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范文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精选(九篇)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

第1篇: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陶行知 健身思想 高中 体育教学 启示

一、陶行知体育健身思想特点

在同一时期,不同知识分子对体育思想的见解也是不同的。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受到广泛推崇,并且在后世也被认可。相对于同时期的其他体育思想,陶行知先生的健身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提倡健身对象的范围更加广泛。在陶行知的健身思想中,主张主体终身体育、终身健身的思想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身体锻炼应当是贯穿与一个主体生存发展全过程的重要行为,也就是陶先生说的“与生同来,与死同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陶先生的价值理念中,体育健身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一个完整健全的人,身体素质是最基本的条件,一个人只有健全的体魄才能证明其是一个完整健康的人。

第二,体育健身的可操作性。陶行知健身思想是创造条件、因陋就简、量力而行。健身需要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但必须从实际出发,他主张健身应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因陋就简,提倡学生选择一些不一定花很多钱,实用性强的健身项目,如游泳、爬竹竿、跳远、游戏等,甚至“走来走去练习脚步也于康健有益”,这就根本不用花钱也能健身了。陶先生的健身思想,是一种朴实的教育思想。他不盲目追求外在的形式与花样,而是从健身的基本规律出发,讲究在健身过程中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并根据规律来制定适合每一个个体的锻炼方法与健身目标。

第三,健身是一种应当被重视的基础行为。陶行知的健身思想认为一个人应该做好最基础的预防和保护工作,从基础做起,认为一个个体应当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只有好的习惯才能为个体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进而才能有一个相对健康的体魄。健康的身体,是培养高尚情操的基础,也是各种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

三、陶行知健身思想对高中体育的启示

上文我们分析了陶行知体育健身思想的背景以及主要特点,这一思想的产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但是这一思想的价值,并不因为这一时代的远去而被众人忘记,一个优秀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其教育理念除了展现一个时代的文化背景,还渗透了教育理念的基本价值规律,能够被后世继续沿用。从当代高中教育的角度来看,陶行知的健身思想仍然能够指导当前的高中体育教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转变体育教学理念,将体育与生活紧密结合。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正在经历不断的调整与完善,改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指导思想、指导理念的转变。在当前的高中体育中,应该摒除掉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例如各种比赛名次、奖金等,真正意识到体育教学应该为学生的身体健康考虑,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打造健康体魄作为高中体育教学的目标。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调动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将体育锻炼培养成一个生活习惯。

第二,在体育教学中突出健身价值。从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工作看,除了完成必要的体育训练项目外,对普通学生的健身价值并没有凸显。特别是随着竞技体育在我国的发展,一些普通高中也开始注重校内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将体育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对一些专业人才的培养上。这其实是当前高中体育教学的一个误区,过于重视竞技体育的价值,忽视了体育对普通学生而言的真实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高中的体育教学应该回归正轨,从普通学生的角度出发,重视体育的健身价值。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并且采用多种形式开展体育教学,实现方式和手段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学校可以从现实情况出发,对之前采用的教学大纲进行调整,重新领会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和健身思想,对体育课程进行科学的划分和安排,打破原有的格局,使学生能够轻松自由的锻炼身体,并受用终身。

第三,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要将陶行知健身思想切实的应用到高中的体育教学中,就必须形成系统完善的教学体系,既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也要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合理、有趣、生动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不仅能够得到身体上的锻炼,而且能够在心灵上有所感知,有一种体育健身所带来的充实满足感。教学内容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让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合理展现自己的特长,充分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探求最适合自己的锻炼健身方式,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健康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以培养。教师要创设师生互动、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使讲解、听课、训练、交往、欣赏、观察等各种教学方法都能产生积极的效应。教师还要把现代化教学技术纳入体育教学中,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体育运动技术要领、练习方法,从而不断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和质量。

第四,改革体育教学的评价与考核方式。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考核方式虽然是整个教学工作中处于尾声的一项教学工作,但是对前期教学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却能产生重要影响。因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最终的考核结果还是看重的。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必然要求对考核方式进行调整和改革。在考核过程中,要将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虽然长期以来我们摒弃主观评价带来的随意性,但是对于体育教学而言,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个人能力有着很大差异,如果仅仅采用客观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价,以硬性的标准为唯一评价尺度,对于学生个体而言未必就是公平。所以,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减少学生与教师对考核结果的心理压力,能够促进高中体育教学工作更好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阮巧玲.从人文视野审视陶行知的体育观[J]-浙江体育科学2006,28(1)

[2]李宗堂 陶行知体育思想对成人体育改革的启示[J]-成人教育2011,31(3)

[3]兰亚强 新世纪学校体育功能和目标的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1,5(4)

[4]朱晓春. 陶行知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的新取向[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7,23(2)

[5]李林. 陶行知的学校体育价值观及启示[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25(3)

作者简介:

第2篇: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行为导向理论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6-0176-02

如果要问:20世纪初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与20世纪80年代在德国诞生的行动导向教学理论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在时间和空间乃至文化背景、时代背景似乎都有较大差异的两种教育思想有关系吗?笔者的回答是:有关系,而且有密切的关系。两者可以说是殊途同归,共同揭示了教育的本质规律,揭示了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进行教育的问题。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

“行是知之始,行是知之成” 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我认为可以用陶行知先生的话简单地概括,即“行是知之始,行是知之成”。对这句话的意思,陶行知先生自己的解释是:“行动产生理论,行动发展理论。行动所产生发展的理论,还是为着要指导行动。理论要通过行动才能发生它的力量,丰富它的内容。”笔者认为,陶行知先生的这一思想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思想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观点是:(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得到了与陶行知先生关于理论(知识)与实践关系相同的结论。毋庸置疑,知识的获取必须从实践开始,真理的形成必须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实践在人类知识真理的建立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先生深知实践在知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因而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中非常重视实践在教学中的作用。他提出“教学做合一”:“就是会者教,不会者学;如何做,则如何教,亦如何学。光学而不做,或是光教而不做,都不是彻底的教育。”他提倡在彻底的教学中“教学做”应该是一体的,不能够分离。陶先生又说到:“这个理论包括三方面:一是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二是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三是教育不是教人,不是教人学,乃是教人学做事。无论那方面,‘做’成了学的中心,即成了教的中心。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要想做得好,就须‘在劳力上劳心,以收手脑相长之效’。”还说到:“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从陶行知先生以上的言论中我们可以了解陶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实际上陶行知先生还有很多这样的言论,这里不再赘述。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中,“如何做,则如何教,亦如何学”,“在做上教,在做上学”这些主要思想的描述都离不开“做”。提出“做”是“学”的中心,是“教”的中心,显然说明了陶行知先生充分了解实践在教学中的作用,也十分重视和强调实践在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是陶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先生这些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陶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是我们教学实践的重要指引,我们的教学就应该是“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行动导向教学理论的核心思想

行动导向教学理论是德国教育研究者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德国,行动导向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推广。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原比较研究部负责人劳尔·恩斯特(Laur Ernst)指出“行动即学习”原则是对行动导向的简单概括。行动导向是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行动导向实质是强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教与学、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交往情境,把教与学的过程视为一种社会交往情境,在这种情境中产生一种行动理论的假设。行动导向是个体的学习行动,学生是学习的行动者,教师是学习行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为了行动来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从而达到“手脑统一。”

总之,行动导向教学的思想就是“为了行动来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行动是行动导向教学的目的,也是行动导向教学的方法。行动导向教学理论因而也提出这样的说法——做中学,做中教。

两种思想的思辨

显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与行动导向教学理论虽然一个是东方的教育经典,一个是西方的教学创新,然而他们的思想却惊人地相似。或是说陶行知先生早就看到了教育的真理,而行动导向教学给出了进一步的论证和实践。前几年,不了解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而刚接触到行为导向理论还以为这一思想是“舶来品”,了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后才知道行为导向理论的思想之根在中国。一个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一个要“做中学、做中教”,他们不约而同地强调“做”在学习中的作用。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显然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知识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体现它的作用,人们在这时才能体会掌握知识的意义,才真正会产生追求知识的动力。因此,学生的实践活动是激发学习动力的最有效的手段。另一方面,实践是知识的来源,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感受知识的建立过程,感受获取知识的不易和满足感。感受知识的建立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探索新知识,这是只知道照本宣科的教学无法得到的教学效果。

重视学生实践在教学中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通常表现为人在创造性思维指导下,开展一定的创造,获取一定创造成果的过程。人在进行创造的时候不仅要想(思维),而且还要干(行为)。因此,创造教育把引导受教育者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创新才干作为创造力开发的重要途径。

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得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真谛。行动导向教学思想应该说也是在职业教育的时代背景中产生的。职业教育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的,职业教育更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有能力从事某种岗位和技术工作,因此,行动导向教学以行动为目的并以行动为教学方法是必然的。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行动导向教学则创造了一整套教学体系,或者说行动纲领。行动导向教学理论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纲领。在职业教育中落实行动导向教学理论实际上也是在贯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

无论是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还是行动导向教学理论,都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实践。陶先生认为,让学生实践与教学过程是一体的。行动导向教学更是以行动作为教学的目的和中心,在行动中完成教学过程。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行动导向理论共同揭示了我们的教育过程应该充分重视学生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只有将学生的实践活动与教学有机结合,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陈启琛.浅谈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催化作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2).

[3]姜大源.“行为”、“活动”与“行动”辨——行动导向教学管见[J].职教通讯,2003(1).

第3篇: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生活教育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38-02

实施教育课程改革,观念是先导,关键是教师。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来的今天,借鉴陶行知思想,融入新课程改革,我们既倍感亲切,又更觉珍贵。

1.“生活教育”思想中的新课改理念

1.1 “生活教育”思想对课程的诠释

纵观陶行知先生的思想,结合当前中学教育的现实,对目前的中学教学课程有必要进行改革,教育与生活必须相联系这便是其一。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理论,大力主张学校教育应该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学生实际。“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这是陶行知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对于课程资源的全新思考。陶先生以生活为源头活水的课程资源观是其生活教育理论在课程领域里的灵活运用,生活教育理论是其课程资源观的理论基石。什么是生活教育?陶先生对它的定义是:“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这三句话不仅明白无疑地阐述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揭示了生活教育的本质特征,同样,也说明了课程源于生活、从属生活和服务生活的道理。

1.2 “生活教育”理论对新课改的启示

课程回归生活,生活回归课程,是此次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这一重要理念借鉴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观,从他生活教育的思想宝库中汲取了非常丰富的营养。

用生活来教育。陶行知深信生活是教育的指南针,是教育的中心。这就是说,生活与知识、生活与教育,生活是第一性的,生活是教育的主语,“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其一,生活是教育的大课堂。课程改革就是要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和火热的社会,在实践中学习。其二,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往我们把课程、教材当作世界,现在要把世界当作课程、教材。其三,生活中的人们应该是我们的老师,向生活学习,包含着向生活中的人们学习。

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这是说教育的目的。教育是为了生活,为了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正如陶行知所说:“生活教育是运用生活的力量来改造生活,它要运用有目的有计划地生活来改造无目的无计划地生活。”课程改革除了在“事实”层面上走进生活外,更要在“意义”层面上联系生活。为了改造生活,必须有工具。陶行知说:“空谈生活教育是没有用的。”应怎么办?要发现、制造和运用生活工具。

与生活相联系,是为了摆脱书本的束缚。陶行知认为,“实际生活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解决。”“‘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课改实践已充分证明,只要走进生活,教育就将变枯竭为鲜活,变苍白为丰富,变无力为充满活力和魅力。

2.“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中的新课改理念

2.1 “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对课程的诠释

教学做是陶行知教育的核心理念,这一核心理念贯穿课程、教材、教法改革的始终,尤其体现在教学上。“教学做合一”理论是青年陶行知回国看到国内学校里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学校置国家危亡于度外,只顾读死书的落后状况而提出来的。他说“日本人打进来了,我们只会喊口号。可是我们干了几十年,到现在所用的电灯,所坐的汽车,都是外国人做的。我们自己不会造出来,这是什么缘故?这因为书呆子不去干科学事业,因为不用手去试验,不用手去创造。”陶先生反对“教而不做,学而不做”,指出:“不做无学,不做无教;不能引导人做之教育,是假教育;不能引导人做之学校,是假学校;不能引导人做之书本,是假书本。”由于社会制度的局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这一教学观点在当时并没有系统化、课程化。但这一教学思想对于今天的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2 “教学做合一”思想对新课改的启示

从教授法到“教学做合一”是理念的转变,是方法的飞跃,它对课程实施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此,学校教师要从三个方面积极应对。

一要养成终身学习习惯。尤其要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同志在北师大百年庆典上说: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更应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

二要锤炼高超的教育艺术。“教师生活是艺术生活,其职务也是一种工艺,应当手到心到躬亲实行者。彼惟高谈阔论,不屑与三百六十行为伍者,岂能当二十世纪教师之名?”陶先生倡导师生共学、共事、共修养,新课程倡导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倘若教师没有动手动脑“做中教”的本领,是不可能指导学生“做中学”的。要让学生动口说一说,动脑想一想,动手做一做,教师就先要动口说一说,动脑想一想,动手做一做。要教学生向前进、向上进,非自己向前进、向上进不可。

三要有独出心裁的创新精神。陶先生认为:“倘使不照书本上所说而能独出心裁地指导小朋友在做上追求真知,那就格外的好了。”陶先生企盼老师们成为创造的教育家、开辟的教育家,创造真善美的活人,创造教育辉煌灿烂的明天。

3.“创造教育”思想中的新课改理念

3.1 “创造教育”思想对课程的诠释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最早提出“创造教育”理论的人,他超前并非常有效地解决了“研究性”学习所面临的核心课题。陶行知先生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把行与知、手与脑统一起来,培养学生“独出心裁”的能力。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通过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掌握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教育的精髓是培养创造性人才,课堂教学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摇篮。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欲望和创新的火花,只是关键在于它们能否被点燃起来。教师教学的作用就是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点燃学生头脑里的创新火花,开辟施展和显示的领域,让那些创造潜能得以释放。

3.2 “创造教育”思想对新课改的启示

陶行知的教育创新体现在诸多方面,如:教育理论的创新、教育目标的创新、办学形式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等。

实施创新教育势在必行。创新教育的提出,是在对中国近代以来的教育历史进行横向比较和对中外教育进行纵向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对目前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弊端的深刻反思后做出的正确选择。我们的学生可以在各学科的国际竞赛中屡屡夺冠,但在走向社会后,不仅没有人拿到诺贝尔奖,而且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种现象,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中国高速发展的社会呼唤着教育的改革,呼唤着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创新教育是国家发展民族昌盛的千年大计!陶行知倡导的是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师是创新教育的关键。陶行知在《第一流的教育家》中指出:今日之教育家,必须“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教师还必须精通把自己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化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强烈动机和科学方法,才能真正肩负起教育改革的重任。新教材的实施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它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吃透新课标、新教材;还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组成,随时注意学生经常接触的媒体报道。对学生来说,既能学到新知识,又能享受学习的乐趣,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这也正合乎了陶行知教育理论思想。

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非常敏感地考察、梳理了西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框架、对策及走向,从中吸纳了一些有益的东西,这是我们的一大进步。但与此同时,我们决不能忽视和丢弃我国的优秀教育传统,不能忘掉陶行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一些理念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包括他的课程思想和课程理论)有某种相通之处。可以说,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课程思想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重要启示,在课程改革中我们也发展着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第一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陶行知全集.第二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3]陶行知全集.第三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4]陶行知全集.第四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5]陶行知全集.第八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6]杨启亮.课程改革中的教学问题思考.教育研究,2002(6)

[7]任长松.走向新课程.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8]徐继存.教学论导论.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

[9]罗明.论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

[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作者简介:

第4篇: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 陶行知 生活 教育 生活教育理论

一、陶行知简介

陶行知(1891.10.18――1946.7.25),汉族,徽州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民主主义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爱国者。原名为文,大学期间推崇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本名为陶行知。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中,为中国教育发展探寻新的道路。他不仅在理论上进行研究探索,又以"俯身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致力于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普及教育、大众教育等,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希望用四通八达的教育,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卷五P56) ,30年如一日矢志不移,其精神为世人所共仰,被所赞誉的"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称其为"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十分重视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作用,力图通过教育改变当时中国落后贫穷的现状,认为"教育是立国之本", 成为当时"教育救国"的众多的知识分子中一位杰出的代表,他为中国教育改造、普及人民教育,为争取民族解放和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奋斗了一生,提出"中国华民国所需要的教育是主人的教育"(卷二P201),并结合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为内容的生活教育,生活教育理论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也成为其终身奋斗的目标。

二、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作为杜威的学生,早年深受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杜威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他既继承和吸纳了杜威的理论中的精华,同时又结合中国当时的国情和自己长期教育实践对杜威教育思想进行相应的理论创新,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教育"理论,即将杜威的观点"翻了半个筋斗",创造性地改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形成"生活教育"教育思想体系。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生活教育包含三部分"一是生活之教育;二是以生活影响生活之教育;三是为着应济生活需要而办之教育。用英文译出来,比较简单:life education means an education of life, by life and for life."(卷四P268)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生活即教育"理论观点源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教育观点,"'没有教育即生活'的理念在前,决产生不出'教育即生活'"(卷二P7),但是,同时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育极其广阔自由,如同一个鸟放在林子里面;'教育即生活',将教育和生活关在学校大门里,如同一个鸟关在笼子里面"。(卷二P504)陶行知认为:"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卷二P8)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生活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过什么生活便要受什么教育",教育含于生活之中,生活中有教育,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到处可以生活,到处可以教育"。(卷四P270)因此,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结合为一体。"生活即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人生需要面包,我们就得受面包教育;人生需要恋爱,我们就得过恋爱生活,也就是受恋爱教育"(卷二P491)。教育应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但是教育并不是被动地由生活局限,而是对生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社会即学校

"学校即社会"也就是跟着"教育即生活"而来的。"社会即学校"的理论是在对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的教育观点的批判的基础上得出的。陶行知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上所有的一世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社会即学校则不然,它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去,使它能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延伸到大自然界里去。能做到'社会即学生',然后才能讲'学校即社会'",(卷二P491) "社会即学校"的根本思想是反对脱离生活、脱离实际需要、主张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沟通学校和社会,创办人民所需要的学校,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真正把学校放到社会里去办,使学校与社会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因此"社会即学校"的真正含义就是根据社会需要办学校。"社会即学校"并不是主张学校消亡论,而是提倡学校改造论,改造旧学校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3."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的教学论,来源于杜威的"做中学"观点,但是也有所不同,"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不是主张劳力与劳心并重"(卷一P129),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行", "阳明先生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我以为不对,应该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卷二P3)。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作为教师,"一,先生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卷一P24)这句话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卷二P289)。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和发展他形象的比喻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卷四P160)。

陶行知还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 ,提出教师"必须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卷一P88)

三、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在反传统的封建的旧教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揭露并批评了旧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弊端。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和观点对我们现在的教育改革也有启发之处。

(一)教育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目的

生活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明确提出:新时期的学习者的学习 "应该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1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了明确指出了:"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2 ]

现实的社会生活是我们赖以生存而又具体的生活环境,人离开了社会生活不可能存在,不可能发展,所以不管教育是作为人的一种活动方式还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工具,教育都源于生活,其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是以整个人生为目的的,所以教育教学不能仅仅限于课堂内、校园中,而要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去,使它能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延伸到大自然界里去"(卷二P491)。将儿童带到生活中,从生活中学习,丰富多彩的生活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内容,而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和目的也都是源于生活中。

(二)坚持学生为主体,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创造力

陶行知从对旧教育进行批判和破除入手,针对当时学校普遍存在"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严重脱节的现象,提出将原来的"教授法"改为"教学法",以突出教与学之间的联系和教师的教服从、服务于学生的学。并提出"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生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情怎样做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 重视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关注学生的需要,"结合学生的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和生活的要求实施活的教育","我们教育儿童,就要根据儿童的需要的的力量为转移","要按照儿童的心理进行"(卷一P404),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在陶行知的教育实践中始终坚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教育对象是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主体,现在不少老师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面临同样一个问题――学生不爱学习,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把学生当作独立的主体而是把我们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学生在学习中得不到自由,体验不到快乐,自然就不会爱学习。每个学生都是具体的独特的生命存在,教育的目的在于增进学生对生活、生命的理解与感悟,启发他们对生活目的、意义的自我意识,通过学习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三)有利于建立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到 2020 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和"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过什么样的生活,便要受什么样的教育。这样的观点有利于提高教育开放水平,促进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建立学习型社会;有利于形成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终身教育体制机制;有利于创办具有中国特色,适应世界发展要求的现代教育。

"生活即教育"社会中时时处处都有学习的对象,个体也可以时时学习、处处学习。即"社会即学校",要创建学习型社会,就必须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为社会社员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学习机会。"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这也是创建学习型社会和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基本原则,"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因此应社会成员要根据其个自的爱好、兴趣、学习风格、思维习惯等采取相对应的灵活的教育方式方法和适应的教育内容。

总之,陶行知先生作为中国教育的奠基人,他从社会现状研究中国的教育,其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教育理论",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不仅在近代中国的教育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当代教育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生活教育"为我们的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指导性原则。

参考文献

第5篇: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陶行知;德育思想;生活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3-0130-02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为人民教育事业鞠躬尽瘁,他融合了我国古代儒学思想、近代孙中山的社会进化思想、西方实用主义等思想精髓,创办了晓庄学校、育才学校等多所学校。陶行知一生坚忍不拔的从事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他的教育理念涵盖面非常丰富,主要包括:生活教育、创造教育、普及教育、平民教育、幼儿教育、德育教育等等。本文主要从德育教育方面探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对当代德育教育的创新和改革的启发作用。陶行知在其教学生涯中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他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1]道德教育在他的教育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他在近30年的教育实践中秉承生活教育思想精髓,创立了生活德育理论。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实践中,生活德育理论形成了完备的德育理论体系,形成了主要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等多个方面的内涵。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我们要克服当代德育教育在我国发展的困境,比如德育教育的被动化、德育教育中知行脱节、德育教育空洞化、德育教育形式化等问题。在德育观念不断创新的今天,陶行知的德育教育思想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相反先生的德育教育的理念犹如一盏明灯,指引我们现代教育实践改革,促使德育教育贴近生活,回归生活,让学生不在是学习空洞的德育理论,要使学校德育教育能够转化为学生的行为模式,让德育教育更加生活化和平民化,真正为社会培养高质量、高品质的人才。

一、陶行知德育思想的目标

陶行知德育教育的理论目标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1943年,陶行知在《百侯中学复校十周年纪念》贺词中写到:“千教万教兮,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兮,学做真人”。这一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思想就是陶行知德育教育的根本目标。我们从他的教育思想理念中可以看出,“真人”内涵具体包含:首先是做一个追求真理的人。追求真理是陶行知的人生目标,也是他道德教育的目标,只有不断最求真理才能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对大众对社会有用的人。但是我们对真理的追求必须受道德良知的约束,“我们必须坚持‘宁为真白丁,不作假秀才’……决不向虚伪的社会学习和妥协。”[2]但是我们所追求的真理是行动的真理,他把离开行动的真理形象的比喻为交际花手上的金刚钻戒那样只能当装饰,没有实际用处。由此可以看出,陶行知要培养的是在实践中、在行动中追求真理的人。其次是学做“人中人”。陶行知主张学生要做“人中人”,不做“人上人”,也不做“人下人”。在他看来,“人上人”是指那些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统治者;“人下人”是指那些深受压迫剥削而不知不觉,失去自尊心自信心的劳苦大众。“人中人”就是指深入人民群众,与人民同甘共苦,为人民谋福利的人。陶行知是人民的教育家,他始终坚持教育要培养为人民服务的人。他在《育才学校创办旨趣》中指出:“育才学校不是培养人上人,我们的孩子们都是从老百姓中来,他们还是要回到老百姓中去,以他们所学得到的东西贡献给老百姓,为老百姓谋福利”。他的这一理念真正反映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方法。陶行知认为,“他们都受着国家民族的培养,要以他们学得的东西贡献给国家民族,为整个国家谋幸福。他们是在世界中呼吸,要以他们学得的东西帮助改造世界,为整个人类谋利益。”[3]他自己就是道德行为的典范,他自己脱下西装,换上草鞋和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最后是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劳力上劳心的人。在他的教学实践中,他非常重视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并且还要学以致用,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广泛相结合。创新性人才和劳力者劳心是相辅相成的,“在劳力者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便可得事物之真理,人人在劳力上劳心,便可无废人,便可无阶级。征服天然势力,创造大同社会”[1]。在劳力上劳心之人能“改造世界,叫世界变色”。

二、陶行知德育教育的内容

1.劳动教育。陶行知十分赞同那种“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的自立自强的人,认为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并告诫学生不要学那种“好事怕用手,个子那么大,拿不动扫帚,整天逛趟子,一双手儿摆在袖里走”的没有出息的人。他主张教学要教学生热爱劳动,手脑并重,通过劳动实践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的精神,磨练学生的顽强意志。随着应试教育的出现,劳动教育在德育教育中基本形式化了,学校家庭已经把学生的大量精力放在如何应对考试中去了,这就造成了很对学生乃至大学生连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这种教育机制培养出来的学生眼高手低,好高骛远,与社会需要脱节。我们可以借鉴陶行知先生的劳动教育,让劳动教育回归到素质德育中来。

2.爱的教育。陶行知的爱的教育包含五个层次――自爱、爱生、爱民、爱国、爱天下。自爱是陶行知爱的教育的起点。他说:“已且不自爱,遑论乎推己而爱人?”生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养成受教育者的自爱之心。爱学生也是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的重要内容。爱是教育的前提,教师首先要爱学生。他特别赞扬武训“为了苦孩,甘当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的兴学精神。爱民教育是爱生思想的拓展。陶行知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在教育思想上的推陈出新,更重要在于他永远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提倡为人民服务的爱民思想。爱国主义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教育没有独立的生命,它是以民族的生命为生命”,陶行知提出教育要教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和自己的人民。爱国主义在不同的阶段具体表现形式不同。当国家和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教育就应该教学生去拯救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要唤醒大众的民族意识,团结起来救中国。在抗战期间,他创办的育才学校结合抗战救国的宣传开展教学活动,学生们有组织的走出学校,走进劳苦大众,向行人、苦力、挑夫等学习,体验生活实践,在把创作的知识成果撒向社会,唤醒大众的爱国情怀。由此可见,陶行知所提倡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非常具体和现实的。爱国主义是先生教育的基石。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马无欺母之心,人怀感恩之心。祖国是我们华夏儿女的根脉,作为每一个中华儿女,爱祖国是每个人自觉履行的责任和义务。“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爱满天下”以博爱精神为立足点,以人民大众作为博爱的对象,在他一生的教学生涯中充分体现了他为全天下人民谋幸福的道德情怀,他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一棵草走”是他一生的写照。在陶行知看来,每个人都应该将自己的爱奉献给民族的解放、人类的自由、人民的幸福,这才是“爱满天下”的真谛。陶行知对德育教育的认识与国家、民族、人类未来相连,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3.集体主义教育。陶行知非常重视集体主义教育。他的集体主义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他把学校这个小集体和整个民族的大集体向结合来教育和启发学生。他认为:“我们的小集体要成了这个大集体的单位才不孤立、才有效力、才有意义。与这个大集体配合起来,然后我们共同立法、共同遵守、共同实行、才不致成为乌托邦的幻想。”[4]而且他指出了集体生活的规则,必须“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与整个世界的沟通”,“在集体之下,发展民主,看重个性”[5]。

4.美育感化教育。艺术教育是陶冶人格,塑造美好心灵非常重要的途径。陶行知主张用美的艺术塑造人,让教育成为美化人生的艺术。在道德教育的实践中,陶行知非常重视艺术教育。他在晓庄师范不仅开设了美育课,而且还广泛开展了学校及社会的美育活动。在育才学校专门开设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等兴趣组。陶行知认为“办事音乐化”、“办事美术化”也是学生应受的一项教育,善于利用音乐、美术来为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并要求学生用美术来为人民大众服务。教师的生活就是艺术的生活,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受艺术的教育,“艺术”已超越了狭义的艺术本身,教育的艺术化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更有生机和活力。教育追求真、善、美的交融与统一,是许多现代教育家的梦想,这也是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精神,把求真、致善、求美作为教育的灵魂。

21世纪是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也是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这使人们认识到了道德教育在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类自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把德育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广大教育工作者也在学生道德教育上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从总体上讲,我国的学校德育收效甚微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是针对这一现实,邓小平同志在总结中国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这段时期发展的经验教训时,对中国道德教育软弱无力,低效运行的状况是我国十年改革最大的失误。我们教育体制的德育教育的低效具体表现在:德育目标虚空,与学生的道德生活相脱离;德育内容过于理想化,缺乏现实性;德育教育方法普遍采用灌输法,方法单一。目前这种德育教育难以适应社会大变革带来的复杂的社会道德环境。我们在此讨论陶行知的德育思想对我们现行的学校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意义。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在教学上开创了一个时代。陶行知的德育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其间的逻辑构成和理论内涵在德育观念不段创新的今天,始终是一盏明灯,照耀着我国的教育事业。他的生活德育使德育教育回归生活,贴近学生的现实;爱的教育,让德育受教者沐浴爱的阳光,有一颗感恩的心;美的教育,让德育教育手段形式多样化,发挥德育教育的艺术化;陶行知先生“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肺腑之言反映出他将自己的一生无私奉献于中国教育的精神,这种精神感化教育了中国一代又一代人。陶行知孜孜以求的是教育真善美高度统一的圆融境界。这样的教育理念蕴涵了教育的创造魅力。

参考文献

[1][2]陶行知全集(第三卷)[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3]陶行知全集(第五卷)[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第6篇: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范文

是什么让陶行知“永远”?是他所创立的生活教育、创造教育,是他倡导的真教育、活教育,是他推动的民主教育、平民教育……让我们内心永远充溢着追求教育理想和本真教育的温暖。这些至今都写在中国的教育史上,熠熠闪光。不过,我总觉得在这些“教育”以外,陶行知还用什么影响着、引导着我们?抑或说,这些“教育”的内核是什么,是什么支撑着这些“教育”?细想想,还是他的两句话:“爱满天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的人格,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学生一定要有“坚强的人格”。他又对“坚强的人格”做了进一步解释,他认为人格的基础是道德。“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因此,“我们每天要问的是,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他曾代表乡村儿童向全国乡村小学教师及师范生送上一个总请愿:“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这心是爱心,是真心,是道德之心,是比金比银更宝贵的人格。今天,我们怀念陶行知,研究并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如果不深深触及他的道德教育理论、他的德育观,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是有缺憾的。

今天,我们开掘陶行知的德育观和他的道德意义,还有特殊的价值,因为,我们面临着道德和道德教育的困惑。其原因很复杂,但不可否认,其中的关键是,我们没有搞清楚,是需要市场经济呢,还是需要市场社会呢?美国政治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说:“市场本身是工具,而不是价值。”“在创造繁荣的努力中,市场社会出现的危险是,市场价值观渗透到生活领域中,而这些领域本来应该是由非市场的价值观来主导的。”我们需要找回失落了的“非市场的价值观”,决不能让社会市场化。

我以为,“非市场的价值观”,首要的是道德。赫尔巴特说得相当精辟与透彻:道德是人类的最高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在最高目的引导下,我们追求真,追求美,把真、善、美统一起来。值得注意的是,陶行知从未困惑过,他一直坚守着“非市场的价值观”。他以最朴实的话语道破最深刻的道理,“我们深信最高尚精神是人生无价之宝”,“精神是不靠钱买的,精神是在我们身上”。回过头来看一看,无论是真教育、活教育、生活教育、创造教育,还是民主教育、平民教育,核心是道德教育,是用道德这一“非市场的价值观”来主导教育,进而去主导社会。缺失道德,谈何教育的真与活,生活教育与创造教育也必然迷乱方向,当然也就谈不上教育的民主,平民教育定会成为一种虚妄。即使是市场经济,也首先是道德经济,所有的企业首先是道德事业,教育更应如此。陶行知先生以他“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拨正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航向,永远的道德教育成为培育人最高尚精神的教育,成为真正的良好的教育。这正是陶行知给我们“永远”的思想瑰宝和精神财富。

陶行知把道德教育聚焦在人格教育上,并且提出了“人格防”和“人格长城”的概念与命题。陶行知的人格教育是一个体系。在这一坐标体系中,纵坐标是“真教育”,横坐标是生活教育,汇集在人格培养上。说到真教育,自然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教育”之真,一要真实。陶行知说:“让真理裸地出来和小孩子见面,不要给他穿上天使的衣服,也不要给他戴上魔鬼的假面具。你不可以……把‘真理’监禁起来或者把他枪毙掉。教师只能说真话,说假话便是骗子。”陶行知的意思还在于追求真实,追求真理需要勇气,“一口气把歪曲真理的黑云吹掉”。二要真心。陶行知揭示了真教育的实质:心心相印。“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这与雅斯贝尔斯心灵呼唤心灵的意思一样,但又自然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感悟,形象、生动地教我们把自己的心永远贴着他人的心。从心出发,心里发出来,定是真诚的,定是互相启发的。陶行知强调真实与真诚,并不否定对真理、对正确价值观的守卫。事实上,有些人对“真”的把握远离了道德价值的判断与引领。中国青年报载,近日,济南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的作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这孩子以《钱,我的最爱》为题,写道:“有人说钱乃身外之物,简直就是屁话。没有钱,你怎么吃饭?没有钱,你怎么穿衣?没有钱,你住哪儿?没有钱,你怎么看病?……”据说,校长给这篇作文评了“一等”,理由是“真实,不虚伪”,网友也称这个小学生“真诚,不做作”。是的,这位小学生说了心里话,问题的实质在于真实的是否就是真理,真诚的是否要摒弃正确价值引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另一方面,问题不在孩子不在学生,而在于我们成人,在社会,如何以真诚之心,帮助学生进行价值澄清,决不能由市场价值来主导,否则,如迈克尔•桑德尔所说这是“非常危险的”。

第7篇: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思政课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

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是一致的,所以,抓好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就抓住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首要问题。

第一,抓好思政课教师队伍。任何一个教学过程,总是从“教”开始,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能否切实到位,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就成了首要任务和关键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高校传播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力军和骨干力量,应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知识结构,让教师以自身的理论魅力、知识魅力、艺术魅力和人格魅力影响和带动学生,以教风促学风,更好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合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

第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思政课实效性。针对当前90后学生的特点,以及课堂教学内容存在的实际问题,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逐步进行改革,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在教育的方式上,不能只有知识的灌输,要结合现代教育的新方法,利用丰富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现代化,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相关专业课和选修课的教学中,教师也应当力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与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无形的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做到寓“教”于“启”,教师必须着力于启发学生,培养学生自发思考、自主研究、主动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并带动更深入的思考。

二、贴近学生实际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互联网以其开放性强、时效性强、互动性强、虚拟性强、信息海量等特点而被大学生广泛使用。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尤其是校园网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搭建了新的平台。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减少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营造的良好的网络成环境。

利用网络这一新兴媒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在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针对大学生的兴趣点,着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的亲和力和吸引力,改变简单枯燥的传统说教;必须要认真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在内容,形式和手段上下功夫,吸引大学生去浏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从而提高网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信息内容的更新上,不仅要保证信息内容的质量,还要保证信息内容的时效性和丰富性。

此外,还要大力加强大学生网路道德教育。学校要加强网络法律制度的宣传,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的意识和能力。通过网络道德的宣传和监督,使大学生自觉遵守网络规则,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塑造良好的网络道德人格,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增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真正使校园网络成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三、发挥校园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熏陶作用

校园是大学生主要生活场所,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和言行举止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融入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教育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注重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使学生在良好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熏陶。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大学生的创造激情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技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更重要的是在这些活动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充分利用各类节日、重要纪念日、重大事件等集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活动,在这些体现多样化的校园精神文化活动中,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旋律,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情趣。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在良好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熏陶。

四、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践行作用

社会实践不仅能让大学生更切实地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精神实质,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教育作用。

第一,开展暑期文化、科技、卫生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尤其是了解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的情况。通过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深入社会,感受我国社会快速发展所取得的新成就,认识社会转型时期思想多样化所提出的新问题,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和理解。

第8篇: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 健全人格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c)-0219-01

2013年4月15日,复旦大学28岁的医学院研究生黄洋,疑被投毒引发肝功能衰竭死亡。虽然是个案,但大学校园里的投毒事件,这并不是唯一一起;近年来,自杀、暴力等事件也在中学校园里频频出现……一次次悲剧发人深省,人们在惊骇之余,不仅想到,是谁之过?学校、家庭、社会,还是个人?纵然这些现象的出现,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归咎于某一方面或某一个人,但这些事件背后也折射出了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不难发现:情感的缺失,人格的扭曲,是这些事件中学生的共同点。虽然学生一直在学习思想政治课程,但目前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明显存在重分数、轻人格的倾向,忽视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的人格障碍,并最终阻碍其健全人格的养成,使部分学生心理承受力差、情感冷漠、智能和道德分离。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人格问题已经成了全球性的问题,世界许多国家的教育研究重心已从历来的“智力开发”转向“人格培养”。我国也应重新审视人格教育,以培养健全人格作为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那么,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理应转变教育观念,为培养内部心理和谐发展、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能够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地运用到工作和事业上的健全的人,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1 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形成人格化的教育关系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误是人生成长的印记,人就是在对一个个错误的自责、反省中逐步走向成熟的。对教师来说,宽容是一种修养,一种胸怀,一种智慧,一种尊重,更是一种教育。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陶行知先生就把民主与宽容的思想渗透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让它们发挥奇妙的作用。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陶行知先生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陶行知先生的四颗糖的故事体现了宽容的魅力,闪耀着教育者的智慧。宽容是一种美好的教育情感,教育需要宽容,更需要给宽容一个生存的空间。俗语说:过犹不及,有时候制约太多、束缚太紧,反而不利于发展。

2 有效利用课程资源,进行恰当的挫折教育

现代物质生活的舒适、安逸,家长的过度保护以及学校疏于挫折教育,造成了青少年耐受力较差,经不起挫折,受不了委屈,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认为,“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因此,要充分重视对学生的挫折教育,提高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作为政治课教师要利用好课程资源,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白,挫折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虽然挫折是令人不快的,但不快程度及转化情况是由自己控制的,遇到困难要积极应对。例如,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的教学中,要搜集一些变压力为动力、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素材,用事实告诉学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道理。

3 注重社会实践环节,寓人格教育于活动之中

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都是在社会生活的实践活动中养成的,所以强化社会实践活动尤为重要,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应突出社会实践环节,社会实践活动应该占到一定比例。教师尽可能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参观活动(革命遗址、科技馆、现代化建设成果……)、社会调研活动(中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上网吧问题研究……)、社区服务活动(社区陋习纠察活动、帮困助残活动、公益劳动……),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4 改变传统思想政治课考核方式,把行为考核纳入课程考核中

思想政治课要实现人格培养的目标,课程考核就应该检查学生人格发展状况,课程的成绩要反映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更应该反映学生实际的思想政治状况。然而目前学校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行为考核和思想政治课程考核是分离的,于是出现了两项成绩考核相去甚远的滑稽现象。鉴于此,笔者认为思想政治课程的成绩要把书面的答卷、社会德育活动参与度、以及学生人格发展的实际状况等结合起来综合评定。这样才能比较确切的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情况,使思想政治课程考核对学生人格发展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

5 注重学生人格异常的调适和心理辅导

中学阶段在心理正处于由懵懂转为成熟的过程中,处于矛盾的过渡阶段,心理发展具有独特性,由于判断能力、承受能力以及自我的控制能力相对较弱,依赖性和幼稚性又同时存在,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内心世界逐渐复杂,开始不大喜欢显露内心,重视人际关系,极其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此,青春期是精神疾病和违法犯罪发生的高峰时期,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作为政治课老师要多留心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让学生把心里话说出来,可以通过建立“悄悄话信箱”的方式,让学生毫无顾忌地把心理感受写在纸条上,投入信箱。教师掌握情况后,要及时做出反应,把许多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悄悄话信箱”就成为教师、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有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调适和疏导。

总之,作为中学教师,必须敏锐地意识到目前中学生人格培养的必要性和艰巨性,以崭新的视角进行认识,以开放的思维进行探究,发现并掌握中学生人格培养的一般规律和具体操作策略,努力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参考文献

第9篇: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范文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爱国者。他的教育理念为我国的教育思想开辟了新的道路,明确了我国思想教育的基本路线,实现了国家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学校的愿望,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二、陶行知教育理论体系

(一)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陶行知认为,生活是人类学习的源头,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可以在学习后有新的理解;生活是人类的归宿,要懂得将所学所用运用到生活当中。陶行知所指的“生活”并不单指生活本身,抛开人类居住的环境,大自然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目所能及之处都是生活,都应学习。陶行知旨在告诉人们生存之道,知识只有取自于生活,才能用于生活。(二)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与“生活即教育”。实为陶行知教育理念的两大分支,内容互相分离,又相辅相成。学校的环境具有局限性,师资器械有限,长此以往,学生的格局变低,鼠目寸光。社会是学生第二大课堂,在社会的大环境下,学生不但在知识上有所收获,行为谈吐、为人处世等方面都可以得到进步。很多人认为陶行知的思想太理性化,学校与社会只是单独的两个个体,学生如若经受不住社会的浮华,那么学校这个群体将会逐渐的消失。对于这一看法,陶行知给出了有力的反击,他认为“社会即学校”的含义,并不是鼓动学生排斥学校,而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去创办学校,即办人民需要的学校,办教育适宜的学校。(三)教学做合一。陶行知认为:“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影响说是教。”教、学、做三方面,是学习的三个重要步骤,概括了学习的完整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从学习到使用的实践过程。其含义依然是源于生活。陶行知对于在生活中学习的态度十分明确,他认为只有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的教育,才是我国教育事业唯一的出路。

三、陶行知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作用的初步探索

(一)促进幼儿教育内容生活化。对于幼儿而言,世界总是美好纯净的。陶行知的教育理念“生活即教育”,对于幼儿的学习过程起到了一个辅助缓冲的作用。在学习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知识,这种包容的词汇增强了幼儿的认知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对于学习的乐趣。一切目所能及之处都是生活。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家长提升了自己的眼界,转变了陈旧观念,从最初的学习只是学习本身,到后来的学习与游戏相结合。对于中国家长而言,其教育思想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在教育初期阶段,幼儿因对周围事物好奇而无法集中精力,此时教师应当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吸引幼儿“入境”,例如组织情景剧表演,让幼儿在其表演过程中猜测表演者饰演的身份,幼儿在集中精力后逐渐融入教师营造的氛围,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并带入自己的感情,很快会对事物产生兴趣。此外教师也找到了与幼儿沟通的方法,积累了经验。(二)实现教学环境的生活化。幼儿不仅在学校接受教育,家庭是幼儿的第一课堂。家长在幼儿去学校以外的时间也要做好教育工作,教育幼儿从生活中获取知识,比如:让幼儿描述高楼大厦的形状、云朵的形状等,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具象和抽象思维。此外,从各种生活细节上,观察幼儿可能擅长的领域,并加强培养,这便充分的做到了学于生活,用于生活。家长在对幼儿的教育中,发现了幼儿的长处;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思维也变得更加的活跃。在面对陌生人时,幼儿的反应也体现出了他的性格特点,有些幼儿表现的落落大方,那么表示他在面对新环境时并不排斥,且适应能力较强,若家长稍加鼓励,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上也会有很好的进步;有些幼儿在面对陌生人时胆怯害羞,不利于他与别人之间的交流,家长需要格外注意。总之,为幼儿提供一个相对轻松融洽的生活环境,幼儿的学习质量也会提高,将生活与学习融为一体,幼儿的心态放松并产生兴趣,学习的效果会十分显著。(三)在游戏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在现今社会是教育理念的核心所在,国家重视综合素质,并提倡培养综合性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知行合一”,就如胡福明所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今学校提倡素质教育,杜绝死读书、读死书。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训练自己的动手能力,丰富自己的肢体语言,并在学习中反复思考,形成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以此做到全面的进步和成长。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扮演传输者和演练者,内容由幼儿自行消化和理解,避免了死记硬背的情况,幼儿学会活跃运用大脑,不断思考反思,提高了思维的严谨程度,也学成了自己的东西。比如:演习火灾疏散过程,由教师讲解规章制度并进行一次演练,幼儿自发组成小组,无人带领进行自由演练。游戏式教育方法可以让幼儿在群体中找到自己扮演的角色,也增强了幼儿的安全防患意识。四、陶行知教育理念对幼儿教育的意义陶行知先生十分注重基础教育,他认为,儿童的培养不止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实践学习对于儿童的教育尤为重要。儿童是祖国的下一代栋梁,做好幼儿教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幼儿的记忆能力、创造能力都有很强的塑造性,因此要重视幼儿生活教育的重要性,重视儿童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学会知识,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

总而言之,会认字,会算数并不是教育的全部,幼儿的教育应该融入他们的生活,发挥知识的能动性,才能更好的吸纳知识。陶行知的三个教育方针在内容上是息息相通的,在教育的过程中三者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五、结语幼儿教育中运用陶行知的教育理念不仅加强了学习的娱乐性,也实现了更为人性化的管理。陶行知教育理念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块奠基石,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空前的改变。把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奉献给了新世纪的中国儿童。

作者:钱亚纶 单位:江苏省昆山市陆家中心幼儿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