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与新媒体的看法范文

网络与新媒体的看法精选(九篇)

网络与新媒体的看法

第1篇:网络与新媒体的看法范文

[提要]网络走向社会已有11年的历程,对网络的概念进行历史性梳理,揭示出不同概念所折射的历史阶段的特点,抽象网络的本质,即网络对于人类的文化社会意义。由此出发,形成一个理解网络与传播、与传统媒体以及网络的自身发展方向等等的新框架。笔者认为网络的本质就是“虚拟世界”,而不是“传播介质”。 [关键词] 网络 第四媒体/媒介 网络媒体 第二媒介时代 “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 Abstract:Internet has a history of eleven years since it is served for the common people in China. We should study the conceptions describing the “Internet” in a historic view, disco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hrases reflected by those conceptions, and eventually find the nature of Internet, and the Internet’s cultural and social meaning toward the human being. Then we can develop a new framework which is suitable for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nternet and communication or the traditional media, and the growth of itself. My opinion is that network is actually the virtual world, not the communicative media. Key word:network; the fourth media;network media;the second media era;network as a virtual world

网络是什么?十多年中有过许多回答。今天重提这个问题好像有些幼稚,但是事实并非已经清晰。首先声明,我不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探讨网络的本质,而是追问网络的文化社会意义所在。似乎可以说,本文探索的是网络对于“人”或“人类社会”来说是什么。网络无疑已经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重要的影响,它向前延伸的每个新进展,都使网络在远离起点的时候越来越需要人们反思它的社会本质。 一、网络概念的变迁和网络发展以及与此对应的人们认识的丰富和深化 网络的概念表述,大致按时间的顺序,出现了后面的概念。有的说网络是“第五媒体”,是排在包括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是“第四媒体”,是排在不包括杂志在内、在新闻传播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只提“网络媒体”,而回避了“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是什么”的问题。还有的说,网络实际上是“信息平台、虚拟空间和商业平台”。有的说网络开辟了“第二媒介时代”、“第二世界”。而今,更多的人干脆不追问“网络是什么”,而只是用经验和直觉来从传统的框架来观察网络新媒体,如博客、维客、流媒体、网络电视等等。 这些概念的变迁真实地表现了我国学者、研究者和业界对网络认识的轨迹。从泛泛地谈网络是什么到具体地谈论网络的形态——“网络媒体”、“新媒介”;从既成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框架“内部”来理解网络到从更大框架——与传统社会、传统媒介时代对立的大视角——来理解网络;从具体的媒介形态的递进和演化上升到能够意识到媒介代际的更迭;从试图研究网络的本质到暂时放弃本质等待网络自身发展成熟后解答。这个轨迹明显地体现出人们对网络研究的深入,也从侧面折射着网络自身的成长。 二、网络的本质在争议和反复中渐渐显露 如今网络已走过童年期,童年期的网络远未成形,甚至看不出轮廓,人们只能根据有限的、暂时的现象近于臆测网络的本质。今天的网络展现出成熟期的某些特征,表现为:网络发展从早期的直线上升到现在的平稳上升,无论是网络用户,还是网络的技术的原创推出,都展现了同样的趋势。网络用户告别了此前的疯狂的增长,而原创性的技术也放缓了研发的脚步了。“三个月一年”的“互联网年”节奏[1] 和“光纤定律”[2]已经成为一个沉入历史的辉煌记忆。这些现象都证明这个网络的本质已经渐渐浮出水面。我们知道每个新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成熟期,也就是形态和属性基本“定型”的时期,甚至是“类型化”的时期。这就是我们追问网络本质的根据,这是一个网络相对定型可以理解的时期。 不懂得历史,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同样,不知道网络在历史上出现的概念和理解,我们也无法直接推断网络的本质,从源流开始梳理,我们不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本质,而且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时期的网络研究,懂得它的价值和意义,明了它的缺点和局限。下面对历史的角度对网络的概念进行梳理: (一)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的阶段 “网络是什么”的问题最早是用“网络与媒体的关系”的方式提出来的。这是因为媒体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体关系到人类“最重要的精神交往”。人们最渴望理解的是,网络对于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精神交往”——大众媒体有何种影响的问题。研究者首先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把网络看成是传统社会中大众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媒介形态。这种理解很显然无法容纳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如此之多的异质的、非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属性。把不同的东西混淆到一起,显然是牵强而缺乏说服力的。这个思路无法真正解决网络的定位问题,更无法达到对网络本质的思考。 作为“媒体形态的一种”,先后出现了“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的概念。具体考察,从时间序列上说,网络不是“第五媒体”,更不是“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这点已有公认;从承载内容的性质和符号载体上说,网络也不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理解后一点有些复杂,我想从“媒介的特质”和“传播的意义”两个角度来说明。 首先从“媒介的特质”的角度考察。我们知道,信息的载体是符号,符号传播是媒介的形式的本质。新闻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他们的最大特质是各自拥有独特的符号系统。报纸主要靠文字;广播主要靠音响;电视靠以影像、声响为主,文字为辅。独特的符号系统,是识别三大传统媒体的基本依据。而网络的符号仍然是文字、声音和影像,只是综合利用,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传播符号。 然后,从“传播的意义”的角度做考察。传播的内容是新闻、神话传说还是历史知识也是媒体定位的标志。“三大媒体”都是在“新闻的意义”上谈的。所谓在新闻的意义上,是指他们都以新闻为本位,为重要任务。而网络显然是信息的集散地,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实时聊天、电子邮件等等。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旨趣,从总体上网络传播是“大杂烩”,并没有形成对新闻的重点强调。 以上分析看出,把网络从“媒体”或“媒介”的角度,进行传统或习惯意义上的排名归队,无论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都是不妥当的。 (二)把网络的讨论分解到“网络具体形态——网络媒体”的讨论的阶段 网络与媒体关系探讨的突破,就是把“网络媒体”的概念从宏观抽象的网络的大概念中抽取出来,而从网络的一个形态组成来考察,单兵直入的讨论获得了成果。 “网络媒体”的提法,就是在这个认识背景下升温的。2000年后代替“第四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讨论网络时的主要探讨对象。[3]“网络媒体”的界定有很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在网络传统新闻网站媒体和商业网站媒体,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具有某些大众传播媒体特征,具有“准大众传播媒体”的特性,因为庞大的网民规模支持着网页的浏览率。 当然“按照传播学的定义,一种媒介使用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1/5,即可被称之为大众媒介”。[4]所以即使目前的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也不能断言它已经成为大众传媒;但是根据互连网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肯定“网络媒体”成为大众传媒是未来的必然。这个阶段的探讨进入了网络的具体形态组成,讨论因为具体化而更为集中,对象的特性也更为清晰,“网络媒体”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开始深化。 “网络媒体”的概念回答了上面的疑问:网络作为整体不是媒体,但网络的组成部分“网络媒体”是媒体;我们可以暂时搁置是“第几媒体”的争论,至少从“网络媒体”概念中,我们长期感觉到的网络具有的“大众传播”的性质终于落到了实处,而不必忍受这样的困惑:一方面强烈感觉网络的大众传播媒体的属性和特点,一方面却清楚地察觉到网络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巨大差异。这两个感觉形成了一个在传统认识框架里解决不了的悖论。“网络媒体”概念破解了这个难题。 “网络媒体”回应了此前我们关于网络是“第几媒体”,是不是媒体的讨论;同时网络与“网络媒体”的不同,也暗示和提醒了研究“网络是什么”的复杂和困难。 (三)“网络媒体”不过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延伸” 进一步的追问是,“‘网络媒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媒体”?具体化这个追问,我们需要搞清楚“网络媒体”有哪些特点和意义。它与传统媒体有怎样的不同?是本质意义上的不同还是表面的差异?前面搁置的问题再次提出,它与传统的三大媒体是什么关系?网络媒体是一个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还是一个和睦友好的邻居?是一个熟悉的同类还是一个陌生的异类? 从媒介符号来说,传统媒体各有自己独特的符号语言系统;而网络媒体没有。“网络媒体”的新闻载体仍然是传统媒体的符号语言系统,包括文字、声音和影像。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媒体”似乎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异类,而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邻居。“网络媒体”并不具有本质意义的特殊性,更多地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模仿”和重新组合。 从内容上说,无论是网络传统新闻媒体网站,还是商业网站的新闻传播,都是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的“延伸”。新闻网站从内容到形式,极大程度地依赖着传统媒体的资源。商业网站在主要意义上也只是传统媒体新闻的重新组合,而非本质意义上的颠覆或反叛。 所以,把“网络媒体”理解为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发展延伸”,是一种合理的逻辑。网络媒体是延伸,而不是创新;是熟悉的再造,而不是陌生的闯入;是文明的变迁,而不是文明的断裂或者重生。

(四)把网络看成是“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阶段 这个阶段,人们看到了网络的不同功能取向和复杂的性质。正像“网络媒体”概念的提出一样,“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同样表达了人们分门别类研究的努力。既然整体的认识很难达到,我们不如分别表述这个复杂的对象。“网络媒体”概念是对网络组成形态的个别研究,而“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提法则是对网络功能的总体上的分类研究,前者是微观的,后者是宏观的。这些认识终于深化和丰富了人们对网络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为网络做一个定义。 同时,“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的意义还在于,超越了“媒体”的说法。这个提法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认识网络的社会本质,为未来更准确地理解网络提供了一个台阶。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一个分类的视角,如果网络什么都是,那么也什么都不是。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更本质的概括。 (五)网络就是虚拟世界 具体的、分类的角度看问题解决了许多基础性的问题,那么我们来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映照,那么“网络媒体”的母体网络呢?网络的对照物是什么呢?找到网络的对照物和联系,我们似乎也就可以找到“网络是什么”的答案。这个思路接近马克思探究“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的思路,马克思如此定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5] 经由关系、联系来解释本质,是一个合理的路径。由此知道,“网络是什么”,当然也可以从网络与对照物和网络的全部联系中,认识网络的位置、特点和作用,那么“网络是什么”的问题也就得到一条清晰的出路。 “网络是什么”的长期争论展现了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其复杂表现为网络上形态众多,作用和影响各异;其多变性表现为网络上原创技术出现周期很短,网络组成部分新成员不断增加,新功能不断开发,原有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研究思路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我们长期从“网络和媒体”的角度来试图认识网络的本质。结果证明不成功。我们在探讨“网络是不是媒体,是第几媒体”的时候,长期纠缠不清,认识混乱。我们把“网络是不是媒体”这个问题抛开,跳出这个狭隘的怪圈,直接讨论网络对于人意味着什么? 用信息流的观点来看待网络可能更能接近网络的本质。信息总是从一地流向另一地,信息的复杂流动,也可称为精神交往,成为信息时代的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就是一个推动信息流动的计划。所以,如果把信息比喻为乘客;那么网络上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等就是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车;网络就是道路。三者的关系就是“乘客、汽车和道路”的关系。同样,我们观察另一个系统,信息依然是乘客;各种形态的传统媒体是在道路奔跑的汽车,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现实世界可比喻为道路。那么我们面前有两条道路,道路奔跑着形态不同的汽车,汽车里坐着乘客。 这个比喻的意义在于,把网络和现实世界看作是同等的存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对存在,互相作用和影响。那么,网络能够承担这样大的比喻么?网络有资格成长为足以与现实相对而存在的“第二世界”么? 从历史上看,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的概念,[6]这些概念都传达出这样的含义:在一个走向信息社会的时代里,大众传播媒体营造的信息空间,已经构成了一个区别于现实环境的“第二环境”,也即“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尽管当时这个环境还没有足够完整、真实和独立。而在今天,这个“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在网络的催生下已经相当成熟,甚至形成了夏学銮使用的“网络社会”[7],开辟了马克·波斯特提出的“第二媒介时代”[8],发展出一个张允若提出的“第二世界”。[9] 那么我们将面对着刘建明提出的“双重存在”的“社会”(即领土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和超级信息和观念全球化的社会)。[10] 我们深知,网络在传播技术方面的优势远胜传统大众媒体,它对“信息环境”、“拟态环境”的构成起到更为巨大的作用。社会演变的信息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这两个趋势就决定了未来的时代是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对立而存在。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联结和影响。 如果从世界的角度来理解,那么此前的“道路和汽车”的比喻,可以置换为比喻为“大地和房子”的比喻。那么显然存在着两种“大地和房子”,现实大地上建造着现实中的传统媒体形态;虚拟大地上建造着虚拟中的网络媒体形态。在本质上,虚拟大地不是“上帝之城”,只是现实大地的一个变形的折射;同样在本质上,网络媒体形态不是“创新”的产物,而是传统媒体形态在虚拟大地上的折射,也是延伸。 这个比喻超过了传播的意义,而是建造了一个“精神交往”的世界。如果说,传播毕竟强调的是信息的流动和疏离个体的连接;那么“世界”的概念显然要大得多,它包含了驻留和传播,固守和变迁,稳定的秩序与流动的革命或者改良等等。 最后笔者的观点水到渠成,“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超过了“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更充分而且有说服力地解决目前网络理论解释中遭遇到的困惑和纠缠,也是我们对网络本质认识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书目]: [1] 方兴东:《“网络社会化”新时代的来临》,参见陈卫星主编:《网络新闻和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 [2]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1期 [3]闵大洪:《网络媒体定义与中国网络媒体生态环境》,参见邓炘炘 李兴国主编:《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 [4]杜骏飞:《网络新闻学》,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 [5]《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第1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8月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 [美]马克·波斯特 著 范静哗 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9]张允若:《关于网络传播的一些理论思考》,载《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1期 [10]刘建明:《现代新闻理论》,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第2篇:网络与新媒体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传播;群体;行为

由于新媒体传播的快速性、便捷性以及中国日益增长的网民人数,使网络成为“民间”舆论场的主阵地。近年来,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参与公民素质的差异性、网络法治的不完善,造成新媒体时代公民参与的极化现象频发,这也暴露出新媒体公民参与的许多问题。那么如何有序、高效、理性地运用新媒体就成为推进我国公民有序参与的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时代参与极化的主要成因

新媒体时代公民利用新媒体工具参与,就形成了一种基于网络的参与。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平台,为公民参与生活提供了便捷的渠道,更好地维护了公民的知情权。同时,新媒体也对有序参与带来了巨大挑战。由于社会转型、网民的自身素养、网络新媒体传播的特性和政府治理缺失或错位等因素,新媒体时代公民话语对立冲突加剧,群体易产生偏激观点,导致参与的极化,具体表现为言论极化和行为极化,如果任其发展则会造成社会撕裂加剧、认同割裂、网络群体事件频发、不稳定,因而应通过营造良好的新媒体参与环境,完善民意表达渠道、提高个人素养和理性参与能力、推进网络法制建设等来对参与极化进行引导和调适。从新媒体时代公民参与发生极化现象的逻辑来看,导致极化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实社会矛盾是网络极化的潜在风险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但是一些矛盾也凸显出来,如贫富差距加大、弱势群体利益诉求渠道不畅通等。近年来一些网络突出事件中存在如政务信息不透明、官员腐败等问题,造成政府公信力危机。网络事件背后潜藏着社会矛盾冲突,现实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利益受损且诉求的渠道不畅通,使公民的不良情绪疯狂滋生,便在网络发表过激言论,试图借此来宣泄不满和引起关注,希望现实世界的事情得到解决。

(二)网民的从众心理和自身素养首先,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和传递信息,结果是社会交流普遍增加。在网络事件扩大的动态过程中,网民的大量参与推动了事件发酵,而参与的网民大都受从众心理影响,其心理和行为一般经过几个阶段:事件初期网民对事件过程不清楚,所以大量网民持围观态度;事件发酵期,随着利益相关方发表言论,网民开始关注并发表个人看法,大量参与到此事件中。持相同观点的网民结合在一起反驳不同观点以维护自身的正确性,在此过程,网民观点不断受到群体强化;事件成熟期,在网民大量参与、媒体大量报道的作用下,事件成为社会焦点,占优势的言论成为社会主要舆论,网民形成一致观点,产生极化现象;事件消退期,政府和媒体澄清并解决了事件,网民热情消退,或者这时期出现其他网络事件,网民放弃对此事件的关注转向其他新事件。从中可以看出网民在事件扩大过程中占重要地位,而对网民的言论和行为影响很大的是其从众心理。其次,网民自身素质影响自身参与行为,继而影响事件发展。在开放的网络新媒体平台,网民的行为几乎都是依靠自觉。我国的网民人数众多,参与主体年龄、知识等存在很大差异,因此网民的网络言论和行为一般是凭借自身的经验和对事件的片面感觉而形成的。网民在参与事件过程中,他们可能是侠义心肠,也可能是为了表达不满,但是更多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好奇、围观等心理需求。不同的参与动机可能使网民在参与过程中产生过激言论和行为。

(三)新媒体的便捷性、开放性、匿名性首先,新媒体的传播具有方便性、快捷性、高效性。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平台在参与方面的明显优势是技术优势。新媒体以其先进的技术极大地提高和扩大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某一地区发生的事情如果被人发在网络上,所有的网民都可以看到。互联网传播打破信息传递的时空限制,公民利用新媒体工具可以知晓各地发生的事情,从而做到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如《人民日报》的法人微博有近一亿关注量,每日阅读数超百万,社会重大事件的动态的转载量近百万,互动数达150万。其超高的关注数和转载量可以使更多的公众看到这些信息,大大超过了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数量和速度。所以网民可以在网络新媒体获得信息,从而方便、快捷、高效地进行参与;网民可以利用新媒体信息和传播信息,网民借助新媒体平台可以进行参与互动,有共同兴趣的网民能在新媒体平台找到“群体聚集地”。新媒体因而更容易使相似利益或观点群体聚合在一起,在群体从众心理影响下,发生极化现象。其次,新媒体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和匿名化的特征,使大量非理性的言论和虚假信息充斥网络世界。新媒体时代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民众被动的信息传递模式,新媒体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使网民发表言论的热情高涨。但是互联网法规的不完善使各种真假信息散布于网络世界,网民随意发表言论而不必为其产生后果负责。处于信息爆炸时代中的网民无法分清事实真相,易做出错误的判断甚至产生过激言论和行为。

(四)政府治理的缺失与错位新媒体时代的公民参与群体极化和由此引起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背后反映的是政府治理缺失和民意表达渠道不畅通。第一,政府在现实世界治理的缺失表现为:公民在现实世界中的利益诉求得不到维护,造成公民心情激动,甚至产生偏激想法,在看到现实世界的利益诉求得不到申诉后,继而在网络匿名宣泄情绪,甚至会有过激言论,而这些利益诉求一致的人通过网络结成一个群体,他们能产生更严重的不良影响。第二,政府在虚拟世界治理缺失与错位表现在:网络是一个自由之地,新媒体的过度自由性,使无数人通过非理性的言论在网络上宣泄,而网络监管和新媒体平台并没有立即采取措施控制此类非理性言论产生的影响,造成事件传播更广,甚至造成恶劣影响。第三,政府新媒体运营存在极大问题。开通的官方网站和公众号并没有发挥传达政务信息的作用,这些部门的政务不公开不透明,也谈不上发挥自身作用来服务人民。目前微信公众号成为政府政务公开的主要平台,而这些新媒体平台在政府治理缺失和政府平台的使用率有效率低下的情况下放大了其负面影响。

二、新媒体时代公民参与极化的引导调适

当前,我国公民的新媒体参与发展并不完善,网络新媒体的参与过程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参与的主体复杂性和参与过程的规范性方面的不足;政府治理缺失和立法不健全、新媒体平台的过度自由性等缺点,造成新媒体参与的极化现象,严重影响参与的有序性和社会稳定。参与极化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不能放任不管,必须加以引导和规范。

(一)营造良好的参与环境在新媒体时代,公民进行网络参政的渠道多种多样,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搭建了多样化的参与平台,人们可以利用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方式进行选举、监督、建议等活动。公民运用新媒体工具获得所要了解的信息,比如在人民网等新闻网站可以关注到时事要闻,公民想要了解哪方面的信息都可以去相关网站进行了解咨询,通过微博、微信也可以获得相关信息。新媒体的便捷性和多样性的参与方式有效激发了公民参与生活的热情,这一切都得益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都处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之下。传统媒介如报纸、广播等受技术的限制传播范围极小、效率低下、互动性差。所有传统媒体其格调基本一致,公民在此类的传播模式下易丧失对生活的热情。新媒体时代的全方位、多样化的传播形态中,世界上的人们都处于互联网之中,人们利用手机、数字电视都可以直观地体验生活,并且可以利用这些媒介来行使权利或维护利益。在新媒体时代,内容无时不刻包围着处于这个时代的人们,人与人生活的关联度更大了。在这种氛围浓厚的情况下,公民会倾向积极参与和影响生活。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就要求政府多关注民众诉求,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切实解决人民所关注的问题。政府的努力方向:一是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让不同阶层的人民参与到生活中,使其能够进行利益诉求。二是将现实过程与网络的优势相结合,进一步扩宽公民参与平台,使基层的公民也可以参与进来,并且人民的诉求可以迅速传递到政府。三是建设网络政务公开系统,利用开通客户端、网站等定时更新政策和会议动态,传达政策内容和会议精神。新媒体组织要坚持新闻真实原则,以负责任的态度进行新闻报道。网络上的许多媒体为了商业利益,假新闻来吸引网民的关注,借此来提高自身知名度和获得由此带来的利益,这些行为加速了网络极化。网络媒体的工作人员应牢记社会责任,真实和客观地报道新闻,积极引导和教化公民,培养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和维权意识,多关注公民所重视的问题,培养公民参与兴趣。

(二)提高个人素养和辨别能力如何有序进行参与和公民个人素质、辨别能力有很大关联。新媒体环境是一个高度开放、虚拟、自由的环境,以至于一些公众有互联网是“法外之地”的错误认识。互联网虽然是虚拟的网络环境,但是处于互联网之中的公民是现实存在的,公民在互联网中的言论、行为都会在网络或现实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国是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并且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因此中国的网络新媒体参与的基数庞大、主体复杂多元化。参与人员在知识背景、职业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再加上参与人员的动机不同,使公民发表言论时经常缺乏理性和深入的思考。公民的非理性言论促使网络极化现象的产生,并且加剧极化的影响程度。因此提高公民自身素养对推动参与有序性是十分必要的。从网络舆论的传播模式来看,意见领袖在社会舆论形成影响广大公民思想行为方面有重大作用,公民的素养、公民意识有待加强。因此,首先,政府在这方面的工作是指导新媒体坚持主流传播方向,发扬社会“正能量”,重视公民的素质培养,培养公民维权意识;培养网络意见领袖,正确引导公民言论使其有序进行参与;合理排解公民的不满情绪。其次,新媒体和传统媒体都要发挥好宣传和教化公民的作用。弘扬社会“正能量”,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增强公民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使其成为一个有文化素养和法律素养的合格公民。比如宣传内容可以包括案例或法律常识,培养公民理性参与。最后,公民应多关注时政,多渠道地获得和搜集信息,避免听信“一面之词”;合理控制自身情绪,理性进行参与,学会运用合法渠道维护自身利益,不盲从、不偏信,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对于破坏参与秩序的行为,积极履行网络监督的权利,向政府或新媒体平台举报散布虚假谣言的账号,监督政府工作,对失职人员进行匿名举报等;公民在新媒体上行使参与权利的同时,也要自觉维护网络秩序、遵守道德规范,有序参与过程。

(三)加强网络法治建设当前我国网络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网络频发的极化现象表明网络环境中只依靠道德规范并不能使网络参与发挥良好的效果。网络的匿名性冲击着网络参与的有序性,公民的随意言论如果不受到制约,将会进一步扩大网络极化。相信随着法制社会的建设和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公民新媒体参与更加趋向理性,而新媒体极化现象也会减少。因此,引导公民新媒体参与走向良好的发展轨道,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网络环境的良好发展。完善网络相关法律体系:一是坚持为人民谋利益,用合理立法的形式保障公民享有新媒体参与的权利,并且每个公民运用新媒体进行参与是自由的、平等的。公民享有新媒体参与自由平等权利相对应的就要必须遵守相应的义务。对于个人或组织在网络上散播谣言制造舆论或引导舆论恶性传播刻意损害政府形象的进行法律认定,完善立法,避免公民无序参与的扩大化。二是加强对新媒体平台运营的规范。网民的言论都在新媒体平台上,而新媒体平台作为网民和传播信息的“把关人”,需要对信息进行筛选。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新媒体平台没有合理地对信息进行筛选,使不良信息出去,这些不良信息很有可能会成为造成极化的“信息源”。因此,政府要规定新媒体平台制定合理的平台运营规范,严格做好“把关人”,对不正当言论的账号进行及时限制,从源头切断恶性信息源的传播,并责成其个人进行整改,通过审核才能继续使用,情节严重的需要同网络监管部门协商对其行为作出法律认定,依法进行处理。

第3篇:网络与新媒体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网络电视 电视传媒 发展优势

互联网在中国大陆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迅猛的发展着。据统计,我国互联网用户从1997年10月的62万增长2005年1月19日,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的上网用户总数9400万;CN下注册的域名数、网站数分别达到43万和66.9万;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总数达到74429M,IPv4地址总数59,945,728个。可以说,受众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越来越通达。就像当年新兴的电视媒体带走了一部分广播的受众一样,如今,网络也正在带走一部分传统媒体的受众。网络媒体具有传统媒体的特点,还有自己的优势,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特点。

一、网络与电视传媒的相互影响

电视媒介的影响面主要由覆盖面、收视率和收视份额构成。首先是覆盖面。所谓覆盖面就是特定的电视节目信号所能到达或被清晰收视的市场范围。电视节目的覆盖问题可以通过无线电波发射、有线传输和通讯卫星转播等方式加以解决。任何电视播出机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扩大节目信号的覆盖面。其价值等同于商品营销网络的建构,甚至更重要。其次是收视率和收视份额。电视媒介的影响面不仅表现在对市场覆盖面的扩大上,更表现在收视率和收视份额的扩大上。网络与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两大方式,他们的影响力是与社会环境密不可分的,可以看作是媒介与社会环境的集合面或交集面。所以传媒的影响力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现实影响力。即媒介对现实环境已经或者可以产生的影响力。第二,潜在影响力。即媒介对将来环境可以或可能产生的影响力,是媒体的素质和体能。第三,有效影响力。即媒介对环境中的重要部分或因素可以或可能产生的影响力。

面对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传统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相互整合、共存共赢已是大势所趋,网络电视与传统媒体整合势在必行。在这个网络电视时代,信息传播的整合经营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网络电视传播与传统媒体将在融合中走向分流,而不是在相似方向上争夺同一群用户。具体来说,传统媒体要转变观念,顺应网络电视传播发展趋势,适应受众需求,扬长补短,寻找与网络媒体整合发展之路;网络电视作为新型传播形态与营销渠道,可以开拓新的用户群,培育新的市场,而不是与传统媒体争抢现有的“蛋糕”。当一个新的媒介出现时,常规媒介有能力“重新发现”自己。在过去40年电视成为主流媒介的时代,报纸和电台都很好地适应了这种变化。而网络给电视带来的不只是“变化”,而是“变革”。电视业的发展动力源于创新和自我完善,网络的出现必将加剧这一过程。可以想见,大众媒体必将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并将在受众、市场技术这几个要素形成的合力挤压下寻求新的突破。

二、网络电视的现状

网络在线电视,简单地说就是用计算机通过互连网收看电视节目的一种新型收看方式。这样收看电视,不像传统收看电视那样,需要电视机、必要的天线或是有线电视线。它需要的仅是一台电脑和一根与互连网相连的线,即可收看到各种电视节目。网络电视广义来说有三类组成:一类是转播式,即在线收看全球各大电视台的电视节目;一类是储存式的,即储存了各电视台的节目甚至是电影,让用户可以点播电视台中自己喜爱的内容;一类是自主拨出式,即网站除了有已有的电视节目外还自主制作电视节目,脱离了电视台的拨出限制,可以满足让观众点播的要求,达到真正的“互动”。以上三种形式的网络电视组成了现在网络上的在线电视,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形式来进行收看。

发展网络在线电视的基础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是中国网民的快速增长使得网络成为了与广播、电视等之外的另一个强势媒体,用户在互联网上仅仅看到文字和图片远远不能满足他的视觉需求,他还需要看到活动的画面,听到与画面相配的声音。再次,宽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网络在线电视有了发展的基础,宽带网络运营商耗费巨资打造的宽带网络,是建了一条高速公路。可以说,是宽带用户的巨大需求点燃了宽带网络这把火,也点燃了网络电视这把火。第三,电视在现在的中国,大多数人是在家中进行收看,当其在工作或没有电视机的时候就无法收看到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而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依托的网络电视刚好可以弥补电视机限时限地的不足。第四,传统电视的“我播什么你就看什么的”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且各方面硬件、软件、政策等限制使得几乎所有地方的电视用户不能收看到所有频道的节目,而网络广大的资源共享很容易得解决了这点。

三、网络电视发展优势

1.要做到“分众服务”,网络电视应确立自己的目标用户群体,按年龄、地域、收入、职业等标准,确立自己的服务对象。然后有的放矢地选择节目内容与服务方式,确立在某一细分市场的优势,较好地满足上述用户的特殊的收视需要,使用户觉得物有所值,才会选择网络电视,如此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2.在互动方面做足工夫,这也是和传统电视竞争的有力武器之一,网络的共享,使得用户可以随心所欲的收看电视,甚至选择电视剧情的发展,有一种想法就很好:让用户来选择自己希望看到的剧情发展方向,这样可以让用户投入到电视中来,不再是以前坐在电视机面前接受已安排好的剧情,作一个“受众”,而是身临其景成为其中一员。自主性和未知性是吸引用户的很重要的砝码。或是使用户在观看网络电视的时候,可以同网站或其他网民进行适时交流等等。只有通过这些创新,网络电视的互动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网络电视的经营也才能够进入一个新的层次。

3.增大网络电视的内容,因为各种政策的原因,家庭用户在家不是能收到所有电视台,而网络电视却可以做到这点,网络电视可以将国内外的优秀节目引进,满足用户收看更多节目的需要,这一点在文头所说的转播式网络电视中,应用较多。这样,网络电视弥补了传统电视播出的空白,在和其他媒体竞争中更具势力。

4.关于网络电视网站的赢利主要来源――广告,同传统电视一样,网络电视在做好扩大用户数量的同时,可以依靠广告来增大利润。网络广告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收费项目。网络广告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去年中国网络广告的收入仅10亿元左右。发展网络电视的优点,使其在各种媒体竞争站稳脚跟,而后发挥自己的优势来夺取市场。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仅靠自己的优势是不够的,自身的不足是发展的障碍,不足使网络电视继续健康顺利发展是很困难的,我们应该面对缺点,解决造成缺点的问题,从而更好的发展这一新兴媒体。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第4篇:网络与新媒体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 网络;新媒体;大学生

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电子移动互联网设备的迅猛普及。网络新媒体也在此大背景下孕育而生。高校大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敢于尝鲜,因此新媒体的重要受众面就是大学生。只有通过详细调查了解当代高校大学生的新媒体使用习惯,偏好等才能做出一个科学的推断,对当代高校教育在社会层面上做出一个指导。

一、 什么是新媒体?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一个外沿不断变化的概念。主要是以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手段为依托,通过互联网、无线网络等信道传播媒体的方式。它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等对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它的信息具有完全个性化的特点,可以同时送达几乎无数的人,每个参与者,对内容拥有对等的和相互的控制。

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媒体”必须具备以下几点:

1.媒体个性化突出。 由于技术的原因,以往所有的媒体几乎都是大众化的,而新媒体却可以做到面向更加细分的受众,可以面向个人。个人可以通过新媒体制定自己需要的新闻。也就是说,每个新媒体使用者最终接受到的信息内容组合可以是一样的,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这与传统媒体只能被动地阅读或者观看毫无差别的内容有很大的不同。

2.选择性增多。 从技术层面上讲,在新媒体那里,人人都可以接受信息,人人也都可以充当信息者,用户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播放音乐,同时发微博,还可以对信息进行检索,充分满足了信息消费者的细分需要,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更受关注。

3.表现形式多样。 新媒体形式多样,各种形式的表现过程比较丰富,可融文字、音频、画面为一体,做到即时的、无线的扩展内容,从而使内容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大众的面前,理论上讲,只要满足计算机条件,一个新媒体即可满足全世界的信息储存需要。

4.信息实时。 与广播、电视相比,只有新媒体才真正具备无时间限制,随时可以信息而且全部免费。

此次调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大学生媒介接触度和使用率;大学生媒介使用目的;大学生媒介使用时间段;大学生对媒介的依赖度。

(1)大学生媒介接触度和使用率。在所有的媒介中,QQ、手机短信、飞信,微博已经成为现在校大学生交流途径的三大主体,各占比例41%、21%、12%、10%。从此项调查结果可以看出,QQ聊天在高校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尤其是是手机,因为到了大学,人人都有了手机,而且手机既能上网,又能上QQ,使用率极高。而在这些使用最多的媒介当中,大学生每天的使用时间长多是3~5小时,可见,大学生使用这些媒介的时间相当长。

(2)大学生媒介使用目的。使用各种媒介的目主要有:25%聊天,22%玩游戏、21%查资料、15%看新闻、17%的人选择其他。从使用目的来看,把网络作为娱乐消遣目的的占多数的。

(3)大学生媒介使用时间段。对于使用网络媒介的时间段的选择,选择中午、晚上、早上、下午的比例分别是30%、25%、23%、22%。最多的是集中的中午和晚上,这段时间也正好是大学生的课余时间。结合上边一个指标的结果,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大学生在课余时间的娱乐消遣活动主要都是依赖的网络,以游戏和聊天为主。

(4)大学生对媒介的依赖度。在平时生活中最不能缺少哪种媒介的选择中,有41%的人选择了手机,有39%的人选择了网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所占份额都比较少。这个指标的调查结果明显反映出大学生对与手机和网络的依赖度最高,对于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等不光在使用的比例上降低,而且给大学生造成的影响以及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都在逐渐降低。

通过以上四个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使用移动设备在新媒体上所用时长是相当可观的。对网络新媒体的依赖程度相当高。网络新媒体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新媒体的积极影响

1、 新媒体广泛的信息来源。 互联网的全球性使得信息的传播不在受空间的限制。这有利于大学生获得多方面的,多角度的信息资源,有利于他们了解社会、世界的各个方面。相对于传统时代的大学生,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眼界、思维都要开阔和开放一些。

2、 新媒体的出现有利于大学生丰富自我、完善自我。 网络传播速度快,言语思维表达较开放,言论自由,这些都比较符合青年大学生心理特点,大学生们利用这些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同时也通过新媒体了解更多的新事物、新思想,开阔了眼界和思维,对激发想象力,创造力都有一定好处。如微博的出现人们可以随时分享身边的新鲜事物并加以简短的描述,可以让大家更加关注身边的事物,是很好的自我展示平台,而且微博上还有一些好的电影书籍推荐,精彩的文章。

3、 新媒体如QQ、MSN的使用加强了大学生与亲朋好友之间的联系,拓展了大学生们的人际关系,同时也满足了大学生情感、交流方面的需求。 与旧媒体相比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相互的心情,给予一些告诫和安慰,更好的保持关系,不至于因为距离而中断联系。

三、新媒体的消极影响

1、新媒体信息的泛滥,容易使大学生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在新媒体中人们是信息的受者和信息的者,因此网络等新媒体上既有进步、合法、有益、真实的信息,也有反动、非法、有害、虚假的信息。新媒体带给人们的可以是一座信息宝库,同时也可以是一座垃圾信息站。其次,在信息的接收上,大学生多被奇、异、新的信息所吸引,缺乏独立的理性思考和判断,显得左右摇摆、飘忽不定,从而感到心理疲惫、迷茫。

2、过度使用新媒体使得人们在网络上比较活跃,而缺少现实的交流,导致现实交流减少,能力变弱。

3、新媒体的应用容易使人沉迷其中,而忽视正事或重要的事,也使人们变懒惰,对网络的依赖性增大,遇到事情第一反应就是百度一下或者谷歌一下。

四、抑制新媒体网络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相关建议

1.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机制,出台有关法规,采取有效措施,最大可能地防止利用网络进行犯罪或传播不健康信息的行为和现象。

2.大学生应该树立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增强学习的内动力。

3.加大选力度,是大学生能够及时认识到新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的减少和避免新媒体网络大学生的伤害,使其最大程度的发挥积极作用。

4.大学生要加强自身的管理,控制上网时间,明确上网目的。

5.在新媒体网络上经常举办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达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第5篇:网络与新媒体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网络传媒;新闻流俗;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147—02

网络传媒在信息化的社会肩负着对信息资源加工整合、高效传播的重任。但在网络新闻传媒中,一些网站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改变了新闻的传播方式和语言风格,这就使得网络新闻业出现了愈演愈烈的流俗化现象。

一、网络传媒的概念及其特点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逐步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网络媒体这一新的新闻传播媒介也就应运而生。网络传媒是一种信息交流,它主要以计算机网络为承载主体,以图文、音频和视频等为传播形式。网络传媒尚无确切的概念,但在商界,它被定义为是以网络为载体、主题涵盖面广,包含有图文、音频和视频的一种表现模式,其目的是在教化人们的基础上创造出利润价值。

聊天、娱乐和看新闻是我国网民在上网时最常做的三件事情,这是我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24次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的信息。网络传媒作为新兴的大众传媒,具有四个特点:个性化、互动性、网络性和时效性。较之传统媒体而言,网络传媒还具备下列四个特征。首先,从网络传媒在大众传媒中的出现顺序来看,网络传媒被称之为“第四媒体”。联合国新闻委员会认为,网络媒体兴起于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体之后,故称之为第四媒体。其次,从网络传媒的传播形式来看,网络媒体属于全媒体。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或是其他机构,都可以利用网络传播图文、视频和音频等信息。再次,从传播功能来看,网络媒体是一种超媒体。网络传媒不仅传播功能多样化、传播手段全面化,而且信息的传播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向受众提供了即时、全面、互动的信息资讯。最后,从信息的搜集方式来看,网络媒体又是自媒体。在计算机网络覆盖面的日益扩大下,普通的公民也能收集和新闻,这就充分发挥了资源共享的互联网精神[1]。

毋庸置疑的是,网络传媒并没有做到尽善尽美。在我国网络传媒这一新闻媒介的传播力度和影响力度都不断增强的同时,网络传媒正面临着新闻流俗的严重问题。

二、网络传媒下的新闻流俗现象

网络传播的虚拟化和多元化特征决定了网络信息的丰富多彩且泥沙俱下。在竞争激烈的当下,某些网络传媒逐渐淡忘了社会责任和社会道德,片面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就使得网络新闻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产生了流于俗媚的异化现象。总体而言,网络传媒下的新闻流俗现象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热衷暴力,无限猎奇的新闻流俗现象。网络传媒中以暴力、猎奇为主旋律的报道已经屡见不鲜。这些网络新闻的根本目的不是宣传法律法规,引导人们引以为戒,而是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眼球,赚取更高的浏览量,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这些报道多以凶杀、抢劫为主题,往往采用醒目的标题、暴力血腥的图片,淋漓尽致地进行低俗化描写,以求给受众以强烈的感官冲击[2]。

第二,漠视人性和道德的新闻流俗现象。在许多的网络新闻报道里,人的生命显得一文不值,许多的死亡事件都变成鸡毛蒜皮的小事。更甚者,有的网络新闻甚至故意用调侃娱乐的语调来报道死亡和苦难,这根本是思想颓废和人性沦丧的表现。此外,网络传媒又对金钱有着盲目的崇拜,对“××举行豪华婚宴”、“顶级别墅热”、“富二代”等新闻津津乐道、乐此不疲。

第三,信息横行的新闻流俗现象。在网络传媒中,由于缺少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而产生的新闻肆意横行。许多的网络新闻盲目追求浏览量,以色情作为看点追求“眼球效应”,如某报刊发的新闻——《刘嘉玲不陪“大亨”过夜》,这则新闻实际上只是谈及刘嘉玲出演的电视剧《影城大亨》中女主角开出的不加夜班的工作条件,文与题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3]。

第四,恶意炒作、盲目夸大的新闻流俗现象。在名利当头、利欲熏心的某些个人和集体中,他们常采用炒作的方式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网络新闻的炒作常雇许多网络专业水军和网络专业跟帖、转帖者,从而提高网络点击率和知名度,进而谋取经济利益。网络传媒的自由匿名性导致了新闻在炒作之后的严重失真性。

三、新闻流俗现象对网络传媒的影响

新闻流俗现象对我国的网络传媒有着两方面的消极作用。一方面,网民被动接受了大量的垃圾信息,此外,对于未成年网民来说,则严重危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新闻流俗现象的产生势必会造成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下降,最终阻碍网络传媒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6篇:网络与新媒体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受众;传播方式;舆论监督;信息噪音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1-0255-01

一、新媒体定义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新媒体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而关于新媒体的概念,至今也未能形成一个明确的界定。一般认为,新媒体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支撑体系上而出现的各种媒体形态,如网络媒体、手机媒体、车载移动媒体、户外电子媒体等多种新媒体形态。

二、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的特点

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不仅在媒介形态上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还表现在其的信息传播的速度和信息传播的互动性上,实现了受众接收信息方式的巨大变化。

(一)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受众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增强纵观人类的传播形态,传统媒体其传播的专业要求和人际成本都比较高,传播者具有较强的垄断性和控制权。而数字化的网络新媒体其强大的交互性,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传受双方的不便地位,使得传播者和接收者的身份极易转换。

(二)大众传播的小众化,媒体的个性化突出。传播学研究中的沉默的螺旋的理论表明,当一个个体为了避免在社会上处于孤立无缘时,往往会在大众媒体或者主流意见发表之后,不再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屈从于多数群体,而数字化的新媒体,则使得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等随时随地的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人际传播的性质得到强化。

(三)信息的及时性。新媒体信息的时效性,真正实现了信息传播的无时间、无地点限制,使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加工并信息,通过其强大的软件和网页呈现内容,轻松实现24 h在线。这不仅是由于网络数字化媒体技术的发展,更是在于:新媒体信息流动的自由和便捷性,使得任何人不仅可以经济便捷地接收信息、获取信息,还可以方便快捷地以多种方式制作、传播信息。

三、网络化新媒体发展所带来的利与弊

网络化媒体发展所带来的“真正的观点自由的市场”,对人们的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更是巨大的。

(一)关于网络化新媒体的优势

1.网络化新媒体的舆论监督性

网络化新媒体的普及,大大加强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使信息的传播更加及时、迅速。纵观近两年的社会重大事件,多数都是先从网络发轫,然后才很快波及到传统的主流媒体,从而形成声势浩大的社会性事件。

2.传播方式、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从传播方式上来看,传统媒体的传播是一种单向的线性传播,容易受到时空的限制。而网络化的数字新媒体则不同,其可融文字、音频、视频于一体,彻底打破了信息接收的时空界限,同时数字化新媒体的互动性又使得我们的信息内容能够得到即时、无限的扩展,实现信息量的最大化。

(二)网络新媒体高速发展给社会带来巨大积极变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其所给我们社会带来的种种隐忧

1.信息噪音

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接收者和传播者。而在如此浩大的信息海洋中,更多的则是毫无意义的垃圾信息,即“信息噪音”――这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对于这些信息的获得并不是主动的。例如:当我们打开网页时,耗费了一晚上的时间去观看我们的博客、微博、人人和铺天盖地的广告时,却发现一无所获,这些垃圾信息严重占用了我们有限的时间,同时对我们的思维形成了巨大的干扰,使得我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大大缩短了。

2.虚拟化的网络游戏和网络信息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由于互联网的特殊运营模式,使得网络虚拟游戏和信息成为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祸源”。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特殊时期,而网络游戏中的攻击、战斗、色情等暴力行为,会使他们的道德意识模糊,淡化虚拟游戏和现实生活的差异,从而引发的道德行为越轨甚至违法犯罪问题日益增多。

3.网络虚假信息及媚俗化倾向严重

网络化新媒体独特的传播模式契合了我们现代受众的信息接收习惯,使得受众与媒体的距离得以更大程度上的拉近。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一些网站为了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吸引受众眼球,获取点击率,在信息的制作和传播过程中频频制造虚假和媚俗信息,利用低俗信息来赚取高的点击率,严重触及社会的道德底线。

第7篇:网络与新媒体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网络;纸媒体;网络媒体;信息

中图分类号:K528.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4-0369-01

一、网络媒体相当于纸媒体的优势

(一)纸媒体的劣势。传统纸媒在今天的社会越来越没有市场,与网络媒体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信息的表现手段多元化和出版成本低的特点相比,纸媒体的滞后性更加凸显。一般的报纸期刊都有特定的出版周期的,在制作流程上,纸媒体和网络媒体都需要撰稿、排版,这决定了它的生产周期要长。从传播渠道来说,网络媒体是通过互联网直接传播,不受流通渠道和发行环节的制约;但是纸媒体受物流、投递、发行等环节限制,编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被无形中拉大。纸张是纸质媒体得以出版的必须载体。对此,相应材料的成本会随着原材料价格变动有所上涨,同时投递发行费用也随之上涨。

(二)网络媒体的优势。网络媒体的一大优势就是集视觉、听觉与阅读功能于一身,对网络上的信息可以选择、下载保存、打印或提取编辑,使用起来极其方便。随着手机上网和宽带实时视频化广泛应用,网络传播将快速取代报纸,阅读报纸的人数越来越少,慢慢的报纸将退出我们的生活。 网络媒体有快速性、海量性、受众庞大、搜索快捷方便、互动与监督性等特点。网络媒体使新闻真正做到了最新,特别是随着全民微博时代的兴起,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网络传播变成了“无缝”传播。网络使天南海北的人们都可以同时讨论一个话题。这一点在微博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在一些敏感词话题上微博则采取禁止评论,可见网络的互动与监督性很强。

二、纸媒体与网络媒体的现状

(一)纸媒体的现状及衰落原因。据统计可知,美国人在1964年有 80%的人看报纸,现在看报的却只有 50%,这中间年轻人的比例更是少得可怜,看报的人数不到 20%。2008年,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迎来100岁生日,从2009年 4月起该报将停刊日报印刷版,只做报纸网站,辅以新增发行纸质周刊。报纸和任何产品一样有其特定的“生命周期”。它的周期分为5个时期,即发育期、成长期、震荡期、成熟期和衰落期。传媒发展的“质媒移动灭失规律”多次显示,在更便捷的媒介出现后落后的媒介要逐渐大宗消亡。在成熟期阶段,产品必须超越自我达到二次成长,否则就只能衰落。

(二)网络媒体的现状。目前,微博作为新媒体的佼佼者已经占据信息传播渠道的重要位置,它很快吸引了一大批受众,基于手机等电子产品而设计的电子期刊也日益丰富,传媒行业的内部竞争愈演愈烈,因而,在网络技术的影响下,纸媒进军网络媒体,建立全媒体受众、全媒体受众数据库和全媒体新闻生产体系的基础对促进纸媒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各种新媒体短片、超短片竞赛以及国家对新媒体影视传媒的关注等也鼓舞和激励了影视制好者。

(三)网络媒体的不足。第一,网络信息易失真。网络信息谣言和真相并存,而片面化、零散化是大多数信息呈现出的特点,权威性严重不足。谁都无法保证看到的信息即真实。第二,信息庞杂。信息缺乏梳理是大多数网站的一个不足之处,垃圾信息到处都是,甚至是有害的信息。由于过多摄入零散信息,人们丧失了长时间阅读一个话题的能力,甚至在心理上丧失注意力,这些都是培养一个轻浮社会的良好土壤。第三,信息盗用。未经授权,许多网络媒体擅自对传统媒体的内容进行大量复制传播,其中付酬购买版权者少之又少。网络传播给纸介传媒的发行和广告带来严重的冲击力。如不保护知识产权,会使得网络媒体缺乏原创动力,最终使网络媒体质量降低。

三、纸媒体打破网络媒体紧箍咒的方法

在国外,有些纸媒体审时度势,利用网络平台,将纸媒体搬迁到网络上,本着坚持已有版面设计和风格原则,通过网上付费的方式来阅读,1993年《华尔街日报》网络版正式启动,内容涵盖了其纸质版的所有版面以及道琼斯通讯社实时新闻的大量内容。针对网络媒体最软的地方进行攻击,才是纸媒体存活下来的王道,而其软肋就是“深度”。纸媒体可以完全摆脱一些时政类短新闻的报道,网民还能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一举两得。报刊则可多请些专家学者进行深度文章剖析,将网络媒体与纸媒体的功能细分之后,人们在网络上轻松阅读,而想选择对一个具体的知识进行研读的话可以去购买相应的读物。这样,网络媒体就可以精专于自己的“轻”的主题,而纸媒体可以精专于自己的“深”的特点。这方面,很多杂志做的比较好,比如《财经》作为财经类杂志中的佼佼者,对很多不合格产品进行了追踪报道,但若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财经》只是对事情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没有从专业知识的角度对事件进行解读,没有发掘深层次原因,所以读者本质上还是在看故事,看完直接把杂志扔掉而不觉惋惜,这是我们纸媒体工作者的悲剧,当然,这样的悲剧需要几代媒体人来进行解决,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

参考文献:

[1]董彤,浅谈网络给报纸的挑战与机遇[M].哈尔滨报业集团新晚报社,2011(8).

第8篇:网络与新媒体的看法范文

我国互联网发展一日千里,而网络媒体得益于良好的外部环境,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最开始的“传统媒体信息的播放器”到如今的“海量信息,自己打造”,网络媒体正在探索创造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逐步展现出迥异于传统媒体的特质,网络媒体的影响力也越来越不可小觑。

网络媒体的影响之所以越来越大,与其自身的传播特点密不可分。在对于重大主题的报道中,网络媒体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如:互动性强、信息全面、表现形式丰富、及时等,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在众多新闻媒体中独树一帜,一定程度上分流了传统媒体的受众,创造了独特的传播效应。但我们同时也看到,网络媒体在重大主题的报道上也存在一些明显不足,比如,信息来源大部分转载于传统媒体、部分网站人手不足致使宣传难以精益求精等。

表现不力

目前,我国大部分网络媒体人手不足,有的网站仅靠三五个人支撑。因人手不足,大部分网站都难以建立起自己的采编队伍,有的网站甚至根本就不设立采编人员,所有新闻全部依靠转载。而维持网站的正常运行,网站的工作人员一个人往往需要负责许多栏目,这样导致基本上所有信息都是“复制、粘贴”而来。而且,因为人手不足,网络编辑不得不根据栏目的重要性区别对待,这样就导致许多小栏目得不到及时更新,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

尽管网络媒体不可能离开转载,但是必要的原创是丰富网络媒体新闻来源的一个重要手段。针对于目前出现的原创作品少的问题,网络媒体首要在解决人才问题,一面宜补充人手,建立自身的采编队伍;一面可对部分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技能。进而,合理安排转载与原创信息的比例,针对重大新闻主题,寻找独特视角,组织人员进行采访并报道,充实网站内容,成为一个“人有我有、人无我亦有”的网站。

海量信息是网络媒体的一大优势,但对受众而言,海量信息也会造成很大困扰。对一重大事件,网络媒体的信息铺天盖地。面对网络媒体的“信息轰炸”,有些受众会觉得难以适从,甚至会看得眼花缭乱。

网络媒体在对重大主题进行报道时,应该将着力点放在网民分析上,而不是用海量的信息来装点“门面”。网民需要的不是“大而全”的信息轰炸,而是想了解最新动态、事件背景等信息,所以对网民进行分析,了解到受众最想知道什么,这样制作专题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根据受众需求进行栏目的设置,满足受众的阅读诉求,这样制作的专题也就能达到其报道的目的,同时也不会造成信息浪费。

FLASH、视频、音频等多元化表现手法,能够增强表现力,赋予报道更大的生命力。但是,目前网络媒体对多媒体手段的利用效果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另外,视频的播放也不是很顺畅,经常出现画面“卡”的现象。这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视频的传播效率,网民可能会因为这些不足放弃观看视频,而是直接从电视收看相关报道。

成功经验

发挥网络互动性强的优势,知民情、聚民意。网络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互动性。传统媒体主要将信息传达至受众,而受众的反馈并非十分顺畅,报社热线或读者信箱之类的反馈渠道,时效性、便捷性和全民性都难以保证,收集受众反馈的效果十分有效。而网络媒体则得益于强大的平台,能够给受众提供畅通的表达渠道,从而达到及时知民情、聚民意的效果。正如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出的那样,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以丰富的表现形式,缔造立体的传播感受。网络媒体除使用文字信息外,还可以运用FLASH、视频、音频等多种传播表现形式,把文字、数据、声音和图像组成能够使人们随心所欲提取和转换的“超文本”,打破了传统媒介形态之间的技术鸿沟,同时又集中了传统媒介形态各自具有的优势。这些表现形式不仅激发了网友的阅读兴趣,更丰富了传播的内涵。

比如。合肥在线的“汶川地震”专题,网站在专题的上半部分比较明显的位置设立视频专区,直接与中央电视台几个频道并机直播的地震节目相连,在网络上就能看到电视里播放的内容。第一时间内让网友了解地震的最新动态,上网就相当于在看电视,这种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尤其对于那些没有条件看电视。只能上网的网友来说。这实在是一种很好的信息传播方式。再如,新浪“2008北京奥运”的网上宣传报道,新浪设立了“精彩视频”,包括“典藏特刊”、“花絮”、“走进冠军家”、“焦点赛事”、“访谈”等5个大类。这些视频里有“刘子歌做客”、“宋祖英多明戈合唱”、“伦敦献演8分钟”等,不仅可以让网友随时回顾奥运开幕式以及比赛期间的精彩,同时“花絮”、“走进冠军家”等视频还可以让网友全方位的了解奥运、了解奥运明星,丰富了新闻传播的内涵和受众感受。

资讯全面,以海量信息冲击视听。在信息量方面,网络媒体完全摆脱了传统媒体版面、时空的限制,海量的信息与资讯,纵横古今中外、囊括五湖四海,实现了对传统媒体的全面超越。网络媒体的空间宽广无际,一家网络媒体能容纳千百万条信息,而网络媒体之间也能很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更大大扩展了网络媒体的信息量。海量信息一直是网络媒体引以为豪的特点之一,也是其赶超传统媒体的一大利器。

互联网的超连接方式,使深度报道文本从稳定封闭文本成为开放运动的多媒体文本。传播者通过有意设置链接点,能极大地丰富报道的背景信息资源,使受众能最大限度了解更多的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方方面面的前因后果,甚至“背景的背景”,这些背景又通过互联,无穷延伸。

第9篇:网络与新媒体的看法范文

事实证明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网络媒体获取传统媒体已的新闻的机会相对平等,“千网一面”的现象的确存在,但也有少数佼佼者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其他网络媒体――传播工具的优势是一样的,如果都在简单地“搬运”,而没有网络新闻编辑创造性的工作,是不会出现佼佼者的。

对网络新闻编辑来讲,网络媒体其实是把“双刃剑”,其传播优势为新闻业务带来大量矛盾。编辑只有充分运用辩证思维,才能解决传播工具的优势所带来的矛盾,才能使网络新闻得到有序、可控、有效的传播。人民网、新华网、东方网、新浪网等的新闻报道能够在成千上万的网络媒体中脱颖而出,原因主要在于此。

一、海量即时与有效把关

和传统媒体一样,“把关人”是网络新闻编辑基本的角色定位。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一条新闻在时效性、纵深性等方面做得再好,一旦失实,便毫无价值,乃至产生相当大的副作用。进行真实性的把关是网络新闻编辑最基本的职责。

网络媒体需要海量的新闻加以支撑,网络新闻编辑也面对着海量的新闻。这些新闻的来源非常复杂,大量的来自传统媒体,有的来自隐性的众多网友;海量的新闻需要及时的传播,甚至需要追踪新闻事件的发展进行即时的传播,否则就可能被其他网络媒体抢占先机。与此同时,网络媒体进行的是全球化的传播。失信的新闻一旦发出就几乎是失控的,即便是立即删除了,也可能早已被其他网络媒体广泛地转载。可见,在海量、即时的前提下,网络新闻把关的压力之大。

目前,网络媒体已成为假新闻的泛滥之地。当重大新闻发生时,许多人最早是从网络上获取信息,但他们往往还要到有传统媒体背景的权威网站去核实,或者等一些时间再到传统媒体上去核实。这充分体现了一些网络媒体在新闻失信上的严重性。①因此,海量即时的报道与充分有效的把关成为网络新闻编辑面对的最大矛盾。

二、海量即时与有效展示

网络媒体容量无限,即时的传播又使海量的新闻在迅速地增加。中国大型网络媒体的新闻日登载量大多超过2000条,最多的超过10000条。海量是网络媒体的一大优势,但没有得到有效展示的新闻,数量再多也没有多大的传播效果。海量新闻本来就对有效展示带来挑战,况且网络媒体在新闻的展示上存在着先天不足。

首先,网络媒体的高效页面不多。大多数普通网友使用的计算机屏幕是15到17英寸,屏幕分辨率的设置标准是800×600,一次只能浏览页面的头4英寸长范围内的信息,几乎无人能够一次性调阅一个典型页面的所有内容。②因此,高效的页面位置只是屏幕的第一屏。与此同时,网络媒体是分层展示新闻的,高效的页面一般只是首页;其次,网络媒体在主要的页面上,主要通过标题列表的形式来展示新闻,大量的标题集中在一个页面上,网友很难立即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再次,文字仍是网络媒体表现新闻的主体形式,在电脑屏幕上进行浏览比较耗费视力。一些上了年纪的网友,经常是将较长的新闻打印出来,恢复成“纸质新闻”后,再进行阅读。

在这么多不足的前提下,海量的新闻又不能都引起关注,有的新闻对网友来说就是“信息垃圾”;海量的新闻容易形成“信息沙漠”,网友要找到想看的新闻,可能要“沥尽狂沙”;海量容易导致“泥沙俱下”,一些信息对网友来说就是“信息毒药”……大型网络媒体的确需要海量的新闻,即便价值不大也可以作为备检资料,但对新闻传播的实效性的追求,又要求新闻必须适量。

那么,从海量新闻中选择哪些新闻进行突出展示?在24小时不间断的即时更新中,重点新闻在页面上应该有怎样的更新频率?一条新闻的标题如何做才能使其在“标题的丛林”中跃然而出?每天多少新闻才是适量的……这都对网络新闻编辑出了较高的要求。

三、充分互动与有效引导

网络媒体大都有互动设置,包括论坛、留言板以及即时聊天功能等。借助这些互动设置,网友对新闻传播的参与度得到空前的提高,“在互联网时代,话语权被重新分配,人们似乎得到了更多的民主,平民与王孙拥有平等的权力,能够在网上畅所欲言,施加自己的话语影响。”③这或许正是网络媒体的魅力所在。

网络互动是无限的,参与的网友数量在理论上可无限多,而且什么人都可以参加;网络互动是平等的,网友可以主动地拉出一条新闻发表评论,可以自己选题在论坛或聊天室中吸引网友进行讨论,而不必完全根据编辑的安排进行互动;网络互动是即时的,网友可以一边看新闻一边发表观点,尤其是网络新闻的直播和网友发表看法,在时空上可以互不干扰,网友可以在直播进行中、新闻发展中就将观点贴到网络媒体上。

网络媒体强大的互动功能为网络新闻编辑在新闻线索的捕获、新闻事件的评价等方面,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源。但“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谁都可以随时把未必无害的信息在网络媒体上张贴。当然网友提供的信息不可能直接在新闻页面上体现,但网络新闻编辑必须对这些信息进行核实、判断,而网友在网络上是隐性的,其提供信息的目的也非常复杂,网络新闻编辑很难、甚至不可能做出准确判断。

难以核实的内容可以不释放到页面上,但多数内容在把关后是可以上页面的。这些内容的导向未必没有任何偏差,这就带来一个更大的问题:如何对网友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这种引导的难度远远超过了对网友贴文内容的把关。

四、滚动报道与深度报道

越快,新闻性就越强,作用和价值就越大。反之,速度慢了,新闻成为“旧闻”,就会贬值,就无人去阅读。因此,新闻学把坚持新闻的时间性,定为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和重要特征。③和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新闻报道的这一基本要求,它可随着新闻发展,不断滚动推出最新消息,甚至推出大量的一句话新闻。这的确体现了新闻的时间性,但这不利于网友宏观掌握事件的全局,难以满足网友对新闻深度的追求。这就构成了一对矛盾:速度与深度。

由于从传统媒体获取信源的机会相对平等,即便有一定的差异,一条新闻只要在一家网络媒体上出现,其他网络媒体在几分钟内就能跟进。因此,在重大新闻报道的过程中,网络媒体之间的竞争不仅仅停留在即时性上,深度报道往往成为竞争的主要内容。各大网络媒体目前高度重视即时新闻的盘整和新闻专题的制作,正是出于这一考虑。

好在网络媒体有“非线性”编辑的优势。编辑们“可以随意提取任何文本,可以把任何一段子文字文本、图画文本、声音文本和影像文本等编入任何主文档,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整子文本的长度,可以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进行编辑部与新闻现场的沟通和编辑。”④也就是说,网络新闻编辑在新闻之前、之后,对新闻的改动非常方便。

那么,在什么节点上要对滚动报道进行深度整合?什么情况下用单篇文章、小型专题或大型专题进行深度整合?深度整合的内容从哪里获取?这是每个网络新闻编辑随时要考虑的问题。

五、个性需求与大众传播

网络媒体的传播对象是高度个性化、自由化的,对于处于开放式竞争格局中的网络媒体,网友的选择有着高度的自由性,一旦不合他的口味,他会立即转向;具体到某条网络新闻,网友的阅读也是非强迫性的,他如果不点击,网络媒体的工作都等于白做。因此,网络媒体即便有非常明确的传播意图,也要适应网友的个性化阅读,进行个性化传播,以求取得一定的传播效益。

宣传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表明,受众的本我是趋向“享乐”与“刺激”的。美国著名的网络杂志站点《沙龙》(Salon)的一项调查发现,凡是标题中有“性”这个字眼的文章,阅读量比其他新闻高出2倍。⑤

但是网络媒体最重要的角色是大众传播媒介,必须进行大众化的传播,如果完全依照这种阅读量(网友的个性需求)来进行报道,网络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将无从谈起。网络媒体肯定不能一味迎合网友的个性化需求,但又不能无视网友的个性化需求。那么,在满足网友的多种个性化需求、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和吸引网友的点击等三者之间,就需要进行有效取舍,其分寸的把握是很困难的。

六、新闻的地域性和传播的全球性

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⑥地理上的接近性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素质。一般情况下,同样一条新闻放在全国的范围来看、放在其他的地区来看,未必有多大新闻价值;放在全球的范围来看,甚至就不是新闻了;放在事实发生的当地,这条新闻可能就有较大的新闻价值。也就是说,一个事实的新闻价值在不同地方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很多新闻的新闻价值还是有地域性的。网络媒体进行的是全球化的传播,网友的地域分布情况非常复杂,网络新闻编辑在新闻报道中,应该强化地域性的新闻价值,还是应该强化普遍性的新闻价值,这的确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

七、信源共享与特色内容

目前,有关政策还没有明确网络媒体的采访权,但并不意味着网络媒体不需要原创新闻。网络媒体的海量性要求有大量的新闻加以支撑,任何一家新闻媒体的原创新闻都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因此网络媒体的绝大多数新闻必须从大量的传统媒体中获得。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既然大家都转载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上“千网一面”的现象必然形成。也就是说,网络媒体如果没有所谓的原创独家报道,的确很难在内容上超越本来就雷同的同行。

就算是网络媒体拥有一定规模的采访队伍,每天有上百篇原创新闻,可把它们扔进数千条的新闻“大海”中,可能连个浪花都看不到。在这些原创新闻中,即便偶尔有几条独家新闻,把它们放到网上,几分钟后就会被其他网站转载――这种独家新闻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由此可见,新闻的转载是网络媒体的需求,新闻的原创也是网络媒体的需求,但这两个需求的本身就存在矛盾,这两个需求之间也存在矛盾。在内容方面,对现有的、二手的新闻资源进行重组、整合,本身就融入了网络新闻编辑的再创造,这种二次加工、深度开发也是一种原创。⑦因此,网络新闻编辑目前主要通过加强内容的整合和页面的配置,在信源共享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特色来。无论怎么做,要在趋同的大背景下做出特色,的确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八、形式多样与特色页面

网络媒体实现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表现形式的有机结合,使网友浏览新闻可以同时拥有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的诸般乐趣。即便是单一的文字表现形式,也可以有变体的文字、滚动的文字、闪动的文字等多种形式。网络媒体的多种表现手段还可以组合运用,对同一条新闻、在同一个页面上,可以同时有文字、图片、声音和图像等多种表现手段的组合。

新闻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成为网络媒体引以为豪的优势。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网络媒体在页面设置上也出现了“千网一面”的情况:首先,新闻页面布局雷同。新闻页面大都分为三层,第一层展示各栏目要闻的标题,第二层展示具体栏目所有的标题,第三层是单篇文章的正文页面;新闻页面结构一般分三种,一种是页面左右两边为专题或功能性设置,中间较宽区域是一串新闻栏目;一种是页面左右两边为新闻栏目,中间是一串重要新闻的标题加摘要;一种是页面左边为功能性设置或新闻辅栏目,右边较宽的区域是两列新闻栏目;其次,新闻栏目设置的雷同。一般都有国际新闻、国内新闻等,区别大多在于名称略有不同,还有一些地方性网站多了个地方新闻栏目。当然,这是大型综合性网络媒体不可避免的现象;再次,表现手段运用的雷同。应该说不同传统媒体背景的网络媒体,都有不同的表现手法。由于目前网站和网友技术条件的限制,视频和音频在网络媒体中运用的不是很多,表现手法还是以文字为主。

这三方面形式上的“大同小异”,再加上因平等的转载机会而造成内容上的“大同小异”,常让网友觉得这个网站像新浪网,那个网站像东方网……仔细看一看,除了底色有差别以外,众多网络媒体的新闻页面几乎一样。当然,网络媒体的页面结构、栏目设置等不可能不重复。传统媒体都有地域的限制,重复了,问题不算太大。但网络是没有地域限制的,面对众多雷同的网络媒体,网友去一家就可以了。

九、传统体例与网络体例

网络媒体的新闻绝大多数来自传统媒体,传统新闻的体例和网络新闻的体例并不完全一致。如,报纸登载的新闻可以有引题、主题、副题,可以有虚有实,网络媒体登载的新闻大多只能有一行标题,而且以实题为主;报纸平面展示新闻比较直观,正文略长问题不大,而电脑屏幕浏览费力,长稿的确难以阅读到底;报纸针对的读者群比较固定,文风可以软也可以硬,网络媒体要吸引更多的网友,还要对新闻进行一定程度的软化。

事实证明,传统的新闻体例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报纸版面上的一条新闻如果有引题、主题和副题,其冲击力远远超过网络媒体的一行标题。目前,各大网络媒体已不完全运用一行标题了,他们在要闻区也逐步借用了报纸的三段题的形式,如新华网和东方网首页的头条新闻都采用了这种形式。

根据传统媒体制作标题的基本要求,重要的新闻事实或观点要进入标题,这也是制作网络新闻标题的基本要求。但如果主要的新闻事实或观点都进入了网络新闻的标题,网友看标题就知道了新闻内容,这条新闻完全有可能吸引不到网友的点击。因此,标题的虚与实也是网络新闻编辑需要辩证把握的内容,他不能简单地根据传统媒体的要求去做。

此外,非新闻类的文体对新闻报道的辅助作用很大,但在传统媒体的新闻板块中应用得不是很多。网络媒体可发挥多媒体、容量大的优势,较多地应用非新闻类文体。如在纪念英国王妃戴安娜的组合报道中。东方网把文字新闻、图片新闻和视频新闻作为报道的主体,再辅助以纪念性的诗歌、散文或歌曲(音频)――这种新闻文体和非新闻文体的简单组合,取得了单一新闻文体难以达到的效果,相关歌曲成为当天点击量最高的内容。

十、超链技术与迅捷浏览

网络媒体的优势源于技术的优势。网络新闻编辑对网络技术的充分应用主要体现在新闻的展示方法上,充分的技术应用使网友高度自由化的阅读成为现实,“网上冲浪”、“点击之间,阅遍天下”是网络媒体很有鼓动力的宣传语,尤其“超链接”技术的应用可使网友根据自己的喜好,逐步点击,找到更多自己关注的新闻。

但网络新闻编辑对网络技术的过度应用,也为网友的浏览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在一个链接众多单篇新闻的页面上,花样繁多的链接不仅会分散网友对重要新闻信息的注意力,影响网友对这个页面的整体把握,而且网友在点击链接后如同身陷“信息迷宫”,很可能找不到回来的路,因为这篇新闻在这张用超链接技术结成的内容大网中,可能是把握这张大网的网绳,更可能是一个小小的、不知在大网的哪个位置的网结。为了提高高效页面的利用率,强化一些专题、广告等,一些网络媒体还常在首页推出较多的弹出框和浮动标签等,让网友不胜其烦。

此外,传播技术越进步,媒体对技术的依赖就越大,网络媒体的传播技术是最先进的,它对技术的依赖也最大。经常有网络媒体被黑客攻击或感染病毒,导致网站暂时无法新闻或网友无法登陆该网站,甚至有的网站出现了致命性的瘫痪。2000年2月7日至9日,美国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黑客袭击事件,包括Yah oo在内的8家世界著名网站遭到黑客的猛烈攻击,网站瘫痪数小时。⑧一张报纸如果因技术问题不能编辑、印刷,可以找另一家报社,利用其有关设备就可以救急,而对网络媒体来说,这是不可能的。

综上所述,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只是相对的,盲目地、片面地说发挥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只会为网络新闻的有效传播带来众多的障碍。一个合格的网络新闻编辑绝不是“粘贴匠”,海量的新闻,进行即时的报道、有效的把关、充分的互动、积极的引导,这本身就对网络新闻编辑提出了远远高于传统媒体编辑的要求。而如何辩证地发挥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是网络新闻工作对网络新闻编辑提出的最基本的素质要求,这种要求本身已远远超过传统媒体对编辑的要求。

(作者单位:上海东方新闻网站)

注释:

①徐世平主编:《网络新闻实用技巧》第16页,文汇出版社2002年版

②金梦玉主编:《网络新闻实务》第159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③任晓雯:《网络时代的写作――探讨与展望》,《新闻大学》2003年夏季号

④明安香:《新闻运作方式的改观―关于信息高速公路将给大众传播带来的巨大影响之二》,《新闻战线》1999年第4期

⑤李希光主编:《网络记者》第198页,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年版

⑥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262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