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旅融合优势范文

农旅融合优势精选(九篇)

农旅融合优势

第1篇:农旅融合优势范文

关键词:农村经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14.068

农旅同步是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其对于农村地区的产业优化组合、资源配置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重视地区资源优势分析,汇总现有资源类型,在产业规划中发挥出资源的利用价值,形成带有地区特色的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这也是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1农旅同步概念分析

1.1内涵

依据世界旅游组织的规定,所谓旅游就是人们离开日常生活环境到其他地方进行短期访问。“农旅同步”是一种新型产业融合形式,将农业经济建设与旅游产业的建立与推广相结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发展路径。“农旅同步”具有农业与旅游双重特征。

1.2原则

“农旅同步”需要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对地区的传统游戏文化、资源利用价值、现有产业发展情况等进行客观评价,建立规划管理机构,对农业与旅游进行合理规划,并深入贯彻绿色低碳理念。就政策、价值、空间和生态的角度来说,“农旅同步”的规划原则为:第一,关注政策变化,对地区进行统筹规划,发挥出联动效应的正面影响力;第二,把握空间组合形式,通过空间的有效规划实现产业的融合;第三,深入挖掘农业资源的利用价值,并与地区文化融合,促进文旅互动;第四,生态理念,需具备长远发展意识。

1.3模式

常见“农旅同步”发展模式如下:一是农业景观+观光旅游;二是采摘种植+体验旅游;三是保健种植+养生保健旅游:四是民俗风情+休闲旅游;五是特色农业+探险旅游。

2 “r旅同步”发展现状

农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带动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的长远稳定发展,需要对现有农业发展形势创新模式,建立新型发展模式,发挥出农业的利用价值,针对休闲农业发展与融合进行积极探索,通过农家乐、休闲农庄等形式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提高。但是在“农旅同步”发展模式下,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未对休闲农业进行科学规划,管理措施不到位,导致服务质量较低,产业的建设规模较小,对于外部没有强烈的吸引力。就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需要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对“农旅同步”的发展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平衡产业关系,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3 “农旅同步”发展对策

3.1农业发展战略

首先,发挥出产品开发及市场营销等影响,加强运作管理,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加强宣传管理,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倡导私营企业参与产业建设,开发多种经营模式,发挥社会资源在农旅中的利用价值。其次,坚持产业联动。需要突破传统发展模式的时空局限,将农旅作为发展重点,加快产业升级,在农旅景区周边布设产业,实现联动发展局面。最后,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先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合理设置发展目标,对发展计划进行分化,细化各阶段、各地区、各产业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在休闲旅游建设过程中,需要明确工作节奏,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创新发展管理机制,提高经济效益。

3.2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对空间进行合理布局

第一,需进行地区资源调查,明确资源优势,对产业功能进行统筹规划。为了充分发挥出农旅生产、旅游、生态、教育、医疗、康复保健、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需要结合生态资源如温度、光照、土壤、生物分布等,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同时,需要深度挖掘地方传统文化的价值,注重优秀传统文化民俗的传承,与农业生产种植养殖技术结合,建立农耕体验、科普教育、文化传承、新农村建设等生态休闲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为游客提供衣食住行玩乐购等多样化旅游产品。第二,需要对农业生产以及旅游功能进行统筹规划。农旅综合体规划需要结合地区交通运输能力、产业发展基础、资源分布等,对功能区域和旅游项目进行合理规划,发挥出时空效应。传统农业的主要优势体现在农业的生产基础条件较好,且已经形成了与地区市场相适应的发展规模,并且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为此,根据现有产业布置以及自然地形地质对农旅进行科学布局,例如,可建立特色农业种植、养殖区,不断引进种植技术和灌溉技术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3.3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系统

为了保证“农旅同步”产品的质量、农村景观的生态性、旅游的舒适性,需要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系统。例如,农旅道路规划,需要分化车行、步行系统,实现人车分流,而车型主要以游览电瓶车、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为主,低碳环保,有效维护地区生态环境。对于大型观光区,需要建立专门的游览廊道以及产业片区栈道,满足农业生产和景观游览的双重需求。对于道路规划,需要依据功能的不同进行级别划分,并设置差异化景观。

4结语

综上所述,“农旅同步”实现现代农村建设和产业调整的必然趋势,在未来发展中,产业融合形式更加多元化,产村一体化、农旅一体化特征更加明显。就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以及产业规划现状来说,需要做好前期调查工作,充分发挥地区农业资源、文化、经济的优势对产业进行规划调整,形成多种农旅合作发展模式,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滕腾.深度旅游视角的巴马乡村养生旅游业竞争力提升路径[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68-14870.

[2]周杰,盖媛瑾.传统农耕存留区的农旅融合路径构想

――以遵义市汇川区毛石镇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24):124-126.

第2篇:农旅融合优势范文

关键词:河南省;旅游业;现代

农业物质水平的提升,带动了人们精神世界的升华。随着人们经济消费能力的到显著性提高,人们愈发向往休闲小资的旅游生活。与之对应的是,旅游业以此为机遇,各种旅游项目和休闲农家生活形式应运而生,颇受人们追捧和喜爱。河南省是我国人口大省,有着雄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据统计,在我国河南省隶属于部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95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358处。作为我国经济大省和农业大省,河南省国民经济产值一直位居我国前五位,同时也是中西部中原经济区首位。因此,将旅游业和现代农业有机融合,在发挥旅游业的同时,带动当地农业的发展是一项双赢的政策手段,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河南省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地位。

一、河南省旅游业和现代农业相融合的物质基础与文化基础作用分析

1、河南省地域文化理念与现行的经济发展政策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把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确立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1]。根据国务院于2011年在我国功能区域规划中指出,中原经济区域是我国重点经济发展地带。因此河南省为达成国务院提出的工作任务,近些年正逐步确立旅游业为河南省经济发展首要地位。力争在2020年时,河南省能够在旅游业创收7800亿元,同时接受海内外游客8亿人次以上。作为一项不需要土地资源和工业资源的服务型行业,旅游业仅需要在原有的物质文化基础或是天然的风景地貌加以添饰,就能够达到创收。因此旅游业又因为其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一直颇受河南省政府的推崇。近些年,旅游业在河南省的发展态势一直较为客观,良性的竞争和可持续的发展资源为河南省提供了直观的经济创收,为打造中原地带文化经济建设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不过相较于其他发达旅游地区,河南省旅游行业的发展还要走很长一段路。旅游业相关产业链的产品,以及旅游行业产业结构与路径及旅游业相关动态和宣传力度仍亟待补充。目前,河南省各地级政府已经予以了旅游业发展崇高的重视,拓宽旅游业副产品资源建设,整形旅游业产业结构必须大力开发新产品和新业态。打造独具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的副产业结构,是旅游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物质基础。多方促进其他产业和旅游业结合,是目前河南省各地级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与提高旅游业寿命的发展方向。例如郑州市便早已提出大旅游理念,通过积极开发旅游衍生品,打造先进的旅游服务理念,创新旅游行业服务意识,来提高行业附加值的做法。通过加强旅游业和各行业的结合力度,促进现代农业旅游、现代休闲旅游及行车自驾游等新旅游模式,发展和拓宽高新科技旅游生态农业力度,打造现代化文化旅游,推动当地旅游竞争优势。根据河南省地域旅游发展潜力的综合分析,在不同区域建设风格迥异的旅游资源,优化当地产业结构,提升河南省各地旅游竞争优势。为敦促当地旅游行业同现代化农业相互融合与发展。2013年河南省旅游局建立了河南省旅游乡村网,以旅游信息服务与旅游电子商务为依托,致力于充分挖掘和整合推广各乡村旅游资源[2]。旅游乡村网的建立,为河南省现代旅游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信息资源平台和营销平台。同时,旅游乡村网的建立也为不少旅游爱好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旅游咨询服务,及旅游副产品订购服务。可以说旅游乡村网的建设对于当地旅游资源的整合,和人们咨询旅游内容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发展基础

根据调查,2016年河南省全年共接待海外游客约5.8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5764亿元[3]。即便如今河南省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效,不过相较于其他旅游大省,河南省旅游业发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旅游副产品以及发展能力和旅游大省仍相距较大。这种现象的产生是许多因素相结合导致的。其中,旅游业产业结构与产业附加值较低,及当地旅游资源宣传力度不佳都是阻碍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对于其他旅游较为发达的北欧和西欧国家,我国的旅游资源较为单一,尤其是河南地区。河南地区作为中华文化起源地之一,目前河南省大部分旅游资源并未能有效结合当地的历史风俗与文化,而是采用单一的当地手工编织产品或是当地特色蔬果资源进行旅游资源宣传。而北欧和西欧国家在旅游行业则显得更为集团化、利益化。纵向和横向联合更紧密、服务链条更畅通、服务质量更加有保障,旅游业发展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下,旅游竞争力也自然就提高了[4]。例如西欧的TUI、ReWe以及C&N等旅游公司,都是以各产业相结合,从而实现现代旅游项目的各环节转变为旅游产业链,丰富了旅游行业产业结构,提高了旅游产品附加价值,从而控制了各地区约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地区旅游市场份额。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实现产业融合是提高旅游行业现代化发展速度的重要手段。

3、交通基础

自古以来,河南省就有这九州腹地,十省通衢的说法[5]。河南省位于我国中东部地带,处于黄河中下游地段。截至2014年,河南省共有17个地级市和1个省直管县级市[6]。作为历史文明精神宝库的河南省,地理位置极为优越,同时铁路与公路等交通系统非常发达。河南省一直作为我国综合性运输贸易体系框架的转接站,连南贯北保持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相对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使得河南省旅游业有着非常明朗的发展空间。因此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科学发展,交通先行,中原崛起,交通先行,三化协调,交通先行,全省树立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对接的理念[7]。另外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也于近些年被抬升至我国核心发展战略。这些相关政策与河南省首肯的发展内容,都为河南省交通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助力。截止到2016年底,河南省高铁里程已破2000公里,奠定了郑州在我国中原经济区域的核心城市地位。同时新郑国际机场也已开通和新增至143条航线,通航城市达到83个[8]。更加便利的交通资源,为河南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性的交通基础,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河南省区位优势。对于旅游业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是为旅游业和现代农业相融合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规划与调整河南省旅游业和现代农业相融合的政策解析

1、整合地域资源,调整当地经济发展格局

在旅游业和现代农业互惠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当地经济发展格局,以不破坏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作为前提,整合地域资源,是实现旅游业和现代农业相融合的核心发展方向。因此,必须优化河南省地域物质资源,实现旅游文化和当地物质基础的有机融合。首先,在开发过程中,必须实现旅游资源符合当地农业建设需求,保障现代农业发展的顺利进行。旅游业不仅要做到融合当地旅游风景和自然人文,同时也要优化农业建设资源。例如在近郊区比较适合建设生态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花卉官场、园林农业、设施农业及果菜种植、采摘、水上观光垂钓等体验农事劳作的观光项目,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9]。另外农业生产在旅游经营的比重,是控制和处理旅游业和农业融合必须处理的问题。相对于成熟的观光型旅游农业园,不仅需要提高与重视农业景区的开发和建设。同时还要处理好农业景园的旅游功能开发工作。在重视农业生产的同时,保护旅游资源合理顺利的开发,突出自身发展特色,建立旅游资源竞争优势。做到整体化、集团化。并且观光型旅游农业景区的建设必须融会周边农村地域资源。合理规划农村景区建设,优化旅游资源布局,保护生态环境且兼顾农业发展是旅游业和农业相融合的物质发展基础。

2、发展特色旅游项目,丰富旅游产品

从河南省地区旅游项目和资源来看,不同地域的经济和文化差异较为明显,因此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后所发展的旅游项目也应该不尽相同。然而现实中的情况则是,大部分地区的发展模式,与旅游业经营状况,过度统一。部分地区盲目模仿,导致旅游业呈现过度商业化趋势。因此针对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相撞,必须合理整顿各地资源,通过旅游乡村网,筛选和整合优质的旅游开发项目,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大力扶持,推动现代观光旅游农业的发展。推出参与性较强的农事体验活动,使旅客在旅行途中,感悟农事活动的体验意义。同时还应当打造地方特色品牌,提高农业产品旅游附加价值,宣传地方特色文化。结合河南省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从而提高旅游人文环境。另外还要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从而帮助人民建立旅游意义价值观。例如父城遗址,我们就可以制作观音雕像;南阳武侯祠,我们可以制造诸葛亮画像;鸡公山,我们可以制作避暑手牌。帮助人们纪念旅行的价值和作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提高农业产品的深加工投入,与农业科技注入,从而使农产品能够成为附加值较大的旅游产品[10]。

3、做好营销宣传,提高物联网应用宣传力度

21世纪又被成为信息时代,因此旅游业的宣传手段不应再局限于人们的口头相传,而是多加利用互联网丰富人们的信息视野。比如各大旅游景区,和车票等都可以放置在如途牛网、同程网上。这么做一方面可以便于游客提前购买到中意的旅游景点门票,减少排队时间,提高游客景区体验满意度。另一方面则能够提前帮助游客了解景区优势,以及地理自然风景景观,提高游客对于景区的了解和认知。因而河南省各地区必须加强互联网在旅游行业的应用,通过转变营销手段,优化网络资源的使用与利用,及时与更新景区动态,实现现代化旅游发展模式的更新。另外如若条件允许可行,那么还应当尽快融入到智慧旅游时代的大潮,逐步形成自媒体营销平台。例如在景区内部安放二维码,游客可以通过扫描景区内的二维码查询景区相信信息,同时可以添加公众号,了解周边景区动态和拥挤程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效果。

三、结语

为提高河南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合理调整经济产业结构,促进现代农业和旅游业的有机融合,从而丰富当地旅游资源和项目,是一项双赢的经济发展政策。为了更加合理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向,河南省各地级政府必须根据当地旅游资源和农业资源现状,因地制宜调整和促进现代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通过打造独具特色的农场庄园,建立现代化的体验型农业旅游模式。不过以目前河南省的经济发展格局来说,政策和农业发展局面还有待改善。因此必须加快开发更多现代休闲农业,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当地旅游农业发展过程中,激发和拉动更多人体验感受现代农业的发展作用。最后政府必须给予旅游业和农业融合更多的科技与资金投入。丰富线下旅游产品和生态养生农业项目。另外可以结合电视、电影中的优秀素材,加强文化宣传力度,针对性销售旅游产品,实现文化输出的同时,提高旅游业和现代农业的创收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中雨:休闲农业中旅游业与农业耦合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4):232-236.

[2]张淑萍:DEA模型下的休闲农业评价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2):226-230.

[3]袁社锋、尚莹莹:“互联网+”背景下河南省农业信息化进程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7(1):27-28.

[4]张伟:河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的重点与改革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16(12):165-168.

[5]郭静:打造观光旅游农业丰富城乡精神生活[J].吉林农业,2016(21):43.

[6]魏国强:河南省“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的实践与思考[J].种业导刊,2016(7):5-8.

[7]罗艳玲:基于PEST分析的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69-73.

[8]赵霞: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河南省农业旅游开发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2):204-209.

[9]文平: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11):152+52.

第3篇:农旅融合优势范文

关键词:河北省;旅游产业;融合;升级

河北省坐拥丰厚的旅游文化资源,以其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和奇特自然景观吸引众多的游客。文化是旅游中核心的组成部分,精神文化需求已成为当代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旅游产业与文化的融合是未来旅游也的发展方向。文化旅游产业是一类辐射面广、带动性强、联系度高的行业,势必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坚实力量。

一、河北省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是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最快速的几个省份之一,据相关部门统计截止2013年,河北省拥有的旅行社近一千五百家,其中不乏一些国际性旅行社。这些旅行社大部分都是包揽了一整套的旅游项目,从旅游路线的设计乃至旅游产品的开发等等都在其中。这种包揽式的旅行社经营模式带来的是过于表面化的经营,员工无法截取到工作中的重点,而多数旅行社对旅游产品的开发也止于采买上,并不会实质性的去开发,相似的旅游产品和旅游路线导致了一部分旅行社失去发展的潜力。即使存在少数旅行社设立了旅游产品研发部门也无法设计出与市场相符合的旅游产品。而各个旅行社之间缺乏合作,大部分旅行社都是在市场中孤军奋战,无法形成规模。而河北省旅行社在经营策略上采取的是浮夸的广告策略,以压低参团价格来吸引游客参团,而低价游无法使旅行社获利,旅游社便在旅游购物上“做文章”。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旅客的切身利益,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活动。在旅游产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已严重妨碍了河北省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河北省旅游主业的分类

河北省旅游类型主要包括历史文化型和社会文化型。是根据著名的具体的历史文化资源而开发出的旅游产业,例如:景点、纪念馆、展览馆等等。还有由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发出的旅游产业,例如:名人园、文化公园等等。历史文化型旅游产业是一种偏文化意蕴旅游类型。社会文化型旅游产业由社会文化资源开发出的旅游类型,以民俗风情为主要代表,是一种偏休闲娱乐意味的旅游产业类型。例如:民俗风情馆、农家乐等等。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应认清自身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形成良性的旅游产业新气象,形成鲜明的河北省旅游品牌形象,提升服务品质,增强河北省旅游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转型。以文化旅游产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将旅游产业发挥出最大的优势——经济发展的带动性。使河北省旅游产业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领头羊,促进河北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河北省旅游产业融合与升级优化的路径

文化是旅游行业中的核心部分。在当代,许多地区都在争夺历史文化名人,比如:故乡、李白的故乡。对历史名人的争夺实质上是旅游文化资源的争夺,仅有自然景观的旅游景点是没有灵魂的,也无法提升其附加价值。在河北省旅游产业未来的发展中,将文化资源融合于旅游产业是目前最科学的一种产业发展战略,而此种战略的实施条件就是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凭借质量和品位来提升产业竞争力,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一)深化农业与文化旅游产业之间的结合

乡村游和农家乐是将传统农业与旅游相融合的旅游类型。乡村游收到越来越多人欢迎后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效益,还为当地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在乡村游开展的同时打开了农民对市场了解的渠道,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构建了一座“桥梁”。农家乐的开展使得农民了解当前市场的需求走向,引导农户有针对性的进行农业生产或农产品深加工。赋予农产品旅游文化产品的定义,以无公害产品为营销趋势,使农产品坐上旅游业的“直通车”快速发展。乡村游的走向应以可持续发展为主,借由田园的风土人情和浓厚的乡土文化为基础,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促进河北省经济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的迅速发展。同时将农业与旅游协调发展,深化农业与文化旅游产业之间的结合。

(二)工业科技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

工业科技旅游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旅游项目。工业科技旅游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旅游类型与种类,让游客有更广泛的游览选择,而且使游客增长了工业与现代科技方面的见识。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与个人喜好的不同,有人爱景观,有人爱科技,而工业科技游的出现使得看惯了山山水水的游客们多科技游产生了更大的兴趣与吸引。在产生经济利益的同时,开放企业内部工作环境与流程,让游客成为企业监督者这对企业的形象塑造、宣传效果大有裨益。

(三)提升其他服务业的服务水平,使其他服务业与文化旅游产业有机结合

文化旅游产业是服务业中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凭借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拉动经济,乃至服务行业的中提发展。河北省在主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也不能忽视对本省内餐饮住宿业、商贸、金融保险、交通运输等现代服务业。河北省是我国的旅游大省,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并未提升其他服务业的水准。目前,提高河北省服务业的服务水准,将其他服务业与旅游文化产业有机结合,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大第三产业在整体行业经济效益中的所占比重。是提高第三产业快速转型升级的关键。

四、结语

文化底蕴是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元素,文化资源与旅游行业紧密相连,正确的将文化融入旅游之中,科学的调整二者存在的关系,才能真正发挥出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使河北省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旅游行业的强项,达到提高河北省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的效果,文化资源为河北旅游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后台支撑力量。增强旅游文化产业与农业、工业、其他服务业之间的联系,推动产业快速升级优化。(作者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第4篇:农旅融合优势范文

关键词:产业融合;农业旅游;旅游业

伴随第一产业的迅猛产业扩展,基于农业的多功能性理论研究者们发现,第一产业除最基本的生产功能外,以可融合于其他产业。农业旅游作为农业与旅游业边缘的交叉型产业,以第一产业为载体,以旅游业为发展平台形成的农业旅游逐步映入研究者的视线。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居民更希望通过旅游来缓解自己的压力,农业在提供生产性作业、增加居民收入外,亦具有改善生存环境,减轻居民生活和工作压力等作用。

一、产业融合与农业旅游

19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建设的逐步深入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三大产业的严格边界逐步变淡,部分产业的边界甚至消失,三大产业之间的融合逐渐成为当今时代的热潮。

产业融合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逐渐融为一体,形成新产业属性或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是一种过程和状态,三大产业内部以及产业之间生产要素的相互融和,构成了产业融合的主要内容。产业融合不同于产业结合,产业融合是产业内部生产要素在零成本的基础上进行的融合,产业融合的实质是创新。

农业旅游是一种新型生态旅游业,是一种特殊的农业形态,是与旅游业相结合的集民众体验农业与休闲游憩之新兴事业,农业旅游依托农业项目(如农产品、农业生产过程、农业设施与设备、农业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等),经过合理的农场规划布局,力求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美化环境,同时为游人提供具有农村特色的吃、住、行、玩、购等方面的服务和供应。

政府推动,旅游需求的提高,经济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构成了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的动力。在以上作用力的驱动下,农业旅游逐渐形成并迅速发展起来的。农业以其传统优势为农业旅游强大的后盾支撑,现在旅游业以其朝阳产业向第一产业逐步逼近,两大产业的逐步接近以及相互融合形成了当今农业旅游的产业形态。

二、贵州省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贵州省地处中国版图的西南地区,海拔约1100米左右,气候湿润,水热条件好,农业发展具备一定的先天优势,贵州全省可耕种面积达3190万亩,部分农作物产量及生产规模居占据全国前列,农业发展水平呈现良好态势。

在贵州省政府大力扶持农业发展与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前提下,借助旅游市场的强力推动,贵州省农业旅游的发展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呈现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农业观光园、农家乐、休闲农场、科普教育基地以及农业综合休闲度假等农业旅游项目。农业旅游的开展,不仅仅推动了贵州省农业建设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解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但贵州省农业旅游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 以下笔者具体介绍。

1.产业的融合速度慢、效率低。贵州省旅游产业链过长,产业链内包涵产业要素复杂,农业旅游的有效运行需要各个产业链的内部要素的相互衔接和有效整合,贵州省旅游产业链的内部部门并不具有相同行政部门、管理部门的隶属关系,导致农业旅游的融合度较低,融合速度慢的现状。贵州农业旅游的问题还主要反映在交通不便上,贵州省属于多山省份,农业旅游的开展大都未取决于旅游者的消费水平或是旅游目的地的接待能力,反而受限于贵州省内的交通运输条件。

2.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融合与农业旅游的发展需要以雄厚的地区经济作支撑,和较为雄厚的人文与自然地理资源作后盾,目前贵州省内,除少数地区发展较为客观外,部分已经初具规模的农业旅游景区已出现接待能力不足、交通条件稍显落后、发展规模与发展速度逐步减慢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归结于贵州省内的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3.农业旅游缺乏特色,单一化现象严重。农业旅游具有产业的双重性和互补性的特点,但在贵州省农业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开发过急、缺少切实可行的开发规划,导致农业旅游的差异性逐步减退,开发不深入,重复性建设问题日益严重。在开发过程中,农业旅游主题与系列策划活动趋于单一化,规划的可执行程度偏低,使原有生态资源受到破坏,扭曲了农业旅游开发的本质,各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

三、贵州省农业旅游发展对策分析

1.政府主导。鉴于农业旅游具有复杂性和双重产业性的特点,政府主导成为贵州省农业旅游发展的最优抉择。贵州省各地方政府与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业旅游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在开发过程中,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加快和增强各不同隶属部门的融合速度与配合默契度。各地方政府,有必要将该地区农业旅游建设资金纳入基础建设计划专项资金,亦可吸引外资,统一管理、统一分配。在开发过程中,整合优质资源,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做好地区农业旅游的宣传与推广,同时对现已开发的农业旅游项目要做好后期发展的政策性建议,保证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大力发展区域经济,提高农业旅游质量。贵州省要发展农业旅游,必须要大力发展经济,建立多元化投资渠道,鼓励个人和省内外企业入驻贵州省经济建设。提高农业旅游建设质量,必须要依据自身特色,挖掘自身特色,以文化、自然特色和特色农产品为依托,立足实际,在借鉴中外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力求精不求大、求异不求同的指导思想,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业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其次,积极实施科技兴农,科教兴农,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打造以高效、精品、生态、观光为特色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格局,加大农业旅游开发力度和开发深度。

3.深入市场开发、加大农业旅游宣传。目前贵州省农业旅游市场中旅游产品总体呈现质量和经营秩序的混乱,完善农业旅游市场是保证农业旅游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因素,加强休闲农业旅游规制,加大农业旅游宣传是提升农业旅游业品质和保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发展农业旅游必须以目标市场为导向,做好客源市场定位,贵州省农业旅游的发展应以省内外客源市场为主。在合理的客源市场定位之后,我们应加强客源市场的宣传力度,提高地区休闲农业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农业旅游的宣传是以政府主导为依托,农业旅游项目参与的信息化系统,农业旅游的开发同样需要传媒产业的支持与推动。贵州省农业旅游的经营者大都以经营规模小、分布相对分散的个体经营户居多,在当今年新媒体时代,网络宣传与传播以其低成本和便捷性成为当前农业旅游宣传的首选渠道。但以目前个体经营户现状,只有由政府牵头进行基础建设,鼓励建立商业运行模式的网站,来综合推销该地区的农业旅游。

4.注重农业旅游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坚持可持续发展。贵州省内少数民族众多,少数民族文化亦可成为农业旅游的重要构成要素,在农业旅游的规划发展过程中,要深度开发贵州省民族风情与民俗文化,赋予农业旅游文化内涵与提升农业旅游档次的同时,也可以满足不同游览者对乡村文化的体验与了解。

贵州省农业旅游的从业人员大都是当地居民,管理能力与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专业素质地偏低,无法保证农业旅游的高水平发展。所以加大人才培养、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服务和管理人员是保证农业旅游高校发展的必要条件。

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和技能的提高可通过举办定期和不定期的技能培训活动,使从业者及时掌握当前的服务技巧,了解当前农业旅游的发展趋势,提高农业旅游的整体接待和服务水平。

总之,贵州省农业旅游的发展不仅仅能够增加农民收入,调整产业结构,也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贵州省经济的发展与居民出游力的增长,农业旅游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步上升,发展农业旅游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贵州省农业旅游的发展需要政府引导、市场推动,更需要农民的积极参与,合理开发和规划贵州省农业旅游的布局,把握农业旅游的发展方向,开发高质量、有特色的农业旅游项目,将民族文化与地域风情融合于农业旅游发展之中。同时,借助“多彩贵州”平台加以大力宣传,拓展客源市场,提升贵州省农业旅游的知名度,形成品牌形象,推动贵州农业与旅游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简新华.产业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2]匡林.旅游业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3]李江帆.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李美云.服务业的产业融合与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5]魏小安,韩健民.旅游强国之路)中国旅游产业政策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年版.

[6]Inskeep E.旅游规划:一种综合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开发方法[M].张凌云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7]王丽娟.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J].理论探索,2005.

[8]李美云.国外产业融合研究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

[9]杜江,向萍.关于农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旅游学刊,1999.

[10]张青年,杨云,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湖北大学学报,1999.

[11]冯静,邹显强.贵州旅游产业的集群发展组织模式研究[J].北方经贸,2009.

第5篇:农旅融合优势范文

1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随着产业结构的深入发展,产业间融合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大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个行业竞争合作不断加强,产业边界越来越模糊,产业间的壁垒正在变低,最终产生融合,出现一个新的产业。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2]。同时河北的乡村旅游由于基础设施薄弱、管理人才的匮乏,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瓶颈。然而,河北省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红色文化是吸引游客的关键所在。如何解决这样的矛盾,产业融合理论为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给出启示,河北省要借助京津冀一体化和雄安新区的发展,通过技术、交通、人才等方面的融合,探索适合河北乡村旅游与现代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的途径,更好地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走出一条既能留住青山绿水,又能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双赢路径[3]。

1.1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传统农业模式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解决了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并为我国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这种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瓶颈阶段,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在国外农产品的冲击下,价格不可能走高,“洋米”“洋面”甚至“洋肉”在“外洋轮船”的驱动下,已经对我国农业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比如,美国、巴西的大豆对东北大豆产业的冲击,东南亚的水果对水果市场的压迫,巴西、澳大利亚肉牛对黑龙江肉牛养殖的挤压。在这种背景下,农业发展走出一条融合发展新路是时代的客观要求。

1.2城市居民“天性”的客观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化迎来快速发展期,城市人口数量激增。但是城市的高楼大厦在某些方面对人的“天性”是一种束缚,城市居民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在减少,更难觅到儿时的乡愁。当前的乡村旅游不能很好地满足城市居民对大自然的“回归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能在某个方面满足城市居民“天性”的隐形需求。

1.3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

首先,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可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升级。例如,张家口崇礼地区在做好冰雪项目的同时,要结合本地的特色,促进一年四季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打造北方的冰雪之都、避暑胜地。第二,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可以推动农村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村旅游在河北遍地开花,但总感觉少了一丝乡村味道。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能够让游客体验到乡村的味道。

1.4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迫切需要

农村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山区等一些偏远地区,这些地方由于未受到外界的过度开发,原生态保持比较好,但是这些地方也往往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了更好地实现国家脱贫总体战略目标,简单对当地资源的开发,往往会适得其反,需要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融合,让旅游者既能体验到自然的魅力,又能感受到乡村浓厚的气息。

2制约河北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主要因素

2.1管理机制制约

乡村旅游的开展需要很多部门协调,这主要是乡村旅游的种类及分布不同,这也是导致乡村旅游发展相对缓慢的一个原因。曾经出现过一个山多个部门管理,一个湖多个部门管理的现象。这种多部门管理导致乡村旅游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也出现了各自为政,不能很好地整合资源的局面。农村土地权还正在落实中,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还不成熟,这也制约了乡村旅游农场或者旅游庄园的经营。

2.2管理水平不高

河北省乡村旅游有一些做得比较成功,但是总体来说还存在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一些乡村旅游管理者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整体规划和长久发展意识不强,开发模式单一,不了解城镇人需求,盲目模仿。一个景区出现某种模式之后,便有很多乡村旅游简单照搬模仿,出现了景区与乡村旅游同质化,不能体现自己的特色。区域整合不足,某些地方管理者仅看到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利益,缺乏一个整体规划。

2.3专业人才缺乏

乡村旅游资源多集中在相对偏远的地区,交通不太方便,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生活水平不高,虽然守着良好的资源,在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方面显然还是不足。虽然一些地区有较好的顶层设计,但是在实施管理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偏差,出现了导游及服务人员素质不高,管理人才缺失,导致农村旅游资源开发不到位,严重制约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

2.4经营理念落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我们环境意识觉醒的一个证明。随着生态意识的不断增强,环境保护正在成为旅游发展的一个大方向。但是当前一些乡村旅游在经营理念上还存在问题,很多农村旅游为了更快实现经济效应,没有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规划。一些农村管理者为了吸引旅游者而没有原则地妥协,任由旅游者破坏践踏环境,乱扔垃圾,造成农村环境的破坏,一些旅游资源在短时间内遭到严重的破坏。同时一些经营者本身缺乏相关法规的制约,在进行景区开发时,没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促进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的策略

目前,河北省比较高端的乡村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河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具体分析、精准定位,找出适合河北省的融合开发模式,可以将河北乡村打造成京津的后花园,更好地服务农村的经济发展。

3.1加强领导,积极探索管理体制

党的报告指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种稳定的承包关系有利于地方政府与经营者形成长期的规划设计,有利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在充分调研乡村旅游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的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管理体制,切实解决多头管理体制,理顺利益分配机制,形成多部门联动,促进产业融合[4]。乡村旅游的规模化发展需要土地规模化经营,乡村旅游的转型与升级有赖于乡村集约化的进程。根据相关土地流转政策,可以改变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家一户的耕作模式,土地经营由零散变为集中,土地资源可形成连片专业化规模经营。乡村根据资源类型与市场需求等因素,实现区域性的大规模生产和差异化发展,使农业产业区域化、农业景观集约化、村庄主题化,从而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升级。

3.2加强规划,引导树立市场观念

不断提高对产业发展规划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结合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聘请相关专家编制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融合的规划,规划要体现出前瞻性、特色化和科学化,要根据河北省不同的自然特色、区位优势、文化底蕴、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习惯,规划设计出主题鲜明、适合不同群体的休闲农业类型,将河北省与京津休闲旅游项目有效串联,形成整体推进发展的态势。组织相关专家与学者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者指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经营管理观念,增强市场竞争意识。为了避免盲目竞争、低水平重复建设,打破以单体景点吸引游客的传统促销方式,以复合型资源和整体形象产生魅力,形成强势吸引,塑造乡村旅游的品牌。

3.3更新理念,积极提高服务水平

农业休闲的发展与农村旅游的融合需要管理者和经营者及时更新理念,对现有模式进行大胆的创新,只是一味地模仿别人必然会影响其发展,河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必须走出自己的特色,这不仅需要管理者更新观念,还需要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在农村灌输一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才是农村旅游市场发展方向的理念,奠定两者融合的群众基础,形成人人参与的氛围。加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通过积极吸引高端人才,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融合奠定人才基础。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服务方面,要积极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推行规范化管理与标准化服务,积极开展示范户的创建和星级评定,更好地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还要积极营造高质量的服务环境,各部门及各单位要积极配合好,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的建设提供支持,不断学习先进地区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方面的经验,制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联席服务制度,更好地解决服务方面的问题,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打造河北省一流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目的地。

3.4加强产业协作,积极引导产业融合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河北省旅游产业部门要打破部门分割的思维,以开放的观念为产业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要跳出本产业看待产业发展形势,树立大旅游观念,以产业部门的联动政策的出台,促进旅游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政府应在旅游业融合发展中发挥积极的宏观管理作用,同时要发挥市场在实现旅游业融合发展中的导向作用。此外,还要加快放松行业管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必然要求休闲与旅游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只有这样乡村旅游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随着河北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休闲农业正在成为地方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河北省农业休闲活动正在逐步丰富起来,基本形成了踏青赏花、农事体验、民俗文化、农耕教育、体育竞技、音乐舞蹈等休闲形式。河北省各地方根据自己的旅游特色,积极吸引城乡居民参与,例如武强县周窝村音乐节带动周边乡村旅游的发展;廊坊市举办的中国廊坊第什里风筝节,带动了当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邯郸市举办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启动仪式暨绿色骑行活动,更是让城镇居民积极参与到绿色环保健身活动中来。

第6篇:农旅融合优势范文

全力做好“两山”转化,扎实走好“两化”路子,大力实施“旅游+”和“+旅游”战略,让农业、商贸、康养、研学与旅游融合发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发展路子越走越宽、致富路子越走越长,使绿水青山、美丽风景成为群众的聚宝盆。

(一)做好“遍地开花”,促进农旅融合。立足丰富的农业资源,主攻土地集中连片、交通便利的区域,按照“1+3+X”农旅融合空间布局,建成“一带七园”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带,打造集山水田园观光、民俗文化风情体验、特色农业体验为一体的23公里长“最美乡村大道”。因地制宜发展农旅产业,紧扣绿色农业、高效农业、休闲农业三大业态,围绕特色水果、特色经济作物、特色水产养殖等“六大产业”发力,成功推出泥溪农耕故土园、盘龙枣康源等休闲农业示范园区48个。多措并举探索利益联结机制,推行“大基地、小单元、多主体、单品种、集群化”生产模式,推动土地租赁、合作经营、统一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经营面积达59.4万亩,经营率达43.1%。借力“天生XX”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XX柑橘、乌天麻、阳菊花等特色农产品变成精美的旅游商品,走出国门。2018年,全县乡村旅游接待游客XX万人次,综合收入达XX亿元,带动创业就业XX万人,农旅融合推动了生态增值,带动了农民增收。

(二)做好“老树新枝”,促进商旅融合。按照“以商带旅,以旅促商,商旅融合”总体思路,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业态,持续优化商旅配套体系。着力拓宽商业布局,打造花鸟虫鱼、酒吧夜市等休闲特色商业街区5条,建成云江大道、城中城、迎宾大道CBD,限上商贸主体达700余家,县城内“半小时步行生活圈”业已形成。积极打造经济型酒店、连锁商务酒店、青年旅馆等适合大众消费业态以及各类主题式酒店,构建结构合理、多样化的旅游住宿设施体系;大力开发XX面、云安包面等特色美食旅游产品,打造品种丰富、多种类的旅游餐饮体系,推动住餐行业上规模、上档次,“千年XX”成为令人向往的地方,“幸福梯城”成为市民休闲的乐园,2018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XX亿元,同比增长XX%。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建成淘宝特色XX馆,打造“面乡云都”等5个电商平台,引导帮扶各类经营主体线上交易,去年网上销售额突破20亿元,附加值提升15%。商旅融合提升了城市颜值,提高了产品价值。

(三)做好“插柳成荫”,促进康旅结合。从青山绿水到林下花海、从养生美食到康养结合,围绕“食品药品用品、养老养身养心”六大主题,构建起以“康”为主体、“养”为特色、“林下种、养”为支撑、“游”为纽带的康养旅游产业格局,促进旅居与医疗、旅游、农业、森林、体育等业态融合发展。依托既有的高山森林资源,打造“凤山春色、云岩滴翠”龙缸旅游度假区,盘龙休闲健康产业示范区,千峰山、无量山杜鹃度假区等成熟的康养避暑、休闲纳凉胜地,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康养旅游需求。依托山地、峡谷、水体等地形地貌等资源,发展山地运动、水上运动、户外露营等户外康体养生产品,开发了十四槽森林公园、轿顶山自然风景区、南三峡、高阳平湖、岐山草原、石笋河等自然景观,让游客在XX呼吸优质空气,体验生态漫游。实现了旅游产业从“观光游”向“康养游”转变,进一步增强产业的吸金能力。今年以来,康养旅游景区已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

(四)做好“薪火相传”,促进研学旅游。利用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1+1>2”的研学旅游价值。在全市率先出台《XX县中小学生研学旅游实施意见》《XX县研学旅游示范基地评定标准》,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促学,研旅融合”的理念,建立了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初中阶段以县情、高中阶段以市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游活动课程体系,着力强化文化和旅游的融合,研学与教育的对接。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等,挂牌运行花千谷、农耕故土园、彭咏梧烈士纪念馆等19家生态文化、非遗文化、红色文化县级研学基地,打造“XX文化研学游”线路,成功获评全市首批“市级研学旅游目的地” ,促进“一时游”向“一日游”转变、“常态游”向“研学游”转变。2018年,县内22所中小学校组织师生1.8万人次、全国18批次1.1万人次先后参加了XX研学之旅,“行走课堂”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欢迎,研学经济成为XX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极。

第7篇:农旅融合优势范文

【关键词】南平市;绿色;产业体系

2012年8月28日,中共南平市委四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议》,提出了“打造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的战略目标。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着重发展绿色经济。南平市作为一个生态资源、区位环境独具先天优势的不发达地区,发展绿色产业,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是实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既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又适合南平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是南平未来发展模式的重要选择。

1 南平市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的有利条件

1.1 生态地位重要,发展绿色经济的位置举足轻重

南平市地处闽江上游,福建省北部,地势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顺地势发育了一江三溪七十二条支流,在南平市市区汇入闽江干流,最终在福州流入大海。南平市闽江水系不但流域面积较广,而且其生态保护状况对南平市乃至闽江下游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态建设有着控制性的影响。

南平市多样地貌形态、发达的水系与良好的水热条件三者相互叠加,形成了类型多样、差异显著的多种多样生态系统,因此南平市境内生态多样十分复杂,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条件十分优越,在建设生态省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1.2 绿色经济资源丰富,发展绿色经济优势显著

独特的地理条件造就了南平市得天独厚绿色经济资源。南平市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林木蓄积量1.18亿立方米,竹林面积583.5万亩,动物品种多,有兽类近百种,鸟类近400种,爬行类73种,两栖类33种,各种昆虫200多种,素有“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世界”之称。另外食用菌、螺旋藻菌、发酵菌微生物资源也十分丰富。丰富的资源条件是发展绿色经济的潜在优势与后发展优势。

1.3 生态建设走在前列,发展绿色经济的基础较好

多年来,南平市委市政府在保护生态环境,打造区域生态优势的道路上,摸索出一条从注重生态保护到全面协调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特色道路。此外,南平绿色经济发展态势强劲,绿色产业可望成为主导产业,政策支持不断加强,发展绿色经济的机遇难得,也是南平建设绿色经济示范区的显著优势。

1.4 品牌优势日渐突出,优势主导产业初具规模

南平市食品加工业形成了以畜禽产品加工、酒类酿造、茶加工、果蔬加工为重点的资源深加工产业集聚;旅游业形成了以武夷山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的“旅游、生态、人文”三位一体的海西休闲养生带;新兴产业形成了以生物工程等为重点的发展方向。特别是一批以县域为单元的绿色特色产业逐步做大。

2 南平市绿色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十一五”以来,南平市绿色产业有了长足发展。尤其是近3年来,紧紧围绕绿色发展、绿色产业、绿色城乡、绿色生态“四绿”发展思路,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积极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经济呈现后来居上发展态势,财政收入增幅保持在18%以上,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产业兴”。

绿色农业、绿色种养殖业和林地产业优势很大。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以林、果、畜、等地方优势资源为主的生产、加工产业初现规模,培育出一批骨干企业和优势产品,已成为区域经济的主要支撑。如我国规模最大的自繁、自养、自宰白羽肉鸡的生产企业,圣农集团去年宰杀肉鸡1.2亿羽,实现总产值78亿元,目前公司拥有饲料厂、现代化孵化场、熟食品厂等145个生产项目。到2015年,圣农集团将完成饲养加工肉鸡7.5亿羽,实现总产值超500亿元。

尽管南平市绿色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发展潜力较大,但目前仍存在较多现实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发展层次低

南平市经济总量偏小,工业化程度不高,主导产业不够突出,产业链不完整,区域比重处于逐年下滑的态势。南平市产业发展层次低,发展方式依然粗放,资源能源和环境消耗型产业占比偏高,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农产品科技含量较低,产品后续深加工不足。

2.2 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培育滞后

绿色产业结构不合理,在当前闽北绿色产业中,绿色农业所占份额较大,绿色旅游业发展势头较好,但绿色工业则发展缓慢,成长速度慢。绿色市场培育滞后,绿色产品市场不成熟,市场流通组织化程度低。

2.3 项目资金缺乏,核心竞争力较弱

新上项目特别是产业拉动力强、绿色效应明显的大项目不多,产业发展缺乏后劲,缺少大项目和龙头企业有力支撑。资金投入不足,企业技术创新意识不强,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绿色产业的科技含量低,核心竞争力较弱,参与对外竞争能力不强。

2.4 产业化程度不高,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

受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南平市的绿色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例如绿色农业、食品加工业等产业发展基础较好。但受当地经济发展条件制约等因素影响,上述优势产业的产业化程度不高,对应产品的品牌知名度较低。南平市绿色产品的质量保证体系尚不健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是部分绿色产品生产企业仅仅是通过认证了事,没有在提高质量和加强管理方面下功夫,绿色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第二是虽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绿色产品生产程序及质量标准体系,但执行力度不够;第三是对不合格产品、侵权行为、假冒伪劣产品的依法打击力度不够。

2.5 人才保障能力欠缺,投资环境有待改善

南平市人才队伍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不适应绿色发展要求的突出问题:一是,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二是,人才专业结构和地域分布不合理;三是,存在人才外流现象;四是,人才开发投入不足;五是,培养人才的意识不强、观念不新;六是,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解除,人才集聚功能较弱。在投资环境方面,一是,积极主动服务不足;二是,合力联动服务不强;三是,人人参与服务不够。

3 加快南平市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的对策建议

3.1 推动绿色农业市场化规模化

绿色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强化农户与市场的关系、匹配市场需求、拓展市场腹地。

3.1.1 扶持绿色农业品牌化发展

依托绿色基础设施,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监管,制定统一的绿色农产品标准,推广农产品绿色认证系统,整合优势农业发展资源、企业,建立南平市绿色农业品牌,稳定农业市场范围。以流域为单位整合绿色农业资源,形成“一县一特色”、“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特色农业示范基地。

3.1.2 建立绿色农业服务体系,在流通环节实现农业生产服务化发展

依托三网融合平台、智慧供应链系统等绿色基础设施,连接南平农产品与市场消费,通过农产品的分拣、物流运输、批发等环节,实现产品与用户的直接对接,把南平绿色农产品的市场目标区域扩大到沿海地区。

3.1.3 引导绿色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以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为龙头,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的带动绿色农业商品基地模式的建设,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和市场组织方式来进一步合理化农业生产;特别是培育地方有传统、市场有需求的特色农业,如竹笋、茶叶、禽畜、菌类等。

3.1.4 促进农业技术科技创新,形成绿色农业增长的源泉

依托农林生态资源,与台湾合作成立农业研发机构,鼓励农产品加工业、禽畜疫苗研发等下游产业环节发展,通过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促进绿色农业向有机农业发展,获得更大的附加值。

3.1.5 发展农村金融,支持绿色农业发展

发展农村小额信贷,把金融延伸到基层,解决绿色农业生产与销售过程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发展农村科技金融,解决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

3.2 引导绿色工业集群化园区化

南平传统工业比较优势并不突出,要把握绿色消费市场的崛起,利用地方资源,发展绿色经济,引导工业形成绿色产业集群,成为地区核心产业动力。

3.2.1 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应用绿色新技术、适用技术,加快以本地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业的规模化市场化,通过品牌战略标准化战略整合不同层次的同类型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引领资源加工工业产业链的升级,形成产业集群,形成新的比较优势。

3.2.2 培育绿色新兴产业,形成优势产业集群

根据未来市场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加强政策配套和产业引导,以南平优质环境,丰富的生态要素、智慧的基础设施和绿色需求为依托有选择地培育与地方资源关联性强、市场前景广阔的绿色新兴产业。

3.2.3 实施园区化战略,引导绿色产业集群向绿色产业园区集聚

遵循工业集中发展的原则,以市县工业园为发展的主要载体,遵循绿色新兴产业集群空间临近发展、对生产环境品质有较高要求的规律,优先发展一批绿色基础设施完备、政策条件充分、产业特色明显的专业绿色产业园区,形成南平绿色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3.3 以绿色旅游为核心,带动绿色服务业的发展

南平市具有武夷山“双世遗”品牌,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扎实工作,打响武夷山“双世遗”品牌,以绿色旅游为核心,带动绿色服务业的发展。

3.3.1 依托武夷山“龙头”,推进大旅游战略,带动各县市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

树立旅游产业是一个开放性、复合型的复杂巨系统的观念,立足于强化旅游业产品吸引力,在传统旅游六要素基础上,推进社会化拓展,优化支持系统,拉长产业链,依托旅游业实现三次产业联动。武夷山地区周边县市结合自身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打造差异化的旅游产品,依托绿色基础设施的宣传、推荐作用,以及科学合理的旅游路线,主动融入武夷山旅游市场的发展,在南平地区形成以武夷山为龙头,周边旅游产品为支撑,多样化,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发展格局。

3.3.2 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实现多样化发展

转变武夷山观光旅游单一旅游产品发展的状况,依托“双世遗”品牌,拓展休闲养生、农业观光、购物旅游、工业旅游等旅游产品。

3.3.3 发掘传承以茶文化为代表的养生文化

将制茶“天时、地利、人和”所表征的理念,融入到休闲养生旅游发展中去,形成具有地方性的休闲养生文化,促进休闲养生旅游业发展。

第8篇:农旅融合优势范文

关键词:农业旅游;发展模式;青海

一、农业旅游的概念及特点

(一)农业旅游的概念

我国学者对农业旅游的界定和认识多元,不是很统一。本文中的农业旅游主要是指利用乡村田园景观、自然资源、环境资源、人文资源及生态景观进行开发;内容可涵盖农林牧副渔,具有游憩、教育、经济、健康、文化和环保等多种功能;主要以城市居民为市场;能够达到体验乡村文化、认识了解农业、转换生活形态、解除紧张生活与舒解身心、提升生活质量的目的。

(二)农业旅游的特点

1.乡土性。乡土性是农业旅游最基本的特征。它一方面表现为乡村性,即以优美绚丽的乡村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乡村民俗风情、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艺术、风格迥异的乡村民居建筑、富有特色的乡村传统劳作、形态各异的农用劳动器具、乡土气息浓郁的农事节气活动、生活感强烈的农产品现场加工等为资源基础。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各具特色的地方性,如循化县撒拉族绿色家园充分展示了青海黄河沿岸优美的田园风光、撒拉族独特的民俗风情,具有浓郁的高原农业风味。

2.参与性。参与性是农业旅游的又一大特征。现代农业旅游以各种旅游项目使游客在农耕农忙中体会到劳动所带来的新生活体验,游客既能观赏到优美的田园风光,又能满足参与的欲望,最后还能购得自己劳动的成果,很好地融观光、操作、购物于一体。另外,农业旅游能充分调动当地村民的积极性,这样也可以让他们从中受益。

3.休闲性。农业旅游还具有很强的休闲特性。无论是游客在休闲农场(农庄)的游憩、娱乐、采摘、农作、烧烤、食宿,还是参与垂钓俱乐部在水库、湖泊、鱼塘进行垂钓,又或者在环境优美的乡村度假山庄避暑、避寒,都能够体验农村文化、了解农村生活,达到放松身心、休闲养身的效果。

4.自然性。农业旅游的自然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旅游的设施和环境自然,设施一般采用天然的木头、竹材、石材等环保材质,环境的营造也尽量考虑依山傍水、较少粉饰。同时在农村自然环境中,游客的行为也较为放松自然,如在采摘、游泳、捕猎等接近自然的旅游活动中,游客的身心都较为放松自由,提高了旅游的质量。

二、青海农业旅游资源优势

(一)多元生态优势

青海省乡村分布由东至西,随着海拔的攀升,自然环境特征变化多端,呈现出鲜明的立体生态特征。层次鲜明、特色突出的自然生态环境,使青海乡村具有与众不同的观光休闲内涵,决定了青海省农业旅游发展的多元生态优势。

(二)垄断文化优势

青海乡村文化极其丰富,包括民族民间歌曲、说唱艺术、民族民间舞蹈、民间刺绣、民间绘画、民间雕塑、民间手工艺以及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遗存、文物遗址等。由于在青海境内长期居住的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少数民族,通过文化相互交流、影响、渗透、吸收和共融,都形成了丰富多彩、风格不同、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其文化形态原生态保持完好。丰富灿烂的文化遗存、原生态的文化形态,使青海乡村具有无可替代的深度体验内涵,决定了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的垄断文化优势。

(三)独特风情优势

青海是我国著名的民族文化融合走廊。上千年来,藏、羌,汉、回、蒙古、土、撒拉族文化以及其他民族的文化在此相互融合、互相吸收,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民族融合的历史为青海乡村创造了丰富的民俗节庆活动,如草原赛马会、河湟花儿会等。多元融合的民族文化,魅力非凡的民俗风情,使青海乡村具有动感多姿的娱乐参与内涵,决定了青海省农业旅游发展的独特风情优势。

(四)产业体验优势

青海以日月山为天然分界,东部湟水流域是主要农业区,西部和南部主要是牧业区。乡村农牧产品丰富,农牧生活悠闲,农牧产业发展迅速。围绕传统资源的产业化生产,如油菜、特色果品、牛羊肉、牛奶等特色农畜产品生产,近年来青海打造了河湟流域特色农业“百里长廊”,初步形成了川水地区的蔬菜,黄河谷地的小杂果,西宁周边地区的食用菌、花卉,牧区的中藏药材产业带。丰厚富集的乡村农牧业,个性十足的农牧生活,使青海乡村具有异彩纷呈的产业发展内涵,决定了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的产业体验优势。

(五)避暑休闲环境优势

青海省乡村集中区域,光照充足、降水量少,平均气温低,但不特别严寒。冷热适度的“天然空调”气温,四季分明的天然气候,清爽宜人的夏季风光,为青海发展乡村避暑休闲、生态度假旅游提供了绝佳的环境条件,充实了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的产品结构功能。

三、青海农业旅游发展模式

(一)可持续发展模式

青海农业旅游的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管理理念,要关注四大主体(村民、政府、旅游投资商、游客)的利益诉求,发挥四者的力量,全方位满足政府、企业、社区居民、游客的相关利益需求。只有协调、处理好农业旅游发展中的这四大主体要素的关系,才能实现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旅游地经济增长且生态环境和文化得到保护,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存在的环境质量;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农牧民增收,社区收益,改善旅游接待地区的生活质量;投资经营企业获得合理回报,使农业旅游利益相关者政府、企业、社区居民、游客都收益,最终实现农村在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见图1)。

(二)总体空间布局模式

根据青海省农业旅游资源分布特点,结合青海旅游总体发展“一圈三线”的战略格局,将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的总体空间布局总结为两圈两带一区模式(见表1)。

(三)产品开发模式

根据青海省农业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农业旅游市场的发育特点,以及青海农业旅游未来开发建设的方向,农业旅游产品可形成五大产品系列:环城休憩游产品、村庄古镇游产品、现代农牧业科普游、农牧业产业体验游、乡村休闲度假游。

1.环城休憩游产品。西宁、德令哈、格尔木等城市周边农村可充分发挥邻近客源市场的区位优势,以农牧业、农村农事为载体,利用庭院、果园、花圃、农场、牧场等资源优势,最大程度地突出原汁原味的农家牧家风味,为游客提供观光、娱乐、运动、住宿、餐饮、购物旅游活动,满足城市居民的周末游需求,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的“后花园”。环城各村庄根据自身的区位、资源特点,可选择开发的产品主要有:农牧业观光产品、民俗文化产品、民居家访产品、休闲娱乐产品、特色美食产品、农事参与产品。

2.村庄古镇游产品。以古村镇建筑和新农村建设格局为旅游吸引物,开发观光旅游。主要类型有:民族村庄游、古镇建筑游、新村风貌游。

3.现代农牧业科普游产品。利用农牧业科技观光园、农牧业科技生态园、农牧业产品展览馆、农牧业博览园或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解农牧业历史、学习农牧业技术、增长农牧业知识的旅游活动。主要类型有:农牧业科技教育基地、观光休闲教育农牧园、高新农牧业产业科技园、农牧业博览园。

4.农牧业产业体验游产品。利用规模化的农牧业产业活动和风貌,开发农牧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主要类型有:农牧业产业基地游、园艺园林观光体验游。

5.农业休闲度假游产品。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空气、独特的地热温泉、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结合周围的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主要类型有:休闲度假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

(四)“景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实施“景乡一体化”管理,即“一体化保护,一体化管理、一体化服务、一体化发展”。一体化保护就是要做到,无论是景区、企业、还是农牧民的生产生活都必须服务本区资源保护,都要参与到本区资源保护中来;一体化管理就是要将本区的一切活动纳入管委会的日常管理之中,对任何人任何单位都一视同仁,用管委会出台的管理规章来管理;一体化服务就是在进行景区建设的同时,加强对景区内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农牧民提供相当的教育、医疗、通讯、交通、文化等服务,逐步让旅游区内的原住民与景区共享发展的成果;一体化发展就是把绿色产业和农牧民的增收纳入景区建设和发展的总盘子统筹规划,重视当地农牧民的参与,保障当地居民通过发展旅游获得就业、以土地入股利润分成、出售农副产品等利益,做到景区农牧民与景区共同发展,农牧民收入增长与景区收入增长同步。

(五)“前店后园”的绿色发展模式

“前店后园”的绿色体验模式(见表2),“后园”塑造绿色的旅游环境,提供消费的产品,是成本中心,“前店”是消费场所,为园的产品提供顾客,是利润中心。前店后园的布局格式保证了农业与旅游的互补与融合。

四、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策略

(一)强化功能区分,丰富旅游内容

根据青海省民族和地区特色,按照“一村一品”、“一家一艺”的原则,发展农(牧)业观光型(田园风光、草原风光)、民族、民俗探秘型(民间艺术、民间歌舞、民族传统展示)、休闲体验型(体验农家生活、种植、养殖、吃农家饭)等产品。具体到每一个村镇,根据种植户、养殖户、文化专业户,农副产品加工户、特色商品经营户等不同特点,建设不同类型农业旅游接待户,体现民俗民情的丰富多彩和旅游产品的多样性。

(二)改变传统旅游经营策略,倡导绿色旅游

一方面要加强实施绿色生产、绿色经营,努力节约,减少浪费,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绿色设计:村镇建设从规划布局到建筑风格以及旅游设施都应追求农村特色,体现地方特色,就地取材。建筑材料应以土、木、石等乡土材料为主,其色彩、风格应与村落气氛协调一致,不能独具一格,破坏乡村的整体氛围和美感。绿色经营:旅游设施和旅游产品要考虑环保的要求,绿色食宿——绿色旅游线路——绿色旅游商品的开发和使用必须要尽快提上日程。进行绿色认证:建立绿色饭店,大力倡导绿色农产品、绿色农家乐、沼气农家生态系统等。开发绿色能源: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倡导风能、沼气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另一方面,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利用现代化的宣传媒介和手段在全社会广泛宣传、普及循环经济理念,提高民众的资源和环境意识,引导消费者自觉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三)示范带动、重点突破

无论从青海经济发展水平、财力承受能力,还是从产业发展方式着眼,青海乡村旅游只能走示范带动、重点突破的道路。在全省范围内,选择一批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有充分市场需求的村庄,作为青海农业旅游的示范项目,走重点建设、以建设促保护、示范带动的发展道路;选择一批在市(州、地)有代表性的村庄,加以重点扶持。示范村庄和重点村庄,进行体制创新探索,在政府指导下,建立村民、企业、专家三结合的经济合作组织,村民以土地、房屋、物质或非物质旅游资源入股,使其充分享有农业旅游经营的受益;对示范和重点村庄,实行分级管理、分类指导,将成熟的经验进行推广,促进全省农业旅游的健康发展。

(四)依托高新技术,保持“农游合一”特色

旅游系统各环节的技术含量偏低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有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开拓新的可利用的旅游资源领域,提高旅游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农业旅游最大的特色是旅游者与农村生活和自然景观的亲密接触,因此乡村旅游点一定要保持其农业特性。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开发旅游功能,在农业生产的同时,考虑其旅游功能。“农游合一坚持两栖性”是它成功的关键,脱离农业将使园区失去生存的根基。

参考文献:

1.黄燕玲.基于旅游感知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旅游发展模式[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朱孔山.农业旅游开发模式与发展探讨[J].农村经济,2004(6).

3.袁定明.我国休闲农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2006(9).

4.郑铁,周力.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06(6).

5.黄萍.城郊农业旅游开发中的“三农”利益保障问题——成都三圣乡农业旅游开发模式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06(1).

6.刘春香.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J].生态经济,2006(2).

第9篇:农旅融合优势范文

一、现代服务业的内涵

现代服务业是我国的提法,是1997年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国外是知识型服务业《KnowledgeIntensiveBusinessService,KIBS)、高端服务业(AdvancedServices)。我国四个现代化最初没有服务业现代化,只有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后来用于具体产业上,又提出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党的十五大开始加入现代服务业。所谓现代服务业:主要受工业化进程、社会生产分工的深入影响而加速发展的服务业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新型服务方式及新型经营形态对传统服务业进行改造的服务业。它是为满足现代生产生活需要,那些运用现代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而快速发展的服务行业,包括推进传统服务行业的现代化和正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快速发展、且不断分化的新兴服务业。我们提到现代服务业,更多的是贯彻一种理念。现代服务业有现代生活业和现代生产业之分。现代服务业是一个功能概念,它突出强调的是服务业的生产性特征,与传统服务业的基础性特征相比,现代服务业突出强调了对生产的功能作用,它所具有的很多功能其他产业无法替代。这些功能形成了产业结构升级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它是现代化水平的推进器,节能降耗的催化剂。现代服务业的特性:

1.扩张性。传统服务业是国内消费,扩张能力较弱。现代服务业是世界消费,要么直接占领世界市场,要么借助工业、农业产品挤占世界市场。比如,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对世界的金融控制;再如联邦快递、沃尔玛、麦当劳和审计领域的普华永道等。

2.高增值性。离岸外包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是来料加工的20倍,印度500亿美元软件出口,给国内创造的增加值相当于中国制造业1万亿美元创造的价值。发达国家之所以让出一部分低端制造业,集中精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看中的就是现代服务业是赚钱的行业。只有现代服务业才能支撑西方富裕的生活方式。

3.知识密集性。现代服务业都是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行业,知识与创新的作用十分突出,因此,从事现代服务业的人员习惯称之为白领,绝大部分还是白领中的白领,即高级白领。与工业领域的物耗不同,知识、智力等要素的投入是现代服务业的最大投入。

4.物质资源的低损耗性。从要素投入看,服务经济和工业经济最大的差别在于,非物耗的投入比重高,物耗投入的比重低。发达国家从工业经济阶段迈入后工业化社会,进入服务经济阶段后,单位GDP的物质消耗和环境损耗大大降低。

二、海南现代服务业的定位

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改革试验区。充分发挥海南特殊区位和经济特区优势,选准若干有条件、有优势、有潜力、基础好的现代服务业行业,进行先行改革开放探索和试验,使海南在这些现代服务业行业的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按照国际标准,加快推进旅游要素转型升级,加强旅游软硬件设施建设,开发特色旅游产品,规范化、标准化、优质化旅游服务,全面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形象和发展水平。

国际经济合作交流的重要服务平台和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发挥博鳌亚洲论坛的品牌优势,为国家全方位开展区域性、国际性经贸交流活动和高层次外交外事活动提供优质服务。发挥国际旅游岛的独特优势,整合各民族文化资源,使海南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传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世界感染力的重要基地。

南海综合开发服务中心。围绕南海油气资源开发、岛屿旅游、渔业资源开发等,发展面向海洋经济的服务业,建立海洋综合保障服务体系,使海南成为我国南海综合服务中心地区。热带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充分利用海南热带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建立集南繁育种、热带农产品交易、热带农产品信息等于一体的综合热带农业服务体系,成为我国立足海南、面向全国和东南亚的区域性热带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三、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的崛起,无不是以现代金融、商务服务、信息与科技服务为主导,无不以为现代生产服务为主导。但海南的区域特点和产业基础决定了在构建现代服务体系上的差异性。建设国际旅游岛需要海南强化生活性金融、旅游商务与资讯服务。围绕现代化大生产服务的金融、信息和科技服务的市场基础薄弱。因此,近期海南现代服务业的生活性需求较为明显,需要构建生产性和生活性并重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构建以旅游业为龙头,度假休闲购物、康复疗养、文化娱乐、房地产业为支撑的现代生活体系。围绕特色化和优质化,加快培育复合型现代生活服务企业,引进大型服务企业集团。打造一批服务特色明显、服务质量一流、品位高、影响力与知名度不断提升的现代旅游交通集团、大型商贸集团、休闲疗养集团、文化娱乐集团等,形成服务品牌。构建以现代物流、科技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为支撑的现代生产体系。围绕“精、高”做文章,不以贪大求全为目标,建立服务有力、精致高效、服务品种多、服务触角广的现代生产体系。

构建围绕热带农业发展和海洋资源开发的特色化的综合服务体系。围绕独特的热带农业资源和200万平方公里海洋资源的全面、深度开发需要,建立以优质热带农产品培育、产中绿色无公害服务、产后营销体系建设为主导的综合农业服务体系和以远洋捕捞服务、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服务为主导的综合海洋服务体系。

四、海南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要任务

(一)推进服务业的现代化

海南服务业的现代化水平还较低,据粗略计算,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大致在45%左右,不仅服务经济不发达,现代服务业发展也十分滞后。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海南不仅要将发展服务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更要将推进服务业的现代化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

1.推进传统服务业的现代化。

海南传统服务业的比重还较高,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行业的经营手段仍然以传统方式为主,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还不充分,现代化的交通营运与管理方式应用还不普遍,商贸餐饮的连锁化、品牌化经营理念与环境还未广泛形成。缺乏大型化、连锁化、品牌化和能影响全国的本土化商贸和餐饮企业。海南土生土长的生活企业在海南还是空白。要借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春风,发挥海南特有的政策与区位优势,整合全国在这些领域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将中华文明的饮食文化和数千年的商业文化,通过运用现代经营理念和信息技术,让其在海南生根发芽。因此,海南在推进传统服务业的现代化过程中,一是要积极推进传统服务业领域产业技术的信息化;二是要积极推进传统服务领域产业组织连锁化、大型化;三是要大力培育基于全国资源在海南出生的品牌化企业。

2.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是支撑发达国家占领全球经济制高点的关键领域,是现代经济结构组成的核心行业,其他行业或强或弱的附属其中。海南必须要在这些领域有重要突破。一是大力发展与国际旅游岛建设要求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产品,推展传统金融市场,繁荣现代金融产业;二是建设以推进海南的信息化和软件产业发展为重点,通过大力发展信息服务外包,建立信息服务外包基地等方式建设信息智能岛;三是以洋浦港等为依托,利用现代化的高速运输网络系统和信息管理手段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四是大力发展与热带农业资源、海洋资源开发密切相关的科技服务业,推进热带农业资源和南海资源的深度开发;五是大力发展与外向型经济和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各类商务服务业,提升海南整合各类市场资源的能力;六是大力发展与和谐社会及国际旅游岛建设密切相关的社区服务、医疗健康服务、社保服务等,提升服务居民的能力。

(二)推进服务业的国际化

服务业的国际化包括引进国外服务企业和培养本土化的国际企业,开拓海外服务市场,推进服务业的国际化就是大量拥有国际化企业的过程。欧美正处于大量服务企业走出去即向外扩张阶段,我国香港则是大量国际化服务企业涌入发展的结果。服务业的国际化是服务业大发展并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于区域乃至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条件。由于服务业领域国际化进程较慢,对外开放滞后,我国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作为我国最先开放的省份之一,海南要继续发挥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先发优势,加快国际旅游岛建设步伐,海南必须在推进服务业的国际化上有所作为。

1.搭建国际化大型服务企业参与海南建设平台。

中国不仅是巨大的工业品消费市场,未来更是巨大的服务消费市场。发达国家的很多大型知名服务企业一直将进人中国市场作为企业的市场拓展方向,从信息服务领域到商品销售,从饮食服务行业到会计咨询,从现代物流到旅游服务等无不成为跨国服务企业进军中国的阵地。很多跨国服务企业开始加快了亚洲总部转移至中国的步伐,比如联邦快递亚洲总部从南亚移至广州,很多知名制造企业也将研发中心从亚洲其他国家转移至中国。海南具有很多体制机制和政策上的开放优势,可以在服务业的某些领域发挥先行先试作用,成为国际化的服务企业进入我国的跳板和平台。

建设国际化空港服务平台。国际旅游岛需要加快国际空港建设步伐,开辟直达国际主要旅游消费热点城市和国家的空中航线。要将海南打造成中国南部又一个新的国家空港基地,形成与香港相互辉映发展的格局。因此,需要大量引进国外航空企业,建设国际空港服务基地。

建设国际化旅游服务平台。采取特殊政策,引导国际旅行社进驻海南,鼓励发达国家旅游中介机构和服务组织,比如各类游艇协会在海南设立办事处。

建设国际化的品牌供应商服务平台。我国正成为增长最快、国际地位日益突出的品牌商品消费大国,根多国际知名品牌十分重视开拓中国市场,海南具有独特的品牌商品销售政策优势,可作为国际品牌供应商进人中国内陆的基地。

建设国际化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平台。进一步扩大博鳌论坛影响力,提升国际知名度,形成西方有达沃斯,东方有博鳌的格局,交流范围比达沃斯更广,影响力更全面,涉猎范围除经济外,包括文化、区域合作等诸多议题,可以有博鳌影视文化节、国际民族艺术交流节等国际重大文化活动。

2.搭建我国优势服务企业走出去的战略平台。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对外拓展能力日益提高,在海外建基地、建工厂,参与世界企业重组并购乃大势所趋,且呈现快速发展势头,与此相关的一系列商务活动也急剧增加。为此,海南要在中国走向世界进程中扮演应有角色,承担应有功能,成为我国走向世界的重要助力平台。

将海南建设成为我国企业走向世界的休闲商务谈判基地。培养与引进国际商务人才,建立优良国际商务发展环境,推动商务服务业加快发展。

将海南建设成为我国企业资讯中心,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企业的一个重要窗口。

(三)推进服务业的连锁化、集团化

满足基础服务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但要拓展世界市场,对区域经济起关键性的带动与引领作用,则必须建立起行业集团。市场竞争法则如此,连锁企业因此应运而生,比如快速崛起的零售企业集团沃尔玛、家乐福,餐饮业集团肯德基、麦当劳以及近年来快速崛起的日本连锁料理、中国本土的连锁料理,娱乐业的麦乐迪和我国本土化的各种休闲中心等。服务业的连锁化、集团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大众信用度较高、易于推广市场的服务产品。海南要借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契机,通过发挥政策与体制机制优势,吸引与整合国内相关资源,着力打造本土化的连锁企业集团。

1.推进家政服务集团化、连锁化经营。

海南具有我国稀缺的热带资源,是度假或作“候鸟式”居住的理想场所。海南不仅需要开放大量与之相关的房产资源,还需要培养一支素质高、安全可靠、服务质量好的家政服务队伍,以满足各地人们来海南居住或定期度假的需要。为此,需要有集家政人员培训、管理、各类家政服务人员保障等于一体、公司化运作的集团来完成,形成海南模式。

2.推进旅行公司集团化、连锁化经营。

纵观世界六大岛屿旅游胜地,一些大的旅行公司承担起旅游地的声誉影响。不仅环境优美,秩序良好;而且游客花钱放心,旅游满意。民营和私营旅行社可以参与竞争,但一定要有规范,要有行业协会管理,可以形成民营旅行社集团,同非民营旅行公司展开公平、有序、规范竞争,但绝不允许无序的自行其是。因此,需要加大对现有旅行社的整合,制定整合规制,制定统一的宣传形象和统一的服务标准,实行上下关联、不同区域和路线关联、利益关联的连锁化、集团化旅游经营管理新模式。围绕旅游体制创新,建立海南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

3.推进某些服务领域从业人员集团化、租赁化管理。

在海南生活领域中,很多行业具有较强的季节性。旺季一些行业的服务人员供不应求,淡季则供过于求,人员流动性强。导致行业从业人员心态不稳,影响行业发展。要提升海南服务品质和形象,就必须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关措施,改变这个局面。一是服务从业人员的集团化培训和管理,即成立专门的服务劳务公司,让从业人员不仅有职工之家,还能得到适应不同服务行业和标准的培训,政府从税收、培训资金、办公条件等方面给予支持;二是采取行业租赁方式出售服务劳务,服务劳务需求方根据服务需求市场变化情况与服务劳务公司签订服务劳务合同。公司对服务从业人员负责,公司与劳务租赁方打交道。同时,公司在全海南开展服务劳务租赁活动,具备不同服务行业劳务租赁能力和淡旺季、区域间的劳务调节能力。

4.推进车辆租赁、游艇租赁等连锁化、集团化经营。

适应自驾游、个人消遣游比例不断提高的总趋势,围绕为游客提供便捷、高效的旅行环境建设,大力发展自驾游车辆租赁、游艇租赁服务,借鉴国际同行业成熟发展经验,建立便捷、高效的租赁服务体系,发展覆盖全岛、服务周到、信誉度高、集车辆和游艇租赁于一体的旅行工具租赁公司。在全岛设立若干个租赁服务网点,开展连锁化、品牌化的旅行租赁服务。

(四)推进服务业的特色化、品牌化

国际旅游岛众多,但各有特色。国际经验证明,国际旅游岛的开发成效总是与该国经济发展成就、文化渊源和世界影响力紧密联系,美国的夏威夷之所以在世界六大国际旅游岛中独占鳌头,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远超过其他五个旅游岛之总和,与背靠美国发达的经济密不可分;与美国国内旅游消费急剧增长和世界各国人民想急切了解美国,对其乐土夏威夷趋之若骛密切相关;与美国这个代表发达国家文化水准,各种文化在此高度融合密切相连。打造国际旅游岛需紧密联系上述关联因素展开。一是紧紧抓住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亚洲日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重心的历史机遇,将海南打造成亚太乃至世界岛屿旅游的中心;二是集中华悠久文化之大成,通过现代服务创新,将古老的文化与现代旅游文明紧密结合起来,造就集文化旅游于一体、山海游融合的东方明珠。这就需要海南着力强化各类特色功能区、基地与平台建设,将开发国内旅游市场与开拓国际旅游市场紧密结合起来,打造世界一流、特色化与品牌化的服务产品。而且,海南具有一批颇具特色的“山、河、湖、海、农”服务资源,万泉河、五指山、西沙群岛等在全国有较大声誉,令国人向往,是做响品牌,做强特色的良好基础。

1.打造中华文化精品演艺园。

借国际旅游岛建设之机,在海南着力打造中华各民族文化展示的大舞台,促进文化产业在海南的大发展、大繁荣,让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在海南不仅感受到自然风光和独特气候带来的惬意,还要有享受丰富文化大餐带来的满足。一是以海口为基地,打造中华精品文化展示平台,建设中华精品文化演艺园;二是以三亚为基地,打造民俗文化展示平台,发展民俗文化展示园;三是以万宁为基地,打造集东南亚风情和各国特色文化于一体的国际优秀文化展示平台,建设国际优秀文化演艺园。此外,海南还应更多承担国家对外宣传形象大使功能,打造代表东方文化视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影视文化节,建设东方戛纳城。

2.塑造热带农业休闲观光体验平台。

将热带休闲、观光、民俗风情表演、丰富的农业感受活动等紧密结合在一起,抓住新农村建设和农民致富这条主线,打造体现海南特色,具有全国感召力和世界影响力的休闲农业观光体验园。建设若干个特色镇、特色农业园区,按照一镇一色、一园一品的布局发展要求,形成不同的农业休闲观光模式。通过“农业+旅游”的一、三产业联动与融合发展,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引入现代农业经营理念,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促进农民致富和身份变化,带动新农村建设与发展。

3.构建高端服务人才培训基地。

发挥海南独特的气候资源、海洋资源、山地资源汇聚辉映的优势,建立如金融管理人才培训、航空管理人员培训、大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等高端服务人才培训基地;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紧密合作,把海南建成国际化、国内一流的MBA、EMBA教育基地,使海南尽快成为中国乃至在华企业进行高端服务人才的培训中心。“十二五”时期,重点以海口、三亚和博鳌为依托,打造集培训、高端再教育和会议于一体的会教产业,初步形成以会议培训为主,热带农产品展销为辅的会展培训业发展模式。

4.开发热带深山旅行体验服务新产品。

海南具有丰富的热带深山森林资源,是国际旅游岛建设极为珍贵的财富。在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将逐步加大以“山”与“林”为依托资源的开发力度。按照高标准、高品质、现代化、特色化的要求,规划建设若干个特色明显、功能独特、服务设施齐全的现代深山旅行体验功能区,开发包括漂流、登山、野餐、疗养、探险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旅行服务产品。统筹考虑各功能区的便捷交通联系,按照市场影响力的强弱与成熟程度,循序渐进开发与布局深山旅行服务产品链条。

5.建立南海海洋资源保护与教育服务基地。

我国具有广阔的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为促进海洋资源开发,发展蓝色经济;以及提升国民的海洋意识,教育全民热爱蓝色国土,海南将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过程中,着力建设好南海资源保护与开发平台,促进蓝色旅游经济发展。为此,将加强南海资源实验保护基地、南海资源科研教育基地、南海资源开发综合补给基地、南海岛屿旅游特色基地等的建设,把海南建设成为集海洋资源科研、保护、开发、综合补给及教育于一体的部级海洋资源综合利用中心。

(五)形成若干服务业功能集聚发展区

服务业发展的集聚效应明显。同时,服务业的集聚反过来极大地促进了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海南发展服务业,增强服务业对全省经济的支撑作用,也必须在服务业功能区建设上有所作为。在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的基础上,形成若干个特色明显、支撑功能强、对区域服务业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服务业集聚功能区。

1.休闲度假疗养功能区(RBD)建设。

建设国际旅游岛,要求强化特色明显、功能各异的休闲度假疗养功能区建设。我省南北两极、东部沿海、中部山区、西部部分地区及南海岛屿均具有建设上述功能区的良好条件,有些已初步具备一定规模。“十二五”时期,需要在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与定位的基础上,明确各功能区建设范围、发展目标、实施步骤及搞好控制性详规,并要有相应的管理机制;需要在特色休闲疗养度假区建设规划的基础上,超前谋划相关旅游设施规划。

2.中央商务功能区(CBD)建设。

集金融、商务、休闲购物于一体的中央商务区是城市功能强化的突出标志,同时也为城市增添许多现代气息。从世界国际化和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需要出发,海南需要不断强化国际金融、商务、法律咨询、资讯等服务功能。为此,从综合区位条件看,需要以海口为依托,着力打造集上述各类功能于一体的中央商务区,提升全省适应国际化的能力和现代化国际旅游岛形象。

3.会议培训功能区建设。

博鳌论坛的会议品牌已经形成,但还远未充分发挥其对琼海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亟待加强。要围绕博鳌品牌,大力发展与之相关的会展培训业,以博鳌沿海、万泉河沿江为基本框架,谋划全国有影响、国际知名的会展培训城。在现有会议功能的基础上,不断强化高端培训、商务与高端购物、特色优秀文化演艺等功能,提升服务品质和整体影响力。同时,要与海口共同打造“两点一线”会议培训产业带。

4.热带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功能区建设。

包括热带农业综合服务基地及其延伸触角,以热带农业院校、科研机构为依托,农业公司为纽带,农业信息化为支撑,建立复合型、对热带农业发展有强大支撑作用的现代综合服务功能区。围绕观光农业、优质农业、信息农业开展服务支撑工作,以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能力提升为重点,设立热带现代农业综合改革实验区,探索农业信息化、现代化及服务化的相关问题。

5.海洋综合服务功能区建设。

加强南海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蓝色经济是21世纪海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深化包括海洋捕捞补给服务、海洋产品交易、海底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服务、海洋信息服务等是推进海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十二五”时期,海南省要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建立集海洋科教、补给、信息、海产品现货交易及定价权管理于一体的大型海洋综合服务基地,全面提升海洋综合服务能力。

6.文化功能区建设。

没有文化的旅游岛缺乏生命力。扬中华民族5000年悠久历史文化之辉,展示56个民族历史文化瑰宝,不仅是中华各民族互吸营养的重要途径,也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热爱中国的重要手段,更能形成巨大的文化感召力和吸引力,增强国际旅游岛的魅力。除了传统的猎奇文化外,要大力发展大众的、民族的文化,将海南建成中华民族文化乃至世界优秀文化的共融舞台。

7.世界高档消费品展示与销售中心。

中国成为快速崛起的高档消费品市场,并受到世界各大高档消费品品牌供应商青睐。然而,由于关税原因,我国并不是消费者理想的高档消费品购买地,绝大部分消费者去香港乃至欧美其他国家满足购买需求。如果海南在《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指导下,尽快成为高档消费品离岛免税区,则不仅成为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高档商品销售基地,更有可能成为世界各大品牌供应商的必争之地,有利于高档商品展示行业的发展,形成新的会展品牌,其直接效应是商业的突破发展和会展行业的新增长极。为此,在空间布局上以海口、三亚为载体,通过抓住两头、带动全身发展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免税购物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8.现代物流园区建设。

国际旅游岛往往不是区域乃至世界性物流枢纽,海南也不可能成为这样的枢纽。沿海物流枢纽往往紧紧背靠大陆腹地,而不是孤岛海港。以建设与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现代物流园区为基本目标,着力发展以人流为主要对象的现代化空港和海港,以人流促物流是海南省物流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因此,需在谋划好国际空港与现代化旅游港口的基础上,统筹考虑生产物流问题,统筹全省物流园区规划与建设。

五、重点行业发展思路

(一)旅游业

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拓展并举,以着力打造清洁海南、疗养海南、热带雨林海南、南沙海南、购物海南、窗口海南等多个品牌为标杆,构建特色化、多种优势资源组合的发展模式,形成不同特色组团、功能差异明显且互补性强的空间发展格局。按照国际旅游岛建设目标,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旅游要素的转型升级,逐步实现旅游要素国际化、高端化和品牌化。

(二)现代物流业

实施“人流”带“物流”战略。以“两港”(海港、空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物流快速通道网络、物流节点系统以及物流信息基础平台建设为支撑,以培育现代物流园区和现代物流企业为中心,全面提升整合海、陆、空物流资源的能力,形成以港口物流为“龙头”的现代化综合物流体系。把海南建设成为我国南方新兴国际化的空港基地,确立海南在华南、全国乃至国际旅客运输的中枢和物流供应链的节点地位。

(三)金融保险

利用岛屿相对独立、封闭条件较好和特区政策优势,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强化金融创新,扩大金融开放,在金融的若干领域先行先试,以改革开放促进金融新发展。鼓励境外银行、证券、保险、期货、信托、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与组织来海南开展业务;率先进行民间金融管理改革试点,鼓励发展各类民间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组织,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开展居民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探索开展离岸金融业务试点,拓展大众保险市场。

(四)房地产业

以发展酒店、度假村、商务办公等经营性房地产为主导,减少候鸟居住型房地产开发比重,降低住房容积率,增加绿地、生态美化林地等景观型土地供给,坚决杜绝房地产开发上的短期性土地出租行为,推进房地产业由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型。推进人才引进型房地产业小区建设;精心设计,统筹规划,体现特色,着力解决好保障性住房建设。结合新农村和国际旅游岛建设,搞好农村村庄规划、设计与施工,建设品味村庄和特色旅游小镇。

(五)信息服务业

以建设“信息智能岛”为目标,以构建现代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手段,积极推进信息平台与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包括涵盖东南亚的热带农业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服务中国开放型经济的综合信息窗口平台建设、服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各类旅游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建设以及利用本土优势发展起来的各类软件基地建设等。努力开拓面向本省、全国乃至全球的各类信息服务市场,引导多种信息服务增值业务发展,开展各种形式的信息服务,不断开拓信息服务业的新业务和新领域。

(六)现代商贸业

围绕打造国际购物中心的目标,塑造“东方购物天堂”。尽快出台离岛购物免税实施管理办法,加强国际顶级商贸中心建设,提升商贸服务能级;优化空间商贸格局,培育现代商贸品牌核心区与功能区;积极发展先进商贸业态,全方位、多层次营造国际化购物环境,提高商贸现代化水平,推动传统商贸业向现代商贸业转型,促进海南省商贸业由末端产业向风向产业、支柱产业转化。着力打造全国热带农产品综合交易中心、国际高端消费天堂。

(七)文化产业

按照建设大产业、繁荣大文化的目标,通过突破文化产业发展体制与创新投融资机制,推动“娱乐之都”建设。鼓励举办大型旅游文化演出和节庆活动,引进各类演艺企业和专业创作团队,开发形成音乐会、舞台剧、曲剧、戏剧、演唱会、实景演出等一批演艺品牌,建设海口、三亚等文化综合演艺园,打造“东方迪斯尼”。

根据中国体育发展快、体育入口多、体育市场潜力大的特点,搭建体育延伸产业综合服务平台。支持海南举办国际大帆船拉力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高尔夫球职业巡回赛等体育赛事,打响品牌;引进体育创意服务机构,开展体育产业相关活动。

(八)商务、会展与培训业

以旅游休闲商务、企业(公司)内外联系商务为主导,以搭建政府大型论坛为支点,以高端化会议培训为基本拓展方向,将海南塑造成为集国际商务、特色会展、高端培训与一体,功能特色明显、亚洲顶级的现代商务服务中心。

(九)农业服务业

以建立热带农业综合科技实验基地、东南亚热带农业综合服务平台为目标,强化热带农业科技支撑、信息支撑、农产业综合交易能力建设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服务业。增强海南热带农业资源的整合能力,实施“小岛带大区战略”,使海南成为优质化热带农产品实验与培育基地,东南亚热带农业信息反馈基地与定价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