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息经济的含义范文

信息经济的含义精选(九篇)

信息经济的含义

第1篇:信息经济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会计治理;有效假说;会计准则

1 会计治理中有效市场假说的理论基础

对于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其价格总是能够“充分反映”所有可以得到的信息,换言之,任何资产的价格都是其均衡价值(内在价值)的真实反映,这就是有效市场假说。蒂尼奇与韦斯特在认定“一个有效资本市场将使得流动性的资本迅速而准确地流向对社会成员有益的部门中去”的基础上,对何种机制实现资本在市场中的有效配置进行了剖析,并区别出两种效率:运作效率,或称内在效率,与定价效率,或称外在效率。其中,运作效率指的是市场中的买卖双方能否在最短时间并以最低的交易成本完成交易;定价效率则是指资本资产价格能否充分、及时、准确地反映所有相关的信息。如果市场富有定价效率的话,则证券市场价格就可以充分、迅速、准确地反映所有相关信息,并据以作出相应的调整。此时的市场价格就成为资本资产的内在价值的最佳估计。有效市场假说主要就是指定价效率,也被称为信息效率。鲁宾斯坦认为信息效率就是指所有市场参与者均可以无成本地获悉现有信息,而且与未来证券价格相关的信息都充分反映在证券的现行价格之中。

2 有效假说理论发展历程

最早系统提出有效资本市场假说的美国经济学家珐玛在1970年推出有效市场的标准化定义,并于1976年进行了修订。马尔基尔对有效资本市场的定义进行了系统整合,概括出它所包括的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在于它的基本意义,即如果一个资本市场在确定证券价格时充分、正确地反映了所有的相关信息,这个资本市场就是有效的。这是对珐玛式定义的重申。第二层含义在于若证券价格并不由于向所有证券交易参与者披露了某个信息集而受到影响,那么就说明该市场对信息集是有效率的。这与鲁宾斯坦基于珐玛的扩展式定义雷同。这一层含义在于揭示市场效率可以通过向市场参与者提供信息,并通过衡量证券价格的反应来加以检验。第三层含义是对于某信息集有效意味着根据该信息集进行证券交易不可能赚取经济利润。这一层含义引用的是詹森的提法。它意味着可以通过衡量利用某个信息集进行交易所能赚取的经济利润来判断市场是否有效,从而为市场效率实证研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分析基础。

有效市场假说自推出之后就受到众多经济学者的追捧,并成为经济学的一个主流意识,同时也受到了众多学者的质疑与挑战,甚至有反对该假说的行为金融学派异军突起,并与之分庭抗礼。抛开学派之争与门户之见,越来越多的人更相信,“价格收敛于价值是一个比以往证据所显示的更为漫长的过程”。而会计信息的作用就是加速这个收敛过程,促进公平定价,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并导致资源配置的高效率。

3 市场假说对于会计与信息治理的启示

有效市场假说给会计研究领域指明了方向,也带给会计理论与实践很多重要的启示与警示,特别是对会计治理的现实启示最为重要。

第一,资本市场有效主要指的是信息有效,信息有效是保证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前提。信息的有效性是为了让有效生产与供给的信息充分地反映到股票价格中去,而充分披露和充分对信息作出反应的股票价格才更有利于资源配置的有效性的实现。可见,有效性是相对于大量的信息而定义的,在这个意义上,会计信息对于证券市场信息需求的满足程度以及市场价格对其的反映效率是衡量会计信息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会计治理的有效性首先是保证信息有效,保证会计信息被高效地生产出来与供给出去,并在被市场高效地理解与吸收方面承担一定的应有责任。而且,会计信息的有效性起码在一定程度上应当通过资本市场有效性检验而得以验证。股票价格的有效性取决于信息对价格的形成机制,如果股票价格的信息含量较高,投资者根据股票信息所作出的投资决策就会引导资金及资源向需要融资的公司流动,其实质就是资源的有效配置。这意味着会计信息从生成到传播再到被获得的全过程要保持信息完备性、真实性、时效性,并最后有效反映到证券价格上。而这个过程显然需要培育,是一个综合治理过程。这个治理过程可以来取竞争市场的自发机制,也可能需要外在的规制,这是本文随后分析的重点。

第二,有效市场假说存在一个有趣而耐人寻味的悖论。格鲁斯曼与斯蒂格利茨非常精辟地指出,如果股票价格在任何时候都是所有投资者所拥有的信息的完全的、无偏的反映,即在任何时刻股票市场价格都等于股票的内在价值,那么,一位投资者完全可以不去从事收集、分析信息的工作,而是直接从股票的市场价格推导出市场上所有的关于股票内在价值的信息,一方面搜集信息是需要成本的,另一方面也是没有意义的,于是不拥有信息的投资者也不会去搜集和分析信息,尽管去搭便车即可。但是如果所有投资者都这样保持着无知的理性而不去搜集与分析信息,股票价格就不能有效地反映其内在的价值。对于有效资本市场假说,学者Lee认为更为合适的表述应该是股票的价格在任何时候都在努力寻求着内在价值,但在任何时候,各种各样的信息都在冲击着股价,使其偏离内在价值。有效资本市场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目的和结果。所以我们应当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什么情况下以及如何创造条件让价格回归于内在价值,而不是直接假设价格等于价值。

第三,有效市场是证券市场的理想状态,类似于一般商品的完全竞争市场。它的存在需要满足以下假设条件:信息对称;信息传递不需要成本;没有伪信息,也无需花费成本去证伪;投资者在智力、知识、个性品质、判断能力等方面没有差异,因而在相同的信息条件下,他们能作出对证券价格相似的判断。显然在现实的市场条件下,这些假设不能被完全满足,强式有效市场只是人们追求的“理想”。虽然现实中不可能达到这样一种最优状态,但它却为会计治理指明了奋斗目标与努力方向,具体而言,会计围绕信息的治理过程,充分披露信息,努力减少与尽可能消除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通过信息公开与透明机制,尽量降低投资者的信息成本,通过保证信息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系统不提供伪信息,并通过提高投资者的信任而不再花费成本去证伪,通过会计知识的传播与信息明晰性处理,保证更多的投资者更好地理解会计信息,并据以作出理性的决策,从而达到规范证券市场、提高市场效率并最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第四,有效市场假说还引发一个近乎谬论的悖论,即有效资本市场使会计信息系统的存在变得没有意义。其中似乎包含着这样一种逻辑,即会计致力于消除信息不对称,促使了资本市场有效,而资本市场完全有效了,价格就包含了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于是会计信息就失去了价值与存在的意义。这不能不说是让人匪夷所思的解释,尽管其本意另有所指。就如同蜡烛把房间照亮了,于是我们以为房间已经亮了,所以就不需要蜡烛了。会计通过向资本市场输送充分、相关的信息使资本市场变得有效,有效的资本市场能够对所有可能得到的信息作出充分反应,会计政策变化以及会计造假都能够被有效市场所识破,改进会计信息确认计量与报告方式的任何做法也是无用的,我们于不同会计政策之间的选择上的纠缠不清其实是“小题大做”,往往不过是“字面”意义上的差异而无实质性意义,进而会计也没有存在的必要,这似乎告诉大家,我们的会计系统正在从事着“自掘坟墓”的工作,即会计努力推进了资本市场有效,而有效的资本市场却促使了会计的消亡。其真正的意义在于,有效市场正是因为诸如会计之类的丰富信息系统的存在而有效,即便在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上,会计信息不是变得没有用了,而是说会计已经达到高度市场化的自治,并由手段变成了一种环境和氛围,就如同阳光、空气与水,不能因为人类从事经济活动或作出经济决策时考虑不到它们甚至忽视它们就否认了它们存在的真实意义。

第五,基于第四点,有效资本市场的确给会计一种警示,即会计正在与其他信息渠道,如新闻媒体、信息中介乃至市场价格本身进行着相互竞争,有效资本市场能够对来自不同渠道的所有可能信息作出反应,而不仅仅是会计信息,如果会计不能比其他信息渠道传送更相关、更可靠、更及时以及更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信息,恐怕会计作为一种信息渠道就会被别的信息渠道所取代,会计消亡的可能意义恐怕就在于此了。毕竟,会计人员没有“天生”的权利能在竞争的信息市场中生存下去。就如同上面刚刚作出的比喻,房间被蜡烛照亮了,而明亮的房间可能真的再也不需要蜡烛了,当我们有了电灯等更为有效的照明手段的时候。可见信息不对称给会计的存在提供了理由,而且资本市场并非完全有效彰显了会计存在的重要性,但会计必须证明自己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相对更为有效的手段。

第2篇:信息经济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经济安全;经济法;价值解析

中图分类号:DF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2

一、背景介绍

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对整个世界的经济状况都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我们国家也不例外,但是在面对经济危机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正确认识和面对,要理解经济危机对于我们国家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正是在这样一种基本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国家政府以及人民在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都做好了自己分内的相关工作。就国家而言,主要是依靠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来进行调节,并结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来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保证我们国家经济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上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最终保证了我们国家的经济即便是在经济危机这样的条件和环境下也实现了稳定和快速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对经济法的安全价值进行必要的思考、研究和探索就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相当大的现实价值。正是因为这样,本文在简要介绍相关背景和经济法安全价值基本含义的前提下,对经济法安全价值的功能以及在我们国家实现经济法安全价值功能的具体路径等进行分析和阐述。

二、经济法安全价值的含义和地位

1.经济法安全价值的含义

在对经济法安全价值的功能以及实现方法和途径进行探索和说明之前,我们有必要首先正确认识经济法安全价值这样一个概念的基本含义。在我们国家的现代汉语当中,“安全”这样一个词语主要表示的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没有危险;二是指没有威胁;三是指没有事故。“价值”一词的出现则较为频繁,在哲学、法学以及经济学等多个方面都有所体现,在经济学当中,其含义主要集中在两个具体的方面:一是其哲学上最为根本的含义,即凝聚在商品当中的社会必要劳动和客观事物的有用性;二是指事物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我们既要把握住这样一些基本的概念含义,还应当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的把握其在经济学当中的准确意思。在经济学当中所提出的安全价值与民法当中的安全价值有着较大的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在民法当中更多强调的是个人的利益,其民事行为准则以及民事责任等的确定都是建立在自然人、法人和其他民事主体的人事权和财产权之上;但经济法则不然,经济法当中更多强调的就是公共利益,就起整体而言的话实际上是将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作为了最基本的任务和目的。从这样一种阐述当中就可以看到,经济法当中所追求的价值安全已经不局限于单个主体的交易安全,而是建立在更为广泛的公共意义上。正是因为这样,经济法的安全观更多着眼于整体的动态安全观、立体安全观和系统安全观。针对于此,我们认为上述经济法安全价值的真正含义是指经济法保证整个国民经济在运行过程当中能够不受内部或者是外界风险的威胁和干扰,能稳定、独立、可持续的发展。

2.经济法安全价值的地位

我们在对法的价值进行认识和探讨时容易忽略掉安全价值的实际作用,大多数人都认为安全价值对于法是一种边缘性的价值,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经济法当中经济法安全价值的地位实际上也就是指经济法安全价值在经济法所有价值当中的一个排序,也可以理解为经济法最为本质的价值观。正是因为这样,我们认为在经济法的价值当当中最为根本和关键的就是经济法的安全价值,应当将其放在一个最为主要的位置上,针对于这样一种观念我们从三个具体的方面阐述理由。

第一,从经济法法的本质和价值关系来看,经济法从本质上来看也就是国家政府对经济进行调整和控制的法律手段,国家在对经济进行调整和控制时就是希望能够通过国家层面的调节从大局出发来保证整个经济运行的稳定和安全。而从经济法的价值关系来看,安全价值则是充当了一个统帅的作用,保证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在经济安全价值的支配下发挥其应用的作用,一旦这样一种统帅的作用消失,其他方面的因素就很难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第二,从经济法本身的社会历史条件来看,经济法从本质上讲也就是大的法律体系对于社会经济陷入困境后的一种针对性回应,在经济法发展的过程当中自由资本主义就在不断的失去自律性,大家所坚信的“看不见的手”失去了我们所希望的那些功能和价值,整个社会经济都发展到了高度不安全的状况当中,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工人大量失业且整个社会秩序不断趋于混乱。在此之前私法所提倡的一些原则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都已经不能够适应,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需要专门的法律来对这样一种状况进行改善,并尽可能的修复和维持后续经济运行的安全和稳定,经济法也正是在这样一种状况下应运而生。

第三,从经济法的构成体系来看,经济法本身的价值取向是希望能够增强经济运行的安全性,故其实质也就是为整个市场的正常运行提供一种有效的安全保障。在这其中,不同的部分发挥其对应的作用。如价格法主要是对价格的形成机制以及价格行为提供保障,金融监管法也是通过对金融相关机构的规制来实现金融风险防范。

三、经济法安全价值的功能

1.保障经济安全

做国际公法当中是一个最为基本的范畴,国家指的是一个国家在处理内外事务时候的独立性,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最为基本的属性。毫无疑问,经济也是国家当中的应有之义,其不仅仅体现国家当中所强调的对内外事务的自,还表现为国家对于其所拥有的资源的永久自。但在实际的社会环境下,经济的保障都是要建立在政治之上的,没有完善而健全的政治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经济,但这并不是说有了政治就一定有经济。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大型的跨国公司内,往往利用其自身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势地位来推行经济强权,严重的时候甚至采取商业间谍和商业贿赂等手段来威胁和损坏其他国家的经济利益。而经济法就起法律的属性而言,实际上就包含着对于经济的保障,在实际的经济环境下也正是处理经济霸权的有效方式。

2.保障宏观经济安全

在上文当中已经明确说明,经济法与民法的显著区别就在于经济法是将公共利益作为做基本的内容,因此更多追求的是实质公平,并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对一些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状况进行弥补,这样才能够真正弥补民法等的不足,从整体上保障和维护整个市场。以国际金融危机为例来看,美国等发达国家长期疏于金融机构的监管,导致金融衍生品大量产生,最终成为了金融危机不良影响最为深重的地区。而在我们国家,长期以来就非常重视经济法制建设,使得金融机构的建设以及监管工作都比较到位,因此在这次金融危机当中基本上实现了保全并有所发展。

3.保障经济发展安全

经济发展的安全要求实际上是一个长期而逐增的过程,其成果能够保证整个社会内的成员都能够得到相对公平的分配,也正是通过这样一种良好的途径最终实现对整个社会进行的推动和促进。与这样一种良好的状况刚好相反的就是:经济发展不能给实现长期的持续发展,整个社会内的经济结构处于严重失衡的状态内,相应的社会成员也就难以切实分享到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成果,最终导致社会上贫富差距较大。针对于这样一种状况,经济法无疑就为经济的发展安全提供了最优的价值选择。这同样是因为经济法的本质就是追求实质上的公平,也就是一种在承认经济主体资源的个人特色差异前提下的一种结果上的公平。实际上,经济法当中最为强调的就是发展本身的重要性和可持续性,只有做好这样两方面工作的保障才能使得整个国家内的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可以说,不发展就必然不安全,而一旦发展就必须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

四、我国实现经济法安全价值功能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1.完善产业安全的法制建设

所谓产业安全就是指形成一个国家经济的全部产业部门的实际安全,也就是这样一些产业部门在国内一级国际市场上都能够保证一定的独立地位和经济利益而不受到内外部的干扰和威胁,并从整体上保证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在我们国家,产业安全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空洞化,主要是指国家内或者是部分地区的已有产业处于一种衰退、停滞甚至是灭亡的状态,而又没有新的产业来对其进行弥补,由此造成经济上的萎缩,这样一种状况在我们国家目前出现的并不多。二是由外商直接投资所引起的产业安全危机,经常会有一些外商利用其资本优势,通过一些金融途径来对我们国家的某些产业实现控制,并相应的打压我们国家的民族产业,这样一种状况的存在一方面是会使得外商在我们国家攫取高额的利润,更为严重的就是这样一种状况还会对我们国家的产业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和伤害。

2.完善资源安全的法制建设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国家也已经成为了资源消耗大国,而且无论是从长期看还是短期看,我们国家所面临的资源安全问题也同样是不容忽视的。资源安全问题涉及到资源的供给和价格两个具体的方面,也就是说,既要能够保证资源的长期稳定供给,还要保证资源供给价格的合理性。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因为国内资源税税率的相对较低,使得很多企业为了追求利润而采取粗放式的经营,这在较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由此,为了切实的保证我们国家资源的安全,就需要我们通过灵活的资源税法律制度来对其进行处理,一方面是通过相关法律来避免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廉价出卖;另一方面就是通过降低国内企业对于外部资源的依赖来保证资源价格的合理和稳定。

3.完善经济信息安全的法制建设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实际上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资源,其特点就是普遍性、增值性、共享性和可处理性,正是因为这样,信息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当中,信息安全主要指的就是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等。信息安全根据信息本身的类型不同可以分为较多中,在这里我们主要强调的是经济信息安全的问题。我们在这所说的经济信息,实际上就是指和经济活动有关的一些经济数据和资料。我们国家必须要高度重视经济信息的安全和相应的法制建设,通过法律化和制度化的手段来保障我们国家的信息安全,尽可能的完善我们国家经济信息安全的法律机制。

参考文献:

[1]张钧涛.经济安全原则在经济法中的重要性[J].法制与经济,2011(03).

[2]刘艳萍.试论经济安全优先的策略原则[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4(01).

第3篇:信息经济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经济和谐;和谐经济;内涵;意义

一、对经济和谐的研究

柯兹纳对经济和谐的有关理论研究后认为,“经济和谐”的概念总体上比较模糊,但从历史上经济学家的观点来看,都主张自由放任政策。可以明确以下几点:第一,经济利益和谐是经济和谐的根本。第二,实现经济和谐的制度是不存在垄断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自然秩序”)。第三,评价经济和谐的主要标准就是最大幸福或最大满足原理。总体上,柯兹纳概括的这种经济和谐的含义可以称为“自由利益和谐论”。谷书堂等认为,经济和谐就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具体包括三个角度,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角度,不仅要重视对经济增长的研究,而且要重视对经济发展的研究,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研究,而且要重视发展目标和发展道路的研究,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结合的角度,不仅要研究生产关系的完善,而且要研究生产力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状态的影响。这种定义可称为“经济发展和谐论”。郭镇方则认为,经济活动中的“物理”关系、“事理”关系和“伦理”关系,构成了经济和谐的主要范围,经济和谐就是这三类关系的整体协调和各自协调状态,经济和谐的内涵是指在一个社会的全部经济领域内,经济要素的配置、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以及经济利益关系的整体协调状态,由三个层次构成:一是经济要素配置上的和谐,二是经济活动之间联系的和谐,三是经济利益关系的和谐。郭镇方明确提出了经济和谐研究的就是经济活动中的关系,还以经济活动过程作为逻辑主线,主要采用二分法列举了各种关系(对立、矛盾关系),经济和谐就是各种客观存在的经济关系的和谐。这种定义可以称为“经济关系和谐论”。

总体上,学者们对经济和谐的定义没有做到统一。

二、对和谐经济的研究

刘长明认为,和谐经济是将和谐主线贯穿于生产、分配和消费诸环节以及诸环节之间的经济形态,并提出“和谐经济学”概念,认为和谐经济学不仅倡导经济系统内部的和谐和内部的经济性,而且也关注经济系统外部的和谐与外部经济性,主要内容包括:在和谐经济初始环节的和谐生产,是低耗高效型的适度生产模式;作为和谐经济中间环节的和谐分配,是体现和谐正义的分配;作为和谐经济末端环节的和谐消费,是理智、适度、合生态性消费;和谐的生产、分配和消费诸环节平衡并有机衔接形成和谐循环,是宏观经济和谐的必要条件;内部经济性和外部经济性也应该和谐统一。可以称为“经济系统和谐论”。朱其训认为,经济发展不仅要持续快速,而且要协调健康,提出了“和谐经济是共享成果的经济”的观点。可以称为“共享发展和谐论”。刘光岭在《和谐经济理论研究》一书中对近年来的其他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并作了系统化的整理和发展,形成了“经济系统内部的和谐”、“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和谐”和“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和谐”的微观、中观和宏观三层次的结构,认为和谐经济是一种理想状态,即个人权利受到承认与保障,政府越职与滥用权力的行为受到严格制止,从而客观经济规律得以正常运转,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所引发的经济持续健康运行与发展的状态,这种状态既表现为生产要素的良好匹配,也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经济活动和经济利益的协调与融洽,更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通过分析以上“经济和谐”与“和谐经济”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二者的内涵大同小异,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生产要素的配合关系、经济活动与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实现和谐状态的制度与机制等。

三、和谐经济的新定义

“经济和谐”与“和谐经济”不是同一个概念。从语法上来看,前者是“经济的和谐”之意,后者是“和谐的经济”之意,前者是一种状态或目标,后者是一种过程,前者侧重在现有经济条件下如何使经济和谐,后者是重在研究和谐的经济,“经济和谐”强调对现实不和谐经济的建构过程,“和谐经济”则强调现实经济的发展目标。尽管从理论上区别二者是必要的,但实际上研究经济中的和谐问题既离不开对状态和目标的研究,又离不开对实现和谐状态手段的研究,即应该是目标和手段的统一。我们使用“和谐经济”概念,既有建构的含义,又有目标的含义,目的在于建立一种新的经济理论。

什么是和谐经济?借鉴和谐管理理论和系统论,我们认为,和谐经济就是经济系统各子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推动子系统发展,并同其他子系统进行经济物质、经济能量和经济信息交换,最终使各子系统或对立或协调地统一于经济系统内,促成经济系统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推动经济系统持续发展的经济。

其中,经济物质就是社会财富,指劳动产品和服务,包括过去劳动创造的财富存量,和新创造的财富流量;经济信息是反映经济活动实况和特征的各种消息、情报、资料、指令等的统称,或者指对经济运动或对与经济运动有密切联系的其他运动的变化及其特征的客观描述和真实反映;经济能量就是一定时期商品和服务以货币计量的价值以及货币与准货币量。经济物质、经济信息和经济能量存在密切的联系。即时的经济信息指示了经济物质和经济能量运动的方向和量的大小,没有正确及时的经济信息,会导致经济物质停止或盲目运动,造成经济系统的滞缓和混乱以及经济能量的不适当积聚。经济和谐就是三个要素无障碍地有序运动。经济物质、经济信息和经济能量三者存在内在联系,也存在一定的冲突,主要是经济能量对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形成的冲击,还包括不对称信息和虚假信息对经济物质和经济能量运动的误导。和谐经济的这个定义可以称为“系统运动和谐论”。

和谐经济定义有以下含义:首先,和谐经济是经济系统四个子系统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三个要素之间的运动关系,既包括三要素在各个环节的运动,也包括三要素在各个环节(子系统)的比例和相互配合关系;其次,和谐经济应该是充分生产和利用经济信息的经济,充分有效的经济信息对于和谐经济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再次,和谐经济需要充分重视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能量对于和谐经济的有益和有害两个方面的作用;最后,和谐经济的形成受到外部环境的重要影响,也要同环境进行必要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

对和谐经济这种定义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第一,避免了“自由利益和谐论”把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机制作为和谐经济充分条件的错误,市场机制是达到和谐目标的必要条件,但是,市场机制本身并不能保证和谐经济,还需要政府和社会等发挥应有的作用,内含了经济机制的内容。第二,内涵了利益关系的内容。利益问题是由经济学中的分配理论研究的,萨缪尔森认为,收入分配问题是经济学中最富争议的领域之一,但是,只有收入分配显然是不够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是对生产要素(生产资料)的分配和掌握。按照边际生产力论,如果生产要素按照各自的边际贡献获得相应的报酬,那么这种分配就是合理的、自然的,也就是和谐的。但是,屡屡出现的投资和商品过剩所形成的经济物质停滞所形成的巨大浪费恰恰是经济不和谐的表现,实质就是由于不合理分配导致的投资、生产和消费的脱节。因此,和谐经济定义本身就包含了经济利益关系。第三,包括了生产要素的配合关系。对劳动、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只有做到充分使用,才会形成充分流动而不会停滞和浪费,因此客观上需要研究要素的配合关系,古典经济学的比较优势原理仍然适用。第四,和谐经济内含了经济发展。和谐的最大假设是能够使系统的产出最大化,研究和谐经济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索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五,便于对和谐经济的和谐度进行客观测度。第六,这个定义说明了和谐经济与经济区域的密切关系,在国际经济中,各国、各地区和一个经济区域各区域之间经济物质和信息的流动直接决定这个范围经济和谐程度,因此,以李斯特代表的德国古典国民经济学特别重视打破国内贸易壁垒,力主建立统一的国内大市场,目的在于促进要素和商品的流动。

在现实中,中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是,由于制度(比如职业和城乡的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户籍制度等)和中国地方gdp考核指标这个“指挥棒”的作用,存在事实上的区域封锁和区域经济贸易的高“国内贸易关税”,从而影响要素和商品与服务的合理流动,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不利于和谐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伊特维尔,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k].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2][法]巴师夏.经济和谐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3]谷书堂,逄锦聚,等.经济和谐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4]刘长明.和谐经济学初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

[5]刘光岭.和谐经济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第4篇:信息经济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社会信息福利 公共信息需要政府信息公开

[分类号]F061.4

1、问题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人类福利水平的增加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阶段。社会福利的充分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资源的开发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福利成为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在一些更崇尚低福利供给、高市场竞争的社会,比如美国,也对社会信息福利给予了高度重视。迄今为止,美国是世界上政府信息资源免费进入公共领域范围最广的国家,拥有成熟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体系。一个社会的信息福利表现在促进就业与经济增长、改善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以1991年到2000年左右的美国“新经济”时期最为显著。但是,另一方面,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信息贫困、数字鸿沟问题也比较严重,弱势群体在信息获取与利用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困难,这又反过来拉大了人们在教育、经济、精神与文化方面的福利差距。在联合国的倡导下,世界各国对于数字鸿沟与信息贫困给予了高度重视,也有些国家提出了构建信息福利社会的倡议。

信息供给作为一种社会福利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但是由于信息福利不像经济福利与其他社会福利那样与人们的基本生存直接相关,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的主要目标是要讨论社会信息福利的内涵、构成及其实现途径。

2、社会信息福利概念发展的理论回溯

2.1 关于社会福利的研究

福利是人类需要得到满足的状态,既包含物质需要的满足,也包含心理与精神上的幸福感。经济学家庇古(A.c.Pigou)认为,个人的福利因自己的满足而产生,这种满足可能是因为财物的占有,也可能因其他方面(如知识、情感、欲望)而产生。福利可以分为经济福利与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从狭义来看,主要是一种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指通过政府政策干预进行社会资源的再分配,从而满足人们社会、经济、教育和医疗的需要,实现社会公正;而从广义来看,除了指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以外,还指人类社会的幸福状态,它不仅是一个客观的、可以用货币来衡量的标准,也可以从社会成员主观心理的角度来进行衡量。在一个发展程度较高的社会,除了基本的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之外,人们对于爱、尊重与自我实现也有更多的需要。因此,社会福利除了体现为货币和实物形式之外,还应包括对社会成员的情感、精神以及发展提供救助。

对于精神福利的关注已不仅停留在学术研究领域,而且进入了社会政策的制定过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7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了“人文贫困”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人均国民收入的因素,也包括人均寿命、卫生、教育与环境质量条件等因素。胡象明认为广义的社会福利包括政治福利与经济福利(2002),公共政策的制定除了考虑公共经济产品之外,还应考虑公共政治产品和公共文化产品的建设。所谓公共政治产品包括优良的政治制度、畅通的政治参与渠道和强大的公共治安和国家安全能力,而公共文化产品则包括健康的文学作品、电影电视节目等。

2.2 与社会信息福利相关的研究

在信息社会,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的社会福利,都与信息的接受和利用密不可分。关于信息福利的研究,主要来自以下几个学科领域:

一是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主要考察交易中信息状态改变对交易双方福利的影响,集中于不对称信息经济学领域,可以粗略地分为私人信息和公共信息分别对参与人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公共信息的福利价值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私人或人的福利影响,二是对社会的福利影响,两者常常相互矛盾。Jin与Troge(2002)的研究表明,在特定产业,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信息对于公司利润与社会福利的影响是相互冲突的。政府过早地提供需求信息可能会提高社会福利,但是会降低公司的利润。在一些高度敏感的市场中,公共信息的某些属性使它对于公共政策而言成为双刃剑。人对于公共信息过度反应,使得一些未经认证的新闻或错误报道可能引起巨大损害。如果信息提供者预期到这种效果,就会降低公共信号的精确性,从而使私人信息与公共信息不再相互替代,而是聚合。

二是社会学领域的研究。关于信息的社会福利作用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充当信息桥”的理论。格兰诺维特认为,在组织交流或人际交流中,弱关系是有力的,因为它可以充当信息传递的桥梁。通过弱关系的信息桥作用,人们扩大社会交往,获取更多的资源,从而提高自身的福利。这里隐含着一个潜在的假设,即信息传递对于个人或组织扩大社会联系、获取社会福利资源是重要的。

三是关于信息福利社会与信息福利国家的研究主要指在信息社会中,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及其基础设施本身作为社会福利的形式对公民的福利水平发挥作用。

最早明确提出的信息福利概念包含在“信息福利社会”的概念之中。MIT出版社出版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项目的视点与政策设计》(1997)一书中包括An―nemarie Munk Riis题为“信息福利社会:丹麦政府为信息时代所做准备的评估”的章节,明确地提出了信息福利社会的说法。vigdis Finnbogad6ttir女士(1998)在国际信息伦理学会议的闭幕词中,提到了在大学之间建立免费的信息交换系统的可能性,并且指出“我们需要考虑建立一个信息福利国家,或者将信息融人福利国家哲学的可能性”。她所指的信息福利国家实际上是指在一个国家中可以免费获得的信息服务系统或制度。Floridi,L.(1999)指出提高信息福利需要通过三个方面来实现:在信息圈中扩大信息数量、提高信息质量、丰富信息种类。

在信息化发展最快的阶段,一些研究将信息社会与福利国家联系起来,讨论由于信息技术进步与信息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以丹麦、芬兰等福利国家居多。《虚拟威胁、信息福利与关键设施的保护:保卫美国本土》(Anthony&Cordesman.2001)一书认为美国正处于信息福利之中,这里所说的信息福利主要指美国在计算机、电子数据存贮与转换以及与通讯网络的高度整合中处于领先地位及其所带来的便利。Castells与Himanen(2002)研究了芬兰模式。芬兰是信息社会与福利国家相结合的典范,被称之为芬兰模式。诺基亚与Linux是芬兰信息产业的支柱。芬兰模式的特点是它尽力将技术、经济成功地与社会公平与正义联系在一起。对芬兰模式的研究表明芬兰

创造了信息社会与福利国家之间的“良性循环”:成功的信息社会给予福利国家以持续不断的财政支持,反过来福利国家又为信息社会的持续成功造就出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

四是社会福利意义上的信息福利研究。此类研究大多蕴含于数字鸿沟、信息贫困等问题的研究之中,因为信息福利与信息贫困确实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明确针对信息福利的研究远不如关于信息贫困的研究那样常见,这可能与福利概念的广泛含义以及对福利制度的争议性看法有关。近年来关于信息贫困与信息鸿沟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国际电信联盟(ITU,2002)指出:“数字鸿沟可以理解为,由于贫困、教育设施中缺乏现代化技术以及文盲而形成的贫穷国家与富裕国家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在获取信息和通信技术方面存在的不平等”。经合组织(OECD)认为,数字鸿沟是处于不同社会经济水平的个人、家庭、企业和地区之间在获得信息通信技术的机会及在互联网的使用上存在的差距。Johannes J.Blitz(2004)从伦理学的角度,将信息贫困界定为:个人或团体在给定条件下,缺乏必要的技术、能力或物质条件来有效获取、正确理解与应用信息的状态。其特征为重要信息的匮乏与信息基础设施的不完善。针对全球信息贫困与数字鸿沟问题,联合国曾经声明:“我们的目标是所有人对基础通信与信息服务的广泛接入,以帮助实现社会发展目标,建立有效使用新技术的能力……我们特别关心用于弥补信息富人与信息穷人之间鸿沟的资金需求”。

关于数字鸿沟与信息贫困的研究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福利思想,但明确将两者联系起来的文献很少。韩国教授金文朝与金锺吉提出了信息福利权的概念,认为信息福利权主要包括信息接人权、信息利用权与信息接受权三个方面的内容:“努力消除由数字鸿沟造成的新不平等背后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一个信息基础上的福利社会。……在信息时代,社会的全体成员应该被保证具有平等的权利去接入信息、获得有用信息并且自主地享受信息。换言之,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作为公民权,国民应该被保障具有接人信息媒体的权利、接受信息服务的权利、信息的利用权利以及信息福利的权利。”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信息供给的丰富程度与被社会公民接受和利用的程度作为社会福利度量的含义日益明确,提出社会信息福利的概念将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现代社会由信息供给所带来的福利水平的增加,方便人们考察此类福利在各国的分布不均状况。这个概念蕴含着丰富的理论与实践内涵,它比信息贫困或数字鸿沟概念具有更多的建设性和能动性,将会成为信息社会与社会福利两大研究领域重要的理论创新。

3、社会信息福利的内涵与概念模型

3.1 社会信息福利的内涵

从福利的基本含义出发,社会信息福利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加以界定:

从广义上来讲,社会信息福利是指社会中的公民或组织所能够享受到的信息产品、信息服务及其所带来的物质收益与精神愉悦。广义的社会信息福利来源于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制度改进,其具体的提供渠道包括公共部门、市场、家庭和个人。其获取方式包括有偿获取和无偿获取两种。

从中义上讲,社会信息福利是指公共或非公共部门(包括政府、公益性机构、企业)以公益方式为社会公众提供的信息产品与信息服务,不包括从市场获得的信息福利。中义的社会信息福利主要包括:政府将信息基础设施和公共信息资源作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向社会提供,以保证公民能够平等地接入、利用和接受到相关的信息服务;非营利组织所提供的公益性信息服务;企业以公益方式向社会提供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中义层次的社会信息福利以免费获取为原则,包括基本的成本补偿收费方式。

从狭义上讲,社会信息福利即指政府的社会信息福利保障制度,主要是政府通过社会再分配方式,为“社会信息弱势群体”提供最低的信息服务保障和救济。狭义的信息福利保障公民最基本的信息权利,使得公民能够通过利用最低限度的信息资源获得基本的生存、发展与精神愉悦的机会,其最明显的标志是最低社会信息服务保障线。狭义的社会信息福利以完全免费为原则。

3.2 社会信息福利的理论模型

在广义的社会信息福利的理论框架中,共有三个核心概念以及一系列属性特征,这三个核心概念是:社会信息福利、社会信息福利的提供者与社会信息福利的接受者。由于社会信息福利所涵盖的内容比较复杂,根据前文所做的文献综述,借鉴信息化水平度量等相关理论的分析视角,将三个概念间的关系用模型进行描述,见图1。由于图1状如卡车,本文将之称为社会信息福利理论的“卡车”模型。

图1抽象描述了社会信息福利从提供者到接受者之间基本的实现过程。关于社会信息福利概念的属性特征需要从八个方面来分析,包括四个内容特征与四个形式特征。社会信息福利的传递形式包括其技术形式与经济形式。社会信息福利的提供者范围广泛,而部分社会信息福利的接受者同时也是社会信息福利的提供者。

3.3 社会信息福利概念的属性分析

要想充分把握社会信息福利概念的含义,需要从它的历史性来源、作用、内容、效用层次、载体形式、时间特征、空间特征以及测度属性来考虑。一些属性如载体形式、时间特征、空间特征与信息产品或服务的基本特征相重合,而其历史性来源、作用与信息技术革命以及人类精神福利的增加有关。

根据提供者的不同性质以及接受者不同的信息需求,可以把社会信息福利分为:情感信息福利、经济信息福利、教育信息福利、科技信息福利、卫生信息福利、文化信息福利与政治信息福利。从微观层面来看,这些信息福利满足了人们不同方面的需求。

受接受者的收入水平、文化水平、信息技能等因素的影响,接受者所接受的信息福利,具有不同的效用层次,包括:可能得到的信息、可以接人的信息、可以获取的信息、可以理解并利用的信息。可能得到的信息指现实中已经存在的信息与知识资源,它既包括可以接入的信息,也包括由于一些原因暂时不可接人但将来可能会接入的信息,比如尚未解密的政府信息或者价格过高的教育信息。可以接人的信息意味着在法律和技术上均已经不存在障碍,这个层次的信息已经具有了福利特征。可以获取的信息意味着接受者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和信息检索能力,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可以理解的信息意味着在所有相关的信息中,接受者具备了语言、时间和知识准备来充分理解所获取的信息。可以利用的信息指接受者真正利用或储备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并取得回报的信息。

从提供者到接受者,不同效用层次的信息福利其信息内容不断减少,所蕴含的福利价值量却不断增加。从提供者的角度来讲,可以接入的信息就是信息福利。但是对于接受者而言,只有运用了相关信息并获得回报的才是福利。在本文中,我们主要从提供的角度来考察社会信息福利的实现途径。

4、广义社会信息福利的实现途径

社会信息福利的实现包括非制度途径与制度途径。所谓非制度途径主要指从家庭与社会关系获得的信息保障,具有基础性保障作用。而制度途径主要指政府通过建立相应的信息福利法规、进行转移支付与收入再分配、投资公共信息基础设施与信息资源建设等方式,保障公民的信息福利权利,为信息弱势群体提供救助。制度性途径具有普及面广、稳定性强、保障力度大等优点。两种途径在功能上有所不同,两者互为补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制度性信息福利保障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1 社会信息福利保障的非制度途径

在人的基本安全感与幸福感中,来自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占有重要地位,如果失去了这一层信息保障,人们就会感到孤独与抑郁,甚至影响身体健康。一些老弱病残者和儿童对社会事务的参与程度较低,因此更加依赖于家庭信息传递。专家们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信号传递,对维护心血管功能有益。研究发现,患有冠心病及高血压病症的老人,单独生活者再次发病的概率是有同伴患者的2倍”。上海已经出现了专职为老人提供谈心服务的“聊天护士”。

在传统的社会交流网络中,除核心家庭之外,社会关系(指各种亲戚网络与邻里关系)是人们最为普遍的信息交流途径。这实际上是一种“强关系”信息交流的不断强化,具有传统社会相对保守、不够开放的特点,不利于人们拓展自己的“弱关系”,从而获得更多有益的信息和发展机会。在我国农村居民的信息交流网络里,这种情况比较普遍,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近年已有较大的改善。

4.2 社会信息福利保障的制度途径

制度性供给途径为公民提供更为正式、更为普遍、层次更高的社会信息福利保障,包括公共性供给与市场供给两种途径。

4.2.1 公共领域的信息福利供给 公共领域的信息福利首先表现为公民对于公共信息资源的平等接入,供给主体主要包括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两种形式。

政府是社会信息资源最大的生产者、采集者和拥有者,政府信息公开将大大提高公共领域信息资源的种类与数量,从而增加公民可获取的信息资源。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信息公开法律规定公民可以免费或以成本价格获取政府信息,这对于提高公民的信息福利水平有重要的意义。

由非营利组织提供的社会信息福利规模较小,但形式多样。我国图书馆、情报与档案机构是由政府主导的重要公益性非营利信息机构,在为公民提供信息知识、记载历史文化发展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公民信息福利保障的重要来源。

4.2.2 信息福利的市场供给 除了公共领域的信息保障之外,信息市场的不断完善对于提高社会信息福利具有重要作用。信息产品具有高固定成本、低复制成本和一定的公共品特征,随着使用规模的扩大成本会不断降低。同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使用成本的不断下降,这使得全社会的信息福利水平大大提高。信息技术进步带来的福利提高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免费的电视节目、广播节目以及互联网上百度、G00GLE等搜索引擎、众多的商务网站、门户网站和数据下载服务等,使得公共信息资源空前增加,极大地提高了公众的信息接入、接收和使用水平,从而大大提高了社会信息福利水平。

第5篇:信息经济的含义范文

1.会展中的市场信息

会展中包含几乎所有种类的市场信息,会展中的市场信息是消费者心中的诉求物,也就是市场营销中参展商需要展示的主要内容。

狭义的市场指交易场所,如集贸市场、小商品市场。经济学意义上的市场,则涉及交易双方的集合,由那些具有特定的需要或欲望,且愿意并能够通过交换来满足这种需要或欲望的全部潜在顾客所构成,它反映交易双方的交换关系。展览会是一个特殊的市场,其古代阶段就是古代交易场所――集市,这与狭义的市场定义相合。对照经济学意义上的广义市场定义,展览会涉及交易双方的集合,可以反映交易双方的交换关系,每一个展览会都具有特定需要或欲望的潜在顾客,他们通过展览会能够促进交换的实现来满足该需要或欲望,这说明展览会与经济学意义上的广义的市场定义有相通之处。

会展中包括技术、劳务、金融、信息等各类市场信息,买卖双方通过会展进行信息沟通,实现各类市场信息的交换,这些市场信息交换过程将商品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金融市场、信息市场等各类市场联结在一起,推动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形成一个有机的综合市场体系。

市场信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信息。掌握和分析市场信息,可以了解市场、研究市场,进而占有市场或调控市场,国家得以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引导国民经济稳定、协调的持续发展。各类会展中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市场信息。市场信息内容很多,有核心部分和部分,这两部分在会展中都大量存在。

1) 市场信息的核心部分主要有两大类:商品信息和供求信息。贸易类展览会富含各种商品信息和供求信息。在贸易类展览会中,商品信息主要是商品的种类、质量、价格方面的信息;供求信息主要是与商品货源有关的采购方面的信息,以及市场供应变动方面的信息,与商品销路有关的销售方面的信息,以及市场需求变动方面的信息。

2) 市场信息的部分主要有两大类:市场环境信息和科技动态信息。会展中既有市场环境信息,也有科技动态信息。会展中的市场环境信息包括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国家政策法规环境、消费者及其消费行为变化情况、同一行业与相关行业各种情况等等方面的信息。各国、各级政府部门的经济会议如世界《财富》论坛、西方7国首脑峰会、APEC会议、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高层决策类会议包含很多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国家政策法规环境信息;消费类展览会包含很多消费者及其消费行为变化情况;专业展会反映行业动态,如每年的北京国际汽车展可以反映国内外汽车行业动态信息。会展中的科技动态信息包括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科技进步发展趋势等会影响未来市场变化的各种信息。如北京科技博览会包含众多的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科技进步发展趋势等影响未来市场变化的各种科技信息。

在会展中,还存在一些信息,他们并非市场信息,但可能会对市场产生影响甚至是冲击作用,如流行观念的变迁会影响生活用品的市场,流行色对于服装设计非常有用,老百姓对于住房配套设施的关注度可以影响房地产开发设计,这些流行观念、消费时尚等信息也不容忽视,必须敏感地予以捕捉,以促进市场的开发。

2.会展营销功能与广告

展览会具有广告的共性内容,具有明显的广告特性,由此产生展会的营销功能。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信息传播模式的转变带来信息机制的转换,企业和个人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市场需求成为资源配置的依据,市场信息成为企业与个人行动的主要导向,政府只是宏观、间接、指导性地调控经济活动。在这种形势下,广告活动就成了企业与市场和消费者及时交流沟通信息的重要手段。企业通过广告活动不仅向市场传播产品信息,而且也从广告信息中获取竞争对手的有关信息,掌握市场发展动态。而消费者则从广告中获取、比较各种商品信息。这样,商业广告就成了企业―市场―消费者的联系纽带。会展也是企业―市场―消费者的联系纽带,会展与商业广告有异曲同工之处。

国内有些学者,从信息传播学的原理出发,将广告定义为:“广告是由广告主付出某种代价的信息,采用艺术手法通过不同媒介向大众传播,达到改变或强化人们观念和行为的目的”。《美国大百科全书》指出:“博览会(expositions)是广告的一种形式”。把博览会理解成广告的一种形式,体现了博览会的信息传播的本质。

展览会具有广告的共性内容,明显地包含广告的信息传播本质特性:广告的本质是“付出某种代价”所传播的信息,展览会其本质是参展商付出展位费、差旅费等代价在展会上传播展品信息;广告信息的传播过程源自广告主而宿于大众,展览会展品信息的传播过程源自参展商而宿于观众;广告手段是各种传播媒介,会展中各类传播媒介一应齐全;广告目的是改变和强化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参展商参加展览会的目的是强化观众对参展商及其展品的认识,吸引观众与参展商加强合作。

展览会是广告的一种,广告的核心内涵是信息传播。信息是展览会与广告活动的最核心要素,参展商与广告主传播的是信息,展示设计商与广告商(广告公司、广告人)制作的是信息,展览会媒介与广告媒介传递的是信息,展览会观众与广告受众接受的也是信息。信息贯穿于展览会活动与广告活动的始终,展览会活动与广告活动实质上就是一种信息运动。

广告是重要的市场营销手段,具有强大的市场营销功能。展览会是广告的一种,因此展会具有很强的营销功能。现代会展以贸易展览会出现为标志,专业贸易展览会有利于营销企业产品,这种营销实质上是某一行业的市场信息在会展现场这个特定时空内的高密度的聚集和扩散,因此通过市场信息学的分析可以知晓会展营销功能的产生渊源。各类企业可也借助会展平台进行产品营销;单位、机构可以借助会展营销组织形象;城市可以借助会展推介城市品牌;国家通过举办会展树立国家和民族形象。

从功能来看,展览会作为信息传播媒介,它与广告媒介一样,主要由视觉媒介、听觉媒介和视听两用媒介三大类。展览会中的视觉媒介通过对受众视觉器官的信息刺激,影响受众心理活动中的感觉过程,从而使受众留下对所感知的事物的印象,如会刊、参会指南、展位示意图、座位标签、路牌、车体广告、宣传小册子、报纸、杂志、投影仪等;展览会中的听觉媒介通过对受众听觉器官的信息刺激,激发受众的心理感知过程,使受众留下对所感知事物的印象,如广播、扩音机、宣传车、录音、电话等;展览会中的视听两用媒介则兼有视听两种功能,对受众听觉和视觉器官起双重信息刺激作用,常见的如各种现场表演、录像、电视、电影、网络视听等。

展览会上的信息与广告信息一样,是信息内容和载体物质性的统一,广告媒介是广告赖以负载的物质基础,展览会中的信息传播媒介是参展商信息得以负载的物质基础。广告媒介随科技的发展而日新月异、推陈出新,展览会的信息传播媒介也正不断朝着电子化、现代化和艺术空间化的方向发展。广告媒介种类复杂、数量繁多,各种广告媒介都可以是展览会中的信息传播媒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

1) 展示广告:展品陈列、橱窗展示、门面广告、立式广告、活人广告、模型、卡通人物。

2) 户外广告:旗帜广告、气球广告、广告牌、霓虹灯、海报、海报、招贴、灯箱、广告车(专用)、车厢广告、飞艇、飞机广告等。

3) 印刷媒体:会刊、参会指南、展位示意图、座位标签、宣传小册子、报纸、杂志、电话簿、画册、样本、火车时刻表、票证、产品目录、产品说明书、明信片、广告扩页、挂历广告。

4) 电子媒介:电子显示大屏幕、电动广告牌、投影仪、电视、电台、电影、扩音机、幻灯、有线电视、闭路电视、录像、电视报纸、光导纤维、电话广告、传真广告、激光广告、卫星广告。

5) 其他媒体:手提袋、包装纸、购物袋、实物馈赠广告、礼品广告、餐巾纸、餐巾和餐桌席卡等。

3.会展目标观众与信息效用差别化

专业展会追求专业观众体现了市场信息效用差别化现象。

所谓信息效用差别化是指同一信息对不同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效用。比如收听次日天气预报的人可能出于不同的原因:甲为了决定第二天上街购物是否带伞,而乙则决定明天受否在室外举行大型活动。不收听天气预报,如果刚好第二天下雨,则甲的损失是淋雨(下雨没带伞),乙的损失就是室外活动被迫取消,显然此时乙的损失比甲大。同样一条天气预报信息,显然对于甲乙两个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所产生的效用有很大的差异。不同种类的信息都有自己特定的利用对象,不同的行为者对信息的需求是不同的,不同的市场行为所需要的信息支持也是不同的。因此参展商重视专业观众,与专业观众进行关于贸易合作的信息交流,信息效用高。

在贸易型展览会上,可向生产者提供所需要的信息:投入要素的价格信息、生产技术信息、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信息、产品的市场价格信息等;消费者所需要的信息有:市场上产品的种类和价格信息、产品的质量信息、产品的性能和用途方面的信息、购买方式(如路程、分期付款、送货上门等)的信息;而营销者则需要了解供求两个方面的信息,同时,还要掌握有关市场竞争状况的信息,因此在会展特定时空内,高密度聚集各种市场信息。

人才招聘会是一种劳动人事方面的专业展会,它提供人才供需的市场信息:向雇主提供有关劳动者知识技能、身体状况和道德水准(如纪律观念、敬业精神等)方面的生产力因素市场信息;而劳动者则可以了解市场对劳动者的需求状况(数量和要求)、工资标准、劳动轻度和劳动时间等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

第6篇:信息经济的含义范文

摘要:本文综述了对记账符号通常的解释,指出了它们共同的缺陷。而后用规范方法从主流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两个层次讨论了会计处理对象的经济意义,并结合对复式簿记概念的界定,重新解释了记账符号的意义。

关键词 :记账符号;会计处理的对象;复式簿记

一、关于“借”、“贷”含义的解释

(一)账户增减论

对“借”和“贷最常见的解释是表示账户金额增减。也就是说,“借”表示资产类、成本类、费用类账户金额增加,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账户金额减少;“贷”表示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账户金额增加,资产类、费用类账户金额减少。

这个解释实质上是根据资产负债表等式: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说明借贷记账法对等式左边的资产类账户和右边的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规定了相反的记账方向。

关于收入、费用类账户,根据利润表等式:利润= 收入- 费用,由于收入增加意味着所有者权益增加,故用表示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符号“贷”表示收入增加,相反“借”表示收入减少(或转出);费用增加意味着所有者权益减少,故用表示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符号“借”表示费用增加,那么“贷”表示费用减少(或转出)。

“借”和“贷”表示账户金额增减,实际叙述了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虽然根据会计等式能证明其逻辑自洽,但并未说明“借”、“贷”含义的来源。

(二)账户分类论

账户分类论借助账户的分类说明记账符号的含义。所有账户可分为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两类。前者表示会计主体控制的各项不同形态的资源,包括资产类、成本类、费用类账户;后者表示投资者和债权人对会计主体财产的要求权,包括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账户。记账符号的含义简化为:“借”表示资金占用类账户金额增加,资金来源类账户金额减少;“贷”表示资金来源类账户金额增加,资金占用类账户金额减少。

这个解释实际上是根据经营会计恒等式:资产+ 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说明借贷记账法对等式两边的账户规定了相反的记账符号。

要素分类论比账户增减论更简洁,运用了更加综合的会计等式,不过仍然只是一个实用性解释。

(三)资金来去论

这种观点表述为:“贷”表示资金从哪里来,“借”表示资金到哪里去。这个解释,最初与账户分类论完全相同,不过用于制作会计分录,并不需要区分账户类型,只要能识别一项经济业务资金从哪里来,相关的主要账户记贷方,资金到哪里去相关的主要账户记借方。

这个解释建立在把会计处理的对象理解成资金运动的基础上,但理论解释不够清晰。

二、本文的思路

上述对“借”与“贷”的解释离不开资金运动,要素或账户金额增减,可见它们的含义和会计处理的对象密切相关。本文首先用规范方法对会计处理的对象从主流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揭示其经济意义,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复式记账法的理解,重新解释记账符号的含义。

三、分析步骤

(一)以主流经济学观点分析会计处理对象

会计教材对会计处理对象的阐述一般依据主流经济学。从主流经济学来看,资源必须通过价格机制才能达到有效配置,但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企业和国家组织成为与市场相互补充的资源配置手段。财务会计是以价格为尺度计量、记录和报告一个组织的交易和事项,以解决组织内外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系统。会计所要传递的———关于企业交易、事项的信息,可分为会计要素,会计要素细分为会计账户或财务报表项目。运用会计恒等式来分析,会计处理的对象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资金流动平衡。企业处于市场环境中,资金在企业与市场之间不断流动,对企业来说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是平衡的。这一平衡关系在会计期间的某一时刻表现为经营会计恒等式:资金占用=资金来源,经济业务发生时表现为增量会计恒等式:资金占用=资金来源。

第二,会计要素增减平衡。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都用会计要素来表示,资金流动平衡成为会计要素增减平衡。这一平衡关系在会计期间的某一时刻表现为经营会计恒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益,经济业务发生时表现为增量会计恒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益。

第三,账户或报表项目变动平衡。如果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以会计主体的账户或报表项目表示,资金流动平衡成为账户或报表项目平衡。这一平衡关系也可以用经营会计恒等式和增量会计恒等式来表示。

在主流经济学语境下,会计处理的对象是主体交易、事项的资金平衡关系。财务会计把企业具有财务性质的数据转换为会计信息的过程,也就是把企业的资金平衡关系反映为会计报表的过程。

(二)以制度经济学观点分析会计处理对象

制度经济学研究交易关系,并认为经济问题首先取决于社会组织———权力和法制。本文认为,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会计处理的对象是企业的利益平衡关系,对此可以从关系、框架、操作三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关系。关系指资金在企业与市场环境之间流动遵循的路径。根据市场交易公正、公平、公开原则和不同经济体制环境,企业在市场上建立和保持与其他企业的业务联系。企业之间的利益平衡体现于业务联系中。

第二,框架。框架指企业特有的资金进入、运用和退出的模式。框架是企业适应环境的内部制度安排,体现在企业的机构设置、规章制度、经营理念、操作规则等。

第三,操作。操作指的是企业具体的经营行为。企业的同类业务,都在稳定的制度约束下,但并非重复进行,一次业务操作可能不同以往,甚至会因此改变企业的经营框架、交易关系。

(三)本文对复式记账法的论述

本文认为复式记账法包含两个方面:复式簿记和会计确认与计量。而复式簿记包括财务会计程序的记录和报告两个环节,是把交易、事项产生的经济数据转化为可靠、相关信息的基础。其中记录是根据经济业务制作会计分录并通过账户归集同类数据或加工中的会计信息,报告是会计期末将账户信息排列、分类浓缩或细分,加工成相互钩稽的财务报表,来传递已加工完成、符合决策需要的信息。

会计确认与计量是在交易、事项日趋复杂的背景下,为了提高信息质量而发展起来的一些概念、原则。在整个复式记账原理中,确认与计量贯穿了记录和报告两个过程,对如何记录、报告做出选择。基本顺序是:第一步确认会计信息是否应当记录,何时记录,记录于哪些账户,选用符合要素性质的计量属性,并将结果记录在账簿中;第二步确认会计信息是否应当单独列示于报表,何时列示,列示于哪些项目,选用符合要素性质的计量属性,并将结果列示在报表中。

本文认为包含记录和报告的复式簿记技术是财务会计程序的实体,因此非常重要,确认和计量是财务会计的原则,关系到簿记工作的质量。

(四)“借”和“贷”的含义

1.表示资金流动的轨迹。按照主流经济学分析,本文认为会计处理的对象是资金平衡关系,那么“借”和“贷”表示资金流动的轨迹。用于实账户时,“贷”表示资金从哪里来,“借”表示资金到哪里去;用于虚账户时,“贷”表示资金流入会计主体,“借”表示资金流出会计主体。

2.表示资源及相应要求权的变化。按照制度经济学分析,本文认为会计处理的对象是利益平衡关系,那么“借”和“贷”表示会计主体所控制的资源及相应要求权的变化。用于实账户时,“贷”标记资源要求权(即主体义务)的存量及其增加,“借”标记资源要求权减少,相反“借”标记资源(即主体控制权)的存量及其增加,“贷”标记资源减少。用于虚账户时,由于收入和费用分别统计资源要求权的增加和减少,对它们而言,“贷”标记资源要求权增加,“借”标记资源要求权减少。

3.表示会计处理的操作。按照复式记账法的设计,“借”和“贷”是会计上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处理的标记。无论在定性分析时,对它们作何解释,复式记账法要求对一项业务的处理必须满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很多情况下,比如调整账户的使用、损益结转、合并报表等,“借”和“贷”仅表示会计方法合乎逻辑的操作,本身并不具有经济意义。当然这种情况下会计处理的结果不应当违背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

为了解释记账符号“借”和“贷”的含义,本文对会计处理的对象进行了讨论,认为:按照主流经济学观点,会计处理的对象是资金平衡关系,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会计处理的对象是利益平衡关系。并且对借贷记账法进行了界定,认为借贷记账法包括复式簿记和会计确认、计量两方面,其中复式簿记,包括记录和报告,是财务会计处理程序的基础,而会计确认和计量是财务会计的原则。最后,在复式簿记范围内,结合关于会计对象的讨论,重新解释了“借”和“贷”的含义。本文对记账符号的解释,不是简要给出结论,而是结合经济分析得出的,从而通过“借”、“贷”两个字就能对会计处理有更丰富的理解,突出了会计言简意赅的特点。

通过本文的分析,同时得到如下启示:在叙述会计原理时,应当结合经济分析更好地阐述会计基本概念,并在完整论述复式簿记原理的基础上兼顾会计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李海波.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3:58.

[2]包洪信.会计核算基础[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30.

第7篇:信息经济的含义范文

“如果说,会计学由单式记账法向复式记账法的发展,是会计学发展史上第一次飞跃的话。那么,会计学由单位会计学向社会会计学的发展,是会计学发展史上第二次飞跃。”鲁广信称。

会计服务职能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催生社会会计。社会化的大生产,促进了经济组织集团化、规模化、一体化的发生,社会经济活动更加专业化、市场化,促进了跨国公司、跨地区公司、集团化公司的产生。社会经济活动不仅仅是具体单位具体的经济活动,而且具有整体的“社会性”。会计学仅仅为具体经济单位提供会计服务的职能,与社会化的大生产、集团化的经济活动、跨国家、跨地区的经济管理、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很不适应。社会化的大生产,要求会计为社会整体提供会计服务,反映社会经济整体活动情况,为社会提供整体性经济活动信息。这种新经济形势的出现,必然要求会计扩大其服务职能,以社会整体作为会计主体,反映社会整体性经济活动情况,为社会整体提供整体性经济活动信息。

提供社会积累与分配信息

鲁广信从5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社会会计和传统会计的区别。

会计主体、会计对象、会计职能不同。社会会计以社会整体作为会计主体,以社会再生循环过程作为会计对象,为社会整体提供会计服务。传统会计以企业单位作为会计主体,以企业单位发生的经济活动作为会计对象,为经营者或管理者提供会计服务。

理论依据不同。社会会计以价值运动簿记理论作为基本理论依据,传统会计以“平衡论”簿记理论作为基本理论依据。

账户结构原理、经济活动量变观、记账符号含义、会计记录含义、会计等式含义均有所不同。社会会计账户结构表现为所有账户左方均为增加,右方均为减少;经济活动中发生的数量变化,均为此增彼减,即一增一减,决无同增同减现象;借贷记账符号均为单一含义,决无“双重含义”之说;会计记录均为一增一减的记录,决无“双增加”现象;会计等式是具有经济性质的等式,不能等同于数学等式。传统会计账户结构表现为所有账户分为“资产类”和“权益类”两类不同性质账户,前者为左增右减,后者为左减右增;经济活动中发生的数量变化存在着“同增同减”现象;借贷记账符号为“双重含义”;会计记录存在“双增加”现象;会计等式同于数学等式。

记账规则不同。社会会计记账规则一律为有借有贷,有收有付,有增有减的双重记录;传统会计则为有借必有贷,同收同付,同增同减的双重记录。

会计报表的体系不同,侧重点也不一样。当今社会要求收入分配更加公正、公平、公开,客观地反映收入分配情况,公开部分人员的财产占有情况,努力消除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社会现实。社会会计报表体系主要由“社会资金平衡表”、“社会积累形成与分配表”和“人力资源收益价值实现与使用计算表”所组成,主要作用是为社会整体提供社会积累与分配情况的会计信息。传统会计报表主要由“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组成,主要作用是为经营者提供财务活动成果会计信息。

了解社会财富的转化和占有情况

鲁广信认为,社会会计从其核算的空间范围来说,包括社会再生产循环过程核算、财政预算收支过程核算和人力资源收益实现过程核算三部分。

财政预算收支过程核算是指关于国家财政预算资金收支、结余情况的核算。具体来说,是以整个社会作为核算空间范围,以国家财政机关作为会计主体,以国家财政预算资金的收支及其结余情况作为会计对象,反映国家财政预算资金在各职能部门发生的收支、结余变化情况,为社会整体提供财政预算资金活动情况的会计信息而进行的核算。就其核算内容来说,包括预算资金的收支及其结余的增减变化情况。就其核算单位来说,包括国家财政总预算核算,各级地方二级财政预算核算和三级财政预算核算。

“社会会计是在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下,为强化国家管理职能提出来的,社会会计必然可以运用自身特有的基本职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管理职能。”鲁广信称。

第8篇:信息经济的含义范文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们认识客观事物,需要借助科学的概念;而科学的概念,只能来源于客观实际。概念.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科学概括。任何事物都具有质的规定性,一切概念同样具有质的规定性。任何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一切概念同样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列宁说道:“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无穷。”4这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和概念本身发展运动的辩证法。“会计管理”概念,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就其实质来说,是会计工作和反映这一工作的概念本身的辩证运动的产物。

“会计管理”的概念,是建立在“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这一认识基础之上的。我认为,通常讲的“会计”,就是指的“会计工作”。有人说:“会计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会计学和会计工作的统一”,因此,在“会计”这个概念中,“包含了会计学和会计工作两个方面。”这种说法似乎不太科学。稍懂词法的人都知道,这叫做一词多义,“名义”就是多个概念:把多个不同义的概念混合在一起组合成一个概念,也是违反逻辑常识的。会计工作和会计学是实践和理论的关系,是两个紧密联系而又互相区别的概念。会计工作就是会计工作,会计学就是会计学,尽管它们都可简称为“会计”,但却不能混为一谈。正象有的同志说的那样“企业管理不等于企业管理学,计划不等于计划学,物资供应不等于物资供应学”一样,会计工作是一项实践活动,会计学则是一门学问。“会计”这一概念,是人们对会计实践的理论抽象。实践中有会计这种工作,人们把它抽象化形成概念,称之为“会计”。“会计”这个概念产生于会计工作,而会计学则是对会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会计工作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太古时期的共同体5到今天,上下已有几千年;而会计学的发展历史,则是十分短暂的,即使从1494年算起6,前后也不过几百年。在没有“会计学”的概念时,就有了“会计”的概念,显然就是指的会计工作。“会计管理”的概念,就是建立在“会计就是指的会计工作”这一固有的含义基础之上。

那么,会计是一种什么样的工作呢?从会计历史发展的事实证明,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会计虽然原来是“生产职能的一个附带工作”7,但“生产和生产的簿记终究是两件事”。会计的产生固然和生产活动有密切关系,但它不是生产活动本身,而是人们对再生产过程进行管理的一种活动。生产越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高,经济关系越复杂,讲求经济效益的要求越高,会计工作就越重要。几千年来,会计随着生产和经济的发展,随着人们对讲求经济效益的内容和方式的不断变化,随着经济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漫长发展过程。到现代社会,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了。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从上古时期直至十九世纪中叶,在这数千年漫长的岁月里,对会计的基本要求,就是记帐、算帐,会计一直停留在簿记阶段,只是经历了从计数列簿记的发展。以后有了报表,并有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理论,簿记进一步发展到会计,但仍然是以记帐、算帐、报帐为主要内容。因而对’会计形成“工具论”这种朴素的、直观的看法,是不足为怪的。促即使是事后的记帐、算帐,也不能否认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经济管理的最初形式,就是计数、计量、计算。发展到后来,在记帐、算帐过程中,就包含了对经济业务的审查和对经济活动的综合、分析,就更直接具有管理的性质了。

社会发展到今天,经过几次产业革命以后,现在又面临新的技术革命,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会计工作的领域也随之越来越广阔。特别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会计已经从事后计算,发展到同时进行事前计算,预测分析,参与决策,加强事中控制。会计工作渗透到生产技术的各个领域和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记帐、算帐已不能概括会计的全部职能。簿记在历史上是会计的一个发展阶段,在今天是会计的组成部分,它从属于会计,只是会计职能的一部分。

目前,西方不少会计专家把会计看作是一个信息系统。如果从信息论的观点去理解,人类社会各种各样的经济管理活动,都离不开经济信息,都可以把它看成是各种信息系统。把作为经济管理组成部分之一的会计,也看作是信息系统,是无可非议的。不仅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同样,统计也是一个信息系统,计划也是一个信息系统,其他各种管理都是一个信息系统。但是,用一种无所不包、如此广泛的概念,表达一种特定的概念,并作为一种规范化的定义来使用,显然是不可取的。问题还在于西方某些持“信息系统论”的会计学家们的会计观,仍然是局限在记帐、算帐的传统观念之中。把会计仅仅看作是一门数据处理的纯技术工作,不具有直接履行管理的职能,只是“输送有关单位的财务信息或其他经济信息,以供信息使用者判断和决策之用。”8虽然他们把视野从过去的数据,扩大到了预测未来的数据,但似乎仍然把会计看成是“算盘”、“电子计算机”一样的数字运算工具。英文information一词只是情报、资料、信息,不包含管理的意思。把会计作用局限在仅仅输送信息,显然也是不符合会计工作客观实际情况的。现时的会计工作,不仅要处理数据,提供信息;还要预测前景,参与决策;掌握动态,进行控制;分析效果,考核业绩。即使是处理数据,也不是象机器人那样机械地、直观地记录。而是一种包含会计人员主观能动作用在内的“观念综合”。更何况核算过程之中交织着监督,不是简单地收款、付钱、记帐,还要审查这笔钱能不能收,能不能付,该不该花。正因为先进运算工具的出现,并在会计领域广泛运用,传统的手工式的占用大量入力的记帐、算帐那一套数据处理工作,被电子计算机所代替,并且出现了“会计电算化”的专门学科,工作速度大大加快了,效率大大提高了,同时核算工作量也大大简化了。可以预计,今后会计发展的前景重点已不在于数据的处理,而在于数据的利用,在于对经济活动的预测、决策和控制。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将开拓会计工作更加广阔的领域。会计的预测、决策、控制、监督,将成为会计的主要职能。

粉碎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党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国家从,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从片面追求高速度,转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企业在经济体制的大改革中,从单纯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化。由于整个经济形势这些战略性的转变,实际生活中的会计工作,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比如:

第一,经济工作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促使会计工作着重点,从事后算帐向事前、事中转移。会计工作的领域更加扩大,地位和作用更加提高,会计管理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更加完善、更加有效率。

第二,经济体制改革,给企业增添了活力,会计工作也空前活跃,新创造、新经验层出不穷。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新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出现,促使经济工作从计划到核算、从控制到分析、从预测到决策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打破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以后,会计工作无论在对外经营和对内管理方面也都遇到许多新课题。在实行利改税第二步改革以后,企业朝“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方向迈出了更大的步子;随着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发展,一个新的企业会计管理体系正在形成。

第三,在搞活经济的同时,更要加强监督,更要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会计法》正式颁发后,将使我国会计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成熟时期和新的发展阶段。这些也极大地丰富了会计管理的概念。

第四,马克思曾经说过,会计“对公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9还指出价值决定仍在“劳动时间的调节和社会劳动在各类不同生产之间的分配”意义上起支配作用,而“与此有关的簿记,将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重要。”10所以社会主义会计无论从广度和深度较之资本主义都有极大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必需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管理要强调价值管理。因而,建立一个与国民经济管理体系相适应的社会会计体系,也是现实经济生活中急需解决的课题;:经济体制的改革,一方面给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活力,同时也必然会出现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矛盾,会计管理如何在核算微观经济效益的同时,核算和监督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会计的职能作用,应该超出一个基层组织,成为社会核算的有机组成部分;经济体制改革,多层次的经济体制结构,带来社会上会计咨询服务的兴旺。所有这些都将丰富会计管理的内容和形式。

第五、在实行对外经济开放中我国的涉外会计有了极大的发展,成为整个会计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由于和外国的经济交流增多,世界各国会计管理的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也吸收到我国会计管理体系的内容之个。经过博采众长之后,需要融合提炼,加工改造,才能自成一家,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上述情况告诉我们,既然现实的经济关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那么,反映现实经济关系的概念,也应当不断地校正、改变和更新。由概念组成的理论,也应该达到新的广度和深度。我国的一些经济管理学家,在今年召开的一次“企业管理现代化座谈会”上提出:要“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管理体系”,要“在国际上形成一个中国的管理学派。”11我想,我国的会计学家们,也应该有这样的雄心壮志。

关于“会计管理”这个概念提出来以后,由于和传统的会计观大相径庭,引起了一些误解。现在,有这么几个方面的看法需要澄清:

1.有人认为,提出“会计管理”是为了提高会计的地位、鼓舞会计人员工作的信心。这种说法只是一种推测,会计的地位、会计人员工作的信心,不是提出一个概念所能决定的,概念的产生也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更何况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随着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会计的地位和作用较之过去已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种客观存在,而不是提出一个概念所能产生的结果;恰恰相反,客观现实中会计地位、作用的提高,是产生“会计管理”概念的重要基础、

2.有人说,不问意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的说法,就是不重视会计的反映作用,就从根本上抹煞了会计的特点。我认为不能这样推理。不同意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的说法,并不等于不重视会计的反映作用,也并不意味着会计不具有提供经济信息的职能。本文前面已经阐明,如果把会计的本质用“信息系统”来概括,以提供信息作为会计的全部职能,显然有失偏颇。我们历来认为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离开了核算就无所谓会计,监督也无从谈起,它是整个会计工作的基础;而离开了监督,会计也就失去了生命,它是整个会计工作的灵魂。正如同理解马克思关于“控制和观念总结”的论述一样,从职能的重要性来讲,控制是第一位,观念总结是第二位的;从工作的时间顺序来讲,观念总结是先于控制的,会计的监督是融合于核算过程之中的(核算包括事前、事中、事后核算)。核算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监督,不需要控制监督而进行核算是毫无意义的。

3.有人把“会计管理”解释为“就是管会计”,这是极大的误会,也违反逻辑常识。世界上很多事情是不能顺过来、倒过去都可以说的。例如,物资管理可以倒过来理解为管物资;但计划管理,就不能倒过来说就是管计划;审计监督,不能倒过来说就是监督审计。这位同志把“会计管理”的概念作了“管会计”的解释队后,就宣称这一概念“毫无意义”。如果依此类推,那么“计划管理”这个名词岂不也应当取消。

4.有人说,会计和管理是两个概念,不能捏到一起来,会计是一种整理和提供信息的方法、工具,会计管理是一种由会计人员运用这一工具进行的管理活动。他还举例说,正象企业和企业管理、生产和生产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样。“会计”和“管理”当然是两个概念,但“会计”和“会计管理”是同一概念,“会计管理”是“会计”这一概念内涵的深化,反映了会计工作的本质属性,是同一概念的发展。如果把“会计”说成是一种工具,把会计管理说成是一种活动,把会计人员“运用会计这一工具,进行会计管理”叫做会计工作,这种概念上的混淆,会使人堕入五里雾中。按照这位同志的意见,逻辑地推论下去,计划和管理也不能捏到一起,是不是“计划管理”这个概念也应该取消。至于会计是管理,早已有人论述过。法国的法约尔(henri fayol)l9l6年发表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中,就把会计列为经营的六种职能活动之一;美国的古利克(luther culjck)1937年出版的《管理科学论文集》提出的管理七职能论(posdcorb),也包括了会计。马克思的“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更是对会计管理职能的高度概括。

5.有人说,会计本身就包含管理的意思,再加上管理一词,未免画蛇添足,反而损害了会计的本来含义。当然,如果大家对“会计”的含义理解是—致的,都认为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一词本身就包含了管理的意思,不加“管理”两字也未始不可。问题在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观念,会计就是记帐、算帐,“会计是为管理服务的工具,至今仍广为存在。为了区别于传统的会计概念,为了突破传统会计观的束缚,突出会计的本质属性,我认为加上管理二字,十分必要,此其一。其次,当我们谈到经济管理时,可以有计划管理、物资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人事管理,等等,为什么就不可以有会计管理呢?在这种情况下,用“会计”一词较之“会计管理”一词远为逊色,而且表达不了会计在微观经济中是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宏观经济中是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本质属性。其三,汉语中这样的用法屡见不鲜,例如,审计就包含了监督的意思,在西方国家就没有“审计监督”这个专用辞。但在我国宪法和日常用语中,经常提到“审计监督”,而且这一用辞概括了审计的本质属性同时也准确无误地表达了审计是整个经济监督体系中的一部分——审计监督。会计管理这一概念,也概括了会计的本质属性准确无误地表达了会计是整个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会计管理。

6. 有人说,会计的概念加上“管理”以后,变得无限扩大、捉摸不走了。问题在于这种“扩大”是否符合实际,是原来会计概念的范围过窄了,还是现在的概念过头了。当然。这种“扩大”不.是人为的,不是无限的。会计管理的范围,只在价值运动范围之—内。所谓“过程控制”并非一切过程,只是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过程,概念本身是抽象的,由会计管理各项工作体现的管理属性则是具体的、可以捉摸的。如果现实中的会计是管理活动,而理论上的会计概念又不是管理活动,那倒真会使人捉摸不走,无所适从。这里且不涉及所管理的各种具体内容是否应划入会计的范围,仅就核算、监督这两项基本职能来说,是否应属于管理职能,如果承认核算、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那么,“会计管理”的概念,既没有“无限扩大”,也不是“捉摸不定”的。

第9篇:信息经济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原始经济体;经济流;经济流剩余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08.019

[中图分类号]f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8-035-06

笔者曾在“我的经济现象整体观”(参见《时代经贸》2011年9月)一文中,明确提出对经济现象进行动态的整体性观察的理论主张,并从一个完全不同于西方经济学的独特视角,以人类祖先的生存行为现象为观察起点,引出“转换”与“吸收”两大功能,进而得出“原始经济体”的理论抽象,还对原始经济体进行了深层功能结构分析。本文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就原始经济体的体外环境及其成长进化问题做出理论描述。

经济体是一个功能体,视之不见,搏之不得,不包含物质、能量、信息的任何因子。因此,现象世界中包括人体在内的一切要素,均应被视作原始经济体的体外环境。

1 原始经济体的体外环境

1.1 人体

原始经济体的体外环境,可区分为人、社会、大自然3个层次。人,是经济体得以存在、成长和进化的决定性的、第一层次的体外环境,直接与经济体相关联。一物是否为有用之物,完全是相对于人体而言的。现实世界中不存在任何不是相对于人体的有用之物或无用之物。

同样是作为经济体体外环境的社会和大自然,无论其结构如何复杂、规模如何庞大,都无法直接与经济体发生作用,它们都只能通过人的行为来间接地作用于经济体。

人的行为是经济体体内功能得以实现的唯一途径。如果没有人及其维持生存的行为,便无所谓经济体的存在;没有人的成长,也无从谈起经济体的成长;没有人的进化,也便没有经济体的进化。要深入了解和把握经济体,必须要首先了解人。

人,或许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复杂的生物。人对自身的了解,并不比对外在世界的了解更多。甚至于在科学昌明的今天,人类自己还仍未完全确认自己的祖先。但经过几代人类学家一百多年的努力,人类对自己祖先的认识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深度,现在人类学家们几乎可以确认:人类的祖先是300万年至400万年前,用双腿从某种“神秘境界”里“走”出来的。中间经历了4次身体结构上的变化:南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我们无力对人类的进化过程做出更为详尽的描述,现仅就与经济体相关联的人的一些基本属性,做一个归纳。归纳过程中特别注意到要将迄今为止人类所认识到的自己的最早祖先南猿也包括进来。

我们把人的构成区分为2大部分。第一部分,包含6个要素,即眼、耳、鼻、舌、身、意;第二部分,包含也6个要素,即见、闻、嗅、味、触、识。

包含在这2大部分中的所有要素,并不是一些孤立的存在,相互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眼见一体、耳闻一体、鼻嗅一体、舌味一体、身触一体、意识一体。

眼见一体,以眼为体,以见为能;耳闻一体,以耳为体,以闻为能;鼻嗅一体,以鼻为体,以嗅为能;舌味一体,以舌为体,以味为能;身触一体,以身为体,以触为能;意识一体,以意为体,以识为能。

眼、耳、鼻、舌、身归于人的肌体;见、闻、嗅、味、触归于人的体能。肌体在意识的统领下发挥出体能,形成人的行为现象。

识,是人在面对外在世界时所表现出来的感觉、印象、记忆、判断、思维、想象等活动的能力;意,则是这种能力的来源。

远古人类祖先的意与识,在原始生存环境与生存方式的限制下,是浑然未分的,处于蒙昧状态。其生存活动中的行为动机,与其他动物没有本质区别,完全是出于生存的本能。但随着人类的进化,本能将逐步为欲念所取代,蒙昧将逐步为智能所取代。

与经济体体内功能相联系,意及意识统领下的人的肌体,是在生存行为中发挥吸收功能的基础和前提;识及意识统领下的人的体能,则是在生存行为中发挥

换功能的动力来源,见图1。

随着肌体、体能、意识的成长与进化,体现在经济体中的转换功能与吸收功能也将随之成长和进化。可以这样来形容:体能、识是经济体之“父”;肌体、意是经济体之“母”。为便于与经济体相对照,我们将人的肌体、体能、意识,统称为“人体”。

1.2 种群

社会,是经济体第二层次的体外环境,也是经济体存在、成长和进化的必备环境。但它永远不会成为经济体的直接环境。无论人类社会形态进化到何种程度,无论今后经济体的结构方式会变得多么复杂多样,人体是经济体的直接环境,这一点是始终不能改变的。

但社会又是人体赖以生存、成长、繁衍和进化的直接环境,是要对人体发生直接作用的。因此,社会对经济体的作用是通过人体间接地得以实现的。

与原始经济体相对应的社会环境是最原始形态的人类种群。这里,需要强调远古人类祖先种群的2个特征:①种群内部男人与女人的对立。这种对立,是人体种群得以延续的前提,也是人类社会制度现象产生的根源。因为,人类社会制度现象,其本质含义就是确定人体与人体之间的区分,男人与女人则是种群中人体与人体之间的最初的区分。②种群与大自然的对立。这种对立是种群得以存在的前提,也是人类社会文化现象产生的根源,见图2。

制度现象、文化现象,特别明显的是其中的科学和技术现象,反过来作用于人体,通过人体又作用于经济体,促进着经济体的成长与进化。

1.3 大自然

大自然是经济体最后一个层次,也是最为广大、最为基本的体外环境。以经济体为本位,大自然首先是指日、地、月系统。银河系乃至整个宇宙也都应当包含在大自然的概念之中。大自然与人体、人类社会一起提供了经济体赖以存在、成长和进化的全部资源。

可将蕴含于经济体体外环境中的全部资源归结为3个基本要素:

第一种,是可以看到、听到、嗅到、尝到、触到的以固体、液体和气体形态占有一定空间和质量的东西,譬如山泽之中与人类祖先的生存直接相关的动物、植物、水、土、石、空气等,我们将其统称为物质资源。

第二种,是通过各种方式直接释放出来的或者是可以间接地获得的做功的能力。譬如发自于天空的风雨雷电和来自于太阳的光线,以及来自于地下的热量等,我们将其统称为能量资源。

第三种,是蕴含于整个宇宙的信息资源。信息,20世纪才为人类所认识;关于信息的本质,说法也莫衷一是。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信息是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着的,区别于物质与能量,并与之相并列的第三种存在。

本文将信息定义为:人体所获得的关于现实世界的不确定性的减少。不确定性减少得越多,信息量就越大。两棵果树,这棵树上果子多些,另一棵树上果子少些。第一次在另一棵树上吃到少一些的果子;第二次,在这棵树上吃到多一些的果子;第三次就会再次来到这棵果树下。果子所处方位的不确定性在减少。

大自然无法直接与经济体发生关联,与社会环境一样,也必须通过人体才能发挥出对经济体的资源保证作用,见图3。

资源,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资源,正如前面所讨论的,指的是经济体体外环境中所蕴含的全部物质、能量和信息;狭义的资源则是指作为人类生存行为直接获取对象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对于一个给定的经济体,如果说广义的体外资源是广大或无限的,那么,其狭义的体外资源就总是有限的了。

与远古人类祖先生存状态相伴随的原始经济体,其狭义上的体外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既不包括能量资源,也不包括信息资源,只包括物质资源中极小的一部分,其全部内容也仅限于生长于山泽大地之中的、可供直接食用的瓜、果、鱼、兽等动植物资源。

2 经济流

2.1 经济流的概念

人类祖先要维持生存,就必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连续不断地重复其“摘吃果子”、“掘嚼根茎”、“擒食鸟兽”等进食行为。原始经济体体外环境中的资源要素,在加入人类祖先重复不断的进食过程,从而也是加入原始经济体体内功能重复不断的实现过程之前,本是一种与经济体无关的游离状态下的存在。一旦通过人体的行为被加入进来,处于游离状态的资源要素便会沿着两种功能相互作用所规定的方向,形成一股有序的流动。

我们将被转换功能与吸收功能重复不断的实现过程

纳入经济体而形成流动的体外资源,称为经济流,见图4。

2.2 主流与潜流

原始经济体的经济流可区分为2个层次。原始经济体是以可供人体直接食用的瓜、果、鱼、兽等动植物资源为其直接转换与吸收对象的,因此,狭义资源上的物质流是原始经济体体内经济流的主流。然而,伴随主流一同被纳入原始经济体而形成流动的,还要包括部分其余的广义资源上的物质流,以及能量流和信息流。这部分经济流,并不与人体的行为目的直接关联,而是处于一种不为行为主体所知的潜藏的状态,因此可称之为潜流,见图5。

经济流中包含潜流,这一点是由经济体结构规模与结构形式的有限性与体外环境结构规模与结构形式的广大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蕴含于规模广大的体外环境之中的各种资源要素,其结构方式要远远复杂于经济体的功能结构。物质、能量、信息在体外环境中本是一种难以分解的混合状态下的存在,当狭义上的资源要素以主流身份被纳入经济体时,能量流、信息流以及广义资源上的物质流也必然潜藏其中。

2.3 经济流的流向

如前所述,在本文的图示法中,转换为先,位于经济体的右侧,朝向经济流的来源;吸收为后,位于经济体的左侧,背向经济流的来源。在这种结构关系中,转换好似一面法力无边的“魔镜”,突然将体外资源要素的游离之“魂”,化为一股有序的“流”,摄入经济体体内,再抛向吸收的“胃囊”。经济流的流向与转换功能的作用方向是相同的,与吸收功能的作用方向则是相反的,见图6。

2.4 经济流的冷与热属性

流经经济体的经济流,要经受经济体体内2种功能的同时作用。从转换一方看,体外资源逐步由无用之物变为有用之物的过程,正是其原有的外部形态及内在结构不断发生着改变、分解或释放的过程;从吸收一方看,体外资源逐步以有用之物被耗费或吸收的过程,则是其处在不断释放、分解和改变过程中的外部形态及内在结构又在不断消失或隐没的过程。经济流在转换与吸收的功能作用下,亦生亦灭。我们比喻地称:处于转换功能作用之下的经济流具有“热”性;处于吸收功能作用之下的经济流具有“冷”性。

经济流的冷热属性变化,直接体现着经济体体内功能的区分,因此也可以说,转换功能具有热性,吸收功能具有冷性,见图7。

在原始经济体中,转换功能与吸收功能是紧密合一的。因此,流经其间的经济流,在同一瞬间既要表现出热性,又要表现出冷性。除非是转换与吸收之间发生了实际分离,否则,经济流冷热属性的变换并不会表现为经济体整体上的冷热更替。

为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从观念上将转换与吸收做一个暂时的分离,使两种功能各归其固有的结构方位。假想:有一股经济流正非常缓慢地以极为松散的粒子状态流经经济体。

当有一颗经济流的粒子流经白框时,见图8,黑框中是空的,这意味着转换功能正在发挥作用,吸收功能处于关闭状态。此时,经济流呈热性,或称经济体呈热性。

当这颗粒子流经黑框时,见图9,白框中是空的,这意味着吸收功能正在发挥作用,转换功能处于关闭状态。此时,经济流呈冷性,或称经济体呈冷性。

伴随着这股经济流的持续流动,经济流将会发生“热转冷”、“冷转热”,往复不断地交替变换。经济流密度越大、流速越快,冷热交替的频率就会越高。冷热交替的频率高到一定程度,经济流既要呈冷性,又要呈热性,结果就是动态的冷热均衡。

我们将这种冷热均衡状态,称作经济流呈中性,或称经济体呈中性,见图10。

转换与吸收,一体两面;经济体、经济流与行为现象,三位一体。转换、热性、动,三者相对应,为一面;吸收、冷性、静,三者相对应,为另一面。

转换功能起作用的时刻,正是经济流呈热性的时刻,同时也正是生存活动中的行为现象表现出动的特征的时刻;吸收功能起作用的时刻,正是经济流呈冷性的时刻,同时也正是生存活动中的行为现象表现出静的特征的时刻。

因此,经济体的功能结构、经济流的冷热属性和行为现象的动静特征,完全可以统一起来加以描述。当我们描述经济流的冷热属性的时候,也就是描述了人体行为的动静特征,同时也正是在描述经济体的功能结构。

2.5 经济流剩余

源自经济体体外环境,包含着主流、潜流两个层次和物质、能量、信息3个要素的经济流

,在流经经济体之后,有2个而且仅仅是2个去向:①被彻底转换与吸收,留存于人体之内,消失于经济体;②因无法进一步被转换与吸收,而被排出人体,留存于人体之外。被排出人体的经济流,同时也可视为被排出经济体。

留存于人体之内的经济流,将直接形成人体,维持人体的存在、成长和进化;留存于人体之外的经济流,将会直接造成人体周围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又将会反过来间接地造成人体的变化。我们将第二个去向的经济流称为经济流剩余,见图11。

经济体作为功能体,本是一个无形的存在,其自身并不含有、也从未留存资源要素中的任何因子。因此,作为经济体功能实现产物的经济流的实体,并非果真是留存于经济体之中,而是留存于经济体的体外环境之中,即留存于作为生存行为主体的人体之内或人体之外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之中。

但经济体体内功能的实现过程与人体的行为过程却是同步进行,毫厘不差的,因此,完全为人体所吸收,留存于人体的经济流,可视为形成人体,而消失于经济体;被人体所排出经济流,也可视为是被经济体所排出。

经济流流经经济体之后会产生剩余。这一点,与经济流中包含主流与潜流的道理一样,也是由经济体体外环境结构规模及结构形式相对的广大性和复杂所决定的。假如经济体的结构规模及结构形式与体外环境完全吻合,则根本就没有转换与吸收体外资源的必要。经济体体外环境中处于复杂的、混合状态下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在经济体体内功能的作用下,化作经济流之后,一部分得到了彻底的转换与吸收,留存于人体;没有得到转换与吸收的部分,则要被排出人体,同时也可以看作是被排出经济体,形成经济流剩余。

2.6 剩余的构成

经济流区可分为主流与潜流2个层次,进一步还可以区分为狭义资源上的物质流、其余的广义资源上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4个构成。

狭义资源上的物质流,即大自然直接赐予的可食用之物,经过经济体转换与吸收的部分,以化学能或生物能的形式留存于人体之内;未能转换与吸收的部分则主要以粪便或体热的形式被排出人体,同时也可看作是被排出经济体,成为经济流剩余。

在人类祖先谋求生存的活动中,奔跑时无意中碰到的石块,攀爬树木时无意间触动或折断的树枝等,以及作为物质存在形式的人的肌体的各种活动本身,都应被视为经济流的构成部分,它们是广义资源上的物质流。显然,这部分物质流是不能被原始经济体进一步转换和吸收的,因而要被排出人体,同时也可看作是被排出经济体,成为经济流剩余。

一只果子或一块兽肉,当其被纳入经济体而成为转换与吸收的对象时,其生长和成熟过程中所转换与吸收的太阳能、化学能等等,此时都具备着被纳入经济体而形成流动的含义,此即所谓能量流。此外,日复一日的奔跑、攀爬等觅食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能量的转换和流动过程,因此,也应一并被视为能量流。能量流,除被人体吸收的部分之外,剩余的部分均以热能的形式被排出人体,同时也可看作是被排出经济体,成为经济流剩余。

与我们关于原始经济体的理论描述相联系,在摘吃果子这样简单的行为过程中,也包含着信息的流动。我们的那位祖先起初并不知道哪里有果子可摘。经过一番寻找,才来到一棵果树下。在整个过程中,通过感官所感知的一切,已经作为“印象”或“经验”留存于他的记忆之中。下一次饿了的时候,他会很快找到这棵果树。没有找到这棵果树之前,这棵果树的方位对他来说是不确定的,现在这种不确定性大大地减少了。这就是信息在流动。由人类远古祖先穴居的山洞通往果树的那条蜿蜒小路,就是信息流经的“印迹”。

与物质流和能量流的一个重要的区别是经济流中的信息流是没有剩余的。人类祖先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存活动中,通过感官和心智所体察到的一切,都意味着相对于他来说的环境中的不确定性的减少,都将以印象、记忆、经验、知识的形式日积月累地留存于意识之中。即使会有所遗忘,而遗忘本身就是一种意识现象。因此信息是不能被排出人体而留存于人体之外的。

经济流剩余由物质流剩余和能量流剩余2部分构成,不存在信息流剩余。可以对经济流剩余做一个归纳,见图12。

3 原始经济体的成长与进化

在我们的描述中,转换与吸收是一个相当广泛的功能存在,不难看出,关于原始经

体的描述,只要稍加改动,同样也适用于其他动物,甚至是植物的生存行为。但必须牢记:我们所描述的原始经济体,其最直接的体外环境是远古人类祖先的人体,而不是其他动物或植物。其他动物和植物均被视为存在于大自然的物质资源,都是相对于人体而言的有用之物。

原始经济体是针对远古人类祖先单个人体的生存行为所给出的一种功能描述。无论是其结构规模,还是其流量规模,都取决于单个人体的胃口容量,是十分有限的。这种原始的转换与吸收所能够推动的经济流,其主流是物质流,并且仅限于大自然直接赐予的可食用之物。

人类祖先生存于种群之中,这种社会结构是十分松散的,至少在觅食过程中,他们是单独行动的。在通往未来经济生活的大道上,人类祖先总是群体出发,又分头行动,各自头顶一点“黑白闪烁”的原始经济体之光。

此消彼长、冷热更替、动静有常的经济体,是这样一种功能体:其自身不包含物质、能量、信息的任何因子,却带来了物质、能量、信息的循环流动;其自身是物质、能量、信息循环流动的必经之路,物质、能量、信息却未在其中有一丝一毫的留存。“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①。经济体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伴随着经济流的累积,造成了包括人体在内的体外环境的变化。

经济体体外环境的变化,首先是人体的变化。人体的变化集中表现于其生存能力的增强。原先需要花费许多精力四处寻找果子,如今早已知道果子生长在什么地方、如何才能摘到更多更好的果子;原先只能吃到一两种果子,如今早已知道还有哪些种果子也可以食用;原先吃不到或只能吃到野兽的生肉,如今发现偶尔拾到的被野火烧熟了的兽肉更加可口。人体与大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范围和深度在扩大和加深。所有这些都意味着肌体、体能、意识的成长。人体的成长又会反过来造成原始经济体中转换功能与吸收功能的增强。原始经济中转换功能与吸收功能的增强,意味着原始经济体在成长。

因为人体在成长,所以原始经济体必然要成长,但其成长不是没有限度的。在原始经济体的成长过程中,要受到来自5个方面的约束。

第一个约束:结构规模的有限性。人类祖先的肌体、体能是有限的。这集中体现为其胃口容量的有限性上面。尽管人体与大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范围在扩大,但一次进食所能够转换和吸收的食物数量毕竟有限。

此外,人类祖先的意识也是有限的。在远古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下,尚未完全脱离动物界的人类祖先除了直接觅食以外,其余的一无所知。人体的肌体、体能、意识的有限性,决定了原始经济体结构规模的有限性。原始经济体本身无法突破这种局限,因此,在本文的图示法中,用以表示原始经济体结构规模的由黑白两色所构成的方形面积的大小,在经济体的成长过程中,始终是不能改变的。原始经济体的成长不表现为图形面积的扩大。

第二个约束:原始经济体体内的转换功能与吸收功能,两相对等。无论原始经济体成长到何种程度,绝不会出现转换大于吸收或吸收大于转换的情况。表现在图形上就是分别代表两种功能的黑色面积与白色面积,始终是相等的。

第三个约束:转换功能与吸收功能在原始经济体体内的结构方位固定不变。转换为先,永远朝向经济流的来源;吸收为后,永远背向经济流。不可互换。表现在图形上,就是代表转换功能的白色,始终位于图形的右侧;代表吸收功能的黑色,始终位于图形的左侧。

第四个约束:转换功能与吸收功能的作用方向相反,即两种功能的效用各自由大至小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表现在图形上,就是转换功能的作用方向是由右向左,吸收功能的作用方向是由左向右。箭头的方向不可改变。

第五个约束:转换与吸收二体合一,不可脱离。一旦脱离,则意味着经济体的消失。表现在图形上,就是分别代表两种功能的白色和黑色,始终是连接在一起的。

原始经济体的6个属性:规模有限、功能对等、先后有别、方向相反、二体合一、此消彼长,在原始经济体的成长过程中,前5个属性都不可能发生变化,唯一能够发生变化的,是两种功能之间的相互消长关系。

在前面的描述中,我们曾假定两种功能的相互消长呈线性变化,现在我们仍保持这个假定,通过图形来推演原始经济体成长的整个历程,见图13。

由体内功能增强所带来的原始经济体的成长,并不表现为图形中黑

白两色乃至整个方形的面积的增大,也不表现为两相对等、先后有别、方向相反、二体合一这些属性的任何变化。而是仅仅表现为:伴随着经济流的持续流动和循环累积,两种功能相互消长关系的变化。消长关系变化的结果,是两种功能在原始经济体中的地位关系的改变。

在最初状态下的原始经济体中,能够被转换与吸收的食物种类和数量是单一而有限的,人类祖先没有进行食物选择的自由,原始经济体的体内功能极为有限,两种功能的地位关系是:吸收完全从属于转换,转换完全决定着吸收。表现在图形中,就是代表转换的白色完全处于上方,代表吸收的黑色完全处于下方,参见图13-0。

伴随着体内功能的增强,能够被转换与吸收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在逐渐扩大,此时,人类祖先开始获得更多的食物,并可以有选择地进食。吸收对转换的依赖程度开始降低。转换与吸收的地位关系开始发生改变,各自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化。转换功能的支配地位由此开始逐步让位于吸收功能。表现在图形上,就是原先处于上方的代表转换的白色,逐步让位于原先处于下方的代表吸收的黑色。这就是原始经济体成长的全部含义。

原始经济体的成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将其划分为6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里,体内的功能结构都处于不同形式的平衡状态。图13显示出7种平衡状态。

图13-0中,转换功能完全处于上方,吸收功能完全处于下方。这表明吸收完全由转换来支配。我们把这种平衡状态称为原始经济体的“初始平衡态”。在初始平衡态下,食物种类单一,数量有限,人体之外不存在选择机会。此时,经济体所体现出来的转换功能与吸收功能是极为微弱的,属于经济流累积的初期。前面那位人类祖先的第一幅进食图景,参见(“我的经济现象整体观”,冯力,《时代经贸》,2011年9月,图2),可近似地看作是处于此种状态。从生存活动中的行为现象上,观察不到明显的阶段性区分。此时的人类祖先,严格地讲,远没有具备人的本质特征,是蒙昧状态下的生存本能在支配着人体的生存行为。

图13-1和图13-2所显示的平衡状态,称为“对等过渡平衡态”。图13-1显示出经济体开始成长。此时,人类祖先的觅食能力有所提高,与时同时,经济体所体现出来的转换功能与吸收功能也有所增强。在这种增强的同时,吸收功能的地位有所上升,吸收不再完全为转换所支配。在图13-2中,吸收的地位进一步上升,转换的地位进一步降低。“对等过渡平衡态”下,由于食物种类增加,人体之外开始出现选择机会,但人体之内尚无选择意识。

图13-3中,转换与吸收之间的地位关系完全对等,这也是整个过程中唯一的一次地位对等的机会,称为“对等平衡态”。“对等平衡态”下,食物种类的多样化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人体之外存在着足够的选择机会,人体之内的选择意识即将生成又尚未生成。

图13-4和图13-5所显示的平衡状态,称为“临界过渡平衡态”。在这种平衡态下,两种功能已经开始转向了各自的反面,转换功能开始让位于吸收功能,吸收功能反过来开始支配转换功能。食物种类进一步增加,人体之外的选择机会进一步增多,人体之内的选择意识开始生成。

选择意识一旦生成,则意味着本能开始为欲念所取代,蒙昧开始为智能所取代。本能的行为动机开始为欲念支配下的行为动机所取代;蒙昧的行为方式开始为智能的行为方式所取代。一块生肉和一块被野火烤过的熟肉,这位祖先不加选择地吃了一块生肉,或同样是不加选择地吃了一块熟肉。从外在现象上看,动机不为欲念所支配。但体内的真实感受会告诉他,下一次要选择那块熟肉。再有机会的话,欲念就会发生作用了。有选择意味着有欲念,能选择意味着有智能。欲念与智能的生成是原始经济体成长带给人体的最显著变化。

在欲念的支配下,人类祖先开始有选择地吃到更多种类和充分数量的食物。再也不是摘到什么吃下什么、摘得多少吃下多少。这预示着人类祖先的“幸福”时光即将来临。行为过程的阶段性区分,从这里开始逐渐显露。

图13-6所显示的状态,称为“临界平衡态”。代表吸收功能的黑色完全处于上方,代表转换功能的白色完全处于下方。此时,受到各方约束的原始经济体所能够实现的转换功能与吸收功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转换功能的支配地位完全让位于吸收功能。这也是行为现象上的阶段性区分最为明显的时刻。前面的那

位祖先的第二次进食,参见(“我的经济现象整体观”,冯力,《时代经贸》,2011年9月,图3),可近似地看作是处于这种状态。这位祖先在他图中的演示过程中,无意之间画出了一道人体体表的分界线,给了我们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来发现和确认转换与吸收这两种含义极其深远而广泛的功能存在。

人体中的欲念已经形成。狭义资源上的有用之物的种类,已经为人体中的智能区分完毕。我们的远古祖先终于迎来了“想吃什么,就摘得什么”、“想吃多少,就摘得多少”的好时光。

“福兮祸所伏”。我们的祖先此刻正沉浸于幸福时光,尽情享用着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赐美食。但他们也许不会想到,就在此刻,与其生存行为形影相伴的功能体——原始经济体,已经悄无声息地走到了它的尽头。

自初始平衡态,随着经济流的累积,原始经济体中转换功能与吸收功能的地位关系始终在发生着改变。但这种改变,在前述5个约束条件下,经历了6个步骤,来到如图13-6所示的临界平衡态时,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入了一个“死结”,达到了成长的极限,再也无法成长了。即使耗尽全部体外资源,也无法在维持经济体原有结构不变的前提下,解开这个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