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研究生调剂系统范文

研究生调剂系统精选(九篇)

研究生调剂系统

第1篇:研究生调剂系统范文

参考2015年教育部复试合格线,预计2016年我校部分专业有缺额,准确的缺额信息需要等到2016年教育部复试合格线公布后。

一、我校预计可调剂专业及学院联系方式

学院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联系老师 电子邮箱 联系电话 理学院 070100 数学

董老师 [email protected] 13596241067 机械工程学院 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田老师 [email protected] 13644471490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李老师  [email protected]  18643203555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85206 动力工程

自动化工程学院 080400 仪器科学与技术

史老师   [email protected]  13364408700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5210 控制工程

信息工程学院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李老师 [email protected] 15947976543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3500 软件工程

085211 计算机技术

建筑工程学院 081400 土木工程

程老师 [email protected] 15567584969 0814Z1 输电工程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化学工程学院 081703 生物化工

张老师   [email protected]  15526561532    081704 应用化学

083002 环境工程

085216 化学工程

经济管理学院 085239 项目管理

闫老师  [email protected]  13630634607 120200 工商管理

120201 会计学

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

二、调剂要求

1、参加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参考2015年教育部统一规定的A类考生复试分数线,预计不能被第一志愿报考单位录取的考生可与我校联系报名;

2、报考专业与我校招生专业相同或相近;

三、调剂工作程序

1、教育部公布复试分数线前,考生可与我校相关学院负责调剂工作的老师联系,咨询调剂及复试事宜。(与研招办联系请发到研招办的咨询专用邮箱中[email protected],邮件标题注明 “2016研考咨询” )

2、填写电子版《东北电力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调剂申请表》(见附件),发送到到学院负责调剂的老师邮箱一份,同时发送到东北电力大学研招办邮箱[email protected] 一份,附件中的申请表(word文件)名称及电子邮件标题的格式均为:调剂申请+(学院简称)+ 学生姓名+总分数, 示例如下:调剂申请(信息)张学友316分;不按照上述标题格式的调剂申请可能会被错当垃圾邮件处理。

3、复试分数线公布后(预计三月中下旬公布,复试线公布后我校即开始复试工作),调剂考生登录国家调剂系统(开通以后):考生凭网报时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n)”的网上调剂系统填报调剂志愿,经我校批准后来校进行复试;只有该系统是正式的调剂报名系统。如果忘记了用户名或密码,请与“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n)联系,或使用“找回密码”的功能,输入相关信息来找回用户名或密码。

第2篇:研究生调剂系统范文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学术学位类)

确保招生录取科学规范、公平公正

教育部此前印发《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规定》,对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调剂、录取、信息公开公示以及违规处理等各项工作做出全面部署,要求招生单位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确保招生录取科学规范、公平公正。

切实做好复试调剂录取工作

为进一步发挥调剂制度优势,提升调剂工作服务质量,更好满足考生多元志愿选择,教育部近日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的通知》,对招生单位进一步改进调剂工作作风、规范调剂工作程序、提高调剂工作效率、强化调剂工作监管提出明确要求。同时,对“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了升级优化。

一是从便利考生出发,缩短考生调剂志愿锁定时间,由原来的48小时改为各招生单位自主设定,最长不超过36小时,减少考生等待时间。

二是提升供需有效对接,精准调剂要求,允许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接收调剂办法设置接收考生调剂的初试成绩要求,避免考生盲目报考。

第3篇:研究生调剂系统范文

关键词:药物传输系统 脉冲式给药系统 结肠定位给药系统 受体型与免疫型靶向制剂

药物传输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s,DDS)系指人们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治疗药物的不同给药形式,在60年代以前的药剂学中称为剂型。如注射剂、片剂、胶囊剂、贴片、气雾剂等。随着科学的进步,剂型的发展已远远超越其原有的内涵,需要用药物传输系统或给药器(Device)这类术语加以表述,即原由药物与辅料制成的各种剂型已满足不了临床治疗的需要,有的将药物制成输注系统供用,有的则采用钛合金制成给药器植入体内应用,使临床用药更理想化。为克服普通制剂的有效血浓维持时间短的缺陷,出现了长效注射剂,口服长效给药系统或缓/控释制剂、经皮给药系统等一系列新的制剂。由于缓/控释制剂的特点,它的市场前景看好。缓释制剂通常是指口服给药后能在机体内缓慢释放药物,使达有效血浓,并能维持相当长时间的制剂。控释制剂系指释药速度仅受给药系统本身的控制,而不受外界条件,如pH、酶、离子、胃肠蠕动等因素的影响[1],是按设计好的程序控制释药的制剂,如零级释药的渗透泵,脉冲释药的微丸,结肠定位释药的片剂或胶囊以及自动调节释药的胰岛素给药器等等。亦有些文献对缓释、控释制剂不加严格区分,统称为缓/控释制剂。

国外现有规格不同的缓/控释制剂商品达数百种以上,其剂型亦有片剂、胶囊、栓剂、渗透泵、透皮贴片、药条、植入剂、粘膜粘附剂及注射剂等多种形式,其中以口服缓/控释制剂发展最快。缓释微丸胶囊剂与缓释片相比,具有安全系数高的特点,一个胶囊是由上百粒缓释微丸组成,若有个别小丸进入胃肠道后发生迅速崩解释药的现象,其影响是微小的,而缓释片若有崩释现象,因其单次剂量比普通制剂大,其后果是不言而喻的了;而且缓释微丸胶囊不易对胃空速率慢的患者发生叠加释放的现象,以及不易受胃液pH值变化的个体差异的影响。因此,缓释微丸胶囊比缓释片更具有发展前景。

我国早在1977年版的中国药典就收载了防治血吸虫病的没食子酸锑钠缓释片,但在这方面的研究直到80年代才被广泛重视。1995年我国批准的缓/控释制剂就有7个,脂质体、微球、毫微粒等亚微粒分散给药系统以及结肠定位给药系统这类口服靶向给药制剂国内研究也很活跃(目前脂质体已有批准生产的品种)。今就以下几个侧面进行概述。

1 新型缓/控释制剂研究概况

1.1 胃内滞留型控释给药系统[2,3] 可参阅有关文献。

1.2 脉冲式给药系统 根据时辰药理学研究,药物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和体内过程均有时间节律,这已成为设计定时释药这类控释制剂的重要依据。释药方式符合人体昼夜节律变化的规律,这是近代药剂学研究的一种新型释药模式。国外有多家制药企业正在研究开发这类脉冲式给药系统,国内亦已开始研究。

脉冲释药系统(pulsatile release system)口服时将以时控的方式在胃肠道内特定部位释放药物。这类给药系统特别适用于夜间或醒后马上需要有一个血浓峰值的疾病(如失眠、哮喘、关节炎、局部缺血性心脏病等),也适用于在肠道较下部位处释药和吸收的那些疾病(如结肠癌、溃疡性结肠炎、口服肽类等)。目前国外投入这类研究的主要有平喘药、心血管药和H2受体阻断剂及胰岛素等。引入注目的是ALZA公司和Searle公司共同开发的维拉帕米昼夜节律脉冲释药系统商品名为Calan-OROS。治疗实践证明:高血压患者最佳给药时间为清晨3点左右,此时患者体内儿茶酚胺水平增高,心脏、血管收缩加强,因而最可能出问题,该给药系统晚上临睡前服用,次日清晨可释放脉冲剂量的药物,十分符合该病节律变化的需要,预计该剂型很快即可上市。

1.2.1 脉冲释药片 按时控崩解机制(time-controlled disintegration mechanism)设计的一种干压包衣片可达脉冲释药之目的。其片芯由药物与崩解剂组成,其外壳是由水渗透性小的复合材料组成。调节外壳厚度与水渗透性即可控制其脉冲释药时间。例如:以盐酸硫氮 NFDA1酮为模型药物(在较宽的胃肠道内可被吸收),选用羧甲基纤维素钙(ECG-505)作崩解剂,硬脂酸镁为润滑剂压制成片芯。外壳由氢化蓖麻油(HCO)、聚氯乙烯(PVC)和聚乙二醇(PEG6000)混合组成,采用90~94℃熔融法制粒,取20目颗粒,以干压包衣法制片,调节PEG用量及外壳厚度即可控制水的渗透速率。这种系统的平均时滞为(7±1)h,此时药物在15 min内释放完毕。

1.2.2 脉冲释药微丸[4] 亦称时控爆裂系统(time-controlled explosion system,TES)。这种球形微丸的结构可分4层,从里到外分丸芯、药物层、膨胀剂层及水不溶性聚合物外层衣膜,见图1。当水份通过外层衣膜向系统内渗透,接触膨胀剂,一旦水化膨胀剂的膨胀力超过外层衣膜的抗张强度时,膜开始破裂,触发药物释放。可通过改变外层衣膜的厚度来控制释放药物的时间。不同的药物。这类给药系统国内亦已开始研究。

1.3 结肠定位给药系统[5~11] 结肠部位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等要求能在结肠部位释药;此外,随着生物工程的发展,多肽类、蛋白类药物增多,这类药物通常要注射给药,因它们在胃肠道上段稳定性及吸收利用差,故不宜口服,可是在结肠段降解蛋白的酶类较少,往往吸收利用较好,若能制成结肠定位给药系统,则多肽类、蛋白类药物口服给药就有希望,因而国内外均致力于研制开发这类新型给药系统。这类给药系统通常可由下列几种材料制成。

1.3.1 pH敏感的肠溶材料 采用双层衣膜控制药物在结肠部位释放。如:将消炎痛(25%W/W)、乳糖(62%W/W)、淀粉(10%W/W)混匀,以10%(W/V)PVP水溶液湿润制粒,55℃干燥,整粒后加1%M.S,以Φ 4.5 mm凹冲压片后包HPMC缓释衣层(增重35.7%,配方为:Methocel K15 5.0,PEG400 1.0,Talc 2.0,PVP 2.5,乙醇84.0,水5.5),再包肠衣层(增重5%,配方为:8%(W/V)Eudragitl,2%DEP)。这类材料易受肠道pH值变化的影响。

1.3.2 时控型材料 通常食物在胃及小肠分别滞留约3h左右,所以食物运行至结肠约需5~7h。若能控制在5~7h释药者即可达结肠给药之效。前述时控型脉冲释药系统即属此类,这类给药系统因各人胃排空速率不同,所以个体差异较大。

1.3.3 酶消化型材料 利用结肠部位特有的微生物所产生的酶,以降解高分子材料而释药,例如,偶氮聚合物、果胶等可被结肠中特有的微生物酶降解而释药。这类材料结肠定位的专属性较前两类强。

1.3.4 其他 采用高频胶囊,在胶壳上装一个微型线圈,在高频磁场作用下线圈产生电流,引发胶壳破裂而释药。

1.4 自动调节给药系统[12,13] 可参阅有关文献。

第4篇:研究生调剂系统范文

1、初试成绩达到教育部统一规定的复试分数线。

2、本科学习成绩优良。

调剂程序

1、考生登录我校研究生招生网,并提出调剂申请。

网址:bjut.edu.cn/graduates/article.jsp?aid=9

2、填写相关调剂信息,并主动提交相关材料。

第5篇:研究生调剂系统范文

关键词: 整合药理学; 中药方剂; 方剂作用原理; 中药现代化

[收稿日期] 2013-12-3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81202793);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Z02063)

[通信作者] 杨洪军,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中药新药设计方法与技术研究,Tel:(010)64014411-2948,E-mail:

[作者简介] 许海玉,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药药代动力学和中药组效关系研究,E-mail:

中药方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的主要形式和手段,探索中药方剂的化学物质实体与机体生命活动的交互规律,是揭示中药方剂治疗原理、发现中医原创思维科学价值的基本路径。中药方剂是一个复杂化学体系,生物机体也是一个复杂生命系统,使得中药方剂的化学物质实体与机体生命活动的交互规律研究,尚未形成有效模式和方法学体系,也就成为制约中药现代研究的瓶颈,是亟待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当前的中药药理学基本往往沿用了西药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对研究对象中药方剂的物质基础与机体生命活动的交互规律的层次性重视不够,也没有充分重视中药组效关系[1],未能形成独立的研究体系,学科特点不明确。面对中药方剂的化学物质实体与机体生命活动的交互规律研究,必须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构建新的研究体系, 以满足“整体与局部研究相结合”,“体内ADME过程与活性评价相结合”、“计算、体外与体内相结合”等多层次、多环节的整合研究的需要,这一学科即为整合药理学。本文就整合药理学的研究背景、概念、研究内容及其应用领域等,探讨如下。

1 背景

中药方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的基本形式,“药有个性之特长, 方有合群之妙用”,中药方剂通过配伍发挥临床疗效和降低毒性。与西药的单一“基因-疾病-药物”研究模式相比,中药方剂强调的是药物组合,“七情和合”是中药方剂配伍的基本原则,由此可见,“组效关系”是中药方剂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1]。然而,中药方剂是复杂体系,机体同样是复杂体系,中药方剂治疗疾病的过程是2个复杂体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成为制约中药现代研究的瓶颈,是亟待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

中药药理往往按照西医病理观点和治疗学原理来看待中药的临床应用价值,认识和解释中药的药理作用[2]。对于中药方剂研究,往往也是采用还原论的方法,如在药理活性导向下植物化学分离,主要有2种研究思路:先化学后药效或者先药效后化学[3]。该思路对单一成分药物的发现与研究比较适合,例如抗疟疾药物青蒿素发现就是通过这种研究思路获得的[4],但是,对于大多数中药方剂,往往不是通过单一成分发挥治疗作用的,它往往割裂了成分与成分之间的协同作用。

随着组学技术的发展,系统生物学和网络生物学发展十分迅速,开始从生物系统中所有组成成分(基因、mRNA、蛋白质等)认识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5]。特别是在2007年网络药理学的提出[6-7],这些研究方法同样受到中医药学者青睐,被广泛应用到中药方剂的研究,取得许多可喜的成果。罗国安[8]提出了“系统-系统”的中药方剂研究模式,李梢[9]建立中药网络药理学研究平台,并成功应用于中药方剂作用机制的解析等。特别是陈竺院士[10-11]通过系统生物学从“整体-器官-细胞-分子-基因”水平全面揭示了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及其复方黄黛片治疗的作用机制,到目前为止,是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方剂作用机制研究的范例。但是,现在中药系统生物学和中药网络药理学研究重视中药方剂对机体的生物效应,往往忽视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即中药物质基础的体内过程研究,致使未能对中药方剂的化学物质实体与机体生命活动的交互规律的深入阐释。

当然,中药体内ADME过程研究受到中药学者高度重视,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思路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杨秀伟[12]提出了基于体内过程的中药有效成分和有效效应物质的发现策略,王喜军[13-15]建立血清药物化学的技术方法体系,并应用到多味中药或者中药方剂中研究,李川[16]从成药性特性[drug-like]角度鉴定了口服三七提取物后的药代标记物,王广基[17]基于曲线下面积(AUC0-∞)并自定义权重系数,对三七总皂苷进行多效应成分整合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促进了中药现代化发展,有些学者也开始尝试进行中药PK-PD模型的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范例尚比较缺乏。

为此,本课题组在不同层次上积极探索体内过程与活性评价相结合中药现代研究模式。在体外研究时,建立了“肠吸收-活性评价”联用模型,该模型具有稳定性强、重复性好和灵敏度高等优点,同时能排除未被吸收成分对药理活性的干扰[18],并通过“肠吸收-血管活性”对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的元胡止痛片含药肠吸收液进行舒张血管活性评价,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了多成分组合与血管活性之间关联的数学模式,进行了“组效关系”解析,进而辨识出具有舒张血管活性的关键成分[19],提高了中药质量评价水平[20-21]。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面,提出了基于体内ADME过程和网络药理学的中药现代研究思路[22],并通过“化学指纹-代谢指纹-网络药理学”三维研究模式,系统地揭示元胡止痛片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20-24]。

中药方剂的化学物质实体与机体生命活动的交互规律研究是十分复杂的过程,在某一环节上或者某一个方面,无论在研究技术方面还是研究内容方面都取得较好的研究结果,促进了中药方剂的现代化研究,但是,往往环节上关联不够,注重中药方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时往往对药理学研究的深入不够,反之也一样。在研究层次上,已有从“整体-器官-细胞-分子-基因”水平复方黄黛片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方剂作用机制研究成功范例,但是,对于大多数中药方剂来说,成分更加复杂,仅仅通过药理试验难以实现,需要计算与试验相结合。中药方剂的现代研究,需要加强整合,包括整体与局部的整合,宏观和微观的整合,体内ADME过程与活性评价的整合,计算与实验的整合,也就是进行整合药理学研究。

2 整合药理学概念和研究思路

整合药理学(integrative pharmacology, IP),是研究多成分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整合规律和作用原理的一门学科,是药理学研究的新领域,中药方剂物质实体与机体交互作用规律是整合药理学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是中药学、化学、药代动力学、药理学、计算科学等多学科融合的交叉学科。整合药理学在中药现代研究中的应用思路,见图1,2。

由图2可知,整合药理学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计算层次上,通过对“药物溶出-肠内菌代谢-肠吸收-肝药酶代谢”等预测模块,并于计算生物学或者网络药理学相结合,从计算机虚拟角度进行中药方剂与体内相互作用研究;二是在体外试验层次上,通过整合“药物溶出-肠内菌代谢-肠吸收-肝药酶代谢”等体外模块,并于细胞、组织、器官等体外药理评价相结合,从而在体外试验角度进行中药方剂与体内相互作用研究;三是在整体动物试验上,进行体内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评价相结合研究,尤其是中药方剂代谢指纹

图1 中药现代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Fig.1 The critical scientific problem of modern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图2 整合药理学在现代中药研究中应用思路

Fig.2 Research technical route of integrative pharmacolog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与系统生物学相结合,药代标志物与生物标志物相关联的中药方剂与体内相互作用研究。从多层次、环节的中药方剂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从而系统地、全面地揭示中药方剂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为中药临床应用、质量评价、药效物质基础、方剂作用原理和中药新药研究等方面提供依据,促进中药的国际化和现代化发展。

3 整合药理学的主要内容

3.1 计算ADME复合模型与计算生物学/网络药理学整合研究 中药方剂主要是口服制剂,在体内经过一系列ADME 过程后到达靶标器官、靶组织,与分子靶标网络相互作用而发挥治疗作用,为此,笔者提出过基于体内ADME过程和网络药理学的中药现代研究思路[22]。中药方剂是复杂体系,在体内药物代谢过程十分复杂,与分子靶标网络相互作用过程更加复杂。仅通过试验研究费时、费力、费钱,同时,受到研究技术、手段的影响,有限研究难以进行[23-24],例如,在中药方剂ADME研究时,微量化合物体内分析方法受到仪器的灵敏度影响建立难度大;在中药方剂代谢指纹与分子生物网络相互作用关联更加难以研究。然而,通过计算机的虚拟预测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药方剂与机体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受到了广泛重视。

在药代动力学研究方面,自从Lipinski[25]提出“五规则(Rule of 5)”,计算ADME早期预测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多个ADME预测模式,包括肠道通透性[26]、口服生物利用度[27]、血脑屏障渗透性[28]和P450代谢[29]等代谢预测模块被建立,被广泛应用到早期药物成药性评价和先导化合物的发现,近年来,也被应用到中药方剂的药效物质筛选[30]和代谢产物的预测[24]。然而,现在ADME预测模块是基于单体化合物的构建了,往往没有考虑药物-药物相互作用(成分-成分之间相互作用),没有考虑成分是存在与复杂的中药方剂中,所以为了符合中药方剂特点,需要对现有ADME预测模块进行改良的。同时,现有的单一化ADME预测模块,应该发展“药物溶出-肠内菌代谢-肠吸收-肝脏代谢-组织分布”等ADME预测整合模型。

在药效学方面,随着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方法(computer aided molecular design, CADD)迅速发展,基于计算机虚拟筛选被广泛应用到新药发现和药物设计研究,同样被应用到中药有效成分筛选研究[31]。尤其是网络药理学引起中医学者的广泛兴趣,被广泛应用到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的研究[32-34]。然而,现在中药网络药理学研究,往往是通过中药数据库、文献中选用中药方剂中的原型成分,忽略了中药在体内的ADME过程,不符合中药方剂在体内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际情况。所以,整合药理学研究需要加强对中药方剂进行计算ADME过程与计算生物学/网络药理学整合研究,尤其是进行ADME预测整合模型与计算生物学/网络药理学整合研究,研究思路见见图3。

图3 通过计算ADME预测-计算生物学/网络药理学的结合研究

Fig.3 Integrative stud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sed on the ADME prediction and computational biology or network pharmacology

3.2 体外ADME复合模型与体外活性评价整合研究 体外试验能排出体内复杂环境的干扰,往往具有操作简便、敏感特异、条件易控等优点。在体外ADME方面,从“药物溶出-肠道菌群转化-肠道吸收到肝药酶代谢-血脑屏障”各个环节都已有成熟的体外模型,例如模拟胃肠道消化的仿生提取法[35],模拟肠道吸收的Caco-2细胞模型法[36]和外翻肠囊法[37]、模拟肝脏代谢的肝微粒体体外孵育法[38]等。在体外活性评价方面,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有直接添加法和间接添加法 (血清药理学方法)。直接添加法,忽略了体内ADME过程,与中药方剂和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不一致。血清药理学同样存在一些局限性,血清中药物浓度非常低、基质干扰大,难以深入研究中药方剂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未被吸收入血的成分未必就不是有效成分,有些成分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而发挥治疗作用[39]。

在体外试验研究时,整合药理学需要从体外ADME模型与体外活性评价相结合开展中药方剂研究,其研究思路见图4。一是加强体外ADME模型整合研究,建立“药物溶出-肠内菌代谢-肠吸收-肝脏代谢-组织分布”复合代谢模型,在体外代谢角度较好的模拟中药方剂在体内的药物代谢过程。二是体外ADME过程与体外活性评价相结合研究,即通过对中药方剂在体外代谢物(中药方剂体外代谢指纹)在细胞、组织和器官等水平上进行活性评价,并通过数据挖掘建立成分与活性之间关联,即中药方剂“组效关系”,从而从体外试验揭示中药方剂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笔者[18]建立“肠吸收-血管活性”联用模型,并成功应用到元胡止痛方“组效关系”研究中,辨识关键性药效成分[19]。

图4 中药方剂体外ADME复合模型与体外活性评价整合研究思路

Fig.4 Integrative stud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sed on the complex ADME models and evaluation of bioactivities in vitro

3.3 基于整体的中药方剂的药物代谢研究与系统生物学整合研究 中药方剂是通过中药方剂代谢指纹与证候/疾病的分子生物网络相互作用而发挥治疗作用,所以,在整体动物水平,通过对中药方剂进行药物代谢动力学和系统生物学研究,尤其是随着新技术应用,提高了中药方剂的研究水平,更能系统地、全面地揭示中药方剂的作用原理。在药物代谢方面,液相-质谱联用仪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定量研究时,如UPLC-QQQ等仪器,能建立多成分同时测定的体内分析方法,尤其是微量成分的体内分析方法建立提供了技术手段。在定性研究时,高分辨质谱,如RRLC-Q-TOF等,通过精确分子量和碎片信息,以及进一步代谢产物预测软件,如MassHunter软件等,能高通量、快速的进行代谢产物分析[21]。在药理研究方面,系统生物学,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等,被广泛应用到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能从分子水平认识中药方剂作用的机制。然而,从系统生物学的角度,多组学数据融合还面临许多问题,难以构建一张完整的疾病分子生物网络,同时,中药方剂的代谢指纹与证候/疾病分子生物网络相关性研究比较少。

基于整体的整合药理学研究,更加强调多组学数据融合,以及药代与药效关联性研究,见图5,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对中药复方进行较为系统的药物代谢研究,包括血清药物化学、组织药物化学以及多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等,获得中药方剂代谢指纹及其代谢轨迹;通过系统生物学技术,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等,对中药复方进行系统地药理学研究,并加强多组学数据融合,获得中药方剂调节疾病失衡的分子生物网络;建立中药方剂代谢指纹与疾病的分子生物网络之间的关联,从“点-线-面”建立多维度的中药方剂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数据挖掘建立药代标志物与与生物标志物之间关联关系,即“组效关系”,以及构建多成分的“PK-PD”模型。

4 展望

整合药理学是多学科融合的交叉科学,强调多层次、多环节整合研究,重点发展多模块的整合,例如“药物溶出-肠道菌群转化-肠道吸收到肝药酶代谢-血脑屏障”在计算和体外整合研究,便于更好的模拟药物在体内ADME动态过程;在计算和体外研究,中药方剂对酶、细胞、器官的药理作用与整体药理学之间的关联等。整合药理学研究是采用“化学指纹-代谢指纹-分子生物网络-药理效应”多维研究模式,在靶标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和整体等多个水平上,基本讲清证候/疾病的分子生物网络,基本讲清中药复方的化学成分及其在体内的药物代谢过程,以及基本讲清中药复方的分子生物网络和药理效应。整合药理学不仅可以被广泛应用到中药方剂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配伍规律等方面,以促进中药现代研究水平,而且,可以探索多成分组合药物的研究方法,为开创中西医统一的新医药学奠定基础。

图5 基于整体的中药方剂的药物代谢研究与系统生物学整合研究思路

Fig.5 Integrative stud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sed on the ADME process and systems biology in vivo

[参考文献]

[1] 许海玉,唐仕欢,陈建新,等.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 “组效关系”研究思路与策略[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 13 (1): 30.

[2] 胡天佑,钟瑞基. 略论现代中药方剂研究的方向[J].中国药业,2004, 13 (2): 9.

[3] 陈晓萌,陈畅,李德凤,等. 中药有效成分辨识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 17(12): 249.

[4] Tu Y. The discovery of artemisinin (qinghaosu) and gifts from Chinese medicine[J].Nat Med,2011, 17(10):1217.

[5] Zieglgnsberger W, Tlle T R. The pharmacology of pain signalling[J].Curr Opin Neurobiol,1993,3(4):611.

[6] Hopkins A work pharmacology:the next paradigm in drug discovery[J]. Nat Chem Biol,2008,4:682.

[7] Hopkins A L. Network pharmacology[J]. Nat Bioteeh, 2007,25: 1110.

[8] 罗国安, 梁琼麟, 王义明, 等. 中医药系统生物学发展及展望[J].中国天然产物,2009, 7(4): 242.

[9] Zhang B, Wang X, Li S. An integrative platform of TCM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on a herbal formula, Qing-Luo-Yin[J].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3, doi: 10.1155/2013/456747.

[10] Wang L, Zhou G B, Liu P, et al. Dissection of mechanisms of Chinese medicinal formula realgar-indigo naturalis a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promyelocytic leukemia[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8,105(12): 4826.

[11] Zhang Q Y, Mao J H, Liu P, et al. A systems biology understanding of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of arsenic sulfide and imatinib in BCR/ABL-associated leukemia[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9, 106(9): 3378.

[12] 杨秀伟.基于体内过程的中药有效成分和有效效应物质的发现策略[J].中国中药杂志, 2007, 32(5): 365.

[13] 王喜军.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J].中国中药杂志,2006, 31(10): 789.

[14] Sun H, Wu F, Zhang A, et al. Profil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absorbed constituents and metabolites of schisandra lignans by 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to mass spectrometry[J].Biomed Chromatogr,2013,27(11): 1511.

[15] Wang H, Yan G, Zhang A, et al. Rapid discovery and global characterization of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rats metabolites of Phellodendri amurensis cortex by 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ionization/quadrupole-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coupled with pattern recognition approach[J]. Analyst, 2013,138(11):3303.

[16] Liu H, Yang J, Du F, et al. Absorption and disposition of ginsenosides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Panax notoginseng extract to rats[J].Drug Metab Dispos, 2009,37(12):2290.

[17] 李晓宇,郝海平,王广基,等. 三七总皂苷多效应成分整合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天然产物,2008,6(5): 377.

[18] Zhang Y C, Xu H Y, Chen X M, et al.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intestinal absorption in vitro coupled with bioactivity assessment in Yuanhu Zhitong preparation[J]. J Med Plants Res,2006,12: 1941.

[19] Xu H Y, Li K, Chen Y J, et al. Study on the absorbed fingerprint-efficacy of Yuanhu Zhitong tablet based on chemical analysis, vasorelaxation evaluation and data mining[J]. PloS One,2013, 8 (12): e81135.

[20] Xu H Y, Zhang Y C, Tao Y, et al. Study of chemical fingerprint for Yuanhu Zhitong tablet by UPLC/Q-TOF-MS[J]. J Liquid Chromatogr Relat Technol, 2013, 36:1.

[21] Zhang Y C, Xu H Y, Chen X M, et al. Simultaneous quantification of 17 constituents from Yuanhu Zhitong tablet using rapid resolution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a triple quadrupole electrospra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J]. J Pharmaceut Biomed Anal, 2011, 56: 497.

[22] 许海玉,黄璐琦,卢朋. 基于体内ADME过程和网络药理学的中药现代研究思路[J].中国中药杂志,2012, 37(2): 142.

[23] Tao Y, Xu H Y, Wang S S, et al. Identiflcation of the absorbed constituents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Yuanhu Zhitong prescription extract and its pharmacokinetic study by rapid resolution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J]. J Chromatogr B,2013, 935: 1.

[24] Xu H Y, Tao Y, Lu P, et al. A computational drug-target network for Yuanhu Zhitong prescription[J]. Evid Based Compl Alternat Med,2013, doi: 10.1155/2013/658531.

[25] Lipinski C A, Lombardo F, Dominy B W, et al. 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approaches to estimate solubility and permeability in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settings[J].Adv Drug Deliv Rev,1997,23: 3.

[26] Li Y,Wang Y,Yang L,et al. Impact of molecular hydrophobic field on passive diffusion,p-glycoprotein active efflux,and p-glycoprotein modulation of steroids[J].Int Electr J Mol Design,2006,5: 60.

[27] Yoshida F, Topliss J G. QSAR model for drug human oral bioavailability[J].J Med Chem,2000,43 (13) : 2575.

[28] Clark D E. In silico prediction of blood-brain barrier permeation[J].Drug Discovery Today,2003,8(20) : 927.

[29] Ai C,Li Y,Wang Y,et al. Insight into the effects of chiral isomers quinidine and quinine on CYP2D6 inhibition[J].Bioorg Med Chem Lett, 2009, 19(3): 803.

[30] Li X X, Xu X, Wang J N, et al. A system-leve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mechanism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compound danshen formula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reatment[J]. PLoS One, 2012,7(9):e43918.

[31] Chan S M, Ye J M. Strategies for the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anti-diabetic drugs from the natural products of traditional medicines[J].J Pharm Sci,2013, 16(2): 207.

[32] Zhao J, Jiang P, Zhang W D. Molecular networks for the study of TCM pharmacology[J].Brief Bioinform,2010, 11: 417.

[33] Li S, Zhang B, Jiang D, et al. Herb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co-module analysis for uncovering the combination ru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formulae[J].BMC Bioinformatics,2011,11 (S11): S6.

[34] Li S. Network systems underly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and herb formula[J].Curr Bioinform,2009, 4 (3): 188.

[35] 张兆旺,孙秀梅.半仿生提取法的特点与应用[J]. 提取技术与工艺, 2000, 2(1): 35.

[36] 孙海燕,廖晓慧,彭光华. Caco-2细胞模型及其在食品营养物质吸收研究中的新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7, 18 (10): 2573.

[37] Wilson T H, Wiseman G. The use of sacs of evened small intestine for the study of the transference of substances from the mucosal to the serosal surface[J].Physiol, 1954,123(1):116.

[38] 陈万平,孙翔,程鹏远. 体外药物肝代谢研究进展[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8,29 (9): 861.

[39] 左风,严梅桢,周钟鸣. 肠道菌群对中药有效成分代谢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2, 27(8): 568.

Integrative pharmacology: new paradigm of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XU Hai-yu, YANG Hong-jun(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Abstract] Chinese medicinal formulae(CMF) were often used in the clin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which were critical for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to shed light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MF and biological organisms. In current studies, correlation between system and part, macroscopic actions and microcosmic mechanism, ADME process and pharmacologic actions were often neglected. Thus, we put forward integrative pharmacology, which could integr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MF and biological organisms from multi-levels and multi-dimensional views. Integrative pharmacology would reveal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CMF for ailments treatment and screen out effective material systematically, which would be the new paradigm of TCM research.

第6篇:研究生调剂系统范文

近日,教育部公布《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教育部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招生主管部门和研究生招生单位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切实做好复试录取工作;进一步加强复试,坚持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发挥和规范导师群体在复试选拔中的作用;大力推进招生信息公开;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教监厅〔2013〕2号)要求,加强巡视监督,严明招生纪律,确保招生录取公平公正。教育部同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招生主管部门、招生单位切实提高复试录取服务水平。为方便考生调剂,3月25日至4月30日,教育部将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yz.chsi.com.cn,教育网网址:yz.chsi.cn)开通“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符合条件且有调剂愿望的考生可及时上网了解调剂信息和调剂系统的使用方法,按要求申请调剂,招生调剂单位要规范细致地做好相关工作。

附: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术学位类)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专业学位类)

第7篇:研究生调剂系统范文

近日,教育部公布《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教育部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招生主管部门和研究生招生单位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切实做好复试录取工作;进一步加强复试,坚持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发挥和规范导师群体在复试选拔中的作用;大力推进招生信息公开;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教监厅〔2013〕2号)要求,加强巡视监督,严明招生纪律,确保招生录取公平公正。教育部同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招生主管部门、招生单位切实提高复试录取服务水平。为方便考生调剂,3月25日至4月30日,教育部将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yz.chsi.com.cn,教育网网址:yz.chsi.cn)开通“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符合条件且有调剂愿望的考生可及时上网了解调剂信息和调剂系统的使用方法,按要求申请调剂,招生调剂单位要规范细致地做好相关工作。

附: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术学位类)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专业学位类)

第8篇:研究生调剂系统范文

[关键词] 口腔正畸;牙釉质粘接剂;脱矿

[中图分类号] R78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8(a)-0005-02

临床上牙齿矫正的方法较多,应争取早期治疗,并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但对于恒牙列和成人,尽量选择固定矫治器的方式加以矫正,而在治疗过程中牙釉质粘接剂是非常重要的材料之一,选择效果更好的粘接剂能够促进口腔正畸顺利地完成,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2]。该研究观察西湖非调伴型牙釉质粘接剂在口腔正畸中应用的效果,将2012年1―10月相关病例资料进行总结报道如下,为临床提供借鉴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正畸材料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13~19岁,平均(15.1±2.7)岁;安氏I类11例,安氏II类1分类16例.2分类4例,安氏III类10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27例;年龄12~18岁,平均(14.9±3.0)岁;安氏I类13例,安氏II类1分类18例,2分类5例,安氏III12例。所有入选患者均排除了其他口腔疾病及牙釉质脱矿情况。

1.2 方法

研究中对两组患者均首先进行牙齿表面清洁和去污.隔湿后乙醇消毒去污,彻底清洁牙齿,气枪吹干后用35%磷酸凝胶酸蚀50~60 s清理酸蚀剂、气枪吹干呈白垩色,在处理好的牙釉质上涂布底剂,且越薄越好,对照组将西湖调伴型牙釉质粘接剂[浙食药监械(准)字2005第2630437号]调和好后置于托槽底板、观察组将西湖非调伴型牙釉质粘接剂[浙食药监械(准)字2010第2630397号]置于托槽底板,涂抹完成后立即与牙体粘接,操作要迅速并以适中的力度按压托槽,不要反复移动,粘接完成后1 min左右进行后期处理,清理多余的粘接剂、固化。

1.3 观察项目

比较两组的治疗后3、6、12个月的脱矿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评估临床应用效果;其中,治疗后3、6、12个月均回院复诊以完成研究脱矿率统计,该院通过横向X射线显微照相术、增强肉眼检查确诊,所有入选患者均为顺利完成随访者;患者满意度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问卷将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状况统分为3个分数段,分别为>90分、60~90分以及90分者视为满意。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脱矿率比较

治疗后3个月、6个月两组的脱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脱矿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治疗后随访的脱矿率比较[n(%)]

2.2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对照组为1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8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牙齿如果存在牙列不齐或者缺失严重,将会影响发音、咀嚼功能或者导致面颊部凹陷,也影响了面部美观,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工作[3]。牙齿畸形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畸形的程度也各有不同,主要包括牙齿位置、咬合关系的单一或联合异常导致的畸形,常见的有牙齿排列异常,牙弓排列异常,牙弓、颌骨、颅面的关系异常等,该研究中入选的病例畸形种类较齐全,具有代表性,为得到可靠的临床结果做好了病例基础。口腔正畸正是通过各种矫正装置来调整颜面骨、牙齿、颌面神经肌肉三者之间的平衡和协调,该研究中均为口腔正畸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牙釉质粘接剂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材料,但是粘接剂的种类也非常多,因此如何选择更适合患者的粘接剂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也成为研究重点[4-6]。该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跟踪随访的12个月内观察组脱矿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体现了统计学差异,而在治疗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西湖非调伴型牙釉质粘接剂由液剂、糊剂、酸蚀剂组成,其液剂、糊剂为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环氧树脂、二氧化硅填料、过氧化苯甲酰,酸蚀剂为水、磷酸,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无细胞毒性、无致敏毒性、无口腔粘膜刺激性的特点[7-9]。回宏伟等[10]曾比较光固化复合树脂祜接剂与京津釉质粘接剂应用于氟斑牙上对托槽脱落率的影响,结果建议在临床上对于氟斑牙患者有条件还是选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剂以减少托槽脱落,该研究中非调伴型牙釉质粘接剂也为树脂粘接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以上研究的支持,但是因病例资料与粘接剂的选择存在差异,不能完全以此作为参考依据;而还有杨珍[11]有研究对比调拌型牙釉质粘结剂组、非调拌型牙釉质粘结剂组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在正畸治疗过程中采用非调拌型牙釉质粘结剂粘接托槽的综合效果较好;王晓丹等[12]也报道西湖非调拌型牙釉质粘接剂、3M光固化粘接剂、3M化学固化粘接剂在粘接托槽方面均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而西湖非调拌型牙釉质粘接剂性价比相对最高;以上论述及研究结果均支持了该研究结果的成立,共同提示了西湖非调伴型牙釉质粘接剂应用于口腔正畸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临床优势。

综上,西湖非调伴型牙釉质粘接剂在口腔正畸中应用效果更佳,在满足临床正畸需求的同时能够减少脱矿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应该作为首选的临床方案。

[参考文献]

[1] 徐彦涛.380例口腔正畸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国医药导报,2010,7(5):90-91.

[2] 鲁光炜,焉钰.两种粘接剂对正畸磨牙颊面管脱落率的影响[J].青海医药杂志,2012,42(12):24-25.

[3] 李洪玲.修复前正畸病例的临床探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0):48.

[4] 欧平花,厉松,倪景华.两种光固化正畸粘接剂聚合度的比较[J].北京口腔医学,2010,18(3):135-137.

[5] Nagayassu MP, Shintome LK, Arana-Chave V E, et al. Micro-shear bond strength of different adhesives to human dental enamel[J].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ediatric dentistry, 2011,35(3):301-304.

[6] Alexander G, Tskhovrebov, Euro Solari, et al. Sequential N-O and N-N bond cleavage of N-heterocyclic carbene-activated nitrous oxide with a vanadium complex[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2,134(3):1471-1473.

[7] 靳松,陈杰.不同粘接剂对托槽脱落牙面再粘接强度的影响[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1,32(11):812-814.

[8] 任小华,韩红娟.3种正畸粘接剂临床粘接效果对比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 2011,27(24):3704-3705.

[9] Aldo Giancotti, Mario Greco. Modified sliding mechanics in extraction cases with a bidimensional approach[J].Progress in orthodontics, 2010, 11(2):157-65.

[10] 回宏伟,齐素青.两种正畸粘接剂与氟斑牙粘接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 2011,38(3):600,封3.

[11] 杨珍.非调拌型牙釉质粘结剂的临床应用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1):124,126.

第9篇:研究生调剂系统范文

[论文摘要]对牙本质粘结系统和树脂基充填材料成为牙科材料研究的热点进行结构和性能关系进行研究。

近年来,牙本质粘结系统和树脂基充填材料成为牙科材料研究的热点。全世界每年有关牙科材料的研究论文多达600~700篇,其中有关粘结剂的论文占42%,树脂基修复材料的论文占38%。这些论文大都侧重于产品性能测试,而对其结构和性能关系的研究较少。最近一年内,人们开始对银汞合金替代品进行认真讨论对牙本质粘结系统的成分和毒性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临床研究所提供的信息也越来越多,本文对几种常用牙科材料的研究动态介绍如下。

1银汞合金

银汞合金具有耐用、操作简单等优点,但它对口腔环境的潜在污染也日益受到重视和研究。Mahler和Bryant[1]测试33种不同比例的银汞合金的性能。发现在研磨其间,向银汞合金内添加1%的汞,可大大减少高铜银汞合金的微漏,关增加其固位性能。研究表明,汞释放可由咀嚼食物或香糖而加重。Sallasten等[2]对长期咀嚼口香糖与汞释放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测定18例长期、大量咀嚼口香糖者与19例对照者血清与尿中的汞浓度,发现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别(P<0.05)。银汞合金除释放少量汞之外,在某些病人,口腔软组织与银汞合金充填体长期接触可产生苔藓样反应。这类患者改用其它充填材料后,95%明显改善。改用金冠者,病变得以治愈。

2复合树脂

复合树脂研究的侧重点在于增加树脂的抗磨损力,并提出几种磨损测试方法。Winkler等应用一种简单测貌仪,测定充填体边缘的高度变化,认为这种方法的可重复性好,优于其它评价方法,尤其直接评价法。但由于复合树脂的磨损机制、类型在个体间不尽相同。因而这些评价方法的可靠性均有限。Venhoven等对几种实验用复合树脂的成分进行检测,包括填料负荷和颗粒大小,发现如填料排列足够紧密,可保护树脂免遭食物纤维的磨损。

临床应用复合树脂时,主要考虑其粘结性能,有无残余应力,聚合性能,有无空隙或边缘缺损,治疗后是否产生过敏症状。

3粘附剂与粘结剂

近年来,新的牙本质粘结系统不断出现,大多数新型粘结系统的成分种类均减少,或为调理剂与预处理剂相结合。或是预处理剂与粘结剂相结合。目前的研究正致力于简化粘合过程,并探讨产品形成的混合区性质及检查方法等。

各种粘结系统的预处理剂均能渗透至牙本质表面,但所形成的混合层形态各具特征。混合层的形态及位置对粘结性能的影响如何,尚不明了。

混合层的形成依赖于预处理剂对牙本质的湿润,调理剂的搅拌也会影响粘结性能,用磷酸酸蚀时,湿润牙本质比干燥牙本质的酸蚀效果好。某些窝洞消毒剂也影响粘结剂的粘合力,洗必太则无此作用。

4裂隙封闭剂

几乎所有封闭剂都是无填料树脂。过去几年内,玻璃离子粘固粉曾被用作封闭剂,但因固位不佳,质地脆弱,成功率有限。Winker等比较树脂改性玻璃离子水门汀与树脂的固位情况,发现1年后两者的脱落率相当,但树脂的总保持率较高。

5水门汀

由于新的粘结材料和技术的出现,对传统水门汀的研究趋于减少,但现行的大量修复体仍沿用传统水门汀进行固位,Margerit等对封闭用磷酸锌水门汀的成分进行测试,样本取自27例修复体拆除后的病人牙面,采用X线衍射技术进行分析。结果在水门汀中测出的成分有ZnO,非晶形磷酸锌,水和四氢磷酸锌晶体。磷酸锌晶体见于92%的样本中,但在刚调制的水门汀中没有。作者认为,用过的水门汀不同于新调制的粘固剂,但其终末相产物的远期稳定性十分优良。

6玻璃离子水门汀过去几年内,人们对各种玻璃离子粘固粉中氟释放的相对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氟释放对于减少龋患可能没有作用或作用极小。Demoor等对几种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氟释放进行研究,发现随着时间延长,氟释放减少。治疗后1~2d氟释放最多,其后28d渐少,远期氟释放浓度甚低。Peters等以Dyract治疗55例Ⅰ、Ⅱ类乳牙,随访一年,应用M-L磨损计分法评价磨损程度发现充填体面平均有190μm的磨损。

树脂改性玻璃离子水门汀的反应和结构尚未完全阐明,充填材料或牙体基质中含有足够的水分是保证酸基反应发生的关键。应用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牙体缺损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继发龋形成。将近50%的充填体因继发龋而被更换,这对氟释放的价值提出了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