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外建筑简史范文

中外建筑简史精选(九篇)

中外建筑简史

第1篇:中外建筑简史范文

作者简介:

郦伟(1964-),男,惠州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系教授,主要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E-mail)liwei@hzu.省略。

摘要:

历史唯物主义在陈志华的《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和罗小未的《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两部外国建筑史经典教材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文章概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对外国建筑史教材的影响,对于理清外国建筑史教学的发展脉络、认清外国建筑史教学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外国建筑史教学;外国建筑史经典教材

中图分类号:TU-0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2)01-0005-04

罗小未在1961年出版的《外国建筑史参考图集——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建筑史附册》是中国第一本关于西方近现代建筑史的教材。1963年他编写了《近代与现代外国建筑史·资本主义国家部分》,20世纪70年代末期他开始主编《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此书于1982年正式出版,2004年增补后再版。陈志华的《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自1962年出版以来已有5个版本。陈志华在2010年版的前言中指出:“学术工作没有止境,只要还有可能,我会一遍又一遍地继续修正这本教材,所以,哪一位读者有批评或者建议,务请指教。编写教材,我的心理负担是很重的,它不像一般的学术著作,它直接面对年青人,面对我们的未来。草率不可以,满足也不可以。”[1]这句话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与较高的学术追求。

近50年来,两本经典教材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学人。今天将《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和《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两本经典教材放到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历史语境中进行考察与分析,发现唯物史观对当代中国高校外国建筑史教学的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在:(1)强调历史规律、历史结构、历史条件、历史范围和历史过程对外国建筑史的决定性作用;(2)关注社会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对外国建筑史的影响;(3)强调外国建筑史教学与研究过程的批判精神。

一、强调历史规律、历史结构、历史条件、历史范围和历史过程对外国建筑史的决定性作用

陈志华在《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1962年版的序言中指出:“建筑创作的经验必须放到当时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考察,否则就根本不可能理解和判断这些经验,甚至不可能很好地感觉到它。因为建筑创作不仅仅是用一定的材料,通过一定的技术,建造房子满足‘一般人’的生物性的生活需要。历史上

每一个阶级对建筑物的类型、形制和艺术风格的要求都不一样,他们所可能使用的技术和材料也不一样。这差异并不只是简单地决定于财富的多寡,而且反映着各个阶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建筑和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它的上层建筑都发生着直接的关系,这就是所以需要建筑史的原因,建筑史的任务就是在这些复杂的联系中研究建筑的本质、它的发展规律和具体经验。” [1]在1997年版的前言中陈志华强调:“建筑的大系统与社会生态的大系统相对应,它们的层次结构关系十分密切……建筑固然有它自己内部的发展机制,但更重要的是,它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基本保持同步的发展。建筑发展的阶段性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一致,每当社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例如生产方式、国家形态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建筑也一定发生变化。”社会变化引起某一时期主导建筑、建筑形制和时代风格3个方面的演变,因此,不存在单纯的时代风格的嬗变,不存在单纯的时代风格史,不能把风格问题孤立起来,单独构思一个演变过程和规律[1]。在2004年版的前言中陈志华再次强调建筑史是一种专业史,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历史科学。建筑的历史风格对历史的变化,从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大变化,到专业范围内的变化,如业主、建筑品类、形制、结构、材料、功能等,都有很灵敏、很综合性的反应。一部建筑史实实在在并不是风格史所能包容得了的,必须深入挖掘建筑风格发展变化的深层原因,外国建筑史才不会写成“风格史”[1]。 

罗小未在《外国近现代建筑史》1982年版的概述中同样指出:“建筑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现代建筑无疑要反映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特点……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的发展过程基本上与社会历史的发展相一致。” [2]罗小未曾经在一次访谈中提及自己在同济大学时既要补建筑知识还要补哲学知识。其自学马列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还特别读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关系的书籍,以及黑格尔和普列汉诺夫的美学书籍。罗小未觉得黑格尔对其帮助非常大。黑格尔提出任何事情都有产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给了一个历史是变迁的、任何事情都要放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面去看的基本观点[3]。

可见,陈志华和罗小未在外国建筑史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强调历史规律、历史结构、历史条件、历史范围和历史过程对外国建筑史的决定性作用,将外国建筑史的发展历程与唯物史观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相对应,这一点在陈志华的《外国建筑史》和罗小未的《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两部经典教材的篇章结构中略见一斑。

二、关注社会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对外国建筑史的影响

罗小未指出,建筑历史主要是建筑文化史,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建筑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有历史上的继承性与革新性,在阶级社会中又有阶级性。此外还有民族性与地域性,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与不同地域的建筑又形成了建筑文化的多样性,而以上一切又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其他文化密切关联。罗小未认为历史从来都不可能展现全部史实,因此,建筑史教材的编辑应该尽力展现“能够反映建筑与建筑学的本质、多样性与多元性的历史事件,特别是能够反映隐藏在丰富的历史现象后面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意识”[4]。罗小未坦言,尽管在2004年版的《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明确地提出了曾想了很久而不敢说的话——建筑历史是建筑文化史、建筑思想史,但建筑历史是个复杂的学科,编写历史教材是个巨大的工程,有些章节还缺乏思想性,

没有深入分析。这不太符合其认为的建筑历史应该是建筑文化史和建筑思想史的理念。可见,罗小未所强调的“建筑文化史和建筑思想史,应该着重解决建筑史教学中的“为什么”——即文化对建筑历史的深层影响。

例如,罗小未在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新传统派产生的根源时指出,新传统派继承了学院派“讲究轴线、对称、主次、古典比例、和谐、韵律”等构图手法,但其剥掉学院派的古典装饰而代之以简化的国家传统特色符号,采用接近现代式的简化形体。1934年苏联莫斯科的苏维埃宫方案和1937年巴黎世博会的德国馆、苏联馆都是新传统的典型实例,雄伟壮观、振奋民心,成为官方政治意识形态的纪念碑。罗小未认为新传统派产生的根源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许多经历剧烈变革的国家希望其建筑能够象征国家新政权,体现新面貌,而复古主义的学院派与具有时代进步感的现代派都与国家权力与意识形态格格不入,于是,既能表现国家权力与民族优势,又能表现新意的新传统派应运而生。“新传统派事实上是一个政治美学感甚强,但手法上又相当保守的学派。”[4]罗小未的分析可谓一语中的、入木三分,令人信服。

陈志华也多次强调社会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对外国建筑史的影响。在1979年版的前言中指出:“学习建筑史,必须分析各时代阶级斗争的形式,各阶级所处的发展阶段,他们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等。否则就不可能理解各时代的创作活动,也不能看清建筑遗产中的精华与糟粕。”在2004版前言中又指出:“建筑的时代风格反映着时代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反映着和它们相应的思想文化潮流。”在《北窗杂记》中,陈志华指出:“建筑是社会的编年史,它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情况和思想文化情况的反应十分敏感。”[5]

陈志华在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建筑状态时,指出大革命后英国建筑风格的纷乱来自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其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文化特点在建筑中留下了鲜明的烙印。“充满妥协的革命使17世纪下半叶的英国没有产生鲜明地反映资产阶级政治理想的建筑艺术潮流。法国的、荷兰的、意大利的甚至哥特式的建筑,都在英国流行。比较进步的建筑师更多地倾向法国的古典主义,它的唯理性主义哲学基础毕竟是资产阶级先进的世界观。” [1]“在伦敦大火后迅速重建起来的教堂建筑中也显著地反映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色,它的斗争方式,它的妥协性……哥特式建筑在17世纪后半期和18世纪初年并不占重要地位,但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它们的存在就是个刺目的现象。哥特建筑本身有过辉煌的成就,也包含着世俗气氛,但是在每一个资产阶级反对封建贵族的政治和思想斗争稍微彻底一点的地方,哥特建筑总是被当作天主教的反动标志而被抛弃的,英国资产阶级保留了它,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和他们的知识分子的革命思想是不尖锐、不彻底、容易动摇的,圣保罗大教堂的设计过程也非常强烈地表现了这些。”[1]

三、强调外国建筑史教学与研究过程的批判精神

罗小未指出,对于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要有一个正确的批判与吸收态度 [2]。在《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1962年版的序言中,陈志华用马克思充满辩证精神的名言作为外国建筑史的开场白:“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陈志华认为,封建社会的建筑创作,其观念、技巧和发展规律,都不可避免地带着剥削制度的烙印,不经过批判的审查,不可能简单地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事业。因此,“必须避免用简单化的方式对待建筑的历史遗产和传统,既不能全盘否定绝大多数的统治阶级的建筑,也不能全盘肯定。学习、批判,再学习、再批判,批判时不忘学习,学习时不忘批判,这就是对待遗产的唯一正确的态度。”[1]

陈志华在描述英国圣保罗大教堂(1615-1716年)时指出,建筑师克里斯道弗·仑的设计过程是复杂而充满矛盾的,他不断向阴谋恢复天主教的王室让步,以致在其平面型制上留下了天主教的烙印。1688年的之后,克里斯道弗·仑才能彻底摆脱1675年的钦定方案,按照古典主义的原则在工程进行中继续设计,而使圣保罗教堂成为理性主义的体现者。陈志华认为圣保罗教堂的立面是古典主义的,它的一切都遵照古典主义严格的数学规则。教堂正面门廊的柱子安排,显然受了当时非常轰动的巴黎罗浮宫东廊的影响,而西面的一对钟塔却有巴洛克手法的痕迹,穹项和鼓座极像伯拉孟特设计的坦比哀多,虽然比坦比哀多宏大,却没有其雄壮有力;因此,圣保罗教堂没有成为一个雄伟的,感染力很强的纪念性建筑物。陈志华将克里斯道弗·仑与米开朗基罗进行比较,指出与米开朗基罗相比,克里斯道弗·仑只不过是巨人面前的侏儒,因为米开朗基罗在设计圣彼得大教堂的时候抱着要使“古罗马人黯然失色”的雄心,而克里斯道弗·仑在设计圣保罗教堂的时候却“用一种宗教的虔诚努力追随着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原则”[1]。这正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富有妥协性的特点。

陈志华认为克里斯道弗·仑是一个古典主义的建筑师,但他的作品风格却远不是一致的。“他设计的圣保罗教堂和一些教区教堂是古典主义的,有一些教区教堂和罕伯敦宫是荷兰式的,罕伯敦宫的初次方案是法国17世纪府邸式的,格林威治收容院的建筑则充满了米开朗基罗式的手法,最足以表现仑的无原则性的是他还设计了好几个哥特式的建筑物,虽然它曾经不止一次地嘲笑和批评过哥特式建筑。”所以,“仑的作品其实是被雇佣者的作品,是无原则的折衷主义的开端。英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在他身上表现得很突出,他的思想充满了矛盾。”[1]陈志华批评其“在政治上是毫无骨气的,他的设计也是无原则的”。陈志华认为:“一个好的建筑师,应该是有思想原则的人,对于当时的建筑潮流和它的发展,有鲜明的观点,而不能浑浑噩噩,与时俯仰。更要紧的是在实践中坚持和捍卫自己的价值观,更不可以趋炎附势,在原则问题上妥协,希求幸进。历史证明,同宫廷进行有限程度的斗争,不但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关键在于建筑师是否有高风亮节,不为权势所动。”[1]言辞犀利、借古讽今、淋漓畅快,批判精神跃然纸上。正如林鹤所指出的,陈志华先生“微言大义地明示了自己的建筑批评立场”。在陈志华看来,历史超出了给既成观点提供实例的传统功用,历史更重要的作用在于“要提出问题、启发洞察力”[6]。

四、结语

由于两本教材的初稿均成型于20世纪50年代并经历了的暴风骤雨,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在1982年版《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的第1页和第2页中,便有5处引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的内容,如荷兰成了17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给欧洲中产阶级敲响了警钟等,尽管显得牵强附会,但读者仍可体会到编著者的良苦用心。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在给外国建筑史教材编著者带来思想源泉的同时,也来了纠结与困扰。面对极为复杂的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一方面认为:“应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研究,在复杂多样的现象中,认清其本质,分辨科学技术的成就与思想意识的影响。” [2]另一方面又矛盾地指出:“建筑历史是社会发展史的注解,所以应该按照社会发展史的过程来看待建筑史并且用建筑历史来注释社会发展史,建筑历史应该要反映建筑自身的发展规律,假如只用它来解释原始社会如何进入奴隶社会,奴隶社会又如何进入封建社会,那么建筑自身的许多内容以及建筑自身的发展规律又将何去何从。”[3]

早在1956年,陈志华就在《建筑学报》撰文指出:“建筑理论不能产生于哲学名词和教条,它只能产生于对活生生的实践的具体研究。否则,以唯物主义为名的理论一定会坠入唯心主义的泥坑中去。”[7]进入21世纪以后,面对部分学者关于陈志华编著的《外国建筑史》已经不合时宜的质疑,陈志华回应道:“尽管中国发生了体制上的大改革,但是,对历史的基本观点是学术问题,学术观点是不必随体制的改革而变化的。”陈志华旗帜鲜明地指出,当前世界上许多历史哲学和历史流派未必比“真正的而不是片面的、扭曲的历史唯物主义有更多的真理性。沿着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学术道路走,还有很宽广的远景”。陈志华认为他的《外国建筑史》并非违心之作,是“认真而严肃地写我所知所信”[4]。其坚定的学术信念和执着的治学方法令人钦佩。

重温前辈们编辑外国建筑史教材的历史过程,梳理唯物史观对于中国高校外国建筑史教学的深刻影响,对理解近半个世纪来中国高校外国建筑史教学的发展脉络、认清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62,1997,2004,2010.[ZK)]

[2] 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工学院,天津大学.外国近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ZK)]

[3] 卢永毅.同济外国建筑史教学的路程——访罗小未教授[J].时代建筑,2004(6):27-29.[ZK)]

[4] 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ZK)]

[5] 陈志华.北窗杂记:建筑学术随笔[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ZK)]

[6] 林鹤.我们为什么需要建筑史[M]//扬永生,王莉慧.建筑百家谈古论今:图书篇.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ZK)]

[7] 陈志华,英若聪.评翟立林“论建筑艺术与美及民族形式”[J].建筑学报,1956(3):1-11.

Profound influenc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on classic foreign architectural history textbooks

LI Wei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Huizhou University, Huizhou 516007, P. R. China)

Abstract:

第2篇:中外建筑简史范文

北大的前身是清代京师大学堂,创建于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当时既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中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它开办于1898年7月3日,属于的“新政”之一。辛亥革命后,改称北京大学。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大在见证近代种种革命运动的同时,也经历着各种时代转换背景下的历史变迁。从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旧址到北大红楼,再到北大地质馆和原北大女生宿舍……每一栋建筑无不体现着一种时代转换的印记。

本科教青最早的实物遗存――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旧址

1898年,清政府进行“维新”活动,改革教育。同年7月3日,光绪帝下令设立京师大学堂,其既是中央最高学府,也是主管全国高等学堂的机关,但其成立后不论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都没有脱离封建教育体系,也不具备近代大学的基本内容。校舍也简陋不堪,仅拨地安门内景山东侧马神庙和嘉公主旧邸为临时校舍,“一切因陋就简,外人往观者至轻之,等于蒙养学堂”;1900年8月3日,仅开办两年的京师大学堂停办;1902年,恢复办学,同时将同文馆并入,张百熙为管学大臣。为完善近代教育制度,同年8月,张百熙主持拟定了一套学堂章程上奏,经清廷批准颁行,称为《钦定学堂章程》,是我国第一次以政府名义规定的完整学制。其中规定大学堂分为大学预科、大学专科和大学院(本科)三个等级;1903年,清学部模仿日本制定了“癸卯学制”,按近代教育模式成立了大学本科教育,分为文、法、理、工、医、农科各科系,并同时建造图书馆、美术馆、教员研究室;1904年,参照日本高等教育的模式,规定京师大学堂学制分为三级:“高等学堂”(相当于专科,包括中学、西学),“分科大学”(相当于本科,包括各类专业),“通儒院”(相当于研究生院);1905年,拨北京德胜门外旧操场东西四百八十丈,南北四百四十丈建设“分科大学”,并专为

建筑事宜设工程处。其中负责规划的有张绪、何橘时、彦德、范源廉、陈嘉会。除了筹办工程处以外,还有测绘学员。其中学员里有1909年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建筑科的金殿勋。同年七月,学校聘请了真水英夫任京师大学堂建筑技师,并有荒木清三等一同参与设计工作;1910年3月31日,分科大学开学,开学典礼仍在旧址马神庙举行;1915年,教育部将该处房地产售予陆军部办讲武堂,转为军用。以后一直为兵营使用;1995年10月20日,京师大学堂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旧址原有五栋楼房,其中四栋为南北走向,一栋为东西走向布置。在两幢主楼之间的一幢外廊式二层楼房,现已被拆除。现存四幢建筑都是二层楼房,分为两种类型:东部与西部东西走向的灰砖楼为同一类型,其中南北走向的灰砖楼为文科楼;其余两幢又为同一类型,分别为理科楼和经科楼。据了解,该组建筑是由设计日本使馆的日本近代建筑师真水英夫于1907年设计的。下面就文科楼、理科楼的具体介绍如下:

文科楼位于该组建筑的东部,坐北朝南。该楼底层有两个出入口,分列正立面两端,两个楼梯间也对称布置。整个楼体采用灰砖砌筑,砖木结构,坡屋顶上覆日本进口机瓦。墙面窗洞较高大,底层为平窗,二层为半圆券拱窗。建筑南北两个立面以中央两开间为中心,左右各以三开间为一组向外凸出,包角壁柱上冠以三角形山墙顶,在两层窗的平过梁上面,以砖砌三个半圆券作装饰。中央部分窗下墙之外砌以平缓曲线拱墙,并以叠涩砖砌方框图案为装饰。另一栋东西走向灰的砖楼建筑形式同文科楼一致。

理科楼位于该组建筑中部,为地上两层,地下一层的砖木结构建筑,体量较大。建筑整个体量按古典主义手法处理成三部分,底部为砖砌基座,上部由壁柱式窗间墙将窗户分成双联窗组,顶部是木屋架的坡形屋顶,覆盖日本进口红机瓦。南立面两端凸出部分的边墙为较宽的墙墩,其间以两砖壁柱作窗间墙,上冠以三角形山墙,山墙面上有屋顶通风的圆形窗和砖砌拱形线脚。整栋建筑的中央部分是整个立面的重点,该处两侧墙角加厚,做成西方城堡碉楼式,其下层墙身饰以小拱形窗,上层墙面砖砌十字轮式雕饰,顶部四角的小柱塔夹以弧形月墙。两碉楼之间为三角形山墙面,山墙面上满开整体半圆形拱形大窗,二层窗下墙饰以西式瓶式栏杆。半圆大拱窗立面被柱式垂直划分为三部分,底部有凸出外墙的基座,其上立有塔司干式的倚柱,并带有完整的檐部;二层则为方形塔司干式壁柱,下部以外伸的巴洛克式涡卷与底层檐部相接。此中央突出部分的内部即为理科楼底层大厅和二层的阶梯教室。大楼的主要出入口分列于中央凸出体的两侧,台阶踏步做成四分之一圆形。大门两侧墙上各有一对涡卷牛腿支持短檐及半圆形拱券。室内中央北侧为侧分式大楼梯,中央走道两山墙端部有次要楼梯,并有次要出入大门。中央及两端凸出体的山墙屋顶与主体屋顶垂直相交,在东西两端屋脊设有尖顶的小通风塔。建筑外墙以灰色清水砖墙为主,有少量石材做装饰,在柱头、腰线部分饰以红砖线脚。另一栋为经科楼,位于理科楼西侧,坐北朝南,其建筑形式与风格同理科楼。此两栋建筑造型粗犷厚重,是北京早期折衷主义形式的优秀作品。

价值分析

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旧址建筑群是中国第一所按西方教育体制创立的大学建筑遗存。整组建筑构图比例及装饰手法成熟,保存了清朝末年西洋折衷主义的建筑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该组建筑的设计者真水英夫是日本第一批受到西方教育的建筑师,他设计的分科学院建筑,西洋古典造型比例成熟,利用中国传统手工,砖砌出丰富的线脚来表现西洋艺术构图,利用三角桁架形成大跨度空间建成的教室和讲堂,是清末比较先进的技术,也是中国教育建筑的重要遗存。可以说,该组建筑是清朝末年中国教育从传统封建体制向近代教育过渡的实物遗存,也是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最早的建筑遗存,有着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新文化运动策源地――北大红楼

北大红楼始建于1916年,是北京大学向比利时仪器公司借款20万元兴建的,原设计为学生宿舍。1918年8月建成后,成为当时北大校园的标志性建筑,被用作北大的行政和教学中心。担任北大图书馆主任的在当年也将图书馆迁入红楼一层。设有编目室,登录室、日报资料搜集室、藏报室、书库、图书馆主任室和三个阅览室。这就是认真改进后的图书馆,具有现代图书馆的功能和规模。当时,在一层东南角(119-121室)有一处套间,里

间可办公,外间可作会议室,这就是曾经工作的办公室。在这里他著述了关于图书馆学的研究文章,成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奠基人。

而后,还在红楼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宣传马克思主义并使其得以广泛的传播,从此红楼也就成了北方革命活动的中心、中国传播马列主

义最早的基地。1919年,北大学生从红楼出发到天安门举行了示威游行,这就是对中国革命产生深远影响的“五四”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红楼北面是著名的民主广场,原是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操场,当时是爱国运动的主要活动场所,“五四”运动大游行就是从民主广场开始的。1920年10月成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并着手成立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11月初,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大学红楼举行。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北平,北大被迫南迁,8月25日,日本宪兵进驻北大。日军侵华期间,北京大学红楼被日军宪兵队当了六、七年的队部,地下室曾被作为囚禁迫害爱国志士的监狱。1943年,红楼交还给当时的校方使用,地下室楼道两头粗大的木栅栏还未拆除。1946年10月,北京大学正式复校,由胡适担任校长。

解放后,红楼得到妥善保护。1950年,为缅怀和在北大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史迹,北大在红楼开辟了“先生纪念堂”和“在校工作室”两个展览室。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大学举校迁往西郊燕园。1955年,文化部文物局、古代建筑修整所设在红楼办公。1959年,文物局搬人后对红楼进行第一次大规模整修、加固。1961年3月,北京大学红楼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国家文物局机关迁入位于北京东二环的文化部大楼内,“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筹备处”在红楼成立,中国革命博物馆开始在此筹建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2002年4月28日,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正式向社会开放。馆中复原了当年的办公室、工作过的阅览室以及学生教室等。新布置的期刊陈列室展出了20多种由中国革命馆馆藏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期刊、杂志。新文化运动陈列室展出了90多张图片、60多件文物。现有展陈布局属于历史上规模最大的。

红楼建筑位于北京五四大街东段北侧,北临原民主广场(现为《求是》杂志社花园广场),南依五四大街,西临《求是》杂志社家属楼,东靠北河沿大街。该建筑坐北朝南,平面呈凹字形,东西宽110米,中部南北进深14.03米,东西两冀南北进深32.8米,形成一个半围合的后院,檐口高度16.1米。建筑地上四层,半地下一层,每层面积214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700余平方米,共有房间263间,此外,红楼附属用房(包括前院平房、后院锅炉房和车库)共计1334.8平方米。

其布局为:地下室为印刷厂,学校的各种讲义、试卷等都出自这个印刷厂,时期,印刷厂还印刷了大量的进步刊物,如《新潮》、《国民》、《每周评论》等;一层几乎全部是图书馆;二层是校内行政部门和大教室,有校长办公室、各系教授会、教务处、总务处等;三、四层均为教室,设有教授休息室和学生饮水室。1920年北大实行新学制,废除分科办学后,红楼又称北京大学第一院。

红楼总体建筑风格朴素,外观坚实、庄重,体量宏大。外墙面为红砖清水墙,红瓦坡屋顶,地道的西洋式风格,是当时北京最有现代气息的建筑之一。平面布局紧凑,中间走道,两侧为大空间的教室与办公室,使用便捷。立面构图采用西方古典建筑纵向三段、水平五段的典型手法,比例和谐。一层为灰砖,二至四层为红砖,形成两段式,基座用灰砖作出水平横向线角。建筑转角处,用灰砖与红砖咬接拼砌,形成牙口。窗口用砖砌成水平券,入口处三组窗组合在一起,顶层用砖砌成圆券,使建筑赋予变化。入口处用柱式门廊、拱形长窗和正立面山花加以强调,重点突出。门廊的设置既丰富了建筑的立体感,又方便使用。

从红楼大开间平面设计情况分析,红楼并未依照原计划按校舍用房设计,同时根据大开间设置多个门的情况看,红楼在使用空间上具有通过隔断墙进行大小空间多种选择的可能性。因此,红楼平面分隔使用的功能是事先有所考虑的。

红楼作为早期近代建筑有以下特点:其砖木混合结构形式与中国传统建筑大相径庭,是西方砖木建筑结构体系引入中国的较早实例,属于近代西方建筑体系;砖砌条形基础,机砖砌筑,纵墙承受楼面重量,顶层横墙承受部分屋面重量,类似硬山搁檩做法;楼面为木龙骨、铺钉木地板。屋面结构为木桁架,坡屋顶;红楼横墙间距很大,木楼板刚度小,方向性强;此种结构体系决定了红楼自身的抗震能力较差,与现行抗震规范、结构设计规范等差距较大。

另外,建筑内部设置三部楼梯,解决竖向交通疏散问题,楼梯、卫生间设于北侧,将好的朝向留给办公用房;木质楼梯扶手简洁而不失精致,地面、门窗、楼梯全部采用暗红色木质材料,整个装修材料、色彩统一、和谐;红楼自备锅炉房供暖,铸铁暖气片外刷银粉,白炽灯照明;这些在当时均属于比较先进的建筑装修与设备。根据现状和老照片记录,红楼屋面所设多个砖砌烟囱,与原有供暖方式有关,现有暖气系统可能是后来建立的。由于原暖气片是德国产品,也已具有时代价值,在后来的维修中,特别保留现状并对损坏的暖气片进行了复制。

价值分析

一是新文化与“五四”运动的实物见证。20世纪初,蔡元培先生以近代教育制度为蓝本,提倡新文化、新思想,坚持各种思想“兼容并包”、学术民主的办学宗旨,从而使红楼一时成为海内外注目的地方。陈独秀、、鲁迅、胡适、傅斯年、钱玄同、马寅初、李四光等一大批国内一流学者先后来到北大任教,1918年来到北京后担任过北大图书馆助理员,曾在红楼工作近4个月,对他由激进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者转变是一个重要的促进。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里程碑意义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均从红楼发起,由此成为伟大革命运动的策源地。在红楼清新活跃的文化环境中,北大还出现许多革新团体,如新潮社、国民杂志社、新闻学研究会、哲学研究会等。由红楼印刷厂印刷的进步刊物有《新潮》、《国民》、《每周评论》等。中国近现代没有任何一所学校像北京大学那样对历史进程产生过如此重要的影响,为中国的革命和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红楼文物价值的核心就在于以实物来见证这段中国近现代波澜壮阔的历史。1937年,这里又成为日军宪兵队队部,地下室曾被作为囚禁迫害爱国志士的监狱,因此北大红楼不仅是民主革命的纪念地,也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的见证。

二是北京大学代表性旧址。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1898年建校时,用地

安门内马神庙和嘉公主府旧第为临时校舍,即后来的景山东街理学院,也称二院。1918年,位于汉花园(今沙滩)的红楼落成,连同嵩公府成为学校本部,包括孑民纪念堂在内的总办事处、30年代建成的图书馆和法学院使用此楼,其后红楼主要为文学院使用,这一地区也统称为一院。其它校舍还有北河沿的男生宿舍,称为三院,国会街的先修班称为四院,工学院位于西城端王府,医学院在府右街,农学院在西郊罗道庄。北京大学迁至西郊后,以上各处旧址渐次不存,唯有北京大学红楼这一代表性的建筑物保留下来,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和北京大学历史的重要见证。

三是近代建筑史上实例。1999年3月北京首批25个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划定,五四大街名列其中,而红楼则是该历史地段的主体。近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外来建筑文化碰撞、融合,使北京的近现代建筑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北京大学红楼是这一时期“洋风”建筑的代表之一,是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是北京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是北京城市历史风貌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是红楼与近现代代表性建筑的价值异同。红楼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其所负载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价值是红楼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主要文物价值所在。对近现代重要史迹这一类型而言,建筑首先是历史的载体,人们凭吊的对象是建筑负载的历史事件而不是建筑本身,因此,此类建筑价值更多的体现在精神层面,比如因历史价值延伸的社会价值和精神价值。相形之下,近现代代表性建筑的文物价值主要体现在建筑的功能、形制创新、艺术造型、设计风格、装饰手法等艺术价值以及建筑材料、结构体系、建筑设备等科学价值。对此类型而言,即使没有轰轰烈烈的历史事件,建筑物质层面的自身价值足以令其青史留名,由此,建筑的整体,包括建筑材料、结构体系等是其价值的本体,不允许有任何改动。很多情况下,近现代重要史迹同时也是代表性建筑,如果对这种不同层面的价值概念不加以区分和比较,往往在确定保护目标上忽略个案应有的差异,因此,在保护工作前,需通过细致分析,将文物价值的概念具体化,在此基础上评估个案的价值定位,对最终确定科学的保护策略,是非常必要的。显而易见,红楼所具有的价值在精神层面极为显著,而物质层面的价值虽与同类建筑相比并不突出,但仍有价值意义。所以对红楼这座近现代重要史迹的建筑进行必要和适当的保护与维修加固,极为重要。

“功能主义”建筑风格的最早体现――北大地质馆和原北大女生宿舍

北京大学地质馆建成于1935年8月,同年原北京大学女生宿舍奠基,这两所北大建筑都很好的体现了现代主义风格。后来,1990fg2月23日,北京大学地质馆公布为北京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使用;原北京大学女生宿舍,于1954年作为中共中央宣传部家属宿舍使用至今,2003年12月11日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现代主义建筑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其建筑特点是注重建筑的功能性与实用性,摒弃建筑的繁缛装饰,提倡简洁的处理手法和纯净的体型,因此又被称为“功能主义”建筑。

梁思成作为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进行了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同时作为受过正规建筑教育的中国建筑师,对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其所设计的现代主义风格建筑北京大学地质馆和原北京大学女生宿舍,紧跟世界建筑发展潮流,为我国的建筑事业注入了新的元素。

北京大学地质馆该建筑西南角下方墙体上嵌有一奠基石,刻有:“中华民国二十三年五月十五日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奠基”。整座楼的平面为曲尺形,三层砖混结构,是外形完全服从内部功能构成,既不刻意追求雄伟感的大块体量构成,也没有特殊的装饰。体形只做微量的曲折,打破立面的平直感,大玻璃窗洞产生外形的清新、轻巧感。主入口在东南角,宽大内凹的门洞,简洁的混凝土挑檐,门洞两侧墙的线脚、灯箱的处理,台阶花池的配合,都强调入口是全楼的重点。入口立面左上方女儿墙局部高起部分的旗杆处理,也强调了入口的位置。整体设计很细致,窗间墙上用砖块砌简单的凸凹横线,门窗的比例,楼梯扶手处理,墙角的弧线设计等,造成明快简洁和谐统一的现代造型风格。1976年地震后在外墙增加了抗震框架,有损原来简洁明快的风格,室内也进行了局部改造装修。

原北京大学女生宿舍整个建筑平面呈“U”形布局,分为北翼、西翼和南翼三部分,其中北翼、西翼为三层,南翼四层,东端敞开。建筑主人口位于南翼中部,拱券形式,拱券内两侧中部辟门,可通楼内。次要人口位于南翼西部,平门形式,前后各有台阶数级,连通内外。建筑立面设计简洁,灰砖砌筑,下部采用水刷石做法。整座建筑注重内部的经济实用,立面没有任何繁缛的附加装饰物,只是利用单元的排列构成体量组合,并注意门窗排列的比例关系,从而使其显得颇为丰富。整栋建筑分八个大的居住单元,按《千字文》中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排序,从大拱券门洞往东再往北回转依次为:天字楼、地字楼、玄字楼、黄字楼、宇字楼、宙字楼、洪字楼、荒字楼,每个居住单元均设有楼梯,并于每层设走廊连接各居室。早期前四个门由北大的男生居住,后四个门由北大的女生居住。抗战胜利北大回迁北平后,该楼全部改为女生宿舍。此外,在荒字楼前原有一个两米长带靠背的石椅,它和楼墙紧紧砌在一起,石椅上方嵌着一块长90厘米、宽40厘米的汉白玉石碑,上刻:“国立北京大学宿舍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五月一日校长蒋梦麟奠基”楷体字,后于“”中遭到毁坏。现作为宿舍使用,保存状况较好。

价值分析

这两座建筑装饰简洁,无任何繁缛装饰,注重功能的合理,建筑形式已成为内部功能的自然反映。同时进一步摒弃了用构件装饰的传统做法,立面装饰平素简洁,充分利用立体与平面的关系比例、布置方法达到发挥图案效果的目的,体现了这一时期北京传统主义“新建筑”的特征,是研究国际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对中国近代建筑发展影响的重要实例。

第3篇:中外建筑简史范文

关键词:建筑文化景观;城市保护;整体性

1 引言

但是,城市环境的突变使得人们对自己所生活的城市感到陌生和恐惧,找不到认同和定位。人们对个性化城市的渴求使得城市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尤其是那些历史和文化气息浓厚的古城,其建筑和街道建成于历史上不同的时期,创造出了多样的建筑文化景观,经过数个世纪的洗涤,彰显出独特的魅力,如何保持这种魅力便成为城市保护的当务之急。

2 城市建筑文化景观的整体性

一个城市的个性和魅力的形成离不开当地的景观特色,建筑文化景观是人类在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产生的自我精神反映的进化结果。通常,在大力保护城市特色的工作中,人们往往错误地保护那些象征性的东西(如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东西),而不是本质[1]。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标记着“历史性建筑”、极具当地特色的古建筑被一群现代化的、毫无特色可言的新建筑包围的现象。城市保护不光局限于单体建筑的保护,需要把它放在整个城市的环境背景之下,才能确保我们的保护活动产生与环境相协调的建筑作品[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在1976年的内罗毕建议中指出了历史地区保护的基本原则:每个历史地区及其周围地区都应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考虑,它的特性取决于组成这个整体的各个部分的融合,如建筑、空间组织、环境、人类活动等所有的元素,这些构成元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城市的整体特色[2]。

3 建筑文化景观的整体性保护方法

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对于这样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来说,许多优秀的建筑作品承载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下文结合杭州湖滨地区的调查从五个方面来探讨城市建筑文化景观的整体性保护方法。

3.1 地理位置特色

一个明确规定了边界的区域,处于整个环境之中。这些边界很容易被划出。该区域的性质可以具体,也可以抽象的说明[1]。

杭州的湖滨地区位于西湖之畔,其边界很容易识别,它集西湖的自然景观、大量的历史人文景观于一体,其建筑风格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产物,拥有强烈的地域特色,给人以独特的感受。

3.2 空间的场所感

场所感可以定义为各种带感彩的、与历史保持一定联系的、独具视觉景观特色的、使城市展现某种主题的、可以提供某种安全性、舒适性、娱乐性、与自然地理生物要素等亲近的感觉,即空间氛围感觉[1]。

湖滨地区的传统街区是千百年来人们的开发建设活动不断发展形成的,其传统景观是人与自然共同作用下,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同化、组合形成的,其构成的空间氛围传达着历史和文化的信息。人们与这个场所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独特的感情是人们心中的精神支柱。

3.3 内在联系

研究区域中关于城市的各个空间与街区之间,存在着特殊性与内在联系。支配着区域环境中各构成要素、场所位置、道路的尺度(长度与高度比)等的空间设计手法(不一定指个别的建筑物)是比较稀有的,也是十分突出的[1]。

湖滨地区集商业、旅游、居住功能于一体,由于各个街区之间功能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景观特色,如商业建筑呈现出开放的特点,而居住类建筑却比较私密,但是它们之间又有着共同的内在联系,如各式各样的平台和挑台(如图1),为观赏西湖的风景提供了方便。此外,建筑物种柱子的运用也极具特色(如图2),有各类欧式柱子,简单立柱等,柱子作为建筑物的立面装饰,不仅丰富了立面效果,使得建筑物显得修长,与西湖的美相得益彰;而且满足了湖滨地区商业、旅游功能,形成建筑物通透的效果,为人们购物、欣赏西湖美景提供了便利。这些特征元素使建筑物之间相互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湖滨地区整体的景观特色。

3.4 风格与设计

这包含了色彩、材料、质地、造型等,以及建筑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1]。

在建筑风格上,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湖滨地区的建筑风格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征,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石库门式里弄式建筑(如图3),它不像上海的石库门建筑那样有华丽的西式雕刻,只是简单的与传统建筑的淡雅风格相结合,体现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融合,同时也不乏中式和西式建筑,几种建筑风格和谐共存。但是,由于湖滨地区位于西湖之畔,其自然景观的清秀使得这个地区的风貌不得不以素雅与之相匹配。因此,湖滨地区的建筑在色彩、质地上多以淡雅为主,并且建筑物所呈现的线条也相当柔美,如各具特色的天窗和坡屋面丰富了天际线的变化,与杭州的自然山水景观融为一体,并且丰富了街道的立面景观。

3.5 工艺性

用于建筑的材料经过加工,可以显得新颖而耐用。这包括了拱、穹顶、粘土墙,尤其是加工过的装饰石块。建筑方法涉及到各个城市要素,它们往往不是存在于个别的建筑中,说他是存在一个连续性的过程更为确切[1]。

湖滨地区的形态各异的墙门非常独特(如图4),有的带有拱券为主的券式雕刻图案,有的简洁素雅,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过渡,但是大部分住宅的墙门雕刻图案较简洁淡雅,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征,使建筑立面景观丰富多彩,富有艺术性。此外,各式各样的廊柱(图2),其大小不一、表面肌理也不同,富于变化的同时又有着其共同的特征。湖滨地区建筑对窗户的修饰避免了立面上的单调,使立面富有层次感。

这些元素反复不断地出现在湖滨各街区中,由于各类街区的场所、功能不同,常常会显示出风格各异的景观结构形态,但在多样、混杂的背后,又同时蕴藏着共同的、一致的景观构成元素,成为有机联系的纽带;并以某种空间排列的隐性次序(如韵律方式),形成相互融合的均衡整体[2]。这些特征要素的运用在街区整体风貌设计中不仅提高了整个湖滨地区的整体性;而且其变化也体现了历史的延续性[3-4],而这些特质正是我们所需要保护的。

4 结语

在进行城市保护时,不能将历史性建筑孤立出来,面对日趋失去特色的城市传统街区,需要将这些特征元素广泛地融入到新建筑中去,与原有的建筑之间相协调并保持有机的联系,使整个传统景观成为一个和谐的、连续的整体,将城市的特色随着时代的变化永远的流传下去。

参考文献

[1] Nahoum Cohen. Urban Conservation.[M] The Mit Press, 1999

[2]王紫雯,王媛. 城市传统景观特质的整体性分析研究——以杭州市环湖地区为例[J]. 规划研究,2004,28(7):14—20

[3]王媛. 论景观特征要素在历史街区整体风貌设计中的作用[J]. 浙江建筑,2005(6):15-16

第4篇:中外建筑简史范文

历史文化古城建筑的创作环境特征

1.局限性

在历史文化古城中进行建筑创作,首先当地浓郁人文气质的历史环境就使这种设计条件显得特殊、苛刻;其次,城市规划部门和文物部门对新建筑要求的退让、体量、风格等,都束缚了建筑师的创作手法。

2.综合性与复杂性

建筑创作本身就要求建筑师对工程技术、艺术、社会学等方面有所了解,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在历史文化古城进行建筑创作,建筑师的创作活动更显其综合性、复杂性。因为要求建筑师不仅要有建筑专业知识,还要懂得历史、文学甚至考古学、民俗学等方面的知识。

历史文化古城建筑的创作原则

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认为:在特定历史地段保护和特定文化要求的环境中进行建筑创作要在城市的背景下,以尊重历史、尊重环境为前提进行“理解、保护、创造”。

1.从城市设计和城市环境的角度把握建筑创作的原则

建筑是城市街道和广场的有机构件,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历史文化古城的建筑创作,更是以城市历史为背景,以古迹为主体核心。因为传统建筑所形成的场所精神己经具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它己经融入人们的记忆中,成为一种象征。

建筑设计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城市环境塑造的过程。环境是建筑设计的出发点与回归点,建筑是环境空间构成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筑的形体与空间如果脱离了所处环境的关联性、整合性,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建筑师在注重建筑形体、空间形态美的创造之间,要善于从城市整体环境出发,从自然条件、地段环境等限定方面综合考虑,依据地域环境选择建筑的定位、趋向及形式,使之成为环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从建筑空间与外部造型来处理的原则

首先,要明确建筑风格。古城的历史风貌由诸多要素构成,而建筑、街区和风景园林为其主体,它们的风格体现了不同年代的历史和多彩地域文化。其次,要追求文化内涵。要创作具有文化内涵的建筑,建筑师仅仅对历史环境进行调查分析是不够的,还需要深入地挖掘城市隐性的历史文化,从深层结构中来找出它可以发展的新形式,为建筑创新增添文化层次。再次,要体现时代精神。新的建筑作品必然反映着历史的痕迹,被灌输了时代的精神。建筑有其自身的新陈代谢规律,对于历史文化古城的建筑创作在保护古建筑、体现古城风貌的同时,还要体现时代精神。

历史文化古城建筑创作方法探讨

1.借鉴中国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模式

(1)轴线定位。中国传统建筑有“万法不离中”之说,总平面和建筑的控制与组织,都有一定的轴线和定位关系。根据建筑不同和地形的变化,轴线也被衍化为有主轴、辅轴、实轴、虚轴、直轴、曲轴等多种形式。例如“新唐风”的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在“三唐”工程的创作中,根据建筑组成部分的重要性,将各个建筑单元分别以主沙功口以组织,以突显古建为目的,将大雁塔、慈恩寺设为整体的主要部分,沿主轴安排,其它建筑处于次要和从属部分,运用了多种轴线,使每一座建筑都能与慈恩寺发生关系,体现其主从关系,从而使新旧建筑在整体上得到统一和谐。

(2)“间”与“群”的建筑组合。中国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体系,都是以“间”为基本构成单位。然后又以“间”为单位组成四合院,形成相互组织的单位“群”,“群”是中国建筑的基础。例如,在创作大型建筑时,可通过这种聚合的平面布局方式,层层扩大、前后延展,形成整体的气势,具有一种简明而又深邃的组织形式。

2.采用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立面形式

在历史文化古城进行建筑外部设计时,要在满足使用功能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可以从三个方面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第一,沿袭历史上的形式,但引进新的技术和材料,使之产生渐进的变化。如:相近的形式、相同的建筑比例、相同的布局关系使传统建筑包含的秩序感被有效的传递到新建筑中,并以现代人的审美为准则,从而给人以独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第二,简化和变异传统建筑的表现形式和特征,使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既与历史环境取得协调,又不至于破坏历史的真实性。在设计时,可以对传统建筑的典型形态、结构特征和空间模式进行研究,将典型性的形象简化、抽象、分离、切割和夸张,以保持与建筑“原貌”的同质,从而产生新形式的情趣,达到变异生成效果,把传统和历史都归到现实之中。

第三,在色彩和材质的使用上以仿古为主,同时在创作中也要大胆运用“新色彩”体现现代的审美和技术。“新唐风”建筑设计风格的代表人物张锦秋在色彩上,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中对金、木、水、火、土观念的束缚,引入了更多的色彩元素如灰色、茶色、蓝色、金属色等;在材料上突破了以木材作为单一的建筑材料,取而带之的是面砖、玻璃、钢筋混凝土等现代材料及工艺技术。设计师用全新的色彩及材料在满足现代人审美需求的前提下同样表现出了传统的精致、典雅的韵味,将传统与现代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结语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的载体,中国地大物博,有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各个时期的不同地域又有着各具特色的建筑景观。

在历史文化古城这样特殊的环境下进行建筑创作时,需使中国传统建筑精神得到尊重和延续,必须在保护的同时既要协调古建筑,还要体现时代特色,这是每个建筑设计者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第5篇:中外建筑简史范文

在当代语境中,何谓现代?何谓传统?在当代一片民族复兴的呼声下,更需要我们对自己的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从中寻找到当下的历史定位,才能正确的阐释它们。对西方现当代建筑观念的演变过程的研究,包括在建筑理论方面的学习,并要与对中国文化发展方向的探索和实践总结联系起来考虑,以求对我们所面临的时代任务进行战略思考。

中西方建筑的简要发展历程及比较

1.西方建筑设计观念的简要历程

沿着科技发展的脉络,西方建筑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渐进、演变、更替、转换的自我完善过程。工业时代初期,人们也同样陷入了理性与情感的矛盾之中,工艺美术运动因挽回宁静的田园生活而产生,但毕竟违背了历史的潮流而昙花一现。其后,又经历了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等,以建筑艺术为先导的艺术运动,使西方设计观念逐步的与工业社会的时代特征相融合。20世纪20-30年代,许多独立设计师,在“拯救众生”的价值取向下,提出了自己的设计观念,进行了多样的探索。例如:由格罗皮乌斯创立的“包豪斯”学派就是旨在让设计为社会服务,坚持现代材料运用,现代技术的运用,强调通过建筑外表能够立即了解到建筑结构的必要性,坚持设计上诚实,坦率的原则。他的代表作之一:法古斯工厂大楼,采用玻璃幕墙,突出内部建造结构,消除所有装饰细节。

当时另一位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他丰富多变的作品和充满激情建筑哲学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城市面貌和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从早年的白色系列的别墅建筑、马塞公寓到朗香教堂,从巴黎改建规划到加尔新城,从《走向新建筑》到《模度》,他不断变化的建筑与城市思想始终将他的追随者远远的抛在身后。当然,还有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的“少就是多”。在他设计的建筑中, 你绝对见不到任何一件附加于建筑之上的多余的东西,没有杂乱的装饰,没有无中生有的变化。没有奇形怪状的摆设品。有的只是轻灵通透的建筑本身和它里外连续流通的空间。“流通空间”在二十世纪初这应该是个很前卫的名词,毫无疑问,这在当时属于创造性的突破。开创了完全与以往的封闭或开敞空间不同的―――流动的、贯通的、隔而不离的空间开创了另一种概念。密斯・范・德・罗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发展了一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端简洁的风格从而将建筑设计与现代科技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有机建筑“学派的代表赖特,又为我们阐释了人与自然、建筑空间与自然的关系,打破了过去着眼于屋顶、墙和门窗等实体进行设计的观念,为建筑学开辟了新的境界。总之,勇于创新和探索的精神,使得西方建筑观念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后,这种精神又催生出更为多样丰富的创造。

中国建筑设计观念的简要历程

中国古代社会长期的安定和文化的延续性使建筑具有完善的价值体系。中国古建筑因其独特的艺术语言,而成为世界四大建筑体系之一。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从商周萌芽至盛清成熟,一共经历了三次发展高潮,不断的充实和总结,才有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成就。而当代中国建筑,历经战争、政治运动、西方建筑思想的冲击再到高速变化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历史似乎太过破碎,回顾建国六十年来,中国建筑在形式上有了巨大的变化,但从建国初期梁思成与华揽洪之争;到80年代城市化进程迅猛袭来,85思潮的反思;再到当代,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风格已经塑造了中国绝大部分追求现代化的城市的面貌,设计师又陷入了“现代”与“传统”的两极对立之争,但这种争论并没有更深层次的推进建筑设计观念的进步。

中西建筑观念历程的比较

对比中西方建筑观念发展历程,西方现当代建筑艺术是在延续的文化背景下,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有其渐进、演变、更替、转换的自我完善过程。有完善的建筑理论体系和实践、探索经验;中国建筑观念的发展,除古代建筑外,现当代建筑艺术由于没有统一的文化价值观,缺乏文化延续性,建筑设计观念始终没有创造性的发展。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建筑理论体系。

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的历史定位及应持有的设计观念

多元文化背景下,在两极化的思维上,很自然的会产生所谓的“第三条路”想法――能不能把两极“结合”起来?中国的近现代化与西方不大一样,是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的否定的基础之上的,而中国建筑的现代化更是建立在传统建筑的废墟之上,我们的历史文化太过破碎,这就更加剧了情感与现实的矛盾。

中国有着非常丰富的遗产,可惜基于历史原因,对历史传承与理论总结、开拓明显不足。上世纪50年代以来直至,中国建筑设计走过了曲折的道路,频繁的批判之后所造成的思想混乱与理论真空,至今仍然存在有后遗症;而在改革开放之后,由于一度与西方建筑在学术沟通上的中断,中国建筑界的许多人,对西方现代建筑的理论与实践,都缺乏全盘而贯通的了解,忽然又面对了所谓“现代建筑已经死亡”的尴尬局面,以及蜂拥而至的20世纪最后20年西方建筑理论领域中虽然驳杂却并不成熟的学派纷呈、莫衷一是的表面繁闹现象,使得中国建筑师,包括有才华的青年一代,一时间变得无所适从。近年来在建筑史学、建设实践方面虽然有可喜的发展,但还不能说对我们的理论建设起到了足够的影响。

当代许多建筑设计师,脱离历史背景,断章取义的复古,只能带来建筑设计观念的倒退,和文化价值取向的衰退。例如:近几年的房地产泡沫,大量楼盘套用概念,模仿形式,这些只是销售策略的一部分,没能真正给大众创造有价值的生存空间,反而造成了及其恶劣的的负面影响。

从经济和科技水平的现状看,中国经济虽位居世界第二,但科技远远落后与发达国家,既无重大基础理论创立、也少有前沿科技的开拓、尖端科技极少,人民生活水准较低。

从当代艺术现状来看,中国传统艺术倍受冲击;文化认同产生困境;传统文化后继乏人;

而大批艺术家转而投入到,当代艺术中,例如:装置艺术、多媒体艺术、观念艺术等。在这样一个充满了变化、浮躁的时代背景下,“重视传统文化、回归民族主义”这句口号光靠我们曾经对形式风格的追随,就变得太空泛。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融合,并不是民族主义。一个民族文化的复兴不会由个人意志转移,而是由在历史进程中是否有其真正的价值(创造性、先进性)决定。

我想当下中国设计师应该从西方20世纪20―30年代的设计实践中吸取经验,去学习西方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建立人文精神。在他们勇于创新的实践案例中去学习建筑空间的语汇、建筑技术、建筑对人的关怀。回到建筑的本质,立足当下社会的科学、经济、政治、文化现状,融入人文精神,建立自己的设计思想,深入的、具体的做更多的尝试和探索。

95年后在国营设计院体系之外开始出现一些个人化、独立的建筑实践。以张永和、刘家琨、董豫赣为代表的一组青年建筑师,通过一系列工作,包括通过媒体积极传播建筑理念,形成了一种新文化气候。

张永和出生在北京,对于四合院、胡同、老北京的城市空间有着自然的亲近感。张永和曾说起,当时设计公社时,正值北京房地产起飞之际,建筑风格紧跟欧美脚步,缺乏自己的语言,他要将北京传统的四合院从其拥挤的城市空间移植到古朴的大自然中来。然而,把四合院搬到山林间,面对着大自然,建筑再采取一种闭合的姿态显然就不那么合适了,于是土宅索性和山壁合抱,形成半自然半人工的庭院围合。围塑起来的中庭,柔和地淡化了自然与人造建筑间的分际。

土宅位于长城脚下公社12个别墅的制高点,墙体为中国西部常见的夯土墙,在中国是相传已久的建筑形式之一,力图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而且隔热隔音的功效使房屋冬暖夏凉。粗糙的墙面不加任何修饰,在室内陈设和装饰上也尽量做到简单和自然:凹凸不平的青砖,原木的横梁,甚至不得不用到的混凝土的材料也未加任何处理。在这里,张永和对传统的理解表露无疑,他从另一个层面上给我们阐释了建筑和传统和自然环境的契合。

刘家琨出生在成都,他设计的胡慧姗纪念馆以灾区最常见的坡顶救灾帐篷为原型,面积,体量,形态均近似于帐篷,外部红砖铺地,墙面采用民间最常用的抹灰砂浆,内部为女孩生前喜欢的粉红色,墙上布满女孩短促一生的遗物:照片,书包,笔记本,乳牙,脐带……,她的一生没来得及给社会留下多少痕迹,她不是名人,只是个普通女孩,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这里的纪念内容没有悲壮热烈和宏大喧嚣,只是关于一个花季少女的追忆。从一个圆形天窗撒进的光线,使这个小小空间纯洁而娇艳――这个纪念馆,是为一个普通的女孩,也是为所有的普通生命――对普通生命的珍视是民族复兴的基础。刘家琨提出的建筑策略是“处理现实”。相对于在发达国家已成为经典语言的“高技”手法,“低技”的理念面对现实。选择技术上的相对简易性,注重经济上的廉价可行,充分强调对古老的历史文明优势的发掘利用,扬长避短,力图通过令人信服的设计哲学和充足的智慧含量,以低造价和低技术手段营造高度的艺术质量,在经济条件、技术水准和建筑艺术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由此探寻一条适用于经济落后但文明深厚的国家或地区的建筑策略。

董豫赣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他的理论著作多过建筑实践,在他的清水会馆设计用中融入了对中国园林的确情有独钟,从此中汲取的养分,最朴实的材料和形式,追求丰富而有意境。

他们按照“常规”直接设计建筑,而不是宏大空洞的意识形态象征主义。踏实的去探寻自身所处的文化语境和建筑语言。这些尝试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建筑的希望。

总结

第6篇:中外建筑简史范文

[关键词]金关遗址;汉代;汉简文书

[中图分类号]K8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0-0011-06

一、金关遗址

(一)地理位置

金关遗址地理座标为东经99°59′76″,北纬40°35′32″。位于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双城镇东北12公里处,南距金塔县城120余公里,北距内蒙古额济纳旗180余公里。

(二)自然环境

该遗址地处北部山脉马鬃山山地南部低山地带,黑水(古弱水,即额济纳河上游)由此从南向北流过。遗址在黑河南岸,距河边2公里。其东为巴丹吉林沙漠边缘,有沙丘分布,其南为戈壁平地。该地属典型的大陆温带干旱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8℃,1月为-10℃,7月为23.8℃。年降水量59毫米,蒸发量高达2600多毫米。全年无霜期141天,日照时数3000多小时,干热风、风沙、沙尘暴是主要灾害性天气。附近植被较差,有红柳等灌木分布,草类稀疏,属沙生和碱生植物。

(三)历史沿革

金关从建置上属于肩水都尉府管辖,与居延都尉府管辖的悬索关一样,是额济纳河流域非常重要的关卡,金关在南,悬索关在北,南北通行,两个关口是必经之地。其历史沿革是随着河西四郡的建立,特别是酒泉郡的建立而建立和发展的。《汉书•西域传》载:“汉兴至于孝武,事征四夷,广威德,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其后骠骑将军击破匈奴右地,降浑邪、休屠王,遂空其地,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后稍发徙民充实之,分置武威、张掖、敦煌,列四郡,据两关焉。”初置酒泉郡,即是居延防线建设的开始,到四郡建立之后,才是居延防线逐步完善防御体系的时期,沿此史迹,其发展时序为:

元狩元年(122),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

元狩二年(前121),春遣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西,击匈奴,历五王国,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余里,至皋兰,斩首8000余级。夏,将军去病、公孙敖出北地2000余里,过居延,斩首虏3万余级。秋,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合4万余人来降,置五属国以处之,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

元狩四年(前119),浑邪王降汉,汉兵击逐匈奴于幕北,自盐泽以东空无匈奴,西域道可边。

元鼎六年(前111)秋,匈河将军赵破奴出令居,皆2000余里,不见虏而还,乃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徙民以实之。

太初三年(前102)夏,益发戍甲卒18万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遣强驽都尉路博德筑居延。与此同时,发天下七科适,及载L给贰师,转车人徒相连属至敦煌。

天汉二年(前99),使将丹阳、楚人5000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夏,骑都尉李陵将步兵5000人出居延北,与单于战,败降匈奴。

以上是金关设置的早期历史背景。金关遗址出土的汉简,纪年时代最早的是太初五年简“太初五年”(T3EjT4:107),附近的大湾(A35)遗址出了追述太初三年事迹的简:“延寿乃太初三年中,父以员马田敦煌,延寿与父俱来,田事已。”(303•39),由此推测太初三年“置居延”时,金关亦已建成。自后延用至东汉末,随着汉势力的东移,金关遗址逐废弃,从此掩埋于地下千余年。1930年,贝格曼考察时第一次发现、发掘。1972~1976年,甘肃博物馆再次调查并发掘。此后由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予以保护。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由金塔县负责遗址的就地保护与管理。

(四)考古调查与发掘

1.考古调查

较大规模的调查有三次:第一次调查是1930年前中瑞合作西北科学考察团的考古调查。此次调查沿黑河(弱水)两岸,跨越今内蒙与甘肃两省区,北起内蒙额济纳旗以北宗是阿玛(今苏泊淖尔南侧老君庙附近),南至甘肃金塔毛目(今金塔县鼎新镇附近)约350公里之间。另外,在额旗布肯托尼与博罗杜治约60公里之间,发现了塞墙和城鄣烽燧遗址。考察报告中将这次调查分为七个区域:伊肯河三角洲,伊肯河以西和翁赞河沿岸――葱都儿塞,伊肯河以东的黑城子区域,戈壁高原――博罗松治,额济纳河中部沿岸――大方城,毛目区域――塞门、地湾、大湾,额济纳河上游两岸――毛目、镆夷的塞墙以及北大河区域(今金塔县城以南)。金关遗址属第六区域,所谓“塞门”,就是金关遗址。当时考察工作者做了发掘,绘制了地表遗迹图。第二次调查是1972年秋,由甘肃省文化局、酒泉地区文教局组织居延调查组,沿黑河(弱水、额济纳河)南起甘肃金塔县双城乡,北至额旗居延泽进行了徒步踏察。第三次调查是1976年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沿黑河下游对居延北部区域进行了广泛调查。这次调查仍以1930年西北科学考察团的路线为基础,部分区域超了原来范围,有新发现,补充了以前的资料,并做了详细记录、测绘、摄影工作,采集到汉简200余枚。同时,确定了计划发掘的地点:A8破城子、A32金关、P1甲渠候官第四燧。

2.考古发掘

金关遗址大规模发掘有两次:第一次是1930年贝格曼的发掘。当时他们并不知道是关卡遗址,依地表留存的土堆,作为烽火台对待。在有墙体遗址的地方选择了A、B、C、D、E五个地点进行发掘。这次发掘,目的并不是要了解建筑情况,而是以挖器物为目标,所以也无所谓地层、方位等科学要素,主是找东西,其中在D、E两个地点有意下挖了两个土坑,每坑出土汉简400枚,两坑共出土汉简800枚,其他各点出土汉简50枚,总共出土汉简850枚。[1]第二次是1973年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的全面发掘。这次发掘是按中国考古学的规程进行的科学发掘,全面揭露了整个遗址。分布发掘探方37个,发掘总面积7225平方米,发现关门1座、坞院1座、鄣堡1座、烽燧1座、房址20余间,不仅弄清了建筑结构情况,而且获得了各种文物1311余件、汉木简11577余枚。这是金关遗址发掘规模最大的一次发掘,也是最后一次发掘。[2]

(五)建筑布局、结构及特征

金关坐落于黑河南岸戈壁平地上,坐北向南,北靠黑河,面朝大道。北距河边2公里,大门侧贴大道,成为北去居延的第一关口。平面呈长方形,外坞内堡,即外坞围绕内堡一周,筑成长方形院墙,靠西段筑大门,门内凹而筑双阙,双阙底层成为各自独立的小房间,即是门卫的警务室(即简文中的“非常屋”)。坞院中部是一组建筑,也就是金关的中心建筑。东侧筑烽台,依烽台连接东、南、西、北四面墙体,形成院中院。烽火台下连接东北角筑成方形内鄣,鄣内分隔成大小不等的5间房子。鄣外院中,靠北、西、南三面墙体又分别修筑大小不一的长方形房子,组成了严密的、封闭式的坞堡式院落。院墙外墙体下埋设木尖桩,即简文中的“疆落”、文献中的“虎落”、主要起防御作用。这种布局形成,既可以防人偷袭、越界、逃跑,又可以防大风、沙暴的侵害。由于墙体皆为土坯加厚砌筑,夏季可防烈日暴晒,冬季可防风寒侵袭,集防人与防自然灾害功能于一体,是沙漠戈壁中土木建筑工程的杰作和军事防御体系中的典范。尽管木构件已腐朽无存,但就现存土遗址来看,仍然是研究汉代西北边防军事建筑技术、建筑史、建筑文化和功用以及要塞作用的重要实证。

(六)兴废史及性质

关于金关建筑的兴建、发展、废弃时间,就遗址本身难以断定,根据出土的纪年简文,也只能推测相对时限,至于绝对年代亦不能确知。1万余枚木简中,有纪年者约千余枚,占出土总数的1/10左右。关于最早纪年简,原发表的发掘简报中列出了元朔与元狩简,将整个时代提得很早,与《汉书》记载多有不符,与干支朔日也不合。后来在校对释文中,发现元朔简与元狩简文字的释读和性质的判断上均有问题。元朔简仅存“元元年”四字,“朔”字写作“”,书写潦草,字形亦不规正,内容也非正规的文书和簿籍,而是后来书作随意写的习字简,所以排除在正式公文之外,所以,“元朔元年”纪年简不复存在。元狩简即“牒书除将司御三人一牒元守四年四月甲寅朔甲寅尉史敢言之牒书谊敢言之”。“守”字系一笔写成的草体字,与“凤”草书很相像,经辨认,应释“凤”,非“守”,“守”与年号原作“狩”也不符,故以“元凤”为确,下文“四月甲寅朔”,与《二十史朔闰表》亦合,所以“元守”之纪年也不存在。除去此两简外,现有纪年最早的是武帝太初五年简,最晚的是东汉光武建武四年简,昭帝至光武帝之间的年号是基本相连的,据此推测,金关兴建于西汉武帝太初年以前,昭帝至光武是兴旺发达的鼎盛时期,东汉后期开始衰退。

金关位于边防要塞的军事防御系统中,是长城的附属建筑之一,也就是军事建筑的组成部分。从出土的简文看,金关受肩水都尉府的直接管理,由军队建设、管理、守护、使用,是设立在交通要道上的关卡,负责专门查验过往人员,即出入南北要塞区域人员的证件等工作,与现在的出入境海关性质相同。黑河流域南北有两关,南为肩水金关,北为居延悬索关,金关已发掘,悬索关至今未找到,暂时存放于汉简的记载里。

二、汉简文书

(一)出土数量及整理情况

上述两次大的发掘共出土汉简12427枚。其中1930年获850枚,1973年获11577枚,均出自金关遗址内。

1930年贝格曼五个地点出土的850枚汉简,台湾早就出版了释文和图版,后来中华书局出版了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的《居延汉简》甲乙编,全面发表了金关简的释文和图版。

1973年发掘的11577枚,现已整理完毕,发表很少一部分,见《文物》1978第1期及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居延新简释粹》。

(二)简牍文书的断代分期

根据金关简中1200余枚纪年简反映的历史信息,可以将全部简文分为五期:

第一期,西汉武帝时期(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公元前100至公元前89年,凡12年。

第二期,西汉昭帝(始元、元凤、元平)至宣帝(本始、地节、元康、神爵、五凤、甘露、黄龙),公元前86至公元前49年,凡38年。

第三期,西汉元帝(初元、永光、建昭、竟宁)至成帝(建始、河平、阳朔、鸿嘉、永始、元延、绥和),公元前48至公元前8年,凡41年。

第四期,西汉哀帝(建平、元寿)至孺子婴(平帝元始、子婴居摄、初始),公元前6年至公元8年,凡14年。

五期,新王莽(始建国、天凤、地皇)、淮阳王(更始)至东汉光武帝(建武四年),公元9~28年,凡20年。

五期中,第一期和第五期光武帝时期的简较少,反映出始建初期和后期撤关前后的不发达情况。第二至第四期,包括王莽时期,大部分简文是属于这一时期的,所以说金关鼎盛期连续长达百余年之久。

(三)简牍文书的类别与基本内容

简文中有的明确写有某某文书,有的则无文书名,即有名题有内容、有内容无名题或有名题无内容。根据名题、内容和甲渠候官同类简分类如下:

1.书类

即简文中标明某某“书”的文书。有《邮书封检》、《南邮书》、《北邮书》、《檄书》、《官府文书》、《算术书》、《日书》,常见者有《邮书封检》、《南邮书》、《北邮书》、《官府文书》。

(1)《邮书封检》

辛阚私印

肩水金关32•22;74•5;

九月葵西以来

肩水候官隧次行32•33

回北亭六石具弩一完51•1A

回秋赋钱五千526•1

(2)《南邮书》

南书五封,二合檄,张掖城司马,毋起日。诣设屏右太尉府;一封诣右城官;一封诣京尉候利;一封诣谷成、东阿。右三封居延丞印,八月辛卯起。八月辛丑日铺时,北受橐佗莫当卒单崇,付沙头座周良。288•30

(3)《北邮书》

十三日北书三封,皆张掖太守章,皆诣,一封甲子起,一封癸亥起,皆 75•14

(4)《官府文书》:

万世燧长至其,六月甲子,调守令史,将护罢卒济阴郡成阳县南阳里狄奉。15•2

建平三年闰月辛亥朔丙寅,禄福仓丞敞移肩水金关,居延堠长王戎,所乘用马各如牒,书到,出,如律令。15•18

甘露三年六月癸丑朔庚辰,佐赦之敢言之,遣令史安世移簿一编,县道河津、金关毋荷留止,如律令,敢言 43•12

永始三年三月辛亥,居延城司马谭,以秩次行都尉事当舍传舍,从者,如律令。140•2

口充光谨察,户籍在官者弟,年五十九,毋官狱征事,愿以令取传,乘所占用马。八月癸酉,居延丞奉光,移过所,河津、金关、毋苛止,如律令。/掾承 218•2

2.名籍类

即简文中标明某某籍的文书,有《戍卒名籍》、《田卒名籍》、《车父名籍》、《葆子及出入关名籍》、《吏妻子出入关名籍》、《吏罢出入关传名籍》、《出入关传致籍》、《牛车名籍》、《廪食名籍》、《骑士名籍》、《刑徙名籍》、《河渠卒名籍》其他名籍等。这些名籍是简文的主体内容,数量较多,但无一完整的册籍。

(1)《戍卒名籍》

戍卒,汝南郡西平中信里,公乘,李参,年廿五,长七尺一寸。15•22

(2)《田卒名籍》

田卒,东郡东阿昌国里,大夫,延寿,年廿八,长七尺一寸。43•24

(3)《河渠卒名籍》

河渠卒,河东皮氏毋忧里,公乘,杜建,年廿五。 140•15

(4)《牛车名籍》

右十二车。15•17,

右第一车,十人。29•9

牛车八两,弓一,矢卅。334•42

(5)《葆子及出入关名籍》

葆,鸾鸟息众里,上道,颜收,年十二,长六尺,黑色,皆上。

月丁巳出,不。15•5

葆,鸾鸟大昌里,不更,李恽,年十六。51•5

葆,得敬老里,王严,年廿五。62•43

(6)《骑士名籍》

骑士,寿光里,李充。15•4

骑士,千乘里,王狗。15•24

(7)《刑徙及出入关名籍》

居延鬼新徙,大男,王武,闰月壬戌出。37•1

居延复作大男,王建。37•33

(8)《东父名籍》

将车,得安世里,公乘,工未央,年卅,长七尺二寸,黑色。334•13

将东,得新都里,郝毋伤,年卅六,长七尺二寸,黑色。334•36

(9)《吏民出入关名籍》

肩水左后候长樊褒诣府对功曹,二月戊午平旦入。15•25

骊y万岁里,公乘,儿仓,年卅,长七尺二寸,黑色,剑一,巳入,牛车一两。334•33

昭武万岁里男子吕未央,年卅四,五月丙申入,用牛二。15•20

长安宜里,阎常,字中尤,出。乘方相车,驾桃花牡马一匹,齿十八岁,牝马一匹,齿八岁,皆十一月戊辰出。62•13

当阳里唐并,年十九,长七尺三寸,黑色,八月辛酉出。62•34

居延城仓佐王禹,L汗里,年廿七,问,禹,曰:“之得视女病”,十月乙酉入。62•55

(10)其他名籍

魏郡繁阳高忘里,大夫、谢牧、年,长七尺二寸,黑色。15•14

得成汉里,大夫,彘建德,年二,长七尺五寸,黑色,弓一。37•32

居延都尉给事佐,居延始至里,万常善,年卅四岁,长七尺五寸,黑色。43•2

河南郡河南县北中里,公乘,史游,年卅二,长七尺二寸,黑色。43•7

河南郡荧阳桃邮里,公乘,庄盱,年廿八,长七尺二寸,黑色。43•16

就里,唐宣,年廿三,长七尺三寸,黑色。77•53

河内郡温西故里,大夫,苏罢军,年卅五,长七尺三寸,黑色。334•28

公乘,孙楠,年十八,长七尺一寸,黑色。334•41

居延安故里,孙罢军,年廿三,剑一,黑色,长 340•39

顺,年卅二,长七尺二寸,黑色。340•43

河东北屈口头里,常舜,年廿六。15•6

得石成里谅贤。15•21

河东襄陵阳门亭长,邮里,郭疆,长七尺三寸。37•42

氐池宝贵里,宣建,年九。51•3

昭武厩令史,乐成里,公乘,尹昌,年二。51•23

昌里,虞武疆,年十三。171•18

以上简文可分两部分:一是末尾注明“黑色”者,一是未注者。但这两部分简文都是脱离原主件的散件,很难归入哪一类簿籍,因此单列,很可能是《致籍》的附件。

3.簿类

即简文中标明某某簿的文书,有《吏卒被兵簿》、《守御器簿》、《谷簿》、《赋钱簿》、《钱出入簿》、《财物出入簿》、《赀直簿》等。这些簿大都是金关本身财产、装备、经济往来以及驻关人员资产情况的登记簿,但残缺较多。

(1)《吏卒被兵簿》

右第一船四人,五名具弩一,矢铜一。37•19

弓一,矢廿四。43•10

北亭六石具弩一,完。51•1

登山燧铁L瞀一。288•18

私剑一。288•21

牛车一两,弓一具,矢八十二枚。334•30

弓一,矢五十,官剑一。334•47

牛车八两,弓一,矢卅。334•42

(2)《守御器簿》

口石具弩十,其四伤,渊;獾胡、辟非、如意、临渠三石具弩四,皆伤。瞀十四,完。盾四,完。陷坚矢五十,其五斥呼;矢千五十,其三十四斥呼;三辟非、十二如意,二第六,八临渠,廿一,完军。矢千二百,其斥呼;獾胡十八,辟非三,如意二,第六八,临渠六。完军三。75•17

(3)《赋钱簿》

出赋钱六百,给东望燧长晏万闰月奉。闰月,守令史霸付候长度。15.3

(4)《赀直簿》

候长,得广昌里,公乘,礼忠,年卅。小奴二人,直三万。大婢一人,二万。轺车二乘,直万。用马五匹,直二万。牛车二两,直四千。服牛二,六千。宅一区,万。田五顷,五万。凡赀直十五万。37•35

(5)《钱出入簿》

出钱三百,豆四石。出钱九,盆一。凡用七百一十七钱。43•17

出钱卅,买茭廿束。140•18

4.《功劳案》

肩水候官始安燧长,公乘,许宗。中功,一劳一岁十五日。能书会计、治官民、颇知律令,文。年卅六,长七尺二寸,得千秋里,家去官六百里。37•57

5.致类

简文中常见带“致”的文书名,但内容不能确辨,只知其名,如《十二月致》、《吏民出入关致》。另243.34简曰:“以令取致。”可见《致》是官文书之一,其具体形式与内容有待进一步研究。

6.品约类

仅见《烽火品约》残文,如:

匈奴人入塞及金关以北塞外,亭燧见匈奴人,举烽、燔积薪。五百人以上,举地严辞 。288•7

望禁燧坞上烽火。288•11

7.符类

从简文可见《葆出入关符》、《隧卒家属符》、《家属出入关符》等。现完整者仅1种,如:

永光四年正月已酉,橐伦延寿燧长孙时符:妻,大女,昭武万岁里孙第卿,年廿一。子小女、玉女,年三岁。弟小女,耳,年九发。皆黑色。29•1

永光四年正月已酉,橐伦吞胡燧长张彭祖符:妻,大女,昭武万岁里,,年二。子,大男,辅,年十九岁。子,小男,广宗,年十二岁。子,小女,女足,年九岁。辅妻,南来,年十五岁。皆黑色。29•2

8.传与过所类

简文中有将传与过所分开称呼的,也有连称的,如《吏民出入关传》、《十月传》、《过所》等。实际上我们看到的简文是将传与过所连称的;或者说就是过所,其中包含了传的内容。传是身份证件,过所则是通行证件。如:

建始二年六月丁巳朔庚申,阳翟邑狱守丞就兼行丞事,移函里男子李立弟临,自言取传之居延过所,县邑、候国、勿苛留,如律令。候自发。140•1

永始五年闰月已巳朔丙子,北啬夫忠敢言之,义成里崔自当自言为家私市居延。谨案:自当毋宫狱征事,当得取传,谒移局水金关、居延悬索关,敢言之。闰月丙子,得丞彭移肩水金关,居延悬索关。书到,如律令。掾晏,令史建。15•19

充光谨案:户籍在官者弟,年五十九,毋官狱征事,愿以令取传,乘所占用马。八月癸丑,居延丞奉光移过所,河津、金关,毋苛留止,如律令。掾承。218•2

三、小结

据《汉书》和《居延汉简》记载,甘肃河西地区(今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市)在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分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之后,在敦煌的疏勒河下游一南一北设立了玉门关和阳关,在酒泉的弱水中下游又一南一北设立了金关和悬索关。四关的设置,牢牢地守护着汉朝廷的西大门和北大门,在边境管理事务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时过2000余年,四关中,惟一确定和发掘了金关遗址,其他三关仍然掩埋在地下。所以,金关遗址是研究西北地区汉代边防要塞关卡历史的惟一物证和四关代表的典范。遗址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汉代边防建筑规模、建筑布局、建筑形式、建筑结构、建筑技术、建筑文化的实物范例。而遗址中出土的简文书,又为我们研究金关的历史、作用、性质、机构建制、管理制度、动作程序、具体事务、边关情况等提供了最原始的第一手资料。所以,从整体看,金关遗址不仅对研究汉代西北地方史、西北边防史有着重大价值,而且是研究整个汉代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中外关系史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注释]

[1]见《居延汉简》甲乙编,中华书局1980年版。

[2]见《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载《文物》1978年第1期;又见《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参考文献]

[1]吴军.汉简中河西边郡的防御组织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1.

[2]刘国庆.《居延新简》释文合校[D].重庆:西南大学,2008.

[3]张俊民.从汉简谈汉代西北边郡运输的几个问题[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3).

第7篇:中外建筑简史范文

关键词:建筑风格;外型设计;研究探索

一、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是建筑师根据地域与当地的历史设计出来的,更多的体现了当时社会的艺术风格,在设计理念、外观设计、整体构成、色彩构造、室内布局等多方面都能够体现建筑的风格。下面针对于建筑风格进行简要的分析。

1.地域风格

从地域角度看,有中国风格、美国风格、法国风格、英国风格等,还有大家熟悉的欧陆风情、地中海独特地域风情,等等。人们熟悉自己生活的地域,也熟知自己国家的建筑风格,但往往遍地都是的东西得不到注意,大家所向往的都是看不见、得不到或是屈指可数的东西,所以慢慢地,不同风格的建筑出现在不同的国家。建筑风格的不同,新异的建筑想法越来越吸引建筑师们,人们继而对建筑的风格、外观、品质等的要求越来越高。

2.时代风格

从时代角度看,有大家熟悉的古罗马、古希腊等时代的浪漫主义建筑风格,欧洲中世纪的巴洛克和哥特式等建筑风格,之后又出现的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现代主义风格,等等。由于笔者比较喜欢新古典建筑,就此多说一些。新古典建筑的设计风格是古典主义风格的一次升级,不仅保持了古典的独特历史文化,还增添了简约简单的新特色,把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完美结合。它的建筑富有人文气息和文化特征,把历史与现代相结合,同时富有高贵典雅与时尚特色,充分体现它的历史文学美和现代个性美。它的理念是从古希腊、巴洛克、洛可可开始的,很多建筑师都想建造出具有古罗马、古希腊的浪漫感而同时又兼顾现代奢侈豪华的灯红酒绿感受的建筑,完全体现既现代又怀旧的城市情节。新古典主义是人们对浪漫的幻想,至今也很受居住者的青睐。

二、外观设计

外观设计大致由色彩、形状等组成。现在社会是多元化风格的时代,人们对建筑的需求既要求舒适度还要满足其高品味,因此外观设计不亚于风格特色。对于居住者,我们最先能告知的是建筑风格,而居住者直观看见的便是外观造型,这是最开始能否吸引居住者的主要因素。

1.色彩设计

色彩设计相当于建筑物的衣服设计,外在美是人们的最初印象,不同的色彩给人不同的感觉,每个颜色也代表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心情。如蓝色给人安静的感觉,像大海那样平静宽广,青灰色给人高雅的感觉,墨绿色给人端庄的感觉,等等。这些颜色或淡或深,或欢快或温暖,或高贵或优雅,反映出不同人们的需求。在建筑外观的颜色搭配方面,只要温和、优雅、大气,不要俗气就好。虽然外观的颜色设计不如内部设计那样丰富多彩,但是要符合大多数人心中的感觉需要,颜色搭配很重要。颜色种类太多会给人视觉疲劳的感受,所以设计者一定要多层面去关注颜色的搭配。

2.形状设计

如果颜色是建筑物的衣服,那么形状便是建筑物的体型了。我们会根据很多建筑物的外形去判断它是属于哪个年代的,也可以根据建筑物外形去判断它的等级。在中国,从皇家宫院的富丽堂皇、农家四合院的朴实温馨,到体现贵族气息的花园别墅、体现繁华市区的商业建筑和城市周边的中高层住宅等,外形设计都有其特点和要求。现在的建筑多以高层住宅为主,设计师必须要让能让自己的建筑与众不同,在同样的地段、同样的面积、同样的用处上表现出不同的感受。世界上有很多的奇葩建筑以及具有浓重历史文化气息的建筑,我们不仅仅要建造出那样的别样艺术,也要建造出大众需求的实用建筑。

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外观设计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探讨,我们了解到,在实际的设计中,只有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流行的风格等,进行综合性的考虑,才能够进一步提高设计的水平,促进建筑行业更好地发展。我们还需要对建筑外观设计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创新设计的理念,这样才有利于更好进行建筑外观设计,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晨光,刘萌.浅谈建筑造型设计[J].科技经济市场,2007,(05).

[2]杨秋军.浅谈建筑造型设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7).

[3]张钊.建筑审美的发展――中国故宫古建筑群的魅力[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9).

第8篇:中外建筑简史范文

关键词:历史建筑;色彩特征;地域特征;研究方法;保护措施

1 引言

不同形态的地域环境必然产生各式各样的生活方式与习俗,继而产生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成带有明显地域色彩的文化景观。其中,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建筑在地域文化多样性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建筑的色彩,作为建筑最直观的外在表现,直接反映了不同的地域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直接体现。但是,高速的城市化进程逐渐改变了这种地域文化特征,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也在急速消逝,统一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后面表现的是文化的苍白。历史建筑色彩特征不仅仅是地域文化的外在体现,同时还是不同地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有力见证,是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需要得到保护和传承。因此,对历史建筑色彩的研究和保护很有必要,而且迫在眉睫。

2 课题背景

经济的全球化促进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文化交流的不平衡性,对某些地区的地域文化造成了强烈冲击,使之逐渐消失其原有的色彩,其中重要的体现就是建筑的色彩的地域差异逐渐模糊。

相比与国内,许多国家很早就认识到历史建筑的色彩在表现地域文化中所代表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并在保护历史建筑色彩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对国内相关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

在法国,从七十年代起,就成立专门组织对巴黎进行色彩研究设计,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对巴黎形成特有的城市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英国,提出了“城市景观”,以及“色彩景观”的研究概念,把建筑色彩作为城市景观中重要的组成因素进行研究,挖掘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人文、美学。欧洲的其他国家也在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美国,《三维空间的色彩设计》的作者科帕茨在其著作中,研究了色彩三维感知的基础理论以及色彩在三维空间上的具体应用,并首次结合建筑材料探索了色彩研究在历史建筑保存、恢复及休整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在亚洲,建筑色彩研究最先进的是日本,对该项研究做了专门法规,为其提供了法律依据。目前,在我国城市色彩的研究方面,仅有哈尔滨、武汉、南京等少数大城市从城市色彩定位、主色调确定等方面做了色彩研究,并且将城市色彩以各种导则或法规颁布。

随着城市色彩研究的逐渐深入,国内外针对城市建筑色彩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发展,但尚无针对历史建筑色彩作具体论述的著作。

3 历史建筑色彩的特征与研究

3.1 历史建筑色彩的地域特征

建筑的地域特征的定义为“在具有一定的自然地理或社会文化意义的空间范围内,建筑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特征”。

建筑色彩是建筑材料、建筑表面处理方式、、名俗、气候等许多要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复杂性决定了建筑色彩的地域特色必然存在,建筑色彩的地域性同时受到地域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的影响,在长期的传承下,形成相对稳定的色彩风格和工艺,并深刻反映当地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3.2 历史建筑色彩的研究方法

通常,历史建筑色彩的调查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相关历史背景信息的收集,包括该历史建筑的基本概况,以及历史沿革等;二是建筑色彩相关信息的收集与获取。

历史建筑背景信息的调查收集包括地理区位,历史沿革等。上文已论述了地域的差异将必然造成历史建筑的多样化。该方面的调查方法是以查阅历史资料,记录拍照的方式为主。

3.3 历史建筑色彩信息的提取与分析

从建成至今,历史建筑在自然环境下长久日晒、雨淋、风化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褪色、变色、脱落等现象。对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实际上就是在原有建筑色彩的基础上进行保护、修复的过程。除了需要对文献查阅、梳理和总结外,还应该对具体的、需要保护的历史建筑色彩的现状实地考察,进行现场调查。

4 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原则及方法

4.1 历史建筑色彩保护的原则

4.1.1 真实性原则

对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必须遵循真实性,符合其原型,对其的保护也要尽量使其恢复旧貌。否则,若失去真实性,对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也将失去意义。

4.1.2 整体性原则

对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不仅仅是对某一个单一建筑进行保护,还包括与之相关的周边建筑与环境。

4.1.3 可持续性原则

对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还要体现时代性,保护不仅是简单的仿制,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先进工艺来实现。它要求我们要对色彩原型有深刻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新的合适的方法途径,创造出能够联系与传承原型的新的色彩方案。

4.2 保护方法

4.2.1 建筑色彩的继承性保护

对于色彩面貌保存比较完好的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历史建筑和色彩比较容易保存的建筑,通常采用继承性保护。具体方法是,剔除固有色中不和谐的部分,保留并提取其建筑色彩的精华部分,建筑色彩的保护方案则要从原始建筑的色彩中提取。

4.2.2 唤醒建筑色彩的集体记忆

在人类社会中,不同群体各自的特征大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演变中逐步形成,这些特征以各种不同的形式保留下来,一代代的传承,成为一个群体的的“集体记忆”,这些记忆构成了一个群体集体认同的基础。历史建筑的色彩,也是构保存集体记忆的一个重要形式。地域色彩的消失,相当于将人们关于集体记忆的一部分抹去。对建筑色彩的保护,必须要重视这种内在的因素,唤醒人们对建筑色彩的集体认同感,这也是对建筑色彩地域性保护的根本目标-文化的传承。

5 结束语

历史建筑的色彩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承载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历程。对历史建筑色彩的研究和保护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还有待发展。文章对历史建筑色彩的地域性研究及保护方法的研究,尽管存在一定的缺陷与问题,但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卓.建筑色彩的地域性浅析[J].陕西建筑,2008,8:9-11.

[2]宋建明.色彩设计在法国[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34.

第9篇:中外建筑简史范文

1.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意义

1.1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经济意义

对于每一个项目而言,经济价值往往决定了项目的可行程度,对于旧建筑的改造也是一样。工业建筑的主体结构能够长期使用,然而其功能却很难跟上时代的脚步。改造并再利用旧的工业建筑是充分发掘其适应性潜力,使其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的二次设计。相比较推倒重建,其具有工期短,投资少,效益高的三大优点。其次,保留旧工业建筑周边的基础设施,并稍加改善和维修,可以为政府节约大量的公共成本。旧厂房常常蕴含着更大的经济存活力。一方面保存和维护旧厂房的文化、历史和艺术价值,另一方面再现其作为生活场所的本质。旧厂房这种融入生活,浸含着历史与文化记忆的教育价值是一个城市源源不断的商业财富。

1.2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环境意义

建筑作为一项重大的经济活动,在其建造、使用、维护的过程中,都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旧的工业建筑作为一种潜在的资源,储存着能源,盲目的拆除,不仅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也是对资源和能源的浪费。相反,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则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3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历史意义

旧工业建筑经历和见证了工业文明的发展,记载着人类进步的脚步,其蕴含的巨大的历史价值是其他类型的建筑所不能比拟的。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展现了城市建筑艺术和技术发展的历史延续性。在我国的一些工业城市,一个家庭的若干代和特定的厂矿之间存在着联系,彼此之间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人们对其生活的厂矿也具有一定的认同感。因此,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不仅是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也是对历史的脉络和社会生活的结构的保存,对旧工业建筑的生命的延续。

1.4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文化意义

现代城市规划往往只重视人们居住、工作、和娱乐的主要活动,而忽视了能够让城市生活丰富起来的次要性活动。在此指导下的旧城改造则演变成简单的平地起高楼和大规模的推倒重建,破坏了城市原有的集体记忆和文化上的认同感。由此可见,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对保护居住环境的场所精神和社会生活的网络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建筑是所处地区独特文化的物质载体,尤其是旧工业建筑,其独特的风格、形式、细部和工艺,维系了地区之间建筑文化的多元性,推动了各个地区的进步和丰富多彩。

1.5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社会意义

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可以激活经济衰落的城市空间,通过节约城市的投资成本、提供租金低廉的使用空间,开发旅游观光资源等方式,以点带面地带动衰落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改造的策略对于城市的发展,尤其是一些老城市的更新改造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一个城市自我更新、发展的基础。

2.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案例分析——以成都的“东郊记忆”为例

成都“东郊记忆”位于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南支路4号,一期园区占地约218亩,二期园区占地162.83亩。它是由建于1950年左右的红光电子管厂改造而成,在成都东区大迁移过程中红光电子管厂被作为工业遗址完全保留下来。红光电子管厂的厂房呈现多样化,涵盖上个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的办公建筑,我国自建的多层厂房,本世纪初的办公楼等,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项目的改造由成都传媒集团承担,以“传承文化、创意时尚,保护遗存、创意功能,产业主导、创意呈现”作为主导理念。秉承“原址保护,修旧如旧,旧房新用”的原则,将计划经济时代的工业产物与现代时尚商业建筑功能完美结合,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和潜在开发价值。原有建筑群是传统的院落组合空间,两边是高大的主体厂房,中间是主要的交通要道。在改造的过程中,设计师保留了以往的布局,主要对外立面和内部空间进行改造。原来的厚重砖外墙具有经典的尺度及比例、丰富的细部,蕴含着那个时代的文化历史信息。改造在不影响原有建筑整体形象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富有时代感的设计元素,提高了建筑外观的现代文化表达(图1)。内部注重空间的充分利用,跨度为24m,层高为16m的大厂房被改造成了剧院和电影院(图2)。在影院最大的数字影厅内部,其独特的结构为宽22m,高12.6m的巨幅银屏提供了空间环境。在其他的厂房空间,设计师通过将原有建筑空间分成局部两层的做法,实现了空间的重组与整合。其中,一层以展览中心、互动体验为主;局部二层形成商业和服务体系。厂区外部空间的更新以步行系统的设计为主:通过延续原有厂区三条横街肌理,合理设置了贯穿主街的步行支路,并且有效连接了开放式广场和部分商业内街。园区内大量生产时期留下的构筑物,都一一根据景观特性保留了下来,作为步行系统的节点细节设计。不仅要营造出工业历史的氛围,同时还要与具有时尚感的当代景观氛围相契合。通过保留架空的管道体系(图3),加强步行系统的视觉引导性预计工业厂区的特性;使用红砖将整个园区的步行道路铺底,强化了其计划经济时代历史符号的地位。一些工业部件则作为景观元素加以设计,保留其工业特色的同时,也赋予了其创意的灵魂。比如原有的小矿车被改造成了景观小花台,原有的储气罐被改造成了景观喷泉(图4)等。原红光电子管厂区的整体更新与改造,注重当地工业文化的根植,通过合理引入经济与产业,形成了一个具有自身造血机制的有机整体,扭转了城市中心区域东部长久以来经济实力弱,城市形象差的城市经济发展格局,重塑了城东的形象。建成之后的“东郊记忆”给周边居民,尤其是拥有旧工业区儿时记忆的群体提供了交往的空间,激活了社区的活力,巩固了旧工业区居民的社会结构。而厂区内多样化的工业文化表达,则形成了一个东郊旧工业区文明史的缩影,人们可以通过现代的日常生活去理解和感知。这种对东郊旧工业区内历史文化资源的非静态式保护有效地解决了文化继承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了老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

3.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所存在的问题

3.1缺乏雄厚的资金保证

国外很多改造再利用项目是由政府鼓励,出台了多项相关的优惠政策。旧工业建筑改造项目规模庞大,多为涉及整个厂区或工业区的巨无霸式的改造。开发商也会洞察旧工业建筑文化价值的背后隐藏的巨大的经济价值,进行积极的投资。由伦佐•皮亚诺改造而成的意大利都灵林格图大厦,将原有的汽车制造中心的5层的框架结构厂房改造为一个多功能的、文化商业综合性建筑,改造后的林格图大厦是一座具有想象力的令人称赞的泡状建筑,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林格图大厦的投资周期长,影响范围大,带动了整个地区的经济复活。然而,国内的开发商多追求短期效益,对于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意识还很淡薄,很多改造的项目还处在自发阶段,缺乏统一的规划、统一的管理,有碍于整体的发展和环境的治理。

3.2忽视保护和改造相结合

旧工业建筑记载着历史,凝聚着人类进步的烙印,所以对旧工业建筑进行改造的时候,要注意对历史文脉的延续和体现。国外很多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都是尽可能地保留原有建筑的空间、结构特点,针对自身的特征进行改造,方法灵活,手法丰富。这种保护性的再利用,不仅凸显出旧工业建筑的历史价值,也提升了人文环境质量,注入了新的社会活力。纵观我国的改造项目,总是存在着过度再利用的问题。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只是对旧工业建筑的内外进行简单的装修改造,其历史文化性没有受到很好的保护,失去其建筑特色。

3.3改造功能的单一与片面

旧工业建筑的改造的过程中,功能置换主要集中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艺术家工作室、时尚餐饮等几种模式,这些功能已经成了改造模式的标配。其实再利用并不是简单的模仿,而要真正地切合实际,符合城市发展的方向和特色,从而带动周边经济的复苏和环境的再生。有些旧工业建筑改造,没有延续工业的精神内涵,仅仅是利用工业厂房的外壳。北京的百万庄园将工业厂房功能置换成餐饮娱乐的休闲场所,然而却是欧式风格的外观,这是片面理解了改造而出现的盲目效仿的结果。

3.4绿色生态设计手法的缺失

我国改造项目的大部分设计往往遵循传统,忽视了系统性的介入生态与节能技术的设计。其实,由于生产工艺的要求,旧工业建筑的热工性能大多比较差。改造时,应当采用相应的保温隔热措施以及可循环再生的建筑材料,避免能源的浪费和经济损失。如今,建筑节能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因此从长远角度看,应当协调节能与改造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强生态技术设计的意识,促进旧工业建筑改造多样化。

4.总结

旧工业建筑不仅是历史文化的遗存,其蕴含的经济、环保、社会价值也是无穷的。从成都的“东郊记忆”等一系列的国内外改造的实际项目看,人们已经把旧工业建筑的改造作为城市经济发展和更新的一个契机。针对一系列再利用旧工业建筑初期阶段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做的是从投资方、设计师、使用者都树立起历史文化观、循环利用观,充分吸取国内外取得的先进经验,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实际情况的旧工业建筑改造之路,通过多样化的改造和利用旧工业建筑,让其融入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中,融入城市建设之中,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徐杰,《城市旧工厂再生的若干问题研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06

[2].李慧慧,《我国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2008

[3].张月淳,《失去生产功能的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初探》,重庆大学建筑学院,2005

[4].黄步瓯,《成都东郊工业区旧工业建筑改造性再利用模式浅析》,西南交通大学,2006

[5].朱建伟,《基于“城市触媒”理论下的城市旧工业厂区更新策略研究——以成都“东郊记忆”为例》,西南交通大学,2013

[6].崔云云,《城市旧工业建筑的Loft模式改造再利用研究》,西南交通大学,2014

[7].史逸,《旧建筑物适应性再利用研究与策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02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