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范文

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精选(九篇)

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

第1篇: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范文

而中国在近代之前所存在的儒学人文主义精神,是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仁”的思想的典型体现,孔子认为“仁者,人也”、“仁者爱人”,他不仅提出了“仁”的思想,并且将“人”视作其学说的立足点,以人为核心。所以,我国著名哲学家梁漱溟先生曾说:“儒家从不离开人说话,其立脚点是人的立脚点,说来说去还归结到人身上,不在其外。”

具有中国本土特征的儒学人文主义精神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后经过孟子、荀子、董仲舒、程颢、程颐、朱熹、李贽等一大批儒家代表人物的阐释和发展,其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延伸。在经过近代新儒学代表人物的阐释发扬后,儒学中包涵的人文主义思想逐步显露和体系化,并在与西学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具备了现代世界视角。不过,儒学人文主义的内涵远较西方人文主义内涵涵盖内容广阔和丰富,不可同日而语。于此,当代著名儒学学者杜维明曾说:“儒家的精神可以说是一种涵盖性和整合性的人文主义,它的人文精神非常宽广,和西方现代经过启蒙所发展起来的凡俗的人文主义有很大的不同。”

那么,儒学人文主义的现代世界视角是如何发展并确立起来的呢?

近代以来,对中国社会而言是一个空前的转型时期。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僵化的儒学思想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大潮下的发展要求,不能挽救民族危亡,唯有求变方能图强救国。学者杜维明曾说,“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儒家的历史就是一个悲剧性的历史……在这个悲剧性的历史演变中还出现了最重要的事情,即中国知识分子中最勇敢的头脑刻意选择了拒斥儒家人文主义,以为它与中国的现代化背道而驰。”因此,高举“打倒孔家店”旗帜的“”风云而起,儒学思想被全盘否定,中国人面临着巨大的精神信仰落差,开始完全求助于西方的“民主”、“科学”价值思想体系。然而,正当近代西化思想风起云涌之时,一战的爆发裸地展示了近代西方国家内在的深刻矛盾和危机,昭示人们西方文化也并非济世救民的灵丹妙药。

这种形势下,一批中国知识分子转向国内,认真研究中国传统儒学及其变革和发展,现代新儒学应时而生。以梁漱溟、冯友兰、熊十力、贺麟为代表的一批现代新儒大家重新将儒学与西学糅合再现,使其焕发了崭新的生命力,并且充分将“以人为中心”的儒学人文主义精神内涵弘扬光大。例如,梁漱溟儒学思想的核心范畴是所谓“生活”,他说:“照我们的意思,尽宇宙是一生活,只有生活,初无宇宙。……宇宙实成于生活之上,托乎生活而存在者也。”并且梁漱溟指出整个宇宙大生命有一个“核心”,它叫做“人”,此处的“人”就是生活的主体——“我”。

同样,新儒大家冯友兰也将“人”置于其所创的人生境界学说的核心位置。在其提出的“四境界”学说中,都是围绕着人来展开讨论的,人始终位于主体地位,趋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生终极追求,也就是实现人生的终极价值,这本身已是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浓厚色彩,而且更富西方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和理论特色。

1949年以后,儒学最先在香港和台湾等地得以复兴,而后迅速蔓延至新加坡、马来西亚、北美、欧洲等地的华人聚居区。在此形势下,人们普遍地承认,中国人在自我反思中重新发现的儒家人文主义内涵具有重要的价值。

1958年元旦,在港台的第二代新儒家代表牟宗三、张君劢、徐复观、唐君毅联名发表了一份宣言,名为《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向世人昭示了港台新儒家的主要精神和学术观点。他们坚信,儒学思想并非历史古董,已经过时,而是存在着鲜活的生命。儒学注重人生道德践履,同时也致力于超越的终极关怀,追求“天人合德”的道德境界,既由上彻下以内于人,又由下升上而通于天。

唐君毅认为,儒家思想的根本特质就是人文主义。他说:“儒家骨髓,实唯是上所谓‘融宗教于人文,合天人之道而知其同为仁道,乃以人承天而使人知人德可同于天德,人性即天命,而皆至善,于人之仁心与善性,见天心神性之所存,人至诚而皆可成圣如神如帝’之人文教也。”从宗教这个角度上理解,儒家思想是透彻人文精神的。

另一位新儒家代表牟宗三则从儒学的形上学的角度弘扬儒学的基本精神。他认为,儒家的“仁”不是科学概念,不是知识概念,而是道德概念,是人文概念。他说:“可见仁不是个知识的概念,不是科学上的观念……照孔子的方法,就要培养如何使我们的心不麻木,不要没有感觉。这和现代人不同,现在的学问多是使人对自己的生命没有感觉。”

徐复观则比较注重人文主义概念中的人性意涵,他曾专门著述《中国人性论史》,认为“人性论不仅是作为一种思想,而居于中国哲学思想史中的主干地位,并且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原理、动力”。此外,徐复观主张,“中国为了争取生存,为了充实人之所以为人的向上向前发展的愿望,而应大量移植西方文化,这可以说是一种自然的趋向。”

由此可见,徐复观在充分肯定儒学人文主义内涵的同时,更看到了与西方文化接轨的重要性,只有将儒学人文主义置于全球的视角下,才能符合中华民族的发展愿望,而且也是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的。

第2篇: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思政工作 人文内涵 人文关怀

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这既是我们今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思路,也是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内涵的新视角。笔者认为,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也是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因此,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去审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对于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开展有重要意义。人文关怀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人文关怀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是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公平和谐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之一:公平和谐是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实现这一要求来体现自身价值,因此,理解公平和谐的内涵能使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之二:以人为本是党的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诉求开展工作,是体现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内涵的重要之处,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贯做法;服务大众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之三:思想政治工作是为践行党的宗旨服务的,说到底是做群众工作,只有心里装着群众,与群众心连心,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最前面,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实现其价值,体现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解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公平和谐、以人为本、服务大众的人文内涵,对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有重要意义。当前,要正确理解、准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内涵需注意三点:一是要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工作从概念上区别开,三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放在沟通上。

一、人文关怀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我们党在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一贯重视人文精神,倡导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始终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体现。关心人、尊重人、体贴人也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做法和基本原则,可以说树立人文理念、注重人文关怀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条件,也是人文思想的核心内容。

(一)人文关怀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其目的是要解决人们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问题,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人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人文关怀的对象同样是人,它的目的是丰富和彰显人的合理个性,它是以人的全面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它的基本点是尊重人、理解人、丰富人、发展人。这正是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文关怀的关联点,也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必备条件,从两者之间的关联度看,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二)人文关怀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形成了多种文化交织、社会思潮繁衍、意识观念丛生、传播媒介多样化的现状,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人们在思想观念、认识能力、价值追求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多变化的特点,面对这种情形,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适应形势、顺应潮流,要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观念、内容、方法、机制等方面进行变革与创新。由此可见,重申和加强人文关怀是新时期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

(三)人文关怀是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发挥着巨大的激励作用。当前,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人们的利益需求、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思想、观念、道德、信仰等方面的交融与碰撞在加深,人们对利益公平的认同存在反差,由此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情绪,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是社会生活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在这种情形下人文关怀就显得更加重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维护正当利益、满足多元需求、实现自我价值成了普遍的社会愿望,广大群众对公平、和谐、人文的期待更加迫切,这就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文关怀恰好赋予了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内涵和要素,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二、对思想政治工作内涵的人文理解

(一)公平和谐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之一

对公平和谐的追求是人的天性,是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的客观要求,是衡量一个社会、一个群体的根本价值尺度和基本规则,也是体现思想政治工作自身价值的根本要素。在当今社会发展的新格局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更多是为调整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认同度,协调利益关系、化解思想矛盾、促进公平公正、维护社会和谐服务的。我们党历来重视人们对公平和谐的现实要求,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实现这一要求的基本手段。因此,理解公平和谐的内涵能使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得到更好地发挥。

(二)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之二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人性化的现实表现,是党的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的目的性,肯定了人至高无上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反映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追求。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做到以人为本,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时刻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与工作对象形成互动,使人们乐于、勤于参与思想政治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把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诉求开展工作,是体现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内涵的重要之处,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贯做法。

(三)服务大众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之三

当今时代,群众史观正在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的主流价值,群众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思想政治工作是为践行党的宗旨服务的,说到底是做群众工作,是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的工作,其根本目标就是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没有群众观点、讲不讲群众立场、走不走群众路线是衡量思想政治工作实际效果的重要尺度。只有心里装着群众,与群众心连心,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和利益放在最前面,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实现其价值,体现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当前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内涵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要摆正思想政治工作的位置,真正认清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彻底抛弃可有可无的思想。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从党创立的那时起思想政治工作就一直是我党完成其任务、践行其宗旨的重要手段,是党维系其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有效工具。生命线的论断虽然久远,但却是我党最基本的生存观之一。没有生命线意识,就等于没有了生存意识,党在意识形态的建设上就会丢失主阵地,党的执政根基就将被动摇,这是党的事业所不能允许的。因此,谈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就必须重新认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摆正了位置,才会对内涵有正确的理解。

二是要理清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含义,把思想政治工作同思想工作从概念上区别开。长期以来,对思想政治工作概念的不同理解一直存在,最常见的是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工作等同起来,有时还会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笔者认为:这些认识都是错误的,它削弱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降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层次,妨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对思想工作的理解不应有宏观层面的解释,只能从微观层面去解读。即:思想工作是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它是为实现管理的目标而进行的说服教育工作;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是党的政治工作和宣传工作的一部分,是为践行党的宗旨,完成党的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以宣传教育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区别是本质性的,只有把它们区别开,我们才能真正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并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三是要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把注意力放在沟通上,重塑沟通的理念。沟通是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工作对象之间的思想交流和信息互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沟通这一主体来展开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是沟通,其核心也是沟通。可以说,沟通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活动,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干,是维系思想政治工作自身存在的基本条件。没有了沟通,思想政治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沟通上,否则,思想政治工作就会流于形式。

当前,在沟通的问题上,应注意三点:一是要有目标性,如果目的不明,思想政治工作就会无的放矢,自然也就无法进行;二是要掌握好时间点,要根据工作对象所处的环境,适时灵活地开展工作,掌握好沟通的时机和火候;三是要体现人性化的特点,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本质表现出来,让沟通在愉快、顺畅的状态下进行,使沟通贴近人心、关注民意。

总之,正确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内涵是时代的客观要求,准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公平和谐、以人为本、服务大众的人文内涵,对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要正确理解、准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内涵需注意三点:一是要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工作从概念上区别开;三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放在沟通上。只有这样,才能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让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价值真正体现出来,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参考文献:

[1] 文集(第七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第3篇: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范文

【摘要】通过分析语言之间的语义和文化不对等的方面更好的掌握英语语言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语义不对等;文化内涵;词义联想

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但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对应现象。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上来说,它的产生是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身所特有的语言体系与建构,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两种语言之间的语义和文化的对等是极为少见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词语的文化内涵不同导致词汇空缺现象 

词汇空缺现象是指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一种语言有的词在另一种语言中也许没有对应或契合的词。这些词语有的源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不同,有的源于社会生活的不同。例如:英语中的victoria girl(维多利亚女孩),指的是思想比较保守的女性,因为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思想比较保守,所以以这位女王的名字来形容那些思想行为比较保守的人等等。中文中一些词语在英语中也有词汇空缺现象,例如:王母、朱雀、玄武、土地庙、中山装、景泰蓝、红眼病、四大金刚,五福同寿等等,这些具有中国独特文化内涵的词汇,在英语中也很难找到对应的词汇。

二、词义和文化的意想差异导致语义不同

词义的联想和文化意象差异实际上属于“文化信息”差异,具体反映在词汇的比喻与联想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的不对应上。

英语中的很多词汇以及表达方式所蕴涵的寓意都与希腊神话有关。Achilles’ heel (阿格琉斯的脚后跟)指的是致命的弱点。来自于希腊神话特洛伊战争,阿格琉斯是希腊最英勇的战士,而他的致命弱点就是他的脚后跟; Juda’s kiss(犹大的吻),犹大是出卖耶和华的叛徒,这个短语指的是口蜜腹剑的意思; The laurel of Apollo(阿波罗的月桂树),桂花在中文里我们想到的是秋天,而这个短语却是表示胜利(victory)。

汉语的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代表了八卦五行,但是在英语里面的含义却是完全不对等的。英语之中,金星(Mars)是天上最美丽的一颗星,代表了美丽女神维纳斯;木星(Jupiter)是天神宙斯的化身;水星(Mercury)因为离太阳最近跑得最快,所以是通信使者;火星(Mars)因为一直有着熊熊的火焰,是战神的化身;土星(Saturn)因为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土壤所以是大地之母,宙斯的母亲。

词义的联想和文化意象差异不仅反映在词汇的比喻与联想意义上,而且还反映在社会文化意义上。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语言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负荷传递着无尽的文化信息。英语“The lady went up the aisle with one man and came back with another.”一句,意为“这位女士同一个男人走上了礼坛,却同另一个男人走回来。”它蕴含着西方文化中的婚礼习俗,即新娘由父亲带着走上婚礼的神坛,然后交给新郎。如若不懂西方这种婚礼习俗,还真以为这位新娘片刻换了郎君呢!

三、词汇的语义和文化内涵的不等值

英汉词汇的语义和文化内涵的不等值主要表现在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和搭配意义(collocative meaning)上。

1.概念意义是一个词的基本意义,它是抽象的与客观事物不发生直接联系。概念意义是交际的核心因素,不正确理解词的概念意义,就会引起交际冲突。如:汉语中“公公”和“丈人”都可以用英语中的father-in-law来表示,而step-in-mother则表示继母的意思。

2.内涵意义是超出概念意义以外的意义,往往与客观事物的本性和特点有联系。如:idealism在英语中有两个意义,一是作为哲学术语,意思是“唯心主义”,不包含任何褒贬之意;而汉语中的“唯心主义”则具有贬义。另一个意义是“理想主义”,可表示肯定或否定,或兼而有之;而汉语中的“理想主义”往往含有脱离实际的意思,含有贬义。类似的还有:individualism和“个人主义”,politics和“政治”,community和“社团”, girlfriend和“女朋友”等等,其内涵意义都不能划上等号。

3.搭配意义主要是指词与词之间的横向组合关系,搭配往往也是约定俗成的,不能用母语的搭配规律套用到英语学习中去。如:汉语中的“红茶”在英语中应用“black tea”,英语中的“black coffee”在汉语则是“浓咖啡”,汉语中的“浓茶”在英语中则是“strong tea”。

第4篇: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范文

【内容提要】概称句一方面具有某种全称性,另一方面又容忍反例,这是概称句最重要的特点,也是概称句研究的主要困难所在。这一特点使概称句呈现内涵性。在概称句内涵语义的基础上,借助于形式化方法,本文通过构造可能世界到内涵域幂集的映射,发现概称句是表达概念内涵的句子,揭示了概称句的本质,使得关于概称句的一些现象得到合理的解释。但是这个发现的成立,依赖于概念是可能世界到内涵的映射、概念的内涵是概念承载词涵义的全体概称后承等观点的成立,而这些观点与现行概念理论并不相符。为此,本文对概念进行了从最底层性质开始的分析和考察,提出了关于概念的七条基本性质,在具体说明概念和语言、概念和认识关系的基础上,对上述观点进行了论证。这部分内容构成了新的概念理论。

概称句(注:“概称句”是作者对genericsentence的翻译。这里是首次正式在国内文献中使用这一译名。)(genericsentence)是我们日常思维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句子。关于概称句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目前已提出了多种理论和形式处理,但因尚未形成统一和公认的理论,仍处于初期阶段。概称句研究在非单调推理、人工智能以及语言学研究等多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属于概称句的条件句逻辑和模态逻辑研究方向。在这个研究中我们发现,概称句涉及到概念和概念的内涵,因此对概称句本质的认识涉及到概念理论,此二者有相互照应的关系。在概称句分析和语义的基础上[1],借助于形式化方法,本文对概称句和概念进行了分析,在两个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观点和理论。

一、关于概称句的说明

概称句又称特征句,指的是“鸟会飞”,“马铃薯含维生素C”等这类句子。概称句有不同的种类。与本文有关的概称句是“鸟会飞(Birdsfly)”这类概称句。这类概称句从句子的语言结构上看有两个特点:(1)表现为主谓结构。如“鸟会飞”,其中鸟是主项(或主语),记作S,“会飞”是谓项(或谓语),记作P。这种概称句通常又记作SP。(2)主项S是复数,或用通常普通逻辑类教科书的术语,S是“普遍词项”或“普遍概念”。这种概称句是我们最常用的概称句。

概称句一方面是某种意义上的全称句,另一方面又容忍反例。比如,概称句“人能思维”,有“人都能思维”的意思,但同时又不会因为有些人不能思维而使“人能思维”为假,即“人能思维”与“有些人不能思维”并不矛盾。这是概称句最重要的特点,也是研究的主要困难所在。对此各种研究提出了关于概称句意义理解方面的不同看法和观点,乃至于形式刻画等方面的不同处理。在总结各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新的观点和分析,给出了一个关于概称句的语义。[1]这个分析有以下几个要点:

1.所有主谓结构的概称句SP,都可以被精确化为“S(在正常情况下P)”。如果S是复数名词,又可进一步精确化为“(正常的S)(在正常情况下P)”。我们把这样的形式称为概称句的典范形式。这一形式有两层全称概括,外层的全称概括作用于相对于主谓项的正常个体,内层的概括作用于相对某个正常个体的正常环境。以“鸟会飞”为例。不会飞的不正常的鸟被外层的全称量词略去,正常的鸟在不正常环境里而不会飞的现象由内层的全称量词排除。于是,“鸟会飞”应该理解为,“在正常的情况下,正常的鸟会飞”,更严格地说,即“对任意的个体x,如果x是正常的鸟,那么,x在正常的情况下会飞。”

2.这里出现了两个“正常的”,分别是两个不同的模态算子。用于正常情况的“正常的”是二元命题算子,在条件句逻辑中已有比较成熟的研究。特别是在常识推理研究中对这一算子的改造[2],使得我们可以直接引用已有结果。用于主项的“正常的”是谓词算子,即以谓词为变元的函数,以下称为正常函数。什么是正常的S,这个函数该如何定义,是建立概称句语义的关键。

3.首次定义正常函数为一个二元函数。在将来的形式解释中,它的两个变目分别被称为主项内涵和谓项内涵。直观地看,该函数是以主谓项的意义来决定正常主项(如“正常鸟”)的意思,再由此在各可能世界中选出所有正常个体。第二个变目的引入,给正常函数选择正常个体提供了一个与谓项涵义相关的选取参数。这体现了正常主项的相对性。

4.对选取正常个体的正常函数有两项限制。第一,选择出来的正常主项的内涵包含了主项的内涵,即对任意的内涵。在“鸟会飞”的例子中,该限制的意思是,“正常鸟”必须首先是“鸟”。第二,与谓项内涵相关的选取参数同谓项的肯定和否定无关,即对任意的内涵。还用“鸟会飞”的例子,这一条件的意思是,我们对于鸟和会飞,以及对于鸟和不会飞,选出的正常个体是相同的。满足这一限制条件的正常函数避免了把“对来说是正常的鸟”定义为“会飞的鸟是正常的”这样一种循环定义的嫌疑。

根据以上要点,概称句SP的直观意思是,“对任意的个体x,如果x是相对于P或非P来说正常的S,那么,在正常情况下,x是P”。下面给出关于概称句的形式语言和形式语义,就是要把这个意思严格地表达出来。

二、概称句的形式语义

概称句的形式语言可以在一阶语言基础上扩张得到。

一阶语言有可数无穷多个变元符号、常项符号以及一元谓词符号(注:为简单起见,本文只讨论一元谓词的概称句,所以这里只有一元谓词符号。),这三类符号的集合分别记作Var,C,Pred,并有命题常项符号,联结词,量词符号。中的项和公式定义如常。所有公式的集合记作F。语法符号x,y,z等表示任意的变元符号,c表示任意的常项符号,t表示任意的项,P,Q等表示任意谓词符号。α,β,γ等表示任意的公式。各类语法符号均可加下标或上标。被定义符号有。

附图

附图

附图

至此我们给出了关于概称句的形式语义。对任意的模型,一个概称句在其中的任一可能世界上都有确定的真值。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进行关于概称句推理的研究。下面我们将继续关于概称句的分析来讨论相关问题。

三、概称句本质

首先要说明,在上节里,我们将任意框架上得到的集合中的元素称为“内涵”,这只是使用了在这类问题讨论中的通常术语,它不是我们在谈论概念时所说的“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这个意义下的内涵。如果我们将一个框架看作独立外在的客观世界,还没有和我们的语言(或认识)发生关系,那么,一个中的元素只是一个指向(或指派)。该指向对每个可能世界指定一个D的子集。只有当我们将W看作可能世界,将D看作个体域,并且,将一个语言表达式(通常为语词)赋予该指向的意义,即将该语言表达式与这个指向相联系,这是在结构或模型层次才有的东西,那么,这时这个指向才成了该表达式的涵义。由这个指向所确定的东西,就是该表达式的指称。按通常的观点,概念的内涵决定外延,词项的涵义决定指称,因此,人们把概念的内涵或词项的涵义看成从可能世界到外延的函数(可能世界集到个体域的幂集的映射)。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中的元素被称为“内涵”。而实际上,无论内涵还是涵义都是和语言相关的东西。没有语言,自然也就不存在什么内涵或涵义。

还有两点需要说明:(1)即使与语言相关,也只有通过语言得到或建立的指向,即通过语言的表述我们得以确定其指称的指向,一个语词才有涵义。通过其他方式,如手的指示行为得到的指向,不构成相应语言表达式的涵义(参见下节概念特征(3))。(2)“概念”、“内涵”、“外延”,以及“语词(词项)”、“涵义”和“指称”,是两个不同系列的术语。主要是在“概念”、“内涵”以及“语词(词项)”、“涵义”上,二者有很大的区别。对目前所讨论的问题来说,我们所用的实际上是后一系列的术语。因为,语词及其涵义是语言层面的东西,而概念及其内涵是思想层面的东西,与认知主体相关。语词的涵义一般来说是语言的使用者在语言的使用之前就被规定的,也是使用者们都必须共同遵守的,因而具有公众性和某种客观性。而概念及其内涵作为认知主体的某种思想,与其自身的认知能力、认知行为等有较大的关系,因而有一定的主观性。再有,我们是通过涵义的理解和掌握来形成概念的,因此概念及其内涵比语词的涵义要复杂。这个问题将在下节讨论(参见下节概念特征(2))。在上节我们给出的是语言的解释,只是语词意义的规定以及由此得到公式的真值,不涉及语言的使用者,更不涉及语言使用者的思想。

我们在一开始就指出,概称句最重要的特点是容忍反例。对此,我们的基本分析或主张的基本观点是,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我们对概称句中词项的理解与其实际的所指(即相应的外延或指称)不一致,而在这个不一致中,我们偏向了涵义,采取了内涵性的观点,放弃了外延的观点。例如,对“人能思维”这一句子来说,“人”的外延并不包含于“能思维”的外延。因此,从外延的观点看,并非每个人都能思维。所以当我们说“并非所有人都能思维”时,我们也都能理解,并认为这是个真句子。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仍然接受“人能思维”,并且不认为这两个句子是矛盾的。这说明我们是在与外延观点不同的意义上理解或解读“人能思维”这个句子的,而这个不同的意义只能是涵义的或内涵上的意义。

根据这个基本的出发点,我们给出了以上概称句语义。关键是引入了词项(主项和谓项)涵义(根据上面的说明,这里应该是“涵义”,而不是“内涵”)。这个引入有两个方面:在语形方面,引入了λ-表达式;在语义方面,首先在对象上,引入了“内涵”(即中的映射),其次建立了λ-表达式到“内涵”的联系,即将每个λ-表达式解释为一个中的映射。在这个解释下,一个λ-表达式的解释,如,自身为一个映射,对每个可能世界确定一个个体集,相当于某个一元谓词在这个世界中的指称。这可以理解为,λχα是一个关于性质的表述,对每个可能世界,选出具有这个性质的那些个体。从这个角度看,是一个由α及其变目x确定的一元谓词的涵义。通过这样的办法,概称句的真值得到合理的解释。特别是命题2.1,揭示了概称句命题是关于主项涵义和谓项涵义的函数,这使得我们对概称句的认识前进了重要的一步。这个对于概称句的解释可以称为涵义的解释。

根据涵义的解释,我们已经得到了概称句的真值。但是这个解释还不够透彻。有两个问题:(1)主项涵义和谓项涵义之间究竟是什么联系?(2)我们为什么会偏向涵义,原因是什么?

关于(2),合理的看法是,我们所以明知道“并非所有人都能思维”而仍不放弃“人能思维”,是因为对于人这类事物来说,在认识上“人能思维”有更重要的意义,或者说,“能思维”是被我们认识到的人的重要属性,它已经构成了我们的“人”这个概念的一部分,是这个概念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上述不一致中,我们宁愿固守我们的概念而放松外延上的要求,于是我们偏向于对“人”这个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导致了在概称句解读时的内涵性倾向。所以,在这个偏向中,不完全是词项涵义的问题,还有我们的理解和思想方面的因素,即与概念有关。

如果这个看法是正确的,以上关于概称句的形式语义也是合适的,那么在这个形式语义的基础上,我们希望、也应该可以进一步给出体现概称句与概念因素相关的形式刻画。以下定义和命题就是对这个问题的解决。

附图

根据这个结果,可以看出,概称句所表达的东西本质上是概念(主项)与其内涵(谓项)的关系。简单地说,概称句是表达概念内涵的句子。这个结果彻底说明了概称句主项涵义和谓项涵义的关系,回答了问题(1)。

概称句这个性质的明确可以使我们对概称句的意义有新的理解:概称句在于明确、生成、丰富概念,以及传递和接受概念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是我们进行这些思维和交流活动的基本语言形式。例如,考虑概念的丰富问题。对于概称句“土豆含有维生素C”来说,如果我们的“土豆”的概念足够丰富,其中已有“含有维生素C”这一内涵,那么我们自然会认为“土豆含有维生素C”是一个真句子。或者,我们的“土豆”的概念还不够丰富,通过接受概称句“土豆含有维生素C”,即认定该句子是一个真句子,在我们的“土豆”的概念中增加“含有维生素C”这一内涵,使我们的“土豆”的概念得到丰富。其他情况可以类似推广得到。如概念的生成、明确可以看成内涵从零开始的丰富。概念的传递、接受,又可看成是丰富概念的基本方式。

我们一再谈到概称句容忍反例的特点,现在根据解释(*)给出的“概念”,“内涵”和“外延”,可以更清楚地解释这个特点。当我们说“人能思维”时,说的只是“能思维”是人的概念的一个内涵,或人这类对象有“能思维”的属性。这是依据“相对于思维来说,正常的人在正常的情况下能思维”来确定的。但是从外延上看,显然不是所有被我们称为“人”的那些对象都是相对于思维来说的正常的人,并且也处在正常情况中。对这些人来说,他们自然不能思维。“有人不能思维”,就是面对这种情况的句子。简单地说,“人能思维”中的“人”表达概念,“有人不能思维”中的“人”用于其外延,二者当然并不矛盾。

在关于概称句的理解方面,解释(*)说明了一些现象,与我们的直观相符合。现在的问题是,这个解释在概念的方面是否成立?

解释(*)提出了两个重要观点:①概念的内涵不是单一映射,而是一个映射集,其中的映射本身是涵义,所以这个映射集也是涵义集。我们通常所说的“概念的内涵”首先指的应该是这个集合(或类)。其中的任一涵义,可以称为概念的一个内涵。我们以前是在这两个不同层次上使用“概念的内涵”这一术语的。②概念是从可能世界到涵义集的幂集的映射。因为一个涵义集可以看成一个概念的内涵,所以,这个观点也可以简单表述为,概念是从可能世界到内涵的映射。

这样的关于概念内涵和概念的说法是否符合我们关于它们的直观?也就是说,实际上是要回答:在直观上,什么是概念,什么是概念的内涵?语词、涵义与概念和内涵又是什么关系?

四、概念、内涵与涵义

根据通常的看法,概念是反映事物特有属性(固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态。概念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概念的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外延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事物。[3](P18、22)或者,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的内涵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概念的外延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对象。[4](P18、20)这是目前国内两个有代表性的说法。其他各种版本的表述与此类似。此外,也都谈到了概念和语词的关系:概念要用语词来表达。没有离开语词的概念。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3](P20-22)[4](P19-20)以上是关于概念的传统理论。与此相关地,还有弗雷格提出的涵义决定指称的观点,以及在可能世界语义产生后,提出的内涵是可能世界到外延的映射的观点。这些内容构成了目前关于概念的主流理论。

从现有的概念理论看,解释(*)与此并不吻合。主要表现在解释(*)所提出的两个观点上。对于观点①,撇开内涵的本身是什么,是属性的反映还是涵义,如果我们用技术术语,把内涵看成某种映射,那么,内涵是单一的映射,还是映射的集合?解释(*)主张后者。传统理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这个问题,但实际上是默认前者。对于观点②,解释(*)对概念、内涵以及涵义有明确的界定,它们的层次各不相同。而传统理论对概念和内涵没有严格区别。尽管根据传统理论,概念是奉质属性的反映,内涵是所反映的本质属性,应该是有区别的,但是,因为“本质属性的反映”和“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界线并不十分清楚,所以概念和内涵被经常混同。再加上词项、涵义和指称的提出,本来这是把问题限制到语言,以使问题更明确,更易于讨论,也是通常所谓认识论到语言哲学转向的实质,但在一些地方反而使得概念、内涵、涵义的关系更为混乱。例如,有著作认为,“词项都有内涵和外延,亦称涵义和所指。词项的内涵就是该词项所表达的概念。”[5](P276)因为概念和内涵的混同,再根据内涵是可能世界到外延的映射的观点,于是概念也就成了可能世界到外延的映射。

这个不吻合原因只能是以下二者之一:(1)解释(*)不成立,即依据形式语义的技术上的结果并不是关于概念的事实。(2)现有的概念理论不足,是这个理论没有反映关于概念的事实。我认为是后一情况。为此,我们必须对概念作新的考察和分析。

忽略枝节争议,我们把关于概念的理解降低到最低限度,到概念最基本的性质上,概念是思想性的东西,将一个概念看作是一个思想,这一点总是成立的。如果一个东西连这样的思想都不是,那它不可能是概念。下面从这个基础出发,再考虑概念的其他性质,逐步明确关于概念的概念。

(0)一个概念是一个思想。这个思想有如下基本性质:

(1)它是由一定的语言表达式(通常是语词或词组)所承载或表达的。

在概念和语词的关系上,基本上没有分歧。一般都认为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或载体。承载概念的语词以后称为概念的承载词。每个概念都有自己的承载词。不存在没有承载词的概念。并非所有的语词都承载概念。同一个概念可以有不同的承载词,同一个语词也可以作为不同概念的承载词。

(2)与承载词的涵义是不同层次的东西。

语词有自己的语形和语义两个方面。语形方面指的是语词的符号或文字及相应的语法组合法则,语义方面指的是语词的意义(meaning)。这个意义又有两方面,涵义(sense)和指称(reference)。语词的指称是语词表达或代表的对象。语词的涵义是可以由关于这个语词的解释性短语等表达的东西。通过涵义的理解和掌握,我们可以确定语词的指称。因此,涵义可以被看作可能世界到指称的映射,以及在涵义和指称的关系上,形成了涵义决定指称的观点。

语词表达概念,语词具有涵义,这使得容易将概念与涵义混淆。在概念和内涵不清楚的情况下,还容易将概念、内涵、涵义三者混淆。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概念不同于涵义。概念是思想,语词的涵义是语言层次上的规定,尽管这个规定并不能完全脱离语言使用者的思想,是在使用者的思想中产生的,也是在使用者的思想中才能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涵义也是某种思想,但概念和涵义毕竟是不同层面的东西。涵义是凝固在语言中的思想。概念是语言使用者的思想,通过掌握涵义而形成的思想,因此概念是比涵义高阶的东西。

(3)具有指向性。

这个指向性指的是概念这种思想到其对象的指向,通过这个指向,一个概念在我们的思维中代表一定的对象,使得我们可以对这个一定的对象进行思考。

概念都有承载词。概念的指向性是借助于承载词实现的。这个实现有两种方式,或者说,有两种不同的指向:①通过意指行为的指向。例如,指着水里的一些东西说,“这就是鱼”,于是,关于鱼的思想(或反映)就借助于“鱼”这个语词通过指向行为指定到了这样一些对象上。②通过语言的使用与一定对象相联系从而形成的指向。这里的“语言的使用”包括两个方面,语言的语法方面和语义方面。例如,“人”所代表的概念,可以通过“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表达的涵义指到相应的对象上。这个指向的形成,涉及到“制造”、“使用”、“工具”、“动物”等语词,还涉及到它们的语法组合和语义组合。

前种指向以后称为行为指向,后种指向称为语言指向。行为指向是最原初的指向,语言指向是在行为指向的基础上形成的。语言指向有更重要的意义。因为有了语言指向,才使得我们不必总是依赖直接的指向行为,而只须通过语言的使用,就可以确定对象,表达思想,以进行思考和交流。只有这样,才使语言真正成为思维和交流的工具。

具有这两种不同指向性的概念,以后也分别称为行为指向概念和语言指向概念。我们通常所说的概念,指的是语言指向概念。对于前者来说,我们甚至不认为它们是概念。例如,设A是一个语词,{2,咖啡,蓝的}是一个集合。如果我们只是通过某种到对象{2,咖啡,蓝的}的指示,说“这就是A”,那么,我们一般不会认为有了A的概念。因为我们没有一个语言表达式,通过它所表达的涵义我们能将A和{2,咖啡,蓝的}相联系。但是从概念的基本性质看,应该接受这类思想也是一种概念(即下面所说的“零概念”)。

(4)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概念通过其指向性得到的对象是概念的外延。概念又是由承载词表达的。所以,这个对象首先也是由承载词表达的。因此,概念的外延就是其承载词的指称。

概念是具有指向性的思想。如果一个概念是通过由语言表达式的涵义形成指向的,那么这些涵义的全体(集合),就是这个概念的内涵。内涵是可以由语言表达的思想。否则,只有行为指向,而无语言表达,如上例A到集合{2,咖啡,蓝的}的指向,我们自然不认为A有什么内涵。因此,只有语言指向概念才有内涵。对这类概念来说,明确概念的内涵,也就是明确概念的指向,据此概念的外延得到确定。在这个意义上,概念的内涵决定外延。

内涵是对象的本质属性的反映,还是特有属性的反映,在传统概念理论中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从现在的观点看,既不是前者,也不是后者,而是所有这些反映的集合。当然在这些涵义中,作为认识结果,有的涵义的得到更来之不易,更深刻,更为重要,因而也更容易将其与相应概念的内涵等同看待。

由语言指向得到的外延是类。因为语言指向总是通过一定的描述实现的。其结果是,凡是符合这个描述的对象就构成了相应概念的外延,这样的外延只能是类。

按传统的观点和术语,一个概念的外延如果是一类对象,那么这个概念就是类概念(注:这里的“一类对象”指的是多个元素的类。对于外延是单个元素的类,如摹状词表达的概念,通常不把它们看成类概念。),如果是一个性质,那么它就是性质概念或属性概念。基于前面的技术处理,目前我们只讨论个体类的类概念和个体的性质概念。

有两个特殊情况需要说明。(1)如果通过内涵得到的外延是个空类,那么,这样的思想有内涵,无外延,这就是传统概念理论中的空概念或虚概念。(2)如果内涵是个空类(或空集),如行为指向概念的内涵,那么,类似于把0也算作自然数,这样的思想可以称为零概念。

一个概念,无论它是否有内涵或是否有外延,它都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在这里,所谓“有内涵”即相应的涵义集不空,“有外延”即相应的外延类不空。

(5)与认知主体相关。

思想总是一定的思想主体或认知主体的思想。这个认知主体可以是一个人,一个群体,甚至还可以是人工的认知主体,抽象的认知主体,与某个理论对应的认知主体等。比如数学理论所对应的认知主体,是由数学家群体形成的认知主体。因为与认知主体相关,所以概念这种思想又有以下特点:

①对于具体的认知主体来说,会受到其自身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知识背景,语言的掌握水平,甚至会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其别是由于认知能力有限,思想是变化的、发展的,表现为概念的内涵的产生,修正、丰富等。比如,某个涵义事实上应该成为一个概念的内涵,但受认识的局限性,在某个时期,它还不是这个概念的内涵,后来随着认识的发展才成为这个概念的一个内涵。一个涵义是不是某个概念的内涵,是通过我们的认识确定的。反过来,一个概念,因为它有通过认识得到的内涵,也就成了我们先前认识的结晶。

②因为受认知主体的自身因素影响,不同的认知主体可以对同一承载词形成不同的概念。因此,概念不同于涵义,有某种主观性,个体(个人)性。

③对每个认知主体来说,概念包含知识,或概念本身就是这个主体的一种知识。如果一个认知主体掌握子一个概念,或具有一个被我们称为概念的思想,那么它也就掌握或具有了关于相应对象的一定的知识。

(6)承载词涵义是其最初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形成这个思想的内涵或丰富其内涵。

作为具体认知主体的概念来说,概念的内涵的产生与形成是一个认识的过程,概念的承载词是这个过程的起点。如果一个概念是通过语言指向确定外延的,那么,形成这个指向的承载词的涵义就自然成为这个概念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是最初的内涵。例如,锂,根据字典的解释,是“一种金属元素,银白色,质软,金属中最轻的元素,可制合金。”这些解释表达的东西就是“锂”的涵义。如果我们原来不知道锂,那么现在通过这些表述的涵义,就有了锂的概念,而这些涵义,就是这个概念的最初内涵。我们还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学习、认识,丰富锂的概念的内涵,如锂的原子数为3,是比热最大的金属等等。

概念的形成也可以开始于零概念。可以设想,在最初人们只是用一些符号或语音通过行为指向,即简单的命名活动,将自己的思想与一些对象相联系,如“鱼”,“鸟”等。这时关于这些对象的思想没用内涵。后来随着认识的发展,得到对例如鱼的一些认识,并用语言表达式固定下来,成为可以表达的思想,如鱼是水生的脊椎动物,有鳞,有鳃,冷血等,这时人们就有了鱼的概念的内涵。同时,一些语言表达式之间的关系也被这个语言固定下来,标志之一,就是写入这个语言的词典,成为这个语言使用者的共同规范。这时“鱼”成为有涵义的语词。后人再了解鱼时,只需通过这些涵义,就可以形成由“鱼”表达的具有指向性的思想,得到鱼的概念的内涵。对他们来说,鱼的概念就成了语言指示概念。

(7)与可能世界相关。

一个概念是一个与一定对象相联系的思想。这个联系的建立总是处在一定的可能世界中,因此,概念总是与可能世界有关的。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世界可以有不同的内涵,因而可以有不同的外延。

以上从第(0)条“一个概念是一个思想”开始,加上后面的7条,基本上说明了什么是概念,其中重要的有以下几点:(1)具体地说明了语言对概念的作用。(2)揭示了概念的本质:概念是可能世界到内涵的映射。(3)说明语词涵义与概念内涵的联系与区别。内涵是一个涵义的集合,而不是某个单一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反映。(4)强调了概念与认识的关系,概念是认知主体的概念,是发展的。

最后我们考察形式处理与直观的符合问题。

首先,在直观上概念是有指向性的思想,在形式语义方面概念可以处理成映射,符合直观性质(0)、(3)。其次,在形式语义方面概念是由λ-表达式表达的,λ-表达式就是概念的承载词,符合直观性质(1)。这里需要作一些说明。通常我们会认为“鸟”,“鱼”这样的语词表达概念。它们看起来并不是λ-表达式。如果要写成λ-表达式,那么应该是λx鸟(x),λx鱼(x),与直观不符。但是,这正是体现了由弗雷格所深刻分析并确立的思想,一个概念是一个带空位的函数。[6](P54-75)λ-表达式中的符号λ和变元x就是起着表示空位的作用。只是在自然语言中,我们把这些重要的内容隐去了,用的是概念表达的省略形式,实际上,概念的严格表达恰恰应该是λ-表达式。

再有,在形式语义中,概念是到内涵的映射,内涵是涵义的集合,体现了概念与涵义是不同层面的东西,概念是比涵义高阶的映射,符合直观性质(2)。还有,在形式语义方面,符合直观性质(4)、(6)。最后,在形式语义方面概念是从可能世界出发的映射,符合直观性质(7)。

以上的这些方面,形式结果与直观分析都是吻合的。只是有一点,概念与认知主体有关,在我们的形式语义中没用充分体现。

所谓与认知主体有关,最明显的表现是概念的发展性,而这个发展性主要体现在内涵的丰富上。在形式语义中,一个概念的内涵是其承载词的全体概称后承。于是,对于给定的语言,一个模型一旦给定,对任一承载词,它的概称后承也就完全确定了。但是这并不符合我们人这样的认知主体关于概念的实际情况。因为人的认知能力有限,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从这个意义上说,该形式结果不是对人这种主体的概念的刻画,而是一种极端的情况:对于给定语言,面对给定的世界,从逻辑上看,每个概念都有完全内涵或绝对内涵。这样的概念可以看作在给定语言和对象世界条件下可能得到的绝对概念或极限概念。如果考虑到认知主体,那么,这样的概念可以看成是完全掌握该给定语言并且完全认识了该给定对象世界的认知主体的概念,或者说,是完全掌握其所用语言并且具有无限认知能力的全能认知主体的概念。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在形式语义中刻画的概念只是全能认知主体的概念。任何人都不是全能认知主体,而只能是有限能力的认知主体。尽管如此,这并不妨碍该形式语义以及解释(*)对概念本质的揭示。

五、关于概念的几点结论

一个概念是有一个由语言的承载词表达的具有指向性的思想。这个指向性可以表示为从可能世界到语词涵义集幂集的映射。

概念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与可能世界有关。一个概念在一可能世界上的内涵是其承载词涵义在该世界上的所有概称后承。如果考虑到认知主体,那么,一个概念在一可能世界上的内涵是其承载词涵义在该世界上被该认知主体认定(或认知)的所有概称后承。一个概念在一可能世界上的外延是其承载词在该世界上的指称。概念的内涵决定外延。

概念在思维中起着指向一定的对象的作用,并同时提供关于该对象的知识,使拥有或掌握概念的主体可以对其对象及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思想上的交流。

【参考文献】

[1]Mao,Y.,andZhou,B.Ananalysisofthemeaingofgenerics[J].SocialSciencesinChina,Vol.XXIV,No.3,Autumn2003,126-133.

[2]周北海,毛翔.一个关于常识推理的基础逻辑[J].哲学研究,2003年增刊:1-10.

[3]金岳霖.形式逻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吴家国等.普通逻辑(修订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第5篇: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内涵;提升;语言;能力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文学作品是其中最为璀璨的明珠。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用最优美的语言表达最深刻的思想,尤其是选入教材的文章,都是经得住历史考验的名家名篇。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很多语文教师并没有引导学生对经典作品进行深入地

解读。

无论是语文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进而提升品味语言文字内涵的能力。

一、推敲锤炼关键词句,使它们闪出耀眼的火花

经典的文章总要一些言简义丰的重要词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要关注这些词句,分析这类词句的表面意思和深沉内涵。

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堪称小说中的经典,文中的环境描写和情节安排都是为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反映主题服务的。文章在介绍鲁四爷的书房时先写道:“我回到四叔的书房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间里也映得较光明,极鲜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

由此可见,这个“寿”字在书房中的位置是极其显目的,也可推想主人对它是非常重视的。一般书房中挂一些装饰用的字画,应该是反映个人品性追求或激励人上进的内容,而这里为什么挂一“寿”字呢?“寿”表明主人公追求健康长寿,但一般挂在正堂,鲁四老爷却把它挂到书房里来,可见主人公不是专心研究学问的人,而是一个一心想着延年益寿的人。

而延年益寿要能做到的恰是墙上挂着的对联“事理通达心气平和”,这也应该是鲁四老爷的追求。可是在对待祥林嫂的一系列语言上,我们看到鲁四爷做不到“心气平和”。无论是初到时的皱眉,还是死后骂她“谬种”,这些都从侧面反映出鲁四老爷的封建卫道士道貌岸然的本质。

一个“寿”字挖掘下去,能够理解人物虚伪的本质,可见鲁迅在遣词造句上的别具匠心。

除了要引导学生品读记叙类文章外,还要让学生学会品读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议论文语言的概括性。如鲁迅的杂文《拿来主义》,关于拿来主义内涵的阐释有这么一句话:“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仔细咀嚼这几个短语,“运用脑髓”――独立思考,进行辩证地分析;“放出眼光”――有鉴别精华和糟粕的能力;“自己来拿”――独立自主,为我所用。理解这三个概括力极强的短语,就理解了拿来主义的深刻内涵,也就抓住了文章的要点。

锤炼这些有内涵的词句,教师首先要对文本的深度理解,不能仅仅是一些参考资料的照搬者,其次要引导得当,要允许学生有另外言之有理的见解。在大量的解读和品味之后要求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努力运用一些有表现力的词句,使文章形象丰满。

二、挖掘课文内在的思想性,揭示其中蕴含的深意

好文章总离不开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感情,精辟的见解和深邃的思想。好文章也必然是作者情动于中,言溢于表的产物。

因此,笔者在钻研教材时要求自己从语言文字入手,仔细琢磨,反复推敲,真正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中所蕴含思想的高度、深度、广度,牢牢抓住其思想精华给予阐发揭示,启发学生

深思。

例如苏教版教材必修(二)中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文章的标题含义极为深刻,按照文章的内容,标题可为《一个伤病员的故事》,而要理解前一标题的思想性,就要结合它在文中的位置和语境。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的末尾,被要求用六种字体写了六遍的铭文,这本是希腊纪念阵亡战士所立的纪念碑上的文字,用以纪念为保卫祖国而壮烈牺牲的斯巴达战士,与纳粹德国的侵略战争没有关系。但纳粹德国的统治者却将之灌输给广大的青少年,使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卖命。这一标题运用了反讽的手法,解释了战争背后的思想根源:纳粹德国统治政府推行的无孔不入的残酷的恐怖主义的军国主义教育。

在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时,教师要相机引导,适当点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在学生“愤”“悱”时“启”“发”。

第6篇: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以《大学英语》系列教材为主例,引用了大量的例证,从文化蕴涵的不等值性、文化蕴涵的非对应、文化蕴涵的零对应性三方面对英语词汇习得中的“文化盲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目的是挖掘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指出语言与文化的水乳交融关系,并强调文化背景学习的重要性。

一、引言

众所周知,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各自的个性又有普遍的共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笔者碰到一个与此相关的问题:《大学英语精读》(修订本)第3册“ladyhermitswh0aredownbutnotout”一文中的“lostdog”一词,从字面翻译上似乎与汉语的“丧家之犬”对应。但它真的像“saveone’sface”(保面子)、“inone’smind’seyes”(在某人的心目中)那样属于形义重合现象吗?事实上,这种貌似重合的现象就其文化蕴涵而言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往往成为外语学习中的盲点问题。文化盲点指的是在外语学习中,由于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缺乏了解和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从而产生理解上的偏误。甚至导致交际的失败。词汇中的文化盲点也同样,它主要由不同文化背景下母语和目的语词汇文化内涵上的差异而引起。学习者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知识,缺乏对所学词汇的文化意义的足够认识,加上受母语文化负迁移影响,学习者常借助于母语的一些规则,容易形成词汇习得中的文化障碍。

外语词汇学习中的euhurally.1oadedwords可遍及各个层面,是学习者有效地进行词汇输入和输出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以《大学英语》系列教材为主例,就这一问题作一定的分析,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二、词的意义及其文化蕴涵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g.leech在《语义学》中区分了词汇的七种意义:概念意义(c0nceptilalmeaning)、内涵意义(connotativenlean-)、社会意义(socialmeaning)、情感意义(lafecitvemeaning)、反映意义(relfectde meaning)、搭配意义(collocativen~agn)、主题意义(thematiciile锄ing),其中的五种(除了概念意义和主题意义)都被包括在联想意义(associaitvemeanign)当中。“本文主要探讨词的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概念意义,亦称外延意义(denotaitvemeaning)指的是“某个词或词组一个方面的意义,它是以可观察到的外部世界某一特定部分明确所指(reference)为基础的,又是以某种约定俗成的意义(如词典的意义)为基础的”(《语言与语言学词典》),简单说即是词的本意。内涵意义则指“某一词或词组的意义的一个方面,这种意义是词在说话者(或作者)、听者(或读者)的脑海中所形成的感情和想法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出处同上),内涵意义显示出人们对于词汇所指内容的情感和态度。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词汇蕴涵具有非对应性甚至零对应性的特点。根据贾玉新的观点,在不同语言中,具有特定文化蕴涵的词汇可分为:(1)概念意义相同的而内涵意义大相径庭的词汇;(2)同一所指,在两种语言中由截然不同的词汇来表达;(3)表面上意义相同,但实际语义差别很大的词汇;(4)语言缺项(1exiaclgaps),即一种语言的某种概念,在另一语言中无专应的词汇。[3](正是由于不同文化词汇蕴涵上的这一系列的差异才形成了各个层面的文化盲点。

三、文化盲点存在的层面及典型例子

1.文化蕴涵的不等值性。不同文化背景下词汇的蕴涵在涵盖面上可呈现不等值性。这种不等值以英汉语言来分析,可表现为词汇信息上的增值或减损,即在一种语言中词汇所含有的意项要小于或大于另一种语言中的对应词。以《大学英语精读》课文:“whyiteach”中的“clay”一词为例。汉语中,其概念意义上的对应词“黏土”在文化蕴涵上缺乏相关的联想意义。而在英语中,“clay”却在有语所不具备的文化蕴涵:“肉体、人体”。这一蕴涵源于与西方文化有关的《圣经》:人由上帝用黏土创造而来,当上帝把生命之气吹进黏土,黏土就有了生命,上帝创造人的工作就此完成。本文作者借用这一典故,把教师的工作比作上帝造物之工,同时隐含教师工作比上帝造人更伟大、神圣。而汉文化中却常把教师的工作同“蜡烛”连在一起,因为在汉文化中“蜡烛”有“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蕴涵。这在西方人看来同样不可理解。因此,不同的文化背景会把各自语言所包含的文化涵义加以充分联想、扩展,造成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词汇涵义涵盖面上的不等值。“theprofessorandyo-yo”一文中的“ambition”一词能说明同样的问题。“ambiiton”英语中是个中性词,褒义贬义均可。由于此词在汉文化涵义上的减损,“heispoor,butambiitous.”一句就很容易被误译为“人穷志短”,这句话的意思正好相反,译为“人穷志不短”。所以,如果外语学习者缺乏对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也就难以体会和把握目的语词汇所衍生的文化涵义。

第7篇: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主旋律电影;精神;思想性;启示

自从1905年首部国产电影《定军山》上映以来,中国电影就一直以独特的精神内涵和艺术姿态矗立在世界电影舞台,展示着中国不同时代的社会现实及文化底蕴。而在众多电影类型中,主旋律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界独有的艺术形式,一直扮演着宣传主流价值观和主导意识形态的角色。它不但以美轮美奂的视听效果吸引着观众融入特定情节中,还以极具道德感染力的人物和故事内容,直观形象地阐述着其对于特定精神内涵的理解,发挥着价值观影响和教育的功能。无论是《大决战》《风雨钟山下》《建党伟业》等革命历史题材电影,还是《云水谣》《任长霞》《杨善洲》《唐山大地震》等现实题材的主旋律电影,都以丰富的精神内涵让人们在光影世界中获得极大的感官享受,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次精神的洗礼。

一、主旋律电影概念及特征

(一)主旋律电影概念解读

“主旋律”这一音乐专业词汇自从1987年被引入电影领域,电影界就约定俗成地将体现中国社会主导意识形态,弘扬革命精神、爱国思想、价值观和人性的电影定义为主旋律电影。狭义上来讲,主旋律电影主要就是指由我国政府委托或指定特定制作单位创作拍摄的电影,内容多以展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人物及革命历史题材为主。而广义上讲,主旋律电影是指能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陶冶情操,提高道德素养等具有时代精神的影视作品。主旋律电影核心目标就是在影视创作规律和宏观政策的基础上,宣扬主流社会文化,倡导时代精神,以影视意识形式和思想内涵的高度结合来鼓舞、激励观众形成对中国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

(二)主旋律电影的特征

首先,主旋律电影具有意识形态性。无论是革命题材还是现实题材的主旋律电影,都集中反映了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而其产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我国政府意识形态的影响,其目的也是维护党和国家的政治立场。可以说,主旋律电影是以影视艺术传递爱国精神,而当前主旋律电影则表现为对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其次,主旋律电影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意识。我国主旋律电影的发展历经不同的历史时期,但是在每个时代都蕴含不同的时代内涵和意义。例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英雄儿女》《小兵张嘎》等主旋律电影主要反映新民主革命战争的艰苦卓绝。而改革开放时期,《焦裕禄》《离开雷锋的日子》等主旋律电影则主要反映改革建设过程的人和事。当前,《建国大业》《1942》等现实题材主旋律电影同样具有新的时代意蕴和生活感。尽管主旋律电影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但是都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道德理念及民族精神,同时都以不同人物和事件为切入点还原历史,引发观众对历史的反思,激起对民族精神的心理认同。最后,主旋律电影具有艺术审美性。我国主旋律电影的艺术审美主要通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来全面展示,将现实中的“真善美”在影片中生动细腻地展示出来,激发观众对更高道德或精神的追求,提高审美情趣。当前很多主旋律电影不再单纯地展示历史政治性,而是更多利用艺术和商业手法,让严肃的思想内涵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既保持历史性和政治性,也具有较高的审美性和观赏性。

二、主旋律电影的精神内涵

主旋律电影作为担负着价值观宣传作用的电影形式,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展示出我国不同时期的道德诉求及价值观念。具体来说,主旋律电影精神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爱国主义精神

《英雄儿女》《集结号》《建党伟业》等主旋律电影以历史画面和人文形象将战争的硝烟及仁人志士在国破家亡之际的爱国热情直观地展示给现代观众,将他们心中尘封已久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意识唤醒,引发观众对爱国精神及道德的共鸣。

无论是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还是解放战争题材的主旋律电影,都将创作者的爱国情怀囊括其中,通过战争场面的还原和爱国志士人物形象的刻画,将爱国精神内涵传递给现代观众,实现了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精神影响作用。例如,韩三平执导的《建国大业》作为新时代的主旋律电影,以宏大壮观的战争历史视野,聚焦了中国共产党、劳动人民及其他党派为争取解放与反动艰苦卓绝斗争的历史。该主旋律电影艺术地营造出了一种爱国的道德意境,尤其是开国大典时的波澜壮阔,以及宣布新中国成立时的激动人心,无不鼓舞着观众的爱国激情。再如《集结号》这一主旋律电影以英雄浴血的战争镜头,将爱国主义精神内涵逼真地展示给观众。导演冯小刚以逼真的战争特效及感人的情怀意境直接冲击观众的心理防线,让观众的爱国情怀在战争画面中得到宣泄,与主人公谷子地的爱国思想形成共鸣,激发观众的爱国激情。诸如此类战争题材主旋律电影,通过特定时间和人物形象展示着爱国主义这一优秀传统道德。可以说,主旋律电影将爱国主义融于情节、人物、语言和画面中,让没有经历硝烟和鲜血的现代观众,真切地感受国家危急时刻革命者的爱国情怀和道德意识,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内涵也许正是主旋律影片历久弥新,具有永恒魅力的根源之一。

(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内涵

《》《战火中的青春》《集结号》等大量主旋律电影,以鲜明的革命英雄主义及乐观主义精神在我国电影发展进程中谱写了一曲雄壮的赞歌,不仅满足了不同时代观众群对英雄人物的心理崇拜,也宣扬了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人格和道德标准。

主旋律电影中不同历史时期的主人公为了民族和集体的利益而斗争或牺牲,使命的崇高性和正义性彰显了人物的道德品格。他们以寡敌众、流血牺牲,极大地激发了观众的心理认同,形成了对观众的道德影响力。例如,主旋律电影《集结号》中主人公谷子地率领连队以少敌众,战争结束后他又为战友们正名,这些英雄人物的行为对现代观众形成了极大的心理冲击,而这些英雄人物也一定程度上在观众心中成为道德楷模和标准,让观众在战争或艰苦的电影背景中反思人物的行为选择,进而审视自我道德体系,提高自我道德修养和政治素养。相较于传统主旋律电影对英雄人物高大上的刻画形式,如今的《任长霞》《惊心动魄》《1942》等主旋律电影没有直接对英雄主义或革命乐观主义进行简单陈述,而是从更加平民化的角度揭示普通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在情感,以小人物的英雄行为选择震撼观众的心灵,从而激发观众的道德倾向,提高自身对于集体、国家、家庭的热爱,进一步修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创新精神内涵

主旋律电影不仅以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为主题,唤醒观众对特定历史时期的回忆,进而形成对自身道德的提高和促进,同时也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内涵,根据当代电影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宣扬着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早期主旋律电影注重革命思想、反封建思想的宣传,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主要以对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歌颂为创作核心,宣扬对崇高人格及思想的追求,导致主旋律电影在一定时期内过度追求“高大上”,影响了观众的观影兴趣。从90年代起,主旋律电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艺术表现形式和视角风格多样,叙事在歌颂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基础上,更加侧重对新时期道德风尚及人格的弘扬。尤其在2000年后,主旋律电影更是将思想性和商业电影结合在一起,以新颖的拍摄方式和手段最大限度地展示新的时代精神。例如,作品《云水谣》就为现代电影创作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导演尹力用爱情故事的叙事形式展示了一个跨地域和跨年代的主旋律内容。电影中革命青年穿越时空的爱恋,史诗般手法极大地拓展了故事空间,在主题思想、故事情节、人物情感等方面,都更加鲜活和立体。《云水谣》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传统主旋律电影过度政治化的惯例。导演以现代化的镜头语言和叙事结构让思想性和影视技术结合在一起,也让主旋律电影有了更多的人文内涵和思想批判性。再如电影《东京审判》,虽然具有非常浓厚的爱国情怀和氛围,但是却没有进行直接的爱国说教,而是将悬疑等商业元素融于其中,让观众在法庭辩论的情节中感受爱国思想的影响,让观众获得了一种全新的思想教育和艺术体验。同时,主题依然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民族意识,与观众的心理形成了直接强烈的交流。当代主旋律电影以新的时代精神内涵重新挖掘着历史题材和人物的思想内涵,从新的角度审视着中国社会道德标准和发展要求,获得了社会效益与市场效益的双丰收。

三、主旋律电影的当代启示

主旋律电影以我国历史进程中的特定事件或人物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将思想性与艺术性、时代性结合在一起,让优秀的精神内涵通过艺术渠道走入观众内心世界,对于当代影视创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重视潜移默化式的意识形态渗透

主旋律电影承载了我国社会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表现出一种高尚的伦理准则和道德情操。然而绝大多数主旋律电影并非直接对思想内涵进行宣传,而是以潜移默化的手段引发观众对道德的认识和价值观的认同。当代影视创作不应该进行过度的政治宣传或过高地追求商业利益,应该从多角度挖掘故事或人物的道德影响力,以故事和人物的思想性吸引观众的关注和心理倾向。主旋律电影中经常利用特定人物的性格、环境等元素悄然地对牺牲精神、爱国精神和拼搏精神进行渗透,以或传统、或现代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当代观众多元化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如在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中,影片通过雷锋战友的视角,以战友情、军民情等感情将影片联系为一个整体,以情感彰显雷锋的奉献精神,对观众进行了一次次的道德洗礼。再如电影《孔繁森》中,导演将孔繁森的精神与独特的风景联系在一起,以景喻人,让观众在迷人的风景中接受奉献主义的洗礼。因此,当代电影创作必须重视思想性的表达,摒弃简单粗暴的宣传,根据电影人物的心理、感情或环境进行适当挑战,以艺术化的手法渗透主流意识形态。

(二)重视审美需求和娱乐需求

主旋律电影通过丰富的思想内涵对观影者进行了直接的审美情趣影响,让观众的情操情感、品格性格都得到了陶冶。当代电影作为最常用的传播形式,应该借鉴主旋律电影审美功效的实践,以主旋律电影为范本,将思想性和审美情趣结合在一起。例如,可以在思想上突出民族意识形态,将美好、崇高和伟大的情操、感情及理想与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结合在一起,激发观众的审美兴趣,进而达到思想教育和情趣欣赏的一致。同时以主旋律电影为参照,将我国悠久的历史、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内容融于艺术创作中,让观众在不同的题材中感受优秀思想的潜在影响。当代电影可以借鉴主旋律电影宏大的视听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感官需求。很多主旋律影片,尤其是军事题材、谍战题材影片能通过独特的历史和故事视角,为观众提供刺激、紧张的感官感受,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在保证思想性的基础上,创新观念,以现代化的影视技术和视域提高作品的娱乐性和观赏性。

四、结语

主旋律电影通过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让无数观众感受到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等崇高精神的感染和熏陶,在我国电影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但直观形象地阐述着我国社会对优秀精神内涵的理解,发挥着价值观教育的社会功能,而且对当代电影中意识形态与审美情趣、娱乐性之间的关系处理具有非常积极的启示意义,对于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王素芳.论主旋律电影生产机制的流变[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02).

[2] 廖祥忠.重塑中国主旋律电影形象[J].当代电影,2013(09).

[3] 李存霞.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及其原因探析[J].大众文艺,2012(01).

第8篇: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自信;利益诉求;重要意义;道路内涵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5 — 0014 — 02

党的十提出,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13年1月在中央党校开班仪式上又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1〕坚定道路自信要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利益诉求的基础上,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并根据实践和时展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

一、坚定道路自信,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丰富的多样化的利益诉求

邓小平曾说过,“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主义。”〔2〕(p146)也反复强调,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道路自信,最根本的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丰富的多样化的利益诉求。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特征。多次强调,我们必须夯实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累积,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党的十明确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党的十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幸福画卷:2020年实现城乡人均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所有这些,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人民群众生活的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满足人民群众生态需求,维护人民群众生态利益。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态需求日益增强,对良好生态环境、优质生态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和总体要求,强调要把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和归宿,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果体现在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上来。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这对继续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坚持公平正义,保障群众基本权益。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追求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价值取向。随着时代和实践发展,公平正义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公平正义不仅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得到充分保障,而且生存权不因家庭贫富而有高低,发展权不因财富多少而有先后。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其基本途径仍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基础之上实现利益协调。只有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较快增长,才能为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实现利益协调,才能真正让社会阶层群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时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为实现更高水平的公平正义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坚定道路自信,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现实和世界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新纪元。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p3) 1987年党的十三大高度评价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意义,强调指出: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继找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建立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第一次飞跃之后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突破了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封闭僵化的发展模式,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的实现途径,它为中国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基本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道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的历史。三十多年以来,我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45.2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81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世界倒数第二;2011年我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其中国内生产总值为471564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达到35083元。〔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意识不断加强,中国人民享有的民利更加充分、更加有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迈上新的征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基础更加坚实,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向心力显著增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成效显著,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果,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更加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三十多年以来,我国从容应对了国际国内各种风险、考验和挑战,成功地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突如其来的重特大自然灾害和传染病疫情。事实雄辩的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的唯一正确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和平发展之路,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新路。香港《亚洲时报在线》曾经在《中国,世界经济的灵丹妙药》一文中说:“中国只能与全世界共同分享其进步,这与过去截然不同。欧洲以往向全球扩张,导致产生了几十个殖民地,并让欧洲以外成千上万的人痛苦不堪”。〔5〕(p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的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意义还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方面对广大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和示范效应。2000年到2010年中国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从10.2%下降到2.8%,2011年中央决定将扶贫标准提高到农民纯收入2300元。尼日利亚著名学者费米·阿科莫莱夫在《没有人再嘲笑亚洲人》一文中说道,“中国经济的腾飞为非洲人提供了特殊的经验,非洲可以从中国这个经济巨头身上学到很多经验,首先并且最重要的是,相信万事都有可能,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中国的经济表现都是一个奇迹,它展示出一个拥有自信、决心和远见的民族可以取得什么样的成就。”〔6〕(p6)

三、坚定道路自信,要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道路拓展永无止境。随着时代实践的发展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越来越丰富。坚定道路自信,就是要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内涵、民族内涵和时代内涵。

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内涵。实践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首要的最基本的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质上是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实践来推进,由实践来检验,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内涵主要是: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从变化发展的客观实际条件出发,及时有效的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把人民群众创造的伟大实践经验提升为理性的思考和理论的升华,从而更好的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民族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民族内涵,集中体现在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从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中汲取营养。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民族内涵,就是要把中国传统文化精华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以人为本、治国理政的思想理念。如管仲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孟子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墨子兼爱非攻的和谐思想,老子道法自然、依道生法的善政思想,这些优秀的文化思想具有内涵的包容性、历史的穿越性和时代的发展性,它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民族内涵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思想渊源和文化基因。

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内涵。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7〕(p54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总结和借鉴其它国家兴衰成败的实践基础上,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内涵就是要更加注重高扬时代旋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愈益贴近时展脉搏、吸纳时展精华。比如,发达国家根据时展要求纷纷实行以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这些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内涵提供了重要资源。

总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有多种途径和方法,但最主要的是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利益诉求的基础上,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并根据实践和时展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避免走老路和邪路,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重要保证。

〔参 考 文 献〕

〔1〕.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问题〔J〕.新华日报,2013-01-06.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2012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第9篇: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1-0073-02

1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涵的理解

广义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指以人为对象,解决人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问题,提高人们思想觉悟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搞好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有力保证。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具有鲜明的党性、实践性和群众性。它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教育党员、干部和群众,使人们确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自觉地为实现党的当前的和长远的革命目标和任务而努力奋斗。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其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经把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融为一体,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因其特定的环境和目标而决定它既有广义思想政治工作的所有内容,又被赋予新的内涵。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时期、新形势下,理性化、战略化的文化理念是企业发展之魂,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涵。抓住这一核心,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会有的放矢、有所依托、取得实效,就会极大地增加吸引力和凝聚力,建立积极向上、高质量的文化理念和氛围。

2 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辩证关系

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有着辩证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与时俱进、共同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加深对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内涵的理解和认识,特别是深刻认识它们间的辩证关系,对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都具有巨大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掌握和运用辩证的、科学的工作方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就一定能够成就优秀的企业和优秀的员工。

2.1 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内涵提升与外延拓展的和谐。是企业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是概念化的政治工作,更不是抽象的说教。思想政治工作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征,都会注入新的时代内涵。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内容没有变,但时间不同,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的方法也不同。”因此,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就必须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创新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作为工作的原则,使职工之间形成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和谐关系。

企业文化作为管理理论发展的最新阶段,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生产过程日趋现代化,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人们的精神、心理、文化需求日益渴望得到满足的新形势下逐步形成的,因此,企业文化在企业中不是孤立的,它渗透在企业运作的各个方面,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虽然有一定的区别,然而,两者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它们同属于上层建筑,是企业软管理方式,为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而且企业文化是促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自然接轨的最佳途径,是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手段。

当今时代,是全新的文化时代。经济的发生与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经济活动,而是经济、文化的一体运作。企业的文化建设,是强化现代企业管理的内在要求。同时,企业任何政策、改革措施出台前,思想政治工作都要先行,搞好宣传引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因此,只有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融为一体,不断提升企业的文化内涵,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外延,培育独具特色的企业精神,形成企业整体的价值观、道德观,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才能构建社会的和谐。

2.2 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是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的根本任务是生产经营,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终极目标是赢得最大效益。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其主体是人。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这与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一致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企业管理新的理论,其本质是一种经济文化,即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素质,创造企业最佳效益,促进企业发展。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企业是经济组织,在社会和谐发展中,具有根本保护作用。建设和谐的企业文化,思想政治工作是基础,是前提条件。因为企业文化核心价值体系都是依靠人来体现,人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是培养精神,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的内涵,涵盖了企业价值观的确立、企业精神的培养、职工道德的养成、优良传统的发扬等诸方面,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由此可见,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课题中应有之义。

2.3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是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避免职工群众的“精神危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形成的,并为职工所认同的一种先进群众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企业个性。因此,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切实以企业经营为中心,渗透到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才能做到有为、有位、有成,才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引导力和约束力,增强职工对企业的信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

企业作为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的经济组织,实行民主管理,让职工当家作主,努力营造一种凝聚人心的氛围,这就必须搞好企业文化建设,而思想政治工作是前提条件,是根本保证。坚持生产经营全过程,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企业只有在文化的涵盖下,把生产经营、提高职工业务素质和思想政治结合起来,才会增强凝聚力,产生强大的生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3 提升企业文化内涵。拓展思想政治工作外延,促进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和谐发展

虽然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是相对独立的,但两者之间的联系是明显的。要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集中到一点就是要以思想政治工作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以企业文化建设拓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域,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

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突出表现在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发生了重大变化:是队伍构成多元化;二是员工收入多元化;三是信息获取方式多元化;四是价值观念多元化。面对挑战,思想政治工作要在继承过去好的经验做法的同时,一方面认真研究新形式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方法,创造新经验;另一方面注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借助企业文化新载体,努力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视野、渠迫和空间,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

3.1 借助企业文化,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经营生产的融合

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更接近于企业经营生产。具体而显示的企业目标,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感到只有企业的价值实现,才能实现自身价值。这种价值取向的一致性,正是思想政治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因此,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落实到企业的具体工作中去。

3.2 借助企业文化,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癌

企业文化的价值首先在于它能够使全体员工得到价值认同和统一,由此形成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要把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常抓不懈、持之以恒。通过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的凝炼和培育,把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到企业各项工作中去,变成企业的具体目标和行为规范;通过文化的辐射和渗透作用,把党的理想、信念铭刻在每个员工的头脑里,融化到每个员工的血液中。

3.3 借助企业文化,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外延

企业文化建设倡导的企业精神、构筑的发展目标,使员工看到了企业发展的希望,不仅给思想政治工作增强了新的活力,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而且在培育员工物质意识、倡导企业道德、规范员工行为中,将思想政治工作延伸到八小时以外,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平台,同时也为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提出了要求,创造了条件。

3.4 借助企业文化,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群众性

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对全体员工宣传教育、广泛发动的过程。广大员工变以往教育中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自觉实践。当他们感悟到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和目标的正确可行时,就会自觉地团结在企业周围,为企业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因此,企业文化建设是启发员工热爱企业、关心企业、支持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4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的发展进步,要靠思想政治工作去推动促进。

4.1 建设企业文化。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

企业文化作为“舶来品”强调自我实现,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就是企业价值、社会价值的实现,容易诱发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思想。如果没有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教育,其副作用是不可能低估的。

4.2 建设企业文化,要突出社会主义党建特色

企业党组织在科学理论武装员工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干部管理中为企业培育造就了一大批骨干和精英,在企业管理中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领全体员工为企业改革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建设企业文化必须发挥企业党建优势,这是坚持党对企业政治领导的基础,是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

4.3 建设企业文化。要发挥党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建设企业文化要发挥全体员工的主体作用,企业文化在一定意义上是企业经营者的文化,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至关重要。企业文化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企业文化代表着企业的追求和发展方向,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作为员工队伍中的先进分子,理所当然、责无旁贷要当先锋、做表率。只有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发挥各自优势,才能共同搞好企业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