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产业链建设范文

产业链建设精选(九篇)

产业链建设

第1篇:产业链建设范文

关键词:出版;产业链;品牌;对策

出版产业链是指以出版价值链为基础的具有连续追加价值关系的出版相关企业组成的企业联盟。创意、技术、生产、营销等产业核心紧密结合在这根链条上,促进产业链条的成长与延伸。辽宁省出版业转企改制全面完成,打造了全国第一家完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并获得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大型出版产业集团,出版业始终沿着健康、稳定的轨道发展前行。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大力发展本省出版产业,加强自身产业链的建设与延伸,是提升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之举。

一、辽宁省出版产业链建设存在的问题

1. 产业链较短,缺乏一定延伸

已经进入规模化竞争时代的出版产业,对出版产业链的延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业链条的缔造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以合作共赢的方式调集资源、链接资源,完成社会资源的最大化配置,并创造出更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目前辽宁省出版产业链缺乏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与关联,造纸、印刷、发行等基本的出版行业资源有待整合。各产业、行业间力量的分散不利于打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整体合力,使产业链在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增强竞争优势等各方面都难以发挥作用。

2.创新力薄弱,缺乏核心竞争力

出版企业位于出版产业链条的上游位置,在内容设计、创意研发等方面担当着领跑者的角色,然而浮躁的心态、功利的价值观以及淡薄的版权意识导致了目前出版创新能力不断弱化,这直接体现在出版企业创造力薄弱,生产力水平不高,内在动力和活力不足。

企业的发展是出版产业链能否焕发生机的关键。辽宁省目前共有出版单位17家,形成了6+2+9的产业分布。即6家高校出版社,2家地方出版社,以及辽宁出版集团旗下9家出版单位。其中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出版企业不多,有的甚至没有形成自身的核心业务板块与品牌优势。

3.品牌建设少,缺乏经典力作

品牌效应在出版产业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任何一个区域出版产业的长远发展,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品牌建设的规模与力度。

品牌建设不仅需要出版的产品有时代特征和思想内涵,同时也需要时间的积累、财力的投入包括全程的持续宣传。而目前对品牌培养的耐心和力度不够是辽宁出版企业的问题之一,究其原因不外乎企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缺乏大规模的投入等。企业的弊端还导致现有产品盲目开发,缺乏经典力作。

4.经营模式单一,缺乏全媒体的纵向支持

目前图书出版业通过媒介融合,已经形成规模化、多元化、多媒体互动的大出版行业,出版业除了开发优秀的产品,还可以充分利用出版资源进行多元、复合的经营。

但受制于技术、资金、理念等多方因素,并不是所有的出版企业都有实力、有条件完成升级转型,尤其以中小出版企业为主体的辽宁省出版产业,缺少横跨多种媒体的大型出版企业,经营的主体仍是纸介图书,很难介入数字出版等领域,更难有实力和魄力去拓展周边产品。

5.文化消费氛围淡薄,缺乏需求拉动

区域文化消费水平是与该地区经济基础、消费需求和实际供给能力息息相关的,文化消费水平必须在解决了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的需求后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辽宁省拥有占全国十分之一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然而国有企业发展相对滞缓,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辽宁省经济的总体发展。所以,相比较发达省市,辽宁城乡文化消费氛围与环境培育欠佳,缺少拉动需求的引导和推动。

二、辽宁省出版产业链建设的优势分析

1. 原有资源优势的基础性作用

从出版资源来看,辽宁省出版产业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等一批实力雄厚的出版单位,培养和储备了一大批优秀出版人才,这些都将成为出版产业链中的核心链环。从发行网络的构建来看,原有的新华书店发行系统,从省、市、县,以至基层乡镇,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网络结构,只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完善便会成为良好的出版商品发行系统。此外,出版体制改革已经初见成效,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将大大推进辽宁省出版产业化的发展。

2.良好政策环境的引导作用

党的十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使文化产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新闻出版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和辽宁省委、省政府已经出台或即将制定一系列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厚政策和措施意见,这对于推动出版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必将发挥关键性作用,为辽宁省出版产业链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

3.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辽宁省经济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民生建设投入不断加大,人民群众文化消费能力显著增强,精神文化需求旺盛,出版产业相关消费进入了快速增长期,这为辽宁省出版产业链的持续发展与纵向延伸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关于辽宁省出版产业链建设的对策思考

1.培育主体,布局横纵联合的出版产业链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要积极顺应环境变化,不断调整战略定位。目前对传统出版产业链形成最大冲击的就是数字化技术的变革。全媒体出版的今天要求出版产业链必须向关联产业积极延伸,实现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的产业联合,从而形成整体合力。

出版产业链条的延伸主要指以生产要素为主要构件的纵向延伸和以表现形式为主要区别的横向融通。其中,在产业链的纵向延伸上,重点是着眼于产业内部上下游企业或企业集群之间的纵向一体化融合。辽宁省出版产业链应从单一的编印发体系延伸到造纸业、油墨等生产原料领域,或建设自己的生产厂家,取得相关厂家适当的控股权。同时在产品的销售、发行上,除了建设自己的发行公司,还应兼顾网络渠道经营商的整合。纵向产业链的完备,不但方便了运作更降低了成本。产业链的横向融通,主要是指出版企业把图书内容作为核心资源,在技术融合的基础上,在多种媒体之间实现立体化开发,加强与多媒体、电影电视、游戏软件、玩具文具、文化休闲等多种产业的联动,从而打造文化产业品牌,改变原本单一的盈利模式,形成价值互补的产业链条和多点支撑的产业体系。

2.打造品牌,为产业链坚挺提供支撑和保障

2009年一本《杜拉拉升职记》让相关行业彼此借力,默契互动,陆续创造了3亿元的市场价值,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由图书作起点、建立跨越多种媒体的文化产业链的范例。面对严峻的图书市场,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无疑是出版产业求生存、要效益、谋发展的关键之举。在成熟的文化市场中,如果说电影、电视、包括玩具等受众广泛的产品是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图书就如同这棵大树的根基,为这利润丰厚的产业链条传输着必须的养料。打造“品牌战略”工程,需要深刻认识出版资源的再生价值,围绕品牌建设,进行相关衍生产品的开发,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差异性追求,最大限度占用市场,实现对消费者的交叉覆盖,从而为产业链坚挺提供支撑和保障。

3.聚集优势,选择产业链优势环节进行突破

产业链的布局与建设同样要立足核心产业与主打产品,业务融合的结构安排并不是以削弱专业化为初衷,相反如果能聚集优势,从内容的角度选择产业链的优势环节进行深度开发,形成核心业务与龙头产品,更有利于实现收益最大化。

辽宁省目前有6家高校出版社。多年来这些高校社在教育出版领域均形成了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呈现较好的经营态势,并成立了“辽宁省出版工作者协会大学出版工作委员会”,可见大学出版已成为辽宁省出版战线的一支有生力量。所以在辽宁省出版产业链的构建上,可以聚集现有的高校出版社在教育出版方面的资源优势,在教育领域进行突破。比如,在数字出版转型的浪潮下,各高校社可以教育出版联盟的形式进行多样的联合与协作,将各自的教育内容资源整合起来,从海量的教育出版数据库着手,向教育服务领域延伸,包括设立各种类型的考试中心、培训中心等,相比较某一出版社的单打独斗,互补、互利的多赢发展更便于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差异化追求,走出版产业链的延长之路。

4.以书为媒,鼓励引导民营资本参与发展

从全国范围看,目前发行、印刷领域民营、外资的比重很大,数字出版民营力量也更为活跃,非公有文化工作室已成为图书策划的重要力量。2012年总局下发了《关于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出版经营活动的实施细则》,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国家提出全面深化出版改革,全面深化出版机制创新,其中包括大力支持民营企业的图书出版。出版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创意、资金等都有较高的依赖性,所以出版产业链的缔造中鼓励引导民营资本的进入会给产业的发展带来活力与生机。

辽宁省出版产业链的布局中同样要重视民营资本在出版产业中的重要角色,在国家许可范围内,由政府层面提供相对优惠、扶持的措施,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引进一批民营文化公司,以书为媒,将产业链上的民营出版机构、中介机构、营销机构等分散、闲置的民间资本统统集中起来,以此做大盘子,增大效益,为出版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5.政策扶持,提升文化服务环境与体系建设

虽然出版产业链建设是市场化的体现,但并不意味着完全可以放任企业和产品在市场上摸爬滚打。政府的支持引导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出版产业链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政府的扶持与推动。

近年来辽宁省全民阅读活动取得显著进步,无论是社区书屋和农家书屋建设的管理工作,还是全民读书节活动的深入开展,都为本省的文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氛围。政府部门一方面应以此为契机,针对广大人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切实加强文化教育、生态环境、信息建设、基础设施改造等多方面建设与提升,着力改善文化产业发展基础环境,有效拉动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应对出版企业在财政、税收、产权保护以及人才培养引进等多方面给予必要的优惠或扶持,妥善处理好本省出版产业链中各环节的利益诉求,推动各方形成合力,谋求产业的共赢发展。

(孙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王星,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编审;薛伟莲,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4YJA860019),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2BXW005)成果。

参考文献:

[1] 方卿.论出版产业链建设[J].图书情报知识,2006(5):28 .

第2篇:产业链建设范文

数字电视的经营日益成为运营商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运营是数字电视产业的龙头,运营的规模大小、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数字电视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有线数字电视的经营资源主要包括:本地区专营权;节目资源;人力资源;业务平台;信息资源等。数字电视业务的发展和运营商所能获得的上述资源相关。网络、平台只是硬件资源,“软”资源对于业务的拓展及其良性发展更为重要。

扩展数字电视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开发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可以有以下两类业务平台可供选择。一是建立在硬件平台上的嵌入式应用。运营方和合作方捆绑在一起,合作伙伴能否根据市场和运营的要求不断提供端到端的新兴业务解决方案,对是否成功运营至关重要。二是以中间件构建通用的增值业务平台。选用中间件作增值业务平台,可供选择的机顶盒较多。标准的中间件如DVB-MIiP涉及的技术许可限制较少,发展前景较好,目前处于开发应用的初级阶段。

数字电视增值业务主要还是面向用户消费的高端市场。数字电视业务建立在模拟电视的基础上推向市场,必然在原来的收视费基础上增加额外的服务费,以获得投资回,获取增值利润。目前,数字电视业务包括以下几类:节目转播业务、数据广播业务、NVOD业务等。

数字电视业务是通过投放机顶盒,在电视机上重现业务的服务方式获取利润。业务和机顶盒的关系十分紧密,灵活的业务治理、控制手段可适应用户的不同需求,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可分拆业务。数字电视业务是否迅速走上发展之路,不仅关系到运营商,更关系到上下游产业的兴衰,运营商的成功也就是内容提供商和产业界的成功,也将促进整个数字电视产业链的良性发展。

二、数字电视技术标准

多标准数字电视。由于目前欧洲、北美、韩国和中国等大多数主要地区仍处于模拟电视与数字电视的转换过渡时期,因此市场上仍然有不少希望既能接收模拟电视节目又能接收数字电视节目的多功能电视机,数字电视开发商和制造商也不一定非要把这两项功能都做在一部电视机中,也就是所谓的数字电视一体机,他们也可以采用机顶盒+模拟电视的解决方案来实现。美国市场要求从2007年3月1日起,所有新上市的模拟电视机和电视接收设备均必须安装数字调谐器,这意味着数字电视一体机将在美国市场占据统治性地位,因此,未来数字电视一体机会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

大屏幕数字电视。随着现代人起居室的不断变大,用户市场对大屏幕数字电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目前,总体上讲,LCD数字电视是业界的发展主流。但由于性价比的关系,一旦尺寸大到某一限度,LCD屏幕的成本就会急剧上升。随着技术的进步,近期50英寸有望成为液晶和等离子电视新的分界点。

高清化。随着高清节目源的增多,图像水平清楚度大于800线的高清数字电视越来越成为数字电视的主流,相应的数字电视机顶盒以及编解码芯片也要适应这一发展的要求。

互联网数字电视。数字电视的下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就是连接互联网,未来的消费者不必再为了检查邮箱、发送电子邮件、玩网络游戏、下载和播放网络视频、甚至收看流媒体视频。

DTV+PVR。PVR也是未来数字电视的下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随着未来的数字电视集成DSP或多媒体处理器,PVR功能将逐步融合到未来基于硬盘或微硬盘的数字电视产品中。此外,支持更丰富的互联接口。这是是目前数字电视的几个主要技术发展方向,但实际上,真正的未来数字电视产品很可能是上述几个技术发展方向的组合或融合。

三、政府扶持

政府为数字电视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和财政支持。数字电视整个产业链尚未完全形成,网络运营商、内容提供商和设备制造商还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有碍产业的良性循环;同时,各地广电网络的运营者目前仍处于割据状态,各自为政;这些都有待于相关政策的规范。此外,内容不足是数字电视发展的软肋。数字电视要能提供丰富多彩的节目内容,也有待像宽带网络运营商一样,引入各种各样的内容提供商广泛参与,而这些都迫切需要政策给予倾斜和扶持。广电总局从2003年起就一直在抓紧制定和颁布一系列政策和规范,针对频道设置、有线数字电视网的改造、付费频道业务治理等方面出台了一些具体的指导意见。而这次制定的《政策》将涵盖更广,更加完备。从投融资、税收、产业技术、运营及监管、业务发展、价格资费、三网融合、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推出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政策,以期为数字电视产业发展提供硬环境支持。如深圳是全国最早进行数字电视试播的城市之一,也是全国首批进行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的试点城市,按照政府扶持企业运作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数字电视商业模式

我国国情不同于他国,发展数字电视产业不可能照搬国外运营经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青岛模式:中国特色。青岛模式的核心是政府和厂商先垫付机顶盒的巨大成本,用户每个月只增加十元的有线电视费,分区分片整体转换。电视节目从原来的28套增加到56套,还有17套数字广播和视频点播节目,尤其是增加了电子政务和城市信息化内容,这一点正是青岛市政府愿意投巨资做有线数字电视的初衷。对于中国多数城市而言,尤其是对于中西部经济较落后的地区,青岛模式最轻易打动当地一把手推动整体平移。

佛山模式:资本铺路。佛山模式是在青岛模式上加装CA系统,可以收到付费电视节目。佛山模式最重要的优势是借助了外来资本。整体平移最缺乏的就是资金,佛山模式像一个洼地,让社会资金、技术、各式各样的力量都流到这里来。佛山模式让人清楚的看到了回前景,对于经济较发达或者商品意识较强的地区的政府更具有吸引力。

杭州模式:“令人震动”。杭州模式最具有想象力。杭州数字电视采用有线电视加IPTV的方式,送机顶盒,基本收视费14元不变,付费电视和视频点播等增值服务由市场定价。杭州模式的非凡之处在于杭州网通本来就是杭州广电网改造的,杭州市数字电视网目前是有线电视传输网和宽带网双网合一,在系统、网络、终端上已经全面实现了双向交互传输功能,为发展交互式数字电视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三种模式已涵盖国内各地区的需要,甚至可以下结论说有线数字电视的商业模式已经基本找到,剩下的只是各方实践。

参考文献:

中国数字电视网.http:///

黄升民等:中国电视媒体产业经营新动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吴信训:中国付费数字电视的市场推进策略初探.新闻界.2003/04摘要:数字电视作为新的产业形态,正在形成全新的产业链。数字电视的经营资源、增值业务、业务平台及经营方式;数字电视技术标准;政府扶持和数字电视商业模式,是促进数字电视产业链的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和关键。

第3篇:产业链建设范文

关键词:对接产业链;新能源;营销专业

一、“专业群对接产业链”模式下建设营销专业的思考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鼓励各地、各行业从自身实际出发,实行多种形式的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促进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布局对接。《高等教育专题规划》也提到,要拓展高等学校发展空间,增强高等学校为行业服务的能力,建立教育和产业的互动机制。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纷纷探索专业和产业间的合作模式与方式,试图实现专业群与区域产业链的对接,创新职业教育的产学结合模式,从而在满足产业链发展的同时,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湖南理工职院正在积极尝试专业群与产业链的对接。营销专业作为其中的一份子,也希望能参与对接,在对接中成长和成熟,找到一个适合营销人才培养的行之有效的方案。

(一)围绕新能源建设营销专业的必要性分析

1.学院对接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文化彰校”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以光伏光热等新能源专业为龙头,以煤矿开采技术等传统能源专业为基础的能源特色高校,主要开设有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光伏材料加工及应用技术等能源专业,其中光伏发电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学院本着“对接能源产业,打造职教先锋”的理念,和兴业太阳能、江西晶科等诸多能源企业尤其是光伏企业保持着紧密地联系,切实地开展了产教研的一体化教学。

学院成功地营造了非常浓厚的“新能源”氛围,全院师生对新能源特色津津乐道,充满了期待。学院加大了能源特色的宣传力度,并建成了湖南省首家太阳能科技馆,成功举办了省级骨干教师新能源应用技术的培训。学院力争实现能源之校,营销专业必然需要向能源靠拢,为能源行业提供优秀的营销人才。

2.创新校企合作方式

一直以来,营销专业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力求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营销专业校企合作通常都是选取零售企业来组织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实习,其合作过程比较短,因此,不能实现深度合作。而学院现在与很多能源企业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为营销专业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契机,能有效地解决深度合作的困难――与能源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式培养,创新合作方式。

(二)围绕新能源建设营销专业的可行性分析

1.学院搭建了平台

构建了对接光伏产业链的专业群,包括:光伏发电技术、光伏材料加工、光伏建筑、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等专业。这为围绕新能源建设营销专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资源。

2.企业乐于参与

从对省内外几家大型的能源企业的调研情况来看,企业较为倾向于与学校合作,参与人才的培养。因为校企合作不仅能够获得政府和行业的支持,而且相应地履行了一部分企业社会责任,进而提高了企业的形象和美誉度,扩大了知名度。

3.学生就业范围更宽广

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往往局限于零售行业,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没有B2B企业顾客的经验。那么,对接能源产业链,面向能源企业顾客营销,学生将逐步地转向组织市场,在历练中收获宝贵的经验,使其择业范围更为宽广。

二、对接能源产业的营销专业建设举措

(一)课程体系的搭建与课程设置

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本着“一条主线,两个结合,三个目标”的导向来修订。具体来说,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就业能力”为主线,在教学过程中实行“理论知识与营销典型工作任务相结合;对接能源产业,工与学相结合”,从而实现“省专业技能抽考全部合格;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基于此,本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专门开设了能源基础课程和相关的实习实训。比如,光伏概论、合同能源管理、光伏企业认识与实践、光伏行业认识与实践等课程,以便学生大致了解能源产业和行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能较快地进入工作状态。

(二)校内外实习实训项目

通过对企业、学生和同类院校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一是企业和用人单位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练能力非常重视;二是学生在参与实习实践后各方面的能力包括专业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都有了迅速地提升;三是其它高职院校的实践课程比例较高。因此,我们特意加强了实践的训练力度,强化了实践的意识。在实践操练中,保持了课堂演练和课内实训的方式方法,并有力地推行社会实践与生产性实习,要求学生在毕业时必须具备实习实践的合格证书,进一步地强化了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意识。

生产性实习是充分利用学生较为漫长的寒暑假,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锻炼,提前体验职业人的社会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企业的认识和了解,更深切地掌握了企业的运营原理知识,还能通过亲身经历明晰每个岗位的任务、职责和权力,通过与自身的对照比较,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板,以便于在学校的学习中更有针对性地取长补短。此外,生产性实习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也有非常大的帮助。因此,生产性实习是社会实践的延伸,也是对现有实习实训方式的补充。

营销专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项目主要有:

(三)深化校企合作方式方法

1.充分了解能源企业

能源企业参观和调研是校企合作迈出的第一步。营销专业多次组织专任教师到省内外的大中型能源企业调研,了解能源企业的经营模式、管理方法、生产运作流程和产品成型与用途,虚心地向企业领导请教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点和素养要求,诚恳地邀请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并一起为能源产品的市场拓展出谋划策。

同时,省内外的能源企业邀请学生代表参观,向同学们展示企业的太阳能屋顶、太阳能背景墙等高科技的产品,让学生感受到领先的科技水平和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学生们对能源企业和产品形成了直观的印象,对企业产生了较高的兴趣。

2.大胆尝试与能源企业的深度合作

为了进一步推进对接能源产业的工作,营销专业做出了大胆地尝试,组织学生赴江西晶科能源有限公司进行生产性实习,全面地体验企业文化和工作内容。

在本次实习过程中,共组织了65名学生参加,此次实习为期两个月。主要的实习目的有三点:一是获得真切的职业感受,认知在现代化的生产条件下的流水线生产的工作特点、技能要求等;二是组织生产管理现场教学,了解光伏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生产工艺流程和产品知识;三是理解企业文化,尤其是价值观认同,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这次实习比较成功,但是也暴露了几个问题。第一,师资力量不足。带队的教师和生产管理现场教学的教师太少,无法实现手把手教学,以致进入工作状态较慢。第二,学生怕吃苦。第三,家长不理解学校的生产性实习制度,不予配合。第四,个别学生不满意安排的工作岗位,企业很为难。

对此,营销专业专门作了总结,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潜移默化地创新校企合作的方式。第一,正确认识实习的意义与价值。教师、学生、家长和企业都要统一认识,实习是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技能的一个必要途径,是进入社会的过渡期,对学生的就业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第二,对接能源产业的校企合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大规模的学生实习,其中出现始料不及的问题,导致学生和企业都措手不及,那么可以慢慢让双方适应。先挑选一批优秀的学生到能源企业实习,然后再扩大实习人数,效果会更好。第三,有效激励。对表现优秀的实习生一定要给予激励,一方面树立典范和学习榜样,另一方面,激励后进生奋发图强。同时,采用表彰会的形式表扬优秀生,再次表明学院和专业对生产性实习的重视。第四,从新生抓起。学生入校时,辅导员、专任教师和学长们向他们传递对接能源产业的生产性实习的信息,让他们统一认识、端正态度,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吸取了上次合作的经验和教训,营销专业拟再次组织学生赴能源企业实习。本次实习的企业为浙江省内的一家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我们在大二和大三学生中挑选30名优秀学生到企业实习,期望能够打开一个良好的合作局面,让学生和企业双方满意,进而形成长期的稳定的合作企业。

3.企业与专业的合作更为紧密

营销专业还聘请了省内一家能源企业的经理担任校外专业带头人,并积极筹备吸纳一批能源企业资深员工作为兼职教师。时机成熟时,营销专业将选派一部分教师到能源企业锻炼,学习相关知识和搜集案例为教学之用。同时,教师在下企业的过程中,会给员工做一定的职业培训,并鼓励员工在校接受继续教育。

目前,营销专业在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相融合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5月份,几家能源企业的人事经理亲临学院为营销专业的学生举办了“企业文化进班级”的讲座。会上,他们介绍了太阳能产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公司的规模状况、管理制度,和大家共同分享了人生感悟,并提出希望学院能将企业文化和企业理念融入到教学和班级建设中,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接受企业文化熏陶,使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实现学生在校、企之间的“零过渡”。

4.开发能源行业案例库

实现与能源产业的无缝对接,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案例至关重要。营销专业正着手开发能源行业的营销与管理案例,以方便教学。我们拟通过老师和学生在生产性实习实训中搜集的丰富素材,通过能源企业主动提供相关原始素材,在此基础上,营销团队经过加工、整理和提炼,编写出符合营销专业教学的案例库。

参考文献:

[1] 黄慧化.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探索[J].长沙铁道

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2] 申晓伟.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对接产业的

策略[J].职业时空,2013,(6).

[3] 楼世洲.专业对接产业,人才服务企业[J].中国职业技

术教育,2011,(12).

收稿日期:2015-03-25

第4篇:产业链建设范文

关键词:生猪健康产业链;美丽乡村;同一性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2月26日

一、概念介绍

生猪健康产业链是指围绕着生产出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标准的生猪与猪肉产品,由能够满足相关标准、技术要求,具备适度规模的投入品生产供给、种猪繁育及生猪饲养、屠宰加工、贮运销售等上下游功能个体或组织组成的集合。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着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改善人居环境。重点发展农村经济,培育地方支柱产业,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促进城乡一体化,提升农民幸福指数。

二、生猪健康产业链与美丽乡村建设同一性研究

(一)研究目的一致。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第一,要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二,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确保到2020年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美丽乡村建设是“十一五”期间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战略构想。美丽乡村建设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倡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2014年、2015年《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指明了新常态下农村改革的重点和方向,对全面深化改革大局中的农村板块进行了全面部署。以市场为导航仪,资源禀赋为定位器,更好地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更好地适应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使有限的农业资源产出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要加快发展草牧业,促进粮、经、饲三元结构协调发展。要大力培育特色农业,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畜禽养殖和水产健康养殖。要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确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延长农业产业链,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拓展农村外部增收渠道。要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

(二)影响要素一致。健康养殖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提高养殖环境来保证畜禽的健康,进而保障养殖业所产出的畜产品安全、健康,同时对周围的环境不产生污染和危害,是可持续和和谐的。实现动物、人类、环境健康是健康养殖的理论要点。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环境的健康、农业生态的健康、农民身心的健康都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建设健康产业链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同时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政府支持力度。生猪产业是农业生产的一部分,我国大多数生猪养殖地点位于农村,与建设美丽乡村相同,建设生猪健康产业链同时受到政府“三农”政策的影响。在建设生猪健康产业链的过程中,不仅只关注生猪养殖的规模,同时也要关注生猪养殖是否符合当地当时农村经济、环境的发展实际,是否适应当地发展的具体情况。同时,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外在的美观,而且要建设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模式。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政府积极地探索如何引入市场机制,发挥社会力量,组织多渠道、多途径、多元化的参与者,才有利于吸引社会各个组成部分积极参与建设。

2、企业组织的帮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市场环境日趋完善,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成为我国国家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经济影响力已经渗透到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建设生猪健康产业链的进程中,企业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为完善生猪健康产业链积极投资,带动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二是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投资建设污染处理设备,如沼气站,防止污染农村生态环境;三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工作岗位,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企业的主要职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投身到农村经济建设中,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建设福利幼儿园、小学和社区养老院,服务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猪健康产业链和美丽乡村建设都离不开企业的支持。

3、基层组织经验的影响。生猪健康产业链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受到基层组织的影响。首先,村民委员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力量,在执行过程中,建设经验和执行力会对建设工作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作用。村委会管理者的建设理念同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美丽乡村建设是否具有实用性。同样,生猪健康产业链的实施也受到来自村委会的影响,村民委员会是否认可健康养殖理念对于生猪健康产业建设、投产具有重要影响;其次,社团组织作为村民自发组织形成的以交流经验与技术、共享市场信息资源为目的的自治型组织,其目的在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规模产业化发展,最终促进农村经济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团组织作为农村最广泛的社团服务型组织,注重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是农村社团组织的主要形式。一方面社团组织有助于分享交流生猪养殖过程中的经验、技术和市场信息,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态、经济发展的统一体,受到社团组织成员自身教育水平和经验的限制,是否体现其真正价值,决定了其带动作用的大小。

4、农村居民主体的积极性。无论是生猪健康产业链,还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要求,农村居民作为最基层的行动单位,对生猪健康产业链的实施和建设美丽乡村都最具有发言权。但在现实中,政府主导多,农民参与少,这都使得农村居民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政府应当积极引导,并充分尊重基层农村居民的建议,体现其主体地位。生猪健康产业链的目的在于保障动物健康、消费者健康、环境健康,而美丽乡村的建设也应从农村居民的需求中出发,符合村民意愿。同样,这两个方面都受到农村居民文化水平、传统思想的影响。

5、参与主体间的互动性。建设生猪健康产业链和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重大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的共同参与,但在参与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各自为政、沟通失调、协同不足的现象,致使建设进程缓慢,措施不到位,对建设生猪健康产业链与美丽乡村建设产生不利影响。政府与社团组织的互动性、政府与农村居民的互动性、政府与企业的互动性是否通畅都会对生猪健康产业链与美丽乡村建设产生影响。社团组织、企业与政府的积极互动有助于农村自主组织和企业及时了解国家的最新政策,享受政策带来的红利,得到政府的政策及资金支持。

三、生猪健康产业链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辩证关系

生猪健康产业链的建成有助于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为农村居民提供就业机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同时,通过专业的培训,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文化素质,转变农村居民劳动者的生产经营思路,调整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进而有益于刺激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生猪健康产业链的实施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种途径,有助于充分利用农村人力资源、土地资源和剩余资本,改善农村环境,丰富农业产业类型,同时也符合美丽乡村建设对于资源环境的要求。生猪健康产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

建设美丽乡村是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的有效途径,同时也给生猪健康产业链的推进提供了契机。合理的乡村建设划为生猪产业的选址、建设、物流运输提供了便利。而美丽乡村建设与生猪健康产业链建设背景、影响要素、研究目的的契合充分说明二者之间相依相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

[1]卢凤君等.中国生猪健康养殖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畜牧兽医,2009.9.

[2]王文海.生猪产业链健康发展的价值目标与条件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4.

第5篇:产业链建设范文

一、“十五”回顾――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基本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品结构有所改善,技术创新取得新进展,中低档产品基本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十五”期间,新型显示器件产业取得突破,国内两条第5代TFT-LCD生产线均实现量产,并拥有了一定数量的核心专利;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纤预制棒技术开发成功并实现产业化;内资电容器企业突破金属电极的瓶颈,大大降低了MLCC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迅速,太阳能电池板生产规模已居全球第四。

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产业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中低档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二是缺乏核心技术,产品利润较低;三是企业规模较小,技术开发投入不足。

二、“十一五”面临形势――技术要改进,市场要扩大,产业环境要改善

《电子基础材料和关键元器件“十一五”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从技术发展趋势、市场需求分析和产业发展环境三个方面,全面客观分析了“十一五”我国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技术发展趋势――微型化、片式化、高性能化、集成化、智能化、环保化

未来几年,新型元器件仍将继续向微型化、片式化、高性能化、集成化、智能化、环保节能方向发展。平板显示器件将向大面积、高集成度方向发展,取代传统CRT技术成为市场主流。TFT-LCD和PDP已成为主流平板显示器件,OLED、微显背投、FED等新一代显示产品成本明显降低,良品率不断提高,未来市场格局仍存变数。CRT产品加速向高分辨率、短管颈方向发展。传统CRT产业面临整体转型的巨大压力。电子材料正朝高性能化、绿色化和复合化方向发展。电子技术与冶金、有色、化工等技术的融合不断加深,高精度高可靠性设备仪器和新工艺技术将成为影响电子材料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绿色无害材料和生产工艺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在电容器、印刷电路板、电池等部分新型元器件领域具有较好的产业和技术基础,“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的机遇大于挑战。当前,显示器件处于技术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在TFT-LCD和PDP方面产业和技术准备不足,未来发展面临严峻挑战,OLED、LCOS、FED等新一代显示技术领域创新活跃,目前仍存在实现自主创新的突破机会。

(二)市场需求分析――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

随着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和数字电视的逐步商用,“十一五”电子材料和元器件市场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预计全球市场将继续保持10%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市场规模将由2005年的5400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9000亿美元,全球市场的增长为我国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产品出口提供更大空间。“十一五”期间,全球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大趋势不会发生变化,国内产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从而拉动国内电子材料和元器件市场需求稳步增长,预计市场规模将由2005年1.15万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10年的3.1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平板显示器件、太阳能电池和半导体照明(LED)产品需求尤其旺盛,应引起高度关注。内需的大幅增长将有力拉动我国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产业发展。

经过“十五”发展,新型平板显示器件已在以手机屏为代表的小尺寸显示屏市场占据统治地位;在以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为代表的中型尺寸显示屏市场占主导地位;目前,平板显示器件正大规模进军以电视为代表的大尺寸应用领域,市场份额已逼近30%。预计“十一五”期间,平板电视机将进一步取代传统CRT电视的主导地位,这一重大转型必然带动新型显示器件产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近几年发达国家对太阳能电池产业均予以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产业发展和产品应用的政策措施,刺激世界太阳能电池市场快速增长,2005年全球太阳能电池市场规模达1460MW。由于发电成本较高,目前太阳能电池尚难以进入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商用化阶段。未来几年,随着产品技术特别是多晶硅生产工艺技术的不断突破,太阳能电池成本将逐渐降低,市场将呈现持续增长,到2010年全球太阳能电池市场规模3500MW-4000MW。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市场需求潜力大,但缺乏促进产业发展和鼓励大规模应用的系统性政策,“十五”末国内总装机容量仅有75MW,市场尚未真正启动。

LED产品在指示、信号等领域的应用日渐成熟,在手机背光源市场居主导地位,在笔记本显示屏背光源领域的应用开始起步。“十一五”期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LED在大屏幕显示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拓展,在普通照明领域很可能实现突破,推动世界LED市场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三)产业发展面临的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

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产业是体现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做强的重要环节,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电子强国战略的实施国内宏观环境将更有利于产业发展。未来几年,随着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的逐步推进,电子整机产业的升级换代将为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经过入世几年的发展,我国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企业已逐步适应WTO要求,掌握并能够运用国际规则,更广泛地参与国际竞争。

但是,在高端元器件和关键电子材料等产业链核心环节国内产业仍较薄弱、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短期内仍难以改变。当前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门槛越来越高,投资风险增大。平板显示器件日益呈现出与集成电路产业相同的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特点,一条六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投资额达20亿美元,七代生产线投资额高达30亿美元以上,在这些领域国内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实力弱,投融资能力不足,国内资本市场环境难以适应信息产业快速变化的融资需求,这些已成为制约我国信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需要国家和企业共同努力,方能有所突破。

三、 “十一五”发展思路和目标――要创新,在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

(一)发展思路――坚持跟踪与突破相结合、引进与创新相结合,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重点突破

根据“十五”期间国内产业发展情况以“十一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建设电子强国”的战略高度出发,《专项规划》提出了我国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产业的发展思路。与以往规划不同,《专项规划》突出强调了“创新”,明确提出了“坚持跟踪与突破相结合、引进与创新相结合,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研发和产业化思路。我国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产业体系相对完善,在部分领域具备一定的传统优势,“十一五”期间,按照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创新效益型转变的战略部署,集中优势力量在重点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考虑到我国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产业“散、乱、小”特点突出,存在缺乏行业骨干企业,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足,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等主要问题,《专项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必须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集成创新能力,鼓励原始创新,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不断满足整机产品的需要。

考虑到国内外市场对环保节能型电子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国内外相关限制性法规陆续出台,《专项规划》在思路中突出强调了“绿色化”,提出加强无害化新型元器件和环保型电子材料的开发。

考虑到新型显示器件必将逐步替代传统CRT产业的重大趋势,《专项规划》专门突出了加快新型显示器件发展,加快彩管产业的战略转型的思路。

(二)发展目标――要在新型元器件、新型显示器件和电子材料上有所突破

在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专项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我国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产业的总体发展目标,同时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重点强调了新型元器件、新型显示器件和电子材料三个主要分产业的发展目标。需要指出的是:《专项规划》涉及的行业统计数据和指标包括电子元件、电子器件、电子材料,不含集成电路。为与行业规划保持基本一致,《专项规划》中的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利润总额、企业数、从业人员等数据均以信息产业部公布的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的数据为依据;进出口数据均采用中国海关统计数据,并以此作为2010年产业发展目标、市场规模预测的基础和依据。

根据对世界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产业发展规律的研究以及我国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产业发展的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产业仍将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增长,但是增速较“十五”期间会放缓。预计年均增速在24%左右,产品销售收入将由2005年的855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5万亿元。其中,新型元器件达到1.8万亿元,年均增速20%左右;新型显示器件达到2500亿元,增速60%以上。

四、“十一五”发展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用结合,突破关键技术

(一)电子元器件产业

1.片式元器件――增加所占份额,促进结构调整

片式阻容感元件是应用最广泛的元件产品,产品微型化、片式化水平已成为衡量电子元器件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未来几年,微型化仍将是世界电子元器件最主要的发展趋势之一。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片式元器件发展很快,电容、电阻的片式化率已经超过90%,电感片式化率也达到了80%。我国传统引线式产品仍占较大比重,近几年由于许多发达国家已不再生产这类产品,因此尚有一定的市场,这是目前国内众多中小型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但长期来看,应逐步增加片式元器件所占份额。“十一五”期间必须大力发展片式元器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超小型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片式电感器、微波介质器件、高频压电陶瓷器件、石英晶体器件、抗电磁干扰(EMT/EMP)滤波器等产品,满足我国通信、视听产品的研发和生产需求。

2.印刷电路板――加大投入、研发力度,加快产业化

印刷电路板是所有整机产品不可或缺的基本构成要件,是组装电子零件的基板。世界范围内印刷电路板产能过剩现象依然存在,并且在短期内尚难改变。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印刷电路板生产大国,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但产品以中低档为主,技术水平低的单面板和双面板产能过剩现象比较严重,而多层板和挠性板等高档产品主要依赖进口。2005年我国进口印刷电路板65.7亿美元,贸易逆差高达12.3亿美元,其中仅4层以上印刷电路板进口额就达到20亿美元以上。同时,印制线路板也是污染较为严重的产品之一。

“十一五”期间,行业应加大投入力度,一方面重点研发高密度互连多层印刷电路板(HDI)、多层挠性板(FPC)和刚挠印刷电路板(R-FPC)等国内紧缺、需大量进口的产品,加快产业化;也要顺应绿色化潮流,加大研发力度,积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推广应用环保工艺,为行业乃至国家的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3.混合集成电路――加快产业发展,尽快实现产业起步

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出现,混合集成电路的内涵、技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功能不断增强,在数模转换、电源控制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产业重要性凸显。近年来,世界混合集成电路市场呈高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速达10%,2005年已突破450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市场仍将继续快速增长。我国混合集成电路市场超高速增长,“十五”期间,市场年均增长率达30%,2005年国内市场达到78.5亿美元。但与国内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产业基础非常薄弱,市场供应主要依赖进口,2005年进口额高达66.8亿美元,占国内市场的85.9%,进出口贸易逆差达58.7亿美元,是进口额最大、贸易逆差最大的元件产品。“十一五”期间,必须加快混合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尽快实现产业起步。

4.传感器及敏感元件――扩大产业规模,加强市场开拓,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传感器及敏感元器件是信息采集的主要手段,是仪器仪表与自动化系统基础元器件之一。随着传统产业改造的不断推进和国家节能减排与生态环保要求的提高,智能化仪器仪表用途日益广泛,传感器和敏感元件市场快速增长。近年来,我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的制造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设计、关键工艺、可靠性、产品开发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突破与创新。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科研开发水平约落后发达国家5~10年;生产技术约落后10~15年。因此,未来五年必须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扩大产业规模;加强市场开拓,扩大出口;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强竞争力。

5.绿色电池――开发低成本高效率电池,加大其研发力度

随着环保呼声日益高涨、天然化石等一次能源日趋紧张,主要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新型绿色电池的研发和生产,市场呈现急剧上升的态势。“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时期。积极开发新型绿色高效能电池,继续发展壮大电源产业,既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参与未来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十一五”期间,继续支持发展大容量、高可靠性锂离子电池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重点开发低成本高效率太阳能电池(含薄膜太阳能电池),加大燃料电池、动力电池研发力度。

6.新型半导体分立器件――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升产品档次,发展功率型器件

半导体分立器件广泛应用在计算机、通信、视听等领域。我国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分立器件市场,约占全球市场的1/3,未来几年市场仍将以20%的速度增长。我国分立器件产业发展较快,产业规模在500亿元左右,约占世界市场的15.7%。但是我国生产的分立器件产品处于中低档水平,中高档产品的90%需从国外进口。“十一五”期间,必须紧紧抓住传统产业改造的机遇,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升产品档次,发展新型半导体分立器件,重点发展功率型半导体分立器件。

7.新型机电组件――加大企业研发力度,重点研发光纤光缆产品

机电组件是完成线路连接或实现系统功能的重要部分,是必不可少的元器件,未来市场将保持持续增长。我国机电组件产业实力较强,微特电机产量占世界市场的60%以上,电声器件、有线电视射频电缆等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光电线缆、接插件和继电器等产品产量也居世界前列。但总体看来,我国机电组件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档水平,新型机电组件产品较少,主要依赖进口。“十一五”期间,在继续保持中低档产品优势的同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重点研发无刷智能的微特电机,小型化、高密度、高频化、抗干扰多功能新型接插件,微型化、智能化的高性能继电器,大容量、宽频带的通讯、数据、电视、射频电缆,薄微型、高灵敏、宽频带、高保真电声器件,微波元件和组件,新型低衰减、高带宽、大容量光纤光缆等产品。

8.光通信器件――组织产学研用结合,鼓励整机企业和器件企业开展广泛合作

光通信技术是下一代传送网的核心,是构建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的关键。随着通信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光通信器件的市场日益广阔。我国通信产业发展迅速,但光通信器件尚不能完全实现国内配套,关键器件仍需进口,大力发展光通信器件,逐步替代进口对于发展我国通信产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十一五”期间,必须积极跟踪世界技术发展趋势,加大研发投入,组织产学研用结合,鼓励整机企业和器件企业开展广泛合作,重点发展高速光收/发模块、光电耦合器、光有源器件、光电交换器件,以及光无源器件和MEMS光开关等器件。

(二)新型显示器件――扩大产业规模,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化

新型显示器件主要包括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等离子显示器件(PDP)、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表面传导电子发射器件(SED)等,是阴极射线管(CRT)的换代技术。TFT-LCD和PDP发展迅速,已成为目前主流的平板显示技术。当前,新型平板显示器件已成为数字电视、计算机、移动通信终端等数字化整机产品的关键件,市场规模近千亿美元,对产业的拉动效应明显,成为支撑全球信息产业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之一,是战略性的高科技产业。加快我国平板显示器件产业发展有利于带动微电子、光电子、电子材料、电子专用装备、军事电子等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电子信息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我国TFT-LCD、PDP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目前大部分电脑液晶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用的面板、以及全部彩电用平板显示屏依赖进口,致使国内彩电企业对占平板彩电成本超过70%的上游配套产品没有话语权。面对拥有上游屏资源优势、产业链垂直整合力度不断加强的日韩彩电企业强劲竞争,国内彩电20年间建立的市场领导权正在丧失,面临再次陷入行业性亏损的危险境地。因此,“十一五”期间我国必须大力发展新型显示器件。新型显示器件是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具有投资规模大,更新换代快,创新活跃的特点,我国不仅要加快TFT-LCD、PDP等主流产品的发展,更要高度重视新一代显示技术的发展,瞄准未来市场,统筹规划,及早动手,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避免重蹈TFT-LCD、PDP产品处于被动局面的覆辙。

“十一五”期间,面向数字化、高清晰化、平板化需求,优先发展TFT-LCD和PDP,促进产业链垂直整合与企业横向联合,扩大产业规模,培育自主创新能力;重点支持OLED等新一代平板显示器件的工艺和生产技术开发,力争实现产业化;加快传统彩管产业战略转移,积极发展高清晰度、短管颈等高端彩管产品。在TFT-LCD领域,一方面面向大尺寸液晶电视需求,支持建设第六代及以上TFT-LCD大尺寸面板生产线,同时考虑手机、PDA等中小尺寸产品市场,支持建设小尺寸TFT-LCD面板生产线。在发展中游面板制造的同时,要加快国内关键配套件的开发与产业化进程,力争在TFT-LCD用彩色滤光片、基板玻璃、偏光片、新型背光源、部分生产设备以及材料上取得突破;重点发展42″以上PDP显示屏、驱动电路及模块,掌握规模量产技术;积极组织OLED/PLED、SED器件和模块的基础技术研发;积极发展小尺寸手机主/副屏、PDA和MP3所用OLED显示屏。重点发展数字高清晰度彩管及相关配套件、(医用、仪器用、核辐射用)特种示波管。

(三)电子材料――发展技术含量高,提高自主配套能力,注重环保材料的开发

电子材料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与先导。电子材料作为基础性材料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没有高质量的电子材料就不可能制造出高性能的电子元器件。近年来,我国电子材料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有了较大发展,磁性材料、人造水晶等材料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出口规模也较大。但我国电子材料企业小而分散,产品以中低档为主,技术含量较低,技术要求高的关键材料仍主要依赖进口,产业的关键技术基本被国外企业垄断,影响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威胁着产业的安全。

“十一五”期间,必须大力发展电子材料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产用结合,突破部分关键技术,缩小电子材料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电子信息材料,提高国内自主配套能力。注重环保型电子材料的开发。

第6篇:产业链建设范文

水生蔬菜不与粮争地,可充分利用湖塘、沼泽低洼地带等水资源和湿地资源。同时,水生蔬菜在消除和减轻保护地盐碱化、改善鱼塘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对合理利用国土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水生蔬菜还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在保持水土、净化水质、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水生蔬菜因其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美容养颜、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美化环境、排污能力强等特点,已成为许多地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亮点工程。发展我国水生蔬菜产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水生蔬菜的良种选育

我国水生蔬菜品种资源极为丰富,以莲为例,倪学明等在《中国莲》一书中对125个莲的品种进行了分类和较详细的描述[2]。过去我国在水生蔬菜良种选育方面投入不足,地方品种虽然种类繁多,但保鲜加工专用型品种太少,极大地制约了水生蔬菜产业的发展。

良种工程是从源头上提高农业品质、增加农业效益的重大工程,也是产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水生蔬菜优质品种和保鲜加工专用型品种少、种质退化严重等问题,严重限制了生产结构升级,影响了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创新良种培育技术,构建共性技术平台,加强品种选育、改良,培育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且能耐受不同地区特定生产条件的专用品种,将对水生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还应根据未来市场的需求着眼于产品的多样化,重点选育适合不同栽培地区、不同产品用途、不同消费需求的水生蔬菜新品种,使水生蔬菜产业由数量型、速度型、消耗型向质量型、效益型、环保型转变。

水生蔬菜种苗微型化与良种繁育

目前我国水生蔬菜常规种苗存在用种量大、质量重、体积大、带病率高等问题,应重点研究水生蔬菜微型种苗繁殖技术,解决试管苗分化率低、增殖率低及移栽成活率低等技术难题;建立从原原种到原种再到良种的常规种苗繁育体系,从根本上解决种苗退化和混杂问题。

水生蔬菜标准园创建

蔬菜标准园创建是指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在优势产区建设一批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生产基地,示范带动蔬菜质量提升和效益提高。建议各级地方政府按照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创建规范(试行)要求创建水生蔬菜标准园,对水生蔬菜标准园内水、电、路进行设施配套,确保涝能排、旱能灌、主干道硬化。水生蔬菜标准园创建最好由龙头企业组织,可与休闲农业(又称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结合起来,更大限度地开发水生蔬菜的经济价值[3]。

水生蔬菜轻简化与高效栽培

目前我国水生蔬菜的栽培种植存在劳动强度大、管理粗放、综合效益不高等问题,应重点开展轻简化栽培技术研究,高效种植模式研究、优化与集成,设施栽培技术研究,高山等特殊生态环境栽培技术研究,莲藕、茭白、芋等主要水生蔬菜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研究,“水生蔬菜―鱼”种养结合模式研究、优化与集成。

水生蔬菜病虫草害绿色防控

目前我国对水生蔬菜的病虫草害缺乏系统研究,应开展水生蔬菜重大病虫草害自然消长控制因素研究,主要病害抗病品种及抗性诱导剂的筛选研究,主要害虫的物理防治、行为调控和栽培措施等防控技术研究,主要害虫天敌资源调查及其控害作用研究,主要杂草农业防治技术研究,有害物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从而保障水生蔬菜的食用安全性。

水生蔬菜保鲜加工及综合利用

水生蔬菜保鲜难度大,保鲜技术滞后;同时水生蔬菜加工产业化程度低,高附加值多元化的加工产品缺乏,因此,保鲜和精深加工是水生蔬菜全产业链中最薄弱的环节。我国水生蔬菜保鲜加工及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和主要技术难点有:

(1)水生蔬菜水分含量高,离开水环境后易失水,代谢旺盛且有厌氧特征,组织柔软,容易受机械损伤而发生变色(褐变),并在受伤后易被微生物侵染而腐烂,目前与此相关的研究缺乏,是水生蔬菜贮藏加工中普遍发生且难以控制的技术难点。

(2)水生蔬菜传统加工制品工业化、标准化程度低,产品质量不稳定。大量加工产品工艺多为传统经验,缺乏精确控制与标准化,为工业化生产带来诸多难题。

(3)水生蔬菜精深加工技术设备和产品种类少,附加值低,且水生蔬菜原料品质参差不齐,因此加工中容易受到原料和制作方式的制约。

(4)水生蔬菜副产物综合利用度低,目前主要缺少有效的提取技术和纯化技术,提取成本高,难以商业化生产。

因此,要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大力应用新型技术对水生蔬菜进行保鲜加工,如采用速冻、冻干和膨化技术保鲜加工莲子[4-9]。除对莲藕进行保鲜外,还要开展对莲藕的加工[10],同时加强对藕带的开发利用,更大程度地发挥莲属植物的价值[11-14]。

利用水生蔬菜治理污染水体

水生蔬菜中的菱角、水芹、蕹菜和豆瓣菜等对N、P具有很好的吸收能力,而我国被污染的水体中95%以上是因N、P超标导致的富营养化。因此,采用无土栽培的方式生产水生蔬菜,既可节约陆上耕地,用以种植其他农作物,还可治理污染水体,此技术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15,16]。

参考文献

[1] 江解增,曹培生,徐强,等.水生蔬菜的生产科研进展及前景[C].//中国园艺学会.中国园艺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0:256-259,234.

[2] 倪学明,赵家荣,王秋圃,等.中国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3] 何建军,陈学玲,关健,等.水生蔬菜与休闲农业[J].农产品加工.学刊(下),2013(3):50-51.

[4] 何建军,陈学玲,关健,等.鲜莲籽产业化开发的设想[J].长江蔬菜,2008(6b):84-85.

[5] 何建军,程薇,陈学玲,等.莲子真空冷冻升华干燥工艺的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06,45(2):240-244.

[6] 何建军,陈学玲,关健,等.真空包装鲜莲籽的研制[J.]长江蔬菜,2008(9b):56.

[7] 何建军,程薇,陈学玲,等.我国水生蔬菜保鲜加工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长江蔬菜,2011(16):132-133.

[8] 陈学玲,关健,梅新,等.莲子双螺杆挤压膨化工艺的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3-75.

[9] 华汉威,赵春梅,王清章,等.松脆莲子加工工艺[J].食品工业科技,2012(7):264-265,270.

[10] 王清章,卢海强,陈宇标.莲藕圆子及低脂藕片加工与保藏[J].食品科技,2000(1):26-27.

[11] 关健,薛淑静,陈学玲,等.藕带加工研究进展与展望[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0(5):39-40.

[12] 关健,薛淑静,陈学玲,等.藕带冷藏保鲜及变化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53-55,78.

[13] 关健,陈学玲,薛淑静,等.保鲜剂保鲜藕带的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5):3142-3143,3147.

[14] 李余霞,王清章,李洁,等.速冻藕带漂烫工艺研究[J].北方园艺,2011(14):158-161.

第7篇:产业链建设范文

7月28日,国家发改委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结合我国当前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和问题,《规划》拟冷藏库建设到1000万吨,为冷链物流的完善做足政策保障,预计规划能带动社会投资2000亿,规划期为2010-2015年。

《规划》提出,进一步提高肉类和水产品冷链物流水平,增强食品安全保障能力。2015年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20%、30%、36%以上,冷藏运输率分别提高到30%、50%、65%左右,流通环节产品腐损率分别降至15%、8%、10%以下。

冷链物流是指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以最大程度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日常生活中的瓜果、蔬菜、禽肉能从产地快速、新鲜、安全地输送到消费者手中,都是得益于冷链物流的发展。

完成七大任务

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而我国规模化、系统化的冷链物流体系仍在稚嫩的起步阶段。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表示,《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出台有七大主要任务:

一是推广现代冷链物流理念与技术。加大对全程冷链重要性的宣传力度,鼓励企业利用冷链物流理念与技术,在相关环节进行低温控制,实现生鲜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一体化冷链物流运作。加强各相关企业温度监控和追溯体系建设,实现农产品在生产流通各环节的品质可控性和安全性。

二是完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重点制定和推广一批农产品冷链物流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建立以HACCP为基础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积极推行质量安全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

三是建立主要品种和重点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鼓励肉类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加快推广水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逐步推进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积极发展从中部、华南地区到珠三角、长三角、港澳等沿海地区,从东北地区到京津地区的猪肉冷链物流体系;黄淮海、东南沿海、长江流域等水产品优势产区到中西部大中城市的水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苹果、柑橘、热带水果等特色水果产区,到大中城市的水果冷链物流体系,以及反季节蔬菜和特色蔬菜的南菜北运、东菜西输冷链物流体系。

四是加快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鼓励企业在产地、销地建设低温保鲜设施,从源头实现低温控制,建立以生产企业为核心的冷链物流体系,实现产地市场和销地市场冷链物流的高效对接。鼓励大型零售企业开展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建设,提供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

五是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批发市场等重要农产品物流节点的冷藏设施建设,在大中城市周边加快规划布局一批生鲜农产品低温配送和处理中心,改善农产品加工环节的温控设施,完善与冷链物流相配套的各类设施建设。

六是加快冷链物流装备与技术升级。加快节能环保的各种新型冷链物流技术的自主研发、引进消化和吸收,重点加强各种高性能冷却、冷冻设备,自动化分拣、清洗和加工包装设备等冷链物流装备的研发与推广,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不断提高冷链物流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七是推动冷链物流信息化。通过建立区域性各类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优化配置冷链物流资源。鼓励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提升冷链物流业务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广应用条型码、RFID等技术,建立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系统平台。明确冷链物流信息报送和信息交换的责任机制,提高政府监管部门的冷链信息采集和处理能力,提高行业监管和质量保证水平。

落实工程

根据规划,还将推行工程在重点建设,作为我国在农产品冷链物流方面鼓励的重点投资领域:

一是冷库建设工程。鼓励企业在技术改造和充分利用现有低温储藏设施的基础上,加快建设一批设施先进、节能环保、高效适用的冷库,满足全社会对储藏设施的急需。到2015年,推动全社会通过改造、扩建和新建,增加冷库库容1000万吨。

二是低温配送处理中心建设工程。鼓励企业在大中城市周边规划建设一批具有低温条件下中转和分拨功能的配送中心,集中完成肉类和水产品分割、果蔬分拣以及包装、配载等处理流程,形成一体化的冷链物流体系。

三是冷链运输车辆及制冷设备工程。鼓励大型冷链物流企业购置冷藏运输车辆,提高我国生鲜农产品的冷链运输率;鼓励肉类和水产品加工、流通和销售企业购置冷链设施设备,提高冷链处理能力,逐步减少“断链”现象的发生。

四是冷链物流企业培育工程。重点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大、经营效益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采用政策倾斜等方式,鼓励其创新物流服务模式,加强资源整合,拓展物流服务网络,强化资产重组与战略合作。

五是冷链物流全程监控与追溯系统工程。选择50个果蔬、肉类、水产品等部分大型农产品生产及物流企业,率先建设全程温控和可追溯系统,利用现有的企业管理和市场交易信息平台,建立便捷、高效、低成本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追溯系统。

六是肉类和水产品冷链物流工程。鼓励大型肉类和水产品企业开展低温初加工设施建设,推广肉类和水产品冷藏运输和运输全程监控技术,推动零售环节超市、大卖场冷柜销售方式,形成“无缝化”连接的肉类冷链物流体系。加强中央直属猪肉储备冷库和地方猪肉储备冷库建设,依托企业冷库完善猪肉储备体系,提高政府对猪肉市场的调控能力。

七是果蔬冷链物流工程。重点加强分级、包装、预冷等商品化处理和冷藏储存环节建设,推动主要产区果蔬产品冷链物流设施条件的改善。大力发展冷藏运输,完善主销区果蔬冷链配送设施建设,发展具有集中采购、跨区域配送能力的现代化果蔬配送中心。鼓励企业加快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第三方果蔬冷链物流服务企业。

八是冷链物流监管与查验体系工程。完善冷链物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中转、进出口等主要环节的监管和查验基础设施建设。在冷链建设重点工程中,同步建设监管和检测设施。依托现有监管和检测资源,进一步提高主要生产基地、加工基地、配送中心、中转中心、进出口口岸的查验和检测能力,提高监管水平,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

为农副产品流通提速

《规划》是响应落实《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结合我国当前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制订的,并借鉴了发达国家“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先进经验。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面临较为严峻的发展现状,但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我国每年约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农产品冷链物流初具规模但流通过程中腐损率高。对农业生产、农民增收,以及居民消费质量和食品安全产生了不利影响。鲜活农产品冷链流通的比例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欧、美、加、日等发达国家肉禽冷链流通率已经达到100%,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严重不足,人均冷库容量仅7公斤,冷藏保温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0.3%。冷链物流技术推广滞后。发达国家广泛运用的全程温度自动控制,而我国生鲜农产品产后预冷技术和低温环境下的分等分级、包装加工等商品化处理手段尚未普及,运输环节温度控制手段原始粗放。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滞后,以中小企业为主,实力弱,经销规模小,服务标准不统一,具备资源整合和行业推动能力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刚刚起步。

第8篇:产业链建设范文

关键词:高职;产业链;专业群;工程造价

一、引言

近几年,按照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战略规划》的要求,职业教育必须为区域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服务。目前,全国各地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凸显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特征的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实践证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与区域经济耦合,与产业发展同步,产业转型升级必然带动职业教育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专业布局与调整应与产业布局相对应,产业链应与职业教育链相融合。在此基础上构建体现终身教育的职业教育体系。以天津市为例,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先进制造、服务、绿色低碳环保产业为代表的新型产业不断出现,大飞机、直升机、大火箭、新能源等大项目、好项目带动区域产业不断走向大型化、集成化、高端化。在基本建设和城市建设方面,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出现,从而使建筑——这一传统产业得到了根本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改造与提升是与全程产业链为基础的,按照专业化社会分工的原则,通过产业集聚发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速度经济和网络经济效益。作为为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服务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在产业实现全程产业链的背景下,专业设置不应完全按照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专业大类,专业布局也应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高度吻合,对此按照全程产业链的要求应当打造相应的职业教育类。在“两链”对接的原则下,按照产业链的节点,构建专业群将是高职专业建设与提升的趋势。

为解决此类问题,相关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践,提出了通过专业群建设,改变专业设置的盲目性,为高职专业设置和调整,及发挥资源聚集优势提供一种新思路。研究发现,当前对专业群研究主要集中在专业群概念、专业群的意义、专业群构建的原则和方法上,以及专业群建设内容等方面,还未深入对某一专业群建设提出具体指导意见。本文通过对建筑业产业链的分析,提出与建筑业产业链上某个节点对应的专业群建设思路,并以工程造价专业为例进行了阐述。

二、高职专业群的形成机理分析

高职专业群是指建立在一个公共技术平台,多个专业方向基础上的,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技能)要求,并能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的若干个专业(方向)的一个集合[1]。通过研究可以发现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形成具有内在的必然性和规律性。一般而言,高职院校的专业群一方面要反映产业链上各节点的规模和顺序,另一方面要体现产业变迁的最新要求,同时还要适应产业内在运行机制的机理。

首先,合理设置专业群。通常,传统产业链的环节众多而且伴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变化,而一个高职院校的专业群不可能覆盖整个产业链的全部环节。因此,专业群应与产业链上的哪些“节点”或“环节”相衔接,就成为专业群构建中的关键问题。对此,应当要做好产业调研,勾画出清晰的产业链和产业链上的人才及职业能力需求;同时,应认真分析院校所在的人文环境、区域环境、经济环境、办学基础条件和师资状况,明确自身的专业特色和核心专业。在上述调研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产业链节点,打造专业平台,逐步建立起相应的专业群,成为院校整体专业框架的支柱。在专业群布局上,一定要实事求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到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切忌盲目开发,为了专业集群化而集群化[2]。

其次,按照产业的变化,合理对专业群进行动态调整。专业群建设必须紧跟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链的变化发展,按照产业链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群的结构。专业群建设是市场需求变化与高职院内在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是高职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产业的发展是个动态过程,产业链会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处于不断的延伸或萎缩中。因此,专业群的结构也要处于不断的调整过程中,从而使专业群内部旧的专业或专业方向不断变换,而新的专业或专业方向不断开发,使院校整体专业集群结构在动态中得到改造和拓展延伸,从而使专业建设与提升符合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变化要求,符合产业链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要求。

在此,在产业链与职业教育链对接基础上,按照专业群建设的思路进行专业定位。按照专业群形成机理,构建某专业群势必追溯到与之对应的产业链,因此,在对产业链进行分析和切割的基础上,构建与产业特征需求相吻合的专业群将是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定位和专业建设与提升的依据。

最后,专业群建设必须体现校企深度合作。与传统专业构建途径相比,以产业链的状况作为专业群布局和调整的参照系,能够充分体现高职教育与行业企业密不可分的特征,因此,专业群建设对校企合作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只有积极争取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按照行业标准,在行业企业专家指导下,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构建专业平台,在专业群基础上进行课程开发,按照职业教育链下专业群的培养规格进行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以及“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才能在科学掌握产业链的发展态势基础上,保证专业群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可实施性。

三、工程造价专业群的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第9篇:产业链建设范文

关键词:产业链管理 库区 生态产业 规划设计

一、库区发展生态产业的环境条件与演变

水库工程建设是河流整治和开发的战略重点,也是实施流域规划的战略步骤,体现了国土整治的具体内容及其在流域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成为河流治理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骨干工程和保证。建设水库需要具有一定的库容,以利于调节河川径流,使水资源在时空上重新分配,以满足国民经济在防洪、发电、灌溉、航运、供水等方面的需要,促进社会生产,造福人民。另一方面,水库蓄水要占用一定数量的土地,产生淹没问题。日常所说的库区一般指水库淹没区以及库周影响区[1]。库区内的国民经济发展与周边其他地区经济和生活的联系是自然的、历史的形成结果,因而按照高程划分的实物与区域数据,并不能确切的反映淹没影响,故而在研究库区社会经济发展问题时,库区是一个泛区域概念。

1949-1986年间,水库工程建设与移民安置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重工程轻移民,在安置过程中强调行政手段的运用,进行消极赔偿,简单执行“三原”原则,移民往往难以摆脱贫困;库区产业“一农独大”,但因当时土地资源丰富,环境容量充裕,环境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尚未纳入决策视野。

1986年之后,国务院在转发《水利电力部关于抓紧处理水库移民问题的报告》的文件中又明确提出了开发性水库移民工作的方针,移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高涨,但发展受到规模、技术等因素制约,发展方式粗放,带来的污染现象严重。

2007年,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理论有机组成的“以人为本,利益协调,系统融合,科学发展”和谐库区建设思想逐步成为库区发展的指导理念,该理念强调“坚持以融入人本理念的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维,统筹公平与效率以及生态协整理论等内容[2],关注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以实现库区人民全面发展为目标。围绕发展目标,库区依托资源优势积极探索,运用生态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战略性产业结构调整,开展发展模式创新发展生态产业逐渐成为库区发展中的重要抓手与发展特色。

二、区域层次上的生态产业链研究与库区生态产业发展整合

生态产业链是在产业聚集区内,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基于成熟的产业规划基础,借鉴并运用自然生态规律人为构建,以废物和副产品为纽带,最终实现资源、能源等在区域范围内循环流动,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产业生态系统[3]。从适用层次上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企业生态产业链、区域生态产业链直至社会生态产业链,它是生态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区域生态产业链发挥作用并不是孤立的,需要链条中的基础设施、支持服务与企业主体等共同参与,协同发挥作用。其运行过程中呈现出系统动态平衡发展特征,主要表现为: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多样性增强,具有协调和共生关系的企业根据生态产业链要求进行衔接,相关群体之间形成利益耦合,区域产业发展系统内部物质循环趋于闭合,每个企业通过缔结联盟调整自身的增值活动以适应价值链上的其他企业,相互叠加构成整条“产业增值链”[4],从而使整条产业链上企业之间在联盟中发挥出强大的整合优势,促进产业发展共赢。

依据库区特有的自然资源、良好生态产业基础、公共政策支持等优势,考虑人地矛盾突出、产业结构单一、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且大量外流等不足,库区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突破生态环境约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在发展思想、民众生活方式、产业选择等方面重新思考,选择一个既能合理利用自身资源促进库区经济发展,又要减少污染促进环保,且能关注民生促进自然与社会和谐共处的发展思路。库区发展生态产业,有助于多个产业或多个环节之间的系统耦合,使得资源、能量多次利用,高效产出,契合区域生态产业链管理思想的内涵:一是引领产业升级,将传统产业生态化,提升产业生态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驱动产业间的物质循环与协作共赢,同时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环保事业发展。二是完善的生态调节功能改善民生。生态产业发展能够在更广泛的区域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与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实现生态环境资源供给、废物分解等生态调节功能,有助于库区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三是催发企业与民众等利益相关者生态意识。生态产业的发展,能促进利益相关者在经营管理、生活消费等方面的认知转变,建设生态文明,使得经济与社会和谐共处与持续发展。

三、生态产业链管理思想影响下的库区生态产业发展规划设计机理

(一)作用机理

核心生态产业链共生网络的形成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价值驱动。企业只有认识到通过相互协作可以实现价值目标,才能基于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相对封闭的闭环系统,链条中的经济主体只有掌握了成本优势和市场优势,才能在产业链条中取得主动权,强化对于其他主体的吸引。二是利益主体新增。依据耗散结构理论,相对稳定的产业链条在发展的过程中因为链条内外刺激性因素的增多致使原始链条主体裂变为更多新的利益主体,产业链条的复杂性增加[5],生态产业链条涉及领域延展,集聚效应的产生扩大产业链条对于区域外资源的整合能力。

(二)动力机制

生态产业链的形成与存在,根源于产业链条能够为置身于其中的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提高竞争优势:长期的协作形成的信任可以降低因搜寻、谈判、监督等活动开展带来的市场交易成本[6];链条中分工与协作使得企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产生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益;区域内的企业在一定范围内积聚产生的知识外溢等效应有助于技术创新与技术突破;环保法规的严格与国际绿色壁垒的压力为区域生态产业链的形成提供外部条件,促进企业技术水平提升与企业间协作,积极应对环保风险,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三)价值链整合分析

区域生态产业链的价值链为产业链条中各个企业价值链的整合结果。依据波特价值链分析理论,各个企业只有在产业链条中突出自身价值创造的环节优势,相互之间在各自的价值链优势环节上展开合作,才能强化整个产业价值链价值创造能力[7]。区域生态产业链的意义在于将具有产业衔接关系的企业联接在一起,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获取竞争优势。在此过程中,单个企业完成系列价值增值活动的部分内容,这些活动相互叠加构成整条“产业增值链”。

四、库区生态产业发展规划设计框架与实现路径

(一)设计原则

区域生态产业链是按照自然系统生物链原理设计提出,旨在通过资源综合利用、闭合物质循环达到最大效益,在库区产业链条设计时统筹考虑链条中各个企业相互协作关系、区域实际的自然环境与资源状况,关注生态产业链条运行中对于企业清洁生产的要求,注重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节约与废旧资源再生利用,强调企业间生态和经济价值之间的整合,减少环境污染,使得自然、社会与经济系统和谐共生。

(二)设计内容

物质与能量设计。主要分为三个层面:企业层次上关心清洁生产实现,采用节能技术、节能工艺以及再生能源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企业间层次上考虑资源效用的传递与循环利用,避免重复建设和能量消耗;区域层次上寻找资源配置优化,以旅游资源开发、水资源利用、重点生产原料加工等为抓手,实现产业集群基础上的资源梯级利用,建设资源再生利用和废物无害化处理系统,取得规模效益[8]。

服务设施设计。一是区域内交通、水利、信息、仓储、集中供电(热)、交易市场等基础设施应优化完善,为企业间有效协作提供信息基础,提升库区行政管理部门公共服务能力,降低企业利润创造过程中物流成本、交易成本等耗费,提高区域生态产业链的稳定性。二是建设技术创新支持系统,库区生态产业链条效益发挥需要持续的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及升级,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与科研院所的技术交流与协作、技术市场完善等技术创新支持系统发展尤为重要,应重点围绕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回收循环等支持生态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在满足现实需求的基础上拓展研究范围,引领产业发展潮流。

(三)实现途径

库区生态产业链的有效设计是一项系统创新工程,按照生态产业链结构模型,考虑生态环境约束,考察技术条件,运用链式思维依据生态经济产业化机理和运行规律调整区域内企业间的协作关系,调整企业间物流与能量交换流程,实现企业间产品与消耗互换、资源共享的产业共生网络建构。

库区生态产业定位。调查库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等资料,了解区域产业发展现状,明晰当前产业原料输入与输出、产品及副产物的产量及流向,污染物的排放及利用情况,考察区域发展优势与机会,进行主导产业发展定位。

确定产业链条主导企业。在产业定位的基础上,优选具有能够体现产业发展方向、具有一定规模实力和发展潜质、处于产业链条关键节点位置、产业关联和连锁反应强等特征的企业作为产业链条主导企业,增强产业链条吸引和容纳能力。

纵向展开。分析产业链条主导企业的生产代谢特征、价值活动连接,从产品代谢、废物代谢两个方向延伸,构建体现价值创造优势的库区生态产业链。依托不同的主导企业,可能在同一区域内同时创建不同的核心产业链条。

横向耦合。基于核心产业链条中的主导企业原材料需要、副产品和废物利用、产品流向,强化产业链多样性建设,增强产业链之间的横向交流,注重不同产业链之间企业的长期协作,保证企业的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市场相对稳定,从而提升库区生态产业链的稳定性。

关注补链。服务于产业链条企业发展,应不断进行技术改造与创新,提升产品质量与工艺,延伸产业链条或者强化链条间的横向联系,赋予生态产业链条更强的价值创造能力,使得库区产业整合竞争能力提升,实现和谐库区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伟. 水利水电工程征地移民安置管理概论[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10-15.

[2]郑瑞强. 和谐库区建设思想的理论支撑与特性分析[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1):9-12.

[3]王兆华. 区域生态产业链管理理论与应用[M]. 科学出版社,2009:3.

[4]武春友. 资源效率与生态规划管理[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95-96.

[5]王正明,温桂梅,路正南. 基于耗散结构系统熵模型的产业有序发展研究[J]. 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2012(12):54-59.

[6]蔡赛男,吴海民. 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企业第四利润源泉研究[J]. 企业经济,2012(4):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