务核算工作创新的基本途径,同时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网络会计工作与传统的会计工作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性及独特性的特点,网络会计工作不仅可以实现会计信息处理的告诉性,而且也可以实现财务信息成本的有效降低,为财务信息的计算提供专业为性的技术支持。因此,在现阶段网会计信息管理及工作内容构建的过程中,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应该认识到网络会计工作构建的优势性,营造稳定性的网络监督环境,提高网络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从而为会计工作的创新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尉莺凡.网络会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探讨[J].中国商贸,2012,35:84-85.

[2]宋雨陶.浅谈网络会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相应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5,04:118-119+135.

[3]肖飞.我国网络会计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新西部(理论版),2014,05:57+41.

[4]张竞.我国网络会计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时代金融,2013,17:218.

[5]姜楠.我国网络会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01:56-57.

[6]王培培.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安全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

第4篇:网络工程专业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网络技术专业 典型岗位 教学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a)-0234-02

现代社会处于全球信息化时代,企业网络工程的建设、网络设备的配置、网络安全维护等方面都增加了对网络方面的相关人才的需求。随着网络建设的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核心业务应用都依托于网络运行管理。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建立自己的网络信息系统,不同的企业对自身的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需求也会多种多样,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自己必须拥有高级网络人才。企业对网络技术专业毕业学生的技能有了更加高的需求,并且对于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非常重视。这就迫切需要职业院校培养适合企业工作岗位的网络技术人才。

1 网络专业教学计划改革

高技能的网络技术人才存在较大的人才需求市场。对大量的中小企业来讲,网络规模相对较小,一般只需要1~2名网络管理人员,这就需要网络管理人员既要掌握网络的管理与维护技能,又要负责对企业网站的管理与维护。可见掌握网络管理与网站建设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将是企业急需的。

1.1 执行的教学计划中的问题

分析教学计划中核心课程的设置,不难发现课程设置程覆盖范围广泛,目标不明确,没有针对企业典型工作岗位的需求,学生学习缺乏动力,课程主线过多,导致学生学得多但不精,教学效果不理想。综合分析现在执行的教学计划中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内容滞后,课程没有创新,没有结合企业实际需求。(2)实训课程效果不理想;实训内容的组合与实际工程项目应用有一定的出入。实训课(3)程间衔接不够精密,没有形成体系。(4)第一学年开设高等数学、英语、体育、新疆地方史等必修基础课程,造成了专业课(5)程可设推迟开课,形成了第3、4学期专业课密集开设,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教学效果欠佳等问题。(6)教学的条件限制,包括实训的软件和硬件条件。(7)教学师资队伍的限制。

1.2 教学计划改革实践

针对企业的典型工作岗位进行分析,联合新疆行业和企业专家共同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网络技术专业的新教学计划。这项工作不但包括在培养方案中适时增加符合技术发展方向的课程,删除过时课程,还包括根据专业领域技术的发展对课程教学大纲的优化和更新。

根据现在执行的教学计划产生的问题,经过认真的行业企业调研,结合专家的建议,收集分析毕业学生就业后的反馈信息,依据现有的师资和实训条件,科学合理的对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目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尝试。

1.2.1 坚持企业典型工作岗位需求确定课程设置

目前,新疆行业企业对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如下。网络工程设计与管理类企业,典型岗位群有网络工程实施工程师和网络设计工程师,专业能力要求掌握网络基础知识,精通路由交换、网络安全相关技术,熟练掌握windows和Linux系统;熟悉网络架构、网络设备的安装、配置、管理;网络环境的管理,配置,排错,维护。网站与管理信息系统类公司,岗位群有网站维护、网页设计师、网站运营师等,专业能力要求熟悉windows、office功能;熟练手写HTML/CSS/JavaScript代码;熟练掌握Web标准、易用性、浏览器兼容性等方面的知识;熟练运用网页设计、网页制作、网站美工等相关软件;精通HTML/XML、JavaScript、CSS、JSP、Java语言及SQL;熟悉Web Service、AJAX等技术;熟练应用SQL或ORACLE等数据库;掌握、C#等开发工具。信息安全类公司,岗位群包括网络安全工程师等,专业能力要求熟练管理维护Unix、Windows系统;能熟练使用Unix、Windows系统平台下各种应用系统,如:MSSQL、Oracle、Exchange等;熟悉相关网络安全产品如防火墙、IDS、防病毒,漏洞评估工具等;熟练网络设备的安装、配置、管理、排错、维护;掌握网络安全,网络质量及网络设备的监控,生成网络质量报表等。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为,新疆企业需求的主要是网络组建维护和网站建设高技能人才。因此可以确定教学重点就是围绕这两个典型工作岗位的职业需求,新的教学计划中的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目的就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综上所述,以体现企业典型工作岗位确定教学能力目标的原则,为每个典型的工作岗位设置一系列课程(2~4门课程),形成系列课程链路。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网络工程,另一条主线为网站设计开发、网络编程。两条主线的设置使本专业的学生能做到两手准备,两种选择,可硬可软,可以解决女生就业问题,同时满足大量中小企业对网络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构建形成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如表2所示。

1.2.2 鼓励教学创新

诸多原因造成的教学主线过多问题,没有科学合理设置专业核心课程。执行教学计划的制定受到传统的本科教育影响,造成了教学计划如同本科教学的缩减版,这不符合现在职业教育教学现状。职业院校学生在校内上课时间只有2学年共4个学期,所以一定要根据实际优化整合专业核心课程,大量课程应该设置为选修课程,这样就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教师和实训环境的作用。

建设开发新的课程,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库,建设新的实训项目。增强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使项目化教学更成熟,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在不断的实践中,更好的完善教学计划,使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根据企业典型工作岗位的需求,优化更新了专业课内容的设置。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造基础专业课程。如C语言课程,改造后的课程紧跟人才需求市场。教学场景仿真企业工作环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模拟企业工作岗位职责,教学内容设置结合企业工程项目,这样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结合计算机国家等级考试,鼓励学生取得证书,大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设置的课程基本都按照这种模式改造,实施项目化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结语

高素质的网络技术人才是企业需求的热点,但是企业对人才的选择已经非常理性,企业需要的一线人员不再是高学历,而是能直接上岗的技术人员。现在施行的网络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已经日益成熟,专业建设计划还需要正对企业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符合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才能满足新形势下企业对网络技术职业人才的需求。另外,必须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创新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5篇:网络工程专业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网络工程;知识体系;课程体系;专业方向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1前言

网络工程专业是国家教育部审定并设置的全国高校本科专业之一,是计算机专业与通信专业交叉的一门专业,也是目前我国高校计算机院(系)普遍开设的计算机科学类本科专业之一。

但应用型网络工程人培养目标如何定位,专业知识体系如何建立却一直是被受困扰的问题。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技术,也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交叉的一门学科。由于计算机类各本科专业也需要开设计算机网络方向的课程,最普遍的现象是许多高校计算机院(系)将网络工程专业开设成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网络方向,二者之间的培养目标相似,知识体系仅是几门课之间的差别。另一种现象就是部份高校将网络工程专业开设成为通信工程专业,沿用通信工程的知识体系再加设几门计算机专业类的课程。应该说这两种现象都没有形成网络工程专业本身的专业特色知识体系。

本文作者依据近年来从事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知识体系建设和教学的经验,对网络工程本科专业知识体系建设进行如下探讨。

2网络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专业知识体系的建设必须紧扣专业培养目标,作为网络工程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应该定位于应用型的网络工程人才。应用型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首先是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其实是其核心培养目标是具有程与网络应用的设计、规划、部署、实施、开发、管理以及销售工作,这些内容在时间关系上反映了网络工程的全过程,在业界担当“网络架构师”、“网络工程师”、“网络测试工程师”、“网络销售工程师”等角色能力的人才。

从网络工程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来可以将该专业分为四个方面的能力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网络设计规划部署能力、网络编程与应用开发能力、网络管理能力。由于目前应用软件开发基本都是基于网络环境的应用开发,从而网络编程与应用开发能力也属于计算机类本科专业必备的能力,而且许多高校将网络编程与应用开发能力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方向与特色来看待。就专业特色而言,网络设计规划部署能力、网络管理能力才真正是网络工程专业有别于其它计算机类本科专业之处。

另外,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也必须有别于通信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是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能适应通信技术与工程领域网络、系统、设备以及信息交换、传输、处理方面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运行维护、系统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尽管网络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都涉及到网络系统知识,但二者之间确有着区别,通信工程着重于信号和通信类知识,网络工程着重于网络应用和协议类知识。换言之,通信工程着重于电信企业大网络平台的建设与管理,网络工程着重于用户端网络应用平台的建设与管理。

3网络工程本科专业知识体系的建设

网络工程本科专业知识体系可采用“平台+方向”方式建设。整个知识体系可划分为两个平台和三个基本方向。

3.1两个平台

本着“厚基础、重应用、强能力”的知识体系建设原则,为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本专业搭建可两个平台:公共基础课平台,包括人文和社科基础课程、理工科基础课程以及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课程;专业基础课平台,包括网络设计规划部署类课程、网络管理类课程、网络应用开发类课程和专业特色类课程。以适应社会对应用型网络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

3.2三个基本方向

三个基本方向课程以专业课程为主,其教学应在强调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与个性发展。通过基本方向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网络工程的某一职业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

网络设计规划部署方向主要包括组网工程、网络互联技术、通信网技术、网络性能测试等课程。组网工程主要介绍网络需求分析、工程设计、综合布线、设备选型知识。网络互联技术主要介绍路由和交换技术的配置与管理知识。通信网技术主要介绍无线网、移动网、宽带综合业务网、接入网等知识。网络性能测试主要介绍网络性能指标、测试方法、测试技术和测试设备的有关知识。

网络管理方向主要包括网站建设与管理、网络安全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网络协议分析等课程。网站建设与管理主要介绍网络操作系统的配置、网络管理协议与应用知识。网络安全技术主要介绍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与技术、防火墙技术与配置等知识,入侵检测技术主要介绍黑客攻击技术、入侵检测技术、计算机取证技术等知识。网络协议分析主要介绍网络协议分析方法与协议实现的知识。

网络编程与应用软件开发方向主要包括网络程序设计、WEB编程技术、J2EE应用开发与部署、网络数据库技术。网络程序设计介绍基于套接字的编程方法、进程(线程)间的通信知识。WEB编程技术主要介绍基于Java、JSP、Servlet和JDBC的编程知识。J2EE应用开发与部署主要介绍基于Servlet、Struts和Hibermate即SSH框架的编程技术,以及应用软件的部署方法。网络数据库技术主要介绍网络数据库基础知识、Oracle数据库知识。

特色类专业课程主要以新的网络应用技术为主,可选择网络并行计算技术、网格计算技术、多媒体网络技术、网络存储技术、高性能网络等方面的课程。

从网络工程三个基本方向可分析出这三个基本方向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通信工程专业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网络工程三个基本方向与其它专业知识的关系

其中人文和社科基础课程主要指政治、思想道德、体育、大学英语等课程。理工科基础课程主要指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数理统计与概率论、离散数学、数字电路等课程。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主要指计算机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等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

3.3网络工程本科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

通过对网络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的分析,可以得出网络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图2网络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鉴于在专业教学学时、教学人员和教学设施的不同,各高校在开设网络工程本科专业时,可选择三个专业方向之一并加以一定特色的专业课程来进行人才培养,以达到不同特色网络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也可以分不同年级采用不同的专业方向进行培养,以满足社会对网络工程专业各方面人才的需求。

4结束语

本科教育的专业课程知识体系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而变化,这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本论文中所讨论的网络工程本科专业的专业课程知识体系,是对近几年各高校网络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的归纳和分析基础上做出的一个探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该专业课程知识体系也应处于一个不断完善的进程中。

参考文献:

第6篇:网络工程专业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管理;课程设置;研究性教学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2.182

[中图分类号]F29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2-0-02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不仅有法律、策划等理论知识,还有各种土木建设技术、课程设计、计算机应用等内容,这方面知识需要拥有良好的地理信息掌握技术、测量、招标管理等技能,因此,基于网络环境的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是该专业技能学习的必修内容。但目前该课程的学习与网络环境应用紧密程度低,缺乏系统化的学习方式,需要进行研究性教学改进教学内容。笔者通过研究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的特点,分析现今该课程学习的重点及存在的问题,探讨该课程的改进建议。

1 基于网络环境下该课程研究性教学特点

1.1 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共享,可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由于该课程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该课程在学习时需要进行文献的借鉴、大量调查和假设,在缺乏验证的基础上进行评估,这些方面的经验都需要学生自己进行查找分析,因此,在网络环境下的探析活动,大部分都是学生自身的探究,主动性强,教学模式较开放。

1.2 创新性强

由于房地产开发需要对项目作出评估并进行策划,原有的项目规划通过大量的语言描述,使计划书看起来杂乱无章,缺乏总结归纳。但是现有基于网络环境的计划书,可通过作图,将各部分内容以系统化的简短语言描述出来,并对图形加以绘制,使各部分实现列联分析,加强各部分相关程度。通过网络计划图的勾画,以此大大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对于专业理论的掌握如果只落实到书面上,只是对理论的复制粘贴,通过网络计划书的勾画,才能看出学生的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

1.3 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实践性

由于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内容涉及多专业知识,理论学习过多,长时间积累却缺乏实践应用会导致学生实际分析能力下降,因此,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可有效将学习理论以网络信息共享的形式适时应用于策划管理,对于地理信息知识可利用网络更好地进行区域分析。同时,对于营销、估算等内容利用网络计算工具可实现数据的精准化,确保不会出现人为失误。

1.4 贴合时展

现今作为网络沟通交流的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早已离不开网络环境,针对此现状,现今教育教学也逐步将网络应用于学习当中,以此提升教学质量。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的教学本身就有大量的网络策划图、计算机应用等知识,将课程向网络化环境发展,贴合时展的理念,有效促进了该课程的革新,在改进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提升了学生对于网络应用的能力,使学生通过网络设计、网络搜集、网络借鉴等手段,更加深入了解该门课程的专业性质,增强专业能力。

2 基于网络环境下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的难点

2.1 开发建议书的述写

该课程内容重点就是对开发与管理阶段的策划述写,一项工程的完善与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前期准备工作,而开发建议书就是对投资项目做一个整体构想,以规划性的建议探讨该项目的开发价值。而建议书的内容包括地理位置、资金投入、建设规模等方面,这些内容都需要有详细数据调查。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程学习,可了解某项工程的调查内容,通过查找文献资料,基于实际数据,学生可获得详尽信息,为接下来的研究奠定基础。

2.2 计算机应用

通过对拟建项目开发建议书的了解,之后需要进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经过进行网络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里可增加数据支撑,以确定分析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因此,通过网络获得的大数据,成为房地产研究设计中的重点,使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将计算机应用作为重点教学内容。

2.3 开发设计环节

一般开发设计环节需要有明确的项目策划书,但是书面性的项目策划书体系过于庞大,内容比较杂乱,不便于翻阅与查看。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开发设计,可形成规范化的流程图,以简洁明了的形式做出直观清晰的网络规划图,建立大体框架的雏形,便于翻看与整理。因此,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房地产设计是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重中之重,对房地产的建设施工起到了引导作用,缺乏这一环节,房地产工作便无法开展,以致这一内容成为该课程的难点。

3 基于网络环境下该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影响因素

3.1 网络信息共享程度

研究性教学需要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基于网络环境的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需要大量的网络信息资源,比如法律、项目策划、营销等方面。目前我国与该课程资源相关的网站大约有4 000多个,其中涉及了房地产的综合网站、各企业信息、中介服务、法律规范改革等不同方面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有一些私密性的信息并不对外公布。因此,在研究性教学基础上,学生可利用学校内部的知网、外文数据库、超星、维普等与企业联合的网站,学习到相关课程的信息,可见,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为该课程的学习带来了信息共享的便利。

3.2 网络应用程度

基于网络环境对于该课程的研究性教学需要掌握教学过程网络信息和网络数据的掌握程度,因为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需要用多方面信息与数据的结合才能进行分析,这些内容单靠经验理论不能得到,需要经过网络的数据库查找验收,因此,网络的应用程度对该课程的深入具有重要影响。

3.3 网络教学方式设置

由于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理论知识内容丰富,因此,目前教育方式仍以课堂授课为主,对于网络课程的应用并未普及。学生在进行法律知识、人员管理、土地所有权等理论知识的学习时,这种理论授课的方式可满足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但是对于项目策划、课设方面的实践学习,如果依然采用这种形式,就会大大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现今房地产的形势并不乐观,如果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课程依然以理论教学为主,会造成学生的专业技能缺乏实践性,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就业。网络环境下开展该课程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与改进,找到更多实践数据分析项目策划的优缺点,提升学生的课设能力。因此,固有的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的教学方式早已不适应时宜,需要改进。

4 网络环境下该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构建

4.1 先进行教学方式设置

首先,学生针对教学内容应主动在网络上收集资料,找到相关数据和信息内容;其次,分组讨论(也可自主探究),组内探究学习,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主动分享自己找到的信息内容;此后,小组内进行课题设置(自行研究课题),研究问题相关内容,各组员进行分块管理,然后大家讨论各模块之间的联系;最后,分析课题的结论,反思探究过程的问题,并对课题的相关问题深入分析,提出新问题。

4.2 网络应用更明显

一是对课程内容的网络深化,即房地产的内容知识通过网络分析,比如某地产公司的项目策划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只做了关于开发环境、施工规模、技术三方面内容的评估,它缺失的内容学生可通过网络查找以往文献,通过借鉴文献,并根据当地建筑环境进行实际分析,作出符合当前发展的风险评估,并作出网络计划图,以直观的网络规划形式将课程内容应用。二是对网络信息数据的应用,现今属于大数据时代,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数据信息利用也不能基于某一年或是某一项,必须要经过多项数据的分析处理才能做出全面分析。比如对于房地产开发的融资,融资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不能依靠经验和简单的经验进行规划,因此,在网络大数据的影响下,学生可分析多年来某项目的融资情况,网络分析大大减轻了人力分析的困难。

4.3 研究性教学基于实际

房地产行业现在处于低迷时期,那么对于其开发与管理的教学需要基于现今实际,分析各地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教学的改进措施。通过网络,可学习得到一些实际的教学内容分析,比如依据2015年房地产行业的增幅统计发现,虽然现今房地产行业不景气,但是依然有接近四成的富豪加入房地产建设行业,可是依据2014年对于房地产行业经济效益的评估发现,在2013~2014年间,整个房地产行业持续亏损,即使效益高的企业也仅有2.6%的利益获得。以往人们热衷于房地产投资是因为其经济效益获得高,那么在低迷的时候依然有多人愿意投资房地产行业,基于这个现状,教师可结合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规划,让学生基于实际分析房地产行业在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究竟是怎样的,房地产的开发存在多大的风险以及提升房地产竞争优势的项目有哪些。学生可通过网络查找资料,网络的多方面数据,网络调查等方式,自主研究房地产行业的现状、发展态势及房地产行业的行业规范。基于实际的研究性教学,可通过网络环境的运用,很好地得到房地产行业的整体分析,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并通过对实际的分析,学生也能更好地将所学到的理论经验应用出来。

4.4 网络教学内容突出重点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知识点冗杂,主次不清,并理论教学占据过多课堂时间,使得网络教学内容因缺少课时,达不到应有教学效果。那么在网络教学中,应将知识内容区分成主要和次要两方面,合理进行课时分配。对于一些概念性的内容比如管理学的概念、城市概念等,只在理论课堂讲解,网络教学不应浪费时间再讲解一遍,对于房地产投资、项目开发等重点内容优先讲解,增加课时。并利用计算机设备,对于知识点进行作图分析,对房地产行业的各项数据教学要严谨,最好使用基于调查的数据,防止出现分析纰漏。

5 结 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进,而基于网络环境的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利用信息技术的优点,传播、策划、估算、处理项目的内容与数据,使该课程专业内容的学习更加完善。在研究性教学模式下,结合网络的优势,通过合作探究、创新思维等特点让学生更加了解该课程内容的实践教学理念,是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因此,基于网络环境的研究性教学应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促进课程设计的更加完善,不断提升课程专业性。

主要参考文献

[1]何红.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4(10).

[2]李悦,韩璐,陈双.房地产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协同教学”实践研究――以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7).

[3]张研,包恩和,周月娥.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探讨[J].科技视界,2014(11).

[4]贾晶.《房地产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2(6).

[5]王洪海,范海荣,高秀青.工程管理专业房地产方向课程教学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4).

[6]谢婷,刘樱.“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课程的教学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31).

第7篇:网络工程专业行业分析范文

以微电子、软件、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技术进步过程中发展最快、渗透性最强、应用最广的关键技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信息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是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传统产业不断升级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新动力。信息产业持续高速增长,成为全球最具活力、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要迈上新台阶,目标是要使网络规模、容量位居世界第一。网络基础设施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基本满足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普遍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为网络基础设施薄弱的中西部地区、广大农村地区和中低收入阶层参与信息化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到“十五”末,计算机社会拥有量将越来越大,计算机技术的需求量将会随之增大,因而从总体来看,计算机方向的人才缺口较大。作为中职学校,必须了解市场、适应市场、依托市场和开发市场,才能培养出适应和满足计算机类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的人才。目前在人才需求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人才总量严重不足。根据信息产业部的关于计算机市场构成的报告,截至XX年底,全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平均就业人数777万人,其中工人约占60%以上,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比例较低,远不能满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对于即将进入国内市场的国际软件外包、国外通信运营商来说,计算机类的人才将会是他们在国内发展的首要选择。

人才层次结构不合理除高精尖专家人才外,电子信息企业还需要大批熟练操作的技术工人。目前,我国技术工人文化程度低的多,高的少;技术等级低的多,高的少;高等级技术工人年龄大的多,年轻的少。调查数据显示,仅广东省技术工人缺口就有多万,全国的需求缺口更大。以软件企业为例,很多简单的编程工作,高中学历的人只要经过专业的软件职业培训,完全可以胜任。目前,我国基础程序员非常缺乏,一些基础性工作只能由本科生和硕士生完成,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这说明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工型人才奇缺。

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人才需求量大大提升。网络技术持续稳定发展,网络设备的生产、检修、网络建设、网站设计等相关行业对应用型技术人才需求不断增长,社会对网络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要求人才的素质不断提高,以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随着网络的蓬勃发展,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将越来越多。

2、被调查企业的分布情况

(1)被调查的企业近6家,其中有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单位(如电脑公司、软件公司)、服务类企业单位、制造业企业单位,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及其它企业。从被调查企业的分布和性质来看,我们认为此次调查的安排是比较合理的,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主要企业人才分析

首先针对主要企业人才需求我们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不论是网络公司的规模如何,主要的技术人员分为两类:网络工程设计人员和网络工程实施技术管理人员。一些规模较大的网络公司都是采用具有一定工作经验或者中学历的人才进行网络的设计工作,而聘用的中职生主要是进行网络工程的实施和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工作;而规模较小的网络公司则希望招聘的人才最好具有网络设计和网络实施管理双重能力。89.1%的企业认为聘用人才最优先考虑的因素需要团队意识、81%的认为需要职业道德、67.5%的认为需要专业知识;56.7%的企业对it类就业市场信息的了解主要通过各种媒体;70.2%的企业最希望的岗前培训方式是就地自己培训;普遍企业认为毕业生必须具备网络设备集成能力、网站管理能力、网络安全、系统安全保障;普遍企业认为计网中职专业课程至少应包括数据库开发、网页设计与开发、网络布线与工程、服务器配置、网络施工、网络管理与安全技术等课程;62.1%的企业认为中职学生工作起薪1200-1500比较合适;大部分企业认为有必要让员工继续学习,可不脱产培训。此次调研涉及的用人单位主要是湖南省的大中型企业、计算机网络培训机构,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营企业.

(3)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

一般企业认为毕业生在本专业知识方面知识基本恰当,能基本满足工作需要。但是对计算机类企业(如软件公司,电脑公司等)来说,学生的专业知识还是有待加深加强的。另一方面沟通协调以及团队合作精神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计算机公司非常注重合作意识培养,本专业毕业生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欠缺。此外,在创新能力上还是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对于发展迅速的计算机行业,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所以在校期间需要加强学生以上能力的培养。

(4)企业需求情况分析

第8篇:网络工程专业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城轨控制;网络能力;课程设计

1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规模化、高速化发展,信息网络化使城市轨道交通的各类信息能够迅速上通下达,准确获得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的各类实时信息[1]。地面局域网及车-地无线通信网将城市轨道交通的控制中心和车站连成一个有机整体,使控制中心能够全面监控全线列车的运行情况,以便灵活配置系统资源,确保轨道交通安全,提高为旅客服务的高效性和智能性。城轨控制业是我院示范建设专业,近年来城轨控制相关技术发展非常快。教学中一些讲解系统还使用以往的网络设备对通用的网络通信技术进行介绍,没有针对城轨信号控制专业专用的局域网技术。当前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究竟需要培养哪些网络方面的技能,使得这些技能与城轨控制专业更好地紧密结合,而网络系统涉及面广,如何在相应的时间内让学生学到对走上工作岗位最有用的技术,又能兼顾拓展学生知识面和视野,为学生长期发展打好基础,这涉及到各个知识点的梳理以及深浅程度的把控,课程内容的设计等诸多问题。

2课程设计背景

2.1城轨控制专业网络能力需求

通过调研,分析城轨控制岗位群及岗位技能需求,得出该专业对网络能力的需求[2].

2.2城轨控制专业网络课程开设现状与不足

目前城轨控制专业开设的网络课程是计算机工业控制网络技术,开设的主要内容有:一方面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工业控制网络的发展、特点及分类,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及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的OSI/RM及TCP/IP体系结构;网络互联设备的功能与应用;局域网的结构、标准,以太网的组建及维护,WLAN的标准与特点。另一方面是现场总线,主要内容包括:CAN总线技术特点及协议规范及实际应用;PROFIBUS总线的分类、协议结构和传输技术及实际应用。培养技能主要表现在:计算机网络的组建、设置及应用;CAN、PROFIBUS总线的设计及应用。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城轨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网络课程设置和技能培养情况与现场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网络课程设置缺乏系统化由于城轨控制专业的技术新、设备新,并且与网络技术结合紧密,所以,培养学生相关网络能力培养是非常必要的,而目前国内同类高职院校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没有跟上城轨交通高度网络化的步伐,一定程度上对网络技术的通用性研究多,所以在网络课程的设置方面,特别是在教学中,大部分的讲解系统还使用以往的网络设备对通用的网络通信技术进行介绍,没有针对城轨控制专业专用的局域网技术,使该专业的网络课程设置相对孤立,缺乏针对性和系统化设计[3],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

(2)网络相关课程标准的制定缺乏精准课程标准是课程教学的根本,在内容的选择、课时的分配、重难点标注、讲授的深浅等方面都需要根据专业需求,进行整体把握并具体说明[4]。这就需要制定相关课程标准的人,即需要懂专业,又需要知道计算机技术与专业技能培养的结合点,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然而,目前城轨控制专业教师对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网络能力二者兼备且能力都强者较少,这样在制定相关课程标准时,对内容选取、课时分配等方面缺乏精准,需要深入调研和总结。

3城轨控制专业网络课程设计

3.1城轨控制专业网络课程设计

通过对城轨控制专业岗位技能的深入分析,找到专业技能与网络技能的对接点,并根据专业网络能力需求分析,结合专业技能要求,设计城轨控制专业的网络课程名称为《计算机工业控制网络技术》,本课程是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必修的核心专业课程,安排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

3.2城轨控制专业网络课程实践

(1)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局域网技术和拓扑结构,掌握开放式网络互连参考模型、TCP/IP参考模型的组成及功能,熟悉网络组建、设置与维护方法。熟悉PRO-FIBS总线、CAN总线的组成和原理,掌握总线的软硬件组态及接口技术,熟悉总线相关协议。了解数据库基本概念、技术发展,掌握SQLServer的安装与使用方法,熟悉SQLServ-er的管理。

(2)课程内容规划《计算机工业控制网络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局域网的组建与维护、PROFIBUS总线维护、CAN总线等,其规划内容为:项目1.局域网的组建与维护学习目标为:熟练掌握网络的原理及拓扑结构;能认识各种网络设备和传输介质;能够熟练地进行局域网的组网;能够理解网络体系结构模型;掌握通信基础知识;理解局域网访问控制方式。重点:局域网概念、网络原理及网络互连设备的选用、通信基础知识。难点:网络体系结构及相关网络标准、局域网访问控制方式。项目2.PROFIBUS总线维护学习目标为:PROFIBUS总线通信原理;PROFIBUS总线传输技术;PROFIBUS系统配置及设备选型;PROFIBUS总线组成;PROFIBUS总线的组态应用。重点:PROFIBUS总线协议结构、总线访问协议、系统规划、PROFIBUS-DP功能。难点:PROFIBUS总线协议结构、总线访问协议、系统规划、PROFIBUS-DP功能。项目3.CAN总线学习目标为:熟练掌握CAN总线的原理及拓扑结构;熟练掌握CAN总线各种设备;能够熟练地进行CAN总线设备的配置;能够熟练的进行CAN总线设计。重点:典型CAN控制器、CAN的位仲裁技术、CAN报文及其结构、CAN总线工作原理及其特点、总线终端及网络拓扑结构。难点:典型CAN控制器、CAN报文及其结构、CAN总线工作原理及其特点、总线终端及网络拓扑结构。项目4.工业以太网学习目标为:熟练掌握工业以太网的原理及拓扑结构,能认识各种网络设备;能够熟练地进行工业以太网的组网及布线;能够了解工业以太网的应用。重点:工业以太网发展及特点、工业以太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工业以太网组网技术PROFInet的实时通信解决方案。难点:工业以太网发展及特点、工业以太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工业以太网组网技术PROFInet的实时通信解决方案。

4结束语

在我国城轨交通大面积建设的形势下,地铁的通信信号系统在保证列车高效、准点运行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而确保网络正常、有序传输信息也是保证地铁正常运营的重要部分之一。合理配置和优化网络有着重要意义。这使得学生对网络技能的掌握尤为重要。本文在对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岗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城轨控制专业网络岗位技能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专业能力与课程设计的对应关系,构建了课程框架体系,为城轨控制专业的专业标准与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奠定了基础[5]。

参考文献:

[1]陈享成.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分阶段能力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26-30.

[2]梁英,施艳容.城轨控制专业计算机能力培养与课程整合研究[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16(1):107-110.

[3]侯晓音.浅谈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项目化设计[J].群文天地,2012(18):213-214.

[4]李捷,侯德文,杨柳文.基于工作过程的城轨运营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优化研究[J].企业导报,2014(23):89-89.

第9篇:网络工程专业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类专业;网络技术职业岗位;课程建设;计算机网络

2003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以来,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国内高校各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就计算机网络课程而言,目前已有包括本科、高职两个层次,部级、省级、校级等多个层次的数十所院校的精品课程项目得以立项、建设。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是建设“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1]。国内兄弟院校前期开展的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建设[2-3],大多围绕这个目标,根据不同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大胆改革和创新,取得显著成效,产生了很好的借鉴和示范效应。

我校是一所有着二十四年办学历史的地方性高职高专院校。长期以来,学校坚持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十分重视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工作。计算机网络是我校信息与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类、自动化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我们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汲取他人宝贵的经验,借鉴兄弟院校的创新成果,同时结合自身地域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定位的具体特点,积极探索以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组)建设和改革新路子,这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工作。

1高职毕业生网络技术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1.1网络技术岗位特点分析

计算机网络是当今信息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之一。社会用人单位对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持续旺盛,工作岗位呈现多样性。IT行业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工作岗位主要特点可概括如下。

1.1.1技术更新快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猛,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因此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的要求特别突出。学生不可能仅仅依靠学校所学的知识和养成的能力去适应其长久职业生涯的发展需要,这就要求学生注重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高职高专学校2~3年的在校学习时间本身比较短暂,如何兼顾基本专业技能的训练,以快速适应未来就业岗位;以及如何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使之具备未来在岗知识更新的要求需要很好地加以平衡。

1.1.2实践能力要求高

与其他IT技术岗位类似,网络技术工作岗位对毕业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实际动手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也非常突出。学生无论从事的是网络组建、网络运行、网络开发,还是网络管理等不同岗位的具体工作,都需要在熟悉典型网络技术、掌握典型网络设备运用技能的基础上,突出实践、注重应用。这就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指明了路子――那就是必须在学校教学中,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以真实工作岗位的模拟环境为实践教学空间,立足应用能力的培养。

1.1.3知识的复合特点明显

从事网络技术工作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除了要有一定计算机科学素养,熟悉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基础知识外,另外具体岗位类型的细分,对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还提出了一定的复合要求。比如,从事网络应用,如网站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学生,除了对计算机局域网、互联网比较熟悉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数据库、程序设计等知识和技能。

1.2网络技术典型工作岗位及其能力规格分析

我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开设于1993年,多年来,先后为周边地区企事业单位培养、输送了一大批IT技术应用型人才。在先期开展的毕业生就业典型岗位调查中,我系针对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提出了包括企事业单位中小型局域网管理与维护、企事业单位网站建设与管理、企事业单位中小型MIS系统程序员等6个典型工作岗位,并对不同的职业岗位分析了各自应重点培养和训练的核心专业能力。

从用人单位的调查发现,从事网络技术工作的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不仅要具有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还需要具备较强职业岗位能力,包括核心技能、行业通用技能和职业专门技能等。从实际岗位的需求看,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分析如表1所示。

2 “计算机网络”课程组建设的具体实践

表1的网络技术工作岗位职业素养和能力分析,为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培养计划中计算机网络相关课程组的体系构建提出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2.1计算机网络课程组体系设计

从高职高专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培养计划中计算机网络课程组的设置,既要突出未来从事网络技术工作学生的能力培养,也要兼顾未来从事其他IT技术工作学生的需要[4-5]。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提出计算机类专业“网络技术课程组体系设计”,如图1所示(图中“*”课程系选修课)。

为使学生通过相关课程组的学习和训练,初步具备计算机网络分析、设计、开发、应用、维护和管理的能力,图1中网络技术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分为以下4个不同的层次。

2.1.1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课程

主要包括3门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PC组装与维护、Linux操作系统。这一模块为网络技术职业岗位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培养奠定基础。全部课程为必修课。

2.1.2计算机网络基础(核心课程)

该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典型局域网组网技术,深刻理解TCP/IP原理和技术,培养学生典型网络技术的基本专业素养。该课程作为网络技术课程组中的核心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是课程建设的重点。课程的教学采用“理论+实验”的形式组织,实验部分可分为模拟环境的验证性实验和真实环境的开放性实验两类。

2.1.3网络基础架构能力培养课程

主要包括实用组网技术和PDS与组网两门课程。前者以基本路由、交换技术为重点,以著名网络设备厂商的典型设备为背景,学习、掌握常见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等)的配置和管理技术,使学生熟悉业界主流网络基础设备的应用;后者为选修课,供有意从事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选学。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基础知识,训练其实践应用能力。同时,该课程中通过典型组网案例的分析、课程实训等环节,使学生具备独立开展一般中小企业内部局域网、互联网接入的规划和设计能力。

2.1.4网络综合技能训练教学环节

由“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网络工程实训”以及“网络技术职业技术资格认证培训”构成。该模块强调的是网络综合应用技能的训练,属于提高性课程,旨在使学生在前述3个模块学习的基础,进一步延伸、拓展专业知识,进一步训练网络综合工程能力。

2.2核心课程的优化与重组

课程建设初期,通过对我校及兄弟高职院校现行课程教学情况的调研,我们发现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

(1) 课程应用性特点尚不鲜明。

计算机网络课程本身是一门具有很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但传统国内高校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以OSI/RM七层模型为主线加以组织,“学院”气息很重。这一点对高职高专院校来说,问题特别突出。过于强调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系统性,显然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定位实际不相符合,导致课程教学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的现状严重脱节。

(2) 教学方法单调,课堂气氛呆板。

一般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大多采用“课堂教授+验证实验”的教学形式。从该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看,这本无可厚非,符合课程的教学特点。现今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由于过多强调课程的理论知识传授,导致“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形式的风行,课堂教学内容陈旧、枯燥,特别是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分析部分,高职学生往往如坠云雾,师生难以互动,学习趣味索然。

(3) 师资队伍不能与时俱进。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许多担任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教师,自身缺少专业实践背景,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的现象普遍存在,授课只能纸上谈兵,难以适应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其次,部分教师不注重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和知识更新,使课程教学与技术发展不相适应。

(4) 实践教学环境和条件建设滞后。

受专业建设时间和教学经费投入的制约,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训条件与本科院校的差距十分明显,而计算机网络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两者的矛盾比较突出。单纯依靠普通计算机机房开设基于模拟环境(如Boson、Packet Tracer等)的网络基础实验,使得学生在网络技术诸多专业的技能训练上受到很大制约,存在很多缺失。

基于上述分析,我系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实践,首先从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重组入手。其基本思路是:

(1) 突出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突出职业性和岗位性。通过与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神州数码网络大学等著名网络教学平台的合作,开展课程设计与课程开发。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把课程的教学贯穿于实际的网络构建、应用和管理的工作过程中,突出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和训练。

(2) 强调学以致用,完善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与周边网络、通信行业、企业的联系与互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新路子;充分发挥已建立的“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等校企合作平台的作用,深化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构建校内网络实验室、网络工程实训室以及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拓展实践教学空间;以验证性基础实验、案例式组网实训、网络工程综合实训和实际岗位实践等形式,充实完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

(3) 课程教学与职业证书有机结合。

将网络技术职业技能取证引入课程教学体系之中,在前期已开展的“网络设备调试员”培训考证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思科、H3C、神州数码等著名网络行业资格证书,丰富课程的教学模块,凸现课程教学的职业性。

为此,我们在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大胆摈弃了传统的OSI/RM模型为主线的组织体系,新的教学内容的组织体现了一般知识基础、基本技术方法和综合技术应用3个层次,兼顾了网络与通信基本原理、典型局域网技术、TCP/IP原理与技术和Internet典型应用等4个重点,如表2所示。

2.3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在我们的课程改革探索中,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是其中的重点工作。首先在实践教学内涵的充实上,初步构建了以下较为完善的体系。

(1) 网络基本原理实验:以校内“网络实验室”、“网络工程训练中心”为基地,采用真实环境与虚拟环境(如Cisco Packet Tracer、Boson等)相结合的实验方式组织开展。

(2) 典型案例综合实验:在校内“网络工程训练中心”及校外合作企业中国电信衢州分公司、衢州市爱得发网络工程公司等基地分别组织实施。

(3) 网络工程实训:主要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在校外实习实施,并与学生的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有机结合。

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我们通过依托校外合作企业,在实践教学中聘请了十余名行业技术专家,参与实践教学的指导。本系教师在配合外聘教师工作的同时,也得到了很好的实践锻炼机会。

2.4课程教学与职业技能取证的有机融合

为了体现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职业性特点,我们将网络技术职业技能取证与相关课程组建设加以融合。相关证书与课程教学内容的关系如下:

(1) 网络设备调试员(管理员)技能证书: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内容应覆盖该证书所要求的知识、能力规格,学生修完该课程,完成全部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后,具备参加该证书考试的条件。

(2) CCNA、HCNE、DCNE等行业通用证书: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内容融入上述证书的部分教学模块供学生课内选修。学生修完本课程,选修网络技术课程组后续课程,或利用课程网站自主学习,扩展知识能力结构,经过短期培训后,具备参加该证书考试的条件。

3结语

我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组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开展以来,大大推进了计算机类专业核心能力“中小型企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组建、运行、维护和管理能力”的训练工作。限于篇幅,课程建设其他层面的工作,如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革新、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完善等,本文没有系统介绍,留待后续进一步总结和报告。

鉴于课程建设工作的系统性和长期性特点,我系前期开展的围绕计算机网络技术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组建设工作,尚在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之中。此前的许多改革实践,借鉴了兄弟院校的宝贵经验,在此深表谢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EB/OL]. [2003-4]. /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1193&infoid=13676.

[2] 蔡开裕,朱培栋,徐明,等. 国家精品课程“计算机网络”教材建设研究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8(8):69-70.

[3] 张继山,杜玉桥,王坤. 精品课程建设――三联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建设与实施[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 (10):54-55.

[4] 尹德志. 精品课程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高等教育研究,2007(3):65.

[5] 周鸣争,汪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综合化的尝试[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4):74-76.

Professional Competence-oriented Computer Network Course Group

Develop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AN Yi-ming, QIN Ben-tao, LI Lin-jing, ZHENG Yue-zhai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West Branch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Quzhou 3240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