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范文

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精选(九篇)

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

第1篇: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范文

关键词:提高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终生学习

一研究背景

1问题的提出

素养是指平时的锻炼和修养,是素质获得的后天过程和展现形式。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就是指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各种语文教学活动中所应具备的知识及能力等方面的条件。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利用、学生学习动机的调动以及兴趣的激发、学生主动性的发挥,都取决于教师。而且,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语文能力的大小可影响小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效果乃至以后进一步学习深造,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是奠基工程,相应地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有多方面的素养。同时,新课标明确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并把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列为核心目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与优劣,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以至学校教育的效果。

同时,教师与语文课程同步发展是语文新课程改革提出的重要理念,也是语文教师面对新课程的重大挑战,获得专业成长的重要策略。在新课程的今天,正视当前语文教师人文素养存在的问题并切实加强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无疑是迫切而又重大的课题。

2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现状

文化素养也是人文素养众最基本的东西。人文素养是文化的提炼和升华。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化素养作储备,教师的人文素养也就无从谈起。对于学生而言,一位语文教师如果没有广博的文化知识、丰厚的人文素养必然是缺乏魅力的,是无法培养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的,更无法把学生引向文学的殿堂。对于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也会带来很大影响。.长此以往,语文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传统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的影响,我们现有的大部分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都存有严重的缺陷,再加上近几年正处于学生高峰期,很多学校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都较为繁重,许多教师整天疲于应付课堂教学、批改作业,能完成课本教学已经是勉为其难,根本没有时间去广泛涉猎、博采众长进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而且更令人忧虑的是,尽管目前我们大力提倡教师的学习型教育,提倡教师的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但很多教师的后天努力、继续学习的观念和意识还很不够。因而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由于我们很多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缺失,文化厚度、文化积淀都远远不够,甚至有些还缺乏必备的一些基本素质,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也就往往流于形式或成为一句空话,根本无法落到实处。

此外,长期以来的传统的教育思想和应试教育的模式,也阻碍了我们许多语文教师对科学知识、人文素养的追求。就我们平和而言,整个社会应试教育的的大环境,对学生认知评价的模式、体系并未根本改变,所以素质教育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很多时候其实已经走样变形,所有的素质教育目标最终大部分还是回到了应试教育上,回到了对学生考试能力、考试结果这一评价体系上,在以分数定乾坤、分数决定学生命运的社会大前提下,素质教育是越叫越响,但应试教育的竞争也是愈演愈烈。对教师个人能力的评价也往往只关注其“教学成果”的直接体现——学生成绩上,“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句小平同志特定环境下的讲话也成了许多语文老师信奉的至理名言。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能与其他学科教师抢到时间为荣,以多做练习,多默多背、多抄多写为法宝,完全忽视了语文教学的规律,忽视语文学科人文主义的特性,把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几乎都化在了“背默抄写练”上,致使素质教育几乎成为一句口号,即使开展也是仅仅流于形式上的师生互动,这绝不是素质教育,充其量只能算是作秀。长此以往,学生的死记硬背能力提高了,应考能力也提高了,但真正的素质与能力却无从谈起,大部分还是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眼前书”的书呆子。我们的教师更是成了应试教育、考试制度下摧残学生身心的工具和机器。并且还用“考试能力也是一种能力”“考试素质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等等连自己也不信的荒唐言语来安慰自己。忽视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说,对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更是无从谈起。

还有,对人文素养这一概念的误读或认识不清在很多时候也阻碍了我们语文教师个人素养的提高。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误会,认为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就是文学素养,而文学素养就是文化素养,文化素养也被理所当然的认为就是人文素养。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个极大的误区,文学素养只是文化素养的一个方面,语文教师要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但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仅仅具有文学素养是远远不够的。作为语文教师,还应该具有各方面的广博的文化知识及丰富的专业知识,人文素养所包含的范围是十分广博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方面的知识素养、对真理的不懈追求、诚实谦逊的态度、诲人不倦的作风等等其实都属于语文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人文素养的范畴。试想,如果一个语文教师对文学作品如数家珍,分析起来旁征博引,所有相关材料信手拈来,但对一些最起码、最常见的自然常识、数学概念、物理现象、化学反应、或英文单词都不理解甚至是一无所知,他能算作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吗?

目前学术界已对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内涵以及构成因素都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但总体来看,缺乏必要的系统性,因此,有必要对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进行深入探讨,并以此来发现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存在的问题,为做好小学语文教师的成长发展工作提供借鉴。

2研究意义

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通过本研究明确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内涵和构成要素,可以完善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理论体系。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同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明确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构成,可以建立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评价工具,以发现当前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师再教育工作,实现教师的专业性发展,也为不断推进语文学科建设奠定基础。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目的: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建立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模型,并以此为工具发现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为推进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性发展提供依据。

2研究内容:

本课题以小学语文教师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明确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内涵及其构成要素,构建素养模型;二是利用建立的素养模型对平和县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现状进行调查评价,发现教师素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和解决策略,指导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

3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理论研究,提出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内涵并构建素养模型;通过实践研究,对理论研究结论加以验证,并对平和县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进行调查评价,得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方法的结论。

三理论研究

(一)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有真诚的人文态度——高尚师德修养的“三做到”

德为师之本,高尚的师德是教师敬业乐教的动力,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师德高尚,教师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神圣形象。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用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去真诚地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在工作中倾注全部精力,真正做到干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1做到热爱教育事业。我国教师所从事的是人民的教育事业,它是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教育事业是一个伟大的事业。教育事业是造就人、培养人的事业,它使人摆脱愚昧,走向文明,教人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学习。每一个投身于这一事业的人,都应该感到无尚光荣,都应该为之倾注毕生精力,都应象孔子那样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象陶行知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对教育事业要有较高的责任感,提倡终身从教的乐业精神,严谨执教的敬业精神,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

2做到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爱学生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师爱能使学生愉快的心理体验和幸福感,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师爱也是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条件。师爱会影响到学生对世间情态、人情冷暖的感受与体验,他们会把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迁移到对他人的信任、尊敬和热爱上。相反,厌恶学生,使学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甚至遭到教师的漫骂、讽刺和打击,就会使他们过早地体验人生的残酷,人情的淡薄,就会滋长学生冷漠甚至畸形的心态,产生不健康的心理。而且师爱还可以换来学生的爱,小学生往往因为喜欢教师而对教师所教的课程感兴趣,并努力学好它。所以师爱可以产生“爱屋及乌”的效果。因此,教师应以高尚的教育伦理,宽阔的胸怀,去热爱学生,去塑造学生的人生。热爱学生应将对学生的爱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还要将爱与尊重、信任学生相结合,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全面关心学生的学习及身心健康发展,才能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培养出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3做到为人师表。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学生直观的、活生生的榜样。高尚的品格情操会给人以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善于模仿,教育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的思想品德、治学态度、行为习惯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因此,教师必须严于律己,言行一致,举止文明,为人师表,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各项要求。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气质性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还应具有宽广坦荡的胸怀,良好的品格,严谨的作风,只有这样才能正人、正己。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高度自觉,进行严格的自我监控,保持情绪积极、稳定,以自己积极的情绪营造良好的教学心理氛围,不能把自己的消极情绪带给学生。

(二)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有雄厚的人文知识?——要做到“三具有”

今天,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知识激增”的时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新知识不断涌现,教育改革日益深入,课程、教材也在不断地更新,这些都促使教师要勤于学习,孜孜以求,广泛涉猎,兼收并蓄,严谨治学,精益求精,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这是一个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

1要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我们要培养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以及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等等,教师首先要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教师必须讲政治、讲正气、讲奉献;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坚定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时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会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去教育人、塑造人,从而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这样,才能明确自身发展的目标,找准实现人生价值的坐标,为发展祖国的教育事业而奋斗。

2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为了更好地完成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必须精通小学语文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所谓精,就是要对小学语文的知识深钻吃透,准确把握,具有扎扎实实的基本功;所谓深,就是要比小学生高出几筹,深入几分,做到教一知十或教一知百;我们只有对小学语文在知识体系上融会贯通,才能在教学中重点突出,脉络清楚、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因此,我们应通过不断地学习,掌握小学语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其基本理论和学科体系,了解小学语文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发展动向,尽量使自己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坚实的知识基础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真正成为历史文化的传播者,小学生求知的促进者。

3要具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从事的是开发人类智力资源的事业,要让学生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始终如一地维持对学习的热情,需要教师源源不断地带给学生永不停歇的精神力量。演员,靠演技征服观众;球员,靠球技留住球迷。广大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其综合素养高低,关乎所导演出来的课堂效果,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质和学习成绩。现代教育需要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上知天文,下识地理”、风趣幽默的老师,现代课堂不欢迎循规蹈矩、照本宣科的“教书匠”。

教师的专业知识应建立在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的基础上。因为科学知识的日益融合和渗透要求教师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教师只精通本专业,知识面狭窄,难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要,也影响教师自身在学生中的威望。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浩如烟海,教师仅凭原来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新一代的小学生无论在知识面、社会认知水平、个人胆识、交往能力以及对新事物的接受方面已经迥异从前。面对他们,“先生”如果继续得过且过、沉醉于“半桶水”而悠然自得,当“先生”的先知捉襟见肘时,必将最终失去神圣教坛的主角地位。为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的重要知识,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必须有“长流水”、“新鲜水”,所以,我们必须要具有广阔的知识视野、渊博的学识,方可居高临下,游刃有余,教学中做到文理渗透、中外渗透、古今渗透,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有人文精神——尊重理解学生

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除了具备高尚的师德、渊博的知识之外,我们更应该具备人文精神。

1正确认识教学基本目标。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什么,长期以来,人们一般理解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知识”。现在随着课改的深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明确了教学目标是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做人”,教给小学生人文知识,培养小学生人文态度,塑造小学生人文精神。

2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从人文的角度看,小学生首先是“人”,不是等待雕琢被动塑造的“物”,是独立的个体,有他自己的思想、观念、个性、习惯,他们有权利设计和规划自我。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要培养出健康加健全的人才;两个“健”字中,最重要的蕴涵是学生理想的人格的培养。没有人格培养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就是没有灵魂的教育。张家港外国语学校的理念好:“以理想的教育实现教育的理想,让未来的英才赢得英才的未来。”所谓“理想的教育”,就是人格培养的教育,就是富有人文精神的教育;而“英才”从何而来,当然从科学和人文的交融中而来,决不可能从一条腿的瘸子和侏儒中来。

3理解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张扬个性)

人文观念强调,孩子的成长不是集体化的,而是个性化的。在遗传素质及后天环境(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文化氛围,不同的人际关系)等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也就决定了孩子认知方式上、情感类型上、行为习惯上的不同。我们在校园生活中见到,有的孩子具有音乐天赋,有的孩子则偏偏五音不全;有的学生擅于提问,有的学生对他人却不闻不问。这些不同常常是他们的个性,是他们自己独有的特征,不能用“好”与“坏”去评价,一张试卷更不能说明多少问题。理解了孩子的个性化成长,就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就会设计个性化教案,进行个性化讲解,布置个性化作业,安排个性化测试,就会让孩子展示自己的闪光点。

(四)小学语文教师要掌握提高自己人文素养的方法——具有终生学习的理念。

我认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一定是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一定是有人文精神的教师。只有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我们才可能从教书匠成长为能师、经师甚至名师。在现代教育中,人文素养不仅是健全人格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没有较高人文素养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人文素养的养成,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自然天成的,需要人们后天的努力,后天的积极培育。要培养、提高现代教师的人文素养,仅进行历史、哲学、艺术、宗教、文学、科技等人文知识的系统学习是不够的,人文素养的获得,虽然是以文化历史知识为基础,但更重要的是要学生进行具有主体性意识参与的思辨活动。

学习是现代人的第一需要,是每位教师的人生必修课。从某种角度说,学会读书和学习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基础。只有学会读书和学习,我们才能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没有学习,就没有教师的成长;不吸收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创造和积累的文化财富,教师在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就无法做到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把握有度;不汲取人类几千年积累的智慧和道德理念,就无法远离浮躁的心态、宁静致远;因此教师要学会学习和读书,在博览群书中思考、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拓宽文化的视野,提高思想的高度,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用自己对事业,对教育的爱,鼓舞和教育学生,让他们的每一天都有着新的进步和体验,做孩子快乐成长的陪伴者和引导者,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最精彩的回忆!

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而且当前课程标准也对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切实建立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模型,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再教育,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是有重大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在《标准》中对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提出的要求

[2]新课程下教师的人文素养(提纲)

[3]万东旺大武口区教学研究室学习《教师人文素养的新修炼》的心得体会2009年

第2篇: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素养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3-0113-01

一 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构成

1.基础的文化知识

基础的语文文化是小学生形成语文素养的最基本的出发点。语文文化知识包括:语言知识、文化知识、文学知识、文艺知识等等多个方面,而一般对于小学生来说,基础的文化知识则包括汉语拼音知识、词语知识、句子知识、文学知识、修辞知识等等。这些基础的语文文化知识能够对小学生的言语做出一个很好的规范,是小学生形成良好语文素养的必备条件之一。

2.丰富的语言积累

语言积累既包括课内的语言积累,也包括课外的语言积累,课内的语言积累指的主要是在语文教材上所得到的语言积累,包括对字词的掌握以及对古诗文和文章片段的阅读和背诵,课外的语言积累指的主要是在课外时间通过扩展自身的阅读量来进行的。由此可见,阅读是实现丰富的语言积累的最主要的方式。

3.初步的语文能力

语言能力指的就是一个人的言语能力,主要由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组成,言语是我们与他人顺利地进行信息传递的最有力的工具。在语文的范畴内,言语能力主要指一个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这些能力主要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言语交际的过程之中体现出来,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对小学生在听、说、读、写、语感等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

4.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需要教师的辛勤教学,同时小学生也要能够具备一定的能力去掌握语文知识和言语能力,这时就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起到的主要是引导作用,只有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更加容易地掌握语文知识和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比如:善于创新的习惯、勤于思考的习惯、认真听课的习惯、敢于提问的习惯等等。

5.丰富的语文情意

在新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祖国语文的热爱情感,要加强对学生审美情趣和思想道德的提高,从而帮助学生形成优秀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在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中,学生们要能够领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到汉语言文字中的优美,吸收民族优秀文化中的精髓,逐渐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培养语文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语文素养的策略

1.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在新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的教育做出了详细具体的规定,在1~2年级,要能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和语言的优美;在3~4年级,要能够初步感受语文作品中语言的生动和形象,初步获得情感体验;在5~6年级,要能够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感受汉字的优美,并且能够将优美的语言运用到交际中。教师要学会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去吸收文学作品中的精华部分,感受优美语言,获取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的目的。

2.提高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语文知识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提高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教师要善于利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课、写作课和口语交际课等课程,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和谐的发展。其次,要加强对小学生语感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对语言文字的解释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要让学生们学会深入地去理解和体会文字深层的意义。另外,教师还要努力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语言的发展离不开思维,教师要培养学生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对交际对象、情景的判断和对交际内容的把握能力以及交际思维的调整和确定等方面的能力。

3.在语言积累中帮助小学生形成语感

小学语文教学在语言积累阶段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小学生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则无法顺利地进行语言交际。因此,在语言的积累阶段,教师要帮助小学生扩展他们的阅读量,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并通过听、读、背等多种方式帮助他们获取更多的语言积累,从而在不断地积累语言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语感。

4.在实践中加强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

语文实践的过程是对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情感、语文思维以及语感等多方面的能力进行共同应用的过程。通过不断地实践,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语文情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陶冶,能够更快地促进语感的形成。因此,教师要多注重小学生在教学中的语言实践,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语文素养。

第3篇: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范文

一、帮助小学生认识数学教材中存在的数学文化知识

小学数学课本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因素,如果能够将这些数学文化融合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去,就可以让数学教学更加有趣,更加的贴近生活,从而培养了小学生的兴趣。小学数学教材中,存在的数学文化基本都是为了能够牵引出后面的数学知识,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让数学教学更加的多彩有趣。我国的五千年文化中包含了大量的数学文化,并且出现了大量的伟大数学家,通过在课堂上帮助学生了解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数学历史和故事,可以让学生逐渐感受到所学习的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在看待数学教学时候更加的立体化,更有兴趣。切不可认为数学与其他学科处于对立关系,数学没有文化可言,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及时的帮助学生消除这些错误的观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文化属性,认识到数学也是无处不在的文化。作为一门倾向于理论的学科,一般需要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些定义和规则,这些都是扼杀学生学习兴趣的杀手,阻碍了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是必不可少的,要让学生明确社会文化中已经包含了大量的数学知识,从而为学生形成一个全新的数学认知观念。对此就要求教师自身能够具备较高的数学文化素养,从而才能够轻松地引导学生感受教材中各数学知识相关的文化故事,让学生认识到数学自身的文化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通过了解知识过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人们从发现数学知识到理解数学知识的过程被称作是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需要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所形成的,所以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时候,帮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确重要,但与此同时还需要让学生可以保持积极地心态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进而借助对数学产生以及发展过程了解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所以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借助情境建设的方式,以实际例子为学生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能够从中发现和提出问题,通过了解数学知识的发现和创造以实现整体的详细了解。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中包含了数学的思想、思维以及精神等诸多数学文化的核心,所以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一定要在教授学生数学知识的时候体现出来。诸如数学知识产生的历史环境、使用的思想方法以及数学家研究知识理论的探究精神,都需要向学生展示出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有着详细的了解。从而能够通过了解数学的发展历史来感受到未来数学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去向,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必要性,养成正确的数学观。

三、通过增加活动应用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数学文化存在着应用广泛的特点,所以教师可以借助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小学生理解掌握数学文化。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最喜欢的课堂活动当属竞赛和游戏类型的,所以可以借此帮助学生学习数学文化。在讲解数学知识的时候,所设置的提问内容可以倾向于所学知识相关的数学文化,回答出来的学生可以获得适当的奖励。此外教师还需要叮嘱学生继续准备下节课的提问内容,提问内容也是与数学文化相关的,之后再上课时候继续开展相关提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对于数学文化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很好培养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目的。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都离不开数学知识,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到现实世界中对于数学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数学的重要性,进而让学生对数学的应用价值有着客观详细的了解。

四、从数学图形及公式的美学角度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第4篇: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范文

关键词:学校教育;中小学生;科学素养

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这是当代社会发展对每一个人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历次对教育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教育改革,都包含了对科学素养的追求。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培养科学素养。但我国在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教育实践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揭示这些问题,探讨其原因,提出改善科学素养培养的建议,应是当前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紧迫问题。

一、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问题

1.重科学的实用价值,轻学生的发展价值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实际上是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应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根本目的。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目的不是着眼于学生本身的发展,而是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一般认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这种重科学实用价值、轻学生发展价值的倾向,充分体现在对学生提出的学习目的要求中。人们一般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科学知识,并能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预先设计好的问题。这个要求,归根结底是为了科学的运用目的,而主要不是学生自身的发展。

2.畸重知识与能力,忽视非认知因素

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上,片面强调知识与能力层面的内容,而忽视非认知因素层面的内容。这表现为三种情况:其一,在课堂学习中仅提出知识和能力要求,不提非认知因素的要求。其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仅注重考试范围中的知识与接受知识的能力,探究、批判、创造的能力则不在学习的视野中。其三,误解非认知因素,仅把它视为掌握知识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内容。如认真的态度、学习的兴趣被认为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手段。其实以科学旨趣和科学精神为核心的非认知因素,是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也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标志。

3.重理科课程的学习,轻文科课程的运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把学校课程分为理科课程与文科课程,由科学的档案记录而形成的学科在学校课程中直接体现为理科课程。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途径上,认为只有理科课程才能形成科学素养,文科课程则少有形成科学素养的价值。新课程改革前的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大都包含着这种思想。综合课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新内容,在小学以综合课为主,但在小学综合课中,科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其他综合课程中则较少提到科学素养的要求。

4.重课程学习,轻学生生活经验

课程学习主要是以学科教材为依据、受教师课堂教学制约的学习。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上,强调课程学习,轻视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在认识上,认为学生的发展是教师教的结果,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主要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结果。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只有课程学习时间,缺少学生独立钻研时间。在学习管理上,对课程学习有严格的管理、指导和检查,对学生课外的学习生活则缺乏足够的关心。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独立钻研被排除在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之外。其实,科学研究能力、科学精神只有在学生直接的钻研活动中才能真正产生和发展。

5.重学习结果,轻钻研过程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在科学素养形成的实际评价上,常常只重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在终结性评价中,又常常只重知识和在试卷上知识运用的评价,忽视只有在活动过程中才能反映出来的实际能力和非认知因素的评价。在试卷评价上,常常只重解题结果,忽视解题过程,标准化的考试是其典型表现。因此,科学素养的形成最终被看成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而不是一个随着学习生活的进行而不断变化的过程。

二、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诸问题的影响

学生在科学素养形成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了许多不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科学素养被曲解

学生的科学素养应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形成的以科学文化为来源、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的个体素质。它应是一个以科学文化为支撑、体现着科学文化的事实存在与个体素质的内在逻辑结构系统,包括知识、能力和非认知因素三个层面。前述五种现象,实际上曲解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其一,颠倒了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目的,将为了学生发展的目的转换成了科学的直接运用。其二,割裂了科学素养的内容,将知识、能力、非认知因素分离,并将作为科学素养核心内容的非认知因素排除在学习生活外。其三,割裂了科学与教育。科学内含着丰富的非认知因素,它们作为思想、观念和情感,既充盈在科学活动中,也表现在人文学科的内容和学习过程中。在科学素养的形成中将理科课程与文科课程分立并对立,客观上造成了理科方向的迷失和科学素养中人文精神的失落。因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成为书本知识的记忆,远离学生生活,学习成为一种负担,科学越发展,学习越艰难,厌学越严重。

2.学生发展片面化

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曲解,实际上将学生视做为了科学的附载体,而不是将科学作为学生发展的原材料。因而导致学生片面发展的结果。这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以学科的完整性取代学生发展的完整性,表现为单一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内在逻辑性。但是,学科本身的完整性并不等同于学生发展的完整性,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并不是各门完整学科学习内容之和。二是学生的畸形发展。由于割裂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学生这种被割裂的科学素养越发展,学生的发展就越畸形,如知识日益丰富,情感日益消失,学习兴趣日益削弱。科学过程本来是一个反复与失败斗争的过程,是一个不怕失败与挫折的过程,由于科学素养中非认知因素被排除,尽管学生的科学知识日益丰富,认知能力日益增强,但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却越来越弱。

3.教育背离社会需要

当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发展机遇与危机的社会。知识经济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发展曙光,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被破坏,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过分压制,导致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新的困境。不论是满足新的发展需要,还是克服危机,当代社会都需要具有高度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从最基本的要求来看,他们应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能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具有基本的知识、技能与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能够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能充分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做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我国学校学习生活中片面强调知识与识记知识能力的科学素养,与当代社会对人的这种需要是不相符合的。它能培养出有知识的人,但不能形成创造性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人;它能培养出学校学习生活中需要的读书能力,但不能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它能培养出工具理性高扬的生产者,但不能形成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情感和态度的社会人。

转贴于

三、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产生诸多问题的原因

1.工业经济教育观的支撑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工业经济下的教育观,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生产者和劳动者、成为生产和消费工具为根本目的,其着眼点在经济的增长,而非人的发展。因此,它强调的是人的劳动力价值,而非人之为人的价值。现代工业生产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因此学校教育和学习突出科学的实用价值,学习科学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使科学技术从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第一生产力。从劳动者角度来看,知识和能力正是人成为劳动力的重要要素,是劳动力水平高低的评判依据。工业生产中的劳动力,从本质上讲是活的机器,它们获得生产中所需要的自然科学知识,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学习理科课程。夸美纽斯在论证班级授课制时,也正是从工业生产需要出发,把工业生产模式运用于学校教育中,将人的培养活动转变为劳动力的生产活动,人从本质上转变为“物”,学校中的人被赋予了更多的物的因素。因此,作为整个工业经济的折射,在教育上则形成了科学知识灌输、培养人力的教育观,它内在地忽视了人之为人的要求,强调人之为物的因素;在科学素养的形成上,则必然强调科学知识的获得与运用。

2.科学主义知识观的影响

科学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揭示,真正的知识是实证的知识,与客观事物的本质相符合,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知识是发现的,只有科学家或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实验或推理的方式去发现知识,其他人只能学习科学家发现的知识,而不能自己去发现知识;科学家发现的知识是通过概念、范畴、符号和命题加以表述的,是客观、确实和唯一的。科学知识在学校通过教材的形式来呈现,因此,学校教学被认为是知识的授受过程,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则是发挥科学知识的作用,学生被视为知识的潜在作用与现实作用之间转化的中介和工具,学习过程就是记住已有知识的过程,学习结果的好坏以知识的再现程度来衡量。

3.教育选拔功能的强化

教育本是培养人的活动,但我国的教育负载着更多的人才选拔功能。自我国学校教育出现以来,人们就将教育与人才选拔相联系。1840年以后的一系列民族屈辱,使得“强国”成为人们一直以来的追求。这种“强国梦”民族情结进一步加强了教育的人才选拔功能。强国需要人才,人才就是较好地掌握着科学知识的人,就是在学校教育系统中能够不断升学的人。因此,整个学校课程定位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侧重于科学知识的学习。这种课程定位,从根本上限制了学习生活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范围与程度,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接受得到了突显,而科学旨趣与科学精神的形成则被削弱。

4.教育者科学素养的欠缺

教育者缺乏科学素养,这是我国教师职前教育的一个固有毛病。我国教师培养采取分学科专业方式进行,这有效地提高了培养效率,使得每一门学科的教师在自己学科范围内的技能得以比较熟练。但是,在科学素养的发展上则存在诸多的残缺。其一,文科教师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训练;其二,理科教师也只懂自己的专业领域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三,理科教师的科学素养呈现出片面性,表现为有知识而没有科学精神与科学旨趣。因此,从师范教育出来的教育者能够胜任教书的工作,但却难以胜任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工作。教师们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难以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是一个典型表现。教育者科学素养的欠缺正是成为影响教育实践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最大障碍。

四、当前改善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基本措施

1.树立正确的学生科学素养观

科学是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结果,也是人类本质力量的自我印证。科学是以人为依托的,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也就是从科学的角度对人自身素质的一种认识。科学素养,就人的精神而言,是一种内心自由的精神,表明人在处理与他者的关系上,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由的;就人的行动而言,表现为人的创造性,人在行动中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完成各项任务。因此,内心自由精神和人在行动上的创造性实际上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只有创造,才有自由;只有自由的,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以科学文化为材料来培养学生内心自由的精神和行动上的创造性,而不是让学生臣服于科学。

2.树立恰当的知识观

尽管后现代主义对科学主义的知识观进行了解构,但从学校教育角度来讲,必须要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知识观。它至少应包括如下要点:其一,知识是人们经验的总结。这种经验既可能是人们解决生产生活中具体问题的经验,也可能是人们观察事物得出的经验。因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都有产生知识的可能性,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人都具有潜在的创造性。其二,知识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产物。知识总是人的知识,人只有在活动中通过与对象的相互作用才可能产生知识,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每个人的创造性只能表现在活动中。其三,知识具有视角性。它是与问题相联系、从某一个视角得出来的一整套方法体系,掌握知识就是掌握与某一个问题相关的一整套方法系统。因此,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培养中小学生拥有或创造新的方法系统的品质。

3.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素质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方向。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才有可能指导学生通过科学研究式的学习形成自己的科学素养。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应实现两个转变。其一,从专业型教师走向综合型教师,实现文理兼顾;其二,从教学者走向教育者,从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转变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教师要实现这两个转变,必须要走研究型教师之路。通过研究,使自身得以成长,在内心自由与外在创造性上都有新的发展,从而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4.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养成的。学生没有一定自由度的活动,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科学素养。因此,学校应建立一个人才选拔与学生发展相结合的宽松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创造性地尝试错误;教师也应从注重活动结果转变为注重活动过程,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需要付出大量劳动的过程,它既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也是学生亲自钻研的过程。学校教育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教育行为,才能真正达到有效形成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瞿葆奎,雷尧珠,余光,黄荣昌.中国教育改革[C]//教育学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5篇: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范文

一、通过故事寓教于乐,提升小学生学习兴趣

在进行对小学生故事素养的培训过程中,关键是让学生具有着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让小学生在进行故事思考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语文思维能力。但是,由于小学生具有着年龄相对较小,注意力难以集中的特点,这就导致小学生在进行“故事素养”凝练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走神的情况,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控制好课堂氛围,拿捏好学生的学习状态,培养小学生的“故事素养”。

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在进行新字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可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具体的结合汉字的发展历程,通过讲述故事来提升学生对于新的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并结合“仓颉造字”的故事来告知小学生字体的发展由来。为了保证教学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示范性地进行相应的故事编纂,将每一个字体的形状和具体的小故事结合在一起。(例如,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编纂一些关于字体的小故事,比如“困”字的由来等)当小学生解决了这样的问题之后,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相应故事性问题的自主设计,并将小学生设计的题目收集,并给与相应的评分,鼓励小学生进行自主创作。

通过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在教师的指引下,有利于小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下,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尝试着进行对语文小故事的编纂,对于小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有着较大的提升作用。

二、通过故事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培养小学生“故事素养”的过程中,帮助小学生形成编纂语文小故事的学习习惯,是培养“故事素养”的最有效途径,通过日复一日的锻炼,小学生就会形成相应的“故事编纂思维”,在遇到相应的语文问题的过程中,就可以迅速的转化为“故事思维”,将复杂的语文问题简化为“故事”,提升小学生的语文解题能力。

例如,在进行小学生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帮助小学生形成锻炼“故事素养”的学习习惯:第一,在进行小学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帮助小学生形成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例如,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刚教学到;骆宾王的名诗“鹅”,小学生就可以联想到现实生活中漂浮在水面上的大鹅。小学语文教师为诗词设置相应的联想背景,小学生就可以联想到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古诗词中遇到的情境,及时的将语文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的小故事;第二,在进行小学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帮助小学生形成用心观察的学习习惯;例如,在进行诗词“静夜思”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讲述诗人李白的故事,让学生充分的联想到李白洒脱不羁的形象,又和课文中李白惆怅的形象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充分的理解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对于诗人思想的转变,当学生充分的了解之后,就可以充分的了解到蕴含在语文知识背后的故事背景;第三,在进行小学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帮助小学生形成规范学习的学习习惯。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列举古人因为背诵错误诗词而贻笑大方的故事,帮助小学生形成规范性语文学习的素养。

通过帮助小学生形成规范性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小学生“故事素养”在规范的范围内成长,不与传统的语文思维的严谨性发生冲突,最终成为促进小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一大助力。

三、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到进行学习的积极意义

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升小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进而帮助小学生形成语文思维,将语文思维真正的转化成为实践应用的有力手段。培养小学生的“故事素养”就是将语文知识学以致用的初步形式。只有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真正的将语文知识和生活中的知识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够让小学生在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联想,将语文知识转化成为和现实知识紧密结合能力。

第6篇: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范文

当前,在我国基础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核心素养”是一个使用频次非常高的概念。我今天的报告就借鉴核心素养的概念,来讨论小学教师的核心素养问题。但是,我认为这一讨论的前提是“基于‘标准’”,也就是不能脱离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所推出的一系列教师教育标准。那么,这就逻辑地引申出如下问题:什么是“核心素养”?“小学教师核心素养”与一般意义上的“学生核心素养”有何区别?什么是“基于‘标准’”?在教师教育领域,如何正确处理“标准”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

一、相关概念与命题的解读

1.学生核心素养

国际教育界较早就开始对学生素养进行研究。早在1997年12月,经合组织(OECD)就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确定了学生素养的三个维度九项基本要求。之后,美国于2002年制订出《“21世纪素养”框架》,并于2007年了该框架的更新版本。该框架以核心学科为载体,确立了学习与创新,信息、媒体与技术,生活与职业三项技能领域,每项技能领域包含若干素养和能力要求,较全面、清晰地呈现出各种素养及其相互关系。与此同时,欧洲、日本等国家,也纷纷推出了学生素养框架和相关研究成果。

随着对学生素养问题关注的逐步深入,研究逐步聚焦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探讨。2013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走向终身学习――每位儿童应该学什么》的报告。该报告基于人本主义的思想,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应重视身体健康、社会情绪、文化艺术、文字沟通、学习方法与认知、数字与数学、科学与技术等七个维度的核心素养。

201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的研究报告。报告阐释了人的素养结构,提出所有青年都需要具有三类素养:基础素养、跨界素养(共通性素养)、职业素养。这三者构成一个人的全部素养内容,构成教育目的的全部外延。在人的素养结构中,基础素养和跨界素养属于人人都需要具备的共同素养。职业素养则属于与社会分工所形成的职业领域相关的专门素养。其中,跨界素养也可称为核心素养。

2.我国学生核心素养

2014 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016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会,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正式的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框架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大维度,与其对应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实践创新和责任当六大核心素养,以及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会议要求根据这一总体框架,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以及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落实措施。

3.小学教师核心素养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推进的根本保障。新一轮围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然对中小学教师素养提出新的要求,不仅要求我们关注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问题,而且要求我们在教师教育改革中借鉴核心素养的理论,重新思考和界定教师必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就是我提出“小学教师核心素养”命题的依据和思维轨迹。

在思考“小学教师核心素养”这一命题时,自然而然地会想到近年来教育部已颁发并实施的相关教师教育标准,主要包括《教师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颁发试行)、《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2011年颁发试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2012年颁发试行)等,这些标准中有许多关于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我们在研究“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时,应该如何处理核心素养与标准之间的关系?是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框架来进行讨论?还是要坚持我国教师教育标准的基本要求?

对此,我认为,教师教育改革固然要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但也不能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照搬核心素养的概念。提出“基于‘标准’”, 其意义就在于,既要坚持教师教育标准中关于小学教师素养的基本内容,也要按照核心素养关于“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思想,进一步提炼和阐释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以推进教师教育研究,加深对小学教师专业性的认识。

二、基于“标准”的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在已颁发的各类教师教育标准中,专业标准显然处于统领的地位。研究小学教师核心素养,当然应该以专业标准为主体。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系统阐释小学教师素养要求的是其“基本内容”部分,分别从3个维度、13个领域和58条基本要求三个层面对小学教师专业素养进行了阐述。其中,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包括4个领域和18条基本要求,专业知识维度包括4个领域和17条基本要求,专业能力维度包括5个领域和23条基本要求。

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国际教育界一般按照“德-知-能”统一的思路来进行划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结构和维度与这一思路基本吻合。而且,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表现,其内容必然覆盖这三个方面。因此,参照《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框架,我们可以将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界定为教育情怀、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三位一体,并以此作为三个维度,来研究适应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所谓教育情怀,主要指的是小学教师的教育品格。品格的形成和发展,是核心素养的第一要素。借助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相关阐述,我认为,小学教师的教育品格具体可体现为“四心”,即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一是爱心。教师的爱心首先是爱学生,爱教育对象。提出教师应该具有“仁爱之心”,我理解这是强调一种更高层次、更深沉的爱,要求我们教师应该爱生活、爱自然、爱国家、爱世间一切真善美的东西。小学教师如果具有这样一种“爱心”和价值追求,就会给小学生带来一片蔚蓝的天空,会潜移默化地发挥教育作用,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终身发展。

二是责任心。责任心反映的是教师的职业认知和态度。在小学教育阶段,小学生正处于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小学教师的职责除了教书之外,立德树人更加重要。这就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即使就学习而言,小学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儿童学习的促进者,要注意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未来发展铺路搭桥。因此,小学生发展是小学教师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正是在帮助学生发展过程中,小学教师才能实现自身专业发展。

三是耐心和细心。这是对小学教师职业行为的要求。由于6~12岁小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其身心发展的跨度很大。这种教育对象的复杂性,使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十分繁重和琐碎。许多名师都强调教育是慢的艺术,往往于细微处见精神。这一点对于小学教师更加重要,要求他们能够耐得住辛苦和委屈,既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也要有细致入微的细心,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所谓专业知识,主要是指小学教师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规定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对于各类知识在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应以通识性知识为基础,以小学生发展知识为前提,以学科知识为主体,并辅之以必要的教育教学知识。而且,还应该特别强调小学生发展知识和跨学科综合性知识的重要性。

小学教师特别要关注学科知识的综合,以及对学生综合型思维模式的培养。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如果进行这首古诗的教学,单一学科思维只会关注古诗的作者、背景、意境和对仗等语文学科的内容,而综合思维模式则可以在语文学科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诗中描绘的自然现象:在芳菲已尽的四月,为什么“山寺桃花”依然盛开?这其中蕴含着什么自然知识?显然,这样教学更符合小学生思维特点,更有利于培养他们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所谓专业能力,主要是指小学教师的能力结构应该由强调单一的教学能力转变为关注综合教育教学能力。《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对小学教师专业能力的规定即体现了这一精神。它强调小学教师能力构成的多维度,既要具有课堂教学能力,更要注重教育学生的能力;既要具有教育教学设计方面的能力,更要注重教育教学组织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方面的实践能力;既要具有教育教学能力,也要具备教师之间、家校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相互沟通、合作教育的能力,以及教师自我反思与专业发展的能力等。也就是f,阐释小学教师核心素养应坚持能力和实践导向的原则,关注小学教师多方面能力的发展,特别是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

三、依据“标准”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养成途径

小学教师的核心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经过后天的努力逐步养成的。为此,《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强调小学教师要“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也就是说,学会学习、实践反思、勤于研究和终身学习,是养成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

(一)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是21世纪人才的四大支柱之一,在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养成过程中应处于首要地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每时每刻都会产生海量的知识,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在学校学习的许多知识在我们踏上工作岗位后很快就会过时。小学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即使不眠不休地认真学习,手不释卷地勤奋阅读,注意积累知识,也很难窥其全貌。因此,教师掌握了多少知识不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遨游知识海洋的过程中,善于运用恰当的方法,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寻找对自己专业发展有用的知识。

而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途径多元化,使我们进入了一个信息共享的时代,这意味着教师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和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知识,曾经的知识权威荡然无存,教师与学生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由于工作压力、信息技术掌握程度等方面的原因,教师反而处于一定的劣势地位,对新知识的敏感和了解往往不如学生。这依然要求教师学会学习,不断接受新知识,不断学习新方法,而且真正做到授人以“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既要传授知识,更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使其一辈子受用无穷。

(二)实践反思

实践反思是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基本要求。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教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必然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态度的变化,实践体验都处于必不可少的关键地位。而且,仅从教师发展来说,教师应该是反思性实践者,是在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和反思个人经验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但是,我国传统的教师教育方式主要强调知识学习,忽视教育实践的作用。反映在职前师范教育阶段,师范生的学习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强调理论知识的把握,弱化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见习、实习时间有限,管理松散,甚至于走过场。教师的职后培训往往注重学历提升,依然以理论学习为主,内容脱离教育教学实际,学习方式单一,无法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养成必须实现由知识学习到实践反思的转型。小学教师要强化实践意识,重视自己的个人经验,立足于亲身经历的教育场景和教学情境,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学习和运用教育理论,并注重实践后的反思,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教育知识,不断发展教育教学实践能力,逐步成长为一个专业工作者。

(三)勤于研究

勤于研究是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梯。小学教师是十分辛苦的职业。整天与一大群懵懵懂懂,甚至调皮捣蛋的小学生打交道,承担着繁重的上课、批改作业等教学任务和班主任工作,小学教师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面对职业倦怠,仅仅靠师德教育,仅仅强调小学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神圣性是不够的,也是不能长久的。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研究,则能够促使我们进一步理解辛苦工作的价值,寻找到其中所蕴含的乐趣,从而提高自己的幸福感,有利于摆脱职业倦怠的困扰。

不仅如此,小学教师要成为孜孜不倦的研究者,还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在职业生涯之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高。目前,我国正在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决定和大学一样,在中学、小学和幼儿园设立正高级教师的职称,这就为小学教师未来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高的发展空间。而要成樾д高级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更要善于进行教育研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育思想,成为一位能够带领大家一起发展的未来教育家。当然,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应该是基于教育教学实际和个人鲜活经验的实践研究。我们要研究教育对象――小学生,了解他们的认知特点和发展差异,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我们要研究小学课程标准和教材,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原则,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我们要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通过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总结、提炼自己的研究成果,适时将这些研究成果显性化、系列化,这不仅能立此存照,清晰地反映出自己专业成长的足迹,而且通过日积月累,甚至著书立说,使自己成长为真正的小学教育家。

(四)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小学教师应该成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当今时代,科技革命、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发展,更是要求我们构建学习型社会,加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个人,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小学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处于不断调整之中,小学教师当然要适应这种变化,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不断地学习新知识,采用新方法。而且,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在职前培养、入职、合格和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新的要求和挑战,需要我们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持续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

第7篇: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范文

关键词:数学素养;教学;数学文化;思想方法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如果能够培养好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对数学教学有一个明确清晰的J识,那么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也会有较大的作用,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笔者将就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一、更新观念,树立数学教学的素质观

教师是教学的关键,是知识的传递者,他们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数学教学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取得高分,而是在于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养。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培养小学生解决简单数学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基于这样的原因,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只有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了,在教学中才有可能培养好学生的数学素养。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认清自己的教学目标并不只是为了给学生传递了多少知识,因为即使教师传递了再多的知识,如果学生消化不了这些知识,那么知识的传递也是徒劳的。因此,教师必须要学会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当学会及时与学生沟通,向学生传递新的思想和观念,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打好基础。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素养发展的内容和途径

1.思想情感素养的发展培养

如上文所述,在小学教学中注重的是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在教学时应当注重对数学思想情感素养的发展与培养,通过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小学阶段开始,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的知识虽然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较为紧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数学依然是一门与数打交道的学科,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些学习上的障碍使不少学生对数学教学缺乏兴趣,数学素养的发展和培养更无从谈起。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重思想情感素养的培养,让学生从情感和心理上认同数学这门课程,积极学习数学知识,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例如,在学习“克与千克”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举一些与生活有关的例子,激发小学生探究和学习知识的欲望,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应用数学能力的发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知识。”数学教学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在教学中培养好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也是发展和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也必须注重对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在学习了“条形统计图”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将生活中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做个调查,然后做成条形统计图,分析事物发展的特点,这样学生既能在学习的时候应用自己的数学知识,也能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3.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是在教学数学知识时经常会涉及到的一个词汇,它在数学教学中涵盖的面极为广泛,对于教学发展也具有较大的作用。如果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只会机械地学习,而没有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不懂得运用数学思想方法,那么数学素养的培养也较为困难。所以在教学中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也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又一关键。

在教学中,思想数学方法有很多,如,代入、换元、消元、降次、转化、替换等,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教师在教学时也要学会合理地运用这些方法。例如,有的数学思想方法适用于高年级的学生,而有的适用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学会区分。如,在学习“简易方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渗透一些简单的代入、换元、消元等思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方程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想素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好,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学会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树立数学教学的素质观,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晓梅.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2(73).

第8篇: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范文

一、科学素养的含义和五大构成要素

《现代汉语词典》对素养的解释是“平日的修养,如艺术素养”。我国教育学者在科学素养含义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社会关于科学素养发展的经验得出:科学素养的构成要素是由五大要素: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构成,这几大要素之间形成一个相互联系、影响的有机整体。在这五要素中科学知识是培养和形成其他要素的载体,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科学能力包括各种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实践能力等内容,是核心;科学方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科学意识包含科学的世界观、在社会生产及生活中有理解和应用科学的意识等内容,科学品质主要指科学态度、精神以及对科学的兴趣、情感、动机等内容;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是科学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由此可见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是教育与教学的统一。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时刻谨记自身的使命,既要进行责任感、团队精神、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等语文的规范性教育,又要通过具体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这是一项需要多方紧密配合、共同实施的系统工程。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科学素养培养的意义

培养科学素养是时代的要求。2003年中国科协公布的最新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1.98%的人具有基本科学素养,与2001年的1.4%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发达国家从

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美国1999年就达到8.4%。这需要我们广大有责任心的小学语文教师一起努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适当的时机加以介绍或讲解以此来影响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素养是关乎综合国力和综合素质的大事。综合国力是国际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一个人在社会中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和影响着国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人只有在最初学习之始,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才能为将来良好的生活质量打好坚实的基础。

科学素养直接影响国家宏观科技决策。科学素养的培养,是社会公正和民主素质培养的基础。文化知识需要传授,科学素养需要传播与“教化”。小学语文老师必须从观念上明确科学素养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中心环节,是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科学素养培养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1.教师应该精心预备教材

备课时老师要以科技兴国为己任,认真钻于教材,精心设计,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爱国情感。小学语文教材是学生“学科种子” 萌芽的温床,语文教师可以巧妙利用,以求达到最好的效果。

2.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和拓展教材

教材虽是死的,但是教材内容却是灵活多变而富有生命力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善于通过教材本身去挖掘教材所隐藏的内涵,进而拓展教材的深层意义,以内容为载体寓教于乐,让学生乐于去学习接受新鲜的事物。

3.教师需要不断的创生教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也是教材。老师的言行举止都是学生在学生模仿学习的榜样。作为老师平时应多关注最新科技成果,在适当的时机加以介绍或讲解以此来影响学生。教师的言行会像一束阳光暖暖地照耀学生的心田,为种子的发芽提供适当的温度。

4.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第9篇: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范文

语文素养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逐渐具备和完善的内在品质,从狭义上说,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用五个方面的能力,从广义上说,还包括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良好的审美观念、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逐渐增强的学习能力以及接受新知识、运用新知识的能力。作为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小学语文,尤其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对学生以后的全面、健康发展来讲意义重大。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一)可以促进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

语文素养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对于学生学习其他的课程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的逻辑理解能力、语言理解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而其他学科的学习,少不了要研究相关知识点的语言解释,只有先过了语文这一关,才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其他学科的内容,学习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二)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通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用能力,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新事物强烈的求知欲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小学是语文素质培养的基础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都比较懵懂,在这个时期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不只可以帮助他们在学业上取得一定的成就,还能帮助他们形成较高的审美趣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而培养其成为社会需要的全方位发展的人才。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现状

尽管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就我国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来讲,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仍旧存在很多不到位的现象。

(一)应试教育观念浓重

虽然语文素养的培养正逐渐被重视起来,但是在一些地区的一些学校,应试教育观念严重的问题仍旧存在。教师们为了升学率和排名,对学生采取“填鸭式”教学,不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强行灌输知识,比如在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课本中的古诗词的时候,会格外注重学生们的背诵能力,而忽略了讲授诗词的思想主旨,很容易造成学生们对于知识的掌握只是短时间的和片段的,难以形成长期的记忆,更难以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同学心目中留下美好的印象。而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只重视考试内容,完全忽略选读课和其他知识的讲解,更加阻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教材内容狭隘,缺乏更新

大部分学校的教学,都是以教材为中心,因此,教材编写的科学与否,直接决定着学生们语文素养的高低。在一些地区的教材当中,课程内容的设置脱离了现实生活,而语文的学习离不开现实生活的积累,这种矛盾,造成很多学生将语文学习狭隘地限制在课本内容之中,错过了在生活中提升语文素养的能力。

(三)学生意识不到位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对于外界事物的认知能力十分有限,因此,很难自身意识到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而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学校和家长又不重视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这就造成了学生对语文素养培养的忽略。

三、加强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措施

(一)培养现代教育思想,促进课堂教学的趣味化

作为小学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教师首先要从自己的思想上做出改变,改变过去应试教育的传统思维,培养自己的现代教育思想,并且将这种思想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当中,减弱学生对分数和排名的重视程度,摆脱学习知识是为了应对考试的压力,认识到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还要做好课堂教学的趣味化改革,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激发他们主动思考的能力。教师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方式,探索科学的游戏、实验模式,使学生在多样的教学模式中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以及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另外,教师还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手段,扩大学生的眼界。比如在讲解《东方之珠》这一课文时,很多学生没有亲身感受过东方之珠的魅力,因此无法体会课文中表达的情绪。如果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多多展示关于东方之珠的视频和音频等资料,则不只可以帮助学生们理解课文的内容,还能帮助学生们扩大眼界,培养长远的理想信念。

(二)倡导课堂中老师同学生以及学生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扮演好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加强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从而使课堂的氛围变得更加温馨和谐,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在这种交流当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学习,适时组织相应的课堂活动,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组织分组讨论的模式,使学生在不断的问题探讨和分歧处理中,不经意地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教师们在授课的过程当中,应当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安排学生们或者进行合作,通过演出剧(例如《三顾茅庐》)或者其他形式,加强同学之间课上课下的交流互动;或者对于某一文章中提出的某一观点和中心内容(例如以《诚实与信任》中两者的关系为题),展开分组辩论,提升学生们的思辨思维。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