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文地理学研究生范文

人文地理学研究生精选(九篇)

人文地理学研究生

第1篇:人文地理学研究生范文

关键词:文化素养;运行机制;动力机制;约束机制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实践永恒的命题。党的“十”报告中,明确了高等教育的要求和目标,提出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是站在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需要由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战略转型的高度而提出的要求,是由以数量和规模发展为主的发展方式转向以质量和内涵为主的发展方式的要求。研究生教育质量虽然有多种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质量观,但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关键在于研究生个体整体素养(包括心理素质、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创新能力、文史哲知识和道德修养等),或者说文化素养的整体提升,这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所在。因此,系统构建我国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机制体系,对于保证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机制的整体构架

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机制是指在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系统内,各与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相关的组织或个体在实现文化素养培养目标的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式以及其运动原则和内在的、本质的工作方式,它包括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三个一级子机制。其中,运行机制是指有关组织或个体在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过程中,其基本职能的活动方式、系统功能和运行原理;动力机制是指系统动力的产生与运作的机理,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包括政府驱动、导师引导、校园文化影响以及社会推动;约束机制指对系统行为进行限定与修正的功能与机理,约束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约束因素,即政府管理、校园保证、导师监管和社会监督。

按照以上分析,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运行机制从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细分,包括了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目标调整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课程设置协调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论文撰写引导机制和研究生文化素养实践活动深入机制等四个二级子机制。动力机制从影响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的不同主体来看,又分为研究生文化素养政府调控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校园熏陶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导师感染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社会参与机制等四个二级子机制。约束机制从不同的主体来看,又分为研究生文化素养政府约束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高校保障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导师监管机制和研究生文化素养社会监督机制等四个二级子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机构体系组成及各二级子机制对研究生文化素养具体内涵的影响情况见图1。

二、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运行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运行机制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在研究生培养中,以培养并提升研究生整体文化素养为目标,从设定培养目标到课程学习,从撰写科研论文到开展实践活动的整个管理运行过程。从研究生培养过程视角来看,研究生培养过程主要包括设定培养目标、课程学习、科研论文撰写和开展实践活动,因而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机制包括培养目标调整机制、课程学习协同机制、研究阶段引导机制和实践阶段深入机制。

(一)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目标调整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目标调整机制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结合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对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作出相应调整的有效运行机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毕业研究生的需求主体是市场经济下的多元化的用人单位,传统单一学术性标准所培养出的人才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多层次、多目标的需求。用人单位不仅需要高水平的学术理论型研究生,更需要大量复合型研究生。同时,研究生个体发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向传统的单一培养目标提出了挑战。市场的需求以及研究生自身的需求决定了单一培养创新性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必须以适应社会需求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目标。除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外,更需要加强对研究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更强的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加强文史哲知识的学习,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成为有较高道德修养的人才。

(二)研究生文化素养课程学习协同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课程学习协同机制是指以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为主体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二级单位与其它二级单位之间,以及本校研究生培养单位与其它院校研究生培养单位之间,在研究生课程教学资源上实现教育资源互惠互利共享的有效协作机制。

首先,要加大文史哲类知识选修课比例。现阶段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主要局限于各高校和学科之内,不同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学科专业之间独立性和封闭性较强,文史哲类选修课开设较少。要打破二级单位开设研究生教育课程的固有传统,让更多的学院参与到研究生教育课程之中,这有利于将竞争机制引入到研究生课程教学之中,有利于提升整个课程体系中选修课的授课水平[1]。此外,高校还可以探寻与其他高校合作开设优秀选修课程的有效渠道。只有研究生课程形成了开放办学的良好氛围,提升其授课水准,才能吸引更多的研究生积极选修相关的人文素质课程,真正起到启迪和陶冶研究生的作用。

其次,要增加选修课程的数量和非正式课程教育的数量。当前研究生教育课程结构中,非正式课程比例较低,尤其是高质量的非正式课程严重缺乏。有些高校认为非正式课程不能算做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没有意识到非正式课程对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的积极意义,对非正式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只是象征性地举办一些学术沙龙与学术讲座,整体水平不高。因此,高校要重视非正式课程对研究生文化素养的重要作用,在高校内部和其他单位合作或者与其他高校合作举办高质量的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等,让学生在自身的亲身探究过程中提升创新能力[1]。

(三)研究生文化素养研究阶段引导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研究阶段引导机制是研究生在完成课程阶段的学习之后,研究生培养单位在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与开题、开展科学研究以及论文撰写过程中,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所形成的管理运行机制。

首先,要按照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的目标抓好论文选题和开题工作。开题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选题是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资料收集是否全面充分,研究方法运用是否科学,学位论文是否具有创新性,是研究生为后续研究工作制订方向和框架时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也影响着研究生后续创新能力的锻炼和提高。高校要按照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目标,科学地制定开题报告的评价标准,并将其作为基本要求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之中。

其次,高校要制定系统规范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标准。从考查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应用价值的角度,高校要求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并对发表的学术论文的期刊范围作出明确规定。高校应结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制订相应的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引导研究生在研究期间锻炼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研究生文化素养实践阶段深入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实践阶段深入机制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实践能力培养环节上,为保证研究生实践活动得到有序的组织与开展,确保实践活动成效而形成的管理运行机制。

研究生要在实践中加强专业知识的渗透和运用,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同时,学生要带着课题去调研,去实践,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同时,在实践中拉近学生和社会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多一份对社会的关怀和责任感,这样有助于积极健康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和巩固。

高校研究生实践包括培养并锻炼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科研实践,也有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开展诸如社会公益活动等内容的社会实践,因此,研究生实践阶段应结合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目标的要求及其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工作:一是要成立由高校主管研究生教育工作及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导负责,研究生处、部(或研究生院)牵头,学生工作部、财务处等多部门参与的研究生实践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研究生处、部(或研究生院)。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校研究生实践活动的整体方案与总体规划,及时解决研究生实践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协调各部分工作,为研究生实践活动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高校要在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中将研究生实践,尤其是社会实践纳入其中。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将研究生科研实践视为研究生培养内容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之中,对研究生科研实践的时间、内容均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于大部分高校而言,并没有对社会实践要求不够。因此,需要明确将研究生社会实践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之中,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具体来说,就是要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研究生必修环节,并规定有相应的学时和学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活动。三是强化对实践活动的管理。要结合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的不同特点,制定和完善研究生实践活动管理制度,尤其是基本的运行制度和激励制度,对研究生实践活动进行定期检查、评价、总结和表彰,查找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形成稳定的管理机制,使研究生实践与教学、科研形成有机结合,使实践活动不流于形式,卓有成效地开展。

三、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动力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动力机制是指在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过程中,与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相关的系列主体发挥其自身的主动性与能动性,为提升研究生整体文化素养而采取的激励和引导的机制。

要保证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工作顺利进行,除系统构建其运行机制外,还必须构建并完善其动力机制。要构建并完善研究生文化素养动力机制,需要充分发挥四个主体的作用:一是政府激励,即发挥政府的激励作用,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研究生文化素养良好氛围的形成。二是校园熏陶,即通过高校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三是导师感染,即通过导师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在研究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中发挥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四是社会引导,即通过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一)研究生文化素养政府激励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政府激励机制是指中央和地方两级教育主管部门在研究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中,通过相关政策的制订与制度的出台,引导、激励研究生文化素养提升的管理机制。

作为中央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教育部和地方教育厅应通过政策杠杆,保持全面的策略性控制权限,变行政管理为政策调控。对于研究生文化素养包括研究生整体素质的多个组成要素,政府需要从自身的权限范围,有选取性地开展有关工作,尤其是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激励研究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激励方面,政府可以拓展奖励的时间接点和奖励范围。现有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的激励主要在于研究生毕业后所开展的国家和省级优秀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的评选。建议除开展优秀学位论文评优外,还可以将奖励的时间进一步拓展,涵盖到研究生在学期间,这对于研究生学习更具激励作用。比如,可以分年级分学科设立学习期间的创新能力奖等。此外,在研究生道德方面,两级政府可以设立研究生道德奖,奖励在道德方面有优秀表现的研究生代表。

(二)研究生文化素养校园文化熏陶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校园文化熏陶机制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为提升研究生文化素养,在自身校园文化建设上,在校园文化影响研究生文化素养的培育上,所形成的人才培养管理运行机制。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创造,与社会和时代密切相关且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研究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熏陶机制的形成,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从物质文化层面上来看,大学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之本。苏霍姆林斯基曾言,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因此,高校要在做好净化、美化和绿化校园工作的基础上,注重学校物质环境的整体规划与建设[2]。每一所大学均有其较长的办学历史,在校园建设上赋予了其特有的办学文化精神内涵,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

当下各大学在教学评估的要求下,开展了新校园建设,在新校园的规划与建设中,大学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宿舍、教室布置,都需要进行统筹考虑,精心设计,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各大学所独有的文化寓意,实现新校园建设与原有大学文化精神的有机统一,形成新校园与老校区的和谐建设与协调发展。通过校园文化环境的全面建设,营造良好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特有文化环境物质条件和环境氛围,影响研究生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智、创新的精神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第二,从精神文化层面上来看,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之魂。著名教育学家、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在其著作《什么是教育》中,论述了其对教育的深刻理解,认为“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身的本质。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这种影响大学教育的信仰,就是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

对于大学精神的理解与认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大学,会因时因校而有其各自的理解与显性特征。比如,蔡元培先生借鉴德国高等教育研究高深学问的理念与思想,在执掌北京大学期间,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认为大学应该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所在;应该广集人才,容纳各种学术和思想流派,让其互相争鸣,自由发展,最终成为北京大学长期以来的大学精神。梅贻琦先生认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先生在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积极聘任各学科优秀人才到清华大学任教,其中最有影响力并产生深远影响的莫过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组建。在梅先生的热情邀请和积极努力下,清华国学研究院汇聚了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四大导师。这四位大家学者到清华大学短短四年中,共培养了毕业学生近70名,其中50余人后来成为我国人文学界著名学者,成就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享有盛名的一段历史。

(三)研究生文化素养指导教师感染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指导老师感染机制是指研究生导师从自身人文精神、专业素养、教育素养等三方面去影响和培养研究生的文化素养的导师影响机制。

研究生导师的文化素养包括人文精神和学科文化素养、教育素养三个层次的内容,研究生文化素养指导老师感染机制主要应从三方面入手予以构建。

一是以导师的人文精神影响并提升研究生人文素养。人文精神是人对理想、尊严的追求,对价值取向和人的存在意义的思索,它强调人的身心全面的价值追求,是行为方式升华和凝练而成的一种稳定的准则和精神。具备人文精神的研究生导师才会真正理解教师的神圣职责,才会更好地履行教师的义务,自觉关心和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因为人文精神突出对人的关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导师既是研究生学业上的导师,也是研究生生活和思想上的导师。与研究生相比,导师的专业知识和人生经验积累都比学生要多,因而除了在学术上对研究生加以引导,还应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加以引导。导师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德智并举以及严谨、勤奋、求变、不畏困难的治学态度和精神会熏陶和感染着学生,让他们学会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使大脑充分地活跃起来,以更好更快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是以导师的学科文化素养引导并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研究生导师学科文化素养是指研究生导师对本专业领域内独特的见解和知识体系。在研究生培养阶段,教育的主要任务不只是传授学生传统的专业知识,而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使其大脑充分地活跃起来,以更好更快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独立、科学、全面地开展科研活动。在导师启迪学生的过程中,学科文化素养高的导师善于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于提出问题挑战权威。通过这样的训练,在导师言传身教的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养成创新的思维方法为以后的学术研究活动铺平道路。同时,学科文化素养高的导师注重自身知识结构的不断补充,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与当今的时代同步,这样的导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会比较注重开拓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3]。

三是以导师的教育素养引导研究生培养敬业精神,提升创新能力。教育素养是教师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师行为方面的外在显现,它显现为导师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教育素养高的导师会善于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根据学术研究的特点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研究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主动思考和探索来体会研究本身带来的成功和喜悦,并采取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反映,强化学生自主开展创新性的科研活动。

总之,导师的人文精神、学科文化素养和教育素养构成了导师整体的文化素养,导师不断地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注重这些文化要素的提升,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永远站在科学知识和时展的前沿,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能力。同时,在日常的言传身教过程中,用良好的学科素养和教育素养来指导自己,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导师的人格魅力可以直接对学生产生无言的、持久的影响力,使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得到一个更大的提升。

(四)研究生文化素养社会引导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社会引导机制是指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系统重要的社会外部大环境,从正面去影响研究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机制。

就具体有关内容而言,主要是要加强社会中介评估机构在研究生文化素养评估方面的引导作用,尤其是开展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即便是在理论研究界,何谓研究生创新能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衡量标准与评价体系由什么组成,怎样客观评价研究生创新能力,都存在着争议。目前就有关社会中介开展的评估活动来看,很少涉及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估。因此,需要就研究生创新能力开展相关研究,同时也需要有社会中介评估机构开展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估。社会中介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估,既要评价研究生外显的创新能力,也要评价研究生潜在的创新能力,既要关注研究生在学期间的创新能力,也要关注研究生毕业后的创新能力。总之,要鼓励社会中介机构积极开展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科学评估,科学构建起评价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估体系,从而形成引导研究生提升创新能力的社会引导机制,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在文化素养激励过程中的参与和引导作用。

四、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约束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机制要有序、高效运行,除系统构建运行机制和动力机制外,还需要构建文化素养培养的约束机制。如果说运行机制的构建是构架文化素养培养机制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规范与秩序,动力机制为其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提供动力源的话,那么,文化素养培养的约束机制则是为其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提供边界制约。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约束机制是指在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过程中,影响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的相关主体为研究生文化素养提高而形成有效边界制约的管理机制。

(一)研究生文化素养政府约束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政府约束机制是指中央和地方两级教育管理部门在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方面,尤其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主要通过评估与监督手段而形成的政府部门保证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基本要求的管理机制。

中央和地方两级教育管理部门对于研究生文化素养的约束,主要手段是强化两级政府的评估职能,通过开展科学、日常化的学位论文评估工作,保证研究生创新能力达到基本的要求。

从目前我国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开展的学位论文评估工作来看,主要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司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每年开展的博士学位论文抽查工作。我国研究生培养规模已居世界前列,目前,全国毕业的博士研究生毕业人数近5万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人数近50万人,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每年所抽查的博士学位论文比较有限,按年每所博士学位授权高校平均抽查5篇博士论文计,每年抽查博士论文数约1 500篇左右,仅占博士生毕业人数的3%,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评估更是没有开展。因此,必须要发挥省级地方学位委员会的作用,省级地方学位委员会也应积极主动开展对所在地区高校博士学位论文及硕士学位论文的抽查评估,加大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的抽查面及抽查的比例,以增强两级政府,尤其是省级地方政府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监督。

(二)研究生文化素养高校保障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高校保障机制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在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方面,通过政策与制度建设和管理机构设置等方面的有效举措,保证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质量的管理机制。

首先,高校要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精神,从制度层面和政策层面加强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人文氛围,为研究生文化素养的整体提升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保障。在制度和政策的设计上,高校除了对研究生知识学习和创新能力的设计外,还应将道德修养、价值观等素养培育纳入其中,在制度建设上有所创新,并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高校要进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要为研究生参与学校建设与管理搭建平台,为研究生参与学校建设与发展献言献策,参与学校建设与管理提供条件。比如,通过制度创新与制度设计,将研究生作为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让研究生代表作为成员,参与学校重大事项、长远规划、重大政策的决策,明确研究生在学校的主人翁地位,增强研究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其次,要建立健全高校文化建设领导机构,强化对高校文化建设的领导、组织与建设。高校要成立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专家和院(系)主要负责人组成,统揽发展全局、把握发展方向、推进文化制度建设与创新等重大问题上的领导作用。专家委员会发挥专家委员会对学校文化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全局性问题上的咨询和建议作用,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决策参考。高校文化建设必须结合自身的办学传统,以特色鲜明和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主题活动为载体,强化研究生文化素养教育。

再次,要营造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高校精神是高校之魂,高校特色是高校之根,校园文化环境是高校之叶,各类社团是高校之花,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高校校园文化发展之果[4]。研究生在学期间,对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其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知识学习、创新能力培养及良好思想道德的重要引路人。因此,从这一微观层面上而言,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将高校校园文化培育成一颗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一方面,研究生导师要倾注其心血去关爱并指导学生,通过其表率作用,影响研究生树立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高远志向,要有人文情怀,热爱祖国,关注民生,引导学生树立仁者爱仁、同胞物与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研究生要形成尊敬师长,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在导师引导下全面提升自身的各种素养,与导师一起为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而共同努力。

(三)研究生文化素养导师监管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导师监管机制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保证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质量,就强化对研究生导师的监管而形成的管理机制。

首先,应完善研究生导师考核制度。研究生导师最本质的工作就是培养研究生,引导研究生成人成才,只有一流的导师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因此,要提升研究生文化素养,就必须要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从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总体情况来看,各高校都制订了研究生导师遴选的制度和规范,但普遍缺乏对研究生导师评聘后的后续考核,使得有少数部分研究生导师缺乏继续开展科学研究的动力,影响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高校有必要对研究生导师进行定期的学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考核,从制度上督促研究生导师继续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保证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

其次,在导师业绩评定方面高校应该推行导师问责制度,将其培养的研究生文化素养作为最主要的指标之一,把监控研究生文化素养的主要责任落在导师身上,并与导师业绩考核指标相联系,把研究生培养质量与导师的切身利益挂起钩来。这样导师才能更加关注导学关系,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断提高研究生的文化素养。据了解,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各种信息通过网络媒体的渠道传递给学生,这些信息良莠不齐,学生自身还很难区分和取舍,只有适当地减少导师所带学生的数量才能及时地观察和跟踪学生,定期和学生交流沟通才能发现学生思想上和行为上存在的问题。而达到这样一种理想状况的前提,是导师所带的学生必须是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以便导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和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研究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的成熟和巩固时期,需要一位良师及时地引导才能让他们在学术和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因此,建立研究生导师问责制度是有效保证研究生文化素养提高的重要举措。

(四)研究生文化素养社会监督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社会监督机制是指与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相关的社会机构,在研究生文化素养过程中,就自身发挥其在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过程中的检查、审核、监察等作用的机制。

现代管理中的监督,是指管理主体为获得较好的管理效益,对管理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具体活动所实行的检查、审核、监察、督导和防患、促进的一种管理活动[5]。研究生文化素养社会监督机制,主要源于社会新闻媒介对研究生文化素养的监督。

目前,我国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学术造假和学术不端的行为,教育部为强化相关管理,已于2009年3月19日发出《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这客观上反应了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我国研究生教育学术不端行为被发现的众多案例来看,主要是来源于社会的监督,尤其是新闻媒介(主要是网络和报纸)的监督,才使得一些学术造假及学术不端行为得以曝光,新闻媒介在客观上起到了监督学术造假,规范学术行为的重要作用。因此,进一步发挥新闻媒介在研究生培养中的监督作用,减少政府对新闻媒介的干预,让新闻媒介能够客观、公正地批露我国研究生培养中的一些问题,这对于强化对研究生文化素养的监督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 健.研究生教育课程结构及其优化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36-39.

[2] 高 嵩.社会实践与研究生素质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50-52.

[3] 刘荣军.试论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学校文化运行机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199-202.

第2篇:人文地理学研究生范文

【关键词】地方高校 研究生 激励机制

研究生教育位于国民教育最高端,研究生也最具创新精神与活力,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为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中央部署高校正在全面开展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地方高校如何适应新形势,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已经成为无法回避、也不能回避的紧迫而现实的问题。本文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培养激励机制入手,研究地方高校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在培养激励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一、影响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激励因素分析

地方所属高校相对于中央部署高校而言,一般是指隶属各省、自治区或直辖市,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学校。

在研究生培养教育中多方面采取激励措施,调动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激发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潜力,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越来越发挥出重要作用。财政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可见,研究生培养教育中激励机制的重要作用。所谓激励机制,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给出的定义为:管理者依据法律法规、价值取向和文化环境等,对管理对象之行为从物质、精神等方面进行激发和鼓励以使其行为继续发展的机制。在对地方高校开展培养激励机制建设的实践研究中,我们发现研究生奖助学金、科研情况、学术成果奖励、毕业条件等物质或精神激励都是影响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经梳理基本形成了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激励因素体系,包括奖助体系、课程教学体系、导师指导体系、学术优化体系、毕业遴选体系等子项目,如图1所示。

图1 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激励因素体系

可见,影响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激励因素存在于培养全过程。全面构建研究生培养激励机制,不能顾此失彼,避重就轻,需要统筹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提出科学有效的激励措施,才有利于地方高校培养出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激励机制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目前,地方高校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已经实施了一些激励措施,而全面建设科学有效的研究生培养激励机制,地方高校还面临着诸多的现实困难。

1. 事务工作多,理论研究不够,缺乏科学指导

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基本上是学校统一管理或者校、院二级管理两种模式,研究生处(院)是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职能部门。地方高校研究生的招生录取、学籍管理、培养教育、学位授予、毕业派遣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一系列从入口到出口的工作都由研究生处负责,部分地方高校学科与学位点建设职能也在研究生处,可以说研究生处的工作任务是相当繁重。但由于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是很大,所以在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上,工作人员一般都比较少。日常工作中,研究生处工作人员疲于应对各项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静下心来好好思考研究生培养和教育规律,理论研究不够。学院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如教学秘书、科研秘书、研究生辅导员、分党委秘书等,常常是一人身兼数职,大多数还都肩负着本科生的教育管理任务,所以对研究生教育规律研究更是有心无力。

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工作从2006年试点启动,到如今已有7年多的时间,部分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行了理论探索和研究,但是针对研究生培养激励机制的研究还不多,没有形成反映内在本质规律的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生培养激励机制建设与实践仍然面临着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的尴尬局面。地方高校在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条件、导师队伍、科研实力和资源获取等方面与部属高校不可同日而语,部署高校的培养激励措施在地方高校实施会面临着不可想象的困难。因此,部署高校培养激励机制研究成果在地方高校没有多大的推广价值,至多可以作为形式上的参考。

2. 投入不足是地方高校培养激励机制建设的最大瓶颈问题

1999年教育部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力求到2010年实现大学毛入学率15%,从当年起全国各类大学都开始了大规模的扩招。地方高校为适应新形势,缓解因学生人数骤增带来教学资源紧张的矛盾,不得以贷款巨额资金建设新校区。地方高校举债建设新校区的资金基本上都超过了10亿元,每年偿还银行利息的金额巨大,达到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面对如此巨大的资金压力,地方高校在研究生教育管理方面投入的资金能维持原有水平都十分困难,增加用于研究生培养激励机制建设的资金就更加困难重重。

2013年财政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 )文件,明确提出要完善研究生教育财政拨款制度,但只是明确了“完善中央部门所属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财政拨款制度。建立健全包括生均综合定额拨款、绩效拨款、奖助经费在内的财政拨款体系”。从2012年起,中央财政给部署高校的财政拨款已经到位,部署高校完善研究生资助体系等培养激励机制的资金得到了充分保障。虽然文件中规定了“各地要参照中央高校研究生教育财政拨款模式,建立健全地方所属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拨款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但地方财政在落实政策上有一定的延后性,地方支持高校发展的资金和中央财政也完全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举例来说,目前作者所在地区的地方高校博士研究生助学金普遍在500元/月以下,而同地区的部署高校博士研究生助学金普遍已经达到了2000元/月。在资金投入上,地方高校实在难以效仿部署高校建立研究生奖助体系等培养激励机制,投入不足成为培养激励机制建设的最大障碍。

三、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激励机制建设的实践探索

在新形势下建立和完善符合研究生培养特点的激励机制,应用行之有效的激励手段,调动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把研究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地方高校并没有因为困难重重而裹步不前,在实践中也进行了有益探索。

1. 积极构建研究生奖助体系

建立研究生助学金制度,按月发放研究生助学金,用于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助学金发放标准一般执行的是教育部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规定,部分高校根据实际情况也适度调高了标准,如作者所在学校研究生助学金为300元/月。落实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制度,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地方高校制定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实施细则,重点奖励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科学研究成果显著、社会公益活动表现突出的研究生。设立研究生社会奖学金,吸纳如知名校友、合作单位等社会资源出资设置专项研究生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研究生或是在科技竞赛、学术研究、管理创新等方面表现突出的研究生。设立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三助”岗位,统筹利用科研经费、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资金,加大津贴资助力度和岗位覆盖面。

2. 开展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

为激发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地方高校重视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及研究。建设研究生精品课程,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推进教学模式和手段创新,促进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培育和建设反映学校教学特色和水平的研究生课程。加强研究生教材建设,选用国家研究生教学用书和高水平院校研究生教材内容,在引进、选用的基础上,鼓励编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性、案例型等实践性较强的教材,鼓励专家学者整理课程讲义,编著反映学校学科特色和水平的教材。开展教育改革研究,设立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围绕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探索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总结和探索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的经验和方法,提升研究生教育工作水平。

3. 强化导师责任制

把好导师入门关,综合考察教师的师德、学术和实践创新水平,强化任职资格条件,健全导师遴选、考核等制度。加强导师招生资格审查,根据每年科研项目和所能提供的资助水平,审核批准导师年度招生名额,一般情况下导师每年指导博士生不超过1人,硕士生不超过3人;若导师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或者是科研经费不足则停止当年研究生招生资格。实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导师责任制,要求导师对所指导的研究生要做到思想上正确引导,政治上明确要求,学术上严格把关,生活上热情关心,帮助研究生全面发展。

4. 建立学术成果奖励制度

对科研能力突出,学术研究成果丰硕的研究生给予资助或奖励,是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的普遍做法。实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资助计划,支持博士研究生做出高水平博士学位论文,对论文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研究课题有较大的创新性,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培养潜力的博士生给予资助,按月发放生活津贴,同时给予博士学位论文专项研究资助经费。开展研究生出国访学资助工作,鼓励研究生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参与国外高校科研合作项目,拓展国际视野,对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科研潜力的研究生受邀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以及短期出国访学给予大力资助,资助经费主要用于往返交通费、会议费以及在国外短期访学的生活补助。开展研究生学术科研成果奖评选,鼓励研究生刻苦学习,勇于创新,对在知识创新、科技发明与技术进步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评选,获奖名单由学校公布表彰,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制定研究国家奖学金评审实施细则,设立参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术成果基本要求,对研究生的不同学术成果在国家奖学金评选计分标准中给予不同加分,激励研究生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5. 建立毕业遴选激励措施

制定博士、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前发表学术论文规定,激励研究生提高学位论文质量,要求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发表与研究课题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开展校级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对申请者在校期间获得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成果、论文的创新点、论文评阅意见及答辩结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学校对评选出的优秀学位论文作者和导师进行表彰,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进行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倡导优良学风,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研究生学位论文均需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检测结果作为建议是否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开展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鼓励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促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地方高校通过选拔程序,推荐优秀硕士研究生可不参加博士生入学考试而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参考文献】

[1]成建平,韩萍芳. 运用激励理论完善研究生培养激励机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2).

[2]叶善文. 构建研究生激励机制的探讨与实践[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2).

第3篇:人文地理学研究生范文

    从19世纪末一直到20世纪上半叶,在西学的影响下,中国传统绘画史向现代绘画史学转型,呈现出一种画史研究的新局面。同时我国的传统地理学也开始了科学化与现代化的进程,并很快转入对中国自身问题的探索。地理学思想对中国绘画史的干预正发生在此时,虽然当时很多具体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但其积极的方面在于画史研究者从绘画角度正式提出了地理性的问题,并尝试从地理角度对其进行解释。这一时期的绘画史着作大都引入了科学的方法,成为中国现代绘画史学的先声,包括滕固、陈师曾、潘天寿、郑午昌、秦仲文、傅抱石、俞剑华等人所编撰的画史中虽没有专门章节论述绘画与地理的关系,但也均已将地理环境视为影响绘画发展的要素之一,并予以关注。其中郑午昌在《中国画学全史》中则多处指出了这类问题,虽然作者并没有就这些问题展开实质性的探讨,但它所蕴藏的诸如画家分布、绘画中心以及绘画重心的转移等以往画史并未关注的问题及其与地理的关系则实在有研究的必要。但后来的中国画研究并没有充分发掘郑午昌在中国画史研究中的这点地理性贡献,这无疑也使中国画的研究缺少了些许颇具价值的论题。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中国画学全史》附录之说明中,“曰历代各省画家百分比例表,举历代画家在何时何地为最多或最少统计比较,以见各时各地之绘画情形”。这恰恰是受到了当时中国近代地理学发展的影响。曾有学者撰文就梁启超“新史学”对民国时期美术史研究的影响做过评述,但美术学者们却并未注意到梁启超在引入西方地理学思想与方法时对当时画史研究的影响。梁启超在晚清引入西方近代地理学说,特别是环境论的观点,对他影响较多,在其《中国史叙论》、《中国地理大势》、《地理与文明之关系》中均表现出很强的环境决定论观点。他在《中国地理大势论》中对中国画的论述虽不够精深,且受到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局限,但仍对中国的文化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而且,他曾在《历史统计学》一文中倡导一种对某种历史人物或事件进行地理分布统计的历史研究法,文中提到这种想法曾受到了丁文江的赞成。而关于这种想法的尝试与实践也刚好促成了人文地理学在当时的起步,至20世纪30年代之前,“梁启超、顾颉刚对于清代的朴学大师,丁文江对于史传上的人物,朱君毅对于现代人物,张耀翔对于清代进士,胡适对于三百年来的女作家,……不能不说是很可观的一个开端了”。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中国画学全史》出现了这样一副表格,遗憾的只是作者虽然进行了统计,却没有展开相关的分析,自然也没能达到梁启超在文中所言要“观其大较”的作用。更为遗憾的是,后来的中国画研究便不再有人响应这种号召,发掘那一时期的中国画与地理学研究,其实相关的问题已经被提出,但这种实践却没有被继承。以历代画家的分布复原为基础,进而探讨中国古代绘画地理格局的态势与演进,这里的格局包括了绘画中心与发达区域,而态势与演进则是其过程机制,进而为探讨一种趋势与规律。这种研究不仅是要解决郑午昌并未深入的画史新问题,更想为“美术地理”的研究提供一种思路与模式,即便目前不能达到这种效果,也希望这种基础性的探索成果可供别人研究之用。

    二、目前艺术地理研究面对的问题与误区

    随着现代地理学进程在20世纪80年代跨过拐点后加速发展趋势的出现,以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全面振兴为表征,它为美术在内的诸多艺术门类的地理性探索提供了更多的地理学理论与方法支撑,这使艺术的地理性研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艺术地理”本身已经作为一个较为明确的概念,成为相关领域所共同关注的一个研究方向,但其至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学科属性以及研究主题,更没有具体操作的方法。事实上在对各种艺术现象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等诸多方面长期的综合讨论与解释中,“艺术地理”是在现代地理学思想对艺术学科的加强渗透、传统艺术研究试图突破已有的研究框架、分支领域的学科意识逐渐强化中产生的。出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地理学领域对美术研究的渗透效果并不理想。进入80年代,在人文地理学各领域全面复兴的形势下,文化地理学显现出了巨大优势,并逐渐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作为地理学科的教材,由胡兆量等人编着的《中国文化地理概述》已经包括了“画风的区域差异”一节;在周尚意等人编撰的《文化地理学》中“艺术地理”也有了独立的章节。但也如编者所言:“从地理学的角度研究艺术,虽然非常的必要,对文化地理学本身的领域也是相当有价值的充实和拓展,但可能受地理学者们自身艺术知识的局限,现有的研究成果十分缺乏,所涉及的艺术形式也比较少。”“艺术地理”研究的出现和地理学对其他学科的干预与其被关注程度密切相关,但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从一开始就不仅仅局限于地理学领域内部。以美术地理研究现状为例,我们以一种综合的视角来全盘审视身处困境中的“艺术地理”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通过这种分析为今后的“艺术地理”研究提供某些启示。

    1.在理论研究与学科属性讨论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关于“美术地理”的探讨可以说是理论先行了,在其研究范畴与概念似乎相对明晰的情况下,几乎连其学科属性都已经是很明确的事情。关于这一类问题的综述性研究,我们可以参考霍诗雅、肖玲的《中国艺术地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张皓的《中国当代艺术地理研究概论》以及张慨的《中国古代绘画地域性研究述评》这三篇文章。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在艺术地理性的长期探讨中,学者们已经毫不否认文化地理学与这项研究的相关性。前两篇综述均将其列为文化地理学的分支,而这种观点实际上也正是上述大多数学者形成的一个共识,且霍诗雅、肖玲的文章更是以文化地理学五大主题来综述艺术地理。人文地理学在我国的复兴,使从文化地理学角度来审视艺术现象也渐趋成为一种潮流。以书法地理研究为例,有人以文化地理学的文化景观、文化扩散、文化源地与文化区、文化生态、文化整合这五个主题展开研究,试图建立书法文化地理研究这一领域的理论体系。但在笔者看来,这种书法文化地理的研究是极不成熟的,完全以文化地理学的模式来观照中国传统书法现象,使我们看到这种研究多数不能落到实处,加之急于在分支学科的建设上有所建树,以求填补空白,导致其研究只能在大的文化层面上套用文化地理学的叙述模式而颇有形式主义之嫌,而这种对文化地理学理论的借鉴并未对已有的书法史研究带来突破性的论断。这其实是近年来艺术地理研究存在的一个显着问题。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中出现相对较晚的一门分支学科,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文地理学的复兴,它才被介绍到我国。虽然它在我国目前发展较快,所涉及的范围也较广,但是各方面的研究都还不够深入,许多分支尚未涉及,已有分支的研究也不够透彻。更重要的是由于各分支学科研究不成熟,一套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尚未建立。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来统领各个分支,进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体系,而文化地理学或人文地理学的某些分支,只是许多学科和概念的混合产物,缺乏严密的逻辑体系,因而有学者将这些新的分支称为思潮。目前,在文化地理学内部,诸如文化区划分的标准与困难、文化扩散理论的运用、文化生态学中生态学概念的扩张与泛化、文化整合概念的套用以及文化景观研究的难度与局限等方面早已成为地理学者要面对与解决的突出问题。由于地理学的概念、性质、主题与理论等问题长期处在争论之中,这无疑给其他学科的学者正确理解地理学的核心思想与特质造成了困难,而将目光过多的于文化地理学,则更加导致其忽视了地理学的本质属性。基于这种情况,我认为,现阶段“艺术地理”研究并不能在上述五个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基本主题中充分展开,而且针对目前的研究水平和基础研究的成果积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更是难以直接适用于中国的艺术现象研究。在试图利用文化地理学手段进行相关的艺术门类研究时,必须格外注意这种方法的使用是否能够产生实际的意义,决不能简单地套用一些文化地理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艺术现象。学科归属其实是一个颇为重要的问题,对具体问题的研究需要由哪些领域的学者来承担,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范式,不同领域学者关注问题的角度与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都不尽相同。然而,在各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许多分支尚未涉及,且相对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尚未建立时,“艺术地理”及其分支的学科概念被过分强调并不是件好事,而且无论怎样,我们终究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本目的。

第4篇:人文地理学研究生范文

作者简介:

张俊峰(1981-),男,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空间钢结构非线性研究,(E-mail)。

摘要:文章对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09年招收的第一届19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了调查,调查涉及报考与招生、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实践地点、实践类别、实践基地、学位论文等内容,考核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效果和研究论文情况。通过调查和考核,分析了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2)01-0041-04

2009年3月19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充分认识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要从科学定位、教学要求、实践要求和学位论文四方面创新培养模式,确保培养质量。教育部决定在已下达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基础上,增加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5万名,而且以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1] 。2009年9月,教育部决定2010年在保证研究生总招生规模不变的前提下,从以往安排的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计划中划出5%~10%的比例安排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之中,并计划用5年时间,将学术型硕士与专业硕士的比例调整为1∶1[2] 。

教育部的这一系列战略性举措将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但是,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这一新型研究生培养形式,如何在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的同时保证培养质量、突出工程特色,成为政府、企业、高校共同关注的问题[3-5] 。从2009年开始,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对2009级学生进行了全过程跟踪培养。2011年招收的第一届19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已顺利毕业,文章阐述了近两年来关于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和毕业等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思路,内容涉及报考与招生、指导教师、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等。

一、 报考与招生

据统计,首届19名专业学位研究生均报考的是科学学位,后来在科学学位招满的情况下,调剂到专业学位。而研究生导师在填写招生计划时约有34%的导师不愿意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实际招生时约有80%以上的导师首先考虑

招三年制的科学学位研究生,个别教授和副教授在招不到科学学位研究生的情况下,甚至放弃当年招收研究生的指标。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和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都还不了解,从观念上还没有接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生不愿意上,导师不愿意招[6] 。从2011年的报考情况看,也只有5名学生报考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约占研究生总招生人数6%,情况稍有好转,但仍然不容乐观。

二、 指导教师

郑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有教授22名,副教授18名,高级工程师15名;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59名;校外合作导师29名,均为高级工程师。

(一) 校内导师情况

2009年招收的19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内指导教师15人,其中有教授7人(1人为博士生导师,其余均为硕士生导师),有4位教授每人分别指导了2名专业学位研究生,其余每人指导1名;另外还有5名副教授,1名高级工程师,2名讲师(博士)。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内导师职称比例分布如图1所示,2009年指导专业学位的导师情况见表1。

第一,教授指导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为11人,约占当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的58%,教授中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占教授总人数的55%,比其他职称都高,这主要归结于以下几个原因:(1)学生更愿意选择教授作为其研究生导师;(2)教授的科研项目较多,需要一定数量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来完成这些课题;(3)相对而言,教授和研究院、设计院、企业交流更多,可以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更多、更合适的实践场所。

第二,讲师(博士)中担任研究生导师的占讲师总数的50%,也比较高。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中有5位副教授,其中两位是年轻博士,从中也可以看出,年轻博士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例很高,这归结为两个原因:其一,由于科学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名额在减少,相对于教授,年轻博士招到科学学位研究生的机会要少,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愿意招收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其二,年轻博士观念转换快,能很快理解教育部开展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政策,并积极进行实践。

第三,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作为校内导师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占其总人数的比例低,虽然在随后的调查中有一部分高级工程师作为合作导师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但总体来看导师积极性不高。

(二)校外导师情况

对2009年招收的19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外导师进行了调查,在研究生实践基地中,约有60%的校外导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工作,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三方面。

第一,在校外导师的管理上存在缺失,学校对校外导师无法进行约束,缺乏研究生培养方面必要的管理措施。

第二,由于工作原因,校外导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仍需加强与校外研究生实践基地的沟通和协调。

第三,通过与研究生管理人员、校内导师和研究生的沟通,校外导师虽然已逐渐熟悉了研究生培养方法,但他们对研究生培养特点还缺乏深入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

三、 实践环节

(一)实践地点

对19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地点的调查显示,有3名在郑州市以外,约占总人数的16%;16名位于郑州市,约占总人数的84%。学生的实践地点比较单一,学校签订的实践基地也反映出这个问题,这样导致学生参与复杂工程的机会少,实践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二)实践类别

直接参与施工现场实践的有14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约占总数的74%。其中施工技术与管理工程2人,复合地基与基坑支护工程3人,工程结构鉴定加固1人,道路桥梁工程1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1人,桩基检测1人,工程项目管理5人。

没有直接参与施工现场实践活动的有5人,约占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的26%,其中,施工技术与管理1人,道路与桥梁工程3人,建筑材料检测1人。

从实践类别可以看出,直接参与施工现场实践活动的约占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的74%,没有直接参与工程现场但参与工程设计管理等实践活动的约占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的26%,实践技术类别比较广泛。

(三)实践单位

学校签订的实践基地共11个,包括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化工部郑州地质工程勘察院、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河南省第五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郑州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建达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河南省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学校与实践基地签订相关实践基地协议并挂牌。

通过对19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调查显示,在签订的实践基地实习的共10人,占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的53%;在其他单位的有9人,占总人数的47%。这9人分别在7个单位实习,其中有交通规划、勘察专业的设计院和公司、铁路通道类的咨询公司、加固公司,也有基础工程检测公司和建筑工程公司。

在签订的实践基地实习的10名研究生中,分布在4个实践单位,其中有6人集中在一个单位,签订的11个实践单位实际参与培养的占实践基地总数的36%。

以上调查说明如下问题。

第一,实践基地虽然签订并挂牌,但还没有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可靠、便利的平台,有一半以上的实践基地还没有参与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第二,

实践基地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还需要细化,与实践基地单位的合作还很松散,虽然签订的实践基地涉及地基基础和建筑工程,但仍有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没有去这些实践单位。通过了解发现,与实践基地的签订是基于学校合作的层面,而研究生的培养是基于导师开展的,一些导师与这些单位并没有合作和来往,导致不能与这些单位联合培养,只好自己再联系其它单位。

第三,实习基地单位覆盖面不够。校内导师的横向项目以及研究方向很多,而签订的实践基地涉及的专业面还不够全面,有待进一步的建设,如加固类、道路桥梁类等。增大实习基地覆盖面既可以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又能保证签订的实践单位有足够的能力来参与培养。

(四)实践效果

笔者对19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内容进行了调查,对实践情况进行了考核。调查结果显示:专业学位研究生所从事的实习与校内导师研究方向相符的共14人,约占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的74%,有差异的有5人,约占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的26%。而从考核的结果也发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所从事的实习与校内导师研究方向相符的研究生,考核结果比较好。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1)校内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仍然起着主导作用,直接决定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2)校外导师从时间和精力上还不能很好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不能从专业深度上系统地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培养;(3)实践基地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导师还不能为自己的研究生找到合适的实践基地,因此培养效果不理想。

四、 学位论文

(一)论文审核

为了准确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情况,学院组织了5名各个专业方向的校内专家集中对19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进行了第一轮盲审,基本情况如下。

论文选题均来源于工程实际,但约有26%的论文存在研究内容缺乏创新,研究深度不够,论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53%左右的论文写作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各级标题使用不当,参考文献及索引不规范,图表表达不规范,论文出现比较明显的错别字等。这些现象反映出学生写作不认真、态度不端正、导师要求不严格等问题。

论文形式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约占论文总数的79%,其余约21%的论文涉及调研报告、项目管理和结构设计。这说明学位论文的形式还比较单一,学位论文思路还没有完全从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中转变过来。

论文研究深度不一。约有30%的论文与实践结合得很好,论文比较系统、研究深入,但10%左右的论文深度不够,反映出学位论文考核标准不具体,执行不严格,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少数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缺乏正确认识;因此,研究生管理部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考核和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的考核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论文评阅

19名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都被返回并要求对盲审提出的问题进行修改,修改后参加论文评阅。答辩前共送出了40份评阅书(2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由3位评阅专家盲审,其余论文均为2位评阅专家),评阅成绩为优的共6份,占评阅总数的15%;评阅成绩为良的数量最多,共33份,占评阅总数的82.5%;评阅成绩为一般的为1份,占评阅总数的2.5%。

(三)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由来自校内外的5名专家组成,19名专业学位研究生均通过了学位论文答辩,95份答辩成绩如下:优共30份,约占31.6%;良共55份,约占57.9%;一般共10份,约占10.5%。从19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评阅结果与答辩成绩可以看出以下问题。

第一,评阅结果与毕业答辩结果大体相符。成绩为良的居多,占一半以上,其次是优,有少部分研究生的论文和答辩成绩一般,与学院组织的第一轮盲审结果也基本一致。

第二,论文完成后,部分学生对答辩很重视,进行了认真准备,答辩结果比较理想,而有少部分学生论文没有完成得很好,也没有认真准备,答辩成绩一般。毕业答辩环节虽然是研究生对毕业论文的汇报,但却是研究生考核的重要环节之一,应严格考核、加强管理。

五、 结语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已成为中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进行了该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对2009年招收的首批19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了培养全过程调查,分析了在报考与招生、校内外指导教师、实践环节、学位论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从观念上还没有被学生和导师所理解与接受,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宣传和引导。校内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起着主导作用,还需要积极鼓励参与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中来,不断加强与专业实践的结合,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实践基地建设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的广度与深度,设法让优秀的校外导师积极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一环。学位论文应结合实际工程,但同时也应注意选题的深度,加强学位论文的考核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的关键,对加强毕业答辩管理和监督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EB/OL]. (2009-03-21)[ 2009-03-26].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编制 2010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的通知[EB/OL]. (2009-09-03)[2009-03-14].edu.省略/kaoyan/2009-09-14/1745218890.shtml.

[3] 李忠, 熊玲, 陈小平. 建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奖助体系、实践教学基地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 (2):8-12.

[4] 马永红, 赵世奎, 李晔.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跟踪研究思考[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1(1):74-77.

[5] 张东海, 陈曦.研究型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状况调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11,32(2):83-90.

[6] 赵军, 张猛, 王建强,等.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的研究与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 2010, 19(2):140-144.

Postgraduate educ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ZHANG Jun-feng, ZHAO Jun, WANG Jian-qiang, CHEN Huai, GE Su-juan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P. R. China)

Abstract:

第5篇:人文地理学研究生范文

关键词: 研究生 培养机制改革 实践

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最高层次的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新疆大学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研究生培养单位,肩负着为国家和本地区培养大批高层次专门及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同时,作为“211工程”地方综合性重点大学,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及教育规律的探索和实践上有着引领及示范作用。新疆大学的高等教育虽然在过去的30年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研究生教育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还不够完善,导师的主导作用不够显著,研究生的创新热情和潜能没有得到充分挖掘,研究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亟须进一步提高。在此背景下,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就成为了学校研究生教育新一轮发展的战略重点。2008年,新疆大学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和研究生培养的实际需要,开始试点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学校以此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研究生培养质量,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开展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一、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措施

1.统筹规划,筹措资金,建立和完善研究生科研资助体系。

通过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学校将国家财政拨款、学校专项资金、导师配套经费以及其他有关资金进行统筹规划,建立合理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加大对研究生的奖助力度,将研究生的奖助与学习成绩、科研成果和综合表现相结合,实现动态管理,激发研究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积极性,鼓励优秀研究生脱颖而出。学校先后出台了《新疆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方案》、《新疆大学研究生奖学金管理办法》、《新疆大学研究生教育基金管理办法》及《新疆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实施办法》等文件并付诸实施。除委培、定向生外,所有非定向及自筹经费研究生均可享受助学金。非定向博士研究人每生每月600元,比之前生均提高300元,自筹经费博士研究生从没有奖助学金到每人每月350元,资助额度达到90%以上;非定向硕士研究生每人每月400元,比之前生均提高150元,自筹经费硕士研究生从没有奖助学金到每人每月200元;第二、三学年根据硕士研究生年度学业评定结果和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办法,动态调整学业奖学金的发放金额,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发放等级分别为500元、400元、200元,学业奖学金资助面由改革前的60%提高到目前的85%。资助的同时,也加大了对研究生实际表现的考核力度。

从2009年开始,学校配置一定比例的博士生招生计划,用于招收导师全额资助奖助学金的“导师全额资助奖助金制博士生”,全额资助奖学金将免除优秀博士生的生活压力,保障博士生的衣食无忧,从而使他们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2010年有13名博导招收26名博士生,其中每位导师各有1名为全额资助奖助金博士生,2012年有17名博导招收46名博士生,每位导师招收全额资助奖助金博士生比例较之前提高了26%,导师须从科研经费中一次性支付所招博士生的研究生助研津贴和培养费共计3万元/生。

新的研究生奖助体系推出后,初步建立起激励和竞争机制,加强了研究生从事学习研究的紧迫感,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较五年前提高了15%,参与科研项目数提高了20%,研究生已成为学校的“科研生力军”。

2.改革公共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开发创新思维。

曾提出,“进行教育创新,根本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①研究生毕业后大部分会从事与科学研究、管理或专业技术相关的工作,这就要求研究生既要拥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一定的创新能力,更要具备开拓精神与灵活的创新思维。有一句俗话说得好,送人一条鱼,只够他吃一顿;教人去钓鱼,就够他吃一辈子。

新疆大学2008年9月启动的博士研究生政治理论公共课程的改革由专家以专题讲座形式,深入分析当代世界重大社会问题和国际经济政治热点问题、当代科学技术前沿问题和科技社会问题、当代重大社会思潮和理论热点等,帮助博士研究生进一步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三年的实践,此项改革效果非常好,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普遍认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自2010年起,以硕士研究生政治理论公共课建设为试点,立项建设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011年,立项建设校级研究生教改课程“自然辩证法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这两项课程改革用理论和事实说服研究生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社会发展以及个人未来的密切关系,从而消除研究生思想上消极状况,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经过一学期的前期准备,2012年初校级硕士生英语公共课教改课程立项。采取入学分级考试、分层教学及开设选修课等形式,完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加强自主学习,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推行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导师资助制。

强化导师责任,理顺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在授业、解惑的同时,更加注重传道,传为人之道、传科学研究之道,强调科学研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造就了一支与办学规模相适应、数量相对稳定、整体素质高和责任意识较强、专兼职结合的导师队伍。建立了导师育才费制度,调动了导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面向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选聘一批具有较强实践经验和扎实理论功底的适应专业学位教育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为研究生培养导师;实施以导师负责制和导师资助制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并设立对青年教师科研资助的专项资金,保证青年教师对研究生的正常培养。

4.建立激励引导机制,提高科研参与热情。

研究生是创新能力体现的主体,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首先要提高研究生对科研的参与热情和投入精力,才能解决研究生的科研训练,充分发挥研究生的创新优势。

(1)建立研究生科研成果奖励制度。

2010年建立“研究生国内外访学基金”、“优秀论文奖励基金”“优秀研究生奖励基金”。积极实施“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并对“985工程”大学在班级排名前十名和“211工程”大学在班级排名前五名被推荐到我校的免试入学硕士研究生予以奖励。2012年1月制定了“《新疆大学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奖励办法(试行)》”,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激励机制,激发研究生从事学习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学校还出台了《新疆大学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认定及资助管理办法》,切实解决贫困生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的问题,除鼓励贫困生努力学习,争取获得各类奖学金外,还给予定期补助或临时补助。

5.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引导参与创新实践。

加大了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的培育力度,充分发挥产学研基地在提高研究生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形成了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能紧密围绕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社会服务和产学研工作能有力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良好局面,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学校获批的6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9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24个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均为研究生培养搭建了平台。通过基地建设,增强了人才培养的自主创新能力,有效实现了与产学研基地的优势互补,形成“双赢”格局,有利于推进高校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6.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学术行为。

在招生录取工作中,通过制定相关优惠政策,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在课堂教学环节,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和督导机制。制定实施科学的、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实行研究生测评、督导督查制度,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在论文撰写环节,严格执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制度、统一学位论文书写格式,引入学位论文抽检和学术不端检测制度,从程序上对研究生论文写作进行规范。在学位授予环节,强化申请学位对科研方面的要求,加强对论文质量的把关。在研究生的日常管理方面,鉴于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实行班级管理模式,配备辅导员、班主任,加强对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充分利用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集中教育宣讲的机会,向研究生详细地介绍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分析学术管理、学风监督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阐释诚信对于科学的重要性,提出防止科研工作中学术不端行为的综合措施。

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1.部分学位点建设水平还有待提高,缺乏稳定、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没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就很难对重点问题进行集中研究,没有集中研究则很难形成系统的知识和理论,也很难达到“学科有优势,研究有特色,人有专长”。

2.受地域环境、经济条件的影响,在引进和聚集高层次人才方面还在较大困难,学术领军人物和拔尖学术带头人少,部分学科的带头人从岗位流失,所属的学科就可能出现后继无人、团队解体的问题。虽然研究生导师队伍整体结构已经得到明显改善,有更多的青年骨干学成归来充实了导师队伍,但导师队伍目前结构性短缺的问题长期存在,优秀拔尖指导教师相对匮乏和短缺,缺乏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复合型指导教师,缺乏大师级或重量级的指导教师。而且长期以来招生名额分配实行的平均主义,使得有些导师虽然长期没有任何科研项目,但他们却享受着同样的教育资源,甚至认为平均数量是他应有的权利。这种观念上的滞后不能切实加强导师在研究生培养环节的责任心及调动其积极性。

3.对人文、基础类学科尤其一些冷门学科来说,由于课题项目较少,甚至常年没有课题项目,这些学科的导师显然很难接受提供助研资金的新制度。虽然学校制定了青年教师科研基金申请项目。但如何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平衡各学科的实际差别,并科学合理地解决某些学科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公平妥善地加强对冷门学科的政策扶持,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又一个新问题。

4.部分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文科基地吸纳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不足,没有体现开放性和创新性,不能更好支撑研究生教育发展。部分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未能实现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与机制还需要深入研究。

注释:

①.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2年9月8日.

参考文献:

[1]杨卫,来茂德,严建华,沈满洪,陈凯旋.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4.

[2]赵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一个文献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3.

[3]姚亮.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探讨“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9.5.

第6篇:人文地理学研究生范文

关键词 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30多年来,我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一直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目标,与时俱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心理疏导,以好用管用的载体、久久为功的精神推进本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

1全校研究生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校全日制在读硕士研究生人数为1222人(其中学术型研究生948人,专业学位研究生274人),研究生分布在13个院系,党员人数比例为45.74%。研究生人数在各院系的分布差异较大,人数较多的学院350多人,人数较少的学院不足10人。

我校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一直以来都是由研究生处党总支负责,研究生的日常行政事务(包括研究生的奖惩、三助、档案管理、就业以及研究生会的指导等)由研究生处团总支和研究生工作科管理,由各学院选派教师担任研究生班主任和党支部书记具体负责各个班级和党支部的管理工作。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研究生人数的不断增加,研究生的生源状况日趋复杂。他们大部分是本科毕业直接考上来的,一部分是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或者工作后又回校继续学习的。由于生源的复杂性,研究生的思想状况也日趋复杂。部分研究生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心理素质欠佳等现象。研究生培养管理过程的一级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充分发挥各学院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积极性,根据我校现有研究生教学与管理资源,我校实行了研究生校、院两级管理,努力做到职责明确,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管理育人,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为研究生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今年5月,我校成立研究生院,下设研究生工作科,专门负责统筹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各学院具体实施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2我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现状

2.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摇篮,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沿阵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我校历来都很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研究生教育全过程,把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纳入研究生培养各环节。实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科教育两者并重、深度融合、有机结合。具体来讲,在培养方案制定上充分体现,在实施过程中扎实推进,在学术科研中渗透融入,在工作主体上导师担负首要责任,在评价机制上思想政治素质一票否决。

2.2建立以导师育人为主的研究生管理机制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密切关注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管理,在培养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要将培养研究生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心理素质、严谨学风、遵纪守法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放在首要位置,并贯穿于教学、科研等具体培养环节的全过程。

学校根据年度招生需要,综合考虑学科特点、师德表现、学术水平、科研任务和培养质量,确定招生导师及其指导研究生的限额,完善研究生与导师互选机制。以培养质量为中心,改革导师评价模式,改变单纯以发表文章的数量、SCI文章影响因子及引用次数等量化指标来考核研究生导师的做法。根据培养需要,增强对导师的培训,要求他们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充分发挥他们对广大研究生思想品德、科学伦理的示范和教育作用,以进一步提升导师的指导能力。

2.3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高层次的人才,应该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研究生处党总支和各院系党委(党总支)都非常重视研究生的党建工作。每一年研究生新生入学后,研究生处党总支根据各院系的具体情况,按年级和专业迅速组建研究生党支部,为研究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和研究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提供了组织上的保证。研究生处党总支每年都根据实际情况修订《研究生党支部工作手册》和《研究生手册》,以利于研究生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研究生党支部按时组织支部活动,采取集中学习、听讲座、分组讨论与交流、观看反腐倡廉和新时期党的有关理论等题材的影片等形式,提高了研究生对党的认识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进一步提高了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2.4加强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培养,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加强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培养,培育研究生正直诚信、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团结合作的品质。当代林业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以农林科学为主,文、史、哲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相对滞后,所以我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很重视研究生人文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掌握做事、做人、做学问的道理,以完善自身的人格。另外研究生人文精神的不断完善也有利于研究生更好地成长和成才。比如通过“专家讲坛”栏目,邀请院士或者专家讲授他们的治学之道以及科学研究和项目建设中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和人文精神,把人文素质教育作为推进研究生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我校在研究生新生入学时对他们进行心理测试,并及时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档案。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多与有困难的研究生交流沟通,在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学习择业、恋爱婚姻等方面尽可能多地给他们提供帮助和解决问题的途径。我校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2.5充分利用各种载体与广大研究生进行交流,把握好宣传舆论的正确导向

研究生处充分利用信息网络这个平台,建立研究生处网站和研究生管理QQ群,公布研究生管理各方面的最新消息和动态并经常与研究生展开交流和互动。研究生任课教师经常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2.6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丰富研究生的业余生活,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相对于本科生来说,研究生的学制短,学习要求高,其学习压力要比本科生大得多。因此,组织研究生开展适当的文艺体育活动,既有利于丰富研究生的业余生活,缓解研究生的学习压力,还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增强研究生的集体意识和凝聚力。为了满足研究生的要求,校研究生会主要担负了研究生各种文体活动的具体实施工作,每年都组织研究生参加学校的足球联赛、篮球比赛和排球比赛等体育活动以及学校“绿色大合唱”比赛和“十大歌手”比赛等文艺活动。这些活动在研究生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得到了广大研究生的好评。

3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研究生思想政治及管理工作任务重,专职人员少,应全面推行研究生校、院两级管理

我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以前都是由研究生处党总支直接负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专职人员不多。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研究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传统的管理模式难以深入地开展各项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学校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管理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即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研究生院和学校其他职能部门、各学院按照“职责明确、权利清晰、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管理育人”的原则,加强管理和协调,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为研究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3.2研究生思想状况复杂,工作难度大。应利用先进事迹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研究生树立远大理想

随着研究生人数的不断增加,研究生的生源成分越来越复杂,少数研究生的功利思想比较严重,学术研究心理浮躁,研究生违纪违规现象有所上升。再加上林业高校研究生的就业路子不宽,因此如何培养林业高校大学生的爱林意识和奉献精神,如何面对现实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成了一个突出问题。要多学习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比如通过学习杨善洲同志甘于清贫、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要塑造不懈追求,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行为,用“扁担精神”激励工作热情,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发展壮大、建功立业。

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着重教育研究生树立远大理想,以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为己任,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历史责任感,并且使之转化为投身于世界科技竞争的内在动力,勤奋钻研,努力成才,成为中华民族所需要并真正为中华民族服务的人才。

3.3研究生学术氛围营造不够,应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开展更多的科技学术活动,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

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研究生在所学的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由于研究生管理体制不顺,研究生管理部门在组织开展全校性的研究生学术活动方面困难较多。以往的研究生学术论坛和学术报告也只是局限于个别专业,因此要积极开展全校性的研究生科技学术活动,创建一个既能体现研究生特点又具有广泛吸引力的研究生科技活动项目,使之逐渐成为研究生的科技活动的品牌项目,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并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着力增强研究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我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创新和优化我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模式,需要所有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共同努力,从而有针对性地探索出一条适合当代林业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子来。

参考文献

[1] 陈吉忠.新时期农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2).

第7篇:人文地理学研究生范文

关键词: 乡村社会地理; 综述; 国外

 

乡村研究很多学科都能够找到切入点, 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对其研究较早。乡村社会学研究侧重乡村社会变迁, 乡村地理学则侧重于从地域分布、空间的观点分析乡村的各种问题[1]。随着乡村的演进及学科的发展, 二学科研究内容交叉重叠的现象比较明显。乡村社会地理即是针对乡村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现象, 从地理学视角进行分析: 时间上以乡村社会变迁为主线, 空间上探讨社会现象对乡村各主体空间分布及分异规律的影响。

1 研究进程

1.1 乡村社会地理研究溯源

1.1.1研究时序分析

乡村地理学发展较早, 二战前, 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农村聚落的历史分析( 包括农村聚落的起源、结构与类型) 、土地利用问题, 同时有一些对于乡村社会现象的研究, 如德国学者如魏伯、奥特伦巴描述并研究了土地利用形态、乡村道路网、农舍、村落等农业活动所引起和制约的文化景观或乡村景观, 但总体上研究较少[2]。

二战后到1970 年, 各国( 不仅是欧洲国家) 的城市重建以及经济发展引发的城市化浪潮, 毕业论文推动了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高涨, 而忽视了乡村的研究[1], 另一方面, 这一阶段由于把对乡村区域的研究简化为对农业问题的研究, 世界各国普通存在农业地理兴盛而乡村地理极度薄弱的现象[3], 这一阶段是乡村地理学的衰退期[1], 而乡村社会地理因而没有发展起来, 但社会学对乡村社会现象的研究较多, 地理学也存在一定研究。

1970-1990 的二十年间, 环境压力及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导致对乡村可持续发展研究, 乡村地理学出现“再生( rebirth)”现象[1], 这一期间对乡村社会的研究一直成为国外乡村地理学的一个热点, 推动了乡村社会地理的发展, 但不同国家研究内容存在一定差异[2]。表现在研究者的重视, 组织了许多学术活动, 并提出了一些发展理论。如美国经济史学家johnson 在1970 年代初所提出乡村增长中心发展理论; 弗里德曼( 1975,1979) 等人提出了乡村社区发展理论等[4]。随着研究的深入, 相关研究范围逐步扩大到包括乡村发展的许多方面, 主要有乡村社区、乡村人口结构、迁移和就业, 居住问题、乡村城市化、城乡相互作用以及乡村规划等。一些研究中寻求地理学者和社会学者共同研究的关键主题。1980 年代许多学者还进行了乡村地区发展政策效果评价的研究。对乡村社会现象的研究具体如下: ambrose 认为乡村仍然是明显的等级社会, 包含至少五个明显区别的阶层; newby( 1979) 认为乡村居民被多种因素所束缚( 如贫困) , 因而形成社区以寻求互惠[5]; bunced 研究在这一过程中乡村居住模式演化; gilg 研究了乡村区域人口和雇用问题; roger 对于乡村住房问题有一定研究; lewis 运用新的方法对乡村社区进行了研究; tanner对乡村区域娱乐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robins 总结了乡村规划和环境保护的不同方面[6]。

1.1.2研究对象分析

从研究对象角度分析, 1990 年代以前的乡村社会地理研究基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研究客体主要为物质实体, 并由1950、60 年代增加的量化和科学化所加强, 这反映了环境决定论持续的影响; 伴随人口的减少和逆城市化, 在一系列乡村研究中出现对人口学特征的研究, 如列举人口数量、分布和密度; 对社会公正的研究, 如harvey 提出地理学要与社会公正相连接; 对家庭和社区的研究, 许多地理学者在研究中寻求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关联, 认为这类研究至少也是社会地理学的一个方面[7]。

1.2 新的研究进展

1990 年代以来, 国外社会地理学主要研究如下方面: 围绕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来确定研究出发点; 从社会问题的空间表述、空间因素、空间过程和区域特征来确定研究角度; 针对社会问题中受害一方来确定侧重面; 重视城市社会在西方社会中的主导地位来确定重点区域[8]。此时的乡村地理学出现两个明显转向, 其一是社会文化转向。与二十世纪人文地理学第三次转型趋于一致[9], 乡村地理学研究也开始由侧重空间分析向社会文化转型, 特别是近年来特别明显, 使得社会文化成为地理学“社会论”的核心理念, 并构建了明晰的新的研究内容[10]。许多学者将社会和文化研究的理论用于乡村社会地理研究。pratt 指出了乡村和文化地理学融合的形势; seymour 在乡村地理学理论发展讨论会中, 也提到放松文化和乡村地理学的明确的边界; halfacree 把乡村作为“非物质的感知构建”来研究。这些研究显示乡村社会地理超越了自身和文化地理学的界限。其二是乡村地理研究的后现代转向。1990 年代早中期, 很多学者开始认为对乡村的研究已经、或将要、或必须向后现代转型。人们开始着眼于从更加人文化的角度研究乡村的优势、局限和问题, 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①陆续有一系列的对乡村“被忽视方面”的研究; ②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性别关系角色进行了重新认识。murdoch 和pratt 在其研究中, 对乡村的现代主义进行了分类: 作为时间概念的现代主义; 抽象理论的现代主义; 结构分类的现代主义( 特别指乡村和城市间的划分) ( 表1) [7]。此时许多乡村地理学的研究, 已超越了早期有限的地理思想的界限, 开始了明显充满政治色彩的研究。philo 认为关注不公正、开发以及乡村居民生活的改善推动了此种研究, 并认为此时的乡村具有多元的文化结构和意义; phillip 认为此时在乡村社会地理研究中, 已将政治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因素联系在一起[7](

具体来说, 除继续关注早期乡村现象外, 乡村社会地理顺应上述趋势, 其研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主题。michael roche在2001 年对乡村地理学研究进行总结后, 指出现在缺少对乡村可持续性的研究, 并针对广泛的争论, 对后生产主义者的乡村空间进行了再思考[11]; 之后他又基于对乡村地理学2002 年出版的期刊总览, 认为许多传统的研究没有减少, 只是近年有些转变, 研究并指出三个共生的乡村发展模式: 农业—工业化、后生产主义和乡村可持续发展[12]; 基于人们对乡村过于理想化的印象, cater 和valentine 等人对于乡村剥夺( exploitation)进行过相关论述[5,13]。

另一方面, 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网络与信息对乡村的社会影响。grimes 研究了信息社会中乡村地区的发展前景, 他认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大量信息的掌握, 缩减了乡村与市场的距离, 并提高了乡村地区的对外学习的能力与机会, 但远距离的工作( teleworking) 即使被夸大为乡村地区最美好的前景, 将来也只会给城市和市郊而不是偏远的乡村, 带来绝对的发展优势[14], 此外他还对信息技术对乡村发展的利弊及乡村网络社会的增加状况进行了探讨[15]。

1.3 发展的路径

纵观乡村社会研究的整个历程, 不难看出乡村社会地理发展而来的两条路径。首先, 乡村地理学研究向社会转向。地理类的文献中, 关于乡村社会的探讨和研究十分丰富, 并且包含乡村社区、乡村景观、城乡关系、乡村旅游、各种乡村冲突和问题及政策制度等诸多方面[5,13]。其次, 社会学者开始关注涉及乡村空间的问题。早期乡村社会学者研究中就部分涉及到地理学的内容, 近年来出于研究及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逐渐将空间现象纳入研究范围, 相关学术论文明显增多。lobao 和saenz 指出“: 在乡村社会学科中忽视空间的分析, 地理空间在组织阶级关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6]; friedland 对于乡村研究虽然从乡村的社会学表象写起, 但对农业和田园风光的问题分析, 却有着强烈的地理气息[17]。

2 当前主要研究内容

2.1 乡村社区

最先研究乡村社区的是乡村社会学家。罗吉斯和拉伯尔认为“社区是一个群体, 它由彼此联系具有共同利益或纽带、具有共同地域的一群人所组成”, 硕士论文主要研究社区变迁、类型、边界、权力机构及发展趋势[18]。乡村社区是地理学研究社会的切入点, 它促进了乡村地理学的社会化[19]。同时乡村由于存在不同层次的发展实体, 因而能够较好地展示社区的演化系列。liepins 认为可以“通过社区来寻找到乡村性”, 并提出一个从物质和意象角度来理解“社区”的框架( 图2) , 认为从地理和社会形成角度, 社区可被分成四维进行分析, 同时他认为舆论和能力对于社会的形成很重要[20]; little 研究认为社区是乡村生活最重要的特征[13]。

国外乡村社区地理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乡村社区变迁及机制研究, 它一直是乡村社会学研究的重点[18], 而乡村地理学善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寻求事物的时空变化规律。近年来此类研究逐渐增多。如valentine 和cater 等在其论著对乡村社区变迁均有描述, 并试图寻求其内在机制[5, 13]。②乡村社区空间分析, 是乡村社区地理的核心。mormont 认为乡村可以体验一种与城市生活截然不同的社会物质空间[21]。havey 等也分别从乡村政治经济学中积累与消费的观点论述了乡村空间的作用, 认为非城市空间的存在对于城市空间本身的再生产也是必要的[22]。③乡村社区可持续研究, scott 等人基于新西兰北部的调查, 发现种族、阶级和职业结构的不断分化给“可持续的乡村社区”带来复杂性, 并建议“可持续的乡村社区”应被视作一个民族范畴, 而乡村社会地理中应采用更为宽泛的社会可持续能力的概念[23]; 英国学者mackenzie 也对社区与可持续性进行了深入探讨[24]。④社区文化与制度变迁研究,以往社区文化经常被研究者忽略, 但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不应让世俗社会代表乡村、法制社会代表城市, 而是应将社会看成一个整体, 乡村社区的大众文化已被城市化。⑤乡村社区与产业的联系, 如joseph 研究指出了在新西兰两处地方农业和乡村社区的联系[25]; ⑥社区问题研究, 如社区内部各阶层及内部与外部的冲突、贫困及其它一系列出现的问题; ⑦此外还有乡村社区规划研究等等。可以看出近年来地理学者对于乡村社区的各个方面, 往往从更为广阔的社会学视角加以研究。

2.2 城乡关系

城乡关系牵涉到城市和乡村的许多方面, 其研究一直是地理学( 尤其是1970、80 年代) 的重点之一。mormont 认为,城市和乡村的对立现在已经逐渐成为过去, 城乡之间的差异与界限现在日益变得模糊“, 乡村不再是单纯的乡村空间, 多样化的社会空间能够存在并且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叠加在一起”[13]。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 出现了新的城乡关系, 也促进了对新城乡关系的研究。城乡关系研究的领域包括城市对乡村作用、乡村对城市作用及城乡结合部的现象。

具体研究内容主要有如下方面: ①城乡关系变迁研究。②城乡连续体研究, 如cloke 运用16 个变量对城乡分界点问题进行研究, 得出并不存在重要的自然分界点, 支持了城乡连续体这一说法[5];murata 提出了城乡相互依赖的工业化模式[26]。③城乡人口迁移研究, 城乡人口流动是贯穿城乡关系的主线,研究也较多, 如audas 等人于1990 年代对加拿大城乡人口迁移的研究, 讨论了移民的方式、迁移前后环境变化的对比、人口迁移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也讨论了职业、受教育水平和身份地位对人们作出迁移决定的影响[27]; cook 和christopher 用一个量化指标对城乡人口迁移速度与发展进行了研究[28]。④城乡关系协调及制度创新研究, 通过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协调存在于城乡各主体之间的关系。⑤城乡隔离及重构研究, 目前各个国家均试图以新的方式( 如新的人口流动政策等) 来重构历史上的城乡隔离; bronwyn 在研究中量化分析了在新西兰商务中出现的城乡数字隔离的程度[29]。

2.3 乡村景观

乡村景观及规划概念缘于迈克哈格( 1969) 、西蒙兹的( 1978) 和刘易斯( 1998) 对大地景观概念和规划的提出[30,31]。乡村景观规划就是在综合大地景观和乡村人居环境理论的基础上, 对乡村区域进行的综合景观规划设计。目前乡村景观研究是景观科学和景观规划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 往往综合景观规划学、景观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加以研究[32]。地理学角度研究乡村社会如何改变其生存的景观和环境[33]。

当前国外对于乡村景观的研究包括如下一些方面: ①乡村景观演变的动力机制研究, 无论对于生态学还是地理学, 分析景观格局和动力机制是景观研究的一个主要目的。nelson介绍了关于经济、人口统计学和环境驱动力三维组合重构而成的美国西部乡村景观, 并认为作用于区域的最重要的驱动力是移民, 流动人口的力量正转变着区域的社会文化景观( 图3) [34]。isabll 和sabin 等人对诺曼底地区25 年来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 发现导致乡村景观发生变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三方面: 农业耕作的增强或废弃、城市化对景观构成的改变、地方保护政策的作用[35]。②乡村景观规划, 它是一个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调节工具。国外乡村景观规划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开展较早的主要是欧洲一些国家, 对世界农业与乡村景观规划起了很大推动作用。美国景观环境规划学之父olmsted 认为, 景观规划不仅要提供一个健康的城市环境,也要提供一个受保护的乡村环境[31], 同时研究也注意到景观规划面临着文化景观发展带来的挑战[36]。③乡村景观与人、文化、建筑等主体相互作用的研究。naveh 认为文化景观是物质与精神的融合, 并提出景观感知的文化维[37]; ruda 认为, 要使乡村聚落保持可持续发展, 必须对建筑区与自然平衡、当地社区、历史传统及本土文化进行保护[38]。④不同国家、不同类型乡村景观的对比研究。arriaza 等人对地中海地区两个乡村的若干图片进行对比研究, 指出了与乡村景观视觉质量有关的要素, 并对其进行了排序[39]。⑤乡村景观感知与视觉评估, 研究认为乡村景观可以从视觉( 形态) 、感知( 内涵) 和经验( 功能) 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估[40]。⑥乡村景观可持续研究。1996 年“欧洲乡村景观的未来”会议中, 分析了目前中欧与北欧地区人类对乡村景观的影响, 并研究了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41]。同时一些研究也提出从景观生态学角度恢复可持续的乡村, 并保护乡村景观的多样性。⑦“特殊的”乡村景观,如对性别及同性恋的研究等。bryant 和morris 等人通过调查,认为农业中同样存在着很多工作需要女性做出贡献[42,43]。

2.4 乡村社会问题

乡村发展的不同阶段伴生着不同的社会问题, 国外不同学科学者对其研究一直十分关注。一些社会问题始终伴随社会存在( 如贫困、社会保障等) , 只是程度的差异, 而不同时期又会出现新问题。留学生论文 地理学者对乡村社会问题的视角, 主要是社会问题对乡村空间布局与演化的影响及由于乡村空间布局与演化所形成的问题。

近来国外乡村存在如下一系列社会问题及相应的研究: ①乡村区域各主体间的冲突, 包括乡村内部各阶层间的冲突及乡村与外部进入者间的冲突[44]。②贫困与就业, 是乡村最古老的话题, 对于乡村的贫困问题存在一定争议, cloke 将乡村生活描述为田园诗画, 一定程度掩盖了英国农民的贫困, 但他指出应从政治上提高农村生活自身的收益、减少农民被剥夺的现象[5]。③不可进入性, 对于主流乡村地理学者和规划者, 可达性被看作是理解乡村绝对的中心, 这种关注已在近来大量的著作中体现出来; phillips 和williams 对乡村可进入性的研究中提出“自然不可进入性”和“社会不可进入性”[45]。④“特殊的”乡村问题, 主要包括儿童、少数有色人种、无家可归者[11]、男女同性恋和旅行团体等, 近年来这类问题的研究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 研究认为在乡村人们的实际境况与乡村表面上平静的生活不一定相符。除上述一些社会问题外, 乡村还存在着住房、老龄化和社会保障等问题, 各国此种问题的程度存在较大差异, 不同国家对此研究的内容与深度也有所不同。

2.5 其它相关研究

除上述几大方面的研究外, 国外乡村地理工作者对于影响乡村发展的政策制度、热点问题及突发事件等也有相应的研究。如杜赞奇从国家政权建设的角度, 探讨了随着国家政权力量的渗入, 乡村社会权力结构的变迁, 并提出了一个具有综合性的分析模式———文化网络[46]; 经济全球化对上述各要素的影响研究, 如mcgee 探讨了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乡关系[47]等等。

3 结语

本文回顾了国外乡村社会地理的发展历程及各阶段研究的重点内容, 并详细介绍了当前国外这一领域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能够看出乡村社会地理研究已受到关注, 并逐渐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学科特征。伴随着20 世纪人文地理学的第三次转型, 乡村社会地理也出现明显的文化及后现代转向, 并且在未来一定时期内, 将成为学科发展的主流方向。分析中不难发现, 在学科发展过程中, 相应理论的进展相对较为缓慢, 全新理论的探索及学科的交叉研究, 将会是未来乡村社会地理学研究的难点与突破点。此外, 全球化背景下的制度转变、社会转型对乡村社会的影响; 社会分层日益严重, 如何从乡村地理学角度加以研究; 学科交融与学科体系重新整合的研究等, 也将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国外相比, 我国乡村社会地理研究尚处于起步、缓慢发展阶段, 因而积极、科学地借鉴国外先行发展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有助于推动我国乡村社会地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小林. 乡村空间系统及其演变研究[m].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3-12.

[2] 陆翔兴. 论我国乡村地理学发展问题, 人文地理学研究[m]. 吴传钧主编,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9.4, 89-91.

[3] 石忆邵. 乡村地理学发展回顾与展望[j]. 地理学报, 1992, 47(1):80-88.

[4] 李仁贵, 张健生. 国外乡村学派区域发展理论评介[j]. 经济评论,1996,( 3): 67-71.

[5] cater.j., jones.t. social geography. 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issues[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9.194-221.

[6] john.l.allen. progress in rural geography[j].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1983,36(1):124-125.

[7] phillips,m. the restructuring of social imaginations in rural geography[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998, 14(2):121-153.

[8] 袁书琪, 郑耀星. 论当前中外社会地理观[j]. 人文地理, 1994,9 (3):37-43.

[9] gauthier,h.l, taaffe,e.j. three 20th sentury "revolutions" in american geography[j]. urban geography, 2002, 23(6): 503-527.

[10]王兴中. 社会地理学社会—文化转型的内涵与研究前沿方向[j].人文地理, 2004, 19(1): 2-8.

[11]roche,m. rural geography: searching rural geographies[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02, 26(6): 823-829.

[12]roche,m. rural geography: a stock tally of 2002[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03, 27(6):779-786.

[13]valentine,g. social geographies, space and society[m]. new york: prentice hall, 2001.249-293.

[14]grimes,s. rural area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diminishing distance or increasing learning capacity?[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00, 16:13-21.

[15]grimes,s., lyons,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rural development: unique opportunity or potential threat?[j]. 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1994, 6(3):219-237.

[16]lobao,l., saenz,r. spatial inequality and diversity as an emerging research area[j]. rural sociology, 2002, 67:497-511.

[17]friedland,w.h. agriculture and rurality: beginning the 'final separation'?[j]. rural sociology, 2002, 67:350-371.

[18]罗吉斯.埃弗里特, 拉伯尔.j.伯德格. 乡村的社会变迁[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160-192.

[19]李晴, 郑耀星. 试论社区研究在社会地理学中的基础地位[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19(3): 244-249.

[20]liepins,r. exploring rurality through 'community': discourses, practices and spaces shaping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rural "communities"[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00, 16: 325-341.

[21]mormont,m. rural nature and urban natures[j], sociologia ruralis,1987, 27: 3-20.

[22]harvey.the limits to capital[m].oxford:basil blackwell, 1982.417-419.

[23]scott,k., park,j., cocklin,c. from 'sustainable rural communities' to 'social sustainability': giving voice to diversity in mangakahia valley,new zealand[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00, 16:433-446.

[24]mackenzie,a. on the edge: 'community' and 'sustainability' on the isle of harris, outer hebrides [j]. scottish geographical journal,2002, 117:219-240.

[25]joseph,a., lidgard,j., bedford,r. dealing with ambiguity; on the interdependence of change in agricultural and rural communities [j].new zealand geographer, 2001, 57:16-26.

[26]murata,y. rural-urban interdependence and industrializatio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j]. 2002,68(1):1-34.

[27]audas, rick. rural-urban migration in the 1990s[j]. canadian social trends, 2004, (73):17-18.

[28]cook,j.c. rural-urban migration rates and development: a quantitative note[j]. review of urban & regional development studies,1999,11(1):63-75.

[29]bronwyn,h. the rural-urban 'digital divide' in new zealand: fact or fable?[j]. prometheus, 2001,19(3): 231.

[30]david,d. countryside planning[m]. andrew w. gilg. 1978.44-76.

[31]philips,h.l. tomorrow by design-a regional design process for sustainability[m].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8.33-43.

[32] 王云才, 刘滨谊. 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j]. 中国园林,2003,19(1):55-58.

[33] spedding,r. agricultural systems and the role of modeling[m]. newyork: wiley, 1984.179-186.

[34]nelson,p.b. rural restructuring in the american west:land use, family and class discourses [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01, 17:395-407.

[35]poudevigne,i., rooij,s.v., morin,p., et al. dynamics of rural landscape and their main driving factors: a case study in the seine valley,normandy, france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7, 38:93-103.

[36]vos,w.h. meekes trends in european cultural landscape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3, 46:3-14.

[37]naveh,z. interactions of landscapes and culture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5, 32(1):43-54.

[38]ruda,g. .rural buildings and environment[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8, 41(2):93-97.

[39]arriaza,m., canas-ortega,j.f, canas-madueno,j.a., et al. assessing the visual quality of rural landscapes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4, 69:115-125.

[40]terkenli,s t. towards a theory of the landscape: the agean landscape as a cultural image[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1,57:197-208.

[41]mander,u,jongman,h.g. human impact on rural landscapes on central and northern europe[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8, 41:149-153.

[42]morris,c., evans. "cheese makers are always women": genderedrepresentations of farm life in the agricultural press[j]. gender, place and culture, 2001, 8(4):375-390.

[43]bryant,l. the detraditionalisation of occupational identities in farming in south australia[j]. sociologic ruralis, 1999, 39:236-261.

[44]mormont,m. the emergence of rural struggles and their ideological effect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87, 7:559-575.

[45]phillips,d, williams a. rural britain: a social geography[m]. oxford:blackwell, 1984.130.

第8篇:人文地理学研究生范文

本文通过回顾30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及其未来走向,讨论对学科发展至为重要的继承与创新的问题。笔者认为,学科交叉是历史地理学前进的必由之路,历史人文地理与历史自然地理不可偏废,传统研究要与新技术运用相结合,要善于从现实需要探讨历史地理的重大问题,并用科学研究成果为现实服务,并就区域研究的价值与方法提出具体的看法。

[关键词]历史地理学;发展;未来走向

[中图分类号]K9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4-0005-09

吴松弟(1954-),男,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历史经济地理、经济史和人口史。(上海 200433)

如果以1934年春顾颉刚先生和谭其骧先生发起,以燕京、北大、辅仁等三所大学的教员和学生为基本力量,成立禹贡学会筹务处、出版《禹贡》半月刊,作为中国具有现代意义的历史地理学开始形成的标志性事件的话,则1979年6月在西安召开首次全国性学术会议,会上决定成立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筹办历史地理刊物,无疑是历史地理学进入大发展时期的标志性事件。自2011年开始,复旦大学、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三个最重要的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已迎来或即将迎来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奠基者和三大中心的创始人谭其骧先生、侯仁之先生和史念海先生的百年诞辰,浙江大学也举行了庆贺陈桥驿先生90华诞的活动。许多历史地理学者都在思考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继承前辈学者的光荣传统,开创历史地理新的发展局面?笔者不揣浅陋,通过回顾30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并展望未来,就这一学科的继承和创新问题,谈一点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一、学科交叉是历史地理学前进的必由之路

1962年,侯仁之先生在《历史地理学刍议》中明确提出:“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人的活动和影响而产生的。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工作,不仅要‘复原’过去时代的地理环境,而且还必须寻找其发展演变的规律,阐明当前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这一研究对当前地理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有极大的关系;同时也直接有助于当前的经济建设。”谭其骧先生和史念海先生对侯仁之先生的看法均表示赞同。谭先生认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现代地理学完全一致,仅仅是时间上的不同而已,同时他又多次强调历史地理研究时运用历史学方法和历史文献资料的重要性。史先生认为,“以前历史地理学还属于历史学的范畴,自然要运用治史的方法进行探索”,“既然(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组成部分,就该兼用地理学的方法从事研究”。此后,多数学者都认为历史地理学属于现代地理学向后的部分,应该采用历史学和地理学的方法和手段加以研究。

然而,关于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的争论,尽管已沉歇一段时间,却不等于已得到高度的统一。2001年,孙天胜等发表《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辨析》一文,认为把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任务放在历史地理学的名头上是有欠思量的,应该称之为“地理历史学”,即从历史角度或时间维度研究地理环境,真正意义上名副其实的历史地理学应该回归于社会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研究。侯甬坚于2007年著文,认为近代以来历史地理学处在历史学和地理学的相互接触面上而不断求取进步,受此影响它一直保持着学科的最大特点——兼为历史学、地理学发展贡献自身的学科价值。因此个别地理学者近年提出历史地理学的名实之辨问题,显系学术史和历史地理学研究情形不熟悉所致。然而,其极力强调的历史地理学“研究社会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具有积极的学科建设意义,有助于形成新的学科定义。他通过对历史地理学学科特性、近年学术界研究动向、泛历史地理化的分支学科建立方式的详细考察,提出了历史地理学定义的增改意见和历史地理学研究的终极目标,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复原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变化过程,同时研究认识人类社会在这一地理舞台上形成发展及演变规律的跨专业学科,历史地理学研究的终极目标是努力促进人类社会进步、文明的演进和发展、人类与自然的永久和谐相处。

第9篇:人文地理学研究生范文

【关键词】理工科 研究生 人文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C-0055-02

目前,高校普遍重视理工类研究生的专业教育以及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在校研究生人文素养的缺失,极大地阻碍了研究生的全面发展,直接给研究生高层次就业造成障碍,也间接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造成了不利影响。

因此,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培养专业能力强、人文素养高的全面发展的研究生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以广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为例,探讨如何加强理工类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理工类研究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分析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理工类研究生的人文素养有待提高,诸如人文知识偏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和人际关系不协调等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注重专业能力培养,人文教育类课程偏少

目前在许多高校当中,理工科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一般只是在一年级开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和自然辩证法概论这两门人文教育的公共课,而在二年级和三年级的两年时间里开设的几乎都是专业教育课。由此可见,各高校普遍非常重视专业教育,而往往忽视人文素质的教育,这使得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知识浅薄,人文素质偏低。

(二)受专业特点限制和新技术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

受计算机学科专业特点的限制,研究生长时间与计算机打交道,缺乏必要的人文交际。加上行业新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越发机械化,导致传统的生活、学习方式无意识中被弱化。最明显的现象是,随着各种拼音输入法的普及,很多研究生在失去电脑的情况下,已忘记诸多常见汉字的笔画顺序和偏旁部首,写出的字也是东歪西倒,变成了现代化的“文字盲”。

(三)研究生培养制度中“导师制”的不完善

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学术引导和育人工作是导师的两大不可分离的任务。由于“导学”关系的多样化和研究生培养制度的不完善性,部分导师以科研为主导,只注重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普遍比较重视学术业务能力上的指导而忽略了研究生人文教育和培养,容易培养出典型的“业务能力强,人文素质低”的研究生,间接影响了研究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四)受到市场经济制度的影响,研究生学习专业知识热情高,但缺乏主动学习人文知识的热情。

据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研究生读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就业。而受到市场经济制度的影响,一些企业把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唯一要务,因此,他们在选择毕业生时,往往将毕业生是否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作为主要考察指标。而研究生为了获取高薪就业,也不得不认同用人单位的考核目标,更加主动地学习专业知识,而忽略了人文素质能力的提升。

二、加强理工类研究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近年来,不管是“复旦投毒案”,还是“博士占座延误飞机案”,都将理工类研究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提高到了急需加强的显著位置。对理工类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的不重视易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从社会层面来讲,这不利于人才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从学生个人层面来讲,既导致了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知识结构不完善,也影响到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能否高质量地就业,甚至影响到研究生今后的生活质量。因此,加强理工类研究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利于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对我国高校实现更高水平的素质教育,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三、加强理工类研究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实施途径

针对研究生人文素养培养存在的一些问题,学院近几年来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一)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增设人文素质系列课程

在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非学位课程,并明确规定,研究生必须完成2~4个学分的公共选修课方可达到学位要求。根据研究生的共同需求,不定期开设国学类、语言类、艺术类、就业指导类等选修课程。除此之外,学院不定期地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道德讲坛等系列的人文讲座,大大提高了我院研究生的人文素质。

(二)加强对导师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的培训,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导师积极性

当前的研究生独立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非常强,如果在培养过程中导师依然秉承“经验主义”,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导师又由于经验不足,效果恐怕事倍功半甚至出现负面影响。近年来,由于“导学”关系不融洽而导致频繁换导师的事件时有发生。

为此,学校、学院组织了研究生导师暑期培训班,不定期地选派导师到重点高校、研究院所学习,提高导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除此之外,定期开展“研究生先进导师”“就业工作先进导师”等争先创优活动;开展“师大人物”“独秀青年”等导师专题报道,从荣誉和物质奖励等方面给予导师成就感和认同感,提高导师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热情。

(三)明确导师在研究生德育培养方面的主导作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

学院通过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等方式,要求导师把学术引导和育人工作结合起来,在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要注重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的引导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学院鼓励研究生在不影响学习和科研的前提下,主动承担必要的社会工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通过社会的历练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四)加强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学院根据研究生年龄大、思想成熟稳重的特点,成立了年级委、学生党支部、研究生会等学生组织,进一步完善研究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这些学生组织以学生党员和班团干为骨干力量,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党建、学科竞赛、学术讲座、文化体育等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提高广大研究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极大地锻炼了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

(五)丰富研究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从课外活动中提高人文素质

校园文化生活对研究生的人文情怀培养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在繁忙的科研、学习活动之余,我院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以提高研究生的交际、表达等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例如,我院研究生积极参加校运动会、研究生啦啦操比赛、元旦晚会、科技文化节等文化活动。

(六)加强研究生的就业指导,提高就业服务能力

研究生的就业工作不应该停留在就业信息的收集、等传统工作,就业指导也不应该只包含就业技巧的引导。学院在积极发挥广大校友、院友资源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的特点,开展“CCF走进高校”、名人讲坛等形式、内容多样化的就业指导课,把就业技巧的引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切实提高研究生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

四、加强理工类研究生人文素养培养取得的效果

(一)研究生管理机制更加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师生的共同重视

学院成立由党委直接牵头,研究生导师、辅导员和教学秘书共同组成的学工队伍,并明确各自的职责,常抓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颁布、执行《研究生外出实习管理条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条例》《研究生导师管理制度》等系列办法,促使研究生与导师汇报会形成长效机制;提高德育成果在教学评估中的比重,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得到了师生的认可。

(二)在各类争先创优活动中硕果累累

我院研究生除了在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软件设计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佳绩外,在各类争先创优活动中也是硕果累累。例如,自2012年以来,累计有6名同学被评为区级研究生优秀毕业生;我院研究生班集体连续3年被评为校级先进班集体;累计超过30人次获得优秀研究生干部、研究生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我院在校级研究生元旦晚会、啦啦操比赛中获得二等奖等,直接反映了我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

(三)研究生就业工作井然有序,成绩显著。

在2012、2013、2014届研究生就业工作中,我院均以96%以上的就业率,连续3年被评为“校研究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在就业率上较之以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在就业质量方面,也有不少同学通过激烈的竞争,以令用人单位满意的高综合素质通过重重笔试、面试,成功在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IT龙头企业高薪就业;每年也有不少于10%的毕业生读博继续深造,充分体现了我院在研究生人文素养培养方面取得的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晋浩.理工科研究生德育工作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09(06)

[2]戴雪飞,蔡茂华.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与发挥[J].思想教育研究,2011(04)

[3] 蒋麓.高校理工科类研究生就业指导对策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

[4]宋唯.浅谈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1(07)

[5]刘子实,杜旭晨.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2014(11)

【基金项目】广西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专项课题研究项目(JGY20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